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与写作》教材旨在培养学生使用母语的能力。语言随着生产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运用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母语的表达、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21 年 11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要求“加强语言文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方面,说明提升母语表达质量,不仅“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生产效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塑造新时代文明,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语言使用中的新现象、新文化对社会推崇的标准语言的冲击。例如,在泛娱乐化环境中,语言的低幼化倾向,消解了语言和文化的严肃性。年轻一代无意识地冲破语言使用的场合和边界,在以讲求效率和理性精神的工作中,也会采用幼态的话语词汇和模式。这不仅无法塑造可信赖的职业形象,带来沟通中的不便和降低工作效率,还会瓦解人的思考力和专注力。本教材从底层原理入手,分析不会说和写的原因。以面试口才为例,求职者表达不畅的个体原因很多,但共性原因在于无法在高压的心理环境下,快速整合经验为有组织的语言,而缺乏技巧只是浅表的问题。因此,教材以改善和提升表达思维为根本,使学习者即使在从未接触过的场景中,也能根据原理有效地组织语言。本教材引用前沿科学研究,借助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理论,观察、解释口才与写作活动的发生过程。教材科学、创新,注重知识和能力的体系建构,设立“一个核心两条明线”,即以思维结构为认知和实践的核心,牵引口才与写作两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