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僖祖文懿崔皇后
【宋会要】
僖祖文懿皇后崔氏,建隆元年三月追谥,治平四年三月以英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熙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僖祖神主为太庙始祖,复祀。《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五。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顺祖惠明桑皇后
顺祖惠明桑皇后
【宋会要】
顺祖惠明皇后桑氏,建隆元年三月追谥,熙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奉僖祖为太庙,始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翼祖简穆刘皇后
翼祖简穆刘皇后
【宋会要】
翼祖简穆皇后刘氏,幽州营田使兼平州刺史正之女。初,追封京兆郡太夫人,建隆元年三月追谥。元佑元年三月以神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崇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立九庙,复祀。绍兴三十二年正月,以钦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宋会要】
宣祖昭宪皇后杜氏,赠中书令爽之女。周显德中,封南阳郡太夫人。太祖即位,建隆元年二月,尊为皇太后。生曹王光济、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岐王光赞、恭宪、恭懿二大长公主。二年六月二日崩于滋德殿,年六十,谥曰明宪。合葬安陵,祔太庙宣祖室。干德二年二月改今谥。崇宁二年十二月,以哲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立九庙,复祀。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孝章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宋会要】
太祖孝章皇后宋氏,左卫上将军邢国公墦之女,干德六年立为皇后,太平兴国二年居熙宫,雍熙四年徙东宫,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崩,年四十四。谥曰孝章,陪葬永昌陵,祭别庙。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升祔太庙太祖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太宗淑德尹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宋会要】
太宗淑德皇后尹氏,滁州刺史廷勋之女,早崩,太平兴国元年十一月追册为皇后,谥曰淑德,陪葬安陵,祭别庙。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升祔太庙太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懿德符皇后
懿德符皇后
【宋会要】
懿德皇后符氏,魏王彦卿之女,国初封汝南郡夫人,建隆二年九月进封楚国,干德六年改封越国,开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崩,年三十四。太平兴国元年十一月追册皇后,谥曰懿德,陪葬永安陵,祔太庙太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明德李皇后
明德李皇后
【宋会要】
明德皇后李氏,淄州刺史处耘之女,太平兴国二年七月入宫,雍熙元年
十二月立为皇后。生皇子一人,早世。至道三年四月尊为皇太后,景德元年三月十五日崩于万安宫,年四十五。谥曰明德,陪葬永熙陵,祔太庙太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真宗母元德李太后
真宗母元德李太后
【宋会要】
元德皇后李氏,干州防御使、赠安国军节度使、常山郡王英之女。开宝初封陇西县君,太平兴国初封陇西郡夫人,生汉王元佐、真宗皇帝,又皇子三人,皇女二人,皆早世。二年三月十二日崩,年三十四。至道三年五月追封贤妃,十二月追尊为皇太后,咸平元年正月谥曰元德。初葬普安院,三年四月陪葬永熙陵,祭别庙。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去太字,升祔太庙太宗室。天头原批:「章怀皇后潘氏移入此条下。」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穆郭皇后
章穆郭皇后
【宋会要】
真宗章穆皇后郭氏,宣徽南院使守文之女。淳化二年归于襄邸,封鲁国夫人,至道二年进封秦国,三年五月立为皇后。生悼献太子佑。景德四年四月十六日崩于万岁后殿,年三十二。谥曰庄穆。陪葬永西陵,祔太庙真宗室。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献明肃刘皇后
章献明肃刘皇后
【宋会要】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武懿王通之女。太平兴国八年入韩邸,景德元年正月为美人,大中祥符二年正月进修仪,五年五月封德妃,十二月立为皇后。干兴元年二月遗制尊为皇太后,军国事权兼取处分。天圣二年十一月行册礼,以郊祀毕,上尊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明道二年籍田,朝庙礼毕,加上尊号曰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三月二十九日崩,年六十四。谥曰章献明肃,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五年十月升祔太庙真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惠杨太后
章惠杨太后
【宋会要】
章惠皇后杨氏,崇仪使、赠忠武军节度使、兼侍中知俨之女。景德元年正月为才人,大中祥符二年正月进婕妤,六年正月进婉仪,七年六月封淑妃,干兴元年二月遗制为皇太妃。明道二年,章献明肃皇后崩,尊为皇太后。景佑元年,加号保庆皇太后,以所居合为保庆殿。三年十一月四日崩,年五十三。谥曰庄惠,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熙宁二年十月奉神主瘗于陵园。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懿李太后
章懿李太后
【宋会要】
章懿皇后李氏,左班殿直、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汉东郡王仁德之女。大中祥符九年二月为才人,天禧二年九月进婉仪,干兴元年四月进顺容,天圣十年三月封宸妃。生仁宗皇帝。明道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崩,年四十六。二年四月尊为皇太后,谥曰庄懿。初葬洪福院,十月,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仁宗郭皇后
仁宗郭皇后
【宋会要】
仁宗(圣)[皇]后郭氏,崇仪副使、赠忠武军节度使、中书令兼尚书令允恭之女。天圣二年九月立为皇后。明道二年十二月自请入道,诏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紫,名清悟,居长宁宫。景佑元年八月出居外宅。十月赐号金庭教主、冲净元师,出居安和院,名曰瑶华宫。二年十一月八日迁于嘉庆院,暴薨。年二十四。三年正月追册为皇后,葬礼用孝章皇后故事,起陵台于奉先资福禅院。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慈圣光献曹皇后
慈圣光献曹皇后
【宋会要】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枢密使、检校太师兼侍中、赠鲁王彬之孙,尚书虞部员外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秦王 之女。景佑元年九月立为皇后,十一月行册礼,嘉佑八年三月尊为皇太后,四月权同听政,治平元年五月降手书还政。二年十一月行册礼,四年正月尊为皇太后,居庆寿宫,熙宁二年四月行册礼。元丰二年十月二十日崩于庆寿宫,年六十二。谥曰慈圣光献,三年三月陪葬永昭陵,祔太庙仁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温成张皇后
温成张皇后
【宋会要】
温成皇后张氏,石州军事推官、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安定郡王尧封之女。幼入宫,为御侍。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进封才人、修媛。后忽被疾,请下迁为美人。八年十月封贵妃。生庄顺、庄定、庄慎三大长公主。皇佑六年正月八日薨,年三十一。追册为皇后,谥曰温成。葬奉先资福禅院,立庙于园侧,以知制诰岁时行礼。嘉佑七年正月更庙为祠殿,遣宫臣以常馔致祭。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真宗章怀潘皇后此条原批:「移前。真宗郭后前。」
真宗章怀潘皇后此条原批:「移前。真宗郭后前。」
【宋会要】
真宗章怀皇后潘氏,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美之女。雍熙二年闰九月归于襄邸,五年封莒国夫人,端拱二年五月三日崩,年二十二。至道三年六月追册为皇后,谥曰庄怀,陪葬永昌陵,祭别庙。庆历四年十月改今谥,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升祔太庙真宗室。此条附「仁宗温成张皇后」后,误。依《宋史 后妃传上》,当移于前「真宗母元德李太后」下。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宋会要】
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忠武军节度使、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卫王琼之曾孙,建雄军节度使、赠尚书令、康王继勋之孙,北作坊副使、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陈王遵甫之女。庆历十年三月归于藩邸,封京兆郡君。嘉佑八年四月立为皇后,治平二年十一月行册礼。生神宗皇帝、吴王颢、润王颜、益王頵、惠和、贤惠、贤德懿行、舒国四大长公主。四年正月尊为皇太后,居宝慈宫,熙宁二年四月行册礼。元丰八年三月一日诏丰:原作「圣」,误,今改。,应军国事权同行处分。五日,遗制尊为太皇太后,应军国事权同行处分。元佑二年九月行册礼。八年九月三日崩,年六十二。谥曰宣仁圣烈。九年二月七日陪葬永厚陵,祔太庙英宗室。《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七。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钦成朱皇后
钦成朱皇后
【宋会要】
神宗钦成皇后朱氏,赠太保士安之女。初入宫,为御侍。熙宁八年正月进才人,九年十二月进婕妤,元丰二年九月进昭容,五年八月封贤妃,七年正月进封德妃,八年三月尊为皇太妃,居瑞圣宫,元佑二年九月行册礼。生哲宗皇帝、楚王似、贤穆、贤康、贤孝、贤宜、贤靖五长公主。后本姓崔,父杰,幼育于任廷和家,最后依朱氏。绍圣中访知其故,时以后姓氏已布中外,不复归姓,唯赠杰、廷和皆太师。崇宁元年二月十六日崩,年五十一。追尊为皇太后,谥曰钦成。五月二十四日陪葬永裕陵,祔太庙神宗室。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钦慈陈皇后
钦慈陈皇后
【宋会要】
哲宗钦慈皇后陈氏,赠太尉守贵之女。初入宫,为御侍。元丰五年十一月进才人,八年四月进美人。生徽宗。元佑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崩,年三十六。七月赠充仪。绍圣三年四月,徽宗以遂宁郡王出门,赠贵仪。元符三年正月追号皇太妃,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十七日追尊为皇太后,谥曰钦慈。初葬多庆院,五月六日陪葬永裕陵,祔太庙神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哲宗昭怀刘皇后〕
〔哲宗昭怀刘皇后〕
【宋会要】
哲宗昭怀皇后刘氏,赠太师、东平郡王安成之女。初入宫,为御侍。绍圣元年四月封平昌郡君,二年五月进美人,十月进婕妤,元符二年立为皇后,行册礼。三年五月号元符皇后,崇宁二年二月进号太后,五月行册礼,居崇恩宫。政和三年二月九日崩,年三十五。谥曰昭怀。五月二十七日陪葬永泰陵,祔太庙哲宗室。《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九。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显恭皇后王氏,德州刺史、赠太师、荣国公藻之女。元符二年六月归于端邸,封顺国夫人。三年二月立为皇后,崇宁二年六月行册礼。生钦宗皇帝「帝」,原误作「后」,今改。、荣德公主。大观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崩,年二十五。谥曰静和。十二月二十七日陪葬永佑陵,祭别庙。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改谥曰惠恭,绍兴七年六月一日改今谥。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显肃郑皇后〕
〔显肃郑皇后〕
显肃皇后郑氏,检校太师、升海军节度使绅之女。元符三年十二月为才人,建中靖国元年八月进美人,十月进婕妤,十二月进婉仪,崇宁元年十一月封贤妃,二年五月进封淑妃,三年二月进封贵妃。大观四年十月立为皇后,政和元年二月行册礼。生兖王柽、嘉德、安德、寿淑、崇淑、成德公主。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尊为道君太上皇后,靖康元年三月居宁德宫。二年二月从徽宗北狩,建炎四年九月五日崩,年五十二。绍兴七年六月十一日谥曰显肃,十二月十日祔太庙徽宗室。十二年八月梓宫还临安,十月七日权攒永佑陵。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显仁韦皇后〕
〔显仁韦皇后〕
显仁皇后韦氏,赠太师、韩王安礼之女。崇宁五年封平昌郡君,大观元年二月进才人,六月进婕妤,二年进修容,生高宗皇帝。靖康元年十一月进位龙德宫贤妃,二年二月从徽宗北狩,建炎元年五月尊为宣和皇后,绍兴七年三月尊为皇太后,十二年八月回銮,居慈宁宫。二十九年九月二十日崩,年八十。谥曰显仁。十一月二十六日权攒永佑陵,祔太庙徽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明达刘皇后〕
〔明达刘皇后〕
明达皇后刘氏,太师彦清之女。元符三年四月为御侍,崇宁元年十二月封寿安郡君「郡」,原误作「群」,今改。,二年三月进才人,三年七月进美人,四年四月进婕妤,大观元年二月进婉容,九月进婉仪,二年正月进德妃,二月进淑妃,三年四月进贵妃。生济阳郡王棫、祈王模、秦王榛、茂德、安淑、洵德公主。政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薨,年二十七。谥曰明达懿文,葬昭先积庆院。九月二十日追册为皇后,止以明达为谥,即茔所为园陵,置祠殿,祭别庙。十月三十日,诏即本家建德隆殿。
【宋会要】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钦宗朱皇后〕
〔钦宗朱皇后〕
钦宗皇后朱氏,故少傅、恩平郡王伯材之女。政和六年纳为皇太子妃。七年十月生嫡皇孙大宁郡王谌。宣和七年十二月立为皇后,靖康二年四月从钦宗北狩。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明节刘皇后〕
〔明节刘皇后〕原批:「此在前」,明节为徽宗后
,当在钦宗朱皇后之前。又,「朱皇后」条批云:「此在后」。
