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五
◇汉中府东至湖广郧阳府一千一百六十里,南至四川巴州四百六十里,西南至四川广元县朝天岭四百九十五里,北至凤翔府六百三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三千五百三十里,至南京三千五百四十里,至布政司九百六十里。
《禹贡》梁州之地。春秋时为蜀地。战国初属秦,后为楚地。楚衰,又属于秦。秦置汉中郡。汉因之汉高祖初为汉王,都南郑。即此。后汉初,入于公孙述更始二年,封宗室嘉为汉中王。既而公孙述有其地。寻讨平之,仍为汉中郡。后汉末,张鲁据其地,改汉中曰汉宁。魏武征汉中,走张鲁,复为汉中郡。旋入于蜀汉,分置梁州治焉。魏末平蜀,亦曰汉中郡,仍置梁州。晋因之。后没于李蜀。桓温平蜀,复置梁州。旋陷于苻秦,其后复得之晋义熙初,氐王杨盛据汉中,梁州寄治。魏兴九年,乃治苞中,亦谓之南城。宋元嘉十一年,复治南郑。历宋、齐至梁,皆为重镇。梁天监三年,没于后魏。大同初,复得其地梁置南梁州于普安,今四川剑州也。亦谓南郑曰北梁州。及元帝末,又陷于西魏,亦置梁州及汉中郡。后周改曰汉川郡。隋初郡废,而州如故。炀帝废州,复为汉川郡。唐初亦曰梁州武德初,置梁州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自是督府恒置于此。开元十三年,改为褒州。二十年,复故开元二十一年,分置山南西道治梁州。上元以后,山南西道节度亦治于此。天宝初,亦曰汉中郡。乾元初,复为梁州。兴元初,德宗以朱Г之乱,狩于梁、洋,升为兴元府。唐末,没于王建。建改山南西道曰天义军。寻复故。后唐同光中收复。清泰初,没于孟知祥。宋平蜀,升为兴元府亦曰汉中郡及山南西道节度。元为兴元路。元末为明玉珍所据。明朝洪武三年,定梁、益,为汉中府,领州二,县十四。今仍曰汉中府,升兴安州直隶,领县六。
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春秋以来属楚《秦纪》:孝公元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故楚为最强,秦不能难也。秦惠文君十三年,攻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而楚始见陵于秦矣。苏代曰: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下汉。此言秦之能为楚祸也。齐Г王遗楚怀王书曰:王欺于张仪,亡地汉中。李斯曰:惠王用张仪之计,南取汉中。汉中诚重地矣苏秦亦言:秦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沛公自武关入秦,郦商别将攻郇关见?阳县,西定汉中。及项羽分王诸侯,以沛公王巴蜀,都南郑,分关中地王秦三降将,以距塞汉。汉王怒。萧何曰: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王汉中,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及韩信劝王东出陈仓,定三秦,而帝业遂基于此。公孙述之据蜀也,亦北有汉中,窥伺秦陇。其下荆邯说述曰:宜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其后张鲁据此,凭险自雄阎圃曰:汉川财富土沃,四面险固。是也。曹操之取汉中也,司马懿曰: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操不听。师还。法正言于刘备曰:操定汉中,不因此时以图巴蜀,乃留军屯守。今举众往讨,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不可失也。备即引兵争汉中,斩其守将夏侯渊。操闻之,从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遮要,胡氏曰:操以斜谷道险,恐为备所要截,先以军遮要害处也。或以为地名。备敛众拒险以待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于是,以汉中为重镇。终汉之世,魏延、蒋琬及姜维相继屯守又汉建兴五年,丞相亮率诸军,北驻汉中。孔璋曰:汉中地形险固,四岳三途,皆不及也。黄权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杨洪曰:汉中,益州咽喉,若无汉中,是无蜀也。是故,巴蜀有难,汉中辄没。《三国志》:初,昭烈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后皆承此制。姜维以为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搏之。此殄敌之术也。后主从之。及钟会来侵,遂平行至汉中,繇维自弃其险也。李雄据蜀,亦兼汉中。苻坚之强也,亦南取汉中,入成都。自宋、齐及梁,皆以汉中邻接氐戎,常为重镇。及西魏乘梁之弊,宇文泰使达奚武入南郑,尽收剑北地,而剑南亦旋入于魏。隋李延寿曰:南郑要险,为成都之喉嗌。唐定长安,遂遣兵入散关,取汉中,而巴蜀风靡矣。及兴元初,以朱Г、李怀光相继煽乱,驾幸梁州。时山南地薄民贫,粮用颇窘,议西幸成都。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言于上曰: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图收复,籍大军以为声援。若幸西川,则晟未有收复之期也。李晟亦表言:陛下驻跸汉中,所以系亿兆之心,成灭贼之势。若规小舍大,迁都岷峨,则士庶失望,虽有猛将谋臣,无所施矣。上乃止。欧阳詹曰:汉中居秦之坤,为蜀之艮,连高夹深,九州之险也。李吉甫曰:汉中者,巴蜀之捍蔽。自开元以后,山南西道尝治此,用以北援关中,南通蜀口。盖自天宝南巡,以迄广明西狩,汉中皆为中顿。王建窃据益州,尽并山南之地,与关陇为敌。五代梁乾化元年,李茂贞遣刘知俊等侵蜀,败蜀兵,围蜀将王宗侃于安远见沔县。唐道袭保兴元,众欲弃城遁。道袭曰:无兴元则无安远,利州遂为敌境矣。吾必以死守之。既而岐兵败退。及郭崇韬自汉中南下,席卷两川。孟知祥乘李从珂之乱,并有山南,后又浸?及于秦凤。五代周显德二年,取其秦、凤、阶、成四州,宋遂因为平蜀之本。乾德二年,王全斌自凤州而进,先平汉中,蜀不可保矣。宋之南也,张浚请治兵于兴元,以图中原。上疏言汉中形胜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积粟理财,以待巡幸。赵开曰:汉中之地,后可据而安,前可恃而进。牟子才曰:汉中前瞰米仓,后蔽石穴,左接华阳黑水之壤,右通阴平秦陇之墟。黄权以为蜀之根本、杨洪以为蜀之咽喉者,此也。绍定三年,蒙古攻金,取凤翔。降人李昌国言于蒙古曰:金人迁汴,所恃者潼关、黄河耳。若出宝鸡,侵汉中,不一月,可达唐、邓。如此则大事集矣。蒙古从之。遂入大散,破凤州,陷梁洋,出饶风见西乡县,浮汉而东,金因以亡。继又略沔、利诸州,以重兵屯戍,宋遂亡川蜀之半。明初,大军定关中,徐达下秦州,遂南出略阳,入沔州,而分遣将繇凤翔入连云栈,合攻兴元,克之,盖所以制蜀之肩背也。最后山南群盗,纵横其间,而雍、豫、荆、梁,交受其病。《志》曰:汉中入关之道有三,而入蜀中之道有二。所谓入关中之道三者,一曰褒斜道,二曰傥骆道,三曰子午道也。所谓入蜀中之道二者,一曰金牛道,二曰米仓关道也。今繇关中以趣汉中,繇汉中以趣蜀中者,谓之栈道。其北道即古之褒斜,南道即古之金牛。而子午、傥骆以及米仓之道,用之者或鲜矣。
褒斜道。南口曰褒,在褒城县北十里;北口曰斜,在凤翔府?县西南三十里旧《志》:大散关南至梁州五百里而近,由梁州出褒斜至长安九百三十三里,驿路千二百二十三里。谷长四百七十里,昔秦惠王取蜀之道也《十三州志》:昔蜀王从车数千余,猎于褒谷。秦惠王怪而问之,遗蜀王金一筐。蜀实筐以土,以报秦王。秦王怒,因以灭蜀。汉王就封南郑,张良送至褒中。后汉初平二年,刘焉牧益州,以张鲁为督义司马,使掩杀汉中太守,断绝斜谷阁道。建安二十二年,先主争汉中。曹操出斜谷以临汉中,不克。既还,数言南郑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也。蜀汉建兴五年,武侯将伐魏,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魏延曰:愿假延奇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谷而北,不出十日可到长安。魏人闻延奄至,必弃城走。比东方合聚,尚二十余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武侯不用,乃扬声繇斜谷道取?。魏使曹真屯?谷以拒之。八年,魏曹真欲繇斜谷侵汉。陈群曰:斜谷阻险,转运有钞袭之虞。是也。十二年,武侯作木牛流马,复运米集斜谷口,治邸阁,率大众出斜谷,至?,军于渭水南。既而武侯卒,杨仪等整军而还,入谷然后发丧。魏延不受命,引兵先据南谷口,逆击仪等,兵败走死。景曜六年,魏钟会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趣汉中。魏景元五年,司马昭以槛车征邓艾,命钟会进军成都,又遣贾充将兵入斜谷。时钟会谋以蜀叛,欲使姜维将五万人,出斜谷为前驱,不果。晋太元七年,桓冲遣杨亮等攻蜀。亮乘胜进攻涪城。苻坚遣张蚝等驰救,蚝出斜谷,亮遂引还。齐建武二年,魏元英攻梁州,还入斜谷,会天大雨,士卒截竹贮米,执炬火于马上炊之。是时,齐梁州刺史萧懿遣人诱说仇池诸氐,使起兵断英运道及归路。英转战而前,乃还仇池。后魏正始四年,开斜谷旧道,以达梁州。胡氏曰:汉高祖为汉王,从杜南入斜谷杜南,见长安县,张良送至褒中。意此即斜谷旧道。诸葛亮声言繇斜谷取?,非杜南旧道也。以事势言之,承平时,自长安入蜀,其取道就平易;南北分争,塞故道而开新路,以依险阻。今魏欲就平易以通梁、益,故复开旧道也据北魏太原王远《石门铭序》,谓此门汉永平中所穿,湮塞久之。至此复开,则所开者即今褒谷中道也。石门,见褒城县。西魏末,宇文泰使崔猷开梁汉旧路。猷因开通车路,凿山湮谷五百余里,至于梁州,亦即褒斜道矣。唐兴元初,以朱Г、李怀光之乱,车驾幸梁州。时李楚琳帅凤翔,帝颇疑之楚琳先是贼杀主帅,叛附朱Г。陆贽曰:今勤王之师,悉在畿内,急宣速告,晷刻是争。商岭则道迂且遥,骆谷复为盗所扼,仅通王命,惟在褒斜。若又阻艰南北,遂将?绝,愿厚加抚循。从之。既而浑?率诸军自斜谷出,拔武功,屯奉天时李楚琳遣军从?拔武功。元和初,刘辟据西川叛,诏高崇文等讨之。崇文出斜谷,李元奕出骆谷,共趣梓州。五代梁乾化初,岐王李茂贞遣将刘知俊等侵蜀,围安远军。蜀将王宗弼救安远,及知俊战于斜谷,败之此斜谷,当即褒谷。斜谷去安远甚远,史以褒斜相通,互言之耳。或曰:盖在斜谷道中也。既而蜀败岐兵于安远,引兵还。蜀将唐道袭先伏兵于斜谷邀击,又败之。自此以后,斜谷道废,多以散关为南北之冲。又《禹贡》梁州贡道曰:逾于沔,入于渭。释之者曰:沔渭之间,有褒、斜二水。褒南通沔,斜北通渭。其间绝水百余里,故言逾言入也。《地志》:褒、斜二水,并出衙岭山见凤翔府?县。斜水北至?入渭,褒水南至南郑入沔。祝氏云:褒水出太白山,大约褒之流长而斜之流短。《河渠书》:武帝时,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之,言抵蜀从故道颜师古曰:故道即今凤县。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此,汉中谷可致。而山东从沔无限,便于底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近便,而水湍石不可漕。然则褒斜之道,《禹贡》发之,而汉始成之,大约宜于陆,不宜于水。今南褒、北斜,两谷高峻,中间褒水所经,曹操所言五百里石穴也。《水经注》:褒水历故栈道下谷,俗谓之千梁无柱。张良送高祖至褒中,说之以烧绝栈道备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盖栈道秦时已有之。所谓范雎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者也。汉高烧绝栈道,因别开西路,从故道北出以袭陈仓,而栈道遂废。武帝时复治之。后汉顺帝延光四年即位按延光,安帝年号。顺帝盖即位于延光之四年也,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盖修栈道也。诸葛武侯与兄瑾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即褒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武侯出师,屡修斜谷邸阁。及卒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其后按旧修路,悉无复水中柱。径涉之人,浮梁震动,无不摇心而眩目矣。季文子曰:自褒城县北褒谷至凤州界,一百五十里,始通斜谷。谷中褒水所经,皆穴山架木而行。《汉中志》:褒斜谷中,宋时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九间,元时有板阁二千八百九十二间。历代制作,增损不定。前朝因故址修造,约为栈阁二千二百七十五间,统名之曰连云栈。陆贽所云“缘侧径于岭岩,缀危栈于绝壁”者也《褒中志》:洪武二十五年,命普定侯监督军夫,增损历代旧路,开通修建,起自褒城县。计鸡头栈八十五间,有巡司戍守。一名鸡头关。关旁有大小石洞,北桥栈三间,石嘴七盘栈九十二间,今亦曰七盘栈阁。河底七盘下桥栈一十五间。独架桥栈一百四十二间。倚云栈五十一间,今亦曰响林滩栈阁。石佛湾栈八十五间,今亦曰盘云坞栈阁。堡子铺栈六十间。飞石崖栈二百八十间,今曰老君崖桥阁。关王碥栈二百二十间。东云栈九十二间。石碑口栈十间。十二眼栈八十间,今亦曰白石崖栈阁。青桥铺栈三间,今亦曰古碑桥。曲槛桥六十间,今亦曰黄草山栈阁。马桥铺栈十间,今亦曰青桥栈。顺平栈三十四间,今亦曰马道关栈阁。逍遥栈五间,今曰青桥。登空栈八十六间,今曰老君崖阁。三岔铺桥三间,今曰马道南桥。河底栈二十六间,今曰浴马泽栈阁。长亭铺栈三十八间,今曰甜竹碥栈阁。半坡栈五十八间,今曰上天桥。燕子碥栈六十一间,今曰燕子栈。滴水桥百二十一间,今曰火烧碥栈阁。武曲铺栈二间,今曰南桥。马玉栈二十六间,今曰簸箕碥栈阁。虎头关栈三十八间。盘虎栈一百一十五间。青云栈三十六间,今曰?葛鱼栈。碧霄栈四十五间。焦崖铺桥四间。黑龙湾栈七十一间,今曰武曲湾栈阁。飞仙关二十三间,今曰武曲关北栈阁。黑龙栈十间,今曰石沟桥。小湾栈二十三间,今曰八里关栈阁。云门栈十二间,今曰武关北桥。登坡栈五十间,今曰新开岭栈。转湾边山崖子栈八十五间,今曰安山湾栈阁。青阳栈十五间,今曰青水栈。共二千二百七十五间也。又《舆程记》:陕西栈道长四百二十里。自凤县北草凉楼驿,为入栈道之始。六十里至凤县,有梁山驿。又六十里至三岔驿。又七十里至松林驿。又南六十里至褒城县之安山驿。又六十里为马道驿。又五十二里至鸡头关。关南八里即褒城县,有开山驿。自县而东五十里为汉中府,自县而南五十里为黄沙驿。至此路始平,又为出栈道之始矣。又四十里而至沔县,有顺政驿。自县而西,又金牛道之始也。自凤县至褒城,皆大山。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其间乔木夹道,行者遇夜或宿于岩穴间。出褒城,地始平。
傥骆道。南口曰傥,在洋县北三十里;北口曰骆,在西安府??县西南百二十里有骆谷关。《九域志》:骆谷关至洋州五百余里。《通典》:汉中至长安,取骆谷路,凡六百五十二里。谷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盘。汉延熙七年,魏曹爽来侵,诸军入骆谷三百余里,不得前,牛马转运死略尽,引还。费?进据三岭以截爽三岭:一曰沉岭,在??县;一曰衙岭,见?县;一曰分水岭,见武功县。胡氏曰:自骆谷出扶风,间以中南山,其间有三岭也。一云骆谷有三岭关,爽失亡甚众。二十年,姜维引兵出骆谷,至沉岭,魏邓艾拒却之。景曜六年,魏钟会分兵从骆谷趣汉中。晋永和五年,梁洲刺史司马勋出骆谷,破赵长城戍,壁于悬钩俱见??县。义熙六年,桓玄余党桓石绥等,自卢循入寇,起兵洛口亦作骆口,袭据西城见兴安州。唐武德七年,开骆谷道,通梁州。兴元初,德宗繇骆谷幸兴元,李怀光遣将孟保等据南山,邀车驾。保等不欲行,至??,复帅众而东,纵兵散掠。繇是百官从行者,皆得入骆谷。自是关中多故,朝廷每由骆谷而南,以其道近且便也。元和初,高崇文讨刘辟于西川,分遣李元奕出骆谷。广明初,黄巢入关,僖宗亦趣骆谷,幸兴元。宋白曰:自兴元东北至长安,取骆谷路,不过六百五十二里。是往来之道,莫便于骆谷也。而五季以来,骆谷渐成荒塞,何欤?《水经注》:汉水经倘城南,与洛谷水合,水北出洛谷,谷北通长安,其水南流注于汉水。
子午道。南口曰午,在洋县东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有子午关,见长安县。《通典》:汉中入长安,取子午谷路,凡八百四十一里。谷长六百六十里。或曰即古蚀中也蚀,音力。项羽封沛公为汉王,都南郑。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盖即此。汉元始五年,王莽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后汉顺帝初,诏罢子午道,通褒斜路。蜀汉建兴六年,魏延愿假奇兵五千,当子午而北。八年,魏曹真请繇斜谷伐汉。诸将或繇子午谷,或繇武都入,皆不能达。景曜六年,魏钟会分兵由子午谷入汉中。晋永和十年,桓温伐秦,遣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谷,向长安。齐永明十一年,后魏主宏南寇,遣其将拓跋?分道出子午谷。颜师古曰:旧子午道在金州安康县界子,北方也。午,南方也。道通南北,因名子午。安康与长安地界,南北相对,故颜氏谓旧道出于此。萧梁时,将军王神念以缘山避水桥梁百数,多有毁坏,乃别开乾路,即今道也。西魏大统末,宇文泰遣达奚武将兵取汉中,别将王雄出子午谷攻上津上津,今湖广属县。或以为据此则仍是旧道。盖从洋县分道而东,安康今之汉阴,与洋县本相近也。唐天宝中,涪州贡生荔枝,取西乡驿入子午谷,不三日至长安。五代汉初,晋昌帅晋昌,即今西安府赵匡赞附于蜀。蜀遣将李廷?出子午谷应援。匡赞旋变计归朝。廷?将至长安,欲归,汉将王景崇邀败之于子午谷。宋嘉定十三年,四川宣抚司安丙遣诸将分道出师,兴元将陈立出大散关,统制田冒出子午谷,寻引却。《志》云:子午水出子午谷中,亦南流,注于汉。《华阳记》:子午、骆谷、褒谷并为汉中北道之险,而骆谷尤近。故唐世长安有事,每从此幸兴元。至于从来用兵,其三道并出者,钟会而外,不多见也。《洋州志》:州之要地有三,置关有八。要地者,褒谷、骆谷、子午谷也;八关者,白椒、水桐、碓水、?岭、三岭、重阳、华阳并青锉寨为八也。三岭关在骆谷中,即蜀费?邀击曹爽处。宋又于谷口置石佛堡,子午谷口置阳岭寨,西城县置渭门、分水等寨,皆称备御要地。而近时所重,惟在褒斜。
金牛道。自沔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属保宁府之大剑关口,皆谓之金牛道,即秦惠王入蜀之路也《华阳国志》:秦惠王欲伐蜀,患山道险?厄,乃作五石牛,言能粪金以绐蜀。蜀王负力而贪,令五丁开道引之。秦因使张仪、司马错随而灭之,因谓之金牛道,亦曰石牛道。考《十三州志》《水经注》《舆地广记》,皆祖是说。夫金牛之名,传讹已久。薛?有云:梁州旧禹迹,谬以五丁传。谅矣。自秦以后,繇汉中至蜀者,必取途于此,所谓蜀之喉嗌也。钟会下关城,趣剑阁,即是道也。历南北战争,以迄金、元角逐,蜀中有难,则金牛数百里间皆为战场。明初,太祖命傅友德伐明升,谕之曰:蜀人闻我西伐,必北阻金牛。宜出其意外,直捣阶、文。盖金牛入蜀之正道,阴平入蜀之间道,间道必自阶、文,而正道则在汉中也今自褒城县至朝天岭,共四百四十里。《舆程记》: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又六十里为青阳驿。又四十里为金牛驿。其相近者有五丁峡,亦曰金牛峡。又七十里为宁羌州。州北十里有柏林驿,州南四十里为黄霸驿。驿南有七盘关,为川陕分界处。又六十里为神宣驿。又七十里至朝天岭,岭有朝天驿,计程共四百四十里也。又南至广元县六十里。繇金牛而南至朝天岭,岭地最高。繇岭而西,则自剑阁趣绵汉以达于成都。繇岭而南,则自保宁趣潼川以达于成都记云,自朝天岭西南至剑门一百六十五里,自剑阁至成都六百三十里,自朝天岭至保宁三百六十里,自保宁至成都六百九十里。保宁迂而剑阁捷,故剑阁最为冲要。
米仓道。自南郑而南,循山领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后汉建安二十年,曹操击张鲁。鲁闻阳平已陷,乃奔南山,入巴中。贾耽曰:兴元之南,有道通于巴州,路皆险峻,中间有米仓山在南郑西南百四十里。又有孤云山,行者必三日始达于岭,所谓“孤云两角,去天一握”也孤云两角,或谓二山名,或云孤云山有两峰对峙耳。米仓南临中巴巴州在三巴之中,谓之中巴,北瞰兴元,实为孔道。是时张?守汉中,亦繇此入巴中,进军宕渠之蒙荡石见四川渠县之八?山,为张飞所败而还。自是繇汉中入三巴者,恒取道于此。五代梁乾化元年,岐王李茂贞遣刘知俊侵蜀,围王宗侃于安远。遣使求救于蜀主,自中巴间行至泥溪泥溪,见四川昭化县。宋开禧二年,吴曦叛,引金人入凤州。兴元帅程松亟趣米仓山,繇中巴遁入阆州,复顺流趣重庆。绍定四年,蒙古入洋州,分遣其将莫哥自洋州趣米仓。盖自兴元达巴州,不过五百里。达巴州,则垫江以北垫江,见四川合州,尽皆震动,而阆中危难,在肘腋间矣《通典》:自洋州东南至通州七百三十九里。通州,今四川夔州府之达州。盖入蜀非一路也。夫汉中,关川陕之安危,立国于南北者所必争也,而地利可不知哉!
