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范卷中

世范 作者:(宋)袁采


  处己人之智识有高下

  【原文】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舌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着,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

  【译述】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及知识水平当然有高下之分,并且有的相差特悬殊,水平高的人看水平低的,就好像登高望远,远处景物一览无余;水平低的人看水平高的,就像在墙外的人想往墙里看,什么也无法看见,如果高低相差无几,那么还可以相互交流,如果二者相差甚远,那么,两个人不如干脆不要切磋,白费口舌罢了。就像下棋,双方的水平只差三五着,还可以下下。如果一个是国手,一个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走的,两个人下棋,果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评析】人的知识与见识,一方面来自天资,一方面来自后天教育学习。天资聪颖的人,能够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如浑金璞玉,稍加琢磨,便大放异彩。古来大圣、大智者,绝大多数是这类人。而资质稍差的人,如果遇到名师指点,自己又心虚若谷,怀抱谦诚,严于律己,恭敬有礼,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善于思考,则也能够救弊救偏,成一番大事业,有一番大作为。又有些特别愚顽,真如榆木疙瘩,死活不开窍的,那也不必灰心,因为上天既然降生了他,便不会唾弃不管,必有一样适合他的工作,则多试几次,终能发现,用心钻研不难开拓天地。

  不必执着于学问一条道路。如果执着于学问一途,则不异于赶着牛车与汽车赛跑,如何赶得着。

  孔老夫子有一高徒颜回,死后孔子大哭,甚至伤了身体,众弟子说"子恸矣!"孔子曰:"不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是说:我悲痛过头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又说:"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要我的命呀!"孔子如此赏识颜回,可见颜回的学问与德行、天资都是相当高的,可是颜回谈到孔子时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以颜回之贤之用功,尚如此说,可见人之智识确实有高下。

  富贵不宜骄横

  【原文】富贵乃命分偶然,岂宜以此骄傲乡曲!若本自贫窭,身致富厚,本自寒素,身致通显,此虽人之所谓贤,亦不可以此取尤于乡曲。若因父祖之遗资而坐享肥浓,因父祖之保任而驯致通显,此何以异于常人!其间有欲以此骄傲乡曲,不亦羞而可怜哉!

  【译述】谁富谁贵,在人生中是极偶然的事,岂能因为富贵了就在乡里作威作福!如果本来贫穷,后来发财致富;本来出身微贱,后来身居高官,这种人虽然被人称为有才能,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家乡过于招摇。如果因为祖先的遗产而过上富足生活,依靠父亲或祖父的保举而获得高官,这种人又与常人有什么区别?他们中如果有人想借这种富贵高官在乡邻面前炫耀,这种炫耀不仅是令人感到羞愧的,而且是令人感到可怜的。

  【评析】元代郑廷玉有《看钱奴》杂剧。写贫民贾仁因前生不敬天地,不孝父母,毁像谤佛,杀生害命,故受尽饥寒,以给人家挖土拓坯谋生。一日实在难受苦难,便在暗里祷告,说自己如能发财,如何如何斋僧建塔、多做善事。不久掘土之时发现一槽银砖。偷运回家,置起很大家业,但却为富不仁,并用欺骗手段买了周荣祖的儿子。在买周家儿子时,不念人家心酸窘迫,连说谎带骗,仅以一贯钱付周。而这"便买个泥娃娃儿,也买不的。"他看见店里的烧鸭子也要去抓一手油,以便咂着指头吃饭,被狗舔了一个指头便气出病来,临死还交代儿子要借别人的斧子把尸体剁为两段,装在马槽里,以节省棺材与斧子。结果不知银砖原是上天把周荣祖家的借给他用,死后又归周家所有。

  这处杂剧虽有佛家因果报应之说,但也是劝人为善的。人生世间如白驹过隙,匆匆数年,富贵无凭,如何能够一朝发迹,便忘却昔年之贫苦而横行乡里。须知道天地间有个理在,日中而,月盈而亏,居家在官,均应一理相持。

  礼不可因人而异

  【原文】世有无知之人,不能一概礼待乡曲。而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见有资财有官职者则礼恭而心敬。资财愈多,官职愈高,则恭敬又加焉。至视贫者,贱者,则礼傲而心慢,曾不少顾恤。殊不知彼之富贵,非吾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长厚有识君子必不然也。

  【译述】世上有一些没见识的人,不能在对待父老乡亲时一视同仁,礼待如一,却根据他人的富贵贫贱划分高下等级,见到有钱有官职的就礼貌恭敬。钱财越多,官职越高,就越是恭敬。而见到贫穷的,地位低下的乡亲,就态度傲慢,心下轻视,很少去关照周济他们。殊不知,别人的富贵并不是自己的荣耀,别人的贫贱也不是自己的耻辱,又何必因他的富贵贫贱而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德行深厚,有识有见的人决不会这么做。

  【评析】《三国演义》有两则不以贫贱富贵待人的故事,因为其所用语言文白参杂,雅俗共赏,故不翻译,只摘录如下: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操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赤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忙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王粲,字仲宣。粲容貌瘦弱,身材短小。幼时往见中郎蔡邕,时邕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宾客皆惊曰:"蔡中郎何独敬此小子耶?"邕曰:"此子有异才,吾不如也。"

  曹操和蔡邕可谓"长厚有识君子。"

  人生贵贱皆天命

  【原文】操履与升沉,自是两途。不可谓操履之正,自宜荣贵,操履不正,自宜困厄。若如此,则孔、颜应为宰辅,而古今宰辅达官,不复小人矣。盖操履自是吾人当行之事,不可以此责效于外物。责效不效,则操履必怠,而所守或变,遂为小人之归矣。今世间多有愚蠢而享富厚,智慧而居贫寒者,皆有一定之分,不可致诘。若知此理,安而处之,岂不省事。【译述】品行的好坏与官职的升降,是两回事,并没必然联系。不能说品行端正,就应该享受荣华富贵!也不能说品行不端,就一定遭受厄运,如果那样,孔子、颜回等人就应该当上宰相了。而古往今来的宰相和达官之中就不应有小人了。培养自己的德行自然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不能因此而带有什么功利目的,否则,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必然会放松了在品德方面的修养,使得原本奉行的信念有所改变,从而沦为小人之类。

  如今,世间有很多愚蠢的人在享受富贵,而聪明的人却很贫寒,这些都是上苍安排好的,不必深究。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泰然处之,岂不省去许多烦恼!

  【评析】袁氏这段话是对封建社会里那些有能力却不能施展,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进行的安慰。试想,一个人特别是那些腹有锦绣,才高八斗之士,如何能够没有所图?所图得不到实现,如何能不抱怨?抱怨又无处诉说,只好归于天数。孔子四处奔走,不见用,只得说:"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又叹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看到颜回德行端正精纯而受贫困,子贡疏于学问而发大财,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孟子更是豪杰,他说:"夫不欲治天下,欲治天下,当今豪杰,舍我其谁!"他认为治天下"易如反掌"。但也不得梁惠王用,徘徊留恋于梁卫之间,希望梁惠王反悔后来召他,最终叹息而去。苏轼比孔子开通些,说:"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但悠游卒岁,且斗樽前。"正应了袁采"安而处之"之说,果然是随遇而安,随缘而处。但却"不省事"。受了许多波折。

  世事更变本无常

  【原文】世事多更变,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见目前稍稍荣盛,以为此生无足虑,不旋踵而破坏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换甲,则世事一变。今不须广论久远,只以乡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论目前,其成败兴衰何尝有定势!世人无远识,凡见他人兴进及有如意事则怀妒,见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则讥笑。同居及同乡人最多此患。若知事无定势,则自虑之不暇,何暇妒人笑人哉!

  【译述】世上的事,变化多端,这是客观规律。现在世人往往看到眼前的家业稍有些兴旺,就以为这一辈子的生活都不用发愁了,不知道转眼间,就家破人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大抵天干十年遇一甲,世上的事就随着一变。现在不要论说多久以前的事,就说乡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情况与现在比一比,就会发现,成败兴衰是没有定式的。世上的人没有远见,只要见到别人兴旺发达或者有一些顺心遂意的事就心里嫉妒,见到别人家业衰败或有些不顺心就讥讽嘲笑人家。同家族或同乡的人,最容易浸染这种毛病。如果知道凡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那么,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恐怕还来不及,又哪里有时间去嫉妒别人,讥笑别人呢?

  【评析】封建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最是势利。俗话说"穷文富武"。大凡读书人,多系贫寒人家的子弟,困为怀着一朝高中,博个封妻荫子的希望,往往苦耐饥寒,死读诗书。虽也有少数人"十年寒窗人不知,一朝高中天下闻"。但也是在饱受世人冷眼之后了,所以从读书人身上最能看出世人的无知与世俗。《儒林外史》中描写周进、范进中举前后,反映此种情况最是精绝,范进一事,中学课本选入,大都熟悉。特说周进事。

  周进年过六十,却不曾中过学,靠替给人家坐馆,挣几两银子过活。

  那日众家请先生吃饭,让中过学的梅玖相公作陪。按理该周进做主位,众人便说:"论年纪也是周先生长,先生请老实些吧,"梅玖却回过头来向众人道:"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童生进了学,年龄再小,也称"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梅玖就这样公然嘲笑周进。开了席,众人风卷残云,周进却因吃斋而没动筷。梅玖便又想起一个笑话辱他。说有个学生给做先生的作了一字至七字诗,众人停了箸,听他念诗,他道:"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

  念罢又说道:"像我这周兄如此大才,呆是不呆的了。"又掩着口道:"秀才,指日就是;那吃长斋、胡须满腮竟被他说一个着!"说罢哈哈大笑。众人一齐笑起来。后面又用秋祭,众人脍送胙肉,笑话周进年老而不进学,弄得周进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又开馆后一王举人胡说做梦梦见周进的学生荀玫与他同中举人,来奚落周进。不想众乡邻反诬他巴结荀老爹,捏造出这话来奉承他,图他逢时遇节,多送两个盒子。众家都恶了周进,便把他辞了。等到周进中了举人,县上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典史等都拿晚生帖子来拜,众乡邻也忙集敛了分子,买了鸡蛋和米来贺,再不想当年诬陷、嘲笑周进那一码事了。

  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人说: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则事无定势的话更是可信了。

  人生甜苦参半

  【原文】膺高年享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享富贵安逸至老者。早年登科及早年受奏补之人,必于中年龃龉不如意,却于暮年方得荣达。或仕宦无龃龉,必其生事窘薄,忧饥寒,虑婚嫁。若早年宦达,不历艰难辛苦,及承父祖生事之厚,更无不如意者,多不获高寿。造物乘除之理类多如此。其间亦有始终享富贵者,乃是有大福之人,亦千万人中间有之,非可常也。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即享富贵至终身。盖不知此理,而又非理计较,欲其子孙自小安然享大富贵,尤其蔽惑也,终于人力不能胜天。

  【译述】相应地讲,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当是年轻时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艰辛。从没有从小就享受安逸富贵直到老年,年少时就科举及第或早早被皇帝委任了官职的,在中年时必定会仕途坎坷不平,不能顺心遂意,只是到了晚年才得以荣贵显达。或早年得意,官运亨通,那么其家中生活又一定窘迫拮据,家业微薄,常常为吃穿发愁,为儿女的婚姻事担忧。如果说年少时就身登显贵,又没品尝生活的艰辛苦难,又继承了父祖的丰厚家业,这种人,大多不会活得很大。造物主安排人的命运时大多如此。生活中间或有一些自小到老始终享受荣华富贵的,这是有大福份的人,千万个人中偶尔才会有一个,实在是极希罕的。现在的人往往用尽心思,机关算尽,想着不经历劳苦艰辛就至死享受荣华富贵。他们大都不知道这个道理,而且按照这种不合道理的方式计算着,想要自己的子孙从小就能享受大富大贵而无丝毫波折,这就更是不可理喻了。其最终结果是人算不如天算,终究沿着造物主安排的道路发展下去。

  【评析】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享福的,且享福从小至老。也没有哪个人天生就该受苦而贫困一生。自陈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疑问发出,人们便不断探求天命与人命的关系。因为诸多的因素,作为思考的主体,古代的知识分子认定,亦或是无可奈何地将之归到一个神秘而莫测的哲学概念"命"上。袁氏这段话便是对于"命"在富贵穷通上的阐释。在今天我们将一个人的机遇归于偶然因素,却也仅是说法不同而已。

  姜太公八十垂钓渭水之滨,被文王发现之前可谓历尽难辛,讨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黄花闺女,还因为砍柴丢掉斧头,卖面翻掉箩筐而被其鄙弃。妻子撒手离他而去,老头只好不做买卖静坐钓鱼。最后助武王夺得殷纣的天下,封为齐太公,后其子嗣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威风无比。南唐后主李煜,继承爷爷李璟创下的花花江山,却不思进取,沉湎女色,歌舞通宵达旦,直到国破家亡。可怜"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只能慨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最后穷困、饥寒,一杯鸠酒结束了生命。

  姜子牙,古时大贤能者,尚经历大苦难;李煜,帝王之子,不能长保富贵。何况我们凡人俗子。世间万事万物终是要经历磨难而后美满。

  富贵自有定数

  【原文】富贵自有定分。造物者既设为一定之分,又设为不测之机,役使天下之人,朝夕奔趋,老死而不觉。不如是,则人生天地间全然无事,而造化之术穷矣。然奔趋而得者,不过一二;奔趋而不得者,盖千万人。

  世人终以一二者之故,至于劳心费力。老死无成者多矣。不知他人奔趋而得,亦其定分中所有者。若定分中所有,虽不奔趋,迟以岁月,亦终必得。故世有高见远识超出造化机关之外,任其自去自来者,其胸中平夷。无忧喜,无怨尤,所谓奔趋及相倾之事未尝萌于意见,则亦何争之有?前辈谓死生贫富生来注定。君子赢得为君子,小人枉了做小人。此言甚切,人自不知耳。

  【译述】人富贵与否是有定数的。造物主既把每个人的命运都注定了,但又留给人一些莫测的变化。这样就驱使着人们为了权势、钱财奔走忙碌,而人到死都不醒悟。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为了利益忙碌,那么天下的人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而造物主也没有办法驱使人们去干什么了。可是,人们虽然奔走忙碌,而真正能得到荣华富贵的仅是很少的人;奔走忙碌一生什么也得不到的人却成千上万。然而,世上的人就因为有很少的人争得了富贵,便去劳心费力。至死也没有什么成就的人太多了。殊不知别人成功也是命中早已注定了的。如果命中注定你富贵,即使不奔忙,多等待些时候,你也终究能得到富贵。所以世上有那些见识高、能看破红尘的人,只是任其自然,心中非常平静。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忧愁和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去怨尤。为利益而奔忙或与人相互争斗的念头从来就没有在胸中萌生过。像这样,能与人有什么争执呢?前辈的人说:人的生死富贵都是命中注定的。注定你是君子你就肯定能成为君子;命中注定你是小人,你再折腾也还是个小人。这话说得非常正确而又切中了要害,只是人一般都不知道罢了。

  【评析】富贵穷通到底是否命中注定,这是个谁也说不清的问题。然而,即便是冥冥中安排好了一切,人终须去奋斗。除此之外,人又能怎样呢?

  人总不能事先到造物主那里去问一问自己有无富贵的命,然后再决定奋斗不奋斗吧。再说,一个人即使再有福气,也得靠自己的奋斗去争取成功,天上掉馅饼的事历来就没有。从今天的观点看,人为事业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人之奋斗难道只是为了追逐荣华富贵吗?

  随遇而安方为福

  【原文】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译述】人活在世间,自从有了知觉、识见,就有了忧患和不称心的事。小孩子哭闹,都是因为有些事没达到他的要求。从幼儿到少年到壮年再到老年,顺心如意的事少,而不如意的事却常常很多。即使大富大贵的人,虽然天下人都羡慕他,认为他过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但是,这种人也都有各自的烦恼不称心处,跟贫民百姓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所忧虑的事情跟普通人不一样罢了,所以我们把这个世界叫做缺陷世界。人生活在世上没有谁能处处如意、事事美满。能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而在遇到挫折不如意时,安然处之,就能感到心里顺畅一些。

  【评析】白居易初到长安,投名贴干谒当时的诗坛泰斗顾况,顾况一看名字便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待看到白居易的诗后立即改口说:"有诗文如此,长安易居矣!"白居易诗名遂传遍长安。他二十八岁时,举进士第。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所以白居易是少年极第,誉满天下了。成进士后,白居易积极做官,为拾遗时,屡次上疏谏,论朝廷大事。又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承袭元结诗要"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的诗歌创作原则,把在长安的平日所闻所见,写成十首《秦中吟》,又写成五十首《新乐府》,讽刺宫廷里和政治上许多不良的现实。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凡闻仆人贺两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举。"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上书请查究刺客的背景,又得罪了幕后的文武大官。终于被降谪出去做江州司马。在江州白居易说他的生活环境是:"黄芦苦竹绕宅生。"从此不再写讽谕诗。元和十四年冬,白居易被召还京。后虽然出任杭州刺史,却也只作闲适诗与感伤诗,组织乐舞班子教演享乐。任满后,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文宗大和二年,称病归洛阳,求为分司。后七年,绝意仕宦,优游养老,大中元年,以七十五岁高龄卒。

  人生世间,即如白居易少年早达之人,仗血气方刚,仗义直言,胸怀天下,至屡遭打击,独受异于常人之煎熬,只得作罢。认同命运,反得享福终死。其身世为悲为喜,世人自评之。

  事不可苟成

  【原文】凡人谋事,虽日用至微者,亦须龃龉而难成,或几成而败,既败而复成。然后,其成也永久平宁,无复后患。若偶然易成,后必有不如意者。造物微机不可测度如此,静思之则见此理,可以宽怀。

  【译述】大凡人们要谋划着干一件事,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事,也定会发生一些磨擦不如意而难以成功,或者快成了又失败了。经历几番后,才得以成功。然而这样反复以后,得到的成功却能保持永久,平安而又无有后患。如果偶然间有一两种事情很轻易就成功了,那么日后一定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大千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简直不可测度。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事物的成功与失败也就能够安然释怀了。

  【评析】唐太宗"十八岁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太子"。

  其间南征北战,扫除群雄,又与兄建成、弟元吉兄弟相残,争夺皇位登九五。唐太宗登位时,全国经济仍凋破不堪,各地灾害频仍,社会矛盾尚未缓和,民心还不十分安定。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医治战争创伤,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唐太宗出生在隋朝的盛世,又经历了隋末的动乱和隋王朝的灭亡,特别是隋亡,在他脑子里留有深刻的影响。

