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六十七

读史方舆纪要 作者:(清)顾祖禹


  ◎四川二

  ◇成都府东至潼川州三百六十五里,东南至重庆府九百五十里,南至眉州百八十里,西南至邛州三百十里,西至杂谷安抚司七百里,北至龙安府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宁府七千二百六十里,至京师一万四百五十里。

  《禹贡》梁州之域。夏商以后,为蜀国。秦灭蜀,置蜀郡。汉因之,武帝兼置益州王莽改益州曰庸部,蜀郡曰导江,治临邛。以公孙述为导江卒正,述据蜀,都成都。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后汉仍曰蜀郡。三国汉都于此于益州置牧,蜀郡置守,并治成都。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寻复旧。宋、齐以后,益州及蜀郡并治此。隋郡废州存《隋志》:后周置益州总管府。开皇二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明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唐又为益州《旧唐书》:武德初,置总管府。三年,改为西南道行台。九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复为蜀郡。至德二载,升成都府,并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以上皇幸蜀也。时又分剑南为东西两川,此为西川节度使治,后分合不一。详见州域形势。又《新唐书》:成都城内有天威军,乾元二年置,元和三年,改曰天征军。上元初,罢京,而府不改。五代因之前、后蜀皆都此。宋太平兴国六年,降为益州。端拱初,复曰成都府亦为西川节度,又成都府路治于此。淳化五年,仍降为州。嘉?五年,复故。元曰成都路至正中,明玉珍伪改曰成都刺史府。前朝曰成都府,领州一、县二十五。今仍为成都府。

  府山川重阻,地大而要。战国时,司马错说秦惠王伐蜀曰: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诸葛武侯亦云: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是也。自秦取蜀,因蜀攻楚,楚繇以亡。汉高资巴蜀之力,战胜荥阳、成皋间,卒有天下。故取天下之规,常在巴蜀。公孙述之据蜀也,北连秦陇,东逼荆州,号为盛强。诸葛武侯用巴蜀,北出秦川,魏人骚动。晋季雄窃成都,亦能北收汉中,东取夔峡,南并宁州。是故蜀之险,弱则足以自固,强则足以伐人。晋人藉之以并吴,隋人资之以亡陈。唐亦繇此以平萧铣,其与秦之攻楚同一揆也。王建之据蜀,号为完固,孟氏因其辙,亦足以自守。元末,明玉珍有蜀,擅威命者且数年。说者谓自公孙述以下,未闻有以蜀兴者,意者地僻而险,与中原悬隔,不足以出奇制胜欤。然吾观汉高以后,未见有雄才大略足以相?者,惟武侯能以汉用蜀,而时不吾与,天不假年,卒困于一隅耳。公孙述、李雄之徒,上之不过攘窃之雄,下之不过窥觎之智,故幸则易世而亡,不幸则及身而败。故曰,险可恃也而不可恃也。嗟乎!剑门失守,则夕树降旗;阴平已逾,则朝缨白组;瞿唐不闭,则楼船飙集;清溪无阻,则蛮弩星驰。成都之险,不在近郊,而在四境之外也。虽然,刘禅而闭城清野,邓艾何必非坐缚之师?罗尚而抚士恤民,李氐岂遂为益州之主?成败之机,存乎其人,又安可一律论哉!《水利考》曰:府大江萦流,民殷土沃。《史记·河渠书》:于蜀,蜀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沫者,水石相冲激之名,穿二江成都之中。今大江自松潘叠溪而入茂州界,西南历威州,转而东,经汶川县南,又东南经灌县西北,又东南流,出灌口,过崇庆州新津县而入眉州境者,此汶江之正流也。成都人名之曰南江。其自灌县西北离堆,薄灌城而东北注,历新繁西南郫县南及府城南,而会于新津之大江者,此秦李冰所凿石犀渠也。成都人谓之北江。亦曰郫江。北江又分为两,出灌县东北宝瓶口,又穿三泊洞而北注,经崇宁、彭县、新繁、新都而入汉州雒水,东南流为金堂河者,所谓湔水也。成都人名之曰外江。其自宝瓶口直东入五斗口,东北经崇宁、温江、郫县、新繁、新都界内,过府城北折而南,会府城前江前江,府城南之北江也,经双流入眉州,合于大江者,成都人谓之内江亦曰流江。此成都府境之内江、外江也。《宋史》:秦李冰于离堆都江口置大堰,疏北流为三:东曰外应口,即北江也;东北曰三石洞口,即外江也;东南曰马骑口谓石洞口之东南,即内江也。自三流而下,派别支分为渠堰,不可悉数《都江考》:都江口置大堰,疏北流为三,曰外应,溉永康之导江,成都之新繁,而达于怀安之金堂。东北曰三石洞,溉导江与彭之九陇、崇宁、?阳,而达于汉之雒。东南曰马骑,溉导江与彭之崇宁,成都之郫、温江、新都、新繁及成都、华阳。又云:都江口分三流而下,派别支分,不可悉纪。其大者十有四,自外应而分,曰保堂、曰仓门。自三石洞而分,曰将军桥、曰灌田、曰雒源。自马骑而分,曰石址、曰豉?、曰道溪、曰东穴、曰投龙、曰北、曰樽下、曰玉徙,而石渠之水,则自离堆别而东,与上下马骑乾溪合。凡为堰九,曰李光、曰膺村、曰百丈、曰石门、曰广济、曰颜上、曰弱水、曰济、曰导,皆以堤摄北流,注之东而防其决。离堆之南,实支流故道,以竹笼石为大堤,凡七垒。《古今集记》:李冰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十数州县稻田。《堤堰志》:自神禹导江,正源至石纽,出汶川而南,其北无水。秦昭襄王时,蜀守李冰凿离堆、虎头,于江中设象鼻七十馀丈首阔一丈,中阔十五丈,后阔十三丈,指水十二座如象鼻状,大小钓鱼护岸一百八十余丈,横潴洪流,故曰都江。以分岷江之水,北折而东,灌溉田畴,以亿万计。蜀用富饶,离堆之址,旧铲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而归诸江侍郎堰见灌县。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故《益州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江道既分,水复湍暴,砂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役工浚治,凡诸堤堰,历代皆岁修之,以为民利,其塘堰多民自修,独离堆设立都江堰,在岷江中流,官费岁至巨万,元人用铁石立堰为石门,以时启闭,公私赖之《元志》:秦时蜀守李冰凿离堆,分江以灌川,蜀民用富饶。至元时冲薄荡啮,大为民患,有司以故事,岁治堤防凡百三十有三所,役费无已。元统二年,会四川肃政廉访司事吉普当巡行周视,得要害之处三十二,余悉罢之。乃征工发徒,?之以石。至元元年,肇事于都江堰,堰即分水之源也。盐井关限其西北,水西关据其西南,江南北皆东行。北旧无江,冰始凿以避沬水。中为都江堰,少东为大小钓鱼,又东跨二江为石门,以节北江之水,又东为利民台,台之东南为侍郎、杨柳二堰。其水自离堆分流入南江,南江东至鹿角,又东至金马口,又东过大安桥,入于成都,俗称大皂江。此江之正源也。北江少东,为虎头山,为斗鸡台,台有水则并记治之法,皆冰所为也。又东过凌虚、步云二桥,又东至三石洞,洒为二渠,其一自上马骑东流过郫,入于成都,古谓之内江,今府江是也。其一自三石洞北流过将军桥,又北过四石洞,折而东流,过新繁,入于成都,古谓之外江。此冰所穿二江也。南江自利民台,有支流东南出万工堰,又东为骆驼口,又东为碓口,绕青城而东,鹿角之北涯,有渠曰马坝,东流至成都,入于南江。渠东行二十余里,水决其南涯四十有九,每岁役民以塞之,乃自其北涯凿二渠,与杨柳渠合。东行数十里,复与马坝渠会,而渠成安流。自金马口之西,凿二渠合金马渠,东南入于新津江,罢蓝淀、黄水、千金、白水、新兴至三利十二堰,北江三石洞之东,为外应、颜上、五斗诸堰,外应、颜上之水皆东北流入外江,五斗之水,南入马坝渠,皆内江支流也。外江东至崇宁,亦为万工堰。堰之支流,自北而东,为三十六洞,过清白堰,东入于彭汉之间,而清白堰水溃其南涯,延袤三里余。有司因溃为堰,堰辄坏,乃疏其北涯旧渠,直流而东,罢其堰及三十六洞。至于嘉定之青神有鸿化堰,成都又有九里堤及崇宁之万工堰,彭之堋口、丰润、千江、石洞、济民、罗江、马脚诸堰,皆授之长吏,以时奏工。诸堰之役,都江及利民台最大,侍郎、杨柳、外应、颜上、五斗次之,鹿角、万工、骆驼、碓口、三利又次之,而都江居大江中流,尤难即工。其间或疏旧渠以导流,或凿新渠以杀势,遇水之会,则为石门,以时其启闭。凡智力所及,无不为也。凡五越月而告成,所溉十二县之民,咸歌舞焉。前朝复为之缮理成化九年、弘治九年,皆以次增修。嘉靖三十年,复铸铁牛壅砌都江堰址。万历三年,堰坏,复置铁柱修复。是后,以时浚治。卢翊曰:元人肆力于堰,无复李冰深淘滩之意,假令砂石壅积,水不得东,虽熔金连障无益也。矧所谓铁龟铁柱者,曾未几何,辄震荡堙没,茫无可赖哉。余谓宜事滩碛,以导其流,堰则一仍民便而已,其治之法,无逾李冰所题深淘滩、浅作堰两言而已。

  成都县附郭。在府治西北。春秋时,蜀侯所理。秦惠王二十七年,始置成都县。汉末,益州治此。晋以后因之。自唐以来,俱为州郡治。编户二十四里。

  华阳县附郭。在府治东南。本成都县地。唐贞观十七年,分置蜀县,并治郭下。乾元初,改曰华阳。编户十七里。县今省。

  ○成都城。府城。旧有太城、有少城、有子城,又有罗城。太城,府南城也,秦张仪、司马错所筑,一名龟城。俗传仪筑城未立,有大龟出于江,周行旋走,随而筑之,城因以立也。少城,府西城也。唯西南北三壁,东即大城之西墉。昔张仪既筑太城,后一年,又筑少城,《蜀都赋》:亚以少城,接于其西。谓此也。晋时两城犹存,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元康元年,诏征刺史赵?为大长秋,以成都内史耿滕代之,?谋作乱,据太城未去,滕入州,?遣兵逆之,战于西门,滕败死。太安二年,李特攻罗尚于成都,取少城,既而尚袭杀之,特子雄寻复入少城,尚退保太城。永和三年,桓温平李势,平少城。张咏《创设记》:张仪筑蜀郡城,方广七里,从周制也,分筑南北二少城,以处商贾。少城之迹今湮。隋开皇初,封子秀为蜀王,因附张仪旧城,增筑南西二隅,通广十里,亦曰少城。时因谓太城曰子城。其后少城复毁。《唐史》:咸通十一年,南诏寇西川,西川民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而无濠,湫隘填溢,公私困惫。乾符三年,高骈帅西川,展筑罗城,周二十五里,蜀土疏恶,以甓?之,环城十里内取土,皆划丘垤平之,毋得为坎陷以害耕种,役者不过十日而代,众乐其均。城成,名曰太玄城,南门楼曰太玄楼。后唐天成二年,孟知祥于罗城外增筑羊马城,周四十二里。宋皇?五年,程戡知成都,增修罗城。建炎初,守臣卢法原复修筑。绍兴中,王刚中帅蜀,亦增修之。乾道中,范成大帅蜀,亦复营葺。明初,因旧址增修。《华阳国志》:张仪、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更于夷里桥南立锦官。锦官者,犹合浦之珠官也。今城南名锦官城,城西名车官城,盖旧时城四面皆有军营垒舍也。又芙蓉城,或曰孟蜀官院城,后主昶尽种芙蓉于城上,谓左右曰,此诚锦城矣。又《周地图记》:汉元鼎二年,太城立九门,少城立九门,故有十八郭门之称。后汉初,讨公孙述,臧宫军咸门,又入小雒郭门,咸门北面东头门也。其北面西头门曰朔门,或以为即小雒门,皆秦时旧门,汉列于十八门者也。其东有阳城门,左思《赋》云: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又西有宣明门,《益州记》:宣明门楼,即故张仪楼,重冈复道,跨阳城门,是也。南曰江桥门,大江水所经也。稍西曰市桥门,汉旧州市在桥南,桥下即石犀所潜渊,亦曰石牛门也。其北曰咸阳门,谓道出咸阳,或曰阳城诸门,蜀汉时更名也。唐高骈筑罗城开十门,上皆有楼。西南曰小市桥门,东南曰小东郭门,又有东阊、西阊等门。大顺初,王建攻陈敬?营于东阊门外,是也。又有义兴门,相传王建时宫南门也。前朝初,为五门:东曰迎晖、南曰中和、西曰清远、北曰大安、其小西门曰延秋。洪武二十五年,塞小西门。今存四门,俗止呼东、西、南、北门。宣德以后,屡经修筑。今城周二十里有奇。

  西平城在府南。晋安帝时,以秦雍流民立怀宁郡,寄治成都,初属南秦州。宋元嘉十六年,改属益州。其属有西平县,亦寄治成都城外,遂为实土,萧齐因之。梁天监初,邓元起为益州刺史,刘季连先在益州不受代,治兵相攻,元起进屯西平,又进屯蒋桥,距成都二十里,是也。后周郡县俱废。又始康废郡,亦晋安帝时以关龙流民置,领始康等县四。又晋熙废郡,亦晋安帝时,以秦州流民置。领晋熙等县二。又宋兴废郡,宋元嘉十一年免建平营置,领南汉等县三。又宋宁废郡,亦元嘉十一年免吴营侨置,领欣平等县三,齐梁因之,后周俱废。

  广都城府南四十五里。唐所置也,今入双流县界。其东北十五里有汉广都城。汉元朔二年,置县,属蜀郡。《本纪》:蜀王本治广都之樊乡,又蜀号三都者,成都、新都、广都也。王莽置就都大尹于此。后汉建武十一年,岑彭讨公孙述,拔武阳,使精骑驰击广都,去成都数十里。十二年,光武敕吴汉曰,直取广都,据其心腹。吴汉遂拔广都据之,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成都郭中,寻亦为广都县,晋移治于今之双流县,故城遂废。武阳,见眉州彭山县。《郡志》广都县北十五里又有晋广城,建置未详。

  犀浦废县府西五里。唐垂拱二年,析成都县置,属益州。大顺初,王建攻成都,陈敬?分兵布寨于犀浦、郫、导江等县以拒建,是也。宋熙宁中,废为犀浦镇,属郫县。《宋志》:犀浦镇有废始兴郡城及晋兴县城,或南北朝时所侨置,又灵泉废县,在府东五十里。唐久视初,置东阳县,属益州。天宝初,改曰灵池。宋天圣四年,又改为灵泉县。元废。《成都记》:府治北三里有赤涂城,相传李特所筑云。

  ○武担山府治北。广仅数亩,高七丈许,上有立石莹洁,号曰石镜。《蜀纪》:武都女子为蜀王开明妃,不习水土而死。王遣五丁于武都山担土为冢处也。一名武都山,汉昭烈即位于武担之南,即此。明蜀府建于其阳,有砖城周五里。○星宿山,在城北,唐咸通十一年,南诏寇成都,分兵拒援兵于新都,将军宋威大破之,蛮退保星宿山。五代梁开平二年,蜀王建讲武于星宿山,步骑三十万。即城北之升仙山矣。《志》云:城西有西山,一名雪岭。

  学射山府北八里。蜀汉后主尝习射于此,因名。唐光启三年,王建攻陈敬?,拔汉州,进军学射山,又败西川将勾惟立于蚕此。《志》云:山一名威凤山,一名石斛山,山东南有蚕此镇,《九域志》:成都县有蚕此镇,是也。○天回山,在府北二十里。《蜀纪》云:以杜宇自天而降,号曰天隳。及玄宗幸蜀,返跸时经此,土人呼曰天回山,下有天回镇。又六对山,在府南五十里。五代末,蜀后主昶自新津县修觉山回至广都,见十二峰,有三峰六对之语,因名。又龙华山,在府西南四十五里,滨江特峙,前有石崖。

