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篇第八十五之五禅定部第五(此别五部)
述意部引证部头陀部利益部禅定部述意部第一夫神通胜业非定不生。无漏慧根非静不发。故经曰。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心在一缘是三昧相。书亦有言。当使形如枯木。心若死灰。不充诎于富贵。不陨获于贫贱。栖神冥汉之内。遗形尘埃之表。故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意片时即名烦恼罗刹。所以昙光释子降猛虎于漆前。螺髻仙人宿巢禽于顶上。是知大士常修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不舍道法现凡夫事。又能观察此身。从头至足三十六物八万户虫。不净无常苦空非我。但众生心性譬若猕猴戏跳攀缘欢娱奔逸。不能冥目束体端心勤意。刚强难化□戾不调。习近五尘流转三界。黏外道之黐。贯天魔之杖。于是永沦苦海长坠崄狱。皆由放散情虑扰乱心神。似风里之灯。譬波中之月。摇漾轻动。浮游泛滥。影既不现。照岂得明。所以众恶赖此而兴。诸善由斯并废。良由不修断惑。常起贪瞋。未服无知偏多乐受。遂令禅定之惑重沓争来。妨静之缘交加竞集。五盖覆心禅门已闭。六尘在念乱想常驰。类狂象之无钩。似戏猿之得树。故须念念策心新新集起。岂前念皆恶。遂克苦而静尘。后念起善。便纵意而扬恶。所以论美四时经叹一虑。然后方能正想革绝凡怀。若违此理圣亦不可。今万境森罗不能自触。要须因倚诸根内想感发。何以知然。今有心感于内事发于外。惑缘于外起染于内。故知内外相资表里递用。君臣心识不可备舍。故经云。心王若正则六臣不邪。识意昏沈则其主不明。今悔六臣当各惭愧制驭六根不令驰散也。
引证部第二如法句经心意品说云。昔佛在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云欲。目色耳声鼻香口味身受心法。身静意游曾无宁息。
十二年中不能得道。佛知可度。化作沙门。往至其所。树下共宿。须臾月明。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与龟相逢。便欲啖龟。龟缩其头尾及其四脚藏于甲中。不能得啖。水狗小远。复出头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脱。于是道人问化沙门。此龟有护命之铠。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门答言。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死无端。轮转五道苦恼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励求灭度安。于是化沙门即说偈言。 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又求离牢狱经云。时有阿育王弟。名善容(亦名违陀首只)入山游猎。见诸梵志裸形苦行而无所得。王弟见而问曰。汝在此行道。有何患累而无成办。梵志报曰。坐有群鹿数共合会。我见心动不能自制。王子闻已。时生恶念。此等梵志。服风食气气力羸惙。犹有淫欲过患不除。释子沙门。饮食甘美在好床坐。衣服随时香华自熏。岂得无欲。时阿育王闻弟有此议论。即怀忧戚。吾唯有一弟。
忽生邪见。恐永迷没。我当方宜除其恶念。即还宫内敕诸伎女。各自庄严。至善容所共相娱乐。预敕大臣。吾有所图。若我敕卿杀善容者。卿等便谏。须待七日随王杀之。时诸伎女即往娱乐。未经时顷王躬自往。语弟云。何为将吾伎女妻妾恣意自娱。夺其威怒以轮掷空。召诸大臣即告之曰。卿等知不。吾未衰老。亦无外寇强敌来侵境者。吾曾闻古昔诸贤有此谚言。夫人有福四海归伏福尽德薄肘腋叛离。如我自察未有斯变。然我弟善容诱吾伎女妻妾纵情自恣。事既如是岂有我乎。汝等将去诣市杀之。诸臣谏曰。唯愿大王听臣微言。唯有此一弟。又少息胤无继嗣者。愿听七日为王求依王命。时王默然听臣所谏。王复宽恩。敕语诸臣。
命听王子。着吾服饰。天冠威容如吾不异。内吾宫里作唱伎乐。共娱乐之。复敕一臣自今日始着铠持杖。拔好利剑。往语善容王子曰。知期七日终正。尔当到努力开割五欲自娱。今不自适死后有悔。恨亦无益。一日过已臣复往语。余有六日。如是次第乃至一日。臣往白言。王子当知。六日已过唯明日在。当就于死。
努力恣情。五欲自娱。至七日到王遣使问。云何王子七日之中。意志自由快乐不乎。弟报王曰。大王当知。不见不闻有何快乐。王问弟曰。着吾服饰入吾宫殿。 众伎自娱食以甘美。何以面欺不见不闻不快乐耶。弟白王言。应死之人。虽未命绝与死何异。当有何情着于五欲。王告弟曰。咄愚所启。汝今一身忧虑百端。一身断灭在欲不乐。岂况沙门忧念三世。一身死坏复受一身。亿百千世。身身受苦无量患恼。虽出为人与他走使。或生贫家衣食穷乏。念此辛酸故出家为道。求于无为度世之要。设不精勤当复更历劫数之苦。是时王子心开意解。前白王言。今闻王教乃得惺寤。生老病死实可厌患。愁忧苦恼流转不息。唯愿大王。见听为道。谨慎修行。王告弟曰。宜知是时。弟即辞王出为沙门。奉持禁戒昼夜精勤。
遂得阿罗汉果。六通清彻无所挂碍。
又阿育王传云。阿育王闻弟得道。深心欢喜。稽首礼敬。请长供养。既厌世苦不乐人间。誓依林野以养余命。阿育王即使鬼神于自城内为造山水。山高数十丈。断绝人物不得往来。乃应王命率舍衣资。造石像一躯。身高丈六。即于山龛石室供养其弟。此山及像今并存焉。
头陀部第三夫五欲盖缠并是禅障。既能除弃。其静。堪能修道。故此章内。具明十二头陀之行。少欲知足无过此等。西云头陀。此云抖^7□。能行此法即能抖^7□烦恼去离贪着。如衣抖^7□能去尘垢。是故从喻为名。故名头陀。经论别明。各云十二。通别总论。合有十六。如衣中有四。食中有六。处中有六。故合十六。衣中四者。一粪埽衣。二毳衣。三纳衣。四三衣。食中六者。一乞食。二次第乞食。
