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报篇第七十九恶报部第十一夫有形则影现。有声则响应。未见形存而影亡。声续而响乖。善恶相报理路皎然。幸愿深信不猜来诮。轻重苦报具依下述。如身行杀生。或剥切脔截炮熬蚶蛎。飞鹰走狗射猎众生者。则堕屠裂斤割地狱中。蒸煮烧炙众生者。则堕镬汤炉炭地狱中。以此杀生故。于地狱中。穷年极劫。具受剧苦。受苦既毕。复堕畜生。作诸牛马猪羊驴骡騞驼鸡狗鱼鸟^3□^3□蛤鉴为人所杀。^2□蚬之类不得寿终。还以身肉供充肴俎。在此禽兽无量生死。若无微善永无免期。脱有片福劣复人身。或于胞胎堕落。出生丧亡。或十二十。未有所知。从冥入冥。人所矜念。
当知短命皆缘杀生。
又地持论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如是十恶。一一皆备五种果报。一者杀生何故受地狱苦。以其杀生苦众生故。所以身坏命终地狱众苦皆来切己。二者杀生何故出为畜生。以杀生无有慈恻行乖人伦。故地狱罪毕受畜生身。三者杀生何故复为饿鬼。以其杀生必缘悭心贪着滋味。复为饿鬼。四者杀生何故生人而得短寿。以其杀生残害物命故得短寿。五者杀生何故兼得多病。以杀生违适众患竞集故得多病。当知杀生是大苦也。
又杂宝藏经云。时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两肩有眼。胸有口鼻。常无有头。何因缘故。目连答言。汝前世时。常作魁脍弟子。若杀人时汝常有欢喜心。
以绳着髻挽之。以是因缘故受如此罪。此是恶行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身常如块肉。无有手脚眼耳鼻等。常为虫鸟所食。
罪苦难堪。何因缘故尔。答言。汝前世时。常与他药堕他儿胎。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身。又缘其杀生贪害滋多。以慈多故。便无义让。而行劫盗。今身偷盗不与而取。死即当堕铁窟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身常负重驱蹙捶打。无有余息所食之味。唯以水草。处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常为仆隶。驱策走使。不得自在。偿债未毕。不得闻法。缘此受苦轮回无穷。当知此苦皆缘偷盗。
今身隐蔽人光明。不以光明供养三宝。反取三宝光明以用自照。死即当堕黑耳黑绳黑暗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虮虱中。不耐光明。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形容黡黑垢腻不净。臭处秽恶人所厌远。双眼肓瞎不睹天地。当知隐蔽光明亦缘偷盗故。故地持论云。劫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劫盗何故堕于地狱。以其劫盗剥夺偷窃人财苦众生故。身死即入寒冰地狱。备受诸苦。
劫盗何故出为畜生。以其不行人道故受畜生报。身常负重以肉供人偿其宿债。何故复堕饿鬼。缘以悭贪便行劫盗。是以畜生罪毕复为饿鬼。何故为人贫穷。缘其劫夺使物空乏。所以贫穷。何故共财不得自在。缘其劫盗偷夺。设若有财则为五家所共。不得自在。当知劫盗二大苦也。
又杂宝藏经说。时有一鬼。白目连言。大德。我腹极大如瓮。咽喉手足甚细如针。不得饮食。何因缘故受如此苦。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聚落主。自恃豪贵饮食从衡。轻欺余人。夺其饮食。饥困众生。由是因缘。受如此罪。此是华报。
地狱苦果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常有二热铁轮在我两腋下转。身体焦烂。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与众僧作饼。盗取二番挟两腋底。是故受如此罪。此是华报。后方受地狱苦报。又缘以盗故心不贞正。恣情淫侄。今身淫侄。现世凶危。常自惊恐。或为夫主边人所知。临时得殃。刀杖加形。首足分离。乃至失命。死入地狱。卧之铁床。或抱铜柱。狱鬼然火。以烧其身。地狱罪毕当受畜生。鸡鸭鸟雀犬豕飞蛾。如是无量生死。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以本因缘。或遇微善劣复人身。闺门淫乱妻妾不贞。若有宠爱为人所夺。常怀恐怖。多危少安。当知危苦皆缘邪淫。
故地持论云。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妇不贞洁。二者得不随意眷属。邪淫何故堕于地狱。以其邪淫干犯非分侵物为苦。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邪淫出为畜生。以其邪淫不顺人理。所以出地狱受畜生身。何故邪淫复为饿鬼。以其淫侄皆因悭爱。悭爱罪故复为饿鬼。何故邪淫妇人不贞洁。缘犯他妻故。所得妇常不贞正。何故邪淫不得随意眷属。以其邪淫夺人爱宠。故其眷属不得随意。所以复为人之所夺。当知怀侄三大苦也。 又杂宝藏经说。昔有一鬼。白目连言。我以物自蒙笼头。亦常畏人来杀我。
心常怖惧不可堪忍。何因缘故尔。答言。汝前世时淫犯外色。常畏人见。或畏其夫主捉缚打杀。或畏官法戮之都市。常怀恐怖恐怖相续。故受如此罪。此是恶行华报。后方受地狱苦报。又缘其邪淫故发言皆妄。今身若妄苦恼众生。死则当堕啼哭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饿鬼中。在此苦恼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多诸疾病尪羸虚弱。顿乏楚痛自婴苦毒。人不爱念。当知此苦皆缘妄语。
故地持论云。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人所诳。何故妄语堕于地狱。缘其妄语不实。使人虚尔生苦。是以身死受地狱苦。何故妄语出为畜生。以其欺妄乖人诚信。所以出狱受畜生报。何故妄语复为饿鬼。缘其妄语皆因贪欺。悭欺罪故复为饿鬼。何故为人多被诽谤。
以其妄语不诚实故。何故妄语为人所诳。以其妄语欺诱人故。当知妄语四大苦也。
又缘其妄语便致两舌。今身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杂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啖食粪秽。如鹈鹕鸟。为有舌根。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舌根不具。口气臭恶。喑哑謇涩。齿不齐白。^3□历疏少。脱有善言。人不信用。当知谗乱皆缘两舌。故地持论云。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弊恶眷属。二者得不和眷属。何故两舌堕于地狱。缘其两舌离人亲爱。爱离苦故受地狱苦。何故两舌出为畜生。缘其两舌斗乱。事同野干受畜生身。何故两舌复为饿鬼。以其两舌亦缘悭嫉。悭嫉罪故复为饿鬼。何故两舌为人得弊恶眷属。缘以两舌使人良俦皆生恶故。何故两舌得不和眷属。缘以两舌离人亲好使不和合故。当知两舌五大苦也。
又缘其两舌言辄粗恶。今身缘以恶口故。斗乱残害。更相侵伐。杀诸众生。
死即当堕刀兵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拔脚卖膀输髀丧胛。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四支不具。阍刖掠劓。形骸残毁。鬼神不卫。人所轻弃。当知残害众生皆缘恶口。