  鸡鸣原在城南。宋咸平三年,知蜀州杨怀忠攻益州贼王均,败之。乘胜逐贼,至城南十五里,寨于鸡鸣原以待王师,即此。

  ○郫江府城南十里。大江之支流也,亦曰汶江。自灌县分流经郫县,历府城西折而南,又东合于流江,亦谓之内江。杜预《益州记》:郫江为内江,流江为外江。是也。又名石犀渠,相传李冰导江穿渠,作石犀五以厌水,因名。后汉建武中,吴汉乘利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营,作浮桥,使别将刘尚屯江南为营,相去二十余里。公孙述遣将谢丰等攻汉,而别遣兵劫尚,使不得相救。汉潜师就尚于江南,大战斩丰等。江即石犀渠也。晋永宁元年,李特据广汉,进攻益州刺史罗尚于成都,尚屡败,乃阻长围,缘郫水作营,连延七百里,《载记》尚缘水作营,自都安至犍为七百里。盖自郫江南达大江,缘水为险也。既而特潜渡江击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遂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或据《水经注》以绵水为尚所阻之郫江,误矣。《括地志》:郫江一名永平江,又唐置犀浦县,盖以渠名也。今成都人或谓之北江。《郡志》:府治西四里有都江,宜造粉,亦名粉江。盖亦郫江之异名矣。

  流江在府城北。亦自大江分流,由灌县东北经新繁县,又东过府城北,折而南,至府东南十余里,合于郫江。一名外江,又名清远江。宋咸平三年,王均据益州,雷有终讨之,败贼于升仙桥东。官军进至清远江,为浮桥而渡,筑垒于城北门外,收羊马城,进逼罗城。别将秦翰又于城北鱼桥列筑土山,贼败走。俗亦名走马江,亦合于郫江,通谓之二江。《汉志》:李冰穿二江成都中。《风俗通》: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皆可行舟。《括地志》:二江合于城之东南,岸曲有合江亭。《元丰志》:二江旧皆从城西入,唐高骈筑罗城,遂从西北作麋枣堰,塞故渎,更凿新渠,导外江绕城西而北,内江绕城西而南,下流仍合于旧渚。旧渚者,合江亭也。《寰宇记》:二江合流,亦名锦江。蜀人以此水濯锦鲜明也。《山堂杂论》曰:外江、内江之名,前后凡三见。大江为外水,涪为内水,此不易者也。湔水入雒为外江,流江入江为内江,此自成都府言之也。郫江对大江而言,则大江为南江,郫为北江。对流江而言,则流江又为外江,郫为内江。此自成都一城言之也。流江实兼内外之称,各因所指立名,似相杂而实不相溷也。又二江之源,皆自西来,地势高,时有水患。五代唐广顺二年,蜀大水,溢入成都,漂没千余家。宋元以来,皆修筑堤堰,以时节宣,然后二江顺规,经双流而南,下流仍合于大江。

  金水河在府城内。《志》云:唐白敏中所开,环络街市,谓之禁河。其后相继开浚。吴师孟《导水记》云:唐高骈筑罗城,堰糜枣,分江为二道。环城而东,惟余一脉,于西北隅城下之铁窗潜流入城,岁久遂绝。宋天禧中,王觌知成都,博访父老,于城西北隅得铁窗石渠故基,循渠而上十里许,至曹波堰,接上游溉余之弃水,于是导之自西门循大逵而东,注于众小渠。又西南隅至窑务前闸,南流之水,自南铁窗入城,于是二渠既酾股引而东,派别为四大沟脉,散于居民夹街之渠,而辐辏于米市桥之渎。又东汇于东门而入江,民以为便。久之,复塞。大观初,席旦复疏导之。宣和末,旦子益以旧渠堙废,旱潦皆为患,复修筑城西外堤,引江水入城如故,作三斗门节之,并议岁加修治。盖即禁河也。明初,建蜀府于河阳,改名金水。《志》云:内江之水,分流入城,为金水河。是也。

  摩诃池在府城内。隋开皇中,欲伐陈,凿大池以教水战。《成都记》:池在张仪子城内,隋蜀王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胡语谓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言此池广大有龙也。唐咸通十一年,南诏入寇西川,民争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而无濠,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蜀王建武成元年,改为龙跃池。永平三年,太子元膺作乱,败奔龙跃池。后主衍建宣华苑于池上,又改为宣华池,《渭南集》云:摩诃池入王蜀宫中,泛舟入池,曲折十余里。至宋世,蜀宫后门已为平陆,然犹呼为水门也。明以其地填为蜀藩正殿,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涟漪云。胡氏曰:池在今成都县东南十二里。《郡志》又云在东南二十里,似误。

  万岁池《志》云:在府治北十里。张仪筑城,取土于此,因以成池。广袤数十里。唐天宝中,刺史童仇兼琼筑堤,积水溉田,岁久淀淤。宋绍兴中,制置使王刚中复疏之,民赖其利。池南百步有官源渠堤百余里,唐天宝二载,成都令独孤戒盈所筑也。又千秋池,在华阳县治东五里。相传亦张仪所凿。谚曰:东千秋,北万岁。谓此。○浣花溪,在华阳县治西南,一名百花潭。相近有诸葛井,相传武侯所凿。又九里堤,《郡志》云:在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诸葛武侯筑堤九里,以防冲啮,宋乾德中圮,守臣刘熙古修筑,一号刘公堤。又有长堤,唐高骈筑罗城,缭以长堤二十六里。或因江为堑,或凿地成濠。后废。

  ○笮桥府西四里。本名夷里桥。以竹索为之,因名笮桥。《水经注》:万里桥西上曰夷桥,亦曰笮桥。是也。晋永和四年,桓温讨李势,军于成都十里陌,败势众于笮桥,遂入少城。又万里桥,在府南中和门外,《寰宇记》:本名七星桥。昔费?聘吴,武侯送之至此,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桥因以名。唐玄宗狩蜀过此,问桥名,左右对以万里。帝叹曰:开元末,僧一行谓更二十年,国有难,朕当远游万里之外,此是也。遂驻跸成都。五代梁贞明六年,蜀王衍作原庙于万里桥,以事其父。或云:桥南有笃泉,亦名笃泉桥。

  升仙桥府北七里。相传秦李冰所建,即汉司马相如题柱处。唐咸通十一年,南蛮攻成都,官军赴援,至城下,与蛮战,夺其升仙桥。后唐同光三年,唐师入蜀,蜀王衍迎降于升仙桥。宋咸平三年,雷有终讨王均,自汉州进壁升仙桥。贼来攻,击败之。既而贼由升仙桥分路袭王师,复为有终所败,遂进屯城北。是也。亦名升迁桥。又三井桥,在府治北。宋王均作乱,知蜀州杨怀忠讨之,入益州,焚城北门。至三井桥与贼战,不利而退。

  清远桥在府北清远江上。唐光启三年,王建攻成都,田令孜登楼慰谕,建与诸将于清远桥上髡{髟火}罗拜处也。胡氏曰:桥在府南大玄楼前。似误。又毁金桥,在府东北。刘宋元嘉十年,蜀贼程道养攻成都,于毁金桥登坛郊天。裴方明自成都出击,大败之。道养退保广汉。即此。

  市桥府西南六里。七桥之一也。七桥者,曰冲治桥,直西门郫江上,从冲治桥西折北出,曰长升桥,城南门曰江桥,又南曰万里桥,桥西曰夷里桥,又西曰笮桥,或以夷里桥即笮桥,西南则曰市桥。《华阳国志》:西南两江有七桥,皆李冰所作,上应七星。光武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桥连星间。汉拔广都,遣轻骑烧成都市桥,既而汉进军成都,郭中述遣延岑伪于市桥挑战,而潜遣奇兵出汉后,袭汉军处也。李膺《益州记》:冲星桥,旧市桥也,在成都县西南四里。《水经注》:成都中两江有七桥,西南石牛门外曰市桥。《图经》:江桥,刘宋孝武改名安乐桥。今曰南虹桥,在城南,又有唐桥,在城东南,此为七桥之一。唐大顺初,韦昭度讨陈敬?,与王建合军,昭度营唐桥,建营东阊门外。今圮。或以为即城东五里之观音桥。○濯锦桥,在府城东门外。《志》云:二江之水,合于濯锦桥南,是也。

  马军寨府东南三十里。今置巡司于此。《志》云:府城东有锦官驿,城北有旱馆驿。又广都水驿,在府东南三十里。又三十里,曰牧马水驿。○石筍街,在城西门外。《寰宇记》:蜀之五丁,每一王死,辄为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以为墓志。今石筍是也。宋嘉熙三年,蒙古塔海入蜀时,制置使丁黼复保成都,塔海自新井入,诈竖宋将旗以绐之。黼夜出城迎战,至石筍街败死。又金沙寺,在南门外江洲中,俗名七星滩。

  双流县府西南四十里。南至眉州彭山县九十里。汉蜀郡广都县地。晋移县治此,兼置宁蜀郡。宋、齐及梁因之。后周郡废,县属蜀郡。隋仁寿元年,改广都曰双流,属益州。唐、宋因之。今土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五里。县今省。

  ○广都废县县东南七里。此唐所置之广都县也。《旧唐书》:隋改广都曰双流。唐龙朔二年,复析双流置广都县,仍属益州。龙纪初,王建败西川将山行章等于广都,即此。宋仍曰广都县,元复省入双流。《一统志》:广都废县,在府城南四十五里,唐所置即此城也。又有汉广都城,在废县东北十五里。晋广都城在废县北十二里。似广都有三故城矣。

  贵平废县县东南六十里。汉广都县之东南界。西魏置贵平县,并置和仁郡治焉,兼领平井、可昙二县。后周废二县入贵平。隋初郡废,县属陵州。唐仍旧,开元十四年,徙县治禄川,东北去旧城十七里。宋熙宁六年,废县为贵平镇,属广都县。乾道六年,复置。元废。《郡志》:贵平废县在仁寿县东北六十里。今简州亦有贵平镇,与县接界云。○瞿上城,在县东十八里。相传蚕丛氏所都。亦曰商瞿里,以孔子弟子商瞿所居也。今为瞿上乡。《志》云:县东南十八里有古蚕丛城。又有宜城,在县东南十里。相传汉任安所筑。县南十里宜城山上又有武阳故城,或以为汉武阳县治,恐误。

  ○应天山县南八里。唐僖宗幸蜀时赐名。又南二里有宜城山,冈阜相对,上有宜城,今名紫草山,以山尝出紫芝也。又县东南四十里有圣灯山,一名普贤山。

  ○牧马川县东南八里,即二江下流也。蜀先主于此置籍田,牧马江滨,因名。左思《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隋取以名县。《志》云:二江入境,居民资以灌溉,为堰凡四十有八。其最著者曰檀木、黄水口二堰,灌新津、双流二县之田。○清水,在县北十里,一名牛饮水。《志》云:昔程郑家此,群牛饮江处也。

  望川源在县西。《志》云:后汉时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广都田处也。《华阳国志》:广都有渔田、盐井之饶,江有鱼漕,梁山有铁矿,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过水二十里即望川源矣。又县西有龙爪滩。晋义熙三年,谯纵请桓谦于姚秦,谦至,纵疑之,置于龙格,使人守之。胡氏曰:即广都龙爪滩也。

  ○野桥箐在县西南。唐中和二年,阡能作乱,高仁厚讨之。贼立五寨于双流西,伏兵于野桥箐以邀官军。仁厚谕降之。即此。

  郫县府西二十五里。西至灌县九十里。古卑邑。蜀王杜宇都此。秦置郫县,属蜀郡。汉以后因之。今土城周十里,编户八里。

  ○郫城在县城北,汉县治此。后汉建武十二年,臧宫自涪城攻拔繁郫,与吴汉会于成都。郫即此城也。又晋太安二年,李雄攻取郫城,寻自称益州牧,治郫。刘宋元嘉十年,益州贼赵广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广汉。旋自广汉至郫,连营数百。巴东太守周籍之等进军攻郫,克之。追败之于广汉。梁天监初,邓元起攻刘季连于成都,留辎重于郫,季连将李奉伯间道袭郫,陷之。元起舍郫径围州城,寻下之。皆此郫城也。《志》云:郫城即古杜鹃城。又有冯城,在县北二十里。未详所始。

  ○内江在县治南。东流入成都县界,亦曰郫江,亦曰沱江。《志》云:县西十里有九曲江,源出灌县,流合郫江,俗呼清白江。○双清河,在县西北十里,自灌县东流,经合江浦,分为二。至县东北,复合为一。又油子河,在县北六里,亦自灌县流经此,俱东南入于郫江。又县南一里有闹市河,源出温江县之鹿角堰。县南五里又有酸枣河,俗呼马坝河,自温江县流入境,下流亦俱合于郫江。

  温江县府西南五十里。南至崇庆州六十里。本郫县地。西魏分置温江县。隋开皇初,省入郫县。仁寿初,复置万春县。大业初,又省。唐武德三年,复置万春县,属益州。贞观初,更名温江,以江水温润为名也。后因之。今土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六里。

  ○鱼凫城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所都。又北五里有方便城。《志》云:汉朱遵所筑。县西二十五里又有废郭城。

  ○皂江水县治西南。自灌县流入境,即郫江上源也,亦谓之大皂江。又县有新源水,唐开元二十三年,长史章仇兼琼因隋蜀王秀故渠开导,漕西山竹木处也。

  鹿角堰在县西。《志》云:县境有鹿角、蓝靛口等,凡三十六堰。

  新繁县府西北五十六里。东至新都县二十五里。汉置繁县,属蜀郡,以繁江为名。后汉因之。蜀汉改曰新繁。晋仍为繁县。宋齐以后因之。后周复改曰新繁。隋省入成都。唐初,复置,属益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四里。

  ○繁城县东北三十里。汉县治此。后汉初,臧宫击公孙述,拔樊郫,即此繁也。《蜀志》:延熙十年,凉州胡章卞降,姜维徙居之于繁,而迁繁民居新县,故曰新繁。晋永宁二年,李特攻成都,罗尚遣督护张龟军繁城,为特所败。唐文德初,王建攻彭州,西川帅陈敬?遣兵壁新繁以救之。明年,建大破敬?将山行章于新繁,即今县也。

  ○沱江县西北十五里。即李冰所凿大江别出处,非《禹贡》江沱也。自彭县流经县界,入华阳县境,即流江之上源,成都人谓之外江也。《志》云:县北十里又有清白江,源出灌口,下流入沱江。宋赵忭过此,曰:吾志如此江清白,因名。又有九井河,在县南五里。相传亦李冰所凿。今湮。

  湔泄口在县西。《水经注》:成都江北则左对繁田,汉文翁又穿湔泄以溉灌之,凡一千七百顷。《志》云:湔水自灌县东北流经县界,入新都县。即此水矣。又县有火烧、长乐、杨柳等二十三堰,皆节沱江之水。

  ○沱江驿在县南。唐置驿于此,以沱江为名。咸通十一年,将军宋威援成都,败南诏于新都,进军沱江驿,距成都三十里。既而蛮战毗桥,不胜,趣沱江,为伏兵所败,即此。今废。

  新都县府北六十五里。东北至汉州六十里。汉县,属广汉郡。后汉因之。蜀汉尝置新都郡。晋初,移置新都郡于雒县,以县属焉。太康中,郡废,还属广汉。宋、齐因之。梁置始康郡。西魏郡废。隋开皇十八年,改新都曰兴乐。大业初,省入成都。唐武德二年,复置新都县,属益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九里。

  ○新都旧城县治东二里。汉县治此,法正依刘璋为新都令,即此城也。唐咸通十一年,南诏围成都,东川帅颜庆复驰救,次新都,别将曾元裕击败蛮兵。文德元年,王建攻陈敬?于成都,军新都以逼之。大顺二年,敬?党杨晟欲自彭州饷成都,建据新都,彭州道绝,即今县也。

  金水废县县东南七十里。本新都县地,唐置金水县。宋曰怀安军。今详见金堂县。《志》云:县治南一里有始康城。晋末,置始康郡,寄治成都,始康县属焉。宋、齐因之。西魏废。即此城矣。

  ○繁阳山县南十五里。众山连接,孤峰特起,上有麻姑洞。又赤岸山,在县南十七里,山赭色,岸边若有火光,顶有涌泉,周回数丈,一名宋兴戍山。《志》云:山高百四十丈,周三十余里。○龙门山,在县南十里,山有龙洞。县北八里又有丽元山,高三丈许,群山余脉也。

