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百二十九 子部三十九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作者:清·永瑢


○杂家类存目六

△《蒋说》·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蒋超撰。超有《峨嵋山志》,已著录。《蒋说》者,盖因其姓以名书,如僧肇著书名曰《肇论》之类也。而观其自序,乃转读菰蒋之蒋,已为诡僻。其书杂记闻见,别类分门,附以议论。大旨明鬼而尚俭,尤尊佛氏,至以儒童菩萨化生孔子为实。然其论时政三十馀条,欲复封建一说,尤迂谬难行。惟卷末记节烈数十条,或可备志乘采择耳。

△《云谷卧馀》·二十卷、《续》·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习孔撰。习孔字念难,歙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山东提学佥事。其书喜议论而不甚考证,多以私臆断古人。又果於自信,如杜甫之诗皆为改定,左邱明之传亦为删削。此自有诗文以来无人敢为之事也。

△《蒿菴闲话》·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凡二百九十六条。顾炎武与汪琬书,自称精於三礼,卓然经师,不及尔岐。故原跋以是编为《日知录》之亚。然《日知录》原原本本,一事务穷其始末,一字务核其异同。是编特偶有所得,随文生义,本无意於著书,谓之零玑碎璧则可,至於网罗四部,镕铸群言,则实非《日知录》之比。如曾子易箦一条,称尝见一书,说楚国曾聘曾子为相,是当时亦曾作大夫,故季孙得以此为遗云云。案《韩诗外传》称曾子仕於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又称曾子仕齐为吏,后南游於楚,得尊官。尔岐所谓尝见一书,当即指此。然韩婴采掇杂说,前后已自相违异,岂可引以诂经?顾炎武必无是语矣。其论吴澄《三礼考注》出於依托,极为精核。盖尔岐本长於《礼》,故剖析凿凿。使尽如斯,则方驾《日知录》可也。

△《暑窗臆说》·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编则世德堂遗书之第四种也。前有自序,称三伏酷毒,挥汗之馀,取架上书,得明人小说百馀种,逡巡读之,随读随笔。今核其名目,似所读乃陶珽《续说郛》也。如辨《莘野纂闻》记刘球事,涉异编剿《太平广记》所载慕容垂诗,《春风堂随笔》误记元韶娶魏孝武后事之类,亦间有可采。而体例不善,宾主混淆不辨。孰为原文,孰为钺语,是则排纂之过耳。

△《听潮居存业》·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原良撰。良字鸣喜,江西乐安人。顺治中贡生。官宁都县训导。是书分十编,各立四字标目。一曰明宗正学。前多讲学之语,后亦杂论经义,如谓孔子学问源於契及成汤、武丁,谓删《诗》存车邻为预知秦有赵高之祸,皆失之附会。二曰身世要则。多论世故。如阴德一条,既云阴德非惟不求人知,亦不可求天知。报应缓急一条,又称天不急性,却有记性,吾辈於善念善事须忍耐为之,隔半页而自相矛盾。附以读书作文十六则,亦殊不伦。三曰史会大纲,四曰友古特评,五曰群古对观,六曰左国补议,皆史论也。但大纲多论世运盛衰,特评则品藻人物,对观则摭古之相类者论之,补议则仿吕祖谦《左氏博议》、柳宗元《非国语》而斟酌其说耳。七曰读馀志略。大致如王世贞《读书后》而弥为肤浅。如以《考工记》为三代以上之书,不宜附之於周,是并郑之削宋之斤吴越之剑诸句亦未读也。八曰元圃馀珍。剽掇旧事,略加评断,亦史论之旁支。九曰韵林随笔。皆所作诗话,如谓庾信诗为梁之特出,唐之先鞭,而《文选》少载。又谓刘禹锡、元稹、白居易与宗楚客同赋金陵怀古诗,则其他可以概见矣。十曰山野寤言。皆私撰经世之策,尤多迂阔之谈。大抵好为议论,而所学则未能淹贯者也。

