内容方面,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语法现象,主要涉及三类:第一,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相关文章以语法规范的重新梳理与普及为主;第二,看似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读者疑问中多存在困惑甚至误解。相关文章将阐明这些现象实际上并不违反语法规范,并对语法规范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解说;第三,反映语法新规范的现象,一般是新出现的语言表达。此类现象反映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表达需求的增加有关,更离不开汉语本身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相关文章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原因,既涉及语言内部因素,也涉及语言外部因素。上述三类现象都来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涉及生活中的标语、告示、文件等,也涉及网络语言。此外,也有少量篇目涉及对语言学大家名篇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形式方面,本书名为“语法答疑”,每篇文章都针对读者疑问,做出解答。每篇文章字数约2000-3000字,全书呈现为短文集。文章组成方面,一部分源自前期已刊登于《语言文字周报》的文章,若题材合适,则改写、增补后收录;另一部分在本框架基础上重新构思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