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叙州郡第一叙事《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日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亦曰宫州,又曰齐州。)东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东曰阳州。天下九州,内效中域,以尽地化。《邹子》曰:中国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赤县内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州者九,谓之九州,有裨海环之。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尚书》曰:禹别九州,九州攸同。(尧遭洪水,使禹治之。至舜即位,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始置十二州。禹受命,复为九州。殷汤受命,因夏九州也。《河图》曰:《九州殊题》:水泉刚柔各异。青徐角羽集,宽舒迟,人声缓,其泉酸以咸。荆扬角徵会,气漂轻,人声急,其泉酸为苦。梁州商徵接,刚勇漂,人声骞,其泉苦以辛。兖豫宫徵合,平静有虑,人声喘,其泉甘以苦。雍冀合商羽,端??烈,人声捷,其泉辛以咸。)《舆地志》曰:至周成王时,周公作辅,定官分职,改禹九州。以徐梁合之于青雍,分冀州之域为幽并二州。大司徒之法:五党为州,职方氏掌天下之地,辨九州之国,保章氏掌天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国,皆有分星,以视吉凶。秦始皇并天下,分置三十六郡。(三十六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四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各领县。县万户已上为令,减万户为长。平百越,又置四郡,(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合四十郡。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监侍御史掌监诸郡。汉有天下,王侯郡国并置焉。迄于平帝,户口繁息,凡新置郡国六十七。与秦三十六合一百三。改周雍州曰凉州,复置夏之徐梁二州,而改梁曰益。北置朔方,南有交址,别置二刺史,凡十三部。(凉、益、荆、扬、青、豫、衮、徐、幽、并、冀十一州。交址、朔方二刺史,合十三部。刺史十三人,各掌一州。)《续汉书·郡国志》曰:光武中兴,命并省郡国。明章和至于顺帝,凡郡国一百五,仍为十三部。(河南尹、河东、弘农、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司隶校尉所部也。颍州、汝南、梁国、沛国、陈国、鲁国、豫州刺史所部也。魏郡、钜鹿、常山国、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赵国、渤海、冀州剌史所部也。留阳、东郡、东平国、任城国、太山、齐北国、山阳、济阳、兖州刺史所部也。、东海国、琅邪国、彭城国、广陵、下邳国,徐州剌史所部也。济阳、南平、问原、乐北国、北海国、东莱、齐国、青州刺史所部也。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杜阳、武陵、长沙,荆州刺史所部也。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扬州刺史所部也。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越西、益州、永昌、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益州刺史所部也。陇西、汉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张掖属国、居延属国,凉州刺史所部也。上党、太原、上郡、西河、五原、?中、定襄、雁门、朔方,并州刺史所部也。涿郡、广阳、代郡、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辽东属国,幽州刺史所部也。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址、九真、日南,交州刺史所部也。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一,户六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一,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至桓帝又置三郡,高阳、高凉、博陵是也。灵帝又置三郡,南安、鄱阳、庐陵是也。)《括地志》曰:魏武辅正,吴蜀三方鼎峙,疆埸不定。汉建安中置郡十二;(新兴、乐平、西平、新平、略阳、阴平、带方、谯郡、乐陵、章武、南阳、襄陵是也。又省上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渔阳、庐江等七郡。)文帝受禅,又置七郡,(朝歌、阳平、弋阳、魏兴、新城、义阳、安丰是也。)明帝置六郡;(平公孙度得辽西、辽东、帝方、玄菟、乐浪,又置上庸一郡。)少帝又置平阳一郡,并得汉旧郡国五十四,平蜀得二十郡。(刘备初置郡九:巴东、巴西、榇潼、江阳、文山、汉嘉、朱提、云南、涪陵,并得汉旧巴郡,广汉、犍为、??、越西、益州、汉中、永昌、南安、武都是也。)晋太康平吴之后,天下一统,(平吴得州四:交、广、荆、扬也。郡四十三:孙权置临贺、武昌、朱崖、新安、庐陵五郡,孙亮又置临川、临海、衡阳、湘东四郡,孙休置天门、建平、建安、合浦四郡,孙?告置始安、始兴、邵陵、安成、新昌、武平、九德、吴兴、东阳、桂林、荥阳等十一郡,因立宜阳一郡,并汉十八郡,合四十三郡。)凡州十六。(《太康地记》曰:司、冀、兖、豫、荆、扬、徐、青、幽、并、雍、凉、梁、益、交、广是也。)晋自荡阴败后,羌羯交侵。至于刘曜陷洛阳,于是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秦、营,十二州并沦没矣。後魏孝文帝都洛阳,开拓土宇。明帝熙平元年,凡州四十六,镇十二,郡国二百八十九矣。天平年,凡州六十八。至武定年,凡州一百一十一,郡五百一十九。周明帝受魏禅,至大象二年,凡州二百一十一。隋文帝受周禅,至开皇三年,罢天下郡,其县但隶州而已。九年平陈已后,四海一家。大业三年,罢州为郡,四年大簿,凡郡国一百八十三。唐贞观十三年大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雍、华、同、宜、岐、陇、幽、泾、宁,?州都督府;坊、延,原都督府,灵州都督府;丹,夏都督府;银、孟,胜州都督府;绥、庆、家、蒲、虞、汾、绛、秦、晋、隰、慈、吕、石,潞州都督府;沁、韩、泽,岱州都督府;忻、朔、蔚、云,并州都督府;其、岚、怀,相州都督府;卫、黎、?、邢、霸、博、冀、德、观、深、瀛、沧、定、恒、并、幽、易、妫、檀、平、明,营州都督府;辽、师、昌、崇、桢、威、虢、陕、谷、唐、兖、陈、颍,徐州都督府;滑、泗、谯、豫、毫、密、青、济、濮、莱,齐州都督府;滔、宋、郓、许、冀、曹、海、沂,洛州都督府;郑、汴、汝、襄,夔州都督府;万、开、随、硖、蓬、凤、忠、渠、通、集、兴、利、温、复、合、邓、归,荆州都督府、梁州都督府;均、静、金、巴、商、洋、沦、房、壁、阆、始、梓、资、嘉、陵、果,遂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绵、大、荣、眉、雅、普、翼、茂州都督府;简、向、涂、戎都督府、泸州都督府、?州都督府;冉、笮、维、徼、穹、郎、协、曲、褒、靡、微、姚、仿、州、匡、宗、尹、曾州、乐、钩、昆、阳、光、蕲、申、寿、昌、豪、庐、沔、荆、扬州都督府;除、楚、和,安州都督府;黄,秦州都督府;成、武、渭,兰州都督府;河、鄯、廓、儒、岷、洮、宕、台、桥,梁州都督府;肃、甘、瓜、沙、尹、芳、文,松州都督府;扶、居、岩、奉、雅、丛、远、其、生、诸、真、都、阔、出、老、懿、河、凑、般、钟、匐、厥、器、调、流、迩、率、序、淳,轨洲都督府;漳、津、泣、玉、彭、佑、蛾,叠州都督府;龙、会,潭州都督府;费、江、涪、鄂、郢、润、施、郎、岳,黔州都督府;睦、括、常、抚、郴、台、饶、虔、衡、永、郡、连、婺、道、吉,越州都督府、洪州都督府;袁、杭、宣、湖、苏、歙、辰、至、南、夷、应、琰、庄、祥、充、播、年、恩,高州都督府;循、建、振、昭、韶,广州都督府;罗,崖州都督府;绣、辨、端、新、春、氵沓、窦、邑、潮、贺、封、梧、蒙、即、龙,桂州都督府;廉、宾、药、泉、钦、横、贵、藤、象,交州都督府;儋、雷、峰、融、容、爰,龚州都督府;澄、燕、演、白、景、林、义、智,?州都督府;儋,崖州是也。凡县一千五百五十一。至十四年,西克高昌,又置西州都护府及庭州,并六县。通前凡三百六十州。)依叙之为十道也。
事对【九围百郡】《毛诗》曰:帝命式于九围。《汉书》曰:凡郡国一百三。
【八辅九州】张衡《灵宪》曰:中州含灵,外制八辅。《尚书》曰:禹别九州。
【九有十都】《尚书》曰: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注云:九有,九州也。《尚书大传》曰:五里为邑,十里为都,十都为师,州十一师。
【神州裨县】《河图》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神州。《史记》曰:中国赤县,有裨海环之。
【三辅六郡】《汉书》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都为六郡。
【六辅三河】《汉书》韦昭谓河东、河南、河内为三河,兼三辅,为六辅。
【殊题含类】《河图》曰:《九州殊题》:水泉刚柔各异。《春秋说题辞》曰:州之言殊也。言殊含同类,异其界也。
【凉?徐鲁】《汉书》改雍州为凉州。《尚书》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汉官解诂》曰:凉?黑水,徐鲁惟沂。
赞【萧子显《齐书·郡国志赞》】郡国既建,因州而部;离过十三,合不逾九。分城列邑,名号即阜;迁移区并,代王代有。
河南道第二叙事河南道者,禹贡豫、徐、青、兖四州之域,(《尚书》曰:荆河惟豫州,济河惟兖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海岱惟青州。按《尚书》:兖州西北距河,谓古九河也。九河填塞,今之河北博德、仓、棣等州,即古兖州之地。今为河北道矣。《汉书·天文志》曰:房心为豫州,虚危为青州,奎娄胃为徐州,角亢氐为兖州之分野也。)北距河,东至海,南及淮,西至荆山,尽其地也。河南府,周地也。风雨之所交也,阴阳之和也。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昔周公营洛邑,至平王居之。宋州,宋地也。(古豫州域,)古商邱也。阏伯之墟,周封微子,是为宋也。(《汉书·地理志》云:房心为豫州,宋之分野。)汉代梁孝王都之。青州,齐地也。古爽鸠氏之墟,周封太公于营邱为齐也。(今临淄县。)兖州,鲁地也。(鲁今曲阜县也。按《汉书·地理志》云:奎娄为鲁,属古徐州。)古少昊氏之墟。周封周公,后为鲁侯。陈州,陈地也。(古豫州域。)平王东迁,郑武公居之。(今新郑。)其后韩哀侯灭郑而居其地。(韩贞子初都河北之平阳,哀侯徙焉。)东自豫许,略汝邓而西得河南府之阳翟、福昌、新安,尽韩地也。(按《汉书·地理志》陈、韩、郑,并角亢氐之分野。)汴州,魏地也。魏初居河北,(魏绛徙居安邑。)惠王以安邑近秦,乃徙都焉。(今汴州大梁城是也。)得河南滑州之境,分得韩之郑、豫等数州之东界属于魏也。(《地理志》云:魏,觜Δ参之分野。)
事对【帝台天室】《山海经》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郭璞注曰:举觞宴会,则于此山也。今按:其山在伊阙西南。《史记》曰:周武王曰:“我南望岳鄙,粤瞻伊洛,无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之。
【马坂龙门】戴延之《西征记》曰:次前至黄马坂去计素绪十里。《易乾凿度》曰:禹凿龙门,辟伊阙。
【邙阜洛川】《西山记》:邙山西连东垣,亘阜相属。曹植《洛神赋》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八关四塞】郦元注《水经》曰:汉灵帝以何进为大将军,将五营士屯都亭,置伊阙、函谷、广城、大谷、に辕、旋门、平津、孟津等八关都尉。《洛阳记》曰:左成皋,右函谷,前有伊阙,?背孟津,此四塞之固。
【に辕郏辱阝】阚る《十三州志》曰:に辕道凡十二曲也。今按:在缑氏县东南。《左传》曰:成王定鼎于郏辱阝。 【九坂三川】《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升九阪。郭璞注:今新安县十里有九坂。《史记》曰:秦襄公初以周地置三川郡。
【金谷铜驼】郭缘生《述征生》曰: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源南流经此谷,注谷水。华延隽《洛阳记》曰:两铜驼在宫之南街,东西相向,高九尺。《洛阳记》谓之铜驼街。 【三涂九谷】《左传》曰:四岳、三涂,九州之险。杜预释例曰:三涂,陆浑山名。张衡《东京赋》曰: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方湖曲洛】郦元注《水经》曰:华林园景阳山北经方湖。湖中趣御座石,前建蓬莱山。《穆天子传》: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 【梓泽芝田】刘澄之《宋永初山川记》曰:梓泽,地名,去王城二十四里。曹植《洛神赋》曰: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已上河南府。
【牛兰狐聚】郦元注《水经》曰:牛兰水,出鲁阳县北牛兰山。《汉书》曰:梁县有惮狐之聚。
【黄陂白水】《水经注》曰:黄水积为黄陂,入白水亭城西南。已上汝州。
【虢国虞城】《汉书》曰:陕州,虢国也。又曰:周封太伯后,是为虞公,谓之虞城。
【茅津柏谷】杜预云:茅津在太阳县西。《汉武故事》曰:帝微行至于柏谷。已上陕州。
【石堤金匮】《水经注》曰:石堤山下有祠,遁甲开山图;熊耳山有金匮石室。【鸠里鸿关】汉卫太子东走至湖,藏金鸠里。《水经注》云:汉阙亭东有鸿关。已上虢州。
【北利西平】《十三州志》曰:北利城在上蔡。崔鸿《後燕录》:西平县属汝阴。
【龙泉羊涧】《後汉书》曰:平舆泉有二龙焉。《十三州志》曰:武帝时有白羊出溪涧中。已上豫州。 【西唐南郭】《後汉书》曰:高凤隐西唐山。《周地图记》曰:後魏于南郭城中置南阳郡。
【蓼国谢城】《汉书》曰:湖阳县,故蓼国。《荆州记》曰:棘县有谢城。已上唐州。
【胡国陶丘】《汉书》云:汝阴县故胡国。《晋书》曰:汝阴县有陶丘乡。 【汝坟颍浸】《毛诗》曰:汝坟道化行也。《周礼》曰:正南曰荆州,其浸颍淇。已上颍州。
【炎都楚徙】《帝王世纪》:神农初都陈。《汉书》云:楚顷襄王东徙于陈。
【鸡水狐邱】《水经注》:洧水南出,谓之鸡笼水。《左传》:楚侵陈,克狐邱。已上陈州。
【二颍五都】《成公绥赋》曰:俯临二颍。《魏略》曰: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方城曲洧】《左传》曰:楚国方城以为城。又曰:诸侯伐郑,至于曲洧。已上许州。
【荡渠原圃】《水经注》曰:阴沟出阳武县之荡渠。《左传》曰:郑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
【践土鸿沟】《左传》云:晋文公作王宫于践土。注云:郑地。《汉书》曰:于荣阳下,别河东南为鸿沟。已上郑州。 【逢泽汴渠】《汉书》曰:逢泽在开封东北。《史记》曰:秦孝公使公子会诸侯于逢泽。《西征记》曰:仓坦城南临汴渠。
【羊湖沙海】《述征记》曰:汴南董生,引汴水自羊湖。《战国策》曰:梁君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为日久矣。已上汴州。
【金堤石济】《汉书》曰:河决东郡,所筑号曰金堤。《述征记》曰:河有一积石,谓之石济。
【蒲邑桃城】《左传》曰: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注曰:蒲宁殖邑也。《续汉书》云:桃城在燕县南。已上滑州。 【谯国濑乡】《晋书》曰:谯国,魏明帝分置也。《濑乡记》云:老子祠在濑乡。
【麦邱桑邑】《桓谭新论》曰:齐桓公行见麦邱人。《水经注》曰:山桑邑俗谓之北平城。已上毫州。
【商邱景毫】《左传》曰:阏伯居商邱。又曰:汤有景毫之盟。
【棘璧桐门】《汉书》曰:吴楚七国反,先击破梁棘璧。《左传》曰:楚围宋,门于桐门。已上宋州。 【清水梁山】《述征记》曰:钜野县有清水。又:梁山氵祭清水更属岱宗。
【无盐阳谷】《汉书》云:无盐县近东平国。《左传》:齐侯会于阳谷。已上郓州。
【荷泽葵邱】《尚书》曰:导荷泽,被孟潴。《左传》曰:齐桓公会诸侯于葵邱。【五丈三?】《水经注》曰:荷水,俗谓之五丈沟。《尚书》曰:汤遂伐三?。已上曹州。
【谷林瓠子】《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汉书》曰:河决瓠子堤。已上濮州。
【秦亭卢邑】《左传》曰:鲁筑亭于秦。杜预注云:范县西北有秦亭。又曰:高弱以卢叛。杜预注曰:卢,齐高氏邑。
【狼水鱼山】《水经注》曰:狼水出大鉴山狼溪,西北流,经谷城西。《汉书》曰:武帝瓠子歌曰:“吾山平兮钜野溢。”注:吾山,即鱼山也。《西征记》:鱼山北临河。已上济州。
【莱邑蒲台】《水经注》曰:莱芜县,昔齐景公灭莱,莱人播北谷,邑落荒芜,故云莱芜。《三齐略记》曰:海侧有台,高八丈。秦始皇于台下萦蒲ム马,因名蒲台。
【甲山笼水】《水经注》曰:萌水出于甲山。《述征记》曰:梁邹城西有笼水。或云,齐之孝妇,涌泉发于宅内,以笼覆水,所以名曰笼水。已上淄州。
