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咎徵
《易》曰:履霜坚冰至。《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又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尚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僣,恒阳若;豫,恒燠若;急,恒寒若;蒙,恒风若。
《左传》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易是类谋》曰:斗机绝纲,玉衡拨,摄提亡。(郑玄注曰:斗机绝纲,斗者,天中之精;天失其平,故斗机绝纲,玉衡拨也。摄提者,斗前之星,为斗施政教,布之八野。今斗失其政,故摄提亦为之亡不见。)五星合,狼弧张,昼视无日,虹拈峦煌;夜视无月,彗孛蒋蒋。(此皆属乾。乾多为天,天失其主,故着天者皆失其正也。)当藏者出,当出者消,危处易期。(当藏者出,解昼视无日,虹拈峦煌也。当出者消,解夜视无月也。是为危处易期。)太山失金鸡,西岳亡玉羊。(太山失金鸡者,箕星亡也。箕者为风,风动鸡鸣。今期候者亡,故鸡亦亡。西岳亡玉羊者,狼星亡。狼在於末为羊也。)天卑地高,雷喧公行,(天下雷同,喧公行,无所畏也。)星昼奔,牟痗光,上无乾,下无常。天昧昧,履践冰。(上无乾,乾气不正,故下无常。天昧昧,喻不明也。昼视无日,夜视无月,何明之有乎?履践冰者,峻急之法行,被其刑也。)民衣雾,主吸霜。(民衣雾,佞政行,被其毒也。主吸霜,被阴毒,将害躬也。)间可倚杵於何藏。(解上天卑地高。天地相去,其间才可倚一杵耳。或言枚,其意同。)不知夏,不知冬,不见父,不见兄。(所以然者,以天卑地高,尊卑失列,故卑为父兄,尊为子弟也。)望之漠漠,视之茫茫,群党假威,出坐玉床。(小人群党假王者威权。坐於玉床者,王之床也。)
《尚书大传》曰:田猎不兽,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好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祠,逆天时,则水不润下。
又曰:爰用五事,建用皇极。一曰貌,貌之不恭,是谓不枢。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龟孽,时则有鸡祸。次二曰言,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僣,厥罚常阳,厥极忧。时则有诗妖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次三曰视,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豫,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倮虫之孽。次四曰听,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常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豕祸。次五曰始,思之不容,是谓不圣。厥咎雾,厥罚常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王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雾,厥罚常阴,厥极弱。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
《洪范五行传》曰:凡有所害谓之灾。无所害而异於常谓之异。故灾为已至,异为方来。
《家语》曰:孔子曰:"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也;寤梦徵怪,所以儆人臣也。灾妖不胜善政,怪梦不胜善行。"
《六韬》曰:武王伐殷,得二丈夫,而问之曰:"殷国之将亡,亦有妖灾乎?"其一人对曰:"有。殷国常雨血雨石,大者如瓮,小者如箕。常六月雨雪,深尺馀。"其一人对曰:"是非殷国之大妖也。殷国之大妖四十七章:殷君喜时人,喜以人饴虎,喜割人心,喜时孕妇,喜时人之父、孤人之子;喜刑祸;喜以信为欺,欺者为忠,忠谏者不赏;以君子为下,小人为上,以佞辩为相,为政急令暴取,万民愁苦;好田猎毕弋、走狗饰马;喜修池台;宫七十有三所,大宫百里;善为酒池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人;喜听谗用誉,无功者赏;无尺丈、无锱铢、无秤衡、无功赏、无罪诛。此殷国之妖也。"
《白虎通》曰:灾异者何也?灾之为言伤也,随事而诛;异之为言怪也,先发感动。何以言?灾者,有所害也。
《说苑》曰:赵简子问於翟封馀曰:"吾闻翟雨虻穀三日,雨血三日,马生牛,牛生马,信乎?"曰:"信。"简子曰:"灾足亡国乎?"封曰:"雨虻穀三日,虻风之所飘也;雨血三日,鸷鸟击於上也;马生牛,牛生马,杂收也。此非翟之灾也。"简子曰:"然则翟之妖奚也?"对曰:"其君幼弱,其大臣比党以求禄,其百官肆断而无常,其政令不竟而数改,此其妖也。"
京氏《别对灾异》曰:五穀无实何?君无仁德,臣怀叛戾,华饰虚举,荐贤实不相副,内为苏秦之行,外以夷、齐之语,故致五穀多无实。朝无贤,害气伤穑不收,国大饥。其救也,选明经,举茂才,改往修来,退韧影很,施恩行惠,赏赐劳臣,此灾及销矣。
○天
《左传·宣下》曰:天反时为灾。
又曰:定公玄年,诸侯之大夫城成周,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戍。齐高张后,不从诸侯。晋女叔宽曰:"周苌弘、齐高张皆将不免。"苌弘瓮屿,(天既厌周德,苌弘欲迁都以延其祚,故曰瓮屿。)高子违人。天之所坏,不可支也;众之所为,不可奸也"。(为哀三年周人杀苌弘,六年高张来鲁。)
○天裂
京氏《易妖占》曰:天裂,阳不足,下害上之像。天裂见人,兵起国亡;天开槛邂,流血滂滂。
《晋书》曰:惠帝玄康中,天西北裂。时人主昏暗,贾后专政。