  以隋亡为鉴是贞观年间唐太宗与近臣不绝于口的话题。隋王朝是一个十分强盛富庶的统一帝国。其储备的粮食可供五十年之用。隋炀帝继位时,海内殷阜,可是不到十三年,国家便分崩离析,短命而亡,原因是什么呢?唐太宗自己总结说:一是由于隋炀帝"广治宫室,以肆行幸",所造离官别馆,自长安至洛阳,乃至并州、涿郡,"相望道次,遍布各地"。二是美女珍玩,征求无已。唐初平长安,李世民见隋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可见隋炀帝贪心不足,欲壑难填。三是"东西征讨,穷兵黩武"。总之隋炀帝恃其富强,不顾后患,徭役无时,干戈不停,使百姓无法生活。激起反抗,终至"身戮国灭",为天下所笑。这一切是唐太宗"耳所闻,目所见"的亲身经历。因此他"深以自戒。"他从隋王的教训中,还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王朝的气数长短,虽然取决于天命,然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也许是自己为唐二世皇帝的缘故,唐太宗对与隋亡有相同特点的秦亡的历史也十分感兴趣,认为秦虽"平六国,据有四诲",但"恣其奢淫,好行刑罚",结果也是"二世而灭"。他因此得出结论说:"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传位不长)"。唐太宗进一步认识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威力。他说:"可爱非君,可畏非天子者,有道别人推为主,无道别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对于魏征所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深以为然。又与大臣一起讨论"君道",他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又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因此他指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安天下,必先在其身。""存百姓就是必须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正其身,就是君主必须"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克制自己过分的奢侈欲望,不因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损害农时,折腾百姓。也就是"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从而在君臣间形成了"清静无为"的统治思想。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和成熟的政治家魄力,废酷刑,推广均田制度,改革政治制度,从谏如流,知人善任,广开才路,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封建帝王的最高标准。从而为自己的李氏子孙奠下了百年基业,造福了百姓,亦为万世帝王立下楷模。至如今,其有些作法与思想还值得借鉴,其传闻轶事使百姓千百年来津津乐道。

  从唐太宗身上我们也可看到隋炀帝的形象,他不知创业难艰,继承父位后,面对那么富强的帝国,一味享乐奢华,知道可能灭亡而不思进取。反曰:"好头颅,谁来砍?"从以上二位二世皇帝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袁氏之言非谬也。

  先天不足,后天补之

  【原文】人之德性出于天资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习为而补之,则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径行,故多失。《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也。后世有以性急而佩韦、性缓而佩弦者,亦近此类。虽然,己之所谓偏者,苦不自觉,须询之他人乃知。

  【译述】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尚书》中说有九种德性,即"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这些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这些是通过学习而养成的。这就是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而凭借的东西。后世有一些有性急毛病的人,就佩带韦皮,有性缓毛病的则佩带紧绷的弓箭,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即使这样,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常常因自己无法知道而苦不堪言,必须向他人请教才能知道。

  【评析】《论语·选讲》第二十二是这样说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谦人,故退之。"

  子曰的原因翻译成白话就是:冉求做事总是退缩向后,所以我要鼓励他上前;仲由呢,他胆子大,敢作敢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孔子压子路而子路终不改其性。亚父举玉玦,项王终默然不决。人之天性可尽改乎?虽然如此,君子自当勉力而行。

  人各有所长

  【原文】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译述】人的性格、品行中虽然有短处,也一定有长处。与人交往,如果经常注意别人的短处,而无视别人的长处,那么,就连一刻也难以与人相处。相反的,如果常想着别人的长处,而不去计较他的短处,就是一辈子相交下去也能和睦。

  【评析】管仲小时候常常跟鲍叔牙一块游玩,鲍叔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家里穷,常常欺瞒鲍叔,鲍叔始终待管仲很好,不因此而产生龃龉。以后鲍叔投了齐公子小白,管仲投了公子纠。等到小白成了国君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成了阶下囚。鲍叔便推荐管仲给桓公。桓公任用了管仲,让他当宰相。在他的帮助下,齐桓公成为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深深地感激鲍叔说:"我家里贫穷时,曾与鲍叔一同做买卖,分钱财利润时常多给自己分,鲍叔不因此而说我贪,知道我家穷。我曾与鲍叔谋划着发财,却因此而更穷,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天时有有利与不利之分。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人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好,知道我不遇时。我曾在三次战斗中,三次逃走,鲍叔不认为我胆小怯懦,知道我顾念老母亲。公子纠夺位失败后,召忽战死了,我却甘受幽囚的侮辱而偷生,鲍叔不认为我无廉耻之心,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不能建功立业名扬天下为耻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子啊!"天下之人不因管仲有才能而更多的赞美他,却因鲍叔能够知人而大加颂扬。老子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孔子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俗语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愚者千虑,终有一得。平原君卒赖鸡鸣狗盗之徒得过城门,又赖弹铗者,为营三窟而得高枕无忧。由此观袁氏这段文字,虽无特大新意,终是处己之必备修养。

  待人不可轻慢嫉妒

  【原文】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慢心之人自不如人,而好轻薄人。见敌己以下之人,及有求于我者,面前既不加礼,背后又窃讥笑。若能回省其身,则愧汗浃背矣。伪心之人言语委曲,若甚相厚,而中心乃大不然。一时之间人所信慕,用之再三则踪迹露见,为人所唾去矣。妒心之人常欲我之高出于人,故闻有称道人之美者,则忿然不平,以为不然;闻人有不如人者,则欣然笑快,此何加损于人,只厚怨耳。疑心之人,人之出言,未尝有心,而反复思绎曰:"此讥我何事?此笑我何事?"则与人缔怨,常萌于此。贤者闻人讥笑,若不闻焉,此岂不省事!

  【译述】待人接物时,如果总是怀着傲慢、虚伪、嫉妒、怀疑之心,那么这是自己向人讨取轻蔑与侮辱。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这么干的。有傲慢之心的人,自己明明不如人,却喜欢轻薄别人。见到地位低于自己,以及有求于己的人,不仅当面不以礼相待,并且在背后暗地里讥笑人家。

  这种人如果能反省一下自身,则可能会惭愧得汗流浃背。怀有虚伪之心的人,言语十分委婉动听,好像对待别人很厚道,可心里则大相径庭。

  这种人可能一时之间还被人相信仰慕,可是与他打上二三次交道,他的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了。最终被人唾弃。怀有嫉妒之心的人常常想把自己放于高出别人的地位,所以听到有赞美别人什么什么好时,就忿忿然觉得不平,以为这种赞美是错误的;听到别人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有缺陷,就感到欣慰,从心底发笑。其实这种行为对别人又有什么损害,只不过徒增别人对你的怨恨而已。怀有疑心的人,人们说的话,可能是随口说说,他却反反复复地想:"这到底在讥讽我什么事?那又到底在嘲笑我什么事?"这种人与人结怨,往往就是从此开始的。贤明的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讥讽嘲笑,就像没听见一般,如此不是省却了许多烦恼事!

  【评析】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奇书。即以合于情理来说,也不算错。如怀慢心之孙权失庞统,怀疑心之曹操杀伯奢,怀伪心之刘备摔阿斗,而怀妒心之袁术、周喻均各为天下人所笑。此处单说怀妒心之袁术、周瑜以戒后尤。

  当日董卓专权杀了汉灵帝,群雄孟津集会共推袁绍为盟主,誓伐董卓。袁绍命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使孙坚为先锋,直抵汜水挑战。孙坚带程普、韩当、董盖、祖茂四人杀华雄副将胡轸,报捷袁绍,就于袁术处催粮。或有人劝袁术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军粮,彼军心散。"袁术听罢,心内活动盘算,随听从之。至令孙坚脱帻,狼狈而逃,又损一大将祖茂。

  周瑜用计骗蒋干后,对鲁肃说:"吾料诸将不知此计,独有诸葛亮识见胜我,想此谋亦不能瞒也。子敬试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便当回报。"谁知孔明竟一语道破,并嘱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知此事。"鲁肃回去,把上述事实说了,周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说恐怕惹曹操笑话。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于是生出草船借箭的故事。事后孔明对鲁肃说:"。。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周瑜慨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不得不服。然而后面又数次想要杀害孔明。

  周瑜用黄盖苦肉计、阚泽投诈书,又令庞士元献连环计,可谓火攻曹操一事,万事俱备。他心中踌躇满志。不料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他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欲用火攻,必须借助风势,此时隆冬只刮西北风,哪有东南风?那时火不但不烧曹营,反烧孙营。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孔明探病时周瑜说:人有旦夕祸福,难保无虞。孔明答:"天有不测风云。"道破周瑜心事。周瑜遂请孔明借东南风。十一月二十日夜三更,风声响动,旗幡转动,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周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乃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遂令丁奉、徐盛二将带人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请功。如非孔明识人高明,便以有功之身做了刀下冤鬼了。周瑜说:"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后来周瑜进兵西川,讨女婿,取荆州,件件事都落诸葛亮之后。箭疮复裂,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连鲁肃都不得不说:"孔明自是多情,乃公谨量窄,自取死耳。"

  忠信笃敬,圣人之术

  【原文】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不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若能行此,非惟取重于乡曲,则亦无入而不自得。然敬之一事,于己无损,世人颇能行之,而矫饰假伪,其中心则轻薄,是能敬而不能笃者,君子指为谀佞,乡人久亦不归重也。

  【译述】言论讲究忠信,行动奉行笃敬,这种原则是圣人教人们如何获得乡里人们敬重的方法。不外乎在财物方面,不干损人利己的事;在关键时刻,不干妨碍别人而方便自己的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忠"。一旦许诺言给人,就是一丝一毫的小事,也一定要有结果;一旦定期有约,就是一时一刻也不耽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信"。待人接物热情厚道,内心诚实敦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笃"。礼貌谨慎,言辞谦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敬"。如果能够"言忠信,行笃敬",不仅能得到乡亲的敬重,就是干任何事都能顺利。然而恭敬待人一事,因为对自己毫无损失,世人还能做到。可是如果不能表里如一,表面上待人很好,心中却轻视鄙薄,这就成了能"敬"而不能"笃"了,君子就会把他称为谄佞小人。乡亲们久而久之也不会再敬重他。

  【评析】周瑜死后,鲁肃继任都督,总统兵马,鲁肃对孙权说:"肃碌碌庸才,误蒙公瑾重荐,其实不称所职。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谨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现在海南,何不重用?"权闻言大喜,便问此人姓名。肃曰:"此人乃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

  权曰:"孤亦闻其名久矣。今既在此,即可请来相见。"于是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士元?"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肃曰:"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鲁肃出谓庞统曰:"非肃不荐足下,奈吴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统低头长叹不语。肃曰:"公莫非无意于吴中乎?"统不答。肃曰:"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肃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统曰:"统意实欲如此,前言戏耳。"肃乃荐书刘备。

  门吏传报:"江南名士庞统,特来相投。"玄德久闻统名,便教请入相见。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乃向统曰:"足下远来不易?"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但答曰:"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玄德曰:"荆楚稍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如后有缺,却当重用。"统思:"玄德待我何薄!"欲以才学动之,见孔明不在,只得勉强相辞而去。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诉讼,并不理会。有人报知玄德,言统将耒阳县事尽废。玄德怒曰:"竖儒焉敢乱吾法度!"遂唤张飞,引从人去荆南诸县巡视。若不是庞统稍展才学,张飞叹服,玄德只能与大贤失之交臂了。

  辛弃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说孙仲谋年少即领江东,乃一世英雄。诸葛亮言刘皇叔仁义著于四海,是说刘玄德心怀仁德,乃人中龙凤。然而俱以貌取士,虚有其表,空著其名,反不如鲁肃、孔明知人容人。

  鲁肃荐书说:庞士元非百里之才。。如以貌取人,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孔明说: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孙权、刘备当是袁采所说"敬而不能笃者"。

  严律己宽待人

  【原文】忠、信、笃、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如在己者未尽,而以责人,人亦以此责我矣。今世之人能自省其忠、信、笃、敬者盖寡,能责人以忠、信、笃、敬者皆然也。虽然,在我者既尽,在人者也不必深责。今有人能尽其在我者固善矣,乃欲责人之似己,一或不满吾意,则疾之已甚,亦非有容德者,只益贻怨于人耳!

  【译述】忠诚、有信、厚道、恭敬,这些品德先要自身具备,然后才可能希望别人具有。如果自己在接人待物时,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些要求,却以此来苛求别人,别人便也会以此来责怪你了。现在,能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待人忠诚、有信、厚道、恭敬的人,是很少的,而以之来要求别人的却比比皆是。其实,即使自己在接人待物时做到了这些,也不必要求别人一定做到。现在有的人能够在接人待物时,做到这些,确实是不错的。可是他想要别人也都像他一样,一时不称他的心,就狠狠地责备人家。这种人决非有容人之德的人,是很容易与人结怨的。

  【评析】《论语·子张篇十九》说: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意思是说:我如果是大贤人,则什么人我都能与他相交并影响他。

  我如果不贤,别人就会自动远离我,又说什么我不与他交往的话。

  如果我们把这层意思与袁氏这段话勾通起来,则是:如果我在接人待物上能够坚持忠诚、有信、厚道、恭敬,那么别人在待我上也会如此对我,即使不能如此,我也受之泰然,无怨无悔,他终究会被我影响过来。如果我自己也达不到此种要求,别人自不会如此对我,我又有何话说。

  曹操攻下下邳城后,提过擒获的一干兵将。吕布虽长得高大,却被绳索捆成了一团。他急得叫喊:"绑得太紧了,松一点吧!"曹操说:"绑虎不能不绑紧点。"吕布见到昔日部将侯成、魏续、宋宪都站在旁边,便对他们说:"我对待你们不薄,你们怎么忍心背叛我?"宋宪回答说:"只听妻子和爱妾的话,却不听将士的意见,怎能说不薄?"吕布哑口无言。等曹操送陈宫下楼时,吕布哀求刘备说:你现在是座上客,我是阶下囚,为什么不说句好话,将我从宽发落?"刘备点点头。曹操上楼后,吕布急喊说:"曹公担心的,不就是吕布我吗?我现在服了,你当大将,我当副将,天下不难定。"曹操回头问刘备说:"怎么办?"刘备说:"你没看到丁建阳、董卓的例子吗?"吕布盯着刘备骂道:"这小子最不讲信誉!"曹操命令吊死吕布,吕布仍回头骂说:"大耳朵,不记得辕门射戟我救你吗。"原来,吕布先前为丁建阳的义子,受丁建阳大恩,一同讨伐董卓。后来被董卓用金银珠宝和赤兔马收买,于阵前杀了丁建阳,投了董卓,又被其收为义子。王允用美人貂婵为计又使吕布反戈一击,杀了董卓,故而刘备说丁建阳、董卓之事,无疑使曹操下了杀吕布的决心,后人有诗论玄德说:伤人饿虎缚休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曹阿瞒?

  似乎嫌玄德落井下石过早,不如留下吕布日后杀曹操,而无一丝责怪刘备忘却吕布恩情的意思。除去作者的拥刘为正统思想作怪外,吕布确是出尔反尔、不忠不信、无笃无敬之徒。不得人心,却是正经原因。

  做事须问心无愧

  【原文】今人有为不善之事,幸其人之不见不闻,安然自得,无所畏忌。殊不知人之耳目可掩,神之聪明不可掩。凡吾之处事,心以为可,心以为是,人虽不知,神已知之矣。吾之处事,心以为不可,心以为非,人虽不知,神已知之矣。吾心即神,神即祸福,心不可欺,神亦不可欺。《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释者以谓"吾心以为神之至也",尚不可得而窥测,况不信其神之在左右,而以厌射之心处之,则亦何所不至哉?

  【译述】现在有人干了坏事,庆幸自己没被人发现,便洋洋自得,心安理得,无所顾忌。殊不知别人的耳目可以掩蔽,神的耳目却难逃脱。但凡我们做事,心里认为可以,心里认为正确,别人虽然不知道,神明已经知道了。我们做事,心里认为不可,心里认为不对,别人虽然不知道,神明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心就是神明,神明就是祸福,自己的心骗不了,神明也骗不了。《诗经》上说:"神明的思路,我们想不通,又怎能反对呢?"佛教徒说:"我的心能感觉到神明的到来!"对此,我们尚且不能探究明白,何况那些不相信神明就在自己身边的人,用厌恶的心对待它,那么他们又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

  【评析】袁氏此段话虽然用不可捉摸,甚至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神明来论述人应正直而行,不为恶举,显得说服力不够强大,但其道理是真理。一个人干了坏事,却安然自得,无所畏忌。他沉沦下去,殊不可惜,但其影响之恶劣却是无法估计的,所以必须要使他"中有所慊,动辄知畏"。我们平时说"问问自己的良心",就是要他们自我觉醒,自己觉得惭愧。干了坏事却以为掩了人家耳目,人不见不闻。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罢了。岂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古训与俗谚?

  汉代的杨震做了荆州刺史和东莱郡太守。他到东莱郡上任时,途径昌邑县。他过去在荆州时推荐为秀才的王密,正在昌邑县做县令。得知杨震经过昌邑,就到杨震的住处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拿出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不了解老朋友,你这是干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而去。

  杨震的话真是掷地有声。欲掩耳盗铃,自作聪明的人,确实应该好好反省一下。

  神灵不佑为恶者

  【原文】人为善事而无遂,祷之于神,求其阴助,虽未见效,言之亦无愧。

  至于为恶而未遂,亦祷之于神,求其阴助,岂非欺罔!如谋为盗贼而祷之于神,争讼无理而祷之于神,使神果从其言而幸中,此乃贻怒于神,开其祸端耳。

  【译述】人做好事时不能成功,向神祷告,请求神暗中帮助,即使没有收到成效,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可羞愧的。至于干坏事不能成功,也向神祷告,请求神暗中帮助,这不是荒诞至极!如果想去偷盗而祈求神的保佑,打些无理官司而祈求神的保佑,假使神果真听从你的请求而帮你成功了,这便是惹怒神明,自求麻烦了。

  【评析】有一少年,少时即上山跟一有道行的法师学习法术。法师因为他心性未完全净化,故而只传给他些穿墙越壁等的小法术。少年习得几年,一来觉得自己已有成就,二来奈不得山上寂寞清贫,便决意下山,一闯江湖。法师苦留不住,只得允诺,只是戒他不得用法术行不善之事。少年下山心切,如何听得真切,胡乱应了,便回转故里。

  乡人邻居,闻得他学成回家,纷纷前来探视。听得他学得了许多本事,便要他演示一番。初时他还推脱,但少年心性,那里奈得住众人几次三番的请求,遂敛性屏气,口里一声喝身子平地拔起丈余,又斜斜飘飞。登屋过厦如无碍障。收身回来,众人哄然喝采。少年心里虽觉不似在山上时身子灵便,却在众声赞扬中哪里肯深究?

  几日后,街上泼皮无赖,便你请我邀,日日喝酒要乐,结为朋友。

  日子久了,泼皮们便劝他:你看你的爹娘,不跟别人一样,为何就受许多苦,恁贫寒,吃不饱穿不暖,那些公子爷们,不跟咱一样净身到世,缘何就肥肉轻裘?少年说动了心思,遂瞧定一家财主,当夜去偷窃。不想携了银两出来,竟觉过少,反正只为一次,缘何不多拿些?复入进去,不想此次法术不灵,出来撞倒在高墙之下。狗叫声起,家人仆从俱赶来,擒了到官。少年身系囚牢,猛然想起法师临别说不可以法术为不善之事的话,痛哭流涕,然已悔之晚矣!