南郑县附郭。周时为褒国地。及周衰,郑桓公殁于犬戎,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城南郑。躁公二年,南郑反。惠公二年伐蜀,取南郑,秦厉公城之。沛公封汉中,初都此,后为南郑县。东汉始为郡治,后州郡皆治焉。今编户五里。
○汉中城在府城东北二里。相传即秦厉公所筑。《秦纪》: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躁公二年,南郑反。盖本蜀地,厉公时属秦,后复叛入于蜀也。《水经注》:南郑故褒之附庸。周显王世,蜀有褒汉之地。至六国,楚人兼之。怀王衰弱,秦略取焉。周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汉中郡,因水而名。汉王都南郑,其大城周四十里。城内有小城,南凭、北结、环雉、金墉、漆井,皆汉所修筑,地沃川险。晋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马勋断小城东面三分之一,以为南郑县治。自宋、齐、魏,咸相仍焉。又南有汉阴城,相传吕后所居。《胜览》:隋大业中,徙郡于故城西南,临汉水。即今郡治也。一云,今城宋嘉定十二年所置。明正德五年,?以砖石,万历以后增修。天启元年,拓城东北角百余丈。今城周九里有奇,门四。
白云城在府东北。西魏时置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复置白云县。九年,废入成固县。《寰宇记》云:南郑城,西魏改为光义县,隋复旧。未知所据。○曹操城,在府北十七里。《志》云:蜀先主取汉中,操驰救,军遮要以临汉中。即此城也。
下桃城在府东。南北朝时戍守处。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据汉中。梁州刺史萧思话遣将萧承之等拔黄金戍。难当将赵温弃梁州城,退保小城。其党薛健等亦退保下桃城。继而复攻围黄金戍,不能拔,因烧营走,据大桃。承之等追击之,至南城。《志》云:南郑有下桃城。又有大桃城,近褒中。黄金戍,见洋县。
○汉山在府南二十里。四峰八面,北距汉水,南接巴山。山顶有池,冬夏不竭,名曰天池。池水流入于沔。又龙冈山,在府西十里。《华阳国志》:龙冈北临汉水,南带廉津。是也。
立石山府西南三十里。其山东连青锉,西接金华。《志》云:青锉山,在府西南五十里。山多杉桧,顶有一石如锉。金华山,在府南七十里,巍峰环绕,旁有数泉,合为一池。○黄牛山,在府西南五十里。山下为黄牛川。《十道记》:此川有再熟之稻,土人重之。又旱山,在府西南六十五里。山高耸,云起即雨,旱岁人以为望,因名。一名?山。其南又有一峰特出,为玉京山。
七峰山府北五十里。峰峦峭拔,其数有七,因名。又天台山,在府西北七十里,顶平如台,郡治坐其冈脉。有飞泉数百尺,汇为深洲,号佛子潭。
巴岭山在府西南一百九里,亦曰大巴山。其山延绵深广,中包孤云、两角、米仓诸山,南接四川巴州之小巴山。亦见四川巴州。○笼盖山,在府西南八十里。《志》云:山之南麓与巴山相接,老渚河源出于此。
米仓山在府西南百四十里。牟子才云:汉中前瞰米仓。是也。又孤云山,在米仓西。《志》云:山在褒城县南百二十里,亦曰两角山,皆南达巴中之道也。见前米仓道。
梁州山府东南百八十里。其西与孤云、两角山相接。大山四围,中三十里甚平旷。相传为古梁州治。○仙台山,在府南百九十里。上有古城三面。其山高耸不可登。一名玉女山。
赤崖在府城西北。亦曰赤岸。武侯屯汉中,置赤岸库以储军资。又与兄瑾书曰: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又云: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即此也。建兴十二年,武侯卒于五丈原。杨仪等整军入谷。司马懿追至赤岸,不及而还。○武乡谷,在城北门内。《志》云:蜀汉封丞相亮为武卿侯,盖邑于此。《梁州记》:武卿谷,在南郑县东北三十里。《十道志》云在县南。
○汉江在府城南三里。《志》云:汉水出沔县嶓冢山。亦曰漾水,东南流,合沔水。其沔水出略阳县东狼谷中,即嶓冢之别源也。亦曰沮水,以初出沮洳然,故名。南流经褒城县南,又东南至南郑而合漾水。详大川汉水及川渎异同。
廉水在府城西南四里。《梁州记》:水出大巴山北密谷中,流经南郑县西龙冈山下,又北至褒城县境,入于汉。今府南十五里,有杨村堰,又南五里为鹿头堰,又南五里为石梯堰,俱引廉水以溉田。○老渚河,在府城南,源出笼盖山,东北流,注于汉。
褒水在府西北三十七里。自凤县历褒城县流入界,入于汉水。今府西十里有沙堰,西北十五里有羊头堰,又西北十里有广通堰,皆引褒水以溉田。
涔水在府南。《水经注》:源出旱山,东北流,至城固县境,入于汉水。亦谓之黄水。今城南二十里,有老溪堰,又南十里有红花堰,俱引涔水而成。
○青石关在府南九十里。宋置。今有巡司戍守。
厄水戍在府境。晋建兴初,梁州贼杨虎击刺史张光,屯于厄水。盖其地临水为险云。
褒城县府西北四十五里。北至凤县三百十里。古褒国,周幽王得褒姒于此。秦为褒县。汉曰褒中,以地在褒谷中也。魏、晋因之。晋义熙中,改为苞中县。宋省。后魏永平初,于此置褒中郡及县。梁大同初,郡废。隋初,曰褒内县。开皇九年,改为褒城。义宁三年,复曰褒中。唐贞观三年,又改为褒城县。今县城周三里,编户二里。
○苞中城在今县南。汉曰褒中。后汉永昌四年,滇零羌寇褒中,汉中太守郑勤移屯于褒中,是也。晋义熙中,改曰苞中。沈约曰:谯纵灭梁州,还治汉中之苞中县。县在南郑西南,亦谓之南城。宋初因之。元嘉十年,仇池氐杨难当南寇,刺史甄法护为所攻,南城失守。明年,刺史萧思话遣萧承之追击难当将赵温,至南城。寻又遣行参军王灵济出洋川,攻难当将赵英于南城,拔之。以南城焚毁,不可复固,乃移治南郑,是也。后魏永平初,复置褒中县于此。隋、唐为褒城县治。《志》云:旧褒城治县南十里打钟村。宋嘉泰中,徙治于山河堰东南五里,后又移今治。又有古褒国城,在今县东三里骆驼坪,中有褒姒井。
万石城在县东南。《水经注》:汉水东径万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余丈,四面临卑,形若覆瓮。水南遏水为阻,西北并带汉水。其城宿是流杂聚居,故世亦谓之流杂城,盖晋宋间筑。又三交城,在县东北。《水经注》:褒水东南径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一水北出长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取名焉。
武乡城在县西十七里。后魏延昌初,置武乡县,属褒中郡。后周废。又县西南有廉水城,亦后魏延昌中置,县属褒中郡。梁大同中,废。宋绍兴四年,亦置廉水县,属兴元府。嘉定中,废。《一统志》:宋置廉水县,在今府南五十里。
○连城山县北六里。山有十二堡相连属,因名。中有池,广二亩。相传汉王所凿,亦名汉王山。又东北五里为同鼎山,以汉王、鸡翁与此山鼎峙而名。○鸡翁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志》云:山有石峰临黑龙江,突起如鸡冠状。
箕山县北十五里。山有秦王猎池及丙穴。道人谷,或云箕山之谷,亦谓之箕谷。谷口有石如门,曰石门,广二步,深八步,高一丈,相传蜀五丁所凿。汉高通之,以避子午之?厄,为汉中入蜀之险蔽。左思《蜀都赋》云“阻以石门”者也。《水经注》:褒水又东南得丙水,水上承丙穴,出嘉鱼。左思称“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者也。褒水又东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汉永平中,司隶校尉犍为杨厥所开也。○牛头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其上云覆如笠,即雨。亦名戴笠山。下有灵液泉。
中梁山在县南三十里。以其镇梁州之中,故名。山有泉,注鹤腾崖下,曰鹤腾泉。《南郑志》:鹤腾山,在南郑县西南四十里。盖与此山相接也。鹤腾崖之水,北注于沔水。
黄草山县北四十里,有黄草坪,即连云栈诸山也。青桥驿设焉。又马道山,在县北九十里。马道水出焉,注于褒水。又有马道驿。旧有桥曰樊桥,相传樊哙所创云。详见前褒斜道。○四州山,在县北百三十里。山高耸,登其顶,望见古褒、沔、洋、凤四州,因名。
褒谷县东北十里。出连云栈,直抵斜谷之道也。亦谓之南谷,所谓南口曰褒也。蜀汉建兴十二年,魏延先据南谷口,杨仪等奉武侯之丧还。延逆击仪,延军皆散,遂走死。○七盘岭,在县北十三里。自北南上,盘回七转,繇此入连云栈。详见前褒斜道。
○沔水在县南四里。自宁羌州流入境,又东南入南郑县界。○华阳水,在县西二十五里。源出牛头山,南流入沔水。今县西南七十里有铁炉堰,引华阳水溉田处也。又有章溪水,出南郑县境仙台山,亦北流入汉水。今县西南九十里有龙河堰,即章溪引流处。
褒水在县城东。自凤县流入境,一名黑龙江,又名紫金水。《水经注》: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径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又东南径三交城,又东南得丙穴水,又东南历小石门,又南经褒县故城,东南流入汉。《胜览》云:褒水出太白山,流经凤县南,出褒谷,入汉江。按《水经注》所云,大石门者当即斜谷之口,而小石门在箕山,近褒谷口,所谓褒水历大小石门者也。又马道河,在县北九十里。南入褒水,源出马道山,因名。
廉水在县南三十里。自南郑县流入境,经中梁山下,入于汉水。《志》云:县南八十里有流珠堰,引水六十四里,分水门七,导余波入之,以溉境内之田。又县西南百二十里有龙潭堰,引流而东,分为马湖堰、野鸡堰、马岭堰,以溉田。皆廉水所注也。
让水在县西南三十里。一名逊水。《志》云:逊水承廉水下流,溉田之余,东南流至古廉水城侧。范柏年谓宋明帝:臣乡有廉泉、让水。是也。朱梁乾化元年,李茂贞围蜀安远军,蜀将王宗钅岁等驰救,壁于廉、让之间。即此。安远军,见沔县。
沙水在县北。源出县西北七十里之云雾山,东北流,入于褒水。又青桥水,在青桥驿北,亦西南流,入于褒水。○石沟水,在县北百五十里,历武曲栈阁旁,至武冈驿栈而东注于褒水。又?葛鱼潭,在县北百十里。今有?葛鱼栈阁,下流亦入褒水。
山河堰在今县南二里。横截黑龙江,起自汉相国萧何,而曹参成之。宋绍兴二十二年,利州东路帅臣杨庚奏称,褒斜谷口,旧有六堰,灌溉民田。靖康之乱,民力不能修葺。夏月,暴水冲坏堰身,请设法修治。乾道四年,宣抚使王炎言,山河堰,世传汉萧曹所作。嘉?中,提举史照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堰事荒废。今委知兴元府吴拱修复,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有五,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三千亩有奇,赐诏奖谕,是也。今城东南六里曰金华堰,金华上游曰高堰,下流曰舞珠堰、大小斜堰,县南五里为第三堰,皆引褒水之流。即六堰旧址矣。
○鸡头关县北八里。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自此入连云栈,最为险峻。近代贼犯汉中,官军断栈道,守鸡头关,贼不得前。《志》云:县北十里有鸡头关巡司。○汉阳关,在县西北二十里。刘昭曰:褒谷西北有阳平关,诸家因之。杜佑曰:汉置阳平关于此。又县西有甘泉关,杜佑云在牛头山北,隋置。
虎头关县北二百里。今为虎头关栈。其北为飞仙关。今为武曲关栈。皆自褒谷达凤县之路,详见前。
黄沙戍县南五十里。《水经注》:汉水南有五丈溪,溪水侧有黄沙屯。蜀汉建兴九年,丞相亮围祁山。十年,劝农于黄沙,作木牛流马,即此地也。今为黄沙驿。栈道至此,始出险就平。
马盘寨在县西北。唐天复二年,王建将王宗播攻兴元,取金牛、黑水、西县、褒城四寨。又攻马盘寨,克之。即此。○青桥驿,在县北五十里。又北四十里为马道驿。《志》云:县南二十五里小柏乡有褒城驿故址。
城固县府东七十里。东南至洋县六十里。汉县,属汉中郡。后皆因之。唐初曰唐固。贞观二年,复曰城固。宝应初,奴剌党项寇城固,即此。今县城周七里,编户十里。
○城固旧城《志》云:在县东八里。旧有南北二城:北城,汉县治也;南城,蜀汉将刘封所筑。又建兴七年,武侯筑乐城于城固。景曜二年,姜维议令诸围皆敛兵退就汉、乐二城。从之。命监军王含守乐城。六年,魏钟会来伐,分兵围二城。会径过,西趣阳安关。魏景元二年,司马昭西至长安,遣贾充将兵径入斜谷,屯乐城,虑钟会为变也。《志》云:乐城在今县西十八里。或曰,即故南城。《华阳国记》:蜀以城固为乐城县。是也。晋时县治北城。永嘉初,秦州流民邓定等据城固,寇掠汉中。蜀李雄遣军应之,梁州将吏皆弃城走。后魏移县于婿乡,始为今治。
汉阳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后魏延昌初,析南郑、城固二县地置,属汉中郡。后周废。魏收《志》:汉阳有胡城。汉张骞使西域还,与胡妻居此,因名。今城在县西四十里。○扁鹊城,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扁鹊曾居此。又《城冢记》:县东十里有汉王城,高十余丈,南北二百步,东西三百步。其东五里有韩信台。
○斗山县西北二十里。《道书》:山有五穴,通昆仑、长安、武当、青城、陇山云。明初下汉中,明升遣将来攻。徐达驰援,屯益门镇。遣傅友德径趣黑龙江,夜袭木槽关,攻斗山寨,燃炬山上。蜀兵夜遁。益门镇,见凤翔府宝鸡县。○天池山,在县南三十里。上有大池,四时不涸。
三?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有三峰高耸,如覆鼎足。又县北五十里有九真山,道家以为太白山。长六百里,与三?山相接。王日休云:黑水出兴元城固县西北太白山,南流入汉。是也。○马盘山,在县北百二十里。有上清、中清、下清三溪,俱流入于婿水。
通关山县北百三十里。《水经注》谓之通关势山。山高百余丈,旧有城,方五里,浚堑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以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志》云:今县北三十里有赤土坂。或以此为赤崖。
○汉水在县南。自南郑而东,经胡城南,又东注南北二城之间,入洋县界。
?胥水县东北六里。《水经注》:城固城,北临?胥水。是也。一名左谷水,一名智水。?胥,古作{巩耳},讹为智也。源出府西北二十八里之听山,东流入洋县界,下流入于汉水。今县西北二十五里有五门堰,又西北五里有百丈堰、高堰,皆引?胥水溉田。
黑水在县西北百里。《水经注》:黑水出北山,南流入汉。北山,王日休以为即县北太白山也。或云,褒水一名黑龙江,县西北接褒城界,此即黑龙江矣。武侯笺云: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北魏元英曰:据襄阳之城,断黑水之路。皆谓此也。唐置黑水寨。光启二年,田令孜劫上幸兴元,遣神策使王建帅兵戍三泉,晋晖等屯黑水,修栈道以通往来。天复二年,西川将王宗播攻兴元,破黑水褒城等寨。是黑水即褒水矣。
南沙河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今县西南四十里有盘龙堰,引南沙河之水。又县西北四十里有北沙河,引流为邹公堰。又县西三十五里有横渠堰,亦引北沙河以溉田。其下流皆入于汉水。又小沙河,在县南十里,引流为承河堰,流合于南沙河。
○樊哙台在县北五里。《水经注》:?胥水径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又东南径城固城北。水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亦容百许人,即高祖置坛拜信处。《志》误以樊哙台为樊哙城。又县西北二十五里有木槽关,建置未详。
洋县府东南百二十里。北至西安府??县五百七十里,南至四川达州四百三十里。汉城固县地。后魏延昌三年,分置兴势县,属晋昌郡。西魏又置傥城郡。隋初郡废,以县属洋州。大业初,州废,县属汉川郡。唐初属洋州。贞观二十三年,改为兴道县。其后移洋州治此。光启三年,升为武定军节度。宋亦曰洋州。景?四年,改军名曰武康。元仍为洋州,以附郭兴道县省入。明初改为洋县。今城周七里,编户十里。
○兴道废县在县治东。晋置县,属汉中郡,后废。后魏改置兴势县,在今县东北八里,后移今治。唐复曰兴道。天宝十五载,移洋州治此。孟蜀改洋州曰源州。宋仍曰洋州。胡氏曰:源州,蜀所置,旋废。《五代史》:后蜀潘仁嗣为武定节度使、源、壁等州观察、营田处置等使。又周显德二年,攻秦凤。后蜀将孟贻业驻军平利,为褒、源之援。褒谓兴元也。褒、源盖相近矣。旧《洋州记》:州东连襄汉,南蔽巴蜀,要地有三,置关有八。三要、八关,见前子午道。
真符废县县东六十里。唐开元十八年,析兴道县置华阳县,属洋州。天宝七载,改属京兆。八载,以凿山得玉册,改曰真符。十一载,改属洋川郡。其治旧为桑平店,北去??四百四十里。宋末兵废。元复置,寻并入洋州。○龙亭废县,在县东十八里,本汉亭名。后汉元光二年,蔡伦封龙亭侯,是也。后魏时,置龙亭县,又置晋昌郡治焉。后周郡县俱废。以近龙亭山而名。
黄金废县在县东南百六十里。西魏时置。隋属汉川郡。唐属洋州。宋乾德四年,并入真符县。《一统志》在县东八十五里黄金谷,误。○白公城,在县境。相传白起守汉中,筑此以控制蛮獠云。
○兴势山县北二十里。亦曰兴势阪。山形如盆,外甚险,中有大谷。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于兴势作营。其后,武侯尝屯戍于此,为蜀汉之重镇。延熙五年,魏曹爽侵汉中。王平使刘敏多张旗帜,弥亘百余里。爽不得进。司马懿贻书曰:兴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得战,退见邀绝,覆军必矣。爽惧,引还。后魏置兴势县,以此山为名。杜佑曰:后魏置傥城郡于此,因自然陇势,为盘道以上,数里始及门,最为险固。○鸡子山,县南五里,下瞰汉江。
龙亭山在县东二十里。《志》云:龙亭山,乃入子午谷之口。其山阪?色,亦名赤阪。蜀汉建兴八年,魏曹真繇子午谷,司马懿繇西城汉水侵汉。武侯次于城固赤阪以待之。盖两道并进,此为总会之地也。
石锉山县北六十里。山最高,顶石如锉。或云青锉寨盖设于此。又百亩山,在故黄金县西。《志》云:山有黄金谷。黄金水出焉,南流,入汉水。
太白山县东北五百里。太白即终南之别名也。盖汉中与凤翔西安,皆倚山为险,关中谓之南山,汉中谓之北山。《通志》云:太白在县北四十五里。误。又酆都山,《志》云: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为秦岭之脉。
黄金谷在县东八十五里。古谚云:山川险阻,黄金、子午。亦谓之黄金山,有黄金峭。汉置戍于此。张鲁筑城守之。南接汉川,北枕右道,险固之极,曰张鲁城,亦曰关城。蜀汉延熙五年,曹爽侵汉,自骆谷入汉中,诸将以兵少不敌。时蒋琬屯涪,欲待涪兵至,共击之。王平曰: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深祸。今先遣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帅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亦至,此计之得也。即率兵据之,爽果败却。后姜维议撤黄金、兴势诸围屯戍,钟会因得长驱入汉中也。又有铁城戍,在黄金戍东。城在山上,极险峻。刘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寇汉川,令其党薛健据黄金山,姜宝据铁城戍。宋梁州刺史萧思话遣萧承之攻拔铁城戍。承之等进拔黄金戍而据之。难当遣其子和等悉力攻围,败走。《水经注》:黄金戍,傍山依峭,?折七里与铁城相对。铁城在山上,黄金在山下,山皆险峻,故以金铁为名。杜佑曰:黄金戍,在黄金县西北八十里。
子午谷胡氏云:在县东百六十里。《寰宇记》:县东龙亭山,繇此入子午道。是也。又傥谷在县北三十里,即骆谷之南口也。俱详见前子午、傥骆道。
青谷在县东北。晋宁康初,秦苻坚使将王统等出汉川。梁州刺史杨亮拒战于青谷,败绩,汉中陷于秦。亦谓之清水谷。唐开元中,置华阳县。天宝中,开青水谷路,得玉册,即故青谷矣。又??谷在县西北五里。谷多竹,因名。
汉水在县南一里。自城固县流入,又东经西乡县境。唐至德初,帝军于彭原。第五琦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溯江汉而上,至洋川。令汉中王?陆运至抚风以助军。盖汉水自洋川而西,滩碛多阻也。《志》云:县东里许汉江中有饮马滩,每子午时,潮响如雷。又十里为上涛、下涛,俱作雷声。又五里为鸳鸯滩,以江滨乱石错起相对而名。又三里为石门滩。
酉水在县东五十里。《水经注》:汉水东径石门滩,东会酉水。水北出秦岭酉谷,南历重山。有寒泉水,出县东北寒泉山,西流合焉,又南注于汉水。或误为西水。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将赵温等,攻宋将萧坦于铁城戍。坦击破之,温退保西水,即酉水也。今县东三十里有高原堰,引酉水溉田。○金水河,《一统志》云:在县东百里。源出秦岭,流经黄金谷,又南流入于汉水。
?胥水在县西北。自城固县流经此,东回南转而入于汉。今县西六十里有杨坝堰,县西北七里有苎溪堰,县西十五里有五郎堰,又西五里曰三郎堰,皆引?胥水溉田。又有益水,亦在县西。《志》云:水源出北山益谷,南流入汉。
氵党水在县西。亦曰骆谷水。《水经注》:骆谷水出骆谷中,南流合于氵党水,西南注于汉江。洛与骆通。《一统志》:氵党水出县北之石锉山。今县北五里有斜堰,又西北五里有土门堰,又北五里有党滨堰,皆引氵党水而成。
明月池在县西北,接城固县界。《水经注》:?胥水东经七女冢。冢夹水罗布如七星然。水北有七女池,池东有明月池,状如偃月,皆相通注,谓之张良渠,盖良所开。又百顺池,在县西二十二里,溉田五百余顷。
○罄险戍在县西境。东晋宁康元年,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为苻秦梁州刺史杨安所败。亮惧,退守罄险。即此。○洛口戍,在县东。晋义熙六年,桓玄余党桓石绥因卢循入寇,起兵洛口,自称荆州刺史。胡氏曰:洛谷水南流注汉,所谓洛口也。
?胥水驿在县西北。唐广明元年,僖宗避黄巢之乱,自骆谷幸兴元,至?胥水。《九域志》:洋州兴道县有?胥水镇。
西乡县府东南二百二十里。东至石泉县二百十里。汉城固县地,属汉置南乡县。晋改西乡县,属汉中郡。宋、齐因之。西魏改丰宁县,寻又置洋州及洋川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复曰西乡,属汉川郡。唐初复置洋州。天宝初,亦曰洋川郡。乾元初,复故,寻移治兴道县,而以西乡为属邑。宋因之。端平中,县废。元复置,仍属兴元路。今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里。
○洋源城在县南二十里。唐武德七年,析西乡县置,属洋州。宝历初废。又定远城,《志》云在县治南,后汉班超封邑也。亦曰平西城。《晋志》:西乡县治平西城。宋元嘉十年,仇池杨难当寇汉中,梁州刺史甄法护弃城奔洋川之西城,盖即西乡城也。
木马城在县南。宋白曰:梁大同间,于巴岭侧立东巴州,治木马县。盖在此。又县西有怀昌城。《隋志》:西魏置怀昌郡,后周废为怀昌县。大业初省。
○皂军山县南十五里。相传张飞曾屯军于此。又县北十里为清凉山,山南五里有清凉川。唐德宗兴元初,以朱Г之乱,幸梁洋。山南节度使严震,具军容迎谒于清凉川,是也。
巴山县南六十里。西接四川巴州界,即南郑之大巴岭也。今有大巴山巡司在县东南三百里。○金竹山,县南三百五十里。山多金竹,因名。
饶风岭在县东北百六十里汉江北。饶风关在焉。宋绍兴三年,金撒离喝欲窥蜀,以吴?扼和尚原,不得逞,乃自商于捣上津,陷金州,长驱趣洋汉。刘子羽时镇兴元,亟命将田晟守饶风关,又召吴?入援。?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至饶风,以黄柑遗敌。敌大惊,遂攻关,不能克。乃更募死士,繇间道自祖溪关入,绕出?后,乘高以瞰饶风。诸军不支,遂溃。敌入洋州,陷兴元。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大散,破凤州,陷梁洋,出饶风,浮汉而东,攻金人于汴。饶风者,梁州东面之险也。
阳都坂在县西北。《水经注》:?水南经阳都坂东。坂自上及下,盘折一十九曲,西连寒泉岭。《汉中记》:自西城涉黄金峭、寒泉岭、阳都坂,皆峻?百重、绝壁万寻者也。
