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讲 元代的易图:李简的《先天则河图》

易图讲座 作者:


  李简,里贯未详。《学易记·原序》:“壬寅春三月,予自泰山之莱芜,挈家迁东平。……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山城事少,遂取向之所集学易记观之,重加去取焉……它日必有能辨之者。中统建元庚申秋七月望日信都李简序。”

  “中统建元”乃忽必烈改元1260年,前之“壬寅”为蒙古乃马真后元年(1242)。完颜氏金朝亡于1234年,其时山东已在蒙古统治之下。据“之莱芜挈家迁东平”语考之,李简似为山东莱芜人。又“己未”(1259年)当蒙古宪宗蒙哥执政末年,而清代四库馆臣谓“己未为延佑六年,盖仁宗时人也”,将李简退后六十年,本误。

  《学易记》九卷,采《子夏易传》逮刘肃易学著作凡六十四家之说,仿李鼎祚《周易集解》和房蕃权《周易义海》之例而成一书。其中卷首“学易记图说”本刘牧《易数钩隐图》、《道藏.周易图》和朱熹《易学启蒙》、《周易本义》之图列有本图或衍图。有九数《河图》、十数《洛书》等多幅易图。曰:“朱文公曰,近世说易者,于象数全然阔略,其不然者,又太拘滞支离,不可究诘……文公此说甚惬愚意,然仆所取之图,则亦不能尽同也。”

  李简的《先天则河图》(见下图),是一幅与前人不同之图。

  朱熹本邵雍“乾坤纵而六子横”说所出《伏羲八卦方位》图,是“天地定位”的乾南坤北,东南方之兑与西北方之艮相对为“山泽通气”,东方之离与西方之坎相对为“水火不相射”,东北方之震与西南方之巽相对为“雷风相薄”。而李简则就图而曰:“先天乾一位在南方,兑二位在东南,离三位在东方,震四位在东北,巽五位在北方,坎六位在西北,艮七位在西方,坤八位在西南。《系辞》自‘天地定位’至‘坤以藏之’,明先天也。”

  李简此图所配八卦数与朱熹相同,然而由于变更了巽、坎、艮、坤四卦的方位,李简图数为一○形,就与朱熹图数为∽形不同。

  《学易记》又列《后天则洛书》图,曰:“后天八卦出于洛书,以震代离,盖取木之生数也,故‘万物出乎震’,东方又有木之成数,故巽得次震而代兑也,以离代乾,火之成数七也,以兑代艮、以乾代坎,取四、九金生成数也,以坎代巽者,水生成之数在北也,以艮代震,取土生成之数,位乎东北,终始万物也。六子从乾变易方所,独坤居西南不动者,亦阳动阴静之意也。”还列有《易有太极图》(为采《道藏·周易图》之《太极图》,即杨甲所谓的“旧有此图”)、《伏羲八卦图次序图》(为采朱熹《伏羲八卦次序》黑白块图),图说:“其法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其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首乾尾坤,以阴阳先后为数也。”)、《重卦图》(为将朱熹《伏羲六十四卦次序》黑白块图分为八宫之衍图)、《洪紫微迈六十四卦生自两仪图》(图说:“八卦之中分列五十六卦,亦皆首尾相错。夬与复相错,睽与革相错,其余相次至于谦、剥,皆相错。又非只此也,乾与坤相伏故相对,夬于剥相伏又相对,其余相次至于复、姤,悉皆两两相伏。阳根与阴,阴根于阳,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洪紫微此图,其自然之理盖出于伏羲八卦次序图,因而重之而为六十四也。此图传世始于洪迈邪?其亦有所受也邪?是因见尧夫乾南坤北之先天,遂更而为此图邪?)、《六十四卦方图》(此图本前《先天则河图》之八卦方位,又“八卦之中分列五十六卦”,用以说“相错”与“相伏相对”之意。

  李简所出衍化易图,有其本身的特点,即其所谓的八卦“先天卦位”是本朱熹的《伏羲八卦次序》小横图直接首尾相连围成圆图,所调的六十四卦“先天方位”亦是本朱熹《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大横图直接首尾相连围成圆图,而不是中分‘‘拗转’’后围成大小二圆图。他又把邵雍《先天图》中的六十四卦方图“取出放外”,谓“六十四卦方图盖因推广河图而得之也”。李简如此作为,皆是本朱熹之说而来。朱熹有“先天图曲折”、“方图则一向皆逆,若以圆图看,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圆图自有些子造作模样,如方图只是据现在底画便是,就这中间拗作两截,恁地转来底是奇,恁地转去底是偶,便有些不甚依他当初画底”等说(见《文公易说》),又曰:“若论他太极,中间虚者便是,他亦自说图从中起。今不合被

  横图在中间塞却,待取出放外。”(见《朱子语类》卷六十五)。时至元初,李简完成了朱熹未竟的事业。特别是“拿出放外”的六十四卦方图,由李简从“河图”中找到了出图的“根据”。这一六十四卦方图是绝无仅有的,虽称为“六十四卦方图”,但其中却寓有八卦圆图,

  与邵雍《先天图》中的六十四卦方图不同。

  李简《学易记》集有六十四家之说。今天,其中许多家之原本著述已不可见,能得赖于《易图说》而了解这些家原说的本义,应该说这是李简的功劳。其“学易记图说”归纳刘牧、邵雍、朱熹之说,又有取于汉代易学家京房的飞伏说,从而演绎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易图和图说,由此可见其独立思考的学风。他不取《周子太极图》,而采出于《道藏》的《太极图》和洪迈《六十四卦生自两仪图》,可见其主朱熹“子在母外”以图中虚处为太极的观点。

  李简生活于金、元相接的历史时期里,从其所引江南郑东卿、袁枢、朱熹、张栻、杨万里、王宗传、真德秀、魏了翁、郑汝谐等诸家之说来看,当金、宋和谈相安之际,大江两岸还是有文化交流的。李简的易图大体上是宋代易图(特别是朱熹的易图)的继承和演变,只是他的演变并不新奇,又有后来朱熹易学立于学官的形势的限制,所以对后世的易图学发展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