【济河洙泗】《尚书》曰:济河惟兖州。《礼记》曾子谓子夏曰:“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凫峄龟蒙】《毛诗》曰:建尔元子,俾侯于鲁,保有凫峄,遂荒徐宅。又曰: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已上兖州。
【石堰金舆】晏谟《齐记》曰:石塞堰,武帝时造。《述征记》曰:朗公金舆山,孤峰环秀,实神岭也。 【华泉历井】《左传》曰:逢丑父使齐顷公下如华泉取饮。《续征记》曰:历山有井有底,与城西南涌泉相通。已上齐州。
【?阝城费邑】《左传》曰:?阝黎来朝,杜预注曰:东海昌卢县东北有?阝城。又曰:费伯帅师城郎,琅邪费县也。后为季氏邑。
【大岘叟冈】伍缉之《从征记》曰:大岘直度山二十五里,涧壑洞地,崖坂峭曲,四岳三涂,不是过也。《水经注》曰:小叟冈有水二源,双会东导一川。已上沂州。
【表海营邱】《左传》曰:吴季札闻歌齐之声,曰:“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史记》曰:武王封师尚父于齐营邱也。
【天齐地镜】《汉书》曰:齐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苏林注:天中齐也。顾野王舆《述志》曰:宋文帝时,青州城南地,远望倒影如水,谓之地镜。已上青州。
【龙沟鹄垄】《续述证记》曰:彭城水五沟到龙沟五里。张华《博物志》曰:徐君宫人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遂生儿,为堰王。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葬之徐里中,见有狗垄存焉。
【西楚北陵】《汉书》曰: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晋书·太康地志》有北陵县,属下邳。已上徐州。 【邸阁濠梁】《西征记》曰:宿预城下邳之中路旧邸阁。《述征记》曰:濠汜,水公也,其水注泗有旧鱼梁。庄子游于濠梁,则此地也。
【白楼朱矢】侯滔《北征记》曰:下邳城,韩信所都也。中城吕布所守,南临白楼门。《博物志》曰:徐堰王欲行霸上国,乃沟通陈蔡之间,得朱弓彤矢。已上密州。
【龙台马耳】《三齐略记》曰:平昌门内有台,高六丈,神龙出入于其中,故名龙台城。《水经注》曰:马耳山高百丈,上有石并举双耸,如马耳。
【柴阜焦原】《齐地记》:柴阜榛棘森然,故云柴阜,邴原葬于其东。《尸子》曰:莒有焦原者,广寻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者。有羽士见于莒子,独欲行齐踵。已上登州。
【圣石仙祠】《齐记》曰:莱山之阴有大石,其中有人出处,云是古圣人从此而出。《汉书》曰:不其县有太一仙人祠九所。
【三山九穴】《汉书》曰:曲城县有三山。《齐记》云:九目山有九穴。已上莱州。 【吕母固田横岛】後汉王莽末,有吕母者,其子为县宰所杀。母散财以招少年,其杀宰而人海中。今按:其固见存,在东海县北。《汉书》曰:高祖定天下,田横惧诛,乃与从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
【仙士石始皇碑】崔琰《述征赋》曰:郁非山有仙士石室,乃往观焉,见一道人。王隐《晋书》曰:海中去岸百五十步有秦始皇碑,阔五尺,厚三尺八寸。已上海州。
箴【扬雄《豫州箴》】郁郁荆河,伊洛是经;荣彼?漆,惟用攸成。田田相拿,卢卢相距;夏殷不都,成周攸处。豫野所居,爰在鹑墟。四?奥咸宅,寓内不如;陪臣执命,不虑不图。毋曰我大,莫或余败;无曰我强,靡克余亡。王赧为极,实绝周祀。牧臣司豫,敢告柱史。
【又《青州箴》】茫茫青州,海岱是极;盐铁之地,铅松怪石。群水攸归,莱夷作牧;贡篚以时,莫怠莫违。昔在文武,封吕于齐;厥土途泥,在邱之营。五侯九伯,是总是征;马殆其衔,御失其度。周室荒乱,小白以靖;诸侯佥服,复尊京师。小白既没,周卒陵迟;嗟兹天王,附命下土。牧臣司青,敢告执矩。 【又《徐州箴》】海岱伊淮,东海是渚;豫州之士,邑于蕃宇。大野既潴,有羽有蒙;孤桐?珠,泗沂攸同。降周任姜,镇于琅邪;姜姓绝苗,田氏攸都。事起犹微,不虑不图;祸如邱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仆夫。
【又《兖州箴》】攸攸济河,兖州之寓;九河既导,雷夏攸处。草繇木条,漆丝??;济漯既通,降邱宅土。成汤五徙,卒都于毫;盘庚北渡,牧野是宅。箕子?欷,故居为墟。牧臣司兖,敢告执书。
关内道第三叙事关内道者,禹贡雍州之域。(《尚书》曰:黑水西河惟雍州。按:雍州自陇而西,分为陇右道。《汉书·天文志》曰:东井与鬼为雍州分野。)东自同华,略河而北;西自岐陇,原会极于北垂,尽其地也。京兆府挟沣灞,据函崤,(班固《西都赋》曰:左据函谷二崤之险。又曰:挟沣灞。据陇首。)得百二方千里。(《汉书》曰:秦得百二。苏林曰:言秦地险固,以二万人足当得诸侯百万人。《河图》曰:秦地方千里。)周都酆镐,秦都咸阳,汉都长安,今武功县,后稷所封也。(《史记》:后稷封于粲是也。)豳州,昔公刘所居也。华州,古郑国也。(《诗谱》曰:周宣王封其弟于咸林,是为郑国。)岐州,秦德公初居之所也。夏州,赫连氏之都也。
事对【四塞八川】《汉书》娄敬云:“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之固。”相如《上林赋》曰:荡荡乎八川,沣、氵高、涝、?、泾、渭、灞、?。
【神皋福地】《西京赋》曰:实惟奥区神皋。《遁甲开山图》曰:骊山西有阜,名风凉原,雍州之福地。
【金城石柱】《汉书》:关中金城千里。《三辅旧事》曰:石柱以南属京兆,北属扶风。
【细柳长杨】《汉书》曰:周亚夫军细柳,汉宫名有长杨。
【温水沧池】《三秦记》:渭水桥西有温水。又《长安记》:建章宫有太液沧池。
【鸡头鹑首】《雍州记》:鸡头山在?县。《史记》:天赐秦穆公鹑首之地。
【汉京秦里】《西都赋》曰:弘我以汉京。又《西京赋》曰:秦里其朔。
【丹水黄山】《山海经》:南山多黄丹水出焉。《西京赋》曰:绕黄山而款牛首。已上京兆府。
【桃塞柏原】《左传》: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杜预曰:今潼关是也。《水经注》:灌水于孤柏之原西流。
【蒲池学?】《水经注》:华山上灵泉名蒲池。《高士传》云:张楷隐华山,学者从之成?。已上华州。【韩原姚谷】《古今地名》云:韩武子食き于韩原。《後汉书》云:姚谷属白水。 【堑洛分华】《史记》曰:秦简公堑洛,蒲城县东长城是也。《後汉书》曰:孝明帝分华山都置武乡郡。已上同州。
【蒲谷柏城】《水经注》曰:蒲谷水源出中部县。又曰:猪水流经柏城。已上同州。
【丹川乌水】《水经注》曰:蒲水南自洛川县流入丹阳川。又曰:乌川水源出汾川县西北。已上丹州。
【青牛白帝】《录异传》曰:秦文公伐雍州南山文梓树,有青牛走出沣水中。《史记》:秦文公作??,以祭白帝。
【漆水桐池】《水经注》曰:漆水出漆溪。又曰:桐池水东北流入三交水。已上岐州。
【岐下梁邱】《史记》曰:古公?父止于岐下。《水经注》曰:梁邱谷水,西南注于泾。
【芹川芮水】《水经注》曰:宜禄县北有芹川。又曰:芮水流入泾。已上豳州。
【乌亭昆壤】汉乌氏县,王莽改为乌亭。宋初《山川记》曰:安定昆戎旧壤也。已上泾州。
【陇水吴山】《三秦记》曰:俗歌云陇头水。《地道记》曰:?阳县属秦国,吴山在西。已上陇州。 【芹谷柞亭】《水经注》曰:芹谷水出罗川县东子午山。《续汉书》曰:汾阳县有五柞亭。已上宁州。 【兔州鸡水】《水经注》曰:兔川西南流注洛水。又曰:乌鸡水出西流入洛。已上庆州。
【蓝水那邑】《十六国春秋》云:赫连定登于可蓝山。《史记》曰:那戎邑也。已上原州。
【白水蒲川】《水经注》曰:白水源出汾水岭西。又曰:小蒲川水东南流,入坊州。已上?州。
【神泉障龙尾溪】《水经注》云:龙尾水出神泉障,又有龙尾溪。已上延州。
【渌莲池青盐泽】《十六国春秋》云:赫连勃勃田于三交,至渌莲池而还。《汉书》曰:朔方郡青盐泽在南。 【典农城怀浑障】《水经注》云:河水经典农城,又东北经怀浑障。已上灵州。
【蒙水鸡山】《水经注》云:朔方县有蒙水紫河。《续汉书》曰:将军窦宪出鸡鹿山。已上胜州。
诗【晋挚虞《雍州诗》】于皇先王,经启九有;有州惟雍,居京之右。土载奥区,山包神薮;嘉生惟繁,庶类伊阜。悠悠州域,有华有戎;外接皮服,内含岐丰。周余既没,夷德未终;莫不慕义,易俗移风。
箴【扬雄《雍州箴》】黑水西河,横属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上侵积石,下碍龙门。安不忘危,盛不讳衰。牧臣司雍,敢告缀衣。 河东道第四叙事河东道者,禹贡冀州之域。(《尔雅》曰:两河间为冀州。)舜置十二州,分冀州为幽州、并州。今河东道即并、幽两州之地。(《汉书·天文志》曰:毕昴为冀州,营室东壁为并州。)西南距河,北尽朔垂。悉其地,河东本尧之所都。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其子燮,是为晋侯。及三家分晋,自蒲州略河东至怀州属魏,(怀州今属河北道。)自泽潞而南至卫州,尽太原府已北属赵。太原府,昔高辛氏子实沉及金天氏子台骀之所居也。又为唐国,帝尧为唐侯所都。(郑玄《诗谱》曰:唐者,帝尧旧都地,后徙平阳。)蒲州,帝舜所都。(《太康地记》云:舜都安邑是也。)绛州,晋献公迁都之地。 事对【尧墟禹迹】郑玄《诗谱》曰: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禹自安邑都晋阳,曾孙帝相迁帝丘。子少康中兴,还乎旧都,复禹之迹也。
【太夏中都】《春秋地名》云:晋太康一名太夏。《後魏书》曰:中都属太原郡。
【六名五尉】《春秋地名》云:晋太卤、太原、太夏、太墟、晋阳、太康六名,其实一也。晋《太康地志》:并州部太原六郡,又有护匈奴中郎,左部、右部、中部、南部、北部五都尉。
【蒿垣苇泽】《春秋后语》曰:张孟谈谓赵襄子曰:臣闻董安于之在晋阳,公宫之垣皆荻蒿。《後魏书》云:石艾县有苇泽。
【潜邱涡水】《尔雅》曰:晋有潜邱。郭璞注云:在太原晋阳县。《水经注》曰:洞涡水出平乐县西北。
【祁墓介祠】《後汉书》云:晋阳有祁奚墓。又曰:晋阳有介子推祠。已上并州。
【涑水涤山】《水经注》云:涑川水在桑泉县界。晋《地道记》曰:雷首山一名涤山。 【臼亭虞坂】《左传》曰:公子重耳取臼亭。杜预注曰:河东解县有臼亭。《战国策》曰:骐骥驾盐车上虞坂。今按:在安邑县界。已上蒲州。 【玉璧天井】後魏大统四年,东道行台王思政表筑玉璧城。今按:在后山县西。《水经注》曰:天井水,经尧城西,流入汾水。 【枣涧桐乡】《水经注》曰:干枣涧水北出,入石人岭下南流,俗谓之扶苏水。《汉书》:武帝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在闻喜县界。已上绛州。 【千亩五城】《左传》曰: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後魏书》云:晋州领五城郡是也。
【襄陵狐谷】後汉襄陵属河东郡。《水经注》曰:平河水出晋阳县西壶口山,东经狐谷亭。已上晋州。
【漳川冀浸】《周礼》曰:冀州其川曰漳。郑玄注云:出长安。《十三州志》曰:潞水出潞县,冀州之浸。
【赤壤黄山】《上党记》曰:高平赤壤,其地阻险,百姓不居。後魏《舆图风土记》曰:黄山在壶关县东。已上潞州。
【舜泽晋山】《墨子》曰:舜渔于雷泽,在护泽县西。後魏《舆图风土记》云:司马山在晋城县北。晋代祠此山,因以为名。
【孟门午台】《左传》曰:齐侯伐晋,入孟门,登太行。《十三州志》曰:太行山或曰孟门,盖其险厄。《水经注》曰:午?台亭在晋城县界。已上泽州。
【石室铁骑】後魏《舆图风土记》曰:太原郡山有石室方丈,四壁文字篆书,人不能识。《十六国春秋》曰:石勒当生之时,北山上草木,变为铁骑形。
【青谷黄岩】《水经注》曰:清水源出武乡县西,名青谷水。又曰:黄岩水源出辽山县西黄冈下。已上宜州。 【沤泽汾关】《吕氏春秋》曰:大昭又名沤泽。《水经注》曰:鹤雀津,汾关名也,介休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 【八门六壁】《十六国春秋》云:刘元海遣将攻西河城,筑营自固。有八门,城高九尺。《後魏书》曰:太武帝讨胡贼于六壁。城有六面,因以为名。已上汾州。
【紫川黄谷】《水经注》曰:紫川水源出隰川县东紫谷也;黄栌水出隰川县东北黄栌谷。已上隰州。
【夏屋仙都】《史记》曰:赵襄子北登夏屋,诱代王。徐广注云:夏屋,山名。《水经注》曰:晋永嘉中,雁门百姓避乱入五台山,见仙人为之先?丘,因而不反,寻访莫知所在。俗人以是山为仙都。已上代州。
【三会九原】《水经注》曰:三会水东流入滹沲水,在定襄县界。又云:三会水出九原县西,其山经九原城。
【灵邱圣阜】《後魏书》曰:天平二年置恒州,寄居秀容县城,领灵邱等八县。《水经注》曰:滹沲水东流圣人阜北。阜下有水,泉侧石上有手迹,西又有二脚迹。已上忻州。
【苇州梅岭】《十三州志》曰:代郡故城,卢植说初置筑时,方就板干,夜自移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自设结苇为九门。于是就以为城,周旋七里。今按:在飞狐县界。《土地记》曰:卤地东州四十八里有梅岭焉。
【莱水笄山】《周礼》曰:莱州莱水。郑玄注:莱水出广昌。《史记》: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磨笄自杀。代人怜之,号所死山为磨笄山。今按:在飞狐县界。已上蔚州。
【如浑水纥真山】《水经注》曰:如浑水。《水经》:方山又曰纥真山,夏积雪,鸟雀死者一日千数。
【荧台火井】《水经注》云:火山似火从地中出,故名荧台。又曰:火山上有火井。已上岚州。
【壶山风穴】《汉书》曰:壶口山在北屋东南。《水经注》曰:北屋县故城西十里有风山。其山有穴如轮,风气萧瑟,常不止。已上朔州。
【永石单于】晋《太康地记》曰:西河国,惠帝末陷于刘元海。至石勒时,置永石郡,後魏改为离石郡。《十六国春秋》云:离石,单于所徙之庭。已上石州。
赋【後汉班叔皮《冀州赋》】夫何事于冀州,聊托公以游居;历九土而观风,亦哲人之所娱。望常山之嵯峨,登北岳而高游;建封坛于岱宗,瘗玄玉于此邱。遍五岳与四渎,观沧海以周流。 箴【扬雄《并州箴》】雍别朔方,河水悠悠;北辟獯鬻,南界泾流。画兹朔土,正直幽方;自昔何为,莫不来王。清穆遐征,犬戎不享,爰藐伊德,侵阮上国。宣王命将,攘之泾北,宗幽罔识,日用爽磋。既不俎豆,又不干戈,犬戎作乱,弊于骊阿。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颠,靡不悴荒。牧臣司并,敢告执纲。
【《冀州箴》】洋洋冀州,鸿原大陆;岳阳是都,岛夷皮服。潺?河流,夹以碣石;三后攸降,列为侯伯。降周之秦,赵魏是宅,冀制糜沸,泫?如汤。更盛更衰,载从载衡;汉兴定制,改列蕃王。治不忘乱,安不遗危。牧臣司冀,敢告在兹。 论【魏卢毓《冀州论》】冀州,天下之上国也。《尚书》何平叔邓玄茂谓其土产无珍,人生质朴,上古以来,无应仁贤之例,冀、徐、雍、豫、诸州也。卢释曰:除黄帝已前,未可备闻。略言唐虞已来,冀州乃圣贤之渊薮,帝王之宝地。东河以上,西河以来,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会,阴阳之所交,所谓神州也。
河北道第五叙事河北道者,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州,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而幽、冀、营等三州及兖州之北界,今并为河北道。(《汉书·天文志》曰:毕昴为冀州,尾箕为幽州分野。)南距河,东至海,北尽幽营。悉其地,河北本殷之旧都;(在卫州。)周灭殷,分其甸内为三国,邶、?、卫是也。至卫懿公为狄所灭,其地属晋、赵、韩、魏三家分晋,而怀属魏。(《汉书·地理志》云:魏分晋得河内,即今怀州也。)自卫、相、洛、赵、贝、冀,北尽恒山,东至海,其地属赵。幽平已北东至海,属燕。?州、邯郸为赵国。(《史记》:赵敬侯所都。)相州为邺,魏武帝、后赵石季龙、前燕慕容隽,自蓟徙,北齐文宣帝并都之。(幽州曰燕,召公之所封也;营州,前燕慕容?都之。)
事对【分晋接燕】《汉书》曰:赵分晋有信都钜鹿清河。卢毓《冀州论》曰:冀州北接燕代。 【南宫北部】《汉书》曰:南宫县属信都国。许慎《说文》曰:冀州北部,以月朝作食为?娄祭。已上冀州。
【三台九殿】陆?《邺中记》曰:魏武于邺城西北立三台。中台名铜雀台,南名金兽台,北名水井台。又曰:石季龙自襄国至邺,二百里辄立一宫。宫有一夫人,侍婢数十。凡季龙所起内外大小殿九,台观行宫四十四所。
【紫陌赤桥】《水经注》曰:滏阳县有紫陌,浮图十里造生墓于此。《邺中记》曰:邺城东七里有赤桥之宫。已上相州。 【轵县苑乡】《史记》曰:秦昭襄伐魏,取轵县。《水经注》曰:丹水经苑乡之城。
【平津陆阜】《晋阳秋》曰:造河桥于富平津,即河阳津也。《水经注》曰:陆真阜南有皇母,马鸣二泉,东南合注于吴陂。已上怀州。 【商墟虞险】《史记》曰:成王伐管叔,以殷余人封康叔为卫君。居故商墟也。《北征道理簿》曰:垄头城,故虞国之险。湛水流其后,清水流其前。
【苏岭饧盆】《十道志》曰:苏门山一名苏岭,孙登所隐处也。又曰:饧盆水一名盆泉,源出县西北三十里。弯屈似盆,其味如醴。因以为名,已上卫州。
【鸡泽狗山】《左传》:襄公三年六月,会单顷公及诸侯,同盟于鸡泽。《汉经注》曰:狗山顶上有狗迹,今在临?县西。
【塘泉研冢】《水经注》曰:?水东北流,经广平县故城东,水积于大泽之中,为登泉。南北四十里,东西二十里,亦谓之黄塘泉。《邺中记》曰:邯郸城西南十里子岗上,有冢如研子形,俗谓之研子冢。已上?州。
【斥邱平邑】《续汉书》曰:斥丘县属魏郡。《竹书》曰: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今在昌乐县东北。 【沙鹿石台】《左传》云:沙鹿崩。杜预注云:晋地也。元城东南有沙鹿山。郦善长《水经注》曰:武阳县城有一石台,大城门外又有故台,号曰武阳台。已上魏州。
【蓼水苏亭】《水经注》曰:蓼水出襄国。《汉书》曰:襄国有苏人亭。
【百岩千步】《?州记》曰:龙岗县西北有百岩山。《水经注》曰:?水一名漳水,俗名千步。已上邢州。
【柏亭槐水】《水经注》曰:?水东经柏畅亭。今按:柏畅亭故城,在房子县西。又曰:槐水出黄石山,今在元氏县界。
【石柱?碑】《水经注》曰:平房城南门,夹道有两石柱,翼路若阙焉。又曰:汉明帝北回,诏高邑于光武即民建石坛,立?头碑。已上赵州。 【善陆清河】《汉书》:俞阝县,汉清河郡,王莽曰善陆。晋《地道记》曰:清河国,凡领清河等六县。
【胥陵甘泉】《汉书》东阳县属清河郡,王莽曰胥陵。《十三州志》曰:历城本周之甘泉西地。已上真州。