三不作余食法食。四一坐食。五一团食。亦名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处中六者。一阿兰若处。二在冢间。三在树下。四在露地。五是常坐。六是随坐。就此十六隐显离合。故说十二。如衣中四者。依四分律及智度论。同唯说二。一着纳衣。二着三衣。不论余二。依涅槃经。衣中说三。一着粪埽衣。二着毳衣。三畜三衣。不论纳衣。食中六者。涅槃说三。所谓乞食。一坐食。一团食。所以不说次等乞者。以能如法乞食之时。必有次第。故不别说。但能一团一坐食。自然不作余食法中后饮浆。故不别说。四分律中。说食有四。三种同前。加次第乞。智度论中。说食有五。不说不作余食法食。处中六者。依智度论说五。除却随坐。
涅槃及律。皆具说六。今依诸部通有十六也。
又十住毗婆沙论。十二头陀名体稍别。一尽形乞食。二受阿练若。三着粪埽衣。四一坐食。五常坐。六食后不受非时饮。七但有三衣。八毳衣。九随敷坐。
十树下住。十一空地住。十二死人间住。第一尽形乞食有十种利。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众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三若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我当勤进令善住施。作已乃食。四随顺佛教故。五易满易养。六行破憍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余有修善法者亦当效我。九不与男子大小有诸因缘事。十次第乞食故。于众生中生平等心即种助一切智。
第二受阿练若处亦有十利。一自在来去。二无我无我所。三随意所住无有障碍。四心转乐习阿练若住处。五住处少欲少事。六不惜身命为具足功德故。七远离众闹语故。八虽行功德不求恩报。九随顺禅定易得一心。十于空处住易生无障碍想。
第三着粪埽衣亦有十利。一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现乞衣相。
三亦不方便说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衣亦不忧。六得亦不喜。
七贱物易得无有过患。八顺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粗衣数中。十不为人所贪着。
第四一坐食亦有十利。一无有求第。二食疲苦二于所受轻少。三无所用疲苦。四食前无疲苦。五入在细行食法。六食消后食。七少防患。八少疾病。九身体轻便。十身受快乐。 第五常坐亦有十利。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眠睡乐。三不贪卧具乐。四无卧时胁着席苦。五不随身欲。六易得坐禅。七易读诵经。八少睡眠。九身轻易起。十求坐卧具衣服心薄。
第六食后不受非时饮亦有十利。一不多食。二不满食。三不贪美味。四少所求欲。五少妨患。六少疾病。七易满。八易养。九知足。十坐禅读经身不疲极。
第七但有三衣亦有十利。一于三衣外无求受疲苦。二无有守护疲苦。三所畜物少。四唯身所着为足。五细戒行。六行来无累。七身体轻便。八随顺阿练若处住。九处处所往无所顾惜。十随顺道行。
第八受毳衣亦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则易。六染时亦易。七少有虫坏。八难坏。九更不受余衣。十不失求道。
第九随坐亦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坐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恼。五少欲。六少事。七随得而用。八少用则少务。九不起诤讼因缘。十不夺他所用。
第十树下坐亦有十利。一无有求房舍疲苦。二无有求坐卧具疲苦。三无有所爱疲苦。四无有受用疲苦。五无处名字。六无斗诤事。七随顺四依法。八少而易得无过。九随顺修道。十无众闹行。
第十一死人间住亦有十利。一常得无常想。二常得死想。三常得不净想。四常得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常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悲心。七远离戏调。八心常厌离。九勤行精进。十能除怖畏。
第十二空地坐亦有十利。一不求树下。二远离我所有。三无有诤讼。四若余去无所顾惜。五少戏调。六能忍风雨寒热蚊虻毒虫等。七不为音声刺棘所刺。八不令众生瞋恨。九自亦无有恨。十无众闹行处。
又宝梁经云。佛告迦叶。比丘若欲至阿兰若处。当思八法。何等为八。一我当舍身。二应当舍命。三当舍利养。四离一切所爱乐处。五于山间死当如粗死。
六阿兰若处当受阿兰行。七当以法自活。八非以烦恼自治。
利益部第四如大宝积经云。菩萨修定复有十法不与二乘共。何等为十。一修定无有吾我。具足如来诸禅定故。二修定不味不着。舍离染心不求己乐。三修定具诸通业。为知众生诸心行故。四修定为知众心。度脱一切诸众生故。五修定行于大悲。断诸众生烦恼结故。六修定诸禅三昧。善知入出过于三界故。七修定常得自在。具足一切诸善法故。八修定其灭。胜于二乘诸禅三昧故。九修定常入智慧。
过诸世间到彼岸故。十修定能兴正法。绍隆三宝使不断绝故。如是定者。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又六度集经云。复有四种禅定具足智慧。何等为四。一常乐独处。二常乐一心。三求禅及通。四求无碍佛智。
又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住于宴坐。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其心不浊。二住不放逸。三诸佛爱念。四信正觉行。五于佛智不疑。六知恩。七不谤正法。八善能防禁。九到调伏地。十证四无碍。
又佛言。若有菩萨爱乐空闲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省世事务。二远离愦闹。三无有违诤。四住无恼处。五不增有漏。六不起诤讼。七安住静默。八随顺相续解脱。九速证解脱。十施功而得三昧。
又佛言。若有菩萨能与禅相应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三无诸悔热。四守护诸根。五得食喜乐。六远离爱欲。七修禅不定。八解脱魔罥。九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又佛言。若有菩萨乐于头陀乞食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摧我慢幢。二不求亲爱。三不为名闻。四住在圣种。五不谄不诳不现异相。又不傲慢。六不自高举。七不毁他人。八断除爱恚。九若入人家不为饮食而行法施。十有所说法为人信受。
