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诸司职掌

诸司职掌 作者:明·朱元璋


诸司职掌 【明】 

 吏部
  选部
   选官
    作缺
    类选
    抄选
    衙门
   官制
   还职役官吏人材生员
   给假
  司封部
   封爵
    见封
    袭封
   封赠
    加赠
    追封
   荫叙
   诰
   散官
   吏役
   勘合
   皂隶
   到任须知  
  司勋部
   勋级
    文勋
    武勋
   资格
    官
    吏
   贴黄
   实写
   丁忧
   致仕
   侍亲
   更名复姓
   杂行
    官吏俸给
  考功部
   考核
    官
    吏
   事故
    极刑
    老疾
    行止
    纪录
    贡举
    朝觐
   诸司职掌
 户部
  民科
   州县
    图志
    田土
    农桑
    灾伤
   户口
    丁口
    赋役
    婚姻
    读法
   会计
    粮储
    草料
    转运
    杂行
  度支科
   经费
    赏赐
    月粮
    月盐
    杂支
   廪禄
    俸给
    廪给
    行粮马草
  金科
   库藏
    课程
    赃罚
    钞法
    盐法
   权量
    斛斗秤尺
    时估
  仓科
   征收
    税粮
    刍草
   仓庾
    盘拨粮斛
    内外仓廒
 礼部
  仪部
   朝贺
    正旦冬至朝贺
    中宫正旦冬至命妇朝贺仪
    东宫正旦冬至朝贺
    万寿圣节百官朝贺礼仪
    中宫千秋节命妇朝贺礼仪
    东宫千秋节百官朝贺礼仪
   朝仪
    京官常朝仪
    百官朝见礼仪
    常朝君父之礼
    诸蕃朝贡
   庶人常见礼仪
   冠服
    皇帝冕服
     衮冕十二章
    东宫冠服
     衮冕九章
    亲王冠服
     衮冕九章
    文武官冠服
    命妇冠服
   房屋器用等第
   龙王冠礼
   婚礼
    亲王婚礼仪式
     定亲礼物
   公主婚礼
    册公主
    册文
    公主受醮戒
    驸马受醮戒
    亲迎
    谒祠堂
    合卺
    见舅姑
    赐驸马冠带衣服
   宴礼
    大宴
    中宴
    常宴
   传制
   进春
   颁诰
   开读
   表笺
   贡举
   学校
   旌表
   印信
   杂行
  祠部
   祭祀
    郊祀
   时享太庙
   祭社稷
   祭山川
   祭历代帝王
   祭先师孔子
   祭先农
   祭旗纛
   合祀神祇
   牺牲
   历日
   艺术
   僧道
   祥异
   丧葬
  膳部
   膳羞
   厨役
   俸给
   藏(口气)
   器皿
   行移
  主客部
   朝贡
   宾客
   给赐
 兵部
  司马部
   铨选
    官制
    勋录
    武官资格
    除授官员
    袭职替职
    升用总小旗
   贴黄
    写黄续黄
    缺官
    更名复姓
   优给
   诰(来力)
    给授
    封赠
    加赠
   军务
    开设卫所
    整点军士
    声息
   赏赐
  职方部
   城隍
   军役
    收补军士
    重役
    (上竹下双)名
    军士缺伍
    老疾军人
   关津
    设置巡检司
    断发逃军囚徒
   烽堠
   图本
  驾部
   卤簿
   羽仪
   仪仗
    皇太子仪仗
    亲王仪仗
   守卫军士食钱
   牌面
   驿传
    马驿
    水驿
    递运所
    开设驿所
    市民马户
    囚充站户
    应合给驿
    应付脚力
    陈告消乏
    符验
    急递铺
   马政
    厩牧
    关换
    折粮
    收买
   力士校尉
  库部
   军器
   勘合
   给聚
   根捕逃军勾捕军士
   杂行
    俸给
    印色
    纸札
    考核
    拘收皮张
    军士盐粮
    皂隶
 刑部
  宪科
   律令
   问拟刑名
   除拨官吏
   会计粮储
   月支俸给
  比科
   律令
   类进赃罚
   收买纸札
   处决重囚
   详拟罪名
   岁报罪囚
  司门科
   律令
   编发囚军
   皂隶狱卒
   营造
  都官科
   律令
   提调□□
   拘役囚人
    真犯死罪
    杂犯死罪
   申明诫谕
   官吏过名
   类填勘合
   抄札
    应合抄札
   狱具
 工部
  营部
   营造
    仪仗
    城垣
    坛场
    庙宇
    公廨
    仓库
    营房
    狱具
   工匠
    工役囚人
    轮班人匠
  虞部
   采捕
    野味
    皮张
    翎毛
   禁令
   军器军装
   窑冶
    砖瓦
    陶器
    铸器
    铜铁
    铸钱
    颜料
    纸札
    石灰
  水部
   河渠
    河渠
    桥道
    船只
   车辆
   织造
    (土商)疋
    诰(来力)
    冠服
    器用
    斛斗秤尺
  屯部
   屯种
    开垦
    农具
    牛只
   坟茔
   抽分
   夫役
   杂行
   农桑
 都察院
  紏劾百司
  问拟刑名
  出巡
  刷卷
  追问
  审录
 通政司
  出纳帝命
  通达下情
  开拆实封
  关防诸司公文勘合
  月奏
 大理寺
  审录囚人参详罪名
  合律照驳式
  番异式
  二次番异式
  请旨发落
  详拟罪名
  月报囚数
  处决重囚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问拟刑名
  起解赃罚
  月报军官
  处决重囚
  详拟罪名
  杂行
   工役囚人
   官吏俸给
   公用纸札
   牢狱
  分问衙门
   左司
   右司
   中司
   前司
   后司
诸司职掌
 吏部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其属有四曰选部司封司勋考功
  选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文吏班秩品命
   选官
    作缺
凡内外官员考满侍亲致仕丁忧残疾极刑考功司勋来付案呈本部立案作缺类写缺本赴内府铨注如遇本科迁调改降及内外衙门开到为事提问等项官员本部立案作缺仍连送选部移付司勋照勘明白开附转续贴黄考功附写行止如事故不明难以作缺者本科自行照勘回报明白者一体作缺开附贴黄行止
    类选
凡考功付到考满官司勋付到起复官及内外衙门送到降用裁减截替别用官员就凭来文附簿立案○起复考满官止凭来付案呈本部审实相同比例无差就便誊录选本引选○本科该管裁减改降截替并为事释放罢闲起取官员随令备供历仕脚色开写公私过名赴堂题判送司勋考功查对贴黄纪录明白类奏照例选用如有公过差错就行引问取招移付考功纪录通问如隐匿的决及赃私等项过名及改换出身有害于事者具奏送问○进士监生通经秀才人材孝廉贤良方正等项俱凭来文附簿责供年籍住址出身名色丁产营生过名分成等第然后引奏选用○阴阳医术行移太医院钦天监考试如果堪用照例具选不堪用者将原举官吏依贡举非其人律付考功纪录本人放回仍督令别举僧道亦凭僧道录司考试堪用申送本部具该类奏引选○其应选官员人等除僧道阴阳医士就除原籍其余俱各照例避贯铨注如无相应见缺借除在京在外者皆仍支合得俸给通理月日○凡在京初入仕者试职其在京实授试职官员凡有升除即与实授量才授职比与前任品级降等者亦实授外任官员果有才德荐举升除在京者亦实授若因朝觐给由等项到部遇有缺员就便对品改除者实授升除者试职如遇特旨升降及与实授者不在此限○在京巳入流仓官不须试职未入流品官员俱与实授○举人出身第一甲三名第一名从六品第二名第三名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在外承差有缺于能干人员内取用考满者准考功来付于行人内用起复者准司勋来付于五府六部知印内用○五府六部知印有缺具奏于识字人材内取用
    抄选
凡内府除授官员令主事抄写处所到部呈堂具本覆奏附选京官就令赴任行移在京各衙门在外官员关领札付其布政司正佐官员关领照会俱定限到任乃行取到任月日候回报立案送司勋附黄如遇特旨升改降除官员皆要具本覆奏附选一体行移其在外官员赴任一千五百里之外者移咨兵部应付脚力
    衙门
凡内外开设裁革减并一应衙门钦奉圣旨或据准各处来文开到各项缘由若系开设复设衙门定拟衙门品级合设官员数目具奏附写官制照例除官设吏若系裁革减并衙门具奏销除官制见任官吏取回移付该科别用俱咨礼部铸销印信仍立案连送付司勋贴黄缺科作缺司封行移设吏
   官制
凡内外各司府州县衙门并合属仓库河泊所税课司局驿递闸坝僧道医术大小衙门合设官员及五军都督府并各卫所军职文官制度并令典名数务要周知

在京
宗人府
正官
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宗人
首领官
经历一员
吏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选部司封司勋考功四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选部等四部 主事各一员
司务四员户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浙江等十二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浙江等十二部
主事各二员内北平部四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 检校一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宝钞提举司
提举一员 副提举一员
典史一员
抄纸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印钞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宝钞广惠库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广积库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典史一员
赃罚库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外承运库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甲乙丙丁戊字库
大使各一员 副使六员(丙丁字库二员)
军储仓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盐仓检校批验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礼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仪部祠主客部膳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仪部等四部 主事各一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仪礼司
司正一员 左右司副二员
左右司丞四员 鸣赞四员
序班四十四员
行人司
司正一员 左右司副二员
行人三百四十五员
铸印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教坊司
奉銮一员 左右韶舞二员
左右司乐二员
兵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司马职方驾部库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司马等四部 主事各二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典牧所
提领一员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典史一员
会同馆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大胜关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刑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浙江等十二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浙江等十二部 主事各一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 检校一员
司务四员
司狱司 司狱六员
工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营虞水屯四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营部等四部 主事各一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文思院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巾帽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针工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营缮所
所正二员 所副二员
所丞二员
皮作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颜料局 大使一员
宝源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鞍辔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军器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龙江提举司
提举一员 副提举二员
典史一员
龙江抽分竹木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大胜港抽分竹木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都察院
正官
左右都御史二员 左右副都御史二员
左右佥都御史四员
首领官 经历一员 都事一员
属官浙江等十二道
监察御史六十员
司务四员
司狱司 司狱六员
通政使司
正官
通政使一员 左右通政二员
左右参议二员
首领官 经历一员 知事一员
中书舍人二十员
吏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四员
户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八员
礼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六员
兵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十员
刑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八员
工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四员
承天门待诏一员
合门使四员
观察使十员
太常司
正官
卿一员 少卿二员 司丞二员
首领官 典簿二员
属官
博士二员 协律郎二员
赞礼郎六员 司乐二员
天地坛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山川坛籍田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祖陵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皇陵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杨王坟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徐王坟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大理寺
正官
卿一员 左右少卿二员
左右寺丞二员
属官左右二寺
左右寺正二员 左右寺副四员
左评事四员 右评事八员
司务二员
应天府
正官
府尹一员 府丞一员
治中一员 通判一员
推官一员
首领官 经历一员 知事一员
所属衙门
上元江宁二县
知县各一员 县丞各一员
主簿各一员 典史各一员
儒学 教授一员
阴阳学 正术一员
医学 正科一员
司狱司 司狱一员
江东巡检司
巡检一员
都税司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宣课司
大使一员 副使四员
聚宝门宣课司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太平门税课司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秣陵镇巡检司 巡检一员
织染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税课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潭税课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大胜驿丞一员
江东驿丞一员
龙江水马驿丞一员
龙江递运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批验茶引所大使一员
龙江里外河泊所官二员
石灰关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关
大使一员 副使四员
光禄司
正官
卿一员 少卿二员 司丞二员
首领官 典簿二员 录事二员
属官
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署正各一员 署丞各四员
监事各四员
司牲司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太仆寺
正官
卿一员 少卿二员 司丞二员
首领官 主簿一员
所属衙门
各牧监
监正各一员 监副各一员
录事各一员
各群 群长各一员
国子监
本监
祭酒一员 司业一员 监丞二员
典簿一员
属官
博士五员 助教一十五员
学正一十员 学录七员
典籍一员 掌馔二员
中都国子监
本监
祭酒一员 司业一员 监丞二员
典簿一员
属官
博士一员 助教二员 学正一员
学录一员 掌馔一员
华盖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左右春坊
大学士各一员 左右庶子各一员
左右谕德各一员 左右中允各二员
左右赞善各二员 左右司直郎各二员
司经局
洗马二员 校书二员 正字二员
翰林院
正官
学士一员 侍读学士二员
侍讲学士二员
首领官 孔目一员
属官
侍读二员 侍讲二员 博士五员
典籍二员 侍书二员 待诏六员
史官
修撰三员 编修四员 检讨四员
尚宝司
卿一员 少卿一员 司丞三员
钦天监回回监
正官
监正各一员 监副各二员
首领官 主簿各一员
属官
春夏中秋冬官各一员
五官灵台郎各八员
五官保章正各二员
五官挈壶正各二员
五官监候各三员
五官司历各二员
五官司辰各八员
漏刻博士各六员
太医院
正官
院使一员 院判二员
首领官 吏目一员
属官 御医四员
所属衙门
惠民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生药库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正官
断事官一员 左右断事官二员
首领官 提控案牍二员
司务二员
司狱司 司狱一员
属官左右中前后五司
稽仁各一员 稽义各一员
稽礼各一员 稽智各一员
稽信各一员
中东西南北城五兵马指挥司
正官
指挥各一员 副指挥各四员
首领官 吏目各一员
各卫
经历司 知事各一员
仓 副使
留守中等卫各门千户所
吏目各一员
牧马千户所吏目一员
僧录司
左右善世二员 左右阐教二员
左右讲经二员 左右觉义二员
道录司
左右正一二员 左右演法二员
左右至灵二员 左右玄义二员
神乐观
提点一员 知观一员
在外
各布政使司
正官
左右布政使各一员 左右参政各一员
左右参议各一员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
理问所
理问各一员 副理问各一员
提控案牍各一员
所属衙门
库杂造掌器宝泉织染局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陜西四川茶马司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广西裕民司云南滇池鱼课司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各府
正官
知府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通判各一员 推官各一员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所属衙门
司狱司 司狱各一员
儒学 教授各一员
仓税课司杂造织染局税课分司
大使 副使
府州县巡检司 巡检各一员
阴阳学 正术各一员
医学 正科各一员
僧纲司
都纲各一员 副都纲各一员
道纪司
都纪各一员 副都纪各一员
府州县水马驿 驿丞
府州县递运所 大使
府州县河泊所 所官
各州 【 若不及三十里长有所属县分者裁减同知无所属县分者裁减同知判官】
正官
知州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判官各一员
首领官吏目各一员
所属衙门
儒学 学正各一员
阴阳学 典术各一员
医学 典科各一员
各处税课局茶课司 大使 副使
长淮广济二关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二员
各处铁冶批验茶盐引所 大使
各处闸坝 闸官 坝官
州县仓 大使 副使
僧正司 僧正各一员
道正司 道正各一员
各县 【 若不及二十里长者裁减县丞主簿】
正官
知县各一员 县丞各一员
主簿各一员
首领官典史各一员
所属衙门
儒学 教谕各一员
阴阳学 训术各一员
医学 训科各一员
僧会司 僧会各一员
道会司 道会各一员
四川阜民司福建银屏山银场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陜西司竹局 大使二员
各按察司
正官
按察使各一员 副使各二员
佥事 【 员数不等】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司狱司 司狱各一员
各盐运使司
正官
运使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判官 【 员数不等】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各盐课提举司
正官
提举各一员 同提举各一员
副提举 【 员数不等】
首领官吏目各一员
各煎盐提举司
正官
提举一员 同提举一员
副提举一员
首领官典史一员
各盐运司提举司所属盐课司仓库
大使 副使
中都留守司并各都指挥使司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中都留守司并各都指挥使司断事司
断事各一员 副断事各一员
吏目各一员
各卫经历司 知事各一员
各守御千户所吏目各一员
王府官
长史司
正官 左右长史各一员
首领官典簿各一员
属官
审理所
审理正各一员 审理副各一员
典膳所
典膳正各一员 典膳副各一员
奉祠所
奉祠正各一员 奉祠副各一员
典乐各一员
典宝所
典宝正各一员 典宝副各一员
纪善所
纪善各二员
良医所
良医正各一员 良医副各一员
典仪所
典仪正各一员 典仪副各一员
引礼舍人各三员
各仓库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宣慰使司
正官
宣慰使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佥事各一员
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宣抚司
正官
宣抚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佥事各一员
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安抚司
正官
安抚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佥事各一员
首领官 知事各一员
招讨
正官
招讨 副招讨
首领官 吏目
长官司
正官
长官 副长官
首领官 吏目
蛮夷官司
长官 副长官
蛮夷官
苗民官
千夫长
千夫长 副千夫长
百夫长
军民万户府经历司
经历一员 知事一员

在京衙门该设吏典
宗人府
提控 典吏
中军都督府
提控 椽史 典吏
门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掌关防文簿典吏
左右前后军都督府
提控 椽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掌关防文簿典吏
吏礼兵工部
都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户部
都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照磨所 司吏 典吏
刑部
都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掌簿籍典吏
照磨所 司吏 典吏
都察院
都吏 令史 典吏
看奏本典吏 承发 巡按书吏
十二道
书吏 典吏 承发
通政使司
令史 典吏
大理寺
胥吏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司吏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五司 司吏 典吏
太常司
司吏 典吏
祠祭署 司吏
国子监
司吏 典吏
典簿厅 典吏
光禄司
令吏 典吏
大官等署 司吏 典吏
司牲司 司吏
王府典膳所 司吏
太医院
司吏 典吏
惠民局 司吏
生药库 司吏
钦天监
司吏 典吏
五官司历 司吏
翰林院 司吏
仪礼司 司吏
会同馆 司吏
行人司 司吏
铸印局 司吏
太仆寺
令史 典吏
各牧监司吏
各群 司吏
应天府
令史 典吏 承发
经历司典吏 司狱司狱典
上元县
司吏 典吏 铺长
江宁县
司吏 典吏 承发
书状 铺长
本府儒学 司吏
颜料局 司吏
龙江递运所 司吏 典吏
龙江龙潭税课局 司吏 攒典
都税司 司吏 典吏
聚宝门龙江宣课司 司吏 攒典
太平门税课司 司吏 攒典
织染局 司吏 典吏
秣陵镇等巡检司 司吏
东阳等驿 驿吏
龙江石灰山大胜关 司吏
东西南北城中兵马司
司吏 典史
甲乙丙丁戊字赃罚广惠承运广积库
司吏 攒典
宝钞提举司 司吏 典吏
抄纸印钞局 司吏 典吏
军储仓 攒典
龙江盐仓批验所批验茶引所 攒典
典牧所 司吏
司牧局 司吏
牧马千户所金驼群养马看山百户所
司吏
午门端门承天门东上门东中门东安门西上门西中门西安门北上门北中门北安门 门吏
军器局 司吏
龙江提举司 司吏
营缮所文思院 司吏 典吏
巾帽针工局 攒典
龙江大胜港抽分竹木局 司吏
宝源皮作鞍辔局 司吏 典吏
锦衣卫
令史 典吏 承发
千户所百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典吏 仓攒
鞍辔火药局 司吏
草场柴场所 司吏
王府仪卫司 司吏
金吾前卫
令史 典吏
卫镇抚司 司吏 所镇抚司 司吏
千户所拨守大理等旗军所草场所司吏
羽林左右府军府军左右前后旗手神策骁骑右镇南虎贲右水军右龙骧天策豹韬兴武鹰扬江阴十九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柴草场 司吏
留守中虎贲左广洋三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卫镇抚司 司吏
所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应天和阳留守左右水军左龙虎武德横海龙江九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沈阳左右留守前后英武蒙古右六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广武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仓攒典
飞熊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蒙古左卫
令史 典吏
千百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在外衙门该设吏典
各布政司
通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 典吏 库攒典
经历司 典吏
理问所 司吏 典吏
各府
司吏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司狱司 狱典
各州县
司吏 典吏 承发
各府州县儒学 司吏
各府州县税课司局 司吏 攒典
各府州县仓 攒典
各府库 攒典
各递运所 司吏 典吏
各水马驿 驿吏
各巡检司 司吏
按察司
书吏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司狱司 典吏
架阁库 典吏
盐运司
书吏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盐仓攒典
批验所 攒典 库攒典
盐课提举司
司吏 典吏
盐课司 司吏
各都指挥使司
令史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架阁库 典吏
断事司 司吏 典吏
各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各守御千户所 司吏
   还职役官吏人材生员
凡在京各衙门送到还职官员俱凭来文随即附簿查对缺册如未作缺者立案类写手本赴吏科给凭已作缺未除官者立案给凭就连送付缺科销缺司勋续黄作缺已除官者见送官员若照钦定事例戴罪还职者立案给凭赴任仍将新官类奏取回或就彼调用若不系戴罪还职先巳除官代替者不必发回就令备供脚色过名查考类选别用但有过名纪录的决并戴罪者俱付考功纪录司勋附黄还役吏送赴司封转发还役人材生员人等咨发原该衙门收管办事
   给假
凡内外官吏给假省亲迁葬者须要具奏俱量地远近附簿定限行移应天府给引照回仍行体勘至期各还职役不在作缺之数如违限日久不到者就行提问
  司封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之封爵
   封爵
    见封
一凡公侯伯子男见职授封者必须随即奏请封号爵禄等级及驸马婚礼俱用具
奏给授
诰命札付翰林院撰文具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
宝完备择日具奏颁降
一凡功臣殁后加封公追封为王侯追封为公合封三代者照依追赠封爵一体追封其袭爵子孙非建立奇功异能生死只依本爵
一凡命妇因子孙官爵封母并祖母者并加太字追封则不用
一凡封赠公侯伯子男者其公侯夫人各从其爵伯子男夫人止封夫人不须用爵
一凡功臣封号如开国辅运守正文臣之类非
特奉
圣旨不与
凡见封公侯伯子男封赠三代并妻室合依钦定事例各依见授名爵照例封赠
封赠三代