【重丘浮水】《左传》曰:诸侯同盟于重丘,今在聊城县东南。《水经注》云:浮水出聊城东北,泛则津注,耗则辍流。
【堂邑灵城】汉高祖封陈婴为堂邑侯。又曰:灵城属清河郡。已上博州。
【胥国宛乡】汉武帝封河间献王子让为胥侯。《水经注》云:浮水东北经高城县之宛乡城。今在盐城县界。
【千童百薄】应劭注《汉书》曰:千童县,灵帝改曰饶安。《水经注》:氵高河东北经富平故城北,分为二水:南水为长聚沟,东注海;北水谓百薄沟,东北注海。已上沧州。 【马颊河龙额县】《尔雅》云:九河名有马颊,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汉平原郡领龙额县。
【管辂冢曼倩祠】《魏志》:平原县有管略冢。《汉书》:安德县有东方朔祠。已上德州。
【新馆舆亭】汉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未央为新馆侯。《续汉书》:北新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
【樊城柏国】《汉书》曰: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为樊舆侯。故城在清宛县东南。又曰:武帝时,赵敬肃王子然吉为柏陵侯。今清克县南有侯国故城。已上瀛州。 【仙岩天井】晋《太康地记》曰:行唐县西北有仙人岩。《水经注》曰:派水历天井泽南。
【马观鸿关】《水经注》曰:黑水东北有汉中山王故宫处,简文造钓台戏马之观。又曰:定水东流历山,俗谓是处为戏头,即《晋书》所谓鸿上关。已上定州。
【轮井核山】《水经注》曰:行唐城有大井若轮,水沸腾水测。又曰:派水北流,经大核山。
【夫城女庙】晋《太康地记》云:行唐县北二十里有如夫城。《水经注》曰:行唐城内北门东侧有玉女神庙。庙前碑云:赵武灵王营斯邑城。弥载水立,圣女发叹,百堵皆兴,不日而就。已上恒州。 【宁台历室】《史记》曰:燕昭王伐齐,得宝器,设祭于宁台。《战国策》曰:乐毅与燕惠王书曰:大吕陈于元东,故鼎反于历室。今并蓟州界。
【仲理金伯雍璧】《神仙传》曰:仲理居无终山中,含神丹,作黄金五千斤,以救百姓。《搜神记》曰:杨伯雍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以石遗之。伯雍种,遂生白璧,其处地可一顷,名曰玉田。已上幽州。
【桑谷刍溪】《水经注》曰:三城水,经伏陵山南,与石门水合,有桑谷之名,盖沿出桑溪故也。又曰:鲍邱水东南流,龙刍溪水注之。
【三城七渡】《水经注》曰:鲍邱水南流,合三城水。又曰:水经渔阳故城南,合七渡水。已上澶州。
【阪泉辔野】《史记》曰:轩辕及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周书》曰:蚩尤逐二帝,争涿鹿之野。赤帝大惧,乃说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名之曰绝辔野。 【覆釜裂沟】後魏《舆图风土记》曰: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因以为名。《水经注》曰:传言,昔时地裂,遂成沟壑,有水,俗谓之分家水。今之怀戎县东北有地裂。已上妫州。 【剑石刀岩】《水经注》曰:徐水东北经郎山西,众崖竟举若鸟翅,立石崭岩似剑。又曰:漆水南经藏刀山,层岩璧立,直上干霄。 【穷鱼邱巨马水】《竹书》曰:晋荀瑶伐中山穷鱼之邱。《水经注》曰:巨马即漆水。已上易州。 【素河黄洛】《水经注》曰:素河水出今皮县蓝山,南合新河。又曰:黄洛水出卢龙山。 【玄水蓝山】《水经注》曰:玄水出肥如县北玄溪。後魏《舆图风土记》曰:卢县西三十九里有蓝山。已上平州。
【长谷平川】《十六国春秋》曰:冯跋弟弘为乱,而跋惊死,弘葬之长谷陵。《水经注》曰:高平川水出西北平川。 【狼河龙苑】《魏氏土地记》曰:狼河,附黄龙城东北下。《十六国春秋》云:慕容熙光始三年,筑龙腾苑,起景云台。已上营州。 箴【扬雄《幽州箴》】荡荡平川,惟冀之别,伊昔唐虞,实为平陆。周末荐臻,迫于獯鬻,六国擅权,燕赵本都。东限秽貊,爰及东胡。强秦北排,蒙公城疆,大汉初定,介狄之荒,元戎屡征,如风之腾,义兵涉漠,扰我边?。既定且康,复古虞唐,盛不可图,衰不可忘。堤溃蚁穴,器漏臧亡,牧臣司幽,敢告待傍。
陇右道第六叙事陇右道者,禹贡雍州之域。(雍州自岐陇已北,为关内道;自陇而南,并得禹贡梁州之北地。为陇右道。)自陇而西,尽其地也。秦州有秦亭。秦之先非子。为周孝王养马于?渭之间,孝王封之附庸邑于秦也。凉州,汉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也。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北凉沮渠蒙逊并都之。甘州,汉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也。西秦乞伏乾归都之,子炽盘徙都于河州、肃州、汉酒泉郡。前凉张轨,西凉李?,北凉沮渠蒙逊并都之。西州,汉车师国之高昌壁也。(昔汉武遗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因者,因住焉。其地形高尚,人物昌盛,因名高昌也。)
事对【天水神泉】《汉书》曰:天水郡,武帝时置。《水经注》曰:渭州东南与神泉合也。
【黑城朱圉】《水经注》曰:黑水出黑城北,西南经黑城,西抵渭川。《水经注》:《尚书》: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大华。已上秦州。 【艾亭荆谷】《汉书》曰:骑都尉居密艾亭。《水经注》曰:荆头川水,荆谷北流注渭川。
【鸡聚马溪】《汉书》曰:襄武县有五鸡聚。《水经注》曰:渭水东南流,经首阳县南,左则天马溪水,参差翼注。已上渭州。
【百顷四山】《三秦记》曰:仇池山号百顷。上有百顷池,壁立百仞,一人守道,万夫莫向。沈约《宋书》曰:杨盛袭位,分四山氐羌为二十部。已上成州。
【马氐狼种】应勋注《汉书》曰:武都郡,故白马羌氐也。《汉书》曰: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已上武州。
【临洮望曲】《汉书》曰:临洮县属陇西郡。《水经注》曰:洮水东流,经甘根亭,历望曲。已上岷州。【洮水垫江】《沙州记》曰:洮水出强台山。又曰:山东即洮水源,山南即垫江源。已上洮州。
【积石销铜】《尚书》曰:导河积石。《水经注》曰:离水北经销铜城西。
【榆城麻垒】《水经注》曰:离水东北经榆城,溪水注之。《秦州记》曰:χ罕城西有麻垒,垒中可容万众。已上河州。
【燕崖鹿塞】《仇池记》曰:武兴城下有燕子崖。《十三州志》曰:鹿塞在苍松县南十里,是也。 【龟观鸟城】《十六国春秋》曰:前凉张玄静时,右将军宋熙请取天龟观壤以为宅。《西河记》曰:姑臧匈奴,故曰盖藏城也。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盖鸟城。已上凉州。
【柳谷兰池】习凿齿《汉晋春秋》曰:大柳谷夜激波满溢,其声如雷。王隐《晋书》曰:兰池县属陇西郡。 【合黎临泽】《尚书》曰:导弱水至于合黎。《十三州志》曰:昭武苏有临泽亭在其东。已上甘州。 【狄道夷镇】《汉书》曰:狄道县属陇西郡。《周地图记》曰:临洮郡城,後魏太和中筑,置夷城镇防羌要路。已上兰州。
【漆水金泉】张华《博物志》曰:延寿县南山石泉注为沟,其水有脂。挹取若著器中正黑,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但不可食,此方人谓之石漆。应劭《汉官仪》曰:酒泉城下有金泉,味若酒。 【酒泉肥水】《汉书》曰: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开。《博物志》曰:酒泉延寿县南有山泉,其水有脂,如煮肉汁。已上肃州。
【白土川卑禾海】《水经注》曰:白土川水出白土城城西北下。《十三州志》曰:临羌县西有卑禾海,谓之青海。
【鸡谷龙城】《水经注》曰:湟水东流,鸡谷水北流注之。又曰:湟水出塞外,经蓝池北,又东南经龙夷城。已上鄯州。
【效谷宜禾】《汉书》曰:效谷县属敦煌郡。晋《太康地记》曰:宜禾县属敦煌郡。
【龙堆鱼泽】《汉书》曰:敦煌正西关外有白龙堆。《十三州志》曰:效谷县,故鱼泽障。已上沙州。
【地膏腴田沃衍】《後汉书》曰:顺帝时,以伊吾旧膏腴地,傍近西域。复令开设屯田,置伊吾司马一人。《西河旧事》曰:绕蒲海肥美良田,水草沃衍。
【天山帝江】《汉书》曰:使贰师将军出酒泉,击左贤王于天山。《山海经》曰:天山多金玉,有神鸟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已上伊州。
【车师国田地县】《汉书》曰:车师前王国,居交河城。《地舆志》曰:晋咸和二年置高昌郡,立田地县。
【交河城高昌壁】《汉书》曰:交河城有交河水,分流绕城下。《十三州志》曰:高昌壁,故属敦煌,有长谷在东,都尉居之。已上西州。 歌【後魏温子升《凉州乐歌》】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又歌】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 箴【扬雄《凉州箴》】黑水西河,横属昆仑;服指阊阖,画为雍垠。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井连属国。一护彼都。
山南道第七叙事山南道者,禹贡荆、梁二州之域。(《尚书》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华阳黑水惟梁州。今按:荆州之南界属江南道,东界入淮南道;梁州自剑阁而南为剑南道,其北垂又入陇右道。《汉书·天文志》曰:翼轸为荆州分野。)北距荆华二山之阳,绝汉水而南至江;西距剑阁,尽其地也。荆州,楚文王始都之。褒州,古褒国也,是为妫墟。(《江陵记》曰:楚文王始自丹阳徙都于郢。今州北南城是也。《水经注》曰:汉水东经妫墟,在金牛县界。皇甫谧《国都城记》曰:褒国故城在县东二百步。)襄州,禹贡荆豫二州之界,邓州,後汉之南都也,光武起焉。
事对【南荆西楚】《周礼》曰:正南曰荆州。《史记》曰: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
【云泽景洲】《春秋文耀钩》曰:大别以东至云泽、九江、衡山、荆州。今按:即云梦泽也。《吴志》曰:魏将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度量景洲。今在江陵县界。已上荆州。
【南岘北津】《荆州记》曰:襄阳本楚之下邑,桓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习凿齿《襄阳记》曰:襄城本楚国之北津。
【习池葛井】《襄阳记》曰:岘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荆州记》曰:诸葛亮宅有井,深四丈余,口广一尺五寸,累砖如初。已上襄州。
【厉乡舂邑】《左传》曰:楚伐徐,齐师伐厉以救之。杜预注曰:随县北有厉乡。《汉书》曰:元帝以舂陵卑湿,割蔡际之白水二乡为舂陵侯邑。 【随国唐乡】《左传》曰: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杜预注曰:随国,今义阳随县也。又曰:晋楚战于必阝,唐侯为左拒。杜预注曰:唐属楚,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上唐乡是也。已上随州。 【马水鼍湖】《南雍州记》曰:龙居县南有马水。《荆州记》曰:沔阳县东二十里有鼍湖。已上复州。
【兽牙狼尾】《宜都山川记》曰:兽牙山有石壁,其文黄赤色,有牙齿形。《勾将山记》曰:县去山四十里,别从狼尾滩下南崖。已上峡州。
【黄龙白帝】《荆州记》曰:峡之首北岸曰白盐峰,中黄龙滩水,沿溯所忌。《水经注》曰:白帝山,北接缘马岭,南接赤甲山。
【九坂三溪】《荆州记》曰:寒山九坂,最为峭险。又曰:三溪水南流数里,南注大江。已上夔州。
【明月峡缙云山】《华阳国志》曰:巴郡江州有明月峡。峡首南峰石壁有圆孔,形如明月,因以为名。《缙云山传》云:黄帝于上合神丹药,故山得名焉。
【涪陵阳阙】《汉书》曰:巴郡领涪陵县。晋《太康地记》曰:李雄乱,复于阳阙更置垫江县,亦属巴郡。按:今州即古巴郡。已上渝州。
【龙蹊牛道】《道家杂记》曰:张鲁女曾浣衣于山下,有白雾蒙身,遂孕。耻之自裁,临死谓婢曰:“死后破吾腹。”婢依其言,破得龙子一双,遂入汉水。女殡于山顶。龙子后数游母墓前,遂成蹊径。《十三州志》曰:秦王未知蜀道,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尾下,言此天牛能粪金。蜀人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成道。今在褒城县界。 【让水廉川】《梁州记》曰:梁西南十里有让水。《水经注》曰:廉水出巴岭山,北流廉川。今在南郑县界。已上梁州。 【骆谷龙亭】《水经注》曰:路谷水源出骆谷,南流。《梁州记》曰:龙亭县属傥城郡。已上洋州。
【黄花川紫柏坂】《水经注》曰:大散水西流入黄花川。《华阳国志》曰:梁泉县东八十里有紫柏坂。已上凤州。
【武关文邑】《史记》曰:秦昭王遗楚怀王书曰:愿与君会武关,面约结盟。今在商洛县东。《水经注》曰:洛水东北过文邑,在洛南县。已上商州。
【金水锡城】《汉水记》曰:金水郡领金冈县,本金城郡,後魏改之。《梁州记》曰:後魏□华阳、金城二郡为忠城郡,领乡亭、锡城、金川三县。 【虞舜祠汉高庙】《水经注》曰:西城县故城内有虞舜祠。《梁州记》曰:洵阳县南山下有汉高帝庙。已上金州。
【梅溪棘水】《南雍州记》曰:南阳县七里有梅溪。《水经注》曰:棘水经新野县,历黄邮聚。
【五垄六门】《周地图记》曰:五垄山有五梁,汉延相接,曰六门堰。西三里拥湍,邵信臣所作也。已上邓州。
【熊川龙井】《南荆州记》曰:丰利郡领丰利、熊川、阳川三县。《水经注》曰:汉水又东为龙潭,下临龙井渚。已上均州。
【景山粉水】《山海经》曰: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水经注》曰:粉水,导东流经上粉县。
【雁塞狼山】《荆州图副记》曰:雁浮山,雁塞也。《水经注》曰:夷水导源狼山。已上房州。
【鸣水泉街】《後魏书》曰:落丛郡,武都、鸣水二县,属东益州。《水经注》曰:泉街水出河池,东南入沮县。已上兴州。
【金溪铜水】《梁州记》曰:益昌县东山西北有金铜溪,溪出金,因以为名。《益州记》曰:葭萌县南十里有刀?山,赤铜水出焉。已上利州。
【铜梁石户】左思《蜀都赋》曰:外负铜梁宕渠。《益州记》曰:龙盘山南有石,长三十丈,高五丈。当中有户及扉,若人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已上合州。
歌【梁宋史《荆州乐歌》】章华游猎去,绝郢从禽归;溶溶紫烟合,郁郁红尘飞。
【又歌】朝发江津路,暮宿灵溪道;平衢广且直,长杨郁袅袅。
箴【扬雄《荆州箴》】杳杳巫山,在荆之阳;江汉朝宗,其流汤汤。夏君遭鸿,荆衡是调;云梦途泥,苞匦菁茅。金玉砥砺,象齿元龟;贡篚百物,世世以饶。战战栗栗,至桀荒溢;曰在帝位,若有天日。不顺庶国,孰敢余夺;亦有成汤,果秉其钺。放之南巢,号之以桀;南巢茫茫,多楚与荆。风飘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世虽安平,无敢逸豫;牧臣司荆,敢告执御。 剑南道第八叙事剑南道者,禹贡梁州之域。梁州自剑阁而南,分为益州,是为剑南道。(梁州剑阁之东,而分属山南陇右二道。《汉书·天文志》曰:觜?隽参为益州分野。)其始王则有蚕丛杜宇。(扬雄《蜀本纪》曰:蜀始王曰蚕丛,次曰伯雍,次曰鱼凫。《十三州志》曰:蜀王杜宇,自号望帝。)后其地属秦,前汉末公孙述居之,後汉末刘备居之。
事对【蚕丛杜宇】并见叙事。
【石镜铜梁】《蜀本纪》曰:武都人有女,蜀王纳以为妃,疾卒,葬于成都。作石镜一枚,以表其墓。左思《蜀都赋》曰:外负铜梁宕渠,内函要害膏腴。已上益州。
【银水金山】《华阳国志》曰:涪陵有孱山水,其源有金矿。《益州记》曰:金山东临涧水,光照映川。已上绵州。
【飞梁绝涧】《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即古剑阁道也。《益州记》曰:姜维抗钟会,故垒其山,峭壁千丈,下临绝涧。已上剑州。
【南池西水】《益州记》曰: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八里。又西水县本秦阆中县之地。已上阆州。 【妻阝道射洪】《蜀志》曰:姜维等闻诸葛瞻破,乃引军由广汉妻阝道,以审虚实。《水经注》曰:涪江水又东南至射洪。今在射洪县界。已上梓州。
【龙鹤山鱼蛇水】《华阳国志》曰:丹阳县西北十五里有龙鹤山。《益州记》曰:鱼蛇水,东北自陵州界入青神县界。已上眉州。 【隅山陵井】《益州记》曰:东隅、西隅、南隅、三山相对。又曰:三隅山去陵井一里。已上陵州。 【金堂木铜宫山】《华阳国志》曰:新都县有金堂山,水通于巴汉。《益州记》曰:五城县西南六十里有铜宫山,高出众峰。已上简州。
【昆井邮溪】《益州记》曰:南充县西南六十里有昆井、盐井。又曰:鸡邮神在相如县东,次北下步有鸡邮溪,因此而为之名。已上果州。 【锦山绵水】《华阳国志》曰:合江北有绫锦山。《水经注》曰:绵水至江阳县方山下入江,谓之绵口。已上泸州。
【邛水邓山】《山海经》曰:峡山邛水出焉,其阳多黄金。《汉书》云:文帝赐邓通邛道铜山,得陂擅铸钱。已上雅州。 【温穴曲池】《华阳国志》曰:温水穴冬夏常热。应劭注《汉书》云:苏初县西北有泥池。按:今曲池是也。已上隽州。
【伏犀滩腾龙水】《益州记》曰:伏犀滩东南六十里,有黄鱼像岸。今在?道县界。又曰:龙腾溪水源出南溪县。已上戎州。
箴【扬雄《益州箴》】岩岩岷山,古曰梁州;华阳西极,黑水南流。秦作无道,三方溃叛;谊兵征暴,遂国于汉。拓开疆宇,恢梁之野;列为十二,光羡虞夏。牧臣司梁,是职是图;经营盛衰,敢告士夫。
淮南道第九叙事淮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域。又得荆州之东界。(《尚书》曰:淮海惟扬州。今按:扬州之东偏为江南道,南偏为岭南道。又《汉书·天文志》曰:牵牛婺女为扬州分野。)自淮以南,略江而西,尽其地也。今扬州,汉广陵郡,更名江都,吴王濞居之。广陵厉王,江都易王并居之。庐州,古庐子国,烈王都之,南巢之地。(《尚书》曰:成汤放桀于南巢。)寿州,楚考烈王都之。