又智度论云。三昧有二种。一佛。二菩萨。是诸菩萨于菩萨三昧中得自在。
非佛三昧。如诸佛要集经中说云。文殊尸利欲见佛集不能得到。诸佛各还本处。
文殊尸利到诸佛集处。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于三昧。文殊尸利入礼佛足已。白佛言。云何此女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尸利。汝觉此女人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尸利即弹指觉之而不可觉。以大声唤亦不可觉。捉手牵亦不可觉。又以神足动大千世界犹亦不觉。文殊尸利白佛言。世尊。我不能令觉。是时佛放大光明照下方世界。是中有一菩萨。名弃诸盖。即时从下方出来到佛所。 头面礼佛足一面立。佛告弃诸盖菩萨。汝觉此女人。即时弹指。此女从三昧起。
文殊尸利白佛。以何因缘我动三千大千世界不能令此女起。弃诸盖菩萨一弹指便从三昧起。佛告文殊尸利。汝因此女人初发菩提意。是女人因弃诸盖菩萨初发菩提意。以是故。汝不能令觉。汝于诸佛三昧中功德未满。是弃诸盖菩萨于三昧中得自在。佛三昧中始少多入而未得自在故耳。
禅定部第五如禅秘要经云。阿练若比丘因五种事发狂。一者因乱声。二者因恶名。三者因利养。四者因外风。五者因内风。尔时世尊而说祝曰。
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南无摩诃梨师毗阇罗阇谒咄陀达陀娑满驮跋阇逻翅(久驰反)
陀逻崛荼誓荼遮利遮利摩诃遮利吁摩利吁摩勒翅(久驰反)
悉耽鞞阇鞞阿阇鞞利究匊匊翅(久驰反)萨婆陀罗尼翅(久驰反)
阿扇(叔看反)提摩俱摩诣吁弥吁弥摩呵摩娑祸呵尔时世尊说此咒已。告舍利弗。如此神咒过去无量诸佛所说。我今现在亦说此咒。未来弥勒贤劫菩萨亦当宣说。如此神咒功德如自在天。能令后世五百岁中诸恶比丘得净心意。调和善治四大增损。亦治心内四百四病四百四脉所起坏界九十八使性欲种子。亦治业障犯戒诸恶永尽无余。此名善治七十二种病忧恼陀罗尼。亦名拔五种阴无明根本陀罗尼。亦名现前见一切佛及诸声闻为说真法破诸法使。
感应缘(略引六验) 晋沙门支昙兰宋沙门释玄高宋沙门释普常齐沙门释僧稠隋沙门释法进唐沙门释慧融晋始丰赤城山有支昙兰。青州人。蔬食乐禅读诵三十万言。晋太元中游剡。 后憩始丰赤城山。见一处林泉清旷而居之。经于数日。忽见一人长数丈。呼兰令去。又见诸异形禽兽以恐兰。见兰怡然自得。乃屈膝而礼拜云。珠欺王是家舅。 令往韦乡山就之。推此处以相奉。尔后三年忽闻车骑隐隐。从者弥峰。俄而有人着帻称珠欺王通。既前从其妻子男女等二十三人。并形貌端正有逾于世。既至兰所叙暄凉讫。兰问住在何处。答云。乐安县韦乡山。久服风问。今与家累仰投。 乞受归戒。兰即授之。受法竟。^8□钱一万蜜二器。辞别而去。便闻鸣笳动吹响振山谷。兰禅众十余共所闻见。晋元熙中卒于山室。春秋八十有三矣。
宋伪魏平城有释玄高。姓魏。本名灵育。凭翊万年人也。母冠氏本信外道。
始适魏氏。首孕一女。即高之长姊。生便信佛。乃为母祈愿。愿门无异见得奉大法。母以伪秦弘始三年。梦见胡僧散华满室。觉便寤胎。至四年二月八日生男。
家内忽有异香。及光明照壁。迄旦乃息。母以儿生瑞兆。因名灵育。时人重之。
复称世高。年十二辞亲入山。久之未许。异日有一书生寓高家宿。云欲入中常山隐。父母即以高凭之。是夕咸见村人共相祖送。明旦村人并来候高。父母云。昨已相送。今复觅耶。村人云。都不知行。岂容已送。父母方寤昨之迎送乃神人也。高既背俗乖世。改名玄高。聪□生知学不加思。至年十五已为山僧说法。受戒已后专精禅律。闻关中有浮陀跋禅师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师之。旬日之中妙通禅法。跋陀叹曰。善哉佛子。乃能深寤如此。于是卑颜推逊不受师礼。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崖。学徒百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足。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是时乞伏炽槃跨有陇西。西接凉土。常有学徒三百余人。有玄绍者。秦州陇西人。学究诸禅。神力自在。手指出水供高洗漱。其水香净倍异于常。每得非世华香以献三宝。灵异如绍者又十一人。绍后入堂术山蝉蜕而逝。后共昙弘乃向河南。国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沮渠蒙逊深相敬事。集会英宾发高胜解。时西海有樊僧印。亦从高受学。志狭量褊得少为足。便谓已得罗汉顿尽禅门。高乃密以神力。
令印于定中备见十方无极世界诸佛所说法门不同。印于一夏寻其所见永不能尽。
方知定水无底。大生愧惧。时魏虏托跋焘僣据平城。军侵凉境。焘舅阳平王拄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法化。伪太子托跋晃事高为师。晃一时被谗为父所疑。乃告高曰。空罗枉苦何由得脱。高令作金光明斋七日恳忏。焘乃梦见其祖及父皆执剑烈威问。汝何故信谗言枉疑太子。焘惊寤。大集群臣说神告以所梦。诸臣咸言。太子无过。实如皇灵降诘。焘于太子无复疑焉。盖高诚感之力也。时崔皓冠天师并先得宠于焘。恐晃篡弑之日夺其威柄。乃谮云。太子前事实有谋心。
