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第1章 句式生成的认知图景解释
1.1 认知图景及其要素
1.2 句式生成:两次凸显
1.2.1 第一次凸显
1.2.2 第二次凸显
1.3 认知图景与动词、句式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1.4 小结
第2章 新句式观的要义与优势
2.1 汉语学界对句式的认识历程
2.1.1 从单维到多维
2.1.2 从分析到整合
2.1.3 从抽象到具体
2.2 新句式观的四点要义
2.2.1 以动词为枢纽,以小句为基础
2.2.2 聚焦于某一特定动词(或一类动词)
2.2.3 具体到语义成分
2.2.4 区分典型句式和扩展句式
2.3 新句式观的两点优势
2.3.1 新句式观有利于发现句式异同
2.3.2 新句式观兼顾动词、构式及其互动
2.4 小结
第3章 句式交替的界定、分类与表征
3.1 非转换观的进一步发展
3.1.1 来自心理学实验的证据
3.1.2 来自语言类型学的证据
3.1.3 来自历史语言学的证据
3.2 交替的界定与分类
3.2.1 单一型
3.2.2 组合型
3.3 句式交替的不对称与网络表征
3.3.1 句式交替的不对称
3.3.2 句式交替的网络表征
3.4 结语
第4章 动词、句式及其动态循环关系
4.1 词项:个体词和概括词
4.2 基于使用的动词和句式动态循环模型
4.3 小结
第二部分 从认知图景看动词的非典型及物用法
第5章 基于使用的及物性研究框架
5.1 新的及物性研究框架
5.2 现代汉语及物化机制
5.2.1 非典型宾语句
5.2.2 存现句
5.2.3 事件存现句
5.2.4 非典型事件句
……
第三部分 从认知图景看名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第四部分 从认知图景看虚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