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十五

读史方舆纪要 作者:(清)顾祖禹


  ◎南直七

  ◇常州府东南至苏州府百九十里,西南至广德州二百八十里,西北至镇江府百八十里,西北渡江至扬州府二百三十七里,东北至扬州府通州三百九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三百六十里,至京师二千七百二十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后属越。战国属楚。秦为会稽郡地。汉因之。后汉永建四年,分属吴郡。三国吴分无锡以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晋太康初,省校尉,分吴郡置毗陵郡。永嘉五年,改曰晋陵郡沈约《志》:晋初立毗陵郡,治丹徒,后迁毗陵。东海王越世子名毗,而东海国故食毗陵。永嘉五年,因改为晋陵郡,仍徙治丹徙。义熙九年,复还治晋陵县。宋、齐、梁、陈因之。隋开皇九年,废郡,置常州。大业初,复曰毗陵郡。隋末,为沈法兴、李子通等所据。唐武德三年,复曰常州。天宝初,亦曰晋陵郡。乾元初,复故。五代属于杨吴,后又为南唐所有。宋仍曰常州亦曰晋陵郡。元为常州路。明初为长春府,寻复为常州府,直隶京师,领县五。今因之。

  府北控长江,东连海道,川泽沃衍,物产阜繁,周处所云“三江之雄润,五湖之腴表”也。且地居数郡之中,翼带金陵,为转输重地,脱有不虞,则京口之肘腋疏,而吴郡之咽喉绝。若其北守江靖,则内可以固沿海之锁钥明初,吴良守江阴,而寇不敢犯,是其证也,外足以摧淮南之藩蔽五代周显德五年,南唐将陆孟俊,自常州将兵渡江趣泰州,周师退,遂复取之,亦一验也;南扼宜兴,则近足以消滨湖之窥伺明初,亦遣重兵驻宜兴,远可以清浙右之烽烟宜兴与浙江湖州,俱控太湖之险,又有陆道,可以径达长兴。明初,自宜兴遣舟师越太湖攻张士诚湖州,克之,亦其证也。昔者南唐守此以御吴越,明初得此以制姑苏。郡岂非东南之襟要欤?

  武进县附郭。本吴之延陵邑,季札所居。汉曰毗陵县,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晋初因之,属毗陵郡,永嘉末,改曰晋陵县,属晋陵郡。寻为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唐垂拱中,与武进并为附郭县。宋、元因之。明洪武初,并入武进县。今编户四百八里。

  ○武进故城府西北七十里。本汉之丹徙、句曲二县地。孙吴改丹徒曰武进。晋太康初,别置武进县属毗陵郡。咸和六年,石勒将刘徵等浮海而南,掠武进,郗鉴击却之。宋大明末,改属南东海郡。齐因之。梁省入兰陵县,属兰陵郡。唐武德三年,复置武进县,属常州。八年,省入晋陵县。垂拱二年,复分晋陵县置,并治郭内。宋因之。明初,省晋陵入焉。《城邑考》:今郡城,即杨吴时旧址也。旧有内子城,周二里有奇,唐景福初,淮南节度杨行密筑。又有外子城,周七里有奇,则杨吴顺义中所筑,一名金斗城。其罗城周二十七里有奇,则杨吴天祚二年所筑也。后俱毁。元末,尝复营治。洪武初,重建新城于罗城内,周十里有奇,为陆门七,水关四。成化、正德以来,屡经修治。今府治即故内子城也。

  兰陵城府西北六十里。晋大兴初,始置南兰陵郡及兰陵县于武进界内。宋因之,亦曰东城,以在武进东也。萧道成高曾以下,皆居武进之东城里,因为南兰陵人。梁省武进入兰陵。大同十年,幸兰陵,谒建陵宁诸陵,盖帝母张后陵也。又有修陵,则后郗氏陵也。陈亦曰兰陵县。隋并入曲阿。《志》云:府城西北六十里,为千秋乡之万岁镇,今名阜通镇,有古青城,城南为圆坛,西为方坛。盖萧齐篡位后,以兰陵为其汤沐邑,因置此为郊祀之所,稍西南即兰陵城也。唐大顺初,蔡州贼将孙儒,遣其党刘建锋据常州,杨行密遣将李友屯青城,将攻之,既又遣安仁义等败刘建锋于武进。宋《九域志》武进县有青城镇。胡氏曰:今奔牛、青城、万岁诸镇,皆故武进县地。

  姑幕城府西南六十里。东晋侨置南东莞郡于晋陵南境,侨置莒县为治,又侨置姑幕等县属焉,此其旧址也。今有大姑、小姑二城。《祥符图经》晋陵县西有传落城,或曰即姑幕城,音讹也。又胥城,在县东南二十里。《四蕃志》云:子胥所筑,或曰即东晋东莞郡所治莒县。《四蕃志》误也。旧《志》:府西有废南彭城郡,东晋明帝时侨置于晋陵郡界内,无实土。宋、齐因之。隋时与南东莞郡俱废。

  淹城在府东南二十里。其城二重,濠堑深阔,周广十五里,《越绝书》毗陵县南城,古淹君地。或曰:即汉毗陵县旧治。又有留城,在淹城东五里,周广准淹之内城云。○鼓城,在府城东北,有方圆二城,东西相对,或作虎城。又县北有韩城,相传五代时,里民韩氏筑此以保乡里,府北三十里,又有酬城,又北十五里,为禄城,盖皆五代时戍守处矣。

  ○三山府东北三十五里。三峰相连,中一峰尤峭拔。明初,张士诚遣兵寇常州,吴良自江阴取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之三山,即此。又横山,亦在府东北三十五里。《志》云:横山冈阜相属,延袤二十余里。本名芳茂,晋右将军曹横葬此,因改今名。○黄公山,在府南七十里,一名百渎山,去太湖十五里。《志》云:黄歇所封故墟也。又夹山,在府东南七十里。山南北五里,中包秦阳二小山,因名。又东南十里曰津里山,《志》云:本名秦履山,相传始皇尝自夹山登此,后讹为津里山。在太湖中。

  马迹山府东南六十里太湖中。山麓周百二十里,与津里山相接。其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因名。上有避暑宫,相传吴王阖闾故址也。宋置马迹山寨。建炎中,赤心队将刘晏保马迹山以捍寇。元时亦置巡司。明初下常州,俞通海以舟师略太湖,入马迹山,破张士诚水寨,即此。

  黄山府西北七十里,俯瞰大江。山东北有小山入江,谓之吴尾,以群山皆自西来,至此而尽也。《志》云:江北六里亦有黄山,俱因春申君而名。上有石室,杨吴时置烽火之所。今曰黄山门,为江防津要。《江防考》:黄山门在包港江心,水流湍捍,盗贼出没之地。又当镇、常二郡之交,上下??望,几及百里,实京口之门户也。包港,见丹阳县。○孟城山,在府北八十里,俯瞰大江,相传晋孟嘉尝寓此。今孟渎经其下入江。《志》云:孟城相近又有嘉山,又府西北九十里有固山,在孟渎闸西。

  ○大江府北五十里。西接丹阳包港,东抵常熟黄泗浦,西北与泰州中流分界。东北抵三沙,与通州分界。江岸绕郡境百八十八里,控扼海口,形援金陵,而江阴、靖江尤锁钥重地也。详见大川大江及川渎异同。

  运河在府城南。浙西漕舟,自苏州浒墅关经无锡而西过府城,西接丹阳县之吕城,凡二百余里。《郡志》:自无锡望亭驿西至奔牛坝,凡百七十里有奇,奔牛坝东二十里曰洞子河,又东十五里至府城,自府城而东三十五里为横林镇,又东十里为五牧桥,则无锡县境也。宋嘉泰初,守臣李珏言:州境濒江并湖,其通江达湖诸汊港,回绕参错,不可数计,水源多于他郡,而常苦易旱者,何哉?盖漕渠东起望亭,西上吕城,百八十里中,形势西高东下,岁久浅淤。倘雨泽愆期,则浅涸壅滞,间或得雨,水无所受,旋即奔泄,南入大湖,北入大江,东径注吴江,晴?未几,又复干涸。加以傍近溪湖,亦为沙土所淤涨,遇潮高水泛时,舟楫尚可通行,否则辄患浅阻。此所以有江湖之浸,而不见其利也。一遇冬月,纲运使客,往往填咽,作坝车水,科役烦扰,其为民病,不特灌溉缺乏而已。望委有司,相治其通彻江湖之处,仍旧浚治为便。从之。明正统初,巡抚周忱于奔牛、吕城俱设坝闸,以便转输。景泰间废。天顺中,巡抚崔恭复奏置五闸。今故址犹存。

  烈塘河府西十八里。南枕运河,北流四十三里入大江。宋绍兴中,郡守李嘉言开浚,临江置闸。淳熙九年,郡守章冲言:西有灶子港、孟渎、烈塘,皆古人开导以为灌溉之利,今多湮塞,宜以时修浚。元时,烈塘闸废。明洪武三年,重建魏村闸。二十年,复浚烈港河,自是,魏村闸屡经修治。今名得胜新河。

  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阳溪。北枕运河,南接氵鬲湖,相传范蠡所凿。宜兴县有东蠡河,故此曰西也,岁久淤塞。正德间疏浚,亦曰西运河。又有网头河,在城北,延袤六十五里,入无锡、江阴界,其支流俱入于大江。○丁堰河,在府东十五里,南枕运河,北流二十里接网头河。又黄汀河,在府东北十五里,西接网头河,东入江阴县界。宋单锷云:常州运河北偏,古有泄水入江一十四渎,即孟渎、黄汀渎之类也。今所存盖无几云。

  陈墅河府东二十五里。南枕运河,北接三山港。《志》云:三山港,在府东三十里戚墅堰,南枕运河,北入申、利二港,至扬子江与江阴县分界。○白龙河,在府西北五十里,西接得胜新河,东通澡港,入大江。又剩银河,在府西北六十里,南通得胜新河,北流十八里入大江。明洪武二十五年疏凿,临江置闸。永乐九年湮废。

  太湖府东南八十里。南自宜兴接浙江湖州府界,东自无锡接苏州府界,郡境湖堤,环绕凡百四十八里有奇。自昔有事,太湖常为攻取之径,盖三吴形胜所关也。详见大川太湖。

  芙蓉湖府东五十五里。昔时湖岸南北相距凡八十里,南入无锡,北入江阴,又北注于大江。一名上湖,一名射贵湖,东南流者曰五泻水。《南徐记》:横山之北曰上湖,南曰芙蓉湖。虞翻、郦道元皆以射、贵二湖列于五湖,即此湖也。昔时菰蒲荷茭,烟水苍茫,一望百里。宋元?中,往往堰湖为田,于是湖流渐塞。今运道经武进、无锡间,两岸类皆平衍,一遇淫潦,辄成泛滥,盖皆旧时湖浸之区也。○阳湖,在府东五十里与无锡县分界,以近阳山而名。湖东西八里,南北三十二里,其北通茭饶、临津二湖,共为三湖。刘宋元嘉中修湖堰,得良畴数百顷。今湖亦湮塞。《志》云:茭饶湖本名蛟涛,或作茭沼,旧与临津湖并属无锡县界。又宋建湖,在府东南三十里,昔时东西五里,南北三里,亦谓之北阳湖。《志》云:湖南有青城,宋高宗南渡时尝驻此,命有司浚治,此湖因名。今塞。

  氵鬲湖府西南三十五里。南北百里,东西三十余里。一名西氵鬲,亦曰沙子湖。郭璞《江赋》云:具区洮氵鬲。此氵鬲湖也。虞翻、郦道元皆以氵鬲湖为五湖之一。《舆地志》:太湖、射贵与氵鬲湖为三湖。今北通漕河,导流东注于太湖。

