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
上雖服膺文藝。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魏氏短祚。內外多難。謀而鮮過。舉必獨克。知人拔善。顯揚側陋。王基、鄧艾、州泰、賈越之徒。皆起自寒門而著績于朝。經略之才。可謂遠矣。御覽九十五。
武帝
武帝論平吳功。唯羊祜、王濬、張華、三人。各賜絹萬疋。其餘莫得此比。御覽八百十七。
元帝
愍帝以上為丞相。及西都不守。徵兵進而糧運稽期。丞相府斬督運令史淳于伯。血逆流著柱。終柱末二丈三尺。旋復流下四尺五寸。百姓咸稱其冤。御覽三百七十五。
王祥
祥以後母故陵遲不仕。年向六十。刺史呂虔檄為別駕。時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世說注一。
累遷太保。世說注一。
裴秀
裴秀字季彥。河東聞喜人。父潛、魏太常。秀有風操。八歲能著文。叔父徽有聲名。秀年十餘歲。有賓客詣徽出則過秀。時人為之語曰。後進領袖有裴秀。大將軍辟為掾。父終。推財與兄。年二十。遷黃門侍郎。世說注四。
晉受禪。封鉅鹿公。世說注四。
累遷左光祿、司空。四十八薨。謚元公。配食宗廟。同上。
扶風王駿
扶風王駿字子臧。宣帝第十七子。好學至孝。世說注一。
王浚
王浚字彭祖。王渾從子。司空王沈賤嬖出也。少時不為親黨所知。渾謂弟深等曰。卿等莫輕彭祖。此兒、平世不減方州牧伯。亂世可為都督三公。懷、愍之世。果為幽冀都督。位至鼎輔。如渾所說。御覽五百十三。
荀勖
荀勖字公曾。潁川潁陰人。漢司空爽曾孫也。十餘歲能屬文。外祖鍾繇曰。此兒當及其曾祖。為安陽令。民生為立祠。世說注三。
累遷侍中、中書監。世說注三。
魏舒
魏舒少名遲鈍。唯太原王乂稱之曰。卿終當為台輔。然亦不能令妻子免飢寒。吾當助卿營之。常借給之。舒受而不辭。御覽四百四十一。
王渾
王渾字玄沖。太原晉陽人。魏司徒昶子。世說注六。
仕至司徒。世說注六。
山濤
山濤字巨源。河內懷人。祖本、郡孝廉。父曜、冤句令。濤蚤孤而貧。少有器量。宿士猶不慢之。年十七。宗人謂宣帝曰。濤當與景文共綱紀天下者也。帝戲曰。卿小族那得此快人邪。好莊老。與稽康善。為河內從事。與石鑒共傳宿。濤夜起蹋鑒曰。今何等時而眠也。知太傅臥何意。鑒曰。宰相三日不朝。與尺一令歸第。君何慮焉。濤曰。咄。石生無事于馬蹄閒也。投傳而去。果有曹爽事。遂隱身不交世事務。累遷吏部尚書、僕射、太子少傅、司徒、年七十九薨。謚康侯。世說注一。
山簡
山簡字季倫。平雅有父風。與嵇紹、劉謨等齊名。遷尚書。出為征南將軍。世說注五。
山嶔濤族子。
山嶔守潁川。文選與山巨源絕交書注。
王戎
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戎由是顯名。世說一。
王衍
王衍字夷甫。琅邪臨沂人。司徒戎從弟。父乂、平北將軍。夷甫早知名。以清虛通理稱。仕至太尉。為石勒所害。世說注二。
樂廣
樂廣字彥輔。南陽人。清夷沖曠。加有理識。累遷侍中、河南尹。在朝廷用心虛淡。時人重其貞貴。代王戎為尚書令。世說注二。
盧欽
盧欽字子若。少好學。為尚書僕射。加侍中、奉車都尉。書鈔引有上七字。
領吏部。欽清實。選舉稱為廉平。初學記十一。 書鈔。 文選注四十六。 御覽二百十四。
欽少居名位。不顧財利。清虛淡泊。動修禮典。同郡張華家單少孤。不為鄉邑所知。惟欽貴異焉。欽子浮字子雲。三國志注二十二。
和嶠
和嶠厚自封植。嶷然不群。世說注五。
武陔
