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告别黎巴嫩 // 001
1 贝鲁特和我的家庭 // 002
童年时代 // 002
我的父亲 // 005
“记忆剧场” // 008
我的母亲 // 009
2 内战下的生活 // 013
不停地搬家 // 013
与家族分别 // 015
3 邂逅年轻的能乐师 // 018
姐姐玛丽·罗斯结婚 // 018
初识犹彦 // 020
回国 再赴英国读大学 // 023
返回贝鲁特 // 027
重返日本 // 029
与犹彦重逢 // 031
面对梅若一家 走进婚姻 // 033
第二章 邂逅能乐 // 037
1 被赋予的传统和使命 // 038
痴迷能乐 // 038
犹彦和能乐 // 039
父亲犹义的影响 // 043
2 重塑与超越:追求变革的探索 // 048
能乐世界的“规矩”和我们夫妇俩 // 048
向外国人推广能乐 // 051
向日本人推广能乐 // 053
3 能乐舞台的幕后 // 055
夫妻间的距离 // 055
“老派守旧的人” // 060
舞台上的“可见”与“隐形” // 062
第三章 梅若家的育儿生活 // 068
1 能乐师的孩子 // 069
怀孕 // 069
命名 // 070
能乐训练 // 075
2 不同文化下的教育 // 078
学习日语 // 078
在英国的学校生活 // 082
暂别东京和能乐的世界 // 088
3 寻求自我认同 // 090
回到日本 // 090
归国子女的困惑 // 092
“为什么我的爸爸是日本人?” // 094
研究多元文化下的儿童及其择校问题 // 096
苦于适应的托莫 // 101
难忘的愚人节 // 105
第四章 能乐走向世界 // 108
1 为能乐注入新活力 // 109
梅若实:振兴能乐的践行者 // 109
向世界传播能乐的外国人 // 111
“新作能”的战略 // 115
通往梵蒂冈宫的路 // 117
作为制作人推广能乐 // 121
2 转机 // 124
一个电话 // 124
樱花与能乐 // 127
陪同犹彦海外巡演 // 129
在博登湖畔演出《屋岛》(弓流·素动) // 131
共同主演《李尔王》 // 134
犹彦的先锋戏剧 // 139
3 “她是我的老板” // 143
能乐表达了我的心声 // 143
辛勤付出的回报 // 149
终 章 与母亲在黎巴嫩、日本一起生活的日子 // 153
外祖母 Teita // 154
母亲的健康危机 // 156
在黎巴嫩的生活 // 162
黎巴嫩的艺术界 // 164
母亲最后一次赴日 // 166
幸运的事情 // 171
温暖人心的跨文化交流 // 174
后记 //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