  孟渎府西三十里奔牛镇东。南枕运河,北流六十里入扬子江。《唐会要》:元和八年,常州刺史孟简因故渠开此渎,袤四十一里,引江水南注通漕,溉田四千顷,因名。南唐保大中,复修水门,为灌溉之利。宋庆历三年,又尝修治。明洪武二十七年,命有司开浚。二十九年,置闸于孤陈山,西北临大江。永乐四年,复诏有司发民浚导,比旧倍加深广,为转输商贩之利。正统以后,孟河闸屡经修治。《志》云:小河巡司,在府西北九十里孟渎闸西。本宋之小河寨,置于小河村,元改巡司。又有郑港寨,在小河西郑港口,亦宋置。元省。明初移司治于郑港。郑港、小河,俱在府北七十里,临大江与黄山门相近也。成化四年,又移置于孟渎闸西。嘉靖三十二年,倭乱,孟渎口益为滨江津要,因增置孟河营,设官兵戍守。○直渎,亦在奔牛镇东,北枕运河,南通白鹤溪,一名鸣凤河。又有伯牙渎,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南通运河,北入大江。

  澡港府北五十里。一名灶子港。稍西即魏村镇,与烈塘河口相接。港南接网头河,北入杨子江,袤四十里,岁久淀淤。明初洪武七年开浚,临江置闸,以于塘巡司兼领,既而以于塘村在江北沙新河上,改隶扬州府泰兴县。二十八年,改置澡港巡司于江口。今因之。又桃花港,在府东北三十里,导大江南流,下流合于网头河。洪武二十八年开浚,弘治六年复浚。《江防考》:港东接江阴界,陆走府城北门,倭寇易于登犯,为防守要地。嘉靖中,尝议挑浚。一名五斗港。又府北旧有庙堂港,宋绍圣中,转运毛渐奏导武进庙堂港入江,是也。今湮。

  戚墅港府东三十里。北枕运河,有戚墅堰,其下流东南入太湖。《宋志》州界有南戚氏、北戚氏、五湖诸湾港,皆通运河,是也。又蠡渎港,在府南二十里,北通白鹤溪,南入氵鬲湖,洪武三十年开浚。后湖沙淤塞,复筑堰潴水,以资灌溉。

  白鹤溪府西南十里。北通运河,南入氵鬲湖,接金坛县界。宋淳熙九年,郡守章冲言:州境港渎,类多堙塞,今欲讲求漕河悠久之计。州西南有白鹤溪,自金坛县洮湖而下,今浅狭特七十余里,若用工浚治,则漕渠一带,可无干涸之患。其南有西蠡河,自宜兴太湖而下,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分引湖水,则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矣。又三过溪,在府南三十里,亦北通运河,南入氵鬲湖。

  东洲在府东南百里,太湖滨拒守处也。《五代史》:梁开平二年,淮南将周本围苏州,吴越将张仁保攻常州之东洲,拔之。淮南将陈璋等驰救,大破仁保于鱼荡,复取东洲。又乾化三年,淮南攻吴越衣锦军,钱鏐遣子传?将水军攻东洲,以分其兵势。又贞明五年,吴越钱传?,率舟师自东洲攻淮南。盖吴越与淮南夹湖为守,往往繇此相攻击也。

  ○毗陵宫在府东南十五里,地名夏城镇。隋大业十二年,敕郡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匠,于郡东南起宫苑,周十二里,内为十六离宫,环以清流,荫以嘉木,拟于东都西苑,而奇丽过之。未及临幸,寻以盗起,遂为丘墟。今自府城而东南,冈阜环列,地形高?,即隋离宫故址也。

  奔牛镇府西三十里有奔牛堰,亦曰奔牛塘。宋元凶劭之乱,会稽太守随王诞遣将刘季之等向建康讨劭。劭遣燕钦等拒之,相遇于曲阿奔牛塘,钦等大败。明帝初,会稽诸郡兵应子勋于寻阳,军于晋陵九里,宋主遣沈怀明拒之,至奔牛,以所领寡弱,乃筑垒自固。《漕渠考》:奔牛堰,北出孟河口六十里,西抵丹阳亦六十里,为运道通渠。宋元符二年,修造奔牛澳闸。淳熙五年,以漕臣陈岘言,开奔牛、吕城高浅处以通漕。旧有上下二闸。明初改闸为坝,设官守之。天顺、成化中,复置上下闸,自是屡经修治。有奔牛巡司戍守。镇西五里又有奔牛台,亦曰金牛台,相传茅山尝出金牛,奔至此,因名。齐高帝与萧顺之尝登焉。自台而西十五里,即丹阳县境之吕城镇,今往来孔道也。

  横林镇府东南三十五里,又东南五十里至无锡县。宋淳熙五年,以漕臣陈岘言:开浚无锡以西横林、小井诸浅,以通漕舟。今为运道通渠。

  游塘营府西南二十里。明初徐达攻常州,败张士诚兵于此。亦作牛塘。又旧馆,在府西南,盖馆驿故址也。明初攻常州华云龙,败张士诚兵于旧馆。

  ?亭府西五十里,与丹阳县分界。相传孙权射虎伤马处也。晋咸和三年,苏峻作乱,郗鉴守京口,筑大业、曲阿、?亭三垒,以分峻兵势,此即?亭垒。既而峻将管商等来攻?亭、督护李闳等击败之。《晋书》:是时,前义兴太守顾众等讨苏峻,进至吕城,贼将张健退保曲阿,众遣督护朱祈等守?亭,健遣兵来攻,祈等破走之。又隋开皇十年,江南乱,杨素讨之,素将济江,使麦铁杖潜渡觇贼,至?亭。唐武德三年,李子通败沈法兴将蒋元超于?亭,法兴弃毗陵,东走吴郡,盖自昔为控扼处。○九里村,在府西北。宋泰始二年,孔觊等以会稽诸郡之兵西应子勋,前军孙昙?军于晋陵九里,列五城互相连带,宋主遣沈怀明等军于九里西,与东军相持,既而为台军王道隆所败,遂克晋陵。胡氏曰:其地去城九里,因名。

  河庄府西北八十里,当孟河之口。《江防考》:自京口而下,惟河庄贼可深入,繇大江入孟河,抵奔牛,趣府城,至便且易。今孟河营置于此。○茶山路,在府西南十里,其地有大墩小墩,连绵簇拥,相传唐时湖、常二州守会阳羡造茶修贡,繇此往返,因名。

  五牧桥府东南四十五里,与无锡县接界。唐末,吴越钱鏐遣兵自江阴入,与杨行密战于此。宋末,文天祥知平江时,元兵犯常州甚亟。天祥使其将尹玉、麻士龙等赴援,士龙战虞桥,玉战五牧,俱败死。今虞桥在府西南四十里。○黄土岸桥,在府西南八十里,西蠡河支流入西出处。其地南通溧阳,西接金坛。元置黄土巡司,寻又建桥于此,亦控守处也。

  无锡县府东九十里。东南至苏州府九十里,北至江阴县九十里,西南至宜兴县百四十里,东北至苏州府常熟县百十里。汉置无锡县,属会稽郡。武帝封东粤降将多军为侯邑。后汉属吴郡。三国吴分无锡以西为典农校尉,省县属焉。晋复置县,属毗陵郡。东晋以后,俱属晋陵郡。隋属常州。唐、宋因之。元升为无锡州。明复为县。城周十四里。今编户四百十四里。

  ○泰伯城县东南三十里。泰伯始国于此,谓之句吴,亦曰吴城,自泰伯至王僚二十三世皆都此。敬王六年,阖闾始筑姑苏城而徙都焉。孔颖达曰:太伯居梅里,传至十九世孙寿梦,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世孙光,使子齐筑阖闾城都之。即今苏州也。《吴地记》:泰伯筑城于梅李平墟,周三里二百步,外郭周三百余里。今曰梅李乡,亦曰梅里村,泰伯庙在焉。城东五里曰皇山,一名鸿山,有泰伯墓。

  阖闾城县西四十五里。《吴地记》:伍员伐楚,军还,筑大小二城,此盖阖闾小城也。《志》云:小城在县西北,近太湖,故址犹存。又有范蠡城,在县西十里。《舆地志》:历山西北有范蠡城,蠡伐吴时筑,亦谓之斗城,故址犹存。今历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其西即故斗城云。又有黄城,在县西十二里,俗谓之黄斗城,相传春申君所筑。○鸭城,在县东二十里,相传吴王牧鸭处。今曰鸭城桥,跨鸭城河,其源自运河引而东,下流汇于宛湖,为县东之通道。又有麋城,在县东十七里,盖吴王豢麋处也。

  新安城县东南三十里。元初,置新安巡司于此。至正中,张氏筑城为屯兵之所。有新安溪,南通太湖,东入运河。路出吴门,此为必经之地。

  ○慧山县西五里,一名九龙山。陆羽云:山阳有九陇,若龙偃卧然,南北延袤数十里,亦名冠龙山。《吴地记》:古名华山,一名西神山,又名斗龙山。朱梁贞明五年,吴越钱传?攻淮南之常州,淮南拒之,败吴越军于无锡,又追败之于山南,即慧山之南也。山之东麓,出泉曰慧山泉,陆羽品为天下第二泉。其东一峰,谓之锡山。○锡山,亦在县西五里,与慧山连麓,而别为一峰,相传县之主山也。周、秦间,山产铅锡。古语云:有锡争,无锡宁。汉因以无锡名县。

  独山县西南十八里。锡山之脉南来,至是中断,梁溪经其间入太湖,曰独山门,一名晋陵门。《志》云:独山之北,与管社山相望,谓之浦岭门,南与充山对峙,谓之独山门。梁溪经五里湖而西,繇二门入太湖,为扼束之地。旧有官军戍守。又石塘山,一名庙塘山,在县南二十五里,枕长广溪。其相连者曰漆塘山。○闾江山,在县西五十里,下有闾江,亦太湖之别浦也。《志》云:闾江山下,有阖闾城。又吴塘山,在县南四十五里,滨太湖,水从中出,曰吴塘门。

  军将山县西南四十里。南唐时屯兵于此,以备吴越,因名。山侧有甲仗坞,下有龙潭,迫近太湖,为设险处。又夫椒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一名湫山,濒太湖,与武进马迹山相近。《九域志》:县西太湖滨有夫椒山,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即此山矣。或以为今太湖中之包山也。又胥山,在县西南五十里,近太湖,即《史记》所云“吴人为子胥立庙于江,因命曰胥山”者。○青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一名章山,面太湖,亦曰青山湾。元置华藏巡司于此。

  安阳山县西北五十里。山周十八里,高百二十仞。《风土记》: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贇于安阳,卒葬山下,山因以名。峰峦奇峭,顶有龙湫,俗呼西阳山。昔时阳湖在其西麓云。元末,张士诚将莫天?屯兵于此,以拒塞宜兴东出之道。今有营垒遗址。○顾山,在县东六十五里,一名香山,与常熟、江阴县接境。今详常熟县。

  ○太湖县西南十八里。东指苏州,南趣湖州,风帆便利,半日可达县境。有独山闾、江吴塘诸门,皆渡湖捷径也。○五里湖,在县南十八里,一名小五湖,南接太湖。又五部湖,旧在县东北七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十里。其源浊而流清,溉田百余顷。今湮。