  ○雒水县东六十里。自汉州界流经此,有湔水自新繁县东北流,过县北,入汉州境,与雒水合。复南流过县东,入金堂县界。又有绵水,亦自汉州界来,至县东北而合雒水。《水经注》:绵水与湔水合,亦谓郫江也。或曰:晋永宁初,罗尚缘郫水作营,以拒李特,盖即此处。恐误。湔水即府境之外江矣。余详大川雒水。

  毗桥河县南八里。源出灌县,下流入金堂河。或云,湔水之支流也。旧《志》:怀安军有中江,从汉州弥牟水、雒水、毗桥水,会为一江,盖即雒江矣。又龙门、千工等堰,皆在县界,节毗桥河之水。

  ○弥牟镇县北三十里,接汉州界。亦名八阵乡,有武侯庙。《益州记》:弥牟镇有八阵图,其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行。魁方一丈,高三尺。《纬略》曰:八阵图在新都者,峙土为魁,植以江石,四门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行,两陈并峙,周凡四百七十二步,魁百二十有八。《成都图经》:八阵凡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陈法也;在弥牟者一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法也。棋盘市亦曰南市,在废广都县,有武侯陈营基。万历中,奢崇明作乱,自重庆蔓延而西,入新都,官军败之于牛头镇,遂复新都。或曰,牛头即弥牟镇,音讹也。

  毗桥县南十里。毗桥河以此名。晋永宁初,李特攻罗尚于成都,遣其弟骧军于毗桥。唐咸通十一年,南诏攻成都,成都将王昼以援兵军毗桥,遇蛮前锋,与战不利,退保汉州。既而将军宋威败蛮军于毗桥,即此。○鸡踪桥,在县北三十五里。旧《志》云,弥牛镇北有鸡踪桥。后唐长兴三年,孟知祥以董璋克汉州,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镇北。明日,陈于鸡踪桥,别将张公铎陈于其后,董璋陈于武侯庙下。知祥登高冢督战,大败东川兵,即此桥也。今湮。

  彭县府西北九十里。北至龙安府石泉县百十里。周为彭国。秦为蜀郡繁县地。汉晋因之。刘宋元嘉十二年,侨置晋寿县,并置南晋寿郡治焉。齐又改县曰南晋寿。梁仍曰晋寿县,兼置东益州。后周州废,改郡曰九陇郡,又改县为九陇县。隋初,郡废,县属益州。仁寿初,复置?州。大业初,州废,县属蜀郡。唐初,复置?州。贞观初,废。垂拱二年,改置彭州。天宝初,曰?阳郡。乾元初,复曰彭州,又置威戎军。宋仍曰彭州,亦曰?阳郡。元因之。元末,以州治九陇县并入。明初,改州为县。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七里。县今省。

  ○九陇故城县北三十里。《志》云:隋县治此,唐移今治,并置彭州治焉,后皆因之。今县有土城,唐宋以来故址也。前朝成化初,修城浚濠,复筑堤环城,以防水患。又晋寿城,在县西北三里,刘宋时置县于此。《寰宇记》:西魏改晋寿郡曰天水郡,寻又改曰九陇郡,以九曲山名也。今亦曰天水故城。或曰:非也。唐彭州有天水、唐兴二府兵,城盖因天水名。

  ?阳废县县东二十一里。唐仪凤二年,分九陇、雒、什方三县地置,属彭州,在?江之北,因名。龙纪初,王建攻西川帅陈敬?,敬?将山行章自新繁败屯?阳,即此。宋初,仍属彭州。元因之。明初省入彭县。今为?阳镇。又堋口废县,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宋熙宁二年,置堋口县。四年,省入彭县。今为堋口镇。《郡志》:县东十五里有蛮子城。唐咸通中,南诏蛮寇成都,尝筑城于此以拒官军,因名。

  ○九陇山县北四十一里。自崇宁县连冈起伏入县界,曲折凡九。祝穆曰:九陇者,古彭州之西山,一伏陇、二豆陇、三秋陇、四龙奔陇、五走马陇、六骆驼陇、七千秋陇、八较车陇、九横檐陇,故有九陇之名。○葛仙山,在县北四十里。《云笈七签》云:山有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亦曰葛?山。道家谓之阳平化,蜀王衍游乐于此。又有漓沅山,在县北六十里。

  彭门山县北三十里。两峰对立,其高若阙,名天彭门,亦曰天彭阙。《水经注》:江水自羊膊岭东南下百余里,至白马岭西,历天彭阙,亦谓之天谷,山之后曰丹景山,蜀王衍游乐处也。《明史》:嘉靖十九年,大水自丹景山溢,历崇宁、新繁、新都、金堂,漂没庐舍,沉溺甚众。又至德山在县西三十里,蜀王衍游是山,患其高峻,别开一径以登。一名茶笼山。○大隋山,在县北三十五里,泉石殊胜。又北有中隋山,山高三十里,三四月间,积雪始消,下视白鹿、葛仙诸山,真培?也。山之后又有九峰山,山高大,北连茂州境。《志》云:白鹿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亦高秀。

  ○沱江在县南,李冰所导之支流也。自崇宁县流入界,又东径新繁县北。唐武后时,彭州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沱江,凿川派流合堋口垠岐水,溉九陇唐昌田。宋乾道三年,彭州守臣梁介修复三县一十余堰。灌溉之利,及于邻邦。三县,九陇、永昌、?阳也。时彭州领县三。○?江,在县东,亦曰弥?水,源出九陇山,至?阳故县南,合于沱江。

  王村河县北三十里。源出九峰山,经堋口镇,又南至竹鸡河,合白水、黑水、中隋、乾溪、大隋、白鹿七河,注于沱江。常有戍兵哨守,以防茂绵之寇。○鹿耳溪,在县北四十五里,源出县西北曲尺山,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又白石沟泉,出县北七十里之小峡山,流入汉州,注金堂峡。今有白石沟巡司,在县北六十里。《志》云:县境有马鸣、麻柳、罗江、济民、石洞、上下舟江,凡十四堰。

  ○静塞关在县西北。《唐志》彭州有静塞关。○三交镇,在县西,唐龙纪初,王建破西川兵于新繁。时陈敬?党杨晟军于彭州,惧徙屯三交,即此。

  威戎戍在县西北。《唐志》彭州有威戎军,盖置于此。又有朋笮守捉城,或曰即今堋口废县也。又有安远、龙溪二城及当风戍,《新唐书》俱在彭州界。

  崇宁县府西北八十里。西南至灌县九十里。本郫、导江、九陇三县地。唐仪凤二年,置唐昌县,属益州,寻属彭州。长寿二年,改为周昌县。神龙初,复曰唐昌。《五代会要》:梁开平八年,改唐昌曰归化县。后唐同光初,复曰唐昌。晋时,为彭山县。汉复曰唐昌。时蜀未尝奉中朝正朔,盖皆遥改也。宋初,为永昌县。崇宁初,改今名,仍属彭州。元因之。明初,州废,改今属。城周四里,编户三里。县今省。

  ○金马山县北二十里。相传山似云南之金马,因名。又铁砧山,在县西六里。《志》云:武侯铸铁砧于此,以造军器。○三面山,在县北六十里,上有龙湫,径不盈尺,而水常不绝。

  ○沱江在县南。自灌县流入,又东入彭县界。《志》云:县境有万工、龙口、七星、平乐等十六堰。

  灌县府西百二十里。东至郫县九十里。本汉郫、绵?、江原三县地。蜀汉置都安县,属汶山郡。晋徙都安于灌口。宋、齐仍属汶山郡。后周省入汶县。唐武德初,置盘龙县,旋改曰导江,初属益州,寻属?州。贞观二年,州废,仍属益州,又改县曰灌宁。垂拱中,属彭州。开元中,复曰导江县。五代时,孟蜀置灌州。宋仍曰导江县,属永康军。熙宁五年,军废,县属彭州。元?初,复故。元复曰灌州,以导江县省入。明初,改州为县。今城周八里,编户六里。

  ○导江废县在县东二十里。蜀汉置都安县,又在故县东。晋移县于灌口。后周县废。唐初,复于灌口置盘龙县,又改曰导江。咸通十年,南诏寇邛州,定边节度使窦滂弃州走导江。宋仍为导江县,属永康军。元至元十三年,省入灌州。今为导江铺。《志》云:今县治,故导江县之灌口镇也。唐开元中,置镇静军于此。贞元初,南诏吐蕃合兵入寇,分道趋茂州,逾汶川,侵灌口,或谓军即是时所置。宋乾德四年,改为永安军,寻曰永宁军。太平兴国三年,又改为永康军。熙宁五年,废为灌口寨。九年,复即导江县带永康军使隶彭州。嘉定二年,知军虞刚简言,本军近接威、茂,并青城一带山,不五七十里,即是夷界。唐吐蕃入寇自此途出,距成都百二十里而近,其为紧切,甚于黎、雅。是也。元改军为灌州,以导江县省入。《郡志》云宋永康军治导江县,误。今县有石城,明弘治中筑。

  青城废县县南四十里。汉江原县地,萧齐置齐基县,属汶山郡。?因之,并置齐基郡。后周,郡废,改县曰清城。隋初,属益州。大业初,属蜀郡。唐仍属益州,垂拱中,汶属蜀州。开元十八年,又改清城曰青城。宋乾德四年,改属永安军。熙宁三年,军废,还属蜀州。元?中,复置,属永康军。元至元十三年,省入灌州。《志》云:县西南又有赤城,在青城山下。

  ○青城山县西南五十里。连峰接岫,奇胜不一,为郡境之巨镇。自是而西南有成都高台、天仓、天国诸山,又有圣母山及便傍诸山。便傍山外即为番境,盖天所以界华夷也。俱详见名山青城。

  灌口山县西北二十六里。汉文翁穿湔江溉灌平陆处也,亦曰金灌口,以春耕时需水如金而名。李膺曰:湔水路西七里灌口山,古谓之天彭阙。李吉甫云:后魏于此置灌口镇,自此迄千顷山五百里间,两崖壁立,瀑布飞流,十里而九,昔人以为井陉之地。《郡志》云:县北三十里有汶山,李冰谓之天彭门,李膺谓之天彭关,以两山对峙如关也。盖即灌口山矣。又离堆山,《志》云:在县西一里,即李冰凿溷崖以避沬水之害者。或曰:离堆亦即灌口山,《志》误也。

  玉垒山县西北三十里。左思赋:包玉垒以为宇。郭璞《江赋》:玉垒作东别之标。是也。有玉垒关在其下。又灵岩山,在县西北五里,岩常出云,旁有泉出石穴中。又有风洞,风出如吼。《志》云:县西三十五里有韫玉山,山石似玉,一名永康石。

  观坂在县西。蜀汉建兴十四年,幸湔登观坂,观汶水之流,是也。晋泰始八年,皇甫晏为益州刺史,讨汶山白马叛胡,至观坂,为牙门将张弘所杀。或云,坂在湔堰之上,亦曰观江陂。○牡丹坪,在县西南八十里。《胜览》:自青城之长平山扪萝而上,由鸟道三十里,至此有平阜数十亩,高树蔽天,异花香艳,如牡丹然,因名。

  ○湔江县西北三十三里。亦曰都江,亦曰湔堋江。《汉志》注:玉垒山,湔水所出。郦道元以为蜀相开明所凿,又即古离堆也。岷江南流至此,秦李冰凿离堆,分江东北流,曰石渠水口,自此正流引而南,入崇庆州界,支流分三道,环绕成都之境,资以灌溉,为利甚溥。《郡志》:县西南七十里有沫江,盖即大江别名也。江中石高数丈者,名大坎,次者,名小坎。疑即所谓离堆矣。其水南流入崇庆州界,东北出为湔江也。又有沱江,在县南十五里。或曰,此即郫江上源,灌人谓之沱江。○石定江,在县西南十五里,源出丈人山,下流入于都江。丈人山,《志》云:在县西南五十五里,盖即青城山矣。又白沙江,在县西十一里,源出茂州山中。又县西十里有尤溪水,亦自茂州流入境,俱合于都江。

  乾溪在县东北。湔江所经也。《志》曰:石渠之水,自离堆别而东,与上下马骑乾溪合,又东北至彭县界,会于王村河。

  湔堰在县西。即离堆口也,亦曰都安堰,又谓之金堤。左思《赋》西逾金堤,谓此。诸葛武侯北征,以农为国所资,调征丁千二百人,主护此堰。《水经注》:都安县有桃关,李冰作大堰于此,谓之湔堋,亦曰湔堰。今为犍尾堰。元至元初,因故址兴修,分江道水,因势潴堰,以铁石为堤防,然后潴泄尽利,至今犹以时修治。○百丈堰,在湔堰之东,亦李冰所造。《志》云:百丈堰灌田数千顷,蜀以富饶。其东又为石门、广济诸堰,凡数十处。其着者,曰金鸡、颜上、石牛、五斗、将军、布袋、大小宝瓶、上下马骑等堰。又侍郎堰,在百丈堰之西,《唐志》云:侍郎、百丈诸堰,皆龙朔中筑,引江水以溉彭益之田。又有小堰,长安初筑。

  ○玉垒关在县西玉垒山下。唐贞观初建,乃番夷往来之冲也,亦曰七盘关。又蚕崖关,在县西四十里。《志》云:当岷江之北、松茂驿路之冲。后周天和二年,创立石路,?棱如簇蚕,因名。熙宁五年重建,元末毁于兵火。今置巡司,关外有宋时所置蚕崖市,夏夷互易之地,盖置关以绝西羌窥伺之端也。

  盐井关在县西白沙河北。又有水西关,在白沙河南。元人修都江堰,谓盐井关限其西北,水西关据其西南,即此。○獠泽关,在县西南百里,董卜韩胡通华捷径也。

  羊灌田戍在县西。唐置羊灌田守捉城于此。元和初,高崇文将高霞寓追叛帅刘辟,及之于羊灌田,辟赴江不死,擒之。即此。又有白沙守捉城,唐开元中置,以白沙江名。又绳桥守捉城,亦在县西,唐置。《志》云:今县西四十里有金绳渡,即绳桥故址云。○三奇戍,在县西。《新唐书》导江县有木瓜戍,又有三奇戍。贞元中,韦皋使镇静军使陈泊统兵出三奇路,伐吐蕃,是也。

  虚阁栈道县西十里。《古今集记》:县西十余里有虚阁栈道,二十五里有石笋阁道,三十里有龙洞阁道。又有飞赴渡在县东南二十里,筒槽渡在县东南四十里。盖县当水陆之险也。《志》云:今县治东南有永康驿。

  珠浦桥县西二里。索桥也,亦谓之绳桥。长百二十丈,阔一丈。或云:即今县治西南一里之凌虚桥。又有?筒桥,在县西四十里,两岸石柱以竹绳横牵,斫木为筒,状似瓦,覆系绳上。渡者以麻绳缚系筒下,仰面缘绳而过,南通滋茂乡与汶川界。今易为绳桥。

  金堂县府东七十里。东南至简州亦七十里。本新都县地。唐咸亨二年,析置金堂县,属汉州,以金堂峡名。宋乾德五年,改属怀安军。元初,属怀州。至元二十年,并州入金堂县,改今属。明因之,县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八里。

  ○怀安城县东南五十里。本牛鞞县地。西魏置金渊县,并置金渊郡治焉。后周郡废。隋属益州。唐武德初,改曰金水。三年,以县属简州。宋乾德五年,置怀安军治焉。元初,升为怀州,寻并县入州。至元二十年,又并州入金堂县。旧《志》:怀安城有石城在其左,白塔在其右。台山西峙,峡水东流。今遗址尚存。又白牟废县,在县东,亦西魏时置。后周废入金渊县。

  ○三学山县东北十里。唐景福元年,王建攻杨晟于彭州,兴元帅杨守亮遣将符昭救之,径趋成都,营三学山,建将华洪拒却之。王衍尝游畋于此。《志》云:山下有隘口,璧立千仞,惟一路可通人骑,谓之三学隘。