○汉水在县北。自洋县流经县界,又东入石泉县界。《水经注》:汉水又东会洋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
洋水在县东二十里。出县东南三百五十里之星子山,西北流,合木马河。木马河在县南,一名马源水,源出巴山,东北流,合于洋水,注于汉江。《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金厢堰,分渠二十五。又有空渠堰,分渠二。又五渠堰,在县南三里,分渠五。官庄堰,在县南二里,分渠二。皆洋水之支流也。县南十五里,又有西龙溪堰。又南十里为东龙溪堰。县西又有平地堰,地名西峡。又西南有惊军坝、洋溪河、高川河、高头坝、长岭冈、黄池塘、罗家坪、阿罗关塘等堰,凡八处。皆陆续开修,引水溉田处也。
七十二渡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金竹山。其流萦回,可渡者凡七十二处,亦流入于洋水。
?水在县西北。《水经注》:汉水过黄金谷南,又东得蘧?溪口,溪出长安西南之就谷,南流经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而南注于汉,谓之?水口。胡氏谓即后魏除口戍。误也。
子午水县东百二十里。出子午谷南,流入汉水。今有子午镇巡司,在县东北百八十里。
○饶风关见前饶风岭。关北四十里又有祖溪关,即金人攻饶风之间道也。○盐场关,在县东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
凤县府西北三百八十里。北至凤翔府二百六十里,西至巩昌府成县二百七十里。汉武都郡之故道县。东晋时,为仇池氐所据。后魏置梁泉县及固道郡于此,又置南岐州。西魏改郡曰归真。后周废郡,改州为凤州。隋大业初,改为河池郡。唐复为凤州。天宝初,亦曰河池郡。乾元初,复为凤州。唐末,置感义军,寻废。朱梁贞明初,王建置武兴军。后唐长兴三年,军废。五代周显德二年,后蜀置威武军。宋复曰凤州。元以附郭梁泉县省入。明初,改州为县。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六里。
○故道城即今县治。《志》云:邑有蛮夷曰道。汉王从故道出陈仓,定三秦。又曹参攻故道,是也。后汉亦属武都郡。魏晋因之。后为仇池氐所据。后魏初,置凉泉县,寻改曰梁泉。历代皆为州郡治。后唐同光三年,郭崇韬等伐蜀,入散关,议先取凤州,因其粮以图蜀。乃倍道而进,会凤州来降,喜曰:平蜀必矣。宋仍曰梁泉县。元省。《志》云:凤州北连大散,南出褒斜,秦、楚之要膂也。
黄花城在县北六十里。汉故道县地。唐武德四年,分梁泉县置,以黄花川为名。宝历中废。有黄花谷,五代周显德二年,王景败蜀兵于此。
威武城在县东北六十里。五代梁贞明初,蜀王建置城于此,为戍守之地。五年,蜀将王宗播伐岐,入大散关而还,分兵戍威武城。六年,蜀将王宗俦等分道出散关故关伐岐,寻还,王宗晏等分屯威武城。后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锋李绍琛攻威武城,城降。周显德二年,遣王景等伐蜀,入散关,攻秦凤诸州镇,战于威武城,不利。即此。○龙安城,在县西。《隋志》:西魏有龙安、商乐二县。后周废。又汉王城,《志》云在县南四十里。汉高尝屯兵于此,城因以名。
○九峰山县东北五里。有九峰攒聚。又御爱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韦庄《入蜀记》:僖宗西幸,尝爱其雄秀,因名。○凤凰山,在县东五里。县以此名。又县南十里有南岐山,洞壑颇胜。
武都山在县南六十里。山有谷产雄黄。又紫柏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山有七十二洞,称为幽胜。○板闸谷,在县北百里。宋开禧二年,金人窥大散关,繇板闸谷绕出关后,是也。
○嘉陵江在县北一里。自凤翔府宝鸡县界流入境,又西流入徽州两当县界。有羊乳滩,湍激可畏。详见四川大川嘉陵。○褒水,在县东南。出城固县之北山,曲折流,入县境,经褒谷中,入褒城县界,亦谓之紫金水。
红崖河县西四十五里。出县西北山谷中,历两当县界,流入嘉陵江。又野羊河在县南七十里,出紫柏山,亦流入于嘉陵江。
大散水在县东五里。出大散关,流经县西南,入于嘉陵江,亦谓之故道水。又有黄花川,亦在县东。《水经注》:大散关水流入黄华川,是为黄华水也。《志》云:县东之水,为斜谷河、紫金水;县西之水,为小峪河、红崖河;县南之水,为东沟河、野羊河。其流俱注于嘉陵。
利民堤在县西。又有?子堰,《志》云:宋祥符二年置。○凉泉,在县西二十里,西流与嘉陵江合。后魏以此名县,寻改梁泉。凉与梁古通用也。
○大散关在县东北百二十五里,与凤翔府宝鸡县分界。关傍旧有松陵堡,属县境。置戍于此,与关城为唇齿。今松陵堡已废,惟县南百二十里有松林驿,为往来通道。详见前重险散关。○清风关,在县东百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南百二十里有留坝巡司。
仙人关在县南百二十里,近略阳县界。宋绍兴三年,金人入兴元。吴?守仙人关,自西县间道会刘子羽于三泉,子羽留?共守。?曰:关外蜀之门户,不可轻弃。复往守仙人关。绍兴四年,?与弟?破金人于此。端平二年,曹友闻却蒙古将汪世显于大安,遂引兵扼仙人关。《一统志》:仙人关,路分左右。自成州经天水出皂郊堡,直抵秦州,此左出之路;自两当趣凤县,直出凤翔大散关,至和尚原,此右出之路也。
武休关在县西南百余里。宋绍兴三年,金将撒离喝自金、洋入兴元,刘子羽拒之于三泉,乃繇斜谷北去。子羽谋邀之于武休,不及。嘉定十二年,金人败宋将吴政于黄牛堡,乘胜攻武休关。守将遁去,金人遂破兴元。又破大安军,连破洋州。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大散关,破凤州。一军径趣华阳,屠洋州。一军攻武休,开生山,截焦崖,出武休东南,遂围兴元。军民散走,死于沙窝者,数十万。焦崖,今栈道名。
马岭关县西三十五里。亦曰马岭寨。五代周显德二年,遣将王景等入散关,攻蜀秦州。蜀将李廷?遣别将据马岭寨,即此。又县西有画眉关。《志》云:县境大散、仙人、武休、马岭、画眉等关,皆当秦蜀之交,为褒斜要路。○横山寨,在县西北。吴?败金人于仙人关。贼宵遁。?遣将张彦劫横山寨,王俊伏河池,扼其归路,又败之。
黄牛堡县西北百五十里,近巩昌徽州及凤翔陇州界。五代周显德二年,王景攻蜀,入散关,拔黄牛等寨。宋绍兴三十年,金人大举入寇,徒单合喜扼大散关,游骑攻黄牛堡。守将李彦告急。吴?驰至杀金坪,驻青野原,援黄牛。又遣别将彭青至宝鸡渭河,夜劫桥头寨,破之。金人引却。嘉定十一年,金人入西和阶成州,复犯大散关。守将刘雄遁去。又犯黄牛堡,兴元都统吴政拒却之,进军大散关。十二年,吴政及金人战于黄牛堡,死之。金人乘胜攻武休关,是也。桥头寨,见凤翔宝鸡县。
回车戍县南百六十里。梁太清中,西魏将杨宽繇陈仓取回车戍,入斜谷关。即此。置口戍,在县西南。宋开禧二年,兴州将母思以重兵守大散关。时吴曦叛降金,闻金兵至,因撒蓦关之戍。金人繇板闸谷绕出关后,思孤军不能支,遂陷。曦退屯置口,旋还兴州。或曰:置口在略阳北。亦作沮口。
唐仓镇在县北三十里。周显德二年,王景等伐蜀,进至威武城。蜀将李廷?遣别将据马岭寨。又遣兵出斜谷,屯白涧。又分兵出凤州北唐仓镇及黄华谷,绝周粮道。景遣兵抵黄花,又分兵趣唐仓,扼蜀归路,旋败蜀兵于黄花。蜀兵奔唐仓,周兵又败之,于是马岭、白涧兵皆溃。廷?等退保青泥岭,蜀人以秦州降。其斜谷援兵亦溃,成阶二州皆降。《志》云:白涧镇在县东北,即是时蜀将李廷?分兵屯戍处。
固镇县西百二十里。当略阳青泥岭之东北,亦近巩昌府徽州东界。《九域志》:河池县有固镇。是也。五代梁乾化四年,蜀兴州将王宗铎攻李茂贞阶州及固镇,破细沙等十一寨,又破长城关等四寨。贞明元年,王宗翰侵岐,出青泥岭,克固镇,与李茂贞秦州兵战于宜阳川。石晋开运末,时契丹入汴。蜀将李继勋等乘间攻固镇,拔之。进攻凤州,不克,退保固镇。李昊曰:贼若复据固镇,则兴州道绝,不复能救秦州矣。请遣兵急攻凤州。既而蜀将汉韶复攻凤州,军固镇,分兵拒散关以绝北军援路。凤州寻降于蜀。周显德二年,王景围凤州,别将韩通分兵城固镇,以绝蜀之援兵,遂克之。薛居正《五代史》:凤州固镇之地,周显德六年升为雄远军。盖是时初定,秦、凤、阶、成四州,置军以扼蜀人之冲也。泥阳川,见巩昌府成县。
土门隘在县西南。《一统志》:自青冈平?过武休山寨,甚险峻。元汪世显取蜀,道经此。又《汉中野录》云:斜谷、榆林、窦家、石楼、西谷、梁州山、土地垭、羊城,凡八隘,皆称险?厄。○桑平铺,《舆程记》曰:在县南百里。此为古陈仓道。
长桥在县东北。宋开禧三年,杨巨源引兵复大散关,与金人战于凤州之长桥,是也。○草凉楼驿,在县东北六十里。唐玄宗西幸,尝驻跸于此。又东北六十里为东河桥驿,入宝鸡县界。三岔驿,在县南七十里。又南六十里,即松林驿也。余见前褒斜道。
附见:
汉中卫在府城内,洪武四年建,领千户所五。
宁羌州府西三百里。西至巩昌府成县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四川广元县二百里,东北至凤县六百里。
古白马氐羌之地。汉为武都郡沮县地。晋亦为武都郡地。后为杨茂搜所据,刘宋讨平之。后魏时属东益州盘头郡,寻废。后周为长举县地,属华阳郡刘宋时,郡寄理州下,未有实土。今见下沔县及略阳县。隋大业初,属顺政郡。唐亦为兴州长举县地。宋因之。明初为沔县地,置宁羌卫于此。成化二十二年,改置宁羌州编户四里,领县二。今仍曰宁羌州。
州北控褒斜,南卫蜀口。自秦楚相争,州境已为孔道。历汉、魏至今,未有梁、益有事,而金牛得免于驿骚者也。苏氏曰:大散以南,剑门以北,中间几及千里。山谷纷纠,险?厄相错,自古惟汉高出陈仓,邓艾走阴平,深得用兵之意。若角材衡力,争胜于尺寸间,未为良策矣。
○金牛废县州东北七十里。汉葭萌县地,属广汉郡。唐初为绵谷县地。武德二年,析置金牛县,属褒州。八年,州废,属梁州。宝历初,废为金牛镇。天复二年,西川将王宗播攻兴元,破金牛、黑水、西县、褒城四寨。又朱梁乾化初,岐兵围安远。蜀将王宗弼等赴救,败岐兵于金牛。宋亦为金牛镇。绍兴三年,撒离喝入洋州,陷兴元,至金牛镇,四川大震。薛居正曰:三泉县东六十里有金牛镇。《一统志》:金牛废县在褒城县西百八十里。今为金牛驿。州城,明洪武十三年所筑卫城也。成化中,改为州治。嘉靖二十五年增修。万历二十三年重葺。城周四里有奇,有门四。
白水城在州西南。汉县,属广汉郡。后汉因之。蜀汉炎兴初,魏钟会入阳平关。姜维自阴平退趣白水,遇廖化、张翼等,合兵守剑阁,是也。晋仍曰白水县,属梓潼郡。安帝时立白水郡。刘宋因之。元嘉十二年,为仇池杨难当所据。十九年,裴方明讨之,克其白水城,遂平仇池。泰始中,以白水郡授仇池杨元和。其后杨氏尝为郡守。西魏郡废,又以白水县并入平兴县。平兴,今见四川昭化县。
○嶓冢山在州东北四十里。即《禹贡》之嶓冢也。汉水出焉。见前名山嶓冢。○冠山,在州城南。旧《志》:州西有白马山。山下为羊鹿坪,州治凭焉。今州城亦曰白马城也。又有月山,在州东一里。
鱼鳌山在州东南。宋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汉中,分两军。东军屯于兴元、洋州之间,以趣饶风关。西军繇别路入沔州,取大安军路,开鱼鳌山,撤屋为筏,度嘉陵江,入关堡,并江趣葭萌,略地至西水县,破城寨百四十而还。西水城,今见四川阆中县。《志》云:州东南二十五里有龙首山,本名马面山。弘治十一年,以山巅崔岝如龙首,敕改今名。州东南七十里有天池山,上有池,或以为即鱼鳌山也。又有龙洞山,在州西南四十里。
五丁山州北三十里。其峡曰五丁峡,亦曰金牛峡。相传即秦作五石牛绐蜀,蜀令开道引之处也。《一统志》:金牛峡,在沔县西百七十里。
天台岭《志》云:在州东五十里。其山高而顶平,因名。岭下有铁锁桥。
○漾水即汉水也。出嶓冢山下,东流入褒城县境。先主斩夏侯渊,欲度汉水攻阳平关。魏人议依水为陈,郭淮曰: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渡而后击之。备疑不敢渡,即此处也。又沮水,亦在州东,自略阳县流入境,合于漾水。
西汉水在州东。源出秦州嶓冢山,历西和成县至略阳县西南,又南经州东,而合于嘉陵江。详附见大川汉水。○嘉陵江,亦在州东。自略阳县南流经州界,合西汉水,又南入四川广元县境。
白水在州西。自略阳县流入,又西南入巩昌府阶州境。《志》云:白水源出洮州卫西倾山,下流至四川昭化县北,合于嘉陵江。其在州境者,亦曰葭萌水。水有津关,即所谓白水关也。宋元嘉十一年,梁州刺史萧思话击败氐王杨难当之众,悉收汉中故城,置戍于葭萌水。即白水矣。今州西三十里,有泗水萦绕城下。或以为即白水之支流云。
莏水在州东北七十里。《水经注》:源发武都氐中,南流绕张鲁城东,又南过阳平关西而南入沔,谓之莏口云。
○阳平关州东北九十里。亦曰阳安关,或谓之关城。西北隔莏水,对张鲁城。《水经注》:张鲁城因即崤岭。周回五里,东临浚水谷,杳然百寻。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从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余。庾仲雍以山为白马塞,东对白马城,名阳平关,是也。关城西带莏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亦曰莏口城。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张鲁。鲁使弟卫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里余。操初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及至阳平,不如所闻。攻山上诸屯,皆峻绝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损者多,军食又尽,意欲拔军截山而还。会前军夜迷,误入张卫别营。卫军惊溃,乃拔之。晋孙资所云,魏武阳平之役,危而后济者也。二十二年,先主取汉中,屯阳平,与夏侯渊相拒。法正曰:鱼腹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建兴五年,武侯讨魏,至汉中,屯于沔北阳平石马。后主时,谓之阳安关。景曜五年,钟会谋蜀。姜维表请护阳安关口。后主不听。既而闻魏兵且至,乃遣张翼等诣阳安关口,为诸围外助。未及至关,会径自骆口入,分兵围汉、乐二城,径趣阳安关口,下其城,是也。自晋以后,谓之莏口城。义熙二年,仇池氐王杨盛,遣其将苻宣等入汉中。秦梁州别驾吕莹起兵应宣。刺史王敏攻莹,莹求援于盛。盛遣军临莏口,敏退屯武兴。宋白曰:刘宋时,尝侨立华阳郡于莏口城,其后皆谓之白马城。齐建元元年,李乌奴叛入白水氐,依氐王杨文弘,引氐兵寇梁州,陷白马戍。梁州刺史王玄邈击却之。二年,李乌奴复寇梁州。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发梁州兵屯白马,与益州兵覆背击之。乌奴败保武兴。永明十年,武兴氐王杨集始寇汉中,至白马。梁州刺史阴智伯,遣军主桓卢奴等击破之。梁天监四年,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魏。白马戍主尹天宝引兵击之,围南郑,败死。五年,武兴氐杨集义围魏关城。魏将傅竖眼击破之,进克武兴。杜佑曰:关城在西县西四十里。《一统志》:关在褒城县西百八十里。今为阳平驿。驿后又有鸡鸣山,相传昔人屯兵于此。敌兵潜至,鸡鸣乃觉。又傍有击鼓山,亦因敌至、击鼓拒敌而名。近代贼营宁羌,官军讨之,至沔县。贼繇阳平关过河趣巩昌,陷两当凤县。即此。
白水关在州西南九十里,接四川昭化县界。章怀太子贤曰:关在金牛县西。杜佑以为在县南也。东北去关城一百八十里。胡氏曰:汉阳西县有白水关。广汉郡白水县,亦有白水关。自源徂流,同一白水也,故皆以白水为名。后汉建武六年,诏隗嚣从天水伐蜀。嚣上言:白水险阻,栈阁败绝。即此。建安十六年,刘璋使杨怀高沛戍白水关。先主屯葭萌,令督白水军。既而先主绐斩怀沛,勒兵至关头,并其兵,遂进据涪城。魏景元四年,诸葛绪追姜维于阴平桥头,不及,还向白水,与钟会合。晋大宁初,成李雄遣其将李?含等出白水,李寿等出阴平,击仇池杨难敌,?含等败殁。梁天监十四年,任大洪破魏东洛、除口二戍,进围白水关城。魏益州刺史傅竖眼,遣将姜喜击走之。十五年,魏傅竖眼去益州,晋寿降于梁。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张齐败魏兵于葭萌,进围武兴。魏复使傅竖眼还益州,入武兴。张齐退还白水,数侵魏之葭萌。傅竖眼复遣将击取之。既而齐袭攻白水。魏梓潼太守苟金龙时领关城戍主,会疾,其妻刘氏帅民拒守。井在城外,为梁兵所据。会天大雨,救亦至,梁兵引却。王氏曰:白水,蜀口要地也。吴贺邵尝言,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张萱《汉南纪》:蜀有阳平关、白水关、江关,是为三关。《宋史》:理宗宝庆元年,蒙古破关外诸隘,至武阶。四川制置使郑损弃沔州,遁。于是三关不守。宋将曹友闻救却之。此三关,谓仙人、阳平、白水也。汉中西面之险,以三关为最。近代贼渡利州河,犯阳平、白水关,土人拒之。贼东走奉节。白水之固,于今为烈矣。涪城,见四川绵州。江关、奉节,见四川夔州府。
百牢关在州西南。隋开皇中置,以蜀路险,号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又州东有猪屋关,州西有牢固关、七盘关,州北有略阳关。《志》云:皆秦蜀要冲之地。
除口戍在州东。梁天监十四年,任大洪破魏东洛、除口二戍,进围关城。魏将傅竖眼遣兵败之,乃还。《水经注》:汉水西南径关城北有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除口戍,当置于此。汉水,西汉水也。东洛,见四川昭化县。黄坝驿,在州西五十里。《通志》:阳平驿,在州西北八十里。似误。
沔县州东北百九十里。东南至府城百二十里。汉为汉中府之沔阳县。后汉因之。曹魏末,尝为梁州治。晋仍为沔阳县,属汉中郡。后没于杨茂搜。刘宋取其地,复为沔阳县。齐因之。后魏时县属华阳郡。西魏属兴州。隋废沔阳入西县,属梁州。唐、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置铎水县迁沔州治焉,寻省县入州。明初,又改州为县,属汉中府。成化中,改今属。城周一里有奇,编户五里。
○沔阳城县西南三十里。旧《志》云:在西县东南十六里。汉县治此。隋省。《水经注》:沔水东经沔阳故城,相传萧何所筑。后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北定汉中,始立坛即汉王位于此。其城南临汉水,北带通逵,南面崩水三分之一。是汉时故城又在今县南汉水滨矣。是城盖宋齐间所置也。《郡国县道记》:先主置武兴督于沔阳城。○华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后魏析沔阳县地置,华阳郡亦治焉。《隋志》:梁尝置华州于此。西魏俱废入沔阳县。
西县城在县西四十里。本沔阳县地。亦曰白马城,以旁有白马山,山石如马,望之逼真也。《郡国县道记》:西县本名白马城,亦谓之莏口城。盖误为白马关城矣。晋永和二年,桓温平蜀,以蜀汉流人立晋昌郡。说者谓治于白马城。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袭梁州,破白马,获晋昌太守张范,是也。后魏置嶓冢县,属华阳郡,俗仍名白马城。西魏废帝钦元年,达奚武攻汉中。梁武陵王纪遣将杨乾运援之,至剑北。奚武大破之于白马。隋大业三年,改为西县,属汉川郡。唐武德二年,于县置褒州。八年州废,县属梁州。天复二年,王建攻兴元,其将王宗播克西县寨,寻取兴元。使王宗绾城西县,号曰安远军。朱梁乾化初,岐兵围蜀将王宗侃于安远,不克而还。贞明六年,蜀主衍北巡,次安远城。遣军伐岐,寻自安远引还。后唐平蜀,仍曰西县。宋因之,仍属兴元府。绍兴三年,金人入洋州,吴?保西县,是也。元初,改属沔州,寻省。《九域志》:西县东至兴元府百里,西南至利州三百九里。
西乐城在今县西南。《水经注》:沔水东径沔阳故城南,又东径西乐城北。城在沔阳东山上,周三十里,甚险固。城侧有谷,谓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山多群獠。武侯筑此以为防遏,即汉、乐二城之一也。《三国志》:建兴七年,丞相亮徙府营于南山下原上,筑汉城于沔阳,乐城于城固。此即汉城也。对乐城而言,故曰西乐。景曜二年,护军蒋斌守汉城。六年,魏钟会来伐,分兵围之,引兵径进,遂入阳安关。又晋宁康初,梁州刺史杨亮守西乐城,为苻坚所败。杜佑曰:西乐城,在西县西南。《水经注》以为在沔阳东山上,似误。又蜀汉延熙中,姜维请建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诸围戍。其城皆在今阶成凤沔间云。○石马城,在县东二十里。蜀汉建兴五年,武侯伐魏至汉中,屯于沔北阳平、石马。此即石马城。或以为诸葛垒,亦曰诸葛城。隋置白马镇于此。
三泉城在县西南七十里。唐置。《旧唐书》:武德四年,分利州绵谷县置南安州,领三泉、嘉平二县。八年,废南安州及嘉平县,以三泉属利州。天宝元年,改属梁州,移治沙溪之东,即今城也。《续通典》:三泉县,在兴元府西南二百十里。本后魏正始中分葭萌县置,以界内三泉山为名。唐光启二年,幸兴元,?宁、凤翔等军逼车驾。遣神策军使王建帅步兵戍三泉。天复二年,昭宗幸凤翔,王建引兵趣凤翔。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继密遣兵戍三泉以拒之,为西川将王宗播所败。后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锋李绍琛大败蜀兵于三泉,遂兼行趣利州。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别将史进德败蜀兵于三泉寨。蜀既平,以三泉为蜀道之口,命直隶京师。至道二年,建为大安军,旋废。绍兴三年,复置大安军。是年,金人入洋州。刘子羽焚兴元,退保三泉。嘉定十二年,金人破大安军及洋州。都统张威遣石宣邀击金人于大安军,大破之。端平二年,蒙古将汪世显捣大安。曹友闻击却之。三年,蒙古陷兴元。曹友闻方扼仙人关,四川制置使赵彦呐檄友闻控制大安以保蜀口。及战败,蒙古遂长驱入蜀。一月之间,利州、潼川、成都三路悉见倾陷。元初为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为县,属沔州。明初废。今为大安关。宋《九域志》:兴州东南至三泉县一百四十五里,自三泉西至利州一百八十九里,又三泉西至阳平关二十里。《寰宇记》:城东门外濒江石上有三泉品列,县因以名。
○嶓冢山县西百二十里,与宁羌州接界。又县西九十里有普明山,东接金堆,西连嶓冢,大安水出焉。
烽燧山在县治西。昔尝置烽燧于山上。又县治北一里有卧龙山。○铁山,在县北五里。山出铁。《志》云:宋姚仲置寨于此,以拒金人。又刘子羽曰:川口有铁山栈道之险。谓此也。按兀术攻仙人关,自铁山凿崖开道。又吴曦以阶、成、和、凤四州降金,表铁山为界。似山当在略阳境内,非此铁山也。
定军山县东南十里。有两峰对峙。汉建安二十三年,先主取汉中,与夏侯渊相拒于阳平关。久之,先主自阳平南度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渊引军来争,先主使黄忠乘高下击,遂斩渊。诸葛武侯葬于此山下,有武侯督军坛。又有八阵图在山之东麓,所谓高平旧垒也,遗址仅存。宋绍兴三年,金人陷洋州,逼兴元。刘子羽邀吴?同守定军山,即此。《华阳国志》云:定军山,北临沔水。○武兴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蜀汉置武兴督,盖以山名。《一统志》:山南临汉江,古武兴郡盖治此。恐误。《名胜志》:武兴山,在略阳城西一里。峰峦秀出,竹柏蔚然。
龙门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旧《志》:山南去废大安军城十里。悬崖环合,溪壑交流,有鸡冠隘、龙尾坡诸险。宋端平三年,蒙古陷兴元,四川制置使赵彦呐檄曹友闻守大安军。友闻遣弟万等上鸡冠隘,多张旗帜,示敌坚守。友闻选精骑夜渡江,往流溪设伏,约内外夹击。蒙古兵至,万出战。友闻帅所部兵驰至隘下,入龙尾头。万亦出隘口,与友闻会。会大风雨,敌以铁骑冲突,两军悉没,敌遂长驱入蜀矣。江,即汉江,在大安城东。流溪,汉江东之小溪也。○潭毒山,在县西八十五里。或以为即宋绍兴二年刘子羽所守之潭毒山也。今见四川昭化县。
白崖在县西北。旧《志》云:在大安军东北八十里。宋元嘉十九年,魏取仇池。既而仇池杨文德复叛,据白崖。即此处。又石顶原,在县南三十里。宋时置关于此,最为险要。○百丈坡,在县东北二十里。《舆程记》:繇凤县南百里桑平铺而入,至此而出,路长二百里,为古陈仓道。汉高祖出故道袭陈仓,盖繇此。今荒塞。
