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故事:从岭南水乡到艺术村落》是由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组成的团队在经过两年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一本兼具学术与大众史学的书稿。在书稿调研和写作过程中获得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办、广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及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全书主要内容是讲述明清至当代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历程。小洲村于宋末明初建村,村内小桥流水、古祠、庙宇;保留大量岭南特色的古建筑;有独特的乡情人物,是凝聚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民族特色的岭南古村。团队通过深入的调研,全面地掌握资料,勾勒了明清以来小洲村的历史变迁。在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开发的社会背景之下,小洲简氏宗族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成为村内最重要的血缘组织,控制着土地田产等经济资源。民国时期,小洲乡团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力量,小洲村民的生活受益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并透过龙舟仪式与其他村落发展出联盟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小洲村民的生产、分配、消费等都由国家统筹。改革开发后,小洲村的经济结构又发生根本性变化,形成工业园、万亩果园及艺术产业等多元经济形式,特别是艺术村落的形成更是凸显了小洲村的独特。全书对明清以来推动小洲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元素进行细致考察,对于农耕经济及其酝酿的乡土文化、当代工商业发展之际乡村的艰难转型亦进行探讨,从长时段分析社会结构化过程,对珠三角地区乡村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作者对小洲的理解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1、理解小洲。自从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政权的更迭、社会结构的转型,产生了不同的时代主题。我们希望籍此书回答,小洲人在面对不同的时代主题时,如何透过不同文化策略的运用以经营生活。这些文化策略如何体现着小洲人的生活智慧。2、理解广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小洲受到了广州文化精英、媒体及普通市民的关注而逐步成为广州的文化风景。小洲故事的另一面,就是广州文化心态的演变。这一文化心态演变的背后,所折射的是广州在都市化与工业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小洲故事里,我们又能读出另外一个广州人的故事。3、理解、珍爱传统。上述两层意义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我们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对待传统?诚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急速变迁、传统与现代断裂的年代。如何从传统之中汲取生活的智慧,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对乡土传统的保护,是在发展旅游的简单思维下进行。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在变相破坏传统。我们所希望的是,让读者尝试从具体的人与事出发,理解“传统”并懂得在面对“传统”时,心存珍视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