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首次吹响了贾湖骨笛上的五声音阶?是谁绘制了仰韶陶器上第一笔的红彩图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造字的人叫仓颉,作乐的人叫伶伦。当我们眼前看到《贵妃醉酒》的影像,我们知道那是梅兰芳的芳华;当我们耳畔响起《二泉映月》的录音,我们知道那是阿炳的绝唱。 本书稿20讲,涵盖了这五个方面,包括年画、大歌、花鼓灯、民间故事、皮影戏、口技、湘剧、石锁、酿酒、怀药、善书、布袋戏等等。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非遗传承人基本上是该项目独一无二的承载者,因此分外重要。每一讲的作者,基本上都能对传承人的故事做到娓娓道来。这些公开课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国图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图书馆员担任,主讲人则是非遗相关领域的专家。这样让非遗纪录片和非遗知识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观众把片子“看透”,同时更多地了解这一非遗项目和它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