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国公
母祖母曾祖母各封某国夫人
本官妻封某国夫人

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侯
母祖母曾祖母各封某侯夫人
本官妻封某侯夫人
伯子男同
    袭封
凡受封官身死须以嫡长男承袭如嫡长男事故则嫡孙承袭如无嫡子嫡孙以嫡次子孙承袭如无嫡次子孙方许庶长子孙承袭不许搀越仍用具奏给授诰命札付翰林院撰文具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宝完备具奏颁降及孔氏袭封衍圣公如之其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土官承袭务要本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其官吏人等结状呈部具奏照例承袭移付选簿附选司勋贴黄考功附写行止类行到任见到者关给札付颁给
   封赠
    加赠
凡文职官一品至五品武职官一品至六品照依生前散官果有功迹合加封者例与加赠
    追封
一凡公侯一品赠三代二品三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赠父母妻室
一凡文官一品至七品止封散官职事其合封三代二代并父母及妻者照依子孙见授职事照例封赠
一凡封赠文官散官如上阶等进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之类非特奉
圣旨者不与
一凡文官应封赠祖父母父母妻室者照依钦定资格一品赠三伐二品三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赠一代各照见授职事依例封赠
正一品至从七品曾祖父祖父父各照见授职事对品封赠
正从一品曾祖母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二品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
正从四品母妻各封赠恭人
正从五品母妻各封赠宜人
正从六品母妻各封赠安人
正从七品母妻各封赠孺人
一凡遇前项封赠依例具本奏
闻吏科给事中置立文簿附写各该封赠爵职钦用
(来力)符御宝本部抄录具印信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诰(来力)其文职官员申请封赠本部行移保勘如果于例相应然后照例施行
一凡文官一品至七品止封赠袭官职事其合封一代二代三代者俱照见授职事父母见任者不封巳致仕并不在任者封之能在任弃职就封者听
一凡诸子应封父母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封嫡母亡得并封若所生母未封赠不得先封其妻
一两子当封从一高者妇人因其子封赠而夫子两有官亦从一高者
一应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如正妻生前未封巳殁继室当封者正妻亦当追赠其继室止封一人
一凡命妇因子孙品级封母并祖母者并加太字若已亡殁或曾祖祖父在者不加
一凡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三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二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一品封赠一次
一凡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曾犯十恶奸盗除名等罪及例所封妻不是以礼娶到正室或系再醮倡优婢妾并不许申请
一凡诸职官曾受赃不许申请封赠之后但犯取受之赃并行追夺其祖父原有官进一阶非因子封赠者不在追夺之例
一凡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将所授诰(来力)追夺断罪离异
一凡在京官四品以上试职实授颁给诰命取自上裁巳给诰命者亦须一考满方许封赠五品以下官初到任试职一年后考核堪用者与实授仍具奏颁给诰(来力)不堪用者不与巳给诰(来力)者亦须一考方许封赠
一凡在外官员三年(尔简体无两点)一考称职者颁给诰(来力)再考称职听请封赠其有才能卓异之人出自特恩者不拘此例
   荫叙
一凡用荫者以嫡长子如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如无立嫡长子同母弟曾玄同如无立继室所生如无立次室所生如绝嗣者傍荫其亲兄弟各及子孙如无傍荫伯叔及其子孙
一凡用荫者孙降子曾孙降孙及傍荫者皆于合叙品从降一等
一凡职官子孙荫叙正一品子正五品叙从一品子从五品叙正二品子正六品叙从二品子从六品叙正三品子正七品叙从三品子从七品叙正四品子正八品叙从四品子从八品叙正五品子正九品叙从五品子从九品叙正六品子于未入流品相应上等职事内叙从六品子于未入流品中等职事内叙正七品子于未入流品下等职事内叙
一凡职官用荫各止一名年及二十五以上须试本经或四书能通大义其有不通者发还习学再试
一凡荫官各具父祖历仕缘由去任身故岁月并所授诰(来力)彩画宗支指实该承荫人姓名年甲本处官司体勘房亲揭照籍册别无诈冒及无废疾过犯等事上司审验相同保结申覆令亲赍文解赴部
一凡荫叙其远方地面官员宜照原籍于附近布政司所辖去处铨用
   诰(来力)
一公侯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来力)命妇人诰(来力)同夫品级
一公侯诰用玉轴一品官同伯子男诰用犀轴二品官同三品四品官用抹金轴五品以下用角轴
一在京官四品以上试职实授颁给诰命取自上裁五品以下官初任试职一年后考核堪用者与实授颁给诰(来力)巳入流仓官不须试职候一年任满给与(来力)命守(才客)未入流品官员俱与实授不给(来力)命在外官员三年为一考称职者颁给诰(来力)升除官员合与实授者于本任内历事一年后方可出给诰(来力)若有才能卓异之人出自特恩者不拘此例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正官颁给诰(来力)取自上裁本部遇有应给诰(来力)官员具本奏闻仍具印信手本开写合授散官并年籍脚色送中书舍人候书写完备本部具印信手本送尚宝司于御前用宝讫具奏御前颁给其有追夺为事官员诰(来力)具本奏缴内府会同吏科给事中中书舍人于勘合底簿内附写为事缘由眼同烧毁
   散官
一自荣禄大夫至将仕佐郎凡九等十八级所除官员合得散官照依定制奏闻给授及选部付到在京各衙门实授官员及考功考过试职一年堪用并三年称职者合得初授升授散官具奏行移该衙门转行给授
一凡白身人入仕并杂职人等初入流者与对品初授散官任内历俸三年初考称职与升授散官又历俸三年再考功迹显著方与加授散官若考核平常者止与初授其任内未经初考迁调改除者仍照见授职事与初授散官巳经初考合得升授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照见授职事与升授散官若升等者止与对品初授或有巳得升授未经再考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照见授职事与升授散官巳经再考合得加授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与加授散官若升等者止与对品初授其有先曾历仕二品三品等职今次降用若系有罪及阘茸不称职贬降者照依见授职事与初授散官若量才任使不系贬降但今授职事比与原授降等其原授散官诰(来力)仍旧者亦照见授职事与对品初授散官俱于三年之后照例升授其加赠一节考验本人生前功迹合得加授者照例给与
正一品 【 初授特进荣禄大夫 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 初授荣禄大夫 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 【 初授资善大夫 升授资政大夫 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 【 初授中奉大夫 升授通奉大夫 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 【 初授嘉议大夫 升授通议大夫 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 【 初授亚中大夫 升授大中大夫 加授太中大夫】
正四品 【 初授中顺大夫 升授中宪大夫 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 【 初授朝列大夫 升授朝议大夫 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 【 初授奉议大夫 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 【 初授奉训大夫 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 【 初授承直郎 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 【 初授承务郎 升授儒林郎 儒士出身 宣德郎吏才干出身】
正七品 【 初授承事郎 升授文林郎 儒士出身 宣德郎吏才干出身】
从七品 【 初授从仕郎 升授征士郎】
正八品 【 初授迪功郎 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 【 初授迪功佐郎 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 【 初授将仕郎 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 【 初授将仕佐 郎升授登仕佐郎】
   吏役
凡在外各衙门送到考满吏典于在京对品衙门内用在京各衙门考满吏典照依资格升用无缺借用仍支合得俸裁革减并吏对品衙门用借拨者支前役俸农吏罢闲官生员监生承差为事充吏遇缺拨用各支本等俸其五品以下衙门吏典该与俸米食米者照例支给若罢闲永充截替市井吏遇缺量度拨用止支九品衙门司吏俸一石工满并(尔简体无两点)事断发吏遇缺拨用月支食米五斗每月通类行移各衙门收役并勾取在逃吏自首行勾日浅未曾拨补准首仍送着役若及日久窥伺拨补避难及已移文原籍勾解者俱送刑部问罪仍发本部听用若各衙门退回奸猾托称不谙吏事旧吏照地方发边远充军为事还役吏典在京者行移各该衙门收役在外者札付应天府给引转发着役
   勘合
凡本部四子部付到合行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事件通类具手本赴吏科关填勘合仍附写底簿开列前件以凭回销
   皂隶
凡本部额设皂隶照依原定则例分拨根官听差如有事故行移兵部照缺取补
   到任须知
凡除授官员于吏部给凭就行关领到任须知前去本衙门到任务要照依须知内条款事例逐一遵守施行毋得视为文具
  司勋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官人之勋级
   勋级
    文勋
凡文职官员一品至五品应合授勋者照依散官定拟奏闻给授
正一品 【 左柱国右柱国】  从一品 【 柱国】
正二品 【 正治上卿】  从二品 【 正治卿】
正三品 【 资治尹】  从三品 【 资治少尹】
正四品 【 赞治尹】  从四品 【 赞治少尹】
正五品 【 修正庶尹】  从五品 【 协正庶尹】
    武勋
凡武职官员一品至六品应合授勋者照依散官定拟奏闻给授
正一品 【 左柱国右柱国】  从一品 【 柱国】
正二品 【 上护军】  从二品 【 护军】
正三品 【 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 【 轻车都尉】
正四品 【 上骑都尉】  从四品 【 骑都尉】
正五品 【 骁骑尉】  从五品 【 飞骑尉】
正六品 【 云骑尉】  从六品 【 武骑尉】
   资格
    官
正一品
宗人府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宗人
正二品
六部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袭封衍圣公 真人
从二品 左右布政仗
正三品
六部侍郎 左右副都御史 通政使
大理寺卿 太常司卿 应天府尹 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司卿 太仆寺卿 盐运使
布政司左右参政 宣慰使
正四品
左右佥都御史 太理寺少卿 左右通政
太常司少卿 太仆寺少卿 应天府丞
宣慰司同知 按察司副使 各府知府
从四品
国子监祭酒 中都国子监祭酒
布政司左右参议 盐运司同知
宣慰司副使 宣抚司宣抚
正五品
翰林院学士 左右春坊大学士 尚宝司卿
华盖殿大学士 六部郎中 应天府治中
武英殿大学士 钦天监回回监正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大渊阁大学士 通政司左右参议 光禄司少卿
东阁大学士 太医院使 大理寺左右寺丞
文华殿大学士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各府同知
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 宗人府经历
按察司佥事 宣慰司佥事 宣抚司同知
从五品
五军都督府经历 左右断事官
左右春坊左右谕德 六部员外郎
尚宝司少卿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司经局洗马 各州知州 盐运副使
盐课提举司提举 招讨司招讨
宣抚司副使 安抚司安抚
正六品
尚宝司丞 六部主事 太常司丞
钦天监回回监副 太仆寺丞 京县知县
太医院判 阁门使 兵马司指挥
王府审理正 翰林院侍读侍讲 国子监司业
中都国子监司业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正
大理寺左右寺正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都察院经历 神乐观提点
僧录司左右善世 道录司左右正一
中都留守司经历 断事 各府通判
都司经历 断事 长官司长官 副招讨
宣抚司佥事 安抚司同知 应天府通判
从六品
大理寺左右寺副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
左右春坊左右司直郎 翰林修撰
光禄司丞 应天府推官 光禄司各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 道录司左右演法
盐运司判官 布政司经历 理问所理问
各州同知 盐课提举司同提举
安抚司副使 长官司副长官
正七品
五军都督府都事 监察御史
太常司博士 典簿 京县丞 通政司经历
大理寺左右评事 兵马副指挥 都察院都事
营缮所正 翰林院编修 按察司经历
五军断事官五司 稽仁 稽义 稽礼 稽智 稽信
王府审理副 煎盐提举司提举 都司都事
都司副断事 各府推官 各县知县
中都留守司都事 副断事 安抚司佥事
蛮夷官司长官
从七品
中书舍人 太仆寺主簿 应天府经历
光禄司典簿 各署丞 翰林院检讨
太常司各处祠祭等署奉祀 各州判官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灵台郎 盐运司经历
盐课提举司副提举 布政司都事
宣慰司经历 理问所副理问
蛮夷官司副司官
正八品
六科都给事中 各卫知事 通政司知事
京县主簿 国子监丞 户刑部照磨
中都国子监丞 宝钞龙江提举司提举
钦天监回回监主簿 五官保章正
太常司协律郎 典牧所提领 太医院御医
僧录司左右讲经 道录司左右至灵
翰林院五经博士 煎盐提举司同提举
王府典宝正 奉祠正 良医正 典膳正 纪善
元符宫崇真宫灵官 营缮所副 各府经历
各县丞 按察司知事 宣慰司都事
从八品
六科左右给事中 盐运司并应天府知事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挈壶正 光禄司录事
各署监事 仪礼司正 翰林院典籍
神乐观知观 僧录司左右觉义
道录司左右玄义
王府典膳副 奉祠副 典宝副 良医副
国子监助教 典簿 博士 宣抚司经历
太常司各祠祭等署 祀丞 布政司照磨
崇真宫副灵官
正九品
六科给事中 仪礼司左右司副 左右司丞
太常司赞礼郎 各府知事 各县主簿
国子监学正 行人司正 户刑部检校
司经局校书 典牧所大使 各牧监正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司历 龙江宝钞提举司副提举
王府长史司典簿 典仪正 奉祠所典乐
会同馆大使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监候
茶盐马司大使 承运库大使 翰林侍书
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大使
皮作鞍辔宝源颜料局大使 应天府织染局大使
文思院大使 煎盐提举司副提举
教坊司奉銮 宣抚司安抚司知事
营缮所丞
从九品
都税司大使 国子监学录 典籍
司经局正字 钦天监五官司辰 漏刻博士
各牧监副 仪礼司鸣赞 序班
军储仓大使 茶盐马司副使
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副使
宣课司大使 太常司乐 典牧所副使
府学教授 行人司副 会同馆副使
府仓大使 各府税课司大使 军器局大使
布政司库宝泉杂造织染军器局大使
王府典仪副 司牲司大使 承运库副使
皮作鞍辔宝源局副使 各府织染杂造局大使
翰林院待诏 观察使 文思院副使
承天门待诏 太医院吏目 各州吏目
五军断事官提控案牍 巡检 司狱
千户所吏目 阴阳学正术 医学正科
僧纲司都纲 道纪司都纪 盐课提举司吏目
太平门税课司大使 教坊司左右韶舞
左右司乐 应天府织染局大使
杭州府城南税课司大使
未入流
司务 阜民司大使 副使 递运所大使
河泊所官 关大使 副使 各州学正
各县典史 教谕 闸坝官 行人司行人
驿丞 群长 国子监掌馔
军储仓副使 牧监录事 府仓副使
州县卫仓大使 副使 税课司副使
税课分司大使 副使 医学典科 训科
阴阳学典术 训术 翰林院孔目
王府引礼舍人 僧纲司副都纲 道纪司副都纪
僧正司僧正 道正司道正 僧会司僧会
道会司道会 断事司吏目 司牲司副使
都税司副使 宣课司副使
茶盐课司大使 副使
盐运司卫所州库大使
布政司宝泉军器织染杂造局副使
广西庆远裕民司大使 副使
布政司理问所提控案牍
茶盐批验所大使 副使
长史司仓库大使 副使
巾帽针工局大使 副使
布政司库副使 司竹局大使
兵马指挥司吏目 铁冶所大使
各府织染杂造局副使 长官司吏目
太平门税课司副使 京卫仓副使
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税课司大使
工部军器局副使 辽阳税课司大使
杨州府邵伯洲税课司大使 副使
青州府乐安税课司大使
杭州府城南税课司副使
盐仓大使 副使 税课局大使 副使
抄纸局大使 副使 印钞局大使 副使
铸印局大使 副使 抽分竹木局大使 副使
生药库大使 副使 惠民局大使 副使
银场局大使 副使
    吏
在京
未入流品衙门吏攒满日于九品衙门吏员内用
九品衙门吏攒满日于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内用
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满日于七品衙门书吏六品衙门典吏内用
七品衙门书吏满日于五品衙门司吏内用
六品衙门典吏满日于五品衙门司吏内用
五品衙门典吏满日于五品衙门司吏四品衙门典吏内用
五品衙门司吏满日于四品衙门司吏三品衙门典吏内用
四品衙门典吏满日于四品衙门司吏三品衙门典吏内用
四品衙门司吏满日于三品衙门令史胥史二品衙门典吏内用
三品衙门典吏满日于三品衙门令史胥史二品衙门典吏内用
三品衙令史胥史满日于二品衙门令史一品衙门典吏内用
二品衙典史满日于二品衙门令史一品衙门典吏内用
二品衙门令史满日于一品衙门掾史对品衙门都吏内用都吏满日于一品衙门提控内用
一品衙门典吏满日于对品衙门掾史内用掾史满日于对品衙门提控内用在外大小衙门吏典不许升转三十六月考满给由赴京听用
   贴黄
凡除授过官员开写年籍乡贯住址脚色贴黄通类具奏赴内府用宝附贴如有升调改降官员续附转贴及本部选部考功付并各衙门开到官员事故明白下落缘由通类具奏开揭如无的确下落行移该问及原任衙门照勘明白以凭施行
   实写
凡事故官员照依揭下贴黄于事故册内类姓开写年籍脚色乡贯住址历仕俸月过名及事故下落缘由以凭存照
   丁忧
凡内外官吏人等例合丁忧者务要经由本部京官具奏关给内府孝字号勘合吏典人等札付应天府给引照回在外官吏人等移文知会所在官司给引回还除祖父母父母承重丁忧外期年丧服不许守制及移文原籍官司体勘明白开写是否承重祖父母及嫡亲父母取具官吏里邻人等结罪文状回报如有诈冒就便解部仍以闻丧月日为始不许闰二十七月服满起复若有过期不行移文催取到部果无事故在家迁延者咨送法司问罪
   致仕
凡官员年七十以上若果精神昏倦许令亲身赴京面奏如准本部查照相同方许去官离职
   侍亲
凡官员父母年七十之上许令移亲就禄侍养如果父母老疾去官路远户内别无以次人丁者方许亲身赴京面奏揭籍定夺及吏员人等父母年老别无人丁者务要经由本部移文体勘是实明白奏准方令离役俱候亲终服满起复赴部听用
   更名复姓
凡官吏人等或年幼过房乞养欲复本姓者经由本部移文原籍官司体勘是实及官幼名改讳具奏改正贴黄仍行知会移咨户部改附籍册吏员人等幼名改讳者移文本部准改
   杂行
    官吏俸给
凡本部官吏人等俸给每月初间明白立案及带支衙门将实支官吏姓名同该支米数造册赴部札付该部官员放支仍将实支米数回呈立案
印色
凡本部合用印色支销尽绝移咨工部转行该库放支
纸札
凡本部合用纸札移咨刑部于赃罚钞内关支价钞买用明白立案开销以凭稽考
  考功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文职官吏之考课
   考核
    官
一凡在京六部太常司光禄司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仪礼司属官五军都督府各卫军职文官应天府首领官并所属上元江宁二县官俱从本衙门正官考核应天府五品以下监察御史从都御史考核给事中从都给事中考核东宫官王府官尚宝司中书舍人都给事中仪礼司行人司正官从本衙门将该考官员行过事迹并应有过犯备细开写送本部考核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正官都御史试职实授颁给诰(来力)取自上裁其有特恩实授给与诰(来力)者不拘此例
一凡在京官初入任者且令试职一年后考核堪用者与实授不堪用降黜量材录用其在任未经考核试职官遇有调除仍于本衙门及别衙门本等职事内用通理月日降除及对品改除者止理见任月日俱候一年照例考核或有为事释免再任除授者试职照例考核
一凡六部五品以下官太常司光禄司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仪礼司属官历任三年听于本衙门正官察其行能验其勤惰从公考核明白开写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送监察御史考核本部核考其在京军职文官俱从监察御史考核各以九年通考其四品以上官员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其在外有司官员三年考满给由到京考核平常称职者遇缺借除京官亦以九年通考若行人司行人以一年(尔简体无两点) 满从本司正官考核分豁称职不称职呈送礼部转送本部覆考称职者于从九品内升用不称职者于未入流品官内叙用有过罚差一年仪礼司序班在职一年本司考核堪用不堪用送礼部转行本部覆考堪用请旨实授不堪用黜降若三年考满俱发监察御史考核送本部覆考但系一应京官三年考满具奏俱于在京对品内调用
一凡通政司光禄司翰林院尚宝司给事中中书舍人东宫官俱系近侍官员监察御史系耳目风纪之司太医院钦天监及王府官不系常选任满黜陟取自上裁
一凡在京五品以下官俱令试职候一年后考核定夺比先除授已经试职一年二年之上及已实授一年二年之上者一例考核试职堪任用者与实授及已实授堪任用者俱给与诰徕三年考满许请封赠其试职及已实授而不堪任用者一体黜降其有经考满复任者不必再考颁给诰(来力)听请封赠已入流仓官不须试职候一年任满给与徕命守支未入流品官员俱与实授不给(来力)命以上付发司封具奏颁给施行
一凡在外有司府州县官三年考满先行呈部移付选部作缺铨注司勋开黄仍令给由其见任官将本官任内行过事迹保勘覆实明白出给纸牌攒造事迹功业文册纪功文簿称臣佥名交付本官亲赍给由如县官给由到州州官当面察其言行办事勤惰从实考核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州官给由到府府官给由到布政司考核如之以上俱从按察司官覆考仍将考核覆考词语呈部直隶府州县官考核如前其府官给由送监察御史考核本部覆考类奏以上三年考满给由考核平常称职者于对品内别用不称职正官佐贰官黜降首领官员充吏役俱以九年通考黜陟其云南有司官员任满给由一体考核不称职者黜降缘系边方具奏复任九年通考
一凡各处布政司按察司盐运司首领官属官从本衙门正官考核按察司首领官从监察御史考核其余衙门并从本道按察司覆考其茶马司盐马司盐课提举司正官至首领官并在外军职文官任满俱送本处布政司正官考核仍送本处按察司覆考布政司官四品以上按察司盐运司五品以上俱系正官佐贰官三年考满给由进牌别无考核衙门从都察院考核本部覆考具奏黜陟取自上裁
一凡内外杂职官三年给由无私过未入流升从九品从九品升正九品税课司局及河泊所仓库官先于户部查理税课军器织染杂造等局官送工部查理造作花销明白送部通类具奏其仓官收粮不及千石者本等用亏折陪纳足备者照依品级降用其有私笞者本等用但犯赃私并私罪曾经杖断未入流降边远从九品降未入流不识字者本等用如有学无成效及罢闲生员除授杂职者犯赃私杖罪发在京衙门书写
一凡各处府州县学训导与教官一体历俸九年考满给由其训导给由到部出题考试将所试文字送翰林院批考通经者于县学教谕内叙用若不通经旨本处复充训导自来不通经者量材别用教官考核称职升一等平常者本等用不称职者黜降不通经者别用若承差考满无私过于行人内用其犯私笞杖罪发行人司听差一年无过升用有赃私者发在京衙门充吏其五军都督府知印三年考满于从八品内升用六部知印三年考满于正九品内升用
一凡内外入流并杂职应考官员任满给由赴京本部从实考较才能优劣依例黜陟果有殊功异能超迈等伦者取自上裁繁而称职无过升二等有私笞公过升一等有纪录徒流罪一次本等用二次降一等三次降二等四次降三等五次以上杂职内用繁而平常无过升一等有私笞公过本等而有纪录徒流罪一次降一等二次降二等三次降三等四次以上杂职内用简而称职与繁而平常同简而平常无过本等用有私笞公过降一等有纪录徒流罪一次降二等二次杂职内用三次以上黜降考核不称职初考繁处降二等简处降三等若有纪录徒流罪者俱于杂职内用
一凡九年之内
二考称职一考平常从称职
二考称职一考不称职或二考平常一考称职或称职平常不称职各一考者俱从平常
二考平常一考不称职从不称职
一繁简则例在外府以田粮十五万石以上州以七万石以上县以三万石以上或亲临王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并有军马守御路当驿道边方冲要供给去处俱为事繁府州县田粮在十五万七万三万石之下僻静去处俱为事简在京衙门俱从繁例
    吏
凡在京大小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吏典各以三年考满给由其仓攒典以周岁为满除税课司库局攒典考满之日随即交割明白给由府州县仓攒典将经收粮斛支销尽绝方许给由应有府州县吏典考满当即给由如布政司府州县过违一年直隶并在京过违半年给由到部俱送法司取问如不过违者随付司封照依资格拨用
   事故
    极刑
凡在京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官吏果有家属干犯极刑除缌麻疏远异姓亲属不准外其小功已上亲例合回避务要开写为因何事得何罪名系何衙门取问处决实迹亲身赴京陈告以凭行移原籍及任所并原取问衙门照勘取具原籍官吏里邻结状并宗支图本及任所官吏保结明白以凭定拟奏准方许去官离职
    老疾
凡在京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官吏具告老病残疾札付太医院转行惠民局委官相视明白果成笃废残痼疾病分豁堪与不堪医治明白具奏取自上裁
    行止
凡在京及在外府州县官员除授之时投报供状当即于簿内附写历仕脚色始末缘由或任内调除如有事故开附行止以凭稽考
    纪录
凡有在京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见任官员但系兵刑等部都察院等衙门或因事提问等项问过应有的决纪录公私过名开咨本部于纪录文册内明白附写候九年通考以凭黜陟其有司官员三年考满给由到部供报任内公私过名于册内比查除上司未行知会纪录罪名另行抄录外有巳行知会任内公私过名隐匿不报者议拟具奏送法司问罪
    贡举
凡各府州县每岁于所辖隅厢乡都内拔选容止端谨无过人材一名申送布政司考核转行按察司覆考堪充岁贡开坐考过词语差人送部应有贤良方正及山林岩穴隐逸之士并通晓经书儒士秀才孝廉俱各访求到官审无过犯违(得去彳改石)不拘名数差人伴送到部或内外官员人等荐举人材秀才即便行移原籍官司起取赴部如儒士秀才出题考试果否通经贤良隐逸等项人材量其才能定其高下仍取本户丁粮数目作何营生及户内有无杂役事故供结明白然后开发选部选用如将鄙陋不堪之人一(上既下木)朦胧滥举原举官吏依贡举非其人律问罪
    朝觐
凡在外官员三年(彳扁)行朝觐其各布政司按察司盐运司府州县及土官衙门流官等衙门官一员带首领官吏各一员各理问所官一员照依到任须知依式对款攒造文册及将原领(来力)谕诸司职掌内事迹文簿具本亲赍奏缴以凭秀核各衙门先尽正官正官到任日浅佐贰官到任日久必先佐贰官来若系裁革未及二十里长州县止设正官首领官各一员去处只令首领官史来朝其程途远近各量里路比照行人驰驿日期起程本衙门速将起程月日申部远者不许过期近者不许预先离职俱限当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京其来朝官员服色各照品级花样及钦依今定样制务要新鲜洁净俱各自备脚力不许驰驿及指此为由科扰于民
   诸司职掌
凡诸司置立文簿将行过事迹逐件从实开写承行发落缘由务要简当每季差典吏一名依期赍赴本管上司查考布政司考府府考州州考县务从实效除将(来力)谕事理令诸司进课官吏赍擎前去及行移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照依(来力)谕事理各置红油木牌刊写青字于本衙门公厅上常川悬挂永为遵守每岁进课之时将考过事迹各赍赴京奏缴以凭通考若遇三年朝觐来朝官吏先将旧年春夏秋三季来考冬季事迹未完许于次年进课之时令该吏进呈毋得诳惑繁文因而生事科扰
户部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田粮政令按古其属有四曰民部度支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三年为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北平河南山西四川广西各令清理一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仍量其繁简带管直隶府州每一部内仍分为民度金仓四科以领其事其有应合行移内外衙门文书俱各案呈本部参详允当以凭施行十二子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各掌该部所属户口田粮等项
  民科
   州县
    图志
凡十二部所属布政司府州县地理人物图志所载古今沿革山川险易户口赋税多寡之数俱要周知
    田土
凡各州县田土必须开豁各户若干及条(假去人)四至系官田者照依官田则例起科系民田者照依民田则例征敛务要编入黄册以凭征收税粮如有出卖其买者听令增收卖者即当过割不许洒(口料)(上夭下山) 诡寄犯者律有常宪其民间开垦荒田从其自首首实三年后官(尔简体无两点)收科仍仰所在官司每岁开报本部以凭稽考
凡公侯禄米各有等第皆于浙西苏松等府官田内拨赐其佃户仍于有司掌差
凡民间有犯法律该籍没其家者田土合拘收入官本部书填勘合类行各布政司府州县将犯人户下田土房屋召人佃赁照依没官则例收科仍将佃户姓名及田地顷亩房屋间数同该科税粮赁钱数目开报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知数
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田土总计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零
浙江布政司田土计五十一万七千五十一顷五十一亩
湖广布政司田土计二百二十万二千一百七十五顷七十亩
河南布政司田土计一百四十四万九千四百六十九顷八十二亩零
江西布政司田土计四十三万一千一百八十六顷一亩
北平布政司田土计五十八万二千四百九十九顷五十一亩
陜西布政司田土计三十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顷七十一五亩
广西布政司田土计一十万二千四百三顷九十亩
山东布政司田土计七十二万四千三十五顷六十二亩
山西布政司田土计四十一万八千六伯四十二顷四十八亩零
广东布政司田土计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四十顷五十六亩
四川布政司田土计一十一万二千三十二顷五十六亩
福建布政司田土计一十四万六千二百五十九顷六十九亩
云南布政司田土
直隶苏州府田土计九万八千五百六顷七十一亩
宁国府田土计七万七千五百一十六顷一十一亩
徐州田土计二万八千三百四十一顷五十四亩
滁州田土计三千一百五十顷四十五亩
池州府田土计二万二千八百四十四顷四十五亩
扬州府田土计四万二千七百六十七顷三十四亩
庐州府田土计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三顷九十九亩
安庆府田土计一万一千二十九顷三十七亩
松江府田土计五万一千三百二十二顷九十亩
凤阳府田土计四十一万七千四百九十三顷九十亩
应天府田土计七万二千七百一顷二十五亩
广德州田土计三万四千七顷八十四亩
淮安府田土计一十九万三千三百三十顷二十五亩
徽州府田土计三万五千三百四十九顷七十七亩零
常州府田土计七万九千七百三十一顷八十八亩
镇江府田土计三万八千四百五十二顷七十亩
太平府田土计三万六千二百一十一顷七十九亩
和州田土计四千二百五十二顷二十八亩
    农桑
凡民间一应桑株各照彼处官司原定则例起科丝绵等物其丝绵每岁照例折绢俱以十八两为则折绢一匹所司差人类解到部札付承运库收纳以备赏赐支用其树株果价等项并皆照例征收钱钞除彼处存留支用外其余钱钞一体类解本部行移该库交收仍将存用数目出给印信通关具本入递奏缴本部查领附卷作数其进纳绢匹钱钞一节俱照依后项金科课程条款一体施行
    灾伤
凡各处田禾遇有水旱灾伤所在官司踏勘明白具实奏闻仍申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立案具奏差官前往灾所覆踏是实将被灾人户姓名田地顷亩该征税粮数目造册缴报本部立案开写灾伤缘由具奏如奉旨赈济仍定夺大小男女口数则例差官前去赈济给赏毕日仍将散过粮钞分豁备细数目造册缴报以凭稽考
   户口
    丁口
凡各处户口每岁取勘明白分豁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总数县报于州州类总报之于府府类总报之于布政司布政司类总呈达本部立案以凭稽考仍每十年本部具奏行移各布政司府州县攒造黄册编排里甲分豁上中下二等人户遇有差役以凭点差若有逃移者所在有司必须穷究所逃去处移文勾取赴官依律问罪仍令复业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人户总计一千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户人口总计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二十一口
浙江布政司
人户二百一十三万八千二百二十五户
人口一千四十八万七千五百六十七口
湖广布政司
人户七十七万五千八百五十一户
人口四百七十万二千六百六十口
江西布政司
人户一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户
人口八百九十八万二千四百八十一口
河南布政司
人户三十一万五千六百一十七户
人口一百九十一万二千五百四十二口
北平布政司
人户三十三万四千七百九十二户
人口一百九十二万六千五百九十五口
陜西布政司
人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户
人口二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口
广西布政司
人户二十一万一千二百六十三户
人口一百四十八万二千六百七十一口
山东布政司
人户七十五万三千八百九十四户
人口五百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七十六口
山西布政司
人户五十九万五千四百四十四户
人口四百七万二千一百二十七口
广东布政司
人户六十七万五千五百九十九户
人口三百万七千九百三十二口
福建布政司
人户八十一万五千五百二十七户
人口三百九十一万六千八百六口
四川布政司
人户二十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九户
人口一百四十六万六千七百七十八口
云南布政司
人户五万九千五百七十六户
人口二十五万九千二百七十口
直隶
苏州府
人户四十九万一千五百一十四户
人口二百三十五万五千三十口
宁国府
人户九万九千七百三十二户
人口五十三万二千二百五十九口
徐州
人户二万二千六百八十三户
人口一十八万八百二十一口
滁州
人户三千九百四十四户
人口二万四千七百九十七口
池州府
人户三万五千八百二十六户
人口一十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四口
扬州府
人户一十二万三千九十七户
人口七十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五口
庐州府
人户四万八千七百二十户
人口三十六万七千二百口
安庆府
人户五万五千五百七十三户
人口四十二万二千八百四口
松江府
人户二十四万九千九百五十户
人口一百二十一万九千九百三十七口
凤阳府
人户七万九千一百七户
人口四十二万七千三百三口
应天府
人户一十六万三千九百一十五户
人口一百一十九万三千六百二十口
广德州
人户四万四千二百六十七户
人口二十四万七千九百七十九口
淮安府
人户八万六百八十九户
人口六十三万二千五百四十一口
徽州府
人户一十二万五千五百四十八户
人口五十九万二千三百六十四口
常州府
人户一十五万二千一百六十四户
人口七十七万五千五百一十三口
镇江府
人户八万七千三百六十四户
人口五十二万二千三百八十三口
太平府
人户三万九千二百九十户
人口二十五万九千九百三十七口
和州
人户九千五百三十一户
人口六万六千七百一十一口
    赋役
凡各處有司十年一造黃冊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戶仍開軍民匠等籍除排年里甲依次充當外其大小雜泛差役各照所分上中下三等人戶點差
    婚姻
凡民間男女嫁娶不許同姓及尊卑親屬相為婚姻違者律有常憲
    讀法
凡民間須要講讀大誥律令(來力)諭老人手榜及見丁著業牌面沿門輪遞務要通曉法意仍仰有司時加提督
   會計
    糧儲
凡所在有司倉廩儲積糧斛除存留彼處衛所三年官軍俸糧外務要會計周歲關支數目分豁見在若干不敷若干餘剩若干每歲開報合干上司轉達本部定奪施行仍將次年實在糧米及該收該用之數一體分豁舊管新收開除實在開報
    草料
凡各處倉場收積草料以備軍馬往來支用草於本處官司照田糧徵收料於秋糧內折納務要常存預備果係調撥軍馬及有本部印信文憑方許支給仍仰所在官司將支過數目申達合干上司作數
    轉運
凡有軍馬去處所需錢糧等項本部必先查考某處蓄積有餘某處歲用不給量其水陸路程地里遠近難易計其人夫多寡明白具奏差官於糧多去處撥運缺糧衛分支用
    雜行
凡一應錢糧等事行移各布政司及直隸十八府州本部預為編置勘合并底簿二扇一扇本部收貯一扇發下各司府州如有行移將各該事件移付通類科通行於原編底簿內附寫置立前件書填勘合内云洪武某年某月某日书填某字几号勘合照会某布政司或札付某府州仰比对朱墨字号相同行下所属照依坐去勘合内事件施行候事完呈报到部于前件下注写回销缘由以凭稽考其内外仓库司局等衙门官员任满须从本部查考任内钱粮等项如是收支明白别无亏欠然后咨发吏部听用若有亏少及收支不明必须究问至若本部官员考核及皂隶更替公用印色纸札等事悉皆理之
  度支科
   经费
    赏赐
凡在京赏赐该用钞锭本部量数具奏于内府关支凡有钦赏官军人等当该衙门将该赏人名钞数于本部委官处磨筭相同将该赏数目附簿验名给散其委官仍将日逐各起赏过钞数开呈本部立案备照候季终本部将原关并赏过钞数通类具奏及赏赐胡椒苏木铜钱等项亦如之其在外如有钦依赏赐官军及赈济饥民等项本部约量会计钞锭具奏委官赴内府照数关领点闸明白于户科给批差人管运仍行移所在官司如运钞到彼照依坐去则例眼同验名给散造册回报本部以凭稽考
    月粮
凡内外卫所正伍旗军岁用粮米已行各该有司编置勘合对拨着令人户自行依期送纳外其在京有未对军人及未入正伍等项带支人数如遇按月支粮百户所将所管军人造册申缴千户所本所类总缴申本卫该卫类总具解申缴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磨筭相同明立文案编给半印勘合字号仍定夺合于本卫仓某年分某字廒某粮米内支给将文册缴回原行衙门转下该仓眼同该卫委官及本仓官攒照数放支如有事故扣除还官支毕将实支扣除数目申达本部知数仍于原编字号底簿内注写实支扣除数目以凭稽考其支过粮数另于内府粮册内明白注销其在外卫所军人支粮亦合一体造册编给勘合放支
    月盐
凡内外大军关支月盐有家小者月支二斤无家小者月支一斤其在京卫分如遇按月支盐将该支军名盐数造册申缴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磨筭相同立案将原缴文册出给勘合字号坐定军名盐数札付龙江盐仓放支如有事故就便扣除支毕将实收扣除数目申报本部于原编勘合字号底簿内注销以凭稽考仍立案备照其在外卫所军士月盐亦有支钞去处每盐一斤折钞一百文照例行移有司于系官钱内支给如有事故一体扣除不支
    杂支
凡仓库一应关支钱粮及工部成造军装等项必须计其所用物料转行本部札付各该仓库照数支给将支过数目申报作数其各司府州县遇有祭祀及庆贺等项俱于系官钱粮内支用务要明白花销开申上司以凭稽考
   廪禄
    俸给
凡在京五军都督府首领官吏并六部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官吏俸给本部每岁于秋粮内会定数目起运拨赴各衙门仓内收贮按月造册照依品从等第分豁该支粮数委官验名支给其各卫军官俸给巳将人户对定编给勘合自行依期送纳供给其首领官吏俸给该卫造册到部定仓放支年终通(尔简体无两点)稽考及在外各布政司府州县官吏俸给照例每米一石折钞二贯五百文按月于系官钱钞内支给其支过数目通行岁报本部以凭查考
正一品每员月支米八十七石岁该一千四十四石
五军左右都督
从一品每员月支米七十四石岁该八百八十八石
五军左右都督同知
正二品每员月支米六十一石岁该七百三十二石
六部尚书 左右都御史
五军佥都督 中都留守正
都指挥使
从二品每员月支米四十八石岁该五百七十六石
左右布政使 都司指挥同知
正三品每员月支米三十五石岁该四百二十石
六部侍郎 副都御史
通政使 太常司卿
大理寺卿 按察使
应天府尹 都司指挥佥事
各卫指挥使 中都留守副
从三品每员月支米二十六石岁该三百一十二石
光禄司卿 太仆寺卿
布政司参政 盐运使
宣慰使 各卫指挥同知
正四品每员月支米二十四石岁该二百八十八石
佥都御史 太常司少卿
左右通政 大理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 应天府丞
按察司副使 各府知府
宣慰司同知 各卫指挥佥事
从四品每员月支米二十一石岁该二百五十二石
国子监祭酒 布政司参议
盐运司同知 宣慰司副使
宣抚司宣抚 中都国子监祭酒
正五品每员月支米一十六石岁该一百九十二石
宗人府经历 尚宝司卿
六部郎中 通政司参议
太医院使 光禄司少卿
钦天监正 钦天回回监正
大理寺丞 翰林院学士
左右春坊大学士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应天府治中 按察司佥事
各府同知 宣抚司同知
五军断事官
王府长史 各千户所正千户
从五品每员月支米一十四石岁该一百六十八石
尚宝司少卿 五军都督府经历
六部员外郎 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盐运司副使
各州知州 盐课司提举
宣慰司佥事 宣抚司副使
招讨司招讨 安抚司安抚
左右春坊左右谕德
各卫镇抚 各千户所副千户
司经局洗马
正六品每员月支米一十石岁该一百二十石
尚宝司丞 六部主事
太常司丞 太仆寺丞
钦天监副 钦天监五官正
钦天回回监副 钦天回回监五官正
翰林侍读 翰林侍讲
大理寺正 太医院判
都察院经历
兵马指挥 国子监司业
京县知县 各府通判
都司经历 断事司断事
安抚司同知 各长官司长官
宣抚司佥事 招讨司副招讨
留守司经历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中都国子监司业
王府审理正 各百户所百户
仪卫司仪卫正
从六品每员月支米八石岁该九十六石
大理寺副 光禄司丞
翰林修撰 光禄司各署正
应天府推官 布政司经历
理问所理问 盐运司判官
各洲同知 盐课司同提举
安抚司副使 各长官司副长官
左右春春坊左右司直郎
左右赞善 各千户所镇抚
正七品每员月支米七石五斗岁该九十石
太常司博士 太常司典簿
五军都督府都事
都察院都事 监察御史
通政司经历 大理寺评事
翰林编修 营缮所正
兵马司副指挥
京县县丞 各县知县
王府审理副 按察司经历
各府推官 安抚司佥事
都司都事 断事司副断事
各卫经历 煎盐提举
中都留守司都事
五军断事司稽仁 【 稽义稽礼稽智稽信并同】
从七品每员月支米七石岁该八十四石
中书舍人 翰林检讨
光禄司典簿 光禄司各署丞
光禄司各署奉祀
钦天监五官灵台郎  【 钦天回回监同】
应天府经历 太仆寺主簿
布政司都事 理问所副理问
各州判官 盐运司经历
宣慰司经历 仪卫司仪卫副
盐课提举司副提举
正八品每员月支米六石五斗岁该七十八石
都给事中 太常司协律郎
通政司知事 翰林院五经博士
太医院御医 钦天监主簿
钦天监五官保章正
京县主簿 国子监丞
典牧所提领 宝钞提举司提举
龙江提举司提举
各府经历 各县县丞
按察司知事 宣慰司都事
中都国子监丞
各卫知事 辽东煎盐同提举
王府典膳正 典宝正
奉祠正 纪善所
良医正 照磨所照磨
营缮所副
从八品每员月支米六石岁该七十二石
左右给事中 国子监典簿
国子监博士 助教
光禄司录事 各署监事
翰林典籍 仪礼司正
五官挈壶正 各署祀丞
王府典膳副 典宝副
奉祠副 良医副
应天府知事 盐运司知事
宣抚司经历 仪卫司典仗
正九品每员月支米五石五斗岁该六十六石
太常司赞礼郎
翰林侍书 仪礼司副司丞
国子监学正 行人司正
宝钞提举司副提举
五官监候 文思院大使
会同馆大使 宝源局大使
给事中 太仆寺各牧监正
鞍辔局大使 皮作局大使
应天府织染局大使
龙江提举司副提举
各府知事 各县主簿
茶马司大使 宣抚司知事
典牧所大使 安抚司知事
王府典簿 典乐
典仪正 教坊司奉銮
五官司历 内府库大使
甲乙丙丁戊字等库大使
承运库大使 照磨所检校
宝钞广源广惠广积赃罚等库大使
营缮所丞
从九品每员月支米五石岁该六十石
太常司司乐 翰林待诏
五官司辰 漏刻博士
行人司副 国子监学录
典籍 司经局校书
正字 仪礼司鸣赞
序班 都税司大使
会同馆副使 典牧所副使
宣课司大使 文思院副使
宝源局副使 鞍辔局副使
军储仓副使 皮作局副使
各牧监副 监丞
驭良 司牧局大使
司牲局大使 宝泉局大使
军器局大使 断事官提控案牍
王府典仪副 各布政司库大使
府学教授 各府司狱
巡检 杂造局大使
府天府织染局副使
府仓大使 茶马司副使
吏目 教坊司韶舞
教坊司司乐 内府库副使
甲乙丙丁戊字库副使
宝钞广源广惠广积赃罚等库副使
承运库副使
    廪给
凡公差人员廪给巳有定例其驿传并府州县应合支用去处必须照依文凭验日支给仍将岁支数目通类开报合干上司以凭稽考
    行粮马草
凡遇行军马匹日支粮草已有定例其应付一节该卫先具军马数目开呈本部立案出给批文差官赍领经过官司并驿分照依坐去军人马匹数目照例验程支给其有为事编发应支行粮人数亦合照例关支仍仰所在官司将支过数目申达上司作数其所赍批文候至所止地方随即赴官告缴递回本部于原编底簿内销注
  金科
   库藏
    课程
凡府州县税课司局河泊所岁办商税鱼课并引由契本等项课程已有定额其办课衙门所办钱钞金银布绢等物不动原封年终具印信文解明白分豁存留起解数目解赴所管州县其州县转解于府府解布政司布政司通类委官起解于次年三月以里到京本部将解到金银钱钞布绢等物不动原封照依来文分豁明白札付该库交收出给印信长单及具手本关领勘合回部照数填写责付原解官收执将所解物件同原领长单并勘合于内府各门照进且如铜钱布匹赴甲子库交纳钞锭广惠库交纳金银绢匹承运库交纳其勘合既于各门照进该库收讫就于长单后批写实收数目用印钤盖仍付原解官赍赴本部告缴立案附卷备照仍令该部主事厅于原解官差批内将实收过数目批回候进课毕日将巳解并存用课数通行比对原额如有亏兑照依所亏数目具本奏闻类行各司府州着落办课衙门经该官吏人等追理足备差人解赴京库交纳【 凡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遇有起解税粮折收金银钱钞并赃罚物件应进】【 内府收纳者其行移次第皆仿此】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课程钱钞并金银布帛等项折收总计三百六十三万七百七十八锭有零【 外有各处土产茶盐硝矾朱砂水银等物虽有定额数目琐碎难以备载】
    赃罚
凡各处官民犯法律合籍没家财及有不才官吏接受赃私追没到金银钱钞衣服等项俱各札付赃罚库交收其行移次等照依课程事例施行
    钞法
凡印造大明宝钞与历代铜钱相兼行使每钞壹贯准铜钱一千文其宝钞提举司每岁于三月内兴工印造十月内住工其所造钞锭本司具印信长单及关领勘合将实进钞锭照数填写送赴内府库收贮以备赏赐支用其民间行使及税课司局河泊所收受课钞除挑描伪钞外其余不分油污水迹破烂务要收受如有沮坏照依本部原给钞法榜文内事例治罪其合用桑穰数目本部每岁预为会计行移浙江山东河南北平及直隶淮安等府出差去处依例官给价钞收买所在官司应付脚力差人起解赴京仍申达本部本部将来文立案札付宝钞提举司交收及出给印信长单具手本赴内府关领勘合填写付差来人于承天门照进赴提举司交收取获实收回部入卷备照
    盐法
凡天下办盐去处每岁盐课各有定额年终各该运司并盐课提举司将周岁办过盐课出给印信通关具本入递奏缴本部委官于内府户科领出立案附卷作数及查照缴到通关内该办盐课比对原额有亏照数追理其客商兴贩盐货各照行盐地方发卖不许变乱合用引目各运司申报本部委官关领本部将来文立案委官于内府印造候毕日将造完引目呈堂关领回部督匠编号用印完备明立文案给付差来官收领回还取领状入卷备照其各处有司凡有军民客商中卖官盐卖毕随即将退引赴住卖官司依例缴纳有司类解各运司运司按季通类解部本部涂抹不用凡遇开中盐粮务要量其彼处米价贵贱及道路远近险易明白定夺则例立案具奏出榜给发各司府州并淮浙等运司张挂召商中纳
两浙盐运司
盐场三十五处岁办盐二十二万四百五十七引二百斤零
福建盐运司
盐场七处岁办盐一十万四千五百七十二引三百斤零
山东盐运司
盐场一十九处岁办盐一十四万三
千三百八十七引一百五十斤零
两淮盐运司
盐场二十九处岁办盐三十五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引一百斤零
北平河间盐运司
盐场二十四处岁办盐六万三千一百五十三引三百斤零
广东盐课提举司
盐场一十四处岁办盐四万六千八百五十五引一百斤零
海北盐课提举司
盐场一十五处岁办盐二万七千四十引二百斤零
陜西
西和县岁办盐一十三万一千五百三十斤零
漳县岁办盐五十一万五千六百七十斤零
四川盐课提举司
上流等九井盐课司岁办盐一百九十一万九千五百七十斤零
永通等七井盐课司岁办盐八十四万四千七百七十斤
郁山井盐课司岁办盐二十二万六千八百斤
涂甘井盐课司岁办盐一十六万四千二百斤零
云安场等二井盐课司岁办盐二百一十二万四千六百二十斤
通海等三井盐课司岁办盐二十四万四千三百三十斤零
福海等六井盐课司岁办盐四十九万七百七十斤
广福等三井盐课司岁办盐二十二万四千四百七十七零
华池等三井盐课司岁办盐二十二万四千二百二十斤
新罗等二井盐课司岁办盐七十二万五千五百斤
富义等一十一井盐课司岁办盐一百八十八万八千斤
罗泉等二井盐课司岁办盐三十二万一千三百斤零
黄市等二井盐课司岁办盐六十九万四十斤
仙泉井盐课司岁办盐三万八千八百五十斤
云南
五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二十七万二千一百三十七斤零又折绵布七百二十(土商) 【 布每件长壹丈壹尺阔八十】
黑盐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五十七万二千三百四十斤零
安宁盐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七十七万二千六百八十斤零
白盐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二十一万七百二十斤零
河东盐运司
岁办盐六千八十万斤
行盐地方
山东盐运司
济南府 青州府 兖州府
东昌府 莱州府 东平州
开封府 登州府 徐州
邳州 宿州
两浙盐运司
杭州府 绍兴府 宁波府
台州府 温州府 苏州府
衢州府 处州府 徽州府
嘉兴府 湖州府 松江府
严州府 常州府 镇江府
广信府 金华府 广德州
两淮盐运司
应天府 宁国府 太平府
扬州府 凤阳府 庐州府
安庆府 池州府 淮安府
和州 南昌府 九江府
南康府 建昌府 赣州府
南安府 临江府 抚州府
吉安府 袁州府 瑞州府
饶州府 武昌府 黄州府
沔阳州 岳州府 夷陵州
荆州府 常德府 长沙府
澧州 沅州 衡州府
德安府 辰州府 安陆州
靖州 襄阳府 宝庆府
广东盐课提举司
广州府 肇庆府 惠州府
韶州府 南雄府 潮州府
德庆府
海北盐课提举司
雷州府 高州府 廉州府
桂林府 柳州府 梧州府
浔州府 庆远府 南宁府
平乐府 琼州府 永州府
郴州 太平府 田州府
思明府 镇安府 龙州
泗城州 奉议州 利州
桂阳州
四川盐课提举司
成都府 嘉定府 叙州府
潼川州 保宁府 顺庆府
广元 夔州府 广安州
雅州
福建盐运司
福州府 兴化府 泉州府
汀州府 漳州府 邵武府
建宁府 延平府
陜西漳县西和二县
巩昌府 临洮府 河州
云南布政司
五井盐课提举司
黑盐井盐课提举司
安宁盐井盐课提举司
白盐井盐课提举司
   权量
    斛斗秤尺
凡天下官民人等行使斛斗秤尺凡有一定法则颁行各司府州县收掌务要如式成造较勘相同印烙给降民间行使其在京仓库等处合用斛斗秤尺等项本部较勘印烙发用
    时估
凡民间市肆买卖一应货物价直须从州县亲民衙门按月从实申报合干上司遇有买办军需等项以凭照价收买
  仓科
   征收
    税粮
凡各处秋夏税粮巳有定额每岁征收必先预为会计除对拨官军俸粮并存留学粮廪给孤老口粮及常存军粮二年粮斛以备支用外余粮通行定夺立案具奏其奏本内该云为征收某年秋粮事该照在京并在外卫所官军等项合用俸粮拟合预(尔简体无两点)会计征收议得各司府州今岁该征秋粮除巳对定官军俸粮外其供应内府光禄司等衙门合用熟粳糯米芝麻黄豆等项并五军六部等衙门官吏俸给优给故官儿男及太仓预备海运粮储拟于苏州常州等府存收运纳其余秋粮存留学粮廪给孤老口粮及拨凑各处军卫仓收贮常存二年粮储以备支用如有粮多足用去处临期定夺收支及该设粮长去处委官一员率领该设粮长正身务要齐足定限七月二十日以里赴京面听宣谕关领勘合回还办粮
凡征收税粮律有定限其各司府州县如有新增续认一体入额科征所据该办税粮粮长督并里长里长督并申首甲首催督人户装载粮米粮长点看见数率领里长并运粮人户起运若系对拨者运赴所指卫分照军交收存留者运赴该仓收贮起运折收者照依定拨各该仓库交纳取获通关奏缴本部委官于内府户科领出立案附卷存照以凭稽考
凡粮长关领勘合回还催办秋粮务要依期送纳毕日赴各该仓库将纳过数目于勘合内填写用印钤盖其粮长将填完勘合具本亲赍进缴仍赴部明白销注如是查出粮有拖欠勘合不完明白究问追理
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夏税秋粮总
夏税
米麦肆百柒拾壹万贰千玖伯石
钱钞三万玖千捌百锭
绢贰拾捌万捌千肆百捌拾柒疋
秋粮
米贰千肆百柒拾三万肆百伍拾石
钱钞伍千柒百三拾锭
绢伍拾玖匹
浙江布政司
夏税
麦捌万伍千伍百贰拾石
钱钞贰万陆百玖拾锭
绢壹拾三万玖千壹百肆拾匹
秋粮
米贰百陆拾陆万柒千贰百柒石
钱钞捌拾陆锭
绢伍拾玖匹
北平布政司
夏税
麦三拾伍万三千贰百捌拾石
绢三万贰千玖百陆拾贰匹
秋粮
米捌拾壹万柒千贰百肆拾石
福建布政司
夏税
麦陆百陆拾伍石
钱钞壹万贰千柒百伍锭
绢贰百柒拾三匹
秋粮
米玖拾柒万柒千肆百贰拾石
江西布政司
夏税
米柒万玖千伍拾石
钱钞陆千肆百伍锭
绢壹万伍千肆百柒拾柒匹
秋粮
米贰百伍拾捌万伍千贰百伍拾陆石
湖广布政司
夏税
米麦壹拾三万捌千柒百陆拾陆石
绢贰万陆千肆百柒拾捌匹
秋粮
米贰百三拾贰万三千陆百柒拾石
广东布政司
夏税
麦伍千三百贰拾石
秋粮
米壹百肆万肆千柒拾捌石
河南布政司
夏税
麦伍拾伍万陆千伍拾玖石
绢壹万柒千贰百贰拾陆匹
秋粮
米壹百陆拾肆万贰千捌百伍拾石
山东布政司
夏税
麦柒拾柒万贰千贰百玖拾柒石
绢贰万三千玖百三拾贰匹
秋粮
米壹百捌拾万伍千陆百贰拾石
广西布政司
夏税
麦壹千捌百陆拾玖石
秋粮
米肆拾玖万贰千三百伍拾伍石
山西布政司
夏税
麦柒拾万柒千三百陆拾柒石
秋粮
米贰百玖万三千伍百柒拾石
陜西布政司
夏税
麦陆拾柒万陆千玖百捌拾陆石
秋粮
米壹百贰拾三万陆千壹百柒拾捌石
四川布政司
夏税
麦三拾贰万伍千伍百伍拾石
秋粮
米柒拾肆万壹千贰百柒拾捌石
云南布政司
夏税
麦壹万捌千柒百三拾石
秋粮
米伍万捌千三百肆拾玖石
直隶应天府
夏税
麦壹万壹千贰百陆拾石
绢壹千肆百陆匹
秋粮
米三拾贰万陆百壹拾陆石
松江府
夏税
麦壹拾万柒千肆百玖拾陆石
绢陆百陆拾陆匹
秋粮
米壹百壹拾壹万贰千肆百石
钱钞三千柒拾贰锭
苏州府
夏税
麦陆万三千伍百石
绢壹万肆千壹百伍拾柒匹
秋粮
米贰百柒拾肆万陆千玖百玖拾石
钱钞贰千三百贰拾壹锭
宁国府
夏税
麦陆万贰千陆百壹拾石
绢三百壹拾壹匹
秋粮
米壹拾捌万贰千伍拾石
安庆府
夏税
麦壹万玖千肆百柒拾捌石
秋粮
米壹拾壹万贰千壹百伍拾捌石
太平府
夏税
麦贰万壹千三百玖拾石
绢贰百壹拾柒匹
秋粮
米肆万陆千贰百玖拾石
和州
夏税
麦捌百柒拾伍石
秋粮
米三千玖百伍拾玖石
扬州府
夏税
麦伍万柒千柒百壹拾石
秋粮
米贰拾肆万玖拾陆石
钱钞贰百伍拾壹锭
凤阳
夏税
麦玖万三千三百壹拾伍石
绢壹千肆百肆拾柒匹
秋粮
米壹拾三万柒千壹百陆拾石
滁州
夏税
麦壹千肆百伍石
秋粮
米肆千壹百陆石
徐州
夏税
麦陆万贰千三百石
绢三千壹百肆拾贰匹
秋粮
米柒万玖千三百肆拾石
广德州
夏税
麦陆千柒拾石
绢壹百伍拾柒匹
秋粮
米贰万肆千伍百石
镇江府
夏税
麦捌万捌百玖拾陆石
绢三百伍拾柒匹
秋粮
米贰拾肆万三千柒百伍拾石
庐州府
夏税
麦壹万伍千捌百三拾石
秋粮
米柒万伍千三百陆拾石
池州府
夏税
麦壹万柒千壹拾陆石
绢贰拾柒匹
秋粮
米壹拾壹万贰千玖百肆拾伍石
徽州府
夏税
麦肆万捌千柒百伍拾石
绢玖千柒百壹拾捌匹
秋粮
米壹拾壹万陆千陆百伍拾肆石
常州府
夏税
麦壹拾壹万玖千三百贰拾石
绢壹千三百玖拾肆匹
秋粮
米伍拾三万三千伍百壹拾伍石
淮安府
夏税
麦贰拾万壹千贰百贰拾石
秋粮
米壹拾伍万三千肆百玖拾石
    刍草
凡在京征收刍草俱于田亩内照例科征当征收之时本部先行定拟具奏行移该征有司限定月日先取部运官吏姓名开报候起运至日照数填定拨各该卫所并典牧千户所等衙门交纳以备支用其在外衙门亦各照依已定则例征收施行
   仓庾
    盘拨粮斛
凡内外卫所军粮不敷于有粮仓分照数盘拨如是在仓粮储正数支销尽绝积出附余或蓄积预备腐烂亏折必须委官盘点见数仍将盘过数目分豁某字廒若干开报合干上司以凭稽考追究
    内外仓廒
凡天下设置仓廒其在各该卫所常存二年粮斛分为二十四廒收贮以备支用其在各司府州县各有仓廒收贮粮米以给岁用且如在京卫所仓粮必须查勘见数分豁某字廒原收某年分秋粮米若干本部攒造印信文册一本进赴内府该科收贮凡各卫支过月粮本卫具手本奏进与同本部委官于原进册内注销仍呈报本部知数其在外仓廒凡有勘合下仓放支亦必禀请提调正官眼同支给比候年终将支过数目同实在粮斛通行开报以凭稽考

