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报告《“甘青宁新”四省区汉语方言声调演化研究——单字调及其连字调格局》的研究成果,该报告依据实地调查的发现,对西北方言的调类、亚调类进行了重新整理和描写,并针对相应的亚类进行单字调、双字调、三字调的整理和描写。此外,还分析了单字调与连字调之间拱形变化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应的语音机制和音系规则。本书利用一个正在演化过程中的声调类型,从社会语言学和地理分布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它的连字调模式,分析该方言发生变化的社会因素,以及语音的生理机制和音系演化的规则。本书尝试从一个点的深入研究,探寻西北方言的演化趋势。根据每个点的连字调模式,包括双字调和三字调,结合方言地理分布,逆推声调的“原型”,构拟声调的演化路径。通过单字调、双字调和三字调格局中调类与拱形的对应变化,以及每个调类的稳定和活跃程度,加上文献记录和相邻方言点的声调情况,判断二声系统和三声系统中四个调类的“原型”,判断合并的调类的演化方向,讨论了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的相互关系,并针对方言划片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