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白虎通》曰: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鄣蔽也。
《释名》曰:衣者,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
《尔雅》曰:衣礻┅(音旒)谓之衤。(音霓,衣衤妻也。齐人谓之衤。或曰:衣之饰也。黼领谓之衤暴。绣刺黼文以衤领也。衤暴音博。)缘谓之纯。(衣绿饰也。)衤穴谓之[B168]。(衣开孔也。衤穴音穴。[B168]音[B168]。)衣皆谓之襟。(交领。)衤及(居业切)谓之裾(衣后据也。)衿谓之衤存。(辞见切,衣小带也。)衿谓之衤爰。(玉之带上属。)执衽谓之结。(持衣上笈。)衤及衽谓之衤颉々。(音颉,极衣上笈于带。)衣蔽前谓之。(今蔽膝也。)妇人之谓之缡也。(即今之香缨也。邪交络带系於体,因名为。,系也。)裳削幅谓之纟仆。(蒲木切。削煞其幅深衣衣裳。)
《世本》曰:胡曹作衣。(宗里注曰:黄帝臣也。)
《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上衣下裳,乾坤之象。)
又曰:讼卦上九,或锡之ひ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授服,亦不足敬也。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又《说命》曰:惟衣裳在笥。
《礼》曰:夫为人子者,父母存衣冠不纯素,孤子当室,衣冠不纯彩。(纯,缘。)
又曰:季康之母死,陈亵衣。(亵衣,非上服。)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於斯?”命撤之。
又曰:孔子曰:“昔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後圣有作,治其丝麻以为布帛。”
又曰: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谓大夫士也,尺二寸。)缝齐倍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继掩尺,袷二寸、尺二寸,缘广寸半。以帛里布,非礼也。士不衣织,无君者不贰彩,衣正色、裳间色,非列彩不入公门,振不入公门,振裘不入公门,袭裘不入公门。纩为茧,为袍,禅为网,帛为褶。
又《缁衣》曰: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一。”
《左传》曰:衮冕黼,(黼,韦к以蔽膝也。,玉笏也。)带裳幅舄,(带,革带也。衣下曰裳。幅,今之行膝者。舄,屦履。)衡ヨ纟延,(衡,持冠者。ヨ,冠之垂者。,缨从下而上者。纟延,冠上覆。)昭其度也,藻率な,(藻率,以韦为之,所以籍玉。な,刀上饰,,下饰。)ひ厉游缨,(ひ,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士带之垂者。游,旌旗之游。缨,在马应前。)昭其文也。
子曰:狄人伐卫,卫懿公与石祁子,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取其文章顺序。)
又曰:栾武子曰:“若敖、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若敖、冒,楚之先君。荜路,柴本;蓝缕,弊衣也。)
又曰:吴季札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衣焉。
《诗》曰:硕人其颀,衣锦衣。(,单也。尚以禅衣,谓其文之大着。)
又曰: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又曰: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彩彩衣服,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又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音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又曰: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又曰:《缁衣》,美郑武公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冠又改作兮。
又曰:衣锦衣,裳锦裳。
又,岂曰尾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尾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又曰:岂曰尾?与子同袍。岂曰尾?与子同泽。岂曰尾?与子同裳。
又曰: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又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尾无褐,何以卒岁?
《史记》曰:文帝衣弋绨,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
《汉书》曰:齐国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又曰:韩信既平齐,项羽使武涉说信背汉归楚。信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汉王我上将军印,授我兵数万,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又曰:武帝末,郡国贼盗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捕之。
又曰:朱博为琅琊太守,敕官属多作褒衣大衤召,不中节度,自令掾吏,令去地三寸。
又曰:帝赐南粤王他上笠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以锦装衣曰褚。上中下者,绵之多少厚薄差。)
又曰:江充初召见犬台宫,自请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衣纱单衣,曲裾後垂交输,(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状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也。)冠禅纟丽步摇冠,飞翮之缨,(服虔曰:冠禅纟丽,故行则摇,以鸟羽作缨也。)容貌术壮。帝望而异之,谓左右曰:“燕赵固多奇士。”
又曰:隽不疑环、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下,谒暴胜之。
又曰:王吉字子阳,好车马衣服,自奉养,极为鲜明,而迁徙所载,不过囊衣,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世传子阳能作黄金。
《後汉书》曰:更始时授官爵,皆群小贾竖,膳夫庖人多着绣而衣锦、プ、诸于,骂詈道中。时智者见之,以为服之不中身之灾也。(《汉书音义》曰:诸于,大掖衣也。如妇人之衣。扬雄《方言》曰:プ,其短者。自关之西谓之衤充衤屈。郭璞注曰:俗名礻屈衤夜。据此即是诸于上加绣衤屈,如今之半臂也。衤充音充。衤屈音屈。)
又曰:光武见来歙,大欢,即解衣以衣之。