事对【南兖东阳】《舆地志》曰:南兖州,宋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间为境,居于广陵。又曰:广陵郡,楚汉之际为东阳郡。 【钓台舆浦】《西征记》曰:雷陂有台,高二丈。《南兖州记》曰:以为吴王濞之钓台也。《南兖州记》曰:舆浦朝夕恒淤浊。一朝清澈,太守范邈表以为瑞。已上扬州。
【射陂盐渎】《汉书》曰:广陵王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赋与贫人。又云:盐渎属临淮郡。已上楚州。
【丰浦包湖】《水经注》曰:江水北合乌江县之丰浦,上通湖池。又曰:次得阴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连接包湖,西翼潭湖。
【横津洞浦】《吴志》曰:孙坚经略江东,扬州刺史刘繇遣将樊熊于糜屯横津筑击破之。《魏志》曰:魏使曹休张辽伐吴,出洞口。郦元注《水经》曰:江上左对洞口江浦。已上和州。 【鹊甫亭马邱聚】《水经注》曰:鹊甫溪水西北流,经鹊甫亭南。《续汉书》云:当途有马邱聚,徐凤反于此。
【禹聚秦墟】《帝王世纪》曰:禹会涂山,扬州之域。当涂县有禹聚。《水经注》曰: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已上濠州。
【庐国舒城】应劭注《汉书》曰:庐江郡故庐子国。又曰:庐江六县东有舒城。
【桐乡巢邑】《汉书》曰:朱邑为桐乡啬夫,廉平有恩惠。病且死,嘱其子曰:“桐乡人爱我,必葬我于桐乡。”《左传》曰:楚为疆城巢。《舆地志》曰:楚名为巢邑。已上庐州。
【赵屯城周瑜庙】《水经注》曰:破虏矶东有赵屯城,内有仓。又曰:江水对雷州之北侧有周瑜庙。已上舒州。
【羊头涧龙泉陂】《水经注》曰:肥水左合羊头溪水,受芍陂,谓之羊头涧。《伏滔正淮论》曰:彼寿阳者,视龙泉之良畴万顷。
【镬里鼓川】《吴志》曰:吴使孙?大发卒,屯镬里。《水经注》曰:Г水东北右?鼓川水。
【洞台隐室】《黄庭经注》曰:霍山下有洞台,方二百里。有二门,其中有五香芝飞华之实。《水经注》曰:八公山有隐室石井。已上寿州。
【翻车积布】《史记》曰:九江王英布于翻车水北,以筑翻车城。《水经注》曰:江水又东经积布山南,俗谓之积布矶。
【黄石青林】《水经注》曰: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江水经由其北,即黄石之矶。又曰:江水左得青林口,水积为湖,谓之青林湖。已上蕲州。
【蓼县蒋城】《左传》曰:楚公子燮灭蓼。杜预注曰:安丰有蓼县。又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杜预注曰:弋阳期思县蒋乡城是也。
【弦子都虞丘郭】《左传》曰:楚人伐弦,弦子奔黄。《十三州志》曰:皲城,故弦子都也。《水经注》曰:弋阳郡东有虞丘郭,南有伍子胥庙。并光州。
【石城天井】《水经注》曰:师水经石城山,山甚高峻。又曰:义阳郡南十五步,对门有天井,周百余步。 【九塞三关】《淮南子》曰: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苑、方城、豪阪、井陉、今疵、句注、居庸也。《齐志》曰:後魏置平靖关于义阳,故云义阳有三关之塞。此其一焉。已上申州。
【楚邑新城】《汉水记》曰:自汉口入二百里,得涓口,有村。入三百里得郑城,楚邑也。《舆地志》曰:安陆县东有新城,桓温征石季龙所筑,南临涓水。已上安州。
【龟头山龙骧水】《水经注》曰:举水出龟头山,又江之左岸,会龙骧水口。
【沌阳镇象山城】《水经注》曰:晋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为荆州,镇于沌阳。《舆地志》曰:临江数十里,象山上有城,吴江夏太守所居也。已上沔州。 箴【扬雄《扬州箴》】夭矫扬州,江汉之浒;彭蠡既都,阳鸟攸处。橘柚羽贝,瑶琨??;闽越北垠,沅湘攸注。太伯逊位,其吴绍类;夫差一误,太伯无祚。周室不匡,勾践入朝;当周之兴,越裳重译。春秋之末,侯甸畔逆。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慈。尧崇屡省,舜盛钦谟。牧臣司扬,敢告执筹。
江南道第十叙事江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域。又得荆州之南界,(扬州,自江已北为淮南道,自岭而南为岭南道。)北距江东际海,南至岭,尽其地也。苏州为吴泰伯之墟。(《地理志》曰:吴地斗之分野。)泰伯卒,仲雍立,传国至曾孙周章。武王克殷,因而封之也。越州为越,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以奉禹祠。(《地理志》曰: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润州,春秋之朱方。江宁县,楚之金陵邑也,吴、晋、宋、齐、梁、陈六代都之。
事对【东府西州】山谦之《丹阳记》曰:东府城地,则晋简文为会稽王时第。东则丞相会稽王道子府。道子领扬州,故俗称东府。又曰:扬州廨,王敦所创,开东南西三门。俗谓之西州。
【孙陵蒋庙】《丹阳记》曰:蒋陵,因山以为名,吴大帝陵也。《舆地志》曰:台当孙陵曲衍之傍,故蒋陵亭亦名孙陵亭。《丹阳记》曰:蒋子文为秣陵尉,自言己将死,当为神。后为贼所杀,故吏忽见子文乘白马,如平生。孙权发使,封子文而为都中侯,立庙钟山,因改为蒋山。已上润州。
【扈渎盐田】《吴都记》曰:松江东泻海口,名曰扈渎。《舆地志》曰:扈业者,滨海渔捕之名。插竹列于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云扈。又曰: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吴煮海为盐,即盐官县境也。
【包山干隧】《玄中记》曰:吴西具区泽中包山,有洞庭室。《战国策》曰:越王散卒三千,擒夫差于干隧。吴县西北有地名干隧是也。已上苏州。
【横山长渎】《左传》曰: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横山。注曰:在乌程南。横,古衡字,通用。《吴兴记》曰:河口山东滨大溪,西带长渎。
【若下?中】《吴录》云:长城若下酒有名,溪南曰上若,北曰下若。并有村,村人取若下水以酿酒,醇美胜云阳。《吴兴记》曰:风渚南三十里曰?中,即?山也。已上湖州。
【西部东安】《汉书》曰:钱塘,西部都尉居之。《吴志》曰:黄武五年,丹阳、会稽、吴都山寇攻没诸县,乃分三郡之要害地,置东安郡,居富春。
【树呼龟人化鹤】《异苑》曰:孙权时,获一大龟,持献吴主。夜宿越里,系船于大桑树。树呼龟曰:“元绪奚事尔耶。”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然,尽南山之柴不能溃我。”《幽明录》曰: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二少年诣钟乞瓜,曰:“此山下善,可作冢,当为定墓。”钟随下山三十步,二人悉化成白鹤,飞入空中。即孙坚所葬地。已上杭州。
【苍蛟溪白獭穴】《孔氏志怪》云:义兴有白额兽,溪渚长桥有苍饺,并周处为三害。周处《风土记》曰:长桥下有白獭。若将有兵,獭出穴口,四望而嗥。旧言有神。
【横岘长塘】《风土记》曰:?羊山多纵石,而有大横岘,以承众流。《舆地志》曰:洮湖即长塘湖。已上常州。
【慈姥舒姑】《丹阳记》曰:江宁南有慈母山,积山临江,生箫管竹。俗呼为鼓吹山,江宁谓之慈姥山。在当涂县北。《宣城记》曰:登盖山百步有泉。昔有舒氏女,与父析薪于此山,忽坐泉处,牵挽不动。父遽告家。比来,唯见清泉湛然。因名舒姑泉。
【鳖洲牛渚】《江记》曰:江中有鳖洲,长三里,与芜湖洲相接。《续汉书》曰:秣陵南有牛渚。已上宣州。
【玉山石盖】郭璞注《山海经》曰:玉山,浙江水出其边。《舆地志》曰:歙县灵山甚高峻。有圆石,高数丈,上有石盖。 【二砾三姑】《舆地志》曰:黟县南有五?艮,二砾。两边皆坛石,中央有沟。裁五尺许,水甚悬迅。砾音历。又曰:黟县东有灵山,山有三峰,名为三姑山。三年一遇野火,自烧;百姓放火,辄降雨不燃。已上歙州。
【贺齐城岩陵濑】《吴志》曰:吴大帝使贺齐击黟歙山贼,定立新都郡。《舆地志》曰:郡城,贺齐所创也。《东观汉记》曰:严光,字子陵,耕于富春。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已上睦州。
【铜釜石甑】《异苑》曰:吴时,军士五百人破湖,得铜釜。发之,水便暴出。即五百人湖也。《东阳记》曰:昆仑山顶有一孤石,可高三十丈,其形似甑,人谓之石甑。已上婺州。
【莲镬梅池】《鄱阳记》曰:弋阳岭上多密岩。宋元嘉中,有人见其岩内三铁镬。镬各容百斛,中生莲花。他日往寻,不行所在。宋永初《山川记》曰:广陵县东有梅池。
【夫岗子石】《鄱阳记》曰:鄱阳西有望夫岗。昔县人陈明与梅氏为姻,未成,而妖魅诈迎妇去。明诣卜者决,云西北行五十里求之。明如言,见一大穴,深邃无底。以绳悬入,遂得其妇。乃令妇先出,而明所将邻人秦文遂不取明。其妻乃自誓执志,登此岗首而望其夫,因以名焉。又曰:九子石在弋阳水左岸间,相去数十步,石形似印。已上饶州。
【石矾玉笥】《会稽志》曰:射的北有石帆壁立。临水漫石,宜山遥望,??有似张帆。又名玉笥山,又曰石簧山。
【镜水铜溪】《舆地志》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上路行,如在镜中游。”《会稽志》曰:昔欧冶子涸若耶之溪而出铜,破赤堇之山而出锡。已上越州。
【丹洞赤城】《登真隐决》云:赤城山下有丹洞,在三十六洞天数。其山足丹。《名山略记》云:赤城山一名烧山,东卿司命君所居。洞周回三百里,上有玉清平天。 【金庭玉室】《道书》曰:天台山其上八重,视之如一,中有金庭不死之乡。许迈《与王逸少书》曰:自山至临海,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已上台州。 【东瓯西隗】《汉书》曰:惠帝立闽君摇为东海王,都瓯。《永嘉记》曰:西隗山,东接安固,西接松阳。 【茅岘剑峰】《永嘉记》曰:尘屿有卢隈,又有茅岘,去卢隈二十五里。《舆地志》曰:楼石山三石,并高百丈,杪如剑峰。已上括州。 【彭泽浅源】《汉书》:彭泽县属豫章郡,彭蠡泽在西。《尚书》曰:过九江至于敷浅源。
【庐山盆水】《庐山记》曰:匡俗出于周威王时,生而神灵,隐沦潜景,庐于此山,俗称庐君,故山取号焉。《浔阳记》曰:盆水出青盆山,因以为名。带山双流,而右灌浔阳,东北流入江。已上江州。
【铜精剑窟】《豫章记》曰:西山周回三百里。此山时有夜光,远望如火气。《舆地志》曰:此为铜之精光也。《豫章记》又曰:丰城县狱后,有雷孔章掘神剑窟,方七八丈。
【然石热泉】宋永初《山川记》曰:建城县西有羊山,有然石,色黄白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热,可煮物,故谓之然石。又曰:皮县有热泉,如汤,以生物投之,须臾烂熟。已上洪州。
【茨野落亭】《安成记》曰:昔豫章太守贾萌与安城侯张普争境,战于新茨之野,即兹地也。又《安成记》曰:郡渚江川,发源同会。落亭石,上有芝草,下有紫磨金。
【山都木客】《异物志》曰:庐陵大山之间,有山都似人裸身,见人便走,自有男女,可长四五尺,能?丛相唤,常在幽昧之中,似魑魅鬼物。又曰:庐陵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群,不与众鸟相厕。云是木客所化。已上吉州。
【金鸡石雁】《南康记》曰:云都县有金鸡石,傍有穴。宋永初中,见金鸡栖翔此穴,颇时飞鸣。又云:覆笥山平湖中有石雁,浮在水。每至炎气代序则飞翔,若知感候。
【松阙梓潭】《舆地志》云:归美山有石城,高数丈,有二石夹左右。石形似松,俨如双阙。《南康记》曰:梓潭昔有梓树,巨围,叶广丈余,垂柯数亩。吴王伐树作船,使童男女挽之。船自飞下水,男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时有歌唱之音。已上虔州。 【甘渚蜜岩】《临川记》曰:东兴人家,曾以木甑沉井中,乃流出达樊溪,甘渚得之。此泉穴相通也。又曰:五章山绝岩?峭,有蜜蜂依之为房。其形如笠,望者皆悬磴数丈,然后得至其所。 【石人枫鬼】《临川记》曰:虚谷东英巨山岩内,有石人坐磐石上。体上尘秽则兴风,湿润则致雨,晴日便举体鲜洁、朗然玉净。又云:麻姑山上人登之,有物人形,眼鼻口面,无臂脚,俗名之枫子鬼也。已上抚州。
【米砂雪壁】《安成记》曰:钟山临水阻峡,春夏则湍γ沸涌,?上白沙如米,两岸各十余斛,呼曰米砂,以之候岁。若一岸偏饶,则其方丰穰。殷斌《石室记》曰:第三室高十丈,余者粗为似,皆素壁若雪,则万象森罗。
【宜春水罗霄山】《吴录》曰:宜春泉水。《地道记》曰:宜春县出美酒,随岁贡上。《安成记》曰:罗霄山有石井,天旱祠之,以木投井中,即雨;至井溢木出,乃雨止。已上袁州。
【鹦洲凤阙】《舆地志》曰:夏口江中有鹦鹉洲。《武昌记》曰:城东南角有岗,名凤阙。吴时有凤集之。因以为名。
【鄂渚樊山】《离骚》云:乘鄂渚而反顾。《武昌记》曰:樊口之东有樊山。已上鄂州。
【湘山沅水】《史记》曰:秦始皇浮江至湘山。《水经注》曰:沅水注洞庭湖中,方会于江也。
【地道江门】《湘中记》曰:君山有地道。郭璞《江赋》曰: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山海经》曰:洞庭山,帝女居之。其上沅沣之交,潇湘之源,是在九江之门。已上岳州。
【楂渚橘洲】《湘中记》:楂渚对岸古城,孙权遣程普所立。《舆地志》曰:橘洲在郡南,对南津,常看如下。及至夏水,怀山渚洲皆没,橘洲独在。
【昭潭羽濑】《湘州记》曰:岳阳有昭潭,其下无底,湘水最深处。又曰:石子山西有小溪,水石映澈,名之羽濑。昔关羽南征,顿此山下,因以为名。已上潭州。
【青坛紫盖】《湘州记》云:祝融峰上有青玉坛,方五丈,有盖香峰行道处,《异苑》曰:衡山有峰名曰华盖,又一名紫盖。 【宝洞仙宫】《南岳记》云:衡山者,太虚之宝洞。又曰:流丹崖南五里,得仙人宫。道士休粮绝谷,身轻清虚,便得入此宫。已上衡州。
【菁口兰岩】《湘州记》云:都溪又西北流入营水,谓之菁口。王韶之《神境记》曰:兰岩山,其路危阻,迥绝人迹。登其山,有石路松林焉,杳然便是云霞中馆宇矣。
【九疑山五会水】《山海经》曰:苍梧之丘,九疑之山,舜所葬也。《水经注》曰:都溪水出舂陵县左,与五溪俱会。县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会于县门,故云都溪。已上永州。
【茹溪澧浦】《荆州记》曰:茹溪,源出茹龙山,水极清澈。《离骚》云:遗余?兮澧浦。 【天帚松梁】《荆州图副记》曰:天门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谓之天帚。《吴录》曰:松梁山,山石间开处,容数十丈。其高,以弩射之,不及其上。已上澧州。
【热石温泉】《舆地志》曰:临武县山有热石。置物其上,立焦。《荆州记》曰:郴县温泉,下流有田,资以溉灌。常十二月下种,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
【仙人祠义帝庙】《舆地志》曰:马岭山有仙人苏耽坛。耽至孝。一朝忽辞母曰:“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涕泗呜咽。百姓立坛祠之。《湘州记》曰:郴县南有义帝庙,百姓祭之。《汉书》曰:项羽尊楚怀王以为义帝。已上郴州。 【龙池鹤泽】《武陵记》曰:谢承为武陵郡守时,有黄龙见于郡东水中。拜表上贺,因号龙池。刘义庆《世说》曰:晋羊祜镇荆州,于江陵泽中得鹤。教其舞动,以乐宾友。
【鼎口风门】《沅川记》曰:沅川水名鼎口,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武陵记》曰:风门山有石门,去地百余丈。将欲风起,此门隐隐有黑气上,须臾有黑风竞起。已上朗州。
【葱岭茗山】《沅川记》曰:沅川有孤山,岩石崔嵬上,有葱如人所种。人时往取,援辄断绝。请神而求,不挽自出。《武陵记》谓之葱岭。《荆州图副》曰:茗山九岭,?峻。木多杉松,兽多熊豹。 【龙门鹿穴】《水经注》曰:有独母水,南出龙门。《荆州记》曰:宋元嘉初,武溪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傍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斫树为记。其后茫茫,无复仿佛。已上辰州。
【石床?水】《湘州记》曰:文斤山上有石床,方高一丈。四面绿竹扶疏,常随风委拂。《水经注》曰:邵陵水东会?泉。已上邵州。 【浪水舞溪】《水经注》曰:浪水出武陵镡城北界山谷,《荆州记》谓之浪溪。《荆州记》曰:舞溪东流注沅,西接??。已上巫州。
【铜柱石门】《周地图记》曰:江中有铜柱滩。又曰:均提东十三里,至石门东,有石鼓。
【清台神窟】《史记》曰:陵邑寡妇清,其先得丹穴,家富不訾。清能守其业。秦始皇以为贞妇,为筑女怀清台。《益州记》曰:黄葛峡有相思崖,芳泉周灌,俗谓之神窟。已上涪州。
【??桂浦】汉武帝平南夷,置??郡。又曰:??郡有桂浦关。
【天井石关】《华阳国志》曰:??郡,上当天井,故多雨潦。又曰:且兰县西南有地,名石潼关。已上?州。 箴【□□《润州箴》】洋洋润州,江川秀远;蒋庙钟山,孙陵曲衍。江宁之邑,楚曰金陵;吴晋梁宋,六代都兴。
岭南道第十一叙事岭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南境。其地皆粤之分,(《地理志》云:今苍梧、蔚林、合浦、交趾、九真、日本、南海皆粤分。)自岭而南至海,尽其地。(广州故南海郡,秦末南海尉赵佗王有其地。)
事对【蒲涧兰湖】《南越志》曰:熙安县东北有昌蒲涧。咸安中,姚成甫尝涧侧遇一丈夫,曰:“此昌蒲,安期先生所饵,可以忘老。”又曰:番禺北有芝兰湖,并注西海。
【贪泉浈水】《晋中兴书》曰:旧云往广州饮贪泉,失廉洁之性。吴隐之为刺史,自酌贪泉饮之,题石门为诗曰:石门有贪泉,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汉书》曰: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
【二山八桂】《南越志》曰:番禺县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山海经》曰:桂林有八树,在番禺东。已上广州。
【潮穴泉山】《潮州记》曰:斯溪西通淮水,其穴若井。或枯涸弥年,或一日十盈十竭,若潮水焉。又曰:泉山有峭壁高竦,连阜湎属,石泉悬注,瀑布飞流。已上连州。 【钱石玉山】《湘州记》曰:曲江县东有泉石山,其状四方若台榭。其南有石,三面壁峭。其上有钱,故谓之钱石。又曰:曲江县东有玉山,卉木滋茂,泉石澄涧。相传云昔有人采玉处。