武陔字元夏。沛國竹邑人。父周字伯南。有顯名。魏位至光祿大夫。陔及二弟韶、茂、皆總角見稱。並有器望。雖鄉人諸父。未能覺其多少。時同郡劉公榮昶字。名知人。嘗造周。周思見其三子。謂曰。卿有知人之明。欲使三兒見卿。卿為目高下。以效郭許之聽可乎。公榮乃自詣一作過。陔兄弟。與共言語。觀其舉動。便出語周曰。君三子。皆國士也。元夏器量最優。有輔佐之風。展力仕宦。可為亞公。叔夏、季夏、不減一作假。常伯、納言也。陔少出仕宦。歷職內外。泰始初。為吏部尚書。遷左僕射。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卒于官。以上亦見世說注四。御覽四百四十二。陔以在魏已為大臣。本非佐命之數。內懷遜讓。不得已而居位。故在官職無所荷任。夙夜思恭而已。終始全潔。當世以為美談。韶歷二官。吏部郎。山濤啟事。稱韶清白有誠。終于散騎常侍。茂至侍中。尚書。潁川荀愷宣帝外孫。世祖姑子。自負貴戚。要與茂交。茂拒而不答。由是見怒。元康元年楊駿被誅。愷時為尚書僕射。以茂駿之姨弟。陷為駿黨。遂枉見殺。眾咸冤痛之。三國志注二十七。
劉頌
劉頌字子雅。辟州府掾。奉使于蜀。時蜀新平。人飢土荒。頌表求賑貸。未報。頌乃開倉出穀。蜀民賴之。太祖以頌專輒除名。書鈔。
嵇康
嵇康家本姓奚。會稽人。先自會稽遷于譙之銍縣。改為嵇氏。取稽字之上與山以為姓。蓋以志其本也。一曰銍有嵇山。家于其側。遂因氏末三句亦見世說注一。焉。三國志注二十一。
庾琮
庾琮字子躬。潁川人。太常峻第二子。仕至太尉掾。世說注五。
周處
周處入晉為御史中丞。多所彈糾。不避彊禦。齊萬年反。以處為建威將軍西征。眾寡不敵。處臨陣慷慨。奮不顧命。遂死于戰場。追贈平西將軍。處子玘、札、皆有才力。中興之初。並見寵任。其諸子姪。悉處列位。為揚土豪右。而札凶淫放恣。為百姓所苦。泰寧中王敦誅之。滅其族。三國志注六十。
西陽王羕汝南王亮子。
西陽王羕上書曰。朱旗南指。自相夷戮。文選與陳伯之書注。
趙王倫
趙王倫篡位。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滿庭。貂蟬半座。時人謠曰。貂不足。狗尾續。文選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表注。
齊王冏
齊王冏字景治。齊王攸子也。少聰慧。及長。謙讓好施。趙王倫篡位。冏起義兵。誅倫。拜大司馬。加九錫。政皆決之。而恣用群小。不復朝覲。遂為長沙王所誅。世說注三。
華軼
華軼字彥夏。平原人。魏太尉歆曾孫也。累遷江州刺史。傾心下士。甚得士歡心。以不從元皇命見誅。世說注四。
祖逖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人。豁蕩不修儀檢。輕財好施。世說注五。
王導
王導上言曰。迴青蓋以反上京。文選石闕銘注。
溫嶠
溫嶠字太真。太原祁人。少標俊清徹。英穎顯名。為司空劉琨左司馬。是時二都傾覆。天下大亂。琨聞元皇受命中興。忼慷幽朔。志在本朝。使嶠奉使。嶠喟然對曰。嶠雖乏管張之才。而明公有桓文之志。敢辭不敏。以違高旨。以左長史奉使詣建康勸進。世說注二。
元帝即位。以溫嶠為散騎侍郎。嶠以母亡。逼賊不得往臨葬。固辭。詔曰。嶠以未葬。朝議又頗有異同。故不拜。其令入坐議。吾將折其衷。世說注八。
嶠累遷驃騎大將軍。世說注二。
賀循劭之子。齊之曾孫。
賀氏本姓慶氏。齊伯父純、儒學有重名。漢安帝時為侍中、江夏太守。去官。與江夏黃瓊、漢中楊厚、俱公車徵。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齊父輔、永寧長。三國志注六十。