  芙蓉湖县西北十五里,即故上湖也。湖流浩衍,北接江阴,南连武进,其后堙废。今自城以北运道所经,亦曰芙蓉河。《宋会要》:元?中,堰芙蓉湖为田。绍圣中,转运毛渐复奏导芙蓉湖入江,今县西北十里运河北出者曰高桥堰,旧名五泻堰,亦曰五泻河,即芙蓉湖下流也。自高桥而北四十里,接武进、江阴界,曰雉尾口,又北四十七里至申浦上口入江,潮汐所至,胜数百斛舟。宋熙宁末,郏侨议决五泻堰,使水入扬子江。乾道六年,常州守臣请填筑五泻闸及修闸里堤岸,仍于闸内郭渎港口舜郎庙侧水聚处,筑捺硬坝,以防走泄,委无锡令主掌,非水盛时,不许开闸通放客舟。盖是时以运河浅淤,切于堤防也。今高桥为武进、江阴之要道,有巡司戍守。

  蠡湖县东南五十里,与长洲县分界。相传范蠡所开。一名蠡渎,一名漕湖。东西长十三里,南北六里。《唐志》:刺史孟简开泰伯渎,东连蠡湖,亦谓之孟湖。又濠湖,在县东南六十五里,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流通漕湖。其北为常熟界,东为长洲界,俗呼为鹅肫荡。○宛湖,在县东北五十里,湖滨东岸即常熟县界,有山曰宛山,俗曰宛山荡,北出为蠡河,道通江阴,南接陆家、谢埭等荡,入常熟县境。《志》云:谢荡周十余里,与苏州分界,旧名西谢氵?,在县东六十里。

  运河在城东。自苏州府而北,至望亭堰,入县界,又北二十里曰新安,又北三十里至城南,引而北十余里至高桥,又北二十里为洛社,又北二十里达武进之横林镇。

  双河在县北五里。亦曰双溪。自运河分流曰双河口,分为二派,一东南流合于梁溪,一西北经河浒钱桥,达直湖港,入武进界。《志》云:直湖港在县西北四十里,北枕运河,南入太湖。又有花渡港,在县西北三十里,东连运河,西接直湖港。《里道记》:自花渡西经沙塘营,与白芍山相近,自县陆走宜兴之道也。○咸塘河,在县北五十里,南通五泻河,北入江阴界。又县北三十五里有新河,相传南宋所开,北通大江。明洪武二十五年重浚,今堙。

  梁溪在县城西。源出慧山,北合运河,南入太湖。《志》云:溪自慧泉导源,引而东,至城北三里之黄埠墩接运河,自黄埠墩而南,分为二支,其西南一支,繇五里湖、石塘山、长广溪,凡五十里出吴塘山门,入太湖,其西一支,经县西南十六里大小渲,凡十余里,繇独山门而入太湖。梁大同中,尝浚治之,故曰梁溪。○长广溪,在县南十八里。《志》云:溪源出历山,南流分为二派,俱合于梁溪,一出吴塘门,一出独山门,皆入太湖。

  泰伯渎县东南五里。西枕运河,东连蠡湖,入长洲县界。渎长八十一里,相传泰伯所开。唐元和八年,常州刺史孟简尝浚导之。亦称孟渎,溉田千余顷。

  青祁氵?县西南二十里。《志》云:梁溪迤逦而南,至城西南二里孤渎口,分二派,西为大渲,东为小渲,中隔平壤,又南二十里至青祁氵?合流。昔时氵?广二十里,袤十八里,与五里湖相通,出浦岭、独山门,入太湖。

  ○望亭镇县南四十五里,与苏州府吴县接界。孙吴时置亭于此,曰御亭。晋咸和三年,顾?监晋陵军,讨苏峻将张健,筑垒于御亭以拒之。隋置御亭驿。唐改曰望亭。光启中置屯于此。大顺初,孙儒作乱,据广陵,遣其党刘建锋据常州,破无锡望亭诸屯,围苏州。又光化初,钱鏐将顾全武拔苏州,追败淮南将周本于望亭,是也。今为运道所经,有望亭堰。《宋史》:熙宁元年,提举两浙河渠胡淮,请治常州望亭堰以通漕。政和六年,发运副使应安道,请望亭仍旧置闸。淳熙九年,知常州章冲言:望亭堰闸,置于唐之至德,而废于本朝之嘉?,至元?七年复置,未几又废。臣谓设此堰闸有三利:阳羡诸渎水,奔趣而下,有以节之,则当潦岁,平江三邑必无下流淫溢之患,一也。自常州至望亭百三十五里,运河有所节,则沿河之田可资以灌溉,二也。每岁冬春之交,重辋及使命往来,多苦浅涸,今启闭以时,足通舟楫,复免车亩灌注之劳,三也。嘉泰三年,常州守臣李珏,复请修建望亭上下二闸,固护水源,从之。议者尝言望亭堰所以遏常、润之水,不使东下,宜严其启闭,以管辖属之苏州,庶可免盗决之患。或又言望亭堰设,于苏州未见其利,而常郡先被涨溢之患。盖节宣所系,不止望亭也。今有巡司戍守。

  潘葑镇县西北十八里。朱梁乾化三年,吴越钱传?攻常州,营于潘葑,淮南将徐温击却之。今为往来通道。又北十二里曰洛社市。○竹塘市,在县东北六十里,与江阴县接界。又县北三十里为高陆堰市,商旅所聚,道出江阴。

  宜兴县府南百二十里。南至浙江长兴县百四十里,西南至广德州百八十里,西至江宁府溧阳县九十里,西北至镇江府金坛县百二十里。秦置阳羡县。汉五年封功臣灵常为侯邑,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三国吴属吴兴郡。晋初因之,永嘉中析置义兴郡。宋、齐因之。隋郡废,改县曰义兴,属常州。唐武德七年置南兴州。八年州废,仍隶常州。宋太平兴国初,避讳,改曰宜兴。宋末改置南兴军。元至元十五年,升为宜兴府。二十年仍降为县。明年又升为府,兼置宜兴县隶焉。元贞初,府县俱废,改为宜兴州。至正十六年为张士诚所据。明年,归于明。洪武初复曰宜兴县。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三百四十里。

  ○阳羡城在县南五里。《志》云:孙吴赤乌二年,城阳羡。晋永嘉四年,阳羡人周圯三兴义兵,讨贼有功,因置义兴郡以宠之。沈约曰:永兴元年所置也,郡治阳羡县。隋废郡,因以义兴名县。唐武德三年归附。六年陷于辅公祏。明年公祏平,置南兴州治焉,又析置阳羡县为属邑。八年复废入义兴。光启三年,杭州刺史钱鏐,遣将杜棱等讨薛朗逐镇海节度使周宝之罪,败朗将李君?往于阳羡,即故城矣。《寰宇记》:阳羡故城,一名虾虎城。《纪胜》云:城前临荆溪,后阻河,左右俱堑,有濠周一里九十步。今县治即其故址。

  国山城县西南五十里。晋永兴初,分阳羡地置县,属义兴郡。宋因之。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义兴太守刘延熙举郡应之,宋主遣吴喜击东军,喜自永世至国山,击败东军,进屯吴城,斩延熙将杨玄,遂进逼义兴,吴城盖在国山北也。齐亦为国山县。梁、陈因之。隋废。《九域志》:吴城,一名太伯城,在县西南二十里。○临津城,在县西五十里,亦晋置,属义兴郡。宋、齐因之。隋废。唐武德七年复置临津县,属南兴州。八年,废。《志》云:城南临荆溪,故址犹存。

  绥安城县西南八十里。刘宋永初三年,分广德长城,阳羡等县地置县,属义兴郡。齐因之。梁末,尝置大梁郡治焉。陈废郡。或云县亦陈所废也。又义乡城,在县东南八十里,晋所置县。今入长兴县界。

  ○君山县西南三十里。旧名荆南山,以在荆溪南也。高二百三十仞,周八十五里,山巅有池,岩洞绝胜,一名铜官山。《志》云:山之西峰曰敷金岭,一名小心山,又西南曰横山,亦名大芦山,即君山西麓也。其东麓为静乐山,南麓曰芙蓉山,北麓则曰南岳,吴孙皓封国山禅于此。取汉武移衡山于?霍之义,谓之南岳山,在今县西南二十里。

  国山县西南五十里。高百二十五仞,延袤三十六里。一名离墨山,相传钟离墨得仙于此山。西麓即国山故城也。又名九斗山,山有九岭相连,形如覆斗。亦曰升山。孙吴五凤二年,山大石自立。天玺初,有石裂十余丈成室,孙皓侈为天瑞,遣司徒董朝等行封禅礼。梁天监八年,或请封会稽,禅国山,不果。其东南曰善卷洞,一名龙岩洞,有三,一曰乾洞,其二曰大、小水洞。相传周幽王二年,洞忽自裂,门广二十尺,初入若险仄,中极平旷,可坐千人。○烟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有数峰,四面环峙。又有甑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以云气腾涌而名。

  香兰山县东南五十里。斗入太湖五里,有石麓如岸者二,南曰大兰山,北曰小兰山,相连二里,产兰。《志》云:兰山周二十五里,一名石兰山,屹峙湖滨,与湖州安吉、长兴接境。宋置香兰司及香兰寨以控扼之。今有湖汊巡司在山西五里。○唐贡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临罨画溪,产茶,唐时入贡,因名。又蒿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亦产茶。

  章山县西南六十里。一名黄山,亦曰芳岩,周广六十八里。相接者曰沸泉山、武花山,连亘入宁国县界。《志》云:县西南七十里有龙池山,峰峦峻耸,登览无际。又分界山,在县西南百里,入广德州界,宋置分界寨于此。○义山,在县东八十里,东临太湖,西抵县南六十里之垂脚岭,入长兴县界,又有啄木岭,亦在县南。○计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山之西峰曰金鹅山。《胜览》:唐初尝置鹅州于义兴,盖以山名,今正史不载。

  [C048]山县西北七十里,周三十里有奇,与溧阳县接界。后汉建武中,封蒋澄为[C048]乡亭侯。今县西六十五里有故[C048]乡亭,盖以山名。余详见溧阳县。○柚山,在县西北九十里洮湖上,与湖中大坏山对峙,巨石瞰湖,延袤三四里。《志》云:湖中有大小坏山,又有渐山,以山石渐渐而名也。湖西又有烈山。皆与溧阳县接界。○张公洞,在县东南五十三里,亦曰张公山,高千仞,周五里,三面皆飞崖绝壁,惟北向一窦可入,最为奇胜,《道书》以为第五十八福地。

  ○太湖县东北四十五里。道通吴郡吴兴,最为捷径。明初,张士诚遣兵据宜兴,太祖命徐达等攻之,曰:宜兴城小而坚,未易猝拔,城东通太湖,张士诚饷道所繇,若断其饷道,破之必矣。达奉命,宜兴果下。既而命将东伐,亦自宜兴取道太湖,攻其湖州。《志》云:湖自县南越兰山,抵董塘岭,入长兴界,北越竹山,抵百渎口,分水墩,入武进县界。今自县东入湖之道曰马泛,北趣黄土氵?,东北趣竹山港,皆通太湖也。竹山,在县东北六十五里,湖滨小阜也,与夫椒山相对。黄土氵?,在县北五十里,亦名白鱼荡。

  洮湖县西北百里,与溧阳金坛分界。一名长荡湖。今详见大川洮湖。又氵鬲湖,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与武进县中流分界,东接太湖,北通漕河。

  运河在城北。西接荆溪,北抵氵鬲湖,又北达郡南之运河。宋淳熙间重浚。明洪武二十七年,亦尝浚治。又东蠡河,在县东十五里,东南流入太湖,宋咸平中重浚。○便民河,在县城西,自县西二十里?氵利氵?,东抵城下,长三十里。成化中开浚。一名后袁河。