【石台银瓮】《始兴记》曰:劳口东岸有石,四方而高,可百余仞,其状若台。又曰:林水源出磐石上。罗列十瓮,皆盖以青盆,中悉银钅并。有人遇之,得开观而不可取。取辄失路,迷闷欲死。已上韶州。
【龙川牛岭】《汉书》曰:龙川县属南海郡。《南越志》曰:罗浮山有石楼,右带牛岭山,左据龙尾。已上循州。 【文贝锦蛇】《南越志》曰:潮阳南有小水,注海滨,带层山。其中多文贝,可以解毒。《舆地志》曰:龙溪谓之盘龙,蛇青黑色,赤带锦文,随渎瀵水而入于海。有毒,伤人辄死。已上潮州。
【素女青牛】《发蒙记》曰:侯官谢端,曾于海中得一大螺。中有美女,云:“我天汉中白水素女。天矜卿贫,令我为卿妻。”《南越志》:绥安县北有连山,昔越王建德伐木为船,其大千石,以童男女三千人牵之。既而人船俱坠于潭。时闻附船有唱唤督进之声,往往有青牛驰回与船俱,盖神灵之至。
【灵江神草】《舆地志》云:从余姚至海三十里,过温麻江,有一江名灵江。《道书》云:霍山上有神草三十四种。已上泉州。 【建安将乐】《吴志》云:永安三年,以会稽南郡为建安郡。《吴录》云:将乐县属建安郡。已上建州。
【石室嵩台】《南越志》曰:高安石室,自生风峒,南北二门,状若人功,意者以为仙都。又曰:高要有竦石,广六十余丈,高二百许仞,土人谓之嵩台。已上端州。 【端石岑珠】《吴录》曰:端溪有端山,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水。《南越志》曰:端溪俚人岑班,入山,遇一宝珠,径五寸,取还。夜光明照烛,俚人甚惧。以火烧之,虽小损,犹照一室。已上康州。
【香林纶木】《南越志》曰:盆元县利山,上多香林。又曰:威宁县有穿州,其上多纶木,似谷皮,可以为绵。已上冈州。
【苍梧班石】《汉书》曰: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舆地志》曰:广信县之寿乡,有孤岩。岩有班石,石皆五色。已上梧州。 【围洲合浦】《交州记》曰:合浦八十里有围洲,周回百里。《汉书》曰: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已上廉州。 【贺水富川】《湘州记》曰:临水经临贺县东,又南至郡左,合贺水。《汉书》曰:富川县属苍梧郡。已上贺州。
【二鼓三田】《舆地志》曰:後汉周敞为交趾剌史,伐龙山木以为鼓。以下分鼓给桂林郡,上分鼓给交趾郡。击一鼓则二鼓皆鸣。《广志》曰: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已上交州。 【苏峤麻岭】《南越志》曰:宁浦郡东南有苏摩峤。屈ギ《道理记》曰:沙麻岭在宁浦郡南,郡即岭之北垠。已上横州。 【树止竹梁】《林邑记》曰:狼野人居无室,依树宿止。《南征八郡志》曰:{米鹿}泠县有大竹,数围实中,任屋梁柱;覆用之则当瓦。已上峰州。
【蚁漆鸡潮】《吴录》云:居风县有蚁絮藤,人视土中知有蚁,因垦发。以木皮插其上,则蚁出,缘而生漆。《舆地志》曰:移风县有潮鸡,鸣长旦清如吹角,每潮至则鸣。一名林鸡。 【石坻金屐】《南越志》曰:马援凿通九真山。又积石为坻,以遏海波,由是不复过涨海。又曰:军安县女子赵妪,尝在山中,聚结群党,攻掠郡县。著金箱齿屐,恒居象头斗战。已上爱州。
【咸?都沃】《汉书》曰:咸?县属九真郡。《晋太康地志》:都沃县属九德郡。已上?州。
【极外海中】《交广二州记》曰:珠崖在大海中,南极之外。吴时复置太守,住徐闻县遥抚之。《汉书》曰:武帝立珠崖郡,在南方大海中居,广袤千里。
【巢居椎?】《广志》云:珠崖人皆巢居。《珠崖传》曰:男女皆椎?,或被发徒跣,?音髻。已上崖州。
【儋耳镂颊】《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定越以为儋耳郡。张晏注曰:儋耳,镂其颊及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累下垂。已上儋州。
【文?比朱鳖】《南越志》曰:海中有文?比,鸟头尾,鸣似磬,而生玉。又曰:海中多朱鳖,状如肺,有四眼六脚,而吐珠。
【?孛马水犀】《南越志》曰:平定县东巨海有?孛马。似马,牛尾,一角。又云:平定县巨海有水犀,似牛。其出入有光,水为之开。已上高州。
箴【扬雄《交州箴》】交州荒裔,水与天际;越裳是南,荒国之外。爰自开辟,不袅不绊;周公摄祚,白雉是献。昭王陵迟,周室是乱;越裳绝贡,荆楚逆叛。大汉受命,中国兼该;南海之宇,圣武是恢。稍稍受羁,遂臻黄支;牵来其犀,航海三万。泉竭中虚,池竭濑干。牧臣司交,敢告执宪。
事对【九围百郡】《毛诗》曰:帝命式于九围。《汉书》曰:凡郡国一百三。
【八辅九州】张衡《灵宪》曰:中州含灵,外制八辅。《尚书》曰:禹别九州。
【九有十都】《尚书》曰: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注云:九有,九州也。《尚书大传》曰:五里为邑,十里为都,十都为师,州十一师。
【神州裨县】《河图》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神州。《史记》曰:中国赤县,有裨海环之。
【三辅六郡】《汉书》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都为六郡。
【六辅三河】《汉书》韦昭谓河东、河南、河内为三河,兼三辅,为六辅。
【殊题含类】《河图》曰:《九州殊题》:水泉刚柔各异。《春秋说题辞》曰:州之言殊也。言殊含同类,异其界也。
【凉?徐鲁】《汉书》改雍州为凉州。《尚书》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汉官解诂》曰:凉?黑水,徐鲁惟沂。
赞【萧子显《齐书·郡国志赞》】郡国既建,因州而部;离过十三,合不逾九。分城列邑,名号即阜;迁移区并,代王代有。
河南道第二叙事河南道者,禹贡豫、徐、青、兖四州之域,(《尚书》曰:荆河惟豫州,济河惟兖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海岱惟青州。按《尚书》:兖州西北距河,谓古九河也。九河填塞,今之河北博德、仓、棣等州,即古兖州之地。今为河北道矣。《汉书·天文志》曰:房心为豫州,虚危为青州,奎娄胃为徐州,角亢氐为兖州之分野也。)北距河,东至海,南及淮,西至荆山,尽其地也。河南府,周地也。风雨之所交也,阴阳之和也。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昔周公营洛邑,至平王居之。宋州,宋地也。(古豫州域,)古商邱也。阏伯之墟,周封微子,是为宋也。(《汉书·地理志》云:房心为豫州,宋之分野。)汉代梁孝王都之。青州,齐地也。古爽鸠氏之墟,周封太公于营邱为齐也。(今临淄县。)兖州,鲁地也。(鲁今曲阜县也。按《汉书·地理志》云:奎娄为鲁,属古徐州。)古少昊氏之墟。周封周公,后为鲁侯。陈州,陈地也。(古豫州域。)平王东迁,郑武公居之。(今新郑。)其后韩哀侯灭郑而居其地。(韩贞子初都河北之平阳,哀侯徙焉。)东自豫许,略汝邓而西得河南府之阳翟、福昌、新安,尽韩地也。(按《汉书·地理志》陈、韩、郑,并角亢氐之分野。)汴州,魏地也。魏初居河北,(魏绛徙居安邑。)惠王以安邑近秦,乃徙都焉。(今汴州大梁城是也。)得河南滑州之境,分得韩之郑、豫等数州之东界属于魏也。(《地理志》云:魏,觜Δ参之分野。)
事对【帝台天室】《山海经》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郭璞注曰:举觞宴会,则于此山也。今按:其山在伊阙西南。《史记》曰:周武王曰:“我南望岳鄙,粤瞻伊洛,无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之。
【马坂龙门】戴延之《西征记》曰:次前至黄马坂去计素绪十里。《易乾凿度》曰:禹凿龙门,辟伊阙。
【邙阜洛川】《西山记》:邙山西连东垣,亘阜相属。曹植《洛神赋》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八关四塞】郦元注《水经》曰:汉灵帝以何进为大将军,将五营士屯都亭,置伊阙、函谷、广城、大谷、に辕、旋门、平津、孟津等八关都尉。《洛阳记》曰:左成皋,右函谷,前有伊阙,?背孟津,此四塞之固。
【に辕郏辱阝】阚る《十三州志》曰:に辕道凡十二曲也。今按:在缑氏县东南。《左传》曰:成王定鼎于郏辱阝。 【九坂三川】《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升九阪。郭璞注:今新安县十里有九坂。《史记》曰:秦襄公初以周地置三川郡。
【金谷铜驼】郭缘生《述征生》曰: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源南流经此谷,注谷水。华延隽《洛阳记》曰:两铜驼在宫之南街,东西相向,高九尺。《洛阳记》谓之铜驼街。 【三涂九谷】《左传》曰:四岳、三涂,九州之险。杜预释例曰:三涂,陆浑山名。张衡《东京赋》曰: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方湖曲洛】郦元注《水经》曰:华林园景阳山北经方湖。湖中趣御座石,前建蓬莱山。《穆天子传》: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 【梓泽芝田】刘澄之《宋永初山川记》曰:梓泽,地名,去王城二十四里。曹植《洛神赋》曰: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已上河南府。
【牛兰狐聚】郦元注《水经》曰:牛兰水,出鲁阳县北牛兰山。《汉书》曰:梁县有惮狐之聚。
【黄陂白水】《水经注》曰:黄水积为黄陂,入白水亭城西南。已上汝州。
【虢国虞城】《汉书》曰:陕州,虢国也。又曰:周封太伯后,是为虞公,谓之虞城。
【茅津柏谷】杜预云:茅津在太阳县西。《汉武故事》曰:帝微行至于柏谷。已上陕州。
【石堤金匮】《水经注》曰:石堤山下有祠,遁甲开山图;熊耳山有金匮石室。【鸠里鸿关】汉卫太子东走至湖,藏金鸠里。《水经注》云:汉阙亭东有鸿关。已上虢州。
【北利西平】《十三州志》曰:北利城在上蔡。崔鸿《後燕录》:西平县属汝阴。
【龙泉羊涧】《後汉书》曰:平舆泉有二龙焉。《十三州志》曰:武帝时有白羊出溪涧中。已上豫州。 【西唐南郭】《後汉书》曰:高凤隐西唐山。《周地图记》曰:後魏于南郭城中置南阳郡。
【蓼国谢城】《汉书》曰:湖阳县,故蓼国。《荆州记》曰:棘县有谢城。已上唐州。
【胡国陶丘】《汉书》云:汝阴县故胡国。《晋书》曰:汝阴县有陶丘乡。 【汝坟颍浸】《毛诗》曰:汝坟道化行也。《周礼》曰:正南曰荆州,其浸颍淇。已上颍州。
【炎都楚徙】《帝王世纪》:神农初都陈。《汉书》云:楚顷襄王东徙于陈。
【鸡水狐邱】《水经注》:洧水南出,谓之鸡笼水。《左传》:楚侵陈,克狐邱。已上陈州。
【二颍五都】《成公绥赋》曰:俯临二颍。《魏略》曰: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方城曲洧】《左传》曰:楚国方城以为城。又曰:诸侯伐郑,至于曲洧。已上许州。
【荡渠原圃】《水经注》曰:阴沟出阳武县之荡渠。《左传》曰:郑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
【践土鸿沟】《左传》云:晋文公作王宫于践土。注云:郑地。《汉书》曰:于荣阳下,别河东南为鸿沟。已上郑州。 【逢泽汴渠】《汉书》曰:逢泽在开封东北。《史记》曰:秦孝公使公子会诸侯于逢泽。《西征记》曰:仓坦城南临汴渠。
【羊湖沙海】《述征记》曰:汴南董生,引汴水自羊湖。《战国策》曰:梁君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为日久矣。已上汴州。
【金堤石济】《汉书》曰:河决东郡,所筑号曰金堤。《述征记》曰:河有一积石,谓之石济。
【蒲邑桃城】《左传》曰: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注曰:蒲宁殖邑也。《续汉书》云:桃城在燕县南。已上滑州。 【谯国濑乡】《晋书》曰:谯国,魏明帝分置也。《濑乡记》云:老子祠在濑乡。
【麦邱桑邑】《桓谭新论》曰:齐桓公行见麦邱人。《水经注》曰:山桑邑俗谓之北平城。已上毫州。
【商邱景毫】《左传》曰:阏伯居商邱。又曰:汤有景毫之盟。
【棘璧桐门】《汉书》曰:吴楚七国反,先击破梁棘璧。《左传》曰:楚围宋,门于桐门。已上宋州。 【清水梁山】《述征记》曰:钜野县有清水。又:梁山氵祭清水更属岱宗。
【无盐阳谷】《汉书》云:无盐县近东平国。《左传》:齐侯会于阳谷。已上郓州。
【荷泽葵邱】《尚书》曰:导荷泽,被孟潴。《左传》曰:齐桓公会诸侯于葵邱。【五丈三?】《水经注》曰:荷水,俗谓之五丈沟。《尚书》曰:汤遂伐三?。已上曹州。
【谷林瓠子】《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汉书》曰:河决瓠子堤。已上濮州。
【秦亭卢邑】《左传》曰:鲁筑亭于秦。杜预注云:范县西北有秦亭。又曰:高弱以卢叛。杜预注曰:卢,齐高氏邑。
【狼水鱼山】《水经注》曰:狼水出大鉴山狼溪,西北流,经谷城西。《汉书》曰:武帝瓠子歌曰:“吾山平兮钜野溢。”注:吾山,即鱼山也。《西征记》:鱼山北临河。已上济州。
【莱邑蒲台】《水经注》曰:莱芜县,昔齐景公灭莱,莱人播北谷,邑落荒芜,故云莱芜。《三齐略记》曰:海侧有台,高八丈。秦始皇于台下萦蒲ム马,因名蒲台。
【甲山笼水】《水经注》曰:萌水出于甲山。《述征记》曰:梁邹城西有笼水。或云,齐之孝妇,涌泉发于宅内,以笼覆水,所以名曰笼水。已上淄州。
【济河洙泗】《尚书》曰:济河惟兖州。《礼记》曾子谓子夏曰:“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凫峄龟蒙】《毛诗》曰:建尔元子,俾侯于鲁,保有凫峄,遂荒徐宅。又曰: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已上兖州。
【石堰金舆】晏谟《齐记》曰:石塞堰,武帝时造。《述征记》曰:朗公金舆山,孤峰环秀,实神岭也。 【华泉历井】《左传》曰:逢丑父使齐顷公下如华泉取饮。《续征记》曰:历山有井有底,与城西南涌泉相通。已上齐州。
【?阝城费邑】《左传》曰:?阝黎来朝,杜预注曰:东海昌卢县东北有?阝城。又曰:费伯帅师城郎,琅邪费县也。后为季氏邑。
【大岘叟冈】伍缉之《从征记》曰:大岘直度山二十五里,涧壑洞地,崖坂峭曲,四岳三涂,不是过也。《水经注》曰:小叟冈有水二源,双会东导一川。已上沂州。
【表海营邱】《左传》曰:吴季札闻歌齐之声,曰:“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史记》曰:武王封师尚父于齐营邱也。
【天齐地镜】《汉书》曰:齐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苏林注:天中齐也。顾野王舆《述志》曰:宋文帝时,青州城南地,远望倒影如水,谓之地镜。已上青州。
【龙沟鹄垄】《续述证记》曰:彭城水五沟到龙沟五里。张华《博物志》曰:徐君宫人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遂生儿,为堰王。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葬之徐里中,见有狗垄存焉。
【西楚北陵】《汉书》曰: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晋书·太康地志》有北陵县,属下邳。已上徐州。 【邸阁濠梁】《西征记》曰:宿预城下邳之中路旧邸阁。《述征记》曰:濠汜,水公也,其水注泗有旧鱼梁。庄子游于濠梁,则此地也。
【白楼朱矢】侯滔《北征记》曰:下邳城,韩信所都也。中城吕布所守,南临白楼门。《博物志》曰:徐堰王欲行霸上国,乃沟通陈蔡之间,得朱弓彤矢。已上密州。
【龙台马耳】《三齐略记》曰:平昌门内有台,高六丈,神龙出入于其中,故名龙台城。《水经注》曰:马耳山高百丈,上有石并举双耸,如马耳。
【柴阜焦原】《齐地记》:柴阜榛棘森然,故云柴阜,邴原葬于其东。《尸子》曰:莒有焦原者,广寻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者。有羽士见于莒子,独欲行齐踵。已上登州。
【圣石仙祠】《齐记》曰:莱山之阴有大石,其中有人出处,云是古圣人从此而出。《汉书》曰:不其县有太一仙人祠九所。
【三山九穴】《汉书》曰:曲城县有三山。《齐记》云:九目山有九穴。已上莱州。 【吕母固田横岛】後汉王莽末,有吕母者,其子为县宰所杀。母散财以招少年,其杀宰而人海中。今按:其固见存,在东海县北。《汉书》曰:高祖定天下,田横惧诛,乃与从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
【仙士石始皇碑】崔琰《述征赋》曰:郁非山有仙士石室,乃往观焉,见一道人。王隐《晋书》曰:海中去岸百五十步有秦始皇碑,阔五尺,厚三尺八寸。已上海州。
箴【扬雄《豫州箴》】郁郁荆河,伊洛是经;荣彼?漆,惟用攸成。田田相拿,卢卢相距;夏殷不都,成周攸处。豫野所居,爰在鹑墟。四?奥咸宅,寓内不如;陪臣执命,不虑不图。毋曰我大,莫或余败;无曰我强,靡克余亡。王赧为极,实绝周祀。牧臣司豫,敢告柱史。
【又《青州箴》】茫茫青州,海岱是极;盐铁之地,铅松怪石。群水攸归,莱夷作牧;贡篚以时,莫怠莫违。昔在文武,封吕于齐;厥土途泥,在邱之营。五侯九伯,是总是征;马殆其衔,御失其度。周室荒乱,小白以靖;诸侯佥服,复尊京师。小白既没,周卒陵迟;嗟兹天王,附命下土。牧臣司青,敢告执矩。 【又《徐州箴》】海岱伊淮,东海是渚;豫州之士,邑于蕃宇。大野既潴,有羽有蒙;孤桐?珠,泗沂攸同。降周任姜,镇于琅邪;姜姓绝苗,田氏攸都。事起犹微,不虑不图;祸如邱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仆夫。
【又《兖州箴》】攸攸济河,兖州之寓;九河既导,雷夏攸处。草繇木条,漆丝??;济漯既通,降邱宅土。成汤五徙,卒都于毫;盘庚北渡,牧野是宅。箕子?欷,故居为墟。牧臣司兖,敢告执书。
