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意味着什么?广博、犀利、翔实 | 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经典《纽约》杂志“年度学术图书”“我们时代顶尖的批评作品之一。”——《N 1》杂志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但汉松推荐:本书是目前学术界唯一完整梳理了包括文学奖、音乐奖、电影奖等在内的文化奖的历史,并对现代文化奖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从公元6世纪历史上最早诞生的奖项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扩散,到其自20世纪以来的飞速增长,作者詹姆斯·英格利希不仅展现了一幅文化奖历史的全景图,而且还分析了各种奖项的设置、管理及其文化影响,解释了造成文化奖盛行的各种内外部复杂因素。此外,他还基于对奥斯卡奖、诺贝尔文学奖、威尼斯电影节等诸多国际重大文化奖、电影节案例的深度分析,探究文化声誉作为混合了新闻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象征资本在当代文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从而提出了“声誉经济”理论。2005年出版后,该书受到《华盛顿邮报》等英美各大报刊的广泛好评,到2013年,已成为文化奖、文学奖研究的经典著作。:在2010年的中国之行中,我有幸在南京大学英语系分享了《声誉经济》一书,当时有个研究生问我:“这与文学有什么关系?”这可是个好问题!简单说,文学奖或艺术奖是文化生产的典型机制。人们要认可某种东西是“文学”,就必须经过一个集体的来回拉扯和争夺,这个认可过程可以被广义地描述为一种经济行为。——詹姆斯•F. 英格利希人人都是赢家,每个人都必须得奖。——《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渡渡鸟”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这不算什么。——“格莱美最佳硬摇滚演奏奖”得主“珍珠果酱”的成员埃迪·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