明节刘皇后,兴宁军节度使、龙德太一宫使宗元之女,十岁入宫中。政和三年闰四月自宫人为才人,八月进美人,九月进婕妤,五年六月进婉容,六年十一月进婉仪,十二月进贤妃,八年六月进淑妃,宣和二年进贵妃。生建安郡王幧、嘉国公椅、英国公穗、和福公主。三年四月薨,年三十三。五月追册为皇后,谥曰明节明节:《宋史》作「明节和文」。,葬昭贤马昭贤马:疑有误。明节皇后既与明达皇后同葬一处,应与上文同为「昭先积庆院」。,祔明达皇后寝园之西北隅隅,原误作「偶」,今改。。《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九。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高宗懿节邢皇后
高宗懿节邢皇后
【宋会要】
高宗懿节皇后邢氏,徽猷阁待制、赠少师、追封嘉国公焕之女。政和五年四月归于康邸,封嘉国夫人。靖康二年二月,侍显仁皇后从徽宗北狩。建炎元年五月四日立为皇后。绍兴九年六月二日崩,年三十四,谥曰懿节。十二年七月六日祔太庙别庙。八月梓宫还临安,十月七日权攒祔永佑陵。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孝宗安穆郭皇后〕
〔孝宗安穆郭皇后〕
孝宗安穆皇后郭氏,后改成穆。度远军节度使、赠太师、追封荣王瑊之女。绍兴十四年正月十九日封咸宁郡夫人,生庄文太子、魏王恺、皇太子惇、邵王恪。二十六年六月二日崩,年三十一。三十年八月十三日赠淑国夫人,三十一年九月十七日加赠福国夫人,三十二年六月四日追封皇太子妃,八月二十六日追册为皇后。九月二十三日上谥曰恭怀,十月二十八日改今谥。十二月二十七日祔太庙别庙,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九。
绍熙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改谥成穆,谥议事中兼直学士院兼实录院同修撰楼钥撰,册文右丞相赵汝愚撰按:原「绍熙五年」至「赵汝愚撰」原在《宋会要后妃一》P ,今按天头原批移入。。《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十一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安恭夏皇后〕
〔安恭夏皇后〕
安恭皇后夏氏,后改成恭。赠太师、追封信王协之女。绍兴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封齐安郡夫人,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进位贤妃,隆兴元年十月二十五日立为皇后,二年正月六日行册礼。干道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崩,年三十二。七月十七日上谥曰安恭,闰七月二十一日祔太庙别庙,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同上。绍熙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改成恭,谥议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兼实录院同修撰楼钥撰,册文右丞相赵汝愚撰。「绍熙五年」至「赵汝愚撰」原在《宋会要后妃一》
,今按天头原批移入。《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十一。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成肃谢皇后〕
〔成肃谢皇后〕
皇后谢氏,赠太师、追封忠王宁之女。绍兴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封咸安郡夫人,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进封婉容,隆兴二年二月十一日进位贵妃,淳熙三年八月十四日立为皇后。十月五日行册礼原批文有云,下接后页册文参知政事龚茂良撰。」但《后妃一之八》有「成肃皇后谢氏,淳熙三年八月十四日立为皇后,十月十五日行册礼」一段文字,与上文重复,删去。。册文参知政事龚茂良撰。绍熙元年正月一日恭上尊号曰寿成皇后,册文参知政事王蔺撰。庆元二年十月三日恭上尊号曰寿成惠慈皇太后,册文知枢密院事郑侨撰。六年八月十六日加上尊号曰寿成惠慈太皇太后。十月十四日礼部太常寺言:「依淳熙十四年礼例,候三年丧毕行礼。」诏依。嘉泰二年十二月四日加上尊号曰寿圣慈佑太皇太后,册文右丞相谢深甫撰。开禧三年五月十六日崩于寿慈殿。八月二日上谥曰成肃肃,原阙,据《宋史 后妃传下》补。,议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卫泾撰原无「泾撰」二字,今补入。,册文右丞相陈自强撰,攒祔于永阜陵「攒祔于永」四字:原无,据《宋史 后妃传下》补。,二十九日祔太庙孝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光宗李皇后〕
〔光宗李皇后〕
光宗后李氏据前体例,补「光宗」二字。,庆远军节度使、赠太师追封楚王道女道,原阙,据《宋史 后妃传下》补。,隆兴二年四月十八日封荣国夫人,闰月十二日进封定国夫人,干道七年三月一日立为皇太子妃,淳熙十六年二月二日立为皇后。绍熙元年正月十九日行册礼,册文同知枢密院事葛邲撰。庆元二年十月三日上尊号曰寿仁太上皇后,册文参知政事何澹撰。六(月)[年]六月四日崩于慈仪殿,八月一日上谥曰慈懿,谥议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邵文炳撰,册文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何澹撰。二十日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九月二日祔太庙光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宁宗恭淑韩皇后〕
〔宁宗恭淑韩皇后〕
宁宗恭淑皇后韩氏,庆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师、崇国公同卿之女。淳熙十二年八月封新安
郡夫人,十六年五月进封崇国夫人,绍熙五年七月六日立为皇后,庆元二年十月六日行册礼,册文签书枢密院事叶翥撰。六年十一月七日崩于坤宁殿。十二月十八日上谥曰恭淑,谥议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陈宗召撰,册文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何澹撰。二十日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二十八日祔太庙别庙。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恭圣仁烈杨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
恭圣仁烈皇后杨氏,故保义郎、累赠太师尚书令、追封齐王渐之女。庆元二年三月封平乐郡夫人,三年四月进封婕妤,五年五月进封婉仪,六年二月进位贵妃,嘉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立为皇后,三年二月六日行册礼,册文知枢密院事陈自强撰。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三日宁宗遗制尊为皇太后。宝庆三年正月(缺)正月(缺)签书枢密院事陈贵谊撰,册文知枢密院事薛极撰。四月二十八日陪葬永茂陵,五月十三日祔太庙宁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皇后皇太后杂录
皇后皇太后杂录
【宋会要】
真宗咸平二年闰三月三日「二」原作「一」,误。按《宋史真宗一》:咸平二年闰三月「己丑,上皇太后宫名曰万安。」是「闰三月」在「二年」不在「一年」。,宰臣张齐贤等言:「谨按汉制,帝母称长乐宫。又唐穆宗郭太后居兴庆宫,号兴庆太后,敬宗王太后居义安宫,号义安太后,文宗萧太后居积庆宫,号积庆太后。今皇太后宫室之制有所未备,臣等请命有司为皇太后建宫立名,以称陛下奉承慈颜、孝治天下之志。」诏曰:「朕欲时奉皇太后颜色,宜近朕所居,修建宫殿,贵便于晨省。」仍以万安宫、万安殿为名,遂以滋德殿为宫。
三年八月三日诏:「自今皇太后物皆曰恭上。」先是,帝谓宰臣曰:「朕览前代帝王故事,凡献皇太后物皆曰奉上,恐未协尊称。」故有是诏。
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八日,中书门下上言:「按《汉书 百官表》,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更名长信少府。注云,以太后所居为名也。居长信宫则曰长信少府,居长乐宫则曰长乐少府。又云,长乐卫尉不常置。万安宫本因明德皇太后特建,今明德皇太后上僊,万安宫废置,合依宫官之例。」诏恭依。复以宫为滋德殿。
六年六月十一日宗正寺言:「准制,册德妃为皇后,合编入属籍。」从之。
干兴元年仁宗即位未改元。二月二十三日,礼仪院言:「准遗制,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其所降制,命群臣上表。凡文字名称等,望下两制与崇文院检讨官同详定以闻。又所降批答欲首云『览表具之』,末云『所请宜许或不许』。」并从之。宰臣请所御何殿,皇太后遣内侍都知张景宗宣谕曰:「虽勉奉遗旨,将来嗣君视事,当朝夕在侧,冀申保护,何须别御殿也。当深体此意,以定仪式。」
二十四日,内降皇太后手书曰:「先帝以嗣君之托,所以遗制之中,权令处分军国事。勉遵遗命,不敢固辞。自今中书、枢密院事进呈皇帝后,并依例程进入文书印画,亦不妨内中子细看览,或事有未便,即当与皇帝宣召辅臣商议。若事关机要,亦许非时请对,即不必预定奏事日限。盖念先朝理命务合至公,其于文武大臣、内外百辟推诚委任,断在不疑。缅料忠贤,各怀恩义,必能尽节,以佐昌朝。顾予菲躬,得守常制,兴言及此,五内摧伤。」先是,中书、枢密院奏:请每五日一次皇太后与皇帝同御便殿,出帘奏呈公事,既依奏,已而复有此命。
三月十六日礼仪院上言:「内外命妇入见皇太后,请于内中别设客殿。唯长公主并亲王夫人许殿上起居,自余内命妇并立殿下。仍度宫庭设次,不得交杂往还,其班序次第及表状文字专委职掌之人管干收接。如有犯者,并奏取旨。」从之。
七月十一日,中书、枢密院上表请皇太后特遵大行皇帝遗制,每五日一次与皇帝同御便殿,许中书、枢密院奏事。表三上,从之。
八月八日始御
承明殿,宰臣率百僚诣内东门东上合门拜表称贺,中书、枢密院请军国机宜及臣僚恩泽并进呈取旨,若常事即依旧进入文字,候印画付外施行。若事从别旨,有未可行者,即于御前纳下,再候指挥。其日殿上垂帘,皇帝座亦在帘内,辅臣以次奏事,屏去左右侍卫。如有军机急速,即不限五日,并许非时请对及宣召合门前一日奏裁。并从之。初,丁谓定皇太后称「予」,于是中书与礼仪院参议,每下制令称「予」,便殿处分事称「吾」。诏并止称「吾」。初御承明殿,冯拯等再拜舞踊,皇太后哀恸久之,令内侍宣谕曰:「予不欲行垂帘御殿之仪,卿等累请,辞不获已,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拯等言,皇太后临朝,盖先朝顾命之托也
仁宗天圣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皇太后手诏,文武臣僚今年南郊更不得上表请加尊号。
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群臣请加上尊号曰「应元崇德显功隆运仁寿慈圣皇太后」,表三上,不许。
明道元年十二月九日,太常礼院言:「皇太后赴太庙,乘玉辂,服祎衣花钗冠,其行礼服衮衣仪天冠。」从之。
二年四月八日,太常礼院言:「尊皇太妃杨氏为皇太后,百官通奏于皇太后,言笺,不称表。其称谓则曰殿下,若教旨懿慈。」诏从之。先是,大行皇太后遗诰曰:「皇太妃与吾同事先朝,备彰懿范。自今朝之临御,亦共赞于内谋。爰属兹辰,允当崇奉。宜尊为皇太后。往者皇帝践祚,方幼冲年,吾禀先帝遗言,权助军国。今皇帝统临一纪,盛德日新,此后听断,一依祖宗旧规。如有军国大事,皇帝与皇太后内中裁旨商量。」是时帝久临御,威德已着,中外企望亲政。及宣诰之际,尚有「裁旨商量」之语,往往窃议,浸淫上闻。翌日令中书门下掇去遗诰内所载皇太后事,不须颁告天下。有司因得用咸平旧章以正其礼。
景佑元年九月二十六日诏,皇太后宜令宫禁上下此后并以保庆皇太后为称,并题所居殿额。
嘉佑八年英宗即位未改元四月八日诏曰:「朕承大行之遗命,嗣列圣之丕基。践祚之初,御哀罔极。遂罹疾恙,未获痊和。而机政之繁,裁决或壅。皇太后母仪天下,子育朕躬,辅佐先朝,练达庶务。因请同于听览,蒙曲赐于矜从。俾缓忧勤,冀速康复。候将来听政日,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太常礼院奏:「请自十一日皇帝同皇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中书、枢密院合班起居,以次奏事,或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皇太后处分称『吾』,其日群臣进名起居于内东门。」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五月十三日,皇太后手书付中书曰:「日者昊天不吊,先帝上宾。遽扬末命之言,方结未已之痛。而皇帝践祚之始,御哀过情,忽传诏于外廷,请预闻于庶政。载念承邦之重,累申还辟之文。皇衷未回,群听犹郁。顾人子之诚虽至,然国家之
事靡安。况日听治朝,躬发神明之断;出驰禁跸,众闻舆马之音。百姓莫不交欣,三灵以之荐祉。吾尝视前史之戒,思累圣之图,将退饬于母仪,庸进强于君德。从容房闼,不亦美欤 」先是,帝即位感疾,大臣以命令无所出,遂请皇太后权同听政,以安人心。初议于内东门垂帘奏事,而帝方服药,权居柔仪殿东合之西室,皇太后居其东室。辅臣日入东合候问圣体,因奏事。至五月二十七日,帝初御延和殿,至六月三日,复不出,唯辅臣得入对柔仪,退诣内东门小殿,帘外覆奏事于皇太后。至七月十三日,帝始间日御前后殿,视朝听政。辅臣每退朝,入内东门小殿覆奏事如初。皇太后再出手书还政,大臣以白帝,辄留之不下。至是,皇太后以帝躬康复,故降手书,遂撤小殿帘帷,不复处分军国事。
七月十六日诏曰:「顷以嗣承大统,方执初丧,过自摧伤,遂婴疾恙。皇太后尊居母道,时遘家艰,闵予哀号,俯徇诚请。勉同听览,用适权宜。赖保护之勤劬,获清明而康复。恭惟坤德之至静,实厌事机之久烦。迨此弥年,荐承谆诲。顾寔繁于庶政,难重浼于睿慈。而方国多虞,则共济天下之务;惟时无事,亦宜享天下之安。先民有言,无德不报。虽日用三牲之养,未足尽于予心,而形于四海之风,必务先于孝治。惟是事亲之礼,盖存有国之规。当极尊崇,以称朕意。应合行仪范等,令中书、门下、枢密院参议以闻。」
十九日诏:「皇太后称『圣旨』,出入唯不鸣鞭,他仪卫如章献明肃太后故事。有所取索,本合使臣录圣旨付所司,事属中书枢密院者,使臣具申状,皆覆奏即施行。」
二十一日中书、门下之表:「伏以蓄非常之施者,必获非常之报,举极隆之典者,必有极隆之名。而况廓帝母之深居,揭宸庭之大顺,宜图懿号,式表常尊。恭惟皇帝陛下,秉德自天,乘时出震,大横之兆,夏启以光,《小毖》之诗,成王求助。赖穹苍之降佑,复宗社之垂休。外则多士协忠,终济艰难之务;内则慈闱辅治,益恢顾复之恩。同大政以踰年,顺 情而复辟。臣等窃谓:极天下之养,未足以报其仁,严禁闱之称,乃所以崇其位。稽参近古,蔚有前规。在汉之隆,实居长乐,有唐之盛,亦阐义安。斯皆保承承继继之昌,达尊尊亲亲之义。下推子道,上奉坤仪。臣等订正遗章,讲明大法。入以摽九重之奥,烂乎有文;出以训百行之源,莫加于孝。愿闻俞旨,俯亮愚衷。臣等不胜大愿,请以皇太后所居为慈寿宫,殿为慈寿殿。」诏恭依。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未改元。四月四日,太常礼院言:「参详到太皇太后已有治平元年所定仪范外,皇太后出入仪卫:御龙、骨朵子直都虞候、都头、副都头各一名,十将、长行共三十人,弓箭直、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各一名,十将、长行共二十人。皇太后、皇后
常出止用正副金涂银装白藤舆各一,上覆泬榈屋,饰以凤辇宫服,同乘舆平头辇之制。咸平中,万安太后与上设行龙六,制饰率有加焉。今来皇太后出入所乘,伏请依万安太后舆制造。所请有金铜坐车子等即于礼典不载,合依自来体例施行。」并从之。从皇太后仪视太皇太后,唯不呼万岁。