但结高公道术。故令先帝降梦如此物论事迹稍形。若不诛除必为巨害。焘遂纳之。勃然大怒。即敕收高。高先尝密语弟子云。佛法应衰。吾与崇公当其祸首。 于是闻者莫不慨然。时有凉州沙门释慧崇。是伪魏尚书韩万德之门师。德既次于高。亦被疑阻。至伪太平五年九月。高与崇公俱被幽絷。其月十五日就祸卒于平城之东隅。春秋四十有三。是岁宋元嘉二十一年也。当尔之夕门人莫知。是夜三更忽见光绕高先所住处塔三匝还入禅窟中。因闻光中有声云。吾已逝矣。诸弟子方知已化。哀号痛绝。既而迎尸于城南旷野。沐浴迁殡。兼营理崇公。别在异处。一都道俗无不嗟骇。弟子玄畅时在云中。去魏都六百里。旦忽见一人告之以变。仍给六百里马。于是扬鞭而返。晚间至都。见师已亡。悲恸断绝。因与同学共泣曰。法今既灭颇复兴。不如脱更兴。请和上起坐。和上德匪常人。必当照之矣。言毕高两眼稍开光色还悦。体通汗香。须臾起坐谓弟子曰。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然。但念汝等不久复应如我耳。唯有玄畅当得南度。汝等死后法当更兴。善自修心无令中悔。言已便卧即绝也。明旦迁柩欲阇维之。国制不许。于是营顿即窆。道俗悲哀号泣望断。有沙门法达。为伪国僧正。钦高日久未获受业。忽闻徂化因而哭曰。圣人去世。当复何依。累日不食。常呼高上圣人自在。何能不一现。应声见高飞空而至。达顶礼求哀。愿见救护。高曰。君业重难救。当可如何。自今以后依方等苦悔。当得轻受。达曰。脱得苦报愿见矜救。高曰。不忘一切宁独在君。达又曰。法师与崇公并生何处。高曰。吾愿生恶世救护众生。即己还生阎浮。崇公常祈安养。已果心矣。达又问。不审法师已阶何地。 高曰。我诸弟子自有知者。言讫奄然不见。达密访高诸弟子。咸云。是得忍菩萨。至伪太平七年。托跋焘果毁灭佛法。悉如高言。
宋蜀安乐寺有释普恒。姓郭。蜀郡成都人也。为儿童时。尝于日光中见圣僧在云中说法。向家人叙之。并未信语。后苦求出家。止治下安乐寺。独处一房不立眷属。习靖业禅。善入出住。与蜀韬律师为同意。自说入火光三昧。光从眉直下至金刚际。于光中见诸色像。先身业报颇亦朗了。宋升明时人谓是戏言。将终之日微有病相。唯缘家一奴看之。明旦平坐而卒。手屈三指。拭捋随申申已还屈。生时体黑。死已鲜白。于是大众依得道法阇维。□薪始然。便有五色烟起。
殊香芬馥。州将玉玄载。乃为之赞曰。
大觉渺无像悬应贵忘靖一念会道场空过万劫永信心虚东想遇圣藻西影妙趣澄三界传神四禅境俗物故参差真性理恒炳韬光寄浮世遗德方化迥齐邺西龙山云门寺释僧稠。姓孙。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瘿陶焉。性爱纯懿孝信知名。而勤学世典备通经史。而道机潜扣欻厌世烦。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初从道房禅师受习止观。次于赵州障洪山道明禅师所受十六特胜法。尝於鹊山静处感神来娆。抱肩筑腰气嘘顶上。稠以死要心因证深定。九日不起。后从定觉。情想澄然究略世间。令无乐者。便诣少林寺祖师三藏呈己所证。跋陀曰。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第一矣。乃更授深要。即住嵩岳寺。僧有百人泉水才足。忽见妇人弊衣挟帚却坐阶上听僧诵经。众不测为神人也。便诃遣之。妇有愠色。以足蹋泉立竭。身亦不现。众以告稠。稠呼优婆夷。三呼乃出。便谓神曰。众僧行道宜加拥护。妇人以足拨于故泉。水即上涌。时共深异威仪如此。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触。各散而去。一时忽有仙经两卷在于床上。稠曰。我本修佛道。岂拘域中长生者乎。须臾自失。其感幽显皆此类也。又移怀州马头山。魏孝明宿承令德前后三召。乃固辞不赴。又移北转常山。定州刺史娄睿彭城王高攸等。请至受法。道俗奔赴礼贶填充。为名利所缠者。说偈止之。悉皆俭素。齐文宣天保二年下诏曰。
久闻风德常思言遇。今敕定州今师赴邺教化群生义无独善。希即荷锡暂游承明思欲弘宣至道济斯苦攘。至此之日脱须还山。当任东西无所留絷。稠居山积稔业济一生。闻有敕召绝无承命。苦相敦喻方遂允请。即日拂衣将出山阙两岫忽然惊震。响声悲切骇扰人畜禽兽飞走。如是三日。稠顾曰。慕道怀仁触类斯在。岂非爱情易守放荡难持耶。乃不约事留杖策漳滏。帝躬举大驾出郊迎之。天下归善。皆由稠矣。又于云门山寺。所住禅窟前有深坑。见被毛之人伟而胡貌。置釜然火。水将沸涌。俄有大蟒。从水中出。欲入釜内。稠以足拨之。蟒遂入水。毛人亦隐。其夜因致男子神来。顶拜稠云。弟子有儿。岁岁为恶神所啖。儿子等惜命不敢当。弟子衰老将死。故自供食。蒙师护故得免斯难。稠索水潠之。奄成云雾。时或谗稠于宣帝以倨傲无敬者。帝大怒自来加害。稠冥知之。生来不至僧厨。忽无何而到云。明有大客至。多作供设。至夜五更先备牛舆。独往谷口。去寺二十余里。孤立道侧。须臾帝至。怪问其故。稠曰。恐身不净秽污伽蓝在此候耳。帝下马礼伏愧悔无已。谓尚书令杨遵彦曰。如此真人何可毁谤也。乃躬负稠身往寺。稠声折不受。帝曰。弟子负师遍天下未足谢愆。因谓曰。弟子前身曾作何等。答曰。作罗刹王。是以今犹好杀。即咒盆水令帝自视。见其形影如罗刹像焉。每年元日常问一岁吉凶。后至天保十年云。今年不能好。文宣不悦。帝问师复何如。答曰。贫道亦不久。至十月帝崩。明年即是齐乾明元年。四月十三日辰时。绝无患恼。端坐卒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一。当终之时异香满寺。闻者悚神。
敕慰殷勤。令依中国阇维之法。四部弥山人兼数万。香柴千计。日正中时以火焚之。道俗哀恸哭响流川。登有白鸟数百裴回烟上悲鸣相切。移时乃逝。仍于寺之西北建以砖塔。每有灵景异香应于道俗。康存之日宣帝谓稠曰。弟子未见佛之灵异。颇得睹不。稠曰。此非沙门所宜。帝遂强之。乃投袈裟于地。帝使数十人举之不能得动。稠命沙弥取之。初无重焉。因尔笃信弥厚(右此四验出梁高僧传)。
隋益州响应山寺释法进。不知氏族。为辉禅师弟子。常于竹林坐禅。有四老虎绕于左右。师语勿泄其相也。师后教为水观。家人取柴。见绳床上有好清水。
拾两白石安着水中。进暮还寺弥觉背痛。具问家人。云安石子。语令明往所除此石。及旦进禅。家人还见如初清水。即除石子。所苦便愈。因尔习定不出此山。
开皇中蜀王秀临益州。妃患请进治损。后辞还山。王及妃躬送向山。王及妃见进足离地四五寸。以大业十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此山。
唐长安普光寺僧慧融。字圆照。俗姓张氏。南阳人也。幼而精进不犯微恶。
少年落发。即乐禅伍。尝隐居泰山。后奉敕追入京住普光寺。时游终南山。或来或往。尝登山逢雪深厚。不能得进。忽有一虎近前弭耳俯伏。慧融知其意。乃乘之。虎遂负融而上。常有双鸟于山林中前行引路。至永徽初迁神于本寺。寺僧于慧融房舍上。见五色光起。及于山焚身。肌骨总销。唯心不烂(右此二验出唐高僧传)。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四