○汉水在县南十里。自宁羌州境流入县界,又东流入褒城县境,亦曰漾水。其别源曰沮水,自略阳县流经县西三十里,又东南流,合于汉水。
大安水在县西九十里。源出普明山,又东南流,经废大安城西而入于汉江。又容裘水,在县西南。《水经注》:源自巴岭西北流,径西乐城东而注于汉水。
黄沙水在县东四十里。有天分堰引水溉田。《志》云:黄沙水源出县东北四十里之云?山,下流入于汉。又有养家河,在县南二十里,或曰漾水之支流也。今县南三十里为白崖堰。又南五里为马家堰。县东南三十里又有石燕子堰。俱引以溉田。又旧州河,在县北二十五里,引为石剌塔堰。又罗村河,在县西南百九十里,引为罗村堰。俱有灌溉之利。
黄牛川在县西。朱梁乾化初,岐兵围安远。蜀将王宗弼等赴救,败岐兵于金牛,又败之于黄牛川,进至城下,与城中兵夹击之。岐兵解围遁去。又龙尾滩,在县西南。《志》云:大安军龙尾滩,繇凤州入阆州之道也。宋开禧中,四川帅安丙杀杨巨源于此。盖即龙尾坡矣。
明珠曲在县西。或曰,西县城旁有白马河。其上流为龙门沟,南流入于汉水。水所折旋处,有明支曲、凫口之名。朱梁乾化元年,岐兵围蜀安远军。蜀将王宗?等救之,壁于廉、让之间,与兴元军合击岐兵,大破之于明珠曲,又破之于凫口,是也。廉、让二水,见褒城县。
○大安关即故三泉县也,以宋兼置大安军而名。又石顶关,置于石顶原。二关皆为控扼要地。《志》云:县西百里为金牛驿。盖即州境之金牛废县矣。又顺政驿,在今县治西。
广石戍在县西。先主谋取汉中,屯阳平关。魏将张?屯广石。先主攻之,不克。既而夏侯渊败没,?自广石引兵还阳平。广石盖与阳平关相近也。又石团寨,在县西北。孟蜀时,置寨以守剑北。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下兴州,乘胜拔石?、鱼关、白水等二十余寨,别将败蜀兵于三泉,是也。○鱼关寨,或曰近兴州。宋绍兴中,贮钱帛于此,以给军。
鱼孔隘在县西。宋淳?三年,蒙古破大安军。宋将杨世安守鱼孔隘,孤垒不降。诏即以世安知大安军,是也。又德胜堡,亦在故大安城西南。宋嘉熙元年,广西恩州土酋田兴龙败蒙古兵于此。
略阳县州东北三百十里。东南至府城二百十里,西至巩昌府成县二百十五里。汉武都郡沮县地。三国汉置武兴督于此。晋仍为沮县地。晋惠帝时,尝为杨茂搜所据。后魏太和中,置南梁州于此。寻改为东益州,治武兴郡,又侨置略阳县。梁大同十二年,得其地,置武兴蕃王国。西魏改为兴州,兼置顺政郡,而改县为汉曲县。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改为顺政县。大业初,又改兴州为顺政郡。唐复曰兴州。天宝初,亦曰顺政郡。乾元初,又为兴州。宋因之。绍兴十四年,为利州西路治所。绍熙五年罢。开禧三年,吴曦叛,伪改兴德府。曦诛,改曰沔州。庆元二年,复为利州西路治。嘉定三年,又罢。十一年,复置。端平三年,兵乱,废。元移州治铎水县,而改州治顺政县为略阳县,仍属沔州。明初,改属府。成化二十二年,改今属。县城周四里,编户四里。
○武兴城即今县。《元和志》云:先主以地当冲要,置武兴督守此。筑城甚固,周围五百许步,惟开西北一门,外有仓垒,三面周匝。自晋以后,皆谓之武兴城。义熙二年,仇池杨盛略汉中。后秦梁州刺史王敏退屯武兴。宋元嘉三年,仇池氐杨兴平内附,梁、南秦二州刺史吉翰遣始平太守庞谘据武兴。氐王杨玄遣弟难当来争,谘击走之。升明元年,以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退治武兴。齐建元二年,晋寿民李乌奴叛,数寇梁州,为州兵所败,走保武兴。既而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遣长史裴叔保攻乌奴于武兴,为氐王杨文弘所拔。是年,以杨难当之孙后起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镇武兴。永明十年,氐王杨集始以武兴降魏。建武四年,复来降。永元二年,又叛降魏。魏仍使归守武兴。梁天监二年,氐王杨绍先等始贰于魏,寻称帝。五年,魏克武兴,执绍先,置武兴镇。寻改为东益州,领武兴等郡。十四年,叛氐围武兴,魏南秦州刺史崔暹击破之。大同初,绍先因魏乱,自洛阳逃还,复据武兴。时梁克汉中,绍先子智慧表求归国。诏即以为东州刺史。十二年,仍附梁,梁因置武兴蕃王国授之。大宝二年,西魏将达奚武取武兴,灭杨氏,因改置兴州及顺政郡。隋唐以来,因之。柳宗元《兴州江运记》所谓“崖谷峻绝,十里百折”者也。宋建炎四年,张浚以富平之败,退保兴州。或请移治夔州。刘子羽曰:四川全盛,敌欲入寇久矣,直以川口有铁山栈道之险,未敢遽窥耳。今不坚守,纵使深入,而吾假处夔峡,遂与关中声援不相闻,进退失计,悔将何及?今留驻兴州,外系关中之望,内安全蜀之心,呼召诸将,收集散亡,分布险隘,坚壁固垒,庶几有济。浚从之。于是蜀始可守。及开禧三年,吴曦引金人入凤州,以阶、成、和、凤四州畀之,表铁山为界。曦即兴州为行宫,改州为兴德府,称蜀王。安丙等讨平之。于是始改为沔州。端平二年,蒙古入犯,自凤州至西县,捣西池谷,距沔九十里。既而自白水关入六股渠,距沔六十里。沔无城郭,依山为阻,知州高稼力战不能支,遂陷。蒙古将汪德臣因筑城屯守,既又取利州城之。而蜀口之险,尽入于敌矣。
长举城县西百里。本汉沮县地。后魏为梁州华阳郡地,寻析置长举县及盘头郡于此。正光五年,秦州贼莫折念生遣其党窦双攻盘头郡。东益州刺史魏子建遣将窦念祖击破之。后周郡废,县属顺政郡。隋属兴州。唐因之。后唐同光二年,伐蜀,前锋将李绍琛等至长举,其兴州将以所部兵降,是也。宋仍属兴州。元废。
鸣水城县西南百十里。汉沮县地。后魏置落丛郡。魏收《志》:落从郡领武都、明水二县。明水,即鸣水矣。西魏改置落丛县。隋开皇初,郡废。六年,改县曰厨谷,属兴州。八年,又改曰鸣水。唐因之。宝历初,县废。
仇池城在县西北百六十里。《隋志》:西魏置仇池县,后改曰灵道。隋属兴州。大业初,省入顺政县。又有修城废县,在县西境。后魏太和中置郡,治平洛县。西魏改县曰广长。后周郡废,又以所属下阪县省入。隋仁寿初,改为修城县。隋末废。又柏树废县,亦后魏置,属修城郡。后周废入广长县。
○玉女山在县治东南。山高千仞,多云霞覆之,不见其巅。山多白石,修洁如人形,因名。县西二里有堡子山,或以为武兴山也。又有八渡山,在县北十五里。山下水流环绕,可渡凡八处,因名。
盘龙山县西五里。下有泉水,湾环如盘龙,上有砖浮图。或以此为龙门山。后魏太和中,以氐帅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灵珍举郡降齐,魏主诏李崇讨之。崇自武阶槎山分道而东,表里袭之。灵珍遣从弟建屯龙门,自帅精勇万人屯鹫峡,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鹫峡口聚?石,临崖下之,以拒魏兵。崇命统军慕容炬帅众从他路入,夜袭龙门,破之。崇自攻鹫峡,灵珍败走,遂克武兴。胡氏曰:鹫峡在龙门之西南。今亦见巩昌府成县。
大丙山县南三十里。山有丙穴。其相连者曰小丙山。《志》云:山在沔县西北八十里。盖与县接界也。亦名大景。小景山,唐讳丙,改曰景。又寒山,在县南百里。山高耸,尝有积雪覆其巅。○厨谷山,在县南三百里。崖穴间尝兴云霞,如厨爨之状。
飞仙岭在县东南四十里。上有阁道百余间,即入蜀大路也。又分水岭,在县东南八十里。岭下水流分东西,因名。或曰,即《水经注》所云狼谷也,沮水出焉。
杀金岭县西北百二十里。其旁地曰杀金坪,与凤县仙人关相近。宋绍兴四年,金兀术攻和尚原。时吴?守仙人关,以其弟?守和尚原。馈饷不继,虑金人必复深入,且其地去蜀远,命?别营垒于仙人关右之地,名杀金坪,移兵守之。继而兀术以步骑十万破和尚原,进攻仙人关,自铁山凿崖开道,循岭东下。?以万人守杀金坪,以当其冲。?自武阶路入援,先以书抵?,谓杀金坪之地阔远,前阵散漫,后阵阻隘,宜益修第二隘,示必死战,然后可以必胜。?从之,急修第二隘。?转战七昼夜,始与?会于仙人关。敌败却。
青泥岭在县西北百五十里。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每逢泥淖。五代梁乾化初,岐王李茂贞遣刘知俊等侵蜀。蜀将王宗侃等与战于青泥岭。蜀兵大败,退保安远。又贞明初,蜀将王宗播攻岐,引兵出青泥岭,克固镇。周显德二年,王景伐蜀。蜀将李廷?战败,自唐仓退保青泥岭。宋乾德二年,王全斌等伐蜀,会师于凤州,取青泥岭关路入蜀界。盖五代时蜀人置关于此,以为控扼也。固镇、唐仓,俱见前凤县。
大唐峰在县东南。唐光启二年,?宁叛帅朱玫遣将王行瑜逼车驾于兴元,攻大散关。兴凤帅杨升败走。行瑜进屯凤州,攻兴州。升复弃城遁。诏都将李?等屯大唐峰以拒之,?军败,复取兴州,进屯万仞寨。○角弩谷,在县东北。萧齐建武二年,魏将拓跋英等攻梁州。梁州刺史萧懿遣将据角弩谷及白马沮水,立五栅以拒之,为英所败。今阶州亦有角弩谷。
青野原在县北百四十里。宋绍兴三年,金人扼大散关,游骑攻黄牛堡。吴?自河池驰至杀金坪,驻青野原,分兵援黄牛堡,却之。绍定四年,蒙古遣使速不罕来假道淮东,以趣河南,至沔州青野原,为统制张宣所杀。端平二年,蒙古陷沔州。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自蜀口进屯青野原,蒙古围之。利州帅曹友闻曰:青野为蜀咽喉,不可失也。因驰救,敌引却。黄牛堡,见凤县。
○沮水在县东。《水经注》:沮水出沮县东狼谷中,又东南流,经沮水戍西,而东南流注汉。亦曰沮口。晋宁康初,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为秦将杨安所败。沮水诸戍,皆委城奔溃。盖是时阻沮水列戍,以备秦也。后魏延昌末,梁州刺史薛怀吉破叛氐于沮水,亦在县境。今沮水流经县南,入沔县境而合于汉水。
嘉陵江在县南一里。自徽州流入,又南入宁羌州境,合于西汉水。唐元和中,山南节度使严励,自长举县西,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灌之,通漕,馈成州戍卒,是也。○犀牛江,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即西汉水也。自巩昌府成县流入,下流合于嘉陵江。《志》云:县东有黄坂水,又有南街水,其下流俱流注于嘉陵江。
白水江在县西百二十里。其上源自洮岷卫境东流,经西和成县之境而入县界。又南经宁羌州西,折而西南,入阶州界,历文县及四川龙安府之境,复折而东,至昭化县,入于嘉陵江。亦谓之葭萌水。盖白水盘束山谷间,源流最为纡远云。今有白水巡司置于县西北百十里。
一百八渡河在县城东。自巩昌府徽州界流入境,下流合嘉陵江。明初,徐达下秦州,遂南出一百八渡河,繇略阳入沔州,是也。
乾渠在县北。《旧五代史》:后唐长兴中,冯晖为兴州刺史,以乾渠为理所。清泰初,雄武帅张延朗围蜀文州。蜀将李延厚将兵屯兴州,遣别将救文州。延朗引还秦州,冯晖亦自乾渠归凤翔,是也。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前锋收复乾渠渡,进克万仞、燕子二寨。乾渠,盖往来要地也。
○白马关在县北八十里。一名九股树。今有九股树巡司置于此。又兴城关在县西。《唐志》:兴州有兴城关。是也。
万仞寨在县北。唐光启二年,?宁帅朱玫遣将王行瑜攻兴州,陷之。都将李?击败行瑜军,复兴州,进屯万仞寨。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自凤州从乾渠渡,克万仞、燕子二寨,遂下兴州。
桑林戍在县南。《志》云:五代唐末,兴州所领有三泉、西县、金牛、桑林等戍。清泰初,兴州刺史刘遂请悉集戍兵还洛。于是,散关以南城镇,无复守御,悉为蜀人所有。○合江仓,在县治东。宋开禧中,杨巨源监合江仓,起兵讨叛帅吴曦,杀之。
附见:
宁昌卫在州城内。《通志》:洪武二十九年置,辖千户所五。又沔县守御右千户所,在县治东,洪武中置,旧属汉中卫,今属宁昌卫。
兴安州府东南六百四十里。东至湖广均州七百里,东南至湖广郧阳府五百二十里,南至四川夔州府九百五十四里,西南至夔州府达州一千一百里,北至西安府六百八十里,东北至商州六百二十里。
春秋时庸国地《帝王世纪》云:昔虞帝尝居此,谓之姚墟,亦曰妫?。《通典》谓之妫墟,在州治西北。战国时属楚。秦属汉中郡。汉因之。东汉末,置西城郡。曹魏改为魏兴郡。晋、宋、齐因之宋、齐时,有南上洛郡,皆寄治魏兴。萧子显曰:晋永嘉初,蜀贼没汉中,刺史张光治魏兴。自是每失汉中,刺史辄镇魏兴也。梁天监四年,侨置梁州于此,亦谓之北梁州时汉中没于后魏也。寻复没于后魏,曰东梁州。大同初,复得汉中,改为南梁州。西魏又为东梁州,兼置金城郡永熙二年,东梁州民夷作乱,讨平之。寻改为金州以其地出金也。隋郡废州存。大业初,又改为西城郡。唐复为金州。天宝初,曰安康郡。至德初,曰汉南郡。乾元初,复曰金州。大顺二年,置昭信军。五代时,入于蜀,改为雄武军天?二年,王建得其地,旋失之。既而复取其地,置雄武军。孟蜀亦尝置威胜军于此。宋仍曰金州亦曰安康郡昭化军。元因之,属兴元路,以州治西城县省入。明仍为金州,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改曰兴安州编户四里,领县六。今为直隶兴安州。
州东接襄、沔,南通巴、达,西连梁、洋,北控商、虢。战国时,苏代言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下汉。今州北汉水,东下郧襄是也。汉高入关,使郦商分军出此,先定汉中。魏曹真欲繇斜谷侵汉,魏主诏司马懿溯汉水繇西城与真会汉中。汉蒋琬屯汉中,多作舟船,欲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上庸,以规中原。议者谓事若不捷,还路甚难,遂不果。唐李吉甫曰:金州,秦头楚尾,为一都会。宋初伐蜀,刘光进遣将繇此袭夔州。建炎四年,襄阳盗桑仲陷均房,乘势直捣金州。镇抚使王彦曰:张公方有事关、陕,若仲越金州而至梁、洋,则腹背受敌,大事去矣,急勒兵击却之。绍兴三年,金人谋窥蜀,以吴?驻兵和尚原。不得逞,乃以降将李彦驻秦州,睨仙人关,以缀吴?河池之师。复遣游骑出熙河,以缀关师。古撒离喝遂自商于直捣上津见湖广郧阳府,拔金州而西。蒙古之攻汴梁也,陷梁、洋,出饶风见西乡县,繇金州浮汉而东,战于唐、邓间。夫金州襟带汉江南北,其所系顾不重欤?
○西城废县在州西南三里。汉置县,为汉中郡治。东汉移郡治南郑。建安中,置西城郡于此。魏为魏兴郡治。晋以后因之。宇文周省西城县。隋初复置。开皇十八年,改为吉安县。大业三年,又改为金川县。十二年废。义宁二年,复置西城县,为金州治。唐宋因之。元初废。《志》云:州初治汉水北,去水不过百步,后移水南。明万历十一年,大水,城坏。参议刘致中疏请移治于故城之南原三里许。因易州名曰兴安。今城周四里有奇,门四。
广城废县在州西。东晋时置,属魏兴郡。宋、齐因之。后周时废。○晋兴废县,在州东。沈约曰:魏置平阳县,属魏兴郡。晋太康中,改曰晋兴,为郡治。宋仍属魏兴郡。齐因之。后周废。
○魏山州西南六里。东西南三面皆险绝,一面略通人行。晋太元三年,吉挹为魏兴太守,苻坚将韦钟攻之。挹控山为垒,二年不下。其垒因名吉挹城,是也。今州西五里为西城山,汉江经其下。○赵台山,在州南二里。梁时汉水溢,人避于此。山嵯峨高耸,若楼台然,因名。州北五里又有牛山,高耸为群山之冠。
天柱山州西五十里。悬崖壁立,秀出群岭,下有碧钿、青碌诸洞二十余处。唐宋俱采取入贡,明始停闭。又有香溪洞,香溪水出焉,流至州南二十里,下流入于汉水。○凤凰山,在州西七十里。跨石泉、汉阴、紫阳三县之境,绵亘三百余里。《志》云:州北四十里有将军山,亦以山势雄桀而名。
○汉水在州北四里。自紫阳县东北流入州境。又东流经?阳、白河两县,而入湖广郧阳府界。今城东一里有长春堰,筑以御汉水之泛溢。又有石梯渡,在州东三十里江滨。石崖连亘,过渡处凿为磴,如梯,因名。
衡河州西七十里。流合汉阴县东之月川水,入于汉江,亦谓之恒河。今有千工堰,在州西北七十里。引恒河灌田三十里。又有傅家河,在州北五十里。引流为大积堰,居民资以灌溉。其下流亦南入汉江。
任河在州西。《志》云:旧时有关戍守,曰任河关。又越河在州西北十里。又州东八里有黄羊河。州西二十里有吉河,又有岚河、洞河,与越河、任河俱流注于汉水。
○归安镇在州北。五代周显德五年,李玉自长安袭蜀归安镇。蜀兵据险邀之,败没。胡氏曰:在金州界。○水寨,旧在州城南。《志》云:汉水去州城百步。五代唐置水寨于此,以备蜀。清泰初,蜀将全师郁寇金州,拔水寨。防御使马全节拒却之。
平利县州东南九十里。南至四川大宁县六百里。本汉长利县地,属汉中郡。晋分立上廉县,属上庸郡。宋置吉阳县,属新兴郡。齐、梁因之。西魏改为吉安县,兼置吉安郡。隋郡县俱废入西城。唐置平利县,属金州。宋初废为镇,寻复置县。元省。明初复置。县城旧周六里,今四里有奇。编户八里。
○上廉城在县治东。晋太康初置。刘宋析置吉阳县。齐复分置上廉县,仍属上庸郡。梁因之。西魏并入吉安。刘?句云:县本治于平利川,唐因以名县。五代周显德二年伐蜀,攻秦、凤二州。蜀将孟贻业驻军平利,为褒源之援,即此。
丰利城在县东北百七十里。本汉长利县地。晋为锡县地。刘宋析置丰阳县,属南上洛郡。齐因之,增置北上洛郡及北丰阳等县。后魏时为丰利县。梁大同中,置南上洛郡于此。西魏改为丰利郡。后周废郡,以县属上津郡。隋属金州。唐初属上州。贞观十年,改属均州。宋省。○熊川废县,在县东。又有阳川废县,俱西魏时置。后周省入丰利县。
○女娲山县东三十里。崇峦罗列,形势逶迤。旧有女娲祠,因名。下有灌溪河,西流入于汉水。○锡义山,在县西六十里。又县南三百里有化龙山,南接四川大宁县界。
○界溪河在县东。自湖广竹山县流入境。今县东百二十里有石嘴、黄沙二堰,俱引界溪水以溉田。又秋河,在县东南百五十里。有利河堰,源自四川大宁县流入县西南。又有岚河,自四川达州界流入,引流为线口堰,在县南九十里,其下流俱注于汉江。
○镇坪《志》云:在县东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通志》:县东百三十里有九龙寨。寨后三里有九龙洞,因名。又东三十里有连线寨,途盘十五里至顶,三面壁立,下有连线洞。又东五十里有金鸡寨。平地突起一山,周环有水。正德中,官兵讨贼,尝屯于此。
石泉县州西二百八十里。西至西乡县二百十里。本汉西城县地。萧齐置安乐县,又置晋昌郡于此。梁改曰永乐县。西魏改郡曰魏昌,又改县为石泉县。后周废郡,以县属西城郡。隋属金州。唐因之。圣历初,改为武安县。神龙初,复故。大历初,省入汉阴。永贞二年,复置。宋仍属金州。元废。明初复置。今县城周三里,编户八里。
○魏宁废县在县西南。西魏析石泉县置,属魏昌郡。后周仍省入石泉县。
○十八盘山在县南五里。高出云表,曲盘十八始达于巅,因名。又太平山,在县东九十里。汉江南岸,山高峻,绝顶平广。○池山,在县北五十里。山顶有池,不溢不涸,谓之天池。
堰头岭在县东五里。汉江南岸,下有滩,曰堰滩。又东三十五里有马岭,亦高?,亘二十余里。
○汉江在县城南五十步。自西乡县流入,经城南,稍折而东北,复折而东南,流入汉阴县界。县城褄临汉滨,境内诸水悉流入焉。今县东五里有长安堰,引汉江溉田处也。又东二里有熨斗坝。旧于此堰汉水溉田,以形似名。今废。
红河在县北一里。源出县北二十里之五攒岭。两岸沙石皆红,因名。又有珍珠河,在县西二里,亦出五攒岭,流合红水,南入汉江。今县西七里有七里堰,引珍珠水以溉田。○大坝河,在县西北十里。源出秦岭。繇大坝峰南流,因名。今县西十里有兴仁堰,相近者又有高田堰,俱引大坝河以溉田。又县西有饶风河,自洋县饶风岭流入境,至县西八里,合于大坝河,并流注汉江。《通志》:县有饶峰岭巡司。似误。
迟河县东五十里。《志》云:河名迟者,以此河易涨而难消也。其流入汉水之处,有巨石如蓬花,名蓬花石。旧设迟河巡司于此。○石泉,在县治南。其水清洌,四时不竭,流入汉水,县因以名。
洵阳县州东北百二十里。北至商州镇安县三百二十里。汉置旬阳县,属汉中郡。后汉省。晋太康四年,复置,属魏兴郡。宋、齐因之。西魏始置?阳郡,改旬为?。隋初,郡废,属金州。唐武德初,置?州。七年,州废,仍属金州。宋因之。元废。明初复置。今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氵育阳城在县东三十里。本?阳县地。晋于此置氵育口戍。西魏大统中,置氵育阳郡兼置氵育阳县。后周改为长冈县,既又改置黄土县。隋初,郡废,县属金州。唐初,仍为黄土县。天宝初,复为氵育阳县。宝历中,废。○赤石废县,在县北。西魏置。《隋志》:开皇初,并赤石、甲、临江三县入黄土县。又?城废县,在县西北。唐武德初,分?阳置?城、驴川二县。贞观二年,省驴川县。八年,省?城县。
伎陵城县西五十里。庾仲雍《汉水记》谓即木兰塞,蜀军救孟达之所也。曹魏太和元年,孟达谋以新城归蜀。司马懿潜军击之,八日到其城下。吴汉各遣将向西城安桥木兰塞以救达。《水经注》:汉水东径西城县故城南,又东径木兰塞。南右岸有城,名陵城,周围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叠数十里。中为木兰塞。盖吴军向安桥,而蜀军向木兰也。安桥,应在县东南。胡氏引《水经注》云:安阳西北有高桥溪口,旬水入汉之口也,安桥当在其下。恐误。
○留停山在县治西。峭拔殊甚,行者登之辄为留停,因名。《志》云:县治凭高据阜,四面俱下,不便筑凿。惟县治仓库则缭以石墙,建六门,以孔道所经也。又《梁州记》:?阳县治有南山。其北山为悬书崖,高五十丈。其东为临崖山,峰峦隐隐,环于县治,东瞰汉江,北连鹘岭。
紫荆山县东南五十里。其南有深洞及石池,池旁有石莲。又青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亦有洞,产碧钿石。○羊山,《志》云:在县北四十里。其山连络千里,与终南、商颜冈脉相接。
当门山县东百五十里。有两峰如门,因名。亦谓之穿崖,高可千仞。又东十里为浮云山。山高耸,远望若浮云。○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有洞,产水银、?朱砂。
○汉江在县城南。自州境流入,又东入白河县界。境内冷水、乾溪、乾?诸水,悉流入焉。
旬水在县治东。出商州镇安县南之?山,有直水枝流会焉。东流至县东南入于汉水,谓之旬口。魏西城太守申仪以孟达之叛,引军屯旬口是也。又县西二十五里为闾水,一名闾谷水,自平利县北流入境,平顶水流注焉,北入汉水。又有绪水,源出县东氵育阳废县城西,下流亦入于汉水。
乾?河县北百里,即镇安县之丰阳川也。下流合旬水,达于汉江。《志》云:县北百三十里有水田堰,县北七十里有麻饼河堰,皆乾?河之支渠也。又金河,在县南百七十里,合山谷诸水,北流入汉江。今县南五十里有神河堰,又南二十里有金河堰,县南百五十里为七里关堰,皆引此水以溉田。○西岔河,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今有西岔河堰,去县百里。又有蜀河,在县东北百十三里有堰,下流俱入汉水。
○旬关在县东。或曰,即楚郇阳也。苏秦谓楚北有郇阳,谓旬关矣。颜师古云:旬关,汉中旬水上之关也。沛公入关,郦商别将攻旬关,西定汉中,即此。○清风关,在县北乾?河之上,南宋时为戍守之所。又有鹘岭关,在县东北,亦宋金分界处也。《志》云:今县东百四十里有闾关,置巡司戍守。又县北百二十里有三岔巡司。
申口镇在县界。旧为戍守处。宋《九域志》:?阳县东有申口镇。唐宝应初,襄邓防御使裴戎与山南节度来?相攻,为?所败,追擒之于申口,即此。
汉阴县州西百五十里。汉置安阳县,属汉中郡。后汉因之。建安六年,分汉中之安阳置汉宁郡,以张鲁为汉宁太守。郡寻废。晋改县曰安康县,属魏兴郡。宋末,置安康郡于此。萧齐因之。梁天监二年,入于后魏,置东梁州治焉。后复入梁。大宝末,没于西魏,置直州,又改安康为宁都县。隋初,废安康郡。大业初,废直州,复改宁都曰安康,属西城郡。唐武德初,置西安州,寻亦改为直州。贞观中,州废,以县属金州。至德初,改今名。宋因之。绍兴初,徙治新店。元省。明初,复置。县城周四里,编户七里。
○安康废县旧治在今县北二十里。《志》云:县西二十里有安阳故城,汉县治也。晋移治于此。后魏为东梁州治。西魏主钦初,宇文泰遣军入南郑,命王雄分军取上津、魏兴。东梁州刺史李迁哲以州降。未几,安康人黄众宝叛魏,攻魏兴,执太守柳桧,进围东梁州。王雄击平之。东梁州治安康也。南宋始移县于今治。又直城废县,在故县城东。本东晋初戍守处。后魏置直城县,为金城郡治。梁普通六年,北梁州刺史锡休儒等,自魏兴侵魏梁州,攻直城,不克而退。魏收《志》:东梁州金城郡,领直城县。盖郡县寄治于安康郭下也。萧?置直州,盖因直城而名。
宁都废县在县东七十里。晋元帝以蜀汉流民置宁都县,属晋昌郡。宋末,改属安康郡。齐因之。后魏亦曰宁都县,属魏明郡。西魏废,寻改安康曰宁都。唐武德初,复分安康置宁都、广德二县,属西安州,寻属直州。贞观中,省。○汉阳城,在县东三十五里。后魏置魏明郡,治汉阳城,是也。后周废。俗讹为汉王城。
