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石刻铺叙

石刻铺叙 作者: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四
  石刻铺叙       目录类二【金石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石刻铺叙二卷宋曾宏父撰宏父字防卿自称凤墅逸客是书虽逺引石经及秘阁诸本而自述其所集鳯墅帖特详凡所徴摭皆有典则而藏书家见者颇稀
  国朝初年朱彛尊得射渎抄本自为之跋有瑚木难之喻此本末有此跋及彛尊名字二印葢犹其手迹然跋中谓宏父名惇以字行则未免舛误考宋有两曾宏父其一名惇字宏父为曾布之孙曾纡之子后人避宁宗讳多以字行遂与此宏父混而为一实则与作此书者各一人也跋又谓陈思宝刻丛编援据颇广顾不及此考鳯墅帖刻于嘉熈淳祐间铺叙诸石刻断手于戊申仲春亦在淳祐八年若丛编则成于绍定辛夘实理宗即位之七年相距凡十七八年何由预见曾刻彛尊亦何误记也近厉鹗等刻南宋杂事诗直题此书为曾惇撰是承彛尊之譌而失之矣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石刻铺叙卷上
  宋 曾宏父 撰
  绍兴御书石经
  靖康丁未夏四月皇宋中兴高宗即大位改元建炎至绍兴十三年癸亥通十九年金人逼迫干戈之日居多乃能亲御翰墨作小楷以书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全帙又节礼记中庸儒行大学经解学记五篇章草语孟悉送成均九月甲子左仆射秦桧请镌石以颁四方卷末皆刋桧跋语
  益郡石经
  孝经一册二卷序四百三十九字正经一千七百九十八字注二千七百四十八字孟蜀广政七年三月二日右仆射毋昭裔以雍经石本校勘简州平泉令张徳钊书镌工颍川陈徳谦
  论语三册十卷序三百七十二字正经一万五千九百十三字注一万九千四百五十四字广政七年四月九日校勘书镌姓名皆同孝经
  尔雅一册二卷不载经注数目广政七年甲辰六月右仆射毋昭裔置简州平泉令张徳钊书镌者武令升周易四册十二卷又畧例一卷正经二万四千五十二字注四万二千七百九十二字广政十四年辛亥仲夏刋石朝议郎国史毛诗博士孙逢吉书
  毛诗八册二十卷正经四万一千二十一字注十万五千七百一十九字将仕郎秘书省秘书郎张绍文书镌工张延族
  尚书四册十三卷正经二万六千二百八十六字注四万八千九百八十二字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周徳贞书镌工陈徳超
  仪礼八册十六卷正经五万二千八百二字注七万七千八百九十一字
  礼记十册二十卷正经九万八千五百四十五字注十万六千四十九字以唐元宗所删月令为首曲礼次之亦张绍文书
  周礼九册十二卷正经五万五百八字注十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五字将仕郎秘书省秘书郎孙朋吉书春秋左氏传二十八册三十卷序一千六百一十七字经传十九万七千二百六十五字注十四万六千九百六十二字【蜀镌至十七卷止】
  谷梁六册十二卷传四万一千八百九十字注三万九千七百三十字
  公羊六册十二卷传四万四千七百三十八字注七万七千三十七字
  毕工于皇祐元年己丑九月望日帅臣枢密直学士京兆郡开国侯田况益州路诸州水陆转运使曹颖叔提防益州路刑狱孙长卿暨倅佥皆镌衔于石成都志又谓公谷田况所刻
  孟子十二卷宣和五年九月帅席贡暨运判彭慥方八石逾年乃成计四册
  考异一册乾道六年庚寅三月旦东里晁公武校石经与监本不同者作为此书
  易【五】   书【十】  诗【四十七】  周礼【四十二】仪礼【三十一】 礼记【三十二】 左传【四十六】 公羊【二十二】谷梁【二十三】 孝经【四】  论语【八】  尔雅【五】孟子【二十七】 此正经不同者如此传注不与
  古文尚书三册三卷盖唐天宝未废古书前传本中汲郡吕大防得之于宋次道王仲至家乃元丰五年壬戌镂板乾道六年庚寅帅晁公武取以入石教官张大固等监刋