賀循丁家禍。流放海濱。吳平。還鄉里。節操高厲。童齔不群。言行舉動。必以禮讓。好學博聞。尤善三禮。舉秀才。除陽羨、武康令。顧榮、陸機、陸雲表薦循曰。伏見吳興武康令賀循。德量邃茂。才鑒清遠。服膺道素。風操凝峻。歷踐三城。刑政。肅穆。守職下縣。編名凡萃。出自新邦。朝無知已。恪居遐外。志不自營。年時倏忽。而邈無階緒。實州黨愚智所為悵然。臣等並以凡才。累授飾進。被服恩澤。忝豫朝末。知良士後時而守局無言。懼有蔽賢之咎。是以不勝愚管。謹冒死表聞。久之。召為太子舍人。石冰破揚州。循亦合眾。謂起兵應周玘。顧祕。討冰也。
事平。杜門不出。陳敏作亂。以循為丹陽內史。循稱疾固辭。敏不敢逼。于是江東豪右。無不受敏爵位。惟循與同郡朱誕不挂賊網。後王導說元皇帝引之。循應命。除吳國內史不就。元皇帝為鎮東將軍。請循為軍司馬。帝為晉王。以循為中書令。固讓不受。轉太常。領太子太傅。時朝廷初建。動有疑議。宗廟制度。皆循所正定。朝野諮詢。以上六句亦見書鈔。為一時儒宗。年六十。太興二年卒。追贈司空。謚曰穆。循諸所著論。並傳于世。子隰、臨海太守。三國志注六十五。
劉隗
劉隗字大連。彭城人。學涉有具。為祕書郎。避亂南渡。遂為中宗從事中郎。甚見器遇。御覽二百四十九。
隗為丞相司直。在朝多所彈糾。雖上不盡從。多見採用也。書鈔。
刁協
刁協字元亮。渤海饒安人。少好學。雖不研精而多所博涉。中興制度。皆稟于協。遷尚書令。中宗信重之。為王敦所忌。舉兵討之。奔至江南。敗死。世說注二。
戴淵
戴淵一名儼。字若思。廣陵人。才義辯濟。有風標鋒穎。世說注五。
陸機薦淵于趙于倫曰。蓋聞繁弱登御。然後高墉之功顯。孤竹在肆。然後降神之曲成。伏見處士戴淵。砥節立行。有井渫之潔。安窮樂志。無風塵之慕。誠東南之遺寶。朝廷之貴璞也。若得寄跡康衢。必能結軌驥騄。耀質廊廟。必能垂光瑜璠。夫枯岸之民。果于輸珠。潤山之客。烈于貢玉。蓋明暗呈形。則庸識所甄也。倫即辟淵。世說注六。
累遷征西將軍。為王敦所害。贈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世說注五。
王敦克京邑。參軍呂漪說敦曰。周顗、戴淵。皆有名望。足以惑眾。觀近日之言。無慚懼之色。若不除之。役將未歇也。敦即然之。遂害淵、顗。初漪為臺郎。淵既上官。素有高氣。以漪小器待之。故售其說焉。世說注八。
周顗
周顗字伯仁。汝南安城人。揚州刺史浚長子也。世說注二。
司馬彪
司馬彪少篤學不倦。好色薄行。不交人事。專精學問。太始中為祕書郎。後轉為丞。御覽二百三十三。
嵇紹
元康元年。河間、成都、二王舉兵向京都。朝廷北討。徵嵇紹為侍中。王旅不振。敗績於湯陰。百官侍衛。莫不潰散。唯紹以身捍寇。兵突御輦。飛矢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御服。及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也。
王豹
王豹為東平主簿。白事齊王曰。況豹雖陋。故大州之綱紀也。文選為宋公修張良廟教注
何楨史通人物云。何楨文雅。高于揚豫。而王隱晉史廣列諸傳。而遺此不編。斯網漏吞舟。過為迂闊者。唐晉書亦依王隱之失。而文苑傳不錄。
何楨字元幹。廬江人也。少而好學。四字依書鈔補。為尚書郎。特詔參祕書丞。祕書本有一丞。時尚未轉。遂以楨為右丞。右丞之置。自楨始也。御覽二百三十三。
楨為弘農郡守。有楊囂生為郡吏。楨一見。便待以不臣之禮。遂貢之天朝。初學記二十。