 礼部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祀宴享贡举之政今其属有四曰仪部曰祠部曰膳部曰主客部
  仪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贰尚书侍郎举其仪制而辨其名数
   朝贺
    正旦冬至朝贺
一凡正旦冬至前一日尚宝司陈设御座于奉天殿及宝案于御座之东设香案于丹陛之南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之东西北向其日清晨锦衣卫陈卤簿仪仗于丹陛及丹墀之东西设朋扇于殿内东西列车辂步辇于丹墀东西相向鸣鞭四人左右北向教坊司陈大乐于丹陛之东西北向仪礼司设同文玉帛案于丹陛之东金吾卫设护卫官于殿内及丹陛之东西陈甲士于午门外奉天门外及丹墀东西锦衣卫设将军于奉天门外丹陛丹墀及奉天门列旗帜于奉天门外东西典牧官陈仗马犀象于文武楼南东西相向钦天监设司晨郎报时位于内道东近北立紏仪御史二人于丹墀北东西相向内赞二人于殿内外赞二人于丹墀北东西相向设传制宣表等官位于殿内东西相向鼓初严文武官具朝服齐班于午门外鼓次严引礼引百官由左右掖门入诣丹墀东西北向立鼓三严执事官诣华盖殿伺候内官跪奏皇帝具衮冕升座锺声止仪礼司官跪奏各执事官行礼赞五拜礼毕赞供事执事官各就位仪礼司官跪奏请升殿驾兴中和韶乐奏圣安之曲尚宝官捧宝前行导驾官前导扇开帘卷尚宝官置宝于案乐止鸣鞭报时鸡唱晓对赞唱排班班齐赞礼唱鞠躬大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进表大乐作给事中二人诣同文案前导引序班举案由东门入置殿中乐止内赞唱宣表目宣表目官跪宣讫俯伏兴唱宣表展表官取表宣表官至帘前外赞唱众官皆跪宣表讫内外皆唱俯伏兴平身序班即举表案于殿东外赞唱众官皆跪代致词官跪于丹陛中致词云具官臣某兹遇 【 正旦则云三阳开泰万物咸新冬至则云律应黄锺日当长至】恭惟皇帝陛下膺干纳佑奉天永昌贺讫外赞唱众官皆俯伏兴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传制官诣
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由东门靠东出至丹陛之东西向立称有制赞礼唱跪百官皆跪宣制 【 正旦则云履端之庆冬至则云履长之庆】 与卿等同之赞礼唱俯伏兴平身乐止赞搢笏鞠躬舞蹈赞跪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山呼曰万岁唱再山呼曰万万岁凡呼万岁乐工军校齐声应之赞出笏俯伏兴大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仪礼司官跪奏礼毕中和乐作奏定安之曲驾兴尚宝官捧宝导驾官前导至华盖殿乐止引礼引百官以次出
    中宫正旦冬至命妇朝贺仪
一凡正旦冬至前期一日女官陈设御座于宫中设香案于丹墀之南其日清晨内官陈设仪仗于丹陛之东西及丹墀东西女官擎执者立于御座之左右陈女乐于丹陛东西北向设笺案于殿东门外设班首拜位于中道之东西设命妇拜位于丹墀北向设司赞位于丹墀东西设司宾位于命妇班之北东西相向设内赞二人位于殿内东西命妇至宫门外司宾引命妇入就拜位女官具服侍班如常仪尚宫尚仪等官诣内奉迎尚仪奏请升座皇后具服出导从如常仪乐作升座乐止司赞唱班齐乐作赞四拜乐止外赞唱进笺引笺案女官前导举笺案女官二人举案由殿东门入乐作至殿中乐止赞众命妇跪内赞唱宣笺目宣笺目女官宣讫兴唱宣笺展笺女官诣案前取笺宣笺女官宣讫兴举案者举案于殿东赞命妇皆兴司宾引班首由东阶升乐作自东门入至殿中乐止内赞唱跪班首跪众命妇皆跪班首称某夫人妾某氏兹遇 【 正旦则云履端之节冬至则云履长之节】 敬诣皇后殿下称贺内赞司赞同唱兴班首及殿外命妇皆兴司宾引班首由西门出降自西阶乐作至拜位乐止赞拜乐作四拜乐止司言前跪将旨由东门靠东出至于丹陛东西向立称有旨司赞唱跪众命妇皆跪司言宣旨 【 正旦则云履端之庆冬至则云履长之庆】 与夫人等同之赞兴众命妇皆兴司赞唱拜乐作四拜乐止尚仪跪奏礼毕皇后兴乐作还宫乐止引礼引命妇以次出
    东宫正旦冬至朝贺
一凡正旦冬至日典玺官设东宫座于文华殿中锦衣卫设仪仗于殿外东西教坊司陈大乐于文华门内东西北向府军卫列甲士旗帜于门外锦衣卫设将军十二人于殿中门外及文华门外东西相向立仪礼司官设笺案于殿东门外设文武官拜位于文华门外设传令宣笺等官位于殿内东西执事官先行四拜礼讫各就位引礼引各官诣文华门外北向立仪礼司官启请升座导引官奉迎东宫具冕服出乐作升座乐止赞礼唱班齐鞠躬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唱进笺给事中前导笺案由殿东门入置殿中内赞唱宣笺目宣讫俯伏兴平身唱宣笺外赞唱跪展笺官诣案前取笺宣笺官宣讫内外皆赞俯伏兴平身即举案于殿东外赞唱众官皆跪代致词官中道跪致词云具官臣某等兹遇 【 正旦则云三阳开泰万物咸新冬至则云律应黄锺日当长至】 敬惟皇太子殿下茂膺景福贺毕唱众官皆俯伏兴平身传令官跪启传令由东门左出至丹陛东西向立称有令赞众官皆跪宣令 【 正旦云履端之节冬至云履长之节】 同臻嘉庆赞俯伏兴乐作四拜平身乐止仪礼司官跪启礼毕
    万寿圣节百官朝贺礼仪
一凡万寿圣节百官朝贺礼仪与正旦冬至同但致词云恭惟皇帝陛下万寿令节臣某等诚欢诚忭敬祝万万岁寿不传制
    中宫千秋节命妇朝贺礼仪
一凡中宫千秋节命妇朝贺礼仪与正旦冬至同但致词云兹遇千秋令节敬诣皇后殿下称贺不传旨
    东宫千秋节百官朝贺礼仪
一凡东宫千秋节百官朝贺礼仪与正旦冬至同但致词云兹遇皇太子殿下寿诞之晨臣某等敬祝千岁寿不传令
   朝仪
    京官常朝仪
一凡朝班序立公侯序于文武班首次驸马次伯自一品以下各照品级文东武西依次序立风宪紏仪官居下朝北纪事官居文武第一班之后稍近上便于观听不许搀越如有事奏须要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不许于班内横过奏毕即便入班序立
一凡文武百官于御前侍坐遇有大小官员奏事必须起立候奏事毕复坐不许倨坐失仪如有特旨赐坐则复坐
一凡文武百官出入朝门各照品级第加逊敬如一品以下官遇公侯驸马加敬礼立则旁立行则后从三品四品官遇一品官加逊礼行立俱后从五品以下官仿此俱不许搀越失仪如有宣召不在此限
一凡百官朝参遇有圣谕教戒须要专心致意拱听分明即便省身克巳不许放肆
    百官朝见礼仪
一凡朝见稽首顿首五拜乃臣下见君上之礼先拜手稽首四拜后一拜叩头成礼稽首四拜者百官见东官亲王之礼其见父母亦行四拜礼其余官长及亲戚朋友相见止行两拜礼
    常朝君父之礼
一凡各王大朝行八拜礼常朝一拜扣头礼凡伯叔兄见天子在朝行君臣礼于便殿内行家人礼伯叔兄坐东面西坐受天子四拜伯叔兄就于受礼位坐天子居正中南面坐所以尚亲亲之义以存君臣之礼
一皇后父见上行君臣礼后见父母行家人礼皇太子见皇后父母皇后父母立于东西向皇太子立于西东向行四拜礼皇后父母立受两拜荅两拜
一凡百官御前奏对务必从实知则为知不许妄对
一凡大小官员随从上位行丹墀身常朝北不许南向或左或右环转随侍如上位升奉天门及丹陛其随从官员不得径行中道并王道如有旨令行方许于侧边随行
一凡官员入朝门须要拱手端行威仪整肃不许私揖及吐唾不敬
一凡文武百官于奉天华盖武英等殿奏事必须穿着履鞋方许入殿违者从紏仪御史礼部仪礼司官紏劾送法司如律
    诸蕃朝贡
一凡蕃王来朝先遣礼部官劳于会同馆次日于奉天殿朝见上位蕃王服其国服若尝赐朝服者则服朝服行八拜礼礼毕即诣文华殿朝见皇太子行四拜礼见亲王亦行四拜礼亲王立受两拜荅两拜其从官随蕃王班后行礼凡遇宴会蕃班次各居公侯伯之下如蕃王朝见之后遇有恩赐反蕃国遣使朝贡皆如常朝仪
   庶人常见礼仪
一凡民间子孙弟侄甥婿见尊长生徒见师范奴婢见家长久别行四拜礼寻常近别行揖礼其余亲戚长幼照依等第久别行两拜礼寻常近别行揖礼平交同
   冠服
    皇帝冕服
     衮冕十二章
冕版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冠上有覆玄表朱里前后各有十二旒旒五采玉珠十二玉簪导朱缨圭长一尺二寸玄衣纁裳衣六章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六章织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中单以素纱为之红罗蔽膝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织火龙山三章革带佩玉长三尺三寸大带素表朱里两边用缘上以朱锦下以绿锦大绶六采用黄白赤玄缥绿织成纯玄质五百首小绶三色同大绶间织三玉环朱袜赤舄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则服之皮弁服其皮弁用乌纱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中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其服绛纱衣蔽膝随衣色白玉佩革带玉钩角(上夭下山)绯白大带白袜黑舄
    东宫冠服
     衮冕九章
冕九旒旒九至金簪导红组缨两玉填圭长九寸五分玄衣纁裳衣五章织山龙华虫宗彝火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白纱中单黼领蔽膝随裳色织火山二章革带钩角(上夭下山)(王寿)玉佩绶五采用赤白玄缥绿织成纯赤质三百三十首小绶三色同大绶间织三王环大带白白表朱里上缘以红下缘以绿白袜赤舄陪祀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朝贺则服之
    亲王冠服
     衮冕九章
冕五采玉珠九旒红组缨青纩充耳金簪导圭长九寸二分五厘青衣纁裳衣五章织山龙华虫火宗彝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白纱中单黼领青缘蔽膝随裳色织火山二章革带金钩角(上夭下山)(王寿)佩玉绶五采赤白玄缥绿织成纯赤质三百二十首小绶三色同大绶间织三玉环大带表里白罗朱绿缘白袜朱履助祭谒庙正旦冬至等朝贺则服之
    世子冠服
     衮冕七章
冕三采玉珠七旒红组缨青纩充耳金簪导圭长九寸青衣纁裳衣三章织华虫火宗彝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素纱中单青领(口衾)(上夭下山)巽赤韨革带佩白玉玄组绶绶紫质用紫黄赤三采织成间织三白玉环白袜赤舄
    文武官冠服
一文武官朝服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二色绢革带佩绶白袜黑履一品至九品俱以冠上梁数分等第
公冠八梁加笼巾貂蝉立笔五折四柱香草五前后用玉为蝉
侯冠七梁加笼市貂蝉立笔四折四柱香草四前后用金为蝉
伯冠七梁加笼巾貂蝉立笔二折四柱香草二前后玳瑁为蝉俱左插雉尾
驸马冠与侯同不用雉尾
一品冠七梁不用笼巾貂蝉革带与佩俱用玉绶用绿黄赤紫四色丝织成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玉笏用象牙
二品冠六梁革带绶环用犀余同一品
三品冠五梁革带用金佩用玉绶用黄绿赤紫四色织成云鹤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金笏用象牙
四品冠四梁革带用金佩用药玉余同
五品冠三梁革带用银钑花绶用黄绿赤紫四色织成盘鵰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银镀金笏用象牙
六品七品冠二梁御史加獬豸革带用银佩用药玉绶用黄绿赤三色丝织成练鹊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银笏用槐木
八品九品冠一梁革带用乌角佩用药玉绶用黄绿二色丝织成鸡涑(上夭下山)鸟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铜笏用槐木
一文武官朝服于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降开读诏赦进表传制则服之
一文武官公服用盘领右衽袍或纻丝纱罗绢从宜制造袖宽三尺
一品至四品绯袍 五品至七品青袍
八品九品绿袍 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公服花样
一品用大独科花径五寸
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
三品散荅花无枝叶径二寸
四品五品小杂花纹径一寸五分
六品七品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纹
(朴去木改巾)头用漆纱二等展角各长一尺二寸其杂职官员(朴去木改巾)头用垂带笏依朝服为之
腰带
一品用玉或花或素 二品用犀
三品四品用金荔枝 五品以下用乌角(革呈)用青革仍垂挞尾于下(革华)用皂
其在京文武官于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则服之在外文武官员于每日清早公座服之
一凡各处杂职未入流品人员若遇大朝贺进表等陪班行礼止用公服
一文武官陪祭服一品至九品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用皂领缘赤罗裳皂缘赤罗蔽膝方心曲领其冠带佩绶等第并同朝服
一品官常服用杂色纻丝绫罗彩绣庶民止用紬绢纱布不许别用
一花样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
文官一品二品仙鹤锦鸡
三品四品孔雀云鴈 五品白鹇
六品七品鹭鸶鸡涑(上夭下山)鸟
八品九品黄鹂鹌鹑练鹊
风宪官用獬豸
武官一品二品狮子 三品四品虎豹
五品熊罴 六品七品彪
八品九品犀牛海马
一官员及军民僧道人等衣服帐幔并不许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文违者罪及染造之人其朝见人员四时并用颜色衣服不许纯素
    命妇冠服
一品冠用金事件 珠翟五个
珠牡丹开头二个 珠半开三个
翠云二十四片 翠牡丹叶一十八片
翠口圈一付上带金宝钿花八个
金翟二个口(耳宰)口行缶(口集)珠结二个
二品至四品冠用金事件 珠翟四个
珠牡丹开头二个 珠半开四个
翠云二十四片 翠牡丹叶一十八片
翠口圈一付上带金宝钿花八个
金翟二个口(耳宰)口行缶(口集)珠结二个
一品至四品霞帔用云霞纹钑花金坠子背子用云霞文
五品至六品冠用抹金银事件 珠翟三个
珠牡丹开头二个 珠半开五个
翠云二十四片 翠牡丹叶一十八片
翠口圈一付上带抹金银宝钿花八个
抹金银翟二个口(耳宰)口行缶(口集)珠结子二个
霞帔用云霞文
五品镀金钑花银坠子 六品钑花银坠子
七品至九品冠抹金银事件 珠翟二个
珠月桂开头二个 珠半开六个
翠云二十四片 翠月桂叶一十八片
翠口圈一付上带金银宝钿花八个
抹金银翟二个口(耳宰)口行缶(口集)珠结子二个
七品霞帔褙子与八品同
八品九品霞帔用绣缠枝花坠子与七品同褙子绣枝团花
   房屋器用等第
一凡官员盖造房屋并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绘画藻井其楼房不系重檐之例听从自便
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两厦九架造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家庙三间五架俱用黑板瓦盖屋脊用花样□兽梁栋斗栱檐角彩色绘饰窗枋桂用金漆或黑油饰其余廊庑库厨从屋等房从宜盖造俱不得过五间七架
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许用瓦兽梁栋斗栱檐角青碧绘饰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
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屋脊用瓦兽梁栋檐角青碧绘饰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
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梁栋止用土黄刷饰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
一品官房舍除正厅外其余房舍许从宜盖造比正屋制度务要减小不许太过其门窗户牖并不许用朱红油漆
一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及彩色装饰
一器皿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盏用金余用银
三品至五品酒注用银酒盏用金
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盏用银余皆用磁
漆木器并不许用朱红及棱金描金雕琢龙凤文
庶民酒注用锡酒盏用银余磁漆
一伞盖一品二品银浮屠顶茶褐罗表红绢里三檐
三品四品用红浮屠顶茶褐罗表红绢里三檐以上伞盖俱用黑色茶褐雨伞俱用红油绢
五品用红浮屠顶青罗表红绢里两檐雨伞同四品
六品至九品用红浮屋顶青绢表红绢里两檐雨伞俱用油纸
一官员床面屏风(木鬲)子并用杂色漆饰不许雕刻龙凤文并金饰朱漆
一官员鞍辔公侯一品二品用银减铁事件革(上夭下山)占用描银
三品至五品用银减铁事件革(上夭下山)占用油画
六品至九品用摆锡铁事件革(上夭下山)占用油画
一凡军官军士应用弓矢止是黑漆弓袋箭囊并不许用朱漆描金妆饰
一巳上服色器皿房屋等项并不许雕刻剌绣古帝王后妃圣贤人物故事及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等形
   龙王冠礼
一前期三日各执事官于本部习仪至日传制遣官持节行礼一前期仪卫司先设王邸在东序张帷幄设裀褥于序中又张惟于序仪礼司设掌赞宣(来力)戒等官序立位于王邸东稍西向具九旒冕翼善冠绛纱袍等服并网巾金簪二物各以箱盛候持节者至礼部仪礼司等官启上出迎门外赞礼导王行节入王邸置中庭 【 乐作】 赞王诣香案前四拜毕礼部等官启就冠席西南向内侍二人夹侍 【 乐止】 引礼引宾赞以次诣罍洸 【 乐作】 搢笏盥手 【 乐止】 通赞典仪二人露台东西向冠席在东序南西向醴席在西南向行礼之时诸执事官升自东阶稍西向掌冠者执网巾升宾降一等受之进王席前稍北面立祝曰惟兹吉日冠以成人克敦孝友福禄来臻 【 毕】 供奉官束发掌冠跪进网巾 【 乐作】 赞冠者跪正之兴立掌冠后内侍跪进服讫 【 乐止】 掌冠启王复坐执翼善冠升宾降二等受之右手执冠后左手执冠前进如前仪祝曰冠礼斯举寔由成德敬慎威仪惟民之则 【 毕】 跪进冠兴 【 乐作】 掌冠启复坐赞冠进跪脱翼善冠兴内侍跪脱袍服执衮冕者升宾降三等受之进如前仪祝曰冠至三加命服用章敬神事上永固藩邦跪进服兴 【 乐作】 赞冠跪簪结纮兴立掌冠后王兴内侍跪进衮服讫 【 乐止】 礼部官引王降自东阶 【 乐作】 由西阶升醴席南向坐 【 乐止】 引礼引掌冠诣罍洗 【 乐作】 搢笏盥手讫升西阶 【 乐止】 赞冠者取爵诣司尊所酌醴授宾宾跪进席前北面祝曰旨酒嘉荐载芬载芳受兹景福百世其昌 【 毕】 王搢圭受爵乐奏喜千春之曲饮讫奠爵出圭进馔馔讫引王降自西阶诣东序易服讫 【 乐止】 请王诣拜位 【 乐作】 引礼引宣(来力)戒官至中庭西向立称有制王跪 【 乐止】 宣(来力)戒曰孝于君亲友于兄弟亲贤爱民率由礼义毋溢毋骄永保富贵 【 乐作】 俯伏兴四拜兴 【 乐止】 礼部官启礼毕引王还 【 乐止】 掌冠等官复命王是日谒庙毕就诣父皇及东宫前谢次日百官称贺毕诣王府行叩头礼
   婚礼
    亲王婚礼仪式
     定亲礼物
金五十两
珍珠一十两重 【 用红绿纱销金袋二个】
花银四百两重
各色纻丝四十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百二十个】
大红罗二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六个】
生纱二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六个】
里绢四十疋
绵臙脂一百个金花臙脂二两重 【 用抹金花银合一对计六两重】
铅粉二十袋计一十两重 【 用红绿罗销金袋二个】
北羊四牵 【 用红绿绢销金盖(口衾)(上夭下山)代四条并牵羊红麻索四条】
猪二口
鹅二十只
酒八十瓶 【 用红绿罗销金小盖袱八十条】
【 每条坠角折二铜钱四个】
圆饼八十个 【 用红纸花贴面】
末茶一十袋 【 用红绿罗销金袋一十个】
果六合
白熟米二石 【 作四合每合上用染红米二升】
(麦丐)四十袋 【 用红纸花贴面】
媒人
纻丝二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六个】
里绢二疋
开合
纻丝一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三个】
里绢一疋
巳上礼物媒人并内官一员送至妃家媒人就引妃家回奉礼物从西华门入如命官则皇帝前复命外命妇则皇后前复命
纳征
礼物
玉谷圭一 【 褁王圭锦袋二件盛玉圭创金云凤朱红木匣一个内锦褥一片】
玄纁纻丝五疋 【 玄三疋纁二疋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十五个】
珠翠燕居冠一顶 【 冠盝全】
冠上火珠博鬓结子等项全
金凤二个金宝钿花二十七个
金簪一对冠上珊瑚凤冠觜一副
燕居服四套
大红纻丝一件 大红线罗一件
大红素纱一件 青线罗一件
大带四条 【 内大红线罗三条青线罗一条】
玉革带一副
玉事件九件 金事件二件
玉花彩结绶一副 【 红绿线罗彩结大红线罗系带】
彩结上玉绶花一个
绶带上玉坠珠六颗
绶带上金垂头花板四片金菜儿六个
白玉钩碾凤文佩一副
玉事件二十件串珠全
金钩二个
红罗销金夹袱大小五条 【 包燕居服及玉革带等用】
珠面花四副
珠花四枝金脚 【 八钱重】
金脚四珠环一双 【 金脚五钱重】
梅花环一双 【 金脚五钱重】
金钑花钏一双 【 二十两重】
金光素钏一双 【 二十两重】
金龙头连珠镯一双 【 一十四两重】
金八宝镯一双 【 八两重外宝石一十四块】
金四百两 【 九成色二百两 八成色二百两】
花银一千六百两
珍珠二十四两重 【 用红绿纱销金袋二个】
宝钞五十贯
马四疋 【 红笼头锦鞯四副】
各色纻丝六十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百八十个】
各色绫六十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百八十个】
各色纱六十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百八十个】
各色罗六十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百八十个】
各色锦六十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百八十个】
大红罗四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十二个】
生纱四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一十二个】
各色绢三百疋
白绵二十觔
臙脂二合重二两 【 金臙脂合一对重一十两】
铅粉二十袋重一十两 【 用红绿罗销金袋二个】
北羊三十二牵 【 用红绿销金盖袱三十二条牵羊红麻索三十二条】
猪一十六口
鹅三十二只
酒二百瓶 【 用红绿罗销金盖袱二百条每条坠角折二铜钱四个】
末茶三十二袋 【 用红绿罗销金袋三十二个】
果二十合
响糖二合 芝麻缠糖二合
茶缠糖二合 砂仁糖二合
胡桃缠糖二合 木弹二合
蜜煎二合 枣子二合
干蒲萄二合 胡桃二合
圆饼六百个 【 用红纸花贴面】
白(麦丐)一百二十袋 【 用红纸花贴面】
红纱罩盝 【 大小一十二个】
开合
纻丝八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二十四个】
媒人
纻丝一十二疋 【 用红绿罗销金束子三十六个】
征纳礼仪
前一日尚宝司陈设御座于奉天殿 【 内官监礼部】 设冠服首饰金银疋等仪物于文楼下教坊司设中和乐于殿内其日清晨锦衣卫设仪仗于丹陛丹墀之东西教坊司设大乐于丹陛之东西北向及设乐于午门外设护卫将军文武官执事官如常仪仪礼司设百官侍立位于文武楼南设玉帛案于殿内之东鼓三严文武官具朝服至侍立位东西相向锺声止仪礼司跪奏请升殿皇帝具皮弁服导驾奉引如常仪 【 乐作】 升座 【 乐止】 鸣鞭讫序班举玉帛案置殿中引正使副使入就拜位赞鞠躬 【 乐作】 赞四拜兴平身 【 乐止】 承制官诣御前跪承制俯伏兴由东门稍东出序班举玉帛案随之置丹墀中道承制官称有制赞礼赞跪宣制曰今聘某官某女为某王妃命卿等行纳征礼赞礼赞俯伏兴 【 乐作】 四拜平身 【 乐止】 仪礼司奏礼毕【 乐作】 鸣鞭 【 乐止】 引礼引玉帛案由奉天门东门及午门东门出置玉圭玄纁于彩舆执事官引文楼下仪物由午门东门出以次陈列正副使行至御桥外收服马至妃家
妃家行纳征礼
前一日妃家设正副使幕次于大门外道左南向设香案于正堂中设受玉帛案于香案之南其日礼物至妃家引礼捧玉圭玄纁先行正副使随之至幕次执事者陈礼物及冠服等物于正堂捧玉帛者俟于幕次东西向礼官一员先入至正堂 【 立于东西向】 主婚者出见 【 立于东西向】 礼官曰奉制命正某官某副使某官某为某王行纳征礼引礼引主婚者出迎引礼引正使捧玉圭副使捧玄纁先行主婚者随行引礼引至正堂置玉圭玄纁于案正使立于案之左 【 西南向】 副使立于案之右 【 东南向】 赞礼引主婚者就拜位赞鞠躬四拜兴平身赞诣前跪赞捧圭 【 正使捧玉圭授主婚者】 主婚者受玉圭以授执事者 【 执事者跪受兴置于案】 赞捧帛 【 副使捧玄纁授主婚者】 主婚者受玄纁以授执事者 【 执事者跪受兴置于案】 赞主婚者俯伏兴平身赞复位赞四拜兴平身礼毕正副使出主婚者至正副使前致词云请礼从者 【 酒馔毕】 主婚者捧帛以劳正副使正副使出主婚者送至门外正副使诣皇帝前复命妃家回仪从西华门入内官监监官奏
发册仪物
金册一副 【 两叶计足色金一百两重造每叶高一尺二寸阔五寸周尺】
籍册锦一片 【 红绢里】
联贯册叶 【 用红丝绦】
垫册锦褥一个 【 红绢里】
褁册红罗销金小夹袱一条
浑金沥粉云风册盝一个 【 内用红纻丝发衬花银钉铰一付重一两二钱□金丝铁锁钥一副】
覆盝红罗销金大夹袱一条
九翚四凤冠一顶
冠上大花九树小花九树宝钿九个翠
云博鬓描金珠皂罗额珠眉心珠牌环
金冠上金凤四个
牌环脚一双
翟衣三套描金云凤沉香色木匣一个 【 铜锁钥索扛全】
青纻丝绣翟衣一件青纻丝绣蔽膝一件
玉色线罗中单一件红缘(口衾)(上夭下山)巽
青线罗绣翟衣一件青线罗绣蔽膝一件
玉色线罗中单一件红缘(口衾)(上夭下山)巽
青纱绣翟衣一件青纱绣蔽膝一件玉色纱中单一件
青红线罗销大带一条上有青纻丝副带一条
五色线锦绶一副上有玉环二个青红罗彩结全
白玉钩碾凤文佩一副
玉事件二十件串珠全
金钩子并圈二个
五色线锦衬一副
白玉革带一副 【 青纻丝褁(革呈)描金文翟衣】
玉事件一十件 金事件五件
青纻丝舄一双 【 上有珠六颗】
青罗袜一双
红罗销金夹袱大小五条 【 包褁翟衣玉佩玉带等用】
凤轿一
锦坐褥一个 锦踏褥一个
红交床一把 【 红穿条全】 红帘一扇 【 青罗销金沿边带全】
红罗销金轿衣一件 【 沥水顶罩全】
红油绢销金两轿衣一件 【 沥水顶罩全】
彩结四串抹金银香圆宝盖四副
【 计八件共花银一十六两】
仪仗
红杖二 清道旗二
绛引旛二 戟氅二
班剑二 【 结子绢袋全】 仪刀二 【 结子红绢袋全】
梧杖二 【 绢袋全】 镫杖二 【 绢袋全】
立□二 【 绢袋全】 卧□二 【 绢袋全】
骨朵二 【 绢袋全】 响节四 【 绢袋全】
红绣伞一把 【 绢袋全】 青方伞二把 【 绢袋攀全】
红绣团扇四把 【 绢袋全】
青绣团扇四把 【 绢袋全】
红纱灯笼四个 【 竿全】
拂子二个 【 结子全】
坐障一 【 竿全】 行障二 【 竿全】
抹金交椅脚踏一副除木外计花银一百两重搭座踏褥结子全
抹金银水罐一个重六十两
抹金银水盆一个重六十两
抹金银唾壶一个重一十六两
抹金银唾盂一个重一十六两
抹金银香炉一个重一十六两
抹金银香合一个重一十六两
擎执宫人销金罗袍一十四领抹金钑花银带一十四条翠花纱帽一十四顶皂麂皮靴一十四双
女轿夫衣袍一十六领汗跨一十六副铜束带一十六条花纱帽一十六顶红绵布革(上夭下山)翁鞋一十六双
发册命使仪注
其日清晨内官监锦衣卫尚宝司教坊司文武执事等官于奉天殿陈设如纳征仪仪礼司设册案于殿内之东承制官持节官位于殿内之东西向设正使副使拜位于丹墀正使之东副使在西锦衣卫设盖册黄伞一于殿门外礼部陈设彩舆于午门外内官陈王妃凤轿仪仗于彩舆之南鼓三严引礼引文武官入就侍立位锺声止仪礼司跪奏请升殿皇帝服皮弁服导驾官奉引如常仪 【 乐作】 升座 【 乐止】 卷帘鸣鞭讫引礼引正副使各就拜位赞礼赞鞠躬 【 乐作】 赞四拜平身 【 乐止】 承制官诣御前跪承制俯伏兴由东门稍东出持节官举节举册官举案随行亦由东门稍东出校尉擎伞遮护册行至丹墀御道中持节官立于案东西向传制官称有制赞礼唱跪宣制曰今册某官某安为某王妃命卿等持节行礼赞礼赞俯伏兴鞠躬四拜兴平身 【 乐止】 持节官以节授正使引礼引节册及正副使由东道至奉天门由东门出至午门外置册于彩舆仪礼司官奏礼毕驾兴 【 乐作】 百官卷班以次出仪仗凤轿前行引礼引节及彩舆正副使随行过御桥收服持节正副使俱上马至妃府行册礼
册至妃家行礼仪注
是日妃府先设幕次于大门之外南向设香案于正厅册使至引礼引正副使至幕次礼官先入见主婚者礼官曰奉制命正使某官某副使某官某持节行册礼主婚者出迎引礼引正使持节副使捧册入主婚者随行至正厅正副使立于香案东南向引礼引主婚者至拜位赞礼赞鞠躬四拜兴平身 【 退立于西南】 引礼引接册内官诣前赞礼赞举册 【 副使以册授内官内官跪受讫】 赞礼赞请诣中堂行礼内使二人引捧册内官入中堂正副使仍前立候内官出告行礼毕正使副使以节出主婚者请礼正副使如纳征仪
受册仪注
其曰妃府陈设香案于中堂设册案于香案之南设妃拜位于册案之南妃服翟衣讫俟内官捧册入置于案赞礼女官一员居东一员居西在妃拜位前 【 相向立】 宣册女官展册女官立于东引礼女官二员分左右引妃出房至册案前拜位女使执事者立于西赞礼女官赞四拜兴宣册女官称有制女官赞跪 【 妃跪】 赞宣册 【 宣册女官诣册案前取册立宣于香案东】 女官宣册讫以册入于盝赞受册 【 宣册官捧册立授妃妃受册】女官赞以册授执事者 【 妃以册授女使女使跪受兴置于案】 女官赞妃兴又赞四拜礼毕 【 内官出告正副使行礼毕】 执事者彻香案册案设妃座引礼请妃升座众命妇及应贺者序立于庭北向赞四拜礼毕妃降座
催妆礼物
北羊二牵 【 红绿绢销金盖袱二条】
酒二十瓶 【 红绿罗销金盖瓶袱二十条每条坠角折二铜钱四个】
果二合 【 用花四枝】
巳上礼物内官一员送至妃家铺房一妃家于亲迎前择日将房奁床帐等物至王府铺房礼部预先奏知至日妃家备鼓乐迎引从午门东角门入 【 鼓乐止于阙西】 妃母或亲戚入内陈设
醮戒仪注
其日内官监设上位中官御座于宫中设大乐仪仗于丹陛之东西执膳内官先备酒金爵果合以俟上位服皮弁服中宫燕居服出 【 乐作】 升座 【 乐止】 王服衮冕赞引引王由殿东门入诣上位前赞礼赞鞠躬 【 乐作】 赞四拜兴平身 【 乐止】 执事者以爵斟酒立于御前之东赞礼赞王诣前跪赞搢圭赞受爵 【 执事者以爵王授王王受爵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以退】 赞礼赞出圭恭听戒命 【 随旨意致戒词】 王听戒辞讫赞俯伏兴平身赞复位赞鞠躬 【 乐作】 赞四拜兴平身 【 乐止】 赞礼引王诣中宫前 【 礼同】 赞礼毕引礼引王出收衮冕具皮弁服行亲迎礼
妃受醮戒仪
亲迎日妃家先于祠堂陈设祭物妃服燕居冠服妃父母同妃诣祖宗前奠酒读祝礼毕执事者具酒馔命妃饮食讫父母坐于正堂女执事引妃诣父母前各四拜父母随意致戒辞妃听受讫次辞诸尊长礼毕改服翟衣以俟
亲迎仪注
其日仪卫司先设王仪仗象辂于承天门外妃家先设王幕次于中门之外设香案帛案于正堂之中是日王受命讫引礼引王由午门东门出典仪具服跪请升辂 【 王升辂】 仪从前导过御桥 【 乐作】 至妃家门外引礼跪请王降辂导引至幕次礼官一员先入至正厅立于东 【 西向】 主婚者出见立于西 【 东向】 礼官曰某王奉制行亲迎礼引礼二人具服引主婚者迎王于幕次之外内官二员具服引王出幕次主婚者请王入中堂 【 王先行主婚者后随】 内官具服捧礼物入至于中堂主婚者进立于堂中之左妃母立于堂中之右 【 东西相向】 王至中堂女执事二人引妃出房立于妃母之下内官引王至案前内官奉帛进王王以帛置于案内官引王稍退近东西向立赞礼引主婚诣帛案前行八拜礼 【 退复位】 执事者彻案引礼内官导王先出女轿夫举凤轿至于中门之内内官具妃仪仗于中门之外女执事引妃出内官跪启请王诣轿所启请揭帘妃升轿内官启请王升辂前行妃具仪从后行至承天门外降辂候妃至内官跪启请王揭帘妃降轿王先行至内释皮弁服具衮冕至奉先殿前俟妃入午门升轿将至奉先殿降轿行庙见礼
庙见仪注
是日内官于奉先殿陈设牲醴祝帛讫 【 每庙猪一羊一帛二共一篚祝共一】 赞引二人引王二人引妃至奉先殿诣德祖玄皇帝皇后神御前 【 王在东妃在西】 赞王与妃皆两拜赞跪 【 王跪妃亦跪】 赞搢圭 【 王搢圭】 赞进帛 【 执事者以帛跪进于王右】 赞受帛 【 王受帛以授执事者】 赞奠帛 【 执事者以帛奠神御前】 赞进爵 【 执事者以爵跪进于王右】 赞受爵 【 王受爵以授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 玄皇帝皇后前赞再进爵 【 执事者以爵进】 赞受爵 【 王受爵以授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 玄皇帝皇后前赞俯伏兴 【 王俯伏与妃亦兴】 赞王复位赞王与妃皆两拜平身次诣懿祖皇帝皇后熙祖皇帝皇后仁祖皇帝皇后 【 相同上】 赞诣读祝位 【 王诣读祝位】 赞跪 【 王跪妃亦跪】 读祝讫赞俯伏兴平身 【 王俯伏兴平身妃亦兴】 赞王复位赞王与妃皆两拜平身赞执事者捧祝帛各诣燎所赞诣燎位 【 王与妃诣燎位】 赞礼毕引礼引王及妃还宫行合卺礼
合卺仪注
其日内官先于王宫设王座于东 【 西向】 设妃座于西 【 东向】 各设拜位于座之南设酒案于正中稍南置两爵两卺于案上执事者启请王具皮弁服讫赞引导王与妃至宫门赞引一人导王前升二人导妃后升赞请就拜位 【 王与妃各就拜位】 赞两拜 【 王与妃皆两拜讫】 赞请升座 【 王与妃皆升座】 执事者二人举馔案进于王及妃之前女官司尊者取金爵盏酌酒以进 【 王与妃各受爵饮讫】 女官进馔 【 王与妃皆举馔讫】 女官再以金爵进酒 【 王与妃皆饮讫】 女官进馔 【 土与妃皆举馔讫】 女官再以卺盏酌酒合和以进 【 王与妃皆饮讫】 又进馔 【 王与妃皆举馔】 凡三举酒馔毕执事者彻馔案赞王与妃兴就拜位相向赞两拜礼毕王从者馂妃之馔妃从者馂王之馔
朝见仪注
第二日清晨王冕服妃翟衣赞引各启请出宫至宫门外以俟皇帝服皮弁服中宫服燕居服升座赞引引王及妃自东门入王先入妃从之赞礼赞诣皇帝前 【 王立于东妃立于西】 宫人以枣栗盘立于妃之右赞王与妃皆四拜执事者二人举案至皇帝前宫人以枣栗盘授妃妃捧枣栗盘置于案上执事者举案妃随捧进至皇帝前 【 妃复位】 赞礼赞王与妃皆四拜兴赞引引王及妃诣与馈
第三日清晨妃服翟衣赞引引妃出升舆将至宫内门降舆由东门入俟膳至赞引引妃诣皇帝前赞四拜尚食以膳授妃妃捧膳置于案 【 复位】 又赞四拜赞引引妃诣皇后前 【 礼同】 赞引引妃退立于西南俟膳毕赞引引妃出王与妃见
东官仪注
是日王与妃朝见讫王具皮弁服妃服翟衣诣东宫前行四拜礼东宫皮弁服坐受东宫妃翟衣立受两拜荅两拜
回门礼物
花银三百两重
杂色纻丝三十二疋 【 红绿罗销金束子九十六个】
北羊四牵 【 红绿绢销金□袱四条 红麻索四条】
酒四十瓶 【 红绿销金□袱四十个】
果四合
皇后前宫人以(暇去日改月)修盘立于妃左赞王与妃皆四拜兴执事者二人举案至皇后前正中宫人以(暇去日改月)修盘授妃妃捧(暇去日改月)修盘置于案上执事者举案妃随举进至皇后前 【 妃复位】 赞四拜 【 王与妃皆四拜】 兴执事者以皇帝前枣栗案彻于东皇后前(暇去日改月)修案彻于西赞礼毕赞引引王及妃出是日赐王与妃宴
回门仪注
其日内官先将礼物至妃家王与妃仪仗导从如常仪王先行至妃府妃父出迎王先入妃父从之至正厅 【 王立东西向妃父立于西东向】 王于妃父母前行四拜礼 【 妃父母立受两拜荅两拜】 礼毕王中坐其余亲属见王行四拜礼 【 王皆坐受】 妃至入中堂于父母前行四拜礼 【 父母正面坐受】 其余亲属见妃各序家人礼
王府供用器皿
金器
壶瓶一对六十两重
酒注一对六十两重
盂子一对二十两重
贽礼盘二面六十两重
盘盏二副二十两重
托里胡桃木碗四个六十四两重
楞边胡桃木托子四个五两重
托里胡桃木锺子一对一十一两重
撒盏一对八两重
葫芦盘盏一副一十两重
茶匙一双一两重
匙一双五两重
箸一双五两重
银器
果盒一对一百六十两重
汁瓶二对一百两重
茶瓶一对五十两重
汤鼓四个八十两重
按酒楪一十二个四十二两重
果楪一十二个三十两重
菜楪一十二个二十四两重
漆器
朱红戗金大托盘二面 【 红纱罩二】
朱红戗金馒头肉盘四个 【 红纱罩二】
小车子一贴金钉铰全并顶上抹金铜
火珠一个四角铜凤四个
红纻丝车衣一副顶裙沥水顶里紫罗带全
锦坐褥一个黄绵布骨子黄绢里绵花装
红平罗车衣一副顶裙沥水顶里绢紫罗带全
锦靠褥二个绿纻丝边黄绵布骨子黄绢里绵花装
红素油绢雨衣一副
红油仪仗木架二座
   公主婚礼
    册公主
前期告奉先殿 【 用祝帛猪羊行礼如常仪】
    册文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某月某日皇帝制曰古之君天下者有女必封尔 【 长次】 文今巳成人未有封号特以某郡尔之号配某官某之子彼为驸马尔为公主既入某官之门恪遵妇道以奉舅姑闺门整肃内助常佳母累父母生身之恩尔惟敬哉
谒庙
受册次日引礼引公主谒奉先殿 【 用香烛】 驸马受诰其日驸马受诰如常仪
诰文
夫妇之道人之大伦婚姻以时礼之所重帝女下嫁必择勋旧为姻此古今通义也朕今命尔某为驸马都尉当坚夫道母宠母慢永肃其家以称亲亲之意恪遵朕言勿怠
    公主受醮戒
其日早公主具礼服辞奉先殿申时内官陈设仪仗于正官内丹陛之东西大乐陈于丹墀执事女官备金爵酒壶果合以俟内赞女官二员于殿之东西皇帝常服皇后燕居服升座公主具礼服引礼女官引公主诣皇帝前赞拜 【 乐作】 四拜 【 乐止】 赞跪赞受爵女官以爵斟酒立授公主 【 公主受酒饮讫以饮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虚爵退复】赞恭听戒命 【 随旨意训戒公主听受讫】 赞兴赞复位赞拜 【 乐作】 四拜兴 【 乐止】 引礼女官又引公主诣皇后前赞拜 【 乐作】 四拜兴 【 乐止】 赞跪赞受爵执事女官斟酒立授公主 【 公主受酒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跪受虚爵以退】 赞恭听戒命 【 随旨意戒训公主听受讫】 赞兴赞复位赞拜 【 乐作】 四拜兴 【 乐止】 礼毕公主换燕居冠服命妇送至宫门引礼引公主由宫门东门出过宫门西上升辇至右门内公主降辇驸马揭帘公主升轿内使备仪仗鼓乐前导合女乐三十六人接引至府公侯百官命妇送至府各回家
    驸马受醮戒
其日早驸马父与驸马具家用祭服告祠堂毕至午后驸马父坐于正堂驸马具见尊长服引礼引驸马至拜位赞鞠躬两拜兴平身赞跪赞搢笏赞受爵执事者斟酒授驸马 【 驸马受酒饮讫以爵授执事者】 赞听训戒 【 驸马父随意致戒辞驸马听讫】 赞出笏俯伏兴赞复位赞鞠躬两拜兴平身礼毕驸马便服上马行亲迎礼 【 若驸马父母俱存则父母同坐于正堂行礼如前仪】
    亲迎
其日驸马受醮戒讫具仪从鼓乐前导至午门西下马至朝房具朝服候申时序班二人具服引驸马由午门西角门入至右红门内官二员具服接引驸马至内使监前候报公主醮戒将毕引驸马至右门西 【 东向立】 公主至驸马揭帘公主升轿驸马先由午门西角门出至上马处上马先至府候公主至揭帘公主降轿同谒祠堂
    谒祠堂
执事者先于祠堂设祭物毕引礼女使引驸马及公主至祠堂拜位驸马立于东公主立于西赞礼赞鞠躬拜 【 驸马公主皆两拜】 引礼引驸马诣高祖考妣神位前 【 公主仍立于拜位】 赞跪 【 驸马跪公主亦跪】 赞搢笏 【 驸马搢笏】 赞进爵 【 执事者以爵跪进于驸马右】 赞受爵 【 驸马受爵以授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高祖考神位前】 赞再进爵 【 执事者以爵进】 赞受爵 【 驸马受爵以受执事者】 赞献爵 【 执事者以爵奠于高祖妣神位前】 赞出笏俯伏兴 【 公主亦兴】 引礼又引驸马诣曾祖考妣祖考妣各神位前 【 如前仪讫】 赞诣读祝位 【 驸马至读祝位】 赞跪 【 驸马跪公主亦跪】读祝讫俯伏兴 【 公主亦兴】 赞复拜位赞拜 【 驸马公主俱两拜】 礼毕导还府行合卺礼
    合卺
其日女使陈设驸马座于室东 【 西向】 公主座于室西 【 东向】 各设拜位于座之南设酒案于室中 【 稍南】 置两盏两卺 【 即葫芦盏】 于案上馔案二于室中赞引二人导驸马二人导公主就拜位赞两拜 【 驸马公主相向皆两拜】 请就位【 驸马公主各就位】 执事者捧馔案置于驸马公主前执事者二人以二盏斟酒以进 【 驸马公主皆饮酒】 执事者进馔 【 驸马公主皆举箸】 执事者再斟酒 【 驸马公主皆饮酒】 执事者再进馔 【 驸马公主皆举箸】 执事者以两卺盏斟酒合和以进 【 驸马公主皆饮讫】 执事者又进馔 【 驸马公主皆举箸】 执事者彻馔案赞驸马公主兴就拜位 【 驸马公主相向皆两拜】 礼毕
    见舅姑
一公主见舅姑舅姑坐于东西向公主立于西东向行四拜礼舅姑荅两拜
    赐驸马冠带衣服
纱帽一 金带一
纻丝罗衣各一袭 斜皮靴一双
鞍马二
   宴礼
    大宴
一是日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锦衣卫设黄麾于殿外之东西金吾等卫设护卫官二十四员于殿东西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光禄司官设酒亭于御座下之西膳亭于御座下之东珍羞酰醢亭于酒膳嬴之东西设御筵于御座之东西设群臣四品位于殿内之东西设群臣酒尊食卓于殿外设五品以下位卓于东西两廊司壶尚食各供乃事引礼引群臣殿外东西相向立仪礼司跪奏请升座驾兴大乐作升座鸣鞭乐止鸣赞引文武官四品以上由东西门入至殿中横班北向立五品以下官列于殿外丹墀北向立乐作赞四拜乐止光禄司官进御筵大乐作捧案至御英群臣复位序班即供群臣汤乐止教坊司跪奏进汤乐作候皇帝举箸群臣次举皇帝进汤讫赞馔成乐止武舞入教坊司跪奏平定天下之舞舞毕出第三爵酒教坊司跪奏三奏眷皇明之曲乐作进酒如前仪乐止教坊司跪奏乐奏抚安四夷之舞舞毕出第四爵酒教坊司跪奏四奏天道传之曲乐作进汤如前仪食毕教坊司跪奏乐奏车书会同之舞舞毕出第五爵酒教坊司跪奏振皇纲之曲进酒如第三爵仪饮毕教坊司跪奏百戏呈应舞毕出第六爵酒教坊司跪奏六奏金陵之曲进酒进汤如前仪教坊司跪奏八蛮献宝进呈舞毕出第七爵酒教坊司跪奏七奏长杨之曲进酒如前仪教坊司跪奏采莲队子呈应毕出第八爵酒教坊司跪奏八奏芳醴之曲进酒进汤如前仪食毕教坊司跪奏鱼跃于渊呈应毕出第九爵酒教坊司跪奏九奏驾六龙之曲进酒如前仪饮讫光禄司官收御前爵序班随收群臣盏光禄司官进汤进大膳大乐作群臣起立进讫复坐序班随供群臣饭教坊司跪奏进膳食讫赞膳成乐止光禄司官收膳讫教坊司跪奏百花队舞呈应舞毕出为赞唱彻案序班彻群臣卓讫光禄司官即彻御案赞宴成群臣皆出席北向立序班即彻群臣座殿外官皆诣丹墀北向立赞鞠躬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群臣分东西立仪礼司跪奏礼毕驾兴大乐作鸣鞭百官以次出御前乐止进花乐作进讫乐止光禄司官开爵注酒捧诣
御前进第一爵酒赞内外官皆跪教坊司跪奏进酒饮毕赞众内外官俯伏兴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赞各就位序班随进群臣卓散花乐作散讫乐止序班即进群臣盏第二爵酒教坊司跪奏二奏皇风之曲乐作光禄司官斟酒御前序班随斟群臣酒教坊司跪奏进酒候皇帝举酒群臣以次举饮讫乐止光禄司官进汤鼓吹响节前导至殿外鼓吹止殿上乐作群臣起立光禄司官进汤
    中宴
一凡中宴礼仪同前但进酒七爵
    常宴
一凡常宴同中宴礼仪但百官一拜三叩头进酒或三爵或五爵而止
一凡文武官每遇筵宴四品以上文东武西各照品级上殿侍坐五品以下于殿下丹墀内文东武西各照品级序坐其奉特旨赐殿内坐者不在此限如在奉天门则四品以上官坐于门上五品以下官坐于丹墀内务要容止恭肃不许搀越諠哗