故地持论云。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音。二者所可言说常有诤讼。何故恶口堕于地狱。以其恶口皆欲害人。人闻为苦。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恶口出为畜生。以其恶口骂人以为畜生。所以出狱即为畜生。何故恶口复为饿鬼。缘其悭吝干触则骂。所以畜生苦毕复为饿鬼。何故恶口为人常闻恶音。以其发言粗鄙所闻常恶。何故恶口所可言说常有诤讼。以其恶口违逆众德。有所说言常致诤讼。当知恶口六大苦也。
又缘其恶口言辄浮绮。都无义益。无义益故今身则生憍慢。死即当堕束缚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唯念水草不识父母恩养。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生在边地。不知忠孝仁义。不见三宝。若在中国。矬陋短矮。人所凌蔑。当知憍慢皆缘无义调戏不节。
故地持论云。无义语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有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说不能明了。何故无义语堕于地狱。语既非义事成损彼。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无义语出为畜生。缘语无义人伦理乖。所以出地狱受畜生身。何故无义语复为饿鬼。语无义故悭惑所障。因悭惑故复为饿鬼。何故无义语罪出生为人。有所言语人不信受。缘语无义非可承受。何故无义语有所言说不能明了。语既无义皆缘暗昧。暗昧报故不能明了。当知无义语七大苦也。
又缘无义语故不能廉让。使贪欲无厌。今身悭贪不布施。死即当堕沸屎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饿鬼中。无有衣食资仰于人。所啖粪秽。不与不得。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饥寒裸露。困乏常无。人既不与。求亦不得。纵有纤毫辄遇剥夺。守苦无方亡身丧命。
当知此不布施皆缘贪欲。故地持论云。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欲。二者无有厌足。何故贪欲堕于地狱。缘其贪欲作动身口。
而苦于物。所以身死受地狱苦。何故贪欲出为畜生。缘此贪欲动乖人伦。是故出狱即为畜生。何故贪欲复为饿鬼。缘此贪欲得必贪惜。贪惜罪故复为饿鬼。何故贪欲而复多欲。缘此贪欲所欲弥多。何故贪欲无有厌足。缘此贪欲贪求无厌。当知贪欲八大苦也。
又缘贪欲不适意故。则有愤怒而起瞋恚。今身若多瞋恚者。死即当堕泥犁地狱。于历劫中具受众苦。受苦既毕堕畜生中。作毒蛇蚖蝮虎豹豺。狼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复多瞋恚。面貌丑恶。人所憎恶。非唯不与亲友实。亦眼不喜见。当知忿恚皆缘瞋恼。
故地持论云。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一切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众人之所恼害。何故瞋恼堕于地狱。缘此瞋恼恚害苦物。受地狱苦。何故瞋恼。 出为畜生。缘此瞋恼不能仁恕。所以出狱受畜生身。何故瞋恼复为饿鬼。缘此瞋恼从悭心起。悭心罪故复为饿鬼。何故瞋恼。常为一切求其长短。缘此瞋恼不能含容。故为一切求其长短。何故瞋恼常为众人之所恼害。缘此瞋恼恼害于人。人亦恼害。当知瞋恼九大苦也。
又缘其瞋恼而怀邪僻。不信正道。今身邪见遮人听法。诵经自不□釆。死则当堕聋痴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闻三宝四谛之声。不知是善。杀害鞭打之声。不知是恶。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生在人中聋瞽不闻。石壁不异。美言善响绝不觉知。当知阻碍听法皆缘邪见。 故地持论云。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何故邪见堕于地狱。缘以邪见唯向邪道及以神俗。谤佛法僧不崇三宝。既不崇信断人正路。致令遭苦。所以命终入阿鼻狱。何故邪见复为畜生。缘以邪见不识正理。所以出狱受畜生报。何故邪见复为饿鬼。缘此邪见悭心坚着。乖僻不舍。不舍悭着。复为饿鬼。何故邪见生邪见家。缘此邪见僻习缠心。所以为人生邪见家。何故邪见其心谄曲。缘此邪见不中正故。所以为人心常谄曲。当知邪见十大苦也。如是一一微细众恶罪业无量无边。皆入地狱备受诸苦。非可算数。而知且略言耳。若能返恶为善即是我师。
又八师经云。佛为梵志说八师之法。佛言。一谓匈暴残害物命。或为怨家所见刑戮。或为王法所见诛治。灭及门族死入地狱。烧煮拷掠万毒改更。求死不得。罪竟乃出。或为饿鬼。当为畜生。屠割剥裂。死辄更刃。魂神展转。更相残害。吾见杀者。其罪如此。不敢复杀。是吾一师。佛于是说偈言。
匈者心不仁短弱相伤残杀生当过生结积累劫怨受罪短命死惊恐遭暴患吾用畏是故慈心伏庶汇二谓盗窃。强劫人财。或为财主。刀杖加刑。应时瓦解。或为王法。收系着狱。拷掠榜笞。五毒皆至戮之都市。门族灰灭。死入地狱。以手捧火。烊铜灌口。求死不得。罪竟乃出。当为饿鬼。意欲饮水。水化为脓。所饮食物。物化为炭。身常负重。众恼自随。或为畜生。死辄更刃。以肉供人。偿其宿债。吾见盗者。其罪如此。不敢复盗。是吾二师。佛于是说偈言。
盗者不与取劫窃人财宝亡者无多少忿恚愁毒恼死受六畜形偿其宿债负吾用畏死故弃国施财宝三谓邪淫。犯人妇女。或为夫主边人所知。临时得殃。刀杖加刑。首足分离。祸及门族。或为王法。收捕着狱。酷毒掠治。身自当辜。死入地狱。卧之铁床。或抱铜柱。狱鬼然火。以烧其身。地狱罪毕。当受畜生。若后为人。闺门淫乱。远佛违法。不亲贤众。常怀恐怖。多危少安。吾见是故。不敢复淫。是吾三师。佛于是说偈言。 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惊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故吾妻子施建志乐山薮四谓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谮入无罪。谤毁三尊。招致捶杖。亦致灭门。死入地狱。狱中鬼神拔出其舌。以牛犁之。烊铜灌口。求死不得。罪毕乃出当为畜生。常食草棘。若后为人。言不见信。口中常臭。多被诽谤骂詈之声。卧辄恶梦。有口不得食佛经之至味。吾见是故。不敢恶口。是吾四师。佛于是说偈言。 欺者有四过谗佞伤贤良受身痴聋^3□謇吃口臭腥颠狂不能信死堕拔舌耕吾修四净口自致八音声五谓嗜酒。酒为毒气。主成诸恶王道毁仁泽灭。臣慢上忠敬朽。父礼亡母失慈。子匈虐孝道败。夫失信妇奢淫。九族诤财产耗。亡国危身。无不由之。酒之乱道三十有六。吾见是故。绝酒不饮。是吾五师。佛于是说偈言。
醉者为不孝怨祸从内生迷惑清高士乱德败淑贞故吾不饮酒慈心济群氓净慧度八难自致觉道成六谓年老。夫老之为苦。头白齿落。目视盲冥。耳听不聪。盛去衰至。皮缓面皱。百节酸疼。行步苦极。坐起呻吟。忧悲心恼识神转灭。便旋即忘。命日促尽。言之流洟。吾见无常灾变如此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六师。佛于是说偈言。
吾念世无常人生要当老盛去日衰羸形枯而白首忧劳百病生坐起苦痛恼吾用畏是故弃国行求道七谓病瘦。肉尽骨立。百节皆痛。犹被杖楚。四大进退手足不任。气力虚竭坐起须人。口燥唇焦筋断鼻坼。目不见色。耳不闻音。不净流出。身卧其上。心怀苦恼。言辄悲哀。今睹世人。年盛力壮华色炜晔。福尽罪至无常百变。吾睹此患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七师。佛于是说偈言。