上雖服膺文藝。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魏氏短祚。內外多難。謀而鮮過。舉必獨克。知人拔善。顯揚側陋。王基、鄧艾、州泰、賈越之徒。皆起自寒門而著績于朝。經略之才。可謂遠矣。御覽九十五。
武帝
武帝論平吳功。唯羊祜、王濬、張華、三人。各賜絹萬疋。其餘莫得此比。御覽八百十七。
元帝
愍帝以上為丞相。及西都不守。徵兵進而糧運稽期。丞相府斬督運令史淳于伯。血逆流著柱。終柱末二丈三尺。旋復流下四尺五寸。百姓咸稱其冤。御覽三百七十五。
王祥
祥以後母故陵遲不仕。年向六十。刺史呂虔檄為別駕。時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世說注一。
累遷太保。世說注一。
裴秀
裴秀字季彥。河東聞喜人。父潛、魏太常。秀有風操。八歲能著文。叔父徽有聲名。秀年十餘歲。有賓客詣徽出則過秀。時人為之語曰。後進領袖有裴秀。大將軍辟為掾。父終。推財與兄。年二十。遷黃門侍郎。世說注四。
晉受禪。封鉅鹿公。世說注四。
累遷左光祿、司空。四十八薨。謚元公。配食宗廟。同上。
扶風王駿
扶風王駿字子臧。宣帝第十七子。好學至孝。世說注一。
王浚
王浚字彭祖。王渾從子。司空王沈賤嬖出也。少時不為親黨所知。渾謂弟深等曰。卿等莫輕彭祖。此兒、平世不減方州牧伯。亂世可為都督三公。懷、愍之世。果為幽冀都督。位至鼎輔。如渾所說。御覽五百十三。
荀勖
荀勖字公曾。潁川潁陰人。漢司空爽曾孫也。十餘歲能屬文。外祖鍾繇曰。此兒當及其曾祖。為安陽令。民生為立祠。世說注三。
累遷侍中、中書監。世說注三。
魏舒
魏舒少名遲鈍。唯太原王乂稱之曰。卿終當為台輔。然亦不能令妻子免飢寒。吾當助卿營之。常借給之。舒受而不辭。御覽四百四十一。
王渾
王渾字玄沖。太原晉陽人。魏司徒昶子。世說注六。
仕至司徒。世說注六。
山濤
山濤字巨源。河內懷人。祖本、郡孝廉。父曜、冤句令。濤蚤孤而貧。少有器量。宿士猶不慢之。年十七。宗人謂宣帝曰。濤當與景文共綱紀天下者也。帝戲曰。卿小族那得此快人邪。好莊老。與稽康善。為河內從事。與石鑒共傳宿。濤夜起蹋鑒曰。今何等時而眠也。知太傅臥何意。鑒曰。宰相三日不朝。與尺一令歸第。君何慮焉。濤曰。咄。石生無事于馬蹄閒也。投傳而去。果有曹爽事。遂隱身不交世事務。累遷吏部尚書、僕射、太子少傅、司徒、年七十九薨。謚康侯。世說注一。
山簡
山簡字季倫。平雅有父風。與嵇紹、劉謨等齊名。遷尚書。出為征南將軍。世說注五。
山嶔濤族子。
山嶔守潁川。文選與山巨源絕交書注。
王戎
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戎由是顯名。世說一。
王衍
王衍字夷甫。琅邪臨沂人。司徒戎從弟。父乂、平北將軍。夷甫早知名。以清虛通理稱。仕至太尉。為石勒所害。世說注二。
樂廣
樂廣字彥輔。南陽人。清夷沖曠。加有理識。累遷侍中、河南尹。在朝廷用心虛淡。時人重其貞貴。代王戎為尚書令。世說注二。
盧欽
盧欽字子若。少好學。為尚書僕射。加侍中、奉車都尉。書鈔引有上七字。
領吏部。欽清實。選舉稱為廉平。初學記十一。 書鈔。 文選注四十六。 御覽二百十四。
欽少居名位。不顧財利。清虛淡泊。動修禮典。同郡張華家單少孤。不為鄉邑所知。惟欽貴異焉。欽子浮字子雲。三國志注二十二。
和嶠
和嶠厚自封植。嶷然不群。世說注五。
武陔