关内道第三叙事关内道者,禹贡雍州之域。(《尚书》曰:黑水西河惟雍州。按:雍州自陇而西,分为陇右道。《汉书·天文志》曰:东井与鬼为雍州分野。)东自同华,略河而北;西自岐陇,原会极于北垂,尽其地也。京兆府挟沣灞,据函崤,(班固《西都赋》曰:左据函谷二崤之险。又曰:挟沣灞。据陇首。)得百二方千里。(《汉书》曰:秦得百二。苏林曰:言秦地险固,以二万人足当得诸侯百万人。《河图》曰:秦地方千里。)周都酆镐,秦都咸阳,汉都长安,今武功县,后稷所封也。(《史记》:后稷封于粲是也。)豳州,昔公刘所居也。华州,古郑国也。(《诗谱》曰:周宣王封其弟于咸林,是为郑国。)岐州,秦德公初居之所也。夏州,赫连氏之都也。
事对【四塞八川】《汉书》娄敬云:“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之固。”相如《上林赋》曰:荡荡乎八川,沣、氵高、涝、?、泾、渭、灞、?。
【神皋福地】《西京赋》曰:实惟奥区神皋。《遁甲开山图》曰:骊山西有阜,名风凉原,雍州之福地。
【金城石柱】《汉书》:关中金城千里。《三辅旧事》曰:石柱以南属京兆,北属扶风。
【细柳长杨】《汉书》曰:周亚夫军细柳,汉宫名有长杨。
【温水沧池】《三秦记》:渭水桥西有温水。又《长安记》:建章宫有太液沧池。
【鸡头鹑首】《雍州记》:鸡头山在?县。《史记》:天赐秦穆公鹑首之地。
【汉京秦里】《西都赋》曰:弘我以汉京。又《西京赋》曰:秦里其朔。
【丹水黄山】《山海经》:南山多黄丹水出焉。《西京赋》曰:绕黄山而款牛首。已上京兆府。
【桃塞柏原】《左传》: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杜预曰:今潼关是也。《水经注》:灌水于孤柏之原西流。
【蒲池学?】《水经注》:华山上灵泉名蒲池。《高士传》云:张楷隐华山,学者从之成?。已上华州。【韩原姚谷】《古今地名》云:韩武子食き于韩原。《後汉书》云:姚谷属白水。 【堑洛分华】《史记》曰:秦简公堑洛,蒲城县东长城是也。《後汉书》曰:孝明帝分华山都置武乡郡。已上同州。
【蒲谷柏城】《水经注》曰:蒲谷水源出中部县。又曰:猪水流经柏城。已上同州。
【丹川乌水】《水经注》曰:蒲水南自洛川县流入丹阳川。又曰:乌川水源出汾川县西北。已上丹州。
【青牛白帝】《录异传》曰:秦文公伐雍州南山文梓树,有青牛走出沣水中。《史记》:秦文公作??,以祭白帝。
【漆水桐池】《水经注》曰:漆水出漆溪。又曰:桐池水东北流入三交水。已上岐州。
【岐下梁邱】《史记》曰:古公?父止于岐下。《水经注》曰:梁邱谷水,西南注于泾。
【芹川芮水】《水经注》曰:宜禄县北有芹川。又曰:芮水流入泾。已上豳州。
【乌亭昆壤】汉乌氏县,王莽改为乌亭。宋初《山川记》曰:安定昆戎旧壤也。已上泾州。
【陇水吴山】《三秦记》曰:俗歌云陇头水。《地道记》曰:?阳县属秦国,吴山在西。已上陇州。 【芹谷柞亭】《水经注》曰:芹谷水出罗川县东子午山。《续汉书》曰:汾阳县有五柞亭。已上宁州。 【兔州鸡水】《水经注》曰:兔川西南流注洛水。又曰:乌鸡水出西流入洛。已上庆州。
【蓝水那邑】《十六国春秋》云:赫连定登于可蓝山。《史记》曰:那戎邑也。已上原州。
【白水蒲川】《水经注》曰:白水源出汾水岭西。又曰:小蒲川水东南流,入坊州。已上?州。
【神泉障龙尾溪】《水经注》云:龙尾水出神泉障,又有龙尾溪。已上延州。
【渌莲池青盐泽】《十六国春秋》云:赫连勃勃田于三交,至渌莲池而还。《汉书》曰:朔方郡青盐泽在南。 【典农城怀浑障】《水经注》云:河水经典农城,又东北经怀浑障。已上灵州。
【蒙水鸡山】《水经注》云:朔方县有蒙水紫河。《续汉书》曰:将军窦宪出鸡鹿山。已上胜州。
诗【晋挚虞《雍州诗》】于皇先王,经启九有;有州惟雍,居京之右。土载奥区,山包神薮;嘉生惟繁,庶类伊阜。悠悠州域,有华有戎;外接皮服,内含岐丰。周余既没,夷德未终;莫不慕义,易俗移风。
箴【扬雄《雍州箴》】黑水西河,横属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上侵积石,下碍龙门。安不忘危,盛不讳衰。牧臣司雍,敢告缀衣。 河东道第四叙事河东道者,禹贡冀州之域。(《尔雅》曰:两河间为冀州。)舜置十二州,分冀州为幽州、并州。今河东道即并、幽两州之地。(《汉书·天文志》曰:毕昴为冀州,营室东壁为并州。)西南距河,北尽朔垂。悉其地,河东本尧之所都。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其子燮,是为晋侯。及三家分晋,自蒲州略河东至怀州属魏,(怀州今属河北道。)自泽潞而南至卫州,尽太原府已北属赵。太原府,昔高辛氏子实沉及金天氏子台骀之所居也。又为唐国,帝尧为唐侯所都。(郑玄《诗谱》曰:唐者,帝尧旧都地,后徙平阳。)蒲州,帝舜所都。(《太康地记》云:舜都安邑是也。)绛州,晋献公迁都之地。 事对【尧墟禹迹】郑玄《诗谱》曰: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禹自安邑都晋阳,曾孙帝相迁帝丘。子少康中兴,还乎旧都,复禹之迹也。
【太夏中都】《春秋地名》云:晋太康一名太夏。《後魏书》曰:中都属太原郡。
【六名五尉】《春秋地名》云:晋太卤、太原、太夏、太墟、晋阳、太康六名,其实一也。晋《太康地志》:并州部太原六郡,又有护匈奴中郎,左部、右部、中部、南部、北部五都尉。
【蒿垣苇泽】《春秋后语》曰:张孟谈谓赵襄子曰:臣闻董安于之在晋阳,公宫之垣皆荻蒿。《後魏书》云:石艾县有苇泽。
【潜邱涡水】《尔雅》曰:晋有潜邱。郭璞注云:在太原晋阳县。《水经注》曰:洞涡水出平乐县西北。
【祁墓介祠】《後汉书》云:晋阳有祁奚墓。又曰:晋阳有介子推祠。已上并州。
【涑水涤山】《水经注》云:涑川水在桑泉县界。晋《地道记》曰:雷首山一名涤山。 【臼亭虞坂】《左传》曰:公子重耳取臼亭。杜预注曰:河东解县有臼亭。《战国策》曰:骐骥驾盐车上虞坂。今按:在安邑县界。已上蒲州。 【玉璧天井】後魏大统四年,东道行台王思政表筑玉璧城。今按:在后山县西。《水经注》曰:天井水,经尧城西,流入汾水。 【枣涧桐乡】《水经注》曰:干枣涧水北出,入石人岭下南流,俗谓之扶苏水。《汉书》:武帝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在闻喜县界。已上绛州。 【千亩五城】《左传》曰: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後魏书》云:晋州领五城郡是也。
【襄陵狐谷】後汉襄陵属河东郡。《水经注》曰:平河水出晋阳县西壶口山,东经狐谷亭。已上晋州。
【漳川冀浸】《周礼》曰:冀州其川曰漳。郑玄注云:出长安。《十三州志》曰:潞水出潞县,冀州之浸。
【赤壤黄山】《上党记》曰:高平赤壤,其地阻险,百姓不居。後魏《舆图风土记》曰:黄山在壶关县东。已上潞州。
【舜泽晋山】《墨子》曰:舜渔于雷泽,在护泽县西。後魏《舆图风土记》云:司马山在晋城县北。晋代祠此山,因以为名。
【孟门午台】《左传》曰:齐侯伐晋,入孟门,登太行。《十三州志》曰:太行山或曰孟门,盖其险厄。《水经注》曰:午?台亭在晋城县界。已上泽州。
【石室铁骑】後魏《舆图风土记》曰:太原郡山有石室方丈,四壁文字篆书,人不能识。《十六国春秋》曰:石勒当生之时,北山上草木,变为铁骑形。
【青谷黄岩】《水经注》曰:清水源出武乡县西,名青谷水。又曰:黄岩水源出辽山县西黄冈下。已上宜州。 【沤泽汾关】《吕氏春秋》曰:大昭又名沤泽。《水经注》曰:鹤雀津,汾关名也,介休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 【八门六壁】《十六国春秋》云:刘元海遣将攻西河城,筑营自固。有八门,城高九尺。《後魏书》曰:太武帝讨胡贼于六壁。城有六面,因以为名。已上汾州。
【紫川黄谷】《水经注》曰:紫川水源出隰川县东紫谷也;黄栌水出隰川县东北黄栌谷。已上隰州。
【夏屋仙都】《史记》曰:赵襄子北登夏屋,诱代王。徐广注云:夏屋,山名。《水经注》曰:晋永嘉中,雁门百姓避乱入五台山,见仙人为之先?丘,因而不反,寻访莫知所在。俗人以是山为仙都。已上代州。
【三会九原】《水经注》曰:三会水东流入滹沲水,在定襄县界。又云:三会水出九原县西,其山经九原城。
【灵邱圣阜】《後魏书》曰:天平二年置恒州,寄居秀容县城,领灵邱等八县。《水经注》曰:滹沲水东流圣人阜北。阜下有水,泉侧石上有手迹,西又有二脚迹。已上忻州。
【苇州梅岭】《十三州志》曰:代郡故城,卢植说初置筑时,方就板干,夜自移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自设结苇为九门。于是就以为城,周旋七里。今按:在飞狐县界。《土地记》曰:卤地东州四十八里有梅岭焉。
【莱水笄山】《周礼》曰:莱州莱水。郑玄注:莱水出广昌。《史记》: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磨笄自杀。代人怜之,号所死山为磨笄山。今按:在飞狐县界。已上蔚州。
【如浑水纥真山】《水经注》曰:如浑水。《水经》:方山又曰纥真山,夏积雪,鸟雀死者一日千数。
【荧台火井】《水经注》云:火山似火从地中出,故名荧台。又曰:火山上有火井。已上岚州。
【壶山风穴】《汉书》曰:壶口山在北屋东南。《水经注》曰:北屋县故城西十里有风山。其山有穴如轮,风气萧瑟,常不止。已上朔州。
【永石单于】晋《太康地记》曰:西河国,惠帝末陷于刘元海。至石勒时,置永石郡,後魏改为离石郡。《十六国春秋》云:离石,单于所徙之庭。已上石州。
赋【後汉班叔皮《冀州赋》】夫何事于冀州,聊托公以游居;历九土而观风,亦哲人之所娱。望常山之嵯峨,登北岳而高游;建封坛于岱宗,瘗玄玉于此邱。遍五岳与四渎,观沧海以周流。 箴【扬雄《并州箴》】雍别朔方,河水悠悠;北辟獯鬻,南界泾流。画兹朔土,正直幽方;自昔何为,莫不来王。清穆遐征,犬戎不享,爰藐伊德,侵阮上国。宣王命将,攘之泾北,宗幽罔识,日用爽磋。既不俎豆,又不干戈,犬戎作乱,弊于骊阿。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颠,靡不悴荒。牧臣司并,敢告执纲。
【《冀州箴》】洋洋冀州,鸿原大陆;岳阳是都,岛夷皮服。潺?河流,夹以碣石;三后攸降,列为侯伯。降周之秦,赵魏是宅,冀制糜沸,泫?如汤。更盛更衰,载从载衡;汉兴定制,改列蕃王。治不忘乱,安不遗危。牧臣司冀,敢告在兹。 论【魏卢毓《冀州论》】冀州,天下之上国也。《尚书》何平叔邓玄茂谓其土产无珍,人生质朴,上古以来,无应仁贤之例,冀、徐、雍、豫、诸州也。卢释曰:除黄帝已前,未可备闻。略言唐虞已来,冀州乃圣贤之渊薮,帝王之宝地。东河以上,西河以来,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会,阴阳之所交,所谓神州也。
河北道第五叙事河北道者,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州,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而幽、冀、营等三州及兖州之北界,今并为河北道。(《汉书·天文志》曰:毕昴为冀州,尾箕为幽州分野。)南距河,东至海,北尽幽营。悉其地,河北本殷之旧都;(在卫州。)周灭殷,分其甸内为三国,邶、?、卫是也。至卫懿公为狄所灭,其地属晋、赵、韩、魏三家分晋,而怀属魏。(《汉书·地理志》云:魏分晋得河内,即今怀州也。)自卫、相、洛、赵、贝、冀,北尽恒山,东至海,其地属赵。幽平已北东至海,属燕。?州、邯郸为赵国。(《史记》:赵敬侯所都。)相州为邺,魏武帝、后赵石季龙、前燕慕容隽,自蓟徙,北齐文宣帝并都之。(幽州曰燕,召公之所封也;营州,前燕慕容?都之。)
事对【分晋接燕】《汉书》曰:赵分晋有信都钜鹿清河。卢毓《冀州论》曰:冀州北接燕代。 【南宫北部】《汉书》曰:南宫县属信都国。许慎《说文》曰:冀州北部,以月朝作食为?娄祭。已上冀州。
【三台九殿】陆?《邺中记》曰:魏武于邺城西北立三台。中台名铜雀台,南名金兽台,北名水井台。又曰:石季龙自襄国至邺,二百里辄立一宫。宫有一夫人,侍婢数十。凡季龙所起内外大小殿九,台观行宫四十四所。
【紫陌赤桥】《水经注》曰:滏阳县有紫陌,浮图十里造生墓于此。《邺中记》曰:邺城东七里有赤桥之宫。已上相州。 【轵县苑乡】《史记》曰:秦昭襄伐魏,取轵县。《水经注》曰:丹水经苑乡之城。
【平津陆阜】《晋阳秋》曰:造河桥于富平津,即河阳津也。《水经注》曰:陆真阜南有皇母,马鸣二泉,东南合注于吴陂。已上怀州。 【商墟虞险】《史记》曰:成王伐管叔,以殷余人封康叔为卫君。居故商墟也。《北征道理簿》曰:垄头城,故虞国之险。湛水流其后,清水流其前。
【苏岭饧盆】《十道志》曰:苏门山一名苏岭,孙登所隐处也。又曰:饧盆水一名盆泉,源出县西北三十里。弯屈似盆,其味如醴。因以为名,已上卫州。
【鸡泽狗山】《左传》:襄公三年六月,会单顷公及诸侯,同盟于鸡泽。《汉经注》曰:狗山顶上有狗迹,今在临?县西。
【塘泉研冢】《水经注》曰:?水东北流,经广平县故城东,水积于大泽之中,为登泉。南北四十里,东西二十里,亦谓之黄塘泉。《邺中记》曰:邯郸城西南十里子岗上,有冢如研子形,俗谓之研子冢。已上?州。
【斥邱平邑】《续汉书》曰:斥丘县属魏郡。《竹书》曰: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今在昌乐县东北。 【沙鹿石台】《左传》云:沙鹿崩。杜预注云:晋地也。元城东南有沙鹿山。郦善长《水经注》曰:武阳县城有一石台,大城门外又有故台,号曰武阳台。已上魏州。
【蓼水苏亭】《水经注》曰:蓼水出襄国。《汉书》曰:襄国有苏人亭。
【百岩千步】《?州记》曰:龙岗县西北有百岩山。《水经注》曰:?水一名漳水,俗名千步。已上邢州。
【柏亭槐水】《水经注》曰:?水东经柏畅亭。今按:柏畅亭故城,在房子县西。又曰:槐水出黄石山,今在元氏县界。
【石柱?碑】《水经注》曰:平房城南门,夹道有两石柱,翼路若阙焉。又曰:汉明帝北回,诏高邑于光武即民建石坛,立?头碑。已上赵州。 【善陆清河】《汉书》:俞阝县,汉清河郡,王莽曰善陆。晋《地道记》曰:清河国,凡领清河等六县。
【胥陵甘泉】《汉书》东阳县属清河郡,王莽曰胥陵。《十三州志》曰:历城本周之甘泉西地。已上真州。
【重丘浮水】《左传》曰:诸侯同盟于重丘,今在聊城县东南。《水经注》云:浮水出聊城东北,泛则津注,耗则辍流。
【堂邑灵城】汉高祖封陈婴为堂邑侯。又曰:灵城属清河郡。已上博州。
【胥国宛乡】汉武帝封河间献王子让为胥侯。《水经注》云:浮水东北经高城县之宛乡城。今在盐城县界。
【千童百薄】应劭注《汉书》曰:千童县,灵帝改曰饶安。《水经注》:氵高河东北经富平故城北,分为二水:南水为长聚沟,东注海;北水谓百薄沟,东北注海。已上沧州。 【马颊河龙额县】《尔雅》云:九河名有马颊,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汉平原郡领龙额县。
【管辂冢曼倩祠】《魏志》:平原县有管略冢。《汉书》:安德县有东方朔祠。已上德州。
【新馆舆亭】汉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未央为新馆侯。《续汉书》:北新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
【樊城柏国】《汉书》曰: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为樊舆侯。故城在清宛县东南。又曰:武帝时,赵敬肃王子然吉为柏陵侯。今清克县南有侯国故城。已上瀛州。 【仙岩天井】晋《太康地记》曰:行唐县西北有仙人岩。《水经注》曰:派水历天井泽南。
【马观鸿关】《水经注》曰:黑水东北有汉中山王故宫处,简文造钓台戏马之观。又曰:定水东流历山,俗谓是处为戏头,即《晋书》所谓鸿上关。已上定州。
【轮井核山】《水经注》曰:行唐城有大井若轮,水沸腾水测。又曰:派水北流,经大核山。
【夫城女庙】晋《太康地记》云:行唐县北二十里有如夫城。《水经注》曰:行唐城内北门东侧有玉女神庙。庙前碑云:赵武灵王营斯邑城。弥载水立,圣女发叹,百堵皆兴,不日而就。已上恒州。 【宁台历室】《史记》曰:燕昭王伐齐,得宝器,设祭于宁台。《战国策》曰:乐毅与燕惠王书曰:大吕陈于元东,故鼎反于历室。今并蓟州界。
【仲理金伯雍璧】《神仙传》曰:仲理居无终山中,含神丹,作黄金五千斤,以救百姓。《搜神记》曰:杨伯雍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以石遗之。伯雍种,遂生白璧,其处地可一顷,名曰玉田。已上幽州。
【桑谷刍溪】《水经注》曰:三城水,经伏陵山南,与石门水合,有桑谷之名,盖沿出桑溪故也。又曰:鲍邱水东南流,龙刍溪水注之。
【三城七渡】《水经注》曰:鲍邱水南流,合三城水。又曰:水经渔阳故城南,合七渡水。已上澶州。
【阪泉辔野】《史记》曰:轩辕及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周书》曰:蚩尤逐二帝,争涿鹿之野。赤帝大惧,乃说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名之曰绝辔野。 【覆釜裂沟】後魏《舆图风土记》曰: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因以为名。《水经注》曰:传言,昔时地裂,遂成沟壑,有水,俗谓之分家水。今之怀戎县东北有地裂。已上妫州。 【剑石刀岩】《水经注》曰:徐水东北经郎山西,众崖竟举若鸟翅,立石崭岩似剑。又曰:漆水南经藏刀山,层岩璧立,直上干霄。 【穷鱼邱巨马水】《竹书》曰:晋荀瑶伐中山穷鱼之邱。《水经注》曰:巨马即漆水。已上易州。 【素河黄洛】《水经注》曰:素河水出今皮县蓝山,南合新河。又曰:黄洛水出卢龙山。 【玄水蓝山】《水经注》曰:玄水出肥如县北玄溪。後魏《舆图风土记》曰:卢县西三十九里有蓝山。已上平州。
【长谷平川】《十六国春秋》曰:冯跋弟弘为乱,而跋惊死,弘葬之长谷陵。《水经注》曰:高平川水出西北平川。 【狼河龙苑】《魏氏土地记》曰:狼河,附黄龙城东北下。《十六国春秋》云:慕容熙光始三年,筑龙腾苑,起景云台。已上营州。 箴【扬雄《幽州箴》】荡荡平川,惟冀之别,伊昔唐虞,实为平陆。周末荐臻,迫于獯鬻,六国擅权,燕赵本都。东限秽貊,爰及东胡。强秦北排,蒙公城疆,大汉初定,介狄之荒,元戎屡征,如风之腾,义兵涉漠,扰我边?。既定且康,复古虞唐,盛不可图,衰不可忘。堤溃蚁穴,器漏臧亡,牧臣司幽,敢告待傍。