又曰:祭遵为人廉约,家无私财。常衣韦,寝布被,夫人裳不加缘。
又曰:祭彤在辽东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美其清约,赐之衣被什物,无不悉备。
又曰:耿恭自疏勒回,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又曰:东平宪王苍侍肃宗,享卫士於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五时衣,谓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也。衣单复具白袭。)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箧,馀悉分布诸王、公主及子孙在京师者各有差,特赐苍及琅邪王京书,曰:“间享卫士於南宫,因阅视旧时衣物。惟王有孝友之德,今送光烈皇后假髻、帛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又欲令後生子孙得见先后衣服之制。”
又曰:明德马后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能诵《易》,好读《春秋》,常衣大练,裾不加缘。(大练,大帛也。杜预注《左传》曰:大帛,厚缯也。)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就视乃笑。后辞曰:“此缯特宜深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
谢承《後汉书》曰:袁忠乘舡戴笠诣王朗,见郎左右僮皆着青绛彩衣,非其奢丽,即辞疾发而退也。
又曰:郭贺拜荆州刺史,有殊政。显鬃刹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敕行部去と帏,令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
《魏志》曰:文帝诏曰:“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难晓也。
又曰:明帝徵管宁为光禄勋,辞不就。诏问青州刺史程喜:“宁守节高乎?审疾顿耶?”喜氏言:“宁恒着皂帽、布襦、布裙,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拄杖,不须扶持。四时祭祀,辄自力强,改加衣服,着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馈馔,跪拜成礼。”
《魏略》曰:文昭甄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有人持平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
《魏氏春秋》曰:王允为吏部郎中,选郡守。明帝疑其所用非次,召入,将加罪。允妻阮出谓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允颔之而入。帝怒诘之,允对曰:“某郡太守虽限满,文书先至,年限在後,月限在前。”帝取事视之,乃释遣出,望其衣败,曰:“清吏也。”
《吴书》曰:孙权每赐周瑜衣,寒暑皆百领,诸将皆不及。
《晋书》曰:石崇以奢豪矜物,厕常有十馀婢列侍,置香粉。有客如厕,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故,而王敦脱故着新,意气无怍。婢相谓曰:“此必能作贼。”
又曰:高士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洛阳陷,奔吴,居大辟山,恒着鹿裘葛巾。馀杭令顾与葛洪造之。使致韦衣,不纳,使置室中,乃烂於内,竟不服用。
王隐《晋书》曰:董威辇,不知何许人。忽见洛阳,止宿白社。於市得残缯,辄结以为衣,号曰“百结衣”。
《宋书》曰:沈庆之领队防东掖门。刘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缚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庆之曰:“夜半唤队主,不容换服。”
又曰:明帝体肥憎风,夏月常着小皮衣。
又曰:明帝疾,召窦哄回入。帝坐帐中流涕曰:“吾近危笃,故召卿,欲使着黄罗(来可切。)耳。”指床头大函曰:“文书皆函,得不复开。”彦回亦悲不自胜。黄罗,乳母服也。
又曰:范晔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损制度,世人皆法学之。
又曰:江湛字微深,为吏部尚书。家甚贫,不营财利,饷馈盈门,一无所授,无兼衣馀食。尝为上所召,遇浣衣,称疾经日,衣成然後起。
又曰:谢超宗为义兴太守,明二年,公事免,诣东府门,自通。其日风寒,高帝谓四座曰:“此客至,使人不衣自暖矣。”
《齐书》曰:宋元嘉制:诸主入斋ト,得自服裾帽见人主。惟出太极,西厢乃备朝衣,车驾幸其弟,乃白服、乌纱帽,以侍宴焉。至於衣服制度,动皆陈启,事无专制。
又曰:高帝即位後,手诏赐张融衣,曰:“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着,己令裁减,称卿之体。并履一量。”
又曰:陶弘景,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
又曰:王思远立身简洁。诸客诣己者,觇知衣服垢秽,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及去之後,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又曰:王琨性俭约。景和中,讨义阳王昶。六军诫严,应须紫服,左右欲营办。琨曰:“元嘉初征谢晦,有紫衣在匣,不须更制。”检取,果得焉。
《梁书》曰:到溉性率俭,不好声色,庭室单床,旁无姬侍,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
又曰:波斯国婚姻法:一聘财讫,女婿将数十人迎妇。婿着金纟廷锦,戴天冠,妇亦如之。
又曰:新罗呼其冠曰遗子礼,襦曰尉解,曰柯半,靴曰洗。百济呼帽曰冠,襦曰复衫,曰。
又曰:侦秤,(音盛)稷之子也。稷初为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四山。少敦孝行,年三十馀犹班衣授稷杖,动至数百,收泪欢然。
又曰:胡纟胃(胡贵切)随陈伯之入魏,时元会,纟胃戏为诗曰:帽上着笼冠,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南史》曰:何敬容为吏部尚书、侍中、领太子中庶子。敬容身长八尺,白皙,美须眉,性矜庄,衣冠鲜丽。武帝衣必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折,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
又曰:任有子东里、西华、南容、北叟。西华冬月著葛帔、练裙。(事具《交友部》。)
又曰:任为义兴太守,友人彭城到溉,弟洽从共为山泽游。及被代登舟,止有绢七匹,米五石。至都尾,镇军将军沈约遗裾衫迎之。
《後魏书》曰:乐浪王万寿孙忠,明帝时位太常少卿。孝武帝泛舟天泉池,命宗室诸王陪宴。忠愚而无智,性好衣服,着红罗襦,绣作领,碧纳,锦为缘。帝谓曰:“朝廷衣冠应有常式,何为着百戏衣?”忠曰:“臣少来所爱,情存绮罗。歌衣舞服,是臣所愿。”帝曰:“人之无良,乃至此乎!”
