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八百五十四 总录部·立言

册府元龟 作者:(宋)王钦若


  ◎总录部·立言

  春秋。《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盖德之盛者必形诸言言之文者以足於志昔之君子尝从事於斯矣。及司马谭论六家之要刘子政分九流之目扬扌?是非稽合同异源流洞分指归攸别然而挟术非一揆营道非一致各崇所善用极其说故先儒引殊涂同归之言以为六经之支裔使之逢时效用何啻霸者之佐去圣逾远犹贤外野之求今特详求而比次之庶百代之作者开卷而可见也。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为周师自穆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鬻音弋六反)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时也。)。

  管仲字夷吾相齐著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书(刘向。《别录》九府书民间无有山高一名形势)。

  晏婴相齐作。《晏子》春秋。

  《老子》至函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见。《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莫知其所终喜亦著书九篇名关尹子。

  老莱子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孔?字子思仲尼孙也。尝困於宋作中庸。

  曾参孔子弟子著曾子十八篇。

  漆?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启後)。

  宓子十六篇(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师古曰:宓读与伏同)。

  景子三篇(说宓不齐语似其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文子》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闵王问以依记者也。)。

  ??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师古曰:??姓也。音以元反)。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

  公孙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後)。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俅音求)。

  我子一篇(刘向。《别录》公为。《墨子》之学)。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胡非三篇(墨翟弟子)。

  芈子十八篇(名婴齐人七十子之後芈音□)。

  ?越一篇(中牟人为周威王师)。

  王孙子一篇(曰:巧心也。)。

  公孙固一篇(十八篇齐闵王失国问之固因为陈古今成败也。)。

  董子一篇(名元心从。《墨子》)。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黄人)。

  鲁仲连子十四篇。

  平原君七篇(朱建也。)。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李子三十二篇(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

  处子九篇(。《史记》云:赵有处子)。

  《列子》八篇(名御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庄周蒙人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故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去箧以诋讠此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洋自恣?已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惠子一篇(名施与。《庄子》同时)。

  申不害荆人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於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礻几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怀序列著数万言为楚兰陵令而卒因葬兰陵。

  孟轲事齐?梁俱不能用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皆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序文云:孟子亦自知遭臧仓之谗毁值炎刘之末奋进不得佐兴唐虞雍熙之治退不能信三代之馀风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以诏後人仲尼有云:我欲?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於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答问曰: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有风人之?二雅之正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邹衍齐人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迁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时盛衰因载其礻几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宜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之人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尔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礻卑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漫王公大人初见其术瞿然顾化其後不能行之。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尸佼晋人秦相卫鞅客也。鞅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鞅被刑佼恐并诛乃逃入蜀造书二十篇凡六万馀言卒因葬蜀。

  虞卿相赵孝成王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齐间行去赵困於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虞氏春秋(魏齐事具总录复雠门)。

  苏子三十一篇(名秦)。

  张子十篇(名仪)。

  郑长者一篇(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别录》云:郑人知姓名)。

  邹?子十二篇(齐人号曰:?龙??音式亦反)。

  闾丘子十三篇(名快魏人在南公前)。

  将钜子五篇(六国时先南公南公称之)。

  杜文公五篇(六国时刘向别传云:韩人也。)。

  黄帝泰素二十篇(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刘向。《别录》云:或言韩诸公孙之所作也。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也。故曰:泰素)。

  南公三十一篇(六国时)。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谈天口骈音步田反)。

  黔娄子四篇(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黔音其炎切反下娄音胡稼反)。

  宫孙子二篇(宫孙姓也。不知名)。

  ?冠子一篇(是人居深山以?鸟羽为冠)。

  邓析子二篇(郑人与子产并时。《列子》及孙卿并云:子产杀邓析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产卒定公九年驷厥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则非子产所杀人也。)。

  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刘向云:与宋钘俱游稷下钘音刑)。

  公孙龙子十四篇(赵人为坚白之辩者)。

  成公生五篇(赵黄公等同时姓成公刘向云:与李斯子繇同时繇为三川守成公游谈不仕)黄公四篇(名疵为秦博士作歌诗在秦时歌诗中疵音才期反)。

  毛公九篇(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赵胜家刘向。《别录》云:坚白同异以为可以治天下盖。《史记》所云:藏於徒者)。

  吕不韦相秦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又著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县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云:吕不韦相秦庄襄王乃上观尚书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为。《吕氏春秋》)。

  韩非韩诸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不能用,於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千馀万言。

  汉蒯通范阳人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隽肥肉也。永长也。言其所论甘美而义深长也。汉志载藏子五篇)。

  陆贾高帝时为大中大夫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嬴氏乡使秦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有惭色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天下者及古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

  公孙浑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西侯著书十馀篇(艺文志阴阳家有公孙浑邪十五篇是也。)。

