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加速推演中,新型科技创新组织迅猛兴起,日益成为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科技创新组织演化的方向和趋势。在这一潮流中,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处在潮头位置,它本身是科技与经济“融合”的产物,对引领传统科研组织、技术开发组织和创新服务组织的范式变革,乃至对促进我国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都有极为重要的探索和示范意义。然而,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在我国也仍处在早期萌发阶段,该类组织在体制建设、目标功能、运行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规范性和自组织发展逻辑尚未建立,全国上下对新型研发机构“是什么? ”“怎么建? ”“如何管?”等问题也远未形成广泛共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导论》一书对回答这些问题有奠基性贡献。近年来,我一直关注王胜光老师团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也有幸较早看到本书样稿。阅读后的感受是,他们基于三年多深度研究编纂的本书是对新型研发机构这一新生事物的全面解读,是对科技创新组织发展和科技创新运行规律变迁的前瞻性思考,有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现实建设的方向探索,也为我国政府如何管理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提供了框架思路。本书从创新系统演化的视角探讨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内涵与时代成因,揭示了创新系统与科技创新组织互为因果的演化衍生关系,为我们理解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以及认识在新范式下科技创新组织的形态转变提供了有见地的理论阐释。本书基于我国现实情景、国内外广泛案例调研,深度揭示了新型研发机构对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剖析了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对这些案例和问题的解析,既为我国各类科技创新组织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也为目前全国各地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本书站在新型举国体制和“有为政府”立场上,深入探讨了政府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基于组织分类管理、战略分类管理、认定和评价管理、促进政策和支持方式等展开的研究和形成的建议,对当前各地和各级政府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宏观管理和开展政策支持提供了框架思路。总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导论》集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于一体,为我们理解和认识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知识营养和智慧洞见。我相信,本书对创新政策研究领域学者、对一线建设者和参与者、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有启发意义,也对拓展我国创新政策研究领域、建设和完善我国“科技与经济融合”国家创新体系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