又曰:胡叟於高允馆,见中书侍郎李璨被服华靡,叟贫老衣褐,璨颇忽之。叟谓曰:“老子今若相脱体上癫帽,君欲作何许也?”讥其惟假盛服,璨惕然失色。
又曰:文宣囚元韶,幽於京畿地牢。绝食,衣袖而死。
《北齐书》曰:尔朱敝字乾罗。彦伯之诛,敝小,随母养於宫中,年十二。敝自窦走,至大街见童儿群戏。敞解所着绮罗金翠服易衣而遁。追骑至,不识敝,便执绮衣儿,比究问,知非。会日己暮,由是免。
《陈书》曰:徐陵为吏部尚书,精简人物,绅之士皆向慕焉。陈暄以玉帽簪插髻,红丝布裹头,袍拂踝,靴至膝,不陈爵里,直上陵坐。陵不知识,命吏持下。暄徐步而出,举止自若,竟无怍容。作书谤陵,陵甚病之。
《隋书》曰:齐後主於苑内作贫儿村,亲衣蓝缕之服而行乞其间,以为笑乐。多令人服乌衣以相执缚。後主果为周所,败被虏困至以卖烛为业。
《唐书》曰:太宗诏冠冕制度,己备令文,寻常服饰,未为差等。於是三品己上服紫,四品己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之色,仍通服黄。
又曰:杨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杨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目。
又曰:肃宗性节俭。尝出衣袖示近臣曰:“此衣己三浣矣。”
又曰:贞元六年,德宗初赐节度观察使新制时服。尚方织作呈阅所宜,上曰:“顷来赐衣,文彩不恒,非制也。朕今思之,节度使以雕衔绶带,取武毅以靖封内;观察使以雁衔威仪委,(威仪委,瑞草也。)取其行列有序,牧人有威仪也。”
又曰:文宗朝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奏:“比以妇人,长裾大袖,朝廷制度,尚未颁行,微臣之分,合副天心。比闻闾阎之间,袖阔四尺,今令阔一尺五寸,裾曳四尺,今曳五寸。”初,延安公主以衣服逾制,附马窦浣得罪,德裕因而奏之。
《六韬》曰:武王伐纣,蒙乏衣投火而死。
《国语》曰:晋献公使太子申生伐东山,衣之偏之衣。
又《鲁语》曰:季文子相宣成,尾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仲孙也,孟献子之子,子服也。)“子为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爱郄也。)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囚子服也。)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
《春秋後语》曰:田文谓其父靖郭君曰:“君下宫蹈绮之衣,而士不得短褐。”
又曰:赵襄子既灭智伯,智伯之臣豫让变姓名,入宫涂膊刺襄子,襄子觉而赦之。後让伏於桥下,襄子至桥,马惊,使视之,复得让。襄子叹曰:“豫让之为智伯,名既成矣。寡人赦子,名亦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释子矣。”让曰:“臣固伏诛,愿得君之衣而击之。”於是襄子义之,脱付身之衣以与之。让拔剑三跃,呼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而死。
《汉杂事》曰:高祖时,大谒者臣章授诏长乐宫,令群臣议天子所衣服以安天下。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倪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制曰:“可。”举者以各举一时之事白之,五服衣始於此。
董巴《汉与服志》曰:上古穴居衣毛,未有制度。後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彩,成以为服,凡十二章。
《庄子》曰:庄子衣大布之衣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耶?”庄子曰:“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敝履穿贫也,非惫也。”
《商君书》曰:上世之人,衣不暖肤,食不满腹。
《孙卿子》曰:子夏家贫,衣若悬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骄我者,吾不复见。”
《尹文子》曰: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国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韩子》曰:胩婴相齐,妻不衣帛,马不食粟。
又曰:齐桓公好服紫,国人尽服之,公患之。管仲曰:“君谓左右甚恶紫臭。”於是三日,境内莫有紫衣者。
又曰: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缁衣而反,其狗吠之。布恐,将击之。朱曰:“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能不怪哉?”(事具《狗门》。)
《墨子》曰:古之人未知衣服之制,故圣人作之。冬则绢帛,轻且温,夏则,清且凉。所以适身体、和肌肤也。
又曰: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羊之裳,韦以为带。
《吕氏春秋》曰: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後与门弟子一人宿於郭外,寒愈急。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我与子衣,子活。我国士也,为天子惜死;子不肖也,不足爱。子与我衣?”弟子曰:“夫不肖之人安能与国士衣哉?”戎夷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淮南子》曰:林类荣启期,衣若悬蓑。
《说苑》曰:齐林既者衣苇朝景公,公曰:“何忽服小人衣耶?”林既曰:“衣狗裘者,不必羊鸣。今君衣狐裘,音能不狐乎?”