△《匡林》·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是编皆其议论之文,裒为一集。自序称读苏轼《志林》,稽诸事理,时或戾焉。因偶为驳正数段,更取他作之类似者并录之,得若干篇,名曰《匡林》。则是书立名,当为匡正《志林》之义。而与轼辨者仅二三条,其馀皆自录集中杂文与近人辨者。然则以裒聚众作谓之林,以力排俗论谓之匡。观其《小匡文钞序》,以小有所匡为说,可互证也。先舒尝与毛奇龄书,戒其诋诃太甚,故持论不似奇龄之獷,然习尚实似奇龄。但奇龄喜谈经,先舒喜谈史;奇龄好蔓引典籍,先舒好推究事理;奇龄好与古人争,先舒好与今人争耳。其中如谓《春秋》不书隐公即位,所以诛平王;郑伯克段之事,罪在段,不在郑伯;齐桓首止之盟,定王世子为大恶,皆故为高论。牵引梦与九龄之文以驳艾南英,亦颇附会。使尽如其题杜诗注之类则善矣。

△《庸言录》·(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姚际恒撰。际恒字善夫,徽州人。是编乃其随笔劄记。或立标题,或不立标题,盖犹草创未竟之本。际恒生於国朝初,多从诸耆宿游,故往往剽其绪论。其说经也,如辟图书之伪则本之黄宗羲,辟古文《尚书》之伪则本之阎若璩,辟《周礼》之伪则本之万斯同,论《小学》之为书数则本之毛奇龄,而持论弥加恣肆。至祖欧阳修、赵汝楳之说,以《周易十翼》为伪书,则尤横矣。其论学也,谓周、张、程、朱皆出於禅,亦本同时颜元之论。至谓程、朱之学不息,孔、孟之道不著,则益悍矣。他如诋杨涟、左光斗为深文居功,则《三朝要典》之说也。谓曾铣为无故启边衅,则严嵩之说也。谓明世宗当考兴献,则张、桂之说也。亦可谓好为异论者矣。

△《筠廊偶笔》·二卷、《二笔》·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宋荦撰。荦有《沧浪小志》,已著录。是书皆杂记耳目见闻之事。其中如回雁峰考之类,亦间资考证。然如风风雨雨送春归一诗,向谓乃无名道士诗,此独载为鬼诗。刘廷玑《在园杂志》又考校字句,辨其是非,实则明人所刊《醒世恒言传奇》中诗,不知何以讹传至是也。亦足徵小说之不足凭矣。

△《二楼纪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佟赋伟撰。赋伟字青士,襄平人。官宁国府知府。宁国旧有北楼,即南齐谢朓之高斋。明嘉靖中知府朱大器又起文昌台,设书院其下。赋伟更为修治,题曰南楼。每乘暇游宴其间,因杂录见闻为此书。多自述其政绩及旁涉他事,不尽有关於二楼。既非地志,又非说部,九流之内,无类可归,姑附之杂家类焉。

△《介轩遗笔》·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既济撰。既济字若川,鄱阳人。是编皆随笔记录,多志其家世本末,及江右近事。间及经史,亦罕所考据发明。

△《复堂杂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白撰。白字坚又,鄱阳人。书中皆杂论经史之语。其解《易卦》,多尚互体,颇能复古,其馀皆习见之语。首尾仅四十馀则,盖其随笔劄记,而后人抄撮成帙者也。

△《竹村杂记》·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白撰。亦《复堂杂说》之类,而条目稍多。其中谓《左传》、《国语》非一人所作,引黄池之会左氏作先晋人,《国语》作吴公先歃为证,颇能得间。解壹发五豝以中必叠双为误,解朝隮于西以朱注作雨止为误,亦颇见疏剔。至谓桎梏而死为桎梏於人欲,则殊失之穿鉴。其他亦不能一一精确也。