念人衰老时百病同时婴水消而火起刀风解其形骨体筋脉离大命要当倾吾用畏是故求道愿不生八谓人死。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四大欲散。魂神不安。风去息绝。火灭身冷。风先火次。魂灵去失。身体挺直。无所复知。旬日之间。肉坏血流。□胀烂臭。无一可取。身中有虫。还食其肉。筋脉烂尽。骨节解散。髑髅髀胫。各自异处。飞鸟走兽竞来食之。天龙鬼神。帝王人民。贫富贵贱。无免此患。吾见斯变。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八师。佛于是说偈言。 惟念老病死三界之大患福尽而命终弃之于黄泉身烂还归土魂魄随因缘吾用畏是故学道求泥洹梵志于是心即开解遂得道迹。长跪受戒为清信士。不杀不盗不淫不欺奉孝不醉。欢喜为佛。作礼而去。故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大怒伤阴。大喜败阳。丽色伐性之斧。美味腐身之毒。能寤此旨。斯为大师。
住处部第十二(别有四部)
七识住处九众生居住处二十五有住处四十二居止住处七识住处第一如毗昙说云。于欲界之中唯取人天善趣为一。及取上之二界各前三地则为七也。论言。何故四种恶趣及第四禅并及非想不立识住法者。此还如论中释云。若识于彼乐住者。则立识住。乐住非分者。是则不立。谓彼四恶趣中苦逼迫故识不乐住。第四禅中有净居天。乐入涅槃故识不乐住。无想众生以无心故不可说为识住。自余第四禅。其亦不定。或求无色。或求净居。或求无想故识亦不乐住也。 第一有中以其闇昧不捷疾故识不乐住。以如斯义。是故不立。又说若彼有坏识法者。是则不立识住。谓彼四恶趣中为彼苦受恼坏识故。所以不立。第四禅中以有无想正受及无想天断坏识。故一一亦不立。非想地中。有彼灭尽三昧。害识心故。是以此三处悉皆不立识住。七识住略分别如是。
九众生居住处第二问曰九众生居云何差别。答曰。如毗昙中说。谓于前七识住上。加无想天及与非想。即是九众生居。若言恶趣及余第四禅。何故不立众生居者。此如论中前释。若彼众生爱乐住者。立众生居。乐住非分者。是则不立。谓彼四恶趣中多苦恼。故众生不乐住于彼。第四禅中五净居天。疾乐涅槃故亦不乐住。自余第四禅如前所说。是故不立众生居矣。
二十五有住处第三问曰。二十五有云何分别。答曰。如舍利弗阿毗昙论说。欲界之中具十四有。色界有七。无色有四。三界合论故有二十五。欲界十四者。谓四恶趣。即以为四。又取四天下人。复以为四。帖前为八。又取六欲诸天以六。帖前便为十四有也。 色界七者。所谓四禅。即以为四。又于初禅之中取大梵天。第四禅中取五净居并无想天。即为其七。将七帖前十四。即为二十一有也。无色界中四者。谓四无色定。以四帖前。即为二十五有。是故彼论偈云。
四洲四恶趣梵天六欲天无想五净居四空及四禅问曰。未知以何义故于初禅中别取梵王。于第四禅中别取无想天并五净居。
立为三有。别于初四禅者。有何义耶。答曰。有以谓彼初禅大梵天者。外道人等常计以为能生万物之本。违之则受生死。顺之则得解脱。又彼梵王亦复自计己身。能为造化之主。是一是常。是真解脱。如来为欲破彼情见。是故别标说为有也。第二无想天者。谓彼天中悉得定寿。五百大劫无心之报。外道人等于此不达。而复计为真实涅槃。是故乐修无想之定求生彼处。如来为欲破彼情见。是故别标说为有也。第三五净居者。于中有彼摩醯首罗天王处。外道人等亦复计彼天王。能为造化之本。归之则得解脱。为破此见。是故如来别标说有。别说之意义显斯也。
问曰。未知于彼六趣之中。四种恶趣各立一有。人中立四。天中乃立十七有者。何义然耶。答曰。有以所谓于彼四恶趣中。苦恼多故。众生不着。乐住情微。是故就趣各立一有。人趣次胜。众生乐住。心已殷着。是故随方。说之为四。天趣最胜。乐住之情。最为无上。是故随处说为十七。二十五有略辩如是。
四十二居止住处第四问曰。未知四十二居止云何分别。答曰。如楼炭经说。谓于欲界之中有二十居止。色界中有十八无色界中有四。三界合论有四十二居止处。其欲界二十者。
谓彼八大地狱及畜生饿鬼。即为十也。又取四天下人及六欲天。复为十也。总为二十居止处。色界中十八者。谓彼四禅之中有十八天。即为十八居止。无色界中。四空定处。合为四十二居止也。
问曰。何故于六趣之中。地狱人天三趣之中。各各立多居止处。鬼畜二趣各唯立一。修罗一趣全不立者何耶。答曰。居止名为安止住处。有定处者。随处则立。无定处者。是则不立。谓彼地狱定有八处。人有四处。天定有其二十八处。
是故于此三趣。各各立多居止。鬼畜二趣无有定别多居止处。是故就趣各立其一。修罗趣摄入余道。是故不论。
问曰。若依毗昙说。彼四空遍在欲色二界之中。亦无定别。又彼无形。则无栖托。何故得说居止处耶。答曰。依如小乘。实当如是。若依大乘说。彼亦有微细色形。各有宫殿。别有四处。于三界中。别守一界。不杂余二。是故说为四居止也。
问曰。依如毗昙说。彼梵王与彼梵辅天同无别住处。第四禅中无想天者。与彼广果同阶亦无别处。若如是者。何故得说以为二居止耶。答曰。有以谓彼梵王于初禅中。虽无别天。而于第二梵辅天中。别有层台高广严博。大梵天王于上而住。不与梵辅天同。以其君胜上臣下别故。无想天者。虽与广果天同。其住处各有殊别。其犹此间州县相似。以如斯别。是故说之为二居止焉。
颂曰。
色心相染业障交缠七识起发八识受牵三界受报六道苦□自非断妄何得牢坚感应缘(略引二十二验)
汉元始年有女生儿两头两颈汉光和年有女生儿两头肩有四臂汉建兴年有女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胸周烈王之年有女产二龙汉时有女生蛇周哀公之年有女生四十子又有生三十子汉文帝时有马生角秦文王五年有献五足牛汉绥和二年有牝马生驹三足汉景帝六年有献牛足出背上晋大兴元年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魏黄初中有鹰生燕口爪俱赤汉时有臣窦婴灌夫田蚡因恨谋死现报晋大将军王敦枉害刀玄亮现报晋有御史石密枉奏杀典客现报晋大司马桓温枉害著作郎殷涓现报秦姚苌以枉害符永固苌受现报秦李雄从叔寿枉害李期现报宋有翟铜乌枉害同县人张超现报宋有张裨为邻人烧死邻人受现报宋有吕庆祖为奴教子枉害奴受现报唐贞观年中有杜通达枉害众僧受现报唐贞观年内有邢文宗。枉害众僧受现报汉元始元年六月。有长安女子生儿。两头异颈。面得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长二寸。故京房易传曰。睽狐见豕负涂。厥妖人生两头两颈不一也。足多所住邪也。足少不胜任。下体生于上不敬也。上体生于下泄渎也。生非其类淫乱也。生而大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虚也。
汉光和二年。雒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四臂共胸面俱相向。自是之后朝廷霿乱。政在私门。二头之像也。后董卓杀太后。被以不孝之名。废天子。又周之汉元以来。祸莫大焉。
汉建兴四年。西都倾覆。元皇帝始为晋王。四海宅心。其年十月二十二日。
新蔡县吏任侨妻胡氏。年二十五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自胸以上脐以下分。此盖天下未壹之妖也。时内史吕会上言。案瑞应图云。异根同体谓之连理。异亩同穗谓之嘉禾。草木之属犹以为瑞。今二人同心。天垂灵象。故易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休显见生于陈东之国。斯盖四海同心之瑞。不胜喜跃。谨画图上。时有识者哂之。君子曰。智之难也。以臧文仲之才。犹祀爰居焉布在方册。千载不忘。
故士不可以不学。古人有言。木无枝。谓之瘣。人不学。谓之瞽。当其所蔽。盖阙如也。可不勉乎。
