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追寻爱与自由的先知 / 001
原生家庭 / 004
研究成就 / 010
精神分析领域的发展与创建 / 020
政治运动 / 026
第一章 爱的理念及困境 / 029
爱是否是一门艺术? / 033
如何理解爱是什么 / 049
不成熟的爱与成熟的爱 / 062
给予的含义与爱的四重特质 / 071
了解的两种途径:残暴与爱 / 080
第二章 五种爱的对象及其爱的形式 / 087
爱是一种态度 / 090
爱的对象与能力形成 / 094
爱的对象 / 106
第三章 爱在当代社会如何瓦解 / 135
社会模式带来的瓦解 / 139
现代爱情瓦解的两种“正常形式” / 149
弗洛伊德与沙利文的观点局限 / 154
矛盾冲突型的几种爱的关系 / 159
爱的证据:成为而非逃离 / 170
一切皆是成功学 / 173
第四章 爱的艺术实践 / 175
规范始于自发和快乐 / 179
专心意味着独立、敏感及松弛的机警 / 184
错误的教育体系或将带来文化传统的崩溃 / 191
掌握爱的艺术——克服自恋 / 194
第五章 自由的暗面 / 207
自由的诞生与破碎 / 212
自由的两面性 / 218
社会如何影响了个人自由 / 227
适应与孤独 / 231
第六章 接受或拒绝自由,这是个问题 / 237
始发纽带:一个集滋养与束缚于一身的矛盾起点 / 241
个体化进程:一段自我力量增长与孤独日益加深的矛盾旅程 / 250
选择自由需要充分的外部条件 / 259
第七章 自由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 / 263
没有了自由,却有了身份 / 269
身份多样化等同于身份消除 / 278
第八章 内卷的前身——强迫性努力的来由 / 285
理想化的领袖是无力人群的“救星” / 290
强迫性努力,内卷的前身 / 306
摆脱有害的“良心”,回归与自己生活的联结 / 311
第九章 隐藏在进退两难中的自我绞杀 / 313
环境的绞杀 / 318
内在的绞杀 / 322
三种逃避机制 / 331
第十章 追求自由与健全社会 / 343
社会性格 / 349
非自主服从与自主服从 / 356
个体病症与社会病症 / 364
健全社会的希望 /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