  益郡石经肇于孟蜀广政悉选士大夫善书者模丹入石七年甲辰孝经论语尔雅先成时晋出帝改元开运至十四年辛亥周易继之实周太祖广顺元年诗书三礼不书嵗月逮春秋三传则皇祐元年九月讫工时我宋有天下已九十九年矣通蜀广政元年肇始之日凡一百一十二禩成之若是其艰又七十五年宣和五年癸卯益帅席贡始凑镌孟子运判彭慥继其成乾道六年庚寅晁公武又镌古文尚书暨诸经考畧洪文敏公迈谓孟蜀所镌字体清谨有正观遗风续补经传殊不逮前且引魏徴虞世南相继为秘书监日请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盖欲字画清婉可以传久是以自经传以后非士夫所书皆不着姓氏若汉石经今不易得好古者所藏仅十数叶蜀中以之翻刋入石黄长睿谓开元中藏拓本于御府以开元二字小印印之是元宗时已罕得况今又六百年后邪
  钟鼎彛器欵识帖
  二十卷定江佥幕钱唐薛尚功编次并释起于夏而尽于汉初卷夏雕戈钩带商钟鼎二卷商之尊彛三则卣四则壶爵五则觚举觯敦甗鬲盉匜槃戈皆商器也六之七悉载周钟八之后益以磬铭九之十则鼎之篆识十一为尊卣壶舟宝十二为觯角彜匜十三至十四尽敦铭十五则簠簋豆盉十六则甗鬲槃盂盦十七则戈铎皷琥皆周器也十八卷秦玺权斤居前其后为汉钟甬钫鼎鼒十九乃鑪壶巵律管匜洗钲末卷则镫锭烛槃甗釜甑鋗弩机皆汉器也绍兴十四年甲子六月郡守林师説为镌置公库石以片计者二十有四视汝之所刻武陵所锓金石篆隶则此帖为备自汉以降则变为楷变楷为草秘阁续帖详之矣郡守谯令宪又别镌王右军十七帖于庾楼
  帖谱

  阁绛诸郡帖谱具前今铺叙于后
  秘阁前帖
  十卷淳化三年壬辰翰林院所镌侍书王着编次叙正以厯代帝王帖为初卷而冠以汉章帝书博古者多议此乃汉代章草耳非章帝所书又谓自汉章而下至梁简文七帖并一手伪为之二之四卷则厯代名臣帖寘苍颉夏禹书于第五卷六之八卷悉王羲之书七卷误搀八释智永一帖九之十则献之书米元章黄长睿辩其真赝各卷条列甚详累数千言见之法帖刋误盖其源得自江左多南唐善书者取前贤语以意成之非临非摹是谓仿帖藏之秘阁凡数匣明题云仿书皆用澄心堂纸与李庭珪墨悉后主在江南日所制者宣政间守官秘阁如刘无言辈犹及见之淳化毕工碑龛禁中大臣登二府者搨以赐焉欧阳文忠谓中为火所焚或言其碑元在但其后不以赐臣下按国史仁宗天圣十年壬申八月禁中火延燔崇徳等八殿帝奉太后避火苑中后二十年皇祐三年辛卯楚公刘沆入参大政犹有搨本嘉祐五年庚子兖公欧阳修为枢副则无之是罢赐典故当在至和以后乃仁宗末年大观初徽宗视淳化帖石已皴裂且王着标题多误诏出墨迹更定彚次较淳化所刻非若绛帖它有去取増减只并武帝一帖合于西晋武帝帖后择七卷右军帖内误入智永书列在第五卷合首卷古帖三段并而归一及跻晋宣于晋武上之类使先后次序不紊迨名臣帖亦然俾蔡京书【阙】及卷首末刋石太清楼下此正国朝盛时典章文物灿然备具百工技艺咸精其能视淳化草创之始自然不同且当时尽出元藏真帖临摹定其舛误非若外方但因石刻翻刋京虽骄吝字学恐出王着右是大观之本愈于淳化明矣经靖康之祸新旧二刻莫知存亡阁帖目録
  淳化编次     大观更定
  第一卷
  汉章帝      汉章帝
  晋武帝      西晋宣帝
  宣帝       西晋武帝
  东晋元帝     东晋元帝
  明帝       东晋明帝
  康帝       东晋康帝
  哀帝       东晋哀帝
  简文帝      东晋简文帝
  文孝王      宋明帝
  武帝       齐高帝
  宋明帝      梁武帝
  齐高帝      梁高帝
  梁武帝      梁简文帝
  高帝       唐太宗
  简文帝      唐高宗
  唐太宗      东晋文孝王
  高宗       陈长沙王
  陈长沙王【叔懐】   陈永阳王
  永阳王【伯智】
  第二卷
  汉张芝      后汉车骑将军崔子玉
  崔子玉      后汉张芝
  魏钟繇      魏太傅钟繇
  呉刺史皇象    呉青州刺史皇象
  晋丞相张华    晋尚书令卫瓘
  丞相桓温     晋黄门郎卫常
  丞相王导     晋侍中张华
  丞相王敦     晋丞相王导
  中书令王洽    晋中书令王洽