   传制
一凡大祀前三日陈设如常仪文武官各具朝服诣丹墀拜位锺声止仪礼司跪奏请升殿乐作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出升座乐止鸣鞭讫赞四拜传制官诣御前跪传制由东门出至传制位称有制赞跪宣制云洪武某年正月某日大祀天地于南郊尔文武百官自某目为始致斋三日当敬慎之传讫赞俯伏兴乐作又四拜平身乐止奏礼毕
一凡遣官祭祀前一日陈设如常仪次日各官具服于丹墀北向立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锺声止执事官行一拜叩头礼讫仪礼司跪奏请升殿乐作升座乐止卷帘鸣鞭讫唱排班班齐百官一拜叩头毕分东西立引礼引献官诣拜位赞四拜平身传制官诣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由东门靠东出至丹陛东西向立称有制唱跪宣制 【 祭孔子则曰某年月日祭先师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 祭帝王则曰先师历代帝王】 命卿行礼赞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礼毕
   进春
一是日早文武百官各具朝服于丹墀北向立应天府官置春案于丹墀中道之东引礼引府县官就拜位赞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进春引府县官举春案乐作由东阶升跪置于丹墀中道俯伏兴平身乐作又四拜礼毕鸣赞唱排班引礼引文武官北向立赞班齐致词官诣中道之东跪奏云新春吉辰礼当庆贺赞鞠躬乐作赞五拜三叩头讫乐止仪礼司奏礼毕
   颁诰
一陈设如常仪至皇帝升殿鸣鞭百官一拜叩头毕引礼引受诰官诣拜位执事官举诰案于丹墀中道或吏部或兵部官奏讫赞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执事官举诰案置于丹墀中道赞跪俯伏兴乐作又四拜乐止礼毕
   开读
前期一日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设宝案于殿东锦衣卫设云盖于奉天门教坊司陈中和韶乐于殿内礼部设宣读案于承天门上西南向其日清晨陈设如常仪教坊司设大乐于午门外承天门外东西相向仪礼司设百官拜位于承天门外桥南校尉四人擎云盖于殿内帘前鼓初严文武百官各具朝服鼓次严引礼引公侯侍班于午门外东西相向锺声止仪礼司跪奏请升殿皇帝服皮弁服导驾官前导中和乐作升座乐止鸣鞭卷帘礼部官奉诏书诣宝案前用宝讫捧置云盖中校尉擎执云盖由殿东门出大乐作自东陛降由奉天门至金水桥南午门外乐作公侯前导迎至承天门上鸣赞唱排班引礼引文武官就拜位唱班齐鞠躬乐作赞四拜乐止宣读展读官升案称有制赞众官皆跪礼部官捧诏书授宣读官宣读官受诏书唱宣读宣读官宣讫礼部官捧诏置云盖中赞礼唱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唱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再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万岁凡呼万岁乐工军校击鼓齐声应之唱出笏俯伏兴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序班即报仪礼司跪奏礼毕礼部官捧诏书分授使者毕驾兴中和乐作鸣鞭乐止百官以次退
一凡遇有诏书礼部差人赍往各处开读所差人员必预先教其捧诏进退礼仪
一凡使者钦赍诏书至各处开读预期一日报知本处官司照依巳降仪式迎接行礼
一凡使者钦赍敕符丹符到处多系机密重事不许先期报知亦不许本处官司迎接使者与众官直至本衙门开看置(来力)符于案使者立于案东众官四拜使者取符宣读讫复置于案众官再行四拜礼毕本处官遂与使者行礼若与一二人止于本家接符从便安放使者以符授本官本官叩头开看毕乃与使者行礼
一凡使者钦赍诏书至总兵官处近营里先令人报知总兵官设香案于营内南向列金鼓旗仗率领诸将出营迎接见使者下马立于道傍俟诏书过总兵官并众官上马后从玉营门外各下马使者前行总兵官并众官后从至营内使者捧诏书置于案使者立于案东西向总兵官并众官行四拜礼使者取诏书以授宣读官众官皆跪宣读毕以授使者复置于案众官皆俯伏兴平身行四拜礼礼毕使者东立西向总兵官西立东向行两拜相见礼毕使者居东总兵官居西相向叙坐
一凡使者钦赍制谕(来力)符手诏至总兵官处干系机密军务经过去处不许报知本处官司亦不许迎接径至总兵官营外先密遣人报知总兵官设香案于兵幕南向总兵官亲出营迎接使者下马捧制谕(来力)符前往总兵官后从至兵幕使者取制谕(来力)符置于案使者立于案东西向总兵官行五拜礼礼毕悉令屏去左右使者取制谕(来力)符亲授总兵官开看毕即收卷复置于案使者东立西向总兵官西立东向行两拜相见礼毕使者居东总兵官居西相向叙坐
一凡总兵官奉命征讨凡遇使者赍到制谕(来力)符手诏依仪行礼即便依旨奉行如有应合复奏事理随时具奏请旨不许迟延方命违则如律
   表笺
一天寿圣节在外五品以上衙门止进表文一通正旦冬至拜进皇帝表文中宫笺文东宫笺文各一通在外各王府并各布政司按察司及直隶府州表笺俱各差官赍进礼部各州表笺进于各府各府进于布政司其余五品以上衙门隶布政司者亦进于布政司布政司差官类进礼部其各都司及直隶卫所差官赍进五军都督府至日礼部官以各处所进表笺目通类奏
   贡举
一凡举保孝廉人才秀才及山林隐逸本部即行所属委自正官选求民间果系名实相副素无过犯之人有司起送到部咨发吏部听用一岁贡生员到部本部奏闻送翰林院考试如果中式者送国子监读书其入学五年以上及二次不中者发充吏典提调官吏及教官训导照例决罚
   学校
一在京国子监中都国子监及天下府州县学校本部悉掌之
一科举凡遇子午卯酉年则乡试辰戍丑未则会试毕则殿试其取中举人咨发吏部听用
一礼射书筭讫有定式各处学校生员务要讲习精熟以备考试
   旌表
一本部据各处申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理当旌表之人直隶府州咨都察院差委监察御史核实各布政司所属从按察司核实着落府州县官同里甲亲邻保勘相同然后明白奏闻即行移本处旌表门闾以励风俗
   印信
一凡开设各处衙门合用印信札付铸印局官依式铸造给降其有改铸销毁等项悉领之
   杂行
一凡本部缺吏员皂隶即行移当该衙门拨补
  祠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道佛之事
   祭祀
    郊祀
一斋戒
凡斋戒前二日太常司官宿于本司次日具本奏闻致斋三日次日进铜人传制谕文武官斋戒 【 不饮酒又不食韭薤蒜不问病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不与妻妾同处】 当日本部官同太常司官于城隍庙发咨仍于庙焚香三日
一告庙
凡正祭前二日用祝文酒果奉先殿告仁祖配上帝皇祗
告庙祝文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某日
孝子皇帝 敢昭告于
皇考仁祖淳皇帝兹以正月某日恭祀
上帝
皇祗于大祀殿谨请
皇考配
神伏惟
监知谨告
一省牲 【 用牛二十八 羊二十二 豕三十四 鹿二 兔十二】
正祭前二日太常司官奏闻明日与光禄司官省牲次日省牲毕一同复
命就奏定分献官二十四员
一正祭陈设 【 共二十七坛】
正殿三坛
上帝 【 南向】
犊一
登一实以大羔(火曾)天  【 煮肉汁不问盐酱】
笾十二实以形盐 (上蒿下木)鱼 枣 栗 榛
菱 芡 鹿脯 白饼 【 白(麦曲)造】
黑饼  【 荞麦粉造】  糗饼 【 米粉造】
粉餈 【 糯米餈糕】
豆十二实以韭葅 【 以韭切去本末取中四寸】 菁葅 芹葅 笋葅 酰醢 【 猪肉鲊用盐酒料物调和】  鹿醢 兔醢 鱼醢 脾析 【 用牛百叶切细汤熟用盐酒造用】 豚胉 【 猪首上肉】  [食(上夭下山)](马翼)食 【 用糯米饭羊脂蜜熬】  糁食 【 用牛羊豕肉细切与粳米饭用熬】
簠簋各二实以黍 稷 稻 粱
玉用苍璧
帛一 【 苍色织成郊祀制帛四字】
皇祗 【 南向】
犊一 登一 笾十二 豆十二 簠簋各二
玉用黄琮
帛一 【 黄色郊祀制帛】
仁祖配位 【 在东西向】
犊一 登一 笾十二 豆十二 簠簋各二
玉用苍璧
帛一 【 苍色郊祀制帛】
共设酒尊六爵九篚三于东南西向祝文案一于殿西
丹墀四坛
大明 【 在东西向】
犊一 登一 笾十 【 无糗饵粉餈下同】 豆十 【 无饱食糁食下同】
簠簋各二
帛一 【 红色礼神制帛】
酒尊三 爵一 篚一
夜明 【 在西东向】
犊一 登一 笾十 豆十 簠簋各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酒尊三 爵三 篚一
星辰一坛 【 在东西向】
犊一 羊三 豕三 登一 铏二盛和羔天 【 用肉盐酱】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酒盏三十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酒尊三 爵三 篚一
星辰二坛 【 在西东向】
陈设同前
东十坛
北岳坛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一 铏二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酒盏十
帛一 【 黑色礼神制帛】
设酒尊三 爵三 篚一
北镇坛
陈设同前
东岳坛
陈设同 帛一 【 青色礼神制帛】
东镇坛
陈设同
东海坛
陈设同
太岁坛
陈设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帝王坛
陈设同 帛十六 【 白色礼神制帛】 酒盏三十
山川坛
陈设同 帛二 【 白色礼神制帛】  酒盏三十
神祗坛
羊五 豕五 铏三 【 无大羔天】  笾豆各八
簠簋各二 酒盏三十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酒尊三 爵三 篚三
四渎坛
陈设与北岳同 帛四 【 黑色礼神制帛】 酒盏二十
西十坛
北海坛
陈设与北岳同
西岳坛
陈设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下同】
西镇坛
西海坛
陈设并同
中岳坛 【 钟山附】
陈设同 帛二 【 黄色礼神制帛】 酒盏三十
中镇坛
陈设同 帛一 【 黄色礼神制帛】 酒盏十
风云雷雨坛
陈设同 帛四 【 白色礼神制帛】 酒盏三十
南岳坛
陈设同 帛一 【 红色礼神制帛】 酒盏十
南镇坛
南海坛
陈设并同
一仪注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陪祀官分献官各就位导引官导引皇帝至御位内赞奏就位典仪唱燔紫瘗毛血迎神协律郎举麾奏乐乐止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奠玉帛奏乐内赞奏升坛至
上帝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玉帛跪进于皇帝右奠讫奏出圭至皇祗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玉帛跪进于皇帝左奠讫奏出圭至仁祖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玉帛跪进于皇帝右奠讫奏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进俎奏乐斋郎舁馔至内赞奏升坛至上帝前奏搢圭进俎至皇祗前奏进俎出圭至仁祖前奏搢圭进俎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奏乐内赞奏升坛至上帝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爵跪进于皇帝右奏献爵出圭至皇祗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爵跪进于皇帝左奏献爵出圭诣读祝位跪读祝乐止读祝官取祝跪于神位右读讫乐作奏俯伏兴平身 【 百官同】 至仁祖前奏搢圭献爵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内赞奏升坛至上帝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爵跪进于皇帝右奏献爵出圭至皇祇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爵跪进于皇帝左奏献爵出圭至仁祖前奏搢圭执事官以爵跪进于皇帝右奏献爵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 【 仪同亚献】 乐止太常卿进立殿西向东唱赐福胙内赞奏诣饮福位跪搢圭光禄司官以福酒进跪奏饮福酒光禄司官以胙跪进奏受胙出圭俯伏兴平身复位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各坛彻馔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燎瘗位奏乐执事官各执祝帛馔出内赞奏礼毕
一分献仪注
典仪唱行初献礼赞引引献官诣神位前搢笏执事官以帛进于分献官奠讫执事官以爵进于分献官赞引赞献爵出笏赞引引至酒尊南北向立典仪唱行亚献礼执事官以爵进于献官赞引赞献爵典仪唱行终献礼 【 仪同亚献】 赞引引分献官复位彻馔执事官各坛彻馔典仪唱送神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瘗位执事官各执帛馔诣燎所
一祝文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甲子正月嗣天子臣 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时维孟春三阳开泰敬率臣僚以玉帛牺斋粢盛庶品恭祀于大祀殿备兹燎瘗皇考仁祖淳皇帝配
一乐章
迎神
荷蒙
天地兮君主华夷钦承踊跃兮备筵而祭诚惶无巳兮寸衷微仰瞻俯首兮惟愿来期想龙翔凤舞考庆云飞必昭昭穆穆兮降坛壝
奠帛
天垂风露兮雨泽沾黄壤氤氲兮气化全民勤畎亩兮束帛鲜臣当设宴兮奉来前
进俎
庖人兮列鼎肴羞兮以成方俎兮再献愿享兮以歆
初献
圣灵兮皇皇穆严兮金床臣今乐舞兮景张酒行初献兮捧觞
亚献
载斟兮再将百辟陪祀兮具张感圣情兮无巳拜手稽首兮愿享
终献
三献兮乐舞扬肴羞具纳兮气蔼而芳祥光朗朗兮上下方况日吉兮时良
彻馔
粗陈菲荐兮神喜将感圣心兮何以忘民福留兮佳气昂臣拜手兮谢恩光
送神
旌幢烨烨兮云衢长龙车凤辇兮驾飞扬遥瞻冉冉兮上下方必烝民兮永康
望燎
进罗列兮燎瘗方炬焰发兮煌煌神变化兮束帛将感至恩兮无量
   时享太庙
一斋戒
凡斋戒前一日太常司官宿于本司次日具先奏致斋三日次日进铜人
一省牲  【 牛九 羊八 山羊十 豕十九 鹿一 兔四】
凡正祭前二日太常司官奏明日与光禄司官省牲至次日省牲毕同复

