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第一辑古籍整理
周清澍祝贺《全元文》编撰大功告成 /
邓绍基《全元文》大工告竣感言 /
陈尚君古代类书整理的重大收获
——评校订本《册府元龟》 /
赵靖蕴沉潜之功抒独得之见
——评刘运好教授《陆士衡文集校注》 /
赵诚读新版《说文解字注》 /
柳斌杰等一项全面整理中国古典文学遗产的壮举
——专家学者谈《中华大典·文学典》 /
金程宇找回那些失落在日本的典籍
——我与《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 /
孙克强简评《明词话全编》 /
李剑国《足本皇华集》评述 /
吴迪身历十六省著书二百卷
——写在凤凰出版社《缪荃孙全集》(全15册)出版之际 /
查屏球聚沙成塔成正果,传承经典尽天职
——评郁贤皓先生新著《李太白全集校注》 /
顾农“《文选》学”史上一部总结性的大书 /
许结正变兼陈洪纤毕具
——谈《历代赋汇》文献价值与校订意义 /
朱玉麒新妆美质望江南
——评《江南通志》整理本 /
张乃格《长江历史图谱》:咫尺之内万里为遥 /
黄镇伟开创区域艺文志编撰的新局面 /
虞万里“瓣香私自奉高邮”
——写于《俞樾全集》出版之际 /
石麟“水浒戏”与《水浒传》的“互动史” /
江庆柏舆图说江南 /
李德辉《唐刺史考全编》:存文于史,寓论于考 /
周兴陆《苏轼诗文汇评》:一部苏轼诗文阐释和接受史 /
第二辑近代文献
尹亚伟民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
——介绍《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
周传家京剧学的基础工程 /
刘跃进史料的价值永不过时 /
苗怀明从《历代小说话》编辑出版的意义说起 /
孙超完整的批评史如何可能
——评《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
李玉大运河研究的新进展
——《近代大运河史料丛编》的价值与意义 /
唐娒嘉中国近代日记研究的拓展、反思与未来
——从“日记研究丛书”说起 /
第三辑学术论著
楼宇烈等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丰富民族精神底蕴
——专家学者谈任继愈主编的《佛教大辞典》 /
王宏林谢卫平山水诗研究的新创获
——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 /
魏道儒中国佛教宗派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凤凰版“中国佛教宗派史丛书”简介 /
杨旗《江苏通史》:一部系统展示江苏古今历史的十卷本宏著 /
张海鹏等当代台湾史研究的新坐标
——专家学者评张海鹏、陶文钊主编的《台湾史稿》 /
曹明升文学史著作的“三度”
——读顾农先生《中国中古文学史》 /
肖小勇弥足珍贵的《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 /
赵建成中古文学文献图景的多层次呈现 /
莫砺锋新版《程千帆全集》的来龙去脉 /
第四辑普及读物
徐有富书香盈盈韵清绝 /
解之意味深长的关门声
——读《师门问学录》 /
张宪文《话说民国》讲真实故事 /
季小乔学林蔚秀其树冬青
——读《冬青老人口述》小札 /
赵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读《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 /
李忠以历史的洞察著文学以小说的笔法写历史
——郭宝平历史小说《范仲淹》读后 /
陶慧也宜风雨也宜晴
——读莫砺锋先生《漫话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