  世上之人,多有类似少年者,当以此少年为戒。

  公平正直不可恃

  【原文】凡人行己公平正直者,可用此以事神,而不可恃此以慢神;可用此以事人,而不可恃此以傲人。虽孔子亦以敬鬼神、事大夫、畏大人为言,况下此者哉!彼有行己不当理者,中有所慊,动辄知畏,犹能避远灾祸,以保其身。至于君子而偶罹于灾祸者,多由自负以召致之耳。

  【译述】人自己行为公平正直的,可以以此来事奉神,而不能依仗此来怠慢神。可以用此来对待人,而不能依仗此来轻慢人。即使孔子也敬畏鬼神,事奉大夫,顺从圣人,何况庶民百姓呢!自己行事没有道理时,心中应有所畏惧,这样才能躲避过灾祸,保全自身。至于君子有时也会遇到一些灾难,多半是他过于自负所引起的。

  【评析】《左传·僖公五年·官之奇谏假道》有一段关于神的辩论,摘录如下: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官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系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凭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这段话是晋侯要假道于虞,伐灭虢国时,宫之奇怕晋侯回师灭虞而劝虞公不借道时说的。意思是神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而不是随便亲近人的。神所享用的祭物也只有有德人的才觉馨香,人民也只选有德的人归附。这是对国家这种大命运、大事物、大气候而言的,与袁氏的"处己"可谓相辅相成。

  至如屈原等公平正直之士而偶罹灾祸者,则只能说是其太过自负,不善周旋所致了。

  知耻近乎勇

  【原文】人之处事,能常悔往事之非,常悔前言之失,常悔往年之未有知识,其贤德之进,所谓长日加益,而人不自知也。古人谓行年六十,而知五十九之非者,可不勉哉!

  【译述】生存于世间的人,能常常对自己做错的往事悔恨不已,对过去说错的话后悔不已,对过去的无知感到羞愧不已,那么他在品德方面就有了日益的长进,对这种日渐的进步,人们往往自己认识不到。古人称年纪到了六十岁,就应该知道五十九的过错,难道我们不能以此自勉吗?

  【评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即便是圣人也同样不可避免。古人云:"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之后,仍不自知,或者是知道自己错了,却毫无悔意。知错后面带愧色且能改进,恐怕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历史上有名的廉颇、蔺相如的放事,引得无数英雄感叹唏嘘。

  廉颇是赵国有名的将帅,在赵国有攻城野战之功,立下了赫赫功勋。

  并以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见闻于诸侯之中。

  蔺相如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赵得楚和氏璧。秦王听说后,派人给赵王书,说愿意用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等商议,认为给了和氏璧,十五城恐怕也不会得到;不给的话,又怕秦兵攻打过来。在这危急关头,有人举荐了蔺相如。相如于是捧着和氏璧西入秦去见秦召王。蔺相如面对秦王临危不惧,看到秦王毫无交换和氏璧之意,于是假借璧上有瑕,指点于秦王,秦王信以为真。相如接过璧玉之后威胁秦王,要与玉一同毁灭。秦王无耐,答应给赵十五城,但只是佯称。相如派人从小路把璧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秦王按相如的意思斋戒五日之后,璧玉早已送回赵国,怒火中烧却无由发泄,杀相如璧更不能得到,最后按外交礼仪在朝廷上召见相如,礼毕相如归国。后来"渑池之会",相如更为赵王争回了脸面,遂拜他为上卿,其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心想,我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相如只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况且蔺相如一直是个地位低下之人,位在他之下,我感到羞耻。并发誓见到蔺相如之后一定要当面侮辱他。相如听到此言之后,一直躲避廉颇,并以装病为由不上朝。他的手下对他说,我们以前是爱慕您的高义才离别亲人投奔而来,不想您却是那样害怕廉颇,普通人都感到羞耻,基于此,原谅我们的不肖,我们要辞去。相如终于说出实话:"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用兵,是由于我俩在,现在如若两虎争斗,原来的势力就不存在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为重,而以私仇为轻啊。"廉颇闻之,亲自登门"负荆请罪",二人结为刎颈之交。

  廉颇自知失礼,且能登门谢罪,是自勉的结果。我们平常之人,应从前人的言行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为恶必遭天谴

  【原文】凡人为不善事而不成,正不须怨天尤人,此乃天之所爱,终无后患。

  如见他人为不善事常称意者,不须多羡,此乃天之所弃。待其积恶深厚,从而殄灭之。不在其身,则在其子孙。姑少待之,当自见也。

  【译述】一个人如果做坏事而不成功,正不该怨天尤人,这是上天对这个人的厚爱,上天使他最终没有遭来祸患。如果看见他人做坏事做得称心如意,心满意足,也不应该产生羡慕之心,这正是上天对他已经厌弃的结果。等到他积累的坏事既深且厚之时,从而一举歼灭。不在他自己身上体现,也会延及子孙后代,使子孙们得到报应。姑且等待一段时间,自然会看到这一点。

  【评析】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因果报应,做了坏事,自身受到惩罚,同时延及子孙;做了好事,也同样使子孙兴旺发达。但我们坚信,人不能做坏事,否则,他的心理会因极度的自责而失衡,从而导致毁灭。

  武安侯田蚡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窦婴和灌夫之后,那年春天,得了一场大病。派那些能看见鬼神的巫者察看,见灌夫等共同守在武安侯身旁,等待时机,想要杀死他。不久武安侯便命归黄泉,害人又害己,最终也没有一个好下场。

  王熙凤在贾府使权弄性,干了不少坏事,尤其是狠心地害死了尤二姐。当她临终之际,只求速死,邪魔悉至,只见尤二姐从房后走来,渐近床前说:"姐姐,许久的不见了,做妹妹的想念得很,要见不能,如今好容易进来见见姐姐。姐姐的心机也用尽了,咱们的二爷糊涂,也不领姐姐的情,反倒怨姐姐作事过于苛刻,把他的前程去了,叫他如今见不得人,我替姐姐气不平。"风姐恍惚说道:"我如今也后悔我的心忒窄了,妹妹不念旧恶,还来见我。"。。凤姐一时苏醒,想起尤二姐已死,必是她来索命。临死之前,凤姐似乎明白了自己机关算尽,到头来仍然是一无所有。可以看出,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忏悔了,死前的不坦然证明了她在做了坏事之后,心理也是不踏实的。愧疚之情吞噬着她的灵魂,纵然是躺进坟墓,也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麦克白在和妻子密谋杀害了邓肯王之后,良心的谴责使夫妻俩近乎精神失常。妻子不停地要求洗手,似乎想洗去所有的罪恶,但可能吗?

  杀人是要偿命的,即使官府没有证据,自己也不会放过自己,而人最难战胜的往往就是他自己。

  善恶自有报应

  【原文】人有所为不善,身遭刑戮,而其子孙昌盛者,人多怪之,以为天理不误。殊不知此人之家,其积善多,积恶少,少不胜多,故其为恶之人身受其报,不妨福祚延及后人。若作恶多而享寿富安乐,必其前人之遗泽将竭,天不爱惜,恣其恶深,使之大坏也。

  【译述】有的人做了坏事,自身遭到刑法杀戮,而他的子孙却极为兴旺发达,人们往往会产生奇怪的感觉,以为天道有失误。殊不知这种人家里,祖宗上辈积累的善行较多,造孽较少,善行多于恶行,所以其中做恶的人自身受到报应就够了,不妨碍积善带来的福分延及子孙后代。如果做了很多恶事之后依然享受富厚安乐的生活,一定是这个人祖上遗留下来的福泽快枯竭了,上天也不再爱护怜惜他,纵容他,使他的恶事越积越多,以至深厚,让他彻底耗尽家族福分后,上天自会收拾他。

  【评析】佛家用因果报应,死生轮回来劝人们向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自东晋佛学中国化之后,人民感受到至深的苦痛,无由倾诉,也很难找到使他们受害的根源,便极为相信佛家的因果报应说,期望在佛家那里为自己痛苦的人生找到解脱的答案。所以,在中国百姓的意识里,善恶报应观是根深蒂固的,绝望的百姓们在这个观念面前俯首贴耳,五体投地。然而,并不排除其中的一些人开始大胆怀疑,为之呐喊呼吁。

  窦娥是一个贫穷的良家妇女,父亲窦天章要进京赶考,没有路费盘缠,就把窦娥卖给了蔡婆婆当童养媳。好不容易熬到过门的年龄,婚后不久,丈夫偏又生病去世。她小小年纪,成了活寡。然而,窦娥并没有吵嚷着另嫁他人,只守着婆婆安稳度日。一日,蔡婆婆去向外人讨债,强盗半路打劫,差点儿将蔡婆婆勒死,恰巧张驴儿父子路过才得以生还。没想到无意中透露出在家守寡的儿媳之后,张驴儿父子趁机威胁蔡婆婆,要一一对应,两家人合在一起过。蔡婆婆无耐,只得将张驴儿父子带回家中。那窦娥誓死不从,暗中怪怨婆婆说话口没遮拦。张驴儿父子见窦娥态度坚决,忽起歹心,羊肚儿汤里放了毒药想毒死蔡婆婆,以此诬告窦娥杀人,并想趁机威胁窦娥就犯。没想到毒死的竟是张驴儿。这下张驴儿的儿子买通官府,诬告了窦娥杀人之罪。窦娥被官府拉去受审,马上要被送上刑场,一个柔弱女子,并没有遭谁惹谁,平白无故,引发了一场大祸,她便开始大胆痛斥天地:"天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天;地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地。""为善的遭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倒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因果报应又怎样体现?窦娥迷惑了,她不能理解。但我们能理解,根本就没有因果报应这一说,所以也不必费尽心思去思考:为恶的没被惩罚是出于上天对人的姑息纵容,亦或是祖宗有德,积善已多,延及子孙。如果说作恶之人,没有落个好下场,那也只是作恶的一种结果,并非恶人定有恶报,好人必有好报,我们不必去想更多。

  人能忍则不起争端

  【原文】人能忍事,易以习熟,终至于人以非理相加,不可忍者,亦处之如常。不能忍事,亦易以习熟,终至于睚眦之怨深,不足较者,亦至交詈争讼,期以取胜而后已,不知其所失甚多。人能有定见,不为客气所使,则身心岂不大安宁!

  【译述】人如果善于忍耐,并且逐渐习以为常,即使别人对他施以非礼到不可忍耐的地步,他也能处之泰然,和往常一样。人如果不善于忍耐,也逐渐习以为常,即使别人对他有一点儿小小的怨恨与非礼,根本不值得去计较,也总是竭尽全力去打官司,不到取胜决不罢休,但他不知道自己失去的东西远远要比得到的东西多。人如果有明确的见解和主张,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那么他的身心就会得到极大的安宁。

  【评析】能否忍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魄与度量。

  诸葛亮和周瑜相比,在某些方面简直不相上下,而诸葛孔明为何能将周瑜气死,这其中就显示了一个气量的问题。周瑜气量太小,睚眦必报,而诸葛孔明却宽宏大量,料事如神,目光长远。

  诸葛亮为了达到连吴抗曹的目的,用的就是智激周瑜之计,因为他已摸准了周瑜的脾性,大凡小事都不会忍耐。孔明说:"我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周瑜问:"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故意绕弯子说:"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诸葛亮这才说:"我隐居隆中时,闻曹操新修造铜雀台,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充其中。操本是一个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操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曹欲得二乔,有何验证?"曹操便给周瑜朗诵了《铜雀台赋》,其中确有"二乔"的名字,但绝对没有非得二乔之意,泛指美女罢了。但周瑜气得当时就破口大骂曹操为老贼,即刻下定决心歼灭曹贼,虽刀斧加头,亦不易其志。

  诸葛孔明只是使了一个计,其实他何尝不知大乔乃孙权之妻,二乔乃周瑜之妻,而周瑜实在也太无度量了,以至于不用自己的头脑好好想想,事实是否真如孔明所说的那样。

  小人当远之

  【原文】人之平居,欲近君子而远小人者。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此言先入于吾心,乃吾之临事,自然出于长厚端谨矣;小人之言多刻薄浮华,此言先入于吾心,及吾之临事,自然出于刻薄浮华矣。且如朝夕闻人尚气好凌人之言,吾亦将尚气好凌人而不觉矣;朝夕闻人游荡不事绳检之言,吾亦将游荡不事绳检而不觉矣。如此非一端,非大有定力,必不免渐染之患也。

  【译述】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想与君子结交而远离小人。君子的言论,大多忠厚老实端庄严谨,有长者之风。这种言论先进入我的心中,等到我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也自然而然会有忠厚老实端庄严谨的长者风度;小人的言论却多为刻薄浮华之言,如果这种言论首先进入我的心中的话,等我在事情面前时,我自然而然也有了刻薄浮华的言论。正如早晚耳边充斥的都是盛气凌人之言,我也就变得盛气凌人而自己却不明白;早晚听那些游荡之人目无法纪的言论,我也变得喜欢游荡,目无法纪却不自知。像这样的情况出现得很多,如果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必然免不了逐渐沾染的不良结果。

  【评析】"近朱则赤,近墨者黑。"此言一点儿不假,与君子为伍,便有君子之风,与小人为伍,便有小人之气。

  贾宝玉整天在脂粉堆里厮混,嘴边不是"林妹妹",就是"宝姐姐",使他的性格有明显的女性化偏向,情感细腻、柔和,敏感而多愁。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儿便觉混浊。"他似乎讨厌男子做的一切事情。头等的中举求功名、光宗耀祖之事他不屑干,认为那是国士禄蠹之流、沽名钓誉之徒干的。接下来的立门顶户、孝事父母之事,他也不愿意干。他愿意干的是什么呢?愿意给女儿家调脂粉,喜欢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不时地对哪个清爽却又薄命的丫鬟一洒同情之泪。再就是在林妹妹面前吐露千万个真心,赔千万个不是。他没有一个男儿应有的气质,这与他从小的生存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浪荡子薛蟠,与贾宝玉相差简直十万八千里。从小骄纵,养成了浪荡不羁,聚众赌博,饮酒,嫖妓的腐化堕落之恶习,他总是与那些最堕落的人在一起,而那些淫欲放纵、不务正业之人也总愿意靠近他。在梨香院住下不到两月,便将贾府一批最低级的人都结识了。

  诸葛亮为了不辱先帝使命,对刘备所托之孤刘禅关爱备至。在他出师之前,写了感情诚挚的《出师表》,告诫他"亲贤臣,远小人"。唐太宗李世明在这一点儿上,不愧为一个明君。魏征担任秘书监,有人诬告魏征谋反,太宗说:"魏征,从前是我的仇人,只是因为他忠于所事奉的人,我于是提拔任用了他,怎么竟会有人诬陷他?"太宗竟然不询问魏征,就马上斩杀了诬告者。

  老成之言更事多

  【原文】老成之人,言有迂阔,而更事为多。后生虽天资聪明,而见识终有不及。后生例以老成为迂阔,凡其身试见效之言欲以训后生者,后生厌听而毁诋者多矣。及后生年齿渐长,历事渐多,方悟老成之言可以佩服,然已在险阻艰难备尝之后矣。

  【译述】年老之人的言论有时显得迂腐而不大切合实际,但老年人却经历的世事很多而阅历丰富。年轻人即使是天资聪颖,但在人生的阅历及识见方面终难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总认为老年人的言论迂腐而不合实际,大凡老年人用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教导年轻人时,年轻人很多不喜欢听而且还要诋毁老年人,殊不知那些言论在老年人身上都是应验过的。等到年轻人年岁渐渐增长,经历的世事逐渐多起来之后,才体悟到老人之言是多么值得人佩服,但是能体悟到这一点早已是在他备尝艰辛之后了。

  【评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是一部厚厚的书,记载着人生春夏秋冬中的酸甜苦辣,抒写了成功,也承载了失败。据说曾经有一个历史阶段,人们将老人视为隐患,认为人老了便无用了,白白浪费国家的粮食,还不如活埋掉,于是人在老了之后就被活埋。这其实是一种极为无知的做法,老人虽已无力再叱咤风云于人生的大舞台,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却是后人的一笔财富,使后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这要比他直接创造价值价值还要大。即便是老人的言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不切实际的可笑迂腐之处,但毕竟瑕不掩玉,劝君还是多听听老人之言吧。

  张良是沛公刘邦手下的一名良将。早年他从容步游下邳圮上,一老父穿着粗布衣服,走到张良之前,径直把鞋子丢到圮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取鞋!"张良异常惊异,但见是一位老者,不忍发作,强忍着火气下去给老人取鞋。没想到老人又说:"给我穿上。"张良不仅为老者取回了鞋,又跪着给他穿上。老父大笑离去,不一会儿又返回,对张良说:"你小子可以教育,五日后凌晨,与我在这里相会。"张良答应。五日后,张良到时,老人已先到,老人怒曰:"与老人约定,迟到是最大的不恭,后五日,再来吧!"又五日,张良鸡鸣时前往。老人又早到,老人依然发怒。再五日之后,张良半夜就去了,不一会儿老人也到了,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就该是这个样子。"并拿出一本《太公兵法》给张良,告诉他说,读了这本书可以成为王侯的军师。十三年后你在济北见我,我是谷城山下黄石老人。张良得此书后,时常诵读,跟随刘邦之后日渐为刘邦所重。

  可见,张良对老人是极为尊敬的,而且也相信老人所说的话。老年人的一言一行,可给你在人生之路上指点迷津。

  君子有过必改

  【原文】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人有过失,非其父兄,孰肯诲责;非其契爱,孰肯谏谕。泛然相识,不过背后窃讥之耳。

  君子惟恐有过,密访人之有言,求谢而思改。小人闻人之有言,则好为强辩,至绝往来,或起争讼者有矣。

  【译述】圣贤尚且不能没有过错,何况一般人不是圣贤,怎么能够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呢?一个人犯了过错,不是他的父母兄长,谁肯教诲责备他呢?不是他情意相投的朋友,谁肯规谏劝告他呢?关系一般的人,不过是背地里议论议论他罢了。品德高尚的君子惟恐自己犯有过错,暗暗察访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听到这些议论就会感谢别人,并且考虑改正过错。品德低下的小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就爱强行替自己辩解,以至于断绝了朋友的交往,还有人为此而对簿公堂。

  【评析】俗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看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怎么样。有的人"闻过则喜",知错就改,有的人刚愎自用,不知悔改。遍观古今,不论开明君主,贤达人士,凡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都能知错必改,而那些文过饰非,不知悔改的人,往往注定要成为失败者。

  楚汉相争,刘邦的势力不及项羽强大,但刘邦经过四年奋战,最后消灭项羽,建立刘汉王朝。刘邦胜利的因素很多,但他知错就改的精神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刘邦知错就改的事例很多,聊举几例。据《史记》记载,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后,看到"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于是就要"留居之"想好好享受一番。如果此时刘邦真的在秦宫室住下来,那他可就犯了严重错误,因为那样做他就会失去民心,得不到百姓拥护,让项羽有隙可乘,如此一来,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就可能不会是项羽而是他了,然而刘邦必竟有着知错就改的精神,在樊哙和张良的力劝下,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军霸上。后来他以此为借口,在鸿门宴上指责项羽,说得项羽犹疑不定,从而逃避了一场杀身之祸。

  刘邦与郦食其商量如何消弱项羽力量,郦食其劝他刻印授与六国后人,使六国各复其国。张良闻听此事后,马上向刘邦陈说了八条不能刻印的理由,条条中肯,刘邦认识到了这种做法的错误,马上"令趣销印"销毁了这些印章。