又曰:魏文侯封太子击於中山,三年使不往来。舍人赵仓唐奉使,文侯问:”子之君长大孰与寡人?”仓唐曰:“君赐之外府之衣则能胜之。”文侯遣仓唐赐太子衣一袭,令仓唐鸡鸣时至。太子迎,拜赐。发箧,衣尽颠倒。太子趣具驾,曰:“赐之衣非以为寒也,欲召击。知无谁与谋,故遣子以衣。”《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事具《奉使门》。)
《盐铁论》曰:古者庶人老篌而後衣丝,其馀则麻而己。
《拾遗录》曰:宋景公之时悬四时衣,春夏以珠玉为饰,秋冬以翡翠为温。
又曰:礼敬国,其俗,人年三百岁而织芳茅以为衣,盖《尚书》云“岛夷卉服”之类也。
又曰:任未年十四,好学,观书有合意处,则题其衣裳及掌里,以记其事。门徒悦其亲骚,更以静衣易之。
又曰:太始元年,魏帝为陈留王之岁,有频斯国人来朝,以五色玉为衣,如今之铠。
又曰:天汉三年,渠搜国之西有折沦国,其俗淳和,人寿三百岁。有大木,一树千寻,若经此木下,皆不死不病。或有泛海绳山来会其国,缀草毛为绳,网其衣如今之罗纨也。至元狩六年,献网衣一袭,帝焚於军斡之道--恐後人徵求此物,故烧之--烟如金石之气。
又曰:员峤山南有池移国,人长三尺,寿万岁。茅为衣,衣服皆长裾大袖,因风以烟霞,若鸟用羽毛也。
《锺会母传》曰:夫人幼少,衣不过青绀。
《世说》曰:齐王□为大司马辅政,嵇绍为侍中,诣□咨事。□召葛、董艾等共论时宜。等白□曰:“稽侍中善於丝竹,公可能操之。”遂进乐器,绍推却不授。□曰:“今共为欢,何为却耶?”绍曰:“公协辅皇室,令作事可法。绍虽职卑,忝备常伯。岂可以先王之服,为伶人之业h囫逼高命,不敢有辞,当释冠冕,袭私服,此绍之心。”等不自得而退。
又曰: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讫,妇故送新衣。车骑大怒,催使将去,妇便执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大笑而着之。
又阮宣子论鬼神有无。或以人死有鬼,阮子独以为无,曰:“今见者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亦有鬼乎?”