周烈王之六年。林碧阳君之御人产二龙。汉定襄太守窦奉妻生子武。并生一蛇。奉送蛇之于林。及武长大有海内俊名。母死将葬未窆。宾客聚集。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血涕并流。若哀恸者。
周哀公之八年。郑有人。一生四十子。其二十人为人。二十人死。其九年晋有豕生人能言。吴赤乌七年。有妇人一生三十子。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牝马生子而死。刘向以为马祸也。故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牝马生子。上无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也。 汉文帝十二年。吴地有马生角。在耳上上向。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皆大二寸。后五年六月。密应城门外有狗生角。刘向以为马不当生角。犹下不当举兵向上也。吴将反之变云。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顺。厥妖马生角。兹谓贤士不足。
汉绥和二年。定襄有牝马。生驹三足。随群饮食。五行志曰。以为马国之武用象也。
秦文王五年。游于驹衍。有献五足牛者。时秦世丧用民力。京房易传曰。兴徭役夺民时。厥妖牛生五足。
汉景帝中六年。梁孝王畋北山。有献牛足出背上者。刘向以为牛祸思心霿乱之咎也。至汉灵帝延嘉五年。临沅县有牛生鸡。两头四足。
晋大兴元年三月。武昌太守王谅。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共一腹。不能自生。十余人以绳引之。子死母活。其三年后苑中有牛生。一足三尾。生而死也。
汉绥和一年三月。天水平襄有燕生雀。哺食长大俱飞去。京房易传曰。贼臣在国。厥咎燕生雄雀。又曰。生非其类。子不嗣也。 魏黄初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至青龙中。明帝为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高堂隆。对曰。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右十二验出搜神异记)。
汉窦婴字王孙。汉孝文帝窦皇后从兄子也。封魏其侯为丞相。后乃免相。及窦皇后崩。婴益疏薄无势。黜不得志。与太仆灌夫相引荐交结其叹。恨相知之晚乎。孝景帝王皇后异父同母弟田蚡为丞相。亲幸从衡。使人就婴求城南田数顷。
婴不与曰。老仆虽弃。丞相虽贵。宁可以势相夺乎。灌夫亦助怒之。蚡皆恨之。
及蚡娶妻。王太后诏。列侯宗室皆往贺蚡。灌夫为人狂酒先尝。以醉忤蚡不肯贺之。窦婴强众与俱去。酒酣灌夫行酒至蚡。蚡曰。不能满觚。夫因言辞不逊。蚡遂怒曰。此吾骄灌夫之罪也。乃缚夫谓长史曰。有诏召宗室。而灌夫骂坐不敬。
并奏其在乡里豪横。处夫弃市。窦婴还谓其妻曰。终不令灌夫独死而婴独生。乃上事具陈。灌夫醉饱事不足诛。帝召见之。婴与蚡互相言短长。帝问朝臣。两人谁是。朝臣多言。婴是。王太后闻怒而不食。曰我在人。皆凌籍吾弟。我百岁后当鱼肉之中。及出蚡复为婴造作恶语。用以闻上。天子亦以蚡为不直。特为太后故论婴及市。婴临死骂曰。若死无知则已。有知要不独死。后月余蚡病一身尽痛。似有打击之者。但号呼叩头谢罪。天子使咒鬼者瞻之。见窦婴灌夫共守笞蚡。蚡遂死。天子亦梦见婴而谢之。
晋大将军王敦枉害刁玄亮。及敦入石头。梦白犬自下天而噬之。既还姑熟遇病。白日见刁乘轺车导从吏卒来仰头瞑目。及入摄录敦。敦大怖逃不得脱。死河间。国兵张鹿经旷二人。相与皆善。晋太元十四年五月五日。共升钟岭坐于山椒。鹿酗酒失色。拔刀斩旷。旷母尔夕梦。旷自说为鹿所杀投尸涧中。脱裈覆腹。寻觅之时必难可得。当令裈飞起以示处也。明晨追捕一切所言。鹿知事露欲规叛逸。出门辄见旷手执双刀来拟其面。遂不得去。母具告官。鹿以伏辜。
晋山阴县令石密。先经为御史。枉奏杀典客令万黜。密白日见黜来杀密。密遂死。
晋大司马桓温。功业殊盛。负其才力。久怀篡逆。废晋帝为海西公。而立会稽王。是为简文帝。太宰武陵王晞。性尚武事。好犬马游猎。温常忌之。故加罪状。奏免晞及子综官。又逼新蔡王晃使列晞综。及前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清等谋反。频请杀之。诏特赦晞父子。乃徙新安。殷涓父浩。先为温所废。涓颇有气尚。遂不诣温。而与晞游。温乃疑之。庾乃请坐。有才望且宗族甚强。所以并致极法。简文寻崩而皇太子立。遗诏委政于温。依诸葛亮王遵旧事。温大怨望。以为失权。僣逼愈甚。后谒简文高平陵。方欲伏见帝在坟前举体莫衣。语温云。家国不造。委任失所。温答。臣不敢。臣不敢。既登车为左右说之。又问殷涓形状。答以肥短。温云。向亦见。在帝侧十余日便病。因此忧懑而死。
秦姚苌字景茂。赤亭羌也。父弋仲事石勒。石氏既灭。苌随其兄衰。与苻永固战于三原。军败衰死。苌乃降永固。即受禄位。累加爵邑。及转龙骧将军督梁益州诸军事。永固谓之曰。朕昔以龙骧建业。此号未曾假人。今持山南委卿。故特以相授。其蒙宠任优隆如此。后随永固子睿计慕容泓。为泓所败。睿独死之。
苌遣长史。诣永固谢罪。永固怒既甚。即戮其使益苌恐惧。遂奔西州。邀聚士卒而自树置。永固频为慕容冲所败。冲转侵逼。永固又见妖怪屡起。遂走五将山。
苌即遣骁骑将军吴中围永固。中执永固以送。苌即日囚之。以求传国玺及令禅让。永固不从。数以叛逆之罪。苌遂杀之。遂称帝。后又掘永固尸。鞭挞无数。
裸剥衣裳。荐之以棘。掘坎埋之。及苌遇疾。即梦永固将天官使者及鬼兵数百。
突入营中。苌甚悚愕走入后帐。宫人逆来刺鬼。误中苌阴。鬼即相谓曰。正着死所。拔去矛刃。出血石余。忽然惊寤。即患阴肿。令医刺之。流血如梦。又狂言曰。杀陛下者臣兄襄耳。非臣苌罪。愿不赐枉。后三日苌死。 秦李雄既王于蜀。其第四子期从叔寿袭期。而废为邛都公。寻复杀之。而寿自立。寿性素匈佷猜忌。仆射蔡射等。以正直忤旨。遂诛之。无几寿病。常见李期蔡射而为崇。欧血而死。
宋高平金乡张超。与同县翟愿不和。愿以宋元嘉中为方与令。忽为人所杀。 咸疑是超。超金乡后除县职。解官还家。入山筏林。翟兄子铜乌执弓持矢。并赍酒醴就山贶之。斟酌已毕。铜乌曰。明府昔害民叔。无缘同戴天日。引弓射之即死。铜乌其夜见超云。我不杀汝叔。枉见残害。今已上诉。故来相报。引刀刺之。吐血而死。
宋下邳张裨者。家世冠族。末叶衰微。有孙女。姝好美色。邻人求娉为妾。 裨以旧门之后。耻而不许。邻人忿之乃焚其屋。裨遂烧死。其息邦先行不在。后还亦知情状。而畏邻人之势。又贪其财而不言。嫁女与之。后经一年邦梦见裨曰。汝为儿子逆天不孝。弃亲就疏。僣同凶党。便捉邦头。以手中桃杖刺之。邦因病两宿欧血而死。邦死之日。邻人又见裨排门直入。张目攘袂曰。君恃贵纵恶酷暴之甚。枉见杀害。我已上诉事获申雪。却后数日令君知之。邻人得病寻亦殒殁。
宋世永康人吕庆祖。家甚温富。当使一奴名教子守视墅舍。以元嘉中便往案行。忽为人所杀。族弟无期先大举庆祖钱。咸谓为害。无期赍羊酒脯。至柩所而祝曰。君荼酷如此。乃云。是我魂而有灵使知其主。既还至三更。见庆祖来云。
近履行见教子畦畴不理。许当痛治奴。奴遂以斧斫我背。将帽塞口。因得啮奴三指。悉皆破碎。便取刀刺我颈。曳着后门。初见杀时。诸从行人亦在其中。奴今欲叛。我已钉其头着壁。言毕而灭。无期早旦以告其父母。潜视奴所住壁。果有一把发。以竹钉之。又看其指并见破伤。录奴诘验臣伏。又问。汝既反逆。何以不叛。奴云。头如被系。欲逃不得。诸同见者。事事相苻。即焚教子并其二息(右九验出冤魂志)。
唐齐州高远县人杜通达。贞观年中。县丞命令送一僧向北。通达见僧经箱。
谓言。其中总是丝绢。乃与妻共计击僧杀之。僧未死间。诵咒三两句。遂有一蝇飞入其鼻。久闷不出。通达眼鼻遽喎眉须即落。迷惑失道精神沮丧。未几之间便遇恶疾。不经一年而死。临终之际蝇遂飞出。还入妻鼻。其妻得病。岁余复卒。