  云顶山县南五十里。本名石城山,状如城顶,平可十亩许,有神泉。唐天宝六载,改为云顶。宋淳?三年,余?帅蜀,城云顶以备外水,为利州治所。宝?六年,蒙古将纽?侵蜀,入成都。蜀帅蒲泽之命其将杨大渊等守剑门及灵泉山,自将兵取成都。纽?大破大渊等兵于灵泉山,进围云顶山,扼其归路,城降于蒙古。由是成都彭、汉诸州悉陷。灵泉山,见潼川州遂宁县。○盘龙山,亦在县南五十里。山势盘旋,起伏如龙。又九头山,在县东南五十里。有九峰并峙。其相近者又有金台山,以高耸如台而名。

  昌利山县东北十二里。上有石室三门,可容数十人,俗呼三龙门。又万安山,在县北十六里,山分二脊。相传洪水时,栖于其上者万人,俱得免,因名。

  金堂峡县东二十里。两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望帝相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复修之以通舟楫。亦曰峡口。《图经》:旧金堂县治峡口,今县治为古城镇云。

  ○金堂河在县东。以金堂峡而名,即湔水、绵水、雒水会流处也。自新都入县界,至县东南五十里出金堂峡,而入简州资阳县界。《胜览》:县治南有大江、中江、北江,世谓之三江。误。○古城河,在县南。《志》云:旧自二江分流,由灌子滩径县东南之斜滩,会于金堂河。又柳溪,在县东北七十里,下流亦入于金堂河。《志》云:县境有马朋、仿车、后江、白水、石龙等堰,共五十六处,皆分流溉田。

  ○通海镇县东五十里,有盐课司。《志》云:县西北有黄连隘,县东南有焦山、斜滩二渡,县境津要处也。○白苏镇,在县东南。《九域志》金水县有白苏镇。唐同光二年,唐兵伐蜀,前锋至利州。蜀将王宗勋等西走,追及主帅王宗弼等于白苏,合谋送款于唐,即此。

  仁寿县府东南二百里。西至眉州八十里,东北至简州七十里。汉犍为郡武阳县之东境。刘?句曰:晋置西城戍。宋白曰:太元中,益州刺史毛璩置西城戍,即其地也。梁置怀仁县,并置怀仁郡治焉。西魏改县曰普宁,并置陵州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仁寿,仍为陵州治。大业初,改州为隆山郡。唐初复曰陵州。天宝初,曰仁寿郡。乾元初,复曰陵州。俱治此。宋初因之。熙宁五年,废为陵井监。宣和四年,改曰仙井监。隆兴初,又改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并州入仁寿县。国朝因之。县旧有石城,不及二里。今无城,编户十三里。

  ○废籍县县北百十里,接华阳县界。《隋志》云:西魏置籍县,属陵州。大业初,省。刘?句曰:梁置席郡,后改为县,西魏讹席为籍也。一名汉阳戍。唐永徽四年,复置籍县,属陵州。宋因之。熙宁五年,废入广都县。乾道六年,复置。元初,废。又贵平废县,在县东北六十里,今详见双流县。○蒲亭废县,在县南十五里。西魏置蒲亭县,隋改曰井研。唐武德四年,自拥思范水南徙,即今井研县也。又唐福废县,《志》云,在县北四十五里。建置未详。

  ○三?山在县城外,东西南三?相对,而治居其中。治南有陵井,三?去井各一里。西?曰跨鳌,南?曰翳斯,东?曰飞泉。《图经》:隋仁寿元年,獠反。百姓城于山顶避难,有飞泉涌出,獠平泉涸,因呼为飞泉山。又治西南有隆山,隋以名郡,今曰鼎鼻山。治东北又有印山,以山形方整而名。

  石矩山县东北八里。亦名石城山。有石壁如城,绝顶望见峨眉。西魏末,江州刺史陆骄讨陵州叛獠,獠因山为城,攻之难拔。腾陈伎乐于城下一面,獠弃兵携妻子临城观之。腾潜帅三面俱上,叛獠遂平。○唱车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志》云:在旧贵平县南八里,自巴郡至蜀之通道也。山近盐井,闻推车歌唱之声,因名。

  玉屏山县西二十里。群山环聚,玉屏为之冠。又金华山,在县北百十里。山下有池,广数十亩。左有卧龙山,右有仙牛山。○丽甘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下有盐井,产盐甚甘。相传山神十二玉女所开,因名,今井灶犹存。

  ○蟠溪在县东飞泉山下,又县北百里有兰溪,下流俱入简州界,为赤水之上源。○禄水,在县北八十里。水多鱼虾,因名。自双流县流入境,下流合于兰溪。唐开元中,移贵平县治禄川,即此水也。

  盐井在治南。少西有艳阳洞,亦曰焰阳,即咸泉之源也。亦曰陵井,亦曰仙井。宋置监于此。《志》曰:府境有盐井,大小不一。惟仁寿及简州所出至多,民资其利,有仙泉井盐课司,在县治南半里。

  汉阳堰在废籍县东五里。唐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县令陈充复置,后又废。汉水盖即雒水云。又县有方家坝、草狭沟、鸳鸯池、太平桥等十三堰。

  ○龙爪驿县北百二十里,水道所经也。

  井研县府东南百五十里。东北至仁寿县六十里。汉武阳县地。西魏置蒲亭县,隋改置井研县,属陵州,在今仁寿县境。唐武德四年,移县治此,仍属陵州。宋属陵井监。元初属隆州,寻与州俱省。至正末,伪夏复置井研县,属成都府。前朝洪武十年,废,寻复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三里。

  ○始建废县县东四十里。隋开皇十一年,析井研县地置始建县,属陵州。隋末,废。刘?句曰:唐武德四年,置始建镇,明年改置始建县,旧治拥思水。圣历二年,移治荣祉山,即是县也。宋初,仍属陵州。咸平四年,废入井研县,为始建镇。《郡志》:始建废县在仁寿东南三十里,盖境相接也。又晋末侨置江阳郡,寄治武阳,齐、梁因之。刘?句曰:井研县,东晋置江阳郡,魏改置浦亭。是也。

  ○铁山县东北六十里。出铁刚利,诸葛武侯取为兵器。宇文周保定二年,铁山獠叛,抄断内江路,使驿不通。总管陆腾进军讨之,一日下其三城,招纳降附者三万户,即此山之獠也。○磨王山,在县南三十里。旧《志》云:山绵亘广远,接嘉、眉、荣、隆四州之境。又井镬山,在县北二里。山俯临镬井,因名。

  ○宴嘉池县北五里。井镬诸山之水汇流于此,分为二支,萦带县北,邑人多游宴其上,因名。《志》云:县无长川巨浸,有堰百余,池塘四百余,皆储诸山溪之水以溉田。又研井,在县南七里,县因以名。其相近又有思陵井。

  资县府东南三百里。东至内江县百二十里,西北至资阳县百里。汉置资中县,属犍为郡。后汉建武十一年,岑彭等伐公孙述,述使其党悉兵拒广汉及资中,即此。晋仍属犍为郡,宋齐因之。梁亦为资中县。后周改置盘石县,并置资中郡,又自阳安县移资州治焉。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州为资阳郡,唐复改郡为资州。天宝初,亦曰资阳郡。乾元二年,复故。寻又置安定军于城内。宋亦曰资州,仍治盘石县。元州县俱废,明玉珍复置资州。明初降州为县。县无城,今编户十三里。

  ○盘石废县县治北三里,即后周所改置县也。隋、唐以来,皆为州郡治,元省。《北史》:周保定二年,资州盘石人反,杀郡守,据险自守,州军不能制。总管陆腾率军讨击,破斩之。而蛮子复反,所在蜂起,山路险阻,难得掩袭。遂量山川形势,随便开导,蛮獠畏威,承风请服。所开之路,多得古铭,并是诸葛亮、桓温旧道云。《宋志》:盘石县有盐井一,铁冶八。

  月山废县在县西。刘?句曰:本资中县地。隋义宁二年,置月山县。唐属资州。宋乾德五年,废。又丹山废县,在县西北二十里。唐贞观四年置,属资州。六年,省入内江。明年,复置。宋乾德中,与月山同废。又银山废县,在县东四十里,亦义宁二年置,属资州。宋乾德中,废为银山镇。今有银山巡司。○龙水废县,在县西南八十里。隋义宁二年,析盘石县地置,属资州,有溪水屈曲蟠拥犹龙。又有龟山,依山陇为城。《志》云:隋置县于龟龙溪。是也。宋宣和二年,改龙水为资川,寻复旧。淳?二年,县废。今为龙水乡。又《唐志》资州城内有安夷军。贞元二年,西川帅韦皋奏置军于此,维制诸蛮,是也。

  ○重龙山县治北二里。崷?盘屈,隐若龙转。上有天池,大旱不竭,乃资中之胜也。一名四岩山。东岩在城东三里,西岩在城西六里,皆奇胜。其北岩又有泉曰君子泉。又盘石山,在县西北一里,后周以此名县。又西北五里曰丹神山,丹山县以此名。旧《志》:县北二里又有醮坛山,《盘石迁治记》云珠江流前,丹神拥后,灵岩蟠其右,醮坛据其左者也。醮坛,盖重龙之支阜矣。

  玉京山县西南五十里。峭险壁立,插天连云。上有观曰太霄,一名玉清山。又灵岩在故龙水县西三里,即《迁治记》所云灵岩蟠左者也。

  ○珠江在县治南,即雒江所经也。自简州东南流入境,又东四十里为资江,水深百尺,为群川总会之所,流入内江县界。《志》云:县境有蒙溪、鸳鸯、石桥等堰六十一处,皆分引珠江,下流以溉田。○罗泉井,在县西百二十里,产盐,有盐课司。

  ○龙泉隘在银山镇,镇北为杜家沟,有龙泉洞。万历中,奢崇明作乱,据重庆,西犯成都、泸、叙,诸郡邑望风瓦解。内江之?卑木镇、资县之龙泉诸隘口俱失。贼遂向成都,败官军于资阳之九泉山。○珠江驿,在县治东一里,水道所经也。

  内江县府东南四百三十里。西至资县百二十里,北至潼川州安岳县九十里。汉资中县地。后汉置汉安县,属犍为郡,后废。后周置汉安戍,寻改置中江县。隋曰内江,属资州。唐、宋因之。元省,后复置。明初改今属。城周九里,编户一十六里。

  ○清溪废县县东北八十里。汉资中县地。后周为盘石县地。隋末,分置牛鞞县。唐初,属资州。天宝初,改名清溪。宋乾德五年,废入内江县。《志》云:县治西二里,有内江旧县。又宋绍兴末,尝置安夷军于内江云。

  ○将军山县北八十里。唐初夷獠扰掠,将军薛万彻讨之,屯兵于此,因名。又铧影山,在县西二十九里,有二泉更流迭止,与晦朔相为盈缩。

  三堆山县西二十里。尖峰插汉,中江所经。又县东南七十里,有石笋山。下圆上锐,耸峙云表。形家以三堆为邑之天阙,石笋为地轴云。○化龙山,《志》云:在县西二里,山极幽胜,一名翔龙山。又县南二十里,有高峰山,滨江有洞,曰会真。

  ○中江县城西北五里。自资县流入,即雒江也。径资县为资江,至此为中江。《志》云:中江历资江而东,径三堆山下,西折而东,至县复东折而南,至?卑木镇又南折而西,至黄市。市距三堆十五里,一水周环九十余里,县当其中,故曰内江。江去城不百武,城内西北街有桂湖,与江相通,盈缩清浊皆同也。中江又东南经富顺县至泸州,会于岷江。

  玉带溪县西南二里。下流合于中江。又长堰池,在县南三十里,有灌溉之利。池北为天生堰,亦引水灌田处也。○黄市井,在县西南二十里。产盐。《宋志》云:内江有六十六盐井,此其一也。今有黄市井盐课司。

  ○?卑木镇县南三十里,亦曰?卑木关。接重庆府荣昌县界,有巡司戍守。又有安仁马驿,在县南十里。

  安县府北二百八十里。东北至龙安府百九十里。汉涪县地,属广汉郡。唐为龙安县地,属绵州。宋初仍属绵州,后属石泉军。宝佑后,为军治所。元中统初,置安县。五年,升为安州。明初,改州为县。城周不及三里,编户七里。

  ○神泉城县南五十里。汉为涪县地。?侨置西充国县,属巴西郡。西魏因之。隋初,属潼州。开皇六年,改曰神泉县,属绵州。刘?句曰:以县西有神泉,能愈疾也。唐初,仍属绵州。元和初,西川帅刘辟叛,山南西道严砺遣将严秦败刘辟兵于神泉,是也。宋初,仍属绵州。政和七年,改属石泉军。《九域志》:神泉县,在绵州西北八十五里。元中统初,省入安州。《志》云:今神泉坝即其地。

  龙安废县县东北九十里。《隋志》云:旧置益昌、晋兴二县于此。西魏省晋兴入益昌。后周别置金山县。开皇四年,省益昌入金山,属潼州,寻属绵州。唐武德三年,改县曰龙安县,仍属绵州。宋因之。政和七年,改属石泉军。宣和初,改县曰安昌,寻复故。宝?中,移石泉军治此。元省入安州。又西昌城,在县东三十里。齐、梁时,益昌县治此。隋废。唐永淳元年,改置西昌县,属绵州。李吉甫曰:利州有益昌,故此名西昌也。宋初,仍曰西昌,寻废。今名花家镇,为市集贸易之所。

  ○龙安山县北十里。林泉殊胜。《志》云:隋开皇中,蜀王秀尝立亭馆于此,唐以此名县。又北一里曰九顶山,亦高耸。○浮山,在县南二十里,有十二峰,峭拔如屏,突出平野。又西昌山,在县南二十五里。本名马鞍山,唐天宝六载,改曰西昌。又透山洞,在县东三里,南入北出,可容千人。

  ○龙安水在县北。一名安昌水,自石泉县流入境,又东入绵州界,合于涪水。《志》云:县南七十里有黑水,南流入罗江县界。○神泉,在县南五十里。其泉涌出平地,旧传冬温夏沸,能愈人疾。今否。《元和志》:神泉县西三里有泉十四穴,甘香异常,痼疾饮之,即差,名曰神泉。

  折脚堰在废神泉县北二十里。唐贞观元年置,引水溉田,大为民利。○云门堰,在废龙安县东南二十三里。唐贞观元年筑,引县东茶川水以溉田。《志》云:县自云门而下,有白马、黄土、芭蕉等堰,凡十二处。

  ○睢水关县西四十里,南去汉州绵竹县四十五里。《志》云:关面山负水,平衍饶沃。其西三十里名绵堰堡,绵水发源处也。关东三十里为叠溪堡,乃白草番后路,形势孤悬,安、绵倚为保障,故睢水关之戍守切焉。《志》曰:安县东至涪城,西极绵竹,南通罗江,北达石泉,境内虽无夷族,然而迫邻睢水、曲山、叠溪诸关堡,则天池、大坝、白草、青片诸寨,亦其接壤矣。

  曲山关县北六十里。当平武、石泉及县境三路之要,亦曰曲山寨。成化十四年,抚臣张瓒自松潘移师叠溪、茂州,以曲山三寨负固不服,击破之,即此。又有小坝关,在县东。《志》云:县境之关三,睢水、曲山、小坝是也。又县北有三盘寨。《宋志》隆安有三盘寨及茶场。又有石关寨,在县南废神泉县境。○擂鼓坪堡,在县境。《志》云:县境之堡十一,曰擂鼓、后庄、香溪、叠溪、曲溪、三江、灵鹫、枧槽、马尾、白水、龙蟒是也。

  高观县南三十里。有一峰突起,其上坦平,登临四望,远见百里之上,因名。又县东五里曰云梯,以石径萦纡也。县北十里曰石门,两旁皆山,路由中过,因名。

  附见:

  宁川卫府治东四里。洪武十二年建。又成都左护卫,在府治南六里,洪武中,为蜀府建。又有成都中前后及右四卫,俱在府城内,各领千户所五。

  灌县守御千户所在县城内。洪武七年置,属成都右卫。

  简州府东南百五十里,东北至潼川州安岳县百八十里,东南至资县二百里,西南至眉州百八十里。

  秦蜀郡地,汉犍为郡地。晋永和中,改属蜀郡。宋、齐因之。西魏于此置资州及武康郡。后周因之《隋志》:后周徙资州治资中,而郡如故。资中,即今资县。隋开皇初,郡废。仁寿初,置简州。大业初,州废,仍属蜀郡。唐武德初,复置简州。天宝初,改阳安郡。乾元初,复故《志》云:贞元中,置清化军于城内。宋仍置简州亦曰阳安郡。元因之。至元二十年,以州治阳安县省入。明洪武六年,改州为县。正德十年,又升为州编户十一里,领县一。今亦曰简州。

