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美丽的、可爱的、有价值的,有时候突然又觉得自己丑陋不堪、糟糕至极、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竟如此低价值?为什么我在绝大多数时间,我只能展现“积极进取”“坚强隐忍”的自己,内心的负面脆弱的感受和情绪是不允许存在的,我竟如此割裂?为什么我努力按照别人给出的框架和轨道去活,奉父母之命成婚生子考公.....最终活成了别人的样子,而我慢慢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我为什么而活,我竟如此空洞虚无?......当我们谈自我成长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人格的成长。在人格发展起点上,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是碎片化的,它们之间的冲突需要逐步解决,以达到三者关系的平衡与完整。这种平衡与完整,意味着一个人需要解决内在的大量冲突和纠结,同时,有能力相对较好地共情和理解他人。而且,人格的发展并不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的,是在不断变化和不确定的“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社会本身的发展状态、它的健康文明程度,以及它是否平衡与完整,也为成长于其中的个体的人格发展奠定了基调、设定了域限和边界。一个成熟的人格是独特性与社会性兼具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又兼具利他的社会性,个人成长是一个从各种功能“碎片化”到诸多功能被整合起来的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个人成长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要学会踏浪前行。个人成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要越过曲折蜿蜒的山丘。个人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走过一段漫长崎岖的旅程。然而,幸运的是条条道路都通向自我成长之路。愿我们在人生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时机都可以舒展和滋养我们的心灵世界。祝你成长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