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15
卷首语 关于不同方式的食物书写(下)
卷一 特殊时期的食物
历史上中国饥荒现象的内涵考述
食物与生活的本原 疫期家庭餐食
归来 疫期云南食物
三生相 疫情期间湖北城乡餐食
卷二 食之道
食宜有礼 2010年代新素食运动
素食的公正与慈悲
卷三 食之设计
后碳背景下食物设计的四维转化
把食物变成灯具 做食物设计师是一种什么体验
人间有味是清欢 食物设计与我们的世界
卷四 食之运动
这种“新零售”不为赚钱为什么 台湾学者“帝都”观察记
在秦岭,见证人与蜜蜂的古老约定
卷五 书、歌与影
大卫·哈维的黄金时代
关于“回乡记”专辑
重返小川绅介的稻田
农具,攻稻与麦
什么养成了我们 景迈山食物与人
卷六 社会参与式艺术
艺术乡建进行时
以人为本的地方营造 “茅贡计划”与乡镇建谈
艺术参与地方营造 在景迈山翁基寨的乡建
后记
作者简介
碧山14
目录
卷首语 关于不同方式的食物书写(上)
卷一 食物与变化
食物的历史变迁
食物的地理变迁 三处高原与一处盆地
未来世界饕餮指南
卷二 食物与地方
本真的地方与非真的无地方 雷尔夫《地方与无地方》理论初释
英国厨房空间简史
食物的田野 关于食物的乡土研究和传播
宁德“青草” 关于人与自然的叙事
《野莲出庄》专辑的概念
卷三
食物与人
我在加拿大钻垃圾箱觅食
一个生态小农亲耕者能养活多少地、多少人
友善的食物共享 不止盘中餐
卷四 食物与种子
冬藏·有种·共生
种子保护的新出路 摆脱商业鲸吞,重燃公共价值
谁才是种子保护的真正生力军
卷五 食物与艺术
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
艺术与食物的碰撞 一场致力“零饥饿”的艺术行动
卷六 文与字
数米:米字八十八
《麦:三三》追记
卷七 社会参与式艺术
挖掘城市潜力的公共艺术
尴尬 美学 “握手302”的艺术实践
后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