《孝子传》曰:老莱子年七十,父母犹在,莱子常服班衤阑衣,为婴儿戏。
《曹肇传》曰:明帝宠爱肇。与帝戏,赌衣服,有所获,辄入御帐服之,遥出。亲狎如此。
《襄阳耆旧记》曰:王昌字公伯,为东平相散骑常侍,早卒,妇是任城王曹子大女。昌弟式,字公仪,为渡辽将军长史,妇是尚书令桓阶女。昌母聪明,有典教。二妇入门,皆令变服,下车,不得逾侈。后阶子嘉尚魏主,欲金缕衣见式妇,嘉止之,曰:“其遄芟固,不听善耳,不须持往犯人家法。”
《列仙传》曰:道士徐延年,平阳人也,见人持新黄虏,云延年五百。夜半,夜明如昼,从五亿万人登仙也。
古艳歌曰: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离骚》屈原曰:新沐丈必弹冠,新浴丈必振衣。
《白虎通》曰: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鄣蔽也。
《释名》曰:衣者,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
《尔雅》曰:衣礻┅(音旒)谓之衤。(音霓,衣衤妻也。齐人谓之衤。或曰:衣之饰也。黼领谓之衤暴。绣刺黼文以衤领也。衤暴音博。)缘谓之纯。(衣绿饰也。)衤穴谓之[B168]。(衣开孔也。衤穴音穴。[B168]音[B168]。)衣皆谓之襟。(交领。)衤及(居业切)谓之裾(衣后据也。)衿谓之衤存。(辞见切,衣小带也。)衿谓之衤爰。(玉之带上属。)执衽谓之结。(持衣上笈。)衤及衽谓之衤颉々。(音颉,极衣上笈于带。)衣蔽前谓之。(今蔽膝也。)妇人之谓之缡也。(即今之香缨也。邪交络带系於体,因名为。,系也。)裳削幅谓之纟仆。(蒲木切。削煞其幅深衣衣裳。)
《世本》曰:胡曹作衣。(宗里注曰:黄帝臣也。)
《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上衣下裳,乾坤之象。)
又曰:讼卦上九,或锡之ひ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授服,亦不足敬也。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又《说命》曰:惟衣裳在笥。
《礼》曰:夫为人子者,父母存衣冠不纯素,孤子当室,衣冠不纯彩。(纯,缘。)
又曰:季康之母死,陈亵衣。(亵衣,非上服。)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於斯?”命撤之。
又曰:孔子曰:“昔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後圣有作,治其丝麻以为布帛。”
又曰: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谓大夫士也,尺二寸。)缝齐倍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继掩尺,袷二寸、尺二寸,缘广寸半。以帛里布,非礼也。士不衣织,无君者不贰彩,衣正色、裳间色,非列彩不入公门,振不入公门,振裘不入公门,袭裘不入公门。纩为茧,为袍,禅为网,帛为褶。
又《缁衣》曰: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一。”
《左传》曰:衮冕黼,(黼,韦к以蔽膝也。,玉笏也。)带裳幅舄,(带,革带也。衣下曰裳。幅,今之行膝者。舄,屦履。)衡ヨ纟延,(衡,持冠者。ヨ,冠之垂者。,缨从下而上者。纟延,冠上覆。)昭其度也,藻率な,(藻率,以韦为之,所以籍玉。な,刀上饰,,下饰。)ひ厉游缨,(ひ,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士带之垂者。游,旌旗之游。缨,在马应前。)昭其文也。
子曰:狄人伐卫,卫懿公与石祁子,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取其文章顺序。)
又曰:栾武子曰:“若敖、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若敖、冒,楚之先君。荜路,柴本;蓝缕,弊衣也。)
又曰:吴季札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衣焉。
《诗》曰:硕人其颀,衣锦衣。(,单也。尚以禅衣,谓其文之大着。)
又曰: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又曰: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彩彩衣服,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又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音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又曰: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又曰:《缁衣》,美郑武公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冠又改作兮。
又曰:衣锦衣,裳锦裳。
又,岂曰尾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尾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又曰:岂曰尾?与子同袍。岂曰尾?与子同泽。岂曰尾?与子同裳。
又曰: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又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尾无褐,何以卒岁?
《史记》曰:文帝衣弋绨,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
《汉书》曰:齐国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又曰:韩信既平齐,项羽使武涉说信背汉归楚。信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汉王我上将军印,授我兵数万,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又曰:武帝末,郡国贼盗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捕之。
又曰:朱博为琅琊太守,敕官属多作褒衣大衤召,不中节度,自令掾吏,令去地三寸。
又曰:帝赐南粤王他上笠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以锦装衣曰褚。上中下者,绵之多少厚薄差。)
又曰:江充初召见犬台宫,自请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衣纱单衣,曲裾後垂交输,(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状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也。)冠禅纟丽步摇冠,飞翮之缨,(服虔曰:冠禅纟丽,故行则摇,以鸟羽作缨也。)容貌术壮。帝望而异之,谓左右曰:“燕赵固多奇士。”
又曰:隽不疑环、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下,谒暴胜之。
又曰:王吉字子阳,好车马衣服,自奉养,极为鲜明,而迁徙所载,不过囊衣,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世传子阳能作黄金。
