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卷十二胆腑方
属性:(凡七类)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胆腑脉论第一
属性:(论一首)
论曰∶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难经》云胆者清净之腑。《甲乙》云中精之腑。)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二合(《难经》作三合)。能怒能喜,能刚能柔,目下窠大,其胆乃横。凡脑、胆、髓、骨、脉、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若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甲乙》作神)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善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趾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若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趾本节后一寸是。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见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刺阳陵泉。若善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故曰呕胆,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也。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肝前受病移于胆,肝咳不已则呕胆汁。
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甲乙》云梦斗讼自刳。)
肝应筋。爪浓色黄者胆浓;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软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败者胆结。
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发于玄水,其根在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方见治水篇中。)
胆有病则眉为之倾,病患眉系倾者七日死。
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面微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 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盛者,则人迎大一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胆虚实第二
属性:(脉二首 方九首 灸法二首)
胆实热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半夏汤
属性: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方。
半夏 宿姜(各三两) 黄芩(一两) 生地黄(五两) 远志 茯苓(各二两) 秫米(一升) 酸枣仁(五合)
上八味 咀,以千里长流水五斗煮秫米,令蟹目沸扬之千余遍,澄清,取九升煮药,取三升半分三服。(《集验方》治虚烦闷不得眠,无地黄、远志,有麦门冬、桂心各三两,甘草、人参各二两。)
胆虚寒
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趾不能摇 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 ,名曰胆虚寒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温胆汤
属性: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本有茯苓二两、红枣十二枚)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千里流水汤
属性:治虚烦不得眠方。
麦门冬、半夏(各三两) 茯苓(四两) 酸枣仁(二升) 甘草 桂心 黄芩 远志 萆