○凤凰山县南二十五里。俗称龙子山。叠嶂十有二层。又双乳山在县东五里,以两峰并峙而名。○横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又箭?山,在县东北百八十里。山产箭竹。
○汉水在县西。自石泉县南流经县境,又南流入紫阳县境。《志》云:汉水在县南八十里。盖自紫阳县东北流,复经县境,又东流入州界也。
直水在故县治西。《志》云:自商州镇安县西南境流入县界。《水经注》:直水北出子午谷岩下。其支流东注旬水,其正流东南径直城西注于汉。旧直城、直州以此水名。
恒河在县东北二里,即州西北境之衡水也。西南流入县界。县东又有青泥水,自北流合焉,并合于月河。○月河,在县城西。源出县东六十里之月岭山,流经此,南注于汉水。今城西有月河堰,即引月河溉田处也。又县境以堰名者,凡数十计,皆分引汉水及直河、恒河之流以溉田。
○方山关县西三十二里。唐贞观二年,置关于此。北阻方山,南临汉水,当东西驿路之冲。
氵敖头戍在旧县治西。《水经注》:汉水径黄金南,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也。傍山通道,水陆险凑,置戍于此,统领流杂。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陷汉中。宋将萧承之自襄阳缘道收兵,进据氵敖头。难当焚掠汉中,引众西还,是也。
白河县州东三百七十里。东南至湖广郧阳府百二十里。本?阳县地。成化十二年析置,隶郧阳府,寻改今属。县城周不及一里,编户八里。
○凤岭在县城北。环绕西南,如凤翥然,因名。
长沙平在县东。宋建炎四年,襄阳盗桑仲陷均房,直捣金州白土关。王彦遣将击之,为仲所败。或劝彦避其锋。彦不可,勒兵趣长沙平,阻水据山,设伏以待。仲败走,追奔至白碛,逐复房州。白碛,在湖广房县界。
○汉江在县北二里。自?阳县流入境,又东入湖广郧县境。今城北有汉江渡,又有临江桥跨江上。又县东一里有白石河渡,又东十里有大黄滩渡,县西六十里有月潭渡,又三十里有吴家渡,俱汉江津济处也。
白石河在县南。有二源:一出县东南九十里之漫营岭,西北流;一出县西南百二十里之棕溪岭,流为马床河。与大小冷水河俱东北合于白石河,共注于汉江。
○白土关在县东。旧为州境之要隘。《舆程记》:县西四十里有夹河关。
紫阳县州西南二百十五里。本汉阴县地。正德七年置紫阳堡,明年升为县。城周四里,编户五里。
○天马山在县治南。以形似名。《志》云:县治北有神峰岭,木石?岩,状若屏风。又天城山,在县西。团螺山,在县西北。亦皆以形似名。○目连山,在县东十里。又东十里曰三台山。又有鸡鸣坡,在县西六十里,高出云霄。
○汉江在县西五里。自汉阴县南流入境,又东北流入汉阴县界。《志》云:县西一里有双水渡,县东十五里有中沙渡,皆汉江津济处也。
五郎水县南五十里。北流入于汉水。又县南一里,有任河。《志》云:源出四川大宁县,亦北流入汉。又县东南有汝河,县西北有灌河、松河、小石河,俱流入于汉江。
附见:
兴安守御千户所在州城内。本金州守御千户所。洪武中建。万历中改今名。
◇汉中府东至湖广郧阳府一千一百六十里,南至四川巴州四百六十里,西南至四川广元县朝天岭四百九十五里,北至凤翔府六百三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三千五百三十里,至南京三千五百四十里,至布政司九百六十里。
《禹贡》梁州之地。春秋时为蜀地。战国初属秦,后为楚地。楚衰,又属于秦。秦置汉中郡。汉因之汉高祖初为汉王,都南郑。即此。后汉初,入于公孙述更始二年,封宗室嘉为汉中王。既而公孙述有其地。寻讨平之,仍为汉中郡。后汉末,张鲁据其地,改汉中曰汉宁。魏武征汉中,走张鲁,复为汉中郡。旋入于蜀汉,分置梁州治焉。魏末平蜀,亦曰汉中郡,仍置梁州。晋因之。后没于李蜀。桓温平蜀,复置梁州。旋陷于苻秦,其后复得之晋义熙初,氐王杨盛据汉中,梁州寄治。魏兴九年,乃治苞中,亦谓之南城。宋元嘉十一年,复治南郑。历宋、齐至梁,皆为重镇。梁天监三年,没于后魏。大同初,复得其地梁置南梁州于普安,今四川剑州也。亦谓南郑曰北梁州。及元帝末,又陷于西魏,亦置梁州及汉中郡。后周改曰汉川郡。隋初郡废,而州如故。炀帝废州,复为汉川郡。唐初亦曰梁州武德初,置梁州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自是督府恒置于此。开元十三年,改为褒州。二十年,复故开元二十一年,分置山南西道治梁州。上元以后,山南西道节度亦治于此。天宝初,亦曰汉中郡。乾元初,复为梁州。兴元初,德宗以朱Г之乱,狩于梁、洋,升为兴元府。唐末,没于王建。建改山南西道曰天义军。寻复故。后唐同光中收复。清泰初,没于孟知祥。宋平蜀,升为兴元府亦曰汉中郡及山南西道节度。元为兴元路。元末为明玉珍所据。明朝洪武三年,定梁、益,为汉中府,领州二,县十四。今仍曰汉中府,升兴安州直隶,领县六。
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春秋以来属楚《秦纪》:孝公元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故楚为最强,秦不能难也。秦惠文君十三年,攻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而楚始见陵于秦矣。苏代曰: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下汉。此言秦之能为楚祸也。齐Г王遗楚怀王书曰:王欺于张仪,亡地汉中。李斯曰:惠王用张仪之计,南取汉中。汉中诚重地矣苏秦亦言:秦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沛公自武关入秦,郦商别将攻郇关见?阳县,西定汉中。及项羽分王诸侯,以沛公王巴蜀,都南郑,分关中地王秦三降将,以距塞汉。汉王怒。萧何曰: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王汉中,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及韩信劝王东出陈仓,定三秦,而帝业遂基于此。公孙述之据蜀也,亦北有汉中,窥伺秦陇。其下荆邯说述曰:宜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其后张鲁据此,凭险自雄阎圃曰:汉川财富土沃,四面险固。是也。曹操之取汉中也,司马懿曰: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操不听。师还。法正言于刘备曰:操定汉中,不因此时以图巴蜀,乃留军屯守。今举众往讨,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不可失也。备即引兵争汉中,斩其守将夏侯渊。操闻之,从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遮要,胡氏曰:操以斜谷道险,恐为备所要截,先以军遮要害处也。或以为地名。备敛众拒险以待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于是,以汉中为重镇。终汉之世,魏延、蒋琬及姜维相继屯守又汉建兴五年,丞相亮率诸军,北驻汉中。孔璋曰:汉中地形险固,四岳三途,皆不及也。黄权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杨洪曰:汉中,益州咽喉,若无汉中,是无蜀也。是故,巴蜀有难,汉中辄没。《三国志》:初,昭烈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后皆承此制。姜维以为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搏之。此殄敌之术也。后主从之。及钟会来侵,遂平行至汉中,繇维自弃其险也。李雄据蜀,亦兼汉中。苻坚之强也,亦南取汉中,入成都。自宋、齐及梁,皆以汉中邻接氐戎,常为重镇。及西魏乘梁之弊,宇文泰使达奚武入南郑,尽收剑北地,而剑南亦旋入于魏。隋李延寿曰:南郑要险,为成都之喉嗌。唐定长安,遂遣兵入散关,取汉中,而巴蜀风靡矣。及兴元初,以朱Г、李怀光相继煽乱,驾幸梁州。时山南地薄民贫,粮用颇窘,议西幸成都。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言于上曰: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图收复,籍大军以为声援。若幸西川,则晟未有收复之期也。李晟亦表言:陛下驻跸汉中,所以系亿兆之心,成灭贼之势。若规小舍大,迁都岷峨,则士庶失望,虽有猛将谋臣,无所施矣。上乃止。欧阳詹曰:汉中居秦之坤,为蜀之艮,连高夹深,九州之险也。李吉甫曰:汉中者,巴蜀之捍蔽。自开元以后,山南西道尝治此,用以北援关中,南通蜀口。盖自天宝南巡,以迄广明西狩,汉中皆为中顿。王建窃据益州,尽并山南之地,与关陇为敌。五代梁乾化元年,李茂贞遣刘知俊等侵蜀,败蜀兵,围蜀将王宗侃于安远见沔县。唐道袭保兴元,众欲弃城遁。道袭曰:无兴元则无安远,利州遂为敌境矣。吾必以死守之。既而岐兵败退。及郭崇韬自汉中南下,席卷两川。孟知祥乘李从珂之乱,并有山南,后又浸?及于秦凤。五代周显德二年,取其秦、凤、阶、成四州,宋遂因为平蜀之本。乾德二年,王全斌自凤州而进,先平汉中,蜀不可保矣。宋之南也,张浚请治兵于兴元,以图中原。上疏言汉中形胜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积粟理财,以待巡幸。赵开曰:汉中之地,后可据而安,前可恃而进。牟子才曰:汉中前瞰米仓,后蔽石穴,左接华阳黑水之壤,右通阴平秦陇之墟。黄权以为蜀之根本、杨洪以为蜀之咽喉者,此也。绍定三年,蒙古攻金,取凤翔。降人李昌国言于蒙古曰:金人迁汴,所恃者潼关、黄河耳。若出宝鸡,侵汉中,不一月,可达唐、邓。如此则大事集矣。蒙古从之。遂入大散,破凤州,陷梁洋,出饶风见西乡县,浮汉而东,金因以亡。继又略沔、利诸州,以重兵屯戍,宋遂亡川蜀之半。明初,大军定关中,徐达下秦州,遂南出略阳,入沔州,而分遣将繇凤翔入连云栈,合攻兴元,克之,盖所以制蜀之肩背也。最后山南群盗,纵横其间,而雍、豫、荆、梁,交受其病。《志》曰:汉中入关之道有三,而入蜀中之道有二。所谓入关中之道三者,一曰褒斜道,二曰傥骆道,三曰子午道也。所谓入蜀中之道二者,一曰金牛道,二曰米仓关道也。今繇关中以趣汉中,繇汉中以趣蜀中者,谓之栈道。其北道即古之褒斜,南道即古之金牛。而子午、傥骆以及米仓之道,用之者或鲜矣。
褒斜道。南口曰褒,在褒城县北十里;北口曰斜,在凤翔府?县西南三十里旧《志》:大散关南至梁州五百里而近,由梁州出褒斜至长安九百三十三里,驿路千二百二十三里。谷长四百七十里,昔秦惠王取蜀之道也《十三州志》:昔蜀王从车数千余,猎于褒谷。秦惠王怪而问之,遗蜀王金一筐。蜀实筐以土,以报秦王。秦王怒,因以灭蜀。汉王就封南郑,张良送至褒中。后汉初平二年,刘焉牧益州,以张鲁为督义司马,使掩杀汉中太守,断绝斜谷阁道。建安二十二年,先主争汉中。曹操出斜谷以临汉中,不克。既还,数言南郑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也。蜀汉建兴五年,武侯将伐魏,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魏延曰:愿假延奇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谷而北,不出十日可到长安。魏人闻延奄至,必弃城走。比东方合聚,尚二十余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武侯不用,乃扬声繇斜谷道取?。魏使曹真屯?谷以拒之。八年,魏曹真欲繇斜谷侵汉。陈群曰:斜谷阻险,转运有钞袭之虞。是也。十二年,武侯作木牛流马,复运米集斜谷口,治邸阁,率大众出斜谷,至?,军于渭水南。既而武侯卒,杨仪等整军而还,入谷然后发丧。魏延不受命,引兵先据南谷口,逆击仪等,兵败走死。景曜六年,魏钟会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趣汉中。魏景元五年,司马昭以槛车征邓艾,命钟会进军成都,又遣贾充将兵入斜谷。时钟会谋以蜀叛,欲使姜维将五万人,出斜谷为前驱,不果。晋太元七年,桓冲遣杨亮等攻蜀。亮乘胜进攻涪城。苻坚遣张蚝等驰救,蚝出斜谷,亮遂引还。齐建武二年,魏元英攻梁州,还入斜谷,会天大雨,士卒截竹贮米,执炬火于马上炊之。是时,齐梁州刺史萧懿遣人诱说仇池诸氐,使起兵断英运道及归路。英转战而前,乃还仇池。后魏正始四年,开斜谷旧道,以达梁州。胡氏曰:汉高祖为汉王,从杜南入斜谷杜南,见长安县,张良送至褒中。意此即斜谷旧道。诸葛亮声言繇斜谷取?,非杜南旧道也。以事势言之,承平时,自长安入蜀,其取道就平易;南北分争,塞故道而开新路,以依险阻。今魏欲就平易以通梁、益,故复开旧道也据北魏太原王远《石门铭序》,谓此门汉永平中所穿,湮塞久之。至此复开,则所开者即今褒谷中道也。石门,见褒城县。西魏末,宇文泰使崔猷开梁汉旧路。猷因开通车路,凿山湮谷五百余里,至于梁州,亦即褒斜道矣。唐兴元初,以朱Г、李怀光之乱,车驾幸梁州。时李楚琳帅凤翔,帝颇疑之楚琳先是贼杀主帅,叛附朱Г。陆贽曰:今勤王之师,悉在畿内,急宣速告,晷刻是争。商岭则道迂且遥,骆谷复为盗所扼,仅通王命,惟在褒斜。若又阻艰南北,遂将?绝,愿厚加抚循。从之。既而浑?率诸军自斜谷出,拔武功,屯奉天时李楚琳遣军从?拔武功。元和初,刘辟据西川叛,诏高崇文等讨之。崇文出斜谷,李元奕出骆谷,共趣梓州。五代梁乾化初,岐王李茂贞遣将刘知俊等侵蜀,围安远军。蜀将王宗弼救安远,及知俊战于斜谷,败之此斜谷,当即褒谷。斜谷去安远甚远,史以褒斜相通,互言之耳。或曰:盖在斜谷道中也。既而蜀败岐兵于安远,引兵还。蜀将唐道袭先伏兵于斜谷邀击,又败之。自此以后,斜谷道废,多以散关为南北之冲。又《禹贡》梁州贡道曰:逾于沔,入于渭。释之者曰:沔渭之间,有褒、斜二水。褒南通沔,斜北通渭。其间绝水百余里,故言逾言入也。《地志》:褒、斜二水,并出衙岭山见凤翔府?县。斜水北至?入渭,褒水南至南郑入沔。祝氏云:褒水出太白山,大约褒之流长而斜之流短。《河渠书》:武帝时,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之,言抵蜀从故道颜师古曰:故道即今凤县。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此,汉中谷可致。而山东从沔无限,便于底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近便,而水湍石不可漕。然则褒斜之道,《禹贡》发之,而汉始成之,大约宜于陆,不宜于水。今南褒、北斜,两谷高峻,中间褒水所经,曹操所言五百里石穴也。《水经注》:褒水历故栈道下谷,俗谓之千梁无柱。张良送高祖至褒中,说之以烧绝栈道备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盖栈道秦时已有之。所谓范雎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者也。汉高烧绝栈道,因别开西路,从故道北出以袭陈仓,而栈道遂废。武帝时复治之。后汉顺帝延光四年即位按延光,安帝年号。顺帝盖即位于延光之四年也,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盖修栈道也。诸葛武侯与兄瑾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即褒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武侯出师,屡修斜谷邸阁。及卒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其后按旧修路,悉无复水中柱。径涉之人,浮梁震动,无不摇心而眩目矣。季文子曰:自褒城县北褒谷至凤州界,一百五十里,始通斜谷。谷中褒水所经,皆穴山架木而行。《汉中志》:褒斜谷中,宋时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九间,元时有板阁二千八百九十二间。历代制作,增损不定。前朝因故址修造,约为栈阁二千二百七十五间,统名之曰连云栈。陆贽所云“缘侧径于岭岩,缀危栈于绝壁”者也《褒中志》:洪武二十五年,命普定侯监督军夫,增损历代旧路,开通修建,起自褒城县。计鸡头栈八十五间,有巡司戍守。一名鸡头关。关旁有大小石洞,北桥栈三间,石嘴七盘栈九十二间,今亦曰七盘栈阁。河底七盘下桥栈一十五间。独架桥栈一百四十二间。倚云栈五十一间,今亦曰响林滩栈阁。石佛湾栈八十五间,今亦曰盘云坞栈阁。堡子铺栈六十间。飞石崖栈二百八十间,今曰老君崖桥阁。关王碥栈二百二十间。东云栈九十二间。石碑口栈十间。十二眼栈八十间,今亦曰白石崖栈阁。青桥铺栈三间,今亦曰古碑桥。曲槛桥六十间,今亦曰黄草山栈阁。马桥铺栈十间,今亦曰青桥栈。顺平栈三十四间,今亦曰马道关栈阁。逍遥栈五间,今曰青桥。登空栈八十六间,今曰老君崖阁。三岔铺桥三间,今曰马道南桥。河底栈二十六间,今曰浴马泽栈阁。长亭铺栈三十八间,今曰甜竹碥栈阁。半坡栈五十八间,今曰上天桥。燕子碥栈六十一间,今曰燕子栈。滴水桥百二十一间,今曰火烧碥栈阁。武曲铺栈二间,今曰南桥。马玉栈二十六间,今曰簸箕碥栈阁。虎头关栈三十八间。盘虎栈一百一十五间。青云栈三十六间,今曰?葛鱼栈。碧霄栈四十五间。焦崖铺桥四间。黑龙湾栈七十一间,今曰武曲湾栈阁。飞仙关二十三间,今曰武曲关北栈阁。黑龙栈十间,今曰石沟桥。小湾栈二十三间,今曰八里关栈阁。云门栈十二间,今曰武关北桥。登坡栈五十间,今曰新开岭栈。转湾边山崖子栈八十五间,今曰安山湾栈阁。青阳栈十五间,今曰青水栈。共二千二百七十五间也。又《舆程记》:陕西栈道长四百二十里。自凤县北草凉楼驿,为入栈道之始。六十里至凤县,有梁山驿。又六十里至三岔驿。又七十里至松林驿。又南六十里至褒城县之安山驿。又六十里为马道驿。又五十二里至鸡头关。关南八里即褒城县,有开山驿。自县而东五十里为汉中府,自县而南五十里为黄沙驿。至此路始平,又为出栈道之始矣。又四十里而至沔县,有顺政驿。自县而西,又金牛道之始也。自凤县至褒城,皆大山。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其间乔木夹道,行者遇夜或宿于岩穴间。出褒城,地始平。
傥骆道。南口曰傥,在洋县北三十里;北口曰骆,在西安府??县西南百二十里有骆谷关。《九域志》:骆谷关至洋州五百余里。《通典》:汉中至长安,取骆谷路,凡六百五十二里。谷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盘。汉延熙七年,魏曹爽来侵,诸军入骆谷三百余里,不得前,牛马转运死略尽,引还。费?进据三岭以截爽三岭:一曰沉岭,在??县;一曰衙岭,见?县;一曰分水岭,见武功县。胡氏曰:自骆谷出扶风,间以中南山,其间有三岭也。一云骆谷有三岭关,爽失亡甚众。二十年,姜维引兵出骆谷,至沉岭,魏邓艾拒却之。景曜六年,魏钟会分兵从骆谷趣汉中。晋永和五年,梁洲刺史司马勋出骆谷,破赵长城戍,壁于悬钩俱见??县。义熙六年,桓玄余党桓石绥等,自卢循入寇,起兵洛口亦作骆口,袭据西城见兴安州。唐武德七年,开骆谷道,通梁州。兴元初,德宗繇骆谷幸兴元,李怀光遣将孟保等据南山,邀车驾。保等不欲行,至??,复帅众而东,纵兵散掠。繇是百官从行者,皆得入骆谷。自是关中多故,朝廷每由骆谷而南,以其道近且便也。元和初,高崇文讨刘辟于西川,分遣李元奕出骆谷。广明初,黄巢入关,僖宗亦趣骆谷,幸兴元。宋白曰:自兴元东北至长安,取骆谷路,不过六百五十二里。是往来之道,莫便于骆谷也。而五季以来,骆谷渐成荒塞,何欤?《水经注》:汉水经倘城南,与洛谷水合,水北出洛谷,谷北通长安,其水南流注于汉水。
子午道。南口曰午,在洋县东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有子午关,见长安县。《通典》:汉中入长安,取子午谷路,凡八百四十一里。谷长六百六十里。或曰即古蚀中也蚀,音力。项羽封沛公为汉王,都南郑。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盖即此。汉元始五年,王莽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后汉顺帝初,诏罢子午道,通褒斜路。蜀汉建兴六年,魏延愿假奇兵五千,当子午而北。八年,魏曹真请繇斜谷伐汉。诸将或繇子午谷,或繇武都入,皆不能达。景曜六年,魏钟会分兵由子午谷入汉中。晋永和十年,桓温伐秦,遣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谷,向长安。齐永明十一年,后魏主宏南寇,遣其将拓跋?分道出子午谷。颜师古曰:旧子午道在金州安康县界子,北方也。午,南方也。道通南北,因名子午。安康与长安地界,南北相对,故颜氏谓旧道出于此。萧梁时,将军王神念以缘山避水桥梁百数,多有毁坏,乃别开乾路,即今道也。西魏大统末,宇文泰遣达奚武将兵取汉中,别将王雄出子午谷攻上津上津,今湖广属县。或以为据此则仍是旧道。盖从洋县分道而东,安康今之汉阴,与洋县本相近也。唐天宝中,涪州贡生荔枝,取西乡驿入子午谷,不三日至长安。五代汉初,晋昌帅晋昌,即今西安府赵匡赞附于蜀。蜀遣将李廷?出子午谷应援。匡赞旋变计归朝。廷?将至长安,欲归,汉将王景崇邀败之于子午谷。宋嘉定十三年,四川宣抚司安丙遣诸将分道出师,兴元将陈立出大散关,统制田冒出子午谷,寻引却。《志》云:子午水出子午谷中,亦南流,注于汉。《华阳记》:子午、骆谷、褒谷并为汉中北道之险,而骆谷尤近。故唐世长安有事,每从此幸兴元。至于从来用兵,其三道并出者,钟会而外,不多见也。《洋州志》:州之要地有三,置关有八。要地者,褒谷、骆谷、子午谷也;八关者,白椒、水桐、碓水、?岭、三岭、重阳、华阳并青锉寨为八也。三岭关在骆谷中,即蜀费?邀击曹爽处。宋又于谷口置石佛堡,子午谷口置阳岭寨,西城县置渭门、分水等寨,皆称备御要地。而近时所重,惟在褒斜。
金牛道。自沔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属保宁府之大剑关口,皆谓之金牛道,即秦惠王入蜀之路也《华阳国志》:秦惠王欲伐蜀,患山道险?厄,乃作五石牛,言能粪金以绐蜀。蜀王负力而贪,令五丁开道引之。秦因使张仪、司马错随而灭之,因谓之金牛道,亦曰石牛道。考《十三州志》《水经注》《舆地广记》,皆祖是说。夫金牛之名,传讹已久。薛?有云:梁州旧禹迹,谬以五丁传。谅矣。自秦以后,繇汉中至蜀者,必取途于此,所谓蜀之喉嗌也。钟会下关城,趣剑阁,即是道也。历南北战争,以迄金、元角逐,蜀中有难,则金牛数百里间皆为战场。明初,太祖命傅友德伐明升,谕之曰:蜀人闻我西伐,必北阻金牛。宜出其意外,直捣阶、文。盖金牛入蜀之正道,阴平入蜀之间道,间道必自阶、文,而正道则在汉中也今自褒城县至朝天岭,共四百四十里。《舆程记》: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又六十里为青阳驿。又四十里为金牛驿。其相近者有五丁峡,亦曰金牛峡。又七十里为宁羌州。州北十里有柏林驿,州南四十里为黄霸驿。驿南有七盘关,为川陕分界处。又六十里为神宣驿。又七十里至朝天岭,岭有朝天驿,计程共四百四十里也。又南至广元县六十里。繇金牛而南至朝天岭,岭地最高。繇岭而西,则自剑阁趣绵汉以达于成都。繇岭而南,则自保宁趣潼川以达于成都记云,自朝天岭西南至剑门一百六十五里,自剑阁至成都六百三十里,自朝天岭至保宁三百六十里,自保宁至成都六百九十里。保宁迂而剑阁捷,故剑阁最为冲要。
米仓道。自南郑而南,循山领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后汉建安二十年,曹操击张鲁。鲁闻阳平已陷,乃奔南山,入巴中。贾耽曰:兴元之南,有道通于巴州,路皆险峻,中间有米仓山在南郑西南百四十里。又有孤云山,行者必三日始达于岭,所谓“孤云两角,去天一握”也孤云两角,或谓二山名,或云孤云山有两峰对峙耳。米仓南临中巴巴州在三巴之中,谓之中巴,北瞰兴元,实为孔道。是时张?守汉中,亦繇此入巴中,进军宕渠之蒙荡石见四川渠县之八?山,为张飞所败而还。自是繇汉中入三巴者,恒取道于此。五代梁乾化元年,岐王李茂贞遣刘知俊侵蜀,围王宗侃于安远。遣使求救于蜀主,自中巴间行至泥溪泥溪,见四川昭化县。宋开禧二年,吴曦叛,引金人入凤州。兴元帅程松亟趣米仓山,繇中巴遁入阆州,复顺流趣重庆。绍定四年,蒙古入洋州,分遣其将莫哥自洋州趣米仓。盖自兴元达巴州,不过五百里。达巴州,则垫江以北垫江,见四川合州,尽皆震动,而阆中危难,在肘腋间矣《通典》:自洋州东南至通州七百三十九里。通州,今四川夔州府之达州。盖入蜀非一路也。夫汉中,关川陕之安危,立国于南北者所必争也,而地利可不知哉!