  州密迩成都,江山殊胜,处于高?,鱼稻常饶。西川盐利,简州为最,沃饶之称,良有以也。

  ○阳安废县今州治。本汉牛鞞县,属犍为郡。后汉因之。东晋时曰鞞县,属蜀郡。义熙九年,刘裕使朱龄石伐谯纵,纵遣其党谯抚之屯牛鞞,龄石使别将臧熹自中水向广汉击斩之。宋亦曰鞞县,萧齐复曰牛鞞,梁因之,俱属蜀郡。西魏改曰阳安县,为武康郡治。隋、唐为简州治,宋因之,元省。《志》云:今州治西一里有古牛鞞戍,即故县也。州治东二里为废阳安县。自元以前,县盖治此。又州有石城,东抵江,西抵绛水溪。成化中,因故址修筑。正德十二年以后,复增修之,周四里有奇,门三。

  平泉废县州西南五十里。本牛鞞县地,西魏置婆闰县,属资州。隋开皇十八年,改曰平泉县,属益州,寻属简州。刘?句曰:婆闰故县,在今县南九十里。隋移县治于赖黎池,因改曰平泉县,旁有池涌泉也。唐仍属简州。元至元二十三年,省入简州。

  ○石鼓山州东北十里。《志》云:昔蜀将许都军平定羌戎,回登山击石鼓犒将校,因名。又州城四面有四岩山。东西两岩去城五里,南岩去城一里,北岩去城二里,为附郭之胜。○玉女山,在州东北二十里。山东北有泉,西北有悬崖,腹有石乳房十七眼,土人呼为玉华池。又赖山,在州东北五十里。下有赖简池,州以此名。州东北八十里,又有柏茂山,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

  长松山州西七十里。与华阳接界,为州西之斧?,界内诸山,皆发脉于此。稍南曰分栋山。《益州记》:蜀人谓岭为栋也。《寰宇记》:分栋山,北连秦陇,南入资泸,东北入静戎军。刘泾云:自成都趋陵简,必过分栋山。山周数百里,高大阻险,以石次第为步。巅有亭曰少休,与分栋相接者又有大塔山。○逍遥山,在州西三十里。上有悬崖,崖有东西两室,称为幽胜。又盘龙山,在县北八十里。相传先主尝立寨于此,其下有普济泉。又天台山,《志》云:在县南八十里,上有三峰,如三台然。

  ○雁水在州城东,即雒水之别名也。其上流为金堂河,流经州界谓之雁水。相传水中尝出金雁,亦曰金雁水。又东南经资县而为资江之上源。《志》云:州境有阳明镇、花鹿沟、官斗沟、平太镇、虎头、长沟等堰六十五处,皆节雁、绛诸水以溉田。

  赤水在州治南。一名绛水。自仁寿县流入界,经故平泉县流至此。又东与雁水合,亦谓之牛鞞水。晋太安二年,罗尚守成都,为李特所攻,尚军无食,夜出牛鞞水,东走。五代、唐长兴三年,董璋侵孟知祥,至汉州,西川将潘仁嗣拒之,战于赤水,为璋所擒,璋遂克汉州。既而西川将赵廷隐等败璋于鸡踪桥,追至汉州,又进至赤水,降其余众。知祥夜宿雒县,将会廷隐于赤水,遂西还,命廷隐进攻梓州。胡氏曰,赤水在汉州东南,当即雁水之别名。似误。

  上流井州北十里。产盐,有盐课司。又牛鞞井,在州城内,亦产盐。又平泉井,在废平泉县,市民日汲于此,给五百余家。○小桃源,在州北三十里。地多桃花,天水相接,一望无际,称为绝景。

  ○龙泉镇州西七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有龙泉驿,亦曰隆泉,一名灵泉。又阳安马驿,在州治西一里。○贵平镇,在州南,即废贵平县也。与仁寿、双流二县接界,今详见双流县。又白芳镇,在州西北百里,近新都废金水县界。《唐志》简州金水县有白芳镇,是也。今亦见金堂县。

  资阳县州东六十里。东南至资县百里,西北至府城百六十里。汉资中县地。后周改资中为盘石,别置资阳县,属资州。隋以后因之。元废。明成化中,复置资阳县。正德中,改今属。土城周不及六里,编户七里。

  ○资山县西南三里。迥然秀拔,一名独秀山。又威峰山,在县东北七十里,高出云表,为一方之镇。○九泉山,在县东北。万历中,奢崇明作乱,自泸叙而西,败官军于此,遂薄成都。或云,山与资县接界。

  ○雁江县东一里。东南流入资县界。《志》云:雁江经资阳、资县之间,亦曰中水。萧齐永元初,益州刺史刘季连遣兵袭中水蛮,不克。其地盖在县界。胡氏曰:中水在资阳县西。似误。○资溪,在县西二里。萦纡九曲,流入雁江。又孔子溪,在县南二十里。溪旁有乡校,祠孔子,因名。亦东流合于雁江。《志》云:县有栗木镇、丹山镇、水溪沟等堰凡二十八处。

  ○资阳镇县东六十里。《志》云:县东三十里有南津驿,镇与驿相连。正德十三年,徙镇于今所,有巡司戍守。嘉靖中,移资阳巡司于?溪河地方。又昆仑渡,在县北十五里,雁江津渡处也。

  崇庆州府西南百十里。西南至邛州百十里,东南至眉州二百里,西北至灌县四十五里。

  秦蜀郡地。汉、晋因之。李雄据蜀,置汉原郡。永和中,改为晋原郡治江原县。刘宋因之。萧齐改晋康郡。梁曰江原郡。后周并入犍为郡。隋属益州。大业初,属蜀郡。唐初仍属益州。垂拱二年,分置蜀州。天宝初,改为唐安郡。乾元初,复故《新唐书》:州城内有镇静军。乾符二年,节度使高骈置。宋因之。绍兴十年,升崇庆军以高宗潜邸也。淳熙四年,又升为府。元至元二十年,降为州。明初因之,以州治江原县省入编户十二里,领县一。今亦曰崇庆州。

  州崇山重阻,江山环流,土沃田良,蜀之奥区也。

  ○晋原废县今州治。汉置江原县,属蜀郡。后汉因之。晋永嘉中,李雄立汉原郡治此。永和三年,桓温灭汉,改郡曰晋原,又改县曰多融,以县界多融山而名。寻复为江原县。宋因之。齐为晋康郡治。梁为江原郡治。后周废郡,改县曰晋原。隋属益州。唐为蜀州治。宋因之。明初省。今州城,成化中土筑,周八里有奇,门四。

  江原废县州东南三十里。本江原县地,后周置?道县,属犍为郡。隋大业初,县废。唐武德初,置唐隆县,属益州。长寿二年,改曰武隆。神龙元年,复曰唐隆。先天元年,又改曰唐安,属蜀州。宋开宝四年,改曰江原。元至元二十年,并入崇庆州。今为江源镇。

  永康废县州西五十里。本青城县地,五代时孟蜀分置永康县,属蜀州。宋因之。元省。旧《志》:县在州北二十里。今名四界镇。又有废汉原县,在州西北五十里。相传李雄尝置县于此。今名横原镇。又州西南三十里,有晋康废县。或曰,本晋乐县之讹也。晋末置,属沈黎郡。刘宋属晋原郡。齐属晋康郡。西魏废。又有蛮城子,在县西北四十里。昔蛮人所居。

  ○鹤鸣山州西八十里。绝壁千寻,与邛州接界。《唐十道志》:剑南道名山之一也。又蟆颐山,在州西五十六里。山心如蟆颐,因名。上有平地数百步,诸山之鹿,日聚于此,号曰鹿市。《志》云:州西南有多融山,一名晋原山。

  ○汶江州西北五十里。自灌县流入界,经州北三十里,谓之味江。相传蜀王投醪江中,三军皆醉处也。又东南经州东北十里谓之白马江。又东南入新津县界。《丹铭录》:江水自湔堰至犍为有五津:曰白华津、皂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也。唐人皆指蜀州为五津云。○寿阝江,在州北五十里。自废青城县东流径州境,又东入温江县界,合于皂江水。《汉志》:江原有寿阝水,首受江,南至武阳入江。是也。近《志》作?江,误。又文井江,在州治北,东流合于味江。《志》云:州境有黑石、石头、沙河、普济、普润、百丈、娑罗、石鱼、杨柳等堰七十四处。

  东湖在州治东南。又治西有西湖,治北为罨画池。旧时导江水入城,环绕州治,潴为湖池,称佳胜云。

  ○清溪关州西八十里。或云,宋置关于此,以清溪故关为名也。亦曰清溪口。其旁两山峙立,上合下开,名曰百家门。门内二里曰天生桥,以两山相接如桥也。今有清溪口巡司。

  乾溪镇州西二十里。《志》云:后周于此置晋原县,今为乾溪镇。唐中和二年,西川叛将阡能等作乱,陈敬?遣将杨行迁等击之,战于乾溪,官军大败,即此处也。又唐安驿,在州治西南。

  新津县州东南二十里,北至双流县八十里。汉犍为郡武阳县地。后周始于新津市置新津县,移犍为郡治此。隋初,郡废,县属益州。唐属蜀州。咸通十一年,南诏陷邛州,进攻成都,犯眉州,进犯新津,寻自双流而进。十四年,蛮复入寇,至新津而还,即此。宋属崇庆府。元属崇庆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七里。

  ○公孙述城县西三十里。相传公孙述所筑。又有故县城,在县治东三里。《周地图记》:县城故皂里江津之所,所谓新津市也。

  ○修觉山县东南五里。有修觉寺,唐玄宗尝幸此。蜀王衍亦尝游焉。下有渡曰三江渡,以岷江、皂江、白马三江并列而名。其上为雪峰,亦名宝华山。○天社山,在县治南三里,枕大江。兵燹时,蜀人多避难于此。其南二里曰平冈山。又稠梗山,在县南八里。稠梗,草名也。相传服之可以长生。

  ○三江县东三里,有三江上渡。又东二里,曰三江下渡。《志》云:大江之水,自崇庆州流经县北十里,曰白马江,绕流县南一里。又东与二江下流合,故曰三江。或云,县东北二十里,有北江,即二江也。又云,县城南有皂江,即大江也。又南入眉州彭山县界。

  新穿水县东北四十里。与双流县接界,即二江所经也。唐咸通十一年,南诏攻成都,不能陷,遁还。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成,狼狈失度。乃伪请和,三日梁成。既济,即断桥按队缓驱。又中和二年,西川将高仁厚讨阡能,降双流西诸寨兵。语之曰:籍汝曹为我前行,过穿口、新津寨下告谕之。比至延贡,可归矣。寻至穿口降其众。进至新津,复降其十二寨。穿口即新穿水口。《九域志》新津县有新穿镇。延贡,见邛州大邑县。

  铁溪河县西十里。其上源即邛水也。自邛州流入境,注于皂江。相传诸葛武侯曾烹铁于此。《志》云:铁溪河,一流入白木水。又夜郎溪,在县东南二里。自县南夜郎坝而来,亦合于白木水。白木水,或曰即白马江也。《郡志》又讹为白米江。

  远济堰县西南二里。分为四筒,溉眉山,通义彭山之田。开元二十八年,采访使章仇兼琼所开。《志》云:今县境有黄土、平昌、羊马、石马、通济、小史、大小高等三十二堰。

  汉州府东北百二十里。东至潼川州二百二十里,西至彭县七十三里,东北至绵州二百四十里。

  秦蜀郡地。汉为广汉郡。后汉因之,兼置益州于此。晋改为新都郡。宋齐以后,皆为广汉郡。隋开皇初,郡废,属益州。大业中,属蜀郡。唐初,仍属益州。垂拱二年,置汉州。天宝初,改德阳郡。乾元初,复为汉州《唐志》:州城内有威胜军。宋因之亦曰德阳郡。元仍曰汉州,以州治雒县省入。明仍旧编户九里,领县三。今亦曰汉州。

  州控成都之上游,为益州之内险。自昔争蜀者,必争广汉。先主之入蜀也,破雒城,遂进围成都。及魏人并蜀,邓艾破诸葛瞻于绵竹见德阳县,入雒城,长驱至成都矣。晋李毅曰,广汉之地,为益州衿领。唐杜佑曰:益州有三蜀,广汉、梓潼、成都也。盖山川襟带,形势险阻,略相等矣。五代唐同光中,郭崇韬伐蜀,前锋入汉州,王衍出降。又董璋据东川,与孟知祥争汉州。知祥复取汉州,遂并东川。明初,傅友德入蜀,自绵州趋汉,阻汉江即雒江,造战舰以济,遂拔汉州。汉州拔,而成都不可守矣。州于成都,其唇齿之势欤。

  ○废雒县今州治。本汉之雒县,属广汉郡。后汉为郡治。建安十八年,先主围雒。明年,雒城溃遂,进围成都。寻亦为广汉郡治。魏景元四年,邓艾入蜀至雒,后主遣张绍迎降。晋泰始二年,广汉郡治广汉县,而分置新都郡治雒。太康六年,新都郡废。宋齐以后,广汉郡皆治此。隋开皇初,郡废,县属益州。十八年,改曰绵竹县。大业初,复故。唐仍为雒县,汉州治焉。后皆因之。元省。《郡志》云:故雒县在州治北二里。是也。明天顺中,始筑土城。正德六年,?以石,周六八里有奇,门四。

  湔阳城州西南二十里。《志》云:南北朝时置,以近湔水之阳而名。又有葭萌城,在州东五十里。或以为汉县治此,恐误。○怀中废县,在州北。《隋志》:齐梁间置西遂宁郡。后周废郡,改曰怀中县。隋废入雒县。

  ○铜官山州东二十里。前代铸钱处也。又东五里,有连山。又五里,曰东觉山,上有古井。

  ○雒水州治东二里。源出什邡县之章山。东南流,经州治北。亦曰雁江。亦曰雁水。又折而南流,至州南,湔水流合焉。入新都县界,而绵水流合焉。下流入金堂县界。唐贞元中,刺史卢士理立堤堰雒水,溉田四百余顷。《图经》:雒水亦名沉犀水,水性刚,可淬刀剑。今详见大川雒水。

  绵水州东十里。源出绵竹县紫岩山。东北流,复折而南入州界。又南经新都县北,入雒水。《华阳国志》:蜀之渊府浸以绵、洛。是也。又石亭水,在州东北二十二里。源亦出什邡县之章山,下流经此,合于绵水。

  湔水州西二十五里。亦曰湔江。自灌县湔堰分流,经崇庆、彭县、新繁,至新都弥牟镇北,而入州界,合于雒水,故亦兼弥牟河之称。张知古云,此邦膏腴,利在江津,谓湔水矣。又五侯津,在州西。或曰即弥牟河津济处也。五代唐长兴三年,孟知祥败董璋于鸡踪桥,追至五侯津,即此。

  房公湖在州治南。唐房?所凿,亦谓之西湖。凡数百亩,称为佳胜。宋熙宁间,奏垦为田。今废塞。又涌泉,在州东三十五里。周广三百余丈,有灌溉之利。○绵江堰,在州东。《志》云:州境有西水、龙井、天生、粟米、坤江等六十七堰。

  ○三水关州东十里。关下有渡,即绵水渡口也。亦曰三水关。渡有巡司戍守。○白杨林镇,在州东。后唐长兴三年,董璋谋袭孟知祥,入西川境,破白杨林镇,即此。又广汉驿,今在州治东。

  雁桥州治北一里。亦曰金雁桥,以跨雁水上也。后汉建安十八年,刘璋将张任自绵竹退守雒城,刘备进军围之。任勒兵出战于雁桥,败死。后唐同光四年,李绍琛叛,据汉州,州无城堑,树木为栅。唐将任圜击之,绍琛出战于金雁桥,败奔绵竹,圜追擒之。即此桥也。

  什邡县州西二十里。东南至新都县五十里。汉县,属广汉郡。高祖封雍齿为侯邑。后汉仍属广汉郡。晋属新都郡。宋、齐仍属广汉郡。后周改方亭县,寻废入雒县。唐武德二年,复置什邡县,属益州,寻属汉州。宋因之。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四里。