上十二味 咀,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扬万遍澄清,取一斗煮药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酸枣汤
属性:治虚劳烦搅,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方。
酸枣仁(三升) 人参 桂心 生姜(各二两) 石膏(四两) 茯苓 知母(各三两)甘草(一两半)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枣仁取七升,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治虚劳烦闷不得眠方∶
大枣(二七枚) 葱白(七茎)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栀子汤
属性:治大下后虚劳不得眠,剧者颠倒懊恼欲死方。(仲景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汤主之。)
大栀子(十四枚) 豉(七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纳豉更煮三沸,去滓。每服一升,安者勿更服。若上气呕逆,加橘皮二两,亦可加生姜二两。
治烦闷不得眠方∶ 枸杞白皮、生地黄(各五两) 麦门冬 甘草 前胡(各五两) 茯苓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七合,分四服。
治虚劳不得眠方∶
酸枣仁 榆叶(等分)
上二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
又方 干姜四两为末,汤和顿服,覆取汗愈。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灸法
属性:胆实热灸浊浴,随年壮,穴在挟胆俞旁相行去五寸。
胆虚灸三阴交各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一夫。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咽门论第三
属性:(论一首)
论曰∶夫咽门者,应五脏六腑往来神气阴阳通塞之道也。喉咙包囊舌者,并津液调五味之气本也,不可不研乎。咽门者,肝胆之候也,主通五脏六腑津液神气应十二时。若脏热则咽门闭而气塞,若腑寒则咽门破而声嘶,母姜酒主之。(方见六卷喉病门。)热则通之,寒则补之,若寒热调和,病不生矣。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髓虚实第四
属性:(论一首,方二首)
论曰∶髓虚者,脑痛不安,实者勇悍。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病从髓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篇名>羌活补髓丸
属性:治髓虚脑痛不安胆腑中寒方。
羌活 川芎 当归(各三两) 桂心(二两) 人参(四两) 枣肉(研如脂) 羊髓 酥(各一升) 牛髓 大麻仁(各二升熬研如脂)
上十味先捣五种干药为末,下枣膏,麻仁又捣,相濡为一家,下二髓并酥,纳铜钵中,重汤煎取为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稍加至四十丸。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篇名>柴胡发泄汤
属性:治体实勇悍惊热主肝热方。
柴胡 升麻 黄芩 细辛 枳实 栀子仁 芒硝(各三两) 淡竹叶 生地黄(各一升)泽泻(四两)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硝,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属性:(方十九首)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巴戟天酒
属性: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方。
巴戟天 牛膝(各三升) 枸杞根白皮 麦门冬 地黄 防风(各二斤)
上六味并生用,如无生者用干者,亦得 咀,以酒一石四斗浸七日,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续,勿至醉吐,慎生冷,猪、鱼、油、蒜。春七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先患冷者,加干姜、桂心各一斤。好忘加远志一斤,大虚劳加五味子,苁蓉各一斤。阴下湿加五加根皮一斤。有石斛加一斤佳。
每加药一斤,即加酒七升。此酒每年九月中旬即合,十月上旬即服。设服余药,以此酒下之