一正祭陈设
皇高袒前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二 铏二
笾豆各十二 簠簋各二 帛二 【 白色奉先制帛】
皇曾祖
陈设同
皇祖
陈设同
皇考
陈设同
共设酒尊三 金爵八 磁爵十六
篚四于殿东 设祝文案于殿西
亲王配享四坛 【 共二十一位】
第一坛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二 铏二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二 【 展亲制帛】 爵六
第二坛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六 铏六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六 【 展亲制帛】 爵十八
第三坛
陈设与二坛同
第四坛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七 铏七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七 爵二十一
共设酒尊三于殿东南北向 篚四
功臣配享十坛
各坛
羊一 豕一 铏一 笾豆各二 帛一【 报功制帛】 簠簋各一 爵三 篚一
共设酒尊三于殿西南北向
一仪注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导引官导引皇帝至御位内赞奏就位典仪奏迎神奏乐乐止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乐执事官各捧帛金爵受酒献于神御前读祝官取祝跪于神御右内赞奏跪典仪唱读祝读祝讫进于神御前内赞奏俯伏兴平身 【 百官同】 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执事官各以磁爵受酒献于神御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 【 仪同亚献】 乐止太常司卿进立殿东西向唱赐福胙光禄司官捧福酒胙自神御前中门左出至皇帝前内赞奏跪搢圭光禄司官以福酒跪进内赞奏饮福酒光禄司官以胙跪进内赞奏受胙出圭俯伏兴平身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彻
一祝文
维洪武某年某月 日
孝玄孙皇帝 敢昭告于
高曾祖考四庙太皇太后
时维孟 【 春夏秋冬】 礼严祭祀谨以牲醴庶品用伸追慕之情尚享
一岁暮祝文
时当岁暮明旦新正谨率群臣以拜醴庶品恭诣太庙用伸追慕之情尚享
一乐章
迎神
庆源发祥世德惟崇致我眇躬开基建功京都之内亲庙在东维我子孙永怀祖宗气体则同呼吸相通来格来崇皇灵显融
初献
思皇先祖耀灵于天源衍庆流繇高逮玄玄孙受命追远其先明禋世崇亿万斯年
亚献
对越至亲俨然如生其气昭明感格在庭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爱而敬之发乎中情
终献
承前人之德化家为国母曰予小子基命成绩欲报其
   祭社稷 【 春秋仲月上戊日】
一齌戒 【 与祭太庙礼同】
一告庙 【 祝文与大祀同】
正祭前二日用祝文酒果奉先殿告仁祖配社稷
一省牲 【 礼与太庙同 牛三 羊三 豕二 鹿一 兔二】
一正祭陈设
大社 【 在东北向】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一 铏二
笾豆各十二 簠簋各二 帛一 【 黑色礼神制帛】
玉用两圭有邸
太稷 【 在西北向】
陈设同
仁祖配位 【 在东西向】
陈设同 【 无玉】
共设酒尊三 爵九 篚三于坛西北东向
祝文案一
德昊天罔极殷勤三献我心悦怿
彻馔
乐奏仪肃神其燕嬉告成于祖亦佑皇妣敬彻不迟以终祀礼祥光焕扬锡以嘉祉
还宫
显兮幽兮神运无迹鸾驭逍遥安其所适其灵在天其主在室子子孙孙孝思无斁馔乐止太常卿诣神御前跪奏礼毕请还宫奏乐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奏乐内赞奏礼毕
一仪注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导引官导引皇帝至御位内赞奏就位典仪唱瘗毛血迎神奏乐乐止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奠玉帛行初献礼奏乐执事官各捧玉帛爵献于神位前读祝官取祝跪于神位左内赞奏跪典仪唱读祝读讫进于太社神位前内赞奏俯伏兴平身 【 百官同】 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执事官各捧爵献于神位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 【 仪同亚献】 太常卿进立于坛西东向唱赐福胙光禄司官捧福胙自神位前由正门左出至皇帝前内赞奏搢圭光禄司官以福酒跪进内赞奏饮福酒光禄司官以胙跪进内赞奏受胙出圭俯伏兴平身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各诣神位前彻馔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瘗位奏乐内赞奏礼毕
一祝文
维洪武某年某月  日
皇帝   敢昭告于
太社之神
太稷之神惟
神赞辅
皇祇发生嘉谷粒我烝民万世永赖时当仲 【 春秋】 礼严 【 告祀报谢】 谨以玉帛牲齐粢盛庶品备兹瘗祭皇考仁祖淳皇帝配神尚享
一乐章
迎神
予惟土谷兮造化功为民立命兮当报崇民歌且舞兮朝雍雍备筵率职兮候迓迎想圣来兮祥风生钦当稽首兮告拜年丰
初献
氤氲气合兮物遂蒙民之立命兮荷阴功予将玉帛兮献微衷初斟醴荐兮民福洪
亚献
予令乐舞兮再捧觞愿神昭格兮军民康思必穆穆兮灵洋洋感厚恩兮拜祥光
终献
千羽飞旋兮酒三行香烟缭绕兮云旌(方童)予今稽首兮忻且惶神颜悦兮霞彩彰
彻馔
俎陈微礼兮神喜将琅然丝竹兮乐舞扬愿祥普降兮遐迩方烝民率土兮尽安康
送神
氤氲氤氲兮祥光张龙车凤辇兮驾飞扬遥瞻稽首兮去何方民福留兮时雨旸
望瘗
捧肴羞兮诣瘗方鸣鸾率舞兮声铿锵思神纳兮民福昂予今稽首兮谢恩光
   祭山川 【 仲秋】
一斋戒
凡斋戒前一日太常司官宿于本司次日具奏本奏致斋二日次日进铜人
凡正祭前二日太常司官同本部官诣城隍庙发咨
一省牲 【 礼与太庙同 牛十四 羊十三 豕十四 鹿一 兔七】
一正祭陈设
正殿七坛
太岁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一 铏二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酒盏三十
风云雷雨
陈设同 帛四 【 白色礼神制帛】
五岳
陈设同 帛五 【 五色礼神制帛各依方位下同】
五镇
陈设同 帛五 【 五色礼神制帛】
四海
陈设同 帛四 【 四色礼神制帛】
四渎
陈设同 帛四 【 黑色礼神制帛】
钟山
陈设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共设酒尊三爵七篚七于殿东南西向设祝
文案于殿外正道西
东庑三坛
京畿山川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一 铏二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酒盏三十
夏季月将
陈设同 帛三 【 白色礼神制帛】
冬季月将
陈设同 帛三 【 白色礼神制帛】
共设酒尊三爵三篚三于坛南北向
西庑三坛
春季月将
秋季月将
陈设同前
都城隍
陈设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共设酒尊三于坛南北向爵三篚三
一仪注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导引官引皇帝至御位内赞奏就位典仪唱迎神奏乐执事官各诣神位前斟第一层酒乐止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乐执事官各捧帛爵献于神位前读祝官取祝跪于皇帝左内赞奏跪典仪唱读祝读毕置于案上内赞奏俯伏兴平身 【 百官同】 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执事官各诣神位前斟第二层酒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执事官各诣神位前斟第三层酒乐止太常司卿立殿东西向唱赐福胙典仪唱饮福受胙光禄司官捧福胙自神位前由正门左出至皇帝前内赞奏跪搢圭光禄司官以福酒跪进内赞奏饮福酒光禄司官以胙跪进内赞奏受胙出圭俯伏兴平身奏两拜 【 百官同】 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各于神位前彻馔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内赞奏四拜 【 百官同】 典仪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燎位奏乐内赞奏礼毕
一祝文
维洪武某年某月  日
皇帝   致祭于
太岁之神
风云雷雨之神
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之神惟
神主司民物参赞
天地化机发育有功历代相承有秋报之礼今农事告成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用伸报祭尚享
一乐章
迎神
(巢去果改百)日良辰祀典式陈京畿山川城隍之神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
奠帛
灵旗莅止有赫其威一念潜通幽明弗违有帛在篚物薄而微神兮安留尚祈享之
初献
神兮安留有荐必受享祀之初奠兹醴酒晨光初升祥征应候何以侑觞乐陈雅奏
亚献
我祀维何奉兹牺牲爰酌醴齐二觞再升洋洋如在式燕以宁庶表微衷交于神明
终献
执事有严品物斯荐黍稷非馨式将其意荐兹酒醴成我常祀神其顾歆永言乐只
彻馔
春祈秋报率为我民我民之生赖于神维神佑之康宁是臻祭祀云毕神其乐歆
送神
三献礼终九成乐作神人以和既燕且乐云车风驭云光昭灼瞻望以思邈彼寥廓
望燎
俎豆既彻礼乐巳终神之云旋焂将焉从以望以燎庶几感通时和岁丰惟神之功
   祭历代帝王
一斋戒
凡斋戒前一日太常官宿于本司次日具本奏致斋二日传制遣官行礼
一省牲  【 牛五 羊五 豕六 鹿一 兔八】
凡正祭前一日献官承制毕诣本坛省牲
一正祭陈设
五室十六位
每室
犊一 羊一 豕一
每位
登一 铏二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巳上五室共设酒尊三爵四十八篚五于中室东南西向设祝文案于西
一仪注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引献官至盥洗所赞搢笏出笏引至拜位赞就位典仪唱迎神协律郎举麾奏乐乐止赞四拜 【 陪祭官同】 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乐执事官各捧帛爵进于神位前赞引赞诣三皇神位前搢笏执事官以帛进于献官奠讫执事官以爵进于献官赞献爵 【 凡三】 出笏诣五帝神位前 【 仪同前爵凡五】 诣三王神位前 【 爵凡三】 诣汉高祖光武唐太宗皇帝神位前 【 爵凡三】 诣宋太祖元世祖皇帝神位前 【 爵凡二仪并同前】 出笏诣读祝所跪读祝读祝官取祝跪于献官左读毕进于神位前赞俯伏兴平身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执事官各以爵献于神位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 【 仪同亚献】 典仪唱饮福受胙赞诣饮福位跪搢笏执事官以爵进饮福酒执事官以胙进受胙出笏俯伏兴平身复位赞两拜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各于神位前彻馔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赞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瘗位乐止赞礼毕
从祀名臣
东庑第一坛
风后 皋陶 龙 伯益 傅说 召公 召穆公虎
张良 曹参
羊一 豕一 铏九 笾豆各二 【 枣 栗 菁葅】
【 鹿醢】 簠簋各一 【 黍稷共 稻粱共】 帛九 【 白色礼神制帛】
酒盏二十七 馔盘一 篚一
第二坛
周勃 冯异 房玄龄 李靖 李晟 潘羑 岳飞
木华里 博忽 伯颜
羊一 豕一 铏十 笾豆各二 簠簋各一
帛十 酒盏三十 馔盘一 篚一
西庑第一坛
力牧 夔 伯夷 伊尹 周公旦 太公望 方叔
萧何 陈平
陈设与东庑第一坛同
第二坛
邓禹 诸葛亮 杜如晦 郭子仪 曹彬 韩世忠
张浚 博朮 赤老温
陈设同
一祝文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  日
皇帝谨遣具官某致祭于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帝金天氏
帝高阳氏
帝高辛氏
帝陶唐氏
帝有虞氏
夏禹王
商汤王
周武王
汉高祖皇帝
汉光武皇帝
唐太宗皇帝
宋太祖皇帝
元世祖皇帝
曰昔者奉
天明命相继为君代
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序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特祀以春秋惟帝兮英灵来歆来格尚享
一乐章
迎神
仰瞻兮圣容想鸾舆兮景从降云衢兮后先来俯鉴兮微衷荷圣临兮苍生有崇睠诸帝兮是临予顿首兮幸蒙
奠帛
秉微诚兮动圣躬来列坐兮殿庭予今愿兮效勤捧礼帛兮列酒尊鉴予情兮欣享方旋驾兮云程
初献
酒行兮爵盈喜气兮雍雍重荷蒙兮再瞻再崇群臣忻兮跃从愿(者见)穆穆兮圣容
亚献
酒斟兮礼明诸帝熙和兮悦情百职奔走兮满庭陈笾豆兮数重亚献兮愿成
终献
献酒兮至终早整云鸾兮将还宫予心眷恋兮神圣欲攀留兮无踪蹑云衢兮缓行得遥瞻兮达九重
彻馔
纳肴羞兮领陈烝民乐兮幸生将何以兮崇报维岁时兮载瞻载迎
送神
旛(方童)缭绕兮导来踪鸾舆冉冉兮归天宫五云拥兮祥风从民歌圣佑兮乐年丰
望燎
神机不测兮造化功珍羞礼帛兮荐火中望瘗庭兮稽首愿神鉴兮寸衷
   祭先师孔子 【 春秋中月上丁日遣官行礼】
一斋戒
一省牲  【 仪并同前 牛一 山羊五 豕九 鹿一 兔五】
一正祭陈设
正坛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一 笾豆各十
铏二 簠簋各二 帛一 【 白色礼神制帛】
共设酒尊三 爵三 篚一于坛东南西向
设祝文案于坛西
四配位
每位羊一 豕一 登一 铏二 笾豆各十
簠簋各一 爵三 帛一 篚一
十哲
东五坛豕一 【 分五】 帛一 篚一 爵三
每位铏一 笾豆各四 簠簋各一 酒盏一
西五坛
陈设同
东庑  【 五十三位共十三坛】
共豕一 帛一 篚一 爵三
每坛笾豆各四 簠簋各一 酒盏四
西庑  【 五十二位共十三坛】
陈设并同东庑
一仪注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分献官陪祀官各就位赞引引献官至盥洗所赞诣盥洗位搢笏出笏引至拜位赞就位典仪唱迎神奏乐乐止赞四拜 【 陪祭官同】 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乐执事官捧帛爵诣神位前赞引赞诣大成至圣文宣王神位前搢笏执事以帛进奠讫执事以爵进赞引赞献爵出笏诣读祝位跪读祝读祝官取祝跪于献官左读讫俯伏兴平身赞诣兖国复圣公神位前搢笏献爵出笏诣郕国宗圣公神位前 【 仪同前】 诣沂国述圣公神位前诣邹国亚圣公神位前 【 仪并同前】 赞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执事以爵献于神位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 【 仪同亚献】 乐止典仪唱饮福受胙赞诣饮福位跪搢笏执事以爵进赞饮福酒执事以胙进赞受胙出笏俯伏兴平身复位赞二拜【 陪祭官同】 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各诣神位前彻馔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赞引赞四拜 【 陪祭官同】 典仪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瘗位典仪唱望瘗奏乐赞引赞诣望瘗位乐止赞礼毕
一祝文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  日
皇帝遣具官某致祭于
大成至圣文宣王惟王德配
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祗奉旧章式陈明荐以
兖国复圣公
郕国宗圣公
沂国述圣公
邹国亚圣公配尚享
一乐章
迎神
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并隆神其来格于昭圣容
奠帛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维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帛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神之听
初献
大哉圣王实天生德作乐以崇时祀无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亚献终献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献于三于嘻成礼
彻馔
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享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
送神
有严学宫四方来宗恪恭祀事威仪雍雍歆格惟馨神驭还复明禋斯毕咸膺百福
   祭先农 【 遣应天府官祭】
一斋戒 【 二日】
一省牲  【 牛一 羊 豕一 鹿一 兔一】
一正祭陈设
先农之神  【 南向】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一 铏二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一 【 青色礼神制帛】
设酒尊三 爵三 篚一于坛东南西向
设祝文案于坛西
一仪注
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引献官至盥洗所赞诣盥洗所搢笏出笏赞引赞就位毕典仪唱瘗毛血迎神奏乐乐止赞引赞四拜【 陪祭官同】 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乐赞引赞诣神位前搢笏执事官以帛跪进于献官奠讫执事官以爵跪进于献官赞引赞献爵出笏诣读祝所跪读祝读祝官取祝跪于献官左读祝毕进于神位前赞引赞俯伏兴平身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执事以爵献于神位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 【 仪同亚献】 典仪唱饮福受胙赞引赞诣饮福位执事以爵进赞引赞饮福酒执事以胙进赞引赞受胙出笏俯伏兴平身复位赞引赞两拜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于神位前彻馔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赞引赞四拜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瘗位典仪唱望瘗赞引赞诣望瘗位赞礼毕
一祝文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  日
皇帝谨遣具官某致祭于
先农之神惟
神初兴农事乃种嘉谷为民立命万世永赖今将东作亲耕籍田谨以牲醴庶品用修常祀尚享
一乐章
迎神
东风启蛰地脉奋然苍龙挂角烨烨天田民命惟食创物有先圜锺既奏有降斯筵
奠帛
帝出乎震天发农祥神降于筵蔼蔼洋洋礼神有帛其色惟苍岂伊具物诚敬之将
初献
九谷未分庶草攸同表为嘉种实在先农黍稌斯丰酒醴是共献奠之初以蕲感通
亚献
倬彼甫田其隰其原耒耜云载骖御之间报本思享亚献惟虔神其歆之自古有年
终献
帝籍之典享祀是兹洁丰嘉粟咸仰于斯时惟亲耕享我农师礼成于三以讫陈词
彻馔
于赫先农歆此洁修于篚于爵于馔于羞礼成告彻神惠敢留馂及终亩丰年是求
送神
神无不在于昭于天曰迎曰送于享之筵冠裳在列金石在悬往无不之其佩翩翩
望燎
祝帛牲醴先农既歆不留不亵瘗之厚深有幽其瘗有赫其临曰礼之常匪今斯今
   祭旗纛 【 旗手卫指挥祭】
一斋戒  【 二日】
一省牲  【 牛一 羊一 豕一】
一正祭陈设
神七位 【 南向】
旗头大将
六纛大将
五方旗神
主宰战船正神
金鼓角铳炮之神
弓弩飞鎗飞石之神
阵前阵后神祗五昌等众
犊一 羊一 豕一 登一 铏一
笾豆各十 簠簋各二 帛七 【 黑二 白五礼神制帛】
共设酒尊三 爵一 篚一于坛东南西向
设祝文案于坛西
一仪注
赞引引献官至盥洗所赞诣盥洗所赞就位迎神作乐执事官于神位前斟酒讫赞引赞四拜 【 陪祭官同】 赞奠帛行初献礼作乐执事捧帛爵进赞引赞诣神位前执事以帛进奠讫执事以爵进赞献爵讫赞复位跪读祝读讫赞俯伏兴平身乐止赞引唱行亚献礼执事于神位前斟酒乐止唱行终献礼 【 仪同亚献】 唱饮福受胙赞诣饮福位跪饮福酒受胙 【 以下仪与祭先□同】
   合祀神祇
一在京十一庙
北极真武 【 祭物用素】
道林真觉普济禅师 【 祭物用素】
都城隍
祠山广惠
五显灵顺
汉秣陵尉蒋忠烈
晋成阳卞忠贞公
宋济阳曹武惠王
南唐刘忠肃王
元卫国忠肃公
故功臣
一各处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载在祀典不系淫祀者其庙宇陵寝皆要备知其处每年定夺日期或差官往祭或令有司自祭本部悉理之
一天下府州县合祭风云雷雨山川社稷城隍孔子及无祀鬼神等有司务要每岁依期致祭 【 其坛墠庙宇制度牲醴祭器体式具载洪武礼制】
   牺牲
一凡祭祀所用牲醴脯醢等物必须预备看养临期依数供办不可有缺
   历日
一在京钦天监每岁筭历巳成则预先行移各布政司刊印九月初一日进历仍颁赐京官
一颁历仪注
前期一日尚宝设御座于奉天殿教坊司设中和乐于殿内其日陈设如常仪仪礼司设御历案于殿中设历案于丹陛中道设百官历案于丹陛下鼓初严引礼引文武官进历官入诣侍立位鼓三严执事文武官诣华盖殿行五拜三叩头礼毕传制受历侍从等官各就位皇帝服皮弁服出乐作升座卷帘乐止鸣鞭讫引礼引进历官就位赞礼唱鞠躬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进历引礼引进历官由东阶升诣丹陛案前赞跪搢笏取历由殿东门靠东入至殿中内赞唱跪外赞唱众官皆跪唱进历监官以历置于案内赞唱出笏俯伏兴外赞亦唱俯伏兴平身内赞唱复位引礼引进历官由百官门出乐作引至拜位乐止赞礼唱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进历官退执事举百官历案于丹墀中道鸣赞唱排班班齐鞠躬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传制官诣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由殿东门靠东出至丹陛东西向立称有制赞礼唱跪众官皆跪宣制曰钦天监进某年大统历其赐百官颁行天下赞礼唱俯伏兴乐作赞四拜平身唱颁历颂历官取历散于百官散毕驾兴百官以次出
   艺术
一凡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师巫音乐等项艺术之人本部务要备知以凭取用在□行术占卜之人听于本乡不许越境兴造妖妄等事
   僧道
一僧道度牒钦依三年一出给仍要各司考试能通经典者申送到部具奏出给
一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申呈开设僧道衙门举保到僧人札付僧录司道士札付道录司考试如果中式就申吏部施行
   祥异
一凡各处献来祥瑞本部准其事收下如有非时灾异实时奏闻若遇日月交蚀则预先行移诸司救护
一日蚀仪注
前期结彩于礼部仪门及正堂设香案于露台上向日设金鼓于于仪门内两傍设乐人于露台下设各官拜位于露台上下俱向日立至期钦天监官报日初蚀百官具朝服典仪唱班齐赞礼唱鞠躬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跪执事捧鼓诣班首前班首击鼓三声众鼓齐鸣候钦天监官报复圆赞礼唱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礼毕
一月食仪注
同前但百官便服于都督府救护
   丧葬
一优给则例
凡阵亡失陷伤故渰没者全支边远守御出征并出海运粮病故者减半
一品米六十石麻布六十疋
二品米五十石麻布五十疋
三品四品米四十石麻布四十疋
五品六品米三十石麻布三十疋
一公侯亡故
不分病故阵亡止给麻布一百疋本部奏辍朝三日仍具手本行移在京衙门知会
一将引本官家人赴内府给与布疋
一咨工部造办冥器棺椁及拨与人匠砖石造坟安葬
一札付钦天监选择坟地
一具手本赴光禄司备办祭物遣官行礼
一本部奏议封谥
一自初丧至除服以次遣官致祭
闻丧 入敛 首七至终七 下葬
百日 新冬 周年 二周 除服
一都督至都指挥亡故
本部奏辍朝二日移咨工部造办棺椁等项仍备办祭物自初丧至除服节次遣官致祭 闻丧 下葬 百日 周年 除服
如合优给者照前则例并咨兵部照例追赠
一指挥使至指挥佥事亡故
本部移咨工部造坟安葬亦节次遣官致祭安灵 下葬 周年 除服
照例优给追赠
一卫所镇抚千百户亡故
本部移咨工部造坟安葬止二次遣官致祭安灵 下葬 照例优给追赠
一公侯及在京一品二品父母妻丧三品四品父母丧曾授封赠及致仕者各照品级造坟安葬在外止祭祀未封赠者无
一在外都指挥使至指挥佥事止是本部遣人往祭一次若回京安葬则照例祭祀造坟千百户别照祭葬例
一公侯在外病故闻丧止辍朝一日灵榇到京仍辍朝三日下葬辍朝一日
  膳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牲豆酒膳办其品数
   膳羞
一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司供办若管待诸蕃国朝贡等使客并四夷来降土官人等茶饭物料本部自行备办其宴之日赴会同馆管待令教坊司供应若奉旨管待之人俱于本部筵宴正官主席
一土官使客到会同馆除紫米铺陈本馆应付外本部照依正从名数每五日一次支送下程
一管待物料先期一日本部札付膳部照依时价收买仍令物户亲赍赴部对物给价其合用羊只主事厅具手本赴光禄司关领原编羊只字号勘合于司牧局照号关取造办管待毕日仍回呈本部开具买过物件同支过价钞数目主事厅回呈关过羊只字号毛色斤重本部判送立案通类开销
一管待物件则例每正一卓
果子五色 按酒五色 汤三品
小割 正饭用羊
一支送下程则例五日每正一名
猪肉二斤八两 干鱼一斤四两 酒一瓶
(麦丐)二斤 盐酱各二两 茶油各一两
花椒二钱五分 烛每房五枝
已上下程若奉旨优待不拘此例
一衍圣公张真人到京下程
鹅二只 (麦丐)一十五斤 酒四瓶
茶酱盐各一斤 烛一十枝
一买办管待物料钞贯若支销尽绝本部照例具奏依数关领钞锭回部收贮在库听候买办如支销巳尽依上关用
   厨役
一凡选取各项厨役或事故新佥光禄司具呈本部照数类行各处选取精壮惯熟无过犯残疾之人起送到部转发光禄司着役若有厨役病故遗下家小呈送到部札付应天府给引或递送回还原籍
   俸给
一每岁会计合用俸米数目户部定拨粮长到部送纳本部札付膳部并委官眼同依数交收在仓随即出给仓钞付纳户收领候齐足出给通关一样三本交付粮长收领仍将收过来数通咨户部其所收粮米专一放支本部并合属衙门官吏月俸
一本部官吏该支月俸每月初本部通类立案札付膳部及委官或仪部祠部主客部官一员眼同放支膳部主事厅出给印信俸帖付官吏收执赴仓关支仍将放过某字号仓粮米数目分豁正米附余开呈本部判送膳部立案
一带支太常司翰林院等衙门官吏俸给每月预先将合支数目开呈本部立案通类札付膳部委官照依各衙门赍到印信俸帖赴仓依数关支毕日依数开呈
一带支衙门
太常司 光禄司 翰林院 春坊
仪礼司 司经局 钦天监 行人司
铸印局 教坊司 钦天回回监
   藏(口气)
一每岁(口气)结之时本部堂上官预先奏闻膳部官赴内官监关支钥匙锦衣卫差拨力士或工部差拨脚夫各备器具赴正阳门外打扫(口气)窨就行户部关拨新鲜稻草并芦席衬垫完备伺候(口气)冻拣择洁净去处取节次挑赴(口气)窨内如法收藏封锁将钥匙送赴内官仍移付祠部照例祭祀着军人看守以备应用内府(口气)窨收藏(口气)雪系内官监官自行提调合用衬垫芦席稻草本部照例移咨户部依数支拨就差人送内府(口气)窨处所交收
   器皿
一凡宴享合用 应器皿及各项厨役悬带双鱼铜牌光禄司开呈本部移咨工部照数造完转发光禄司收用
一铸完厨役双鱼铜牌本部具印信手本开写号数送赴内府印绶监收掌凡遇光禄司厨役合用铜牌本司自具手本赴本监关用
   行移
一凡有一应行移在外事务仪部等四部各开事件移付通具印信手本赴礼科关填勘合照会各布政司并札付直隶府州照依坐去勘合内事件转行所属作急理办如有迟误不完仍行催督每遇年终各该有司分豁巳未完结事件连原填去勘合张数造册差人亲赍奏缴仍用备细开报本部以凭查销
  主客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诸蕃朝贡等事
   朝贡
一凡诸蕃国及四夷土官人等或三年一朝或每年朝贡者所贡之物会同馆呈报到部主客部官赴馆点检见数遇有表笺移付仪部其方物分豁进贡上位若干殿下若干开写奏本发落人夫管领先具手本关领内府勘合依数填写及开报门单于次日早朝照进内府或于奉天门或奉天殿丹陛或华盖殿及文华殿前陈设本部正官奏启进纳若遇庆贺圣节正旦贡献之物初到即以数目具本奏闻物候至日通进内府陈设交收
一凡进马骡到于会同馆即令典牧所差医兽辨验儿骒骟及毛色齿岁明白备写手本交收及令本馆放支草料喂养仍拨人夫管领至期进内府行列于丹墀东伺候御前牵过同手本交付御马监官收领
一凡进象驼到于会同馆令本馆喂饲次日早进内府御前奏进如候圣节正旦冬至陈设进收日远先行奏闻象送驯象所驰送御马监收养至期令进
内府陈设
一凡进虎豹禽鸟之类到于会同馆就令畜养之人喂养具数奏闻送所司收领至期进内府丹墀内陈设
一凡进金银器皿珍宝疋之类须同贡献之人验视明白具写奏本仍以器具装盛或黄袱封褁分拨馆夫一同贡献之人收管先期一日关填勘合开报门单次日早照进内府于殿前丹陛等处陈设一一交付长随内使收受
一凡进苏木胡椒香蜡药材等物万数以上者船至福建广东等处所在布政司随即会同都司按察司官检视物货封舟(上夭下山)者完密听候先将番使起送赴京呈报数目除国王进贡外番使人伴附搭买卖物货宫给价钞收买然后布政司仍同各衙门官将货称盘见数分豁原报附余数目差人起解前来本部委官及行户部都察院委官会同差督人夫运进承运等库称盘入库本部先期开写各库该收物货手本于午门关领各门勘合填写照进并出给长单令该库批写实收数目回部备照一朝贡诸番及四夷土官去处
番国
高丽国 【 东海】 暹罗国 【 南海】 琉球国 【 南海】
占城国 【 南海】 真腊国 【 南海】 安南国 【 南海】
日本国 【 东海】 爪哇国 【 南海】 琐里
西洋琐里 三佛齐 浡泥国
百花国 览邦国 彭亨国
淡巴国 须文达那国
西南夷
四川
乌蒙军民府 乌撒军民府
芒部军民府 金筑安抚司
卢山长官司 慕役长官司
西堡长官司 大华长官司
宁谷寨长官司 顶营长官司
十二营长官司 安顺州
贵州宣慰司 平茶洞长官司
播州宣慰司 龙州
程番长官司 永宁州
镇宁州 康佐长官司
建昌卫 建安州
礼州 柏兴州
酉阳宣抚司 本□长官司
方番长官司 黎州
邛部军民府 德昌府
普安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
长河西 天全六番招讨司
阿昔簇长官司 占藏先结簇长官司
(虫各)匝簇长官司 北定簇长官司
祁命簇长官司 阿昔洞簇长官司
勒都簇长官司 班班簇长官司
者多簇长官司 麦匝簇长官司
石砫宣慰司 泥溪长官司
雷坡长官司 沐川长官司
平夷长官司 蛮夷长官司
马湖府 岳希蓬长官司
陇木头长官司 静州长官司
里州 建昌府
阔州 中县
碧舍县 会川府
武安州 永昌府
隆州 姜州
黎溪州 府龙县
会埋州 威龙州
昌州 普济州
广西
龙英州 江州
龙州 思明府
陀陵县 养利州
上下涷州 思陵州
万承州 安平州
太平州 都结州
罗阳县 思城州
结伦州 镇远州
左州 崇善县
茗盈州 南丹州
结安州 永康县
思同州 东兰州
那地州 全茗州
利州 镇安府
田州府 泗城州
奉议州
云南
姚安军民府 姚州
元江府 广通县
平缅宣慰司 东里军民宣慰司
八百宣慰司 丽江府
景东府 楚雄府
鹤庆府 寻甸府
邓川州 海东土官
宾居土官 小云南土官
临安府习峨县 大理府
湖广
施南宣慰司 忠建安抚司
思南宣慰司 永顺宣慰司
臻部六洞黄坡等处长官司
保静宣慰司 曲靖军民府
西城
西天泥八剌国 朵甘
沙州 乌思藏
撒立畏兀儿 撒来
撒马儿罕
   宾客
凡四夷归化人员及朝贡使客初至会同馆主客部官随即到彼点视正从定其高下房舍铺陈一切处分安妥仍加抚绥使知朝廷恩泽
一下程分豁正从人数扎付膳部五日一次照例支送酒肉茶(麦丐)饮食之物
一管待量其来人重轻合与茶饭者定拟食品卓数扎付膳部造办主客部官一员或主席或分左右随其高下序坐以礼管待仍令教坊司供应
   给赐
一凡诸番四夷朝贡人员及公侯官员人等一切给赐如往年有例者止照其例无例者斟酌高下等第题奏定夺然后本部官具本奏闻关领给赏
一凡赏赐金银钞锭四帛之类金银请长随内官关领匹帛系内承运库收贮冠带衣靴系工科工部官收掌钞锭系户部官收掌主客部官分投关领其物或于奉天门或奉天殿丹墀或华盖殿用卓顿放引受赐人朝北立置物于前受赐人叩头毕以物授之如多至十人百人则先以所赐之物唱名分授各人行列叩头毕于该科出帖赴午门倒换勘合照出所赐之物复令次日谢恩
一凡远夷之人或有长行头疋及诸般物货不系贡献之数附带到京愿纳入官者照依官例其奏关给钞锭酬其价值