神宗熙宁元年三月十五日,中书、门下上言:「伏以太皇太后辅佐仁祖之久,参决英庙之初,内协和于六宫,外敉宁于百度,成功不处,复辟之明。皇太后诞育圣躬,布宣阴教,动循共俭之训,允隆顾复之恩。陛下日欸慈闱,躬修色养。臣等以谓其施博者其报厚,其实茂者其名闳。故汉尊长乐之宫,唐揭兴庆之号。本朝当咸平之际,明德飨万安之名,于岁时而奉觞,即躬省而改筑。质于典册,具有故常。足以兴隆母仪兴:原作「亡」,今据文意改。,首善风教,置而未讲,阙孰甚焉。臣等不胜大愿,请命有司稽考旧典,特建太皇太后宫殿,并以庆寿为名,皇太后宫殿并以宝慈为名。」诏荅曰:「朕闻孝莫大乎尊亲,尊亲莫大乎以天下养。顾惟寡德,获承丕绪,富兼四海,荣奉两宫。虽晨昏不远于慈颜,而居室尚仍于旧贯。四时温凊,未通阴阳之和;三朝庆贺,莫容仪物之盛。有稽营建,兹用慊然。后览奏陈,请图改筑。历援故事,并揭华题,事协尊崇,理为宜称。所请宜允。」后过谅闇,令有司检举施行。后庆寿宫建庆寿、萃德二殿,宝慈宫建宝慈、姒徽二殿。
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太皇太后迁居庆寿宫。
七月二十二日,皇太后迁居宝慈宫。
六月二十六日诏:「两宫毕工,事干尊奉。提举及干当官张若水等推恩各有差。」
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诏:「祔孝惠、孝章、淑德、章怀皇后于太庙。」后二日诏曰:「朕若稽古昔,是正礼文。永惟四后之慈,实佐三朝之圣。载涓谷旦,参订仪,升自閟宫,祔于太室。侑禘夆四时之飨,协天地一体之文。嘉娱神心,称秩祀事。宜均庆泽,以暨后昆。四后之家,宜推其长一人,已仕者迁一官,未仕者与初等官。」
八年三月一日诏曰:「朕膺昊穹之腃命,缵列圣之丕图,夙夜积勤,兴居爽豫。永惟四海之广,虑拥万机之繁。皇太后德盛母仪,道隆坤载,圣性聪哲,达于几深,仰叩慈仁,许同听断,庶专调护,早遂康和。应军国事并皇太后权同处分,候康复日依旧。」先是,三省、枢密院奏皇太后权同听政,候康复日依旧。帝顾视首肯,既退,即移班近东垂帘见皇太后,具所奏以闻,皇太后泣许,故有是诏。
五日遗诏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应军国事并权同行处分。
七日制德妃朱氏加号皇太妃,其合行册礼令有司检详典故以闻。时哲宗已即位未改元。
四月六日礼部言:「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当行册礼,请如故事,在三年之外。」从之。
十八日,诏太皇太后
母鲁国夫人李氏进封韩越国太夫人。
五月二日,诏太皇太后母韩越国太夫人凡给赐倍常仪。
六月八日,尚书礼部言:「太皇太后生辰旧所供奉物于令式宜增一倍。冠朵旧用朵子九及花五亦各增为十二之数。皇太妃生辰节序宜用皇后例。」从之。
十二日,诏:「皇太妃出入宜乘檐子,令所属议制度及仪卫恩数以闻。」于是礼部尚书韩忠彦等言:「檐子当用牙鱼凤为饰,伞用青罗,命妇上笺,宫人称慈旨,升阶上拜。应礼物太皇太后、皇太后于皇太妃称赐,皇帝于皇太妃称奉。百官不称臣。应有该载未尽,令所属比附所定礼仪施行。」从之。
八月二日,诏:「太皇太后遇大礼兴龙、坤成节,亲属恩泽及冠帔之数,并以临时所得指挥取旨施行。」
八日礼部言:「皇太妃冠服之属,减皇后五分之一。」诏翰林学士、给、舍、礼部、太常寺同详定。后翰林学士邓温伯等言:「参详皇太妃冠服礼令不载,亦无故事。请参酌裁定其生日节序,请损皇后五分之一。」诏依。所定内冠朵用牙鱼。
十月二十二日,诏皇太妃出入上下檐子并于内东门内会通门前 下。
十二月十二日,礼部言:「皇太妃欲依皇后例供进新历。」从之。
哲宗元佑元年正月十二日,诏:「太皇太后出入仪卫及从驾臣僚对御赐茶酒等仪式,并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内不可考者,依慈圣光献皇后例施行。」
闰二月八日,诏皇太妃遇圣节及生日更与骨肉一人恩泽。
十九日,诏赐宰臣韩缜:「省所上表,请建太皇太后宫殿,宫曰崇庆,殿曰崇庆寿康;皇太后宫殿,宫曰隆佑,殿曰隆佑慈徽,事具悉。朕以诏承大统,奉事两宫,循六世之燕谋,极万方之至养。露章来上,引义甚明。谓德厚者报隆,而礼盛者文缛。宜开中禁,仰奉慈仪。崇长信之名,备洛书之介福;揭东朝之号,绍太姒之徽音。若稽古初,具存典册。汉家致孝,有朝夕上食供御之廷;唐室承颜,有岁时踵门庆贺之礼。逮于列圣,咸有旧章。顾惟冲人,敢忘继序 所请宜允。候过谅阁,令有司检举。」
四月八日,尚书礼部言:「太皇太后恩礼已准章献明肃皇后故事,今坤成节所奉已增一倍,其岁时合供奉物亦当依此。」诏更不增奉。
十二月六日,太皇太后诏曰:「近中书省检详故事,将来服除,百官当拜表上尊号。可依元丰三年诏书,更不检举。」
二十二日中书省言:「太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合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用玉宝方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龙钮。」从之。
三年六月四日,三省奏尚书吏部言:「同进士出身陈仲宜状,自三班奉职 应合换判、司、簿、尉。为系太皇太后姑之子,依昭宪皇后族孙杜藻例,特与初等职官。今欲少损恩例,与知、令、录。」太皇太后曰:「安敢比用昭宪体例,兼非本宗,只今依条。」
七月
九日,太皇太后手诏:「皇帝嗣位,于兹四年。皇太妃以恭俭之德,鞠育之恩,虽典册以时奉行,而情文疑有未称。皇帝以祖考之奉,尊无二上,而吾推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其推天下之养,以慰人子之心。宜下有司,寻绎典故。」于是诏檐子饰以龙凤,伞用红罗,从卫人各有加,人数见仪卫门。冠服度数并依皇后,其详见冠服门。生辰合奏恩泽之类亦如之。
八月十四日,诏「皇太妃宫合依皇后所居制度,惟不设鸱尾。」先是,辅臣言:「礼官已议皇太妃礼仪依皇后,宫合亦当准此。缘外廷不见宫禁制度。」太皇太后曰:「皇后所居一小殿有鸱尾,今已展修。皇太妃合惟不设鸱尾,为是皇帝诞育之地,更不欲迁。」遂降此诏。
十月十四日,诏「皇太妃仪制已依皇后,其所居宫合合与不合称殿及立殿名,其考议闻奏。」于是礼部、太常寺言:「皇帝推崇母道,皇太妃仪制当依皇后。缘尊无二上,理有屈伸。兼检会历代及国朝典故,皇太妃即无称殿及立殿名之制,请如故事。」从之。是日,辅臣奏礼官所议于延和殿。太皇太后曰:「既言并依皇后,应须一一如此。」文彦博曰:「事固有不可尽同者,臣下于皇后有臣妾之称,于太妃则否。晋宋间议论亦曰位号不极,礼不尽恭。」太皇太后又曰:「汉、唐有典故否 此事非因人有求,乃吾思虑所及,恐于礼有阙,故与卿等商议。」佥曰:「汉、唐非正之事不可用于圣朝,若稽典故,当依礼官所定。」
闰十二月十五日,太皇太后手诏曰:「官冗之患,所从来尚矣。流毙之极,实萃于今。以阙计员,至相倍蓰。上有久闲失职之吏,则下有受害无告之民。故命大臣,考求其本。苟非裁损入流之数,无以澄清取士之源。吾今自以眇身率先天下,永惟临御之始,尝敕有司,荫补私亲,旧无定限,自惟簿德,敢配前人 已诏家庭之息,止从母后之比。今当又损,以示必行。夫以先帝顾托之深,天下责望之重,苟有利于社稷,吾无爱于发肤。矧此恩私,实同毫末。忠义之士,当职此诚,各忘内顾之心,共成节约之制。今后每遇圣节、大礼、生辰合得亲属恩泽,并四分减一。皇太后、皇太妃准此。」先是,太皇太后宣谕辅臣,欲减亲属恩泽,佥曰:「陛下临朝,本殿恩泽自当不限人数,向来止用皇太后例已是数少,何可复减 」太皇太后曰:「今来官冗自宰执以下恩泽皆有减损,本家亦须裁定。要自上始,所贵均一。」佥曰:「此盛德事,容臣等别具进呈。」遂降此诏。
四年八月二十六日,太皇太后手诏:「皇帝临御,海内晏安,五经季秋,再讲宗祀。克有君德,以享天心,顾吾何功,获被斯福 今有司因天圣之故事,修会庆之盛礼,将俾文武称庆于廷。吾自临决万几,日怀祗畏,岂以菲薄之德,自比章献之时 矧复皇帝致贺于禁庭,群臣奉表于闱佐。礼文既具,夫又
何求 前朝旧仪,吾不敢受。将来明堂礼毕,更不受贺,百官并内东门拜表。」先是,礼官言:「天圣中南郊礼毕,皇太后御会庆殿,皇帝于帘内恭谢,百官称贺于廷,升殿赐酒,辅臣以故事奏禀于延和殿。」太皇太后谕止之,遂降此诏。
十一月二十二日,太皇太后复诏曰:「王朝盛会,礼见 臣。今有司欲依天圣故事,行会庆称贺之仪。顾惟菲薄,岂敢比隆于先后 来年正月一日更不御殿受贺上寿,皇帝御殿礼毕,百官并内东门拜表如常仪。」
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诏皇太后亲侄女三人并封郡君。
九年二月二十六日,诏曰:「比朕亲奉皇太后圣谕,皇太妃保育之德着于中外,皇帝虽已备极崇奉,而仪节之间,犹有未称。盖旧仪虽全比皇后,而宫合舆盖之制及出入所由宜有所加,苟于本朝祖宗以来母后之制有所差降,则褒隆之数可施行矣。其下礼部、太常寺,参考典礼仪制及臣僚上笺称名、命妇进见等仪式奏(门)[闻]。」于是群臣议皇太妃所居宫合建殿立名、所乘檐二改为舆、上设行龙五、出入宣德东偏门、百官上笺称殿下、自称姓名、命妇旧升阶上拜今改为殿下出入,仪卫率加于旧。帝又诏曰:「昨亲奉皇太后圣谕,皇太妃特与立宫殿名,殿名圣瑞。坐六龙舆,进黄伞,出入由宣德正门。朕常思皇太妃尊奉之礼未至周尽,今奉玉音,不胜惓惓,卿等可并臣下称呼讲议奏闻。」于是三省议皇太妃坐龙凤舆、伞红黄兼用、遇从皇太后出入止用红,应宫中并依皇后仪制称臣妾外,命妇入内准此。有司供纳之物并称进奉,余依礼官所定。从之。
绍圣元年闰四月十八日,诏改隆佑宫曰「慈德宫」,前殿曰「慈德」,中殿曰「仁明」,后殿曰「寿昌」。
十月十二日,以武安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公绘为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恩州团练使向宗回为相州观察使,荣州团练使向宗良为利州观察使。上以宗回等皇太后近属,恭谨少过,故有是命。
十三日,诏「昨议裁损,中外奏荐宣仁圣烈皇后欲以身率群下,故于亲属恩泽首行四分减一指挥。今兹于奉亲之礼不宜一例裁损,所有皇太后、皇太妃亲属恩泽四分减一指挥宜罢。」
十一月二十四日,礼部言:「明年正旦朝贺,以宣仁圣烈皇后服制未除,于礼合罢。欲其日百僚诣东上合门拜表称贺,次诣内东门拜表贺皇太后,拜笺贺皇太妃。」从之。
二年三月二日,诏皇太妃生辰祗应人推恩依皇太后条例。
五月二十一日,帝谕辅臣曰:「皇太后尝有旨令立皇太妃宫殿名,向礼(宫)[官]止请建殿立名,未尝及宫名,其审议之。」同知枢密院事曾布曰:「皇太妃宫乃陛下降诞之地,今欲名圣瑞,亦宜以圣瑞名宫。」从之。
十月七日,诏皇太妃合奏亲属恩数并视皇太后例,圣节大礼亦如之。
三年九月三十日,诏:「皇后孟氏可上皇后册宝,废居瑶华宫,赐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赐紫,名冲真。其居处供帐服用禀给之类务从优厚,称朕所以始终待遇之意。」
四年正月五日,诏:「皇太妃昔从任氏并继父朱氏,依礼制各以封赠。近访求,适父母悉已物故,未曾明言于朝,乞赐恩礼。其崔杰并李氏可拟始封品秩进呈。皇太妃姓氏已布告中外,更不归宗,止续朱氏旧称。任氏虽非父母之家,亦系近戚,存亡恩命,更不追正。每岁所得亲属恩泽,并奏荐朱、任二家。」
元符二年九月二日,宰臣章惇等上表言:「中宫虚位,历载于此,宜有建立,协修阴教。望于定省两宫之暇,祗禀慈训,登崇贤淑,正位内治。备举典册之盛,俯慰中外之望」。诏荅曰:「后听内治,以风四方。昔之盛王,茂建贤德。朕若古明训,慎于东求。卿等职在秉钧,诚深体国。以长秋之虚位,援故实而有言。当禀两宫,即颁礼命。用承天佑,俯慰群情,所请宜允。」
七日,内出手诏曰:「朕以卿等上表请建中宫事禀于两宫,皆以为莫宜于贤妃刘氏。柔明懿淑,德冠后宫,诞育元良,为宗庙万世之庆。中宫特建,非斯人其谁可当 所宜备举典册,以正位号。恭依慈训,即颁礼命。」
三年徽宗即位未改元正月十二日,上召辅臣面谕章惇等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又顾曾布曰:「事初即再三告太后,乞同听政。」布曰:「陛下圣德谦悒,乃欲如此。然长君无此故事,不知太后圣意如何 」上曰:「皇太后已许,方敢指挥。兼遗制未降,可增入。」
十三日,诏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并依嘉佑、治平故事施行。三省检会嘉佑、治平故事,皇帝御前后殿,辅臣奏事,退诣内东门帘前覆奏皇太后,皇太后不御殿,百司不奏事,不立生辰节名,不遣使契丹。诏恭依。
十四日,诏先皇帝皇后建宫殿并以元符为名,仍号元符皇后。同日手诏:「朕奉皇太后圣谕曰:『皇帝以践祚之初,请权同处分军国事。遭家不造,所不忍闻。皇帝仁孝,至再至三,继之以泣,勉从动情,暂济艰难,非久便当。退处房闼,除不御前后殿等事已降指挥外,尚虑有司依循故事,如回避家讳之类,可并勿施行。宜布告中外,使谕此意。』朕躬被慈训,敢不奉承 」初,辅臣具天圣、嘉[FJF]佑、元丰故事进呈,天圣、元丰前御殿垂帘,立诞节,遣北使,避家讳,嘉佑末则不然,皇帝间日御前后殿,辅臣奏事退,诣内东门帘前覆奏而已。皇太后谕辅臣曰:「非久即还政,宜只用慈圣故事。」故有是诏。
十六日制曰:「圣人之德,无加于孝;天子之贵,必有所尊。朕遭家多难,绍国大统,恭念所生之重,永怀追远之情。故贵仪陈氏德范载于公宫,徽猷着于天下。辅佐先帝,警戒忧勤,诞育冲人,劬劳顾复。稽诸典礼,询于师言,有亲亲之恩,有贵贵之义。念之不见,感
春露之既濡;(慈)昊天之罔极。宜追号皇太妃,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奉册施行。」
同日诏求故皇太妃亲属。
二十三日,诏赠故皇太妃曾祖赠忠州防御使怀德为太保,祖内殿承制继荣为太傅,父赠右监门卫将军守贵为太尉,曾祖母而下皆封大国夫人。
二十八日,内降故皇太后亲属姓名并宗枝图付中书省,以长兄右班殿直陈永成为内殿承制、合门祗候,次兄三班借职永清为东头供奉官看班祗候,侄仲坚为左侍禁,其余亲族命官有差。
二月二日,三省言:「追尊故贵仪为皇太妃,缘称号无别,请哲宗皇太妃以『圣瑞』冠号。」从之。
同日辅臣诣帘前,太后谓辅臣曰:「皇帝圣明,本不须同听政,只愿勤请,不得已从之。公等必知此意,恐天下未能尽晓,须降手诏,令中外知本心非欲与政事也。」辅臣称赞而退。
三日上曰:「慈圣光献太后家恩礼当从优异。」辅臣对曰:「仁宗授英宗以天下,神宗先帝于慈圣家恩礼无不曲尽,今圣谕旨及此,臣等敢不钦承 」
四日,辅臣于帘前奏以上旨欲优与向宗回等迁官,皇太后曰:「外家岂可过与恩泽 恐贻笑中外,姑缓之。」
七日,皇太后手书付三省曰:「吾德薄,不敢上同明肃、宣仁,而远戒前代称制终身之失。自同听断,夙夜靡遑。本欲候先帝殿菆礼毕,即遂退处。皇帝圣孝,坚请再三,仍以山陵事重为言。故兹黾勉,有愧于心。止俟将来神主祔庙,便遵此志,吾意以决,可令中外闻之。」
十二日,诏皇后父左班殿直王藻为德州刺史,及追封三代。
十三日,三省进呈圣瑞皇太妃增崇仪物,除六龙舆不用,依旧只进龙凤舆外,余请依太常寺所定。从之。
同日,以朝奉大夫、尚书主客员外郎向紃等各转一官,太后弟侄命官者二十一人,以太后听政推恩也。
二十一日,诏皇太后殿使臣等并依宣仁圣烈皇后例推恩,各转一资资:原作「五」。据天头原批改。。
二十六日,诏皇太妃特与亲属恩泽二人,以上登宝位推恩故也。
五月七日,诏赠皇太后三代,以朝请大夫、尚书右司员外郎向紃为(古)[右]朝议大夫,朝请郎、尚书司封员外郎向纮为朝奉大夫,以皇太后复辟推恩也。
九日,上宣谕翰林学士承旨蔡京曰:「废后处瑶华,皇太后极所矜怜,今欲复其位号,召卿草制,词须平(几)[凡],不可过当,恐彰先帝之失。」京曰:「臣曾草废后诏,今又草复后制,未敢奉诏。」上曰:「皇太后言,昨先帝既废后,亦有悔意,曾语与皇太后。今先帝上僊,追前意与复位号,于理无嫌。」京曰:「古无两后,今日若出于皇太后恩怜,理亦无姑,但有复必有废,不知圣意如何 」上曰:「元符皇后先帝所立,位号已定,岂可更废 」京曰:「圣意如此,天下幸甚。」上曰:「卿于制词中可入三省议状不废元符、无嫌并后之意,使天下晓然知之。」京奉诏
而退。
十日制曰:「朕绍休烈圣,承训东朝,施惠行仁,既诞孚于有众,念今追往,用敦叙于我家。废后孟氏,顷自勋门,嫔于王室,得罪先帝,退处道宫,逮兹累年,克庸祗德。皇太后念仙游之寝邈,抚前事以兴悲,恻然深矜,示不终废。申崇位叙,还复宫庭。乃诏辅臣,具依审议。虽元符建号,已正位于中宫;而永泰上宾,固无嫌于并后。于戏!源情起义,盖示亲亲之恩;克己慎身,宜成妇妇之道。其率循于懿范,以上荅于深仁。往服茂恩,永膺多福。可复为元佑皇后。」
六月二十八日,皇太后手书付三省:「吾权同听断,本非吾志,艰难之初,欲上不敢。黾勉于兹,日计一日,苟可得已,宜不待时。乃者皇帝以哲宗山陵事重为请,故候祔庙礼毕,即遂退处。今皇帝圣智日跻,万务益习,仁明睿断,裁决中理,海隅苍生,咸被德泽。吾用慰心,顾复何虑。况山陵营奉就绪,引发有期,或不知止,则岂不蹈古人所戒而失『复子明辟』之义哉。可不候祔庙,止俟灵驾发引,罢同听断。」
是日,辅臣以手书进呈,上曰:「此月之初,皇太后已欲降此指挥。禁中涕泣拜请至于累旬,皇太后圣意坚确不回,不得已勉强恭依,可令学士院降诏。所有增崇礼数速议以闻。」