  ○南阳城县西二十三里。李膺《记》云:李雄之乱蜀,遣李寿掠汉中,五千余家寓于此。蜀平后,尝置南阳郡。沈约《宋志》:南阳县属北阴平郡。本南阳民流寓立。齐梁因之。西魏废。○雍齿城,在县城南,相传齿所邑也。《括地志》曰:县旧治雍齿城。今于城北四十步立县,今城南有雍齿山。

  ○章山县西北六十里。一名洛通山,雒水出于此。又名章洛山,亦曰杨村山。上有风、火二洞。《志》云:县北六十里,有高境关,关外即章洛山也。○大蓬山,在县西五十二里。高崖矗天,瀑布飞泻。《志》云:山高逾百里,六月积雪不消。或谓之蓥华山。其相接者,又有龙居山。悬瀑飞桥,岩壑甚胜。又有宝连山,在龙居、章山之间,脉皆相接。

  ○雒水在县北。自章山内合五溪而出,至高境关前,流益盛,分为十支,总名曰雒江。又东南流入汉州界。○石亭水,在县北三十五里。亦出章山中,流入汉州界。

  濯缨泉县北三十里。唐任愿云:什邡之西,行十许里,有古佛寺,曰南阳。宋大明中所建。寺之左有泉,汇为陂。浮于方亭,达于雒。源流百许里,溉田数十万顷。虽大旱,民不告病,即濯缨泉也。○青竹堰,在县境。《志》云:县有上下雒口、跑马、杨村等堰,凡二十处,皆引雒水以溉田。

  绵竹县州西北八十五里。汉县,属广汉郡。地宜竹,因名。后汉仍曰绵竹县。晋属新都郡。宋属南阴平郡。齐梁因之。西魏时,改置阳泉县,属晋熙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益州。十八年,改县曰孝水。大业二年,又改曰绵竹县。唐属汉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并入州,寻复置。今城周不及四里,编户七里。

  ○阳泉废县在县北。三国汉分绵竹,立阳泉县,属广汉郡。晋废,后复置。刘宋亦属广汉郡。元嘉九年,流民许穆之伪称司马飞龙作乱,州兵击斩之。既而五城人赵广等复作乱,诈言飞龙在阳泉山中,聚众向广汉,攻陷涪城。又率众诣阳泉,诈迎飞龙,因推道人程道养为蜀王。是也。萧齐仍属广汉郡。梁因之。西魏徙今治,属晋熙郡。隋改曰绵竹。唐因之。光启三年,王建攻西川帅陈敬?,败汉州刺史张顼于绵竹,遂拔汉州。即今县也。○南武都废县,在县西北。或云,梁置,西魏因之,属晋熙郡。后周并苌杨、南武都二县为晋熙县。后又废晋熙入阳泉县。今县有武都山,南武都盖以山名。

  ○紫岩山县西北三十里。绵水出于此。《志》云:紫岩山极高大,亦谓之绵竹山。相接者曰武都山。《蜀记》:武都山精化为女子,为蜀王开明妃,谓此山也。山之别岭为鹿堂山,上有神泉。

  小蓬山县北四十五里。与什邡县大蓬山相匹。峰峦奇胜,比于蓬岛,因名。又县北二十里有龙角山,县北十里有秦中山,皆与紫岩冈阜相属。○康除山,在县东四十里。上有石洞三,甚幽邃,县境之胜也。

  ○绵水在县北。自紫岩山流出,谓之绵堰口。经康除山下,又东入德阳县境,而达汉州界。○石亭水,在县东南。自什邡县流径县境,而入汉州界。晋永康二年,赵?据蜀叛,李特、李流军绵竹。?使其党费远等督兵断北道,屯绵竹之石亭。特等袭击远,大败之,遂攻成都。是也。

  三溪河在县东北。源出紫岩山下,亦名射水河。下流入绵州罗江县界。又县西北有马尾河,流入射水河。○军屯堰,在县境。又有黄土、马坝、火烧、叠溪、马头等堰,共十六处。

  ○赤祖镇在县东北。晋太安二年,李特据少城,益州刺史罗尚袭斩之。李荡等收余众,还保赤祖。胡氏曰,赤祖地,在绵竹东。又石碑镇,在县北。唐元和初,刘辟以西川叛。诏高崇文讨之,山南西道严砺遣其将严秦共讨辟,破辟众于绵竹。石碑谷即石碑镇也。○马尾河堡,在县西北,以马尾河而名。其南为龙蟒槽堡,俱接安县界。

  德阳县州东北六十里。东至绵州罗江县九十里。汉绵竹县地,晋因之。隋为雒县地。唐武德三年,析置德阳县,属益州。垂拱中,改属汉州。元和初,高崇文破刘辟于德阳,进拔汉州。光启三年,王建攻陈敬?,败之于德阳,即此。宋仍为德阳县。元至元八年,升为德州。十三年,复为县,隶成都路。十八年,还属汉州。今城周不及六里,编户七里。

  ○绵竹城县北三十五里。汉县治此。更始二年,遣李宝等徇蜀,公孙述遣其弟恢逆击于绵竹,大破走之。述因自立为蜀王。后汉中平五年,益州贼马相等起兵绵竹,残掠巴郡、犍为、广汉三郡,州从事贾龙讨破之。刘焉因徙州治绵竹。兴平初,州复迁治成都。建安十八年,先主规取成都,进屯涪。刘璋遣其将刘?等拒之,皆败保绵竹,寻降于先主。三国汉炎兴初,邓艾入蜀,后主使诸葛瞻拒之,瞻止屯涪,为艾所败,退住绵竹。晋永康元年,巴氐李特等屯绵竹,攻赵?于成都。宁康二年,时苻秦取益州,州人张育等起兵拒秦。秦将邓羌击斩育于绵竹。梁天监十三年,魏复谋取蜀,分遣其将奚康生出绵竹,皆此城也。西魏县废。隋改阳泉为孝水,又为绵竹,即今绵竹县云。杜佑曰:德阳县有古京观,即邓艾破诸葛瞻处。

  苌杨城在县西北。东晋末,分绵竹地置苌杨县,属晋熙郡。沈约曰:晋末以阴平民流入益州者,侨置南阴平郡及阴平县,寄治苌杨。是也。宋元嘉中,流民许穆之作乱,攻杀巴兴令,逐阴平太守,即此。齐梁亦为苌阳县。后周并入晋熙县。巴兴今见潼川州蓬溪县。又南阴平废县,在县西南。或云,西魏废南阴平郡,改置南阴平县。隋废入雒县。○晋熙废县,在县西。沈约曰,东晋安帝以秦州流民置晋熙县,并置晋熙郡治焉。后因之。后周改置晋熙县,寻又废晋熙入阳泉。隋初,郡废。阳泉,见上绵竹县。

  ○鹿头山县北三十余里。《寰宇记》:山自绵州罗江县来,迤逦入县界。相传昔有张鹿头者于此造关,因名。今山有鹿头关。又龟胜山,在县北二十里。唐元和初,高崇文讨刘辟,攻鹿头关,于此对垒。有神龟现牙旗下,及战大胜,因名。一名万胜堆。俱详见重险鹿头关。○浮中山,亦在县北三十里。山有岩壑之胜,游览者多至此。一名迎春冈。

  ○绵阳河县治东一里,即绵水也。自绵竹县流入境,绕流而南,至汉州,会于石亭河。○石亭水,在县西南。自什邡县流经绵竹县界,与县接境,即晋永康中李特破赵?党费远处。

  孝泉在县西北四十里姜诗镇。东汉姜诗孝感跃鲤,即此泉也。宋治平中,诏名曰孝感泉,镇亦曰孝泉镇。其泉至今不绝,资以灌溉。《志》云:县境有安乐、黄胶、柳梢、石板、龙泉河等二十三堰,皆引水灌田。

  ○鹿头关在县北鹿头山上。旧为戍守要地,乃蜀境之内险也,详见重险鹿头关。

  绵州府东北三百六十里。东北至保宁府剑州二百九十四里,南至潼川州百三十里,西南至汉州二百四十里,西北至龙安府三百五十里。

  秦蜀郡地。汉属广汉郡。后汉因之。蜀汉属梓潼郡。晋为梓潼、巴西二郡。宋因之。齐、梁皆为梓潼郡。梁末,为巴西郡,兼置潼州。西魏因之。隋开皇初,郡废。五年,改州曰绵州。大业初,又改为金山郡。唐武德初,又为绵州。天宝初,曰巴西郡。乾元初,复曰绵州。宋因之亦曰巴西郡。元仍曰绵州,隶成都路。至元二十年,属潼川路,以州治巴西县省入。明复改今属编户六里,领县二。今仍曰绵州。

  州水陆四冲,为蜀重地。后汉初讨公孙述,吴汉进据广都,而臧宫破延岑于广汉见潼川州射洪县,进拔绵竹,破涪城绵竹,见上德阳县,斩公孙恢,复攻拔繁、郫,与吴汉会于成都。先主入蜀,自江州北繇垫江径指涪城。既而北屯葭萌葭萌,见保宁府广元县,还取蜀,复屯涪城。后主延熙四年,蒋琬请自汉中徙屯涪时琬欲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御制河右,而自徙屯涪,曰:涪水陆四通,惟亟是应。若东西有虞,赴之不难。及邓艾侵蜀,至阴平,言于司马昭曰:若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趋涪德阳亭,见龙安府平武县,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耳。又梁天监四年,魏梁、秦二州刺史邢峦遣其统军王足入剑阁,破梓潼,进逼涪城。峦表言,建康、成都相去万里,陆行既绝,惟资水路胡氏曰:自襄阳西行遵陆,可以至蜀。梁州既入,魏则陆路绝矣,水军西上,非周年不达。今自南安向涪南安即剑州,方轨无碍,脱得涪,则益州乃成擒之物。臣之意算,正欲先取涪城,以渐而进。若得涪城,则中分益州之地,断水陆之冲,彼外无援军,孤城自守,何能复持久哉!盖魏得剑阁,进取成都,涪当其冲。梁兵由内水而上救成都内水即涪水,涪亦当其冲矣。承圣二年,西魏宇文泰遣尉迟迥取蜀,入剑阁,至涪水,潼州刺史杨乾运以城降。迥分军守之,进袭成都。唐中和四年,杨师立据东川,进屯涪城以逼成都,为高仁厚所败。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兵至魏城,孟昶出降。今自剑门、阴平两道入蜀,必以绵为会军之所,控扼西川,推为要害,不虚矣。

  ○巴西废县在州治东五里。汉涪县也,属广汉郡,以城临涪水而名。后汉亦曰涪县。建武十二年,吴汉入蜀,别将臧宫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恢。《华阳国志》:元初二年,广汉自绳乡移治涪,后移治雒。建安十六年,先主自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蜀汉炎兴元年,诸葛瞻拒邓艾于涪,为艾所败。继而钟会亦至涪,姜维等诣会降。晋曰涪城县,属梓潼郡。时亦谓之涪陵。太安二年,李特败没于少城。其党任臧自德阳退屯涪陵,是也。永嘉二年,谯登举兵攻李雄,进据涪城,雄攻之不能克。五年,李骧拔涪城,登死之。自是,终李氏之世,恒以涪为重地。咸康四年,李寿自涪袭成都,克之。遂僭称帝,改国号曰汉。永和三年,萧敬文据涪城以叛。八年讨斩之,寻移置西夷校尉于此。兴宁三年,梁州刺史司马勋谋据蜀,引兵入剑阁攻涪。西夷校尉?丘?弃城遁,遂围益州,寻讨平之。既而为梓潼郡治。宁康初,没于苻秦。太元九年,复入于晋。义熙初,谯纵等作乱,袭杀西夷校尉毛瑾于涪城,遂陷成都。九年,刘裕遣朱龄石伐谯纵,纵使谯道福将重兵镇涪城,以备内水。宋复曰涪县,亦为梓潼郡治。元嘉九年,益州贼赵广等作乱,陷涪城,以其党程道助镇之。明年,裴方明等克涪城,贼党奔散。梁天监四年,魏将王足破梓潼,进逼涪城。蜀人震恐,既而引去。十三年,魏复遣将窥蜀,分命梁州刺史羊祉出涪城,不克,寻改置巴西郡,又为潼州治。承圣二年,杨乾运为潼州刺史,密降于西魏。魏将尉迟迥至涪水,遣将据其城,进袭成都。西魏皆因梁旧,又改涪县为巴西县。《寰宇记》:西魏分涪县,别置巴中县。隋改涪县曰巴西,而以巴中县省入。今正史不载也。隋开皇中,为绵州治。唐亦曰巴西县。自是州郡皆治此。元省。《城邑考》:州城宋筑。明成化初,因故址?以石。弘治以后,屡经修葺。今城周九里有奇,门四。

  魏城废县州东北六十五里。本涪县地。西魏析置魏城县,属巴西郡。隋郡废,县属绵州。唐因之。后唐同光四年,李继岌灭蜀,还至武连,李绍琛将后军至魏城,遂谋为变。宋仍属绵州。元至元二十年省。李膺《益州记》:肆溪东五十里有东西井,井西为涪县界,井东为魏城县界。今有魏城镇巡司。武连,见剑州。

  盐泉废县州东百十里。本魏城县地。唐武德三年,析置盐泉县,属绵州。宋因之。元省。《寰宇记》:盐泉县有盐井,居民得采漉,四方贾贸者走集焉。○涪城废县,在州东南四十里,今详见潼川州。

  ○富乐山州东五里。山高广,为众山之秀。相传先主入蜀,刘璋延之此山,望见蜀全盛,饮酒乐甚,因名。《元和志》:州有东西门,东门久塞,富乐山气所冲,门开则丧乱。宋元嘉初,太守王怀素开之,果致丧败,自尔复塞。《益州记》:州东五里有金山,东临涧水,即富乐山矣。隋因以名郡,又绵山,在州治北二里,州以此名。

  猿门山州北二十五里。上多猿,二峰竖立如门,旧有猿门戍。又圣水山,在治北六十里,上有龙湫,其相接者曰?山,上有九龙洞。○天池山,在州北五里,又州东三十里亦有此山,皆高耸。《志》云:州北一里有走马岭,端直平坦约长十里,其隘处仅容一车,为州之主山。

  ○涪水在州治东。自剑州界流经彰明县西。又南流经州城西,绕流于城东南,而入罗江县界,亦谓之绵江,因州以名江也。《志》云:绵州亦谓之左绵,以绵水经州左云。五代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锋李绍琛至绵州,蜀人断绵江浮梁,水深无舟楫可渡。绍琛以悬军深入,利在速战,乃乘马浮渡,从兵得济者仅千人,溺死者亦千人,遂入鹿头关。《图经》:州治西一里有饮马渡,又西里许有巴西渡,皆涪江渡口也。余详见大川涪江。

  安昌水州西五里。一名龙安水。源自石泉县东,流经安县北入州界,经州西北三十里,有横山渡。又东南入于涪水。《州志》云:巴字水在城西四里。涪水自北经城西,折而东南。安昌水自州西迤逦绕城东南,汇于州南之芙蓉溪,成一巴字,每江涨,登山望之,天然甚肖。○潺水,在州东五里,源出剑州梓潼县界之潺山,流经州东三十里,有石盘滩渡。又西南入于涪水,《寰宇记》:潺水源有金、银、铁,民得采以为业。又芙蓉溪,在州治东南二里。《志》云:源自江油县来,又南入于涪水。

  广济陂州南六里。唐垂拱四年,长史樊思孝令夏侯?因故渠开引渠溉田,凡百余顷。又雒水堰,在废魏城北五里。《新唐书》:贞观六年,引安西水入县,民赖其利。安西水或以为即潺水。《志》云:今州境有边堆、泉水、野茅、石草、永通等十三堰。

  ○钟阳镇在州东北。唐景福初,洋州帅杨守忠侵东川,不果,将趋绵州,西川将李简邀败之于钟阳。又破其党绵州刺史杨守厚于铜?。铜?镇亦在州东境。○金山驿,在州治北,陆道所经也。

  罗江县州南九十里,西至汉州德阳县九十里,东至潼川州七十里。汉涪县之孱亭也。晋末置万安县,属梓潼郡。宋、齐因之。梁末移治潺亭,改曰潺亭县。西魏复曰万安,置万安郡。隋郡废,县属绵州。唐因之。天宝初改曰罗江县。宋、元迄今仍旧,城周不及四里有奇,编户三里。