《後汉书》曰:更始时授官爵,皆群小贾竖,膳夫庖人多着绣而衣锦、プ、诸于,骂詈道中。时智者见之,以为服之不中身之灾也。(《汉书音义》曰:诸于,大掖衣也。如妇人之衣。扬雄《方言》曰:プ,其短者。自关之西谓之衤充衤屈。郭璞注曰:俗名礻屈衤夜。据此即是诸于上加绣衤屈,如今之半臂也。衤充音充。衤屈音屈。)
又曰:光武见来歙,大欢,即解衣以衣之。
又曰:祭遵为人廉约,家无私财。常衣韦,寝布被,夫人裳不加缘。
又曰:祭彤在辽东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美其清约,赐之衣被什物,无不悉备。
又曰:耿恭自疏勒回,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又曰:东平宪王苍侍肃宗,享卫士於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五时衣,谓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也。衣单复具白袭。)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箧,馀悉分布诸王、公主及子孙在京师者各有差,特赐苍及琅邪王京书,曰:“间享卫士於南宫,因阅视旧时衣物。惟王有孝友之德,今送光烈皇后假髻、帛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又欲令後生子孙得见先后衣服之制。”
又曰:明德马后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能诵《易》,好读《春秋》,常衣大练,裾不加缘。(大练,大帛也。杜预注《左传》曰:大帛,厚缯也。)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就视乃笑。后辞曰:“此缯特宜深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
谢承《後汉书》曰:袁忠乘舡戴笠诣王朗,见郎左右僮皆着青绛彩衣,非其奢丽,即辞疾发而退也。
又曰:郭贺拜荆州刺史,有殊政。显鬃刹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敕行部去と帏,令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
《魏志》曰:文帝诏曰:“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难晓也。
又曰:明帝徵管宁为光禄勋,辞不就。诏问青州刺史程喜:“宁守节高乎?审疾顿耶?”喜氏言:“宁恒着皂帽、布襦、布裙,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拄杖,不须扶持。四时祭祀,辄自力强,改加衣服,着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馈馔,跪拜成礼。”
《魏略》曰:文昭甄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有人持平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
《魏氏春秋》曰:王允为吏部郎中,选郡守。明帝疑其所用非次,召入,将加罪。允妻阮出谓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允颔之而入。帝怒诘之,允对曰:“某郡太守虽限满,文书先至,年限在後,月限在前。”帝取事视之,乃释遣出,望其衣败,曰:“清吏也。”
《吴书》曰:孙权每赐周瑜衣,寒暑皆百领,诸将皆不及。
《晋书》曰:石崇以奢豪矜物,厕常有十馀婢列侍,置香粉。有客如厕,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故,而王敦脱故着新,意气无怍。婢相谓曰:“此必能作贼。”
又曰:高士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洛阳陷,奔吴,居大辟山,恒着鹿裘葛巾。馀杭令顾与葛洪造之。使致韦衣,不纳,使置室中,乃烂於内,竟不服用。
王隐《晋书》曰:董威辇,不知何许人。忽见洛阳,止宿白社。於市得残缯,辄结以为衣,号曰“百结衣”。
《宋书》曰:沈庆之领队防东掖门。刘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缚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庆之曰:“夜半唤队主,不容换服。”
又曰:明帝体肥憎风,夏月常着小皮衣。
又曰:明帝疾,召窦哄回入。帝坐帐中流涕曰:“吾近危笃,故召卿,欲使着黄罗(来可切。)耳。”指床头大函曰:“文书皆函,得不复开。”彦回亦悲不自胜。黄罗,乳母服也。
又曰:范晔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损制度,世人皆法学之。
又曰:江湛字微深,为吏部尚书。家甚贫,不营财利,饷馈盈门,一无所授,无兼衣馀食。尝为上所召,遇浣衣,称疾经日,衣成然後起。
又曰:谢超宗为义兴太守,明二年,公事免,诣东府门,自通。其日风寒,高帝谓四座曰:“此客至,使人不衣自暖矣。”
《齐书》曰:宋元嘉制:诸主入斋ト,得自服裾帽见人主。惟出太极,西厢乃备朝衣,车驾幸其弟,乃白服、乌纱帽,以侍宴焉。至於衣服制度,动皆陈启,事无专制。
又曰:高帝即位後,手诏赐张融衣,曰:“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着,己令裁减,称卿之体。并履一量。”
又曰:陶弘景,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
又曰:王思远立身简洁。诸客诣己者,觇知衣服垢秽,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及去之後,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又曰:王琨性俭约。景和中,讨义阳王昶。六军诫严,应须紫服,左右欲营办。琨曰:“元嘉初征谢晦,有紫衣在匣,不须更制。”检取,果得焉。
《梁书》曰:到溉性率俭,不好声色,庭室单床,旁无姬侍,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
又曰:波斯国婚姻法:一聘财讫,女婿将数十人迎妇。婿着金纟廷锦,戴天冠,妇亦如之。
又曰:新罗呼其冠曰遗子礼,襦曰尉解,曰柯半,靴曰洗。百济呼帽曰冠,襦曰复衫,曰。
又曰:侦秤,(音盛)稷之子也。稷初为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四山。少敦孝行,年三十馀犹班衣授稷杖,动至数百,收泪欢然。
又曰:胡纟胃(胡贵切)随陈伯之入魏,时元会,纟胃戏为诗曰:帽上着笼冠,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南史》曰:何敬容为吏部尚书、侍中、领太子中庶子。敬容身长八尺,白皙,美须眉,性矜庄,衣冠鲜丽。武帝衣必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折,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
又曰:任有子东里、西华、南容、北叟。西华冬月著葛帔、练裙。(事具《交友部》。)
又曰:任为义兴太守,友人彭城到溉,弟洽从共为山泽游。及被代登舟,止有绢七匹,米五石。至都尾,镇军将军沈约遗裾衫迎之。
《後魏书》曰:乐浪王万寿孙忠,明帝时位太常少卿。孝武帝泛舟天泉池,命宗室诸王陪宴。忠愚而无智,性好衣服,着红罗襦,绣作领,碧纳,锦为缘。帝谓曰:“朝廷衣冠应有常式,何为着百戏衣?”忠曰:“臣少来所爱,情存绮罗。歌衣舞服,是臣所愿。”帝曰:“人之无良,乃至此乎!”