又曰:太安中,天裂为二,声如雷。是时长沙王奉帝出拒成都王颖,河间王颙迭威专命,僣乱之像。
又曰:成帝咸和四年冬,天裂西北。时苏峻之子以万人入吴兴,天下有兵,关中转乱。明年,石勒僣位。
又曰:穆帝昇平五年,天裂,广数丈,声如雷。
又曰:哀帝初即位,天中裂,广三四丈,声如雷,野雉皆雊。时帝荒疾,不识万机,太后临朝,桓温专政。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赵刘曜建玄初,天裂,广一丈,长五十馀丈。时四方交战。
《隋书》曰:梁武帝太清中,天裂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如电,声如雷。明年,侯景陷台城。
○天开
《汉志》曰:惠帝二年,天开东北,长二十馀丈,广十丈。后有吕后废二少帝,诸吕作乱。
萧子显《齐书》曰:齐东昏侯永玄中,夜天开,黄色明照。顷有物,绛色,如小瓮,渐大如仓廪,声如雷,坠太湖,野雉皆雊。其年东昏见废。
《隋书》曰:陈后主至德初,天开西北至东南,其内有黄杂色,声如雷。后年章大宝举毙薮陈,竟国亡。
○天光
《竹书纪年》曰: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汉书》曰:成帝匈坑玄年四月,无云有雷,声光四下,至昏乃止。
《晋书》曰:穆帝永和十年,前凉张祚之玄年正月,夜,天有光如车盖。明年,祚被杀。
《宋书》曰:文帝玄嘉十八年七月,天有黄光洞烛。至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反,伏诛。
○天崩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后凉麟嘉五年,天崩,有声若雷,久之乃止。
又曰:前赵刘聪麟嘉三年,天崩,声若雷,久乃止。是岁聪死。
○天鸣
京氏《易妖占》曰:天有悬车之声,人主忧。
又曰:《易传》曰:"万民劳,厥妖天鸣。"
《晋书》曰:武帝末,天东有声如雷。
又曰:玄帝太兴玄年,天鸣东南,有声如风水相薄。三年,天又鸣。其后王敦入石头,王师败绩。玄帝屈辱,制於强臣。
《陈书》曰:梁武帝天监时,有声如雷,二。是岁交州刺史李凯举毙薮。后年,又西北隆隆有声如雷,赤气至地。是岁盗杀东莞、琅琊太守。中大通年,西南有声如雷,其年北凉州刺史简钦反。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凉张骏时,晋建兴十七年八月,天有大声,下震地。孟池县人夜怪室如昼,时起视,见西北开有门,光明照地。至二十二年,逊於重华。
又曰:南燕六年,天鸣。是年桓玄废其主自立,称大楚。
又曰:前秦符坚建玄十四年,天鼓鸣。至二十年,坚为姚苌所杀。
《隋书》曰:北齐文宣天保年中,天西南有声如雷。时帝不恤国政,大兴师旅。
又曰:后主武平末年,后主东遁至青州。是日西方有声如雷。是月为周师所擒。
又曰:周宣帝建德年,天西北有声如雷。未几,吐谷浑大寇边。
又曰: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天有声如风水相击,三夜乃止。
又曰:后主初即位,八月,天有声如风水相击。俄又如之。九月夜,天东北有声如虫飞,渐移西北。至德玄年正月,天东南有声如虫飞,后降於隋。
《隋书》曰:开皇二十年四月,天有声如泻水,自南而北。六月,秦王俊薨。
《河图稽命徵》曰:帝刘即位百七十年,太阴在庚辰,江充诡蒲颁,天鸣地坼。
○四时
《礼记·月令》曰: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早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民有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冰,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暝为害。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人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早降,兵革并起。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穀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早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穀,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穀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於疫。季夏行春令,则穀实鲜落,国多风咳,民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气不时,鹰隼早鸷,四鄙入保。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穀,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穀无实;行夏令,则其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行夏令,则其国大旱,蛰虫不藏,五穀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死。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境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懈惰,师兴不居。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霜雪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季冬行秋令,则白露早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太平御览》 宋·李昉