又方 巴戟天 生牛膝(各三斤)
上二味 咀,以酒五斗淹浸,服如前法。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五加酒
属性:治虚劳不足方。
五加皮 枸杞根白皮(各一斗)
上二味 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禁如药法,倍日将息。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天门冬大煎
属性:治男子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伤中六极。一气极则多寒痹腹痛,喘息惊恐头痛。二肺极则寒痹腰痛,心下坚有积聚,小便不利,手足不仁。三脉极则颜色苦青逆意,喜恍惚失气,状似悲泣之后。苦舌强咽喉干,寒热恶风不可动,不嗜食,苦眩喜怒妄言。四筋极则拘挛小腹坚胀,心痛膝寒冷,四肢骨节皆疼痛。五骨极则肢节厥逆,黄胆消渴,痈疽妄发,重病浮肿如水病状。六肉极则发疰如得击,不复言,甚者至死复生,众医所不能治。此皆六极七伤所致,非独房室之为也。
忧恚积,思喜怒悲欢,复随风湿结气,咳时呕吐食已变,大小便不利,时泄利重下,溺血上气吐下,乍寒乍热,卧不安席,小便赤黄,时时恶梦,梦与死人共饮食,入冢神室魂飞魄散。
筋极则伤肝,伤肝则腰背相引难可俯仰。气极则伤肺,伤肺则小便有血,目不明。髓极则阴痿不起,住而不交。骨极则伤肾,伤肾则短气不可久立,阴疼恶寒,甚者卵缩阴下生疮湿痒,手搔不欲住汁出,此皆为肾病,甚者多遭风毒,四肢顽痹,手足浮肿,名曰脚弱,一名香港脚,医所不治,此悉主之方。
天门冬 生地黄(切,各三斗半 捣压尽取汁) 白蜜(三升,炼) 酥(三升,炼) 枸杞根(切,三斗,洗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一斗三升澄清) 獐骨(一具,捣碎。以水一石煮取五斗澄清)
上六味并大斗铜器中,微火先煎门冬,地黄减半乃合,煎取大斗二斗,下后件散药,煎取一斗,纳铜器,重釜煎令隐掌,可丸如梧子大。平旦空腹酒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五十丸。
慎茯苓 桂心 白术 葳蕤 五加皮 菖蒲 远志 泽泻 薯蓣 柏子仁 人参 石斛牛膝 杜仲 覆盆子 细辛 独活 枳实 川芎 大豆黄卷 黄 肉苁蓉 续断 狗脊胡麻子 萆 白芷 橘皮 茯神 巴戟天 石南(各二两) 阿胶(十两) 甘草(六两)蜀椒薏苡仁(各一升) 大枣(一百枚,煮作膏) 鹿角胶(五两) 蔓荆子(三两)
上三十八味治,下筛,纳煎中有牛髓、鹿髓各加三升尤佳。小便涩去柏子仁,加秦艽二两,干地黄六两。阴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两。头风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风各二两。小便利阴气弱,去细辛防风,加山茱萸二两。腹中冷去防风加干姜二两。无他疾根据方修合。凡此煎,九月下旬采药,立冬日合服,至五月上旬止,若十二月腊日合者,经夏至至七月下旬止。若停留经夏不坏,当于舍北阴处入地深六尺填沙置药中,上加沙覆之则经夏不损也。女人先患热者得服,患冷者勿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填骨万金煎
属性:治内劳少气,寒疝里急,腹中喘逆,腰脊痛方。
生地(三十斤取汁) 肉苁蓉 甘草 阿胶(各一斤) 麦门冬 干地黄(各三斤) 干姜桑白皮 茯牛髓(三斤) 白蜜(十斤) 清酒(四斗) 麻子仁(三升) 大枣(一百五十枚) 当归(十四两)干漆(二十
上二十三味,先以清酒二斗六升,纳桑根白皮、麻子仁、枣、胶为刻识之。又加酒一斗四升大瓮盛饮,吞如弹丸一枚,日三。若夏月暑热煮煎转味,可以蜜与地黄汁和诸药成丸如梧子,服十五丸,不知稍加至三十丸。
又方 治男子风虚劳损兼时气方。
甘草(一斤) 石斛 防风 苁蓉 山茱萸 茯苓 人参 薯蓣(各四两) 桂心 牛膝五味子 菟丝子 巴戟天 川芎(各三两并为末) 生地骨皮 生地黄汁(各一升) 丹参(二两) 生麦门冬汁 牛髓 白蜜(各三升) 生姜汁(一升) 胡麻(二升,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去滓)
上二十二味先煮地黄、地骨皮、胡麻汁减半,纳牛髓、蜜、姜、门冬等汁,微火煎,余八升下诸药散和,令调,纳铜器中汤上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加至五十丸。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小鹿骨煎
属性:(一云獐骨) 治一切虚羸皆服之方。
鹿骨(一具,碎) 枸杞根(切,二升)
上二味各以水一斗,别器各煎汁五升,去滓澄清,乃合一器同煎,取五升,日二服尽,好将慎,皆用大斗。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地黄小煎
