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汉字中的礼法观念

汉字中的礼法观念

汉字中的礼法观念

定 价:¥79.80

作 者: 刘志基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汉字文化思想传承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6051810 出版时间: 2024-08-01 包装: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汉字文明传承”丛书积极配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对汉字文化学术精神内化及其传承的创新性进行系统探索,呈现文字背后的观念变迁与发展,深刻揭示汉字与中华文明的辩证关系。《汉字中的礼法观念》为丛书之一,全书共四章,重点挖掘和梳理“礼仪”类汉字,经由古汉字结构的内在联系,发掘提取民族固有的纯粹鲜明的观念思想范畴,采集知识、辨析源流发展历程,客观真实地呈现汉字结构源流发展史及汉字中的礼法观念,涉及语言学、文字学、哲学等。

作者简介

  刘志基,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第二期)”学科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获评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书30余种,主持国家社科、教育 部人文社科、上海市社科等纵向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课题2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合作),二等奖4项。主攻方向为文字学理论、汉字文化、古文字数字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字中的“射礼”源流/1
第一节甲骨文所见“射”的规矩/4
一、 射猎对象的选择/4
二、 射具的多样/14
三、 射法的讲究/17
四、 射者的身份与修为/18
第二节“寸身”的来历——西周金文中的“射”/22
一、 “寸身”问题的提出/22
二、 西周金文中的“射”/24
三、 “寸身”解析/30
第三节“弓”“矢”意义的泛化与“射”的文化迁移/39
一、 度量/39
二、 进达/40
三、 迅疾/41
四、 灾咎/41
五、 师旅/42
六、 言辞/43
第二章  “法”“网”面面观/45
第一节“法”字的非“法”经历及其身份的翻转/47
一、 “灋”之探源/47
二、 “庆”中观“廌”/52
第二节“网”与“法”的奇妙缘分/56
一、 以“罪”替“辠”的思维逻辑/56
二、 “网”之初义: 克敌制胜大法器/59
三、 秦始皇改字的蝴蝶效应/60
第三节“寸”的法度由来/63
一、 “寸”与“法”的纠葛/63
二、 以“寸”为“法”的底层逻辑/67
第三章  “宀”里的生存法则/71
第一节“宀”中的宇宙意识/73
一、 生存空间的建筑限定/73
二、 “宀”的造字多义阐释/78
第二节“宫”“堂”中的规则意识/89
一、 “宫”里那些事/89
二、 “堂”中的伦理/94
第三节“门”“户”之见/100
一、 “门”“户”的威严/101
二、 “政出多门”是什么“门”/107
三、 “户”“册”之“扁”/112
第四章  “道”“行”中的礼规/117
第一节“道”之演化历程/119
一、 原“道”/120
二、 “??橔R”与“道”的纠葛/123
第二节“道茀不可行”的解析/126
一、 “道”的泛化轨迹/127
二、 “行”与“道”的殊途同归/130
三、 “德行”的“道”中体现/132
第三节解析“督邮”/136
一、 督邮的权威/136
二、 “邮”的法治内涵/137
第四节“车同轨”溯源/140
一、 “车”“两(辆)”之制的探析/140
二、 “车同轨”的由来/145
结语/149
参考文献/153
后记/15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