《易》曰:履霜坚冰至。《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又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尚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僣,恒阳若;豫,恒燠若;急,恒寒若;蒙,恒风若。
《左传》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易是类谋》曰:斗机绝纲,玉衡拨,摄提亡。(郑玄注曰:斗机绝纲,斗者,天中之精;天失其平,故斗机绝纲,玉衡拨也。摄提者,斗前之星,为斗施政教,布之八野。今斗失其政,故摄提亦为之亡不见。)五星合,狼弧张,昼视无日,虹拈峦煌;夜视无月,彗孛蒋蒋。(此皆属乾。乾多为天,天失其主,故着天者皆失其正也。)当藏者出,当出者消,危处易期。(当藏者出,解昼视无日,虹拈峦煌也。当出者消,解夜视无月也。是为危处易期。)太山失金鸡,西岳亡玉羊。(太山失金鸡者,箕星亡也。箕者为风,风动鸡鸣。今期候者亡,故鸡亦亡。西岳亡玉羊者,狼星亡。狼在於末为羊也。)天卑地高,雷喧公行,(天下雷同,喧公行,无所畏也。)星昼奔,牟痗光,上无乾,下无常。天昧昧,履践冰。(上无乾,乾气不正,故下无常。天昧昧,喻不明也。昼视无日,夜视无月,何明之有乎?履践冰者,峻急之法行,被其刑也。)民衣雾,主吸霜。(民衣雾,佞政行,被其毒也。主吸霜,被阴毒,将害躬也。)间可倚杵於何藏。(解上天卑地高。天地相去,其间才可倚一杵耳。或言枚,其意同。)不知夏,不知冬,不见父,不见兄。(所以然者,以天卑地高,尊卑失列,故卑为父兄,尊为子弟也。)望之漠漠,视之茫茫,群党假威,出坐玉床。(小人群党假王者威权。坐於玉床者,王之床也。)
《尚书大传》曰:田猎不兽,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好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祠,逆天时,则水不润下。
又曰:爰用五事,建用皇极。一曰貌,貌之不恭,是谓不枢。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龟孽,时则有鸡祸。次二曰言,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僣,厥罚常阳,厥极忧。时则有诗妖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次三曰视,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豫,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倮虫之孽。次四曰听,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常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豕祸。次五曰始,思之不容,是谓不圣。厥咎雾,厥罚常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王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雾,厥罚常阴,厥极弱。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
《洪范五行传》曰:凡有所害谓之灾。无所害而异於常谓之异。故灾为已至,异为方来。
《家语》曰:孔子曰:"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也;寤梦徵怪,所以儆人臣也。灾妖不胜善政,怪梦不胜善行。"
《六韬》曰:武王伐殷,得二丈夫,而问之曰:"殷国之将亡,亦有妖灾乎?"其一人对曰:"有。殷国常雨血雨石,大者如瓮,小者如箕。常六月雨雪,深尺馀。"其一人对曰:"是非殷国之大妖也。殷国之大妖四十七章:殷君喜时人,喜以人饴虎,喜割人心,喜时孕妇,喜时人之父、孤人之子;喜刑祸;喜以信为欺,欺者为忠,忠谏者不赏;以君子为下,小人为上,以佞辩为相,为政急令暴取,万民愁苦;好田猎毕弋、走狗饰马;喜修池台;宫七十有三所,大宫百里;善为酒池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人;喜听谗用誉,无功者赏;无尺丈、无锱铢、无秤衡、无功赏、无罪诛。此殷国之妖也。"
《白虎通》曰:灾异者何也?灾之为言伤也,随事而诛;异之为言怪也,先发感动。何以言?灾者,有所害也。
《说苑》曰:赵简子问於翟封馀曰:"吾闻翟雨虻穀三日,雨血三日,马生牛,牛生马,信乎?"曰:"信。"简子曰:"灾足亡国乎?"封曰:"雨虻穀三日,虻风之所飘也;雨血三日,鸷鸟击於上也;马生牛,牛生马,杂收也。此非翟之灾也。"简子曰:"然则翟之妖奚也?"对曰:"其君幼弱,其大臣比党以求禄,其百官肆断而无常,其政令不竟而数改,此其妖也。"
京氏《别对灾异》曰:五穀无实何?君无仁德,臣怀叛戾,华饰虚举,荐贤实不相副,内为苏秦之行,外以夷、齐之语,故致五穀多无实。朝无贤,害气伤穑不收,国大饥。其救也,选明经,举茂才,改往修来,退韧影很,施恩行惠,赏赐劳臣,此灾及销矣。
○天
《左传·宣下》曰:天反时为灾。
又曰:定公玄年,诸侯之大夫城成周,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戍。齐高张后,不从诸侯。晋女叔宽曰:"周苌弘、齐高张皆将不免。"苌弘瓮屿,(天既厌周德,苌弘欲迁都以延其祚,故曰瓮屿。)高子违人。天之所坏,不可支也;众之所为,不可奸也"。(为哀三年周人杀苌弘,六年高张来鲁。)
○天裂
京氏《易妖占》曰:天裂,阳不足,下害上之像。天裂见人,兵起国亡;天开槛邂,流血滂滂。
《晋书》曰:惠帝玄康中,天西北裂。时人主昏暗,贾后专政。
又曰:太安中,天裂为二,声如雷。是时长沙王奉帝出拒成都王颖,河间王颙迭威专命,僣乱之像。