△《山志》·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王宏撰撰。宏撰有《周易筮述》,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议论多而考证少,亦颇及见闻杂事。其论曾子字子舆,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不应亦字子舆,不知古不讳字,即弟子亦不避师名。董仲舒弟子有吕步舒,汉人最重师承,当时不以为非也。其论古诗东城高且长与燕赵多佳人当从《文选注》分为二篇,不知李善、五臣并无此语,此语起於明张凤翼之纂注,不足为据。陆机所拟及徐陵《玉台新咏》亦均作一首,凤翼何从知为二也?其载明世宗《论书·武成篇》有引用欧阳修语指为有功於六经,杨一清对以修之解经仅见武成,宏撰以一清之对为是,是均未知修自有诗本义也。其载郭正域所刻《韵经》为沈约故本,诋屠隆未见其书,是《韵书》原委全未寻检也。其载简绍芳之说辨扬雄未尝仕王莽,是未核李善《文选注》王俭集序所引刘歆《七略》也。其为杨嗣昌辨冤,亦恩怨之见,不足为凭。至於纪孙传庭之死,谓得於其至戚孔涤儒,与史小异,可资参考。其讲学诸条,亦皆醇正平允。与孙承泽虽友善,而无所曲恂,颇能去门户之见,为可取云。

△《尚论持平》·二卷、《析疑待正》·二卷、《事文标异》·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译史》,已著录。三书皆辨证经史疑义,体例相同。特随得一二卷即以付梓,遂各立名目,实则一书而再续耳。尚论持平上卷论五经,下卷论四书及子史,多捃拾琐说,而参以臆断。如水流湿,火就燥,湿自为卑湿,燥自为乾燥。而取秦观之说,谓湿者土之气,土者水之妻,夫从妻好,故水流湿。燥者金之气,火者金之夫,妻从夫令,故火就燥。殊穿凿无理。谓周南、召南即舜歌之南风;谓诗以邶、鄘、卫并列,存三监也,存三监所以存殷也,殷祀之绝,有未惬於圣人之心者;谓夫子录秦风寺人之令为预见赵高之祸;谓秦誓、武成皆称纣为商,证殷为地名,非国号,皆杜撰无稽。至《春秋》未尝摈楚,《论语》不语怪力乱神为指《春秋》,皆郝敬之谬谈;孟子论贵戚之卿为阴指田文之将篡,乃于慎行之妄说;管、蔡为殷之忠臣,文王之孝子,尤郭子章之悖语;一概录之,殊失裁断。谓《尚书》逸篇乃逸於孔子之时,不逸於秦火之后;谓《忠经》真出马融,其注真出郑玄,更漫无考证矣。《析疑待正》於《豳风》七月孟子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皆力主周用夏正,与尚论持平中春王正月一条自相矛盾。其推崇伪撰《三坟》为古书,盖阴剿郑樵之说,而讳其所出。《癸辛杂识辨》诗序后妃之德句谓后指文王,妃指太姒。以是例之,则葛覃序称后妃所自作,将文王与太姒联句乎?螽斯序称后妃不妒忌,将以不妒忌加文王乎?其说至为无理,而次云取之,殊不可解。《事文标异》称黄帝《素问》引古月令,按《素问》无引月令之文,其注中所言乃宋林亿等校正引唐月令,与黄帝无关。又称《大学》石经本,按《石经》出自丰坊,其政和年号之舛迕,合两贾逵为一人之谬误,前人已辨之,尤侗《艮斋杂说》不暇致详,次云又述之,亦为失考。惟其称缁衣所载叶公之顾命,注家以为沈诸梁者,其文实在汲冢《周书》祭公解内,叶字为蔡字之讹,其言有据,可以备一解耳。

△《在园杂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廷玑撰。廷玑字玉衡,号在园,镶红旗汉军。由荫生官至江西按察使,后降补分巡淮徐道。是编杂记见闻,亦间有考证。颇好誉己诗,似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四卷录乩仙诗至十五六页,亦太近夷坚诸志。所记边大绶伐李自成祖墓事甚详,然与大绶自序不甚合,疑传闻异词也。

△《妙贯堂馀谭》·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裘若宏撰。若宏字任远,新建人。康熙丙子举人。是书多记旧闻,随事论断,或意所未尽,则本条之下更缀馀论以申之。凡分五类,一曰谭史,二曰谭学,三曰谭诗文,四曰清谭,五曰杂谭。记其乡人之事为多。

