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诗》、《书》既成,而毛、孔立传。传之时义,以训诂为主,亦犹《春秋》之传,配经而行也。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进此二名,其归一揆。如韩、戴、服、郑,钻仰《六经》,裴、李、应、晋,训解《三史》,开导后学,发明先义,古今传授,是曰儒宗。
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若挚虞之《三辅决录》,陈寿之《季汉辅臣》,周处之《阳羡风土》,常璩之《华阳》士女,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次有好事之子,思广异闻,而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庶凭骥尾,千里绝群,遂乃掇众史之异辞,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国志》,陆澄、刘昭《两汉书》,刘彤《晋纪》,刘孝标《世说》之类是也。
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阙伦叙,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列为子注。若萧大园《淮海乱离志》,羊之《洛阳伽蓝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王劭《齐志》之类是也。
榷其得失,求其利害,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此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陆澄所注班史,多引司马迁之书,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采摘成注,标为异说,有昏耳目,难为披览。窃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而刘昭采其所捐,以为补注,言尽非要,事皆不急。譬夫人有吐果之核,弃药之滓,而愚者乃重加捃拾,洁以登荐,持此为工,多见其无识也。孝标善于攻缪,博而且精,固以察及泉鱼,辨穷河豕。嗟乎!以峻之才识,足堪远大,而不能探赜彪、峤、网罗班、马,方复留情于委巷小说,锐思于流俗短书。可谓劳而无功,费而无当者矣。自兹已降,其失逾甚。若萧、羊之琐杂,王、宋之鄙碎,言殊拣金,事比鸡肋,异体同病,焉可胜言。大抵撰史加注者,或因人成事,或自我作故,记录无限,规检不存,难以成一家之格言,千载之楷则。凡诸作者,可不详之?
至若郑玄、王肃、述《五经》而各异,何休、马融,论《三传》而竞爽。欲加商榷,其流实繁。斯则义涉儒家,言非史氏,今并不书于此焉。
韩戴服郑《汉儒林传》:韩婴,燕人,推诗人之意,作《内》、《外传》数万言。又:《后苍曲台记》,授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德号大戴,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后汉儒林传》:服虔字子慎,荥阳人。作《春秋左传解》,又以《左传》驳何休之所驳。《郑玄传》:玄字康成,高密人。所注《易》、《书》、《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又著《礼帝袷义》、《六艺论》、《毛诗谱》,凡百余万言。郑兴父子传:兴字少赣,开封人。少学《公羊》,尤明《左氏》、《周官》,自杜林,桓谭、卫宏之属,莫不斟酌焉。子众,字仲师,从父受《左氏春秋》,作《难记条例》,兼通《易》、《诗》,为大司农,作《春秋删》十九篇。
裴李应晋裴《史记集解叙注》:《索隐》曰:字龙驹,宋兵曹参军。《正义》曰:采经史及众书之目而注《史记》。颜师古《汉书注叙例》:李斐,不详所出。李奇,南阳人。应劭,后汉太山太守。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挚虞三辅挚虞注赵岐《三辅决录》,见《书志》篇。
陈寿季汉《蜀志杨戏传》:戏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其赞而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于其辞下。
周处风土即《阳羡风土记》,见《书志》篇。
常璩华阳吕大防《华阳国志序》:晋常璩作《华阳国志》,自先汉至晋初,逾四百岁,士女可书者四百人。《晋书》:璩字道将,散骑常侍。按:周、常二书注,皆无考。
松之三国《宋书》:裴松之字世期,中书侍郎。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表》:窃惟缋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臣实顽乏,顾惭二物。按:世期,《史通》作少期。北平本云:避唐讳也。
陆澄见《书志》篇。《隋经籍志》:《汉书注》一卷,齐金紫光禄大夫陆澄撰。《困学纪闻》:其书不传。
刘昭刘彤《南史文学传》:刘昭字宣卿。临川王记室。初,昭伯父彤集众家《晋书》,注干宝《晋纪》为四十卷。至昭,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后汉》,世称博悉,一百八十卷。
孝标世说《世说》见《尚书》家。《梁文学传》:刘峻字孝标。荆州户曹参军。高祖招文学之士,峻不能随众沈浮,故不任用。高氏《纬略》:孝标注此书,引援汉、魏诸史,如晋氏一代,凡一百六十七家,皆出于正史之外。
萧大圜《周书》:大圜字仁显,梁简文帝子。客长安,太祖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
《隋志》:《淮海乱离志》四卷,萧世怡撰,叙侯景之乱。《新》、《旧唐志》并作萧大圜撰,世怡岂即其人欤?按:本传缺录其书,而志亦不言有注。
羊之见《书志》篇。按:《洛阳伽蓝记序》:余才非著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亦不言记内有注。
萍实《家语》:孔子曰:吾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王萧见《尚书》家。
何休《后汉儒林传》:何休字邵公,任城人。精研《六经》,作《春秋公羊解诂》。