  荆溪在城南。其在城西者亦曰西溪,在城东者亦曰东溪,凡广德、溧阳、金坛,并县西诸山涧水,俱流汇于西溪,乃贯城绕郭为东溪,以下太湖。旧《志》:荆溪上承百渎,兼受数郡之水。是也。宋泰始二年,吴喜逼义兴,渡水攻其城,克之。今谓之东九里河,西九里河,河流甚长,土人以九计里,因名。《水利考》:宜兴为溪者九,而荆溪为诸水之会,今自县东分二流,其一北达常州为漕河,溧阳运船,俱繇此出。其一东达太湖,谓之东泻溪。本名东舍,讹曰泻。一名蒙溪。春时,两岸多藤花,照映水中,因名罨画溪。又名五云溪。《志》云:东舍溪在县东南三十六里,荆溪下流也。祝氏云:《汉志》注中,江出芜湖西南,东至阳羡入海,即荆溪矣。盖溪上承诸川委流,下注震泽,达松江以入海,江以南大川也。又有荆溪自县南入长兴县,下流合于苕溪,或以为发源荆南山,合众流而南出云。○洑溪,在县东南五里,源出君山北,入荆溪。又竹溪,在县东南三十六里,源出垂脚岭,东北入太湖。

  章溪县西南七十里。源出章山,流经国山故城西,又北入于荆溪。又塞溪,在县西北七十里,源出洮湖,经县西三十五里之洋氵?,又东入于荆溪。○白?径,在县西三十六里。《尔雅》:直波为径,东经县西二十六里之?氵利氵?,合于荆溪。《志》云:白云径南北长三十余里,又有孟径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刺史孟简所浚,以杀氵鬲湖波涛之势,南入塞溪,因名。又有章浦,在县西二十五里,旧有亭,晋周札封章浦亭侯,即此处云。

  百渎《志》云:在县西南七十五里者为上渎,县北六十里为下渎。昔以荆溪居数郡下流,于太湖口疏百泒以分其势,又开横塘袤四十里以贯之,导荆溪下太湖,濒湖畎浍皆通焉,后渐废。宋治平中,楼闶知宜兴所浚者,四十二渎而已。《胜览》云:横塘直南北以经之,百渎列东西以纬之。单锷尝言:自芜湖、溧阳、五堰、达吴江,犹人一身,五堰为首,荆溪为咽,百渎为心,震泽为腹。是也。隆兴二年,常州守臣刘唐稽言:宜兴之水,藉百渎以疏泄,近岁阻于吴江石塘,流行不快,而百渎亦至堙塞,存者无几,宜仍旧开通,为公私之便。不果。今自县北至县东南,以渎名者,凡数十处,皆源流断续。弘治中,尝开浚三十余渎。正德中亦尝开浚,寻复湮塞。说者谓东坝筑而荆溪之流杀,荆溪杀而百渎中绝矣。

  夹?干渎在县西北。昔时泄长荡湖之水东入氵鬲湖,繇氵鬲湖入大吴渎、塘口渎、白鱼湾、高梅渎及白鹤溪而北,入常州运河,又繇运河分流入一十四渎,注于大江,今名存实湮。弘治中,水利佥事伍性,议开夹?干通流,以杀荆溪上流诸水,则震泽必无涨溢之患,而三州民田必甚利,议不果行。

  ○张渚镇县西南九十里。元设茶园提领所二处,以掌茶税。明初改设批验茶引所于此,寻废。洪武三十五年复设,今商旅骈集于此,有张渚巡司戍守。○湖没镇,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有巡司,洪武三年建。又有下邾巡司,在县东北四十里,亦洪武三年建,湖滨津要处也。

  赵庄县南三十里,与县东南三十里蜀山相对。又边庄,在县南四十五里,又五里有省庄。《志》云:南唐时封疆止此,营屯戍守,与吴越为交境之备。○计亭,在县北二十里。《舆程记》作?亭,误也。今有计亭桥,自亭而北三十里,地名浪打川,又北为新渎桥,自县趋府城之通道也。

  长桥在县治南,跨荆溪上。《志》云:桥延袤五十步,高二丈七尺,广过之。陆澄《地抄》:桥创自东汉袁府君圯,即晋周处斩蛟处。宋泰始二年,吴喜自国山进逼义兴,太守刘延熙栅断长桥,保郡自守,即此。宋景德以后,屡经修建。元丰中,改名荆溪桥。自元至今,凡再葺治云。

  江阴县府东北九十里。东至苏州府常熟县百二十里,东南至苏州府百八十里,北至靖江县三十里,西北至扬州府泰兴县百十里。汉毗陵县地。晋太康二年,析置暨阳县,属毗陵郡。宋、齐属晋陵郡。梁敬帝时,始置江阴县,兼置江阴郡治焉。隋初郡废,县属常州。唐武德三年,置暨州。九年,州废,县仍属常州。南唐升元中,置江阴军,领江阴县。宋熙宁初,军废。绍兴初,复建为军,寻废。三十一年,复置江阴军。元为江阴路,寻降为州,属常州路,寻直隶行省。至正中,陷于张士诚。既而明师克之,改曰连洋州,既复为江阴州。洪武初,改州为县。今城周九里,编户四百里。

  ○暨阳废县县东四十里。晋太康初所置县也。《寰宇记》云:本名莫城,汉莫宠所筑,以捍海寇,晋置暨阳县于此。隋省。唐武德三年,复置暨阳县,属暨州。九年,仍省入江阴县。又江阴故城,在今县治东北。《祥符图经》:城周十三里,北濒大江,杨吴天?十年所筑,内为子城。宋庆元五年重修。元初毁。至正十二年盗起,城邑残破。十四年为张士诚将黄传所据。又三年,明师克之,初筑土城。龙凤十二年,?以砖石,周九里有奇。嘉靖中,复增筑。今城墉屹然为江干锁钥。

  利城废县县西五十里。《宋志》:晋元帝初,割海虞北境置利城县。永和中,移出京口。梁末,又析暨阳置利城、梁丰二县,属江阴郡。陈因之。隋废。唐复置,属暨州,寻与州俱废。《志》云:晋即海虞北境置利城县。宋元嘉中迁于武进之利浦。今有利城镇。又梁丰废县,在县西南,亦梁置。隋废。

  舰浦城县西十八里。《志》云:陈至德初,江阴郡守倪启徙江阴县,治夏浦,筑此城,亦曰夏城。又县东三十里有陶城,其相近者又有闾城、郭城,相传皆南唐屯戍处。又有东西二舜城,在县东七十里,今曰东顺乡、西顺乡。

  ○君山城北一里,县之主山也,突起平野,俯临大江,一名瞰江山。宋南渡后,置营寨于山麓,有事时,此为战守要地。又北四里曰黄山,与君山皆以春申君名也,峰如席帽,上有石室,为杨吴时烽火之所,山之西曰马鞍山,北曰鹅鼻山,其形尖斜如鹅鼻,俗名鹅眉嘴,凸出大江,称为险要。又浮山,在县东北大江中,西临石碇,一名巫山,为江海门户,所谓巫门之隘也。《志》云:县北七里有大石山,山绝顶有石,高数十丈,俯瞰江水,其相接者曰小石山,俗呼为大石湾、小石湾。又东北五里曰萧山,亦曰小山,皆滨江形胜云。○彭公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俗传汉彭越收江南,尝营于此山之东,因名。

  香山县东二十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尝遣美人采香于此,上有采香径,近大江。《十国纪年》:梁贞明五年,吴越攻常州,徐温率兵拒之,陈璋以舟师下海门出其后,张可琮以江阴兵从陈璋,败吴越兵于香湾,即此地也。又沙山,在县东四十五里,相传初本平地。晋宋间,江水泛涨,涌沙石成山。梁贞明五年,吴越侵淮南,战于沙山,为淮南所败,即此。

  秦望山县西南二十七里。本名峨耳山,秦始皇常登此四望,因名。明初遣兵取江阴,张士诚据守于此,以拒王师,诸将乘风雨夺其山,进薄城西,遂克之。今自县之郡,此为通道。又青山在县西南十里,秀锐孤立,上有干将冶炉九所。宋齐丘撰徐温祠堂碑云:江阴之役,遇贼兵于覆釜之上,盖即青山云。○顾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与常熟无锡分界处也,亦曰香山。

  ○大江城北一里。县境倚江为险,自昔为控守重地。刘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焘南犯至瓜步,建康震惧,陈舰列营,连亘江滨,自采石至暨阳六七百里。五代时,吴越、淮南,往往角逐于此。宋南渡后,江阴之防尤重。建炎三年,刘光世、韩世忠,皆军江阴,以备金人海道之师。绍兴四年,命滨江诸州军,皆增设横江水军。隆兴二年,又以江阴、通泰、海道,江面阔远,命范荣专一捍御江阴至通州料角一带。乾道八年,知江阴军向子丰言:江阴军临大江下流,北与通泰相对,东连海道,西接镇江,最为控扼,今军备废弛,望仍旧分兵屯驻。元延?中,两淮运使宋文瓒言:江阴、通泰、江海门户,而镇江、真州次之。是也。明初,以江阴为江津要冲,命将克江阴,使吴良守之,张士诚遂不能越江而有江北,亦不能溯江以窥金陵。《江防考》:县境大江,上自武进界桃花港,下至常熟县之界泾,凡百里,中间港浦二十有四,皆可登涉。其哨守之处为青草沙,自是而西北,有蒲沙,又西为唐沙。青草沙东南通福山港,蒲沙东北通狼山,乃天设之险,江阴之外户也,三沙之中,巫山门在焉,亦曰巫子门。明初,张士诚以舟师出马驮沙,溯流侵江阴,太祖亲帅兵自镇江东讨,追败之于巫子门,是也。

  运河在城南。北引大江,繇黄田港贯城而南,至县南十里,经蔡泾闸,亦曰南闸,又曰下闸,又南十七里历月城桥,又十里至青?镇,又南三十五里达五泻河,出高桥合无锡运河。宋皇?中疏浚。明永乐十一年复浚。

  横河在城东。亦引黄田港贯城而东,达县东六十四里之谷渎港。宋天禧中,知军崔立浚治。明洪武二十八年重浚。《志》云:谷渎港东一里曰令节港,西一里曰范港,俱北引江水,南合谷渎港,又南为三河口分二流,一接无锡新河,一入于长河,今有范港巡司在县东六十里,又东即常熟县界,至县治凡三十六里。○长河,在县东南十里,自运河分流,经县东南十五里繇里山,曰繇里泾,又东南亦注于无锡县之新河。

  申浦县西三十里。一名申港,相传春申君所开。导江南流,置田为上下屯,又南经武进县界,分为二,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三山港,俱达于运河。唐兴元初,韩?镇润州,造楼船,繇海门大阅至申浦而还。宋隆兴二年,议开申、利二港,上通运河。乾道二年,漕臣姜诜等请造蔡泾闸,及开申港上流横石,次浚利港以泄水势。《志》云:宋设申港寨,又设巡司于此。元因之。明初废。洪武二十四年,亦尝浚治。弘治六年复浚。又利港,在县西五十里,导江水南行,入武进界,下流亦达于运河。洪武二十一年开浚。弘治六年,工部侍郎徐贯治三吴水利,发民浚申、利二港及桃花港,以疏积水,三港中,利港为役最巨。正德六年,又尝浚治,自利港而西十五里,即武进县之桃花港也。《志》云:桃花港,自大江分流而南,合县西六十里之立埭河,而入武进县界。

  黄田港县北二里。相传春申君所开,导江水溉田,因名。邑人于江口置闸,号上闸,于县西南十里蔡泾口置闸,曰下闸。旧有支港数十处今多为潮沙所湮。其南接于运河。《江防考》:黄田港切近县治,最为要害,宋置营军戍守。县西南十里曰蔡泾,西接夏港,东通黄田,有蔡泾闸,又东绝运河而接于横河。明天顺间,武进奔牛、吕城坝闸颓坏,运道浅淤,议改从孟渎、蔡泾出江,漕舟多遭覆溺,乃复治故道。

