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地域文化汉口路上

汉口路上

汉口路上

定 价:¥78.00

作 者: 读史老张 著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7620212 出版时间: 2024-07-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上海汉口路,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约1500米,一百多年来,汉口路承载过近代风云,见证过上海成长,留下过无数前人的足迹,书写过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奇迹。上海汉口路不仅是报业街,还是海关街、金融街,满满的历史、墨香与传奇。优秀历史建筑林立,坐落着曾经的申报馆、海关大楼、扬子饭店等,气场不可名状,气质深不可测。本书稿从建筑、美食、名人名迹等方面,书写汉口路上的历史风云,挖掘曾经在此驻足的历史名人以及发生的传奇故事等,结合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记录这条百年马路的悠久历史。

作者简介

  读史老张,本名张国伟。文史作家、媒体人。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曾任高校教师、媒体编辑。现任复旦大学档案馆特聘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书目录

目录  
    
      丛书序1
          自  序1
01
  机构
  江海关:敲开近代上海历史的钟声
    流变的地标
    被攫夺的司税权
    赫德与赫德铜像
  工部局:公共租界中的“城堡”
    租界:“国中之国”
    大楼:“石头房子”
  
    议事厅:“铁房子”
    新政权:“人民的意志”
  华商证券交易所:“拨开云头一看”,皆为疯狂
    两家公司,不同际遇
    证券大楼,历经风雨
    文学描写,情景再现
02
  教会
  圣三一堂:“红墙隐隐云中见”
    见到教堂尖顶,“上海到了”
    中国人眼中的“红礼拜堂”
    胡蝶的“海上第一婚礼”
  中西女塾:“宋氏三姐妹”读过的女校
    墨梯学校“校誉日隆”
    在中西女塾的“宋氏三姐妹”
    从“中西女塾”到“中西女中”
  慕尔堂:曾经“居全国各堂之首”
    雄伟的监理会教堂
  
    爱国保教的精神家园
    市民的社交学堂
    战时的临时校舍
03
  街巷
  望平街:赫赫有名的“报馆街”
    “中国的舰队街”
    政治“晴雨表”
    商家千姿百态
    文人近悦远来
  昼锦里:“脂粉飘香”的里弄街巷
    “衣绣昼行”与“衣锦还乡”
    “老妙香”与“戴春林”
    买绣鞋与“办行头”
    名士诊所与学人餐馆
    文学比喻和电影画面
04
  报馆
  申报馆:留下不少“历史之谜”
    国人的“言论机关”
    与《泰晤士报》并驾齐驱
    名人的身影背后
  新闻报馆:一波三折的“美商”报馆
    “不党不偏”的福开森
    殚精竭虑的汪汉溪
    苦心经营的汪氏兄弟
05
  银行
  上海中国银行:渡尽劫波今犹在
    大清沪行寿终正寝
    小万柳堂事件
    平息停兑风波
  中南银行:“示南洋华侨不忘中国也”
    侨商崛起上海滩
    中南主将胡笔江
    286号保险箱
06
  店铺
  公泰:“最先著名”的华人照相馆
    “日成照相绝无伦”
    “门前罗列尽娇娃”
    一街之隔“苏三兴”
  小有天:“声誉最广”的闽菜馆
    李梅庵题字:“天天小有天”
    梅兰芳“触电”:始于“小有天”
    作家聚会:“鸳鸯蝴蝶派”
  陶乐春:“资格亦老”的川菜馆
    “惊其制庖之妙”
    “持酒一瓶而归”
    “春酒秋莼,别绕风味”
  大壶春:上海滩的“肉心帮”
    “外卖”与“堂吃”
    “汤心帮”与“肉心帮”
    “大壶春”与“大壸春”
07
  戏院
  春桂茶园:“俨然为海上各园之冠”
    “南派武生鼻祖”李春来
    红遍上海,“无隙可容”
    “春仙”与“春桂”
  大舞台:专演京剧的“维新戏园”
    新思潮造就大舞台
    京剧名家往事
    大舞台对过“天晓得”
08
  书局
  点石斋:开创“吴友如时代”
    石印技术,开风气之先
    《点石斋画报》,清末风情画卷
    吴友如,中国第一插图大家
  来青阁:让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一座“文艺沙龙”
  
    一笔意外之财
    一场“马路赛跑”
    一位忠实顾客
  隐庐:身处洋场,心在世外
    “鬻书糊口终其身”
    知识界的一往情深
    鲁迅与蟫隐庐
  富晋书社:“北方势力南渐之先声”
    北方著名书铺
    一次意外收购
    北店南下,褒贬不一
09
  旅馆
  孟渊旅社:五卅运动中的一座灯塔
    “扫榻以待”的华商旅馆
    五卅的秘密指挥部
    鲁迅的“客寓”
    惊心动魄的一幕
  
  东方旅社:“忍看朋辈成新鬼”
    营业发达,环境复杂
    “东方旅社事件”
    “老东方”非“新东方”
  扬子饭店:清风、玫瑰与刀剑
    海上旅馆,“清风徐来”
    “玉碎星沉,人亡影在”
    “玫瑰”之歌,传唱千里
    饭店内外,刀光剑影
    红颜特工,“真绝代也”
10
  人物
  黄奕住:参访申报馆的印尼“糖王”
    “剃头住”,曾经一贫如洗
    “要想富,就学黄奕住”
    “申报馆之晤”,开创中南银行
    与李登辉校长交集,与复旦结缘
  史量才:一段传说已久的“对话”
    “史蒋对话”的多个版本
  
    是“谈话”还是“对话”
    史量才没有顶撞动机
  严独鹤:在汉口路报馆遇刺
    主编“快活林”,每日写“谈话”
    “谈话”读者,竟是刺客
    伤愈复出,庭上求情
  毛彦文:慕尔堂内的传奇婚礼
    白发红颜,携手成婚
    浪漫韵事,始于复旦
    世纪婚礼,万众瞩目
    
  附录
  汉口路百年大事记(1843—1949)
  人名索引(待排)
  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