七月一日,诏曰:「朕奉皇太后手书,不候祔庙止俟灵驾发引,罢同听断。朕以眇身,获承大宝,实赖皇太后仁圣。敉宁万邦,遽奉玉音,靡遑安处,涕泣拜请,至于累旬。虽盛德徽猷,度越今古,顾惟不类,惧弗克胜。圣志莫回,未知攸济。勉遵慈训,深惕于怀。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七日,以皇太后罢同听政,姻戚族属迁秩命官者凡三十三人。
一十九日,诏曰:「朕祗膺宝图,夙赖慈荫。方决策艰难之际,实先定于睿谟;及临朝渊默之初,复仰烦于共政。惟明智之自择择:原不清,今补。,避成功而不居。亟下手书,退安房闼。岂惟前世母后之罕及,抑亦自昔圣贤之所难。至仁大恩,全德美,无物以称,非言可宣。朕日至寝门,躬修子道,殚四海之备养,得万国之欢心。夫惟有天下之功,固宜享天下之报。兴言典礼,未极尊崇。肆命辅臣,裁成彝制。上以章母仪之盛,下以广孝治之风。颁之有司,昭示永世。皇太后出入仪卫后:原作「皇」误,今改。,恭依礼部、太常寺增定,余依治平元年五月十七日慈圣光献皇后故事施行。」
八月一日追封皇太后曾祖敏中三代。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二十七日,封皇后姊妹三人为县君,仍赐冠帔,弟宗涣、宗沔为右侍禁,用向宗回等例也。
十一月五日,诏以钦慈皇后诞生祥异事付玉牒所增修。又内出宣仁圣烈皇后、钦圣宪肃皇后元丰八年以后事迹付辅臣参酌降下玉牒所。宣仁圣烈皇后当哲宗初即位,选习知时务谨重内侍令侍左右。性谦损俭素,服御取给而已。虽同听断,外家恩例,每自裁减,为天下
先。后素为慈圣光献皇后所爱,元佑中,以妆奁赀葬曹氏旅衬数百。钦圣宪肃皇后当元丰末,神宗疾甚,后遽遣人作延安郡王祝圣寿道场,或未谕其意,后曰:「欲所在揭榜,使人知皇嗣长立,已能致忧伸孝也。」哲宗晨昏定省,乃必衣背子见之。一日,偶供不逮,止服常服,乃逊谢不已。或曰:「母见子何过恭 」后曰:「子虽幼,君也;母虽尊,以幔礼见君,可乎 」后无玩好,阅祖宗实录、宝训,遂通知政事,族人有丐以转官恩易合门祗候为通事舍人及选人改合入官者,且言有特旨例。后曰:「吾族未尝用此例,忍以私恩紊法度乎 」不许。哲宗选后及诸王择妇,后预戒族人勿投家状。元佑初,宣仁圣烈皇后命有司葺旧庆寿宫,俾后居之,后固辞曰:「岂有妇居东而姑处西,渎上下之分,敢固辞。」宣仁嘉其意,止以庆寿后殿为隆佑宫。宣仁山陵既发引,雪甚,后忧之,命内侍为密词以祷,内侍皆辞以不能。后曰:「应天但以诚实,何尚文华 惟直书吾意可也。」词成,中夜焚之。良久,雪霁。哲宗晏驾,辅臣定策有异议者,后毅然独断,力秉大义,援立徽宗。既同听政,凡故事所有如避家讳、立生辰节名之类,皆一切不用。辅臣奏事于小殿帘前,每闻有褒功臣后及省赋息兵、崇俭爱民之事,则喜见容色。初议俟哲庙升祔还政,及山陵未发引,遽欲退处,上再三恳请,确然不从。上诏有司应供慈德宫所须不候审覆。后闻之曰:「吾子至孝,以四海奉养,吾岂忍以库给私用耶 」一无所取。钦慈皇后初生,赤光发于室,远近谓陈氏火,亟往视之,乃知后生。少颖悟,若成人,多奇相,家人不敢育于私室,遂入禁中。
徽宗崇宁元年五月四日,诏:「后妃、王府、主第奏授骨肉令作文资、被奏人父母系文资或自曾得解或曾补试入太学者非。或后妃、王府、主第臣僚奏乞医官充额外太医局丞之类者,自今虽奉特旨,令冲改旧条第指挥,并许三省、枢密院子细契勘。若于祖宗贻训格法实有冲改侵紊者,可明具有碍是何条法奏知,更不施行。」时有贪冒之徒不顾廉耻,夤缘请谒,告嘱希求,冲改格条,泛滥陈请。故降是诏。
闰六月十四日,诏以钦成皇后祔庙礼毕,本家亲属郢州防御使伯材已下三十三人推恩有差。
七月八日,诏元符皇后奏补等恩数并依圣瑞皇太妃例。又诏元符皇后自今应(共)[供]须荐献之物,并依圣瑞皇太妃元符三年体例。以后于元符末尝参预钦圣援立之谋也。
八月六日,皇后祖母庆国太夫人慎氏、皇后母卫国太夫人吕氏等授国太夫人。乞比刘宅魏国太夫人王氏例请诸般请给。从之。
九日诏曰:「朕恭念哲宗皇帝以圣德嗣有基业,推至仁无私之心,乃以神器属于冲人,而元符皇后实受遗训,故定策之际,钦圣皇太后深所付
托。永惟继统承(桃)重,敢忘追往事居之情 垂帘之初,奸成辄议,废黜其事,未及褒显。近上表章,叙述大功,朕思所报,允其陈请,供须等事,已降指挥外,其出入仪卫等当议加崇,以昭前人之德,而称朕友恭之意。内属枢密院事,关送枢密院照会指挥施行。」
十月二十二日诏曰:「元佑皇后退处道宫,殆将累岁。顷从并后之议,实慰两宫之心。今台臣合奏,引议固争,宰辅佥同,抗章继上。可依绍圣三年九月三十日诏旨,其诸恩数悉如旧章,仍加优厚,以称先帝始终待遇之意。」先是,冯澥上书论复后非是,肆为劫持之语。其后御史中丞钱遹、殿中侍御史石豫、左肤奏疏,谓违先帝意,妄及宗庙,以动上听。继而宰臣蔡京、门下侍郎许将、中书侍郎温益、左丞赵挺之、右丞张商英皆主台臣之说,力请不已,上迫于 议而从之。
十一月八日,臣僚上言:「近论列元佑大臣、台谏等兴造邪谋,欲废元符皇后。今名位未正,礼物未备,仪制未充。伏望圣慈亟诏有司,讲求典礼,稽参故(宝)[实],总公卿博士之议而制旨临决焉,以慰哲庙在天之灵。」诏令礼部、太常寺同详议闻奏。
二十一日臣僚上言:「臣伏以元符皇后,先帝寝疾仓惶顾命之初,陛下入继大统艰危之际,岂无定策之勋 伏望圣慈详酌,明诏有司议所以尊尊之礼,以遵先帝之心,以重宗庙之祀。」诏送礼部、太常寺。
二年二月十七日,手诏:「朕入继大统,获承至尊。永惟哲宗皇帝不克与子,而元符皇后实与定策。因心之义,夙夜靡忘。故邓王已追赠为皇太子。母以子贵,于古有稽,而礼义以起。惟事之称,宜崇位号,以慰在天之灵,称朕友恭敦报之意。可进号太后。除依礼部所定加崇仪制外,其仪卫人数及请俸、奏荐、恩泽等并依昨钦圣宪肃皇后元符三年体例、依皇后礼制施行,名所居宫曰崇恩。」
四月二十五日,诏太后受册宝并依皇后礼制后:原作「皇」,误,据上文「可进号太后」改。,仍以五月二十八日御文德殿发册。
七月二十六日,手诏:「朕恭惟钦慈皇太后生育朕躬,孝养弗及。即政之初,即诏有司议尊重之典。祖宗以来且存旧章,有司观望,务从降礼,使朕不得申罔极之报。兴言及兹,慨然嗟悼。今虽悉从改正,而议礼之官未正其罪,如刘拯等抗论不从,亦未褒赏。其速定赏罚以闻。」于是朝请郎曾旼,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吴絪,朝奉郎、知耀州王允中,朝奉郎、知和州郑居中各降一官;孙杰赎铜三十斤。朝散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刘拯,承议郎、秘书少监邓棐各转一官。
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诏曰:「恩缘义起,礼自情兴。顾复之念虽隆,子贵之崇宜顺。跻严序列,祗安神灵。朕惟钦成皇后佐佑神考,寔生哲宗。今奉安 在钦慈之次,循恩继及,义或未安。内中钦成皇后神御宜居钦圣宪肃皇后之次,
钦慈皇后又次之,其太庙神主及景灵宫奉安并依此。」
五月十一日,诏以元符皇后进号太后,今后大礼合用贺表答诏并更不排办,所有使臣恩泽钱依令取赐。
大观元年六月一日,手诏:「朕自王藩,入继大统,惧德不任,夙夜以思,推原本因,欲报之德。钦圣宪肃皇后受哲庙之顾托,诎奸臣之异心,援翊冲人,付畀神器,靡自一人之助,建兹万世之安。施等丘山,功在社稷。其亲属未加显崇,报未加隆,甚不足以称孝思靡及之意。向宗回可除开府仪同三司改封大郡王,余令三省更检会合推恩事件闻奏。」
三年三月四日,诏曰:「朕惟钦成皇后辅佐神考,淑顺懿恭,诞育哲宗,慈仁顾复,尊为帝母,十有五年,就养宫闱,阴利天下。而崇宁之初,奸臣用事,饰终送往,因陋就简,妄骋私意,悉损旧仪,屡加诘问,终莫遵承。比阅典礼,欲以是正。而岁月遄迈,既往莫追,事违本怀,情深惋恻。咨尔在位,体朕意焉。」
八月二十二日,宰臣何执中言:「长秋虚位,宜登崇贤淑,以慰安四海。」于是内出手诏曰:「览卿所奏,虽礼仪当为,然皇仪几筵,尚未周期。祥符故事,时踰五载,政府大臣方建议及此。祖宗彝训,朕所专奉,当终祥练之制,以伸追往之仪。庶尽情文,以厚风化。俟彻几筵,别听处分。」自是再请不允。
四年九月十五日,何执中等又以为言,上弗许,曰:「诸皇子宫中尚行礼制,恐无以示四方厚风化。」执中等奏曰:「靖和俯及再期,在陛下圣德,揆之礼文,稽之人情,可谓曲尽。顾以宗社为重,以义断恩,俯徇群情。」上曰:「像设尚存,情所未忍,姑置之。」执中退又三上章恳请,再出手诏曰:「《关雎》为风化所先,正家室人伦之始。卿等以宗社为重,请建坤仪,陈仪甚高,深嘉诚意,勉以从之。」
十月二日,诏曰:「贵妃郑氏柔明婉淑,谦慎持身,位极元妃,德冠中壸。有追贤逮下之志,无险诐私谒之心。越自缵承,祗服内职,夙夜匪懈,嫔御式从。属长秋之久虚,致大臣之恳请。远稽东汉,近考祥符,质古参今,具存方册。宜隆位号,以正坤仪,可立为皇后,令学士院降麻。」皇后闻命辞表三上,诏荅皆不允。有司请涓日受命,皇后犹固辞曰:「方欲有所陈请,岂敢遽受命也。」乃上表言:「族侄居中夙蒙睿眷,擢秉枢衡。妾自冠元妃,屡陈愚恳,愿投闲散,载沐忧容。曲褒近戚之贤,宜处本兵之地,遂侵寻于累岁,尚叨据于崇贤。今又(出)[令]出非常,恩敷至渥,正坤仪于宫壸,奉中馈于家邦。岂容迩亲,辄居重任 望赐俞允,俾还机轴。」翌日,三省以表进呈,上曰:「皇后至今辞避,未有拜命,及迁入后宫,意甚坚确,朕累遣敦谕,敷陈经史,义不可折。奏言汉、唐以来,后族之事固不足为圣时道,然不可不戒者,首长孙无忌于太宗为佐命元勋,文德皇后尚谓不愿私亲据权于朝,卒罢无
忌政。」执中等奏曰:「居中存西枢,且族属稍 。」上曰:「皇后言虽在西枢,终预国政。若必欲用居中,即乞且充元妃之职。」执中等奏请且降诏,不允。上曰:「皇后言理尽于此,不复再表,傥不获从,惟不敢受命而已。今大礼在近,有稽典礼,终属妨嫌,可除居中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是日,上又出手诏曰:「中宫累有坚请,以居中后族,不宜居台省要职,可除龙图阁学士、提举醴泉观。」皇后乃受命上表称谢,三省进呈谢表。上曰:「皇后自入宫,操行端修,惟喜读书,以古善恶自鉴,作一事未尝容易,宫中内外罔不钦服。自立后,朕密令采听,上下人情,无不欢悦,以为得人。所上章皆其自为,朕初疑有代草者,俾问之,皇后曰:『不能文词,亦女子之常事,若乃妄言,则为欺君,所不忍为也。』」佥奏曰:「陛下登建母仪,盛德如此,天下幸甚。」
十一月十二日内出手诏曰:「皇后自降制命后,依例有合陈乞推恩奏荐之类,尚处谦冲,并不陈乞,可札下本合使臣,仍依例施行。」
十六日执中奏事言:「皇后受册冠服当办具者」。上曰:「比有司画一来上。内头冠合用珠子,中宫一见,辄自陈曰:『方今朝廷用度未丰,不当以服饰之费耗邦财。头冠用珠数多,请以为妃时所服冠命工改造,增篦插三枝足矣』。朕嘉其能躬俭节用,亦既许之。」执中奏曰:「此盖陛下克勤克俭风化所及。今士大夫儒素之家岁时节序尚皆竞务鲜华,况母仪天下,又当受册盛礼,虽其费十百于此,岂患不足。而能以朝廷费用为虑,躬自菲薄如此,自古圣帝明王未有不由内治而兴,此可为陛下贺也。」尚书右丞邓洵仁请纪以其事宣付史馆,从之。
政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皇后上表曰:「伏奏圣慈,以妾将来受册排黄麾仗及垂重翟车、陈小驾卤簿等,伏望特颁温诏,追寝盛仪。」诏小驾卤簿端礼门外,黄麾仗紫宸殿,臣僚称贺上礼,并依所乞,罢其延福宫受册,依已降指挥朝谒景灵宫,止依近例,命学士院降诏。
二月二十三日,平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郑绅等奏:「崇宁中钦慈皇后之家常除教授一员。近制,戚里主第并下太学保明有行艺举人为门客。敢援例有请乞差命官一员充教授,举人一员充门客。」从之。
三年八月十九日,皇后上表言:「妾有养女故贵妃刘氏,襁褓而入禁庭,总而亲宸扆,方幸荣昌之渐,遽为冥漠之游。愿赐讨论,别议追崇之礼。」手诏追册刘氏为皇后。
四年三月十六日,皇后言:「伏蒙圣慈,特许归宁,妾获至家庭,询以私事,乃知父绅与知枢密院事居中时复往还,妾闻之不胜恐惧。窃以居中号为族侄,职当本兵之地,为朝廷近臣,凡所设施,悉干机要。而与父绅积稔过从,如亲无间,使传闻之人皆谓招权市恩,一有贻机,谴累必至,
甚非公朝所以别嫌明疑为天下劝也。兼执政大臣等并掌机密,自来不许与后妃之家往还,朝廷大政亦非戚里所当与闻。欲望睿慈特降指挥,自今止绝父绅与居中弟兄子侄,凡系居中族系者,并不得交往,稍有干犯,许御史台奏 以闻,仍乞重加黜责,庶使各严分守,以允公议。」从之。
五年六月七日,内出手诏:「朕履霜露之濡,怀劬劳之感。永唯钦慈太后鞠育之恩,欲报之德,靡所逮及。而其家族属官不过大夫禄,止食宫观,曾未褒显。爵禄天下之公器,决不以私,故其家不敢干请,有司亦失于建明,甚不足以称考思罔极之心。考循旧章,厥有故实。仲捄可除正任防御使。」
十一月八日,内出手诏:「昔我艺祖,聿怀明德,戡定祸乱,应天顺人,肇造区字,奄宅万国,亦惟内助,克相以成。恭惟昭宪皇后淑哲懿敏,诞育上圣,深谋远计,辅佐初潜,勤劳王家「劳」,原阙,「王」原作「主」,据本书《后妃二之一一》「绍兴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条补、改。,勋在社稷。俾我祖宗创业垂统,以成万世之业,燕及后昆,其敢怠忽 今考杜氏之后,阀阅微替,其求子孙,不在仕版,第宅圮坏,贫不自给。岂所以慰在天之灵,报垂裕之德乎 可令有司访其后裔,命之以官,检会明肃、光献诸后故实条具来上,以称朕意。」
六年十一月三日,诏:「中宫祖母镇国郡夫人刘氏亲侄中奉大夫刘彦赐见系尚书省都事,可先次出职,与合入差遣。」续诏知潍州。
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奏:「检会御笔:『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静处琳宫,俸宜优腆,以称先朝始终待遇之意。每遇大礼,许奏本宗有服亲一名于班行内安排。』昨遇冬祀大礼,合奏恩泽,乞奏再从叔进士孟师古于班行内安排。」从之。
四月十二日,诏曰:「朕循名考实,据古验今,凡繄称谓之谦,必协是非之正。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孟冲真顷自绍圣,退居道宫,恩数加优,岁时滋久。此览有司之请,尚仍教主之称,理实未安,义当有易。爰中锡于懿号,俾允迪于真风。夫可言可行,兹惟人治之大;以静以正,庶几众美之从。可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
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御笔:「皇后亲侄宜春郡夫人郑氏等三人「侄」原误作「始」,今改。,并特依郑直之妻永嘉郡夫人朱氏例支破请受。」
宣和三年九月十五日,诏以明节皇后追册祔庙毕,本家亲属和州防御使刘敦等二十二人推恩有差。
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尊道君皇后曰道君太上皇后,居撷景园。是年钦宗即位未改元。
钦宗靖康元年三月十日,改撷景园为宁德宫,以居太上皇后,殿以寿祺为名。
五月三日,罢后妃常姬宅教授官。
十二月四日,李若水奏事,上从容语及更张弊政,曰:「瑶华一事,日在朕心,多事未及举行,只候开门,便当降诏行典礼。」若水答曰:「陛下言及于此,宗庙社稷之福。臣请于(门)[开]门赦书中
具载此事,庶使天下速闻。」上曰:「宜于赦书中作第一件,卿可条具来。」若水寻具以进,上亲定诏书,中曰:「恭惟元佑皇后逮事宣仁圣烈皇后、钦圣宪肃皇后,又曾经送哲宗皇帝山陵。元符之末,钦圣宪肃皇后垂帘,曾降指挥,复明命为元佑皇后,可令三省检会。恭依元降指挥,仍尊为元佑皇太后,以顺天人之意。有司择日备礼施行。」
二年四月三日,元佑皇后自私第入居延福宫,时张邦昌僣位,以伪诏迎奉。
十日,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群臣诣祥曦殿起居,邦昌以太宰退处资善堂。
十五日,太后告天下手书曰:「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诬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统,姑令旧弼以临朝,扶九庙之倾危,免一城之惨酷。乃以哀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举钦圣已还之典,或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坐视家邦之覆,抚躬独在,流萍何从。缅惟艺祖之开基,实自高穹之眷命。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君近服,已徇 臣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繇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为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愒,渐底丕平。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志。」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二 皇后皇太后杂录