  与刘邦相反,项羽就是一个刚愎自用不知改过的人。亚父范增屡次进谏,他都不予采纳,最后中了刘邦反间计、让范增告老还乡,从而失去了他最重要的一个谋臣。最终导致了他在楚汉战争中的失败。

  《论语》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也就是说一个人犯了错误如果不求改正,那就真正是犯了错误。《论语》中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是一个极其恰当的比喻,说明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够及时改正,那他一样能爱到大家的敬仰。

  少说为佳

  【原文】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译述】说话简短并且少言寡语,这样,对于我来说,可以减少因为言语不周而造成的懊悔;对于别人来说,可以减少对我的怨恨。

  【评析】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自经历过。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寡言少语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一条原则。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口兵诫》说:"我诫于口,惟心之门。毋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毋以多言。"可见人们对言多必失是何等的慎诫。

  汉代的开国功臣曾参做丞相时,专爱挑选那些忠厚诚恳、质朴而不善言词的人做丞相府的属吏,而打发走那些善于言词而苛刻严峻的人。

  汉代另一位开国功臣周勃也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因此汉高祖认为他可以托付大事。他处理政务,召见下属时总是说:"趣为我语"即"赶快把事情说了"。这位寡言少语的西汉重臣在"诛诸吕"时起了关键作用,为西汉王朝的安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代名将李广一生抗击匈奴,身经七十余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他治军有方极受人民爱戴,然而李广也是一位寡言少语的人,《史记》说他"讷口少言"。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说:"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人们喜欢它们的果实,往不用花言巧语,就会受到别人的敬重。"这句话是对李广的恰当评价,也是对那些寡言少语而又品德高尚的人的一种极高的赞扬。

  小人作恶不必谏

  【原文】人之出言举事,能思虑循省,而不幸有失,则在可谏可议之域。至于恣其性情,而妄言妄行,或明知其非而故为之者,是人必挟其凶暴强悍以排人之异己。善处乡曲者,如见似此之人,非惟不敢谏诲,亦不敢置于言议之间,所以远侮辱也。尝见人不忍平昔所厚之人有失,而私纳忠言,反为人所怒,曰:"我与汝至相厚,汝亦谤我耶!"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

  【译述】一个人说话办事,能够深思熟虑,并且不断反省自己,这样的人不幸犯了过错,可以对他进行规谏劝告,帮助他改正错误。至于那种随心所欲、无所顾忌、胡作非为,或者是明知道这件事是错误的,却非要故意去做的人,必定会凭借其凶狠暴戾,强健勇悍来排除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善于处理邻里之间关系的人,如果看到类似这样的人,不但不敢对他进行劝告规谏,就是听到别人议论他,自己也要躲开,这就是为了避免受到他的侮辱。我曾经看见有人不忍心平时交谊深厚的人犯下过失,用诚恳正直的话规谏劝告他,反倒引起那人的恼怒,说:"我与你交情极其深厚,难道连你也来毁谤我吗?"孟子说:"不讲仁义的人,我们怎么能够和他交谈呢?"

  【评析】这是作者从多年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一条道理,有它的合理性。

  为恶多端的人,早晚必受国法制裁,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封建社会有一条原则叫"文死谏,武死战"。那些直言进谏的忠臣当然有忠君思想的一面,但是也不能忽略他们有为百姓谋福利,希望社会安定的一面。因此对那些今天看来是"愚忠"的封建大臣也不能一概否定,然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君主却往往自私贪鄙,德行不高,修养不够。对忠言直谏的大臣轻则贬官流放,重则杀身灭族。恰好应了袁采这句话"小人为恶不必谏"。

  春秋有一个国君叫晋灵公,凶暴残忍,不行君道。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熟,他让人杀了厨师,放在大筐里,让妇女抬着走过朝堂,以此来恐吓群臣。晋国的两个忠臣赵盾、士会看见后,就屡次劝谏晋灵公。他们讲了很多大道理,然而这位晋灵公只是表面上答应,说以后不这样做了。其实丝毫也不曾改悔。并且对赵盾怀恨在心,派一个叫鉏麑的武士前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前往赵盾家行刺,看到赵盾的屋门已经打开了,赵盾早已穿好了朝服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坐在那里打嗑睡。鉏麑退出来,长叹一声说:"这样恭恭敬敬的大臣,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啊,杀了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不忠的行为;放弃了君主的命令,又是不守信用的行为。在这样不忠不信的行为中我占有一样还不如死了。"于是这位鉏麑就触槐而死。晋灵公看行刺不成,就设下酒宴,请赵盾饮酒。暗中伏下刀斧手,想要杀了赵盾。灵公的一个贴身卫士叫提弥明的,知道了这件事,提弥明也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他走上宴席,说:"臣子陪君主饮宴,不能超过三杯酒,否则不合礼法。"扶起赵盾就走。灵公一见赶紧叫出他那条又高又大的恶犬咬赵盾。赵盾生气地说:"不用人,却要用一条狗,这算什么能耐?"在提弥明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但是提弥明却不幸被灵公杀了。

  灵公的行为大大激怒了晋国人民。他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一个叫赵穿的人终于在桃园杀了晋灵公。可以说是为民除害了。

  赵盾虽然忠心耿耿,屡次进谏,却险些被晋灵公所杀。"小人为恶不必谏",对晋灵公那种人你又何必去劝谏他呢?

  别人不善,我以为鉴

  【原文】以此,不善人虽人所共恶,然亦有益于人。大抵见不善人则警惧,不至自为不善。不见不善人则放肆,或至自为不善而不觉。故家无不善人,则孝友之行不彰;乡无不善人,则诚厚之迹不著。譬如磨石,彼自销损耳,刀斧资之以为利。老子云:"不善人乃善人之资。"谓此尔。

  若见不善人而与之同恶相济,及与之争为长雄,则有损而己,夫何益?

  【译述】心地不善的人,虽然大家都厌恶他,但是他的存在对别人也是一种好处。一般人见了不善的人就会自觉地警醒恐惧,从而避免自己做出不善之事来。如果一个人从来都看不到不善良的人,不能从心理上引起警惕,那么他可能就会放肆胡为,甚至有的人自己做出了不善之事却不能察觉。因此,如果家里没有不善的人,那么孝敬父母,团结兄弟的品行就不会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乡里没有不善的人,那么诚实敦厚的行为也不会十分显著。这就好比磨刀石,它自己虽然被磨损了,刀斧等却依靠它而变得锋利。老子说:"不善良的人乃是善良人的借鉴。"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看见不善的人却要和他一同做恶,甚至要和他比一比谁的行为更恶劣,这样做只能有损自己罢了,有什么益处呢?

  【评析】袁采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但他这则语录却包含有一定的辩证思想。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上都是好人,没有坏人为非作歹。那样社会就会安定团结,老百姓生活就会祥和幸福了。但是坏人是不可能被消灭的,社会是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大家都厌恶坏人,却忽视了坏人的存在还有它另一方面的价值。袁采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觉人不善知自警,也就是要人从不善的人身上引起警觉,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不善的行为,从而加以改正。平常人并没有高度的自知之明,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公允得当,尽善尽美。很多时候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甚至是不善良的。而不善人的行为恰好可以引起我们的警觉。让我们参考对照他的行为反思自己。一个有良知的人无疑能从这种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也可以算作不善人的一点"价值"吧!

  袁采这条语录还告诉我们,有比较才能区别。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是恶人,那么我们也就不知道什么是恶人了,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好人,那么我们也就不知道什么是好人了。从恶人的行径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正直善良的可贵。徐宏刚在一辆客车上勇斗歹徒置生死于不顾,面对歹徒的凶残,他挺身而出,毫无畏惧。徐宏刚被树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说明社会上需要这种英勇的、为维护正义而献身的精神。如果当时车上每位乘客都有徐宏刚的英勇,那么也就没必要树他为楷模了。从与不善人的比较中可以见出善人的可贵,袁采说得对!

  正人先正己

  【原文】勉人为善,谏人为恶,固是美事,先须自省。若我之平昔自不能为,岂惟人不见听,亦反为人所薄。且如己之立朝可称,乃可诲人以立朝之方:己之临政有效,乃可诲人以临政之术;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己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详;己能身致富厚,乃可诲人以治家之法;己能处父母之侧而谐和无间,乃可诲人以至孝之行。苟为不然,岂不反为所笑!

  【译述】别人做了好事,对他进行勉励赞扬,别人做了坏事,对他进行规谏劝告,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必须事先自己反省自己。如果是自己平时也做不到的事,却要去规谏别人,非但不会被别人听取,反倒要被别人鄙薄。这就好比是自己在朝为官,有被人称颂的地方,才可以用自己在朝为官的方法教诲别人;自己处理政事卓有成效,才可以用自己处理政事的方法来教诲别人;自己的才学被人所尊崇,才可以用自己进德修业的要领来教诲别人;自己的品性德行被人尊重,才可以用自己的操行来教诲别人,自己能发家致富,才可以用治家之法教诲别人;自己能住在父母旁边而能与父母和睦相处,才能用自己的孝顺行为来教诲别人。如果说自己尚且做不到这些,却要去教诲别人,岂不反倒被别人耻笑吗?

  【评析】中国古代的儒家讲究修身正己,认为自己做到行为端正,品德高洁才可以去治理民众,或教诲他人。《论语》里有很多话讲得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儒家思想是中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中有一些是糟粕性的东西,如封建的愚忠愚孝等,但有许多东西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性格中,儒家思想的因素很多。一些好的东西,比如注重品德修养,正己才可以正人,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在许多杰出人物身上都折射出这种品德的光辉。

  李广是汉代名将,抗击匈奴,打了很多胜仗,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受士卒爱戴。据史书上记载,李广将兵打仗,到了粮草匮绝,缺少饮水的时候,看到了水源,士卒不喝饱了水,李广就不喝水,士卒不吃饱了饭,李广就不吃饭。而且与敌人交战时,总是冲锋在前,凭借其高超的射技射杀敌人。兵士们对他的勇敢都极为佩服。司马迁对李广极为敬重,他为李广作传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写之谓也!"这句话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不是"正己"的楷模。周恩来总理勤于政务,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生活上又极为俭朴,品德又那样高尚完美,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无限爱戴。毛泽东、朱德、陈毅,哪一个不是"正己"的楷模?而历史上许多朝代君主昏庸,官吏贪暴,上行下效弄得民不聊生。秦朝始皇帝和二世都贪得无厌,穷奢极侈,滥用民力,他们自己不正,如何正人,弄得全国吏治一片黑暗,不过短短十几年这个短命的王朝就被农民起义军付之一炬。历史上的奸臣赵高、秦桧等等,哪一个也不能算是光明正大,所以他们无不被人民唾弃,没有一个能得到好下场。别人议论不足畏

  【原文】人有出言至善,而或有议之者;人有举事至当,而或有非之者。盖众心难一,众口难齐如此。君子之出言举事,苟揆之吾心,稽之古训,询之贤者,于理无碍,则纷纷之言皆不足恤,亦不必辨。自古圣贤,当代宰辅,一时守令,皆不能免,居乡曲,同为编氓,尤其无所畏,或轻议己,亦何怪焉?大抵指是为非,必妒忌之人,及素有仇怨者,此曹何足以定公论,正当勿恤勿辩也。

  【译述】有人话说得极为善良并且得体,还有对他进行非议的人;有人做事做得极为得当,还有对他非议的人。这就是众人的心思难以一致,众人的口实议论难以整齐划一而导致的结果。品德修养好的君子说话办事,如果能本着自己的良心,参考古代圣贤的遗训,向当代的贤明人士咨询请教,这样做出事来在道理上没有缺陷,对别人纷纷攘攘的议论都可以不必去担忧考虑,也不必去跟那些人争辩。自古以来的圣贤,当代的宰相,为官一时的太守县令,都不能免于被别人议论,何况一般人居住在乡井之中,同样是平民百姓,就更应该不畏惧别人对自己的议论了,有的人轻易地就议论自己,那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一般来讲,一个人硬把对的说成错的,一定是妒忌别人,或者是平常就和别人有仇怨,这些人说的话怎么可以定为公论呢?对于这些人的话,正应当不加考虑不加辩解才对。

  【评析】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总免不了要被他人议论。社会上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爱搬弄是非,非议别人。一种是出于妒忌,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就,超过了自己,就妒火中烧,非要从别人身上挑出毛病来,加以夸张渲染。播扬出去,有的甚至无中生有,造出许多谣言来中伤他人,目的无非是要降低别人的威信,造成对别人不利的社会舆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某种心理平衡。一种是和别人结有怨恨,出于报复的心理,播弄出一些流言蜚语,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无非也是要贬损别人的人格,降低别人的声誉。这种人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有防不胜防之感。袁采看得很透彻,"浮言不足恤",对于那些流言蜚语,我们不必去忧虑它。以一种"置若罔闻"的态度来对待它,我看是再合适不过了。中国古语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可见舆论的力量是极可怕的。如果一个人把别人的议论看得很重,不但做起事来要缩手缩脚,甚至于可以因此而丧失生存的勇气。著名演员阮玲玉,翁美玲等,不就是因为忍受不了流言蜚语而自杀的吗?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成功,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就必须置流言蜚语于不顾。八十年代初我国刚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触及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很多人对改革不理解,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者,虽然受到许多流言蜚语的侵袭,但对攻击他们的言论毫不理会,义无反顾地推行改革政策,最终改革成功了,他们也得到了别人的理解。当时的一部电视剧《新星》中的男主角李向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不顾流言蜚语锐意改革,成为改革者的典型。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和袁采"浮言不足恤"正好同声相应。

  奉承之言多奸诈

  【原文】人有善诵我之美,使我喜闻而不觉其谀者,小人之最奸黠者也。彼其面谀吾而吾喜,及其退与他人语,未必不窃笑我为他所愚也。人有善揣人意之所向,先发其端,导而迎之,使人喜其言与己暗合者,亦小人之最奸黠者也。彼其揣我意而果合,及其退与他人语,又未必不窃笑我为他所料也。此虽大贤,亦甘受其侮而不悟,奈何?

  【译述】有些人善于当面称颂我的好处,让我喜欢听他说的那些话而不觉得他是在阿谀奉承。这是小人中最奸诈狡黠的一种。他当面奉承我令我高兴,等他回去和别人谈论起来,未必不会暗地嘲笑我被他愚弄了。有些人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意是什么,找出这样的话题进行谈论,引导别人并且迎合别人的心意,使别人高兴他的言论和自己的暗相契合,这也是小人中最奸邪的一种。他揣摩我的心意而果然和我的心意相符合,等他回去和别人谈论起来,又未必不暗地里嘲笑我的心意被他预料到了。即使是大德大贤的人,也心甘情愿受这种小人的欺骗而不醒悟,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评析】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就是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是存心善良的,善于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人,往往都有一套嘴上工夫,吹捧当权者的功绩,投合领导的心意,领导喜欢什么话他就说什么话,或奴颜婢膝,或真诚恳切,领导需要哪一种,他都能心领神会做得比演戏还像。这种人的目的不过是博取领导欢心,满足个人私欲。可是世上就有许多的领导人物喜欢被阿谀奉承、喜欢被吹捧,这就给许多巧言令色的小人提供了机会,他们早已参透了领导的喜恶,说话办事完全符合领导的心意,世上就有许多领导者重用这样的人,提拔这样的人,结果被欺骗被蒙蔽而毫不察觉。巧言令色的小人现在有,过去更有,几乎每朝的昏君身边,都有那种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物。

  历史上有名的奸臣赵高手段高明,阴险毒辣,善于揣摩皇上心意,推波助澜,助纣为虐。他耍弄政治阴谋立胡亥为秦二世后,自己也取得高官,成为皇帝的信臣。一次二世与赵高谈话,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意思,赵高马上顺风而上,竟然说及时行乐只有贤主才能做得到,而昏君是做不到的,显然一派胡言。他揣摩到二世因玩弄阴谋而登上皇位,担心自己地位不稳固,于是借机向二世进言要他"严刑酷法"消灭一切敌对势力,这正好符合二世的心意。残暴的秦二世杀戮了许多前朝大臣,几十个兄弟姐妹,老百姓连坐受刑的人更是不可胜数。弄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军很快就灭亡了这个短命的王朝。赵高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子婴即位后,刺杀了赵高,并且夷其三族。

  为官也好,为民也好,切不可被谀巽之言所迷惑,否则为害不浅,后悔弗及。

  凡事不可过分

  【原文】人有詈人而人不答者,人必有所容也。不可以为人之畏我,而更求以辱之。为之不已,人或起而我应,恐口噤而不能出言矣。人有讼人而人不校者,人必有所处也。不可以为人之畏我,而更求以攻之。为之不已,人或出而我辨,恐理亏而不能逃罪也。

  【译述】有人辱骂别人而别人不与理会,这个人一定涵养高容忍了他。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别人惧怕我们,而进一步去侮辱他。如果总是这样做,人家就有可能起来反击我们,到那时我们恐怕就会吓得说不出话来了。有人和别人争讼,而别人不计较,这是别人有他自己的考虑。我们不要认为别人是畏惧我们,而进一步去攻击人家。攻击个没完没了,人家站出来和我们辩论,我们恐怕就会理亏而不能逃避罪责了。

  【评析】世上往往有那么一种品德修养差的人,喜欢得寸进尺,侮慢了别人,别人不与理采,他不知这是人家对他的包容,反倒认为别人害怕他,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陷。可是人的容忍必竟是有限度的,他激怒了人家,难免要自讨苦吃。凡事不要做得太过分,无论是一个普通百姓,还是一个国家的当权者都是这样。

  北宋时期,奸臣当道,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因此许多英雄好汉都被"逼上梁山"。林冲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中了林冲的媳妇,几次想要强行霸占,都未得手,于是设下一条毒计,以"看刀"为借口,诱骗林冲误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借此判罚林冲充军沧州。林冲本想服完刑后再返回京城,但高俅一伙人不肯善罢干休,非要制林冲于死地。派陆虞侯雪夜火烧草料场,幸好林冲当晚寄住在一所庙里,逃过此难。林冲怒不可遏,杀了陆虞候,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叛道路。高俅一伙人自认为重权在握,丧尽天良,欺人太甚,把无数英雄好汉逼上梁山,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烈火。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要由量变达到质变。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改变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也要把握一个"度",这样才能保持团结和睦的社会关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盛怒之下,言语慎重

  【原文】亲戚故旧,人情厚密之时,不可尽以密私之事语之,恐一旦失欢,则前日所言,皆他人所凭以为争讼之资。至有失欢之时,不可尽以切实之语加之,恐忿气既平之后,或与之通好结亲,则前言可愧。大抵忿怒之际,最不可指其隐讳之事,而暴其父祖之恶。吾之一时怒气所激,必欲指其切实而言之,不知彼之怨恨深入骨髓。古人谓"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是也。俗亦谓"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

