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年轻人总是处于自我矛盾的焦虑之中,在“躺平”与“内卷”之间横跳,在“欲望”与“自律”之间纠葛,还总有一些难以言喻的心理创伤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够深度认识和了解自我,读懂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超越自己。收录《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弗洛伊德晚年的大成之作,系统地阐述了“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学结构理论,开辟了人类心理认知的颠覆性视角。书中精句抑郁症中的死亡恐惧只有下面这一种解释:自我感知到了来自超我的恨意和压迫,于是开始自暴自弃。自我的大部分都属于潜意识,尤其是自我的核心部分。自我中,其实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可以被称为“前意识”。精神分析表明,几乎所有长期存在的二人亲密情感关系,比如婚姻、朋友、亲子关系中,都潜藏着对立和敌视的情绪,只是因为它们一直受到压制,所以我们很难发现它们。癔症以幻想为基础,而不是真实经历的不断重复。而引起强迫症的心理良知,实际上只是没有付诸行动的罪恶愿望。群体情感联系得非常紧密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它的一个特征——其中的个体做事随波逐流,追求平庸,缺少自主性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