述意部引证部头陀部利益部禅定部述意部第一夫神通胜业非定不生。无漏慧根非静不发。故经曰。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心在一缘是三昧相。书亦有言。当使形如枯木。心若死灰。不充诎于富贵。不陨获于贫贱。栖神冥汉之内。遗形尘埃之表。故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意片时即名烦恼罗刹。所以昙光释子降猛虎于漆前。螺髻仙人宿巢禽于顶上。是知大士常修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不舍道法现凡夫事。又能观察此身。从头至足三十六物八万户虫。不净无常苦空非我。但众生心性譬若猕猴戏跳攀缘欢娱奔逸。不能冥目束体端心勤意。刚强难化□戾不调。习近五尘流转三界。黏外道之黐。贯天魔之杖。于是永沦苦海长坠崄狱。皆由放散情虑扰乱心神。似风里之灯。譬波中之月。摇漾轻动。浮游泛滥。影既不现。照岂得明。所以众恶赖此而兴。诸善由斯并废。良由不修断惑。常起贪瞋。未服无知偏多乐受。遂令禅定之惑重沓争来。妨静之缘交加竞集。五盖覆心禅门已闭。六尘在念乱想常驰。类狂象之无钩。似戏猿之得树。故须念念策心新新集起。岂前念皆恶。遂克苦而静尘。后念起善。便纵意而扬恶。所以论美四时经叹一虑。然后方能正想革绝凡怀。若违此理圣亦不可。今万境森罗不能自触。要须因倚诸根内想感发。何以知然。今有心感于内事发于外。惑缘于外起染于内。故知内外相资表里递用。君臣心识不可备舍。故经云。心王若正则六臣不邪。识意昏沈则其主不明。今悔六臣当各惭愧制驭六根不令驰散也。
引证部第二如法句经心意品说云。昔佛在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云欲。目色耳声鼻香口味身受心法。身静意游曾无宁息。
十二年中不能得道。佛知可度。化作沙门。往至其所。树下共宿。须臾月明。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与龟相逢。便欲啖龟。龟缩其头尾及其四脚藏于甲中。不能得啖。水狗小远。复出头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脱。于是道人问化沙门。此龟有护命之铠。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门答言。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死无端。轮转五道苦恼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励求灭度安。于是化沙门即说偈言。 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又求离牢狱经云。时有阿育王弟。名善容(亦名违陀首只)入山游猎。见诸梵志裸形苦行而无所得。王弟见而问曰。汝在此行道。有何患累而无成办。梵志报曰。坐有群鹿数共合会。我见心动不能自制。王子闻已。时生恶念。此等梵志。服风食气气力羸惙。犹有淫欲过患不除。释子沙门。饮食甘美在好床坐。衣服随时香华自熏。岂得无欲。时阿育王闻弟有此议论。即怀忧戚。吾唯有一弟。
忽生邪见。恐永迷没。我当方宜除其恶念。即还宫内敕诸伎女。各自庄严。至善容所共相娱乐。预敕大臣。吾有所图。若我敕卿杀善容者。卿等便谏。须待七日随王杀之。时诸伎女即往娱乐。未经时顷王躬自往。语弟云。何为将吾伎女妻妾恣意自娱。夺其威怒以轮掷空。召诸大臣即告之曰。卿等知不。吾未衰老。亦无外寇强敌来侵境者。吾曾闻古昔诸贤有此谚言。夫人有福四海归伏福尽德薄肘腋叛离。如我自察未有斯变。然我弟善容诱吾伎女妻妾纵情自恣。事既如是岂有我乎。汝等将去诣市杀之。诸臣谏曰。唯愿大王听臣微言。唯有此一弟。又少息胤无继嗣者。愿听七日为王求依王命。时王默然听臣所谏。王复宽恩。敕语诸臣。
命听王子。着吾服饰。天冠威容如吾不异。内吾宫里作唱伎乐。共娱乐之。复敕一臣自今日始着铠持杖。拔好利剑。往语善容王子曰。知期七日终正。尔当到努力开割五欲自娱。今不自适死后有悔。恨亦无益。一日过已臣复往语。余有六日。如是次第乃至一日。臣往白言。王子当知。六日已过唯明日在。当就于死。
努力恣情。五欲自娱。至七日到王遣使问。云何王子七日之中。意志自由快乐不乎。弟报王曰。大王当知。不见不闻有何快乐。王问弟曰。着吾服饰入吾宫殿。 众伎自娱食以甘美。何以面欺不见不闻不快乐耶。弟白王言。应死之人。虽未命绝与死何异。当有何情着于五欲。王告弟曰。咄愚所启。汝今一身忧虑百端。一身断灭在欲不乐。岂况沙门忧念三世。一身死坏复受一身。亿百千世。身身受苦无量患恼。虽出为人与他走使。或生贫家衣食穷乏。念此辛酸故出家为道。求于无为度世之要。设不精勤当复更历劫数之苦。是时王子心开意解。前白王言。今闻王教乃得惺寤。生老病死实可厌患。愁忧苦恼流转不息。唯愿大王。见听为道。谨慎修行。王告弟曰。宜知是时。弟即辞王出为沙门。奉持禁戒昼夜精勤。
遂得阿罗汉果。六通清彻无所挂碍。
又阿育王传云。阿育王闻弟得道。深心欢喜。稽首礼敬。请长供养。既厌世苦不乐人间。誓依林野以养余命。阿育王即使鬼神于自城内为造山水。山高数十丈。断绝人物不得往来。乃应王命率舍衣资。造石像一躯。身高丈六。即于山龛石室供养其弟。此山及像今并存焉。
头陀部第三夫五欲盖缠并是禅障。既能除弃。其静。堪能修道。故此章内。具明十二头陀之行。少欲知足无过此等。西云头陀。此云抖^7□。能行此法即能抖^7□烦恼去离贪着。如衣抖^7□能去尘垢。是故从喻为名。故名头陀。经论别明。各云十二。通别总论。合有十六。如衣中有四。食中有六。处中有六。故合十六。衣中四者。一粪埽衣。二毳衣。三纳衣。四三衣。食中六者。一乞食。二次第乞食。
三不作余食法食。四一坐食。五一团食。亦名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处中六者。一阿兰若处。二在冢间。三在树下。四在露地。五是常坐。六是随坐。就此十六隐显离合。故说十二。如衣中四者。依四分律及智度论。同唯说二。一着纳衣。二着三衣。不论余二。依涅槃经。衣中说三。一着粪埽衣。二着毳衣。三畜三衣。不论纳衣。食中六者。涅槃说三。所谓乞食。一坐食。一团食。所以不说次等乞者。以能如法乞食之时。必有次第。故不别说。但能一团一坐食。自然不作余食法中后饮浆。故不别说。四分律中。说食有四。三种同前。加次第乞。智度论中。说食有五。不说不作余食法食。处中六者。依智度论说五。除却随坐。