武陔字元夏。沛國竹邑人。父周字伯南。有顯名。魏位至光祿大夫。陔及二弟韶、茂、皆總角見稱。並有器望。雖鄉人諸父。未能覺其多少。時同郡劉公榮昶字。名知人。嘗造周。周思見其三子。謂曰。卿有知人之明。欲使三兒見卿。卿為目高下。以效郭許之聽可乎。公榮乃自詣一作過。陔兄弟。與共言語。觀其舉動。便出語周曰。君三子。皆國士也。元夏器量最優。有輔佐之風。展力仕宦。可為亞公。叔夏、季夏、不減一作假。常伯、納言也。陔少出仕宦。歷職內外。泰始初。為吏部尚書。遷左僕射。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卒于官。以上亦見世說注四。御覽四百四十二。陔以在魏已為大臣。本非佐命之數。內懷遜讓。不得已而居位。故在官職無所荷任。夙夜思恭而已。終始全潔。當世以為美談。韶歷二官。吏部郎。山濤啟事。稱韶清白有誠。終于散騎常侍。茂至侍中。尚書。潁川荀愷宣帝外孫。世祖姑子。自負貴戚。要與茂交。茂拒而不答。由是見怒。元康元年楊駿被誅。愷時為尚書僕射。以茂駿之姨弟。陷為駿黨。遂枉見殺。眾咸冤痛之。三國志注二十七。
劉頌
劉頌字子雅。辟州府掾。奉使于蜀。時蜀新平。人飢土荒。頌表求賑貸。未報。頌乃開倉出穀。蜀民賴之。太祖以頌專輒除名。書鈔。
嵇康
嵇康家本姓奚。會稽人。先自會稽遷于譙之銍縣。改為嵇氏。取稽字之上與山以為姓。蓋以志其本也。一曰銍有嵇山。家于其側。遂因氏末三句亦見世說注一。焉。三國志注二十一。
庾琮
庾琮字子躬。潁川人。太常峻第二子。仕至太尉掾。世說注五。
周處
周處入晉為御史中丞。多所彈糾。不避彊禦。齊萬年反。以處為建威將軍西征。眾寡不敵。處臨陣慷慨。奮不顧命。遂死于戰場。追贈平西將軍。處子玘、札、皆有才力。中興之初。並見寵任。其諸子姪。悉處列位。為揚土豪右。而札凶淫放恣。為百姓所苦。泰寧中王敦誅之。滅其族。三國志注六十。
西陽王羕汝南王亮子。
西陽王羕上書曰。朱旗南指。自相夷戮。文選與陳伯之書注。
趙王倫
趙王倫篡位。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滿庭。貂蟬半座。時人謠曰。貂不足。狗尾續。文選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表注。
齊王冏
齊王冏字景治。齊王攸子也。少聰慧。及長。謙讓好施。趙王倫篡位。冏起義兵。誅倫。拜大司馬。加九錫。政皆決之。而恣用群小。不復朝覲。遂為長沙王所誅。世說注三。
華軼
華軼字彥夏。平原人。魏太尉歆曾孫也。累遷江州刺史。傾心下士。甚得士歡心。以不從元皇命見誅。世說注四。
祖逖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人。豁蕩不修儀檢。輕財好施。世說注五。
王導
王導上言曰。迴青蓋以反上京。文選石闕銘注。
溫嶠
溫嶠字太真。太原祁人。少標俊清徹。英穎顯名。為司空劉琨左司馬。是時二都傾覆。天下大亂。琨聞元皇受命中興。忼慷幽朔。志在本朝。使嶠奉使。嶠喟然對曰。嶠雖乏管張之才。而明公有桓文之志。敢辭不敏。以違高旨。以左長史奉使詣建康勸進。世說注二。
元帝即位。以溫嶠為散騎侍郎。嶠以母亡。逼賊不得往臨葬。固辭。詔曰。嶠以未葬。朝議又頗有異同。故不拜。其令入坐議。吾將折其衷。世說注八。
嶠累遷驃騎大將軍。世說注二。
賀循劭之子。齊之曾孫。
賀氏本姓慶氏。齊伯父純、儒學有重名。漢安帝時為侍中、江夏太守。去官。與江夏黃瓊、漢中楊厚、俱公車徵。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齊父輔、永寧長。三國志注六十。