南郑县附郭。周时为褒国地。及周衰,郑桓公殁于犬戎,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城南郑。躁公二年,南郑反。惠公二年伐蜀,取南郑,秦厉公城之。沛公封汉中,初都此,后为南郑县。东汉始为郡治,后州郡皆治焉。今编户五里。
○汉中城在府城东北二里。相传即秦厉公所筑。《秦纪》: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躁公二年,南郑反。盖本蜀地,厉公时属秦,后复叛入于蜀也。《水经注》:南郑故褒之附庸。周显王世,蜀有褒汉之地。至六国,楚人兼之。怀王衰弱,秦略取焉。周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汉中郡,因水而名。汉王都南郑,其大城周四十里。城内有小城,南凭、北结、环雉、金墉、漆井,皆汉所修筑,地沃川险。晋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马勋断小城东面三分之一,以为南郑县治。自宋、齐、魏,咸相仍焉。又南有汉阴城,相传吕后所居。《胜览》:隋大业中,徙郡于故城西南,临汉水。即今郡治也。一云,今城宋嘉定十二年所置。明正德五年,?以砖石,万历以后增修。天启元年,拓城东北角百余丈。今城周九里有奇,门四。
白云城在府东北。西魏时置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复置白云县。九年,废入成固县。《寰宇记》云:南郑城,西魏改为光义县,隋复旧。未知所据。○曹操城,在府北十七里。《志》云:蜀先主取汉中,操驰救,军遮要以临汉中。即此城也。
下桃城在府东。南北朝时戍守处。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据汉中。梁州刺史萧思话遣将萧承之等拔黄金戍。难当将赵温弃梁州城,退保小城。其党薛健等亦退保下桃城。继而复攻围黄金戍,不能拔,因烧营走,据大桃。承之等追击之,至南城。《志》云:南郑有下桃城。又有大桃城,近褒中。黄金戍,见洋县。
○汉山在府南二十里。四峰八面,北距汉水,南接巴山。山顶有池,冬夏不竭,名曰天池。池水流入于沔。又龙冈山,在府西十里。《华阳国志》:龙冈北临汉水,南带廉津。是也。
立石山府西南三十里。其山东连青锉,西接金华。《志》云:青锉山,在府西南五十里。山多杉桧,顶有一石如锉。金华山,在府南七十里,巍峰环绕,旁有数泉,合为一池。○黄牛山,在府西南五十里。山下为黄牛川。《十道记》:此川有再熟之稻,土人重之。又旱山,在府西南六十五里。山高耸,云起即雨,旱岁人以为望,因名。一名?山。其南又有一峰特出,为玉京山。
七峰山府北五十里。峰峦峭拔,其数有七,因名。又天台山,在府西北七十里,顶平如台,郡治坐其冈脉。有飞泉数百尺,汇为深洲,号佛子潭。
巴岭山在府西南一百九里,亦曰大巴山。其山延绵深广,中包孤云、两角、米仓诸山,南接四川巴州之小巴山。亦见四川巴州。○笼盖山,在府西南八十里。《志》云:山之南麓与巴山相接,老渚河源出于此。
米仓山在府西南百四十里。牟子才云:汉中前瞰米仓。是也。又孤云山,在米仓西。《志》云:山在褒城县南百二十里,亦曰两角山,皆南达巴中之道也。见前米仓道。
梁州山府东南百八十里。其西与孤云、两角山相接。大山四围,中三十里甚平旷。相传为古梁州治。○仙台山,在府南百九十里。上有古城三面。其山高耸不可登。一名玉女山。
赤崖在府城西北。亦曰赤岸。武侯屯汉中,置赤岸库以储军资。又与兄瑾书曰: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又云: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即此也。建兴十二年,武侯卒于五丈原。杨仪等整军入谷。司马懿追至赤岸,不及而还。○武乡谷,在城北门内。《志》云:蜀汉封丞相亮为武卿侯,盖邑于此。《梁州记》:武卿谷,在南郑县东北三十里。《十道志》云在县南。
○汉江在府城南三里。《志》云:汉水出沔县嶓冢山。亦曰漾水,东南流,合沔水。其沔水出略阳县东狼谷中,即嶓冢之别源也。亦曰沮水,以初出沮洳然,故名。南流经褒城县南,又东南至南郑而合漾水。详大川汉水及川渎异同。
廉水在府城西南四里。《梁州记》:水出大巴山北密谷中,流经南郑县西龙冈山下,又北至褒城县境,入于汉。今府南十五里,有杨村堰,又南五里为鹿头堰,又南五里为石梯堰,俱引廉水以溉田。○老渚河,在府城南,源出笼盖山,东北流,注于汉。
褒水在府西北三十七里。自凤县历褒城县流入界,入于汉水。今府西十里有沙堰,西北十五里有羊头堰,又西北十里有广通堰,皆引褒水以溉田。
涔水在府南。《水经注》:源出旱山,东北流,至城固县境,入于汉水。亦谓之黄水。今城南二十里,有老溪堰,又南十里有红花堰,俱引涔水而成。
○青石关在府南九十里。宋置。今有巡司戍守。
厄水戍在府境。晋建兴初,梁州贼杨虎击刺史张光,屯于厄水。盖其地临水为险云。
褒城县府西北四十五里。北至凤县三百十里。古褒国,周幽王得褒姒于此。秦为褒县。汉曰褒中,以地在褒谷中也。魏、晋因之。晋义熙中,改为苞中县。宋省。后魏永平初,于此置褒中郡及县。梁大同初,郡废。隋初,曰褒内县。开皇九年,改为褒城。义宁三年,复曰褒中。唐贞观三年,又改为褒城县。今县城周三里,编户二里。
○苞中城在今县南。汉曰褒中。后汉永昌四年,滇零羌寇褒中,汉中太守郑勤移屯于褒中,是也。晋义熙中,改曰苞中。沈约曰:谯纵灭梁州,还治汉中之苞中县。县在南郑西南,亦谓之南城。宋初因之。元嘉十年,仇池氐杨难当南寇,刺史甄法护为所攻,南城失守。明年,刺史萧思话遣萧承之追击难当将赵温,至南城。寻又遣行参军王灵济出洋川,攻难当将赵英于南城,拔之。以南城焚毁,不可复固,乃移治南郑,是也。后魏永平初,复置褒中县于此。隋、唐为褒城县治。《志》云:旧褒城治县南十里打钟村。宋嘉泰中,徙治于山河堰东南五里,后又移今治。又有古褒国城,在今县东三里骆驼坪,中有褒姒井。
万石城在县东南。《水经注》:汉水东径万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余丈,四面临卑,形若覆瓮。水南遏水为阻,西北并带汉水。其城宿是流杂聚居,故世亦谓之流杂城,盖晋宋间筑。又三交城,在县东北。《水经注》:褒水东南径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一水北出长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取名焉。
武乡城在县西十七里。后魏延昌初,置武乡县,属褒中郡。后周废。又县西南有廉水城,亦后魏延昌中置,县属褒中郡。梁大同中,废。宋绍兴四年,亦置廉水县,属兴元府。嘉定中,废。《一统志》:宋置廉水县,在今府南五十里。
○连城山县北六里。山有十二堡相连属,因名。中有池,广二亩。相传汉王所凿,亦名汉王山。又东北五里为同鼎山,以汉王、鸡翁与此山鼎峙而名。○鸡翁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志》云:山有石峰临黑龙江,突起如鸡冠状。
箕山县北十五里。山有秦王猎池及丙穴。道人谷,或云箕山之谷,亦谓之箕谷。谷口有石如门,曰石门,广二步,深八步,高一丈,相传蜀五丁所凿。汉高通之,以避子午之?厄,为汉中入蜀之险蔽。左思《蜀都赋》云“阻以石门”者也。《水经注》:褒水又东南得丙水,水上承丙穴,出嘉鱼。左思称“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者也。褒水又东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汉永平中,司隶校尉犍为杨厥所开也。○牛头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其上云覆如笠,即雨。亦名戴笠山。下有灵液泉。
中梁山在县南三十里。以其镇梁州之中,故名。山有泉,注鹤腾崖下,曰鹤腾泉。《南郑志》:鹤腾山,在南郑县西南四十里。盖与此山相接也。鹤腾崖之水,北注于沔水。
黄草山县北四十里,有黄草坪,即连云栈诸山也。青桥驿设焉。又马道山,在县北九十里。马道水出焉,注于褒水。又有马道驿。旧有桥曰樊桥,相传樊哙所创云。详见前褒斜道。○四州山,在县北百三十里。山高耸,登其顶,望见古褒、沔、洋、凤四州,因名。
褒谷县东北十里。出连云栈,直抵斜谷之道也。亦谓之南谷,所谓南口曰褒也。蜀汉建兴十二年,魏延先据南谷口,杨仪等奉武侯之丧还。延逆击仪,延军皆散,遂走死。○七盘岭,在县北十三里。自北南上,盘回七转,繇此入连云栈。详见前褒斜道。
○沔水在县南四里。自宁羌州流入境,又东南入南郑县界。○华阳水,在县西二十五里。源出牛头山,南流入沔水。今县西南七十里有铁炉堰,引华阳水溉田处也。又有章溪水,出南郑县境仙台山,亦北流入汉水。今县西南九十里有龙河堰,即章溪引流处。
褒水在县城东。自凤县流入境,一名黑龙江,又名紫金水。《水经注》: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径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又东南径三交城,又东南得丙穴水,又东南历小石门,又南经褒县故城,东南流入汉。《胜览》云:褒水出太白山,流经凤县南,出褒谷,入汉江。按《水经注》所云,大石门者当即斜谷之口,而小石门在箕山,近褒谷口,所谓褒水历大小石门者也。又马道河,在县北九十里。南入褒水,源出马道山,因名。
廉水在县南三十里。自南郑县流入境,经中梁山下,入于汉水。《志》云:县南八十里有流珠堰,引水六十四里,分水门七,导余波入之,以溉境内之田。又县西南百二十里有龙潭堰,引流而东,分为马湖堰、野鸡堰、马岭堰,以溉田。皆廉水所注也。
让水在县西南三十里。一名逊水。《志》云:逊水承廉水下流,溉田之余,东南流至古廉水城侧。范柏年谓宋明帝:臣乡有廉泉、让水。是也。朱梁乾化元年,李茂贞围蜀安远军,蜀将王宗钅岁等驰救,壁于廉、让之间。即此。安远军,见沔县。
沙水在县北。源出县西北七十里之云雾山,东北流,入于褒水。又青桥水,在青桥驿北,亦西南流,入于褒水。○石沟水,在县北百五十里,历武曲栈阁旁,至武冈驿栈而东注于褒水。又?葛鱼潭,在县北百十里。今有?葛鱼栈阁,下流亦入褒水。
山河堰在今县南二里。横截黑龙江,起自汉相国萧何,而曹参成之。宋绍兴二十二年,利州东路帅臣杨庚奏称,褒斜谷口,旧有六堰,灌溉民田。靖康之乱,民力不能修葺。夏月,暴水冲坏堰身,请设法修治。乾道四年,宣抚使王炎言,山河堰,世传汉萧曹所作。嘉?中,提举史照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堰事荒废。今委知兴元府吴拱修复,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有五,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三千亩有奇,赐诏奖谕,是也。今城东南六里曰金华堰,金华上游曰高堰,下流曰舞珠堰、大小斜堰,县南五里为第三堰,皆引褒水之流。即六堰旧址矣。
○鸡头关县北八里。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自此入连云栈,最为险峻。近代贼犯汉中,官军断栈道,守鸡头关,贼不得前。《志》云:县北十里有鸡头关巡司。○汉阳关,在县西北二十里。刘昭曰:褒谷西北有阳平关,诸家因之。杜佑曰:汉置阳平关于此。又县西有甘泉关,杜佑云在牛头山北,隋置。
虎头关县北二百里。今为虎头关栈。其北为飞仙关。今为武曲关栈。皆自褒谷达凤县之路,详见前。
黄沙戍县南五十里。《水经注》:汉水南有五丈溪,溪水侧有黄沙屯。蜀汉建兴九年,丞相亮围祁山。十年,劝农于黄沙,作木牛流马,即此地也。今为黄沙驿。栈道至此,始出险就平。
马盘寨在县西北。唐天复二年,王建将王宗播攻兴元,取金牛、黑水、西县、褒城四寨。又攻马盘寨,克之。即此。○青桥驿,在县北五十里。又北四十里为马道驿。《志》云:县南二十五里小柏乡有褒城驿故址。
城固县府东七十里。东南至洋县六十里。汉县,属汉中郡。后皆因之。唐初曰唐固。贞观二年,复曰城固。宝应初,奴剌党项寇城固,即此。今县城周七里,编户十里。
○城固旧城《志》云:在县东八里。旧有南北二城:北城,汉县治也;南城,蜀汉将刘封所筑。又建兴七年,武侯筑乐城于城固。景曜二年,姜维议令诸围皆敛兵退就汉、乐二城。从之。命监军王含守乐城。六年,魏钟会来伐,分兵围二城。会径过,西趣阳安关。魏景元二年,司马昭西至长安,遣贾充将兵径入斜谷,屯乐城,虑钟会为变也。《志》云:乐城在今县西十八里。或曰,即故南城。《华阳国记》:蜀以城固为乐城县。是也。晋时县治北城。永嘉初,秦州流民邓定等据城固,寇掠汉中。蜀李雄遣军应之,梁州将吏皆弃城走。后魏移县于婿乡,始为今治。
汉阳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后魏延昌初,析南郑、城固二县地置,属汉中郡。后周废。魏收《志》:汉阳有胡城。汉张骞使西域还,与胡妻居此,因名。今城在县西四十里。○扁鹊城,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扁鹊曾居此。又《城冢记》:县东十里有汉王城,高十余丈,南北二百步,东西三百步。其东五里有韩信台。
○斗山县西北二十里。《道书》:山有五穴,通昆仑、长安、武当、青城、陇山云。明初下汉中,明升遣将来攻。徐达驰援,屯益门镇。遣傅友德径趣黑龙江,夜袭木槽关,攻斗山寨,燃炬山上。蜀兵夜遁。益门镇,见凤翔府宝鸡县。○天池山,在县南三十里。上有大池,四时不涸。
三?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有三峰高耸,如覆鼎足。又县北五十里有九真山,道家以为太白山。长六百里,与三?山相接。王日休云:黑水出兴元城固县西北太白山,南流入汉。是也。○马盘山,在县北百二十里。有上清、中清、下清三溪,俱流入于婿水。
通关山县北百三十里。《水经注》谓之通关势山。山高百余丈,旧有城,方五里,浚堑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以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志》云:今县北三十里有赤土坂。或以此为赤崖。
○汉水在县南。自南郑而东,经胡城南,又东注南北二城之间,入洋县界。
?胥水县东北六里。《水经注》:城固城,北临?胥水。是也。一名左谷水,一名智水。?胥,古作{巩耳},讹为智也。源出府西北二十八里之听山,东流入洋县界,下流入于汉水。今县西北二十五里有五门堰,又西北五里有百丈堰、高堰,皆引?胥水溉田。
黑水在县西北百里。《水经注》:黑水出北山,南流入汉。北山,王日休以为即县北太白山也。或云,褒水一名黑龙江,县西北接褒城界,此即黑龙江矣。武侯笺云: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北魏元英曰:据襄阳之城,断黑水之路。皆谓此也。唐置黑水寨。光启二年,田令孜劫上幸兴元,遣神策使王建帅兵戍三泉,晋晖等屯黑水,修栈道以通往来。天复二年,西川将王宗播攻兴元,破黑水褒城等寨。是黑水即褒水矣。
南沙河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今县西南四十里有盘龙堰,引南沙河之水。又县西北四十里有北沙河,引流为邹公堰。又县西三十五里有横渠堰,亦引北沙河以溉田。其下流皆入于汉水。又小沙河,在县南十里,引流为承河堰,流合于南沙河。
○樊哙台在县北五里。《水经注》:?胥水径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又东南径城固城北。水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亦容百许人,即高祖置坛拜信处。《志》误以樊哙台为樊哙城。又县西北二十五里有木槽关,建置未详。
洋县府东南百二十里。北至西安府??县五百七十里,南至四川达州四百三十里。汉城固县地。后魏延昌三年,分置兴势县,属晋昌郡。西魏又置傥城郡。隋初郡废,以县属洋州。大业初,州废,县属汉川郡。唐初属洋州。贞观二十三年,改为兴道县。其后移洋州治此。光启三年,升为武定军节度。宋亦曰洋州。景?四年,改军名曰武康。元仍为洋州,以附郭兴道县省入。明初改为洋县。今城周七里,编户十里。
○兴道废县在县治东。晋置县,属汉中郡,后废。后魏改置兴势县,在今县东北八里,后移今治。唐复曰兴道。天宝十五载,移洋州治此。孟蜀改洋州曰源州。宋仍曰洋州。胡氏曰:源州,蜀所置,旋废。《五代史》:后蜀潘仁嗣为武定节度使、源、壁等州观察、营田处置等使。又周显德二年,攻秦凤。后蜀将孟贻业驻军平利,为褒、源之援。褒谓兴元也。褒、源盖相近矣。旧《洋州记》:州东连襄汉,南蔽巴蜀,要地有三,置关有八。三要、八关,见前子午道。
真符废县县东六十里。唐开元十八年,析兴道县置华阳县,属洋州。天宝七载,改属京兆。八载,以凿山得玉册,改曰真符。十一载,改属洋川郡。其治旧为桑平店,北去??四百四十里。宋末兵废。元复置,寻并入洋州。○龙亭废县,在县东十八里,本汉亭名。后汉元光二年,蔡伦封龙亭侯,是也。后魏时,置龙亭县,又置晋昌郡治焉。后周郡县俱废。以近龙亭山而名。
黄金废县在县东南百六十里。西魏时置。隋属汉川郡。唐属洋州。宋乾德四年,并入真符县。《一统志》在县东八十五里黄金谷,误。○白公城,在县境。相传白起守汉中,筑此以控制蛮獠云。
○兴势山县北二十里。亦曰兴势阪。山形如盆,外甚险,中有大谷。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于兴势作营。其后,武侯尝屯戍于此,为蜀汉之重镇。延熙五年,魏曹爽侵汉中。王平使刘敏多张旗帜,弥亘百余里。爽不得进。司马懿贻书曰:兴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得战,退见邀绝,覆军必矣。爽惧,引还。后魏置兴势县,以此山为名。杜佑曰:后魏置傥城郡于此,因自然陇势,为盘道以上,数里始及门,最为险固。○鸡子山,县南五里,下瞰汉江。
龙亭山在县东二十里。《志》云:龙亭山,乃入子午谷之口。其山阪?色,亦名赤阪。蜀汉建兴八年,魏曹真繇子午谷,司马懿繇西城汉水侵汉。武侯次于城固赤阪以待之。盖两道并进,此为总会之地也。
石锉山县北六十里。山最高,顶石如锉。或云青锉寨盖设于此。又百亩山,在故黄金县西。《志》云:山有黄金谷。黄金水出焉,南流,入汉水。
太白山县东北五百里。太白即终南之别名也。盖汉中与凤翔西安,皆倚山为险,关中谓之南山,汉中谓之北山。《通志》云:太白在县北四十五里。误。又酆都山,《志》云: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为秦岭之脉。
黄金谷在县东八十五里。古谚云:山川险阻,黄金、子午。亦谓之黄金山,有黄金峭。汉置戍于此。张鲁筑城守之。南接汉川,北枕右道,险固之极,曰张鲁城,亦曰关城。蜀汉延熙五年,曹爽侵汉,自骆谷入汉中,诸将以兵少不敌。时蒋琬屯涪,欲待涪兵至,共击之。王平曰: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深祸。今先遣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帅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亦至,此计之得也。即率兵据之,爽果败却。后姜维议撤黄金、兴势诸围屯戍,钟会因得长驱入汉中也。又有铁城戍,在黄金戍东。城在山上,极险峻。刘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寇汉川,令其党薛健据黄金山,姜宝据铁城戍。宋梁州刺史萧思话遣萧承之攻拔铁城戍。承之等进拔黄金戍而据之。难当遣其子和等悉力攻围,败走。《水经注》:黄金戍,傍山依峭,?折七里与铁城相对。铁城在山上,黄金在山下,山皆险峻,故以金铁为名。杜佑曰:黄金戍,在黄金县西北八十里。
子午谷胡氏云:在县东百六十里。《寰宇记》:县东龙亭山,繇此入子午道。是也。又傥谷在县北三十里,即骆谷之南口也。俱详见前子午、傥骆道。
青谷在县东北。晋宁康初,秦苻坚使将王统等出汉川。梁州刺史杨亮拒战于青谷,败绩,汉中陷于秦。亦谓之清水谷。唐开元中,置华阳县。天宝中,开青水谷路,得玉册,即故青谷矣。又??谷在县西北五里。谷多竹,因名。
汉水在县南一里。自城固县流入,又东经西乡县境。唐至德初,帝军于彭原。第五琦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溯江汉而上,至洋川。令汉中王?陆运至抚风以助军。盖汉水自洋川而西,滩碛多阻也。《志》云:县东里许汉江中有饮马滩,每子午时,潮响如雷。又十里为上涛、下涛,俱作雷声。又五里为鸳鸯滩,以江滨乱石错起相对而名。又三里为石门滩。
酉水在县东五十里。《水经注》:汉水东径石门滩,东会酉水。水北出秦岭酉谷,南历重山。有寒泉水,出县东北寒泉山,西流合焉,又南注于汉水。或误为西水。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将赵温等,攻宋将萧坦于铁城戍。坦击破之,温退保西水,即酉水也。今县东三十里有高原堰,引酉水溉田。○金水河,《一统志》云:在县东百里。源出秦岭,流经黄金谷,又南流入于汉水。
?胥水在县西北。自城固县流经此,东回南转而入于汉。今县西六十里有杨坝堰,县西北七里有苎溪堰,县西十五里有五郎堰,又西五里曰三郎堰,皆引?胥水溉田。又有益水,亦在县西。《志》云:水源出北山益谷,南流入汉。
氵党水在县西。亦曰骆谷水。《水经注》:骆谷水出骆谷中,南流合于氵党水,西南注于汉江。洛与骆通。《一统志》:氵党水出县北之石锉山。今县北五里有斜堰,又西北五里有土门堰,又北五里有党滨堰,皆引氵党水而成。
明月池在县西北,接城固县界。《水经注》:?胥水东经七女冢。冢夹水罗布如七星然。水北有七女池,池东有明月池,状如偃月,皆相通注,谓之张良渠,盖良所开。又百顺池,在县西二十二里,溉田五百余顷。
○罄险戍在县西境。东晋宁康元年,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为苻秦梁州刺史杨安所败。亮惧,退守罄险。即此。○洛口戍,在县东。晋义熙六年,桓玄余党桓石绥因卢循入寇,起兵洛口,自称荆州刺史。胡氏曰:洛谷水南流注汉,所谓洛口也。
?胥水驿在县西北。唐广明元年,僖宗避黄巢之乱,自骆谷幸兴元,至?胥水。《九域志》:洋州兴道县有?胥水镇。
西乡县府东南二百二十里。东至石泉县二百十里。汉城固县地,属汉置南乡县。晋改西乡县,属汉中郡。宋、齐因之。西魏改丰宁县,寻又置洋州及洋川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复曰西乡,属汉川郡。唐初复置洋州。天宝初,亦曰洋川郡。乾元初,复故,寻移治兴道县,而以西乡为属邑。宋因之。端平中,县废。元复置,仍属兴元路。今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里。
○洋源城在县南二十里。唐武德七年,析西乡县置,属洋州。宝历初废。又定远城,《志》云在县治南,后汉班超封邑也。亦曰平西城。《晋志》:西乡县治平西城。宋元嘉十年,仇池杨难当寇汉中,梁州刺史甄法护弃城奔洋川之西城,盖即西乡城也。
木马城在县南。宋白曰:梁大同间,于巴岭侧立东巴州,治木马县。盖在此。又县西有怀昌城。《隋志》:西魏置怀昌郡,后周废为怀昌县。大业初省。
○皂军山县南十五里。相传张飞曾屯军于此。又县北十里为清凉山,山南五里有清凉川。唐德宗兴元初,以朱Г之乱,幸梁洋。山南节度使严震,具军容迎谒于清凉川,是也。
巴山县南六十里。西接四川巴州界,即南郑之大巴岭也。今有大巴山巡司在县东南三百里。○金竹山,县南三百五十里。山多金竹,因名。
饶风岭在县东北百六十里汉江北。饶风关在焉。宋绍兴三年,金撒离喝欲窥蜀,以吴?扼和尚原,不得逞,乃自商于捣上津,陷金州,长驱趣洋汉。刘子羽时镇兴元,亟命将田晟守饶风关,又召吴?入援。?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至饶风,以黄柑遗敌。敌大惊,遂攻关,不能克。乃更募死士,繇间道自祖溪关入,绕出?后,乘高以瞰饶风。诸军不支,遂溃。敌入洋州,陷兴元。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大散,破凤州,陷梁洋,出饶风,浮汉而东,攻金人于汴。饶风者,梁州东面之险也。
阳都坂在县西北。《水经注》:?水南经阳都坂东。坂自上及下,盘折一十九曲,西连寒泉岭。《汉中记》:自西城涉黄金峭、寒泉岭、阳都坂,皆峻?百重、绝壁万寻者也。
○汉水在县北。自洋县流经县界,又东入石泉县界。《水经注》:汉水又东会洋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
洋水在县东二十里。出县东南三百五十里之星子山,西北流,合木马河。木马河在县南,一名马源水,源出巴山,东北流,合于洋水,注于汉江。《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金厢堰,分渠二十五。又有空渠堰,分渠二。又五渠堰,在县南三里,分渠五。官庄堰,在县南二里,分渠二。皆洋水之支流也。县南十五里,又有西龙溪堰。又南十里为东龙溪堰。县西又有平地堰,地名西峡。又西南有惊军坝、洋溪河、高川河、高头坝、长岭冈、黄池塘、罗家坪、阿罗关塘等堰,凡八处。皆陆续开修,引水溉田处也。
七十二渡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金竹山。其流萦回,可渡者凡七十二处,亦流入于洋水。
