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弗兰克尔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以创立“意义疗法”闻名于世,对心理学界影响深远,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陆续进了集中营,其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毒气室内,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在痛苦中,他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他曾对友人说:“发生那么多事、那么多磨难,一定有其意义。”于是在这种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他将目光转向意义,写下了名著《我们活着的理由》和《活出生命的意义》。王琳琳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