唐河间邢文宗。家接幽燕。禀性粗险。贞观年中。忽遭恶风疾。旬日之间眉须落尽。于后就寺归忏。自云。近者使向幽州路。逢一客将绢十余匹。迥泽无人。因即却杀。此人云。将向城内欲买经纸。终不得免。少间属一老僧复欲南出遇文宗。惧事发觉挥刀拟僧。僧叩头曰。乞存性命。誓愿终身不言。文宗杀之。
弃之草间。经二十余日。行还过僧死处。时当暑月。疑皆烂坏。试往视之。俨如生日。宗因下马以策筑僧之口。口出一蝇。飞鸣清彻。直入宗鼻。久闷不出。因得大患。岁余而死(右二验出冥报拾遗)。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
当知短命皆缘杀生。
又地持论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如是十恶。一一皆备五种果报。一者杀生何故受地狱苦。以其杀生苦众生故。所以身坏命终地狱众苦皆来切己。二者杀生何故出为畜生。以杀生无有慈恻行乖人伦。故地狱罪毕受畜生身。三者杀生何故复为饿鬼。以其杀生必缘悭心贪着滋味。复为饿鬼。四者杀生何故生人而得短寿。以其杀生残害物命故得短寿。五者杀生何故兼得多病。以杀生违适众患竞集故得多病。当知杀生是大苦也。
又杂宝藏经云。时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两肩有眼。胸有口鼻。常无有头。何因缘故。目连答言。汝前世时。常作魁脍弟子。若杀人时汝常有欢喜心。
以绳着髻挽之。以是因缘故受如此罪。此是恶行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身常如块肉。无有手脚眼耳鼻等。常为虫鸟所食。
罪苦难堪。何因缘故尔。答言。汝前世时。常与他药堕他儿胎。是故受如此罪。
此是华报。地狱苦果方在后身。又缘其杀生贪害滋多。以慈多故。便无义让。而行劫盗。今身偷盗不与而取。死即当堕铁窟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身常负重驱蹙捶打。无有余息所食之味。唯以水草。处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常为仆隶。驱策走使。不得自在。偿债未毕。不得闻法。缘此受苦轮回无穷。当知此苦皆缘偷盗。
今身隐蔽人光明。不以光明供养三宝。反取三宝光明以用自照。死即当堕黑耳黑绳黑暗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虮虱中。不耐光明。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形容黡黑垢腻不净。臭处秽恶人所厌远。双眼肓瞎不睹天地。当知隐蔽光明亦缘偷盗故。故地持论云。劫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劫盗何故堕于地狱。以其劫盗剥夺偷窃人财苦众生故。身死即入寒冰地狱。备受诸苦。
劫盗何故出为畜生。以其不行人道故受畜生报。身常负重以肉供人偿其宿债。何故复堕饿鬼。缘以悭贪便行劫盗。是以畜生罪毕复为饿鬼。何故为人贫穷。缘其劫夺使物空乏。所以贫穷。何故共财不得自在。缘其劫盗偷夺。设若有财则为五家所共。不得自在。当知劫盗二大苦也。
又杂宝藏经说。时有一鬼。白目连言。大德。我腹极大如瓮。咽喉手足甚细如针。不得饮食。何因缘故受如此苦。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作聚落主。自恃豪贵饮食从衡。轻欺余人。夺其饮食。饥困众生。由是因缘。受如此罪。此是华报。
地狱苦果方在后也。 复有一鬼。白目连言。常有二热铁轮在我两腋下转。身体焦烂。何因缘故尔。目连答言。汝前世时与众僧作饼。盗取二番挟两腋底。是故受如此罪。此是华报。后方受地狱苦报。又缘以盗故心不贞正。恣情淫侄。今身淫侄。现世凶危。常自惊恐。或为夫主边人所知。临时得殃。刀杖加形。首足分离。乃至失命。死入地狱。卧之铁床。或抱铜柱。狱鬼然火。以烧其身。地狱罪毕当受畜生。鸡鸭鸟雀犬豕飞蛾。如是无量生死。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以本因缘。或遇微善劣复人身。闺门淫乱妻妾不贞。若有宠爱为人所夺。常怀恐怖。多危少安。当知危苦皆缘邪淫。
故地持论云。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妇不贞洁。二者得不随意眷属。邪淫何故堕于地狱。以其邪淫干犯非分侵物为苦。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邪淫出为畜生。以其邪淫不顺人理。所以出地狱受畜生身。何故邪淫复为饿鬼。以其淫侄皆因悭爱。悭爱罪故复为饿鬼。何故邪淫妇人不贞洁。缘犯他妻故。所得妇常不贞正。何故邪淫不得随意眷属。以其邪淫夺人爱宠。故其眷属不得随意。所以复为人之所夺。当知怀侄三大苦也。 又杂宝藏经说。昔有一鬼。白目连言。我以物自蒙笼头。亦常畏人来杀我。
心常怖惧不可堪忍。何因缘故尔。答言。汝前世时淫犯外色。常畏人见。或畏其夫主捉缚打杀。或畏官法戮之都市。常怀恐怖恐怖相续。故受如此罪。此是恶行华报。后方受地狱苦报。又缘其邪淫故发言皆妄。今身若妄苦恼众生。死则当堕啼哭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饿鬼中。在此苦恼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多诸疾病尪羸虚弱。顿乏楚痛自婴苦毒。人不爱念。当知此苦皆缘妄语。
故地持论云。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人所诳。何故妄语堕于地狱。缘其妄语不实。使人虚尔生苦。是以身死受地狱苦。何故妄语出为畜生。以其欺妄乖人诚信。所以出狱受畜生报。何故妄语复为饿鬼。缘其妄语皆因贪欺。悭欺罪故复为饿鬼。何故为人多被诽谤。
以其妄语不诚实故。何故妄语为人所诳。以其妄语欺诱人故。当知妄语四大苦也。
又缘其妄语便致两舌。今身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杂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啖食粪秽。如鹈鹕鸟。为有舌根。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舌根不具。口气臭恶。喑哑謇涩。齿不齐白。^3□历疏少。脱有善言。人不信用。当知谗乱皆缘两舌。故地持论云。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弊恶眷属。二者得不和眷属。何故两舌堕于地狱。缘其两舌离人亲爱。爱离苦故受地狱苦。何故两舌出为畜生。缘其两舌斗乱。事同野干受畜生身。何故两舌复为饿鬼。以其两舌亦缘悭嫉。悭嫉罪故复为饿鬼。何故两舌为人得弊恶眷属。缘以两舌使人良俦皆生恶故。何故两舌得不和眷属。缘以两舌离人亲好使不和合故。当知两舌五大苦也。
又缘其两舌言辄粗恶。今身缘以恶口故。斗乱残害。更相侵伐。杀诸众生。
死即当堕刀兵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拔脚卖膀输髀丧胛。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四支不具。阍刖掠劓。形骸残毁。鬼神不卫。人所轻弃。当知残害众生皆缘恶口。
故地持论云。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音。二者所可言说常有诤讼。何故恶口堕于地狱。以其恶口皆欲害人。人闻为苦。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恶口出为畜生。以其恶口骂人以为畜生。所以出狱即为畜生。何故恶口复为饿鬼。缘其悭吝干触则骂。所以畜生苦毕复为饿鬼。何故恶口为人常闻恶音。以其发言粗鄙所闻常恶。何故恶口所可言说常有诤讼。以其恶口违逆众德。有所说言常致诤讼。当知恶口六大苦也。