  ○万安城在县西南。晋置县于此,后移今治。《志》云:县西一里有故万安驿,即旧县治也。

  ○大霍山县西南十里。亦名罗?山,上有龙洞。又龙池山,在县西南三里,以池上有石如蟠龙也。又潺山,在县北三里,或以为潺水所出,似误。

  ○罗江在县治东。县之右水自安县来,即安昌水也。左水自绵州来,即涪水也。合流南经此,蹙成罗纹,县因以为名,亦谓之纹江。《志》云:县北二里有芙蓉溪,一名蚌溪,一名三柴水,亦即罗江异名也。安昌水、涪水与芙蓉溪汇流而入县界,因名。

  黑江在县西北。自安县界南流入境,下流会于汉州之绵水。五代时,董璋破西川兵于黑水,遂克汉州,是也。《通鉴》作赤水。胡氏曰:在汉州东南。今见简州赤水。○茫江堰,在县北五里。唐永徽五年,县令白大信置堰,引绵竹县之射水,溉田入城。县北十四里又有杨树堰。唐贞元二十一年,县令韦德筑堰,引安县之折脚堰水溉田。《志》云:今县境有茫江、泉水、玉女、马山、回龙、云龙等十九堰。

  ○白马头县西十五里。与德阳县鹿头关相对。山至险峻,有小径仅容车马,三国时营垒也。其下名落风坡,相传庞士元侍昭烈至此,卒于流矢下。《新唐书》罗江县有白马关。明初置巡司,今废。

  彰明县州北九十里,东北至龙安府江油县九十里。汉涪县地。晋移益昌县于此,属巴西郡。宋、齐因之。西魏改曰昌隆县。隋属绵州。唐因之,先天初改曰昌明县。五代唐讳昌,改曰彰明县。宋因之。今土城不及二里,编户三里。

  ○兴圣废县在县西南。刘?句曰:唐武德三年,分昌隆置显武县。神龙元年,改曰兴圣。开元二年,并入昌明。未几,仍分巴西、涪城、万安三县地置兴圣县。二十七年复废之。

  ○大华山县东北三十里,与龙安府江油县接界。又县北二十里有灵台山,山高秀,亦名天柱山。又兽目山,在县北五里有百汇龙潭,上下凡三潭,其水常流,产茶,曰兽目茶。又县西北四十里有附子山,产附子。

  大匡山县北五十里。一名大康山,声相近也,又名戴天山。县北三十里曰小匡山,亦曰小康山,又名翰林山,相传李白读书处。其西相接者曰石磬山。○窦?山,在县北六十里,山幽胜。唐天宝中,窦?隐于此。《寰宇记》:县东南一里有孟津山,西魏自让水乡移县于孟津里。是也。又天仓洞,在县北五十里,洞有三,极险,架石为桥以渡。

  ○涪水在县东三里。自剑州流入界,又南入绵州境。○廉水,在县北一里,源出平地,或云,出龙安府境,流经此合涪水。又让水,在县西五里,亦自龙安府流入境,东流合涪水。范柏年对宋明帝曰:梁益间有廉泉让水,谓此也。杜佑曰:昌明县有廉山让水。宋白曰:县有清廉、让水二乡云。

  香溪在县西。唐贞观七年,醴泉出绵州之香溪,是也。今有香溪堡,入安县界。○龙备堰,在县东。又县境有湖中、永安、永丰、罗村、野坝等十堰。

  茂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东至绵州四百里,南至彭县三百七十里,西南至威州二百二十里,北至叠溪所一百二十里。

  古冉?尨国地《后汉书》:冉?尨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汉武开置汶山郡,宣帝时废《汉纪》:地节三年,省汶山入蜀郡,为北部都尉。后汉灵帝时,复置《华阳国志》:孝安延光三年,复立郡,领汶江、蚕陵、广柔三县。《晋太康地志》云:蜀汉时复置。晋亦曰汶山郡。刘宋废为汶山郡地。齐因之。梁复置北部郡,兼置绳州。后周改曰汶州治文山县。隋开皇初郡废,改州为蜀州,寻曰会州。大业初,复为汶山郡《隋志》:开皇中,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唐武德初,仍曰会州。四年,改为南会州《旧唐书》:武德三年,置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其后常为都督府治。贞观七年,又改为茂州。天宝初,曰通化郡。乾元初,复为茂州《新唐书》:州城内有威戎军。宋因之亦曰通化郡。元仍曰茂州。明初,以州治汶山县省入编户四里,领县一。今仍曰茂州。。

  州逼近羌戎,环带山险,成都肩背之地也。汉攘夷置郡,而边关益斥。其后皆置戍守于此,为蜀西保障。唐增置安戎城,以拒吐蕃。宋亦设鸡宗关,以防番寇。说者谓蜀之险在西山,西山之险,州其要领也。《边略》:州之四境,皆群蛮盘踞,所恃为形援者,松潘、叠溪、威州其最也。大抵松、茂、威、叠,如一身然,松潘首也,叠溪喉嗌也,茂州胸腹也。东之土门,西之威与汶、保,其州之手足欤。

  ○汶山废县今州治。汉置汶江道,县属蜀郡。后汉因之,寻为汶江郡治。蜀汉因之。晋仍曰汶山县,亦为汶山郡治。宋移郡治都安,以县并入焉。齐因之。梁初置广阳县,寻改置北部都尉,又为北部郡治。后周因之。隋初废北部郡。仁寿初,复改县曰汶山,为会州治。唐为茂州治。刘?句曰:汶山旧县在今县北二里。宋曰广阳县,后周曰汶山。似误。宋亦曰汶山县。熙宁九年,即县置威戎军。元军废。明初省县入州。《城邑考》:州旧无城,惟植鹿角为限。宋熙宁九年,始筑城。明成化十四年,因旧址修筑,周不及四里,门三。

  湔氐废县在州西北。汉为湔氐道,属蜀郡。惠帝三年,湔氐反,讨平之,即此。后汉仍为湔氐道。蜀汉属汶山郡。晋废。《汉志》:岷山在湔氐西徼外。是也。○广阳城,在州西北五十里。晋置广阳县,属汶山郡。宋废入汶山县。梁复置。宋白曰:晋置广阳县于汶江县西北五十里。后周移治石镜山,西去旧城六十里,置汶州治焉。隋改曰汶山。疑即今州治也。

  安戎城在州西南徼外。其地险阻。唐仪凤二年,益州长史李孝逸筑,绝吐蕃通蛮之道。永隆元年,吐蕃陷其城,以兵据之。由是西洱河诸蛮皆降于吐蕃。《唐史》:李孝逸筑安戎城,以迮吐蕃南鄱,既而生羌导吐蕃取之,遂并西洱河诸蛮,东与松、茂、?接。开元二十六年,剑南节度王昱攻之,为所败。二十八年,节度使章仇兼琼克而守之,未几,吐蕃围安戎城,不能陷,寻复寇安戎城及维州。至德初,改曰平戎城。《会要》:平戎城凭藉高深,玄宗以为其地险阻,非力所制。是也。大历中,复分剑南为两节度,面西山三城列戍。高适上言:东西川实一道,自邛关、黎、雅抵南蛮,由茂而西,经羌中平戎等城,界吐蕃濒边,皆仰给剑南。平戎以西数城,皆穷山之巅,蹊隧险绝,运粮束马之路,坐甲无人之乡。谓此也。《唐志》恭州西南有平戎军。

  威武城在州西北。唐开元二十六年,陇右节度留后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为威武军。《志》亦作威戎军。又七盘城在州西。贞元初,蛮寇剑南曲环,以?陇兵五千驰救,收七盘城、威武军、维、茂等州,蛮破走,即此。○栖鸡老翁城,亦在州西北。唐贞元十九年,韦皋讨吐蕃,分遣兵攻其维、保、松州及栖鸡老翁城,亦谓之鸡栖城,盖吐蕃所筑。胡氏曰:翼州有栖鸡城。城盖与叠溪所接界。

  蓬州城在州西北。唐永徽二年,特浪辟惠等羌酋内附,以其地置蓬鲁等三十二州,属茂州都督府。唐《茂州壁记》:贞观初置,羁縻州九,曰维、翼、笮、涂、炎、彻、向、冉、穹。《会要》:武德元年,临涂羌归附,置涂州,领临涂、端源、婆览三县。贞观二年废。五年,复分茂州之端源戍置。又炎州,贞观五年置,本名西封州,八年改领大封、慕仙、义川三县。又向州、彻州,俱生羌地。贞观五年,置向州,领贝左、向贰二县,彻州领文彻、俄耳、文进三县。冉州本徼外敛才羌地,贞观五年置西冉州,九年,止曰冉州,领冉山、磨山、玉溪、金水四县。穹州亦贞观五年置,本曰西博州,八年,改领小川、彻当、壁川、当博、恭耳五县。笮州,贞观七年以白狗羌归附置,本曰西恭州,八年,改领逢都、亭劝、比思三县,皆属茂州都督府。永徽初,又析九州为三十二州也。《宋志》:茂州领羁縻州十,曰当、真、时、涂、远、飞、乾、可、向、居。又云,涂、静、当、真、时、飞、宕恭等羁縻州,环茂州而居,州不过数十里。盖诸州皆在唐永徽中三十二州之内,或名号偶岐耳。今维、翼、静、当、真、恭等州,俱见后,余皆为生番境矣。○春祺城,在州西南。《宋志》:本羁縻保州也。政和四年,建为祺州,县曰春祺。宣和三年州废,仍为戍守处,属于茂州。

  坝底城在州东,与龙安府石泉县接界,即坝底堡也。正德中,羌蛮围坝底城,州将何卿破之。《经略志》:正德十三年,抚臣宋沧克平坝底、白草诸寨,诸蛮献侵地二千余顷。是也。○土门城,亦在州东,即土门堡也。正德中,州将何卿破叛蛮于此。《志》云:土门为州东之要塞。又东四十里即坝底城。

  ○岷山在州西北徼外。山高六十里,绵延千里,江水导源于此。蜀境西山之险,岷山其首也。详见名山岷山。

  茂湿山州北十二里。林木茂密,常有岚气。《益州记》:江至湿坂而稍大,即此也。唐贞观中,因山以名州。贞元中,韦皋出湿山,破吐蕃。是也。今山北三里有相公岭,亦曰茂湿岭。又州北二十里有鹰门山,山高险,上多栖鹰。○巨人山,在州南二十里,顶有石如人立,下有九龙池。

  鸡宗山州西南四十二里。宋熙宁九年置鸡踪关及镇羌寨于此,扼羌人出入之路。《宋史》:是年,静州番酋杨文绪导番董阿丹作乱,声援俱绝,诏内使王中正将兵旁出鸡宗山击斩之,因置关于此。○乞习山,在州西南徼外。唐贞观十九年裴行方讨茂州叛羌黄郎弄,擒其余党,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志》曰:蜀之西山有弱水。

  蓬婆岭在州西南,近安戎故城。唐开元二十六年,剑南节度王昱谋取安戎城,因于安戎左右筑两城,为攻拒之所,顿兵蓬婆岭下,运剑南资粮以逼之,为吐蕃所陷。杜甫诗:次取蓬坡雪外城。盖其地在雪山外云。○虎头崖,在州北。嘉靖中,何卿征茂州五寨,夺虎头崖等险,克平十一寨,是也。

  ○汶江在州治西。自叠溪所流经州城下,又西南达威州境。王咨曰:汶江自徼外来,绕汶川郡西北而南出,极目可百里许。详见川渎异同。○龙溪水,在州南十里,流合于汶江。

  五福泉在州治南。《图经》:自城西三溪口引水入城,至州治,贮以两井,号五福泉,资民汲饮。又新井,亦在州城中。《志》云:茂旧无井,仰汲于江,蛮寇围城,辄断汲路,居民窘迫。正德中,巡抚马昊凿地数十丈方,得泉,居民赖之,号曰新井。○滋茂池,在州之牛溪镇。池周四十里,四时无竭溢,居民资以灌溉。

  ○鸡宗关在州南鸡宗山上。《宋史》:茂州南鸡宗关通永康军,北有陇东道通绵州。熙宁九年,群蛮犯州,两道皆为蛮所据,州守范百常募人间道诣成都,又书木牌数百投江中告急。蜀绵兵驰救,蛮始解围去。今亦为戍守处。又魏磨关在州北二十里,亦宋置。○七星关,在州南四十五里,与鸡宗相近,或曰,即唐所置望星关也。乾符二年,高骈帅西川,复戍清溪、望星等关,即此。《志》云:关东有石鼓堡,关南有雁门堡,其相近又有青坡堡,俱为戍守处。《志》云:茂州南路有迁桥墩、黎兰头、白水墩、盐盔头、独脚门楼、瞰远墩、四顾墩、羊毛坪、五星墩、文镇抚村、大宗渠、石鼓村、七星关、雁门堡、青坡堡,而达于威州。是也。又积水关,在州东九十里。《宋志》:州西有敷文关。宣和三年,废为堡,寻复。后废。

  桃坪关在州东北。亦为桃坪堡,即古桃关也。萧梁普通初,置绳州,取桃关之路,关北当风穴,一二里间,昼夜沙石飞扬不息,去白草、青厅诸番,不过四五十里。《土夷考》云:茂州东路诸番,白草最强大,白草又与松潘黄毛鞑相通,桃江、青厅、板舍次之,白苦、水磨、岐山又次之。今关属陇木长官司戍守。

  长宁堡州北六十里。明初历日寨首归附,置长宁安抚司,在州西北,辖凿溪、章贡等寨,后虚其职,置长宁堡于此。《边略》:嘉靖十四年,抚臣宋沧克平茂州鸡公寨。十五年,长宁等处深浅诸蛮声言复仇,备兵使者朱纨督官兵剿平之。又穆肃堡在州北七十里。又西北十里有实大关,俱设兵置仓于此,控御西番。又北接叠溪所之新堡。《志》云:实大关附近巴猪五族及大小历日俱强悍。

  神溪堡州东北四十里。《志》云:州城东北有土地岭堡,又东有镇夷、关子、神溪、夹山、土门等堡,达于桃关,共为七关堡,州境东路之险也。○镇戎堡,在州东十里,附近有后沟乌都及河东之法虎、插兵等寨,俱静州长官司属羌也。

  椒园堡州北二十里。稍西曰长安堡。《志》云:长安堡附近有恰利寺寨番僧也,三年一入贡。又有韩胡碉、水磨沟、鸡公等寨,正德十三年,抚臣宋沧讨叛蛮,克平鸡公等寨,即此。○韩胡堡,在州北四十里。又北十里为松溪堡。《边略》:松溪附近为黑苦七族,有番众二千,最称强悍。

  寿宁寨在州西南。《宋志》:本羁縻直州。政和六年,蛮酋归附,建寿宁军,在旦江外,距茂州五里。八年,废为寨。宣和三年,又废寨为堡。其南又有延宁寨,本名威戎军,熙宁间所建。政和六年,汤延俊等纳土重筑军城,改名延宁。宣和三年,废为寨,隶茂州。四年,与寿宁堡俱废。○刁农寨,在州境。又有窄溪寨,万历二年降附。

  长宁驿州北十五里。又州城南有护城驿,州南四十里有安远驿。○绳桥,旧在州北汶江上。《寰宇记》:梁置绳州,州以绳为桥也。又有度索寻橦之桥,江水峻急如箭,两山之胁,系索为桥,中刳木为橦系行人于上,以手自缘索,到彼岸,则旁有人为解其系。盖皆绝险处。今桃坪关有绳桥。

  汶川县州南二百里。南至灌县百八十里。汉绵?县,属蜀郡。后汉曰绵?道。蜀汉尝分置汶山县,移汶山郡治此。晋因之,后废。萧梁改置汶川县。后周于县置汶川郡。隋初郡废,县属蜀州。大业初,属汶山郡。唐属茂州。宋因之。熙宁九年,以县置威戎军。绍兴中,复曰汶川县,属茂州。今城周一里有奇,编户五里。

  ○广柔废县在县西。汉县,属蜀郡。后汉因之。晋属汶山郡。刘宋废。杨雄《蜀王世纪》:广柔县有石纽村,神禹生于此。《华阳国志》:石纽地方百里,夷人不敢居牧云。《括地志》:石纽山,在汶川县西七十二里。