属性:治五劳七伤羸瘦干削方。
干地黄(末,一升) 胡麻油(半升) 蜜(二升) 猪脂(一斤)
上四味铜器中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二,稍加至十丸。久久常服,大有所益,瘦黑者肥充。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陆抗膏
属性:治虚冷枯瘦身无精光虚损诸不足方。
牛髓 羊脂(各二升) 酥(《经心录》用猪脂) 生姜汁 白蜜(各三升)
上五味先煎酥令熟,次纳姜汁,次纳蜜,次纳羊脂、牛髓,后微火煎三上三下,令姜汁水气尽即膏成,搅令凝止,温酒服,随人能否,不限多少,令人肥健发热也。(《经心录》云治百病劳虚风湿补益神效。男女通可服之良)。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枸杞煎
属性:补虚羸,久服轻身不老神验方。
九月十日取生湿枸杞子一升、清酒六升,煮五六沸取出熟研,滤取汁。令其子极净曝令干,捣末,和前汁微火煎,令可丸,酒服二方寸匕,日二,加至三匕,亦可丸,服三十丸。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夏姬杏仁煎方
属性:(《太上肘后王经方》名杏金丹)∶
杏仁三升纳汤中,去皮尖双仁,熟捣,盆中水研,取七八升汁,以铁釜置 火上,取羊脂四斤就釜内磨消,纳杏仁汁温之四五日,色如金状,饵如弹子,日三服,百日肥白,易容人不
又方 杏仁去皮尖熬黄捣,服如梧子,日三。治枯瘦令人润泽无所禁。咳逆上气喉中百病,心下烦不得咽物者,得茯苓、款冬、紫菀并力大良。其药生热熟冷,喉中如有息肉者亦服之。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桃仁煎方
属性:桃仁 蜜(各一斤) 酥(半斤) 胡麻(一升,末) 牛乳(五升) 地黄(十斤,取汁)
上六味合煎如饧,旋服之。
治五劳七伤方∶
白羊头蹄(一具,净,治以草火烧令黄赤,以净绵急塞鼻及脑孔) 胡椒 荜茇 干姜(各一两) 葱白(一升) 豉(三升)
上七味先以水煮头及蹄半熟,即纳药煮令极烂去药,冷暖任性食之∶日一具,七日凡七具。忌生冷,酢滑,五辛。陈臭等物
治虚劳补方∶
羊肚(一具,切) 白术(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斗煮取六升,每服二升,日三为度。
又方 豉(一升,蒸三遍) 薤白(一斤,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小取汗。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膏煎
属性:治虚羸瘦方。
不中水猪肪煎取一升,纳葱白一握,煎令黄,出纳盆中,平旦空腹服讫,暖覆卧至晡时,食白粥,粥不得稀,过三日服补方如下。
羊肝(一具) 羊脊膂肉(一条) 曲末(半斤) 枸杞根(十斤)
上四味以水三斗煮枸杞,取一斗去滓,细切肝等纳汁中,着葱豉盐如羹法合煎,看如稠糖即好,食之七日,禁如药法。
补虚方∶
猪肚(一具) 人参(五两) 蜀椒(一两) 干姜(三两半) 葱白(七两) 白粱米(半升,《翼》用粳米)
上六味, 咀,诸药令相得,和米纳肚中缝合,勿令泄气,取水四斗半,缓火煮烂,空腹食之大佳,兼下少饭。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吐血第六
属性:(论二首 方二十九首 针灸法十五首)
论曰∶禀丘云∶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闷便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伤胃者,因饮食大饱之后,胃中冷则不能消化,不腹绞痛出清液,得年少时茹二味中但自 然,心中不闷者辄自愈。假令烦躁心中闷乱,纷纷呕吐,颠倒不安,医工又以黄土汤,阿胶散,益加闷乱卒致不济,如此闷者,当急吐之。
急吐方
瓜蒂(三分) 杜蘅 人参(各一分)
上三味治,下筛,服一钱匕,或无水浆,但得下即可。羸人小减之,吐去青黄或吐血一二升无苦。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黄土汤
属性:治吐血方。
伏龙肝(鸡子大,二枚) 桂心 干姜 当归 芍药 白芷 甘草 阿胶 芎 (各一两) 生地黄(二两) 细辛(半两) 吴茱萸(二升)
上十二味 咀,以酒七升、水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纳胶,煮取三升,分三服。
亦治血衄。
又方 治卒吐血及衄血方。
伏龙肝(半升) 甘草 干姜(仲景作地黄) 白术 阿胶 黄芩(各三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胶,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生地黄汤