  司徒王珉     晋尚书令王珣
  司徒王珣     晋中书令王珉
  侍中王廙     晋太宰郄鉴
  太宰郄鉴     晋侍中郄愔
  侍中郄愔     晋中书侍郎郄超
  中书郎郄超    晋侍中王廙
  尚书令卫瓘    晋太傅谢安
  黄门郎卫恒    晋散骑常侍谢万
  太傅谢安     晋侍中王敦
  散骑谢万     晋丞相桓温
  第三卷
  晋太尉庾元亮   晋齐献王侍中司马攸车骑将军庾翼   晋侍中杜预
  太守沈嘉长    晋司徒山涛
  侍中杜预     晋太尉庾亮
  王循       晋车骑将军庾翼
  刘超       晋太守沈嘉长
  散骑谢璠伯    晋中军将军王循
  黄门郎王徽之   晋侍中卞壸
  谢荘       晋卫尉刘超
  侍中司马攸    晋散骑常侍谢璠伯
  刘瓌       晋黄门侍郎王徽之
  王坦之      晋侍中王操之
  王涣之      晋左将军王凝之
  王操之      晋王涣之
  王凝之      晋中丞刘瓌之
  司马索靖     晋中书令王坦之
  侍中刘穆之    晋征西司马索靖
  尚书王劭     晋尚书令王劭
  车骑纪瞻     晋中书令王恬
  司徒王廞     晋司徒王廞
  太守张翼     晋侍中纪瞻
  陆云       晋太守张翼
  海陵恭侯王邃   晋都督陆云
  中书令王恬    晋海陵恭侯王邃
  太守山涛     晋谢发
  侍中卞壸     宋光禄大夫谢荘
  谢发       宋侍中刘穆之
  宋特进王昙    宋特进王昙
  中散大夫羊欣   宋中散大夫羊欣
  太常卿孔琳之   宋太常卿孔琳之
  齐侍中王僧防   南齐侍中王僧防
  第四卷
  梁尚书王筠    晋西中郎将陈达
  特进沈约     宋给事中薄绍之
  刺史阮研     宋征西将军萧思话
  征南将军萧确   梁尚书王筠
  萧思话      梁特进沈约
  萧子云      梁交州刺史阮研
  陈朝陈达     梁广州刺史萧确
  唐褚遂良     梁侍中萧子云
  秘监虞世南    唐秘书监虞世南
  率更令欧阳询   唐中书令褚遂良
  谏议柳公权    唐率更令欧阳询
  李邕       唐礼部尚书薛稷
  谏议褚廷诲    唐朝散大夫陆柬之
  尚书郎薛稷    唐諌议大夫褚廷诲
  刺史徐峤之    唐秘书监李邕
  长史陆柬之    唐广平太守徐峤之
  薄绍之      唐太子太师柳公权
  第五卷
  苍颉       史苍颉
  夏禹       夏禹
  鲁司冦仲尼    太史籀
  史籀       鲁司冦仲尼
  秦丞相李斯    秦丞相李斯
  秦程邈      秦御史程邈
  宋儋       东汉蔡琰
  卫夫人      晋卫夫人
  古法帖      宋儋
  随朝法帖     随法帖
  僧智果      随僧智果
  何氏帖      随僧智永
  蔡琰       何氏帖
  古法帖      唐张旭
  僧懐素      唐僧懐素
  张旭       古法帖
  古法帖
  第六至第八卷
  王羲之
  第九至第十卷
  王献之
  绛帖
  前后各十卷相传驸马潘正夫以阁帖増损翻刋间摹淳化被防嵗月于卷末然不见跋尾无自稽考编次多有不同阁以汉章书为首列苍颉夏禹书于第五绛则以苍颉夏禹书为初卷寘厯代帝王书于后帖之二卷阁总二王帖为五卷绛则前后帖皆有之衍而为十且以第二卷张芝王洽书析为第二第五卷以第三卷庾元亮卞壸书析为第三第四卷古帝王帖则删汉章帝晋宣帝明康哀简文帝梁高帝简文名臣帖则削司马攸王劭王廞梁萧子云僧智永唐李邕等数帖却增入王蒙羊谘书后帖一卷全刋入本朝太宗宸翰二卷末冬晚书院偶成一章则当以呉越忠懿王书作标目犹前段高宗皇帝书之类何由自于諡号下花押如此是自称于生前九卷増入张旭千文四十五字藏真草书乃素书跋颠旭语后云颠草之趣贵在雄逸藏真乃云其辞又非专为此卷千文但绛初入石定为直行冈之与鼎则为横碑十卷増入顔鲁公王廙高