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具体概括如下:模块1:概括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体系构成。结合相关文献,采取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归纳出目前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行为的实践形态;从科学内涵、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概括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体系构成。模块2:多维度化推演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政策指引拉动力维度上,探索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参与乡村建设项目补贴、帮扶乡村优惠贷款额度为核心内容的激励机制设计。企业内部驱动力维度上,解析民营企业高级管理者,特别是创始人团队政治关联状况对参与精准扶贫行为的影响机制,其次解析参与精准扶贫对民营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所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影响。媒体关注助推力维度上,量化分析媒体关注状况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块3:科学构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靶向匹配方式。从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构建的关键—“城乡资源契合与供需平衡匹配”出发,解析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演进过程:供需瞄准、靶向协同、动态匹配,将其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并研究上述各阶段的特征。模块4:分类设计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价值共创途径。针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不同区域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省(市)中民营企业的资源禀赋差别、不同省(市)内乡村“防贫减贫”战略的需要,合理构建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根本导向,以“乡村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与反哺乡村间协同”、“城乡靶向匹配绩效动态监控与调适”为核心内容,以“政府-民营企业-乡村-农户-城乡市场”为多元主体的“一体三翼五层”的价值共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