  桓宽盐铁六十篇(宽字次公汝南人也。孝昭帝时丞相御史与诸贤良文学论盐铁事宽次之)。

  扬雄王莽时为大夫草太玄覃思浑天(覃深也。浑天天象也。)参摹而四分之(三析而四分天之宿度甲乙也。)极於八十一旁则摹九据(据今据字也。据犹位也。处也。)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故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玄者数其画而定其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数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昼一夜阴阳数度律历之纪九九大运与天终始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表七百二十九赞分为三卷曰:一二三与太初历相应亦有颛顼之历焉之以三策(三而分之)关之以休咎纟并(纟并杂)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播布也。)文之以五行拟之以道德仁义礼智无主知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为之泰曼漶而不可知(曼漶不分别白损言蒙鸿也。)故有首冲错测攡营数文扌?图告十一篇皆以解剥玄体离散之句尚不存焉(玄中之文虽有章句其旨深妙尚不能尽存故解剥而离散也。)刘歆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云:玄何(言无奈之何)吾恐後人用覆酱瓿也。(瓿小[B124]也。)雄笑而不应雄见诸子各以其知殊驰(殊相也。)大抵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词以挠世事(言诸子之书文旨归非毁周孔之教为巧辩异辞以搅乱时政也。)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惑众使溺於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於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尝用法应之讠巽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王莽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闻雄死谓桓谭曰:子尝称扬雄书,岂能传於後世乎!谭曰:必传顾君与谭不及见也。(顾见也。)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子?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老?著空无言两篇(谓道德经也。)薄仁义非礼学然後世好之者尚以为过於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杨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於圣人(诡违也。圣人谓周公孔子)。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严君平蜀郡人博览无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严周即庄周)。

  後汉桓谭光武时为议郎给事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尚书献之帝善焉(新论一曰本造二王霸三求辅四言体五见徵六谴非。《七启》寤八祛蔽九正经十职通十一离事十二道赋十三辨惑十四述策十五闵友十六琴道本造述策闵友道各一篇馀并有上下光武续之敕言卷大令皆别为上下凡二十九篇)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琴道未毕但有发首一章)梁竦安定乌氏人闭门自养以经籍为娱辟命交至并无所就著书数篇名曰:七序班固见而称曰: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篇而窃位素餐者惭。

  郅恽为芒长免官著书八篇。

  韦彪为大鸿胪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

  王充会稽上虞人仕郡为功曹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馀万言(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尝秘玩以为谈助其後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繇是遂传视焉。又时人嫌蔡邕得异书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王符安定临泾人少好学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馀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其指讦时短讨擿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

  仲长统山阳高平人州郡辟命称疾不就少学博士涉书记赡於文辞每论说古今时俗行事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馀万言桓彬为尚书郎著七说及书三篇。

  陈纪颍川许人实之子也。遭党锢发愤著书数万言号曰:陈子後至大鸿胪。

  刘陶为谏议大夫著书数有十万言。又作正。《老子》反韩非复孟轲辨疑等篇。

  荀悦为秘书监侍中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已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辨甚通政体。又著崇德政论及诸论数十篇。

  周党太原广武人後隐居渑池著书上下篇而终。

  刘珍为卫尉撰。《释名》三十篇以辨万有之称号云:

  魏朗会稽人为尚书会被议免归家著书数篇号魏子。

  唐擅举孝廉为郎中弃官去著书二十八篇名为唐子。

  崔实为郎明於治体吏才有馀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

  赵岐辟司徒胡广府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岐欲奏守边之策未及上会坐党事免因撰次以为御寇论。

  牟融为太尉撰牟子。

  魏刘廙为太祖丞相仓曹属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於世。

  刘劭为散骑常侍著乐论十四篇成未上会明帝晏驾不施行。又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馀篇。

  王基为安丰太守时曹爽专柄风化陵迟基著时要论以切世事。

  王昶为兖州刺史加扬烈将军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於时务者二十馀篇。

  任嘏为河东太守有重名尝著书三十八篇凡四万馀言嘏卒後故吏东郡程威赵国刘固河东上官崇等录其事行及所著书奏之诏下秘书以贯群言(隋书志载守身论一任子道论十卷)。

  杜恕为赵相以疾去官还家陈留阮武亦从清河太守徵还俱自簿廷尉谓恕曰:相观才性可以繇公道而持之不厉器能可以处大官而求之不顺才学可以述古今而志之如不以此所谓有其才而无用今向?暇可试潜思成一家言在章武遂著体论八篇(杜氏新书以为人伦之大纲莫重於君臣立身之基本莫大於言行安上理民莫精於政法胜残去杀莫善於用兵夫礼也。者万物之体也。物皆得其体无有不善故谓之体论也。)。又著兴性论一篇盖兴於为已。

