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第一章 点燃“寂寞”:周氏兄弟复出的内外考察
第一节 “旧梦”遭遇“现实”:重启“第二维新之声”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缺席与在场之间:周氏兄弟介入《新青年》考论
第三节 文化体系的形成:彼此支撑的术业分工
第二章 接力往复:周氏兄弟思想革命的人学视域
第一节 “立人”的理论根基与伦理向度
第二节 “立人”的内涵:《狂人日记》与《人的文学》之互文解读
第三节 “新人”的发现:“妇女”与“儿童”
第三章 发声成文: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体表达
第一节 “小说模样的文章”:现代“短篇小说”文类构造的路径
第二节 “以汉语思想”:论周氏兄弟的文学语言观念
第三节 反抗新文学的“偏至”:从鲁迅的“杂感”到周作人的“美文”
第四章 交相呼应:“五四”落潮期周氏兄弟的文化想象及实践
第一节 发现“讽刺”与“类型”:周作人论《阿Q正传》
第二节 为新文化辩护:“后五四”时代论争漩涡中的鲁迅与周作人
第三节 爱罗先珂对周氏兄弟的影响
结 语 共生与独立:从双峰合一到歧路难返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