  【译述】亲戚朋友,故交旧识,即便在彼此关系融洽感情深厚的时候,也不可以把自己的隐秘之事全部告诉他们。恐怕一旦双方关系恶化,那么从前所说的话就成了他人和你争讼时所凭借的资本。还有在和人关系恶化的时候,也不要用太过分的言辞侮辱人家,恐怕怒气平息之后还要和他恢复以前的友好关系,甚至结为亲戚,那样从前所说的话可就会令人惭愧了。一般来说,在怒不可遏的时候,切不可揭露别人隐私避讳的事情,或暴露别人祖辈、父辈所做过的恶事,我们可能被一时的怒气所驱使,一定要揭露人家的短处来攻击人家,不知道人家对我们的怨恨由此而深入骨髓。古人说:"言语对人的伤害,比长矛剑戟还要厉害",说得对啊!俗话也说:"打人莫打膝,说人莫揭短"。

  【评析】生活中的矛盾,往往是由于说话不当引起的。朋友之间一旦翻脸,盛怒之下,难免要攻击对方的短处,只图一时快意,不计后果,如果从此绝交,对方可能把你的话牢记在心。气量大度些的,倒也罢了,气量小的,耿耿于怀,总要伺机报复,双方难免结下仇怨,如果双方怒火平息,又言笑如初,恐怕你就会后悔,当时不该说那样尖酸刻薄的话。夫妻双方争吵也是这样,天下没有不争吵的夫妻,然而吵了架就分手的必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吵过之后,还要接着过日子,所以双方处在气头上时,千万不可一时任气,说话失去分寸,揭露对方短处或是专捡对方不爱听的话刺激他,这样做难免要伤害对方感情,不利于婚姻的稳定。常见许多小夫妻,结婚时和和睦睦,恩恩爱爱,可就是为一些琐碎小事,争吵时互不谦让,说话不顾后果,时间长了,难免要妨碍双方感情的稳固。严重的要闹到离婚的地步。可见说话不加考虑危害也是很深的。

  古代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西汉将军灌夫与魏具侯窦婴交谊深厚,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任气,说话不计后果。卷入了魏具侯窦婴和丞相田蚡两个权贵间斗争的漩涡。在一次宴会上他看到众人对丞相田蚡十分尊敬,而对失势的魏具侯窦婴并不大理会,因此十分生气。轮到灌夫给临汝侯敬酒时,临汝侯正与程不识耳语,灌夫借机发怒,骂临汝侯说:"你生平诋毁程不识一钱不值,今天在酒桌上你又跟个女人一样和程不识窃窃私语!"田蚡劝灌夫说:"程不识与李广都是东西宫的卫尉,你现在当众侮辱程不识,难道就不给李将军留些面子吗?"灌夫说:"我脑袋搬家尚且不怕,还管什么程李呢?"丞相田蚡状告灌夫"骂座不敬",借此斩了灌夫三族。灌夫因为说话莽撞,不计后果而招致了灭顶之灾,不能不让人感叹说话谨慎是何等重要。

  与人言语,平心静气

  【原文】亲戚故旧,因言语而失欢者,未必其言语之伤人,多是颜色辞气暴厉,能激人之怒。且如谏人之短,语虽切直,而能温颜下气,纵不见听,亦未必怒。若平常言语,无伤人处,而词色俱历,纵不见怒,亦须怀疑。古人谓"怒于室者色于市",方其有怒,与他人言,必不卑逊。他人不知所自,安得不怪!故盛怒之际与人言语尤当自警。前辈有言:"诫酒后语,忌食时嗔,忍难耐事,顺自强人。"常能持此,最得便宜。

  【译述】亲朋好友,故交旧识,因为说话不当而交情破裂的,未必都是因为说了伤害别人的话。很多是因为态度、言词、语气过于粗暴,所以激起了别人的愤怒。比如规谏别人的短处,话语虽然恳切直爽,却能和言悦色,纵使不被对方听取,也不至于惹怒对方。平常说话。本没有伤人的地方,而言辞声色都很严历,即使不被对方恼怒,也会引起人家怀疑。

  古人说:"在家里生气后,难免要把怒色带到外面去,"正值他生气的时候,和别人说话,一定不会表示谦逊。别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怎么能不奇怪呢!因此在大怒的时候和别人说话更应该警惕不要伤害了别人。前辈曾经说过:喝酒后诫说话,吃饭时忌生气,能忍受难以忍受的事,不与自以为是的人争论。经常能坚持这样做,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评析】谈话也是门艺术,有些话自某些人嘴里说出,亲切婉转,使人如沐春风;自另一些人嘴里说出,暴厉生硬,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劝说别人,更要讲究方式,注重分寸,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更容易达到劝说的目的。

  《战国策》上有一则故事叫"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当政的时候,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肯出兵,长安君是赵太后的小儿子,深受太后宠爱,太后当然不肯让他去做人质,大臣竭力劝谏,太后仍是不肯。

  触龙拜见赵太后,太后知道他的目的,因此对他也不欢迎。触龙说:"我老了,脚上有病,走不快,因此很久没来看望您了,怕您贵体有恙,所以特来看望您。"太后说:"我还是要坐辇才能出去。"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吧?"太后说:"喝些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食欲很低,尽力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这样能多吃些东西,对身体也有好处。"太后说:"我可做不到这样。"

  两位老人找到了共同话题,太后此时脸色渐渐缓和了。触龙接着说:"我的小儿子舒祺今年十五岁了,我最喜爱他,能不能让他做个王官卫士,他有安身之处,我死也瞑目了。"太后说:"大丈夫也爱怜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人还厉害。"太后笑着说:"还是妇人爱子更深。"触龙说:"我看您爱您女儿燕后要深于爱长安君。"太后说:"这是哪里话。"触龙说:"您每次送别燕后,都哀泣他远嫁他国。但又常常为她祈祷,祝愿她的子孙在燕国能相继为王。这不是替她作长远打算吗?

  能够替子女作长远打算,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您说是吗?"太后点头说:"对呀。"触龙接着说:"在赵国,公子王孙不为国家立功是站不住脚的,您现在可以赐给长安君尊贵的地位,丰厚的奉禄,可以封给他肥沃的土地,但不让他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让长安君怎么办呢?不如让长安君利用目前这个机会为国立功,我认为您这样做才是对长安君真正的爱,您说对吗?"此时赵太后早已被触龙一番话说得心服口服,答应了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从而解了赵国之围。

  触龙深谙谈话艺术,和颜悦色,不急不躁,一步步打动了赵太后,实现了他劝谏的目的。

  对待老人让三分

  【原文】高年之人,乡曲所当敬者,以其近于亲也。然乡曲有年高而德薄者,谓刑罚不加于己,轻詈辱人,不知愧耻。君子所当优容而不较也。

  【译述】年纪大的人,在乡里面之所以受人尊敬,因为他们在年龄和经历上都和自己的父母相接近。然而乡里面也有年纪虽高而品德修养不够的人,认为刑罚施加不到自己身上,动不动就侮骂别人而不知道惭愧羞耻。君子对这样的人应该能够宽容,不去与他们计较。

  【评析】"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敬老"的故事。

  汉高祖的重要谋臣张良年轻时就十分敬重老人。一次张良过桥时遇见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把鞋子扔到桥下,说:"孩子,把鞋给我取上来。"张良见他是位老人,就给他穿上了鞋,老人笑着离开了,走了一会,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啊,五天以后的黎明时分在此等我。"张良虽然感到奇怪,还是恭敬地说:"好吧!"五天后的黎明,张良前往一看,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老人说:"你与年长人相约,怎可迟到呢?过五天再来吧!"过了五天,张良鸡叫时就去了,老人又先到了,生气地对张良说:"你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来。"五天后,张良夜半时分就去了,老人很高兴,说:"这就对了。我要送你一本书,读了以后,你给王公宰相做老师也没问题了。"老人送张良的书叫《太公兵法》。张良熟读此书,后来辅佐刘邦,屡出奇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深得刘邦信赖,被封为留侯。流传下了"圯上受书"这则轶事。

  俗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为不敬老而遭受挫折的例子历史上也很多。秦晋之战是一次重大战役,战前,秦穆公向秦国一个叫蹇叔的老人咨询。蹇叔说:"劳动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恐怕不行。军队远征,士卒疲惫,敌国再有所防备,就很难取胜。我看还是不要去了。"穆公不听,出师东征。蹇叔哭着对主帅孟明说:"孟明啊,我看到军队出征,恐怕看不到班师回国了。"秦穆公非常生气,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我看你早该死了。"然而战争发展应验了蹇叔的话,晋军在殽击败了秦军。秦穆公后悔当初没听蹇叔的话,但也悔之晚矣。

  与人交游,当有分寸

  【原文】与人交游,无问高下,须常和易,不可妄自尊大,修饰边幅。若言行崖异,则人岂复相近!然又不可太亵狎,樽酒会聚之际,固当歌笑尽欢,恐嘲讥中触人讳忌,则忿争兴焉。

  【译述】和别人交往,不管对方地位高低,态度上必须平和亲切,切不可妄自尊大,讲究穿着服饰。如果言谈举止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那么谁还愿意和你接近呢?然而也不能和人过分亲近。喝酒聚会的时候,固然应该高歌欢笑,尽情畅饮。但也要说话谨慎,否则,在嘲讽讥刺中触犯了别人禁忌讳避的事,可能就要引起争吵了。

  【评析】"平等相待"是朋友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举止傲慢,妄自尊大的人得不到别人尊敬也交不下真正的朋友。春秋时代的信陵君贵为一国公子却能礼贤下士,从不以富贵骄人,各方贤才争相前往归附,门下食客有三千人。他与候赢的交往更是传为佳话。

  候赢是魏国隐士,年逾七十,家贫,做大梁城门的守门人。信陵君前去请候赢,送他厚礼,候赢不受。一次信陵君设下酒宴,大会宾客。

  众人落座后,公子带领车骑,空出上座亲自去迎候生。候生身穿破衣烂服,毫不谦让,径直坐在了上座上。想要借此来观察公子的态度。信陵君亲自执辔驾车,极其恭敬。候生又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劳驾您去拜访一下,"信陵君把车赶入市场里,候生下车找到他的朋友朱亥,两人站在那里说了很久,悄悄观察信陵君,发现信陵君非但没有生气,态度还愈加谦和,市人见此情景,都暗骂候生,候生面不改色,登车来到公子家。公子引候生坐到宴席上座,向每一位宾客作介绍。宾客们对公子这种作法感到十分惊讶。在公子敬酒的时候,候生趁机说道:"我不过是一个守门人,您却亲自驾车接我,我想要成就您的美名,所以故意在众人面前难为你,这样众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而你是忠厚长者了。"候生又把他的朋友朱亥推荐给信陵君,信陵君也是以礼相待。后来,信陵君救赵时,候赢为他出谋划策,朱亥椎杀了晋鄙,夺得军符,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谦恭下士,不以富贵骄人,深得交友之道,值得借鉴。

  以才德服人

  【原文】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译述】品行高尚的人自然会受到别人的敬重,不一定他的容貌有多么漂亮,身材有多么高大;才能高超的人自然会受到别人敬服,不一定他的言论有多么高明。

  【评析】袁采在这里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被人敬服,那么靠修饰容貌,虚饰言词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对品德才能的培养锻炼。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尊重敬仰的,都是有德有才的人。刘备、诸葛亮千百年来受人景仰,因为他们的品德比别人高尚,才能也比别人出众。刘备为人仁厚,重义气,自桃园结义后,与关羽,张飞情同手足。对百姓也是满怀仁爱,兵败新野后,曹操穷追不舍,他也不肯丢弃百姓,携民渡江,大得民心。诸葛亮自出茅庐后,一直辅佐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刘备赢得三分天下,后又辅佐少主刘禅,殚精竭虑累死军中。像刘备、诸葛亮这样有德有才的人如何不受人景仰呢?

  吕布也是三国时代的一员猛将,但这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最初他认了丁原为义父,在故友李肃的劝说下,他接受了董卓赠给他的赤兔马,还有黄金明珠等宝物,杀了义父丁原,投奔了董卓。司徒王允为了除掉害国害民的董卓,设下了连环计,先将美女貂婵许给吕布,然而又将她送给了董卓,吕布和董卓都是好色之徒,吕布眼见将要到手的美女被董卓霸占去了,加上王允和貂婵从旁挑拨,激怒了吕布这个毫无仁义道德可言的小人,终于对董卓恨之入骨,配合了王允等人的策划,亲手杀了这位他曾认作义父的董卓。后来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围困,他不听谋士陈宫和部将的计策,一味贪妻恋子,弄得众叛亲离,曹操水淹下邳城,生擒了吕布。吕布两次手刃义父,早已落了个无耻恶徒的名声,连一向仁厚的刘备也不替他求情,终于被曹操斩了首级。有民谚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一表人材,且又武艺高强,只是贪财好色,见利忘义,品德极为低劣,因此,千百年来,成了人所不耻的人物。

  作恶多必受天谴

  【原文】居乡曲间,或有贵显之家,以州县观望而凌人者。又有高资之家,以贿赂公行而凌人者。方其得势之时,州县不能奈何,鬼神犹或避之,况贫穷之人,岂可与之较?屋宅坟墓之所邻,山林田园之所接,必横加残害,使归于己而后已。衣食所资,器用之微,凡可其意者,必夺而有之。如此之人惟当逊而避之,逮其稔恶之深,天诛之加,则其家之子孙自能为其父祖破坏,以与乡人复仇也。乡曲更有健讼之人,把持短长,妄有论讼,以致追扰,州县不敢治其罪。又有恃其父兄子弟之众,结集凶恶,强夺人所有之物,不称意则群聚殴打。又复贿赂州县,多不竟其罪。如此之人,亦不必求以穷治,逮其稔恶之深,天诛之加,则无故而自惟于罹宪网,有计谋所不及救者。大抵作恶而幸免于罪者,必于他时无故而受其报。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

  【译述】在乡里,有显贵之家,以权势来欺凌别人;又有有钱的人,靠贿赂官府而横行乡里。这些人在得势的时候,州县衙门都不敢动他们,甚至连鬼神都避让他们,而况一般的贫穷百姓,怎么可以与他们较量呢?这些乡里的恶人,对于临近他们房屋、坟墓、山林、田地的地方,必然横加残害,什么时候弄到自己手里方才罢休。即使是别人的衣物器用,只要他喜欢的,就要想办法来夺取。对于这种人只能避开他,不要去理他。等到他恶贯满盈的时候,上天自然会惩罚他的。到那时,他家的子孙就会出败家者,破坏家业,从而为乡里的人报仇。乡里还有一些爱诉讼的人,抓住某人的一点短长,便到处议论宣扬,并诉讼告官,甚至撒泼耍赖,追扰对方。连州县衙门也不敢治他们的罪。还有的倚仗家里父兄子弟众多,纠集凶残恶毒之徒,强夺别人的东西。如果别人敢说什么,他们就聚众殴打人家。这些人一般都行贿于州官县府,于是他们的暴行得不到惩治。这样的人也不必一定要惩治他们。等到他们罪孽深重,上天诛杀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故而落入法网的。到那时,他们即使再有计谋也无济于事了。大抵做坏事而没有得到惩治的,必定在日后无故而遭到报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评析】在封建社会,法律不健全,许多坏人作恶多端却得不到惩治。所以一般百姓只能寄希望于天道,希望有一个公平正直、秉公执法的天来除霸安良。然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治理社会还要靠健全而完善的法律。这是袁采所认识不到的。

  君子小人应分清

  【原文】乡曲士夫,有挟术以待人,近之不可,远之则难者,所谓君子中之小人,不可不防,虑其信义有失,为我之累也。农、工、商、贾、仆、隶之流,有天资忠厚可任以事、可委以财者,所谓小人中之君子,不可不知,宜稍抚之以恩,不复虑其诈欺也。

  【译述】乡里面的读书人,有的在待人接物时玩弄手腕,亲近他不行,又很难远离他。这就是所说的君子中的小人,对这种人不能不提防,害怕他不讲信义,连累了我们。在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奴仆等这一类人中,有天性忠厚老实,可以把事托付给他去办,可以把财物托付给他去保管的,这些人就是所说的小人中的君子,不能不了解这些人,应当用恩惠来安抚他们,就不必考虑他们会欺诈人了。

  【评析】封建社会把人分作三六九等,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把有钱有势,参与封建统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地主阶级称作君子;而把工农商贾奴仆等普通百姓称为小人,这里面自然含有轻蔑贬低的意思。这种称谓上的不同,是维护封建统治所需要的,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袁采作为封建士大夫,接受了"君子""小人"这种概念上的划分,然而他的进步之处在于他不像一般士大夫一样盲目维护"君子"尊严,对"小人"不屑一顾,轻蔑鄙薄。他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认识到"君子""小人"并不是绝对的,君子中也有品行低劣的人,这样的君子,在人格上是"小人"。小人中也有品德高尚可以信赖的,这样的小人,在人格上可以称为"君子"。作为封建士大夫,袁采不盲目拘泥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具有平等观念,认识到人的自身价值,这些是难能可贵的。

  历史上有很多封建士大夫能够不宥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对下屋劳动人民给予肯定和重视。医和商在封建社会属于社会底层人物。可司马迁在《史记》里为著名的医生扁鹊,仓公立了传。《货殖列传》更是对商人的作用给予肯定。柳宗元和下层人民接触较多,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文章传记,如《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童区寄传》、《捕蛇者说》等。这些封建社会有识之士的作法在当时可能被统治阶级批判和诋毁,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思想是超前的,是有进步意义的。

  在朝在野,互相理解

  【原文】士大夫居家能思居官之时,则不至干请把持而挠时政;居官能思居家之时,则不至狠愎暴恣而贻人怨。不能回思者皆是也。故见任官每每称寄居官之可恶,寄居官亦多谈见任官之不韪,并与其善者而掩之也。

  【译述】士大夫闲居在家时,能思索一下在朝作官时的所做所为,就不至于再去干预政治了;做官时能思索一下做官时的心情,就不至于刚愎自用,暴戾恣肆而为人怨恨了。但是有许多人就是不善于反省过去。因此正在为官的人往往说赋闲在家的人讨厌,赋闲在家的人也往往说正在为官的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连人家做得好的地方也一笔抹杀了。

  【评析】这则语录袁采的主要意思有二个,一是人要善于反省,二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赋闲在家不要总考虑如何才能东山再起,应该充分反省一下自己做官时的所作所为,手握权柄时,对某些事情可能无法保持头脑清醒,现在脱离官场,以相对平静的心态看问题,对一些事情可能会获得更清醒的认识。再次为官时就能减少思想上的偏颇,避免一些人为造成的错误。赋闲也好,为官也好,彼此要包容理解,知道许多事情出于不得已,互相指责是没有用的,由于思想狭隘或存心报复而相互责难,就更要不得了。

  小人不必责以忠信

  【原文】忠信二事,君子不守者少,小人不守者多。且如小人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其不忠也类如此。负人财物久而不偿,人苟索之,期以一月,如期索之不售,又期以一月,如期索之又不售。至于十数期而不售如初。工匠制器,要其定资,责其所制之器,期以一月,如期索之不得,又期以一月,如期索之又不得,至于十数期而不得如初。其不信也类如此,其他不可悉数。小人朝夕行之,略不知怪,为君子者往往忿懥,直欲深治之,至于殴打论讼。若君子自省其身,不为不忠不信之事,而怜小人之无知,及其间有不得已而为自便之计,至于如此,可以少置之度外也。

