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研…
02浦江水仓
03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化…
04珠江流域堤防主要工程地质…
05珠江河口近期演变及治理策…
06滹沱河工程大孔口薄壁结构…
07Code for Design of Conc…
08水利工程管理创新与水资源…
09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与新…
10践行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
刘恩龙 刘星炎 张革 著
本书介绍了冻结掺合土料的力学特性、本构模型以及冻融过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可购
钮新强 等 著
《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是一部介绍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关键技术的学术…
毕雪燕 著
黄河千百年来历尽沧桑而奔腾不息, 承载了五千年来的华夏文明史。 黄河中下游…
渠庚 著
本书主要采用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实体模型试验、数学模型计算等多种手段,开展…
水利部水文司 著
《2020水文发展年度报告》作为反映全国水文事业发展状况的行业蓝皮书,从宏观…
朱建业 著
朱建业同志是我国目前仍健在的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研究的老工程地质工作…
刘伟 编著
本书是城市洪涝灾害综合防控体系研究之成果和集成之作。本书共分9章,分别阐…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 编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大力推进水利科…
付兴涛 著
本书系统分析了不同雨强、坡长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侵蚀水沙关系,探讨了降雨…
许培德
本书是全国高等职业院 校电力类专业数字教材,是 根据 印发的《 职 业教育改…
李杰,刘威 著
本书全面介绍了生命线系统网络分析和抗震设计的相关内容和**研究进展,突破了…
王瑞芳 著
本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对长江进…
郑和祥等著
近年来,滴灌技术一直是节水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多年生牧草地下滴灌因其时间(…
王绚 著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奖学…
刘进宝,丁涛 著
本书内容包括河流底泥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检测方法、底泥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及污…
蒋涛,秦素粉,杨发军 著
《巴渝水阔》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巴渝水文化遗产整理研究》(项目号:201…
马吉明 著
《源远流长——沟洫水利历史文化回望》以文学的方式开头,写缘起,写寻觅,写…
杜贞栋 著
《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是山东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南四…
赵东晓 卢顺光 胡建忠 编
我国系统开发沙棘始于1985年底。35年开发利用沙棘的征程,自始至终浸透着对沙…
向衍,荆茂涛 等 著
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对水工建筑物进行日常巡视检查以及经常性的养护和修理…
高玉琴 著
本书针对秦淮河流域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引起的流域下垫面、河流水系格局以及暴雨…
周华,郑栋 著
本书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坝基岩体开挖松弛问题,以黏弹塑性势理论为基础,以有限…
张景新 著
非静压水波模型通常被视为对浅水长波方程所满足的静压模型的一种修正,在经典…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体新兴污染物检测技术》分为通识篇和检测篇。通识篇对新兴污染物的基本概…
陈鑫 著
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岛礁工程建设,涉及了大量的层移输沙相关的工程…
王翊士 著
这是一部散文集,分为“浦江篇”和“四明篇”两部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
秦伟等著
本手册依托多年来开展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相关科 研的经验与积累,通过全面 …
李志威,李凯轩,陈帮,陈叶华,钱湛 ... …
本书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型等综合研究手段,分析了洞庭…
万海斌
本书基于我国多年来防汛抢险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防汛抢险技术经验…
Wilfried Brutsaert
本书系统地梳理和介绍了自然条件下蒸发现象相关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和应用。全…
沈连起,李成光,田婵娟,常雅雯 著
《滨海区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分析了滨海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其保护要求,探讨…
李明亮 著
内容提要:本书围绕水文模型的参数-输入-输出-观测系统,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统…
顾世祥,蒋汝成,解家毕,李昌志 等 著
本书介绍了云南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1章,上篇是…
高京燕
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为生的必需。限于科技水平与认知能力,先民们对无色无味的…
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著
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是国家为加速小水电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实…
蔡红,严俊,吴帅峰,孙黎明 著
本书针对大型尾矿坝“头顶库”溃决势能大、流量急、影响广…
左其亭 编
《中国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2019-2020》在全面收集2019-2020年有关水科学研究成…
杨明祥,董宁澎,刘璇 著
水库群的运行和调蓄可以改变大气水与地表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循环转化速…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编著
本书根据大量生产建设 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的实地调研,结合编者多年 …
刘晓燕等 著
黄河以水少沙多著称于世,天然时期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a(陕县水文站,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