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万年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和村庄聚落遗址,所有的文明都奠基人类的农业生产之上,上山遗址的发现揭示了中华文明稻作农业的起源,是为文化意义上的万年奠基,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也坚实实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一万年文化史”这一重要论断。本书包含六章:1.概述;2.地理环境;3.年代与分期;4.稻作起源;5.远古村落;6.从洞穴到旷野:走向文明的第一步。作者以简洁明快富有文学性的笔触,书写了上山遗址的全貌,勾勒出中华文明万年奠基阶段的清晰图景。20 世纪70 年代,河姆渡遗址的横空出世,大大冲击了传统的“黄河中心论”,人们形成了一个新的认知——我们的文明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共同基础。21 世纪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队扎营于浙江金华的浦阳江上游,在这里开展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由此开启了上山遗址的发现之旅,也将以跨湖桥、河姆渡、良渚为代表的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时间上限,拉长到了万年之前,奠定了浙江在中华文明起源版图中的突出地位。20 年多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上山文化体现在稻作、定居、彩陶等方面的证据链已经日臻完整、完善,成为万年中国的重要符号。在中华文明奠基阶段,人们在这片热土上劳动、创造的清晰图景,已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