?水在县西北。《水经注》:汉水过黄金谷南,又东得蘧?溪口,溪出长安西南之就谷,南流经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而南注于汉,谓之?水口。胡氏谓即后魏除口戍。误也。
子午水县东百二十里。出子午谷南,流入汉水。今有子午镇巡司,在县东北百八十里。
○饶风关见前饶风岭。关北四十里又有祖溪关,即金人攻饶风之间道也。○盐场关,在县东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
凤县府西北三百八十里。北至凤翔府二百六十里,西至巩昌府成县二百七十里。汉武都郡之故道县。东晋时,为仇池氐所据。后魏置梁泉县及固道郡于此,又置南岐州。西魏改郡曰归真。后周废郡,改州为凤州。隋大业初,改为河池郡。唐复为凤州。天宝初,亦曰河池郡。乾元初,复为凤州。唐末,置感义军,寻废。朱梁贞明初,王建置武兴军。后唐长兴三年,军废。五代周显德二年,后蜀置威武军。宋复曰凤州。元以附郭梁泉县省入。明初,改州为县。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六里。
○故道城即今县治。《志》云:邑有蛮夷曰道。汉王从故道出陈仓,定三秦。又曹参攻故道,是也。后汉亦属武都郡。魏晋因之。后为仇池氐所据。后魏初,置凉泉县,寻改曰梁泉。历代皆为州郡治。后唐同光三年,郭崇韬等伐蜀,入散关,议先取凤州,因其粮以图蜀。乃倍道而进,会凤州来降,喜曰:平蜀必矣。宋仍曰梁泉县。元省。《志》云:凤州北连大散,南出褒斜,秦、楚之要膂也。
黄花城在县北六十里。汉故道县地。唐武德四年,分梁泉县置,以黄花川为名。宝历中废。有黄花谷,五代周显德二年,王景败蜀兵于此。
威武城在县东北六十里。五代梁贞明初,蜀王建置城于此,为戍守之地。五年,蜀将王宗播伐岐,入大散关而还,分兵戍威武城。六年,蜀将王宗俦等分道出散关故关伐岐,寻还,王宗晏等分屯威武城。后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锋李绍琛攻威武城,城降。周显德二年,遣王景等伐蜀,入散关,攻秦凤诸州镇,战于威武城,不利。即此。○龙安城,在县西。《隋志》:西魏有龙安、商乐二县。后周废。又汉王城,《志》云在县南四十里。汉高尝屯兵于此,城因以名。
○九峰山县东北五里。有九峰攒聚。又御爱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韦庄《入蜀记》:僖宗西幸,尝爱其雄秀,因名。○凤凰山,在县东五里。县以此名。又县南十里有南岐山,洞壑颇胜。
武都山在县南六十里。山有谷产雄黄。又紫柏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山有七十二洞,称为幽胜。○板闸谷,在县北百里。宋开禧二年,金人窥大散关,繇板闸谷绕出关后,是也。
○嘉陵江在县北一里。自凤翔府宝鸡县界流入境,又西流入徽州两当县界。有羊乳滩,湍激可畏。详见四川大川嘉陵。○褒水,在县东南。出城固县之北山,曲折流,入县境,经褒谷中,入褒城县界,亦谓之紫金水。
红崖河县西四十五里。出县西北山谷中,历两当县界,流入嘉陵江。又野羊河在县南七十里,出紫柏山,亦流入于嘉陵江。
大散水在县东五里。出大散关,流经县西南,入于嘉陵江,亦谓之故道水。又有黄花川,亦在县东。《水经注》:大散关水流入黄华川,是为黄华水也。《志》云:县东之水,为斜谷河、紫金水;县西之水,为小峪河、红崖河;县南之水,为东沟河、野羊河。其流俱注于嘉陵。
利民堤在县西。又有?子堰,《志》云:宋祥符二年置。○凉泉,在县西二十里,西流与嘉陵江合。后魏以此名县,寻改梁泉。凉与梁古通用也。
○大散关在县东北百二十五里,与凤翔府宝鸡县分界。关傍旧有松陵堡,属县境。置戍于此,与关城为唇齿。今松陵堡已废,惟县南百二十里有松林驿,为往来通道。详见前重险散关。○清风关,在县东百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南百二十里有留坝巡司。
仙人关在县南百二十里,近略阳县界。宋绍兴三年,金人入兴元。吴?守仙人关,自西县间道会刘子羽于三泉,子羽留?共守。?曰:关外蜀之门户,不可轻弃。复往守仙人关。绍兴四年,?与弟?破金人于此。端平二年,曹友闻却蒙古将汪世显于大安,遂引兵扼仙人关。《一统志》:仙人关,路分左右。自成州经天水出皂郊堡,直抵秦州,此左出之路;自两当趣凤县,直出凤翔大散关,至和尚原,此右出之路也。
武休关在县西南百余里。宋绍兴三年,金将撒离喝自金、洋入兴元,刘子羽拒之于三泉,乃繇斜谷北去。子羽谋邀之于武休,不及。嘉定十二年,金人败宋将吴政于黄牛堡,乘胜攻武休关。守将遁去,金人遂破兴元。又破大安军,连破洋州。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大散关,破凤州。一军径趣华阳,屠洋州。一军攻武休,开生山,截焦崖,出武休东南,遂围兴元。军民散走,死于沙窝者,数十万。焦崖,今栈道名。
马岭关县西三十五里。亦曰马岭寨。五代周显德二年,遣将王景等入散关,攻蜀秦州。蜀将李廷?遣别将据马岭寨,即此。又县西有画眉关。《志》云:县境大散、仙人、武休、马岭、画眉等关,皆当秦蜀之交,为褒斜要路。○横山寨,在县西北。吴?败金人于仙人关。贼宵遁。?遣将张彦劫横山寨,王俊伏河池,扼其归路,又败之。
黄牛堡县西北百五十里,近巩昌徽州及凤翔陇州界。五代周显德二年,王景攻蜀,入散关,拔黄牛等寨。宋绍兴三十年,金人大举入寇,徒单合喜扼大散关,游骑攻黄牛堡。守将李彦告急。吴?驰至杀金坪,驻青野原,援黄牛。又遣别将彭青至宝鸡渭河,夜劫桥头寨,破之。金人引却。嘉定十一年,金人入西和阶成州,复犯大散关。守将刘雄遁去。又犯黄牛堡,兴元都统吴政拒却之,进军大散关。十二年,吴政及金人战于黄牛堡,死之。金人乘胜攻武休关,是也。桥头寨,见凤翔宝鸡县。
回车戍县南百六十里。梁太清中,西魏将杨宽繇陈仓取回车戍,入斜谷关。即此。置口戍,在县西南。宋开禧二年,兴州将母思以重兵守大散关。时吴曦叛降金,闻金兵至,因撒蓦关之戍。金人繇板闸谷绕出关后,思孤军不能支,遂陷。曦退屯置口,旋还兴州。或曰:置口在略阳北。亦作沮口。
唐仓镇在县北三十里。周显德二年,王景等伐蜀,进至威武城。蜀将李廷?遣别将据马岭寨。又遣兵出斜谷,屯白涧。又分兵出凤州北唐仓镇及黄华谷,绝周粮道。景遣兵抵黄花,又分兵趣唐仓,扼蜀归路,旋败蜀兵于黄花。蜀兵奔唐仓,周兵又败之,于是马岭、白涧兵皆溃。廷?等退保青泥岭,蜀人以秦州降。其斜谷援兵亦溃,成阶二州皆降。《志》云:白涧镇在县东北,即是时蜀将李廷?分兵屯戍处。
固镇县西百二十里。当略阳青泥岭之东北,亦近巩昌府徽州东界。《九域志》:河池县有固镇。是也。五代梁乾化四年,蜀兴州将王宗铎攻李茂贞阶州及固镇,破细沙等十一寨,又破长城关等四寨。贞明元年,王宗翰侵岐,出青泥岭,克固镇,与李茂贞秦州兵战于宜阳川。石晋开运末,时契丹入汴。蜀将李继勋等乘间攻固镇,拔之。进攻凤州,不克,退保固镇。李昊曰:贼若复据固镇,则兴州道绝,不复能救秦州矣。请遣兵急攻凤州。既而蜀将汉韶复攻凤州,军固镇,分兵拒散关以绝北军援路。凤州寻降于蜀。周显德二年,王景围凤州,别将韩通分兵城固镇,以绝蜀之援兵,遂克之。薛居正《五代史》:凤州固镇之地,周显德六年升为雄远军。盖是时初定,秦、凤、阶、成四州,置军以扼蜀人之冲也。泥阳川,见巩昌府成县。
土门隘在县西南。《一统志》:自青冈平?过武休山寨,甚险峻。元汪世显取蜀,道经此。又《汉中野录》云:斜谷、榆林、窦家、石楼、西谷、梁州山、土地垭、羊城,凡八隘,皆称险?厄。○桑平铺,《舆程记》曰:在县南百里。此为古陈仓道。
长桥在县东北。宋开禧三年,杨巨源引兵复大散关,与金人战于凤州之长桥,是也。○草凉楼驿,在县东北六十里。唐玄宗西幸,尝驻跸于此。又东北六十里为东河桥驿,入宝鸡县界。三岔驿,在县南七十里。又南六十里,即松林驿也。余见前褒斜道。
附见:
汉中卫在府城内,洪武四年建,领千户所五。
宁羌州府西三百里。西至巩昌府成县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四川广元县二百里,东北至凤县六百里。
古白马氐羌之地。汉为武都郡沮县地。晋亦为武都郡地。后为杨茂搜所据,刘宋讨平之。后魏时属东益州盘头郡,寻废。后周为长举县地,属华阳郡刘宋时,郡寄理州下,未有实土。今见下沔县及略阳县。隋大业初,属顺政郡。唐亦为兴州长举县地。宋因之。明初为沔县地,置宁羌卫于此。成化二十二年,改置宁羌州编户四里,领县二。今仍曰宁羌州。
州北控褒斜,南卫蜀口。自秦楚相争,州境已为孔道。历汉、魏至今,未有梁、益有事,而金牛得免于驿骚者也。苏氏曰:大散以南,剑门以北,中间几及千里。山谷纷纠,险?厄相错,自古惟汉高出陈仓,邓艾走阴平,深得用兵之意。若角材衡力,争胜于尺寸间,未为良策矣。
○金牛废县州东北七十里。汉葭萌县地,属广汉郡。唐初为绵谷县地。武德二年,析置金牛县,属褒州。八年,州废,属梁州。宝历初,废为金牛镇。天复二年,西川将王宗播攻兴元,破金牛、黑水、西县、褒城四寨。又朱梁乾化初,岐兵围安远。蜀将王宗弼等赴救,败岐兵于金牛。宋亦为金牛镇。绍兴三年,撒离喝入洋州,陷兴元,至金牛镇,四川大震。薛居正曰:三泉县东六十里有金牛镇。《一统志》:金牛废县在褒城县西百八十里。今为金牛驿。州城,明洪武十三年所筑卫城也。成化中,改为州治。嘉靖二十五年增修。万历二十三年重葺。城周四里有奇,有门四。
白水城在州西南。汉县,属广汉郡。后汉因之。蜀汉炎兴初,魏钟会入阳平关。姜维自阴平退趣白水,遇廖化、张翼等,合兵守剑阁,是也。晋仍曰白水县,属梓潼郡。安帝时立白水郡。刘宋因之。元嘉十二年,为仇池杨难当所据。十九年,裴方明讨之,克其白水城,遂平仇池。泰始中,以白水郡授仇池杨元和。其后杨氏尝为郡守。西魏郡废,又以白水县并入平兴县。平兴,今见四川昭化县。
○嶓冢山在州东北四十里。即《禹贡》之嶓冢也。汉水出焉。见前名山嶓冢。○冠山,在州城南。旧《志》:州西有白马山。山下为羊鹿坪,州治凭焉。今州城亦曰白马城也。又有月山,在州东一里。
鱼鳌山在州东南。宋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汉中,分两军。东军屯于兴元、洋州之间,以趣饶风关。西军繇别路入沔州,取大安军路,开鱼鳌山,撤屋为筏,度嘉陵江,入关堡,并江趣葭萌,略地至西水县,破城寨百四十而还。西水城,今见四川阆中县。《志》云:州东南二十五里有龙首山,本名马面山。弘治十一年,以山巅崔岝如龙首,敕改今名。州东南七十里有天池山,上有池,或以为即鱼鳌山也。又有龙洞山,在州西南四十里。
五丁山州北三十里。其峡曰五丁峡,亦曰金牛峡。相传即秦作五石牛绐蜀,蜀令开道引之处也。《一统志》:金牛峡,在沔县西百七十里。
天台岭《志》云:在州东五十里。其山高而顶平,因名。岭下有铁锁桥。
○漾水即汉水也。出嶓冢山下,东流入褒城县境。先主斩夏侯渊,欲度汉水攻阳平关。魏人议依水为陈,郭淮曰: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渡而后击之。备疑不敢渡,即此处也。又沮水,亦在州东,自略阳县流入境,合于漾水。
西汉水在州东。源出秦州嶓冢山,历西和成县至略阳县西南,又南经州东,而合于嘉陵江。详附见大川汉水。○嘉陵江,亦在州东。自略阳县南流经州界,合西汉水,又南入四川广元县境。
白水在州西。自略阳县流入,又西南入巩昌府阶州境。《志》云:白水源出洮州卫西倾山,下流至四川昭化县北,合于嘉陵江。其在州境者,亦曰葭萌水。水有津关,即所谓白水关也。宋元嘉十一年,梁州刺史萧思话击败氐王杨难当之众,悉收汉中故城,置戍于葭萌水。即白水矣。今州西三十里,有泗水萦绕城下。或以为即白水之支流云。
莏水在州东北七十里。《水经注》:源发武都氐中,南流绕张鲁城东,又南过阳平关西而南入沔,谓之莏口云。
○阳平关州东北九十里。亦曰阳安关,或谓之关城。西北隔莏水,对张鲁城。《水经注》:张鲁城因即崤岭。周回五里,东临浚水谷,杳然百寻。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从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余。庾仲雍以山为白马塞,东对白马城,名阳平关,是也。关城西带莏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亦曰莏口城。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张鲁。鲁使弟卫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里余。操初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及至阳平,不如所闻。攻山上诸屯,皆峻绝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损者多,军食又尽,意欲拔军截山而还。会前军夜迷,误入张卫别营。卫军惊溃,乃拔之。晋孙资所云,魏武阳平之役,危而后济者也。二十二年,先主取汉中,屯阳平,与夏侯渊相拒。法正曰:鱼腹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建兴五年,武侯讨魏,至汉中,屯于沔北阳平石马。后主时,谓之阳安关。景曜五年,钟会谋蜀。姜维表请护阳安关口。后主不听。既而闻魏兵且至,乃遣张翼等诣阳安关口,为诸围外助。未及至关,会径自骆口入,分兵围汉、乐二城,径趣阳安关口,下其城,是也。自晋以后,谓之莏口城。义熙二年,仇池氐王杨盛,遣其将苻宣等入汉中。秦梁州别驾吕莹起兵应宣。刺史王敏攻莹,莹求援于盛。盛遣军临莏口,敏退屯武兴。宋白曰:刘宋时,尝侨立华阳郡于莏口城,其后皆谓之白马城。齐建元元年,李乌奴叛入白水氐,依氐王杨文弘,引氐兵寇梁州,陷白马戍。梁州刺史王玄邈击却之。二年,李乌奴复寇梁州。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发梁州兵屯白马,与益州兵覆背击之。乌奴败保武兴。永明十年,武兴氐王杨集始寇汉中,至白马。梁州刺史阴智伯,遣军主桓卢奴等击破之。梁天监四年,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魏。白马戍主尹天宝引兵击之,围南郑,败死。五年,武兴氐杨集义围魏关城。魏将傅竖眼击破之,进克武兴。杜佑曰:关城在西县西四十里。《一统志》:关在褒城县西百八十里。今为阳平驿。驿后又有鸡鸣山,相传昔人屯兵于此。敌兵潜至,鸡鸣乃觉。又傍有击鼓山,亦因敌至、击鼓拒敌而名。近代贼营宁羌,官军讨之,至沔县。贼繇阳平关过河趣巩昌,陷两当凤县。即此。
白水关在州西南九十里,接四川昭化县界。章怀太子贤曰:关在金牛县西。杜佑以为在县南也。东北去关城一百八十里。胡氏曰:汉阳西县有白水关。广汉郡白水县,亦有白水关。自源徂流,同一白水也,故皆以白水为名。后汉建武六年,诏隗嚣从天水伐蜀。嚣上言:白水险阻,栈阁败绝。即此。建安十六年,刘璋使杨怀高沛戍白水关。先主屯葭萌,令督白水军。既而先主绐斩怀沛,勒兵至关头,并其兵,遂进据涪城。魏景元四年,诸葛绪追姜维于阴平桥头,不及,还向白水,与钟会合。晋大宁初,成李雄遣其将李?含等出白水,李寿等出阴平,击仇池杨难敌,?含等败殁。梁天监十四年,任大洪破魏东洛、除口二戍,进围白水关城。魏益州刺史傅竖眼,遣将姜喜击走之。十五年,魏傅竖眼去益州,晋寿降于梁。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张齐败魏兵于葭萌,进围武兴。魏复使傅竖眼还益州,入武兴。张齐退还白水,数侵魏之葭萌。傅竖眼复遣将击取之。既而齐袭攻白水。魏梓潼太守苟金龙时领关城戍主,会疾,其妻刘氏帅民拒守。井在城外,为梁兵所据。会天大雨,救亦至,梁兵引却。王氏曰:白水,蜀口要地也。吴贺邵尝言,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张萱《汉南纪》:蜀有阳平关、白水关、江关,是为三关。《宋史》:理宗宝庆元年,蒙古破关外诸隘,至武阶。四川制置使郑损弃沔州,遁。于是三关不守。宋将曹友闻救却之。此三关,谓仙人、阳平、白水也。汉中西面之险,以三关为最。近代贼渡利州河,犯阳平、白水关,土人拒之。贼东走奉节。白水之固,于今为烈矣。涪城,见四川绵州。江关、奉节,见四川夔州府。
百牢关在州西南。隋开皇中置,以蜀路险,号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又州东有猪屋关,州西有牢固关、七盘关,州北有略阳关。《志》云:皆秦蜀要冲之地。
除口戍在州东。梁天监十四年,任大洪破魏东洛、除口二戍,进围关城。魏将傅竖眼遣兵败之,乃还。《水经注》:汉水西南径关城北有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除口戍,当置于此。汉水,西汉水也。东洛,见四川昭化县。黄坝驿,在州西五十里。《通志》:阳平驿,在州西北八十里。似误。
沔县州东北百九十里。东南至府城百二十里。汉为汉中府之沔阳县。后汉因之。曹魏末,尝为梁州治。晋仍为沔阳县,属汉中郡。后没于杨茂搜。刘宋取其地,复为沔阳县。齐因之。后魏时县属华阳郡。西魏属兴州。隋废沔阳入西县,属梁州。唐、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置铎水县迁沔州治焉,寻省县入州。明初,又改州为县,属汉中府。成化中,改今属。城周一里有奇,编户五里。
○沔阳城县西南三十里。旧《志》云:在西县东南十六里。汉县治此。隋省。《水经注》:沔水东经沔阳故城,相传萧何所筑。后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北定汉中,始立坛即汉王位于此。其城南临汉水,北带通逵,南面崩水三分之一。是汉时故城又在今县南汉水滨矣。是城盖宋齐间所置也。《郡国县道记》:先主置武兴督于沔阳城。○华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后魏析沔阳县地置,华阳郡亦治焉。《隋志》:梁尝置华州于此。西魏俱废入沔阳县。
西县城在县西四十里。本沔阳县地。亦曰白马城,以旁有白马山,山石如马,望之逼真也。《郡国县道记》:西县本名白马城,亦谓之莏口城。盖误为白马关城矣。晋永和二年,桓温平蜀,以蜀汉流人立晋昌郡。说者谓治于白马城。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袭梁州,破白马,获晋昌太守张范,是也。后魏置嶓冢县,属华阳郡,俗仍名白马城。西魏废帝钦元年,达奚武攻汉中。梁武陵王纪遣将杨乾运援之,至剑北。奚武大破之于白马。隋大业三年,改为西县,属汉川郡。唐武德二年,于县置褒州。八年州废,县属梁州。天复二年,王建攻兴元,其将王宗播克西县寨,寻取兴元。使王宗绾城西县,号曰安远军。朱梁乾化初,岐兵围蜀将王宗侃于安远,不克而还。贞明六年,蜀主衍北巡,次安远城。遣军伐岐,寻自安远引还。后唐平蜀,仍曰西县。宋因之,仍属兴元府。绍兴三年,金人入洋州,吴?保西县,是也。元初,改属沔州,寻省。《九域志》:西县东至兴元府百里,西南至利州三百九里。
西乐城在今县西南。《水经注》:沔水东径沔阳故城南,又东径西乐城北。城在沔阳东山上,周三十里,甚险固。城侧有谷,谓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山多群獠。武侯筑此以为防遏,即汉、乐二城之一也。《三国志》:建兴七年,丞相亮徙府营于南山下原上,筑汉城于沔阳,乐城于城固。此即汉城也。对乐城而言,故曰西乐。景曜二年,护军蒋斌守汉城。六年,魏钟会来伐,分兵围之,引兵径进,遂入阳安关。又晋宁康初,梁州刺史杨亮守西乐城,为苻坚所败。杜佑曰:西乐城,在西县西南。《水经注》以为在沔阳东山上,似误。又蜀汉延熙中,姜维请建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诸围戍。其城皆在今阶成凤沔间云。○石马城,在县东二十里。蜀汉建兴五年,武侯伐魏至汉中,屯于沔北阳平、石马。此即石马城。或以为诸葛垒,亦曰诸葛城。隋置白马镇于此。
三泉城在县西南七十里。唐置。《旧唐书》:武德四年,分利州绵谷县置南安州,领三泉、嘉平二县。八年,废南安州及嘉平县,以三泉属利州。天宝元年,改属梁州,移治沙溪之东,即今城也。《续通典》:三泉县,在兴元府西南二百十里。本后魏正始中分葭萌县置,以界内三泉山为名。唐光启二年,幸兴元,?宁、凤翔等军逼车驾。遣神策军使王建帅步兵戍三泉。天复二年,昭宗幸凤翔,王建引兵趣凤翔。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继密遣兵戍三泉以拒之,为西川将王宗播所败。后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锋李绍琛大败蜀兵于三泉,遂兼行趣利州。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别将史进德败蜀兵于三泉寨。蜀既平,以三泉为蜀道之口,命直隶京师。至道二年,建为大安军,旋废。绍兴三年,复置大安军。是年,金人入洋州。刘子羽焚兴元,退保三泉。嘉定十二年,金人破大安军及洋州。都统张威遣石宣邀击金人于大安军,大破之。端平二年,蒙古将汪世显捣大安。曹友闻击却之。三年,蒙古陷兴元。曹友闻方扼仙人关,四川制置使赵彦呐檄友闻控制大安以保蜀口。及战败,蒙古遂长驱入蜀。一月之间,利州、潼川、成都三路悉见倾陷。元初为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为县,属沔州。明初废。今为大安关。宋《九域志》:兴州东南至三泉县一百四十五里,自三泉西至利州一百八十九里,又三泉西至阳平关二十里。《寰宇记》:城东门外濒江石上有三泉品列,县因以名。
○嶓冢山县西百二十里,与宁羌州接界。又县西九十里有普明山,东接金堆,西连嶓冢,大安水出焉。
烽燧山在县治西。昔尝置烽燧于山上。又县治北一里有卧龙山。○铁山,在县北五里。山出铁。《志》云:宋姚仲置寨于此,以拒金人。又刘子羽曰:川口有铁山栈道之险。谓此也。按兀术攻仙人关,自铁山凿崖开道。又吴曦以阶、成、和、凤四州降金,表铁山为界。似山当在略阳境内,非此铁山也。
定军山县东南十里。有两峰对峙。汉建安二十三年,先主取汉中,与夏侯渊相拒于阳平关。久之,先主自阳平南度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渊引军来争,先主使黄忠乘高下击,遂斩渊。诸葛武侯葬于此山下,有武侯督军坛。又有八阵图在山之东麓,所谓高平旧垒也,遗址仅存。宋绍兴三年,金人陷洋州,逼兴元。刘子羽邀吴?同守定军山,即此。《华阳国志》云:定军山,北临沔水。○武兴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蜀汉置武兴督,盖以山名。《一统志》:山南临汉江,古武兴郡盖治此。恐误。《名胜志》:武兴山,在略阳城西一里。峰峦秀出,竹柏蔚然。
龙门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旧《志》:山南去废大安军城十里。悬崖环合,溪壑交流,有鸡冠隘、龙尾坡诸险。宋端平三年,蒙古陷兴元,四川制置使赵彦呐檄曹友闻守大安军。友闻遣弟万等上鸡冠隘,多张旗帜,示敌坚守。友闻选精骑夜渡江,往流溪设伏,约内外夹击。蒙古兵至,万出战。友闻帅所部兵驰至隘下,入龙尾头。万亦出隘口,与友闻会。会大风雨,敌以铁骑冲突,两军悉没,敌遂长驱入蜀矣。江,即汉江,在大安城东。流溪,汉江东之小溪也。○潭毒山,在县西八十五里。或以为即宋绍兴二年刘子羽所守之潭毒山也。今见四川昭化县。
白崖在县西北。旧《志》云:在大安军东北八十里。宋元嘉十九年,魏取仇池。既而仇池杨文德复叛,据白崖。即此处。又石顶原,在县南三十里。宋时置关于此,最为险要。○百丈坡,在县东北二十里。《舆程记》:繇凤县南百里桑平铺而入,至此而出,路长二百里,为古陈仓道。汉高祖出故道袭陈仓,盖繇此。今荒塞。
○汉水在县南十里。自宁羌州境流入县界,又东流入褒城县境,亦曰漾水。其别源曰沮水,自略阳县流经县西三十里,又东南流,合于汉水。
大安水在县西九十里。源出普明山,又东南流,经废大安城西而入于汉江。又容裘水,在县西南。《水经注》:源自巴岭西北流,径西乐城东而注于汉水。
黄沙水在县东四十里。有天分堰引水溉田。《志》云:黄沙水源出县东北四十里之云?山,下流入于汉。又有养家河,在县南二十里,或曰漾水之支流也。今县南三十里为白崖堰。又南五里为马家堰。县东南三十里又有石燕子堰。俱引以溉田。又旧州河,在县北二十五里,引为石剌塔堰。又罗村河,在县西南百九十里,引为罗村堰。俱有灌溉之利。
黄牛川在县西。朱梁乾化初,岐兵围安远。蜀将王宗弼等赴救,败岐兵于金牛,又败之于黄牛川,进至城下,与城中兵夹击之。岐兵解围遁去。又龙尾滩,在县西南。《志》云:大安军龙尾滩,繇凤州入阆州之道也。宋开禧中,四川帅安丙杀杨巨源于此。盖即龙尾坡矣。
明珠曲在县西。或曰,西县城旁有白马河。其上流为龙门沟,南流入于汉水。水所折旋处,有明支曲、凫口之名。朱梁乾化元年,岐兵围蜀安远军。蜀将王宗?等救之,壁于廉、让之间,与兴元军合击岐兵,大破之于明珠曲,又破之于凫口,是也。廉、让二水,见褒城县。
○大安关即故三泉县也,以宋兼置大安军而名。又石顶关,置于石顶原。二关皆为控扼要地。《志》云:县西百里为金牛驿。盖即州境之金牛废县矣。又顺政驿,在今县治西。
广石戍在县西。先主谋取汉中,屯阳平关。魏将张?屯广石。先主攻之,不克。既而夏侯渊败没,?自广石引兵还阳平。广石盖与阳平关相近也。又石团寨,在县西北。孟蜀时,置寨以守剑北。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下兴州,乘胜拔石?、鱼关、白水等二十余寨,别将败蜀兵于三泉,是也。○鱼关寨,或曰近兴州。宋绍兴中,贮钱帛于此,以给军。