 兵部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军卫武官选授之政其属有四曰司马职方驾部库部
  司马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武官勋禄品命
   铨选
    官制
凡内外大小军职衙门官员俱有额数
都督府
左都督 右都督 都督同知 都督佥事
留守司
正留守 副留守 指挥同知
都指挥司
都指挥使二员 都指挥同知二员
都指挥佥事四员

指挥使一员 指挥同知二员
指挥佥事四员 卫镇抚二员

正千户一员 副千户二员
所镇抚二员 百户一十员
仪卫司
仪卫正一员 仪卫副二员
典仗六员
    勋录
凡武官一品至六品所授上柱国至武骑尉曰勋岁支俸米曰禄遇有除授官员须要明白照品定拟其品级次第详于吏部职掌
    武官资格
凡内外军职官员俱有原定资格
正一品
左都督 右都督
从一品
都督同知
正二品
都督佥事 正留守 都指挥使
从二品
都指挥同知
正三品
副留守 都指挥佥事
各卫指挥使
从三品
留守司指挥同知 各卫指挥同知
正四品
各卫指挥佥事
正五品
仪卫正 正千户
从五品
卫镇抚 仪卫副 副千户
正六品
典仗 百户
从六品
所镇抚
    除授官员
凡武官或有功升除或调除别卫或为事复职若见缺官员应合调补遇有前项官员到部须要审取从军脚色委官赍赴内府比对贴黄中间归附年月征克地方升转月日卫所流官世袭相同然后具本明着缘由连人引至御前陈奏请旨转调除授或奉特旨升迁随将钦与职事花名卫所流官世袭及升调缘由就于御前升选仍照选簿内条写榜文次日入奏将引选过官员看毕抄榜给凭定限到任仍行该府转行所在卫所催任缴凭
    袭职替职
凡军官亡故年老征伤须以嫡长儿男承袭替职或嫡长男早丧及笃废残疾则嫡孙袭替如无嫡子嫡孙则庶长子孙袭替若嫡庶子孙俱无方许弟侄袭替其应合承继弟男子侄务要曾经操练弓马熟闲并当该卫所正官保结呈送其审供查黄引选等项缘由并与除授官员相同
    升用总小旗
凡总小旗缺役务选年深精壮勇敢军人小旗并鎗军人并鎗得胜升小旗小旗并鎗得胜升总旗须凭各府照会开缴当该卫所保结文状到部然后类写具奏请旨准用仍咨呈该府行下各该卫所收补或奉旨取用年深总旗除授须自各卫取勘从军脚色保结呈送到部仍审实来历相同具本引奏选用其附选出榜抄榜给凭催任一如除授官员施行
   贴黄
    写黄续黄
凡除官开写年籍从军脚色赴内府清理明白写黄仍写内外贴黄与正黄关防走号合同请宝钤记正黄送铜柜收贮内外黄各置文簿附贴亦于内府收掌遇有升调袭替官员次日即具升转袭替缘由奏闻贴揭续附如有事故亦须总为置簿揭下附贴以凭稽考
    缺官
凡迁调致仕并犯罪罢职等项官员行移到部知会即便作缺类写缺本进赴内府遇有钦依除调补缺官员随于御前铨注以凭附选
    更名复姓
凡军官或年幼过房乞养今将本姓或幼名到部更改必须明着缘由奏
闻准改仍将改换缘由续附贴黄
   优给
凡军官亡故遗下嫡长子女年未出幼或母年老或无嫡子嫡孙次及庶子或弟或侄合得优给养赡者须凭各卫保结起送到部审取故官从军脚色一体委官赍赴内府比对贴黄相同具奏如是奉旨钦与优给随即于御前附写钦与优给文簿扣筭出幼年分明白开写岁数至某年住支或奉特旨升等优给及流官特与世袭亦须随即明白注写通行抄出缘由立案行移锦衣卫作数放支其征进阵亡伤故病故总小旗儿男一体引奏定夺
   诰(来力)
    给授
凡武官所授一品至五品曰诰命六品以下曰(来力)命其有应合给授者须凭各官报到从军脚色比对内外贴黄年籍并见授职事流世相同然后奏闻誊黄照品定夺散官写诰给授如犯法得罪应合追夺到部进送内府收贮若充军征进者置簿编收其典刑及亡故无嗣者会官烧毁
正一品 【 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 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 【 初授骠骑将军 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从二品 【 初授镇国将军 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正三品 【 初授昭勇将军 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从三品 【 初授怀远将军 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正四品 【 初授明威将军 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从四品 【 初授宣武将军 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正五品 【 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从五品 【 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正六品 【 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从六品 【 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封赠
凡武职有功应封赠祖父母父母妻室者照依钦定资格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二代四品以下封赠一代各照见任职事依例封赠
正一品至从六品
曾祖父祖父父各照见授职事对品封赠
正从一品
曾祖母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二品
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三品
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
正从四品
母妻各封赠恭人
正从五品
母妻各封赠宜人
正从六品
母妻各封赠安人
    加赠
凡武官殁于王事者照依生前职事加赠二等死于锋镝者照依生前职事褒赠三等
   军务
    开设卫所
凡天下要冲及边防去处奉旨(来力)立卫所即便行移礼部铸印作缺入奏请旨除调官员仍行所在官司开设拨军守御
    整点军士
凡内外卫所军士队伍俱有定数如是奉旨差人点视填给勘合户由于内明写收军来历缘由除开设衙门原有旗军外其续后调到补伍军士必须穷究原伍旗军下落明白庶不迷失军伍如是伍内空歇未填勘合亦须咨呈该府着令勾补以凭填给其新收军人应关户由者一体照户出给勘合户由
    声息
凡腹里边境险要去处或有啸聚者飞报声息到部火速入奏母得迟滞
   赏赐
凡奉特旨赏赐军官须凭来文开写姓名职事卫所钦赏银钞匹等项数目审对明白具本引奏给赏
  职方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之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堠之政
   城隍 【 谓城池也】
凡天下都司并卫所城池军马数目必合周知或遇所司移文修筑须要奏闻差人相度准令守御军士或所在民人筑造然后施行计天下都司卫所
都司一十七处 留守司一处
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处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处
上十二卫
金吾前卫 金吾后卫 羽林左卫
羽林右卫 府军卫 府军左卫
府军右卫 府军前卫 府军后卫
虎贲左卫 锦衣卫 旗手卫
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
左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左卫 镇南卫 水军左卫
骁骑右卫 龙虎卫 英武卫
沈阳左卫 沈阳右卫
在外
浙江都司
杭州右卫 杭州前卫 台州卫
宁波卫 处州卫 绍兴卫
海宁卫 昌国卫 温州卫
临山卫 松门卫 金乡卫
定海卫 海门卫 盘石卫
观海卫 海宁千户所 衢州千户所
严州千户所 湖州千户所
辽东都司
定辽左卫 定辽右卫 定辽中卫
定辽前卫 定辽后卫 铁岭卫
东宁卫 沈阳中卫 海州卫
盖州卫 金州卫 复州卫
义州卫 辽海卫 三万卫
广宁左屯卫 广宁右屯卫 广宁前屯卫
广宁后屯卫 广宁中护卫
山东都司
青州左护卫 青州护卫 兖州护卫
兖州左护卫 登州卫 青州左卫
莱州卫 宁海卫 济南卫
平山卫 德州卫 乐安千户所
胶州千户所 诸城千户所 滕县千户所
右军都督府
在京
虎贲右卫 留守右卫 水军右卫
武德卫 广武卫
在外
云南都司
云南左卫 云南右卫 云南前卫
大理卫 楚雄卫 临安卫
景东卫 曲靖卫 金齿卫
洱海卫 蒙化卫 马隆卫
平夷卫 越州卫 六凉卫
鹤庆千户所
贵州都司
贵州卫 永宁卫 普定卫
平越卫 乌撒卫 普安卫
层台卫 赤水卫 威清卫
兴隆卫 新添卫 清平卫
平坝卫 安庄卫 龙里卫
安南卫 都匀卫 毕节卫
黄平千户所
四川都司
成都左护卫 成都右护卫 成都中护卫
成都左卫 成都右卫 成都前卫
成都后卫 成都中卫 宁川卫
茂州卫 建昌卫 重庆卫
叙南卫 荪州卫 卢州卫
松藩军民指挥司 岩州卫
青州千户所 保宁千户所 威州千户所
雅州千户所 大渡千户所
陕西都司
西安左护卫 西安右护卫 西安中护卫
西安左卫 西安右卫 西安前卫
西安后卫 华山卫 泰山卫
延安卫 绥德卫 平凉卫
庆阳卫 宁夏卫 临洮卫
巩昌卫 西宁卫 汉中卫
凉州卫 庄浪卫 兰州卫
秦州卫 岷州军民指挥司
洮州卫 河州军民指挥司
甘肃卫 山丹卫 永昌卫
凤翔千户所 金州千户所 宁夏中护卫
甘州中护卫 西河中护卫
广西都司
桂林左卫 桂林右卫 桂林中卫
南宁卫 柳州卫 驯象卫
梧州千户所
中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中卫 神策卫 广洋卫
应天卫 和阳卫 牧马千户所
在外
直隶
扬州卫 和州卫 高邮卫
淮安卫 镇海卫 滁州卫
太仓卫 泗州卫 寿州卫
邳州卫 大河卫 沂州卫
金山卫 新安卫 苏州卫
仪真卫 徐州卫 安庆卫
宿州千户所
中军留守司
凤阳右卫 凤阳卫 凤阳中卫
皇陵卫 留守左卫 留守中卫 长淮卫
怀远卫 洪唐千户所
河南都司
归德卫 陈州卫 弘农卫
汝宁卫 潼关卫 河南卫
睢阳卫 宣武卫 信阳卫
彰德卫 武平卫 南阳卫
宁国卫 怀庆卫 宁山卫
颖川卫 安吉卫 颖上千户所
河南左护卫 河南中护卫 河南右护卫
前军都督府
在京
天策卫 龙骧卫 豹韬卫
龙江卫 飞熊卫
在外
直隶
九江卫
湖广都司
茶陵卫 武昌卫 武昌左卫
黄州卫 永州卫 岳州卫
蕲州卫 施州卫 长沙护卫
辰州卫 安陆卫 襄阳卫
常德卫 沅州卫 宝庆卫
沔阳卫 长沙卫 衡州卫
衢塘卫 镇远卫 平溪卫
清浪卫 偏桥卫 五开卫
九溪卫 荆州左护卫 荆州中护卫
靖州卫 永定卫 郴州千户所
夷陵千户所 桂阳千户所 德安千户所
忠州千户所 安福千户所 道州千户所
大庸千户所 天平千户所 麻辽千户所
枝江千户所 武冈千户所 崇山千户所
长宁千户所 武昌左右中三护卫
福建都司
福州中卫 福州左卫 福州右卫
兴化卫 泉州卫 漳州卫
福宁卫 镇东卫 平海卫
永宁卫 镇海卫
福建行都司
建宁左卫 建宁右卫 建阳卫
延平卫 邵武卫 汀州卫
将乐千户所
江西都司
南昌左卫 南昌前卫 袁州卫
赣州卫 吉安卫 饶州千户所
安福千户所 会昌千户所 永新千户所
南安千户所 建昌千户所 抚州千户所
铅山千户所 广信千户所
广东都司
广州前卫 广州左卫 广州右卫
南海卫 潮州卫 雷州卫
海南卫 清远卫 惠州卫
肇庆卫 广州后卫 程乡千户所
高州千户所 廉州千户所 万州千户所
儋州千户所 崖州千户所 南雄千户所
韶州千户所 德庆千户所 新兴千户所
阳江千户所 新会千户所 龙州千户所
后军都督府
在京
横海卫 鹰扬卫 兴武卫
江阴卫 蒙古左卫 蒙古右卫
在外
北平都司
燕山左卫 燕山右卫 燕山前卫
大兴左卫 永清左卫 永清右卫
济州卫 济阳卫 彭城卫
通州卫 苏州卫 密云卫
真定卫 永平卫 山海卫
遵化卫 居庸关千户所
北平行都司
大宁左卫 大宁右卫 大宁中卫
大宁前卫 大宁后卫 会州卫
营州中护卫 兴州中护卫
山西都司
太原左卫 太原右卫 太原前卫
振武卫 平阳卫 镇西卫
潞州卫 蒲州千户所 广昌千户所
沁州千户所 宁化千户所 鴈门千户所
山西行都司
大同左卫 大同右卫 大同前卫
蔚州卫 朔州卫
北平三护卫
燕山左护卫 燕山右护卫 燕山中护卫
山西三护卫
太原左护卫 太原右护卫 太原中护卫
   军役
凡内外卫所军士俱有定数大率以五千六百名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名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一名为一百户所其有卫分军士数多千百户所统则一每一百户内设总旗二名小旗一十名管领钤束大小相维以成队伍管军官员操练抚绥务在得宜毋敢紊乱空歇若逃故老疾勾丁代补中间解同名并各项充军重复非止一端条开于后
    收补军士
凡遇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勾解内外卫所逃故军人正身并户丁到部审实明白逃军照例断发有能自首者免罪复役其补役户丁如在京卫分填给勘合差人送发该卫交割在外卫所送赴该府通类差人押送取收管回照仍行移各卫收役年老残疾发回兑换壮丁其幼小户下无丁者年十三四以上送卫操练七八岁以下或发在营或发原籍依亲行移该卫纪录候长成勾补其有奸顽故推老疾不将壮丁补役者问罪如律仍勾壮丁若长解不行用心管押以致逃脱依律责限发回根捕受赃脱放送法司问罪其有民人首报投军并远年歇役军丁首报着役无卫分者照发外卫有原卫者就发充军仍行原籍官司体勘若有窥避提送法司问罪
    重役
凡有陈告一户或为垛集首报收集或为事问发在京在外卫所重复充军二名三名者须行各卫着落当该官吏保勘明白及揭照黄册果系同户别无人丁具奏定夺其有为事免罪充军正身并丁多者不准如有隐瞒丁口朦胧陈告者问罪如律
    (上竹下双)名
凡有陈告本户系是民籍止与故军同名同姓被里甲人等卖放正军朦胧(上竹下双)逃者发回合干有司提对曾经府县陈告不理着令所管上司衙门归问若俱不理必须给批差人先提当该吏典并事内干问人数送法司对问其有干问府县官员具奏提取若被在卫军人供指就便送法司对问果系故军生前妄报坐名勾取者揭照黄册是实改正发回为民仍行原卫着落亲管官旗挨勾应补正军
    军士缺伍
凡内外卫所军人或有死亡户绝或有升调或为事起发等项缺下队伍须要行移卫所保勘明白许令除豁即于多余军内拨补若死亡止有幼丁许令本卫纪录在伍作数其在逃未获务要根勾正身俱各不许拨补
    老疾军人
凡内外卫所军人或征进工作伤残或患痼疾及年老不堪征差者须要保勘相验是实许令户下壮丁代役若无少壮止有幼小人丁许令该卫纪录操练仍令老疾随营如果户绝无人揭籍查勘明白具奏除豁听令随营或依亲还乡缺下军伍于多余军内拨补
   关津
    设置巡检司
凡天下要冲去处设立巡检司专一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军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须要常加提督或遇所司呈禀设置巡检司差人踏勘果系紧关地面奏闻准设行移工部盖造衙门吏部铨官礼部铸印行移有司照例于丁粮相应人户内佥点弓兵应役
    断发逃军囚徒
凡各处巡检司弓兵并老人里甲人等获解内外卫所逃军及囚徒无引人并贩卖私盐犯人等项到部审问明白一次二次在逃囚军本部照例剌字依律杖断原伍旧军并余丁照例剌字若系在京军人调发外卫在外卫所军人仍发原卫着役随营盐徒编发充军私盐进纳载盐船只驴匹入官原捕弓兵人等照例给赏其有征进在逃并三次在逃军人及囚徒无引等项俱送法司并原问衙门查照发落
   烽堠 【 谓烟墩也】
凡边防去处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
   图本
凡天下要冲及险阻去处合画图本并军人版籍须令所司成造送部务知险易
  驾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舆辇车及天下传驿厩牧
   卤簿
凡正旦冬至圣节会同锦衣卫陈卤簿大驾于殿之东西须要各依次序毋得错乱有失朝仪
黄麾一对 降引旛五对 告止旛五对
传教旛五对 信旛五对 龙头竿五对
戈氅十对 戟氅十对 仪锽氅十对
朱雀幢一 玄武幢一 青龙幢一
白虎幢一 金节三对 豹尾二对
羽葆幢三对 梧杖三对 立□三对
卧□三对 仪刀三对 戟十二对
班剑三对 响节十二对 龙戟三对
镫杖三对 金(金戊)三对 骨朵三对
金水罐一 金盆一 金脚踏一
金马杌一 鞍笼一 红纱灯笼一对
红油纸灯笼三对 紫罗素方伞四把
红罗素方伞四把 黄罗直柄绣伞四把
红罗曲柄绣伞四把 红罗单龙扇十把
黄罗单龙扇十把 黄罗双龙扇二十把
红罗双龙扇二十把 红罗素扇二十把
黄罗素扇二十把 红罗绣雉方扇十二把
红罗绣花扇十二把 玉辂一(口郁) 大辂一(口郁)
九龙车一 步辇一 马十二疋
   羽仪
凡郊祀吊丧临祭车驾出入合用某等羽仪导引会同锦衣卫须要各依定制陈布毋得相参
   仪仗
凡皇太子亲王出入合用仪仗依制陈导如有损坏移咨工部如法修饰
    皇太子仪仗
金交椅一把脚踏全 金盆罐一副手巾全
红纻丝拜褥一条 青孔雀扇六把
青花扇四把 青方扇四把
红绣直柄伞二把银铃全 青方伞二把
红罗销金伞一把
红罗销金雨伞一把 羽葆幢三对
降引旛一对 仪锽氅三对 戈氅三对
戟氅三对 金节二对 响节六对
骨朵二对 金(金戊)二对 金镫二对
立□二对 卧□二对 仪刀二对
班剑二对 梧杖二对 戟六对
纱灯三对 (沈去水改鱼)灯三对 账房一座
帏幙一对 金马杌一副
    亲王仪仗
金交椅一把脚踏全 间抹金盆罐一副
金香炉一个 抹金银香盒一个
班剑一对 仪刀四对 梧杖一对
响节四对 羽葆幢一对 降引旛一对
骨朵一对 卧□一对 立□一对
金(金戊)一对 金镫一对 仪锽氅一对
殳(口弃)一对 传教旛一对 信旛一对
告止旛一对 金节一对 挑心节一把
麾幢一对 戟十对 夹(矛肖)一对
(矛肖)十对 盾十对 戈氅一对
戟氅一对 红罗销金圆伞一把
红罗曲盖绣伞二把 红罗绣圆伞二把
红罗青方伞四把 红罗青圆伞二把
红罗青方伞二把 红绢销金雨伞一把
红罗绣方扇四把 红罗绣圆扇四把
青罗绣孔雀圆扇六把 红纱灯笼一对
   守卫军士食钱
凡在京上十二卫守卫随驾军人每名一直三日食钱钞三百文先期一日令各卫将军名数具手本报进内府本部官一员攒类军名并该支钞锭总数送礼科关钞令该管守卫官领去给散如有公差患故名数食钱明白扣除不许别将军人顶替冒支
   牌面
凡随驾官员力士校尉须凭牌面守卫其牌面内府印绶监掌管轮直官员人等于簿上明白附写花名画字给领如遇下直务要交割明白勾消庶无差失其在外新设卫所申素守御夜巡铜牌须要定夺数目编置字号移咨礼部铸印就送该府给发
   驿传
凡天下水马驿递运所专一递送使客飞报军情转运军需等项合用马驴船车人夫必因地理要冲偏僻量宜设置其佥点人夫设置马驴船车什物等项俱有定例须要常加提督有司整治或差人点视不许空歇但有人夫马驴船车什物损坏缺少将有司并驿所当该官吏坐罪仍督并修理补买
    马驿
凡马驿设置马驴不等如冲要去处或设马八十疋六十疋三十疋其余虽非冲要亦系经行道路或设马二十疋十疋五疋大率上马一疋该粮一百石中马一疋该粮八十石下马一疋该粮六十石其命点人户先尽各驿附近去处佥点如果不敷许于相邻府县点差如一户粮数不及百石者许众户辏数共当一夫其收买马疋鞍辔(毛亶)衫什物驿夫各照田粮验数出备一各驿马疋须分上中下三等马膊上悬挂小牌明写等第凭符应付一各驿马夫须置铜铃遇有紧急公务将悬带马上前路驿分专一听候铃声随即供应不致妨误一各驿马鞍巳置木绵及(毛亶)塌软座经过使客不许将(毛亶)衫于马鞍上垫坐如遇阴雨方许给付(毛亶)衫雨帽
    水驿
凡水驿设船不等如使客通行正路或设船二十只十五只十只其分行偏路亦设船七只五只大率每船该设水夫十名于有司人户纳粮五石之上十石之下点充不拘一户二户相合俱验所该粮数轮流应当
    递运所
凡递运所设置船只不等如六百料者每只水夫十三名五百料者每只水夫十二名四百料者每只水夫十一名三百料者每只水夫十名其水夫皆于五石以下粮户内点差一每所设置车辆不等如大车一辆载米十石者人夫三名牛三头布袋十条小车一辆载米三石者人夫一名牛一头每夫一名办牛一头于十五石粮户内点充如无相应人户许众户辏粮共当一递运船只俱用红油刷饰每船置牌一面开写本船字号料数及水夫姓名樯柁篙橹篷索铁锚篾缆等项一应浮动什物数目常川悬桂务要牌不离船以凭点视如是船只什物损坏缺少即申合干有司委官计料修补一递到官物所官验实物件斤重担数多寡随即计筭船只料数差拨装运不许将前路运船越过递送其长择人员不许索要过料船只及多取水夫夹带私巳物货所官亦不许徇情应付
    开设驿所
凡新开地方堪设驿分递运所或旧设驿所厢离窵远往复不便可以添设须要差人踏勘明白取勘彼处乡村市镇画图贴说回报验其里路远近同应设驿所船车马驴数目具奏移咨工部盖造衙门吏部铨官礼部铸印合用人夫行移有司照例佥点
    市民马户
凡市民马户俱系浙江并直隶苏松等府市居人马编发凤阳河南陜西北平等处紧要驿分当站每上马一疋一百三十八户中马一疋一百十八户下马一疋九十八户每马各就原定户内选丁多者四户充马头在驿走递如马头户绝体勘明白仍于本马原编户内佥补
    囚充站户
凡因充水马人夫俱系为事免罪发充前役正身病故须要户丁补役不在消乏之例
    应合给驿
一赍擎诏旨制谕
一飞报军务重事
一奉特旨差遣给驿者
一亲王进贺表笺及差官赍王奉本赴京奏事
一钦差各部官监察御史往各处追问等项并带去问事人监生书吏人等水路驿船陆路驴疋
一公侯驸马都督将带从人一名
    应付脚力
一在京差办事官行人舍人往各处催摄公事水路应付顺便船只陆路远者应付脚力或车辆驴疋
一四夷番使各处土官来朝并回还水路递运船陆路脚力
一力士校尉差去云南四川两广福建水路应付巡检司船装送
一文武官员到任一千五百里之外
一老疾军人军属寡妇并病故官员遗下家小还乡
一为事编发差试百户管领前去云南辽东大宁等处充军并拨守云南大宁辽东等处补役军人水路应付船只
    陈告消乏
凡粮佥水马递运人户陈告消乏驿所即申有司体勘是实就便佥替不许刀蹬靠损
    符验
凡在内公差人员系军情重务及奉特旨差遣给驿本部填给勘合所差人员转赴内府关领符验给驿前去事完就便销缴
    急递铺
凡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僻路或五名或四名于附近有丁力田粮一石五斗之上二石之下点充须要少壮正身每铺设十二时日晷一个以验时刻铺门首置立牌门一座并牌额全常明灯烛一副簿历二本铺兵每名合置夹板一副铃攀一副缨鎗一把棍一条回历一本
一递送公文照依古法一昼夜通一百刻每三刻行一铺昼夜须行三百里但遇公文到铺不问角数多少须要随印递送无分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铺司预先出铺交收随即于封皮格眼内填写时刻该递铺兵姓名速令铺兵用袱包褁夹板拴系赍小回历一本急递至前铺交收于回历上附写到铺时刻以凭稽考毋致停滞差迷如是公文到来不即递送停积等待因而失误事机者问罪
一各州县于额设司吏内选充铺长一名专一巡点所辖铺分督令各铺司兵如法走递亲临府州县提调官常加检点铺长失于整点随即问罪每月置立文簿当该提调官署押附写递过公文时刻角数以凭稽考
一无印信文字不许入递其各衙门但有入递公文须要坚厚好纸封褁转递各铺明白附历于上开写并无破损并不曾拆动原封但有磨擦破坏及拆动原封者就将来文封皮上写记原递铺兵姓名递发及将递来铺兵拘提解官有司即为追究
一铺舍损坏什物不完铺兵数少及有老弱之人在铺当役者有司提调官吏即便修理佥点补替
   马政
    厩牧
凡大仆寺所属十四牧监九十八群专一提调牧养孳生马骡驴牛其养户俱系近京民人或五户十户共养一疋每骒马岁该生驹一疋若人户不行用心孳牧致有亏欠倒死就便着令补买还官每岁将上年所生马驹起解赴京调拨本寺每遇年终比较或群监官员怠惰或人户奸顽致有马疋瘦损亏欠数多依例坐罪
    关换
凡官军关拨马疋操练行移到司须要该卫官吏保结关马官军原有马疋下落果系曾经征进惯战人数及无马疋方纔具奏关拨后有事故该卫拘收还官其官军人等奉旨关换马疋亦须备知数目
    折粮
凡各处起解折粮马疋到部须令兽医辨验明白具奏送御马监交收
    收买
凡官给价钞于各处收买并茶易到马疋或就彼处给军骑坐或起解赴京交纳须知其数
   力士校尉
凡力士校尉俱系随驾人数于民间丁多相应人户内佥点有力精壮无过犯体气之人应当皆拨锦衣旗手等卫着役如有事故即照原籍另户佥补如解到部照依所补姓名送发该卫果系在逃正身就送该卫发落若正身不获解到户丁照地方发遣充军仍挨勾正身
  库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戎器仪仗辨其出入之数
   军器
凡内外官军合用衣甲鎗刀弓矢等器必须总知其数如遇各卫移文到部申索转行工部定夺关拨
   勘合
凡本部应有行移并催摄一应公务须将出事缘由开写手本赴内府关填勘合照会各布政司札付直隶府州务要将坐去事件施行作急回报每遇年终查理但有未完事件将各司府州承行官吏具奏提问务要完结
   给聚
凡文武官员并军士人等搬取家小完聚行移所在官司起取审实送发完聚或有陈告父母兄弟伯叔子侄先因远年兵革离散今知下落告取完聚须要行移所在官司体勘相同以凭给聚其有应给之人见当军役具奏定夺及军属寡妇还乡行移应天府给引照回
   根捕逃军勾捕军士
凡各卫所开报逃故并老疾勾丁代役军人先须查对乡贯住址明白具手本赴内府给批差人前去着落有司官吏逃军根捉正身如正身未获先将户丁起解补役仍根捉正身补替其故军勾取户内壮丁补役如别无壮丁止有幼小儿男取官吏保结回报行移该卫照勘相同纪录候长成勾补若送回老疾军人就留原籍住坐将户下壮丁起解替役如勾无户籍或住址差拗名姓不同或系另籍民户乃有户绝无丁有司体勘回申到部行移该卫照勘在营有无长幼人丁并着落原管官旗务要挨究明白回报定夺勾补若卫所官吏并老疾军人朦胧妄报依律问罪如原勾军数不完及勾到军人中途在逃仍着落原差人员前去勾捉若在外迁延违限送法司问罪
   杂行
    俸给
凡本部官吏人等并合属五城兵马司典牧所大胜关会同馆等衙门官吏俸给每月初明白立案将实支官吏姓名并该支米数札付该部填给勘合委官下仓放支如有事故临仓扣除还官仍将实支米数回呈立案
    印色
凡本部合用印色支销尽绝移咨工部转行该库放支
    纸札
凡本部合用纸札移咨刑部于赃罚钞内关支价钞买用明白立案开销以凭稽考
    考核
凡本部所属太仆寺并各牧监群五城兵马司典牧所大胜关会同馆等衙门官吏但有考满必从本衙门开报年籍乡贯脚色职役并行过事迹到部以凭考核咨送吏部定夺
    拘收皮张
凡军民官司解到马骡驴牛等项皮张鬃尾并肉脏变卖钱钞到部钱钞具手本送赴该库交纳皮张鬃尾咨送工部交收仍取实收附卷
    军士盐粮
凡马步军士月支粮盐并典牧所养马象人冬夏布疋月支盐粮遇有公文到部总其名数行移该部放支
    皂隶
凡各衙门官员合用根随皂隶俱于法司取拨笞杖囚人应役必须明立文案簿籍开写姓名乡贯应该拘役年月发送某衙门着役遇满拨替其有在逃即便根捉仍送法司问罪若病故者照名行移法司拨补