  夏港县西十里。北通大江,东南行出蔡泾闸,与黄田闸合流入运河。其支流为崇沟河,在县西南十五里,一名北山塘,南合武进县之三山港。《江防考》:县境通潮诸港、黄田、夏港,最为津要。宋置夏港寨,自港口而西九十里,即武进之孟河口也。明初置利港巡司于利港东。天顺初移于夏港口,仍曰利港巡司。《志》云:司在今县西二十里。○新沟港,在县西二十里,亦自大江而南,合武进之三山港。正德七年重浚。

  石头港县东三十里。北通大江,南入横河。有石头港巡司。宋淳熙中,知常州章冲言:州东北澡港、利港、黄田港、夏港、五斗港,江阴东之赵港、白沙港、石头港、陈港、蔡港、范港、令节港,皆古人开导,以为灌溉之利,今所在湮塞,宜随宜浚导。《志》云:白沙港在县东十里,雷沟港在县东三十五里,又东二里曰陈港,又东十一里曰蔡港,俱北达大江,南达横河,宋滨江置戍处也。○石牌港,在县东二十里,亦自大江通横河。《志》云:县东十八里有真山,一名甑山,有大石横亘江流中,因名石筏山,又曰筏梁山,亦名石牌山,港因以名也。宋置石牌巡司。元因之。明初,张士诚遣兵袭江阴,明师败之于石牌港,即此。

  ○杨舍镇县东五十五里,旧有杨家港。宋乾道六年,命两浙运副刘敏士等,于杨家港东,开河置闸,通行盐船,仍拨官兵守卫,并不时挑浚。自是商旅聚集,谓之杨舍镇,为沿江冲要。嘉靖中,以倭乱置堡设营,以参将领之,与常熟之福山、通州之狼山,相为应援,江中有褚家沙,北与狼山密迩,亦分兵戍守。自是而东,江流浩瀚,直接大海,捍御为难,西上则至孟河一带,江面颇狭,又多阴沙,大?宗难于转舒,故防卫以杨舍为切。

  青?镇县南四十里,运河所经。又南四里曰四河口,自运河分枝,东通常熟,西达武进,其南北即运河经流。旧《志》:县滨江为险,而青?实腹里之冲要。○长泾镇,在县东七十里,居民稠密,与无锡县分界。繇此出常熟,亦为通道。

  六射垛寨县北四里。相传为秦始皇射垛。宋置寨于此,以控扼江滨。县西十八里有弩台,盖亦昔时守御处。又有小石山寨,在小石山下,亦宋置。○石桥寨,在县东四十里。《十国纪年》:宋伐南唐,吴越亦取其江阴宁远军石桥寨。其地有石桥,今为石桥市。《志》云:石桥东有故宁远寨,又县东南四十里有安边寨,俱南唐所置,今废。明教寺,即故安边寨也。

  靖江县府东北百十里。东至海口六十里,北至扬州府泰兴县界二十五里,东北至泰州如皋县界三十里。本江阴县之马驮沙。元末,张士诚将朱定、徐泰常据此,筑土城,周七里有奇,寻为明师所克。明初仍属江阴县。成化七年置今县。十三年,因故城修筑。正德初,复增修完固。今编户五十七里。

  ○孤山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在大江中,去岸五六里,距山百步有石碇,亦在水中,与江阴浮山相对。成化八年,潮沙壅积,转而成田。今山在平陆矣。

  ○大江在县东南。《志》云:县本江中一洲,曰马驮沙,中分为二,曰马驮东沙、马驮西沙。江环四面,自县西至孟渎百余里,又西至金陵四百里,大江滔滔而下,至此分为二以入海。县居江海之交,中流屹立,实京口、金陵之锁钥也。天启以来,潮沙壅积,县北大江竟为平陆,因开界河与泰兴缘河为境。《江防考》:县横亘江津,东枕孤山,西引黄山,地方二百余里,汊港浩繁。若结水寨,屯重兵与江阴、泰兴相犄角,使窥伺者不敢轶出其间,亦绸缪未雨之策。

  展苏港县西二里。又县西十五里有南新港,有新港巡司。《志》云:元初设马驮沙巡司。明初改建于马驮西沙,后为潮汐冲坍。永乐四年移于新港云。又有大新港,在县西南十五里。○澜港,在县西通城河。又县西北十里有杨铁港,又西北三四里有范家、徐家等港,县西北五里曰蔡家港。明初张士诚遣兵援泰州,舟师次范蔡港,疑即此二港云。今堙。

  孤山港县东北十二里。以近孤山而名。又县西南十二里有焦山港,其西里许曰杨机港,又西南二里曰西杨机港。旧《志》:县滨江诸港,凡六十有四,今西北一带,多为潮沙所湮,而东南一带,亦决塞不时云。○蟛蜞港,在县东十五里。正德二年,议建东沙巡司于此。

  ○开沙村在县东南十五里,有开沙港。又县东有面条沙,县西有西官沙,西南有新沙,稍西曰小沙。其在境内者,又有青草、朱家、段头等沙,皆以渐壅积,民田其间,聚为村落。

  于塘村在县西北三十里。旧为晋陵县地。元置于塘巡司。明初以司在江北新河口,因改属泰兴县。今为两县接境处。

  ◇镇江府东南至常州府百八十里,西南至宁国府四百五十里,西至江宁府二百里,北渡江至扬州府五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见上,至京师二千三百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后属越。战国属楚。秦为会稽郡地。汉因之。后汉属吴郡。三国吴曰京口镇汉建安十三年,孙权自吴徙治丹徒,号曰京城。十六年,迁建业,复于此置京督为重镇。《南齐志》:吴置幽州牧,屯兵于此。《尔雅》曰:丘绝高曰京。盖丹徒城凭山临江,故有京口之名。晋初属毗陵郡。永嘉五年,为晋陵郡治详见常州府,继又侨置徐、兖二州,谓之北府按《晋志》:郗鉴为徐、兖二州刺史,成帝时,苏峻平后,自广陵还镇京口。又穆帝永和中,自海虞移东海郡,出居京口。盖是时二州移镇无常,而徐州留局恒置于京口也。又六朝都建康,每谓姑孰为南州,历阳为西府,而京口则谓之北府。宋为南徐州治宋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州。元嘉八年,分江北为南兖州,而南徐州独治京口,并置南东海郡。齐、梁因之《隋志》:南东海郡,梁改为兰陵郡。陈复曰东海,以至于陈,京口常为重镇。隋平陈,州郡俱废为延陵县。开皇十五年,置润州以州东润浦为名。大业初,州废,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复曰润州。天宝初,曰丹阳郡。乾元初,复故《志》云:时置丹阳军于此。建中初,置镇海节度于此。南唐亦为重镇唐乾宁中,钱?移镇海节度于杭州,而润州为淮南所有,既而淮南复置镇海军于此,领润、升、常、宣、歙、池六州。南唐亦为镇海军治。宋仍曰润州。开宝八年,改军名曰镇江。政和三年,升镇江府以徽宗潜邸也。元曰镇江路。明初曰江淮府,寻曰镇江府,直隶京师,领县三。今仍曰镇江府。

  府内控江、湖,北拒淮、泗,山川形胜,自昔用武处也。杜佑曰:京口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建业之有京口,犹洛阳之有孟津。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必以京口为襟要。京口之防或疏,建业之危立至。六朝时,以京口为台城门户孔坦以郗鉴自京口援京城,曰:本不须召郗公,使东门无限。王僧辨谓陈霸先曰:委公北门是也,锁钥不可不重也。晋咸和初,郗鉴镇徐州,苏峻之乱,鉴据要害,立营垒,以遏贼东下之锋,贼势遂阻。元兴末,桓玄作乱,刘裕举兵京口,晋室复定。及裕代晋,以京口要地,去建康密迩,非宗室近亲,不使居之。盖肘腋攸关。隋之亡陈,京口实为兵锋也。唐之中叶,以镇海为重镇,浙西安危,系于润州。宋南渡以后,常驻重军于此,以控江口。乐史宋人,撰《坐知天下记》及《太平寰宇记》曰:京口西距汉沔,东连海峤,为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刘宁止曰:京口控扼大江,是为浙西门户。陈亮曰:京口连冈三面,大江横陈于前,江旁极目千里,势如虎之出穴,昔人谓京口酒可饮,兵可用,而北府之兵,为天下雄。盖地势然也。采石之与京口,股肱建业,实有据险临前之势,而非止于靳靳自守者。说者曰:京口凭江为险,然而陵谷之变,今昔不同,曹丕见江流汹涌,以为天限南北。陈孔范亦曰:长江天堑,寇岂能飞渡?盖以江流为可恃也。然考晋建兴末,祖逖自京口渡江,中流击楫矣。义熙六年,刘裕灭南燕,会卢循袭建康,裕卷甲南还,自广陵济江,出京口。梁承圣二年,陈霸先自丹徒济江,围齐广陵。隋开皇九年,贺若弼自广陵济江,拔京口。唐武德三年,李子通亦自广陵济江,取京口以蹙沈法兴,自是以后,南北渡者,皆以京口为通津。昔人谓采石渡江,江面比瓜洲为狭,故繇采石济者,常居十之七。夫自唐以来,沙洲日积,江面南北相距,仅七八里唐初,江面阔四十里,其后沙壅为瓜洲。开元中,江面阔二十五里。宋时洲渚益广,绍兴中,江面犹阔十八里。明嘉靖以来,江面仅阔七八里,又有谈家洲横列其中,南北渡口,晴明时一苇可杭也。故昔日之采石比京口为重,而今日之京口比采石为切,消息之理也。《江防考》:京口西接石头,东至大海,北距广陵,而金、焦、障其中流,实天设之险,繇京口抵石头,凡二百里,高冈逼岸,宛如长城,未易登犯,繇京口而东至孟渎,七十余里,或高峰横亘,或江泥沙淖,或洲渚错列。所谓二十八港者,皆浅涩短狭,难以通行,故江岸之防。惟在京口,而江中置防,则?山为最要云。

  丹徒县附郭。本吴之朱方邑。汉置丹徒县,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三国吴嘉禾三年,改曰武进县。晋太康二年复曰丹徒,为毗陵郡治,寻还治毗陵县。永嘉末,又为晋陵郡治。义熙中,复还晋陵县,以丹徒属南东海郡,亦为南徐州治。宋、齐、梁、陈皆因之。隋废州及郡,并废县入延陵县,寻又移延陵县于此,为润州治。大业初,州复废。唐武德三年,移延陵县还故治,仍置丹徒县,润州治焉。今编户二百七十里。

  ○京城今府治。春秋之朱方也。《左传》:襄二十八年,齐庆封奔吴,吴句余与之朱方。昭四年,楚灵王使屈申围朱方,克之,后名谷阳。秦曰丹徒,相传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岘以败其势,因名也。汉为丹徒县治。景帝三年,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亡走,保于江南丹徒。后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徙镇于此,筑京城,周三百六十步,于南面、西面,各开一门,因京岘山为名,号曰京镇,寻移秣陵,使孙何镇焉。晋太兴初,以晋陵郡及丹徒县并治京口,是也。《志》云:城因山为垒,俯临江津,故曰京口。梁大同十年,幸京口城。隋开皇九年,分道伐陈,贺若弼自广陵出京口,寻置延陵镇。唐复曰丹徒。《城邑考》:郡有子城,周六百三十步,即三国吴所筑,内外皆?以甓,号铁瓮城,晋郗鉴、王恭镇此,皆更为营缮。南唐末,刺史林仁肇复修之。又有东西夹城,共长十二里有奇,相传唐太和中,观察使王播所筑,又凿隍环其外。乾符中,周宝为润帅,更筑罗城,周二十余里,其东门曰青阳门。光启三年,镇海军乱,宝自青阳门出走常州,是也,其西门曰登云,南门曰通吴,又东南曰朱方,而南水门曰利涉。宋元因之。明初,耿再成因故址修筑,有门四:东朝阳、南虎踞、西金银、北定波,又为南北二水关,城周二十六里有奇。