賀循丁家禍。流放海濱。吳平。還鄉里。節操高厲。童齔不群。言行舉動。必以禮讓。好學博聞。尤善三禮。舉秀才。除陽羨、武康令。顧榮、陸機、陸雲表薦循曰。伏見吳興武康令賀循。德量邃茂。才鑒清遠。服膺道素。風操凝峻。歷踐三城。刑政。肅穆。守職下縣。編名凡萃。出自新邦。朝無知已。恪居遐外。志不自營。年時倏忽。而邈無階緒。實州黨愚智所為悵然。臣等並以凡才。累授飾進。被服恩澤。忝豫朝末。知良士後時而守局無言。懼有蔽賢之咎。是以不勝愚管。謹冒死表聞。久之。召為太子舍人。石冰破揚州。循亦合眾。謂起兵應周玘。顧祕。討冰也。
事平。杜門不出。陳敏作亂。以循為丹陽內史。循稱疾固辭。敏不敢逼。于是江東豪右。無不受敏爵位。惟循與同郡朱誕不挂賊網。後王導說元皇帝引之。循應命。除吳國內史不就。元皇帝為鎮東將軍。請循為軍司馬。帝為晉王。以循為中書令。固讓不受。轉太常。領太子太傅。時朝廷初建。動有疑議。宗廟制度。皆循所正定。朝野諮詢。以上六句亦見書鈔。為一時儒宗。年六十。太興二年卒。追贈司空。謚曰穆。循諸所著論。並傳于世。子隰、臨海太守。三國志注六十五。
劉隗
劉隗字大連。彭城人。學涉有具。為祕書郎。避亂南渡。遂為中宗從事中郎。甚見器遇。御覽二百四十九。
隗為丞相司直。在朝多所彈糾。雖上不盡從。多見採用也。書鈔。
刁協
刁協字元亮。渤海饒安人。少好學。雖不研精而多所博涉。中興制度。皆稟于協。遷尚書令。中宗信重之。為王敦所忌。舉兵討之。奔至江南。敗死。世說注二。
戴淵
戴淵一名儼。字若思。廣陵人。才義辯濟。有風標鋒穎。世說注五。
陸機薦淵于趙于倫曰。蓋聞繁弱登御。然後高墉之功顯。孤竹在肆。然後降神之曲成。伏見處士戴淵。砥節立行。有井渫之潔。安窮樂志。無風塵之慕。誠東南之遺寶。朝廷之貴璞也。若得寄跡康衢。必能結軌驥騄。耀質廊廟。必能垂光瑜璠。夫枯岸之民。果于輸珠。潤山之客。烈于貢玉。蓋明暗呈形。則庸識所甄也。倫即辟淵。世說注六。
累遷征西將軍。為王敦所害。贈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世說注五。
王敦克京邑。參軍呂漪說敦曰。周顗、戴淵。皆有名望。足以惑眾。觀近日之言。無慚懼之色。若不除之。役將未歇也。敦即然之。遂害淵、顗。初漪為臺郎。淵既上官。素有高氣。以漪小器待之。故售其說焉。世說注八。
周顗
周顗字伯仁。汝南安城人。揚州刺史浚長子也。世說注二。
司馬彪
司馬彪少篤學不倦。好色薄行。不交人事。專精學問。太始中為祕書郎。後轉為丞。御覽二百三十三。
嵇紹
元康元年。河間、成都、二王舉兵向京都。朝廷北討。徵嵇紹為侍中。王旅不振。敗績於湯陰。百官侍衛。莫不潰散。唯紹以身捍寇。兵突御輦。飛矢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御服。及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也。
王豹
王豹為東平主簿。白事齊王曰。況豹雖陋。故大州之綱紀也。文選為宋公修張良廟教注
何楨史通人物云。何楨文雅。高于揚豫。而王隱晉史廣列諸傳。而遺此不編。斯網漏吞舟。過為迂闊者。唐晉書亦依王隱之失。而文苑傳不錄。
何楨字元幹。廬江人也。少而好學。四字依書鈔補。為尚書郎。特詔參祕書丞。祕書本有一丞。時尚未轉。遂以楨為右丞。右丞之置。自楨始也。御覽二百三十三。
楨為弘農郡守。有楊囂生為郡吏。楨一見。便待以不臣之禮。遂貢之天朝。初學記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