△《东山草堂迩言》·六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国朝邱嘉穗撰。嘉穗有《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分经史、性命、学问、政教、见闻、诗文六门。大抵好为论辨,而考据甚疏。其有妇人焉一条,以妇字为妫字之讹,指为陈胡公满,绝无典据。其古文韵语一条,谓《中庸》仲尼祖述尧舜一章为隔句用韵,乃孔子赞,如武字土字已见今韵上声七麌,他如帱字悖字化字大字音皆相近,想古韵可通用,惟如日月之代明,明字乃平声,不可假借,或当叶作暮字,其说乖谬,托之梦中神授,尤为怪诞。其三年丧辨一条,谓古礼实三十六月,不知唐王玄感已有此说,为先儒所驳。至谓此说出《鲁诗世学》,系宋本,今坊中无之,是并丰坊不知为何代人也。哀梨一条,谓哀字非姓非地,殊不可解,当作袁字,是并《世说新语》未考也。至鱼符一条,谓我朝因前明之制,凡朝参官给牙牌悬於腰间,以通禁门,更为草野传闻之语。盖其著书大旨,在於讲学,而又好奇嗜博,杂及他事,违才易务,故踳驳如斯。至五卷见闻一门,全类小说。六卷诗文一门,多论八比。尤与全书不类也。

△《蓉槎蠡说》·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国朝程哲撰。哲字圣跂,歙县人。此编前有王士祯序,称其抱博辨之才,具论断之识,无雷同剿说之弊。然其书杂掇琐闻,不甚考证。大抵皆才士聪明语耳。

△《道驿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祖年撰。祖年字申伯,汤溪人。是集其所自编,凡再易刊版乃定。卷一曰正学阐微,泛论《四书性理》诸书。卷二曰正史阐微,大致似胡寅《读史管见》。卷三曰杂文提要,卷四曰杂著提要,大抵多讲学之语。祖年自称张栻二十世孙,故力辨张浚杀曲端事,说《论语》、《孟子》皆主栻说。而於明英宗免圣贤后裔差役一事,尤颂美不置云。

△《读书随记》·一卷、《续记》·一卷、《剩语》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自题曰湖上逸人。又署上章摄提格,为庚寅岁,相其版式,盖康熙中所刊也。其书皆摘录经史中语,而以己意论断之,然无所发明。《剩语》为诗赋小词数十首,於句下各加笺注,亦无可采。

△《卮坛对问》·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江德中撰。德中有《西粤对问》,已著录。是书首卷论支干及日月星云之事,二卷以下则杂论经史。其自序云,斯编纪事,初详甲子,谱年也。间存姓氏,慎交也。今覆审是书所载,与二语绝不相应,疑已经他人删订,非其原本矣。

△《经史慧解》·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蔡含生撰。含生字天度,萧山人。其自署称固陵者,即今萧山县西兴地也。是书杂取经史事迹人物各著论一篇,凡二百二十一首。其文纵横辨难,颇似毛奇龄。好为异说亦似之,然博赡不及也。末一篇论孟子,谓孟子之徒如万章、公孙丑辈,其言鄙悖浅俚,而惜己不遇孟子。谓仆无从受,孟子无可授,其为不遇则均,其高自位置,又甚於奇龄。二人生同邑里,或亦闻风而兴,变本加厉欤。

△《任菴语略》·(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建衡撰。建衡有《读史辨惑》,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不分卷数,但录为上下二册。自述性喜读书,储藏甚富。今观其上册所论,皆商濬《稗海》所载,下册所论,皆陶宗仪《说郛》所载也。

△《岭西杂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孝咏撰。孝咏字慧音,吴县人。自序题彊圉大荒落之岁,当为乾隆二年丁巳,其时《旧唐书》犹未刊刻颁行,故孝咏有重刊之议也。是书乃孝咏客游广西时作,其中颇纪粤事,而所考证议论,无关於粤者甚多。盖以成於岭西而名,非记其风土也。孝咏犹及与朱彝尊等游,故耳目濡染,所言往往有根柢。其中如评李贽、屠隆、祝允明皆极确当,其论徐炯注《李商隐文集》,程婴、公孙杵臼事未详左氏记赵武事,与《史记》全殊,失之不考。其欲以《山海经》、《老子》、《庄子》、《楚词》、《水经》为十三经羽翼,则文人好异之谈,又堕明人习气矣。