涅槃及律。皆具说六。今依诸部通有十六也。
又十住毗婆沙论。十二头陀名体稍别。一尽形乞食。二受阿练若。三着粪埽衣。四一坐食。五常坐。六食后不受非时饮。七但有三衣。八毳衣。九随敷坐。
十树下住。十一空地住。十二死人间住。第一尽形乞食有十种利。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众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三若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我当勤进令善住施。作已乃食。四随顺佛教故。五易满易养。六行破憍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余有修善法者亦当效我。九不与男子大小有诸因缘事。十次第乞食故。于众生中生平等心即种助一切智。
第二受阿练若处亦有十利。一自在来去。二无我无我所。三随意所住无有障碍。四心转乐习阿练若住处。五住处少欲少事。六不惜身命为具足功德故。七远离众闹语故。八虽行功德不求恩报。九随顺禅定易得一心。十于空处住易生无障碍想。
第三着粪埽衣亦有十利。一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现乞衣相。
三亦不方便说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衣亦不忧。六得亦不喜。
七贱物易得无有过患。八顺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粗衣数中。十不为人所贪着。
第四一坐食亦有十利。一无有求第。二食疲苦二于所受轻少。三无所用疲苦。四食前无疲苦。五入在细行食法。六食消后食。七少防患。八少疾病。九身体轻便。十身受快乐。 第五常坐亦有十利。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眠睡乐。三不贪卧具乐。四无卧时胁着席苦。五不随身欲。六易得坐禅。七易读诵经。八少睡眠。九身轻易起。十求坐卧具衣服心薄。
第六食后不受非时饮亦有十利。一不多食。二不满食。三不贪美味。四少所求欲。五少妨患。六少疾病。七易满。八易养。九知足。十坐禅读经身不疲极。
第七但有三衣亦有十利。一于三衣外无求受疲苦。二无有守护疲苦。三所畜物少。四唯身所着为足。五细戒行。六行来无累。七身体轻便。八随顺阿练若处住。九处处所往无所顾惜。十随顺道行。
第八受毳衣亦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则易。六染时亦易。七少有虫坏。八难坏。九更不受余衣。十不失求道。
第九随坐亦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坐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恼。五少欲。六少事。七随得而用。八少用则少务。九不起诤讼因缘。十不夺他所用。
第十树下坐亦有十利。一无有求房舍疲苦。二无有求坐卧具疲苦。三无有所爱疲苦。四无有受用疲苦。五无处名字。六无斗诤事。七随顺四依法。八少而易得无过。九随顺修道。十无众闹行。
第十一死人间住亦有十利。一常得无常想。二常得死想。三常得不净想。四常得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常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悲心。七远离戏调。八心常厌离。九勤行精进。十能除怖畏。
第十二空地坐亦有十利。一不求树下。二远离我所有。三无有诤讼。四若余去无所顾惜。五少戏调。六能忍风雨寒热蚊虻毒虫等。七不为音声刺棘所刺。八不令众生瞋恨。九自亦无有恨。十无众闹行处。
又宝梁经云。佛告迦叶。比丘若欲至阿兰若处。当思八法。何等为八。一我当舍身。二应当舍命。三当舍利养。四离一切所爱乐处。五于山间死当如粗死。
六阿兰若处当受阿兰行。七当以法自活。八非以烦恼自治。
利益部第四如大宝积经云。菩萨修定复有十法不与二乘共。何等为十。一修定无有吾我。具足如来诸禅定故。二修定不味不着。舍离染心不求己乐。三修定具诸通业。为知众生诸心行故。四修定为知众心。度脱一切诸众生故。五修定行于大悲。断诸众生烦恼结故。六修定诸禅三昧。善知入出过于三界故。七修定常得自在。具足一切诸善法故。八修定其灭。胜于二乘诸禅三昧故。九修定常入智慧。
过诸世间到彼岸故。十修定能兴正法。绍隆三宝使不断绝故。如是定者。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又六度集经云。复有四种禅定具足智慧。何等为四。一常乐独处。二常乐一心。三求禅及通。四求无碍佛智。
又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住于宴坐。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其心不浊。二住不放逸。三诸佛爱念。四信正觉行。五于佛智不疑。六知恩。七不谤正法。八善能防禁。九到调伏地。十证四无碍。
又佛言。若有菩萨爱乐空闲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省世事务。二远离愦闹。三无有违诤。四住无恼处。五不增有漏。六不起诤讼。七安住静默。八随顺相续解脱。九速证解脱。十施功而得三昧。
又佛言。若有菩萨能与禅相应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三无诸悔热。四守护诸根。五得食喜乐。六远离爱欲。七修禅不定。八解脱魔罥。九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又佛言。若有菩萨乐于头陀乞食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摧我慢幢。二不求亲爱。三不为名闻。四住在圣种。五不谄不诳不现异相。又不傲慢。六不自高举。七不毁他人。八断除爱恚。九若入人家不为饮食而行法施。十有所说法为人信受。