  【译述】"忠"、"信"这二个字,君子不奉守它们的少见,而小人往往却不守"忠""信"。小人在市场上卖东西,质量低劣的东西,也能够修饰的新颖奇特;假冒伪劣的东西也能做得跟真的一样。比如用胶糊来处理丝绢布帛使之更有光泽,在米麦或肉里加上水,以增加重量,用便宜的东西来代替名贵药材。花言巧语,旨在把东西卖出去,耽误了别人的饮食,使用,他才不管这些,这些小商小贩就是这样的不讲忠信。欠人钱财物品拖了很久也不偿还,人家如果向他索要,他就答应一个月以后偿还,到时候向他要,他又不给,说再过一个月后偿还,到时候索要他仍然不会偿还。有的甚至约了十多次偿还日期可还是没有偿还。请工匠制造东西,给了他定金,向他要所制造的东西,他说一个月后给,到了日期向他要,他不给,又说再过一个月给,到时候向他索要他又不给,以至于约了十多次日期还是像当初一样没能拿到东西。这些人就是这样不讲信义,至于其他事情就更是不可胜数了,那些小人每天都做不讲信义的事,所以也不以为怪,而君子对这些行为却深感气愤,只想严惩他们,甚至于殴打控告他们。如果君子能够经常反省自己,不做不忠不信的事,并且可怜小人的无知,考虑到他们是出于不得已,并且是为了自己方便才作假骗人的,君子如果能这样想,那么也就不把他们的所作所为放在心上了。

  【评析】封建社会工农商贾地位低下,被统治阶级视为"小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一般人都对工商之民怀有偏见,认为他们善于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中国有一句俗语"十商九奸"。可见人们对商人没什么好印象,本则语录就讲了不少弄虚作假,不讲信义的例子,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从事工商业的人都奸滑狡诈没有好人。其实这种想法过分绝对化,是不正确的,工匠制造的器具能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商人促进货物流通,没有这些人,人们上哪去买所需要的物品呢?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经济,漫长的封建社会认识不到工商之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全社会都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因此,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即使在今天,中国人的商业意识也不是十分强烈,老百姓还是不大瞧得起手工业者。中国人的官本位意识很强烈,认为只有当官才是有出息,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民族长期经受封建统治,很多封建性的意识在我们头脑里还占有一席之地。人们思想中的封建意识需要逐步清除,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这则语录虽然轻视工商业者,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假冒伪劣产品"早已古已有之。对于制假、售假的行为古人只能从道德角度予以谴责,骂他们是"小人"。当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上过假货的当,人们已经不能只从道义上进行谴责了,所以现代社会有了"消费者协会。"有了"中国质量万里行",对制假,售假的人要绳之以法。现代社会要用"法"来规范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从古今对待"假冒伪劣产品"的态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确实是在发展在进步了。

  卖假药必遭报应

  【原文】张安国舍人知抚州日,以有卖假药者,出榜戒约曰:"陶隐居、孙真人,因《本草》、《千金方》济物利生,多积阴德,名在列仙。自此以来,行医货药,诚心救人,获福报者甚众,不论方册所载,只如近时,此验尤多,有只卖一真药便家资巨万,或自身安荣,享高寿;或子孙及第,改换门户,如影随形,无所差错。又曾眼见货卖假药者,其初积得些小家业,自谓得计,不知冥冥之中,自家合得禄料都被减克。或自身多有横祸,或子孙非理破荡,致有遭天火、被雷震者。盖缘赎药之人,多是疾病急切,将钱告求卖药之家,孝子顺孙只望一服见效,却被假药误赚,非惟无益,反致损伤。寻常误杀一飞禽走兽,犹有因果,况万物之中人命最重,无辜被祸,其痛何穷!"词多更不尽载。舍人此言,岂止为假药者言之,有识之人,自宜触类。

  【译述】张安国舍人主管抚州的时候,因为有卖假药的人,帖出一张告示,上面写到;"陶弘景孙真人,因为写了《本草》、《千金方》,救治百姓的疾病,积了很多阴德,最后成了仙人。自他们以来,行医卖药的人,只要诚心诚意救人,获得福禄报偿的人很多。不用说地方典籍上记载下的,就只在现在,应验的也很多。有的人只卖一种真药就累积起了巨万家资,或是自身安逸荣华,享有高寿;也有的人因此而子孙及第,改变了家庭的社会地位,这类事情如影随形,没有不应验的。我曾亲眼看见卖假药的人,最初赚了些小钱,自认为得手,不知道在冥冥之中,自家应得的财物都减少了,或是自己屡遭横祸,或是子孙毫无道理地倾家荡产,甚至还有遭受火灾,被雷霆击中的。因为买药的人多是重病在身,拿钱去卖药人家求告,病者的孝子顺孙只看见了一副药见效,其余都是用来赚钱的假药,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平常误杀一只飞禽走兽还有报应,何况在万物之中,人命是最宝贵的,无辜丧命该多么令人伤痛!"告示的言辞很多,我无法全都记下来,舍人这些话,难道只是对卖假药的人说的吗?有识之士,应该能够触类旁通。

  【评析】袁采此则语录记载了一个戒卖假药的告示,看来假药为害,由来已久。袁采认识到假药的危害,记下这则告示,以警示后人子孙,并且说:"舍人此言,岂止为假药者言之,有识之人,自宜触类。"这句话表明袁采观察问题的深刻,发人深省。

  几百年后的今天,"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充斥市场。"假药"

  只是其中一种,吃了假药,治不好病反倒送了命,这样的例子报纸上早已屡见不鲜。"假药"能要命,"假酒"也是索命的无常,九八年春节期间,山西的假酒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制假者竟然敢于把掺了工业酒精的水当作白酒卖,几十人喝丧了命,造假者这种无知残忍,要钱不要命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引起人们对假酒以及一切假货的深恶痛绝,严惩造假者成为万众一心的呼声!

  我们也必须看到假货之所以能屡禁不止,盛行不衰,除了作假者为了谋取利益而置法律于不顾,胆大妄为之外,广大消费者也有意或无意地为假货提供了市场,拿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光盘市场来说,盗版光盘要比正版的多,销售情况也要比正版的好,因为消费者看中了盗版盘的低价位,由于目前仿造技术高超,盗版质量也不是很差,这样对正版光盘的生产厂家造成极大的冲击。让造假贩假的人从中非法谋利,影响了国家税收,损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日本产品畅销世界,消费者看中的是它的高质量。而中国产品呢,不但质量上不过关,而且几乎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假货,作假的手段又是那样高明,让人总有真假难辨之感。中国目前正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开放,谋求同世界经济接轨,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那么就应该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更严厉地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冲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那危害的可就不止中国老百姓了,所以有关部门不可不防,抓紧打假,势在必行。

  严肃端庄,不受轻侮

  【原文】市井街巷,茶坊酒肆,皆小人杂处之地。吾辈或有经由,须当严重其辞貌,则远轻侮之患。或有狂醉之人,宜即回避,不必与之较可也。

  【译述】市井街巷,茶坊酒肆,都是小人经常往来的地方,我们到这些地方去的时候,言谈举止一定要严肃端庄,这样才能不被轻视侮辱。要是有喝得酩酊大醉的人找你寻衅,你也应该躲开他,不必和他计较就是了。

  【评析】中国古人讲究衣冠整肃,言谈有度,举止稳重,认为这是君子之风,《论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尤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礼法制度。这与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是密不可分的。西汉初年,儒生叔孙通看到刚刚建立的汉王朝缺少礼仪制度的规范。"群臣饮酒争功,醉成狂呼,拔剑击柱,高祖患之。"于是叔孙通征得高祖同意,召集鲁地儒生三十余人,为新王朝制定了一套严谨周详的礼仪制度,大得皇帝欢心,汉高祖对他说:"我现在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叔孙通替汉高祖制定礼仪制度,为后来董仲叔"独尊儒术"创造了条件,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后,封建礼仪制度更是日益繁琐。衣冠服饰在封建社会是地位的象征,天子、诸侯,士大夫,平民百姓,各有专门服饰,如果下级穿上级的服装,那就是犯上的行为,连衣服的颜色都有规定,比如皇帝穿的是"黄袍",而老百姓只能穿"褐衣"。孔乙己是大家熟知的鲁迅笔下的人物,他虽然极其穷困潦倒,仍然不肯脱下长袍,因为长袍是读书人的象征。作者写孔乙己是咸丰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不脱长袍就是为了表明自己与普通百姓的区别。对于替人做工为生的孔乙己来说,身穿长袍,行动上肯定不会方便,但为了"尊严",孔乙己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现代社会言谈举止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社会地位等。言谈得体,举止端庄的人,当然受人尊敬,在社交活动中也容易被人接受。而语言粗鄙,举止轻佻的人,虽然自以为是,感觉不错,但肯定没有人愿意同他交往,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就是了。

  不可奇装异服

  【原文】衣服举止异众,不可游于市,必为小人所侮。

  【译述】衣服举止与众不同的人,不要到街市上去游玩,否则,一定会遭到小人的侮辱。

  【评析】在日常生活中,虽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在穿着上,也不宜过于新奇独特,与众不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思想文化,有些年轻人盲目崇洋,认为穿上奇装异服才能和西方人步调一致。也借此表明自己的开放,领社会潮流之先。其实西方人在服饰上也是十分讲究的,有地位的人所穿服装都很严肃,尤其在正式场合,西方人不穿日常生活中看起来很随便的衣服,否则会被视为不懂礼貌。奇装异服在西方社会也不是被普遍接受,西方有一种人被称为"嬉皮士",他们穿上奇装异服,目的是反社会束缚,向世人表明自身的存在。服饰往往是和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紧密联系的。世界各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服装上也表现出各自特点。中国人传统上是穿长袍马褂的,但这种服装穿起来有许多不便之处,所以新文化运动后,人们逐渐穿起了西装。如果现在街上忽然出现一个穿长袍的人,大家肯定会争相注目了。据说,台湾作家李敖在台大读书时,最喜欢穿长袍,一年四季,即使夏天最热的时候也不脱掉,一位也喜欢穿长袍的台大教授对他看了半天,无奈地说:"看来你比我还顽固。"但人家李敖是大家公认的才子狂人,如果你我穿起长袍,那肯定被人讥刺为"不伦不类"。

  居乡不可奢华

  【原文】居于乡曲,舆马衣服不可鲜华。盖乡曲亲故,居贫者多,在我者孑然异众,贫者羞涩,必不敢相近,我亦何安之有?此说不可与口尚乳臭者言。

  【译述】居住在乡里面,驾的车马、穿的衣服,不可以鲜艳华丽。因为乡里的亲戚朋友,生活贫困的占多数,我们与众不同,贫困的人感到不好意思,一定不敢接近我们,我们自己如何能安心呢?这些话不必与乳臭未干的未成年人讲。

  【评析】新近有一个名词叫作"平民化",意思就是大人物不搞特殊化,不拿架子,不摆谱,说话办事,衣食住行,尽量与老百姓接近。袁采这则语录说到底就是让权势人物尽可能地平民化,这样才能不脱离群众,受到乡里人的尊重。

  西方社会的平民化倾向近年来很明显,许多政府首脑愿意和百姓接近,努力做到与常人无异。德国总理科尔长得人高马大。曾见一篇文章写科尔的饭量极其惊人,但他有一个习惯吃完菜后,一定要把盘子舔光,因为他没有浪费的习惯。其实舔光盘底和"吃不了兜着走"在西方都是正常现象,很多大人物也乐此不疲。

  法国总理希拉克访华时,不肯住在钓鱼台国宾馆,而是和随行人员及记者一起住进了北京王府饭店,几次出现在饭店大厅里,像普通人一样和人交谈,一点也没有总理的架子,让人感觉到亲切自然。

  卢森堡大公身为国家元首,经常到街上散步,随便和百姓聊天,不带随行人员,也没有保卫。街上群众也习以为常,绝对不会出现一窝蜂似地要求签名的情况。据说,大公曾经一个人搭乘飞机前往日本访问,一时传为美谈。

  延安时期,我党的领袖们和老乡同住一顶土窑洞,和老乡一桌吃饭,老乡也乐于和他们接近,这些领袖人物在衣食住行上都很平民化,和普通百姓没多大差别,曾经看过一张照片,是朱德,彭德怀,邓小平三人站在一方土窖洞前的合影,大约是冬天,三人都穿着厚重的军装棉袄,其中彭老总的裤腿上打了一块大大的补丁,憨憨地笑着。谁能想到,就是这些外表上很"土气"的人,让现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妇女衣饰不可出众

  【原文】妇女衣饰,惟务洁净,尤不可异众。且如十数人同处,而一人之衣饰独异,众所指目,其行坐能自安否?

  【译述】妇女们穿的衣服,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了,切不可与众不同。如果十几个人呆在一起,其中一个人的衣服鲜艳华丽,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她坐立行走,还能同往常一样自如吗?

  【评析】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被看作是男子的附属品。封建礼法制度对妇女更是做了种种限制和要求。此则"妇女衣饰务洁净"也是从男子观点出发,对妇女作出的规范。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现代社会讲求"男女平等","女权运动"早已在世界上蓬勃开展,妇女和男子一样具有自身价值。同样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当今世界女总理、女部长已经屡见不鲜,各行各业妇女都有杰出人物。可以说"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种表现。

  人之所欲,应遵礼义

  【原文】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圣王虑其如此,故制为礼,以节人之饮食、男女;制为义,以限人之取与。

  君子于是三者,虽知可欲,而不敢轻形于言,况敢妄萌于心!小人反是。【译述】饮食是人的自然欲望,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合道理地去追求它,就是贪吃;男女之事是人的本能欲求,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满足需要,那就是奸淫;财物,谁都想获得,是不可缺少的,靠非法手段取得财物,就成了盗贼。人如果只求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引起争端,并且免不了要打官司。古代圣王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制定了礼仪,以节制人的饮食和男女关系,制定了道义,以限制人对财物的获取。君子对于饮食,男女,财物这三样东西,虽然知道是自己所需要的,但是不敢表达出来,更何况是萌生妄想呢!小人正好和君子相反。

  【评析】此则"礼义制欲之大闲",就是说礼义是限制人的各种欲望的基本准则。作者承认"饮食""男女""财物"是人的基本欲求,就像古人说的"食色性也"。这些欲望对人的生存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放纵对欲望的追求,通过不合理的手段满足欲望,那就会做出非法的事来。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的社会,不像当今的法制社会,用各种法律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保持社会的稳定。封建社会有一套适合于封建统治的礼义规范,用道德力量来限制人的行为。封建礼义就是封建社会人人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的道德标准。人对各种欲望的满足都要符合这种规范,否则,就会受到谴责和惩治。

  财色不可苟得

  【原文】圣人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此最省事之要求。盖人见美食而下咽,见美色而必凝视,见钱财而必起欲得之心,苟非有定力者,皆不免此。惟能杜其端源,见之而不顾,则无妄想,无妄想则无过举矣。

  【译述】圣人说:"不去看那些可能引起欲望的东西,心里就不会感到迷乱。

  这是省去诸多烦恼的秘诀。一般来说,人见了美食就要咽口水,见美色就会注目凝视,见了钱财就会引起贪求的心思,如果不是思想坚定的人,都难免如此。只有能彻底断绝这些贪欲的根源,对它们视而不见,就不会产生妄想了,没有妄想就不会在这些事情上犯错误了。

  【评析】"不见可欲,便心不乱",其实这是一种消极逃避的思想。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美食,美色,财物,能引起人的欲求是合乎自然本性的,这些东西在世界上无处不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它们本身不是罪恶的根源,况且一个人如何能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呢?说是视而不见,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世界上能引起欲望的东西太多了,靠躲避来防止犯错误是根本办不到的。要想使人不被那些能引起欲望的东西迷惑而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来,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提高人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人的法律意识,让人们能自觉地依法行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这则语录也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法律观念,强调的是修身养性,认为道德修养高了,就可以断绝各种欲望,人就不会有过错。可见道德力量在封建社会对人的行为规范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人不可迷途情欲

  【原文】子弟有耽于情欲,迷而忘返,至于破家而不悔者,盖始于试为之,由其中无所见,不能识破,则遂至于不可回。

  【译述】子弟中有人沉迷于情欲之中,迷途忘返,以至于败坏家业而不知悔改。这些人开始时都是想尝试一下,由于心中没有见识,不能看透这样做的后果,于是就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评析】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一则著名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流传很广。杜十娘虽然出身妓女,但她有情有义,有胆有识,早已厌倦了妓女生活。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情人李甲,几经周折,终于逃出了烟花巷,和李甲坐船南下回家。然而杜十娘托付终身的这个李甲并不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他本来就是一个浪荡公子哥,家住浙江绍兴,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万历年间朝廷准许官宦子弟交纳粮米到京城入大学,科举时容易考中。李甲也借机来到京城入太学作了监生。但他并不专心学业,寻花问柳,认识了京城名妓杜十娘。李甲本是风流公子,杜十娘又堪称才色无双,两人一见倾心,情投意合。从此李甲不惜破费巨金,长住于妓院之中,与杜十娘朝欢暮乐,终日厮守,形影相从,虽是嫖客与妓女,但也如同夫妇一般,海誓山盟,永不变心。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一年有余,李甲哪经得起这样花费,手头银钱渐少,妓院老鸨对他也逐渐冷淡,他父亲李布政在家听说儿子耽迷于妓院,几次写信,唤他回去,但他迷恋杜十娘美色,只在妓院里拖延,后来听说父亲发怒,更不敢回去了。以至于后来李甲不名分文,妓院老鸨只想赶他出去,知道他没钱,所以答应他拿三百两银子替杜十娘赎身。李甲和杜十娘筹借到了银钱,交与老鸨,杜十娘重获自由。于是二人搭船打算回江南老家,泊船瓜洲渡口时,遇到一个富家子弟孙富。这孙富一见杜十娘生得国色天香,不觉魂摇魄荡。起了不良之心。请李甲到岸上喝酒,逐渐问清了李甲和十娘的来龙去脉,抓住李甲携妓回家,恐怕不被家人所容的心理,装出一副真诚肯切的模样向李甲陈说利害,指出携妓回家的严重后果,并且愿以千金换取十娘。李甲本来就是个没主意的轻薄浪子,听了孙富一席话,不觉心动,见利忘义,卖了十娘。

  十娘久历烟花,积攒下价值万金的金银珠宝,秘藏匣中,本想到家后替李甲润色行装,博取父母欢心,现在闻听到李甲忘情负义,转卖了自己,真是痛不欲生,无奈自己所遇非人。将匣中珠宝,当着围观人群和李甲,孙富的面,一件件投入江中,痛斥李甲负心薄幸。骂道:"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抱持宝匣,投江而死。

  杜十娘的悲剧令人同情、令人惋惜。而那个薄情公子李甲耽于美色,无情无义,几百年来一直遭人唾骂。

  子弟应适当交游

  【原文】世人有虑子弟血气未定,而酒色博弈之事,得以昏乱其心,寻至于失身破家,则拘之于家,严其出入,绝其交游,致其无所见闻,朴野蠢鄙,不近人情。殊不知此非良策。禁防一弛,情窦顿开,如火燎原,不可扑灭。况居之于家,无所用心,却密为不肖之事,与出外何异?不若时其出入,谨其交游,虽不肖之事习闻既熟,自能识破,必知愧而不为。纵试为之,亦不至于朴野蠢鄙,全为小人之所摇荡也。