属性: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痛方。
生地黄(一斤) 大枣(五十枚) 阿胶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坚中汤
属性: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方。
糖(三斤) 芍药 半夏 生姜 甘草(各三两) 桂心(二两) 大枣(五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翼方》无甘草、桂心,有生地黄)
治噫止唾血方∶
石膏(四两) 浓朴(三两) 麻黄 生姜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二两) 小麦(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去沫澄取七升,纳药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治吐血胸中塞痛方∶
芍药 干姜 茯苓 桂心 当归 大黄 芒硝(各三两) 阿胶 甘草 人参(各二两)麻黄(一两) 干地黄(四两) 虻虫 水蛭(各八十枚) 大枣(二十枚) 桃仁(一百枚)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柏叶汤
属性: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方。
干姜 阿胶 柏叶(各二两) 艾(一把)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纳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顿服。(仲景不用阿胶,《短剧》、《肘后》俱不用柏叶)
治吐血酒客温疫中热毒干呕心烦方∶
蒲黄 犀角 栝蒌根 甘草(各二两) 葛根 桑寄生(各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泽兰汤
属性:治伤中里急,胸胁挛痛欲呕血,时寒时热,小便赤黄,此皆伤于房劳故也。
泽兰 糖(各一斤) 桂心 桑根白皮 人参(各二两) 远志(二两) 生姜(五两)麻仁(一升)
上八味 咀,以醇酒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去滓,纳糖,食前服一升,日三夜一,勿劳动。
治忽吐血一二口,或者心衄,或者内崩方∶
蛴螬(五枚) 牛膝(生) 王不留行 牡丹 麦门冬(各二两) 萆 芍药 干地黄(各四两) 续断 阿胶(各三两)
上十味 咀,以生地黄汁五升、赤马通汁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更合数剂,取瘥止。
又方 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
又方 烧乱发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集验》云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亦治小便出血者。)
治虚劳吐血方∶
生地黄肥者五升捣,以酒一升煮沸三上三下,去滓顿服。
又方 凡吐血服桂心末方寸匕,日夜可二十服。(《肘后》亦云疗下血。)
又方 生地黄五斤绞取汁,微火煎三沸,投白蜜一斤,又煎取三升,每服半升,日三。主胸痛,百病久服佳。
又方 柏叶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生地黄汁(半升) 川大黄末(一方寸匕)
上二味先温地黄汁一沸,次纳大黄搅和,空腹顿服,日三瘥。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犀角地黄汤
属性: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大便黑、面黄,消瘀血方。
犀角(一两) 生地黄(八两) 芍药(三两) 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根据方不须有所增加。
治五脏热结吐血、衄血方∶
伏龙肝(鸡子大一枚) 生竹茹(一升) 芍药 当归 黄芩 芎 甘草(各二两) 生地黄(一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先煮竹茹,减三升,下诸药取二升,分三服。(《翼方》有桂心。)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当归汤
属性:治衄血吐血方。