鱼孔隘在县西。宋淳?三年,蒙古破大安军。宋将杨世安守鱼孔隘,孤垒不降。诏即以世安知大安军,是也。又德胜堡,亦在故大安城西南。宋嘉熙元年,广西恩州土酋田兴龙败蒙古兵于此。
略阳县州东北三百十里。东南至府城二百十里,西至巩昌府成县二百十五里。汉武都郡沮县地。三国汉置武兴督于此。晋仍为沮县地。晋惠帝时,尝为杨茂搜所据。后魏太和中,置南梁州于此。寻改为东益州,治武兴郡,又侨置略阳县。梁大同十二年,得其地,置武兴蕃王国。西魏改为兴州,兼置顺政郡,而改县为汉曲县。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改为顺政县。大业初,又改兴州为顺政郡。唐复曰兴州。天宝初,亦曰顺政郡。乾元初,又为兴州。宋因之。绍兴十四年,为利州西路治所。绍熙五年罢。开禧三年,吴曦叛,伪改兴德府。曦诛,改曰沔州。庆元二年,复为利州西路治。嘉定三年,又罢。十一年,复置。端平三年,兵乱,废。元移州治铎水县,而改州治顺政县为略阳县,仍属沔州。明初,改属府。成化二十二年,改今属。县城周四里,编户四里。
○武兴城即今县。《元和志》云:先主以地当冲要,置武兴督守此。筑城甚固,周围五百许步,惟开西北一门,外有仓垒,三面周匝。自晋以后,皆谓之武兴城。义熙二年,仇池杨盛略汉中。后秦梁州刺史王敏退屯武兴。宋元嘉三年,仇池氐杨兴平内附,梁、南秦二州刺史吉翰遣始平太守庞谘据武兴。氐王杨玄遣弟难当来争,谘击走之。升明元年,以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退治武兴。齐建元二年,晋寿民李乌奴叛,数寇梁州,为州兵所败,走保武兴。既而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遣长史裴叔保攻乌奴于武兴,为氐王杨文弘所拔。是年,以杨难当之孙后起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镇武兴。永明十年,氐王杨集始以武兴降魏。建武四年,复来降。永元二年,又叛降魏。魏仍使归守武兴。梁天监二年,氐王杨绍先等始贰于魏,寻称帝。五年,魏克武兴,执绍先,置武兴镇。寻改为东益州,领武兴等郡。十四年,叛氐围武兴,魏南秦州刺史崔暹击破之。大同初,绍先因魏乱,自洛阳逃还,复据武兴。时梁克汉中,绍先子智慧表求归国。诏即以为东州刺史。十二年,仍附梁,梁因置武兴蕃王国授之。大宝二年,西魏将达奚武取武兴,灭杨氏,因改置兴州及顺政郡。隋唐以来,因之。柳宗元《兴州江运记》所谓“崖谷峻绝,十里百折”者也。宋建炎四年,张浚以富平之败,退保兴州。或请移治夔州。刘子羽曰:四川全盛,敌欲入寇久矣,直以川口有铁山栈道之险,未敢遽窥耳。今不坚守,纵使深入,而吾假处夔峡,遂与关中声援不相闻,进退失计,悔将何及?今留驻兴州,外系关中之望,内安全蜀之心,呼召诸将,收集散亡,分布险隘,坚壁固垒,庶几有济。浚从之。于是蜀始可守。及开禧三年,吴曦引金人入凤州,以阶、成、和、凤四州畀之,表铁山为界。曦即兴州为行宫,改州为兴德府,称蜀王。安丙等讨平之。于是始改为沔州。端平二年,蒙古入犯,自凤州至西县,捣西池谷,距沔九十里。既而自白水关入六股渠,距沔六十里。沔无城郭,依山为阻,知州高稼力战不能支,遂陷。蒙古将汪德臣因筑城屯守,既又取利州城之。而蜀口之险,尽入于敌矣。
长举城县西百里。本汉沮县地。后魏为梁州华阳郡地,寻析置长举县及盘头郡于此。正光五年,秦州贼莫折念生遣其党窦双攻盘头郡。东益州刺史魏子建遣将窦念祖击破之。后周郡废,县属顺政郡。隋属兴州。唐因之。后唐同光二年,伐蜀,前锋将李绍琛等至长举,其兴州将以所部兵降,是也。宋仍属兴州。元废。
鸣水城县西南百十里。汉沮县地。后魏置落丛郡。魏收《志》:落从郡领武都、明水二县。明水,即鸣水矣。西魏改置落丛县。隋开皇初,郡废。六年,改县曰厨谷,属兴州。八年,又改曰鸣水。唐因之。宝历初,县废。
仇池城在县西北百六十里。《隋志》:西魏置仇池县,后改曰灵道。隋属兴州。大业初,省入顺政县。又有修城废县,在县西境。后魏太和中置郡,治平洛县。西魏改县曰广长。后周郡废,又以所属下阪县省入。隋仁寿初,改为修城县。隋末废。又柏树废县,亦后魏置,属修城郡。后周废入广长县。
○玉女山在县治东南。山高千仞,多云霞覆之,不见其巅。山多白石,修洁如人形,因名。县西二里有堡子山,或以为武兴山也。又有八渡山,在县北十五里。山下水流环绕,可渡凡八处,因名。
盘龙山县西五里。下有泉水,湾环如盘龙,上有砖浮图。或以此为龙门山。后魏太和中,以氐帅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灵珍举郡降齐,魏主诏李崇讨之。崇自武阶槎山分道而东,表里袭之。灵珍遣从弟建屯龙门,自帅精勇万人屯鹫峡,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鹫峡口聚?石,临崖下之,以拒魏兵。崇命统军慕容炬帅众从他路入,夜袭龙门,破之。崇自攻鹫峡,灵珍败走,遂克武兴。胡氏曰:鹫峡在龙门之西南。今亦见巩昌府成县。
大丙山县南三十里。山有丙穴。其相连者曰小丙山。《志》云:山在沔县西北八十里。盖与县接界也。亦名大景。小景山,唐讳丙,改曰景。又寒山,在县南百里。山高耸,尝有积雪覆其巅。○厨谷山,在县南三百里。崖穴间尝兴云霞,如厨爨之状。
飞仙岭在县东南四十里。上有阁道百余间,即入蜀大路也。又分水岭,在县东南八十里。岭下水流分东西,因名。或曰,即《水经注》所云狼谷也,沮水出焉。
杀金岭县西北百二十里。其旁地曰杀金坪,与凤县仙人关相近。宋绍兴四年,金兀术攻和尚原。时吴?守仙人关,以其弟?守和尚原。馈饷不继,虑金人必复深入,且其地去蜀远,命?别营垒于仙人关右之地,名杀金坪,移兵守之。继而兀术以步骑十万破和尚原,进攻仙人关,自铁山凿崖开道,循岭东下。?以万人守杀金坪,以当其冲。?自武阶路入援,先以书抵?,谓杀金坪之地阔远,前阵散漫,后阵阻隘,宜益修第二隘,示必死战,然后可以必胜。?从之,急修第二隘。?转战七昼夜,始与?会于仙人关。敌败却。
青泥岭在县西北百五十里。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每逢泥淖。五代梁乾化初,岐王李茂贞遣刘知俊等侵蜀。蜀将王宗侃等与战于青泥岭。蜀兵大败,退保安远。又贞明初,蜀将王宗播攻岐,引兵出青泥岭,克固镇。周显德二年,王景伐蜀。蜀将李廷?战败,自唐仓退保青泥岭。宋乾德二年,王全斌等伐蜀,会师于凤州,取青泥岭关路入蜀界。盖五代时蜀人置关于此,以为控扼也。固镇、唐仓,俱见前凤县。
大唐峰在县东南。唐光启二年,?宁叛帅朱玫遣将王行瑜逼车驾于兴元,攻大散关。兴凤帅杨升败走。行瑜进屯凤州,攻兴州。升复弃城遁。诏都将李?等屯大唐峰以拒之,?军败,复取兴州,进屯万仞寨。○角弩谷,在县东北。萧齐建武二年,魏将拓跋英等攻梁州。梁州刺史萧懿遣将据角弩谷及白马沮水,立五栅以拒之,为英所败。今阶州亦有角弩谷。
青野原在县北百四十里。宋绍兴三年,金人扼大散关,游骑攻黄牛堡。吴?自河池驰至杀金坪,驻青野原,分兵援黄牛堡,却之。绍定四年,蒙古遣使速不罕来假道淮东,以趣河南,至沔州青野原,为统制张宣所杀。端平二年,蒙古陷沔州。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自蜀口进屯青野原,蒙古围之。利州帅曹友闻曰:青野为蜀咽喉,不可失也。因驰救,敌引却。黄牛堡,见凤县。
○沮水在县东。《水经注》:沮水出沮县东狼谷中,又东南流,经沮水戍西,而东南流注汉。亦曰沮口。晋宁康初,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为秦将杨安所败。沮水诸戍,皆委城奔溃。盖是时阻沮水列戍,以备秦也。后魏延昌末,梁州刺史薛怀吉破叛氐于沮水,亦在县境。今沮水流经县南,入沔县境而合于汉水。
嘉陵江在县南一里。自徽州流入,又南入宁羌州境,合于西汉水。唐元和中,山南节度使严励,自长举县西,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灌之,通漕,馈成州戍卒,是也。○犀牛江,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即西汉水也。自巩昌府成县流入,下流合于嘉陵江。《志》云:县东有黄坂水,又有南街水,其下流俱流注于嘉陵江。
白水江在县西百二十里。其上源自洮岷卫境东流,经西和成县之境而入县界。又南经宁羌州西,折而西南,入阶州界,历文县及四川龙安府之境,复折而东,至昭化县,入于嘉陵江。亦谓之葭萌水。盖白水盘束山谷间,源流最为纡远云。今有白水巡司置于县西北百十里。
一百八渡河在县城东。自巩昌府徽州界流入境,下流合嘉陵江。明初,徐达下秦州,遂南出一百八渡河,繇略阳入沔州,是也。
乾渠在县北。《旧五代史》:后唐长兴中,冯晖为兴州刺史,以乾渠为理所。清泰初,雄武帅张延朗围蜀文州。蜀将李延厚将兵屯兴州,遣别将救文州。延朗引还秦州,冯晖亦自乾渠归凤翔,是也。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前锋收复乾渠渡,进克万仞、燕子二寨。乾渠,盖往来要地也。
○白马关在县北八十里。一名九股树。今有九股树巡司置于此。又兴城关在县西。《唐志》:兴州有兴城关。是也。
万仞寨在县北。唐光启二年,?宁帅朱玫遣将王行瑜攻兴州,陷之。都将李?击败行瑜军,复兴州,进屯万仞寨。宋乾德二年,王全斌伐蜀,自凤州从乾渠渡,克万仞、燕子二寨,遂下兴州。
桑林戍在县南。《志》云:五代唐末,兴州所领有三泉、西县、金牛、桑林等戍。清泰初,兴州刺史刘遂请悉集戍兵还洛。于是,散关以南城镇,无复守御,悉为蜀人所有。○合江仓,在县治东。宋开禧中,杨巨源监合江仓,起兵讨叛帅吴曦,杀之。
附见:
宁昌卫在州城内。《通志》:洪武二十九年置,辖千户所五。又沔县守御右千户所,在县治东,洪武中置,旧属汉中卫,今属宁昌卫。
兴安州府东南六百四十里。东至湖广均州七百里,东南至湖广郧阳府五百二十里,南至四川夔州府九百五十四里,西南至夔州府达州一千一百里,北至西安府六百八十里,东北至商州六百二十里。
春秋时庸国地《帝王世纪》云:昔虞帝尝居此,谓之姚墟,亦曰妫?。《通典》谓之妫墟,在州治西北。战国时属楚。秦属汉中郡。汉因之。东汉末,置西城郡。曹魏改为魏兴郡。晋、宋、齐因之宋、齐时,有南上洛郡,皆寄治魏兴。萧子显曰:晋永嘉初,蜀贼没汉中,刺史张光治魏兴。自是每失汉中,刺史辄镇魏兴也。梁天监四年,侨置梁州于此,亦谓之北梁州时汉中没于后魏也。寻复没于后魏,曰东梁州。大同初,复得汉中,改为南梁州。西魏又为东梁州,兼置金城郡永熙二年,东梁州民夷作乱,讨平之。寻改为金州以其地出金也。隋郡废州存。大业初,又改为西城郡。唐复为金州。天宝初,曰安康郡。至德初,曰汉南郡。乾元初,复曰金州。大顺二年,置昭信军。五代时,入于蜀,改为雄武军天?二年,王建得其地,旋失之。既而复取其地,置雄武军。孟蜀亦尝置威胜军于此。宋仍曰金州亦曰安康郡昭化军。元因之,属兴元路,以州治西城县省入。明仍为金州,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改曰兴安州编户四里,领县六。今为直隶兴安州。
州东接襄、沔,南通巴、达,西连梁、洋,北控商、虢。战国时,苏代言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下汉。今州北汉水,东下郧襄是也。汉高入关,使郦商分军出此,先定汉中。魏曹真欲繇斜谷侵汉,魏主诏司马懿溯汉水繇西城与真会汉中。汉蒋琬屯汉中,多作舟船,欲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上庸,以规中原。议者谓事若不捷,还路甚难,遂不果。唐李吉甫曰:金州,秦头楚尾,为一都会。宋初伐蜀,刘光进遣将繇此袭夔州。建炎四年,襄阳盗桑仲陷均房,乘势直捣金州。镇抚使王彦曰:张公方有事关、陕,若仲越金州而至梁、洋,则腹背受敌,大事去矣,急勒兵击却之。绍兴三年,金人谋窥蜀,以吴?驻兵和尚原。不得逞,乃以降将李彦驻秦州,睨仙人关,以缀吴?河池之师。复遣游骑出熙河,以缀关师。古撒离喝遂自商于直捣上津见湖广郧阳府,拔金州而西。蒙古之攻汴梁也,陷梁、洋,出饶风见西乡县,繇金州浮汉而东,战于唐、邓间。夫金州襟带汉江南北,其所系顾不重欤?
○西城废县在州西南三里。汉置县,为汉中郡治。东汉移郡治南郑。建安中,置西城郡于此。魏为魏兴郡治。晋以后因之。宇文周省西城县。隋初复置。开皇十八年,改为吉安县。大业三年,又改为金川县。十二年废。义宁二年,复置西城县,为金州治。唐宋因之。元初废。《志》云:州初治汉水北,去水不过百步,后移水南。明万历十一年,大水,城坏。参议刘致中疏请移治于故城之南原三里许。因易州名曰兴安。今城周四里有奇,门四。
广城废县在州西。东晋时置,属魏兴郡。宋、齐因之。后周时废。○晋兴废县,在州东。沈约曰:魏置平阳县,属魏兴郡。晋太康中,改曰晋兴,为郡治。宋仍属魏兴郡。齐因之。后周废。
○魏山州西南六里。东西南三面皆险绝,一面略通人行。晋太元三年,吉挹为魏兴太守,苻坚将韦钟攻之。挹控山为垒,二年不下。其垒因名吉挹城,是也。今州西五里为西城山,汉江经其下。○赵台山,在州南二里。梁时汉水溢,人避于此。山嵯峨高耸,若楼台然,因名。州北五里又有牛山,高耸为群山之冠。
天柱山州西五十里。悬崖壁立,秀出群岭,下有碧钿、青碌诸洞二十余处。唐宋俱采取入贡,明始停闭。又有香溪洞,香溪水出焉,流至州南二十里,下流入于汉水。○凤凰山,在州西七十里。跨石泉、汉阴、紫阳三县之境,绵亘三百余里。《志》云:州北四十里有将军山,亦以山势雄桀而名。
○汉水在州北四里。自紫阳县东北流入州境。又东流经?阳、白河两县,而入湖广郧阳府界。今城东一里有长春堰,筑以御汉水之泛溢。又有石梯渡,在州东三十里江滨。石崖连亘,过渡处凿为磴,如梯,因名。
衡河州西七十里。流合汉阴县东之月川水,入于汉江,亦谓之恒河。今有千工堰,在州西北七十里。引恒河灌田三十里。又有傅家河,在州北五十里。引流为大积堰,居民资以灌溉。其下流亦南入汉江。
任河在州西。《志》云:旧时有关戍守,曰任河关。又越河在州西北十里。又州东八里有黄羊河。州西二十里有吉河,又有岚河、洞河,与越河、任河俱流注于汉水。
○归安镇在州北。五代周显德五年,李玉自长安袭蜀归安镇。蜀兵据险邀之,败没。胡氏曰:在金州界。○水寨,旧在州城南。《志》云:汉水去州城百步。五代唐置水寨于此,以备蜀。清泰初,蜀将全师郁寇金州,拔水寨。防御使马全节拒却之。
平利县州东南九十里。南至四川大宁县六百里。本汉长利县地,属汉中郡。晋分立上廉县,属上庸郡。宋置吉阳县,属新兴郡。齐、梁因之。西魏改为吉安县,兼置吉安郡。隋郡县俱废入西城。唐置平利县,属金州。宋初废为镇,寻复置县。元省。明初复置。县城旧周六里,今四里有奇。编户八里。
○上廉城在县治东。晋太康初置。刘宋析置吉阳县。齐复分置上廉县,仍属上庸郡。梁因之。西魏并入吉安。刘?句云:县本治于平利川,唐因以名县。五代周显德二年伐蜀,攻秦、凤二州。蜀将孟贻业驻军平利,为褒源之援,即此。
丰利城在县东北百七十里。本汉长利县地。晋为锡县地。刘宋析置丰阳县,属南上洛郡。齐因之,增置北上洛郡及北丰阳等县。后魏时为丰利县。梁大同中,置南上洛郡于此。西魏改为丰利郡。后周废郡,以县属上津郡。隋属金州。唐初属上州。贞观十年,改属均州。宋省。○熊川废县,在县东。又有阳川废县,俱西魏时置。后周省入丰利县。
○女娲山县东三十里。崇峦罗列,形势逶迤。旧有女娲祠,因名。下有灌溪河,西流入于汉水。○锡义山,在县西六十里。又县南三百里有化龙山,南接四川大宁县界。
○界溪河在县东。自湖广竹山县流入境。今县东百二十里有石嘴、黄沙二堰,俱引界溪水以溉田。又秋河,在县东南百五十里。有利河堰,源自四川大宁县流入县西南。又有岚河,自四川达州界流入,引流为线口堰,在县南九十里,其下流俱注于汉江。
○镇坪《志》云:在县东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通志》:县东百三十里有九龙寨。寨后三里有九龙洞,因名。又东三十里有连线寨,途盘十五里至顶,三面壁立,下有连线洞。又东五十里有金鸡寨。平地突起一山,周环有水。正德中,官兵讨贼,尝屯于此。
石泉县州西二百八十里。西至西乡县二百十里。本汉西城县地。萧齐置安乐县,又置晋昌郡于此。梁改曰永乐县。西魏改郡曰魏昌,又改县为石泉县。后周废郡,以县属西城郡。隋属金州。唐因之。圣历初,改为武安县。神龙初,复故。大历初,省入汉阴。永贞二年,复置。宋仍属金州。元废。明初复置。今县城周三里,编户八里。
○魏宁废县在县西南。西魏析石泉县置,属魏昌郡。后周仍省入石泉县。
○十八盘山在县南五里。高出云表,曲盘十八始达于巅,因名。又太平山,在县东九十里。汉江南岸,山高峻,绝顶平广。○池山,在县北五十里。山顶有池,不溢不涸,谓之天池。
堰头岭在县东五里。汉江南岸,下有滩,曰堰滩。又东三十五里有马岭,亦高?,亘二十余里。
○汉江在县城南五十步。自西乡县流入,经城南,稍折而东北,复折而东南,流入汉阴县界。县城褄临汉滨,境内诸水悉流入焉。今县东五里有长安堰,引汉江溉田处也。又东二里有熨斗坝。旧于此堰汉水溉田,以形似名。今废。
红河在县北一里。源出县北二十里之五攒岭。两岸沙石皆红,因名。又有珍珠河,在县西二里,亦出五攒岭,流合红水,南入汉江。今县西七里有七里堰,引珍珠水以溉田。○大坝河,在县西北十里。源出秦岭。繇大坝峰南流,因名。今县西十里有兴仁堰,相近者又有高田堰,俱引大坝河以溉田。又县西有饶风河,自洋县饶风岭流入境,至县西八里,合于大坝河,并流注汉江。《通志》:县有饶峰岭巡司。似误。
迟河县东五十里。《志》云:河名迟者,以此河易涨而难消也。其流入汉水之处,有巨石如蓬花,名蓬花石。旧设迟河巡司于此。○石泉,在县治南。其水清洌,四时不竭,流入汉水,县因以名。
洵阳县州东北百二十里。北至商州镇安县三百二十里。汉置旬阳县,属汉中郡。后汉省。晋太康四年,复置,属魏兴郡。宋、齐因之。西魏始置?阳郡,改旬为?。隋初,郡废,属金州。唐武德初,置?州。七年,州废,仍属金州。宋因之。元废。明初复置。今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氵育阳城在县东三十里。本?阳县地。晋于此置氵育口戍。西魏大统中,置氵育阳郡兼置氵育阳县。后周改为长冈县,既又改置黄土县。隋初,郡废,县属金州。唐初,仍为黄土县。天宝初,复为氵育阳县。宝历中,废。○赤石废县,在县北。西魏置。《隋志》:开皇初,并赤石、甲、临江三县入黄土县。又?城废县,在县西北。唐武德初,分?阳置?城、驴川二县。贞观二年,省驴川县。八年,省?城县。
伎陵城县西五十里。庾仲雍《汉水记》谓即木兰塞,蜀军救孟达之所也。曹魏太和元年,孟达谋以新城归蜀。司马懿潜军击之,八日到其城下。吴汉各遣将向西城安桥木兰塞以救达。《水经注》:汉水东径西城县故城南,又东径木兰塞。南右岸有城,名陵城,周围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叠数十里。中为木兰塞。盖吴军向安桥,而蜀军向木兰也。安桥,应在县东南。胡氏引《水经注》云:安阳西北有高桥溪口,旬水入汉之口也,安桥当在其下。恐误。
○留停山在县治西。峭拔殊甚,行者登之辄为留停,因名。《志》云:县治凭高据阜,四面俱下,不便筑凿。惟县治仓库则缭以石墙,建六门,以孔道所经也。又《梁州记》:?阳县治有南山。其北山为悬书崖,高五十丈。其东为临崖山,峰峦隐隐,环于县治,东瞰汉江,北连鹘岭。
紫荆山县东南五十里。其南有深洞及石池,池旁有石莲。又青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亦有洞,产碧钿石。○羊山,《志》云:在县北四十里。其山连络千里,与终南、商颜冈脉相接。
当门山县东百五十里。有两峰如门,因名。亦谓之穿崖,高可千仞。又东十里为浮云山。山高耸,远望若浮云。○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有洞,产水银、?朱砂。
○汉江在县城南。自州境流入,又东入白河县界。境内冷水、乾溪、乾?诸水,悉流入焉。
旬水在县治东。出商州镇安县南之?山,有直水枝流会焉。东流至县东南入于汉水,谓之旬口。魏西城太守申仪以孟达之叛,引军屯旬口是也。又县西二十五里为闾水,一名闾谷水,自平利县北流入境,平顶水流注焉,北入汉水。又有绪水,源出县东氵育阳废县城西,下流亦入于汉水。
乾?河县北百里,即镇安县之丰阳川也。下流合旬水,达于汉江。《志》云:县北百三十里有水田堰,县北七十里有麻饼河堰,皆乾?河之支渠也。又金河,在县南百七十里,合山谷诸水,北流入汉江。今县南五十里有神河堰,又南二十里有金河堰,县南百五十里为七里关堰,皆引此水以溉田。○西岔河,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今有西岔河堰,去县百里。又有蜀河,在县东北百十三里有堰,下流俱入汉水。
○旬关在县东。或曰,即楚郇阳也。苏秦谓楚北有郇阳,谓旬关矣。颜师古云:旬关,汉中旬水上之关也。沛公入关,郦商别将攻旬关,西定汉中,即此。○清风关,在县北乾?河之上,南宋时为戍守之所。又有鹘岭关,在县东北,亦宋金分界处也。《志》云:今县东百四十里有闾关,置巡司戍守。又县北百二十里有三岔巡司。
申口镇在县界。旧为戍守处。宋《九域志》:?阳县东有申口镇。唐宝应初,襄邓防御使裴戎与山南节度来?相攻,为?所败,追擒之于申口,即此。
汉阴县州西百五十里。汉置安阳县,属汉中郡。后汉因之。建安六年,分汉中之安阳置汉宁郡,以张鲁为汉宁太守。郡寻废。晋改县曰安康县,属魏兴郡。宋末,置安康郡于此。萧齐因之。梁天监二年,入于后魏,置东梁州治焉。后复入梁。大宝末,没于西魏,置直州,又改安康为宁都县。隋初,废安康郡。大业初,废直州,复改宁都曰安康,属西城郡。唐武德初,置西安州,寻亦改为直州。贞观中,州废,以县属金州。至德初,改今名。宋因之。绍兴初,徙治新店。元省。明初,复置。县城周四里,编户七里。
○安康废县旧治在今县北二十里。《志》云:县西二十里有安阳故城,汉县治也。晋移治于此。后魏为东梁州治。西魏主钦初,宇文泰遣军入南郑,命王雄分军取上津、魏兴。东梁州刺史李迁哲以州降。未几,安康人黄众宝叛魏,攻魏兴,执太守柳桧,进围东梁州。王雄击平之。东梁州治安康也。南宋始移县于今治。又直城废县,在故县城东。本东晋初戍守处。后魏置直城县,为金城郡治。梁普通六年,北梁州刺史锡休儒等,自魏兴侵魏梁州,攻直城,不克而退。魏收《志》:东梁州金城郡,领直城县。盖郡县寄治于安康郭下也。萧?置直州,盖因直城而名。
宁都废县在县东七十里。晋元帝以蜀汉流民置宁都县,属晋昌郡。宋末,改属安康郡。齐因之。后魏亦曰宁都县,属魏明郡。西魏废,寻改安康曰宁都。唐武德初,复分安康置宁都、广德二县,属西安州,寻属直州。贞观中,省。○汉阳城,在县东三十五里。后魏置魏明郡,治汉阳城,是也。后周废。俗讹为汉王城。
○凤凰山县南二十五里。俗称龙子山。叠嶂十有二层。又双乳山在县东五里,以两峰并峙而名。○横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又箭?山,在县东北百八十里。山产箭竹。
○汉水在县西。自石泉县南流经县境,又南流入紫阳县境。《志》云:汉水在县南八十里。盖自紫阳县东北流,复经县境,又东流入州界也。
直水在故县治西。《志》云:自商州镇安县西南境流入县界。《水经注》:直水北出子午谷岩下。其支流东注旬水,其正流东南径直城西注于汉。旧直城、直州以此水名。
恒河在县东北二里,即州西北境之衡水也。西南流入县界。县东又有青泥水,自北流合焉,并合于月河。○月河,在县城西。源出县东六十里之月岭山,流经此,南注于汉水。今城西有月河堰,即引月河溉田处也。又县境以堰名者,凡数十计,皆分引汉水及直河、恒河之流以溉田。
○方山关县西三十二里。唐贞观二年,置关于此。北阻方山,南临汉水,当东西驿路之冲。
氵敖头戍在旧县治西。《水经注》:汉水径黄金南,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也。傍山通道,水陆险凑,置戍于此,统领流杂。宋元嘉十一年,氐王杨难当陷汉中。宋将萧承之自襄阳缘道收兵,进据氵敖头。难当焚掠汉中,引众西还,是也。
白河县州东三百七十里。东南至湖广郧阳府百二十里。本?阳县地。成化十二年析置,隶郧阳府,寻改今属。县城周不及一里,编户八里。
○凤岭在县城北。环绕西南,如凤翥然,因名。
长沙平在县东。宋建炎四年,襄阳盗桑仲陷均房,直捣金州白土关。王彦遣将击之,为仲所败。或劝彦避其锋。彦不可,勒兵趣长沙平,阻水据山,设伏以待。仲败走,追奔至白碛,逐复房州。白碛,在湖广房县界。
○汉江在县北二里。自?阳县流入境,又东入湖广郧县境。今城北有汉江渡,又有临江桥跨江上。又县东一里有白石河渡,又东十里有大黄滩渡,县西六十里有月潭渡,又三十里有吴家渡,俱汉江津济处也。
白石河在县南。有二源:一出县东南九十里之漫营岭,西北流;一出县西南百二十里之棕溪岭,流为马床河。与大小冷水河俱东北合于白石河,共注于汉江。
○白土关在县东。旧为州境之要隘。《舆程记》:县西四十里有夹河关。
紫阳县州西南二百十五里。本汉阴县地。正德七年置紫阳堡,明年升为县。城周四里,编户五里。
○天马山在县治南。以形似名。《志》云:县治北有神峰岭,木石?岩,状若屏风。又天城山,在县西。团螺山,在县西北。亦皆以形似名。○目连山,在县东十里。又东十里曰三台山。又有鸡鸣坡,在县西六十里,高出云霄。
○汉江在县西五里。自汉阴县南流入境,又东北流入汉阴县界。《志》云:县西一里有双水渡,县东十五里有中沙渡,皆汉江津济处也。
五郎水县南五十里。北流入于汉水。又县南一里,有任河。《志》云:源出四川大宁县,亦北流入汉。又县东南有汝河,县西北有灌河、松河、小石河,俱流入于汉江。
附见:
兴安守御千户所在州城内。本金州守御千户所。洪武中建。万历中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