陇右道第六叙事陇右道者,禹贡雍州之域。(雍州自岐陇已北,为关内道;自陇而南,并得禹贡梁州之北地。为陇右道。)自陇而西,尽其地也。秦州有秦亭。秦之先非子。为周孝王养马于?渭之间,孝王封之附庸邑于秦也。凉州,汉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也。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北凉沮渠蒙逊并都之。甘州,汉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也。西秦乞伏乾归都之,子炽盘徙都于河州、肃州、汉酒泉郡。前凉张轨,西凉李?,北凉沮渠蒙逊并都之。西州,汉车师国之高昌壁也。(昔汉武遗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因者,因住焉。其地形高尚,人物昌盛,因名高昌也。)
事对【天水神泉】《汉书》曰:天水郡,武帝时置。《水经注》曰:渭州东南与神泉合也。
【黑城朱圉】《水经注》曰:黑水出黑城北,西南经黑城,西抵渭川。《水经注》:《尚书》: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大华。已上秦州。 【艾亭荆谷】《汉书》曰:骑都尉居密艾亭。《水经注》曰:荆头川水,荆谷北流注渭川。
【鸡聚马溪】《汉书》曰:襄武县有五鸡聚。《水经注》曰:渭水东南流,经首阳县南,左则天马溪水,参差翼注。已上渭州。
【百顷四山】《三秦记》曰:仇池山号百顷。上有百顷池,壁立百仞,一人守道,万夫莫向。沈约《宋书》曰:杨盛袭位,分四山氐羌为二十部。已上成州。
【马氐狼种】应勋注《汉书》曰:武都郡,故白马羌氐也。《汉书》曰: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已上武州。
【临洮望曲】《汉书》曰:临洮县属陇西郡。《水经注》曰:洮水东流,经甘根亭,历望曲。已上岷州。【洮水垫江】《沙州记》曰:洮水出强台山。又曰:山东即洮水源,山南即垫江源。已上洮州。
【积石销铜】《尚书》曰:导河积石。《水经注》曰:离水北经销铜城西。
【榆城麻垒】《水经注》曰:离水东北经榆城,溪水注之。《秦州记》曰:χ罕城西有麻垒,垒中可容万众。已上河州。
【燕崖鹿塞】《仇池记》曰:武兴城下有燕子崖。《十三州志》曰:鹿塞在苍松县南十里,是也。 【龟观鸟城】《十六国春秋》曰:前凉张玄静时,右将军宋熙请取天龟观壤以为宅。《西河记》曰:姑臧匈奴,故曰盖藏城也。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盖鸟城。已上凉州。
【柳谷兰池】习凿齿《汉晋春秋》曰:大柳谷夜激波满溢,其声如雷。王隐《晋书》曰:兰池县属陇西郡。 【合黎临泽】《尚书》曰:导弱水至于合黎。《十三州志》曰:昭武苏有临泽亭在其东。已上甘州。 【狄道夷镇】《汉书》曰:狄道县属陇西郡。《周地图记》曰:临洮郡城,後魏太和中筑,置夷城镇防羌要路。已上兰州。
【漆水金泉】张华《博物志》曰:延寿县南山石泉注为沟,其水有脂。挹取若著器中正黑,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但不可食,此方人谓之石漆。应劭《汉官仪》曰:酒泉城下有金泉,味若酒。 【酒泉肥水】《汉书》曰: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开。《博物志》曰:酒泉延寿县南有山泉,其水有脂,如煮肉汁。已上肃州。
【白土川卑禾海】《水经注》曰:白土川水出白土城城西北下。《十三州志》曰:临羌县西有卑禾海,谓之青海。
【鸡谷龙城】《水经注》曰:湟水东流,鸡谷水北流注之。又曰:湟水出塞外,经蓝池北,又东南经龙夷城。已上鄯州。
【效谷宜禾】《汉书》曰:效谷县属敦煌郡。晋《太康地记》曰:宜禾县属敦煌郡。
【龙堆鱼泽】《汉书》曰:敦煌正西关外有白龙堆。《十三州志》曰:效谷县,故鱼泽障。已上沙州。
【地膏腴田沃衍】《後汉书》曰:顺帝时,以伊吾旧膏腴地,傍近西域。复令开设屯田,置伊吾司马一人。《西河旧事》曰:绕蒲海肥美良田,水草沃衍。
【天山帝江】《汉书》曰:使贰师将军出酒泉,击左贤王于天山。《山海经》曰:天山多金玉,有神鸟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已上伊州。
【车师国田地县】《汉书》曰:车师前王国,居交河城。《地舆志》曰:晋咸和二年置高昌郡,立田地县。
【交河城高昌壁】《汉书》曰:交河城有交河水,分流绕城下。《十三州志》曰:高昌壁,故属敦煌,有长谷在东,都尉居之。已上西州。 歌【後魏温子升《凉州乐歌》】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又歌】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 箴【扬雄《凉州箴》】黑水西河,横属昆仑;服指阊阖,画为雍垠。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井连属国。一护彼都。
山南道第七叙事山南道者,禹贡荆、梁二州之域。(《尚书》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华阳黑水惟梁州。今按:荆州之南界属江南道,东界入淮南道;梁州自剑阁而南为剑南道,其北垂又入陇右道。《汉书·天文志》曰:翼轸为荆州分野。)北距荆华二山之阳,绝汉水而南至江;西距剑阁,尽其地也。荆州,楚文王始都之。褒州,古褒国也,是为妫墟。(《江陵记》曰:楚文王始自丹阳徙都于郢。今州北南城是也。《水经注》曰:汉水东经妫墟,在金牛县界。皇甫谧《国都城记》曰:褒国故城在县东二百步。)襄州,禹贡荆豫二州之界,邓州,後汉之南都也,光武起焉。
事对【南荆西楚】《周礼》曰:正南曰荆州。《史记》曰: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
【云泽景洲】《春秋文耀钩》曰:大别以东至云泽、九江、衡山、荆州。今按:即云梦泽也。《吴志》曰:魏将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度量景洲。今在江陵县界。已上荆州。
【南岘北津】《荆州记》曰:襄阳本楚之下邑,桓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习凿齿《襄阳记》曰:襄城本楚国之北津。
【习池葛井】《襄阳记》曰:岘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荆州记》曰:诸葛亮宅有井,深四丈余,口广一尺五寸,累砖如初。已上襄州。
【厉乡舂邑】《左传》曰:楚伐徐,齐师伐厉以救之。杜预注曰:随县北有厉乡。《汉书》曰:元帝以舂陵卑湿,割蔡际之白水二乡为舂陵侯邑。 【随国唐乡】《左传》曰: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杜预注曰:随国,今义阳随县也。又曰:晋楚战于必阝,唐侯为左拒。杜预注曰:唐属楚,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上唐乡是也。已上随州。 【马水鼍湖】《南雍州记》曰:龙居县南有马水。《荆州记》曰:沔阳县东二十里有鼍湖。已上复州。
【兽牙狼尾】《宜都山川记》曰:兽牙山有石壁,其文黄赤色,有牙齿形。《勾将山记》曰:县去山四十里,别从狼尾滩下南崖。已上峡州。
【黄龙白帝】《荆州记》曰:峡之首北岸曰白盐峰,中黄龙滩水,沿溯所忌。《水经注》曰:白帝山,北接缘马岭,南接赤甲山。
【九坂三溪】《荆州记》曰:寒山九坂,最为峭险。又曰:三溪水南流数里,南注大江。已上夔州。
【明月峡缙云山】《华阳国志》曰:巴郡江州有明月峡。峡首南峰石壁有圆孔,形如明月,因以为名。《缙云山传》云:黄帝于上合神丹药,故山得名焉。
【涪陵阳阙】《汉书》曰:巴郡领涪陵县。晋《太康地记》曰:李雄乱,复于阳阙更置垫江县,亦属巴郡。按:今州即古巴郡。已上渝州。
【龙蹊牛道】《道家杂记》曰:张鲁女曾浣衣于山下,有白雾蒙身,遂孕。耻之自裁,临死谓婢曰:“死后破吾腹。”婢依其言,破得龙子一双,遂入汉水。女殡于山顶。龙子后数游母墓前,遂成蹊径。《十三州志》曰:秦王未知蜀道,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尾下,言此天牛能粪金。蜀人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成道。今在褒城县界。 【让水廉川】《梁州记》曰:梁西南十里有让水。《水经注》曰:廉水出巴岭山,北流廉川。今在南郑县界。已上梁州。 【骆谷龙亭】《水经注》曰:路谷水源出骆谷,南流。《梁州记》曰:龙亭县属傥城郡。已上洋州。
【黄花川紫柏坂】《水经注》曰:大散水西流入黄花川。《华阳国志》曰:梁泉县东八十里有紫柏坂。已上凤州。
【武关文邑】《史记》曰:秦昭王遗楚怀王书曰:愿与君会武关,面约结盟。今在商洛县东。《水经注》曰:洛水东北过文邑,在洛南县。已上商州。
【金水锡城】《汉水记》曰:金水郡领金冈县,本金城郡,後魏改之。《梁州记》曰:後魏□华阳、金城二郡为忠城郡,领乡亭、锡城、金川三县。 【虞舜祠汉高庙】《水经注》曰:西城县故城内有虞舜祠。《梁州记》曰:洵阳县南山下有汉高帝庙。已上金州。
【梅溪棘水】《南雍州记》曰:南阳县七里有梅溪。《水经注》曰:棘水经新野县,历黄邮聚。
【五垄六门】《周地图记》曰:五垄山有五梁,汉延相接,曰六门堰。西三里拥湍,邵信臣所作也。已上邓州。
【熊川龙井】《南荆州记》曰:丰利郡领丰利、熊川、阳川三县。《水经注》曰:汉水又东为龙潭,下临龙井渚。已上均州。
【景山粉水】《山海经》曰: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水经注》曰:粉水,导东流经上粉县。
【雁塞狼山】《荆州图副记》曰:雁浮山,雁塞也。《水经注》曰:夷水导源狼山。已上房州。
【鸣水泉街】《後魏书》曰:落丛郡,武都、鸣水二县,属东益州。《水经注》曰:泉街水出河池,东南入沮县。已上兴州。
【金溪铜水】《梁州记》曰:益昌县东山西北有金铜溪,溪出金,因以为名。《益州记》曰:葭萌县南十里有刀?山,赤铜水出焉。已上利州。
【铜梁石户】左思《蜀都赋》曰:外负铜梁宕渠。《益州记》曰:龙盘山南有石,长三十丈,高五丈。当中有户及扉,若人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已上合州。
歌【梁宋史《荆州乐歌》】章华游猎去,绝郢从禽归;溶溶紫烟合,郁郁红尘飞。
【又歌】朝发江津路,暮宿灵溪道;平衢广且直,长杨郁袅袅。
箴【扬雄《荆州箴》】杳杳巫山,在荆之阳;江汉朝宗,其流汤汤。夏君遭鸿,荆衡是调;云梦途泥,苞匦菁茅。金玉砥砺,象齿元龟;贡篚百物,世世以饶。战战栗栗,至桀荒溢;曰在帝位,若有天日。不顺庶国,孰敢余夺;亦有成汤,果秉其钺。放之南巢,号之以桀;南巢茫茫,多楚与荆。风飘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世虽安平,无敢逸豫;牧臣司荆,敢告执御。 剑南道第八叙事剑南道者,禹贡梁州之域。梁州自剑阁而南,分为益州,是为剑南道。(梁州剑阁之东,而分属山南陇右二道。《汉书·天文志》曰:觜?隽参为益州分野。)其始王则有蚕丛杜宇。(扬雄《蜀本纪》曰:蜀始王曰蚕丛,次曰伯雍,次曰鱼凫。《十三州志》曰:蜀王杜宇,自号望帝。)后其地属秦,前汉末公孙述居之,後汉末刘备居之。
事对【蚕丛杜宇】并见叙事。
【石镜铜梁】《蜀本纪》曰:武都人有女,蜀王纳以为妃,疾卒,葬于成都。作石镜一枚,以表其墓。左思《蜀都赋》曰:外负铜梁宕渠,内函要害膏腴。已上益州。
【银水金山】《华阳国志》曰:涪陵有孱山水,其源有金矿。《益州记》曰:金山东临涧水,光照映川。已上绵州。
【飞梁绝涧】《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即古剑阁道也。《益州记》曰:姜维抗钟会,故垒其山,峭壁千丈,下临绝涧。已上剑州。
【南池西水】《益州记》曰: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八里。又西水县本秦阆中县之地。已上阆州。 【妻阝道射洪】《蜀志》曰:姜维等闻诸葛瞻破,乃引军由广汉妻阝道,以审虚实。《水经注》曰:涪江水又东南至射洪。今在射洪县界。已上梓州。
【龙鹤山鱼蛇水】《华阳国志》曰:丹阳县西北十五里有龙鹤山。《益州记》曰:鱼蛇水,东北自陵州界入青神县界。已上眉州。 【隅山陵井】《益州记》曰:东隅、西隅、南隅、三山相对。又曰:三隅山去陵井一里。已上陵州。 【金堂木铜宫山】《华阳国志》曰:新都县有金堂山,水通于巴汉。《益州记》曰:五城县西南六十里有铜宫山,高出众峰。已上简州。
【昆井邮溪】《益州记》曰:南充县西南六十里有昆井、盐井。又曰:鸡邮神在相如县东,次北下步有鸡邮溪,因此而为之名。已上果州。 【锦山绵水】《华阳国志》曰:合江北有绫锦山。《水经注》曰:绵水至江阳县方山下入江,谓之绵口。已上泸州。
【邛水邓山】《山海经》曰:峡山邛水出焉,其阳多黄金。《汉书》云:文帝赐邓通邛道铜山,得陂擅铸钱。已上雅州。 【温穴曲池】《华阳国志》曰:温水穴冬夏常热。应劭注《汉书》云:苏初县西北有泥池。按:今曲池是也。已上隽州。
【伏犀滩腾龙水】《益州记》曰:伏犀滩东南六十里,有黄鱼像岸。今在?道县界。又曰:龙腾溪水源出南溪县。已上戎州。
箴【扬雄《益州箴》】岩岩岷山,古曰梁州;华阳西极,黑水南流。秦作无道,三方溃叛;谊兵征暴,遂国于汉。拓开疆宇,恢梁之野;列为十二,光羡虞夏。牧臣司梁,是职是图;经营盛衰,敢告士夫。
淮南道第九叙事淮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域。又得荆州之东界。(《尚书》曰:淮海惟扬州。今按:扬州之东偏为江南道,南偏为岭南道。又《汉书·天文志》曰:牵牛婺女为扬州分野。)自淮以南,略江而西,尽其地也。今扬州,汉广陵郡,更名江都,吴王濞居之。广陵厉王,江都易王并居之。庐州,古庐子国,烈王都之,南巢之地。(《尚书》曰:成汤放桀于南巢。)寿州,楚考烈王都之。
事对【南兖东阳】《舆地志》曰:南兖州,宋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间为境,居于广陵。又曰:广陵郡,楚汉之际为东阳郡。 【钓台舆浦】《西征记》曰:雷陂有台,高二丈。《南兖州记》曰:以为吴王濞之钓台也。《南兖州记》曰:舆浦朝夕恒淤浊。一朝清澈,太守范邈表以为瑞。已上扬州。
【射陂盐渎】《汉书》曰:广陵王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赋与贫人。又云:盐渎属临淮郡。已上楚州。
【丰浦包湖】《水经注》曰:江水北合乌江县之丰浦,上通湖池。又曰:次得阴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连接包湖,西翼潭湖。
【横津洞浦】《吴志》曰:孙坚经略江东,扬州刺史刘繇遣将樊熊于糜屯横津筑击破之。《魏志》曰:魏使曹休张辽伐吴,出洞口。郦元注《水经》曰:江上左对洞口江浦。已上和州。 【鹊甫亭马邱聚】《水经注》曰:鹊甫溪水西北流,经鹊甫亭南。《续汉书》云:当途有马邱聚,徐凤反于此。
【禹聚秦墟】《帝王世纪》曰:禹会涂山,扬州之域。当涂县有禹聚。《水经注》曰: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已上濠州。
【庐国舒城】应劭注《汉书》曰:庐江郡故庐子国。又曰:庐江六县东有舒城。
【桐乡巢邑】《汉书》曰:朱邑为桐乡啬夫,廉平有恩惠。病且死,嘱其子曰:“桐乡人爱我,必葬我于桐乡。”《左传》曰:楚为疆城巢。《舆地志》曰:楚名为巢邑。已上庐州。
【赵屯城周瑜庙】《水经注》曰:破虏矶东有赵屯城,内有仓。又曰:江水对雷州之北侧有周瑜庙。已上舒州。
【羊头涧龙泉陂】《水经注》曰:肥水左合羊头溪水,受芍陂,谓之羊头涧。《伏滔正淮论》曰:彼寿阳者,视龙泉之良畴万顷。
【镬里鼓川】《吴志》曰:吴使孙?大发卒,屯镬里。《水经注》曰:Г水东北右?鼓川水。
【洞台隐室】《黄庭经注》曰:霍山下有洞台,方二百里。有二门,其中有五香芝飞华之实。《水经注》曰:八公山有隐室石井。已上寿州。
【翻车积布】《史记》曰:九江王英布于翻车水北,以筑翻车城。《水经注》曰:江水又东经积布山南,俗谓之积布矶。
【黄石青林】《水经注》曰: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江水经由其北,即黄石之矶。又曰:江水左得青林口,水积为湖,谓之青林湖。已上蕲州。
【蓼县蒋城】《左传》曰:楚公子燮灭蓼。杜预注曰:安丰有蓼县。又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杜预注曰:弋阳期思县蒋乡城是也。
【弦子都虞丘郭】《左传》曰:楚人伐弦,弦子奔黄。《十三州志》曰:皲城,故弦子都也。《水经注》曰:弋阳郡东有虞丘郭,南有伍子胥庙。并光州。
【石城天井】《水经注》曰:师水经石城山,山甚高峻。又曰:义阳郡南十五步,对门有天井,周百余步。 【九塞三关】《淮南子》曰: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苑、方城、豪阪、井陉、今疵、句注、居庸也。《齐志》曰:後魏置平靖关于义阳,故云义阳有三关之塞。此其一焉。已上申州。
【楚邑新城】《汉水记》曰:自汉口入二百里,得涓口,有村。入三百里得郑城,楚邑也。《舆地志》曰:安陆县东有新城,桓温征石季龙所筑,南临涓水。已上安州。
【龟头山龙骧水】《水经注》曰:举水出龟头山,又江之左岸,会龙骧水口。
【沌阳镇象山城】《水经注》曰:晋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为荆州,镇于沌阳。《舆地志》曰:临江数十里,象山上有城,吴江夏太守所居也。已上沔州。 箴【扬雄《扬州箴》】夭矫扬州,江汉之浒;彭蠡既都,阳鸟攸处。橘柚羽贝,瑶琨??;闽越北垠,沅湘攸注。太伯逊位,其吴绍类;夫差一误,太伯无祚。周室不匡,勾践入朝;当周之兴,越裳重译。春秋之末,侯甸畔逆。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慈。尧崇屡省,舜盛钦谟。牧臣司扬,敢告执筹。
江南道第十叙事江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域。又得荆州之南界,(扬州,自江已北为淮南道,自岭而南为岭南道。)北距江东际海,南至岭,尽其地也。苏州为吴泰伯之墟。(《地理志》曰:吴地斗之分野。)泰伯卒,仲雍立,传国至曾孙周章。武王克殷,因而封之也。越州为越,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以奉禹祠。(《地理志》曰: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润州,春秋之朱方。江宁县,楚之金陵邑也,吴、晋、宋、齐、梁、陈六代都之。