  ○北固山在城北一里府治后,下临长江。自晋以来,郡治皆据其上,三面临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因名,盖郡之主山也。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焘军瓜步,声言渡江,诏分军备御于北固、蒜山、西津、谏壁、焦山,皆置军以防突犯。《梁书·萧正义传》:京城西有别岭入江,高数十丈,号曰北固,蔡谟起楼其上,大同十年,武帝登望久之,曰:此岭下足须固守,然于京口,实乃壮观。于是改楼曰北顾楼。太清初,朱异曰:陛下昔登北顾亭以望,谓江右有反气,骨肉为戎首,即此时也。及侯景之乱,其言果验。唐上元初,刘展作乱据广陵,江淮都统李?亘屯京口,辟北固为兵场,插木以塞江口,寻为展所败。今有甘露寺据山上,三国吴甘露中所建也。

  京岘山城东五里。一名丹徒岘,相传即秦时所凿以泄王气处,京口、京镇皆因以名。《梁典》:武帝望京岘,盘纡似龙,因掘二湖于山下,曰龙目湖,今湮。唐建中末,镇海节度韩?以汴、洛多故,修坞壁,起建业,抵京岘,楼堞相属,是也。或谓之荆岘,又云此为京山。今府西南五里为岘山云。○黄鹤山,在府西南三里,一名黄鹄山,俗名鸿鹤山,宋戴?尝隐此,一名戴公山。

  银山在城西二里江口。旧名土山。以山形壁立,俗名竖土山。宋避英宗讳曰植土山。唐刘禹锡诗:土山京口峻。谓此。元皇庆二年,敕镇江路建银山寺,以与金山对峙,而名其别阜曰玉山,临江耸立,上有龙王庙。宋建炎四年,韩世忠屯焦山以邀兀术归路,兀术遣人约日会战,世忠谓诸将曰:是间形势,无如金山对岸龙王庙者,寇必登此观我虚实。乃遣兵伏庙中及岸侧,遣人乘舟望之,戒曰:闻江中鼓声而发,贼果至,擒其两骑。俗本作金山龙王庙,误也。

  蒜山府西三里江岸上。山多泽蒜,因名。或云吴周瑜与诸葛武侯谋拒曹操于此,因曰算山。晋隆安五年,孙恩浮海,奄至丹徒,楼船千艘,鼓噪登蒜山,刘裕率众奔击,大破之,恩狼狈还船。唐上元二年,田神功击刘展于京口,遣别将先自白沙济江,趣下蜀,神功自将军瓜洲,将济江,展将步骑万余,陈蒜山以拒之,为下蜀之师所败。南唐徐知诰尝游蒜山,除地为广场,大会僚属,其下为漕渠所经。宋庆历中,疏蒜山漕渠达江。旧《志》云:山宽广可容万人,宋、元间沦入于江,今西津渡口水中孤峰是也。白沙,见仪真县。下蜀,见句容县。

  金山府西北七里大江中。风涛环绕,势欲飞动,一名浮玉山,一名互父山。又名获苻山,相传晋破苻坚,献俘山下,因名也。亦名伏牛山。《唐志》:贡伏牛山铜器。谓此。亦名头陀岩。《志》云:唐裴头陀挂锡于此,于水际获金数镒,故又名金山。或曰:梁天监四年,于金山修水陆会,则金山盖古名也。唐上元中,田神功自瓜洲渡江击刘展,舟至金山,大风,不得渡,还军瓜洲。建中四年,时朱Г作乱,南方藩镇,皆据境自强,扬州帅陈少游以甲士临江大阅,镇海帅韩?亦发舟师,耀武于京江以应之,又临金山与少游会。宋建炎中,韩世忠邀兀术于镇江,相持于黄天荡,世忠以海舰进泊金山下,命工锻铁相连为长绠,贯以大钩,以授士之骁捷者,敌舟至,则分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曳一敌舟沉之,寇大窘。绍兴中,金亮入寇至瓜洲,虞允文驰诣京口,会诸将杨存中等,临江按试水军,命战士踏车船中流上下,三周金山,回转如飞,敌相顾骇愕。《郡志》:金山,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曰龙游山,天禧中复故。其顶曰金鳌峰、妙高峰,有浮图冠其上,汪藻所云“揽数州之秀于俯仰之间”者也。其岩洞泉石,类多名胜。《里道记》:金山北岸为瓜洲渡,南岸直西津渡口,俗所谓西马头也。其西去仪真县高资港不过四十余里,实为中流之险。

  焦山府东北九里江中。与金山并峙,相去十五里,以后汉处士焦光隐此而名。或名谯山,亦曰浮玉山。刘宋元嘉中,以魏人临江,尝分兵戍此。唐时有谯山戍,盖焦与谯通称也。宋建炎中,韩世忠以八千人屯焦山,以邀兀术渡江北归之道。德?初,张世杰与刘师勇等,帅舟师次焦山,碇江中流。元阿术登石公山望之,曰:可烧而走也,遂前战,世杰败走?山。今山巅盘礴处曰焦仙岭,其旁岩洞参差,奇胜不一,山之余峰东出,有二岛对峙江流中,曰海门山,亦名海门关,又谓之双峰山也。《里道记》:焦山南岸曰东马头,以山为捍蔽,金、焦、北固,世称为京口三山云。○石公山,在府东北八里,濒江与焦山对峙,元阿术登此以望宋军处也。

  长山府南二十五里。上有灵泉,其流与练湖通,溉田甚多。又五州山,在府西三十里,相传登山绝顶,望见五州。又西二十里曰曹山,建文末,燕王渡江尝驻于此。○高骊山,在府西南七十里,《隋志》以为境内之名山也,亦曰句骊山。

  ?山府东北六十里,滨大江。宋置?山寨于此。建炎三年,金人治舟师,欲繇海道窥浙,遣韩世忠控守?山、福山一带。德?初,张世杰败绩于焦山,退泊?山。明嘉靖三年,?山贼袁效等作乱,官军讨平之。《江防考》:?山屹立江滨,江中有顺江,匾檐诸沙,动亘数里,为之外护,舟行其间,仅通一路,矢石可及,况当江流,自东而西而北,转屈之间,层峰峭壁,俯瞰湍波,若屯设重兵,水陆协守,贼必不敢越此而西也。江北岸适与周家桥相对,实京口之咽喉,留都之门户。嘉靖三十二年,以倭寇充斥,议设?山营把总一员,上自府西高资镇,下至安港百五十里,皆其汛地。山西里许曰大港口。万历四年,建把总公署于此,为控扼要地。

  ○大江府西北二里。即扬子江也,亦曰京江。自杨州府仪真县高资港,至常州府孟渎口,凡二百五十余里,北岸与扬州府对境。魏曹丕出广陵,临大江,叹为天限南北。晋祖逖中流击楫,誓清中原,皆此处也。《杂说》云:晋末卢循之乱,刘裕自广陵济江至京口,时风涛大作,裕舟移而风止。梁侯景之乱,邵陵王纶自钟离还军,济江趣京口,中流风起,人马溺者什一二,识者以为成败之征也。今城西北三里曰西津渡,为南北对渡口,古谓之西渚。刘宋元徽四年,建平王景素举兵京口,朝命分遣张保,将水军讨之,保泊西渚,为景素左右所败。唐时亦曰蒜山渡。宋置西津寨于此,俗谓之西马头,即江口也。亦曰京口港。《类集》云:江至金山分为三氵灵。氵灵,一作零,又作泠,陆游曰:金山西南面水中有三石山,奇峭险拔,曰石排山,亦曰石牌,山之北曰北氵灵江,为中流最深处。元段廷?云:江行到金山,急流处谓之撺?,或云金山盘涡旋激,号为大?,其险最甚。?与排通,盖皆以石排山名也。沿江一带,汊港支分,沙洲错列,而金、焦以至?山,皆战守所资矣。今详大川大江及川渎异同。

  漕河在城西二里。自江口至城南水门,凡九里,又南经丹阳县,至吕城堰百二十四里。相传秦凿京岘东南,以泄王气,即漕渠之始。或曰司马迁言禹之治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则漕渠之来久矣。六朝都建康,凡三吴船避京江之险,自云阳西城凿运渎径至都下,而故渠如故。《齐书·志》:丹徒水道,内通吴会,是也。隋平陈,废云阳二渠。大业六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拟通龙舟,以备东游,即丹徒漕渠矣。唐永泰二年,转运使刘晏,奏引练湖水灌漕河。宋天圣以后,屡经疏浚。元符二年,修造京口澳闸以利运。政和六年,敕镇江府旁临大江,舟楫往来,无港澳容泊,故覆溺甚众,其西有旧河堙废,可及时浚治。自乾道至嘉定,复屡浚江口至城南一带。元至元、大德及泰定间,亦数经浚治。明天顺中,复疏而广之,每遇浅涸,辄以时开淘。《南徐志》:京口旧名须口,旧有五闸,曰京口,曰腰闸,曰下、中、上三闸,皆通接潮汛,樽节启闭,以通漕舟,其后渠渐浅狭,闸亦废坏。宋、元以来,数议修复。今为京口闸,当漕渠之口,距江一里。唐时改闸为堰。宋复易堰为闸。其后屡废屡置,每潮长则开以通舟,潮落则闭以蓄水,闸外江滩,横直各二十丈,可以藏舟,东南百万粟,每岁取途于此。《漕渠考》:漕河自丹阳新丰塘而西,入丹徒界,又西北五十里为京口闸。○夹冈河,即漕渠之别名也,在丹徒南者曰小夹冈河,在丹阳北者曰大夹冈河,盖以道出山脊间而名。宋治平中,修夹冈河道。乾道六年,复自丹阳浚至夹冈。又海鲜河,在城西北,北通京江,东南接漕渠。宋嘉定八年,郡守史弥坚所开。今废。

  安港府东北八十里。通大江,有巡司戍守。《江防考》:自安港而东北百里,为丹阳之包港,皆防守处也。又甘露港,在北固山下。宋嘉定中,郡守史弥坚导流而西南入归水澳,以济漕渠,于港口置上下二闸,又于上闸之西,因陂泽故址为秋月潭,下闸之东,则浚为北固浦,以便舟航舣泊。明初,败张士诚将戴院判,擒之,还驻于秋月潭,是也。《宋会要》:漕渠东有积水澳,北有归水澳。元符中,漕使曾孝蕴筑以济漕。乾道中废,弥坚为守,复浚归水澳,东北接甘露港,又西入于漕渠。《志》云:甘露港北通大江,南通上河,是也。又有新港,在京口、甘露二港间。永乐十年,浚京口新港及甘露港。弘治中,复浚新港及甘露港,寻废。○丁卯港,在府南三里。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船出京口,水涸,奏请立埭,以丁卯日制可,因名。上有丁卯桥,运道所经也。

  新丰湖府东南三十五里。亦曰新丰塘。《元和志》:晋大兴四年,晋陵内史张?所立,为灌溉之利。《晋书》:?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是也。