【宋会要】
僖祖文懿皇后崔氏,建隆元年三月追谥,治平四年三月以英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熙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僖祖神主为太庙始祖,复祀。《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五。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顺祖惠明桑皇后
顺祖惠明桑皇后
【宋会要】
顺祖惠明皇后桑氏,建隆元年三月追谥,熙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奉僖祖为太庙,始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翼祖简穆刘皇后
翼祖简穆刘皇后
【宋会要】
翼祖简穆皇后刘氏,幽州营田使兼平州刺史正之女。初,追封京兆郡太夫人,建隆元年三月追谥。元佑元年三月以神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崇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立九庙,复祀。绍兴三十二年正月,以钦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宋会要】
宣祖昭宪皇后杜氏,赠中书令爽之女。周显德中,封南阳郡太夫人。太祖即位,建隆元年二月,尊为皇太后。生曹王光济、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岐王光赞、恭宪、恭懿二大长公主。二年六月二日崩于滋德殿,年六十,谥曰明宪。合葬安陵,祔太庙宣祖室。干德二年二月改今谥。崇宁二年十二月,以哲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立九庙,复祀。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孝章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宋会要】
太祖孝章皇后宋氏,左卫上将军邢国公墦之女,干德六年立为皇后,太平兴国二年居熙宫,雍熙四年徙东宫,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崩,年四十四。谥曰孝章,陪葬永昌陵,祭别庙。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升祔太庙太祖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太宗淑德尹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宋会要】
太宗淑德皇后尹氏,滁州刺史廷勋之女,早崩,太平兴国元年十一月追册为皇后,谥曰淑德,陪葬安陵,祭别庙。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升祔太庙太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懿德符皇后
懿德符皇后
【宋会要】
懿德皇后符氏,魏王彦卿之女,国初封汝南郡夫人,建隆二年九月进封楚国,干德六年改封越国,开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崩,年三十四。太平兴国元年十一月追册皇后,谥曰懿德,陪葬永安陵,祔太庙太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明德李皇后
明德李皇后
【宋会要】
明德皇后李氏,淄州刺史处耘之女,太平兴国二年七月入宫,雍熙元年
十二月立为皇后。生皇子一人,早世。至道三年四月尊为皇太后,景德元年三月十五日崩于万安宫,年四十五。谥曰明德,陪葬永熙陵,祔太庙太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真宗母元德李太后
真宗母元德李太后
【宋会要】
元德皇后李氏,干州防御使、赠安国军节度使、常山郡王英之女。开宝初封陇西县君,太平兴国初封陇西郡夫人,生汉王元佐、真宗皇帝,又皇子三人,皇女二人,皆早世。二年三月十二日崩,年三十四。至道三年五月追封贤妃,十二月追尊为皇太后,咸平元年正月谥曰元德。初葬普安院,三年四月陪葬永熙陵,祭别庙。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去太字,升祔太庙太宗室。天头原批:「章怀皇后潘氏移入此条下。」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穆郭皇后
章穆郭皇后
【宋会要】
真宗章穆皇后郭氏,宣徽南院使守文之女。淳化二年归于襄邸,封鲁国夫人,至道二年进封秦国,三年五月立为皇后。生悼献太子佑。景德四年四月十六日崩于万岁后殿,年三十二。谥曰庄穆。陪葬永西陵,祔太庙真宗室。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献明肃刘皇后
章献明肃刘皇后
【宋会要】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武懿王通之女。太平兴国八年入韩邸,景德元年正月为美人,大中祥符二年正月进修仪,五年五月封德妃,十二月立为皇后。干兴元年二月遗制尊为皇太后,军国事权兼取处分。天圣二年十一月行册礼,以郊祀毕,上尊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明道二年籍田,朝庙礼毕,加上尊号曰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三月二十九日崩,年六十四。谥曰章献明肃,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五年十月升祔太庙真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惠杨太后
章惠杨太后
【宋会要】
章惠皇后杨氏,崇仪使、赠忠武军节度使、兼侍中知俨之女。景德元年正月为才人,大中祥符二年正月进婕妤,六年正月进婉仪,七年六月封淑妃,干兴元年二月遗制为皇太妃。明道二年,章献明肃皇后崩,尊为皇太后。景佑元年,加号保庆皇太后,以所居合为保庆殿。三年十一月四日崩,年五十三。谥曰庄惠,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熙宁二年十月奉神主瘗于陵园。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章懿李太后
章懿李太后
【宋会要】
章懿皇后李氏,左班殿直、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汉东郡王仁德之女。大中祥符九年二月为才人,天禧二年九月进婉仪,干兴元年四月进顺容,天圣十年三月封宸妃。生仁宗皇帝。明道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崩,年四十六。二年四月尊为皇太后,谥曰庄懿。初葬洪福院,十月,陪葬永定陵,祭奉慈庙。庆历四年十一月改今谥。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仁宗郭皇后
仁宗郭皇后
【宋会要】
仁宗(圣)[皇]后郭氏,崇仪副使、赠忠武军节度使、中书令兼尚书令允恭之女。天圣二年九月立为皇后。明道二年十二月自请入道,诏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紫,名清悟,居长宁宫。景佑元年八月出居外宅。十月赐号金庭教主、冲净元师,出居安和院,名曰瑶华宫。二年十一月八日迁于嘉庆院,暴薨。年二十四。三年正月追册为皇后,葬礼用孝章皇后故事,起陵台于奉先资福禅院。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慈圣光献曹皇后
慈圣光献曹皇后
【宋会要】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枢密使、检校太师兼侍中、赠鲁王彬之孙,尚书虞部员外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秦王 之女。景佑元年九月立为皇后,十一月行册礼,嘉佑八年三月尊为皇太后,四月权同听政,治平元年五月降手书还政。二年十一月行册礼,四年正月尊为皇太后,居庆寿宫,熙宁二年四月行册礼。元丰二年十月二十日崩于庆寿宫,年六十二。谥曰慈圣光献,三年三月陪葬永昭陵,祔太庙仁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温成张皇后
温成张皇后
【宋会要】
温成皇后张氏,石州军事推官、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安定郡王尧封之女。幼入宫,为御侍。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进封才人、修媛。后忽被疾,请下迁为美人。八年十月封贵妃。生庄顺、庄定、庄慎三大长公主。皇佑六年正月八日薨,年三十一。追册为皇后,谥曰温成。葬奉先资福禅院,立庙于园侧,以知制诰岁时行礼。嘉佑七年正月更庙为祠殿,遣宫臣以常馔致祭。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真宗章怀潘皇后此条原批:「移前。真宗郭后前。」
真宗章怀潘皇后此条原批:「移前。真宗郭后前。」
【宋会要】
真宗章怀皇后潘氏,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美之女。雍熙二年闰九月归于襄邸,五年封莒国夫人,端拱二年五月三日崩,年二十二。至道三年六月追册为皇后,谥曰庄怀,陪葬永昌陵,祭别庙。庆历四年十月改今谥,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升祔太庙真宗室。此条附「仁宗温成张皇后」后,误。依《宋史 后妃传上》,当移于前「真宗母元德李太后」下。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宋会要】
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忠武军节度使、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卫王琼之曾孙,建雄军节度使、赠尚书令、康王继勋之孙,北作坊副使、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陈王遵甫之女。庆历十年三月归于藩邸,封京兆郡君。嘉佑八年四月立为皇后,治平二年十一月行册礼。生神宗皇帝、吴王颢、润王颜、益王頵、惠和、贤惠、贤德懿行、舒国四大长公主。四年正月尊为皇太后,居宝慈宫,熙宁二年四月行册礼。元丰八年三月一日诏丰:原作「圣」,误,今改。,应军国事权同行处分。五日,遗制尊为太皇太后,应军国事权同行处分。元佑二年九月行册礼。八年九月三日崩,年六十二。谥曰宣仁圣烈。九年二月七日陪葬永厚陵,祔太庙英宗室。《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七。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钦成朱皇后
钦成朱皇后
【宋会要】
神宗钦成皇后朱氏,赠太保士安之女。初入宫,为御侍。熙宁八年正月进才人,九年十二月进婕妤,元丰二年九月进昭容,五年八月封贤妃,七年正月进封德妃,八年三月尊为皇太妃,居瑞圣宫,元佑二年九月行册礼。生哲宗皇帝、楚王似、贤穆、贤康、贤孝、贤宜、贤靖五长公主。后本姓崔,父杰,幼育于任廷和家,最后依朱氏。绍圣中访知其故,时以后姓氏已布中外,不复归姓,唯赠杰、廷和皆太师。崇宁元年二月十六日崩,年五十一。追尊为皇太后,谥曰钦成。五月二十四日陪葬永裕陵,祔太庙神宗室。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钦慈陈皇后
钦慈陈皇后
【宋会要】
哲宗钦慈皇后陈氏,赠太尉守贵之女。初入宫,为御侍。元丰五年十一月进才人,八年四月进美人。生徽宗。元佑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崩,年三十六。七月赠充仪。绍圣三年四月,徽宗以遂宁郡王出门,赠贵仪。元符三年正月追号皇太妃,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十七日追尊为皇太后,谥曰钦慈。初葬多庆院,五月六日陪葬永裕陵,祔太庙神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哲宗昭怀刘皇后〕
〔哲宗昭怀刘皇后〕
【宋会要】
哲宗昭怀皇后刘氏,赠太师、东平郡王安成之女。初入宫,为御侍。绍圣元年四月封平昌郡君,二年五月进美人,十月进婕妤,元符二年立为皇后,行册礼。三年五月号元符皇后,崇宁二年二月进号太后,五月行册礼,居崇恩宫。政和三年二月九日崩,年三十五。谥曰昭怀。五月二十七日陪葬永泰陵,祔太庙哲宗室。《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九。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显恭皇后王氏,德州刺史、赠太师、荣国公藻之女。元符二年六月归于端邸,封顺国夫人。三年二月立为皇后,崇宁二年六月行册礼。生钦宗皇帝「帝」,原误作「后」,今改。、荣德公主。大观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崩,年二十五。谥曰静和。十二月二十七日陪葬永佑陵,祭别庙。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改谥曰惠恭,绍兴七年六月一日改今谥。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显肃郑皇后〕
〔显肃郑皇后〕
显肃皇后郑氏,检校太师、升海军节度使绅之女。元符三年十二月为才人,建中靖国元年八月进美人,十月进婕妤,十二月进婉仪,崇宁元年十一月封贤妃,二年五月进封淑妃,三年二月进封贵妃。大观四年十月立为皇后,政和元年二月行册礼。生兖王柽、嘉德、安德、寿淑、崇淑、成德公主。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尊为道君太上皇后,靖康元年三月居宁德宫。二年二月从徽宗北狩,建炎四年九月五日崩,年五十二。绍兴七年六月十一日谥曰显肃,十二月十日祔太庙徽宗室。十二年八月梓宫还临安,十月七日权攒永佑陵。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显仁韦皇后〕
〔显仁韦皇后〕
显仁皇后韦氏,赠太师、韩王安礼之女。崇宁五年封平昌郡君,大观元年二月进才人,六月进婕妤,二年进修容,生高宗皇帝。靖康元年十一月进位龙德宫贤妃,二年二月从徽宗北狩,建炎元年五月尊为宣和皇后,绍兴七年三月尊为皇太后,十二年八月回銮,居慈宁宫。二十九年九月二十日崩,年八十。谥曰显仁。十一月二十六日权攒永佑陵,祔太庙徽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明达刘皇后〕
〔明达刘皇后〕
明达皇后刘氏,太师彦清之女。元符三年四月为御侍,崇宁元年十二月封寿安郡君「郡」,原误作「群」,今改。,二年三月进才人,三年七月进美人,四年四月进婕妤,大观元年二月进婉容,九月进婉仪,二年正月进德妃,二月进淑妃,三年四月进贵妃。生济阳郡王棫、祈王模、秦王榛、茂德、安淑、洵德公主。政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薨,年二十七。谥曰明达懿文,葬昭先积庆院。九月二十日追册为皇后,止以明达为谥,即茔所为园陵,置祠殿,祭别庙。十月三十日,诏即本家建德隆殿。
【宋会要】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钦宗朱皇后〕
〔钦宗朱皇后〕
钦宗皇后朱氏,故少傅、恩平郡王伯材之女。政和六年纳为皇太子妃。七年十月生嫡皇孙大宁郡王谌。宣和七年十二月立为皇后,靖康二年四月从钦宗北狩。同上。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明节刘皇后〕
〔明节刘皇后〕原批:「此在前」,明节为徽宗后
,当在钦宗朱皇后之前。又,「朱皇后」条批云:「此在后」。