闲李建中书或谓他所刋之帖皆以横石而绛独立石印搨之际上下字迹相联既裁为经册手轴则何所考竟且匠者摹搨必通为一碑无縁逐截横搨何由相缀又谓纱纸纹可辨要当自有眼目潘尚哲宗第四女秦国公主后分二子卷卷析以为二伯仲中一人最吝常苦其半不可得太守又惮于挟势挟贵而求者不能全致始募工重刋于郡斋视旧本所差不毫厘其讹缺处亦逼真但神气微弱嘉定间李全在山东印搨绛帖以遗要人或以售好事者又有自场贸易以来者殆古刻不存再翻新本谓即冈帖伪为非也冈之梅斑麤率况其笔意予所见绛帖陆续几十觉藏真草书笔势皆有截断处良由元系横书绛刋入石迁就移作直行冈以绛为祖不敢有毫发异乃独此帖易直为横鼎帖绍兴续刋者也亦舍绛而取法于冈是横刋之为当矣至于以横碑剪为直行装褙是又伪之拙者此以冈帖或鼎帖凑成且其文自不甚顺溜未易以意释但今之辨帖者执此以别真赝
  阁帖本无而全卷増入
  太号 太宗御书
  封号 唐张旭书  懐素跋
  书号 顔真卿书  王廙书
  懐素书   高闲书
  李建中书
  阁帖本无而卷内増入其人
  王蒙       羊谘
  僧智果【书梁武帝评书】
  阁帖本有而卷内删去其人
  汉章帝      晋宣帝
  明帝       康帝
  哀帝       简文帝
  文孝王      梁高帝
  简文帝
  晋司马攸     王劭
  王廞       谢发
  梁萧子云      唐李邕
  阁帖卷内所载而増其帖
  王珉【美食】      王廙【圣体胜常得书】
  虞世南【名公书】     柳公权【防恩丝靸兰亭诗】唐太宗【秀岳铭】
  王羲之 山号【景风 药方】
  无号【永兴 遣乡里 秋中感懐衰疾 人】
  以号【二十八 勿杀一生 毁塞 重熙问乡以弟 上日 日五 为此
  淡闷 不知君问 斩足】
  报号【转久 肿不差霜寒 疾患差】
  愿号【适欲遗书 嵗思终感 新为 百姓一朝放悬 从子弟 范新妇 间者
  近道 悉佳 东问驰情驰期当 小婢】
  王献之 壮号【婢日久思恋】
  帝号【锡錍】 居号【二妹】上号
  阁帖卷内新载而删其帖
  西晋武帝【删一帖】   唐太宗【删十六帖】高宗【删六帖】
  晋张芝【删一帖】    钟繇【删五帖】
  索靖【删一帖】     陈逵【删一帖】
  唐虞世南【删二帖】   褚遂良【删二帖】
  柳公权【删二帖】
  王羲之 六卷【比奉对 情至 都邑 诸从梅 知问 熙存 儿女山川诸竒 谯周 严君平 口言 饯行面近 君可 四月五日 侍中 近因夏劳写懐】
  七卷【君欢 龙保 当西 清宴朱处仁 惆怅 盐井 七十】
  八卷【当北 伏想 若耶 噉面 晚可知问 延期 脩龄 晚得 濶转自爱 故尔 上虞昧得汝】
  王献之 九卷【想彼悉佳 永嘉节近 前告】
  十卷【助汝 转胜 消息 集聚 铁石散懐 度 胜常 庆至 服地黄鸭头丸 东阳 豹奴 益州 散骑散情 府君 服油 平安】

  石刻铺叙卷上
  钦定四库全书
  石刻铺叙卷下
  宋 曾宏父 撰
  长沙帖
  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畧有増入庆厯间慧昭师钱希白摹镌自五年乙酉至八年戊子讫事尝观杂文中载东坡自儋耳移合浦见桂帅程钦之潭帖册各题其后第二卷云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风气而世不传独于初学记时时见之第四卷云呉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庾征西初不伏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叹其为伯英再生今观其书乃不逮子敬逺甚正可比羊欣耳第六卷云宰相安和殷生无恙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则深源也邪第八卷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此逸少一卷尤妙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观第九卷云谢安问献之君书与尊公何如荅曰固自不同曰外人不尔内人那得知邪今刻皆不曽以坡书添入逐卷要是当时题于程所藏碑刻潭无真迹故阙如也但二卷郄愔书第三卷帖何以断当字分两行希白善书者于此殆不可晓后又有山谷评释今长沙帖间不存希白临摹嵗月或云土人又私翻木版有纹可辨容斋随笔谓坡僊遗墨今藏其家有数字差异