  【译述】世上有人考虑到年轻人尚未成年,血气不足,酒色赌博这些事,会扰乱他们的心神,以至于丧失品德,败坏家业。于是把年轻子弟拘留在家里,严防他们的出入,断绝他们和外界的往来,以至于使这些年轻子弟缺乏见闻,愚蠢鄙陋,不懂得人情道理。岂不知这样做并非良策。一旦对他们的管教松弛下来,这些年轻子弟的情欲就会爆发出来,如同野火燎原,不可扑灭。况且把他们拘留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就会偷偷地做些不该做的事,这样一来和让他们外出有什么区别呢?不如按时让他们出去,告诉他们交朋友要谨慎,对于那些不该做的事他们眼见耳闻,心中有数,自然能够看得出来,一定知道羞愧而不做那样的事。即使试着去做这样的事,也不会愚蠢鄙陋,完全被小人左右愚弄。

  【评析】袁采针对有些家庭因害怕年轻子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染上恶习,于是把年轻人拘禁在家里,断绝他们与处界交往的错误做法,指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年轻人应该与人交往。只是在交往时要谨慎小心,这样可以开阔年青人的眼界,增加他们的阅历,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能辨识好坏,不至于轻易上当受骗,袁采对年轻人的这种教育原则,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现代社会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十分重视,但对一些问题又颇感头疼,比如对待孩子的交往问题,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到外面和人学坏,严格限制孩子外出,把孩子关在家里,认为这样孩子就入了保险箱。其实这些父母忽略了正常的社会交往对孩子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每个孩子将来都要走向社会,投入到社会生活之中,要想让他们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就应该让孩子有正常的交往,父母要教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孩子与品德修养好的人交往,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父母可以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或结合自己的某些经验教训,告诫孩子不能与哪些人交往。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判别是非的能力,培养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为孩子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一味把孩子关在家里,的确使孩子减少了学坏的可能性,但也容易使孩子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形成孤僻的性格,走入社会后也无法与人交往无法适应社会,那后果是很可怕的。

  持家常存忧惧

  【原文】起家之人,生财富庶,乃日夜忧惧,虑不免于饥寒。破家之子,生事日消,乃轩昂自恣,谓"不复可虑"。所谓"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此其效验,常见于已壮未老,已老未死之前,识者当自默喻。

  【译述】创家立业的人积聚起财富之后,就会每天忧虑不安,恐怕将来仍不免于饥寒交迫的境地;败坏家业的人,使家财逐渐减少,但还气宇轩昂地任意胡为,说:"将来没有什么可担心忧虑的。"这就是所说的"有福之人把有福看作不幸的事,而无福之人却以不幸为好事。"这句话经常在一个人已经是壮年,但还未到老年,或已经是老年但还没死之前应验,有见识的人应当自己领会这个道理。

  【评析】创业者知道创业艰难,所以兢兢业业勤俭克己,一心想让家业兴隆旺盛。殊不知后世子孙多是不肖之人,不知祖先创业艰难,坐享其成,挥霍无度,最终往往落得个破家败业的下场。《红楼梦》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虽然鼎盛一时,号称"诗礼簪婴之族,钟鸣鼎食之家",但子孙多是不务正业,耽于享乐的花花公子。薛家的公子薛蟠,自幼丧父,被母亲溺爱纵容生活奢侈,说话傲慢,虽然上过几天学,但字也没认识几个,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虽然是皇商,但对生意上的经营运作一概不知,靠他祖父的旧日情分,在户部挂了个虚名,一切事务都由家人伙计去办。但这些家人伙计见薛蟠是个无用的人,就营私舞弊起来,生意也就日渐垮了下来。薛蟠号称呆霸王,一贯倚财仗势,胡作非为。

  相中了英连后,竟然喝令豪奴将先前买主冯冤打死。打死了人他也不当回事,与母亲妹妹上了京城,入京之后,他仍然恶习不改,每日只知纵情享乐,后来又吃了人命官司,受了流放之刑。

  贾家宁荣两府子孙也多是不肖之徒,贾赦为了二十把扇子逼死了石呆子,六七十岁的人还要娶贾母身边的丫环鸳鸯为妾,简直毫无礼义廉耻可言。贾珍贾琏贾蓉等人更是只知纵情享乐,吃喝嫖赌无一不好,诺大的祖宗家业,也让他们挥霍殆尽了。

  家富不可懈怠

  【原文】起家之人,见所作事无不如意,以为智术巧妙如此,不知其命分偶然,志气洋洋,贪取图得。又自以为独能久远,不可破坏,岂不为造物者所窃笑?盖其破坏之人,或已生于其家,曰子曰孙,朝夕环立于其侧者,他日为父祖破坏生事之人,恨其父祖目不及见耳。前辈有建第宅,宴工匠于东庑曰:"此造宅之人。"宴子弟于西庑曰:"此卖宅之人。"后果如其言。近世士大夫有言:"目所可见者,漫尔经营;目所不及见者,不须置之谋虑。"此有识君子知非人力所及,其胸中宽泰,与蔽迷之人如何。

  【译述】创立家业的人,看见自己所做的事没有不称心如意的,就认为自己的智谋已经十分巧妙高明了。不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命运里偶然的事,得意洋洋,贪婪索取,不知满足。自认为家业能够永远兴盛下去,不能被败坏,这种想法能不为造物者所耻笑吗?那些败坏家业的人早已生在了他们家,或是儿子或是孙子,每天环立在他身边的,都是有朝一日会败坏父辈祖辈创立的家业的人。只可惜他们的父辈祖辈看不到这些人倾家荡产了。前辈有人建造宅第房屋,在东厢房宴请工匠说:"这是建造宅第的人。"在西厢房宴请自家子弟,说:"这些是将来卖掉宅第的人。"后来发生的事果然应验了他的话。近世有个士大夫说:"能够看见的,就慢慢地经营好了;不能够看见的,就不用去谋划考虑了。"这是有见识的人知道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所以,他心中宽缓安定,和那些被遮蔽迷惑的人相比,当然是有所不同的。

  【评析】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家庭也是这样,祖先创业的时候,一帆风顺,兴旺鼎盛,赫赫扬扬,自以为能永保无虞。然而事情不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再庞大的家业也有衰败凋零的时候。

  《红楼梦》中的贾家祖先建立军功,被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一百多年间家运兴旺,声势显赫,子孙享尽荣华富贵,个个安富尊荣,耽于享乐,这个庞大的家族逐渐从内部空虚堕落了,最后被抄家,树倒猢狲散,落了个一败涂地的下场。拿王熙凤来说,在贾家深得贾母、王夫人看重,一贯巧使心机,媚上欺下,干了多少坑人害命的事,一时间两府上下主仆对她巴结奉承。她很是风光荣耀,但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可悲下场,三十几岁就命归黄泉了。

  《金瓶梅》中西门庆娶了五房妻室,家财巨万,而且谋了官职,有钱有势,称霸一方。但后来西门庆纵欲过度,丧了性命,家业衰败,媳妇有的改嫁了他人,有的被卖到官府,甚至做了娼妓。唯一的一个儿子也被和尚点化出家还他的孽债去了。西门庆一家盛衰变化何其迅速啊!

  君主专制时期的历代开国君主,开国创业深知江山得来不易,因此能够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勤于政务,能够为人民做一些实事,因此历代王朝一般在开国之初都能显现出兴旺繁荣的局面。后世皇帝贪图享乐,荒淫无度,早忘了祖先创业之艰难,弄得民不聊生。于是被新生的王朝所取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就是在各个王朝的兴废变化中前进的。

  持家宜量入为出

  【原文】起家之人,易为增进成立者,盖服食器用及吉凶百费,规模浅狭,尚循其旧,故日入之数,多于日出,此所以常有余。富家之子,易于倾覆破荡者,盖服食器用及吉凶百费,规模广大,尚循其旧,又分其财产立数门户,则费用增倍于前日。子弟有能省用,速谋损节犹虑不及,况有不之悟者,何以支持乎?古人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盖谓此尔。大贵人之家尤难于保成。方其致位通显,虽在闲冷,其俸给亦厚,其馈遗亦多,其使令之人满前,皆州郡廪给,其服食器用虽极华侈,而其费不出于家财。逮其身后,无前日之俸给、馈遗使令之人,其日用百费非出家财不可。况又析一家为数家,而用度仍旧,岂不至于破荡?此亦势使之然,为子弟者各宜量节。

  【译述】创立家业的人,之所以能够把财富越积越多,就是因为他们在服装、饮食、器皿、用具上以及在红白喜事的操办和各种日常花费上都很节俭,遵循发家之前的规矩,从不铺张浪费,因此,每天收入的钱财总要多于支出的,所以他们能经常有所剩余。富家子弟之所以容易倾家荡产,就是因为他们在服装、饮食、器皿、用具上花费太多,操办红白喜事规模太大,总要依循旧制,并且数位兄弟又把财产分开各立门户,这样日常费用就比从前增加了好几倍。子弟中有的人能节省费用,作长远打算,恐怕还来不及呢,何况有的子弟尚未省悟,如何才能把家业支持下去呢?古人说:"从节俭进入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再回到节俭就困难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权贵人家也不能保证子孙永不败坏家业。当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即使不是主管要害部门,国家发给的奉禄供给十分丰厚,别人赠送给的礼物钱财也很多,他们面前那么多差役仆从,费用都是由州郡官方供给,他们的服饰、饮食、器皿、用具虽然都极其豪华奢侈,但那些费用都不是由自家财产中支付的。等到这些权贵的后世子孙,没有父祖辈做官时国家拨给的奉禄供给,也没有别人赠送的钱财礼物。差役仆从的薪水,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费用,都不得不从自家财产中支出。况且后世子孙又把一家分成好多家,而各种用度还和往昔一样,怎么能够不倾家荡产呢?这也是形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事,做子弟的,都应量入为出,勤俭持家。

  【评析】大家也好,小家也好,都应该量入为出,不过于奢侈靡费,才能保持家业兴旺。如果日常生活中缺少计算,铺张浪费,日久天长即使家财万贯,也会入不敷出,难免落得个家业凋蔽的下场。古往今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贾家,凭仗祖上的世袭爵位,子孙后世享尽荣华富贵。穿的是绫罗锦缎,用的是金银玉器,吃的是山珍海味,每日都是酒海肉山,听曲唱戏,往来应酬都极尽奢侈豪华。秦可卿不过是贾家的一个孙媳妇,年少早夭,丧事办得何其隆重,何其奢华。只因贾蓉没什么官职,为了面子上好看,就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买了个龙禁尉的空缺,这样往灵幡经榜上写时就好看了。一个丧事,张张扬扬整整办了一个月,破费了无数银钱。贾家宁国、荣国两府,主仆差役近千人,全都安富尊荣,穷奢极奢,等到被锦衣军查抄之后,才露出真相,贾政查看历年收支帐薄才发现"所入不敷所出,又加连年官里花用,帐上有外浮借的也不少。再查东省地租,近年来所交不及祖上一半,如今用度比祖上更加十倍。"贾政看了这些,急得直跺脚,说:"这了不得!我打量虽是琏儿管事,在家自有把持,岂知好几年头里已就寅年用了卯年的,还是这样装好看,竟把世职奉禄当作不打紧的事情,为什么不败呢!我如今要就省俭起来,已是迟了。"贾家那样一个封建社会世袭爵位的大家族,不能量入为出,勤俭持家,逐渐从家族内部腐朽堕落起来,最后落了个家亡人散的可悲下场。我们现代社会的小家庭,更要把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作为生活原则,才能维护家庭的和睦幸福。

  居家宜为长久计

  【原文】人之居世,有不思父祖起家艰难,思与之延其祭祀,又不思子孙无所凭藉,则无以脱于饥寒。多生男女,视如路人,耽于酒色,博弈游荡,破坏家产,以取一时之快。此皆家门不幸。如此,冒干刑宪,彼亦不恤。岂教诲、劝谕、责骂之所能回?置之无可奈何而已。

  【译述】有些人活在世上,既不考虑祖辈、父辈起家创业艰难,把家业继承下去,也不考虑如果将来家业败落,子孙后代就会失去依靠,难免要忍饥受冻。他们不加节制地生下很多儿女,又对儿女不重视,看作陌路人一样,一味沉溺于酒色之中,赌博下棋,不务正业,败坏了家产,求取一时的享乐。这些人都是家门不幸。这些人连触犯刑律也不害怕,又怎么能用教诲劝导,责骂来使他们回心转意呢?对他们只能是无可奈何,听之任之了。

  【评析】袁采反复告诫后代子孙要常考虑先辈创业艰难,切不可耽于酒色,追求声色犬马的享乐生活。要多替后人打算,尽力把家业维持继承下去。封建社会是世袭制度,官职爵位,可以世袭,祖上功德,可以荫及子孙。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封建君主登基即位后,为了巩固统治,总要扶持一部分人,打击一部分人。宫廷内部的争权夺位,也会牵涉到大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曹家祖上本是汉人,清初时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随清兵入关,立下军功,家族开始发达起来。曹雪芹的曾祖曹玺的妻子当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儿时曾陪康熙读书。有了这样的特殊关系,康熙即位后,曹家倍受恩宠。曹玺被授予江宁织造,此后曹寅及父亲曹頫,伯父曹颙袭任此职,前后长达六十余年。江宁织造名义上是为宫廷采办织物和日常用品,但实际上是康熙派往江南督察军政民情的私人心腹,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是曹寅接驾,并以江南织造府为行宫。当时的曹家可谓显赫一时。

  但是康熙死后,曹家也发生了急剧变化。雍正经过复杂的宫廷内部斗争才取得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着手肃清父亲的亲信大臣。

  雍正五年,曹頫以"织造款项亏空甚多"等罪名被革职抄家。后又经过一些变故,曹家彻底败落,子弟流落到社会最底层,曹雪芹少年时代家境还兴旺繁盛,败落之后,衣食不得饱暖,过着"举家食粥"的贫困生活,就是在这种穷困潦倒的境遇中,写出了不朽巨著《红楼梦》。

  节俭宜持之以恒

  【原文】人有财物,虑为人所窃,则必缄縢扃鐍,封识之甚严。虑费用之无度而致耗散,则必算计较量,支用之甚节。然有甚严而有失者,盖百日之严,无一日之疏,则无失;百日严而一日不严,则一日之失与百日不严同也。有甚节而终至于匮乏者,盖百事节而无一事之费,则不至于匮乏,百事节而一事不节,则一事之费与百事不节同也。所谓百事者,自饮食、衣服、屋宅、园馆、舆马、仆御、器用、玩好,盖非一端。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年少主家事者宜深知之。

  【译述】人们有了财物害怕被他人偷盗,就用绳索捆上,再加上锁,严格地贴上标志和封条。害怕日常花费没有计划而耗散家产,就会精心地计算一切花销。然而也有人虽然对日常花销精打细算,还是破了产,这是因为一百天严格谨慎地花销,没有一天疏忽,才不会破产;一百天在花销上严格谨慎,只有一天疏忽放任,那么这一天的疏忽放任与一百天不严格谨慎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有人十分节俭,但最后还是到了资财匮乏的地步,这就是因为在各种事情上都节俭,那么这一样事情的破费与各种事情都不节俭的后果是一样的。所说的各种事情,就是饮食、衣服、住宅、园林、馆舍、车马、仆人差役、器皿用具、古玩,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对这些事物的使用,丰富或节俭按自己的财力来定,就不算是浪费。不根据自己的财力去做,或是虽然有这份财力却过于奢侈浪费,做不是紧急要办的事,都是乱花费。主持家事的年轻人应该深深清楚这一点。

  【评析】袁采告诫人们,当家理财要以节俭为原则,有些人虽然自认为节俭,但还是到了败家的地步,因为他们不能持之以恒,认为偶尔破费一回是无关紧要的,只在某一件事上破费也无碍大局,袁采指出正是这种疏忽造成了有些人的倾家荡产,要真正做到勤俭持家,就必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勤俭,就必须在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上坚持勤俭。日常花费,要依据自己财力大小来定,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即使财产丰足,也不可奢侈浪费,这样坚持下去才能保持家业兴旺发达。

  袁采关于当家理财物这种主张,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合理的,可行的,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社会也繁荣安定,很多人已经淡忘了节俭,在吃穿用上出手大方,毫不吝啬。常见许多中学生追求穿名牌服装,吃西式餐点,骑山地赛车,同学聚会,生日庆典都搞得热热闹闹,有声有色。很多孩子从小被父母娇惯,习惯了奢侈浪费,脑子里没有一点节俭观念,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但富裕之后就能遗忘节俭吗?古今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忘掉节俭。不论大家也好,小家也好,都有破败的危险。一个家庭要注重节俭,我们十二亿人口的国家更要注重节俭。今年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之后,国务院下令减少楼台馆所的建设,减少各类会议,减少到国外考察的团体。这些措施都是以节俭为原则的。做到节俭才能使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共渡难关,才能使我们的各项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凡事有备而无患

  【原文】中产之家,凡事不可不早虑。有男而为营生,教之生业,皆早虑也。

  至于养女,亦当早为储蓄衣衾、妆奁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费力。若置而不问,但称临时,此有何术?不过临时鬻田庐,及不恤女子之羞见人也。至于家有老人,而送终之具不为素办,亦称临时。亦无他术,亦是临时鬻田庐,及不恤后事之不如仪也。今人有生一女而种杉万根者,待女长,则鬻杉以为嫁资,此其女必不至失时也。有于少壮之年,置寿衣寿器寿茔者,此其人必不至三日五日无衣无棺可敛,三年五年无地可葬也。

  【译述】一个家财中等的人家,什么事都不能不及早考虑打算。有男孩子的人家要替他找一份生计教给他生财之道,这些都要及早打算。有女孩的人家也要及早为她准备衣物被服、梳妆用具,等到打发她出嫁的时候,就不必再费力筹办了。如果对这些事都置之不理,一旦事到临头、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临时变卖房产田地,或者根本就不顾及女儿的脸面。

  如果家中有老人,平时不把送丧的东西准备下来,等事到临头的时候,也很难想出别的办法,也只好临时变卖田地,或者根本就不顾及后事合不合礼仪制度。现在有人生下女儿就种下一万棵杉树的,等到女儿长大,就卖掉杉树给她做嫁妆,这样她的女儿就不至于因为没有嫁妆而不能嫁人了,有人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就置办下寿衣寿器还有坟地,这个人就不会死了三五天还没有寿衣棺材可以装敛,死了三五年还没有墓地可安葬。

  【评析】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应预先谋划早作准备,这样才不至于事到临头而束手无策,陷入尴尬难堪的境地。《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前托梦一段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说只有一件心愿未了,凤姐问是什么心愿,秦可卿说:"婶婶,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近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听了可卿这番话,凤姐心中十分赞同,便问她如何才能保持家业兴旺,永不败坏,秦可卿说道:"婶子好痴也。否极秦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问她何事,秦可卿说:"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

  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秦可卿死前向王熙凤托梦这一段文字,恰好说明了"事贵预谋后则失时"这样一个道理。

  居官持家本一理

  【原文】居官当如居家,必有顾藉;居家当如居官,必有纲纪。

  【译述】当官应当像当家一样,对百姓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照顾爱惜;当家也应当像当官一样,用规矩来治家。

  【评析】此则讲的是居官和居家在道理上的相互联系。

  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政体,皇帝称为"天子",是代表上天来治理人民的,各级官吏称为"父母官",也就是对待百姓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好的官吏就如同民之父母。所以袁采说:"居官当如居家。"

  这和我们今天的民主思想是根本不同的,今天的民主思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干部是"人民公仆",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反映出古今"人民"地位的不同。

  "居家当如居官"就是说治家要有纲纪,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封建社会讲"三纲五常"其中一条就是"父为子纲",父母对儿女有绝对的权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为不守封建礼法制度、结交优伶,与母婢往来,所以被父亲贾政狠狠鞭笞了一顿。贾宝玉与林黛玉早已心有灵屡,彼此钟爱,无奈父母相中的是薛宝钗,他竟毫无办法,与宝钗成了婚。封建家庭纲纪严格,所以袁采说"居家如同居官"。

  子弟当致学

  【原文】士大夫之子弟,苟无世禄可守,无常产可依,而欲为仰事俯育之资,莫如为儒。其才质之美,能习进士业者,上可以取科第致富贵,次可以开门教授,以受束修之奉。其不能习进士业者,上可以事笔札,代笺简之役,次可以习点读,为童蒙之师。如不能为儒,则医卜、星相、农圃、商贾、使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子弟之流荡,至于为乞丐、盗窃,此最辱先之甚。然世之不能为儒者,乃不肯为医人、星相、农圃、商贾、伎术等事,而甘心为乞丐、盗窃者,深可诛也。凡强颜于贵人之前而求其所谓应副;折腰于富人之前而托名于假贷;游食于寺观而人指为穿云子,皆乞丐之流也。居官而掩蔽众目,盗财入己,居乡而欺凌愚弱,夺其所有,私贩官中所禁茶、盐、酒、酤之属,皆窃盗之流也。世人有为之而不自愧者,何哉?

