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四回 霍嫖姚奋勇立功 张博望艰难奉使

西汉野史 作者:(民国)黄士衡


  话说武帝元狩元年,淮南、衡山两国谋反发觉,兴了大狱,死者数万人。武帝心想诸侯王见我未立皇太子,所以生心,不如早定储位以绝其念。又见卫后所生之子名据,已有七岁,武帝遂下诏立为皇太子。此时卫后姊子霍去病,亦以军功得侯。

  说起霍去病,自为侍中数年,甚得武帝宠爱。武帝见其为人勇敢,精于骑射,欲使立功得受封爵。元朔六年春,武帝将伐匈奴,命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平陵侯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阻为强弩将军。一共六将军,马兵十余万,皆归大将军卫青统率,克日出师。又拜霍去病为嫖姚校尉,使之独领一队,随从卫青征进。武帝因恐去病初次临阵,不习兵事,或有疏失,遂密嘱卫青,挑选精壮兵士为其部下。卫青奉命,率同诸将士由定襄出塞,遇见胡兵,大战一阵,捕斩胡骑数千,霍去病奋勇争先,立有大功。卫青既胜匈奴,遂回兵入到定襄,暂行歇马。

  过了月余,卫青又遣诸将分道前进,深入敌境数百里,与匈奴连战数次,汉兵连获大胜。卫青会合诸将计点军队,无大损失,惟有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并其部下将士三千余人,至今尚未见到。更有嫖姚校尉霍去病带领八百人,不知去向。

  卫青暗自吃惊,心想赵信、苏建二人,尚无关紧要,只有霍去病,甚得主上宠爱,又是自己外甥,临行之际,主上曾再三嘱咐,若有疏虞,将何面目回见主上?遂急派兵队分路寻觅。卫青正在忧虑,忽报右将军苏建单骑回营。卫青唤入,只见苏建血满战袍,垂头丧气,将交战失败情形述了一遍。

  原来苏建与前将军赵信,合兵同行,忽与单于大兵相遇,两下大战一日余。苏建与赵信仅有马队三千人,匈奴骑兵数万,众寡不敌,汉兵死亡略荆赵信本是匈奴小王,前此来降,受封翕侯,今被匈奴围急,自知无路脱逃,又见单于遣人招降,赵信遂率领余骑八百人投降单于。苏建死战得脱,部下全数覆没,独身逃归,自向卫青请罪。卫青召集军正阂、长史安、议郎周霸等问道:“苏建失军,应如何处置?”周霸答道:“大将军自出兵以来,未曾斩将。今苏建弃军,可斩之以立威。”

  闳、安二人同声道:“此说不然。苏建以数千人当胡兵数万,力战日余,士卒不敢二心。今自归而斩之,是使后人战败皆不敢回也。苏建不应斩首。”卫青听罢,方始说道:“吾幸得待罪行间,不患无威,周霸说我立威,殊失吾意。且吾职权虽可斩将,不如归奏天子,由天子自行裁夺,借以表明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同声称善,卫青遂命将苏建装入囚车,押送回京。

  卫青正在处置苏建,恰好霍去病亦已得胜回营。先是去病率同八百骑,离了大军,长驱直进,行经数日,已离大军数百里。去病先遣人侦得匈奴住处,乘其不备,挥兵掩杀,斩首二千余级,只因路远,所以回来较迟。卫青见霍去病无恙回来,又获大胜,不觉转忧为喜,遂传令班师回京。有司计算两次所斩敌首不下万余级,诸将皆有斩获,霍去病战功尤多,武帝封为冠军侯,其余将士,亦得升赏,惟李广一人无功。苏建失军,罪当暂首,赎为庶人。此次出征,虽然获胜,但因两将失军,一将降胡,所以卫青不加封赏,但赐千金。