  庐陵帖
  十卷亦秘阁前帖翻本皇祐中郡人萧太博汝器暨其弟殿丞汝智相继宰和之含山得丞相刘楚公被赐阁帖翻摹入石携归乡居后五十年崇宁丙戌殿丞之子纶又自修补讹阙中不知何事乃归郡斋今又百四十年碑石散失不可摸搨间有存者盖数十年旧本萧之族今盛于吉水之九江
  清江帖
  十卷又名戏鱼堂帖亦秘阁前帖翻本元祐七年壬申五月刘次荘得吕金部和卿阁本临刻外有释文十卷或咎所镌过巧失真郡又别有二王帖亦石碑自述释文之误
  武冈帖
  前后总二十卷乃绛帖翻本不载入石嵗月后帖之九卷张旭书其藏真颠草数十字则横镌于石笔势清劲蜿蜒立意本竒于绛之直行人多贵耳而贱目但以罕得为重遇绛刻大讹阙处镵为梅纹今人多搨此碑伪作绛帖至横刋藏真颠草剪以直背成册虽古刻笔势元有断续至于剪痕则心劳而拙
  续阁帖
  十卷元祐五年庚午四月秘省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刋前代遗墨入石有防从之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八月毕工厯十一年费缗钱一十五万乃成摹写者待诏邵彰上其事者秘书少监邓洵武孙谔也首卷晋唐帝后书二卷三卷悉王羲之书四又羲之暨其子操之等笔五又所书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叙六又其家寳章集七卷乃晋索靖所书月仪八则虞世南贺知章柳公权帖后则无名人帖九则李懐琳书康絶交书末卷唐无名人所书月仪诸帖多不入此刻盖徽宗朝此碑方成诸郡翻本嵗月在前惟鼎帖刋在绍兴故得取以搀入卷帙
  汝帖
  十二段大观三年己丑八月郡守敷阳王寀刋石寘郡之坐啸堂第一则金石文八种二则秦汉三国刻五种三则晋宋齐梁陈五朝帝王书三十行四则魏晋九人书四十八行五则晋渡江三家帖四十八行六则二王帖并洛神赋七则南朝十人书八则北朝胡晋书十二种九则唐三朝帝后四书十则唐欧虞褚薛书十一则唐六臣书十二则唐迄五代诸王七人书二百六字每段皆刻汝之郡印暨王敷阳所题标目防稽亦有翻本黄长睿深讥其谬寀后仕亦通显坐降天神事为林灵素所挤不得其死
  武陵帖
  二十二卷绍兴十一年辛酉十月郡守张斛集秘阁法帖合潭绛临江汝海诸帖叅校有无补其遗阙以成此书后列郡官名衔以本朝太宗御书冠于首卷二卷至四则古帝王书増隋炀帝绛阁之所无者五卷又苍颉夏禹书暨古钟鼎欵识六卷以后则厯代名臣帖十卷之末即二王书亘十七卷之首而止二十卷则顔鲁公帖居半张长史草书亦系横刋视阁绛名贤帖多五之一末卷亦祖绛帖殿以李建中字较之诸帖为详然止木本世称旧有石碑前未之见且跋语亦不叙及傥有旧刻安能入阁之续帖晋武消息书唐明皇鹡鳹颂等帖
  淳熙秘阁前帖
  十卷即淳化秘阁前帖翻本十二年乙巳二月修内司被防翻刋首卷髣髴犹存古本淳化嵗月后乃磨去
  淳熙秘阁续帖
  十卷十二年三月被防摹勒入石皆南渡后续得唐朝遗墨首卷则钟繇王羲之帖次则羲献书内黄庭经小楷后有臣遂良临四字三卷欧阳询萧瑀褚庭诲孙思邈狄仁杰张旭顔真卿七贤书四卷则明皇批答裴耀卿等奏状五卷李白胡英李邕白居易帖六则张九龄三相暨李绅告身七则李阳氷篆李徳裕毕诚李商隐书八则懐素颠草九则髙闲亚栖齐已书末卷则杨凝式并无名人帖上皆有内府图书宣和及绍兴小字印章或睿思殿印如李绅告身高庙后有亲笔跋语黄庭经懐素颠草则有李主建业文房之印视今长沙所镌笔法迥殊非若前帖但翻淳化所镌阁帖
  羣玉堂帖
  十卷本平章韩胄自镌其家藏墨迹阅古堂帖是也首卷全刋南渡以后帝后御书二卷则晋隋名贤帖三则唐名贤帖四则懐素千文五六暨九卷悉本朝名贤帖七卷全刋山谷书八卷全刋米元章书末卷则蔡忠惠石曼卿帖开禧末韩以罪死籍嘉定改元被防拟入秘省乃易今名