明节刘皇后,兴宁军节度使、龙德太一宫使宗元之女,十岁入宫中。政和三年闰四月自宫人为才人,八月进美人,九月进婕妤,五年六月进婉容,六年十一月进婉仪,十二月进贤妃,八年六月进淑妃,宣和二年进贵妃。生建安郡王幧、嘉国公椅、英国公穗、和福公主。三年四月薨,年三十三。五月追册为皇后,谥曰明节明节:《宋史》作「明节和文」。,葬昭贤马昭贤马:疑有误。明节皇后既与明达皇后同葬一处,应与上文同为「昭先积庆院」。,祔明达皇后寝园之西北隅隅,原误作「偶」,今改。。《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九。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高宗懿节邢皇后
高宗懿节邢皇后
【宋会要】
高宗懿节皇后邢氏,徽猷阁待制、赠少师、追封嘉国公焕之女。政和五年四月归于康邸,封嘉国夫人。靖康二年二月,侍显仁皇后从徽宗北狩。建炎元年五月四日立为皇后。绍兴九年六月二日崩,年三十四,谥曰懿节。十二年七月六日祔太庙别庙。八月梓宫还临安,十月七日权攒祔永佑陵。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孝宗安穆郭皇后〕
〔孝宗安穆郭皇后〕
孝宗安穆皇后郭氏,后改成穆。度远军节度使、赠太师、追封荣王瑊之女。绍兴十四年正月十九日封咸宁郡夫人,生庄文太子、魏王恺、皇太子惇、邵王恪。二十六年六月二日崩,年三十一。三十年八月十三日赠淑国夫人,三十一年九月十七日加赠福国夫人,三十二年六月四日追封皇太子妃,八月二十六日追册为皇后。九月二十三日上谥曰恭怀,十月二十八日改今谥。十二月二十七日祔太庙别庙,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九。
绍熙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改谥成穆,谥议事中兼直学士院兼实录院同修撰楼钥撰,册文右丞相赵汝愚撰按:原「绍熙五年」至「赵汝愚撰」原在《宋会要后妃一》P ,今按天头原批移入。。《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十一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安恭夏皇后〕
〔安恭夏皇后〕
安恭皇后夏氏,后改成恭。赠太师、追封信王协之女。绍兴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封齐安郡夫人,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进位贤妃,隆兴元年十月二十五日立为皇后,二年正月六日行册礼。干道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崩,年三十二。七月十七日上谥曰安恭,闰七月二十一日祔太庙别庙,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同上。绍熙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改成恭,谥议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兼实录院同修撰楼钥撰,册文右丞相赵汝愚撰。「绍熙五年」至「赵汝愚撰」原在《宋会要后妃一》
,今按天头原批移入。《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十一。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成肃谢皇后〕
〔成肃谢皇后〕
皇后谢氏,赠太师、追封忠王宁之女。绍兴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封咸安郡夫人,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进封婉容,隆兴二年二月十一日进位贵妃,淳熙三年八月十四日立为皇后。十月五日行册礼原批文有云,下接后页册文参知政事龚茂良撰。」但《后妃一之八》有「成肃皇后谢氏,淳熙三年八月十四日立为皇后,十月十五日行册礼」一段文字,与上文重复,删去。。册文参知政事龚茂良撰。绍熙元年正月一日恭上尊号曰寿成皇后,册文参知政事王蔺撰。庆元二年十月三日恭上尊号曰寿成惠慈皇太后,册文知枢密院事郑侨撰。六年八月十六日加上尊号曰寿成惠慈太皇太后。十月十四日礼部太常寺言:「依淳熙十四年礼例,候三年丧毕行礼。」诏依。嘉泰二年十二月四日加上尊号曰寿圣慈佑太皇太后,册文右丞相谢深甫撰。开禧三年五月十六日崩于寿慈殿。八月二日上谥曰成肃肃,原阙,据《宋史 后妃传下》补。,议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卫泾撰原无「泾撰」二字,今补入。,册文右丞相陈自强撰,攒祔于永阜陵「攒祔于永」四字:原无,据《宋史 后妃传下》补。,二十九日祔太庙孝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光宗李皇后〕
〔光宗李皇后〕
光宗后李氏据前体例,补「光宗」二字。,庆远军节度使、赠太师追封楚王道女道,原阙,据《宋史 后妃传下》补。,隆兴二年四月十八日封荣国夫人,闰月十二日进封定国夫人,干道七年三月一日立为皇太子妃,淳熙十六年二月二日立为皇后。绍熙元年正月十九日行册礼,册文同知枢密院事葛邲撰。庆元二年十月三日上尊号曰寿仁太上皇后,册文参知政事何澹撰。六(月)[年]六月四日崩于慈仪殿,八月一日上谥曰慈懿,谥议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邵文炳撰,册文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何澹撰。二十日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九月二日祔太庙光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宁宗恭淑韩皇后〕
〔宁宗恭淑韩皇后〕
宁宗恭淑皇后韩氏,庆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师、崇国公同卿之女。淳熙十二年八月封新安
郡夫人,十六年五月进封崇国夫人,绍熙五年七月六日立为皇后,庆元二年十月六日行册礼,册文签书枢密院事叶翥撰。六年十一月七日崩于坤宁殿。十二月十八日上谥曰恭淑,谥议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陈宗召撰,册文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何澹撰。二十日攒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二十八日祔太庙别庙。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恭圣仁烈杨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
恭圣仁烈皇后杨氏,故保义郎、累赠太师尚书令、追封齐王渐之女。庆元二年三月封平乐郡夫人,三年四月进封婕妤,五年五月进封婉仪,六年二月进位贵妃,嘉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立为皇后,三年二月六日行册礼,册文知枢密院事陈自强撰。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三日宁宗遗制尊为皇太后。宝庆三年正月(缺)正月(缺)签书枢密院事陈贵谊撰,册文知枢密院事薛极撰。四月二十八日陪葬永茂陵,五月十三日祔太庙宁宗室。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皇后皇太后杂录
皇后皇太后杂录
【宋会要】
真宗咸平二年闰三月三日「二」原作「一」,误。按《宋史真宗一》:咸平二年闰三月「己丑,上皇太后宫名曰万安。」是「闰三月」在「二年」不在「一年」。,宰臣张齐贤等言:「谨按汉制,帝母称长乐宫。又唐穆宗郭太后居兴庆宫,号兴庆太后,敬宗王太后居义安宫,号义安太后,文宗萧太后居积庆宫,号积庆太后。今皇太后宫室之制有所未备,臣等请命有司为皇太后建宫立名,以称陛下奉承慈颜、孝治天下之志。」诏曰:「朕欲时奉皇太后颜色,宜近朕所居,修建宫殿,贵便于晨省。」仍以万安宫、万安殿为名,遂以滋德殿为宫。
三年八月三日诏:「自今皇太后物皆曰恭上。」先是,帝谓宰臣曰:「朕览前代帝王故事,凡献皇太后物皆曰奉上,恐未协尊称。」故有是诏。
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八日,中书门下上言:「按《汉书 百官表》,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更名长信少府。注云,以太后所居为名也。居长信宫则曰长信少府,居长乐宫则曰长乐少府。又云,长乐卫尉不常置。万安宫本因明德皇太后特建,今明德皇太后上僊,万安宫废置,合依宫官之例。」诏恭依。复以宫为滋德殿。
六年六月十一日宗正寺言:「准制,册德妃为皇后,合编入属籍。」从之。
干兴元年仁宗即位未改元。二月二十三日,礼仪院言:「准遗制,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其所降制,命群臣上表。凡文字名称等,望下两制与崇文院检讨官同详定以闻。又所降批答欲首云『览表具之』,末云『所请宜许或不许』。」并从之。宰臣请所御何殿,皇太后遣内侍都知张景宗宣谕曰:「虽勉奉遗旨,将来嗣君视事,当朝夕在侧,冀申保护,何须别御殿也。当深体此意,以定仪式。」
二十四日,内降皇太后手书曰:「先帝以嗣君之托,所以遗制之中,权令处分军国事。勉遵遗命,不敢固辞。自今中书、枢密院事进呈皇帝后,并依例程进入文书印画,亦不妨内中子细看览,或事有未便,即当与皇帝宣召辅臣商议。若事关机要,亦许非时请对,即不必预定奏事日限。盖念先朝理命务合至公,其于文武大臣、内外百辟推诚委任,断在不疑。缅料忠贤,各怀恩义,必能尽节,以佐昌朝。顾予菲躬,得守常制,兴言及此,五内摧伤。」先是,中书、枢密院奏:请每五日一次皇太后与皇帝同御便殿,出帘奏呈公事,既依奏,已而复有此命。
三月十六日礼仪院上言:「内外命妇入见皇太后,请于内中别设客殿。唯长公主并亲王夫人许殿上起居,自余内命妇并立殿下。仍度宫庭设次,不得交杂往还,其班序次第及表状文字专委职掌之人管干收接。如有犯者,并奏取旨。」从之。
七月十一日,中书、枢密院上表请皇太后特遵大行皇帝遗制,每五日一次与皇帝同御便殿,许中书、枢密院奏事。表三上,从之。
八月八日始御
承明殿,宰臣率百僚诣内东门东上合门拜表称贺,中书、枢密院请军国机宜及臣僚恩泽并进呈取旨,若常事即依旧进入文字,候印画付外施行。若事从别旨,有未可行者,即于御前纳下,再候指挥。其日殿上垂帘,皇帝座亦在帘内,辅臣以次奏事,屏去左右侍卫。如有军机急速,即不限五日,并许非时请对及宣召合门前一日奏裁。并从之。初,丁谓定皇太后称「予」,于是中书与礼仪院参议,每下制令称「予」,便殿处分事称「吾」。诏并止称「吾」。初御承明殿,冯拯等再拜舞踊,皇太后哀恸久之,令内侍宣谕曰:「予不欲行垂帘御殿之仪,卿等累请,辞不获已,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拯等言,皇太后临朝,盖先朝顾命之托也
仁宗天圣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皇太后手诏,文武臣僚今年南郊更不得上表请加尊号。
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群臣请加上尊号曰「应元崇德显功隆运仁寿慈圣皇太后」,表三上,不许。
明道元年十二月九日,太常礼院言:「皇太后赴太庙,乘玉辂,服祎衣花钗冠,其行礼服衮衣仪天冠。」从之。
二年四月八日,太常礼院言:「尊皇太妃杨氏为皇太后,百官通奏于皇太后,言笺,不称表。其称谓则曰殿下,若教旨懿慈。」诏从之。先是,大行皇太后遗诰曰:「皇太妃与吾同事先朝,备彰懿范。自今朝之临御,亦共赞于内谋。爰属兹辰,允当崇奉。宜尊为皇太后。往者皇帝践祚,方幼冲年,吾禀先帝遗言,权助军国。今皇帝统临一纪,盛德日新,此后听断,一依祖宗旧规。如有军国大事,皇帝与皇太后内中裁旨商量。」是时帝久临御,威德已着,中外企望亲政。及宣诰之际,尚有「裁旨商量」之语,往往窃议,浸淫上闻。翌日令中书门下掇去遗诰内所载皇太后事,不须颁告天下。有司因得用咸平旧章以正其礼。
景佑元年九月二十六日诏,皇太后宜令宫禁上下此后并以保庆皇太后为称,并题所居殿额。
嘉佑八年英宗即位未改元四月八日诏曰:「朕承大行之遗命,嗣列圣之丕基。践祚之初,御哀罔极。遂罹疾恙,未获痊和。而机政之繁,裁决或壅。皇太后母仪天下,子育朕躬,辅佐先朝,练达庶务。因请同于听览,蒙曲赐于矜从。俾缓忧勤,冀速康复。候将来听政日,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太常礼院奏:「请自十一日皇帝同皇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中书、枢密院合班起居,以次奏事,或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皇太后处分称『吾』,其日群臣进名起居于内东门。」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五月十三日,皇太后手书付中书曰:「日者昊天不吊,先帝上宾。遽扬末命之言,方结未已之痛。而皇帝践祚之始,御哀过情,忽传诏于外廷,请预闻于庶政。载念承邦之重,累申还辟之文。皇衷未回,群听犹郁。顾人子之诚虽至,然国家之
事靡安。况日听治朝,躬发神明之断;出驰禁跸,众闻舆马之音。百姓莫不交欣,三灵以之荐祉。吾尝视前史之戒,思累圣之图,将退饬于母仪,庸进强于君德。从容房闼,不亦美欤 」先是,帝即位感疾,大臣以命令无所出,遂请皇太后权同听政,以安人心。初议于内东门垂帘奏事,而帝方服药,权居柔仪殿东合之西室,皇太后居其东室。辅臣日入东合候问圣体,因奏事。至五月二十七日,帝初御延和殿,至六月三日,复不出,唯辅臣得入对柔仪,退诣内东门小殿,帘外覆奏事于皇太后。至七月十三日,帝始间日御前后殿,视朝听政。辅臣每退朝,入内东门小殿覆奏事如初。皇太后再出手书还政,大臣以白帝,辄留之不下。至是,皇太后以帝躬康复,故降手书,遂撤小殿帘帷,不复处分军国事。
七月十六日诏曰:「顷以嗣承大统,方执初丧,过自摧伤,遂婴疾恙。皇太后尊居母道,时遘家艰,闵予哀号,俯徇诚请。勉同听览,用适权宜。赖保护之勤劬,获清明而康复。恭惟坤德之至静,实厌事机之久烦。迨此弥年,荐承谆诲。顾寔繁于庶政,难重浼于睿慈。而方国多虞,则共济天下之务;惟时无事,亦宜享天下之安。先民有言,无德不报。虽日用三牲之养,未足尽于予心,而形于四海之风,必务先于孝治。惟是事亲之礼,盖存有国之规。当极尊崇,以称朕意。应合行仪范等,令中书、门下、枢密院参议以闻。」
十九日诏:「皇太后称『圣旨』,出入唯不鸣鞭,他仪卫如章献明肃太后故事。有所取索,本合使臣录圣旨付所司,事属中书枢密院者,使臣具申状,皆覆奏即施行。」
二十一日中书、门下之表:「伏以蓄非常之施者,必获非常之报,举极隆之典者,必有极隆之名。而况廓帝母之深居,揭宸庭之大顺,宜图懿号,式表常尊。恭惟皇帝陛下,秉德自天,乘时出震,大横之兆,夏启以光,《小毖》之诗,成王求助。赖穹苍之降佑,复宗社之垂休。外则多士协忠,终济艰难之务;内则慈闱辅治,益恢顾复之恩。同大政以踰年,顺 情而复辟。臣等窃谓:极天下之养,未足以报其仁,严禁闱之称,乃所以崇其位。稽参近古,蔚有前规。在汉之隆,实居长乐,有唐之盛,亦阐义安。斯皆保承承继继之昌,达尊尊亲亲之义。下推子道,上奉坤仪。臣等订正遗章,讲明大法。入以摽九重之奥,烂乎有文;出以训百行之源,莫加于孝。愿闻俞旨,俯亮愚衷。臣等不胜大愿,请以皇太后所居为慈寿宫,殿为慈寿殿。」诏恭依。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未改元。四月四日,太常礼院言:「参详到太皇太后已有治平元年所定仪范外,皇太后出入仪卫:御龙、骨朵子直都虞候、都头、副都头各一名,十将、长行共三十人,弓箭直、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各一名,十将、长行共二十人。皇太后、皇后
常出止用正副金涂银装白藤舆各一,上覆泬榈屋,饰以凤辇宫服,同乘舆平头辇之制。咸平中,万安太后与上设行龙六,制饰率有加焉。今来皇太后出入所乘,伏请依万安太后舆制造。所请有金铜坐车子等即于礼典不载,合依自来体例施行。」并从之。从皇太后仪视太皇太后,唯不呼万岁。
