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宋是教育的美好时代 001
爱国是南宋读书人的底色 006
陈亮沉浮的一生 011
陈亮事功思想的重要源头 016
陈亮的恩师周葵 022
陈亮与当时婺学界 028
陈亮与永嘉学派教育家 033
陈亮对朱熹的挑战 038
陈亮的教育生涯 044
学为成人的教育目的 053
为英豪立传 057
重视儒家经典教育 062
鼓吹“异端”之学 066
重视历史教育 069
讲论百家异流 074
重视实用之学 078
永康学派的教育立场 082
学以致用的教育价值观 088
质疑与创新的教育方法 091
陈亮论作文法 094
事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098
陈亮文化进校园的路径 104
人世间的“状元”情结 109
“人龙文虎”的自我高标 113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17
少年文章追老泉 121
陈亮对胡公跨越时空的告白 125
陈亮词与词论 129
课本里的陈同甫 132
斋名与斋铭 137
一篇送考文 142
批评教育与用人上的不公平 145
科举是下情上达的一种方式 150
“智力”并育 153
论终身教育 156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 159
八百年先贤遗问震古烁今 162
随事著功 166
劳动教育,体验比仪式更重要 169
生活即教育 172
沉寂也是一种美 174
堆砌的教育人生 177
“耘耔不虔,嘉种不达” 180
少一些控制欲 183
历经劫难,方成正果 186
什么样的教育是美好的 190
慢一拍,又何妨 192
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195
教师要做学生重要的“他者” 199
好教师的课堂语言都不会太强势 201
行动成就自我 204
“汉虽兴学,而书之旨溃” 206
“共学”的打开方式 208
教育的责任如山,亦如水 210
“下学”与“上达” 212
心有定向,治无定体 214
分享同样的荣辱与悲欢 216
阅读,塑造一个人的模样 219
写作是读书人的一种活法 222
为士者必以文章行义自名 224
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