△《后海堂杂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孝咏撰。是书成於乾隆甲申。年已七十五矣。多评论古人,亦间及近事。其学多本毛奇龄,故欲以奇龄配孔子庙,未免偏私。其文人相轻一条,载王士祯奖拔赵执信惟恐不及,而执信薄行负心,於其死后作《谈龙录》云云。案执信为士祯之甥壻,其相失结衅在士祯生前,故《居易录》中论二冯《拟才调集》有铸金呼佛之诮,《谈龙录》序亦有年月可稽。孝咏以为士祯没后始著书,非其实也。

△《南村随笔》·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廷灿撰。廷灿有《续茶经》,已著录。此其居家时取平日所见闻杂录之,而於新城王士祯、商邱宋荦两家说部采取尤多。盖廷灿为士祯与荦之门人,故其议论皆本之《池北偶谈》,《筠廊随笔》诸书,而略推扩之。其中如辨古人之登高不独重九,开元寺纸箫胜於磁箫诸条,亦颇见新意。至其载汉设官七千五百馀员,乃后汉之制,不知前汉则其数较倍;推梁萧子显之《同姓名录》,不知子显书世已无传,考据亦时有未密也。

△《枝语》·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孙之騄撰。之騄所辑《尚书大传》,已著录。是书取花木蔬果之类,各为铨释。略於形色性味,而详於名义。或穿鉴其偏旁,或附会其音声,偏旁音声皆不可通,则宛转假借,牵合故实,以寓议论。大抵以陆佃《埤雅》为鼻祖,然《埤雅》之失在於好引《字说》,而所长在於考据经典,之騄不效其考据,而效其《字说》,亦可谓不善学矣。古来著录之例,草木种植当附农家,名物训诂当附《小学》,是书皆近之而皆不类,姑附之於杂家焉。

△《谔崖脞说》·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章楹撰。楹字柱天,浙江新城人。雍正癸丑进士,官青田县教谕。是书皆其随意抄撮之语,初名《噩捱脞说》,后更今名。一卷曰诗话,多录同时诸人赠答诗篇,而己作亦附见一二。二卷曰昔游,乃述平生经历山水佳胜。三卷曰诧异,则记近世异闻而间证以古事。四卷、五卷曰摭轶,则诸书纪载非世所习见者,节录大略,而以己见发明之,略似史论之体。

△《书隐丛说》·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袁栋撰。栋号漫恬,吴江人。是书杂抄小说家言,参以己之议论,亦颇及当代见闻。原序拟以洪迈《容斋随笔》,顾炎武《日知录》,栋自序亦云摹仿二书,然究非前人之比也。

△《然疑录》·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奎光撰。奎光有《春秋随笔》,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其中说《春秋》者十之五六,说四书者十之二三,其他论史、论诗、论文及杂论事理者仅十之一二。所徵引不甚博,而立说大抵中理。其论四书,取毛奇龄之淹洽而不取其巧辩,论《春秋》驳胡安国诸人之苛刻而一一原情准势,皆为可取。论嘉靖大礼一事,历驳张璁、桂萼、方献夫之说而谓杨廷和特操之已蹙,遂相激弥甚,可为持平之议。其论文、论诗亦具有所见,惟力驳《公羊传》为尊者讳之文,则似持平而实乖理。夫褒贬者是非之公义,圣人不得私也;忠孝者臣子之大分,圣人亦不得越也。董狐之於赵盾,南史之於崔杼,特同为齐、晋之臣耳。若《春秋》则《鲁史》,孔子则鲁人也。其被弑之主若隐公、闵公,皆鲁之先君,其与弑之人若桓公、宣公,亦鲁之先君也。书薨而不地,其实固不没矣。如俨然立其子孙之朝,而奋笔大书以恶逆之名加祖宗,是岂天理之所宜,而人情之所安哉!奎光所论,是证父攘羊之直,非圣人之义也。

△《潇湘听雨录》·八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江昱撰。昱有《尚书私学》,已著录。是编乃其弟官常宁知县时,昱奉母就养,因摭见闻,考订故实,著为一编。曰听雨者,取苏轼兄弟对床语也。其中如辨辖神祠即轸宿旁之左辖、右辖,长沙翼轸分野,乃土人祀其分星,又如引《幽明录》证渣江为查江,引《玉篇》、《北史》及欧阳询书温彦博碑证案牍以准作准非宋时院吏避寇准名,其言颇有根据。其辨衡山岣嵝碑一篇,考究详明,知确出近时伪撰,尤足祛千古之惑。惟谰言琐语,颇伤泛滥,不免失之贪多耳。

