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冷漠、孤独与无助越发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样一种人类交往的困境,回归本真的交往方式?人们该如何走出自我的牢笼,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进而塑造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本书以分析阿奎那的友谊观为基础,以托马斯主义的友谊理论为突破口,阐述了作者自己对于解决当代交往困境的理论洞见。阿奎那是中世纪哲学与神学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是天主教最权威的理论家。汇通神学与哲学、神圣与自然之分是阿奎那最重大的理论创见,其“友谊”观念集中体现了这点。阿奎那将中世纪神学推崇的普遍的和无条件的“爱德”,同希腊哲学以少数人为对象的世俗友谊相结合,创生出一种以所有人为对象的普遍的友谊理论。由此,中世纪宗教神学中最核心的德性“爱德”得以在哲学领域登堂入室,成为现代博爱观念的思想基础。可以说,阿奎那的友谊理论提供了一种合乎道德的交往范本——本书将其提炼为托马斯主义的友谊模式。在托马斯主义的基础上,本书提倡“本真的交往”,它是一种以超越人的小我的情感为基础的交往模式,通过认可、欣赏、彼此创造,人们走出自我、打破孤独、拥抱他人、获得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