  桓威为成安令威出自孤微年十八而著浑舆经依道以见意。

  徐?为太子文学撰中论。

  王肃为中领军散骑常侍撰王子正论十卷。

  阮武为清河太守撰阮子正论五卷。

  将济为东中郎将撰万机论文帝善之。

  蜀诸葛亮为相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李宓为汉中太守去官著述理论十篇晋安东将军胡熊与皇甫士安并善之。

  谯周字允南为太子家令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陈术字申伯博学多闻著释问七篇。

  吴顾谭为太常平尚书事後为大都督全琮父子所构有司奏诬罔大不敬坐徙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三十篇其知难篇盖以自悼伤也。

  殷基为无难督以才学知名著通语数十篇。

  唐滂(隋志不载所在)撰唐子十卷。

  张俨为大鸿胪撰嘿记三卷。

  裴玄为大鸿胪撰裴氏新言五卷。

  秦菁撰秦子三卷。

  晋陆喜字恭仲为吏部尚书少有声名好学有才思尝自叙曰:刘向省新语而作新序桓谭咏新序而作新论余不自量感子?之。《法言》而作言道睹贾子之美才而作访论观子政洪范而作古今历览蒋子通万机而作隋书不载所在审机读幽通思玄四愁而作娱宾九思真所谓忍愧者也。其书近百篇吴平。又作西州清论传於世借称诸葛孔明以行其书也。

  陆?为清河内史著新书十篇。

  傅玄为司隶校尉少时避难於河内专心诵学後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别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行於世玄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沉沉与玄。《书》曰: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齐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扬墨之流遁齐荀孟於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乃今不及信矣。

  袁准为给事中著书十馀万言论治世之务。

  华谭元帝时为镇东军谘祭酒谭博学多通在府无事乃著书三十卷名曰:辨道上笺进之帝亲自览焉王长文广汉妻阝人州府辟命皆不就著书四卷拟易名曰:通玄经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时人比之扬雄太玄同郡马秀曰:扬雄作太玄惟桓谭以为必传後世晚遭陆续玄道遂明长文通玄经未遭陆续君山尔。

  周处为御史中丞著默语三十篇。

  葛洪为司徒王导谘议参军凡所著撰精?是非而才章富赡所著子书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自号。《抱朴子》凡以名书。

  韦讠叟字宪道为太子太傅著伏林二千馀言遂演为典林二十馀篇凡所述作皆深博有才义。

  杜夷为国子祭酒著幽求子一十篇行於世兄崧字行高亦有志节惠帝时俗多浮伪著杜子春秋以刺之。

  徐苗高密淳于人也。依道家著玄微论前後所造数万言皆有义味公府五辟博士不就。

  夏侯湛为常侍撰新论十卷。

  杨泉者徵士也。撰。《物理论》十卷。又太元经十四卷。

  虞喜以博士徵不就撰志林新书三十卷。

  于宝为散骑常侍撰于子十八篇。

  蔡歆为江州从事撰问论。

  顾夷为扬州主簿撰顾子十卷。

  吕竦为儒林祭酒撰要览十卷。

  苏彦为北中郎参军撰苏子。

  宣聘为宣城令撰宣子。

  张显为议郎撰析言论二十卷。

  杨伟为征南军师撰桑丘先生书二卷。又有时务论十二卷。

  前秦苻朗坚之从兄子著苻子数十篇行於世亦老庄之流也。

  宋傅亮为散骑常侍见世路屯险著论名曰:演慎贺遵养为太学博士撰贺子述言十卷。

  梁刘勰为东宫通事舍人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

  後魏崔浩为左光禄大夫大师寇谦之每与浩言闻其论古治乱之迹常自夜达旦竦意敛容无有懈倦既而叹美之曰:斯人言惠皆可底行亦当今之皋繇也。但世人贵远贱近不能深察之尔因谓浩曰:吾行道隐居不营世务忽受神中之诀当兼修儒教辅助太平真君继千载之绝统而学不稽古临事暗昧为吾撰列王者治典并论其大要浩乃著书二十馀篇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先以复五等为本。

  李公绪为冀州司马至齐文宣时以侍御史徵不就撰典言十卷。

  比齐颜之推撰家训二十篇後入隋为太子学士。

  隋辛德源为蜀王谘议参军撰政训内训各二十卷王通仕隋为蜀郡书佐大业末弃官归绛州著书为业。又依孔子。《家语》扬雄。《法言》例为客主对答之说号曰:中说皆为儒家所称。

  唐崔玄晔中宗时为中书令撰行已要范十卷。

  卢景亮为中书舍人早有时名前後述作皆根於中正颇有经国理人之志尝以为国之要足食足兵而。又得士方可以为政,於是采黄帝以还讫于本朝著书上下篇名曰:三足。又作答秦客辞陈漕运飞?免之利病。

  晋尹玉羽为光禄大夫退居秦中十年之间著书五十卷名曰:武库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