  润浦城东一里。亦曰东浦。北通大江,隋以此名州。又茅浦,在府东,隋大业中,群盗刘元进攻润州,诏吐万绪击之,绪至杨子津,元进自茅浦将渡江,为绪所败,遂济江击元进,元进解围东走。○下鼻浦,在府西十八里,北入江。《舆地志》:吴置刺奸屯。晋郗鉴尝筑两垒于浦西。又南七里曰乐亭浦,《吴志》以为簿落也。王?《缘江图》谓之渎浦亭。北江中有贵洲,魏主丕临江试舟师,曾漂至此。隋开皇十年,江南乱,郭衍屯京口,败贼于贵洲南,是也。

  谈家洲府西北六里江中,近时新积沙洲也。横列大江,为京口扼束之地。《江行记》:大江东下,金山扼其中流,江水两分,自山而东,中流稍缓,沙土渐积,遂成此洲。

  ○徐陵亭在府西。《南徐记》:京口先为徐陵镇,其地盖丹徒县西乡京口里也。《通释》:徐陵、丹徒、京城,其实一也。吴黄武元年,吕范败于洞浦,魏臧霸以轻船袭徐陵,全琮、徐盛击却之。刘氏曰:徐陵本亭名,华?封徐陵亭侯,是也。吴以其临江津,因置徐陵督守之。萧齐建元初,以魏人入寇,沿江置戍,分置一军于徐浦,即徐陵矣。洞浦,今见和州。○回宾亭,在府治东。梁大同十年,幸京口,宴乡里故老于此。

  甘露镇在城东北,以近北固山甘露寺而名。胡三省曰:润州城东角土山上有甘露寺,前对北固山,后枕大江。唐宝历中,李德裕建寺,适有甘露降,因名。大顺中,孙儒寇陷润州,置甘露镇将,盖因此寺而名。《丹徒志》:北固山之支麓,稍转而南,?然隆起,谓之土山。三国吴本置寺于此。李德裕观察浙西,施州宅后地,增拓之。乾符中寺毁,未几复建。宋祥符中始移于北固山上。胡氏考之未详也。

  丹徒镇府东十五里。运道所经,商旅辐辏,有东西二港,皆通大江,达运河,亦曰丹徒港,旧有闸,蓄泄江水以济运。自港口至焦山十五里,其东北有藤料沙。明初置丹徒巡司于镇东港口,又置姜家嘴巡司于藤料沙。自镇而西,至高资港巡司七十里,东至安港巡司亦七十余里,为江防要地。或曰镇即故丹徒县。《括地志》:故丹徒在今县东南十八里。《南徐记》:秦凿丹徒岘之东南,在故县西北六里,似汉、晋时丹徒县盖治此也。今土人犹谓之丹徒旧县。○大港镇,在府东五十里,以通大港口而名,与?山邻近。《志》云:镇西有大港渡,渡江而北,为扬州之苑林村。

  新丰镇府东南四十五里,与新丰塘相近。胡氏曰:晋陵地界有新丰陵,南朝山陵也。唐至德二载,淮南诸将讨永王?于丹阳,军于瓜步,扬子别将赵侃等济江至新丰,大败?军。《舆程记》:自丹阳县西五里马林塘,至新丰三十里,又西北三十里至丹徒镇,为运道所经。○谏壁镇,在府东四十里,近大江。其地有雩山,刘宋武帝裕之父兴宁陵在焉。镇北为谏壁港,通大江。谏,亦曰涧。宋开宝中,南唐臣卢肇言:京口至涧壁,俱系冲要,宜立屯栅,广备御。是也。

  高资镇府西五十里。有高资港,滨大江,与仪真县相接,又西为句容县界,置巡司戍守。○丁角镇,在府西南七十里。其相近者曰炭渚港,通大江,亦戍守处也,向设炭渚驿。一云炭渚在府西四十里,滨江。○万岁楼,《志》云:在府城上西南隅。晋隆安中,王恭镇南徐时所建。宋元徽四年,建平王景素举兵京口,台军击之,既薄城下,众军相率奔退,惟景素参军左暄力战于万岁楼下,势不能敌而散。宋时呼为月台,又谓之月观,绍兴中尝更新之。今故址尚存。

  丹阳县府东南六十里。东南至常州府百里,西至江宁府句容县九十里。本楚之云阳邑。秦曰曲阿县。汉因之,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三国吴复曰云阳县。晋又改为曲阿县,属毗陵郡。宋、齐属晋陵郡。梁属兰陵郡。隋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置云州。五年改简州。八年州废,县属润州。天宝初,改曰丹阳县。今城周十里,编户一百六十里。

  ○曲阿城即今县治。古曰云阳。秦始皇以其地有天子气,凿北冈,以败其势,截直道使阿曲,改曰曲阿县。后汉兴平元年,刘繇为扬州刺史,治曲阿,为孙策所败,走丹徒。今县治西南有故城址曰刘繇城,相传繇所筑也。吴嘉禾三年,复改曰云阳。赤乌八年,吴主使校尉陈勋凿句容中道山,直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盖凿茅山之麓以通道也。晋咸和三年,郗鉴筑曲阿垒于城西,以拒苏峻之兵。齐建武中,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犯建康,前锋奄至曲阿,诏左兴盛等拒之,筑垒于曲阿长冈,敬则急攻,不能拔,众溃。隋开皇九年伐陈,贺若弼拔京口,长驱趣建康,分兵断曲阿之冲而入,盖其地在武进、丹徒、句容三县间,分兵断之,则三吴之兵,不能入救,建康且犄其后也。大业九年,群盗刘元进等攻丹徒,吐万绪击破之,进屯曲阿。唐天宝以后,始谓之丹阳。《城邑考》:县城旧周三里,自元以来颓废。嘉靖三十四年,始筑内城,周三里有奇。明年,以倭寇焚掠城外,复筑外城楼内城,跨漕河,延袤十余里,于是合内外城为一。四十一年,复移运道于城外云。

  延陵城县南三十里,本曲阿县之延陵乡。晋太康二年,分置延陵县,属毗陵郡。咸和四年,苏峻平,其故将张健,帅舟师自延陵出间道,将入吴兴,王允之等讨败之。宋仍为延陵县属晋陵郡。泰始二年,会稽诸郡兵应晋安王子勋,于寻阳将至延陵,宋主遣巴陵王休若御之,休若军于延陵,筑垒固守,东军败散。隋废丹徒县,移延陵治焉。唐武德三年,复还故治,以县属茅州。七年,州废,县属蒋州。九年,改属润州。宋熙宁五年,省县为延陵镇,仍置延陵寨于此,属丹阳县。《志》云:镇南有云阳东西二城,相距七里,在运渎南岸,盖孙吴时所置,或以为春秋时吴楚分疆处。今丹阳、句容分界于此。

  吕城县东南五十四里,与武进县接界。相传吴将吕蒙所筑,城址尚存。宋开宝七年,吴越助宋攻江南,围常州,拔其吕城,及江南平,以运道所经,置堰闸于此。淳化中,废。元?四年,知润州林希奏复吕城堰,置上下闸,以时启闭。元符初,知润州王愈请复申启闭之禁。又绍兴二年,吕颐浩受命都统诸军,开府镇江,行至常州,前军将赵延寿叛于吕城镇,犯金坛,颐浩惧,移疾不敢进。庆元五年,命镇江府守臣重修吕城两闸,毕,再造一新闸以固堤防。德?初,为元兵所陷,既而刘师勇复常州,使别将张彦守吕城,寻又为元兵所破,师勇复攻拔之。明初仍置吕城闸,设官守之,以时启闭。弘治中闸废。嘉靖初复置。然旧制渐弛,运河每患浅阻,寻奏复之,未久辄废。《志》云:吕城镇东出奔牛十八里,其地不特为运途津要,亦常、润间之屏蔽也。今有吕城驿,又置吕城巡司戍守于此。

  ○经山县东北三十五里。一名金牛山。有金牛洞,洞皆石壁,洞口仅容一人,其中甚广,山北迫近江岸,贼繇此登犯,可以直薄县城。宋置经山寨于此,为防遏之所。又绣球山,在县东北三十六里,三山相连如绣球,上有白鹤泉。《志》云:经山东北五里曰陈山,经山之东七里曰沈山,皆冈峦相接,自此益引而东北,数十里间,陵阜绵延,错列江滨,宛如屏障。

  九灵山县东北四十里。九峰相连,下有桃花涧。又东五里曰嘉山,中有龙湫。○随驾山,在县东北五十里,相传秦始皇尝过此。今县北十五里有秦驰道,亦以始皇名也。又独山,在县东五十五里,其相近有固山,又东即武进县界。

  夹冈县北二十五里。亦曰大夹冈。下临运河,故运河亦曰夹冈河也。又北冈,在县北十八里练湖上,相传秦凿云阳北冈即此。《志》云:县自西而北而东,其以冈名者,凡数十计。昔人谓天设长堤,拥卫江流者也。

  陵口在县东三十二里。齐梁诸陵,多在金牛山旁。齐高帝葬泰安陵,在今县北二十五里;武帝葬景安陵,在县东三十一里;明帝葬兴安陵,在县东十四里;又明帝父道生葬修安陵,正在金牛山下;梁武帝父萧顺之葬建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武帝葬修陵,在县东二十一里;简文帝葬庄陵,在县东二十七里。陆游曰:今自常州西北至吕城,又西北过陵口,见大石兽偃仆道旁,已残缺,盖南朝陵墓也。齐明帝末,王敬则反,自会稽西上,至武进陵口,恸哭而过,盖过齐武帝陵也。亦谓之武进陵口,盖萧氏武进东城里人也。○吴陵,在县西十五里。《志》云:孙坚葬此,亦曰高陵。又县西十里有白鹤山,《志》以为孙钟葬于此。钟,坚父也。山前有冈曰支子冈。

  ○大江县北五十里。自丹徒县流入界,又东入武进县界。《志》云:滨江诸港凡数处。而最名者曰包港,北通大江,南达嘉山。宋置包港寨于港口,今为包港巡司。又东十里即孟渎河口也。○马澌港,在县东北六十里,通大江。《志》云:洪武二十七年,信国公汤和败群贼于此,岁久淤塞。隆庆二年开浚,引江水溉田,大为民利。