又缘其恶口言辄浮绮。都无义益。无义益故今身则生憍慢。死即当堕束缚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唯念水草不识父母恩养。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生在边地。不知忠孝仁义。不见三宝。若在中国。矬陋短矮。人所凌蔑。当知憍慢皆缘无义调戏不节。
故地持论云。无义语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有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说不能明了。何故无义语堕于地狱。语既非义事成损彼。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无义语出为畜生。缘语无义人伦理乖。所以出地狱受畜生身。何故无义语复为饿鬼。语无义故悭惑所障。因悭惑故复为饿鬼。何故无义语罪出生为人。有所言语人不信受。缘语无义非可承受。何故无义语有所言说不能明了。语既无义皆缘暗昧。暗昧报故不能明了。当知无义语七大苦也。
又缘无义语故不能廉让。使贪欲无厌。今身悭贪不布施。死即当堕沸屎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饿鬼中。无有衣食资仰于人。所啖粪秽。不与不得。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饥寒裸露。困乏常无。人既不与。求亦不得。纵有纤毫辄遇剥夺。守苦无方亡身丧命。
当知此不布施皆缘贪欲。故地持论云。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欲。二者无有厌足。何故贪欲堕于地狱。缘其贪欲作动身口。
而苦于物。所以身死受地狱苦。何故贪欲出为畜生。缘此贪欲动乖人伦。是故出狱即为畜生。何故贪欲复为饿鬼。缘此贪欲得必贪惜。贪惜罪故复为饿鬼。何故贪欲而复多欲。缘此贪欲所欲弥多。何故贪欲无有厌足。缘此贪欲贪求无厌。当知贪欲八大苦也。
又缘贪欲不适意故。则有愤怒而起瞋恚。今身若多瞋恚者。死即当堕泥犁地狱。于历劫中具受众苦。受苦既毕堕畜生中。作毒蛇蚖蝮虎豹豺。狼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复多瞋恚。面貌丑恶。人所憎恶。非唯不与亲友实。亦眼不喜见。当知忿恚皆缘瞋恼。
故地持论云。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一切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众人之所恼害。何故瞋恼堕于地狱。缘此瞋恼恚害苦物。受地狱苦。何故瞋恼。 出为畜生。缘此瞋恼不能仁恕。所以出狱受畜生身。何故瞋恼复为饿鬼。缘此瞋恼从悭心起。悭心罪故复为饿鬼。何故瞋恼。常为一切求其长短。缘此瞋恼不能含容。故为一切求其长短。何故瞋恼常为众人之所恼害。缘此瞋恼恼害于人。人亦恼害。当知瞋恼九大苦也。
又缘其瞋恼而怀邪僻。不信正道。今身邪见遮人听法。诵经自不□釆。死则当堕聋痴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闻三宝四谛之声。不知是善。杀害鞭打之声。不知是恶。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生在人中聋瞽不闻。石壁不异。美言善响绝不觉知。当知阻碍听法皆缘邪见。 故地持论云。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何故邪见堕于地狱。缘以邪见唯向邪道及以神俗。谤佛法僧不崇三宝。既不崇信断人正路。致令遭苦。所以命终入阿鼻狱。何故邪见复为畜生。缘以邪见不识正理。所以出狱受畜生报。何故邪见复为饿鬼。缘此邪见悭心坚着。乖僻不舍。不舍悭着。复为饿鬼。何故邪见生邪见家。缘此邪见僻习缠心。所以为人生邪见家。何故邪见其心谄曲。缘此邪见不中正故。所以为人心常谄曲。当知邪见十大苦也。如是一一微细众恶罪业无量无边。皆入地狱备受诸苦。非可算数。而知且略言耳。若能返恶为善即是我师。
又八师经云。佛为梵志说八师之法。佛言。一谓匈暴残害物命。或为怨家所见刑戮。或为王法所见诛治。灭及门族死入地狱。烧煮拷掠万毒改更。求死不得。罪竟乃出。或为饿鬼。当为畜生。屠割剥裂。死辄更刃。魂神展转。更相残害。吾见杀者。其罪如此。不敢复杀。是吾一师。佛于是说偈言。
匈者心不仁短弱相伤残杀生当过生结积累劫怨受罪短命死惊恐遭暴患吾用畏是故慈心伏庶汇二谓盗窃。强劫人财。或为财主。刀杖加刑。应时瓦解。或为王法。收系着狱。拷掠榜笞。五毒皆至戮之都市。门族灰灭。死入地狱。以手捧火。烊铜灌口。求死不得。罪竟乃出。当为饿鬼。意欲饮水。水化为脓。所饮食物。物化为炭。身常负重。众恼自随。或为畜生。死辄更刃。以肉供人。偿其宿债。吾见盗者。其罪如此。不敢复盗。是吾二师。佛于是说偈言。
盗者不与取劫窃人财宝亡者无多少忿恚愁毒恼死受六畜形偿其宿债负吾用畏死故弃国施财宝三谓邪淫。犯人妇女。或为夫主边人所知。临时得殃。刀杖加刑。首足分离。祸及门族。或为王法。收捕着狱。酷毒掠治。身自当辜。死入地狱。卧之铁床。或抱铜柱。狱鬼然火。以烧其身。地狱罪毕。当受畜生。若后为人。闺门淫乱。远佛违法。不亲贤众。常怀恐怖。多危少安。吾见是故。不敢复淫。是吾三师。佛于是说偈言。 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惊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故吾妻子施建志乐山薮四谓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谮入无罪。谤毁三尊。招致捶杖。亦致灭门。死入地狱。狱中鬼神拔出其舌。以牛犁之。烊铜灌口。求死不得。罪毕乃出当为畜生。常食草棘。若后为人。言不见信。口中常臭。多被诽谤骂詈之声。卧辄恶梦。有口不得食佛经之至味。吾见是故。不敢恶口。是吾四师。佛于是说偈言。 欺者有四过谗佞伤贤良受身痴聋^3□謇吃口臭腥颠狂不能信死堕拔舌耕吾修四净口自致八音声五谓嗜酒。酒为毒气。主成诸恶王道毁仁泽灭。臣慢上忠敬朽。父礼亡母失慈。子匈虐孝道败。夫失信妇奢淫。九族诤财产耗。亡国危身。无不由之。酒之乱道三十有六。吾见是故。绝酒不饮。是吾五师。佛于是说偈言。
醉者为不孝怨祸从内生迷惑清高士乱德败淑贞故吾不饮酒慈心济群氓净慧度八难自致觉道成六谓年老。夫老之为苦。头白齿落。目视盲冥。耳听不聪。盛去衰至。皮缓面皱。百节酸疼。行步苦极。坐起呻吟。忧悲心恼识神转灭。便旋即忘。命日促尽。言之流洟。吾见无常灾变如此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六师。佛于是说偈言。
吾念世无常人生要当老盛去日衰羸形枯而白首忧劳百病生坐起苦痛恼吾用畏是故弃国行求道七谓病瘦。肉尽骨立。百节皆痛。犹被杖楚。四大进退手足不任。气力虚竭坐起须人。口燥唇焦筋断鼻坼。目不见色。耳不闻音。不净流出。身卧其上。心怀苦恼。言辄悲哀。今睹世人。年盛力壮华色炜晔。福尽罪至无常百变。吾睹此患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七师。佛于是说偈言。