当归 干姜 芍药 阿胶(各二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并主之方∶
艾叶 竹茹(各一升) 阿胶(如手掌大) 干姜(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马通汁半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新马屎与少水和绞取汁服。
(一方不用竹茹,加干姜作七两。
治虚劳崩中吐血,下血,上气短,气欲绝,面黑如漆方∶
黄 芍药 芎 甘草(各四两) 生姜(一斤)
上五味 咀,以酒五升浸一宿,明旦更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下阴中毒如汤沃雪,凡夏月不得宿浸药。酒客劳热发痔下血谷道热者,去生姜用生地黄代之,凡进三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竹茹汤
属性:治吐血,衄血,大小便下血方。
竹茹(二升) 甘草 川芎 黄芩 当归(各六分) 芍药 白术 人参 桂心(各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九孔出血方∶
捣荆叶汁,酒服二合。(一本作荆芥。)
治吐血蛊毒痔血,女子腰腹痛,大便后出清血者方∶
取东向 荷根捣绞取汁二升,顿服立瘥。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赤小豆散
属性:诸下血先见血后见便为远血,宜服黄土汤(方见本门七味仲景方是)。先见便后见血,宜服赤小豆散方。
赤豆(三升,熬令折) 当归(三两)
上二味治,下筛,每服方寸匕,日三。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干地黄丸
属性:治虚劳,胸腹烦满疼痛瘀血往来,脏虚不受谷,气逆不得食,补中
干地黄(三两) 当归 干姜 麦门冬 甘草 黄芩(各二两) 浓朴 干漆 枳实 防风 虫(各五十枚)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稍加。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麦门冬汤
属性:治凡下血虚极方。
麦门冬 白术(各四两) 甘草(一两) 牡蛎 芍药 阿胶(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针灸法
属性:胸中瘀血 满,胁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三里主之。呕血肩胁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肾痛,不容主之。心膈下呕血,上脘主之,唾血振寒咽干,太渊主之。呕血,大陵及 门主之。呕血上气,神门主之。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虚劳吐血,灸胃脘三百壮,亦主劳呕逆吐血少食多饱多唾(一作多睡)。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不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吐血呕逆,灸手心主五十壮(《千金翼》云大陵是)。凡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衄,灸上星五十壮,入发际一寸是。大便下血。
灸第二十椎,随年壮。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万病丸散第七
属性:(论二首 方十三首)
论曰∶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备不虞,仓促之际应手皆得,故有万病方焉。余以此方散在群典,乃令学人难用,讨寻遂鸠撮要妙以为斯品,庶使造次可得好事,君子安不忘危,无事之暇,可预和合,以备 瘵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芫花散
属性:治一切风冷痰饮症癖 疟,万医所不治者皆治之。一各登仙酒。一各三建散。(《翼方》)名大排风散)
芫花 桔梗 紫菀 大戟 王不留行 乌头 附子 天雄 白术 五加皮 荛花 野狼毒莽草(俗名鱼药,又名鼠药) 栾荆,栝蒌根 踯躅 麻黄 白芷 荆芥 茵芋(各十分) 车前子 石斛 人参 石南 石长生(各七分) 蛇床子 萆 牛膝 狗脊 菟丝子 苁蓉秦艽(各五分) 藜芦 薯蓣 薏苡仁 巴戟天 细辛 当归 川芎 干地黄 食茱萸 杜仲浓朴 黄 山茱萸 干姜 芍药 桂心 黄芩 吴茱萸 防己 远志 蜀椒 独活 五味子牡丹 橘皮 通草 柴胡 柏子仁 本 菖蒲 茯苓 续断(各二分)
上六十四味(《翼方》无白术、食茱萸,有麻花、半夏、赤车使者、高良姜,紫葳)并不治不择不炙不熬,但振去尘土,捣以粗罗下之,即与服。)凡是猪,鸡、五辛、生冷、酢滑任意食之,无所忌。惟诸豆皆杀药不得食。