  当日汉兵深入敌境,幸得校尉张骞为向导,知有水草之处,以此军士不至困乏,得以成功,武帝遂封张骞为博望侯。张骞乃汉中人,初事武帝为郎,建元间武帝得匈奴降人,言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人民败逃,心怨匈奴,意在复仇,但恨无人援助。武帝正想灭平匈奴,闻言便欲遣人通使月氏,与之结约,同伐匈奴。但由中国前往月氏,须从匈奴中经过,武帝乃下诏募人前往。张赛自愿应募,武帝大喜,遂命持节出使月氏。

  月氏在匈奴之西,为西域诸国之一,风俗与匈奴相同,以游牧为生。本居敦煌、祁连之间,有兵十余万,素称强大,轻视匈奴。后被匈奴冒顿、老上两单于,两次遣兵击破。其民众逃过大宛以西,征服大夏之人,占领其沩水以北之地,复立大月氏国。大夏本系土著,今为月氏所侵,仍在沩水之南立国。

  其国无大君长,惟城邑各置酋长,人民约百余万,性弱畏战,故服属于月氏。月氏距离长安,约有万余里。当日张赛奉使带同投降胡人堂邑父起程,一行约有百余人,由陇西出塞,意欲偷过匈奴。谁知却被匈奴发觉,即将张骞及从人一概扣留,送与单于发落。单于竟留张骞不遣,并以胡女嫁之,生有子女。

  张骞在匈奴一直住了十余年,保持汉节,不使遗失,日夜希望脱身。好在为日既久,渐与胡人熟悉,胡人不甚防备,听其随意往来居祝张骞遂移居匈奴西境,寻得机会,便率同从人逃出匈奴,行经数十日,始至大宛,。大宛在月氏之北,建都贵山城,地气暑湿,人民以耕田为生。亦有城郭宫室如中国,土产葡萄、苜蓿,又多好马,葡萄用以酿酒,苜蓿用以饲马,故其俗嗜酒,马嗜营蓿。大宛王素闻中国广大富足,只因路远不能通使。今见张骞到来,心中甚喜,问其此行何往。张赛备述为汉秦使月氏,被匈奴阻留,今得逃出,请其派人引导前往月氏;若得到月氏,将来回汉,汉当多以财物奉酬。大宛王依言,遣人引导,并为通译,送张骞至康居。康居又转送张赛至大月氏。大月氏风俗与大宛相同,其王即前王太子。前王被杀,人民立之为王。既征服大夏,据有其地,土地肥饶,人民安乐,并无报仇之心。又见中国离彼甚远,往来不便,无意结交。张赛与月氏王谈论多次,毫无头绪,遂到大夏游历一回,住了年余。张骞见结约不成,只得辞归。张赛心想此行若仍从旧路回去,必须经过匈奴,不但复被留住,且恐追究前次逃走之事,性命不保,此路万不可行。于是留心探访,果知有一条路径,傍着南山行走,可以回国。张骞大喜,于是带领众人起行。谁知此路异常艰险,所过之处,多是沙漠,往往千里并无人烟,连水草都不易得。张赛到了此时,只好拼命前进,行经多日,随带粮食已荆幸有堂邑父善射,到了穷急无食之处,便射取鸟兽以供一饱,甚至终日不能得食。似此旅行,也算苦到极处,好容易行近中国,却又遇着羌人。原来南山一带,本为诸羌所居,最恶异种之人,往往滥行杀害。张骞不敢由羌中经过,只得转向北行,不觉走入匈奴界内,又被匈奴获得。却幸张骞生性坚忍,待人宽大,为蛮夷所爱重,故匈奴亦不加害,惟仍被其留住,不许归国。

  张骞在匈奴又住年余,恰值军臣单于身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攻败太子于单,自立为单于。于单降汉,封为陟安侯。

  骞趁着匈奴乱事,带领胡妇逃归长安。入见武帝复命,具述一切,时元朔三年也。张赛自奉使以至归国,共历时十三年,往返数万里,去时共有百余人,及归惟余二人。武帝拜张骞为太中大夫,号堂邑父为奉使君。

  至元朔六年,武帝命卫青伐胡,因张骞久在胡中,熟悉地势,使以校尉从军为向导,汉兵战胜回国,张骞因得封侯。一日,张骞入朝,又向武帝献策。未知张赛所言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