  【译述】士大夫的子弟,如果没有世袭奉禄可以依靠,还想对上侍奉父母,对下养育妻儿,莫不如做儒生。自己有过人的才华,就可以为考取进士做准备,最理想的结果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求得富贵。次一等可以开设私塾,教育学生。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生活。如果没有能力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替人家代写书信。次一等的也可以做孩童的启蒙老师。如果做不了儒生,那就可以去做医生,做僧人道士,做农夫花匠,做商人、做工匠,凡是可以维持生活,又不至于辱没先人的工作,都可以去做。子弟游手好闲,以至于做了乞丐、盗贼,这是最有辱先人的事。世上做不了儒生,又不肯做医生,僧侣、农人、花匠、商人、工匠而心甘情愿去做乞丐、盗贼的人,是最应该谴责的。凡是那些为了求得吃喝而在权贵面前强颜欢笑的;为了借贷钱物而在富人面前卑躬屈膝的;到寺庙道观里去乞讨饮食而被人称为"穿云子"的,都是乞丐一类的人。做官却掩人耳目,贪污受贿,在乡里就欺侮老弱之人,夺取人家的财物,私自贩运国家所禁止买卖的茶盐、酒等东西,都是盗贼一类的人。世上还有人这样做而不自觉惭愧的,为什么呢?

  【评析】这则对子弟的教诲,反映出袁采是一个十分讲究实际的人,用现代人的说法袁采具有"务实精神"。他并不死守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他教导子弟要想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首先应该"习儒业"参加科举考试,这是谋取功名富贵的最佳途径。做了读书人参加不了科举考试,还可以开设私塾,教育孩童,最差也可以代人写书信来养家糊口,只要不做乞丐、盗贼,就不算愧对祖先。农、工、商在封建社会是受人鄙视的职业。大家记得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他虽沦落到为人家做工来维持生活的地步,可他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这种地位,还是要把自己同普通农民区别开来。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袁采从实际出发,认识到生存才是人的第一需要,通过正当的职业来上养父母,下育妻儿不是可耻的事。他对乞丐、盗贼或相当于乞丐、盗贼的人相当鄙视,认为那才是对祖先最大的侮辱。这些都反映出袁采是一位正直的士大夫,不完全受封建思想束缚,具有一定的"务实精神"。

  荒淫必为患

  【原文】凡人生而无业,及有业而喜于安逸,不肯尽力者,家富则习为下流,家贫则必为乞丐。凡人生而饮酒无算,食肉无度,好淫滥,习博弈者,家富则致于破荡,家贫则必为盗窃。

  【译述】凡是人生在世而没有正当职业的人,或是虽有职业而喜欢安逸享乐,不肯尽力去做的人,家庭富有他就会不务正业,成了下流无耻的人,家庭贫困他就会做乞丐。凡是人生在世而不加节制地饮酒、吃肉,荒淫无度,染有赌博恶习的人,家里富有他会败坏财产,家里贫困,他就会去做盗贼。

  【评析】荒怠淫逸不是人生正道,那种人早晚会毁灭了自己,败坏了家庭。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在生活上就是一个骄奢淫逸,放荡无耻的人。他本是一个开药铺的市侩,因为发了几笔外财,买卖越做越大,同时又巴结官府,做了朝中蔡大师的干儿子,被封了地方官,集奸商和贪官于一身,搜刮了无数钱财。他有一个侍妾孙雪娥专门负责他的饮食,请宋蔡两位御史吃了一席饭,花了近千两的银子。在居住上,西门庆修建了大量园林池苑,广采天下奇花异卉,就连从京城过来的蔡状元也不禁称赞:"诚乃胜蓬瀛也。"

  西门庆荒淫无度,他勾引潘金连,杀死了武大郎,气死了花子虚,打了蒋竹山,把潘金连、李瓶儿娶回家中。先后娶了六房妻妾,还赶走了家奴来旺儿,逼死了他的媳妇宋惠莲。霸占王六儿,奸通林太太,家中丫环仆妇都遭他蹂蔺践踏。西门庆生活上毫不检点,无耻之至。家中蓄养了许多歌妓舞女几乎每天都是酒海肉山,轻歌艳舞。更结交了一批帮闲地痞为非作歹。

  西门太虽然骄狂一时,但最后纵欲而死,妻妾离散,亲生儿子也要做和尚还他的冤孽,落了个可耻可悲的下场。

  周济当择人

  【原文】人有患难不能济,困苦无所诉,贫乏不自存,而其人朴讷怀愧,不能自言于人者,吾虽无余,亦当随力周助。此人纵不能报,亦必知恩。

  若其本非窘乏,而以干谒为业,挟持便佞之术,遍谒贵人富人之门,过州干州,过县干县,有所得则以为己能,无所得则以为怨仇。在今日则无感恩之心,在他日则无报德之事,正可以不恤不顾待之。岂可割吾之不敢用,以资他之不当用?

  【译述】有人遇到了无法克服的祸患困难,无处诉说困苦,贫穷得生活不下去,而这人又质朴木讷,面有愧色,不好意思向人求助。遇到这样的人,我虽然手头也不宽裕,也还是要尽力去帮助周济他。此人即使不能回报,也一定会感激我的恩德。如果有人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到处去权贵富家门前阿谀奉承请求施舍,无论他路过州还是县,他都这么干,得到人家的施舍就吹嘘自己有才能,得不到人家的施舍就和人家结下仇怨。这种人现在不会感激别人的恩德,他日也不会报答别人的恩德,对这种人完全可以不顾念不考虑。怎么能够舍出我平时都不舍得用的钱财,去帮助他干他不该干的事呢?

  【评析】袁采告诫人们扶危济困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可失于盲目,应该有所选择,有所区别,帮助那些善良无助,真正需要周济的人。

  《红楼梦》中刘姥姥一家,祖上也曾做过官,还和金陵王家认过本家。但家道衰落之后,只靠几亩薄田过日子,生活拮据,临到冬天,棉衣置办不上,过冬的柴米油盐也没个着落。女婿狗儿只顾喝酒生气,刘姥姥实在没办法,便想起要到荣府中走动走动,攀攀旧亲,求些施舍。

  对狗儿说:"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于是刘姥姥带着外孙子板儿来到荣府,求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带领她去看了凤姐,说起生活贫苦,无法过冬的事,王熙凤当然明白她的来意,也没很拿架子,打发她祖孙俩吃了饭,又送了二十两银子,并一吊钱,让她雇车回去。刘姥姥接了银子,真是欢天喜地,感激不尽。回去后置办了过冬物品。余下的银子又买了几亩田地,从此一家人勤于耕作,日子竟也慢慢地好起来了。此后刘姥姥又几次进过荣府,每次都带上些新摘的瓜果疏菜,和贾母、太太、小姐们宴饮游玩,大家也乐于拿她取乐,逗贾母开心。回去的时候,太太小姐们总要送她许多银钱,衣物,各色物品等。贾家被抄家败落后,刘姥姥不嫌他们失势,还去府中探望,王熙凤病危之际,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她照管。

  刘姥姥这样的贫苦人家应该被帮助、被接济。而且刘姥姥知恩图报,在贾家危难之时,帮了他们的忙。

  虽贫亦不可轻受人恩

  【原文】居乡及在旅,不可轻受人之恩。方吾未达之时,受人之恩,常在吾怀,每见其人,常怀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及吾荣达之后,遍报则有所不及,不报则为亏义,故虽一饭一缣,亦不可轻受。

  前辈见人仕宦而广求知己,戒之曰:"受恩多,则难以立朝。"宜详味此。

  【译述】在乡里居住,或是寄居在外,都不能轻易接受人家的恩惠。在我没有发达的时候,受了人家的恩惠,常常要记在心里,每次见到施恩于我的人,心里都很敬畏。而那人也因为觉得有恩于我,所以在神色上常常表现出来。等到我荣耀显达以后,要想报答所有有恩于我的人,恐怕也很难做到,不报答人家的恩情又觉得理亏。因此,即使是一顿饭,一丝绢,也不能轻易接受。前辈看见有人做官时广求知己,告诫他说:"受别人的恩惠多,就很难在朝廷中立住脚。"应该好好地体会体会这句话。【评析】袁采这条"不可轻受人恩"的训诫,在今天看来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受了别人的小恩小惠,办起事来就会碍于情面,受人牵制,最后自己吃了大亏。我们的国家公务人员更应该警惕这一点,切不可接受别人的请客送礼,否则被人握住把柄在执行公务时,难免被人牵制,徇情枉法,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所以说袁采这种"不可轻受人恩"的观点在今天也有它的现实意义。

  受恩必报

  【原文】今人受人恩惠多不记省,而人所急于人,虽微物亦历历在心,古人言:施人勿念,受施勿忘。诚为难事。

  【译述】现在的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大多不记在心里,但是如果有恩于别人,即使给了别人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要清清楚楚记在心里。古人说:不要记住你对他人的恩惠,不要忘掉他人对你的恩惠。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很困难的事。

  【评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报恩,正如俗语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流传下了许多知恩图报的佳话。

  唐朝贞观年问,博州在平县有一个叫马周的人。这位马周自幼父母双亡,一贫如洗,已经年过三十,尚未娶妻。但他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志向远大。只是无人举荐,所以不得进入仕途,他自感怀才不遇,因此每天借酒浇愁,酒后又狂言乱语。博州刺史知他有才学,聘他做了州里一个小学官。但马周仍旧每天狂饮滥醉,屡被刺史责骂,因此他一气之下,脱了官服,决心进京求取功名。

  一日马周来到新丰市上,看看天色已晚,便步入一家客店。店主人王公殷勤招待,为马周备上了一桌饭菜,马周要了五斗酒,举杯独酌,旁若无人,只喝了三斗,把其余的酒倒入盆中,作了洗脚水。店主王公见此情景,大为惊奇,心下思量,这人定不是一个平常之辈。马周安歇一夜,次早起来,王公招待他吃过早饭,马周身无财物,便脱下一件狐裘,递与王公当作酒饭钱,王公见他如此慷慨,更兼狐裘价重,再三推辞不受。问马周将欲何往,马周答说欲往长安求取功名。王公便说:"我有个外甥女嫁在长安万寿街卖饼的赵三郎家,你去她那里借住,甚是稳妥。"与马周写了书信,又赠与白银一两,当作路费,马周心内感激,说道:"他日博取功名,决不相忘。"

  马周到了长安,找到卖饼的赵家,原来赵三郎三年前便已亡故,只有王公的外甥女儿守寡在家,生得也是面容俊美。马周借住她家,一日三餐,殷勤款待。后来马周认识了中郎将常何,为常何写了二十条治国表章,太宗皇帝见了表章,句句切中事理,便问是谁作的,常何哪敢隐瞒,把马周举荐给皇上,马周向皇帝献出治国平戎之策,皇帝听了大喜,拜他为监察御史。常何与马周作媒,娶了王公的外甥女儿为妻。马周才学深得皇帝赏识,不出三年,就做了吏部尚书。

  且说店主王公听说马周显荣发迹,便到长安看他,先到了万寿街,打听到外甥女儿已经嫁人,而且嫁的就是马尚书,王公欢喜异常,即时寻到尚书府,与马周夫妇相见。王公与他夫妇叙了别后旧话,住了月余,马周加意款待,临行,又赠与王公黄金千两,以报他当年之恩。历史上便传下了马周报恩这段佳话。

  人情固有厚薄

  【原文】人有居贫困时,不为乡人所顾,及其荣达,则视乡人如仇雠。殊不知乡人不厚于我,我以为憾;我不厚于乡人,乡人他日亦独不记耶?但于平时薄我者,勿与之厚,亦不必致怨。若其平时不与吾相识,苟我可以济助之者,亦不可不为也。

  【译述】有人在贫困的时候,没有得到乡里人的照顾,等到他荣耀显达以后,就把乡里人视作仇人。殊不知乡里人当初不厚待我,我感到怨恨,我不厚待里人,乡里人他日难道就不记得了吗?只是对那些平时鄙薄我的人,不与他深交也不必怨恨他。对那些平时和我不相识的乡里人,如果我能周济帮助他,也不能不这样做。

  【评析】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古莫不如此。对于人情世故,不必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必然有失豁达大度的风度。宽容仁厚才会更加受人尊重。汉代名将李广被免职后,闲居家中。适逢颖阴侯灌强也退职隐居在蓝田县,两人交谊很好,经常一起到南山打猎。一次李广打猎晚归,又在田间和从人喝了些酒,已是半夜时分,骑马来到霸陵亭。霸陵是汉文帝的陵墓,朝廷有令,夜间此地不许人通行。驻守此处的霸陵尉那晚也喝醉了酒,呵止李广。李广说:"我是过去的李将军。"霸陵尉借酒发威,训斥李广说"现任将军还不能夜行,更何况是过去的将军呢?"遂让李广和从人住在亭下。没过多久,匈奴犯境,皇帝召拜李广做右北平太守,抗击匈奴。李广命令霸陵尉和他同去,到了军中就斩了霸陵尉。

  李广一生英明赫赫,只有这件事做得气量狭小,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家贫,他又不务正业,常到别人家混吃喝,大家都厌恶他,韩信到城外钓鱼,有一位漂母不忍见他挨饿,接连几十天管他饭吃。韩信说:"我将来一定重重报答您。"

  淮阴市中有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刀剑,但你内心怯懦。"并且当众侮辱他说"要是你不怕死,拿刀刺我,要是你怕死,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仔细打量他一番,俯身从他胯下钻过。

  后来韩信跟随刘邦,在垓下消灭项羽后,被立为楚王。韩信不忘旧恩,找到漂母,赠予千金。又找到当年侮辱自己的年轻人,没有杀他,而是封他做了楚中尉。表现了一种虚怀若谷,不念旧恶的王者风范。

  以直报怨

  【原文】圣人言"以直报怨",最是中道,可以通行。大抵以怨报怨,固不足道,而士大夫欲邀长厚之名者,或因宿仇,纵奸邪而不治,皆矫饰不近人情。圣人之所谓直者,其人贤,不以仇而废之;其人不肖,不以仇而庇之。是非去取,各当其实。以此报怨,必不至递相酬复无已时也。

  【译述】圣人说:"对待仇怨,须以正直之道来对待。"这句话最符合中庸之道,可以通行无阻。一般来说,以怨报怨的说法当然不足称道,而有的士大夫为了博取仁厚长者的名声,放纵奸邪之人而不去惩治,都是虚伪不合情理的做法。圣人所说的正直,就是他人贤德,不因仇怨而废掉人家;他人不肖,也不因为仇怨而庇护他。是非取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以直报怨,就不会无休无止地互相报复了。

  【评析】以直报怨,能反映出一个人不记前嫌,宽容大度的品格。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春秋时,齐襄公荒淫无道,和鲁桓公的夫人私通,又派人杀了鲁桓公。喜好女色,滥杀无辜,引起了人民的愤怒。襄公的几个弟弟怕祸及自身,便都逃往国外。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因为纠的母亲是鲁国人,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公子小白投奔到莒国。公孙无知等人发动叛乱,杀了襄公,公孙无知做了齐君,不久公孙无知也被人杀了。齐国无君,齐大夫高傒等人秘密地通知小白要他回国,立他为君。鲁国听说公孙无知被杀,也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两伙势力在归国路上发生了战斗。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幸好射中的是衣带钩。小白佯装被射死,坐在车中回到齐国。因此小白被立为齐君,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打败了鲁国。鲁国惧怕齐国,只得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殉难,管仲被囚送到齐国。

  齐桓公素知管仲是一代贤才,不但不记前嫌,没有杀掉这个曾射中他衣带钩的人,还重用管仲,让他治理齐国。齐桓公可谓是"以直报怨"的典型了。管仲也没有辜负桓公的好意,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不出几年,齐国就已经国富兵强。齐桓公在管仲的辅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万般无奈方诉讼

  【原文】居乡不得已而后与人争,又不得已而后与人讼,彼稍服其不然则已之,不必费用财物,交结胥吏,求以快意,穷治其仇。至于争讼财产,本无理而强求得理,官吏贪谬,或可如志,宁不有愧于神明!仇者不伏,更相诉讼,所费财物,十数倍于其所直,况遇贤明有司,安得以无理为有理耶?大抵人之所讼互有短长,各言其长而掩其短,有司不明,则牵连不决。或决而不尽其情,胥吏得以受赇而弄法,蔽者之所以破家也。

  【译述】住在乡里面,实在没办法,才能和别人争论,争论了不能解决,才能和别人打官司。如果对方认了错就算了,不必耗费财物去勾结官吏,严惩对方,从而还求得自己满足。至于和人打官司争夺财产,本来就是没理而夺理。遇到贪官污吏也可以使自己得到满足,但是这样做难道就不有愧于神明吗?对方不服判决,还要上诉,这样所耗费的钱财,比所要争夺的东西要贵上十倍。况且遇到贤明的官吏,怎么能够把无理说成是有理呢?一般来说,打官司的人都各有长短,各自说自身的长处而遮掩起短处,官吏不能明察,就会牵牵连连,无法判决。或者是不按实情判决,官吏贪赃枉法,头脑糊涂的人会因此而破了家产。

  【评析】袁采告诫人们打官司要适可而止,切不可得理不饶人,或是无理搅三分,那样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此则语录袁采直言官吏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让人们对封建吏治的黑暗也有所认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