又智度论云。三昧有二种。一佛。二菩萨。是诸菩萨于菩萨三昧中得自在。
非佛三昧。如诸佛要集经中说云。文殊尸利欲见佛集不能得到。诸佛各还本处。
文殊尸利到诸佛集处。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于三昧。文殊尸利入礼佛足已。白佛言。云何此女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尸利。汝觉此女人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尸利即弹指觉之而不可觉。以大声唤亦不可觉。捉手牵亦不可觉。又以神足动大千世界犹亦不觉。文殊尸利白佛言。世尊。我不能令觉。是时佛放大光明照下方世界。是中有一菩萨。名弃诸盖。即时从下方出来到佛所。 头面礼佛足一面立。佛告弃诸盖菩萨。汝觉此女人。即时弹指。此女从三昧起。
文殊尸利白佛。以何因缘我动三千大千世界不能令此女起。弃诸盖菩萨一弹指便从三昧起。佛告文殊尸利。汝因此女人初发菩提意。是女人因弃诸盖菩萨初发菩提意。以是故。汝不能令觉。汝于诸佛三昧中功德未满。是弃诸盖菩萨于三昧中得自在。佛三昧中始少多入而未得自在故耳。
禅定部第五如禅秘要经云。阿练若比丘因五种事发狂。一者因乱声。二者因恶名。三者因利养。四者因外风。五者因内风。尔时世尊而说祝曰。
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南无摩诃梨师毗阇罗阇谒咄陀达陀娑满驮跋阇逻翅(久驰反)
陀逻崛荼誓荼遮利遮利摩诃遮利吁摩利吁摩勒翅(久驰反)
悉耽鞞阇鞞阿阇鞞利究匊匊翅(久驰反)萨婆陀罗尼翅(久驰反)
阿扇(叔看反)提摩俱摩诣吁弥吁弥摩呵摩娑祸呵尔时世尊说此咒已。告舍利弗。如此神咒过去无量诸佛所说。我今现在亦说此咒。未来弥勒贤劫菩萨亦当宣说。如此神咒功德如自在天。能令后世五百岁中诸恶比丘得净心意。调和善治四大增损。亦治心内四百四病四百四脉所起坏界九十八使性欲种子。亦治业障犯戒诸恶永尽无余。此名善治七十二种病忧恼陀罗尼。亦名拔五种阴无明根本陀罗尼。亦名现前见一切佛及诸声闻为说真法破诸法使。
感应缘(略引六验) 晋沙门支昙兰宋沙门释玄高宋沙门释普常齐沙门释僧稠隋沙门释法进唐沙门释慧融晋始丰赤城山有支昙兰。青州人。蔬食乐禅读诵三十万言。晋太元中游剡。 后憩始丰赤城山。见一处林泉清旷而居之。经于数日。忽见一人长数丈。呼兰令去。又见诸异形禽兽以恐兰。见兰怡然自得。乃屈膝而礼拜云。珠欺王是家舅。 令往韦乡山就之。推此处以相奉。尔后三年忽闻车骑隐隐。从者弥峰。俄而有人着帻称珠欺王通。既前从其妻子男女等二十三人。并形貌端正有逾于世。既至兰所叙暄凉讫。兰问住在何处。答云。乐安县韦乡山。久服风问。今与家累仰投。 乞受归戒。兰即授之。受法竟。^8□钱一万蜜二器。辞别而去。便闻鸣笳动吹响振山谷。兰禅众十余共所闻见。晋元熙中卒于山室。春秋八十有三矣。
宋伪魏平城有释玄高。姓魏。本名灵育。凭翊万年人也。母冠氏本信外道。
始适魏氏。首孕一女。即高之长姊。生便信佛。乃为母祈愿。愿门无异见得奉大法。母以伪秦弘始三年。梦见胡僧散华满室。觉便寤胎。至四年二月八日生男。
家内忽有异香。及光明照壁。迄旦乃息。母以儿生瑞兆。因名灵育。时人重之。
复称世高。年十二辞亲入山。久之未许。异日有一书生寓高家宿。云欲入中常山隐。父母即以高凭之。是夕咸见村人共相祖送。明旦村人并来候高。父母云。昨已相送。今复觅耶。村人云。都不知行。岂容已送。父母方寤昨之迎送乃神人也。高既背俗乖世。改名玄高。聪□生知学不加思。至年十五已为山僧说法。受戒已后专精禅律。闻关中有浮陀跋禅师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师之。旬日之中妙通禅法。跋陀叹曰。善哉佛子。乃能深寤如此。于是卑颜推逊不受师礼。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崖。学徒百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足。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是时乞伏炽槃跨有陇西。西接凉土。常有学徒三百余人。有玄绍者。秦州陇西人。学究诸禅。神力自在。手指出水供高洗漱。其水香净倍异于常。每得非世华香以献三宝。灵异如绍者又十一人。绍后入堂术山蝉蜕而逝。后共昙弘乃向河南。国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沮渠蒙逊深相敬事。集会英宾发高胜解。时西海有樊僧印。亦从高受学。志狭量褊得少为足。便谓已得罗汉顿尽禅门。高乃密以神力。
令印于定中备见十方无极世界诸佛所说法门不同。印于一夏寻其所见永不能尽。
方知定水无底。大生愧惧。时魏虏托跋焘僣据平城。军侵凉境。焘舅阳平王拄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法化。伪太子托跋晃事高为师。晃一时被谗为父所疑。乃告高曰。空罗枉苦何由得脱。高令作金光明斋七日恳忏。焘乃梦见其祖及父皆执剑烈威问。汝何故信谗言枉疑太子。焘惊寤。大集群臣说神告以所梦。诸臣咸言。太子无过。实如皇灵降诘。焘于太子无复疑焉。盖高诚感之力也。时崔皓冠天师并先得宠于焘。恐晃篡弑之日夺其威柄。乃谮云。太子前事实有谋心。
