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为私人领域,其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并不为大众研究所瞩目。近年来,经济史量化材料越来越丰富,在欧洲相对完整的人口史数据集就不止百余个,各类包含量化内容的民族志材料层出不穷,成为可以深探的沙盒与富矿。本书的14篇文章,研究时段上起1500年欧亚大陆经济分流时期,下迄21世纪,覆盖了英国、意大利、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济史思想实验素材。家庭是下一代社会成员形成自己的观念的地方,家庭也是生育决策和教育投资发生的场所,因此家庭会影响一国的发展命运和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本书提出了很多贴近现实又引人深思的问题,并尝试从量化史学角度来回答:“少生精养”与“多生散养”,哪种生育决策更明智? 雇主解决雇员的子女入学,可以带来哪些好处?更大、更综合的学校,教育效果是否更好?有兄弟姐妹,对儿童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性别平等一定会使“双职工家庭”成为主流形态吗?节育措施、儿童收养等如何影响家庭与社会的经济决策?发达经济下的稳态均衡呈现着高生活水平、高性别平等程度、低生育率的模式,它的发展历程如何?上述种种以小见大的问题,将发生在一个个家庭私密空间内的谜团置于经济研究的聚光灯之下,帮助读者理解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如何推动宏观经济体沿不同路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