  练湖在县城北。一名练塘。《舆地志》:晋陈敏据有江东,遏马林溪以溉云阳,号曲阿后湖。《南徐记》:湖周百二十里,纳丹徒长山、高骊、诸山之水,凡七十一流,汇而为湖。唐时,近湖民筑堤横截十四里,开渎口泄水,取湖下地作田,遂分上下二湖。永泰二年,州刺史韦损状请重开下湖,谓练湖未被隔断以前,每春夏雨水涨满,侧近百姓,得引溉田苗,官河干浅,又得湖水灌注,官私往来,至为便利,若霖雨泛溢,即开渎泄水入江,自堤筑以来,湖中地窄,无处贮水,横堤壅碍,不得北流,秋夏雨多,即向南奔注,丹阳、延陵、金坛、等县良田八九千顷,常被氵?没,稍遇亢阳,近湖田苗,无水灌溉,所利一百一十五顷田,损三县百姓之地、望依旧涨水为湖,官河既得通流,邑人免忧旱潦,报可。李华曰:练湖幅?员四十里,韦损增理故塘,缭而合之,广湖为八十里,亦名丹阳湖。大历初,刘晏为转运使,分官吏主丹阳湖。禁民引溉,河漕不涸。南唐升元中亦浚治之,复作斗门,以通灌溉。宋绍圣中重浚,又易置斗门,以便潴泄。大观四年,臣僚言:有司以练湖赐茅山道观,缘润州田多高?,及运渠夹冈水浅,赖湖以济,请别用天荒江涨沙田赐之,仍令有司照旧修筑。宣和五年,臣僚复言:练湖与晋陵新丰塘地相接,广八百余顷,溉四县民田以一寸益漕渠一尺,今堤岸损缺,乞以时修筑,从之。绍兴七年,转运向子?言:练湖堤岸废坏,不能潴蓄,舟楫不通,公私甚病,一遇霖潦,则氵?及丹阳、金坛、延陵一带良田,今增置二斗门石闼,及修补堤防,尽复旧迹,庶为永利。乾道七年,臣僚又言:练湖向来修筑甚严,潴水济运,为利甚溥,兵变以后,堤岸圮缺,奸民侵占,遂致淤淀,望及时浚治,修固堤防,使民田漕渠均被其利,因命漕臣沈度,修筑南北斗门,且严盗决侵耕之禁。淳熙中,增置斗门闼函,以便蓄泄。淳?二年,郡守何元寿复修湖闸,辟淤而深,其后上湖又为民所侵。景定中,修筑岸埂以限之。元初,豪民于湖面高处,复围裹为田。至元三十一年,复浚为湖。大德九年,又尝开治。至治三年,镇江路总管毛庄言:本路漕渠,每遇浅涩,全藉练湖之水,随宜通放,以资灌溉,所谓湖水放一寸,河水增一尺也。近年以来,练湖、漕渠,俱成淤塞,每有转输,必劳民力,相视漕渠,自江口至吕城百三十一里,切宜修浚,而练湖淤塞处,亦切须开挑,湖水不致干浅,运河得以接济矣。泰定初,浚漕渠,繇江口程公坝抵浦河口百二十里,又浚湖、筑堤、治斗门及石?达石函,以蓄泄启闭,练湖复治。明建文末,重修埂闸。正统中,又修堤植柳,及修东埂斗门。景泰中复修筑。成化中,又筑湖堤及修斗门函管。弘治中,复修筑。万历十三年,知府吴?谦建议,练湖上受长山八十四汊之水,下通运河,周四十余里,分上下二湖,界以中埂,见有石闸三座,盖引上湖之水以渐达之下湖;更有石闸三座,石?达一座,则引下湖之水以渐达之运河。又有函洞一十二处,则引上下湖之水以达之田间。函洞以时启闭,则民间之旱涝无虞,闸座以时启闭,则运河之蓄泄有备。宜立为令式,委有司于春初修筑湖堤,以防冲决,严禁势豪侵占,并经理启闭事,宜当事为之奏请,允行。其后亦屡经修浚,俗谓之曰开家湖。潘季驯曰:练湖本无泉源,夏秋霪雨,注汇成湖,一遇亢旱,漕乾湖亦干矣,且湖水入漕,势皆东趣,于漕渠似无益也。《赘论》曰:自唐以来,皆议引练湖济运,宋元时言治水者,又皆云练湖自长山合八十四流而为辰溪,自辰溪潴而为湖,又别为重湖,环湖为堤四十里,此亦巨浸也。而潘氏乃云湖无泉源,又谓无益于漕,夫漕乾湖亦干,岂非淤塞之故欤?湖入漕而东趣,此吕城、奔牛所以置闸之意欤。潘氏之说过矣。○万顷洋,在县南四十五里。旧《志》云:溉田甚溥。

  运河在城南。自常州府西至吕城镇,入县界,又西经城东。嘉靖中作内城于漕河西岸,寻作外城,跨漕河,接内城,漕河遂夹城中而西北出。嘉靖末,始凿城西北,引流达西门城濠,经南门,合简渎出东门桥,复入运河,盖引江湖襟带城郭,且徙运道于城外,公私往返,无城门之阻,而城中可免意外之虞,谓之新开运河。万历十八年,益浚外濠,自南迄西亘八里,使漕舟更不必经繇城内,且移云阳驿于城西,为牵挽之便,时以为利,又西北经练湖闸大夹冈,达新丰镇,而入丹徒县界。《志》云:漕渠在丹徒界者四十五里,而在县界者九十里,自京口闸至吕城,势若建瓴,宋人谓运河经吕城、夹冈,形势高?。是也。昔时,遇冬则闭闸蓄水以济漕,不足则以湖水助之,凡启闭后先,皆有程限。嘉靖以后,其制渐弛。今漕舟经县界,每虞浅涩云。

  九曲河在县北。南接漕渠,北达大江,委蛇七十余里。亦谓之新河。河口有博望堰闸,昔时繇此通潮,利漕且利灌溉,后河日浅淤,堰闸亦废。○珥渎河,在县东南七里,与漕渠相接。河口有七里桥,南流入金坛县界。

  破冈渎在县西南。《舆地志》:延陵县西有东云阳、西云阳二渎,相去七里,与句容县接境,吴赤乌中所凿,自延陵以至江宁,上下各七埭。梁以太子纲讳忌之,废破冈渎,别开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为二流,一东南流三十里,分十六埭,俱在延陵界内。一西南流二十六里,分五埭,经句容县,皆会流入江宁之秦淮。陈复堙上容,修破冈渎。至隋平陈,并废。盖六朝都建康,吴会转输皆自云阳径至都下也。详见句容县。

  简渎县南五里。《志》云:唐置简州,以渎名也。俗亦呼渎河。明景泰六年尝浚治,东北接漕河,南通延陵镇。一名香草河。○丁义渎,在县南三十里,自金坛白鹤溪分派,导流而北,凡三十五里,溉田数千顷,后废。宋绍熙中复浚治之,岁则大熟,至今赖之。又相渎,在今县南六十里,亦名直渎,自白鹤溪北通武进奔牛闸。相传宋相王存自临安归丹阳,每繇径道出此,因名。又县东南五十四里有吕渎港,万历间重浚,北引运河,南通白鹤溪,凡二十里,沿河民田,资以灌溉,舟航径达,货物流通,为一方利。

  吴塘县东七十里,周四十里,半入金坛县界。《志》云:梁吴游所造。县南五里又有浦里塘,相传即三国吴永安中吴郡都尉严密所作浦里塘也。似误。○白鹤溪,在县东南五十五里,《志》云:出县南古荆城,贯金坛县北入毗陵境,一名荆溪。又辰溪,在县西北。《志》云:丹徒境内高骊、长山诸水,引流为蜃溪,宋避孝宗嫌名,改曰辰溪,汇八十四汊之水而为练湖,其余流南入金坛境。又马林溪,亦在县西北。《志》云:在丹徒县南三十里,即辰溪支流也。今有马林桥跨辰溪上,长山八十四派之水,皆繇此入于练湖。

  长冈埭在县西南,即破冈渎中七埭之一也。齐明帝末,王敬则自会稽举兵西上,过武进陵口,曲阿令丘仲孚谓吏民曰:贼乘胜虽锐,而乌合易离,今若收船舰,凿长冈埭,泻渎水以阻其路,得留数日,台军必至,如此则大事济矣。敬则至,渎水涸,果顿兵不得进,齐主遣左兴盛等筑垒于曲阿、长冈以拒之,敬则旋败死。胡氏曰:曲阿县界有上下夹冈埭,亦谓之上金斗门。《漕渠志》:自县而西北有大小夹冈,皆凿山通道,雨过则泥沙壅塞,盖即古之长冈埭,夫敬则将自曲阿径走建康,岂自曲阿走丹徒乎?《邑志》:曲阿、长冈二垒,在今县北二十里石潭村。盖皆误以夹冈为长冈也。

  ○白土镇县西南五十里,又四十里至句容县。陆道走金陵,此为中顿,昔时两县分界于此,今属句容境内。○珥村镇在县南四十里珥渎河西岸,南接金坛县界。又有丁桥镇在县南六十里,埤城镇在县东北五十里,接武进县界。

  ?亭县东四十七里,即晋郗鉴筑垒处。《寰宇记》:鉴筑大业、曲阿、?亭三垒于此,误也。元时尝置?亭埭,寻废。今其地与武进县接界,详见武进县。○神亭,《志》云:在延陵旧县西三十里。后汉建安中,孙策进击刘繇于曲阿,繇使太史慈独与一骑觇视轻重,卒遇策于神亭,直前搏战,即此处云。

  金坛县府南百三十里,东至常州府百里,东北至丹阳县九十里,西北至江宁府句容县百二十里。本曲阿县之金山乡。隋末,乡人保聚于此,置金山县。隋亡,沈法兴改为琅邪县。唐武德二年,李子通破走沈法兴,于县置茅州。八年,平辅公祏,县并入延陵。垂拱四年,复析置金坛县,属润州。今城周十里,编户一百三十六里。

  ○茅山县西六十五里,与句容县接界。山东及南属县境,北属句容,有龙尾山,自大茅峰蜿蜒而下,势如龙尾。今详见句容县。

  顾龙山在县南五里。前望白龙荡,因名。一名乌龙山,俗呼土山。明初太祖东征,尝驻跸于此。又大?丕山,在县南三十里长荡湖中。其并峙者曰? ??山,山北属县境,其西南属溧阳,东北属宜兴也。

  ○长荡湖县南三十里,与宜兴、溧阳接界,即洮湖也。王康云:洮湖旧有八十一浦口,受荆城、延陵、丁角、薛步四源之水,今所存惟二十有七,余皆淤塞。荆城近白鹤溪口,丁角近茅山东北麓,薛步在县西五十里,当茅山东麓。盖茅山诸溪涧,多汇于长荡湖矣。今详大川洮湖。○高湖,在县北十里,周百余顷,北受五十渎,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白龙荡县南六里。旧名思湖,最宽衍,蓄水以纾下田之涝,今为居民筑埂,擅菱藕之利。稍东曰钱资荡,其西南二里曰南洲渎,南十四里曰古速渎,引流入长荡湖。○天荒荡,在县西北。其上流受长山以南、茅山以东诸水,汇流为荡,俗有“十万天荒九万田”之语。居民筑堤捍水,引流入于运河,谓之建昌圩。圩田近十万亩,置闸以蓄泄之,为民利甚溥。又滕湘荡,在县西。其旁有紫阳、西阳二渠,荡介其间,广五百余顷,民引为灌溉之利。

  大溪县西二里,东南流入于长荡湖。王氏樵云:今县西有青蒲河,通昆仑河入长荡湖,即故大溪矣。又唐王溪,在县西南三十里,受茅山诸水,县西三十五里又有直溪,受茅山、丁角诸水,俱东南流入大溪,注于长荡湖。

  白鹤溪在县北。上承金陵句曲之水,东流入常州界。《漕渠考》:县北有金坛河,溧阳、高淳之水由此河出,至丹阳城东七里桥,其水可以济运。王氏曰:运河在县北十里,自白鹤溪引流而东,县北八里有高湖、下口渎、天荒荡诸水,亦东流至此,会于运河,益引而东,接武进县之氵鬲湖,而东北达于漕河。此县境运河正流也。

  莞塘县东南三十里。《志》云:梁大同五年,南台侍御史谢贺之壅水为塘,种莞其中,因名。或曰即南北谢塘也。《唐会要》:县有南北二塘。武德中,润州刺史谢元超因故塘复置,溉田千顷。《寰宇记》:南北二塘,梁普通中谢德威造,隋废,唐谢元超重筑。又单塘,在县东北二十里,《志》云:萧齐时单?所筑。○万束陂,在县东三十里。《祥符图经》:陂宜稻,顷收万束,因名。又有莲陂,在县西八里,宋嘉定中废。

  ○珥村县北四十里,即丹阳县之珥村镇也。北通丹阳县东南之七里桥,东达武进县奔牛镇,为往来间道。○湖溪村,在县南三十里,当长荡湖口。明初置长荡湖河泊所,又湖溪巡司亦置于此。

  附见:

  镇江卫在府城内,洪武初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