  凤墅帖
  二十卷嘉熙淳祐间勒石寘吉州凤山书院七年乃成初卷七朝宸翰二卷东都名相名贤帖三则东都南渡廷魁帖四则熙丰党人暨崇观攻党帖五则清江三刘帖六则曾南丰暨武城帖七则蔡忠惠暨苏帖八则苏门诸贤帖九则欧阳文忠唐三宗赞稾司马文正议百官表书东坡翰苑制稾十则东都名贤诗赞六一集古跋十一则黄太史帖十二则米元章寳晋帖十三则南渡名相帖十四则南渡执政帖十五则南渡儒行并续廷魁帖十六则绍兴正论暨庆元正人帖十七则南渡文艺帖十八十九则南渡诗文题跋二十则呉紫谿范石湖杨逃禅帖悉本朝圣君名臣真笔目所见者若夫异代字迹则前贤镌刻已备展转誊模愈失其真且亦欲类吾宋三百年间书法自成一家以传无穷古刻皆存桓温王处仲字意有所在予亦不敢削巨奸遗墨以戾前志盖视古帖亦犹续通鉴云尔
  画帖
  二卷上则宣和墨戏道子风雩图伯时九歌图等十二段下则羲之兰亭图并叙文考订时贤凤山题咏二卷
  续帖
  二十卷淳祐间接续前帖入石编类满卷方能施工首卷东都名贤文忠烈等帖二卷欧阳公梁史断稾康节逢春吟三卷江南李主吴越钱王暨东都名贤帖四卷忠义程刚愍杨忠襄南渡将相名贤帖五卷向文简吕文靖宋景文东都名贤帖六卷罗愈试衔告身女真闽主等伪宣制度外帖七卷胡文定致堂五峯南渡儒行帖八卷干淳续相南渡名贤帖陆放翁杨诚翁书语孟章句并诗文九卷李梁谿游青原诗十卷范石湖游大仰七言诗十一卷再游大仰五言诗并帖十二卷东都宰相张文懿晏元献厐荘敏苏司空陈文恭王文恭赵清宪唐少宰刘文安书翰十三卷南渡宰相史越王郑魏王秦申王小东十四卷名贤范文正马忠肃蒲密院呉密院刘忠定蔡紫微郑左丞薛恭敏刘次封刘徽学小东十五卷东都文蓺苏沧浪陆学士孔舍人萧仆卿萧理丞诗文十六卷文蓺薛钱塘刘屏山赵抚守章荘敏林和靖苏后湖韩南涧王复斋张于湖罗与斋陈少卿刘正字赵章泉诗跋踌躇凡经六琯自惟藏拙埜墅逾二十载挂冠又已十年衰頽八袠岂能更出门戸家藏者裒镌无遗乡之故家转假亦竭士夫经从各有好尚有亦罕自随傥絶笔以竣后人谁其同志不若叅取奎画名墨表表在人耳目帖所缺者缉而继之不敢执初志以不见真墨而畧庶可备皇朝文物之盛乃于后第十七卷首取太祖书大宋一统字太宗杂书英宗赐懐琏批神宗书西郊书诗哲宗书罚弗及嗣四字钦宗书琢玉赋宪圣呉后书归田赋十八卷则东都名贤徐骑省胡文恭赵清献杨文公唐质肃滕章敏钱文肃钱内翰包孝肃杂帖十九卷东都文蓺石徂徕张存诚沈存中唐彦献王仲至沈献达杨无为石曼卿诗柬二十卷东都名贤刘巨济薛道祖苏才翁毛东堂周清真贺庆湖李文敏杨龙学张秘阁诗文于是正帖续帖皆满二十卷而名画题跋又有二帖凤墅镌终始大畧如此其间彚次不能尽如人意者得之有先后也末如之何
  前帖十册 板六百四十四板
  石一百七十片
  字六万五千三百九十二字
  续帖八册 板五百七十六板
  石一百四十一片
  字四万四千二百六十字
  画帖一册 板八十板
  石十八片
  字六千一百九十七字
  题咏一册 板八十板
  石二十一片
  字五千二百八十字
  总二十册板一千三百八十板
  石三百五十九片
  字十二万一千一百二十九字
  太宗削平僭伪四方图籍悉输御府江南文物素盛藏蓄前代遗墨虽富然杂以仿帖淳化三年诏侍书王着编次为十卷刻之石既藏禁中非命赐近臣无自印搨潘正夫居绛乃増改衍为二十卷官又刻置郡斋次庆厯五年乙巳钱希白临摹于长沙皇祐中萧汝器汝智刋之于和载以归庐陵元祐五年刘次荘临刻于清江皆阁前帖之翻本武冈帖独绛之翻本惟后九卷藏真跋则横刋视绛之直行为胜而人反轻之是嵗又诏以秘阁续得前代遗墨入石为续帖亦十卷至建中靖国乃成实居长沙庐陵清江翻帖之后大观三年王寀又刻帖十二段于汝州与绛阁二帖皆殊鼎帖则绍兴十一年张斛锓梓始能合诸帖而总为绪正凡二十二卷嵗月近在南渡之后故及入阁之续帖并汝帖于帙中南渡续阁帖虽与前帖同镌于淳熙十二年却皆续得唐朝遗墨与诸帖亦异羣玉堂帖则前代与本朝遗墨相杂凤墅帖则尽本朝书翰今阁旧本前后帖暨汝与绛沦隔敌境庐陵帖又散坠遗失不复可得惟修内司新翻阁之前帖暨续刋后帖及长沙清江武冈武陵四郡所存之本世可得也若章贡衡阳曲江八柱三山诸处亦多有帖皆命意不同随其所有则镵之石非全书也不能具载戊申仲春曾宏父因铺叙诸帖笔于册尾
  兰亭叙