  ○七盘山县北三十里。上有七盘坡路,或曰唐时吐蕃尝筑七盘城于此。大历十四年,吐蕃与南诏分道入寇,吐蕃出茂州及扶、文,南诏出黎、雅,连陷郡县,既而官军败吐蕃、南诏于白坝,又追败之于七盘,遂克维、茂二州,即此七盘也。又玉垒山,刘?句曰:在县东北四里。《寰宇记》云:在县南三里,下有玉轮阪,汶江经此,谓之玉轮江。或曰七盘山,一名玉垒。

  龙泉山县南四十八里,下有龙池。又县南百五十里有慈母山,中有池,亦曰滋茂池。田况《龙祠记》:池能兴云雨,救旱?,?养百谷,故名。又石纽山,《括地志》:在县西七十二里。《江源记》:岷江南入溢村,至石纽过汶川,盖即石纽村矣。

  ○玉轮江县治西三里,即汶江也。自保县流经此,又南入灌县界。《江源记》:岷江至汶川转银岭,合草坡河,至蚕崖入灌口,分道而下。又繇威至玉垒山为玉轮江,至汶为皂江,至灌为沫江,实一江而名屡迁也。

  ○苏村寨县西北四十里。旧置寒水驿于此,并设寒水巡司世其职,以防守河西。正统七年,为草坡蛮所攻。隆庆中,复被残掠,因移寨于河东,亦为寒水驿。由驿而南八十里为太平驿,道出灌县。由驿而北七十里即茂州安远驿矣。《旧志》云,寒水、太平二驿俱在县东四十里。似误。《经略志》:汶路生番,惟草坡?黠,有三寨,在河西山外,一径通董卜宣慰,一径通孟董、梁黄,向以假道骚动,万历十八年讨平之。

  附见:

  茂州卫在茂州治东。洪武十一年建,领千户等所。

  静州长官司州东一里。唐大历五年徙置静州,此或其故址也。宋时,蛮据其地,叛服不常,曰静州蛮。洪武七年,酋长归附,置长官司。正德间,与岳希蓬为乱,攻茂城,断水道,城中大困,既而克平之。所辖法虎、桃沟等八寨,州南北定门至关子堡皆属其戍守。

  岳希蓬长官司州北二里。洪武七年置。

  陇木头长官司州东四十里。洪武七年,以降蛮置,所辖有玉亭、神溪等十二寨。

  威州府西北五百五十里。东北至茂州二百二十里,南至雅州五百六十里。

  古冉?尨国地。汉武时,为汶山郡地,后属蜀郡。后汉因之。蜀汉亦属汶山郡。晋因之,后没于羌。隋初置戍,后又没于羌。唐武德七年,白狗羌归附,始置维州。贞观元年,羌叛州废。明年,复来归,降为羁縻州隶茂州都督府。麟德二年,复为正州比于中华诸州也。仪凤二年,以羌叛,复降为羁縻州。垂拱三年,又为正州,寻没于吐蕃。开元末,收复。天宝初,曰维川郡。乾元元年,复为维州。广德初,陷于吐蕃。太和五年收复,寻弃其地。大中三年,复内附。五代蜀时,亦曰维州。宋景德三年,改曰威州亦曰维川郡。元因之,以州治保宁县省入。明仍曰威州编户九里,领县一。

  州凭恃险阻,控扼要冲。《唐史》:神龙中,州没于吐蕃,吐蕃号曰无忧城。开元二十八年,复取之。李林甫等表贺,言维州正当冲要,吐蕃凭险自固,恃以窥蜀,积年以来,蚁聚为患,纵有百万之众,难以施功。是也。自广德陷没,贞元中韦皋屡攻维州,不能下。太和五年,李德裕帅西川,吐蕃将悉怛谋以维州来降。诏却之时吐蕃维州刺史悉怛谋以城降,德裕遣兵据其城。上言欲遣生羌三千烧十三桥,捣西戎腹心,可洗大耻。时相牛僧孺沮其议,以维州还吐蕃。会昌三年,德裕为相,追论其事云: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初,河陇尽没,此州独存,吐蕃更欲图蜀,以计陷之《旧唐书》:吐蕃急攻维州不下,乃以妇人嫁维州门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蕃兵攻城,二子内应,城遂陷,号曰无忧。因并力于西边谓关陇以西,遂无虞于南路。冯陵畿甸,宵旰累朝。贞元中,韦皋欲经略河湟,须此城为始,万旅尽锐急攻,累年卒不能克。若受其降,则南蛮震慑,山西八国,不至隔远,其蕃界合水、栖鸡等城合水即合江守捉,在叠溪所,没于吐蕃。鸡栖城,见茂州,既失险扼,自须抽归,可减八处镇兵,坐收千里旧地,莫之利也。大中三年,杜?镇蜀,维州首领复内附。五代时,王建以州内徙《志》云:王建徙治中州城,即今州治,地利稍异于曩时矣。《边略》:维州者,诸蛮之噤喉,中原之要塞也。今自州以西,接董卜韩胡界,且有草坡一道,可抵汶川;泄里坝一道,可抵灌县;清溪口一道,可抵重庆州。故当时谋国者,尝视董卜为门庭显祸云。

  ○薛城废县旧维州治也。在今州北三十里高碉山上,盖汉广柔县地,亦谓之姜维城。刘?句曰:汉以前皆为徼外羌?尨之地。蜀后主时,遣姜维、马忠讨汶山叛羌,因筑城屯兵于此,谓之姜维城。隋置薛城戍,大业末,没于羌。唐武德七年,白狗羌酋邓贤佐内附,因于姜维城置维州,领金川等县。贞观初,贤佐叛,郡县俱废。三年,左上封生羌酋董屈占等举族内附,复置维州,并置薛城县为州治,后复屡陷于羌及吐蕃。开元年,收复其地。南届江北,则岷山连岭而西,不知其极。北望陇山,积雪如玉,东望成都,若在井底,地接石纽山,夏禹所生也。其城一面孤峰,三面临江,距成都四五百里。广德初,复陷于吐蕃。贞元八年,韦皋攻之,不克。十七年,皋复攻维州,明年,大破吐蕃援兵于维州城下,竟不能克。太和中来降,诏弃之。大中三年,复内附。宋白曰:维州城因山为固,东北由索丛岭而下,三百里地无险,走长川不三十里,直吐蕃之界。异时戍之以制寇入者也。王建永平二年,移州治中州城,仍置薛城县为附郭。孟知祥明德初,改县曰保宁,宋因之。其城皆在平川,非复昔时襟束之要矣。元至元十九年,并保宁县入州。明初因之。杜佑曰:维州在当州北三百六十里,谓故州城也。近《志》云:州西北二百五十里为姜维城,即无忧城。又云故薛城,在今治西南二百步。《一统志》云:姜维城在州南十里。或又云:州西三十里为古维州城。《边略》云:由保县堡过汉索桥,至古维州城,三面临江,殊陡险,盖董卜韩胡宣慰司、杂谷安抚司交界处。皆误也。《城邑考》:州城,明弘治中因故址修筑,寻被水患。正德初增修,皆?以石。周十一里,门四。

  通化废县州东百三十里。本汉广柔县地。后周置石门镇。隋初,置金川县。仁寿初,改曰通化。唐因之,县属茂州。宋改属威州。天圣初,又改县曰金川。景?四年,复故。元仍属维州。明初废。○小封废县,在州南六十里。唐初,置金川县于此,属维州,寻废。咸亨二年,维州刺史董弄招慰生羌,于故金川地置小封县,后亦更名通化,并置通化军。宋县废而军如故。《宋志》:军在保、霸二州间。治平三年,并入通化县。熙宁九年,复置军。政和三年,夷酋董舜咨纳土,仍旧名,重筑军城。宣和三年,省军使为盐押使,后废。《寰宇记》:隋开皇六年,以石门镇近白狗羌,置金川县。唐武德七年,属维州。贞观初,废。三年,复置,旋废。盖误以唐之金川为隋之金川也。今有金川寺,其禅师管十五寨,东至八棱碉,西至保县,南至棱城百五十里,后为杂谷安抚司所并,迁其族于董卜界上。

  定广城州南四十里。唐置。《通典》:维州所领有定广城。广德初,没于吐蕃。贞元九年,韦皋分兵出西山,破定广城。是也。或曰:大中收复,改为归化城。《新唐书》维州所领有归化县,是也。宋废。○嘉会废县,在州西南。《宋志》:政和四年置亨州,并置嘉会县为州治。宣和三年,改曰霸州,寻废,以县为嘉会寨,寻复废。《会要》:祺、亨二州,政和二年,成都守庞恭孙建言开拓边地置。祺州,古保州地;亨州,古霸州地。皆附会之说也。唐霸州,见松潘卫。

  定廉城州西北百三十里。唐武德七年置定廉县,属维州,后废置不一。开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治焉。天宝初,曰云山郡。杜佑曰:云山郡东至维州风流岭四十里,西至天保军百三十里。天宝八年,徙州治天保军,更名天保郡。是年没于吐蕃。乾元初,蛮酋董嘉俊以郡来归,更名保州。广德初,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之新筑二城。于是剑南西山之州,多属于吐蕃。贞元九年,韦皋破吐蕃,焚定廉故城。时定廉县亦随郡西迁,因有故城之名。寻复内属,更为古州,未几复曰保州。宋为羁縻地。又云山废县,在故保州西。《新唐书》保州所属有归顺、云山二县,俱天宝八载析定廉县置。又安居废县,贞元以后所置也。后皆没于蛮。

  恭州城州西北三百余里。《唐纪》:武德六年,白兰、白狗羌遣使入贡。七年,以白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贞元初,仍没于羌。开元二十四年,分静州广平县置恭州,治和集县,即故广平县也。天宝初更名。大历十四年,吐蕃率南蛮入寇,一入恭州,过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过方维、白坝;一入黎、雅,过邛崃关,连陷郡邑,发兵拒却之。《通典》:恭州东至拓州百里。拓州,今见松潘卫。静州,见叠溪所。扶、文二州,见陕西文县。○博恭废县,在恭州东南。《唐志》:开元二十四年,析广平县置博恭及烈山县,后没于蛮,与州俱废。又平戎城在恭州南八十里,唐开元二十年,章仇兼琼置。又于平戎城东八十里置天保军。皆置兵戍守,属剑门节度。杜佑曰:平戎城,在恭州西南百十里。或以为即故安戎城,恐误。

  当狗城在州西。城当白羌之路,故名。其西北有盐川城。唐广德二年,剑南节度严武破吐蕃,拔当狗城,又拔其盐川城。《唐志》:维州旧有盐溪县,贞观中置,产盐,永徽初,省入定廉县。疑即盐川矣。○望汉城,在州西徼外,唐时吐蕃筑此城于西山,以望蜀。大历十二年,西川节度崔宁奏破吐蕃于望汉城是也。又州境有末恭城,贞元十年,韦皋攻吐蕃,克其末恭城,即此。

  笼山城在州北。唐置戍于此。广德元年,吐蕃陷维州笼山城是也。今有笼山寨,为吐蕃所据,诸番之中,此为最强。又龙溪城,在州西北八十里。唐贞元初,韦皋帅蜀,城龙溪,筑西山堡以纳降羌。七年,皋使威戎军使崔尧臣出龙溪石门两路伐吐蕃是也。今有龙溪番寨。○桑远城,在州南。唐太和中李德裕所筑,以扼西山吐蕃,寻废。《郡志》:州治南有故安远城,宋置,今为安远仓。

  ○高碉山州北三十里。三面悬崖,大江经其南。刘?句曰:维州治岷山孤峰,即此。上有姜维故城,即唐维州治。○玉垒山,在州治后。又治西五里有峨嵋山,一名古城山。《志》云:州城包玉垒、古城二山。是也。又州治东有龙洞,两崖如削,高千余仞,深五丈许,洞水清彻,四时不竭。

  定廉山州东南四十五里。有盐溪出其阳,流至盐溪村,民得采漉之利。唐盐溪县以此名。○雪山,在州西南百里,与乳川、白狗岭相连。山有九峰,上有积雪,春夏不消。隋大业四年,吐谷浑伏允可汗为铁勒及隋兵所败,南奔雪山,或以为即此山也。亦曰西山。杜佑曰:维州西南至白狗岭六十二里,西山八国诸蛮皆以散居山旁而名。又鹿危山亦在州西。唐贞元十七年,韦皋败吐蕃于此。

  的博岭在州西北。唐韦皋分兵出西山,逾的博岭,围维州。杜佑曰:的博岭在奉州北七十里,一作滴博岭。又有风流岭,亦在州北,旧有风流部蛮居其下。○黄崖,在州南。唐韦皋分兵出黄崖以扰吐蕃是也。今没于蛮。

  ○汶江州北三十里。自茂州西南流经州界,又西经保县境,复东南流入汶川县界。○赤水,在州西北四十里。《志》云:源出赤水寨。又有桃溪,在州西北三十五里。源出龙溪寨,流合赤水,注于大江。又磨刀溪,在州西十五里。溪旁有石,利于磨刀,因名。下流亦入于汶江。《志》云:州治东有蒲溪,有桥跨其上,亦曰蒲溪桥,下流亦达于江。

  平谷水在州北,与后谷水及溪谷水俱流合于大江。又白浪河在州境。宋元丰二年,知维州杨采开白浪河,引江水溉民田是也。○洞口瀑泉,《志》云:在州治西南五里。其源极远,自半空直下,喷流数千尺,居民资以灌溉。

  ○保子关州西北百里。又州西北百三十里有彻底关,州西南百二十里有镇夷关。俱旧置此以隔阂番戎,有兵戍守。

  乾溪堡州西北五十里,即唐时乾溪守捉城也。《新唐书》:维州有通化军,有乾溪、白望、暗桶、赤鼓溪、石梯、达节、鸦口、质台、骆驼九守捉城,西山南路有通耳、瓜平、乾溪、侏儒、箭上、谷口六守捉城。又有苻坚城及宁塞、姜维二镇兵。今多湮废,而乾溪犹设堡置仓为戍守处。

  坝州堡州西北二十五里,因唐宋霸州旧名也。今设仓置戍于此。自堡而北有龙溪、卜南、木上诸寨,与北路番族黑苦三姐相通。又坡底堡,在州西南,西北去坝州堡五十里。附近有龙山、竹打、大寺、小寺、蒲挖、太子愤等寨,皆番族驻牧。又新安堡,《志》云:由州西至新安堡,即抵保县。○黄土铺,在州东北百里。宣德二年,松潘蛮族攻围城堡,官军讨之,至黄土铺失利,松威之道遂绝,即此。

  ?绳桥州东十五里。辫竹为绳,上施木板,长三十丈,通蕃汉路,盖设险要地。又州西北有永镇桥。

  保县州西四十里。本薛城县地。宋保宁县地。元威州地。明洪武六年,分置今县。十一年,环以石城。正德以后,屡经修治,周一里有奇。编户四里。

  ○通鹤城在县西,唐之通鹤军也。垂拱二年,没于吐蕃。贞元九年,韦皋攻吐蕃,破通鹤军,即此。○废鹣州,在县西。《宋史》:威州西南边地有鹣州,与保州接境。嘉?中,尝遣人贡马。或曰,州盖唐末吐蕃所置。

  ○笔架山县北三里,一名九子龙窝,或谓之玉山。又箭岭,在县城东一里,有冈陡直如箭,曰箭上里。唐置箭上守捉城,盖以岭名也。○蛇浴岭,在县西北。宋乾道四年,风流部蛮作乱,保宁令张文礼闭绝蛇浴岭路,番从岭后斫生路入境攘劫,寻讨降之。

  ○汶江在县东。《志》曰:蜀之西塞威茂、汶川,皆在江内,惟保县独在江外。是也。○沱水,在县西,出县西北花岩山,下流至威州,入于汶江。

  ○镇安关《郡志》:在威州西南。《志胜》云:关今在县西北二十里,关外即生蕃界矣。《四夷考》:维州路生番最多,可考者,曰孟董、梁黄、梭城、月上、星上、龙山、龙溪、大寺、小寺等寨,设一关六堡以戍之,关曰镇夷,堡曰保县、曰新安、曰乾溪、曰西平、曰坝州、曰坡底。又《保县志》:县北熟番二股,一路为水田等寨,向背不常;一路为近县玉山十二寨,稍稍易驯,正北野番有梁黄等五十余寨,直连松州黑水番云。

  附见:

  威州守御千户所在威州城内。洪武初建,属茂州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