又曰:胡叟於高允馆,见中书侍郎李璨被服华靡,叟贫老衣褐,璨颇忽之。叟谓曰:“老子今若相脱体上癫帽,君欲作何许也?”讥其惟假盛服,璨惕然失色。
又曰:文宣囚元韶,幽於京畿地牢。绝食,衣袖而死。
《北齐书》曰:尔朱敝字乾罗。彦伯之诛,敝小,随母养於宫中,年十二。敝自窦走,至大街见童儿群戏。敞解所着绮罗金翠服易衣而遁。追骑至,不识敝,便执绮衣儿,比究问,知非。会日己暮,由是免。
《陈书》曰:徐陵为吏部尚书,精简人物,绅之士皆向慕焉。陈暄以玉帽簪插髻,红丝布裹头,袍拂踝,靴至膝,不陈爵里,直上陵坐。陵不知识,命吏持下。暄徐步而出,举止自若,竟无怍容。作书谤陵,陵甚病之。
《隋书》曰:齐後主於苑内作贫儿村,亲衣蓝缕之服而行乞其间,以为笑乐。多令人服乌衣以相执缚。後主果为周所,败被虏困至以卖烛为业。
《唐书》曰:太宗诏冠冕制度,己备令文,寻常服饰,未为差等。於是三品己上服紫,四品己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之色,仍通服黄。
又曰:杨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杨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目。
又曰:肃宗性节俭。尝出衣袖示近臣曰:“此衣己三浣矣。”
又曰:贞元六年,德宗初赐节度观察使新制时服。尚方织作呈阅所宜,上曰:“顷来赐衣,文彩不恒,非制也。朕今思之,节度使以雕衔绶带,取武毅以靖封内;观察使以雁衔威仪委,(威仪委,瑞草也。)取其行列有序,牧人有威仪也。”
又曰:文宗朝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奏:“比以妇人,长裾大袖,朝廷制度,尚未颁行,微臣之分,合副天心。比闻闾阎之间,袖阔四尺,今令阔一尺五寸,裾曳四尺,今曳五寸。”初,延安公主以衣服逾制,附马窦浣得罪,德裕因而奏之。
《六韬》曰:武王伐纣,蒙乏衣投火而死。
《国语》曰:晋献公使太子申生伐东山,衣之偏之衣。
又《鲁语》曰:季文子相宣成,尾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仲孙也,孟献子之子,子服也。)“子为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爱郄也。)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囚子服也。)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
《春秋後语》曰:田文谓其父靖郭君曰:“君下宫蹈绮之衣,而士不得短褐。”
又曰:赵襄子既灭智伯,智伯之臣豫让变姓名,入宫涂膊刺襄子,襄子觉而赦之。後让伏於桥下,襄子至桥,马惊,使视之,复得让。襄子叹曰:“豫让之为智伯,名既成矣。寡人赦子,名亦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释子矣。”让曰:“臣固伏诛,愿得君之衣而击之。”於是襄子义之,脱付身之衣以与之。让拔剑三跃,呼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而死。
《汉杂事》曰:高祖时,大谒者臣章授诏长乐宫,令群臣议天子所衣服以安天下。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倪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制曰:“可。”举者以各举一时之事白之,五服衣始於此。
董巴《汉与服志》曰:上古穴居衣毛,未有制度。後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彩,成以为服,凡十二章。
《庄子》曰:庄子衣大布之衣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耶?”庄子曰:“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敝履穿贫也,非惫也。”
《商君书》曰:上世之人,衣不暖肤,食不满腹。
《孙卿子》曰:子夏家贫,衣若悬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骄我者,吾不复见。”
《尹文子》曰: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国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韩子》曰:胩婴相齐,妻不衣帛,马不食粟。
又曰:齐桓公好服紫,国人尽服之,公患之。管仲曰:“君谓左右甚恶紫臭。”於是三日,境内莫有紫衣者。
又曰: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缁衣而反,其狗吠之。布恐,将击之。朱曰:“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能不怪哉?”(事具《狗门》。)
《墨子》曰:古之人未知衣服之制,故圣人作之。冬则绢帛,轻且温,夏则,清且凉。所以适身体、和肌肤也。
又曰: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羊之裳,韦以为带。
《吕氏春秋》曰: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後与门弟子一人宿於郭外,寒愈急。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我与子衣,子活。我国士也,为天子惜死;子不肖也,不足爱。子与我衣?”弟子曰:“夫不肖之人安能与国士衣哉?”戎夷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淮南子》曰:林类荣启期,衣若悬蓑。
《说苑》曰:齐林既者衣苇朝景公,公曰:“何忽服小人衣耶?”林既曰:“衣狗裘者,不必羊鸣。今君衣狐裘,音能不狐乎?”