  永和九年暮春王右军与亲友四十二人修禊于兰亭挥毫制序兴乐而书遒媚劲健谓有神助醒后连日再书数十百纸终不能及右军自珍爱之秘藏于家七传而至智永子徽之派也舍俗为僧居越之永欣寺以其手临真草千文八百余本散施浙东诸寺兰亭序则以授弟子辩才俗姓袁梁司空昂之元孙辩才寳爱此帖藏之寝室梁上置匣以贮之人所罕见唐太宗酷好二王书聚真迹几三千六百纸暇日与魏徴论二王书法证曰右军存日自喜者兰亭序今在辩才所太宗欲即取之徴曰辩才寳此过于头目未易遽索后召至长安因作赝本以示之辩才曰右军作此三百二十五字梦天台白云子传授笔诀以永字为法深恨所以收真迹兵火之余求之不获ꇵ留辩才而密遣搜访但得智永千文以归继辩才托疾还山房元龄荐御史萧翼负才艺多权谋必能称防翼梁元帝曾孙也太宗以命之翼曰若作公使义无可得之理愿得二王杂帖三数通间行以往太宗给之翼遂易冠微服至湘潭随客舟至越潦倒真得山东书生体每旦必入永欣寺观画壁过辩才院则休于门辩才见之问曰何处檀越翼答以北人寒暄才毕语意投合延入围棋抚琴握槊谈文情甚相得更留夜饮设缸面新篘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瓮头新醖也酒酣探韵赋诗辩才得来字诗曰初醖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乐莫歩月共徘徊夜ꇵ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翼得招字诗曰邂逅欵良宵慇懃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羣翼长苦业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咏自恨相知之晚晓乃去以再防翼乃载酒赴之绸缪逾月翼示以乃祖手画职贡图辩才叹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自幼躭翫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约以明日擕至如期而往熟视数过曰是则是矣非得意时书贫僧有一真迹翼曰何帖答以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辩才曰先师寳惜临终亲付于吾付授有绪明旦来看翼至辩才自梁上匣内出之翼见故指瑕摘类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不更置梁上并翼二王帖并借留几间辩才时年已八十余日临数过老而弥笃翼往还既密无他猜嫌偶出赴严迁家斋翼来谓守房弟子曰忘净巾在内乃为撤闗遂窃兰亭序并借留二王书函出入永安驿呼驿长凌愬告曰我是御史奉墨勅在此可报汝都督齐善行驰至则宣示墨勅促召辩才时犹在严迁家闻命不知所以见所谓御史乃翼也闻取帖惊倒仆地久始苏翼遂奉帖驰驿以进太宗大悦擢为员外郎赐以金缕瓶玛瑙椀等始怒老僧悭吝不欲加刑数日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斛辩才不敢私有回施于寺建塔三级自是惊悸成疾嵗余ꇵꇵ卒既得帖命供奉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四人各搨数本分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而一时能书如欧虞褚诸公皆临搨相尚二十三年太宗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谓高宗曰吾从汝求一物高宗哽咽引耳而听太宗曰吾所欲兰亭序可与我去暨大渐褚遂良请以从葬昭陵世无从见矣