念人衰老时百病同时婴水消而火起刀风解其形骨体筋脉离大命要当倾吾用畏是故求道愿不生八谓人死。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四大欲散。魂神不安。风去息绝。火灭身冷。风先火次。魂灵去失。身体挺直。无所复知。旬日之间。肉坏血流。□胀烂臭。无一可取。身中有虫。还食其肉。筋脉烂尽。骨节解散。髑髅髀胫。各自异处。飞鸟走兽竞来食之。天龙鬼神。帝王人民。贫富贵贱。无免此患。吾见斯变。故行求道。不欲更之。是吾八师。佛于是说偈言。 惟念老病死三界之大患福尽而命终弃之于黄泉身烂还归土魂魄随因缘吾用畏是故学道求泥洹梵志于是心即开解遂得道迹。长跪受戒为清信士。不杀不盗不淫不欺奉孝不醉。欢喜为佛。作礼而去。故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大怒伤阴。大喜败阳。丽色伐性之斧。美味腐身之毒。能寤此旨。斯为大师。
住处部第十二(别有四部)
七识住处九众生居住处二十五有住处四十二居止住处七识住处第一如毗昙说云。于欲界之中唯取人天善趣为一。及取上之二界各前三地则为七也。论言。何故四种恶趣及第四禅并及非想不立识住法者。此还如论中释云。若识于彼乐住者。则立识住。乐住非分者。是则不立。谓彼四恶趣中苦逼迫故识不乐住。第四禅中有净居天。乐入涅槃故识不乐住。无想众生以无心故不可说为识住。自余第四禅。其亦不定。或求无色。或求净居。或求无想故识亦不乐住也。 第一有中以其闇昧不捷疾故识不乐住。以如斯义。是故不立。又说若彼有坏识法者。是则不立识住。谓彼四恶趣中为彼苦受恼坏识故。所以不立。第四禅中以有无想正受及无想天断坏识。故一一亦不立。非想地中。有彼灭尽三昧。害识心故。是以此三处悉皆不立识住。七识住略分别如是。
九众生居住处第二问曰九众生居云何差别。答曰。如毗昙中说。谓于前七识住上。加无想天及与非想。即是九众生居。若言恶趣及余第四禅。何故不立众生居者。此如论中前释。若彼众生爱乐住者。立众生居。乐住非分者。是则不立。谓彼四恶趣中多苦恼。故众生不乐住于彼。第四禅中五净居天。疾乐涅槃故亦不乐住。自余第四禅如前所说。是故不立众生居矣。
二十五有住处第三问曰。二十五有云何分别。答曰。如舍利弗阿毗昙论说。欲界之中具十四有。色界有七。无色有四。三界合论故有二十五。欲界十四者。谓四恶趣。即以为四。又取四天下人。复以为四。帖前为八。又取六欲诸天以六。帖前便为十四有也。 色界七者。所谓四禅。即以为四。又于初禅之中取大梵天。第四禅中取五净居并无想天。即为其七。将七帖前十四。即为二十一有也。无色界中四者。谓四无色定。以四帖前。即为二十五有。是故彼论偈云。
四洲四恶趣梵天六欲天无想五净居四空及四禅问曰。未知以何义故于初禅中别取梵王。于第四禅中别取无想天并五净居。
立为三有。别于初四禅者。有何义耶。答曰。有以谓彼初禅大梵天者。外道人等常计以为能生万物之本。违之则受生死。顺之则得解脱。又彼梵王亦复自计己身。能为造化之主。是一是常。是真解脱。如来为欲破彼情见。是故别标说为有也。第二无想天者。谓彼天中悉得定寿。五百大劫无心之报。外道人等于此不达。而复计为真实涅槃。是故乐修无想之定求生彼处。如来为欲破彼情见。是故别标说为有也。第三五净居者。于中有彼摩醯首罗天王处。外道人等亦复计彼天王。能为造化之本。归之则得解脱。为破此见。是故如来别标说有。别说之意义显斯也。
问曰。未知于彼六趣之中。四种恶趣各立一有。人中立四。天中乃立十七有者。何义然耶。答曰。有以所谓于彼四恶趣中。苦恼多故。众生不着。乐住情微。是故就趣各立一有。人趣次胜。众生乐住。心已殷着。是故随方。说之为四。天趣最胜。乐住之情。最为无上。是故随处说为十七。二十五有略辩如是。
四十二居止住处第四问曰。未知四十二居止云何分别。答曰。如楼炭经说。谓于欲界之中有二十居止。色界中有十八无色界中有四。三界合论有四十二居止处。其欲界二十者。
谓彼八大地狱及畜生饿鬼。即为十也。又取四天下人及六欲天。复为十也。总为二十居止处。色界中十八者。谓彼四禅之中有十八天。即为十八居止。无色界中。四空定处。合为四十二居止也。
问曰。何故于六趣之中。地狱人天三趣之中。各各立多居止处。鬼畜二趣各唯立一。修罗一趣全不立者何耶。答曰。居止名为安止住处。有定处者。随处则立。无定处者。是则不立。谓彼地狱定有八处。人有四处。天定有其二十八处。
是故于此三趣。各各立多居止。鬼畜二趣无有定别多居止处。是故就趣各立其一。修罗趣摄入余道。是故不论。
问曰。若依毗昙说。彼四空遍在欲色二界之中。亦无定别。又彼无形。则无栖托。何故得说居止处耶。答曰。依如小乘。实当如是。若依大乘说。彼亦有微细色形。各有宫殿。别有四处。于三界中。别守一界。不杂余二。是故说为四居止也。
问曰。依如毗昙说。彼梵王与彼梵辅天同无别住处。第四禅中无想天者。与彼广果同阶亦无别处。若如是者。何故得说以为二居止耶。答曰。有以谓彼梵王于初禅中。虽无别天。而于第二梵辅天中。别有层台高广严博。大梵天王于上而住。不与梵辅天同。以其君胜上臣下别故。无想天者。虽与广果天同。其住处各有殊别。其犹此间州县相似。以如斯别。是故说之为二居止焉。
颂曰。
色心相染业障交缠七识起发八识受牵三界受报六道苦□自非断妄何得牢坚感应缘(略引二十二验)
汉元始年有女生儿两头两颈汉光和年有女生儿两头肩有四臂汉建兴年有女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胸周烈王之年有女产二龙汉时有女生蛇周哀公之年有女生四十子又有生三十子汉文帝时有马生角秦文王五年有献五足牛汉绥和二年有牝马生驹三足汉景帝六年有献牛足出背上晋大兴元年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魏黄初中有鹰生燕口爪俱赤汉时有臣窦婴灌夫田蚡因恨谋死现报晋大将军王敦枉害刀玄亮现报晋有御史石密枉奏杀典客现报晋大司马桓温枉害著作郎殷涓现报秦姚苌以枉害符永固苌受现报秦李雄从叔寿枉害李期现报宋有翟铜乌枉害同县人张超现报宋有张裨为邻人烧死邻人受现报宋有吕庆祖为奴教子枉害奴受现报唐贞观年中有杜通达枉害众僧受现报唐贞观年内有邢文宗。枉害众僧受现报汉元始元年六月。有长安女子生儿。两头异颈。面得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长二寸。故京房易传曰。睽狐见豕负涂。厥妖人生两头两颈不一也。足多所住邪也。足少不胜任。下体生于上不敬也。上体生于下泄渎也。生非其类淫乱也。生而大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虚也。
汉光和二年。雒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四臂共胸面俱相向。自是之后朝廷霿乱。政在私门。二头之像也。后董卓杀太后。被以不孝之名。废天子。又周之汉元以来。祸莫大焉。
汉建兴四年。西都倾覆。元皇帝始为晋王。四海宅心。其年十月二十二日。
新蔡县吏任侨妻胡氏。年二十五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自胸以上脐以下分。此盖天下未壹之妖也。时内史吕会上言。案瑞应图云。异根同体谓之连理。异亩同穗谓之嘉禾。草木之属犹以为瑞。今二人同心。天垂灵象。故易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休显见生于陈东之国。斯盖四海同心之瑞。不胜喜跃。谨画图上。时有识者哂之。君子曰。智之难也。以臧文仲之才。犹祀爰居焉布在方册。千载不忘。
故士不可以不学。古人有言。木无枝。谓之瘣。人不学。谓之瞽。当其所蔽。盖阙如也。可不勉乎。
周烈王之六年。林碧阳君之御人产二龙。汉定襄太守窦奉妻生子武。并生一蛇。奉送蛇之于林。及武长大有海内俊名。母死将葬未窆。宾客聚集。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血涕并流。若哀恸者。