药散(三两) 细曲(末二升) 糯米(三升) 真酒(五升)
先以三大斗水煮米作粥,须极熟。冬月扬去火气。春月稍凉,夏月扬绝火气令极冷。秋稍温。次下曲末,搦使和柔相得,重下药末,搦使突突然好熟,乃下真酒重搦使散,盛不津器中,以净杖搅散,经宿即饮,直以布盖,不须密封。凡服药平旦空心服之,以知为度。微觉发动流入四肢,头面习习然为定。勿更加之,如法服之。常常内消,非理加增,必大吐利,服散者,细下筛服一方寸匕,和水酒浆饮,无知稍增,以知为度,服丸者,细下筛,蜜丸如梧子,每服七丸,但此药或丸或散皆可,惟不得作汤。若欲得补不令吐泻,但取内消,大益胜于五石,兼治诸病功效一等,然作酒服佳于丸散,美而易服,流行迅疾,若有患人抱病多时,积 宿食大块,久气症瘕积聚,一切痼结者,即须一两度增,令吐下泄去恶物尽后,少服内消便为补益。凡服药填勿早食,早食触药必当大吐、吐亦无损,须臾还定。但令人咽喉痛,三两日后始瘥,服者宜知之。平旦服药至午时待药势定,宜先食冷饭菹饮冷浆水,及午后药势一定,任意热食无忌。若药势未定,不得强起行,行即晕闷旋倒,眼花暗然迷绝,此是逐风所致,不须疑怪。风尽之后,纵令多服更佳,不然闷时但坐但卧须臾醒,然不异于常。若其定后,任意所之若必便旋,当策杖如厕,少觉烦乱即须坐定,坐定即醒,醒乃可行。病在膈上,久冷痰 积聚,症结疝瘕,宿食坚块,咳逆上气等一切痼结重病,终日吐唾,逆气上冲胸喉、此皆胃口积冷所致,三焦肠间宿冷以成诸疾。如此例盒饭吐却此等恶物,轻者一度下,转药令吐却。若重者三五度下之令尽,其吐状法,初吐冷气沫,次吐酢水,须臾吐黄汁大浓,甚苦似牛涎。病若更多者,当吐出紫痰,似紫草汁,非常齿 ,有此者例入死道,不久定死。若有疰者吐血,陈久黑血,新者鲜血,吐罢永瘥不发。下此吐药,当吐时大闷,须臾自定,即不虚 得冷冻饮料食已,耳不虚聋,手足不痹,若胃口有前件等病势久成者,正当吐时,有一块物塞胸喉,吐复不出,咽复不入,当有异种大闷,更加一二合药酒,重投药下,少时即当吐出块物如拳大,真似 鸡子黄着地,以刀斫碎,重者十块,轻者三五枚。凡人有上件等病,若服药时不吐却者,当时虽得渐损,一二年后还发,为此故须下吐药。欲服取吐者,当以春三月服之,春宜吐故也。凡膈上冷,小腹满,肠鸣,膀胱有气冷,利多者,须加利药于此酒内服之便去恶物。利法,出泔淀如清水、如黄汁、如青泥,轻者一两度下利药,得利以尽病源,重者五度下利药,令使频,得大利以尽病根。利法,旦起服药,比至晡时可得两三行,即断后服。凡长病患,瘦弱虚损,老人贵人,此等人但令少服,积日渐渐加增,令多内消瘥。除久病不加吐利也。药若伤多,吐利困极不止者,水服生大豆末方寸匕,即定,及蓝叶、乌豆叶嚼以咽之,登时即定。此据大困时用之,小困时不须也。凡在世人有虚损阳衰,消瘦骨立者服之非常补益。旬月之间肌肤充悦,颜色光泽,髓溢精满,少壮一等,凡众万病皆除之。治一切风病疠节风,二十两和酒五斗,贼风、热风、大风,上同。偏风、痹腿风、瘫缓风,十二两和酒三斗。此七种并带热,须加冷药押使常数便利。贼风掣 ,八两和酒二斗。湿风周痹,上同腰脚挛痛,十二两和酒三斗,筋节挛急,八两和酒二斗,重病后汗不流,初觉三服,一服一盏,年久服一升。食热食如锥刀刺者,八两和酒二斗。口 面戾一眼不合者,初得,四两和酒一斗,年久,十二两和酒三斗。头面风似虫行,又似毛发在面上者,八两和酒二斗。起即头旋良久始定者,四两和酒一斗。心闷呕逆,项强者,风在心脏,欲风欲雨,便即先发者,八两和酒二斗。因疮得风口强脊脉急者,五服即定,一服一盏。治一切冷病积冷 瘦者,四两和酒一斗,强者六两和酒一斗半。痰饮疝瘕,上同。宿食呕吐,四两和酒一斗。症瘕肠鸣噫,八两和酒二斗。久疰及久劳上同, 痔块坚,冷嗽上气,二十两和酒五斗。奔豚冷气,六两和酒一斗半。噎及冷痢上同。卒中恶注,忤心腹胀气急欲死者,三服定,一服一盏。大吐出鲜血瘴气上同。蛊毒,五服定,一服一盏。温疟、 疟并上同,五服永瘥。治妇人诸风、诸病等,并根据前件带下十二两和酒三斗。崩中,六两和酒一斗半。月闭不通及冷病不产并上同。断绪不产,八两和酒二斗。月水前后不调,乍多乍少,亦令人绝产,四两和酒一斗。产后风冷,不产,六两和酒二斗;若重者,八两和酒二斗;甚者十六两和酒三斗;大重者,子宫下垂,十六两和酒四斗。
论曰∶远览前古莫睹此方,有高人李孝隆者,自云隋初受之于定州山僧惠通道人,此后用之大有效验,秘而不传。但得其药,其方不可得而闻。始吾得之于静智道人,将三纪于兹矣。时俗名医未之许也。然比行之极有神验。其用药殊不伦次,将服节度大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方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关感,智不能知,亦犹龙吟云起,虎啸风生,此其不知所以然而然,虽圣人莫之辨也。故述之篇末以贻后世好学君子详之,非止救物兼深,亦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耆婆万病丸