神宗熙宁元年三月十五日,中书、门下上言:「伏以太皇太后辅佐仁祖之久,参决英庙之初,内协和于六宫,外敉宁于百度,成功不处,复辟之明。皇太后诞育圣躬,布宣阴教,动循共俭之训,允隆顾复之恩。陛下日欸慈闱,躬修色养。臣等以谓其施博者其报厚,其实茂者其名闳。故汉尊长乐之宫,唐揭兴庆之号。本朝当咸平之际,明德飨万安之名,于岁时而奉觞,即躬省而改筑。质于典册,具有故常。足以兴隆母仪兴:原作「亡」,今据文意改。,首善风教,置而未讲,阙孰甚焉。臣等不胜大愿,请命有司稽考旧典,特建太皇太后宫殿,并以庆寿为名,皇太后宫殿并以宝慈为名。」诏荅曰:「朕闻孝莫大乎尊亲,尊亲莫大乎以天下养。顾惟寡德,获承丕绪,富兼四海,荣奉两宫。虽晨昏不远于慈颜,而居室尚仍于旧贯。四时温凊,未通阴阳之和;三朝庆贺,莫容仪物之盛。有稽营建,兹用慊然。后览奏陈,请图改筑。历援故事,并揭华题,事协尊崇,理为宜称。所请宜允。」后过谅闇,令有司检举施行。后庆寿宫建庆寿、萃德二殿,宝慈宫建宝慈、姒徽二殿。
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太皇太后迁居庆寿宫。
七月二十二日,皇太后迁居宝慈宫。
六月二十六日诏:「两宫毕工,事干尊奉。提举及干当官张若水等推恩各有差。」
元丰六年七月十二日诏:「祔孝惠、孝章、淑德、章怀皇后于太庙。」后二日诏曰:「朕若稽古昔,是正礼文。永惟四后之慈,实佐三朝之圣。载涓谷旦,参订仪,升自閟宫,祔于太室。侑禘夆四时之飨,协天地一体之文。嘉娱神心,称秩祀事。宜均庆泽,以暨后昆。四后之家,宜推其长一人,已仕者迁一官,未仕者与初等官。」
八年三月一日诏曰:「朕膺昊穹之腃命,缵列圣之丕图,夙夜积勤,兴居爽豫。永惟四海之广,虑拥万机之繁。皇太后德盛母仪,道隆坤载,圣性聪哲,达于几深,仰叩慈仁,许同听断,庶专调护,早遂康和。应军国事并皇太后权同处分,候康复日依旧。」先是,三省、枢密院奏皇太后权同听政,候康复日依旧。帝顾视首肯,既退,即移班近东垂帘见皇太后,具所奏以闻,皇太后泣许,故有是诏。
五日遗诏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应军国事并权同行处分。
七日制德妃朱氏加号皇太妃,其合行册礼令有司检详典故以闻。时哲宗已即位未改元。
四月六日礼部言:「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当行册礼,请如故事,在三年之外。」从之。
十八日,诏太皇太后
母鲁国夫人李氏进封韩越国太夫人。
五月二日,诏太皇太后母韩越国太夫人凡给赐倍常仪。
六月八日,尚书礼部言:「太皇太后生辰旧所供奉物于令式宜增一倍。冠朵旧用朵子九及花五亦各增为十二之数。皇太妃生辰节序宜用皇后例。」从之。
十二日,诏:「皇太妃出入宜乘檐子,令所属议制度及仪卫恩数以闻。」于是礼部尚书韩忠彦等言:「檐子当用牙鱼凤为饰,伞用青罗,命妇上笺,宫人称慈旨,升阶上拜。应礼物太皇太后、皇太后于皇太妃称赐,皇帝于皇太妃称奉。百官不称臣。应有该载未尽,令所属比附所定礼仪施行。」从之。
八月二日,诏:「太皇太后遇大礼兴龙、坤成节,亲属恩泽及冠帔之数,并以临时所得指挥取旨施行。」
八日礼部言:「皇太妃冠服之属,减皇后五分之一。」诏翰林学士、给、舍、礼部、太常寺同详定。后翰林学士邓温伯等言:「参详皇太妃冠服礼令不载,亦无故事。请参酌裁定其生日节序,请损皇后五分之一。」诏依。所定内冠朵用牙鱼。
十月二十二日,诏皇太妃出入上下檐子并于内东门内会通门前 下。
十二月十二日,礼部言:「皇太妃欲依皇后例供进新历。」从之。
哲宗元佑元年正月十二日,诏:「太皇太后出入仪卫及从驾臣僚对御赐茶酒等仪式,并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内不可考者,依慈圣光献皇后例施行。」
闰二月八日,诏皇太妃遇圣节及生日更与骨肉一人恩泽。
十九日,诏赐宰臣韩缜:「省所上表,请建太皇太后宫殿,宫曰崇庆,殿曰崇庆寿康;皇太后宫殿,宫曰隆佑,殿曰隆佑慈徽,事具悉。朕以诏承大统,奉事两宫,循六世之燕谋,极万方之至养。露章来上,引义甚明。谓德厚者报隆,而礼盛者文缛。宜开中禁,仰奉慈仪。崇长信之名,备洛书之介福;揭东朝之号,绍太姒之徽音。若稽古初,具存典册。汉家致孝,有朝夕上食供御之廷;唐室承颜,有岁时踵门庆贺之礼。逮于列圣,咸有旧章。顾惟冲人,敢忘继序 所请宜允。候过谅阁,令有司检举。」
四月八日,尚书礼部言:「太皇太后恩礼已准章献明肃皇后故事,今坤成节所奉已增一倍,其岁时合供奉物亦当依此。」诏更不增奉。
十二月六日,太皇太后诏曰:「近中书省检详故事,将来服除,百官当拜表上尊号。可依元丰三年诏书,更不检举。」
二十二日中书省言:「太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合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用玉宝方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龙钮。」从之。
三年六月四日,三省奏尚书吏部言:「同进士出身陈仲宜状,自三班奉职 应合换判、司、簿、尉。为系太皇太后姑之子,依昭宪皇后族孙杜藻例,特与初等职官。今欲少损恩例,与知、令、录。」太皇太后曰:「安敢比用昭宪体例,兼非本宗,只今依条。」
七月
九日,太皇太后手诏:「皇帝嗣位,于兹四年。皇太妃以恭俭之德,鞠育之恩,虽典册以时奉行,而情文疑有未称。皇帝以祖考之奉,尊无二上,而吾推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其推天下之养,以慰人子之心。宜下有司,寻绎典故。」于是诏檐子饰以龙凤,伞用红罗,从卫人各有加,人数见仪卫门。冠服度数并依皇后,其详见冠服门。生辰合奏恩泽之类亦如之。
八月十四日,诏「皇太妃宫合依皇后所居制度,惟不设鸱尾。」先是,辅臣言:「礼官已议皇太妃礼仪依皇后,宫合亦当准此。缘外廷不见宫禁制度。」太皇太后曰:「皇后所居一小殿有鸱尾,今已展修。皇太妃合惟不设鸱尾,为是皇帝诞育之地,更不欲迁。」遂降此诏。
十月十四日,诏「皇太妃仪制已依皇后,其所居宫合合与不合称殿及立殿名,其考议闻奏。」于是礼部、太常寺言:「皇帝推崇母道,皇太妃仪制当依皇后。缘尊无二上,理有屈伸。兼检会历代及国朝典故,皇太妃即无称殿及立殿名之制,请如故事。」从之。是日,辅臣奏礼官所议于延和殿。太皇太后曰:「既言并依皇后,应须一一如此。」文彦博曰:「事固有不可尽同者,臣下于皇后有臣妾之称,于太妃则否。晋宋间议论亦曰位号不极,礼不尽恭。」太皇太后又曰:「汉、唐有典故否 此事非因人有求,乃吾思虑所及,恐于礼有阙,故与卿等商议。」佥曰:「汉、唐非正之事不可用于圣朝,若稽典故,当依礼官所定。」
闰十二月十五日,太皇太后手诏曰:「官冗之患,所从来尚矣。流毙之极,实萃于今。以阙计员,至相倍蓰。上有久闲失职之吏,则下有受害无告之民。故命大臣,考求其本。苟非裁损入流之数,无以澄清取士之源。吾今自以眇身率先天下,永惟临御之始,尝敕有司,荫补私亲,旧无定限,自惟簿德,敢配前人 已诏家庭之息,止从母后之比。今当又损,以示必行。夫以先帝顾托之深,天下责望之重,苟有利于社稷,吾无爱于发肤。矧此恩私,实同毫末。忠义之士,当职此诚,各忘内顾之心,共成节约之制。今后每遇圣节、大礼、生辰合得亲属恩泽,并四分减一。皇太后、皇太妃准此。」先是,太皇太后宣谕辅臣,欲减亲属恩泽,佥曰:「陛下临朝,本殿恩泽自当不限人数,向来止用皇太后例已是数少,何可复减 」太皇太后曰:「今来官冗自宰执以下恩泽皆有减损,本家亦须裁定。要自上始,所贵均一。」佥曰:「此盛德事,容臣等别具进呈。」遂降此诏。
四年八月二十六日,太皇太后手诏:「皇帝临御,海内晏安,五经季秋,再讲宗祀。克有君德,以享天心,顾吾何功,获被斯福 今有司因天圣之故事,修会庆之盛礼,将俾文武称庆于廷。吾自临决万几,日怀祗畏,岂以菲薄之德,自比章献之时 矧复皇帝致贺于禁庭,群臣奉表于闱佐。礼文既具,夫又
何求 前朝旧仪,吾不敢受。将来明堂礼毕,更不受贺,百官并内东门拜表。」先是,礼官言:「天圣中南郊礼毕,皇太后御会庆殿,皇帝于帘内恭谢,百官称贺于廷,升殿赐酒,辅臣以故事奏禀于延和殿。」太皇太后谕止之,遂降此诏。
十一月二十二日,太皇太后复诏曰:「王朝盛会,礼见 臣。今有司欲依天圣故事,行会庆称贺之仪。顾惟菲薄,岂敢比隆于先后 来年正月一日更不御殿受贺上寿,皇帝御殿礼毕,百官并内东门拜表如常仪。」
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诏皇太后亲侄女三人并封郡君。
九年二月二十六日,诏曰:「比朕亲奉皇太后圣谕,皇太妃保育之德着于中外,皇帝虽已备极崇奉,而仪节之间,犹有未称。盖旧仪虽全比皇后,而宫合舆盖之制及出入所由宜有所加,苟于本朝祖宗以来母后之制有所差降,则褒隆之数可施行矣。其下礼部、太常寺,参考典礼仪制及臣僚上笺称名、命妇进见等仪式奏(门)[闻]。」于是群臣议皇太妃所居宫合建殿立名、所乘檐二改为舆、上设行龙五、出入宣德东偏门、百官上笺称殿下、自称姓名、命妇旧升阶上拜今改为殿下出入,仪卫率加于旧。帝又诏曰:「昨亲奉皇太后圣谕,皇太妃特与立宫殿名,殿名圣瑞。坐六龙舆,进黄伞,出入由宣德正门。朕常思皇太妃尊奉之礼未至周尽,今奉玉音,不胜惓惓,卿等可并臣下称呼讲议奏闻。」于是三省议皇太妃坐龙凤舆、伞红黄兼用、遇从皇太后出入止用红,应宫中并依皇后仪制称臣妾外,命妇入内准此。有司供纳之物并称进奉,余依礼官所定。从之。
绍圣元年闰四月十八日,诏改隆佑宫曰「慈德宫」,前殿曰「慈德」,中殿曰「仁明」,后殿曰「寿昌」。
十月十二日,以武安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公绘为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恩州团练使向宗回为相州观察使,荣州团练使向宗良为利州观察使。上以宗回等皇太后近属,恭谨少过,故有是命。
十三日,诏「昨议裁损,中外奏荐宣仁圣烈皇后欲以身率群下,故于亲属恩泽首行四分减一指挥。今兹于奉亲之礼不宜一例裁损,所有皇太后、皇太妃亲属恩泽四分减一指挥宜罢。」
十一月二十四日,礼部言:「明年正旦朝贺,以宣仁圣烈皇后服制未除,于礼合罢。欲其日百僚诣东上合门拜表称贺,次诣内东门拜表贺皇太后,拜笺贺皇太妃。」从之。
二年三月二日,诏皇太妃生辰祗应人推恩依皇太后条例。
五月二十一日,帝谕辅臣曰:「皇太后尝有旨令立皇太妃宫殿名,向礼(宫)[官]止请建殿立名,未尝及宫名,其审议之。」同知枢密院事曾布曰:「皇太妃宫乃陛下降诞之地,今欲名圣瑞,亦宜以圣瑞名宫。」从之。
十月七日,诏皇太妃合奏亲属恩数并视皇太后例,圣节大礼亦如之。
三年九月三十日,诏:「皇后孟氏可上皇后册宝,废居瑶华宫,赐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赐紫,名冲真。其居处供帐服用禀给之类务从优厚,称朕所以始终待遇之意。」
四年正月五日,诏:「皇太妃昔从任氏并继父朱氏,依礼制各以封赠。近访求,适父母悉已物故,未曾明言于朝,乞赐恩礼。其崔杰并李氏可拟始封品秩进呈。皇太妃姓氏已布告中外,更不归宗,止续朱氏旧称。任氏虽非父母之家,亦系近戚,存亡恩命,更不追正。每岁所得亲属恩泽,并奏荐朱、任二家。」
元符二年九月二日,宰臣章惇等上表言:「中宫虚位,历载于此,宜有建立,协修阴教。望于定省两宫之暇,祗禀慈训,登崇贤淑,正位内治。备举典册之盛,俯慰中外之望」。诏荅曰:「后听内治,以风四方。昔之盛王,茂建贤德。朕若古明训,慎于东求。卿等职在秉钧,诚深体国。以长秋之虚位,援故实而有言。当禀两宫,即颁礼命。用承天佑,俯慰群情,所请宜允。」
七日,内出手诏曰:「朕以卿等上表请建中宫事禀于两宫,皆以为莫宜于贤妃刘氏。柔明懿淑,德冠后宫,诞育元良,为宗庙万世之庆。中宫特建,非斯人其谁可当 所宜备举典册,以正位号。恭依慈训,即颁礼命。」
三年徽宗即位未改元正月十二日,上召辅臣面谕章惇等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又顾曾布曰:「事初即再三告太后,乞同听政。」布曰:「陛下圣德谦悒,乃欲如此。然长君无此故事,不知太后圣意如何 」上曰:「皇太后已许,方敢指挥。兼遗制未降,可增入。」
十三日,诏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并依嘉佑、治平故事施行。三省检会嘉佑、治平故事,皇帝御前后殿,辅臣奏事,退诣内东门帘前覆奏皇太后,皇太后不御殿,百司不奏事,不立生辰节名,不遣使契丹。诏恭依。
十四日,诏先皇帝皇后建宫殿并以元符为名,仍号元符皇后。同日手诏:「朕奉皇太后圣谕曰:『皇帝以践祚之初,请权同处分军国事。遭家不造,所不忍闻。皇帝仁孝,至再至三,继之以泣,勉从动情,暂济艰难,非久便当。退处房闼,除不御前后殿等事已降指挥外,尚虑有司依循故事,如回避家讳之类,可并勿施行。宜布告中外,使谕此意。』朕躬被慈训,敢不奉承 」初,辅臣具天圣、嘉[FJF]佑、元丰故事进呈,天圣、元丰前御殿垂帘,立诞节,遣北使,避家讳,嘉佑末则不然,皇帝间日御前后殿,辅臣奏事退,诣内东门帘前覆奏而已。皇太后谕辅臣曰:「非久即还政,宜只用慈圣故事。」故有是诏。
十六日制曰:「圣人之德,无加于孝;天子之贵,必有所尊。朕遭家多难,绍国大统,恭念所生之重,永怀追远之情。故贵仪陈氏德范载于公宫,徽猷着于天下。辅佐先帝,警戒忧勤,诞育冲人,劬劳顾复。稽诸典礼,询于师言,有亲亲之恩,有贵贵之义。念之不见,感
春露之既濡;(慈)昊天之罔极。宜追号皇太妃,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奉册施行。」
同日诏求故皇太妃亲属。
二十三日,诏赠故皇太妃曾祖赠忠州防御使怀德为太保,祖内殿承制继荣为太傅,父赠右监门卫将军守贵为太尉,曾祖母而下皆封大国夫人。
二十八日,内降故皇太后亲属姓名并宗枝图付中书省,以长兄右班殿直陈永成为内殿承制、合门祗候,次兄三班借职永清为东头供奉官看班祗候,侄仲坚为左侍禁,其余亲族命官有差。
二月二日,三省言:「追尊故贵仪为皇太妃,缘称号无别,请哲宗皇太妃以『圣瑞』冠号。」从之。
同日辅臣诣帘前,太后谓辅臣曰:「皇帝圣明,本不须同听政,只愿勤请,不得已从之。公等必知此意,恐天下未能尽晓,须降手诏,令中外知本心非欲与政事也。」辅臣称赞而退。
三日上曰:「慈圣光献太后家恩礼当从优异。」辅臣对曰:「仁宗授英宗以天下,神宗先帝于慈圣家恩礼无不曲尽,今圣谕旨及此,臣等敢不钦承 」
四日,辅臣于帘前奏以上旨欲优与向宗回等迁官,皇太后曰:「外家岂可过与恩泽 恐贻笑中外,姑缓之。」
七日,皇太后手书付三省曰:「吾德薄,不敢上同明肃、宣仁,而远戒前代称制终身之失。自同听断,夙夜靡遑。本欲候先帝殿菆礼毕,即遂退处。皇帝圣孝,坚请再三,仍以山陵事重为言。故兹黾勉,有愧于心。止俟将来神主祔庙,便遵此志,吾意以决,可令中外闻之。」
十二日,诏皇后父左班殿直王藻为德州刺史,及追封三代。
十三日,三省进呈圣瑞皇太妃增崇仪物,除六龙舆不用,依旧只进龙凤舆外,余请依太常寺所定。从之。
同日,以朝奉大夫、尚书主客员外郎向紃等各转一官,太后弟侄命官者二十一人,以太后听政推恩也。
二十一日,诏皇太后殿使臣等并依宣仁圣烈皇后例推恩,各转一资资:原作「五」。据天头原批改。。
二十六日,诏皇太妃特与亲属恩泽二人,以上登宝位推恩故也。
五月七日,诏赠皇太后三代,以朝请大夫、尚书右司员外郎向紃为(古)[右]朝议大夫,朝请郎、尚书司封员外郎向纮为朝奉大夫,以皇太后复辟推恩也。
九日,上宣谕翰林学士承旨蔡京曰:「废后处瑶华,皇太后极所矜怜,今欲复其位号,召卿草制,词须平(几)[凡],不可过当,恐彰先帝之失。」京曰:「臣曾草废后诏,今又草复后制,未敢奉诏。」上曰:「皇太后言,昨先帝既废后,亦有悔意,曾语与皇太后。今先帝上僊,追前意与复位号,于理无嫌。」京曰:「古无两后,今日若出于皇太后恩怜,理亦无姑,但有复必有废,不知圣意如何 」上曰:「元符皇后先帝所立,位号已定,岂可更废 」京曰:「圣意如此,天下幸甚。」上曰:「卿于制词中可入三省议状不废元符、无嫌并后之意,使天下晓然知之。」京奉诏
而退。
十日制曰:「朕绍休烈圣,承训东朝,施惠行仁,既诞孚于有众,念今追往,用敦叙于我家。废后孟氏,顷自勋门,嫔于王室,得罪先帝,退处道宫,逮兹累年,克庸祗德。皇太后念仙游之寝邈,抚前事以兴悲,恻然深矜,示不终废。申崇位叙,还复宫庭。乃诏辅臣,具依审议。虽元符建号,已正位于中宫;而永泰上宾,固无嫌于并后。于戏!源情起义,盖示亲亲之恩;克己慎身,宜成妇妇之道。其率循于懿范,以上荅于深仁。往服茂恩,永膺多福。可复为元佑皇后。」
六月二十八日,皇太后手书付三省:「吾权同听断,本非吾志,艰难之初,欲上不敢。黾勉于兹,日计一日,苟可得已,宜不待时。乃者皇帝以哲宗山陵事重为请,故候祔庙礼毕,即遂退处。今皇帝圣智日跻,万务益习,仁明睿断,裁决中理,海隅苍生,咸被德泽。吾用慰心,顾复何虑。况山陵营奉就绪,引发有期,或不知止,则岂不蹈古人所戒而失『复子明辟』之义哉。可不候祔庙,止俟灵驾发引,罢同听断。」
是日,辅臣以手书进呈,上曰:「此月之初,皇太后已欲降此指挥。禁中涕泣拜请至于累旬,皇太后圣意坚确不回,不得已勉强恭依,可令学士院降诏。所有增崇礼数速议以闻。」
七月一日,诏曰:「朕奉皇太后手书,不候祔庙止俟灵驾发引,罢同听断。朕以眇身,获承大宝,实赖皇太后仁圣。敉宁万邦,遽奉玉音,靡遑安处,涕泣拜请,至于累旬。虽盛德徽猷,度越今古,顾惟不类,惧弗克胜。圣志莫回,未知攸济。勉遵慈训,深惕于怀。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七日,以皇太后罢同听政,姻戚族属迁秩命官者凡三十三人。
