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哥本哈根的浮士德

哥本哈根的浮士德

哥本哈根的浮士德

定 价:¥68.00

作 者: 吉诺·格塞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丛编项: 译文纪实系列·历史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2795130 出版时间: 2024-07-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1932年4月,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约四十名科学家在这里荟萃一堂,在人人敬爱的导师的目光下无拘无束地讨论起物理学的未来。他们要谈论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因为无论是对科学,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还是对他们各自祖国的历史而言,这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科学家称1932年为“奇迹之年”,因为这个年份不但见证了中子和反物质的发现,也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工诱导核嬗变。这些重大发现预告了核时代的到来和大科学的出现,然而就在科学家们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欧洲也正势不可挡地坠入极权主义和战争的深渊。不到一年,希特勒登上权力宝座,改变了这些科学家的命运,也让1932年这次集会无忧无虑的氛围再也不可能出现。《哥本哈根的浮士德》以主导了哥本哈根会议的七名物理学家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为中心,其中玻尔、保罗?埃伦费斯特和莉泽?迈特纳三人已过知天命之年,是成就斐然的老一代科学家。维尔纳?海森堡、沃尔夫冈?泡利和保罗?狄拉克三人才刚刚而立,但已经在物理学名人堂占有一席之地。七人中最年轻的是二十五岁的马克斯?德尔布吕克,这次会议结束时上演的滑稽短剧就是由他执笔的。这出短剧是歌德巨著《浮士德》在物理世界中的演绎,青年物理学家在剧中对长者们各种插科打诨,而剧中的情景竟然也预示了很多后来发生的事情,令人细思极恐。

作者简介

  吉诺?塞格雷(Gino Segr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是高能基本粒子理论物理学领域国际知名的专家,著有《迷人的温度》《哥本哈根的浮士德》《恩里科?费米传》等科普著作,曾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约翰?古根海姆基金会及美国能源部授予的基金和奖金。

图书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  慕尼黑今昔
第二章  时代在改变
1920年代/量子诞生/为什么是哥本哈根?/开启会议/1932年会议
第三章  歌德与《浮士德》
在歌德的光辉中/《哥本哈根的浮士德》
第四章  前排:老护卫
尼尔斯·玻尔/保罗·埃伦费斯特/莉泽·迈特纳
第五章  前排:革命者
老年是一种怕冷的热病/维尔纳·海森堡/沃尔夫冈·泡利/保罗·狄拉克/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
第六章  前排:年轻人
“男孩物理学”的诅咒/马克斯·德尔布吕克
第七章  风暴将至
元素周期表/新开普勒/1922年的哥廷根/胜利与危机/新的乐观情绪
第八章  开始革命
黑尔戈兰岛/又一个不眠之夜/是波还是粒子/海森堡对薛定谔/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
第九章  国王已黄花
关键的索尔维会议/国王爱因斯坦
第十章  大综合
狄拉克方程/德尔布吕克加盟“男孩物理学”/物理学开始分裂/德尔布吕克的选择
第十一章  能量守恒
神秘的原子核/势垒太高了/天地间/革命主张/三个天才三本书
第十二章  新一代成长起来
学徒制/1932年的哥本哈根/《布莱丹斯维的浮士德》/德尔布吕克的困境
第十三章  奇迹之年
发现中子/哥本哈根与中子/奇迹之年/大科学诞生/锤子和针
第十四章  埃伦费斯特的结局
尾声  前排另外六人的余生
迈特纳发现核裂变/玻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狄拉克结婚了/海森堡激发了朋友的绘画天赋/泡利因阿尼玛情结离开了美国/德尔布吕克成了生物学家
余音
致谢
注释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