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意义 / 2
一、研究问题 / 2
二、研究意义 / 3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4
一、产业工人 / 4
二、专长建构 / 5
三、非正式学习 / 6
四、工作过程知识 / 7
五、个体经验 / 8
六、专长情感能量 / 8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10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0
一、产业工人职业发展 / 10
二、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 / 12
三、专长和专长建构 / 13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
一、非正式学习理论 / 14
二、专长发展理论 / 20
三、转化学习理论 / 22
第三节 基于研究问题的理论关系重构 / 26
一、理论分析框架 / 26
二、基本研究思路 / 27
三、主要研究方法 / 30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33
第一节 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 33
一、选择质性研究的理由 / 33
二、选择质性研究的条件 / 34
第二节 研究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 37
一、研究个案的确定过程 / 37
二、研究合作者基本情况 / 43
第三节 研究步骤与成文过程 / 44
一、进入研究现场 / 44
二、收集研究资料 / 48
三、资料分析与成文 / 56
第四章 产业工人职业成长故事呈现 / 66
第一节 方圆人物像素描:踏实修行的“手艺人”
/ 66
一、改变生存现状:农村孩子的高职求学路 / 66
二、技术成长之路:从“新手学徒”到“成为师傅” / 68
三、不断提升学历水平:学的知识得够用才行 / 72
XIV
. 目 录
XV
目 录
四、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感同身受的东西最深刻 / 73
五、干工作要超前一点:站在更高的位置考虑问题 / 74
六、把知识表达出来:公司学习的氛围很浓 / 76
第二节 冯亦诚人物像素描:解决问题的“领头雁” / 78
一、乡土社会的生活经验:“爱管闲事儿”的孩童领头人 / 79
二、总是能给大家打样:从“流水线工人”到“车间管理者” / 79
三、学习最初的服务知识:整合每一位组员的专长 / 82
四、工作必须要用心:坚持做最勤奋的员工 / 83
五、创业初期的艰难与突破:丰富管理经验的多重盘活 / 84
六、首次成为店长:与员工共同画饼并实现它 / 85
第三节 刘煜人物像素描:技术管理的“多面手” / 86
一、毕业入职合资企业:从头开始学东西 / 86
二、解决问题是一门学问:团队管理和生产工艺两手都要硬 / 89
三、学习汽修知识:经验多了,学得自然就快 / 91
四、成为组织学习的设计者:最重要的是服务一线生产 / 93
五、职业态度很重要:工作中不要传播负面能量 / 96
六、民营企业的短暂经历:高压环境下的“急流勇退” / 97
第五章 研究个案职业成长故事解读与分析 / 100
第一节 方圆个案故事解读与分析 / 100
一、技术专长建构分析 / 100
二、非正式学习分析 / 108
三、个案分析总结 / 125
第二节 冯亦诚个案故事解读与分析 / 134
一、管理专长建构分析 / 134
二、非正式学习分析 / 143
三、个案分析总结 / 159
第三节 刘煜个案故事解读和分析 / 164
一、综合性专长建构分析 / 164
二、非正式学习分析 / 170
三、个案分析总结 / 183
第六章 专长建构的实质:专长边界的非正式拓展 / 189
第一节 研究个案专长建构的比较分析 / 189
一、专长建构的阶段性 / 189
二、专长建构的影响因素 / 191
第二节 研究个案非正式学习的比较分析 / 194
一、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形式 / 194
二、非正式学习的阶段特征 / 196
三、非正式学习的影响因素 / 197
第三节 专长建构的实质 / 201
一、专长建构的学习情境 / 201
二、专长建构与非正式学习的关联性 / 202
三、专长建构的实质 / 203
第七章 专长建构的解释框架——“盘活机制”
/ 205
第一节 专长建构过程的“盘活机制”
/ 205
一、“盘活机制”的基本内涵 / 205
二、“盘活机制”的触发条件 / 207
三、“盘活机制”的基本过程 / 207
第二节 研究结论与相关理论的对话 / 208
一、专长的边界划分与阶段特征 / 209
XVI
. 目 录
XVII
二、专长建构过程的理解与反思 / 212
三、非正式学习过程的理解与反思 / 217
第八章 研究结论的检验与再反思 / 219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检验 / 219
一、关于研究质量 / 219
二、关于研究效度 / 220
三、关于研究伦理 / 221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23
一、研究特色与创新 / 223
二、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 224
附录1 原始资料编码说明 / 227
附录2 半结构访谈提纲 / 229
参考文献 /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