但结高公道术。故令先帝降梦如此物论事迹稍形。若不诛除必为巨害。焘遂纳之。勃然大怒。即敕收高。高先尝密语弟子云。佛法应衰。吾与崇公当其祸首。 于是闻者莫不慨然。时有凉州沙门释慧崇。是伪魏尚书韩万德之门师。德既次于高。亦被疑阻。至伪太平五年九月。高与崇公俱被幽絷。其月十五日就祸卒于平城之东隅。春秋四十有三。是岁宋元嘉二十一年也。当尔之夕门人莫知。是夜三更忽见光绕高先所住处塔三匝还入禅窟中。因闻光中有声云。吾已逝矣。诸弟子方知已化。哀号痛绝。既而迎尸于城南旷野。沐浴迁殡。兼营理崇公。别在异处。一都道俗无不嗟骇。弟子玄畅时在云中。去魏都六百里。旦忽见一人告之以变。仍给六百里马。于是扬鞭而返。晚间至都。见师已亡。悲恸断绝。因与同学共泣曰。法今既灭颇复兴。不如脱更兴。请和上起坐。和上德匪常人。必当照之矣。言毕高两眼稍开光色还悦。体通汗香。须臾起坐谓弟子曰。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然。但念汝等不久复应如我耳。唯有玄畅当得南度。汝等死后法当更兴。善自修心无令中悔。言已便卧即绝也。明旦迁柩欲阇维之。国制不许。于是营顿即窆。道俗悲哀号泣望断。有沙门法达。为伪国僧正。钦高日久未获受业。忽闻徂化因而哭曰。圣人去世。当复何依。累日不食。常呼高上圣人自在。何能不一现。应声见高飞空而至。达顶礼求哀。愿见救护。高曰。君业重难救。当可如何。自今以后依方等苦悔。当得轻受。达曰。脱得苦报愿见矜救。高曰。不忘一切宁独在君。达又曰。法师与崇公并生何处。高曰。吾愿生恶世救护众生。即己还生阎浮。崇公常祈安养。已果心矣。达又问。不审法师已阶何地。 高曰。我诸弟子自有知者。言讫奄然不见。达密访高诸弟子。咸云。是得忍菩萨。至伪太平七年。托跋焘果毁灭佛法。悉如高言。
宋蜀安乐寺有释普恒。姓郭。蜀郡成都人也。为儿童时。尝于日光中见圣僧在云中说法。向家人叙之。并未信语。后苦求出家。止治下安乐寺。独处一房不立眷属。习靖业禅。善入出住。与蜀韬律师为同意。自说入火光三昧。光从眉直下至金刚际。于光中见诸色像。先身业报颇亦朗了。宋升明时人谓是戏言。将终之日微有病相。唯缘家一奴看之。明旦平坐而卒。手屈三指。拭捋随申申已还屈。生时体黑。死已鲜白。于是大众依得道法阇维。□薪始然。便有五色烟起。
殊香芬馥。州将玉玄载。乃为之赞曰。
大觉渺无像悬应贵忘靖一念会道场空过万劫永信心虚东想遇圣藻西影妙趣澄三界传神四禅境俗物故参差真性理恒炳韬光寄浮世遗德方化迥齐邺西龙山云门寺释僧稠。姓孙。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瘿陶焉。性爱纯懿孝信知名。而勤学世典备通经史。而道机潜扣欻厌世烦。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初从道房禅师受习止观。次于赵州障洪山道明禅师所受十六特胜法。尝於鹊山静处感神来娆。抱肩筑腰气嘘顶上。稠以死要心因证深定。九日不起。后从定觉。情想澄然究略世间。令无乐者。便诣少林寺祖师三藏呈己所证。跋陀曰。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第一矣。乃更授深要。即住嵩岳寺。僧有百人泉水才足。忽见妇人弊衣挟帚却坐阶上听僧诵经。众不测为神人也。便诃遣之。妇有愠色。以足蹋泉立竭。身亦不现。众以告稠。稠呼优婆夷。三呼乃出。便谓神曰。众僧行道宜加拥护。妇人以足拨于故泉。水即上涌。时共深异威仪如此。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触。各散而去。一时忽有仙经两卷在于床上。稠曰。我本修佛道。岂拘域中长生者乎。须臾自失。其感幽显皆此类也。又移怀州马头山。魏孝明宿承令德前后三召。乃固辞不赴。又移北转常山。定州刺史娄睿彭城王高攸等。请至受法。道俗奔赴礼贶填充。为名利所缠者。说偈止之。悉皆俭素。齐文宣天保二年下诏曰。
久闻风德常思言遇。今敕定州今师赴邺教化群生义无独善。希即荷锡暂游承明思欲弘宣至道济斯苦攘。至此之日脱须还山。当任东西无所留絷。稠居山积稔业济一生。闻有敕召绝无承命。苦相敦喻方遂允请。即日拂衣将出山阙两岫忽然惊震。响声悲切骇扰人畜禽兽飞走。如是三日。稠顾曰。慕道怀仁触类斯在。岂非爱情易守放荡难持耶。乃不约事留杖策漳滏。帝躬举大驾出郊迎之。天下归善。皆由稠矣。又于云门山寺。所住禅窟前有深坑。见被毛之人伟而胡貌。置釜然火。水将沸涌。俄有大蟒。从水中出。欲入釜内。稠以足拨之。蟒遂入水。毛人亦隐。其夜因致男子神来。顶拜稠云。弟子有儿。岁岁为恶神所啖。儿子等惜命不敢当。弟子衰老将死。故自供食。蒙师护故得免斯难。稠索水潠之。奄成云雾。时或谗稠于宣帝以倨傲无敬者。帝大怒自来加害。稠冥知之。生来不至僧厨。忽无何而到云。明有大客至。多作供设。至夜五更先备牛舆。独往谷口。去寺二十余里。孤立道侧。须臾帝至。怪问其故。稠曰。恐身不净秽污伽蓝在此候耳。帝下马礼伏愧悔无已。谓尚书令杨遵彦曰。如此真人何可毁谤也。乃躬负稠身往寺。稠声折不受。帝曰。弟子负师遍天下未足谢愆。因谓曰。弟子前身曾作何等。答曰。作罗刹王。是以今犹好杀。即咒盆水令帝自视。见其形影如罗刹像焉。每年元日常问一岁吉凶。后至天保十年云。今年不能好。文宣不悦。帝问师复何如。答曰。贫道亦不久。至十月帝崩。明年即是齐乾明元年。四月十三日辰时。绝无患恼。端坐卒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一。当终之时异香满寺。闻者悚神。
敕慰殷勤。令依中国阇维之法。四部弥山人兼数万。香柴千计。日正中时以火焚之。道俗哀恸哭响流川。登有白鸟数百裴回烟上悲鸣相切。移时乃逝。仍于寺之西北建以砖塔。每有灵景异香应于道俗。康存之日宣帝谓稠曰。弟子未见佛之灵异。颇得睹不。稠曰。此非沙门所宜。帝遂强之。乃投袈裟于地。帝使数十人举之不能得动。稠命沙弥取之。初无重焉。因尔笃信弥厚(右此四验出梁高僧传)。
隋益州响应山寺释法进。不知氏族。为辉禅师弟子。常于竹林坐禅。有四老虎绕于左右。师语勿泄其相也。师后教为水观。家人取柴。见绳床上有好清水。
拾两白石安着水中。进暮还寺弥觉背痛。具问家人。云安石子。语令明往所除此石。及旦进禅。家人还见如初清水。即除石子。所苦便愈。因尔习定不出此山。
开皇中蜀王秀临益州。妃患请进治损。后辞还山。王及妃躬送向山。王及妃见进足离地四五寸。以大业十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此山。
唐长安普光寺僧慧融。字圆照。俗姓张氏。南阳人也。幼而精进不犯微恶。
少年落发。即乐禅伍。尝隐居泰山。后奉敕追入京住普光寺。时游终南山。或来或往。尝登山逢雪深厚。不能得进。忽有一虎近前弭耳俯伏。慧融知其意。乃乘之。虎遂负融而上。常有双鸟于山林中前行引路。至永徽初迁神于本寺。寺僧于慧融房舍上。见五色光起。及于山焚身。肌骨总销。唯心不烂(右此二验出唐高僧传)。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