周哀公之八年。郑有人。一生四十子。其二十人为人。二十人死。其九年晋有豕生人能言。吴赤乌七年。有妇人一生三十子。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牝马生子而死。刘向以为马祸也。故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牝马生子。上无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也。 汉文帝十二年。吴地有马生角。在耳上上向。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皆大二寸。后五年六月。密应城门外有狗生角。刘向以为马不当生角。犹下不当举兵向上也。吴将反之变云。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顺。厥妖马生角。兹谓贤士不足。
汉绥和二年。定襄有牝马。生驹三足。随群饮食。五行志曰。以为马国之武用象也。
秦文王五年。游于驹衍。有献五足牛者。时秦世丧用民力。京房易传曰。兴徭役夺民时。厥妖牛生五足。
汉景帝中六年。梁孝王畋北山。有献牛足出背上者。刘向以为牛祸思心霿乱之咎也。至汉灵帝延嘉五年。临沅县有牛生鸡。两头四足。
晋大兴元年三月。武昌太守王谅。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共一腹。不能自生。十余人以绳引之。子死母活。其三年后苑中有牛生。一足三尾。生而死也。
汉绥和一年三月。天水平襄有燕生雀。哺食长大俱飞去。京房易传曰。贼臣在国。厥咎燕生雄雀。又曰。生非其类。子不嗣也。 魏黄初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至青龙中。明帝为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高堂隆。对曰。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右十二验出搜神异记)。
汉窦婴字王孙。汉孝文帝窦皇后从兄子也。封魏其侯为丞相。后乃免相。及窦皇后崩。婴益疏薄无势。黜不得志。与太仆灌夫相引荐交结其叹。恨相知之晚乎。孝景帝王皇后异父同母弟田蚡为丞相。亲幸从衡。使人就婴求城南田数顷。
婴不与曰。老仆虽弃。丞相虽贵。宁可以势相夺乎。灌夫亦助怒之。蚡皆恨之。
及蚡娶妻。王太后诏。列侯宗室皆往贺蚡。灌夫为人狂酒先尝。以醉忤蚡不肯贺之。窦婴强众与俱去。酒酣灌夫行酒至蚡。蚡曰。不能满觚。夫因言辞不逊。蚡遂怒曰。此吾骄灌夫之罪也。乃缚夫谓长史曰。有诏召宗室。而灌夫骂坐不敬。
并奏其在乡里豪横。处夫弃市。窦婴还谓其妻曰。终不令灌夫独死而婴独生。乃上事具陈。灌夫醉饱事不足诛。帝召见之。婴与蚡互相言短长。帝问朝臣。两人谁是。朝臣多言。婴是。王太后闻怒而不食。曰我在人。皆凌籍吾弟。我百岁后当鱼肉之中。及出蚡复为婴造作恶语。用以闻上。天子亦以蚡为不直。特为太后故论婴及市。婴临死骂曰。若死无知则已。有知要不独死。后月余蚡病一身尽痛。似有打击之者。但号呼叩头谢罪。天子使咒鬼者瞻之。见窦婴灌夫共守笞蚡。蚡遂死。天子亦梦见婴而谢之。
晋大将军王敦枉害刁玄亮。及敦入石头。梦白犬自下天而噬之。既还姑熟遇病。白日见刁乘轺车导从吏卒来仰头瞑目。及入摄录敦。敦大怖逃不得脱。死河间。国兵张鹿经旷二人。相与皆善。晋太元十四年五月五日。共升钟岭坐于山椒。鹿酗酒失色。拔刀斩旷。旷母尔夕梦。旷自说为鹿所杀投尸涧中。脱裈覆腹。寻觅之时必难可得。当令裈飞起以示处也。明晨追捕一切所言。鹿知事露欲规叛逸。出门辄见旷手执双刀来拟其面。遂不得去。母具告官。鹿以伏辜。
晋山阴县令石密。先经为御史。枉奏杀典客令万黜。密白日见黜来杀密。密遂死。
晋大司马桓温。功业殊盛。负其才力。久怀篡逆。废晋帝为海西公。而立会稽王。是为简文帝。太宰武陵王晞。性尚武事。好犬马游猎。温常忌之。故加罪状。奏免晞及子综官。又逼新蔡王晃使列晞综。及前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清等谋反。频请杀之。诏特赦晞父子。乃徙新安。殷涓父浩。先为温所废。涓颇有气尚。遂不诣温。而与晞游。温乃疑之。庾乃请坐。有才望且宗族甚强。所以并致极法。简文寻崩而皇太子立。遗诏委政于温。依诸葛亮王遵旧事。温大怨望。以为失权。僣逼愈甚。后谒简文高平陵。方欲伏见帝在坟前举体莫衣。语温云。家国不造。委任失所。温答。臣不敢。臣不敢。既登车为左右说之。又问殷涓形状。答以肥短。温云。向亦见。在帝侧十余日便病。因此忧懑而死。
秦姚苌字景茂。赤亭羌也。父弋仲事石勒。石氏既灭。苌随其兄衰。与苻永固战于三原。军败衰死。苌乃降永固。即受禄位。累加爵邑。及转龙骧将军督梁益州诸军事。永固谓之曰。朕昔以龙骧建业。此号未曾假人。今持山南委卿。故特以相授。其蒙宠任优隆如此。后随永固子睿计慕容泓。为泓所败。睿独死之。
苌遣长史。诣永固谢罪。永固怒既甚。即戮其使益苌恐惧。遂奔西州。邀聚士卒而自树置。永固频为慕容冲所败。冲转侵逼。永固又见妖怪屡起。遂走五将山。
苌即遣骁骑将军吴中围永固。中执永固以送。苌即日囚之。以求传国玺及令禅让。永固不从。数以叛逆之罪。苌遂杀之。遂称帝。后又掘永固尸。鞭挞无数。
裸剥衣裳。荐之以棘。掘坎埋之。及苌遇疾。即梦永固将天官使者及鬼兵数百。
突入营中。苌甚悚愕走入后帐。宫人逆来刺鬼。误中苌阴。鬼即相谓曰。正着死所。拔去矛刃。出血石余。忽然惊寤。即患阴肿。令医刺之。流血如梦。又狂言曰。杀陛下者臣兄襄耳。非臣苌罪。愿不赐枉。后三日苌死。 秦李雄既王于蜀。其第四子期从叔寿袭期。而废为邛都公。寻复杀之。而寿自立。寿性素匈佷猜忌。仆射蔡射等。以正直忤旨。遂诛之。无几寿病。常见李期蔡射而为崇。欧血而死。
宋高平金乡张超。与同县翟愿不和。愿以宋元嘉中为方与令。忽为人所杀。 咸疑是超。超金乡后除县职。解官还家。入山筏林。翟兄子铜乌执弓持矢。并赍酒醴就山贶之。斟酌已毕。铜乌曰。明府昔害民叔。无缘同戴天日。引弓射之即死。铜乌其夜见超云。我不杀汝叔。枉见残害。今已上诉。故来相报。引刀刺之。吐血而死。
宋下邳张裨者。家世冠族。末叶衰微。有孙女。姝好美色。邻人求娉为妾。 裨以旧门之后。耻而不许。邻人忿之乃焚其屋。裨遂烧死。其息邦先行不在。后还亦知情状。而畏邻人之势。又贪其财而不言。嫁女与之。后经一年邦梦见裨曰。汝为儿子逆天不孝。弃亲就疏。僣同凶党。便捉邦头。以手中桃杖刺之。邦因病两宿欧血而死。邦死之日。邻人又见裨排门直入。张目攘袂曰。君恃贵纵恶酷暴之甚。枉见杀害。我已上诉事获申雪。却后数日令君知之。邻人得病寻亦殒殁。
宋世永康人吕庆祖。家甚温富。当使一奴名教子守视墅舍。以元嘉中便往案行。忽为人所杀。族弟无期先大举庆祖钱。咸谓为害。无期赍羊酒脯。至柩所而祝曰。君荼酷如此。乃云。是我魂而有灵使知其主。既还至三更。见庆祖来云。
近履行见教子畦畴不理。许当痛治奴。奴遂以斧斫我背。将帽塞口。因得啮奴三指。悉皆破碎。便取刀刺我颈。曳着后门。初见杀时。诸从行人亦在其中。奴今欲叛。我已钉其头着壁。言毕而灭。无期早旦以告其父母。潜视奴所住壁。果有一把发。以竹钉之。又看其指并见破伤。录奴诘验臣伏。又问。汝既反逆。何以不叛。奴云。头如被系。欲逃不得。诸同见者。事事相苻。即焚教子并其二息(右九验出冤魂志)。
唐齐州高远县人杜通达。贞观年中。县丞命令送一僧向北。通达见僧经箱。
谓言。其中总是丝绢。乃与妻共计击僧杀之。僧未死间。诵咒三两句。遂有一蝇飞入其鼻。久闷不出。通达眼鼻遽喎眉须即落。迷惑失道精神沮丧。未几之间便遇恶疾。不经一年而死。临终之际蝇遂飞出。还入妻鼻。其妻得病。岁余复卒。
唐河间邢文宗。家接幽燕。禀性粗险。贞观年中。忽遭恶风疾。旬日之间眉须落尽。于后就寺归忏。自云。近者使向幽州路。逢一客将绢十余匹。迥泽无人。因即却杀。此人云。将向城内欲买经纸。终不得免。少间属一老僧复欲南出遇文宗。惧事发觉挥刀拟僧。僧叩头曰。乞存性命。誓愿终身不言。文宗杀之。
弃之草间。经二十余日。行还过僧死处。时当暑月。疑皆烂坏。试往视之。俨如生日。宗因下马以策筑僧之口。口出一蝇。飞鸣清彻。直入宗鼻。久闷不出。因得大患。岁余而死(右二验出冥报拾遗)。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