马融《后汉》本传:拜议郎,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易》、《诗》、《三礼》、《尚书》。融为梁冀草奏李固,颇为正直所羞。
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若挚虞之《三辅决录》,陈寿之《季汉辅臣》,周处之《阳羡风土》,常璩之《华阳》士女,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次有好事之子,思广异闻,而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庶凭骥尾,千里绝群,遂乃掇众史之异辞,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国志》,陆澄、刘昭《两汉书》,刘彤《晋纪》,刘孝标《世说》之类是也。
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阙伦叙,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列为子注。若萧大园《淮海乱离志》,羊之《洛阳伽蓝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王劭《齐志》之类是也。
榷其得失,求其利害,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此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陆澄所注班史,多引司马迁之书,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采摘成注,标为异说,有昏耳目,难为披览。窃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而刘昭采其所捐,以为补注,言尽非要,事皆不急。譬夫人有吐果之核,弃药之滓,而愚者乃重加捃拾,洁以登荐,持此为工,多见其无识也。孝标善于攻缪,博而且精,固以察及泉鱼,辨穷河豕。嗟乎!以峻之才识,足堪远大,而不能探赜彪、峤、网罗班、马,方复留情于委巷小说,锐思于流俗短书。可谓劳而无功,费而无当者矣。自兹已降,其失逾甚。若萧、羊之琐杂,王、宋之鄙碎,言殊拣金,事比鸡肋,异体同病,焉可胜言。大抵撰史加注者,或因人成事,或自我作故,记录无限,规检不存,难以成一家之格言,千载之楷则。凡诸作者,可不详之?
至若郑玄、王肃、述《五经》而各异,何休、马融,论《三传》而竞爽。欲加商榷,其流实繁。斯则义涉儒家,言非史氏,今并不书于此焉。
韩戴服郑《汉儒林传》:韩婴,燕人,推诗人之意,作《内》、《外传》数万言。又:《后苍曲台记》,授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德号大戴,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后汉儒林传》:服虔字子慎,荥阳人。作《春秋左传解》,又以《左传》驳何休之所驳。《郑玄传》:玄字康成,高密人。所注《易》、《书》、《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又著《礼帝袷义》、《六艺论》、《毛诗谱》,凡百余万言。郑兴父子传:兴字少赣,开封人。少学《公羊》,尤明《左氏》、《周官》,自杜林,桓谭、卫宏之属,莫不斟酌焉。子众,字仲师,从父受《左氏春秋》,作《难记条例》,兼通《易》、《诗》,为大司农,作《春秋删》十九篇。
裴李应晋裴《史记集解叙注》:《索隐》曰:字龙驹,宋兵曹参军。《正义》曰:采经史及众书之目而注《史记》。颜师古《汉书注叙例》:李斐,不详所出。李奇,南阳人。应劭,后汉太山太守。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挚虞三辅挚虞注赵岐《三辅决录》,见《书志》篇。
陈寿季汉《蜀志杨戏传》:戏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其赞而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于其辞下。
周处风土即《阳羡风土记》,见《书志》篇。
常璩华阳吕大防《华阳国志序》:晋常璩作《华阳国志》,自先汉至晋初,逾四百岁,士女可书者四百人。《晋书》:璩字道将,散骑常侍。按:周、常二书注,皆无考。
松之三国《宋书》:裴松之字世期,中书侍郎。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表》:窃惟缋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臣实顽乏,顾惭二物。按:世期,《史通》作少期。北平本云:避唐讳也。
陆澄见《书志》篇。《隋经籍志》:《汉书注》一卷,齐金紫光禄大夫陆澄撰。《困学纪闻》:其书不传。
刘昭刘彤《南史文学传》:刘昭字宣卿。临川王记室。初,昭伯父彤集众家《晋书》,注干宝《晋纪》为四十卷。至昭,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后汉》,世称博悉,一百八十卷。
孝标世说《世说》见《尚书》家。《梁文学传》:刘峻字孝标。荆州户曹参军。高祖招文学之士,峻不能随众沈浮,故不任用。高氏《纬略》:孝标注此书,引援汉、魏诸史,如晋氏一代,凡一百六十七家,皆出于正史之外。
萧大圜《周书》:大圜字仁显,梁简文帝子。客长安,太祖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
《隋志》:《淮海乱离志》四卷,萧世怡撰,叙侯景之乱。《新》、《旧唐志》并作萧大圜撰,世怡岂即其人欤?按:本传缺录其书,而志亦不言有注。
羊之见《书志》篇。按:《洛阳伽蓝记序》:余才非著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亦不言记内有注。
萍实《家语》:孔子曰:吾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王萧见《尚书》家。
何休《后汉儒林传》:何休字邵公,任城人。精研《六经》,作《春秋公羊解诂》。
马融《后汉》本传:拜议郎,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易》、《诗》、《三礼》、《尚书》。融为梁冀草奏李固,颇为正直所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