事对【东府西州】山谦之《丹阳记》曰:东府城地,则晋简文为会稽王时第。东则丞相会稽王道子府。道子领扬州,故俗称东府。又曰:扬州廨,王敦所创,开东南西三门。俗谓之西州。
【孙陵蒋庙】《丹阳记》曰:蒋陵,因山以为名,吴大帝陵也。《舆地志》曰:台当孙陵曲衍之傍,故蒋陵亭亦名孙陵亭。《丹阳记》曰:蒋子文为秣陵尉,自言己将死,当为神。后为贼所杀,故吏忽见子文乘白马,如平生。孙权发使,封子文而为都中侯,立庙钟山,因改为蒋山。已上润州。
【扈渎盐田】《吴都记》曰:松江东泻海口,名曰扈渎。《舆地志》曰:扈业者,滨海渔捕之名。插竹列于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云扈。又曰: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吴煮海为盐,即盐官县境也。
【包山干隧】《玄中记》曰:吴西具区泽中包山,有洞庭室。《战国策》曰:越王散卒三千,擒夫差于干隧。吴县西北有地名干隧是也。已上苏州。
【横山长渎】《左传》曰: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横山。注曰:在乌程南。横,古衡字,通用。《吴兴记》曰:河口山东滨大溪,西带长渎。
【若下?中】《吴录》云:长城若下酒有名,溪南曰上若,北曰下若。并有村,村人取若下水以酿酒,醇美胜云阳。《吴兴记》曰:风渚南三十里曰?中,即?山也。已上湖州。
【西部东安】《汉书》曰:钱塘,西部都尉居之。《吴志》曰:黄武五年,丹阳、会稽、吴都山寇攻没诸县,乃分三郡之要害地,置东安郡,居富春。
【树呼龟人化鹤】《异苑》曰:孙权时,获一大龟,持献吴主。夜宿越里,系船于大桑树。树呼龟曰:“元绪奚事尔耶。”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然,尽南山之柴不能溃我。”《幽明录》曰: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二少年诣钟乞瓜,曰:“此山下善,可作冢,当为定墓。”钟随下山三十步,二人悉化成白鹤,飞入空中。即孙坚所葬地。已上杭州。
【苍蛟溪白獭穴】《孔氏志怪》云:义兴有白额兽,溪渚长桥有苍饺,并周处为三害。周处《风土记》曰:长桥下有白獭。若将有兵,獭出穴口,四望而嗥。旧言有神。
【横岘长塘】《风土记》曰:?羊山多纵石,而有大横岘,以承众流。《舆地志》曰:洮湖即长塘湖。已上常州。
【慈姥舒姑】《丹阳记》曰:江宁南有慈母山,积山临江,生箫管竹。俗呼为鼓吹山,江宁谓之慈姥山。在当涂县北。《宣城记》曰:登盖山百步有泉。昔有舒氏女,与父析薪于此山,忽坐泉处,牵挽不动。父遽告家。比来,唯见清泉湛然。因名舒姑泉。
【鳖洲牛渚】《江记》曰:江中有鳖洲,长三里,与芜湖洲相接。《续汉书》曰:秣陵南有牛渚。已上宣州。
【玉山石盖】郭璞注《山海经》曰:玉山,浙江水出其边。《舆地志》曰:歙县灵山甚高峻。有圆石,高数丈,上有石盖。 【二砾三姑】《舆地志》曰:黟县南有五?艮,二砾。两边皆坛石,中央有沟。裁五尺许,水甚悬迅。砾音历。又曰:黟县东有灵山,山有三峰,名为三姑山。三年一遇野火,自烧;百姓放火,辄降雨不燃。已上歙州。
【贺齐城岩陵濑】《吴志》曰:吴大帝使贺齐击黟歙山贼,定立新都郡。《舆地志》曰:郡城,贺齐所创也。《东观汉记》曰:严光,字子陵,耕于富春。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已上睦州。
【铜釜石甑】《异苑》曰:吴时,军士五百人破湖,得铜釜。发之,水便暴出。即五百人湖也。《东阳记》曰:昆仑山顶有一孤石,可高三十丈,其形似甑,人谓之石甑。已上婺州。
【莲镬梅池】《鄱阳记》曰:弋阳岭上多密岩。宋元嘉中,有人见其岩内三铁镬。镬各容百斛,中生莲花。他日往寻,不行所在。宋永初《山川记》曰:广陵县东有梅池。
【夫岗子石】《鄱阳记》曰:鄱阳西有望夫岗。昔县人陈明与梅氏为姻,未成,而妖魅诈迎妇去。明诣卜者决,云西北行五十里求之。明如言,见一大穴,深邃无底。以绳悬入,遂得其妇。乃令妇先出,而明所将邻人秦文遂不取明。其妻乃自誓执志,登此岗首而望其夫,因以名焉。又曰:九子石在弋阳水左岸间,相去数十步,石形似印。已上饶州。
【石矾玉笥】《会稽志》曰:射的北有石帆壁立。临水漫石,宜山遥望,??有似张帆。又名玉笥山,又曰石簧山。
【镜水铜溪】《舆地志》曰: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上路行,如在镜中游。”《会稽志》曰:昔欧冶子涸若耶之溪而出铜,破赤堇之山而出锡。已上越州。
【丹洞赤城】《登真隐决》云:赤城山下有丹洞,在三十六洞天数。其山足丹。《名山略记》云:赤城山一名烧山,东卿司命君所居。洞周回三百里,上有玉清平天。 【金庭玉室】《道书》曰:天台山其上八重,视之如一,中有金庭不死之乡。许迈《与王逸少书》曰:自山至临海,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已上台州。 【东瓯西隗】《汉书》曰:惠帝立闽君摇为东海王,都瓯。《永嘉记》曰:西隗山,东接安固,西接松阳。 【茅岘剑峰】《永嘉记》曰:尘屿有卢隈,又有茅岘,去卢隈二十五里。《舆地志》曰:楼石山三石,并高百丈,杪如剑峰。已上括州。 【彭泽浅源】《汉书》:彭泽县属豫章郡,彭蠡泽在西。《尚书》曰:过九江至于敷浅源。
【庐山盆水】《庐山记》曰:匡俗出于周威王时,生而神灵,隐沦潜景,庐于此山,俗称庐君,故山取号焉。《浔阳记》曰:盆水出青盆山,因以为名。带山双流,而右灌浔阳,东北流入江。已上江州。
【铜精剑窟】《豫章记》曰:西山周回三百里。此山时有夜光,远望如火气。《舆地志》曰:此为铜之精光也。《豫章记》又曰:丰城县狱后,有雷孔章掘神剑窟,方七八丈。
【然石热泉】宋永初《山川记》曰:建城县西有羊山,有然石,色黄白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热,可煮物,故谓之然石。又曰:皮县有热泉,如汤,以生物投之,须臾烂熟。已上洪州。
【茨野落亭】《安成记》曰:昔豫章太守贾萌与安城侯张普争境,战于新茨之野,即兹地也。又《安成记》曰:郡渚江川,发源同会。落亭石,上有芝草,下有紫磨金。
【山都木客】《异物志》曰:庐陵大山之间,有山都似人裸身,见人便走,自有男女,可长四五尺,能?丛相唤,常在幽昧之中,似魑魅鬼物。又曰:庐陵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群,不与众鸟相厕。云是木客所化。已上吉州。
【金鸡石雁】《南康记》曰:云都县有金鸡石,傍有穴。宋永初中,见金鸡栖翔此穴,颇时飞鸣。又云:覆笥山平湖中有石雁,浮在水。每至炎气代序则飞翔,若知感候。
【松阙梓潭】《舆地志》云:归美山有石城,高数丈,有二石夹左右。石形似松,俨如双阙。《南康记》曰:梓潭昔有梓树,巨围,叶广丈余,垂柯数亩。吴王伐树作船,使童男女挽之。船自飞下水,男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时有歌唱之音。已上虔州。 【甘渚蜜岩】《临川记》曰:东兴人家,曾以木甑沉井中,乃流出达樊溪,甘渚得之。此泉穴相通也。又曰:五章山绝岩?峭,有蜜蜂依之为房。其形如笠,望者皆悬磴数丈,然后得至其所。 【石人枫鬼】《临川记》曰:虚谷东英巨山岩内,有石人坐磐石上。体上尘秽则兴风,湿润则致雨,晴日便举体鲜洁、朗然玉净。又云:麻姑山上人登之,有物人形,眼鼻口面,无臂脚,俗名之枫子鬼也。已上抚州。
【米砂雪壁】《安成记》曰:钟山临水阻峡,春夏则湍γ沸涌,?上白沙如米,两岸各十余斛,呼曰米砂,以之候岁。若一岸偏饶,则其方丰穰。殷斌《石室记》曰:第三室高十丈,余者粗为似,皆素壁若雪,则万象森罗。
【宜春水罗霄山】《吴录》曰:宜春泉水。《地道记》曰:宜春县出美酒,随岁贡上。《安成记》曰:罗霄山有石井,天旱祠之,以木投井中,即雨;至井溢木出,乃雨止。已上袁州。
【鹦洲凤阙】《舆地志》曰:夏口江中有鹦鹉洲。《武昌记》曰:城东南角有岗,名凤阙。吴时有凤集之。因以为名。
【鄂渚樊山】《离骚》云:乘鄂渚而反顾。《武昌记》曰:樊口之东有樊山。已上鄂州。
【湘山沅水】《史记》曰:秦始皇浮江至湘山。《水经注》曰:沅水注洞庭湖中,方会于江也。
【地道江门】《湘中记》曰:君山有地道。郭璞《江赋》曰: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山海经》曰:洞庭山,帝女居之。其上沅沣之交,潇湘之源,是在九江之门。已上岳州。
【楂渚橘洲】《湘中记》:楂渚对岸古城,孙权遣程普所立。《舆地志》曰:橘洲在郡南,对南津,常看如下。及至夏水,怀山渚洲皆没,橘洲独在。
【昭潭羽濑】《湘州记》曰:岳阳有昭潭,其下无底,湘水最深处。又曰:石子山西有小溪,水石映澈,名之羽濑。昔关羽南征,顿此山下,因以为名。已上潭州。
【青坛紫盖】《湘州记》云:祝融峰上有青玉坛,方五丈,有盖香峰行道处,《异苑》曰:衡山有峰名曰华盖,又一名紫盖。 【宝洞仙宫】《南岳记》云:衡山者,太虚之宝洞。又曰:流丹崖南五里,得仙人宫。道士休粮绝谷,身轻清虚,便得入此宫。已上衡州。
【菁口兰岩】《湘州记》云:都溪又西北流入营水,谓之菁口。王韶之《神境记》曰:兰岩山,其路危阻,迥绝人迹。登其山,有石路松林焉,杳然便是云霞中馆宇矣。
【九疑山五会水】《山海经》曰:苍梧之丘,九疑之山,舜所葬也。《水经注》曰:都溪水出舂陵县左,与五溪俱会。县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会于县门,故云都溪。已上永州。
【茹溪澧浦】《荆州记》曰:茹溪,源出茹龙山,水极清澈。《离骚》云:遗余?兮澧浦。 【天帚松梁】《荆州图副记》曰:天门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谓之天帚。《吴录》曰:松梁山,山石间开处,容数十丈。其高,以弩射之,不及其上。已上澧州。
【热石温泉】《舆地志》曰:临武县山有热石。置物其上,立焦。《荆州记》曰:郴县温泉,下流有田,资以溉灌。常十二月下种,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
【仙人祠义帝庙】《舆地志》曰:马岭山有仙人苏耽坛。耽至孝。一朝忽辞母曰:“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涕泗呜咽。百姓立坛祠之。《湘州记》曰:郴县南有义帝庙,百姓祭之。《汉书》曰:项羽尊楚怀王以为义帝。已上郴州。 【龙池鹤泽】《武陵记》曰:谢承为武陵郡守时,有黄龙见于郡东水中。拜表上贺,因号龙池。刘义庆《世说》曰:晋羊祜镇荆州,于江陵泽中得鹤。教其舞动,以乐宾友。
【鼎口风门】《沅川记》曰:沅川水名鼎口,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武陵记》曰:风门山有石门,去地百余丈。将欲风起,此门隐隐有黑气上,须臾有黑风竞起。已上朗州。
【葱岭茗山】《沅川记》曰:沅川有孤山,岩石崔嵬上,有葱如人所种。人时往取,援辄断绝。请神而求,不挽自出。《武陵记》谓之葱岭。《荆州图副》曰:茗山九岭,?峻。木多杉松,兽多熊豹。 【龙门鹿穴】《水经注》曰:有独母水,南出龙门。《荆州记》曰:宋元嘉初,武溪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傍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斫树为记。其后茫茫,无复仿佛。已上辰州。
【石床?水】《湘州记》曰:文斤山上有石床,方高一丈。四面绿竹扶疏,常随风委拂。《水经注》曰:邵陵水东会?泉。已上邵州。 【浪水舞溪】《水经注》曰:浪水出武陵镡城北界山谷,《荆州记》谓之浪溪。《荆州记》曰:舞溪东流注沅,西接??。已上巫州。
【铜柱石门】《周地图记》曰:江中有铜柱滩。又曰:均提东十三里,至石门东,有石鼓。
【清台神窟】《史记》曰:陵邑寡妇清,其先得丹穴,家富不訾。清能守其业。秦始皇以为贞妇,为筑女怀清台。《益州记》曰:黄葛峡有相思崖,芳泉周灌,俗谓之神窟。已上涪州。
【??桂浦】汉武帝平南夷,置??郡。又曰:??郡有桂浦关。
【天井石关】《华阳国志》曰:??郡,上当天井,故多雨潦。又曰:且兰县西南有地,名石潼关。已上?州。 箴【□□《润州箴》】洋洋润州,江川秀远;蒋庙钟山,孙陵曲衍。江宁之邑,楚曰金陵;吴晋梁宋,六代都兴。
岭南道第十一叙事岭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南境。其地皆粤之分,(《地理志》云:今苍梧、蔚林、合浦、交趾、九真、日本、南海皆粤分。)自岭而南至海,尽其地。(广州故南海郡,秦末南海尉赵佗王有其地。)
事对【蒲涧兰湖】《南越志》曰:熙安县东北有昌蒲涧。咸安中,姚成甫尝涧侧遇一丈夫,曰:“此昌蒲,安期先生所饵,可以忘老。”又曰:番禺北有芝兰湖,并注西海。
【贪泉浈水】《晋中兴书》曰:旧云往广州饮贪泉,失廉洁之性。吴隐之为刺史,自酌贪泉饮之,题石门为诗曰:石门有贪泉,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汉书》曰: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
【二山八桂】《南越志》曰:番禺县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山海经》曰:桂林有八树,在番禺东。已上广州。
【潮穴泉山】《潮州记》曰:斯溪西通淮水,其穴若井。或枯涸弥年,或一日十盈十竭,若潮水焉。又曰:泉山有峭壁高竦,连阜湎属,石泉悬注,瀑布飞流。已上连州。 【钱石玉山】《湘州记》曰:曲江县东有泉石山,其状四方若台榭。其南有石,三面壁峭。其上有钱,故谓之钱石。又曰:曲江县东有玉山,卉木滋茂,泉石澄涧。相传云昔有人采玉处。
【石台银瓮】《始兴记》曰:劳口东岸有石,四方而高,可百余仞,其状若台。又曰:林水源出磐石上。罗列十瓮,皆盖以青盆,中悉银钅并。有人遇之,得开观而不可取。取辄失路,迷闷欲死。已上韶州。
【龙川牛岭】《汉书》曰:龙川县属南海郡。《南越志》曰:罗浮山有石楼,右带牛岭山,左据龙尾。已上循州。 【文贝锦蛇】《南越志》曰:潮阳南有小水,注海滨,带层山。其中多文贝,可以解毒。《舆地志》曰:龙溪谓之盘龙,蛇青黑色,赤带锦文,随渎瀵水而入于海。有毒,伤人辄死。已上潮州。
【素女青牛】《发蒙记》曰:侯官谢端,曾于海中得一大螺。中有美女,云:“我天汉中白水素女。天矜卿贫,令我为卿妻。”《南越志》:绥安县北有连山,昔越王建德伐木为船,其大千石,以童男女三千人牵之。既而人船俱坠于潭。时闻附船有唱唤督进之声,往往有青牛驰回与船俱,盖神灵之至。
【灵江神草】《舆地志》云:从余姚至海三十里,过温麻江,有一江名灵江。《道书》云:霍山上有神草三十四种。已上泉州。 【建安将乐】《吴志》云:永安三年,以会稽南郡为建安郡。《吴录》云:将乐县属建安郡。已上建州。
【石室嵩台】《南越志》曰:高安石室,自生风峒,南北二门,状若人功,意者以为仙都。又曰:高要有竦石,广六十余丈,高二百许仞,土人谓之嵩台。已上端州。 【端石岑珠】《吴录》曰:端溪有端山,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水。《南越志》曰:端溪俚人岑班,入山,遇一宝珠,径五寸,取还。夜光明照烛,俚人甚惧。以火烧之,虽小损,犹照一室。已上康州。
【香林纶木】《南越志》曰:盆元县利山,上多香林。又曰:威宁县有穿州,其上多纶木,似谷皮,可以为绵。已上冈州。
【苍梧班石】《汉书》曰: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舆地志》曰:广信县之寿乡,有孤岩。岩有班石,石皆五色。已上梧州。 【围洲合浦】《交州记》曰:合浦八十里有围洲,周回百里。《汉书》曰: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已上廉州。 【贺水富川】《湘州记》曰:临水经临贺县东,又南至郡左,合贺水。《汉书》曰:富川县属苍梧郡。已上贺州。
【二鼓三田】《舆地志》曰:後汉周敞为交趾剌史,伐龙山木以为鼓。以下分鼓给桂林郡,上分鼓给交趾郡。击一鼓则二鼓皆鸣。《广志》曰: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已上交州。 【苏峤麻岭】《南越志》曰:宁浦郡东南有苏摩峤。屈ギ《道理记》曰:沙麻岭在宁浦郡南,郡即岭之北垠。已上横州。 【树止竹梁】《林邑记》曰:狼野人居无室,依树宿止。《南征八郡志》曰:{米鹿}泠县有大竹,数围实中,任屋梁柱;覆用之则当瓦。已上峰州。
【蚁漆鸡潮】《吴录》云:居风县有蚁絮藤,人视土中知有蚁,因垦发。以木皮插其上,则蚁出,缘而生漆。《舆地志》曰:移风县有潮鸡,鸣长旦清如吹角,每潮至则鸣。一名林鸡。 【石坻金屐】《南越志》曰:马援凿通九真山。又积石为坻,以遏海波,由是不复过涨海。又曰:军安县女子赵妪,尝在山中,聚结群党,攻掠郡县。著金箱齿屐,恒居象头斗战。已上爱州。
【咸?都沃】《汉书》曰:咸?县属九真郡。《晋太康地志》:都沃县属九德郡。已上?州。
【极外海中】《交广二州记》曰:珠崖在大海中,南极之外。吴时复置太守,住徐闻县遥抚之。《汉书》曰:武帝立珠崖郡,在南方大海中居,广袤千里。
【巢居椎?】《广志》云:珠崖人皆巢居。《珠崖传》曰:男女皆椎?,或被发徒跣,?音髻。已上崖州。
【儋耳镂颊】《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定越以为儋耳郡。张晏注曰:儋耳,镂其颊及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累下垂。已上儋州。
【文?比朱鳖】《南越志》曰:海中有文?比,鸟头尾,鸣似磬,而生玉。又曰:海中多朱鳖,状如肺,有四眼六脚,而吐珠。
【?孛马水犀】《南越志》曰:平定县东巨海有?孛马。似马,牛尾,一角。又云:平定县巨海有水犀,似牛。其出入有光,水为之开。已上高州。
箴【扬雄《交州箴》】交州荒裔,水与天际;越裳是南,荒国之外。爰自开辟,不袅不绊;周公摄祚,白雉是献。昭王陵迟,周室是乱;越裳绝贡,荆楚逆叛。大汉受命,中国兼该;南海之宇,圣武是恢。稍稍受羁,遂臻黄支;牵来其犀,航海三万。泉竭中虚,池竭濑干。牧臣司交,敢告执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