 刑部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古有四部曰宪部比部司门部都官部洪武二十三年因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北平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陜西各令清理一布政司刑名等事其云南布政司隶陜西部仍量其繁简带管直隶府州并在京衙门每部仍分宪比司门都官四科以领其事凡遇刑名各照部分送问发落
浙江部带管
中军都督府 神策卫 和阳卫
留守中卫 广洋卫
直隶和州
江西部带管
前军都督府 龙骧卫 府军前卫
龙江卫 天策卫
直隶庐州府
福建部带管
户部 金吾后卫 应天卫
牧马千户所
直隶常州府 广德州
山东部带管
左军都督府 兵部 羽林右卫
尚宝司 典牧所
直隶凤阳府 滁州
北平部带管
吏部 金吾前卫 太医院
直隶苏州府
四川部带管
工部 府军卫 僧录道录司
直隶松江府
山西部带管
旗手卫 骁骑右卫 龙虎卫
翰林院 钦天监 五城马司
直隶镇江府 徐州
湖广部带管
右军都督 虎贲右卫 留守右卫
水军右卫
直隶池州府 宁国府
广东部带管
府军左卫 水军左卫 虎贲左卫
锦衣卫 留守左卫
直隶应天府
广西部带管
通政使司 镇南卫 五军断事官
直隶徽州府 安庆府
河南部带管
礼部 羽林左卫 武德卫
府军右卫 光禄司 太常司
国子监 仪礼司 教坊司
直隶扬州府 淮安府
陜西部带管
后军都督府 豹韬卫 府军后卫
蒙古左右卫 横海卫 兴武卫
江阴卫 鹰扬卫 大理寺
行人司
直隶太平府
云南布政司
浙江等十二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各掌本布政司并带管在京衙门直隶府州刑名等事
  宪科
   律令
职制 公式 仪制 人命
名例 盗贼 诈伪 殴
伸冤
   问拟刑名
凡鼓下并通政司等衙门送原告连状到部先于原告簿内附写告人姓名乡贯住址并将告词于词状簿内全文抄毕连人状判送该部承行该部先行立案责差皂隶将引原告前去召保听候提人对问取讫保状附卷照出合问人数具呈本部具手本赴内府刑科给批差人提取及提人到部判送该部归问先将犯人名数立案责令司狱司监收听候引问仍差原召保皂隶前去拘换原告与被告通行对问复行案呈本部将原给批文赴内府刑科销缴其引问一干人证先审原告词因明白然后放起原告拘换被告审问如被告不服则审干证人如干证人供与原告同词却问被告如各执一词则唤原被告干证人一同对问观看颜色察听情词其词语抗厉颜色不动者事理必真若转换支吾则必理亏略见真伪然后用笞决勘如又不服则用杖决勘仔细磨问求其真情若犯重罪赃证明白故意恃顽不招者则用机栲问情状既实取讫招供服辩判押入卷明立文案开具原发事由问拟招罪照行事理死罪徒流者具写奏本笞杖罪名止具公文连囚牒发大理寺审候平允回报复行立案除十恶重囚决不待时外余令司狱司仍前监收听候依时覆奏处决其余各付该部发落 【 工役付河南部编军付陜西部赃罚付湖广部】 其有发回宁家者主事厅出批送应天府经历司割给引宁家
   除拨官吏
凡本部十二部遇有除到官员并拨到吏典北平部掌行将年籍乡贯住址备细脚色开供明白明立文案遇有官吏升除调用及事故即便作缺行移吏部除拨
   会计粮储
凡本衙门官吏人等合用俸给每岁会计若干移咨户部定拨粮长到部送纳札付福建部并委官服同依数交收在仓随即出给仓钞付纳户收领候齐足出给通关一样三本交付粮长收领仍将收过米数通咨户部知数
   月支俸给
凡本部官吏人等俸给食米每月各部照磨所将各官吏人等分豁旧管放除实在并合支俸给食米数目开付福建部本部查理无差明立文案将前项数目案呈本部札付该管主事于堂上关领锁匙于月初开仓仍出给半印勘合将合支米数填写明白责付各官家人收领放粮主事于原奉札付内查照相同然后附簿放支
  比科
   律令
役 田宅 仓库 课程
钱债 市廛
   类进赃罚
凡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应有追到赃物彼处官司用印钤封批差长解人管解到部照依地方发下该部承行仍照来文内开到金银钞贯匹紬绢等项数目案呈本部具手本差官赍赴内府关领进物勘合回部照数填写明白又具长单一样二纸编写字号用使半印勘合堂上官押字用印对查无差将前项赃物原封不动就差原解人同将勘合长单进赴内府该库各门守卫官并门吏于各长单书名画字用讫照进关防放进到库库官眼同原解人拆开原封照依原进数目捡闸无欠交收入库将勘合并长单一纸本库收留存照外有长单一纸本库官吏出给实收押字用印交付原解人收赍仍于各门打讫照出关防回部附卷仍将长解原批上批写解到金银钞贯等项赃物巳于某年月日进赴内府某库纳讫某部批回原解人将批文赍回该衙门备照其本部问拟犯人除恐吓诈欺强买卖有余利科敛求索系取与不和用琼森事逼抑取受之赃并还物主外余有接受枉法不枉法彼此俱罪之赃并应合抄札犯人家财俱各见数责付库子收领下库听候类解取讫领状附卷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库于将收过各部一应赃物备细开写自某年某月某日为始至某年某月终收到某部某部追抄犯人某人等名下金银钞贯匹等项若干开呈湖广部照数案呈本部关给勘合出具长单如前进纳湖广部照依批回移付各部知会各部又于原卷查照相同然后附卷备照
   收买纸札
凡本衙门合用奏启本案验行移簿籍囚人写招服辩一应纸刮山西部掌行每季会计合用奏启本等纸各若干估计合用钞若干本部明立文案开付湖广部于赃罚钞内照数关支差官前去街市及各商贩卖去处照依时价两平收买数足到部堂上官用印封钤责付库于收领在库听候各部将各季用纸数目呈堂判送湖广部立案照数关支候至季终销用尽绝各部开称为某事用过某色纸若干逐一开付本部将各部花销纸数查理明白将来付附卷其余季分如前施行
   处决重囚
凡大理寺秋后覆奏处决重囚如本寺牒至即差皂隶照名于司狱司将犯人押赴法场仍令主事厅具手本会请监察御史等官公同处决批回附卷
   详拟罪名
凡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遇有问拟刑名笞杖就彼决断徒流迁徙充军杂犯死罪解部审录发落具合的决绞斩凌迟处死罪名各处开坐备细招罪事由照行事理呈部详议比律允当者则开缘由具本发大理寺覆拟如覆拟平允行移各该衙门如法监收听候依时差官审决如有决不待时重囚详拟允当随即具奏差官前去审决其有情词不明或出入人罪失出入者驳回改正再问若故出入情弊显然具奏连原问官吏提问
   岁报罪囚
凡本部问发罪囚每遇年终各该部分开称自洪武某年正月初一日为始至十二月终本部通问发过囚人若干内凌迟若干斩若干绞若干斩罪免死终身工役若干绞罪免死终身工役若干流罪若干徒罪若干充军若干随营若干杖罪若干笞罪若干疏放宁家若干俱付山东部通类如前案呈本部开坐奏
  司门科
   律令
宫卫 关津 邮驿 军政
厩牧 营造 河防
   编发囚军
凡本部问有应合充军者必须照依律与大诰内议拟明白大理寺审无冤枉开付陜西部本部置立文簿注写各人姓名年籍乡贯住址明白照依南北籍编成排甲每一小甲军一十名总甲管军五十名每百户该管一百一十二名一样造册二本将各总小甲军人姓名年籍乡贯住址并该管百户姓名充军卫分注写明白一本进赴内府收照一本同总小甲军人责付该管百户领去充军仍咨呈该府作数如浙江河南山东陜西山西北平福建并直隶应天庐州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和州滁州徐州人发云南四川属卫江西湖广四川广东广西并直隶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广德安庆人发北平大宁辽东属卫其军人遇有逃故该管百户具呈合干上司照籍勾补
合编充军
贩卖私盐 诡寄田粮 私充牙行
私自下海 闲吏 土豪
应合抄札家属 积年民害官吏
诬告人充军 无籍户 揽纳户
旧日山寨头目 更名易姓家属
不务生理 游食 断指诽谤
小书生 主文 野牢子
帮虎 伴当 直司
   皂隶狱卒
凡本衙门皂隶并司狱司看监狱卒山东部掌行各部将一应皂隶开称本部皂隶若干名内根官几名听差几名直厅几名本部直堂几名根官几名务要明立文案遇有更替本部将新佥皂隶取讫年籍乡贯住址供状分豁明白发下该部收役将得替皂隶令主事厅出批送应天府给引宁家
   营造
凡本衙门并司狱司堂厅门窗书案卓椅伞杖铁槊案衣坐褥等项并官吏公廨墙垣牢房遇有损坏不堪及应有营造俱系四川部掌行案呈本部移咨工部量拨囚人修造系干重务者奏
  都官科
   律令
捕亡 婚姻 犯奸 杂犯
断狱
   提调□□
凡本部见问囚人设置司狱司监禁每月山东部案呈差委主事一员躬亲提调一应牢狱各部每夜又各委官各点本部囚数应柙而柙应枷杻而枷杻应锁镣而锁镣将监门锁闭牢固封锁其总提牢官将锁匙拘收督令司狱轮拨狱卒直更提铃至天明各提牢官将监门锁封看讫令司狱于总提牢官处关领锁匙眼同开锁照依各部取囚勘合内名数点放出监各该狱卒管押赴部问毕随即押回监收顷刻不得摘离左右务要内情不得外出外情不得内入使人知幽囚困苦之状以顿挫其顽心又行提督司狱人等常加(韦絜)凈不致刑具颠倒狱囚饭食以时接递毋得作弊刀蹬其有冤抑不伸及淹禁日久不与决者提牢官审察明白呈堂整治
   拘役囚人
凡本部问拟刑名除真犯死罪的决外其余笞杖徒流杂犯死罪应合准工者议拟明白审录允当开付河南部本部置立文簿编成字号注写各囚姓名年籍乡贯住址并为事缘由工役年限日期分豁满日充军疏放终身工役凡遇修砌城垣街道修盖官员房屋及起筑功臣坟茔等项其该衙门移文到部照依工作处所合用笞杖等囚拨付监工人员收领前去工役取讫领状在卷本部一样造册二本编写字号并领去囚人姓名年籍乡贯住址及为某事工役几年几日分豁满日充军疏放终身工役监工某人领去某处工作一本进赴内府一本咨发工部收照候各囚工满监工人员查理役过工呈具呈工部计筭无欠合准工满比查原册相同连人咨发本部又于原卷簿内查理相同然后具手本差官赍赴内府底册内前件项下注销明白合疏放者引赴御桥叩头毕送应天府给引宁家合充军者付发陜西部照籍编发
    真犯死罪
律令
十恶 变乱成法 朦胧奏启
弃毁制书印信 漏泄军情大事
强占良家妻女 背夫在逃改嫁
收父祖妾及伯叔母嫂弟妇
失误军机 杀伤来降人及逼勒逃窜
拒捕 激变良民失陷城池
造妖书妖言 盘诘奸细 强盗
盗制书印信 诬执翁奸 劫囚
白昼抢夺伤人 发冢见尸
略人略卖人因而伤人
谋故殴等项杀人 奴婢殴骂家长
威逼期亲尊长致死 妻妾殴夫笃疾
奸家长妻女 强奸 窃盗三犯
诈伪 诬告故入人死罪巳决
告谋逆不受理以致攻陷城池
罪囚反禁在逃 故禁故勘平人致死
放火故烧人房屋盗财物者
邀取实封公文 从军征讨私逃再犯
秋粮违限一年之上不足 三犯逃军
师巫假降邪神及妄称弥勒佛会
军人私出外境掳掠伤人
死囚之子孙为父母等自杀
大诰
僧道不务祖风 说事过钱
解罪人 逸夫 滥设吏卒
耆民赴京面奏事务阻当者
擅立干办等项名色 闲民同恶
官吏下乡 擅差职官 鱼课扰民
经该不解物 不对关防勘合
关隘骗民 居处僣
上用 市民为吏卒 造作买办不与价
庆节和买 空引偷军
臣民倚法为奸 官吏长解卖囚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 乡民除患
阻当耆民赴京
    杂犯死罪
律令
盗仓库钱粮 官吏受赃过□
称诉冤枉借用印信封皮
私越度关津出外境
私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
投匿名文书告人罪
殴制使及本管长官折伤
递送逃军妻小出京城
凌虐罪囚致死者
大诰
官民犯罪买重作轻或尽行买免
揽纳户 安保 断指诽谤
   申明诫谕
凡贪官污吏玩法顽民有犯罪名各该部分取问明白议拟审允依律发落外将各人所犯情由罪名开付广西部明立文案照依原犯情罪备榜差人发去各囚原籍张挂申明诫谕其钦依戴罪官员各该部分自行备榜发去原籍任所张挂晓谕取各囚原籍任所官司回文到部完卷
   官吏过名
凡本部十二部遇有问失出入人罪耽误公事含糊行移等项一应犯该公罪官吏该笞者官收赎吏移付广西部纪录候一季终照数类决杖罪以上并取到各衙门官公罪招伏各部亦开付广西部明立文案候年终案呈通咨吏部纪录通考黜陟
   类填勘合
凡本衙门遇有追贼提人合行下各布政司直隶府州追问刑名并取招断决等项开写犯人姓名乡贯住址赃物名项并备细缘由移付广东部置立文簿逐件附写每布政司府州类至四五件六七件案呈本部照依原编定字号勘合文簿将案呈事件通具手本差官于原编底簿内咐写明白前赴内府刑科关填勘合完备领回本部押字用印照会布政司札付直隶府州施行
   抄札
凡本部各子部凡问拟犯该奸党等项合抄札者明白具本开写某人所犯合依某律该某罪财产人口合抄入官牒发大理寺审录平允回报各部备由开写犯人乡贯住址明白案呈本部具手本赴内府刑科填批差人前去抄札户下成丁男子如法枷杻同抄到人口金银细软马骡驴羊差人解部如前该库进纳粗重什物变卖价钞牛只农具入官并田地房屋召人佃赁照例当差
    应合抄札
律令
奸党 谋反大逆 奸党
造伪钞 杀一家三人
采生拆割人为首
大诰
揽纳户 安保过付 诡寄田粮
民人经该不解物 洒(口料)(上夭下山)□包荒田土
倚法为奸 空引偷军 黥剌在逃
官吏长解卖囚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
   狱具
凡司狱司所设一应狱具山东部掌行务要较勘如法或有损坏案呈本部官为修理置办

 工部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其属有四曰营部虞部水部屯部
  营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经营兴造之众务
   营造
内府造作凡内府宫殿门舍墙垣如奉旨成造及修理者必先委官督匠度量材料然后兴工其工匠早晚出入姓名数目务要点闸关察机密所计物料并各色人匠明白呈禀本部行移支拨其合用竹木隶抽分竹木局砖瓦石灰隶聚宝山等窑冶朱漆彩画隶营缮所丁线等项隶宝源局设若临期轮班人匠不敷奏闻起取撮工
    仪仗
凡制造皇帝皇太子亲王卤簿车驾等项仪仗及修理者除金银器皿于内府成造其余器仗照数行下军器等局委官督工计料依式修造完备进赴銮驾房收贮供用
军器局造
戟 (矛肖) 节
角 锣 刀盾
弓箭 小鼓 仗鼓
(才冈)鼓 金钲 骨朵
夹(矛肖) 乐人大鼓
营缮所造
清道御仗 交椅坯 脚踏坯
马杌 头管 戏竹
龙笛 笛 板
针工局造
金鼓旗 白泽旗 令旗
红曲盖 紫方伞 红方伞
传教旛 告止旛 降引旛
红团扇 青团扇 红方扇
红绣伞 红销金伞 仪锽氅
戈氅 戟氅 信旛
幢 麾
宝源局造
香炉 香盒 交椅
御踏 银盆 水罐
鞍辔局造
拂子 鞍笼 诞马锦鞯
巾帽局造
立□ 卧□ 钲仗
响节 仪刀 梧仗
班剑 幢竿 殳(口弃)

    城垣
凡皇城京城墙垣遇有损坏即便丈量明白见数计料所用砖灰行下聚宝山黑窑等处关支其合用人工咨呈都府行移留守五卫差拨军士修理若在外藩镇府州城隍但有损坏系干紧要去处者随即度量彼处军民工料多少入奏修理如系腹里去处于农隙之时兴工
    坛场
凡天地坛场若有损坏去处合修理者督工计料修整合漆饰者行下营缮所差工漆饰所用木石砖灰颜料等项行下抽分竹木局等衙门照数关支
    庙宇
凡历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及名山岳镇应合祭祀神祇庙宇务要时常整理如遇新创及奉旨起造功臣享堂须要委官督工计料依制建造
    公廨
凡在京文武衙门公廨如遇起盖及修理者所用竹木砖瓦灰石人匠等项或官为出办或移咨刑部都察院差拨囚徒着令自办物料人工修造果有系于动众奏闻施行
    仓库
凡在京各衙门仓库如有损坏应合修理者即便移文取索人匠物料修整如本处仓库不敷应合添盖者须要相择地基计料如式营造所用竹木砖石灰瓦丁线等项行下抽分竹木局等衙门关支如是工匠物料不敷预为措办足备以俟应用
    营房
凡在京各卫军人营房及驼马象房如有起盖修理所用物料官为支给若合用人工隶各卫者各卫自行定定夺差军隶有司者定夺差拨囚徒或用人夫修造果有系干动众奏闻施行
土墙营房每间合用
桁条五根 椽木五十根
芦柴一束半 钉二十五枚
瓦一千五百片 石灰五斤
    狱具
凡在京各衙门合用刑具皆须较勘如法应合
应付者方许应付
应天府采办
笞 杖 杻
龙江提举司成造
枷 杻
宝源局打造
铁索 铁镣
   工匠
    工役囚人
凡在京犯法囚徒或免死工役终身或免徒流笞杖罚役准折如遇造作去处度量所用多寡若重务者用重罪囚徒细务者用笞杖之数临期奏闻移咨法司差拨差人监管督工其当该法司造勘合文册一本发本部收掌一本发内府收贮如遇囚徒工完委官查理工程无欠行移原问衙门再查犯由明白于内府销号合疏放者发应天府给引宁家合充军者咨呈都府照地方编发若在工有逃窜之数即便差人勾提果有病故等项相视明白埋瘗移咨原问衙门销号如是缺工未完移文拨补
则例
每徒一年盖房一间余罪三百六十日准徒一年共盖房一间杖罪不拘杖数每三名共盖房一间
每正工一日
钞买物料等项八百文为准
杂工三日为准
挑土并砖瓦附近三百担每担重六十斤为准
半里二百担 一里一百担
二里五十担 三里三十五担
四里二十五担 五里二十担
六里一十七担 七里一十五担
八里一十三担 九里一十一担
十里一十担
打墙每墙高一丈厚三尺阔一尺就本处取土为准
    轮班人匠
凡天下各色人匠编成班次轮流将赍原编勘合为照上工以一季为满完日随即查原勘合及工程明白就便放回周而复始如是造作数多轮班之数不敷定夺奏闻起取撮工本户差役定例与免二丁余丁一体当差设若单丁重役及一年一轮者开除一名年老残疾户无丁者相视揭籍明白疏放其在京各色人匠例应一月上工一十日歇二十日若工少人多量加歇役如是轮班各匠无工可造听令自行趁作
计各色人匠一十二万九千九百七十七名
五年一班
木匠三万三千九百二十八名
裁缝匠四千六百五十二名
四年一班
鏂匠九千六百七十九名
(土瓦)匠七千五百九十名
油漆匠五千一百三十七名
竹匠一万二千七百八名
五墨匠二千七百五十三名
妆銮匠五百七十三名
雕銮匠五百二名
铁匠四千五百四十一名
双线匠一千八百九十九名
三年一班
土工匠一千三百七十六名
熟铜匠一千二百四名
穿甲匠二千五十七名
搭材匠一千一百一十二名
笔匠一百二十名
织匠一千四十三名
络丝匠二百四十名
挽花匠二百九十一名
染匠六百名
二年一班
石匠六千一十七名
(舟念)匠九千三百六十名
船木匠一万五百六名
箬篷匠四百七十七名
橹匠三十九名
芦篷匠二十二名
戗金匠五十四名
绦匠一百四十九名
刊字匠一百五十名
熟皮匠九百九十二名
扇匠六十六名
(沈去水改鱼)灯匠七十五名
(毛亶)匠二百九十九名
毯匠一百五十八名
卷胎匠一百九名
鼓匠一百二名
削藤匠四十八名
木桶匠九十四名
鞍匠一十三名
银匠九百一十四名
销金匠五十九名
索匠二百五十五名
穿珠匠一百四名
一年一班
表褙匠三百一十二名
黑窑匠二千三百七十三名
铸匠一千六十名
绣匠一百五十名
蒸笼匠二十三名
箭匠四百二十一名
银朱匠八十四名
刀匠一十二名
琉璃匠一千七百一十四名
剉磨匠一千一百二十五名
弩匠一百一十二名
黄丹匠二十二名
藤枕匠三十四名
刷印匠五十八名
弓匠一百六十二名
旋匠四十六名
缸窑匠一百九名
洗白匠三十名
罗帛花匠六十九名
  虞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
   采捕
    野味
凡每岁祭祀及供御并岁时筵宴合用野味预先行移各司府州着落所属于山林去处多办走兽湖泊去处多办飞禽照依坐定岁办数目令各处猎户除春夏孕字之时不采外当于秋间采捕其各项活野味依例用宽大笼柜差人沿途如法喂养茁壮到部出给长单一样二本并关给勘合进赴内府光禄司交收将长单一本批回入卷一本就留本司备照如有倒死不堪之数验其解物人在路果无延缓稽迟日期者止是着令陪偿起解如是故行迟缓者问罪
计各处岁办一万四千二百五十只
湖广三千只
本司分(口料)(上夭下山)□附近府州二千五百只
坐去窵远府州五百只
辰州府八十只
永州府一百只
衡州府七十只
宝庆府六十只
襄阳府一百二十只
郴州三十只
靖州二十只
安陆州二十只
江西一千只
本司分(口料)(上夭下山)□附近府分八百只
坐去窵远府分二百只
南安府一十五只
袁州府六十只
赣州府六十只
吉安府六十五只
直隶七千五百只
河南一千三百只
浙江八百只
山东七百五十只
    皮张
凡各处每岁差人起解杂色皮张及各该军卫屯田去处倒死头疋皮货到部照例关给长单勘合付解人进纳若熟皮札付丁字库交收生皮札付皮作局熟造类进设或成造军器等项皮张不敷须要预为收买其收贮在库之数务要时常整点不致腐坏
计各处岁办杂皮二十一万二千张
江西二万张
浙江二万张
河南一万五千张
福建一万张
山东一万五千张
四川一万张
广西一万张
广东一万张
湖广二万张
陜西二万张
北平二万张
山西二万张
直隶二万二千张
    翎毛
凡造箭合用翎毛或各处岁办或官为收买如遇差人起解到部札付丁字库交收仍出给长单勘合付解人进纳
计各处岁办一千三百五十五万六千根
江西三百万根
浙江三百万根
河南六十万根
福建五十万根
山东六十万根
四川一十万根
广西一十万根
广东一十万根
湖广二百万根
陜西五十万根
北平五十万根
山西五十万四千根
直隶二百五万二千根
   禁令
凡历代帝王忠臣烈士先圣先贤名山岳镇神祇凡有德泽于民者皆建庙立祠因时致祭各有禁约设官掌管时常点视不许军民于内作践亵渎其有荒芜山场薏荡去处如遇官府营造取用竹木芦紫等项须要临时定夺禁约设若官无所用听民采取
   军器军装
凡军器专设军器局军装设针工局鞍辔设鞍辔局掌管时常整点若有缺少件数随即行下本局筭计物料委官监督定立工程如法造完差人进赴内府该库收贮如遇军职衙门关支仍须计较可否果系应合关人数即便奏闻照依军法定律支给如系旧管征差军士不应关给者行移驳问马鞍务要查勘本军先前曾无关过或转纳何处要见明白纔方放支不许含糊一(上既下木)支给若直隶及各布政司呈禀成造亦须定夺具奏行下依式造完明白支拨仍拘收原关旧损件数入官修理若各处有司岁造之数起解到部务要辨验堪中行下该库交收如有不堪者就将原经手人员取问其军装衣鞋别无定例若有奉
旨给赏临期下库支给
军法定律每一百户
铳手一十名 刀牌手二十名
弓箭手三十名 鎗手四十名
军器局造
二意角弓 交趾弓
黑漆鈚子箭 有蜡弓弦
无蜡弓弦 鱼肚鎗头
芦叶鎗头 马军鴈翎刀
步军腰刀 将军刀
马军 红油团牌
水磨铁帽 水磨头盔
水磨锁子护项头盔 红漆齐腰甲
水磨齐腰钢甲 水磨柳叶钢甲
水银摩挲长身甲 并鎗马赤甲
针工局造
长胖袄 袒(口阚)(上夭下山)八裤
鞍辔局造
鞍 辔 鞭
   窑冶
    砖瓦
凡在京营造合用砖瓦每岁于聚宝山置窑烧造所用芦柴官为支给其大小屏薄样制及人工芦柴数目俱有定例如遇各处支用明白行下各该管官员放支管事作头每季交替仍将所烧过对象支销其见在之数明白交割若修砌城垣起盖仓库营房所用砖瓦数多须要具奏着落各处人民共造如烧过琉璃砖瓦所用白土例于太平府采取
琉璃窑
每一窑装二样板瓦坯二百八十个计匠七工用五尺围芦柴四十束
每一窑妆色二百八十个计匠六工用五尺围芦柴三十束四分用色三十二斤八两九钱三分二厘
黑窑
每中窑一座装到大小不等砖瓦二千二百个计匠八十八亓用五尺围芦柴八十八束
    陶器
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筭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设或数少行移烧处等府烧造
    铸器
凡铸造铜锅铜柜等器及打造铜锅铜灶铁窗铁锚等件行下宝源局定夺模范及计筭合用铜铁木炭等项明白具数呈部行下丁字库抽分竹木局放支督工依式铸造
铸造
生铜一斤用炭一十二两
黄熟铜一斤用炭一斤
红熟铜一斤用炭一斤
生铁一斤用炭一斤
打造
红熟铜一斤用炭八斤
黄熟铜一斤用炭八斤
□铁一斤用炭一斤八两
    铜铁
凡各处炉冶每岁扇炼铜铁彼先行移各司岁办后至洪武十八年四月内钦依住罢至今不曾复设如果缺用即须奏闻复设炉冶采取生矿煅炼着令有司差人陆续起解照例送库收贮如系临边用铁去处就存听用
计各处炉冶该铁一千八百四十七万五千二十六斤
湖广六百七十五万二千九百二十七斤
广东一百八十九万六千六百四十一斤
北平三十五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斤
江西三百二十六万斤
陜西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斤
山东三百一十五万二千一百八十七斤
四川四十六万八千八十九斤
河南七十一万八千三百三十六斤
浙江五十九万一千六百八十六斤
山西一百一十四万六千九百一十七斤
福建一十二万四千三百三十六斤
    铸钱
凡在京鼓铸铜钱行移宝源局委官于内府置局每季计筭人匠数目其合用铜炭油麻等项物料行下丁字库等衙门放支如遇铸完收贮奏闻差官类进内府司钥库交纳取批回实收长单附卷若在外各布政司一体鼓铸本部类行各司行下宝源局委官监督人匠照依在京则例铸完钱数就于彼处官库收贮听候支用
则例
当十钱一千个(火熏)模用油一十一两三钱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
当五钱二千个(火熏)模用油一斤四两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
当三钱三千三百三十三个(火熏)模用油一斤一十四两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五斤九两二钱五分炭五十三斤八两三钱五分
折二钱五千个(火熏)模用油二斤五两五钱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
小钱一万个(火熏)模用油一斤四两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
穿钱麻
当十钱每串五百个用一两
当五钱每串五百个用八钱
当三钱每串一千个用一两
折二钱每串一千个用七钱
小钱每串一千个用五钱
铜一斤铸钱不等 【 外增火耗一两】
当十钱一十六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当五钱三十二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当三钱五十四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折二钱八十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小钱一百六十文
铸匠每一名一日铸
当十钱一百二十六个
当五钱一百六十二个
当三钱二百三十四个
折二钱三百二十四个
小钱六百三十个
锉匠每一名一日锉
当十钱二百五十二个
当五钱三百二十四个
当三钱四百六十八个
折二钱六百四十八个
小钱一千二百六十个
各处炉座钱数
山东二十二座半每岁铸钱一千二百一十二万二千文
山西四十座每岁铸钱二千三百三十二万八千文
河南二十二座半每岁铸钱一千三百一十二万二千文
浙江二十座每岁铸钱一千一百六十六万四千文
江西一百一十五座每岁铸钱六千七百六万八千文
北平二十一座每岁铸钱一千二百八十三万四百文
广西一十五座半每岁铸钱九百三万九千六百文
陜西三十九座半每岁铸钱二千三百三万六千四百文
广东一十九座半每岁铸钱一千一百三十七万二千四百文
四川一十座每岁铸钱五百八十三万二千文
    颜料
凡合用颜料专设颜料局掌管淘洗青绿将见在甲字库石矿按月计料支出淘洗分作等第进纳若烧造银朱用水银黄丹用黑铅俱一体按月支料烧炼完备逐月差匠进赴甲字库收贮如果各色物料缺少定夺奏闻行移出产去处采取或给价收买钞法紫粉所用数多止用蛤粉苏木染造时常预为行下本局多为备办用度如缺蛤粉一体收买
黑铅一斤烧造黄丹一斤五钱三分三厘
水银一斤烧造银朱一十四两八分贰朱三两五钱二分
次青碌石矿一斤淘造凈青碌一十一两四钱三分
暗色碌石矿一斤淘造凈石碌一十两
八钱七分六厘
蛤粉一斤染造紫粉一斤一两六钱
碙砂一斤浇造碙砂碌一十五两五钱
    纸札
凡每岁印造茶盐引由契本盐粮勘合等项合用纸札着令有司抄解其合用之数如库缺少定夺奏闻行移各司府州照依上年纸数抄造解纳如遇起解到部随即辨验堪中如法差人进赴乙字库收贮听用
产纸地方分(口料)(上夭下山)□造解额数
陜西十五万张 湖广十七万张
山西十万张 山东五万五千张
福建四万张 北平十万张
浙江二十五万张 江西二十万张
河南五万五千张 直隶三十八万张
    石灰
凡在京营造合用石灰每岁于石灰山置窑烧炼所用人工窑紫数目俱有定例如遇各处支用明白行下各该管人员放支其管事作头每季交替仍将所烧过物料支销见在之数明白交割
每窑一座该正附石灰一万六千斤合烧五尺围薏紫一百七十八束计七十五工
  水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陂池川渎之政令
   河渠
    河渠
凡各处闸埧陂池引水可灌田亩以利农民者务要时常整理疏浚如有河水横梳泛溢损坏房屋田地禾稼者须要设法堤防止遏或所司呈禀或人民告诉即便定夺奏闻若隶各布政司者照会各司直隶者札付各府州或差官直抵处所踏勘丈尺阔狭度量用工多寡若本处人民足完其事就便差遣倘有不敷着令邻近县分添助人力所用木石等项于官见有去处支用或发遣人夫于附近山场采取务在农隙之时兴工毋防民业如水患急于害民其功可卒成者随时修筑以御其患
    桥道
凡各处河津合置桥梁者所在官司起造若当用渡船去处须要置造船只佥点水手其通行驿道或有损坏须于农隙之时修理所用椿木灰石等项于本处丁多户内起夫附近山场采办若在京桥梁道路本部自行随时计工成造修理果有系干动众具奏施行
    船只
凡在京并沿海去处每岁海运辽东粮储船只每年一次修理其各卫征战风快船只等项若有缺少损坏及当修理者务要会计木钉灰油麻藤及所用贡具依数拨用如有不敷亦当预为规画或令军民采办或就客商数买或外处拨支审度便利定拟奏闻行下龙江提举司计料明白行移各库放支物料其工程对象照依料例文册然后兴工如或新造海运船只须要度量产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其风快小船就京打造者亦须依例计造木料等项就于各场库支拨若内外有船只务要周知其数设或需索运用酌量劳逸多寡拨与其各湖河泊所带办鱼油鳔每岁催督进纳备用
一千料海船一只合用
杉木三百二根 杂木一百四十九根
株木二十根 榆木舵杆二根
栗木二根 橹坯三十八枝
丁线三万五千七百四十二个
杂作一百六十一条个
桐油三千一十二斤八两
石灰九千三百七斤八两
(舟念)麻一千二百五十三斤三两二钱
船上什物
络麻一千二百九十四斤
黄藤八百八十五斤 白麻二十斤
棕毛二千二百八十三斤一十二两
四百料钻风海船一只合用
杉木二百二十八根 桅心木二根
杂木六十七根 铁力木舵杆二根
橹坯二十枝 松木五根
丁线一万八千五百八十个
杂作九十四条个
桐鱼油一千一斤一十五两
石灰三千五斤一十三两
(舟念)麻七百二十九斤八两八钱
船上什物
络麻五百七十四斤一十四两四钱
黄藤三百八十三斤八两
棕毛七百三斤 白麻一十斤
   车辆
凡大小车辆若有成造及修理者务要计筭合用木植鱼胶铁箍等项物料行下丁字库等衙门依数放支如式修造其有司预备车辆必须备知其数倘或需索使用酌量劳逸多寡拨与
牛车一辆合用
榆木三根 枣木一根
槐木一根 杉木板枋一根
鱼线胶一斤 铁箍八个
铁钉四十枚 铁穿四个
车涧八条 车头二个
   织造
    (土商)疋
凡供用袍服(土商)疋及祭祀制帛等项须于内府置局如法织造依时进送每岁公用(土商)疋务要会计岁用数目并行外局织造所用物料除苏木明矾官库足用蚕丝红花蓝靛于所产去处税粮内折收槐花栀子乌梅于所产令民采取按岁差人进纳该库支用
丹矾红每斤染经用
苏木一斤 黄丹四两
明矾四两 栀子二两
黑绿每斤用
靛青二斤八两 槐花四两
明矾三两
深青每斤用靛青四斤
蚕丝湖州府六万斤
红花
山东七千斤 河南八千斤
蓝靛
应天府二万斤 镇江府二万斤
扬州府二万斤 淮安府二万斤
太平府二万斤
槐花
衢州府六百斤 金华府八百斤
严州府六百斤 徽州府一千斤
宁国府八百斤 广德州二百斤
乌梅
衢州府一千五百斤 金华府二千斤
严州府一千四百斤 徽州府一千五百斤
宁国府一千五百斤 广德州五百斤
栀子
衢州府五百斤 金华府五百斤
严州府二百斤 徽州府五百斤
宁国府五百斤 广德州二百斤
    诰(来力)
凡文武官员诰(来力)照依品级制度如式制造所用五色纻丝诰身诰带黄蜡花椒白面纸札等项差人赴内府织染局等衙门关支其公侯袭封铁卷行下宝源局依式打造所用□铁木炭须于丁字库抽分竹木局关支如遇完备进赴内府鑴嵌铁券尺寸