又曰:成帝咸和四年冬,天裂西北。时苏峻之子以万人入吴兴,天下有兵,关中转乱。明年,石勒僣位。
又曰:穆帝昇平五年,天裂,广数丈,声如雷。
又曰:哀帝初即位,天中裂,广三四丈,声如雷,野雉皆雊。时帝荒疾,不识万机,太后临朝,桓温专政。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赵刘曜建玄初,天裂,广一丈,长五十馀丈。时四方交战。
《隋书》曰:梁武帝太清中,天裂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如电,声如雷。明年,侯景陷台城。
○天开
《汉志》曰:惠帝二年,天开东北,长二十馀丈,广十丈。后有吕后废二少帝,诸吕作乱。
萧子显《齐书》曰:齐东昏侯永玄中,夜天开,黄色明照。顷有物,绛色,如小瓮,渐大如仓廪,声如雷,坠太湖,野雉皆雊。其年东昏见废。
《隋书》曰:陈后主至德初,天开西北至东南,其内有黄杂色,声如雷。后年章大宝举毙薮陈,竟国亡。
○天光
《竹书纪年》曰: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汉书》曰:成帝匈坑玄年四月,无云有雷,声光四下,至昏乃止。
《晋书》曰:穆帝永和十年,前凉张祚之玄年正月,夜,天有光如车盖。明年,祚被杀。
《宋书》曰:文帝玄嘉十八年七月,天有黄光洞烛。至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反,伏诛。
○天崩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后凉麟嘉五年,天崩,有声若雷,久之乃止。
又曰:前赵刘聪麟嘉三年,天崩,声若雷,久乃止。是岁聪死。
○天鸣
京氏《易妖占》曰:天有悬车之声,人主忧。
又曰:《易传》曰:"万民劳,厥妖天鸣。"
《晋书》曰:武帝末,天东有声如雷。
又曰:玄帝太兴玄年,天鸣东南,有声如风水相薄。三年,天又鸣。其后王敦入石头,王师败绩。玄帝屈辱,制於强臣。
《陈书》曰:梁武帝天监时,有声如雷,二。是岁交州刺史李凯举毙薮。后年,又西北隆隆有声如雷,赤气至地。是岁盗杀东莞、琅琊太守。中大通年,西南有声如雷,其年北凉州刺史简钦反。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凉张骏时,晋建兴十七年八月,天有大声,下震地。孟池县人夜怪室如昼,时起视,见西北开有门,光明照地。至二十二年,逊於重华。
又曰:南燕六年,天鸣。是年桓玄废其主自立,称大楚。
又曰:前秦符坚建玄十四年,天鼓鸣。至二十年,坚为姚苌所杀。
《隋书》曰:北齐文宣天保年中,天西南有声如雷。时帝不恤国政,大兴师旅。
又曰:后主武平末年,后主东遁至青州。是日西方有声如雷。是月为周师所擒。
又曰:周宣帝建德年,天西北有声如雷。未几,吐谷浑大寇边。
又曰: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天有声如风水相击,三夜乃止。
又曰:后主初即位,八月,天有声如风水相击。俄又如之。九月夜,天东北有声如虫飞,渐移西北。至德玄年正月,天东南有声如虫飞,后降於隋。
《隋书》曰:开皇二十年四月,天有声如泻水,自南而北。六月,秦王俊薨。
《河图稽命徵》曰:帝刘即位百七十年,太阴在庚辰,江充诡蒲颁,天鸣地坼。
○四时
《礼记·月令》曰: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早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民有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冰,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暝为害。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人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早降,兵革并起。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穀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早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穀,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穀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於疫。季夏行春令,则穀实鲜落,国多风咳,民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气不时,鹰隼早鸷,四鄙入保。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穀,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穀无实;行夏令,则其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行夏令,则其国大旱,蛰虫不藏,五穀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死。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境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懈惰,师兴不居。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霜雪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季冬行秋令,则白露早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