一十九日,诏曰:「朕祗膺宝图,夙赖慈荫。方决策艰难之际,实先定于睿谟;及临朝渊默之初,复仰烦于共政。惟明智之自择择:原不清,今补。,避成功而不居。亟下手书,退安房闼。岂惟前世母后之罕及,抑亦自昔圣贤之所难。至仁大恩,全德美,无物以称,非言可宣。朕日至寝门,躬修子道,殚四海之备养,得万国之欢心。夫惟有天下之功,固宜享天下之报。兴言典礼,未极尊崇。肆命辅臣,裁成彝制。上以章母仪之盛,下以广孝治之风。颁之有司,昭示永世。皇太后出入仪卫后:原作「皇」误,今改。,恭依礼部、太常寺增定,余依治平元年五月十七日慈圣光献皇后故事施行。」
八月一日追封皇太后曾祖敏中三代。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二十七日,封皇后姊妹三人为县君,仍赐冠帔,弟宗涣、宗沔为右侍禁,用向宗回等例也。
十一月五日,诏以钦慈皇后诞生祥异事付玉牒所增修。又内出宣仁圣烈皇后、钦圣宪肃皇后元丰八年以后事迹付辅臣参酌降下玉牒所。宣仁圣烈皇后当哲宗初即位,选习知时务谨重内侍令侍左右。性谦损俭素,服御取给而已。虽同听断,外家恩例,每自裁减,为天下
先。后素为慈圣光献皇后所爱,元佑中,以妆奁赀葬曹氏旅衬数百。钦圣宪肃皇后当元丰末,神宗疾甚,后遽遣人作延安郡王祝圣寿道场,或未谕其意,后曰:「欲所在揭榜,使人知皇嗣长立,已能致忧伸孝也。」哲宗晨昏定省,乃必衣背子见之。一日,偶供不逮,止服常服,乃逊谢不已。或曰:「母见子何过恭 」后曰:「子虽幼,君也;母虽尊,以幔礼见君,可乎 」后无玩好,阅祖宗实录、宝训,遂通知政事,族人有丐以转官恩易合门祗候为通事舍人及选人改合入官者,且言有特旨例。后曰:「吾族未尝用此例,忍以私恩紊法度乎 」不许。哲宗选后及诸王择妇,后预戒族人勿投家状。元佑初,宣仁圣烈皇后命有司葺旧庆寿宫,俾后居之,后固辞曰:「岂有妇居东而姑处西,渎上下之分,敢固辞。」宣仁嘉其意,止以庆寿后殿为隆佑宫。宣仁山陵既发引,雪甚,后忧之,命内侍为密词以祷,内侍皆辞以不能。后曰:「应天但以诚实,何尚文华 惟直书吾意可也。」词成,中夜焚之。良久,雪霁。哲宗晏驾,辅臣定策有异议者,后毅然独断,力秉大义,援立徽宗。既同听政,凡故事所有如避家讳、立生辰节名之类,皆一切不用。辅臣奏事于小殿帘前,每闻有褒功臣后及省赋息兵、崇俭爱民之事,则喜见容色。初议俟哲庙升祔还政,及山陵未发引,遽欲退处,上再三恳请,确然不从。上诏有司应供慈德宫所须不候审覆。后闻之曰:「吾子至孝,以四海奉养,吾岂忍以库给私用耶 」一无所取。钦慈皇后初生,赤光发于室,远近谓陈氏火,亟往视之,乃知后生。少颖悟,若成人,多奇相,家人不敢育于私室,遂入禁中。
徽宗崇宁元年五月四日,诏:「后妃、王府、主第奏授骨肉令作文资、被奏人父母系文资或自曾得解或曾补试入太学者非。或后妃、王府、主第臣僚奏乞医官充额外太医局丞之类者,自今虽奉特旨,令冲改旧条第指挥,并许三省、枢密院子细契勘。若于祖宗贻训格法实有冲改侵紊者,可明具有碍是何条法奏知,更不施行。」时有贪冒之徒不顾廉耻,夤缘请谒,告嘱希求,冲改格条,泛滥陈请。故降是诏。
闰六月十四日,诏以钦成皇后祔庙礼毕,本家亲属郢州防御使伯材已下三十三人推恩有差。
七月八日,诏元符皇后奏补等恩数并依圣瑞皇太妃例。又诏元符皇后自今应(共)[供]须荐献之物,并依圣瑞皇太妃元符三年体例。以后于元符末尝参预钦圣援立之谋也。
八月六日,皇后祖母庆国太夫人慎氏、皇后母卫国太夫人吕氏等授国太夫人。乞比刘宅魏国太夫人王氏例请诸般请给。从之。
九日诏曰:「朕恭念哲宗皇帝以圣德嗣有基业,推至仁无私之心,乃以神器属于冲人,而元符皇后实受遗训,故定策之际,钦圣皇太后深所付
托。永惟继统承(桃)重,敢忘追往事居之情 垂帘之初,奸成辄议,废黜其事,未及褒显。近上表章,叙述大功,朕思所报,允其陈请,供须等事,已降指挥外,其出入仪卫等当议加崇,以昭前人之德,而称朕友恭之意。内属枢密院事,关送枢密院照会指挥施行。」
十月二十二日诏曰:「元佑皇后退处道宫,殆将累岁。顷从并后之议,实慰两宫之心。今台臣合奏,引议固争,宰辅佥同,抗章继上。可依绍圣三年九月三十日诏旨,其诸恩数悉如旧章,仍加优厚,以称先帝始终待遇之意。」先是,冯澥上书论复后非是,肆为劫持之语。其后御史中丞钱遹、殿中侍御史石豫、左肤奏疏,谓违先帝意,妄及宗庙,以动上听。继而宰臣蔡京、门下侍郎许将、中书侍郎温益、左丞赵挺之、右丞张商英皆主台臣之说,力请不已,上迫于 议而从之。
十一月八日,臣僚上言:「近论列元佑大臣、台谏等兴造邪谋,欲废元符皇后。今名位未正,礼物未备,仪制未充。伏望圣慈亟诏有司,讲求典礼,稽参故(宝)[实],总公卿博士之议而制旨临决焉,以慰哲庙在天之灵。」诏令礼部、太常寺同详议闻奏。
二十一日臣僚上言:「臣伏以元符皇后,先帝寝疾仓惶顾命之初,陛下入继大统艰危之际,岂无定策之勋 伏望圣慈详酌,明诏有司议所以尊尊之礼,以遵先帝之心,以重宗庙之祀。」诏送礼部、太常寺。
二年二月十七日,手诏:「朕入继大统,获承至尊。永惟哲宗皇帝不克与子,而元符皇后实与定策。因心之义,夙夜靡忘。故邓王已追赠为皇太子。母以子贵,于古有稽,而礼义以起。惟事之称,宜崇位号,以慰在天之灵,称朕友恭敦报之意。可进号太后。除依礼部所定加崇仪制外,其仪卫人数及请俸、奏荐、恩泽等并依昨钦圣宪肃皇后元符三年体例、依皇后礼制施行,名所居宫曰崇恩。」
四月二十五日,诏太后受册宝并依皇后礼制后:原作「皇」,误,据上文「可进号太后」改。,仍以五月二十八日御文德殿发册。
七月二十六日,手诏:「朕恭惟钦慈皇太后生育朕躬,孝养弗及。即政之初,即诏有司议尊重之典。祖宗以来且存旧章,有司观望,务从降礼,使朕不得申罔极之报。兴言及兹,慨然嗟悼。今虽悉从改正,而议礼之官未正其罪,如刘拯等抗论不从,亦未褒赏。其速定赏罚以闻。」于是朝请郎曾旼,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吴絪,朝奉郎、知耀州王允中,朝奉郎、知和州郑居中各降一官;孙杰赎铜三十斤。朝散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刘拯,承议郎、秘书少监邓棐各转一官。
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诏曰:「恩缘义起,礼自情兴。顾复之念虽隆,子贵之崇宜顺。跻严序列,祗安神灵。朕惟钦成皇后佐佑神考,寔生哲宗。今奉安 在钦慈之次,循恩继及,义或未安。内中钦成皇后神御宜居钦圣宪肃皇后之次,
钦慈皇后又次之,其太庙神主及景灵宫奉安并依此。」
五月十一日,诏以元符皇后进号太后,今后大礼合用贺表答诏并更不排办,所有使臣恩泽钱依令取赐。
大观元年六月一日,手诏:「朕自王藩,入继大统,惧德不任,夙夜以思,推原本因,欲报之德。钦圣宪肃皇后受哲庙之顾托,诎奸臣之异心,援翊冲人,付畀神器,靡自一人之助,建兹万世之安。施等丘山,功在社稷。其亲属未加显崇,报未加隆,甚不足以称孝思靡及之意。向宗回可除开府仪同三司改封大郡王,余令三省更检会合推恩事件闻奏。」
三年三月四日,诏曰:「朕惟钦成皇后辅佐神考,淑顺懿恭,诞育哲宗,慈仁顾复,尊为帝母,十有五年,就养宫闱,阴利天下。而崇宁之初,奸臣用事,饰终送往,因陋就简,妄骋私意,悉损旧仪,屡加诘问,终莫遵承。比阅典礼,欲以是正。而岁月遄迈,既往莫追,事违本怀,情深惋恻。咨尔在位,体朕意焉。」
八月二十二日,宰臣何执中言:「长秋虚位,宜登崇贤淑,以慰安四海。」于是内出手诏曰:「览卿所奏,虽礼仪当为,然皇仪几筵,尚未周期。祥符故事,时踰五载,政府大臣方建议及此。祖宗彝训,朕所专奉,当终祥练之制,以伸追往之仪。庶尽情文,以厚风化。俟彻几筵,别听处分。」自是再请不允。
四年九月十五日,何执中等又以为言,上弗许,曰:「诸皇子宫中尚行礼制,恐无以示四方厚风化。」执中等奏曰:「靖和俯及再期,在陛下圣德,揆之礼文,稽之人情,可谓曲尽。顾以宗社为重,以义断恩,俯徇群情。」上曰:「像设尚存,情所未忍,姑置之。」执中退又三上章恳请,再出手诏曰:「《关雎》为风化所先,正家室人伦之始。卿等以宗社为重,请建坤仪,陈仪甚高,深嘉诚意,勉以从之。」
十月二日,诏曰:「贵妃郑氏柔明婉淑,谦慎持身,位极元妃,德冠中壸。有追贤逮下之志,无险诐私谒之心。越自缵承,祗服内职,夙夜匪懈,嫔御式从。属长秋之久虚,致大臣之恳请。远稽东汉,近考祥符,质古参今,具存方册。宜隆位号,以正坤仪,可立为皇后,令学士院降麻。」皇后闻命辞表三上,诏荅皆不允。有司请涓日受命,皇后犹固辞曰:「方欲有所陈请,岂敢遽受命也。」乃上表言:「族侄居中夙蒙睿眷,擢秉枢衡。妾自冠元妃,屡陈愚恳,愿投闲散,载沐忧容。曲褒近戚之贤,宜处本兵之地,遂侵寻于累岁,尚叨据于崇贤。今又(出)[令]出非常,恩敷至渥,正坤仪于宫壸,奉中馈于家邦。岂容迩亲,辄居重任 望赐俞允,俾还机轴。」翌日,三省以表进呈,上曰:「皇后至今辞避,未有拜命,及迁入后宫,意甚坚确,朕累遣敦谕,敷陈经史,义不可折。奏言汉、唐以来,后族之事固不足为圣时道,然不可不戒者,首长孙无忌于太宗为佐命元勋,文德皇后尚谓不愿私亲据权于朝,卒罢无
忌政。」执中等奏曰:「居中存西枢,且族属稍 。」上曰:「皇后言虽在西枢,终预国政。若必欲用居中,即乞且充元妃之职。」执中等奏请且降诏,不允。上曰:「皇后言理尽于此,不复再表,傥不获从,惟不敢受命而已。今大礼在近,有稽典礼,终属妨嫌,可除居中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是日,上又出手诏曰:「中宫累有坚请,以居中后族,不宜居台省要职,可除龙图阁学士、提举醴泉观。」皇后乃受命上表称谢,三省进呈谢表。上曰:「皇后自入宫,操行端修,惟喜读书,以古善恶自鉴,作一事未尝容易,宫中内外罔不钦服。自立后,朕密令采听,上下人情,无不欢悦,以为得人。所上章皆其自为,朕初疑有代草者,俾问之,皇后曰:『不能文词,亦女子之常事,若乃妄言,则为欺君,所不忍为也。』」佥奏曰:「陛下登建母仪,盛德如此,天下幸甚。」
十一月十二日内出手诏曰:「皇后自降制命后,依例有合陈乞推恩奏荐之类,尚处谦冲,并不陈乞,可札下本合使臣,仍依例施行。」
十六日执中奏事言:「皇后受册冠服当办具者」。上曰:「比有司画一来上。内头冠合用珠子,中宫一见,辄自陈曰:『方今朝廷用度未丰,不当以服饰之费耗邦财。头冠用珠数多,请以为妃时所服冠命工改造,增篦插三枝足矣』。朕嘉其能躬俭节用,亦既许之。」执中奏曰:「此盖陛下克勤克俭风化所及。今士大夫儒素之家岁时节序尚皆竞务鲜华,况母仪天下,又当受册盛礼,虽其费十百于此,岂患不足。而能以朝廷费用为虑,躬自菲薄如此,自古圣帝明王未有不由内治而兴,此可为陛下贺也。」尚书右丞邓洵仁请纪以其事宣付史馆,从之。
政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皇后上表曰:「伏奏圣慈,以妾将来受册排黄麾仗及垂重翟车、陈小驾卤簿等,伏望特颁温诏,追寝盛仪。」诏小驾卤簿端礼门外,黄麾仗紫宸殿,臣僚称贺上礼,并依所乞,罢其延福宫受册,依已降指挥朝谒景灵宫,止依近例,命学士院降诏。
二月二十三日,平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郑绅等奏:「崇宁中钦慈皇后之家常除教授一员。近制,戚里主第并下太学保明有行艺举人为门客。敢援例有请乞差命官一员充教授,举人一员充门客。」从之。
三年八月十九日,皇后上表言:「妾有养女故贵妃刘氏,襁褓而入禁庭,总而亲宸扆,方幸荣昌之渐,遽为冥漠之游。愿赐讨论,别议追崇之礼。」手诏追册刘氏为皇后。
四年三月十六日,皇后言:「伏蒙圣慈,特许归宁,妾获至家庭,询以私事,乃知父绅与知枢密院事居中时复往还,妾闻之不胜恐惧。窃以居中号为族侄,职当本兵之地,为朝廷近臣,凡所设施,悉干机要。而与父绅积稔过从,如亲无间,使传闻之人皆谓招权市恩,一有贻机,谴累必至,
甚非公朝所以别嫌明疑为天下劝也。兼执政大臣等并掌机密,自来不许与后妃之家往还,朝廷大政亦非戚里所当与闻。欲望睿慈特降指挥,自今止绝父绅与居中弟兄子侄,凡系居中族系者,并不得交往,稍有干犯,许御史台奏 以闻,仍乞重加黜责,庶使各严分守,以允公议。」从之。
五年六月七日,内出手诏:「朕履霜露之濡,怀劬劳之感。永唯钦慈太后鞠育之恩,欲报之德,靡所逮及。而其家族属官不过大夫禄,止食宫观,曾未褒显。爵禄天下之公器,决不以私,故其家不敢干请,有司亦失于建明,甚不足以称考思罔极之心。考循旧章,厥有故实。仲捄可除正任防御使。」
十一月八日,内出手诏:「昔我艺祖,聿怀明德,戡定祸乱,应天顺人,肇造区字,奄宅万国,亦惟内助,克相以成。恭惟昭宪皇后淑哲懿敏,诞育上圣,深谋远计,辅佐初潜,勤劳王家「劳」,原阙,「王」原作「主」,据本书《后妃二之一一》「绍兴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条补、改。,勋在社稷。俾我祖宗创业垂统,以成万世之业,燕及后昆,其敢怠忽 今考杜氏之后,阀阅微替,其求子孙,不在仕版,第宅圮坏,贫不自给。岂所以慰在天之灵,报垂裕之德乎 可令有司访其后裔,命之以官,检会明肃、光献诸后故实条具来上,以称朕意。」
六年十一月三日,诏:「中宫祖母镇国郡夫人刘氏亲侄中奉大夫刘彦赐见系尚书省都事,可先次出职,与合入差遣。」续诏知潍州。
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奏:「检会御笔:『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静处琳宫,俸宜优腆,以称先朝始终待遇之意。每遇大礼,许奏本宗有服亲一名于班行内安排。』昨遇冬祀大礼,合奏恩泽,乞奏再从叔进士孟师古于班行内安排。」从之。
四月十二日,诏曰:「朕循名考实,据古验今,凡繄称谓之谦,必协是非之正。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孟冲真顷自绍圣,退居道宫,恩数加优,岁时滋久。此览有司之请,尚仍教主之称,理实未安,义当有易。爰中锡于懿号,俾允迪于真风。夫可言可行,兹惟人治之大;以静以正,庶几众美之从。可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
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御笔:「皇后亲侄宜春郡夫人郑氏等三人「侄」原误作「始」,今改。,并特依郑直之妻永嘉郡夫人朱氏例支破请受。」
宣和三年九月十五日,诏以明节皇后追册祔庙毕,本家亲属和州防御使刘敦等二十二人推恩有差。
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尊道君皇后曰道君太上皇后,居撷景园。是年钦宗即位未改元。
钦宗靖康元年三月十日,改撷景园为宁德宫,以居太上皇后,殿以寿祺为名。
五月三日,罢后妃常姬宅教授官。
十二月四日,李若水奏事,上从容语及更张弊政,曰:「瑶华一事,日在朕心,多事未及举行,只候开门,便当降诏行典礼。」若水答曰:「陛下言及于此,宗庙社稷之福。臣请于(门)[开]门赦书中
具载此事,庶使天下速闻。」上曰:「宜于赦书中作第一件,卿可条具来。」若水寻具以进,上亲定诏书,中曰:「恭惟元佑皇后逮事宣仁圣烈皇后、钦圣宪肃皇后,又曾经送哲宗皇帝山陵。元符之末,钦圣宪肃皇后垂帘,曾降指挥,复明命为元佑皇后,可令三省检会。恭依元降指挥,仍尊为元佑皇太后,以顺天人之意。有司择日备礼施行。」
二年四月三日,元佑皇后自私第入居延福宫,时张邦昌僣位,以伪诏迎奉。
十日,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群臣诣祥曦殿起居,邦昌以太宰退处资善堂。
十五日,太后告天下手书曰:「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诬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统,姑令旧弼以临朝,扶九庙之倾危,免一城之惨酷。乃以哀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举钦圣已还之典,或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坐视家邦之覆,抚躬独在,流萍何从。缅惟艺祖之开基,实自高穹之眷命。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君近服,已徇 臣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繇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为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愒,渐底丕平。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志。」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二 皇后皇太后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