又曰:魏文侯封太子击於中山,三年使不往来。舍人赵仓唐奉使,文侯问:”子之君长大孰与寡人?”仓唐曰:“君赐之外府之衣则能胜之。”文侯遣仓唐赐太子衣一袭,令仓唐鸡鸣时至。太子迎,拜赐。发箧,衣尽颠倒。太子趣具驾,曰:“赐之衣非以为寒也,欲召击。知无谁与谋,故遣子以衣。”《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事具《奉使门》。)
《盐铁论》曰:古者庶人老篌而後衣丝,其馀则麻而己。
《拾遗录》曰:宋景公之时悬四时衣,春夏以珠玉为饰,秋冬以翡翠为温。
又曰:礼敬国,其俗,人年三百岁而织芳茅以为衣,盖《尚书》云“岛夷卉服”之类也。
又曰:任未年十四,好学,观书有合意处,则题其衣裳及掌里,以记其事。门徒悦其亲骚,更以静衣易之。
又曰:太始元年,魏帝为陈留王之岁,有频斯国人来朝,以五色玉为衣,如今之铠。
又曰:天汉三年,渠搜国之西有折沦国,其俗淳和,人寿三百岁。有大木,一树千寻,若经此木下,皆不死不病。或有泛海绳山来会其国,缀草毛为绳,网其衣如今之罗纨也。至元狩六年,献网衣一袭,帝焚於军斡之道--恐後人徵求此物,故烧之--烟如金石之气。
又曰:员峤山南有池移国,人长三尺,寿万岁。茅为衣,衣服皆长裾大袖,因风以烟霞,若鸟用羽毛也。
《锺会母传》曰:夫人幼少,衣不过青绀。
《世说》曰:齐王□为大司马辅政,嵇绍为侍中,诣□咨事。□召葛、董艾等共论时宜。等白□曰:“稽侍中善於丝竹,公可能操之。”遂进乐器,绍推却不授。□曰:“今共为欢,何为却耶?”绍曰:“公协辅皇室,令作事可法。绍虽职卑,忝备常伯。岂可以先王之服,为伶人之业h囫逼高命,不敢有辞,当释冠冕,袭私服,此绍之心。”等不自得而退。
又曰: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讫,妇故送新衣。车骑大怒,催使将去,妇便执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大笑而着之。
又阮宣子论鬼神有无。或以人死有鬼,阮子独以为无,曰:“今见者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亦有鬼乎?”
《孝子传》曰:老莱子年七十,父母犹在,莱子常服班衤阑衣,为婴儿戏。
《曹肇传》曰:明帝宠爱肇。与帝戏,赌衣服,有所获,辄入御帐服之,遥出。亲狎如此。
《襄阳耆旧记》曰:王昌字公伯,为东平相散骑常侍,早卒,妇是任城王曹子大女。昌弟式,字公仪,为渡辽将军长史,妇是尚书令桓阶女。昌母聪明,有典教。二妇入门,皆令变服,下车,不得逾侈。后阶子嘉尚魏主,欲金缕衣见式妇,嘉止之,曰:“其遄芟固,不听善耳,不须持往犯人家法。”
《列仙传》曰:道士徐延年,平阳人也,见人持新黄虏,云延年五百。夜半,夜明如昼,从五亿万人登仙也。
古艳歌曰: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离骚》屈原曰:新沐丈必弹冠,新浴丈必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