一样高一尺 阔一尺六寸五分
二样高九寸五分 阔一尺六寸

三样高九寸 阔一尺五寸五分
四样高八寸五分 阔一尺五寸
五样高八寸 阔一尺四寸五分

六样高七寸五分 阔一尺三寸五分
七样高六寸五分 阔一尺二寸五分
    冠服
凡制造皇帝皇太子亲王衮冕袍服务要择日兴工仍择日以进其余婚礼妆奁并太常司祭服净衣及给赐衣服冠带丧礼衫巾并行移针工巾帽二局如法制造其给赐衣服冠带须要预先多办以备不时赏赐给赐衣服冠带
圆领 贴里 纱帽 角带
    器用
凡用供用器物及祭祀器皿并在京各衙门合用一应什物行下该局如法成造若金银铜铁等器隶宝源局皮革隶皮作局竹木隶营缮所疋帛隶文思院皆须度量所料物色委官覆实相同不许多支妄费
    斛斗秤尺
凡使用斛斗秤尺着令木秤等匠计筭物料如法成造所用铁力木杉木枝枋生铁等项行下龙江提举司等衙门照数放支其合用锤钩行下宝源局督工铸造如是成造完备移咨户部较勘收用
  屯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天下屯田之政令
   屯种
    开垦
凡边防郡县守御去处新立卫分拨军开垦荒田屯种须要计筭顷亩数目及田地肥瘦人力勤惰务在不旷征徭不失军饷
    农具
凡屯种去处合用犁铧耙齿等器着令有司拨官铁炭铸造发用若木植令卫军于出产山场自行采办造用系干动拨官物具奏施行
    牛只
凡屯种合用牛只设或不敷即便移文取索若官厩数多差人发遣如果路途窵远此间地方出产可以收买务在公私两便就给官价民间买用其孳生数目每岁年终通报
计天下屯牛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四只
河南都司三万六千三百一十九只
水牛二千二百四十七只
黄牛三万四千七十二只
广西都司九百五十只
水牛三百六十七只
黄牛五百八十三只
山东都司五千九百九十九只
水牛四百一十九只
黄牛五千五百八十只
北平都司一万七千四百六十六只
水牛八百四十六只
黄牛一万六千六百二十只
山西行都司黄牛一万七千八百一十五只
山西都司黄牛九千一百四十三只
四川都司八千一百九十只
水牛六千五百二十九只
黄牛一千二百四十八只
(牛扁)牛三百二十二只
毛牛九十一只
湖广都司四千六百六十七只
水牛三千九百三十四只
黄牛七百三十三只
广东都司四百八十二只
水牛四百一十三只
黄牛六十九只
浙江都司二千二百四十六只
水牛一千二百五十四只
黄牛九百九十二只
江西都司四百九十九只
水牛三百六十六只
黄牛一百三十三只
陜西都司二万七千四百六十七只
水牛四十六只
黄牛二万六千六百八十三只
(牛扁)牛七百三十八只
云南都司一万五千二百八十四只
水牛九千七百八十二只
黄牛五千五百二只
贵州都司五千二百七十二只
水牛四千五百六十八只
黄牛七百四只
北平行都司一万八千五百三十七只
水牛一万八千五百三十四只
黄牛三只
直隶四万五千八百五十只
水牛七千四百一只
黄牛三万八千四百四十五只
(牛扁)牛四只
中都留守司二万五千六百只
水牛一千九百四十八只
黄牛二万三千六百五十二只
辽东都司一万三千八百七十八只
水牛一十三只
黄牛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五只
   坟茔
凡武职官员或殁于矢石或死于任所先由礼部定夺应合造坟者移咨知会仍审安葬去处若在京者与择坟地会计工程照例应拨囚徒砖灰造坟中间有公侯伯合用朱红椁冥器志石砖灰人工别无定例度量支拨其椁具冥器行下宝源军器营缮针工鞍辔局所依例料造应付若有旨许令祖坟或就任所安葬及造享堂者临期定夺施行
造椁并冥器砖灰
公 侯 伯
造椁无冥器
都督同知佥事 指挥使
红漆椁 志石
砖四千五百个 石灰四千五百斤
囚五十名
指挥同知佥事
黑漆椁 志石
砖三千四百五十个 石灰三千四百五十斤
囚二十名
正副致仕千户卫镇抚
砖一千五百个 石灰一千五百斤
囚一十二名
百户所镇抚
砖二百四十个 石灰二百四十斤
囚六名
千百户所镇抚骨殖安葬砖灰囚减半
宝源局造
公侯都督冥器内用
小铜釜一面 小铜灶一个
小火筋一双 小铜火盆一个
椁志事件
铁束二道 铁鋗二个
两尖钉二百个 (金殳)环一副
军器局锡造
水盆一 台盏一
杓一 壶瓶一
酒瓮一 唾盂一
水盆一 香炉一
香盒一 烛台一对
香匙筋连瓶一副 茶锺一
茶盏一 碗二
橐二 灯台盏一副
碟十二 油瓶一
匙筋连瓶一副
营缮所木造
牙仗二 骨朵二
交椅一 脚踏一
交床一 马杌一
诞马二 食卓一
香卓一 床一
桂杖一 箱一
凳一 枕一
挥一 清道一对
乐人八 控士二
门神二 仪仗人十二
女使八 武士四
翣六 五谷仓一
凉酱瓶二
斧二 班剑一
红旗二 金一
鼓一 箭三
弓一 甲一
盔一 弩一
锅灶一副 火炉一
针工局造
青罗椁罩一 红纻丝暖帐一
红销金纱厨 茶褐罗伞一
红绢旗二 枕头一
红纻丝绵被一 红绢夹被一
编衣卧单一 纻丝褥一
布手巾一 衿一
鞶一
鞍辔局造
小鞍笼一 小弓箭袋一副
   抽分
凡龙江大胜港俱设立抽分竹木局如遇客商兴贩竹木柴炭等项照例抽分及令军卫自设场分收贮柴薪按月给与禁军孤老等烧用竹木等物堆垛在场令各局按旬奏申知数遇有用度以凭计料拣定数目度量关填勘合支拨如是营造数多抽分不敷定夺奏闻给价收买或差人砍办
三分取一
芦柴 茅草 稻草
茭苗草 蔂草
三十分取二
杉木 软蔑 棕毛
黄藤 白藤
十分取二
松木 松板 杉篙
杉板 檀木 黄杨
梨木 杂木 檐柸
锄头柄 竹扫帚 茭苗苕帚
猫竹 水竹 杂竹
木炭 煤炭 竹交椅
筀竹 黄藤鞭杆 木柴
箭竹
   夫役
凡在京城垣河道每岁应合修缮其用工数多须于农隙之时于近京免粮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等五府州预先定夺奏闻行移各府起取除役占等项照依钦定则例优免外其余人户每四丁共辏一夫着令各备锹杵篮檐委官部领定限十月初赴京计定工程分拨做造满日放回若有不当夫役及做工未满逃回者并行治罪及各处起到仓脚夫俱发应天府收籍为民遇有官差度量差拨着令轮流周而复始若差使数多做工日久照例每名日给工钱五百文坊长减半以周养赡
优免二丁
水马驿夫 递运船水夫
会同馆夫 轮班人匠
在京见役皂隶 校尉力士
见任官员 廪膳生员训导
马船夫 光禄司厨子
防送夫 军户 铺兵
免一丁凡年七十以上及废疾之人
   杂行
凡催促军需物料勾提囚匠等项钦置勘合如遇四子部合行事理或五件十件类具手本责差该吏赍赴内府工科关填勘合行移各司承奉理办如有不完举奏提问其官吏给由缺官条格等项及本部并合属官吏俸给按月放支仍每岁会计行移户部拨支遇有当行行移吏部等衙门定夺施行
   农桑
巳见户部民科农桑项下

 都察院
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专紏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法等事其属有十二道监察御史凡遇刑名各照道分送问发落其有差委监察御史出巡追问审理刷卷等事各具事目请旨点差十二道监察御史照刷卷宗衙门
浙江道
中军都督府 留守中卫 广洋卫
府军左卫 神策卫 应天卫
和阳卫 直隶庐州府
江西道
前军都督府 府军前卫 豹韬卫
龙江卫 龙骧卫 天策卫
直隶淮安府
福建道
户部 金吾后卫 飞熊卫
直隶池州府 常府
北平道
吏部 金吾前卫 旗手卫
直隶苏州府
广西道
通政使司 镇南卫 五军断事官
直隶安庆府 徽州府
四川道
工部 府军卫
直隶松江府 广德州
山东道
兵部 羽林右卫 典牧所
直隶凤阳府 徐州 辽东都司
广东道
刑部 虎贲左卫
直隶应天府
河南道
礼部 太常司 羽林左卫
国子监 翰林院 钦天监
光禄司 仪礼司 教坊司
直隶扬州府
陜西道
后军都督府 江阴卫 蒙古左右卫
府军后卫 鹰扬卫 兴武卫
横海卫 大理寺 行人司
直隶和州
湖广道
右军都督府 武德卫 水军右卫
广武卫 虎贲右卫 留守右卫
五城兵马司 直隶宁国府
山西道
左军都督府 留守左卫 英武卫
锦衣卫 木军左卫 骁骑右卫
府军右卫 龙虎卫
直隶镇江府 太平府
十二道监察御史职掌
  紏劾百司
凡文武大臣果系奸邪小人构党为非擅作威福紊乱朝政致令圣泽不宣灾异迭见但有见闻不避权贵具奏弹劾
凡百官有司才不胜任猥琐阘茸善政无闻肆贪坏法者随即紏劾
凡大小祭祀敢有临事不恭牲币不洁亵渎神明有乖奠礼失于举行及刑余疾病之人陪祭执事者随即紏劾
凡朝会行礼敢有搀越班次言语諠哗有失礼仪及不具服者随即紏问
凡在外有司扰害善良贪赃坏法致令田野荒芜民人受害体访得实具奏提问凡学术不正之徒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求进用或才德无可称挺身自拔者随即紏劾以戒奔竞
  问拟刑名
凡鼓下或通政司发下告人连状到院责令供状明白保管听候照出状内被告人数入流官员具呈本院奏闻提取其军民人等给批差人提取理对招供明白取讫服辩无招干连随即保管听候有罪人数牢固监禁追征所招赃仗完足责令库子收贮议拟罪名开写原发事由问拟招罪照行事理徒流迁徒死罪充军人数具写奏本笞杖以下止具牒文佥押完备连囚赴堂备说所犯情节罪名审无异词然后入递将囚押送大理寺审录候平允回报若罪名不当驳回再问仍将所驳招罪参详明白再拟改正或有番异则监收听候调别衙门再问其余审允人数除笞杖徒流徒罪准工囚人备开年甲住址略节招罪工役限期呈堂编发工役的决笞杖人数书写断单开具合得罪名会请刑部等官公同断决取完佥批单入卷其充军囚人具手本送编军御史处照地方编发取收管附卷绞斩死罪仍令司狱司转送重囚监牢固枷收听候大理寺依时覆奏回报具手本会请刑部等官公同处决仍取决讫月日批单附卷无招疏放并笞杖的决还职着役宁家人数另具公文差人管送各该衙门给凭发回取批收附卷原收赃伏候季终通类具呈本院出给长单差委御史解赴内府该库交纳足备取获库收附卷如有追无见赃囚人责供明白类行原籍追征及照出合问人数随即呈提前项审过囚人设有病故请官相视明白取获批单附卷若干系重囚牒报大理寺知会候本宗事完通具结绝缘由呈堂照验 【 余与刑部同】
  出巡
凡分巡按治州郡必须遍历不拘限期风宪官吏务要同行不许先后相离其经过去处除差拨弓兵防护依律关支廪给应付脚力买办心红纸札之外不许擅令所司和买物货私役夫匠多用铺陈等项亦不得纵容官吏出郭迎送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设有雠嫌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问
凡至按临处所先将罪囚审录卷宗吊刷外稍有余暇首先亲诣各处祭祀坛场点其祭器墙宇有无完缺其次存恤孤老审问衣粮曾无支给巡视仓库查筭钱粮有无亏欠勉励学校考课生员有无成效中间但有欺弊即便究问如律
凡受军民诉讼审系户婚田宅殴等事必须置立文簿抄写告词编成字号用印关防立限发与所在有司追问明白就便发落具由回报若告本县官吏则发该府若告本府官吏则发布政司若告布政司官吏则发按察司若告按察司官吏及伸诉各司官吏枉问刑名等项不许转委必须亲问干碍军民官员随即奏闻请旨亦不得擅自提取
凡至所在体知有司等官守法奉公廉能昭著者随即举奏其奸贪废事蠹政害民者究问如律
凡至地方所有合行事件着令首领官吏抄案承行
一科差赋役仰本府凡有一应差役须于黄册丁粮相应人户内周而复始从公点差毋得放富差贫那移作弊重扰于民先具见役里长姓名同重甘结罪文状并依准回报
一圩岸坝堰陂塘仰行府县提调官吏查勘(上既下木)管地面应有圩岸坝堰坍缺陂塘沟渠涌塞务要趁时修筑坚完疏洗流通以备旱潦毋致失时及因而扰害于民先具依准回报
一荒闲田土仰本府正官多方设法召民开垦趁时布种其合纳秋粮须候年限满日科征毋致抛荒仍将任内开过田亩数目同依准缴报
一站驿仰行提调官常川整点各驿船马铺陈什物一切完备仍钤束惯熟稍水人夫常川在驿听候递送使客毋得失误先具站船人夫什物马骡头疋数目并不致违误结罪文状缴报
一急递铺仰行提调官常川点视铺舍合用什物完备严督铺长司兵常川在铺走递公文毋致磨擦及稽迟沉匿仍禁约往来差使人员不得役使铺兵损坏铺舍如有缺坏即便修理具各铺司兵姓名田粮什物数目回报
一桥梁道路仰令提调官常加点视但有损坏去处即于农闲时月并工修理务要坚完毋致阻碍经行具依准回报
一税粮课程仰本府即将岁办税粮诸色课程各各数目保结开报
一户口仰本府取勘籍定户口分豁城市乡都旧管收除实在增减数目开坐回报
一学校仰提调官凡遇庙学损坏即为修理完备敦请明师教训生徒务要作养成材以备擢用毋致因循弛废仍将见在师生员名缴报
一收买军需等项仰本府照依按月时估两平收买随即给价毋致亏官损民及纵令吏胥里甲铺户人等因而克落作弊违错具依准回报
一额造疋等物仰本府即将织染局见在各色人匠机张岁办数目关支颜料等物开坐回报
一升斗秤尺仰行提调官照依原降样式较勘均平毋容嗜利之徒私自造置欺诈小民具依准回报
一词讼仰本府应有词讼疾早从公依律归结毋得淹延妨废民生及听吏胥增减情词出入人罪仍将见问应有囚数分豁巳未完结尽实开报毋得隐漏自取罪愆具依准回报
一皂隶弓兵仰行本府并合属取勘额设名数籍贯田粮数目开坐毋得多余滥设有害于民具依准回报
一节义仰本府取勘境内应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果有志能卓异明着实迹结罪举保毋得举富遗贫影蔽差徭扶同作弊具依准回报
一原设申明旌善亭但有损坏仲本府严督所属即便并工修理条列榜示使善恶知所劝惩毋得视为文具因而废弛先将都隅处所同善恶人数回报
一印信衙门仰照勘本府并所属应有印信大小衙门保结回报
一上年分巡官有无寄收赃罚仰本府取勘见数开坐巳未起解数目回报
一取勘仰本府将所属去处四至八到画图贴说缴报
一讲读律令仰本府并合属官吏须要熟读详玩讲明律意取依准回报
一鳏寡孤独仰本府将所属养济院合支衣粮依期按月关给存恤养赡毋使失所仍具孤贫名数同依准状呈
一仓库房屋仰行本府提调官常川点视若有损坏即便修理及设法关防斗级人等作弊仍将见在钱粮等物分豁上年旧管今岁收除实在备细数目同官吏结罪文状缴报
一官吏脚色仰取勘本府并合属见在官吏姓名年甲籍贯仕脚色到任月日回报
  刷卷
凡监察御史并按察司分司巡历去处先行立案令各该军民衙门抄案从实取勘本衙门并所属有印信衙门合刷卷宗分豁巳未照刷巳未结绝号计张缝依式粘连刷尾同具点检单目并官吏不致隐漏结罪文状责令该吏亲赍赴院以凭逐宗照刷如刷出卷内事无违枉俱巳完结则批以照过若事巳施行别无违枉未可完结则批以通照若事巳行可完而不完则批以稽迟若事巳行巳完虽有违枉而无窥避则批以失错若事当行不行当举不举有所窥避如钱粮不追人赃不照之类则批以埋没各卷内有文案不立月日颠倒又在乎推究得实随其情而拟其罪其曰照过曰通照曰迟错曰埋没此皆照驳之总名而照刷之方又各有其法今将六房照刷事例各略举于后
一照刷吏房起取罢闲官吏文卷假如应天府某年月日承奉吏部札付仰行所属应有为事罢闲官员取勘见数一名名起送听用当日立案行移上元等几县取勘花名先申到府案催各县陆续照依原报名数申解完绝取获实收明白卷内行移又无迟错事理则刷尾批云照过设若起解未尽行催不绝则批通照其或各县开称事故文书到后或半月或数日不行催问则批云事属稽迟及有先申某今解某本作某却作某之类则批云事属差错如是原申十名巳解六名外四名未解经年歇案不催中间情弊不无则驳之曰埋没照刷州县吏房卷同
一照刷户房开垦荒田卷假如扬州府承奉户部札付仰行所属应有荒闲田土召人开垦合纳税粮三年后依例科征据江都等县申报人户姓名开过田亩数目立案候至年限满日足将起科则例花名田粮数目移付征收秋粮卷收科了当卷内别无稽迟差错事件则批刷尾云照过设若年限未满申报未绝用批通照其或各县申称见行开垦先具人户花名到府迁延三五日或数十日不行立案行催开过田数则批云事属稽迟其有原开顷亩该科秋粮十石却作千石之类则批差错至于原申开过田土比候年限巳满或逾年不行收科或将原报顷亩减多作少其弊显然则当驳之以埋没照刷州县户房卷同
一照刷礼房买办祭祀猪羊果品香烛等项文卷先看何年月日承奉礼部札付开到本府合该祭祀社稷先圣先贤及风云雷雨山川无祀鬼神等坛若干处每坛计用猪若干羊若干果品香烛等项若干其价照依本处时估对物收买仰于官钞内放支当日立案定限行移所属州县收买要见回报是何行人物户时估及差委何官服同收买送官应用仍查筭原估与收买价钞相同巳用与原买之数无异俱有行人物户领状在卷祭祀巳毕事无施行则批以照过若或巳买在官祭祀日期未临虽皆有发付收领明白事无施行则批以通照其或经违日久纔方立案行移祭期将临其收买猪羊等项尚有未备显是怠慢则批以事属稽迟若或分(口料)(上夭下山)□各行人物户所买品数皆同而价钞不一且如春丁祭先师孔子该猪六口每口价钞二百贯却共作一千二百五十贯附卷及查行人物户领状实领一千二百贯并查放支官钱卷内亦止一千二百贯既巳明白别无窥避则批以事属差错其或猪羊等项巳备祭祀巳毕但不见所用过钞贯花销不见是何行人物户收领价钞及有无余下物件未用责付何人收领朦胧不明显有窥避则批以事属埋没照刷州县礼房卷同
一照刷兵房勾补军役文卷先看本府何年月日承奉兵部札付或都司布政司各卫公文坐勾补役军丁若干名若当日立案行移各该州县立定限期解府各该州县照依坐下名数随即解到卷内见有原获合干上司实收事无施行则于刷尾批以照过若或当日立案照依名数行下各该州县或全不解到巳经节次移文催并差人坐守起解虽巳尽绝而无实收则批以通照又或经违三五日甚至十数日纔方立案行移虽各该州县依数起解未见实收则批事属稽迟若行移不迟名数不缺中间原坐张某今解李某案内不见审实缘由及驳问所司官吏虽有实收则亦批事属不明其或巳承上司明文虽巳立案经年不见催举间或行移如勾十名止解到五六名巳解者不见实收未到者又不举问显有窥避则批曰事属埋没照刷州县兵房卷同
一照刷刑房贪赃坏法文卷先看本府何年月日据某人所告词状当日曾无立案将本人引审或监或保若监收原告要见为何缘故明白立案取具司狱司收管在卷若或保在原告要见立案批差皂隶取获保状附卷其状内合问人数查照曾无立案分豁被告干连着落所司提解又当看本府何年月日据所司依限解到坐提人数要见当日立案将各人引问责与原告对理且如甲告乙受丙赃五十贯乙招如告又告丁赃四十贯丁供门白甲自招虚又当看甲乙丙之招词丁之供状同甲乙丙之服辩曾无题押入卷乙招赃钞曾无立案追征既巳追征曾无纳足有无该库收贮领状又看有无立案引律拟罪发落又于发落案内先看原发事由中间曾无增减原状紧关情节查比解到月日有无淹禁次于问拟招罪项下详看乙所招受赃情节比甲所告是否同异却于前件议得项下参详甲乙丙之罪名比律允当并无招涉依例疏放又于照行事理要见准工者差人起解的决者立案摘断免科者疏放宁家追足乙名下招受赃钞责令该库收贮取获领状在卷如原发事田内无增减原状紧关情节问拟招罪内无故失出入人罪前件议得下比照律条所拟允当照行事理内无人赃埋没之弊俱巳完结事无施行则批以照过若或巳提未到人数累催不到原追赃钞催促未足则批以通照其或受状不即立案巳经数日方纔施行以致提人未到则批曰事属稽迟若案内字样不同粘连颠倒以致月日参差官不题押吏不书名之类事巳完结而无窥避则批事属差错若或囚人招出人赃照行事理内不照追提以致经年不行显有窥避则批曰事属埋没照刷州县刑房卷同
一照刷工房成造船只文卷先看何年月日承奉工部札付坐下本府该造船若干只每只计用丁线大小不等若干斤桐油若干斤麻穰若干斤其价照依时值对物数买仰于官钱内放支合用木植着落人夫采斫当日立案定限行移所属州县起集人夫采办木植要见回报起到人夫若干名并所诣处所及已收买丁线等物时价差委何人带领各匠若干名前来场所兴造次将引各行具领状支钞依数收买物料成造船只查筭原估与收买价钞相同已用与原计物料无异船只已起限期不违事无施行俱有各行收买物料领状在卷则批以照过若成行移不迟兴工不后物料不缺人匠不少支用物料未尽原定限期不违船只未起事有施行则批以通照其或经违数日纔方立案行移其所属州县合办物料人匠虽已不缺而船只亦起终是怠慢则批云事属稽若迟或(口料)(上夭下山)□料或多或少用工或众或寡且如每船合办五寸丁线二百斤却买二百五十斤合办三寸丁线三百斤却买二百五十斤之类以致船只未起又违限期衵间收买价钞并无克落查考各行领状在卷文案明白别无窥避则批事属差错其或船只已完不见各船巳用物料花销余下丁线等物不见责令是何库分收贮原计料数多巳收买数少显有窥避则批云事属埋没照刷州县工房卷同
  追问
凡在外军民人等赴京或击登闻鼓或通政司投状陈告一应不公冤枉等事钦差监察御史出巡追问照出合问流品官员就便请旨拿问带同原告一到追问处所著令原告供报被告干连人姓名住址立案令所在官司抄案提人案验后仍要抄行该吏书名画字如后呈解原提被告人到不许停滞即于来解内立案将原被告当官引问取讫招供服辩判押入卷明立文案开具原发事由问拟招罪照行事理除无招笞杖轻罪就彼摘断徒流死罪连人卷带回审拟奏闻发落 【 余并与问拟刑名相同】
  审录
凡在外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并直隶府州刑名有犯死罪囚人收监在彼止开招罪申达合干上司详议允当移文本院通类具奏点差监察御史会同刑部委官按临审决其到所在官司随即令首领官吏抄案各该衙门追吊原行人卷赴官参详招罪果无出入及审取犯人服辩无异就令所司抄案差委狱卒将犯人押赴法场各照原拟处决将原吊卷宗发还该衙门收照却行具本开坐决过犯人花名回奏仍呈原委官司知会若囚人番异原招即合辨理重提一干人证到官从公对问明白带回审录发落其原问官吏果有受赃出入人罪情弊通行具奏拿问
 通政司
本司官职专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
  出纳帝命
凡有帝命□□详审覆奏允当然后施行
  通达下情
凡有四方陈情建言伸诉冤枉民间疾苦善恶等事知必随即奏闻及告不公不法等事事重者于底簿内誊写所告缘由赍状奏闻仍将所奉旨意于上批写送该科给事中转令该衙门抄行常事者另置底簿将文状编号用使关防明立前件连人状送当该衙门整理月终奏缴底簿送该科督并承行该衙门回销
  开拆实封
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或人赍到司须于公厅眼同开拆仔细检看事干军情机密调拨军马及外国来降进贡方物急缺官员提问军职有司官员并请旨定夺事务即于底簿内誊写略节缘由当将原来实封御前陈奏毕就于奏本后批写旨意送该科给事中收转令该衙门抄出施行其进缴税粮文册勘合通关起解军囚等项附簿明白止送该科收不须入奏
  关防诸司公文勘合
本司置立出入文簿令各房令典分掌凡内外衙门公文到司必须辩验允当随即于簿内编号注写某衙门行某处为某事公文用日照之记勘合用验正之记关防毕令铺兵于文簿内书名画字递送若行移不当及违式差错洗补互相推调等项事重者入奏区处常事照依钦定事例在外贴送当该衙门如律在京衙门退回改正将发过公文并差错件数月终类奏文簿缴进若各处公文事干军情灾异机密重事随即入奏送该科给事中收如呈禀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公文紧要者入奏仍用钦降勘合用使本衙门印信云写旨意贴送当该衙门覆奏施行若误递到有施行者奏讫亦贴送当该衙门无施行者亦入奏送该科给事中收照
  月奏
凡本司发过五军六部都察院及内外诸司衙门公文并照驳各衙门差错公文实封等件及行移勘合原告文状拿人起数给由人员每月类奏年终通行类数开奏
 大理寺
本寺官其所属左右寺官职专审录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辨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
  审录囚人参详罪名
凡刑部十二部都察院十二道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五司问拟一应囚人犯该死罪徒流者具写奏本发审笞杖罪名者行移公文发审另行入递预先差人连案同囚送发到寺照依该管地方先从左右寺审录若审得囚无冤枉者取讫各囚服辩在官案呈本寺连囚引领赴堂圆审无异取据原问衙门司狱司印信收管入卷将囚连案责付原押人收领回监听候发落候递到各项奏本公文到寺将奏本抄白立案务要仔细参详情犯罪名比照律条如罪名合律者准拟本寺依式具本同将原来奏本缴送该科给事中编号收掌然后印押平允回报原衙门如拟施行如罪名不合律者依律照驳亦依式具本将原来奏本缴送该科收编驳回原衙门再拟如二次改拟不当仍前驳回议拟候三次改拟不当照例将当该官吏具奏送问或中间招情有未明者必须驳回再问若公文不必抄白就即立案其参详罪名准拟合律照驳不合律及送问等项并如前行若审得囚人告诉冤枉果有明白证佐取责所诉词状案呈本寺连囚引领赴堂圆审相同将囚连案依前发回原问衙门听候发落待奏本公文到寺将原来奏本依式具本如前缴送该科公文止留本寺立案然后仰令左右寺抄案备问囚人供词行移隔别衙门再问若二次番异者再取本囚供状在官照例具奏会同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堂上官员审回奏施行
  合律照驳式
大理寺卿臣某等谨奏为李甲告不应事刑部某部问拟李甲等一十六名数内合律一十五名不合律张丙一名有照驳谨具奏闻
一照驳
前件本寺照律张丙合得计赃准窃盗一贯之上律杖七十罪无出入其刑部某部却依不应律笞四十未审故失已出张丙杖罪三十所据不当官吏除尚书某侍郎某取自上裁其子部某部官吏某人合送法司问罪仍令改正
一准拟
事内干连人王乙等合得笞罪十名陈丁等合得杖罪四名李甲一名无罪释放
洪武 年 月 日
  番异式
大理寺卿臣某等谨奏为某事某衙门问拟某人一名审问番异原招某囚合隔别衙门再问谨具奏闻
洪武 年 月 日
  二次番异式
大理寺卿臣某等谨奏为某事某衙门问拟某人等二名除审拟允当外数内某人一名先为某衙门具本发审若原系公文者则云公文发审本囚告诉冤枉取责供词在官已经照例行移隔别衙门再问去后今据某衙门发审仍前执称冤枉除再取供词在官外本囚合照例会各衙门堂上官圆审谨具奏闻准拟某人合得某罪一名
洪武 年 月 日
  请旨发落
凡律内该载请旨发落者本寺具本开写犯由罪名奏闻取自上裁即将奉到旨意于奏本年月后批写讫就写某官批于下押字其余有奉旨意者亦同此例批写讫回寺立案备云前项旨意于平允内开写回报各衙门施行
  详拟罪名
凡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并直隶卫所府州一应刑名问拟完备将犯人就彼监收具由申达合干上司都司并卫所申都督府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申呈刑部按察司呈都察院其各衙门备开招罪转行到寺详拟凡罪名合律者回报如拟施行内有犯该重刑本寺奏闻回报不合律者驳回再拟中间或有招词事情含糊不明者驳回再问
  月报囚数
凡本寺每月审过刑部等衙门一应囚数分豁死罪徒流杖笞等项罪名置立印信文册着令架阁库典吏日逐明白附写候至月终通类具本奏
  处决重囚
凡本寺审过刑部等衙门死罪囚人犯该十恶决不待时者每月具本覆奏闻讫移文回报各该衙门处决不系十恶者待秋分后覆奏处决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断事官左右断事官职专总督左右中前后五司官问断五军所辖都司卫所军官军人刑名其五司官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则分问各司该管地方都司卫所刑名等事左右中前后五司
  问拟刑名
凡奉五军都督府札付发下犯人若干名到厅连案送该司承行该司随即立案将送到一干人证当官引问对证明白取讫各人亲书招供服辩在官如囚别无冤枉依律定拟罪名具本备云原发事由问拟招罪前件议得照行事理官吏佥书完备引囚赴厅圆审无异将奏本连囚牒缴大理寺审录候本寺将各囚审录无冤比律允当勘合平允回报该司照依拟定罪名发落如囚犯该死罪者发下司狱司牢固监收听候处决犯该徒流者照例送工部转发工役犯该杖笞合决断者具手本会请监察御史刑部大理寺等衙门官公同断决供证明白无罪者军送该府转发属卫着役民送兵部给引宁家本宗事内或有照出合问军官呈厅具奏请旨行移该府提取如干问有司入流官员亦须具奏请旨行移兵部提取发来归结若有干问卫所令典旗军及有司令典民人不须具奏就行该府兵部提发归结
  起解赃罚
凡各司问过犯人所受赃物或金或银或钱钞四等件照数于犯人名下追足责付库子下库收贮按季各司关官一员点闸辩验无伪细开各起犯人原受金银钞等件具呈本厅备呈该府出给长单责令原管官员并经手库子进赴内府赃罚库交纳足备取获实收附卷存照
  月报军官
凡各司见行监问为事军官每月初旬分豁某卫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为某事某年月日入监逐一开呈本厅备呈该府以凭具
  处决重囚
凡各司问过重囚除十恶决不待时外有该秋后处决者发下司狱司牢固监收候大理寺秋分后覆奏闻讫回报各司即将合决犯人押赴法场仍具手本会请监察御史刑部大理寺等衙门公同处决批回附卷
  详拟罪名
凡各都司据各断事司问拟犯人招罪明白备呈该府定夺各府连呈判送五军断事官详拟本厅连案送该司承行该司随即抄案参详所问招词或原拟笞杖徒流绞斩罪名比律允当具本备开原发事由问拟招罪照行事理牒缴大理寺覆拟候平允回报到司连案缴呈本厅具呈该府转行各都司如拟施行
  杂行
   工役囚人
凡各司问拟囚人犯该笞杖徒流准工者开坐招犯具呈本厅编立字号造册二本一本进缴内府工科一本连囚牒发工部转发工役候工满本部仍将各囚送回本厅查照原拟工限相同扣筭工程无欠明白具手本赴工科于进缴字号册内销讫原号就将囚人引赴承天门叩头疏放
   官吏俸给
凡五司并司狱司官吏俸给按月初旬呈申到厅同将本厅官吏俸给通行造册一本备开官吏姓名合得俸粮数目牒缴吏部主事厅照数放支本厅仍出印信俸帖差人赍领前去吏部仓依数关支施行
   公用纸札
凡本厅并五司合用纸札于官收赃罚钞内关支差官一员照依按月时估价值两平收买于各宗卷内销用仍将用过纸数尽实花销明白附卷
   牢狱
司狱司额设司狱二员专一监收五司见问囚人验罪轻重如法枷锁按月五司轮委官一员亲临提调其监禁事理并与刑部同
  分问衙门
   左司
在京
骁骑右卫 英武卫 镇南卫
龙虎卫 留守左卫 水军左卫
沈阳左卫 沈阳右卫 府军左卫
羽林左卫
在外
浙江都司 山东都司 辽东都司
   右司
在京
府军右卫 水军右卫 留守右卫
虎贲右卫 广武卫 武德卫
在外
陜西都司 四川都司 广西都司
贵州都司 云南都司
   中司
在京
旗手卫 和阳卫 广洋卫
留守中卫 牧马所 神策卫
应天卫 府军卫 虎贲左卫
在外
直隶卫所 河南都司
   前司
在京
豹韬卫 龙江卫 飞熊卫
金吾前卫 府军前卫 留守前卫
天策卫 龙骧卫
在外
湖广都司 江西都司 广东都司
福建都司 福建行都司
   后司
在京
锦衣卫 金吾后卫 府军后卫
兴武卫 鹰扬卫 江阴卫
横海卫 留守后卫 蒙古左卫
蒙古右卫
在外
北平都司 北平行都司 山西都司
山西行都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