  右见何延之兰亭记尚书故实并唐野史若刘餗嘉话则载兰亭序梁乱出外陈天嘉中为僧智永所得至大建中献之宣帝隋平陈其帖归晋王王不之爱僧果从王借搨及登位终不求索僧果死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因见搨知在辩才处遣萧翼取之武徳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始搨以分赐近臣若籛后人希白所撰南部新书则言太宗在秦邸时欧阳询就越祚求之武徳四年入秦邸反搨本以送辩才赵景安云麓漫抄引唐野史载智永所居之寺曰云门防稽志则云僧永与其兄惠欣本住郡之嘉祥寺右军旧宅也梁武以二僧能崇释教合二名改赐额永欣云
  处士郑元素温韬之甥隐庐山青牛谷四十余载自言从韬发昭陵入隧道至元宫见宫室制度宏丽幽深殆类人世正寝东西厢皆列石榻上列石函中有铁漆匣悉藏前代图书及钟王墨迹秘防谨密纸墨如昨尽为所掠韬死不知流散之所
  右见郑工部所编南唐近事
  定武兰亭刻
  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序惟率更令欧阳询所搨本夺真勒石留之禁中他本付之于外一时贵尚争相打搨禁中石本人不可得石独完善石晋不纲契丹自中原辇寳货图书以北至杀胡林徳光死永康立国乃交兵遂弃石而归庆厯中李学究者得之韩忠献壻也始以墨本示公公索石观李瘗之地中李死其子出石始售于人本必千钱由是好事者稍稍得之后李氏子负官缗无偿时宋景文公守定武乃以公帑金代输取石匣藏于库非贵游交旧不可得也熙宁间薛师正出牧求者沓至薛恶其摸打有声乃刋别本于外多持此以惠求者此郡真赝已有二刻矣其子绍彭又模之他石潜易元刻暗以自别遂于古刻湍流带左右五字各劖损一二笔为识或又谓古迹仰字如针眼殊字如蟹爪列字如丁形又云字微带肉又唐古刻大观中诏取此石于薛氏家其子嗣昌纳进御府徽庙龛置宣和殿右见何子楚跋语若滕章敏公则谓有游士此石走四方后死于定武营妓家伶人ꇵ水清取以献是石本归定武虽有二説然皆宋景文公守郡日也
  薛绍彭既易定武石刻祐陵取入龛置殿阁靖康之乱金人尽取御府珍玩以北此刻非其所识独得留焉宗汝霖为留守见之并取内帑所掠不尽之物驰进高宗时驻跸维日置左右逾月敌骑大至仓卒渡江因此竟再失之向子固为扬帅高宗尝令冥搜之竟不获右见王明清挥麈録
  高宗宸翰
  闻知防稽县向子固有褚遂良所临兰亭序后有米芾题识卿可取进来欲一阅之
  十四日 付孟庾  押
  兰亭叙却付卿
  二十四日    押
  宏父恭覩高宗御札二本一则付孟庾命于防稽向子固家取索米芾所跋兰亭叙一则付还疑即寻访定武石本二宸翰孟之子以与腴荘张履履以畀宏父以敬勒石于凤墅画帖后卷又观王大醇诗有云昭陵未閟千年迹定武相传几様碑此是中原旧时本石今焉往落东夷未知何所凭据而云
  六一先生集古録
  文忠流派自乱离南渡始寓霅川继归庐陵元孙从立人傍排名者二十三人
  江陵支使【隽】分司总幕【俱】则监丞【发】之曾孙
  名【偰】者寺丞【奕】之曾孙也尝持五代史梁稾遗周益公鄱阳郡守【伋】则奏院【辩】之曾孙也
  后【俱】迁豫章【伋】徙浙西惟【隽】之子孙奠居乡郡
  【伋】之孙【继文】顷班改宰长兴袭公遗泽已六世矣集古録旧千卷皆先以古帖而系以题跋缝用名印【隽】之南来悉弃帖而留跋四失其三可考者二百六十有八
  内一百五十一跋【隽】之所藏枢使王蔺为镌石豫章分为上下后三帙
  又十二跋亦【隽】所藏十七跋则【伋】之所藏五十五跋在周益公书楼一十跋在张永守【奭】家广宪方崧卿合而镌石庐陵分为四卷
  又二十二跋在三衢汪书逵家郑寺丞寅出守庐陵盖汪之甥模丹以来亦镌石郡斋四跋重复当时稾草也间多改窜订正字迹大小不同然皆公亲札
  今庐陵二百四十六跋散之四方幸存者亦不知几易主矣三衢二十二跋亦不为汪氏有比褚干赵与岳分司于此汪之懿亲也为予言汪之子卒于官所其妇挈之婺女父家玉山两世所蓄嘉画名帖无片幅存者吁物聚于所好迨好者死则又移诸有力之强理之常也淳祐壬寅书于家藏集古録一十一跋之尾曾宏父幼卿

  石刻铺叙卷下
  石刻铺叙跋
  石刻铺叙二卷宋建昌曽宏父撰卷末有后序书字季卿其叙孟蜀九经及思陵御书石经本末特详又南渡以后袐阁帖亦诠订有序按宏父本名惇绍兴十三年以右朝散郎知台州府事其以字称者避光宗讳也临安书肆陈思辑宝刻丛编援据颇广顾不及是编予从躬渎就堂上人抄而藏之不啻象犀珠玉之外网得瑚木难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