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实虚篇

孙子注 作者:(春秋)孙武著;(三国)曹操注


  (曹操曰:能虚实彼己也。〕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 (曹操曰:力有余也。〕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 (曹操曰:诱之以利也。〕 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 (曹操曰: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 故敌佚能劳之, (曹操曰:以事烦之。〕 饱能饥之者, (曹操曰:绝其粮道。〕 (安能动之) (曹操曰:攻其所爱,出其必趋,使敌不得不救也。〕 出于其所必趋也; 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 (曹操曰: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 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善守者,敌不知所攻。 (曹操曰:情不泄也。〕 微乎微乎,故能隐于常形;神乎神乎,故能为敌司命。 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退不可止者,远而不可及也。 (曹操曰:卒往进攻其虚懈,退又疾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曹操曰: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 (曹操曰:军不欲烦也。〕 敌不得与我战者,诈其所之也。 (曹操曰: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敌疑也。〕 故善将者,形人而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而为一,敌分而为十,是以十击一也。 我寡而敌众:能以寡击众,则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之所备者多;所备者多,则所战者寡矣。 备前者后寡,备后者前寡;备左者右寡,备右者左寡;无不备者无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曹操曰:形藏敌疑,则分离其众以备我也。〕 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而战; (曹操曰:以度量知空虚会战之日。〕 不知战之日,不知战之地,则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 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曹操曰:越人相聚,纷然无知也。或曰:吴越,雠国也。〕 故曰:胜,可擅也;敌虽众,可无斗也。故积之而知动静之理,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计之而知得失之策,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曹操曰:角,量也。〕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则深间弗能窥也,智者弗能谋也。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 (曹操曰:因敌形而立胜。〕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曹操曰:不以一形胜万形。或曰:不备知也。制胜者,人皆知吾所以胜,莫知吾因敌形 而制胜也。〕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曹操曰:不重复动而应之也。〕 夫兵形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故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 胜。 兵无成势,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 (曹操曰: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 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立;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曹操曰:兵常无势,盈缩随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