△《经史笔记》·(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潘继善撰。继善有《音律节略考》,已著录。是书皆偶拈经史之文,为之论说。其论经,如尧典、月令中星不同,合朔置闰测算南陔无辞,《周礼》阙冬官,周改时月。论史,如吕后丧心无耻,不得祔於高祖;孙权、吕蒙为汉贼;王守仁不说良知,其所积自能有用,但其心中恍惚,若有所见,遂忘前此学问之力,而归功於良知;其立论亦颇准於理,但皆人人所共知耳。

△《毛氏残书》三种·(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羽宸撰。原本不题书名,亦无序跋目录。凡分三部;曰理学部,多谈心性;曰儒学部,多考证名物典制;曰史学部,则史评也。似全书不止於此,此其残稿耳。书中颇诋斥朱子,如谓性与天道,晦菴以词章晦之,而晚更以与季通所言者与众共言,虽欲使禅宗不寄我篱下不可得,其说颇悖。检书中有阅陶不退《阆园集序说》一篇,甚推李贽,知其学所由来,源流未正矣。

△《榴园管测》·五卷(湖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元复撰。元复字能愚,号醒斋,里籍未详。是编采永乐《性理大全》所列周子《太极图说》、邵子《皇极经世书》、朱子《易学启蒙》、蔡元定《律吕新书》、蔡沈《洪范数》诸书,而引伸其说,大抵因袭旧文,而参以臆断。所附天度月度及杂论数条,亦皆掇拾性理之绪馀。其《经书质疑》中一条云。童年梦人以书授余,内云,惟卧龙无顷刻须臾之悔。又云,八月苦雨,偶看榴花落瓣,於《河图》之数有会。是皆非笃实之言也。

△《数马堂答问》·二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名瓯撰。名瓯字驭卜,福州人。是书九类,一天文,二地舆,三人物,四经书,五史鉴,六人事,七释老,八飞植,九数学,凡二百六十馀条,而飞植类止一条为最少。其体皆设为问答,而大抵掇拾陈因,时多舛误。如牵牛织女一条曰,问《淮南子》云七月七夕织女会牛郎,《齐谐记》谓天河东有织女,天帝之女,因机杼劳苦,天帝怜其独居,使嫁与河西牵牛之夫,嫁后废女工,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一年只会一度,事果可信欤云云?考乌鹊填河以渡织女,白居易《六帖》引《淮南子》而《淮南子》无此文,安得有七月七夕之说?吴均《续齐谐记》成武丁条下有织女嫁牵牛五字,何尝有河东、河西之语?其剿撮无稽,大抵此类。卷首引用书目二百四十种,下至《快书》、《藏书》、《焚书》、《纲鉴补》、《唐类函》、《闲情偶寄》、《一家言》、《唐诗选》、《历朝捷录》、《五车韵瑞》、《韵府群玉》、《古文析义》、《性理大全》、《六才子书》、《诗经嫏嬛》之类,皆据为典要。而二十一史之外别有《史记》,《十三经》之外别有五经、三传、《孝经》、《尔雅》,知其书由杂缀而成也。

△《钝根杂著》·四卷(编修周厚辕家藏本)

国朝周池撰。池有《读史偶评》,已著录。是书卷一曰理气图说,明盈虚消息,以渐而至穷极必返之义。卷二凡二篇,一曰庄子身生性命子孙说,因《庄子·知北游篇》之语而推广之,一曰损人利己说,因史夔《愿体集》所论但言利害,不言是非,故以儒理正之。卷三曰诸凡视七解词,则书一自字而缺其中一横画,因而推阐其说,凡得七解。自序谓如哑谜隐语,盖游戏之笔也。卷四凡三篇,一曰论《诗经叶韵》有误,一曰卷耳篇辨解,一曰邶风柏舟篇辨解。

──右“杂家类”杂说之属,一百六十八部,一千一百零一卷,内七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