属性:治七种痞块,五种癫病。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时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 痹,并风入头眼暗漠漠,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眠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脏滞气,积聚不消,壅闭不通,心腹胀满,及连胸背鼓气坚结流入四肢,或复叉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五种下痢疳虫寸白诸虫,上下冷热,久积痰饮,令人多睡,消瘦无力,荫入骨髓便成滞,患身体气肿,饮食呕逆,腰脚酸痛,四肢沉重,行立不能久,妇人因产冷入子脏,脏中不净,或闭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滞出流不尽,时时疼痛为患,或因此断产,并小儿赤白下痢,及胡臭、耳聋、鼻塞等病。此药以三丸为一剂,服药不过三剂,万病悉除,说无穷尽,故称万病丸。
牛黄 麝香 犀角 桑白皮 茯苓 干姜 桂心 当归 川芎 芍药 甘遂 黄芩 蜀椒细辛 桔梗 巴豆 前胡 紫菀 蒲黄 葶苈 防风 人参 朱砂 雄黄 黄连 大戟禹
上三十一味(崔氏无黄芩、桑白皮、桔梗、防风为二十七味),并令精细,牛黄、麝香、犀角、朱砂、雄黄、禹余粮、巴豆别研,余者合捣,重绢下筛,以白蜜和,更捣三千杵,密封之,破除日,平旦空腹酒服三丸,如梧子大,取微下三升恶水为良。若卒暴病,不拘平旦早晚皆可服,但以吐利为度。若不吐利,更加一丸,或至三丸、五丸,须吐利为度,不得限以丸数。病强药少即不吐利,更非他故。若其发迟以热饮汁投之。若吐利不止即以酢饭两三口止之。服药忌陈臭生冷酢滑粘食,大蒜、猪鸡鱼狗马驴肉、白酒、行房,七日外始得。一日服,二日补之,得食新米,韭菜汁作羹粥 饮食之三四顿大良,亦不得全饱。产妇勿服。吐利以后,常须闭口少语,于无风处温床暖室将息。若旅行卒暴,无饮,以小便送之为佳,若一岁以下小儿有疾者,令乳母服两小豆,亦以吐利为度。近病及卒病皆用,多积久病即少服,常取微溏利为度。卒病欲死,服三丸如小豆,取吐利即瘥。卒得中恶噤,服二丸如小豆,暖水一合灌口令下,微利即瘥。
诸有痰饮者,服三丸如小豆。
五疰鬼刺客忤,服二丸如小豆,不瘥,间日更服三丸。
男女邪病,歌哭无时,腹大如妊娠,服二丸如小豆,日三夜一,间食服之。
大痢,服一丸如小豆,日三。
猫鬼病,服三丸如小豆,未瘥更服。
蛊毒吐血,腹痛如刺,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疟病未发前,服一丸如小豆,不瘥,后日更服。
冷癖,服三丸如小豆,日三,皆间食服之常令微溏利。
宿食不消,服二丸如小豆,取利。
症瘕积聚,服二丸如小豆,即瘥。
水病,服三丸如小豆,日三,皆间食服之,以利瘥止。
拘急心腹胀满心痛,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上气喘逆,胸满不得卧,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疳湿,以一丸如杏仁大,和酢二合灌下部,亦服二丸如小豆。
鼻衄,服二丸如小豆,日三,皆间食服之,瘥止,人弱隔日服之。
头痛恶寒,服二丸如小豆,日三,覆取汗。
伤寒时行,服二丸如小豆,日三,间食服之。
小便不通,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明日更服。
大便不通,服二丸如小豆,又纳一丸下部中即通。
耳聋 耳,以绵裹一丸如小枣核大,塞之瘥。
痈肿、疔肿、破肿,纳一丸如麻子大,日一敷,其根自出,瘥。凡疔肿血出,以猪脂和敷。有孔,纳孔中,瘥止。
胸背腰胁肿,以酢和敷肿上,日一易,又服二丸如小豆。
癞疮,先以酢泔洗后,取药和猪脂敷之。 疮有孔,以一丸如小豆,纳孔中,兼和猪脂敷之。
痔疮,取药涂绵箸上,纳孔中,日别易,瘥止。
瘰 ,以酢和敷上瘥。
恶刺,以一丸纳疮孔中,即瘥。
诸冷疮积年不瘥者,以酢和涂疮上,作饼贴之瘥。
疮癣,先以布揩汁出后,取酢和敷上,日别一易,立瘥。
蝎螫,以少许敷螫处。
蜂螫,以少许敷螫处。
蝮蛇螯,取少许纳螯处,若毒入腹,心闷欲绝者,服三丸如小豆。
妇人诸疾,胞衣不下,服二丸如小豆,取吐利即出。
小儿客忤,服二丸如米粒,和乳汁敷乳头令嗍之。
小儿惊痫,服二丸如米粒,涂乳头,令嗍之随儿大小量与。
小儿乳不消,心腹胀满,服二丸如米粒,涂乳头,令嗍之,不瘥更服。
治一切蛊毒妖邪鬼疰,有进有退,积聚坚结,心痛如咬不得坐卧,及时行恶气温病,风热瘴气相染灭门,或时热如 疟,咽肿塞不下饮食,或烦满气短,面目时赤,或目中赤黄,或干呕,或吐逆,或下赤白痢,或热气如云,或欲狂走自杀,或如见鬼,或手足清冷,或热饮冷水而不知足,或使手掇空,或面目痈肿生疮,或耳聋目暗,头项背脊强不得屈伸,或手足卒痒,或百鬼恶疰狐魅走入皮肤,痛无常处方∶
麝香 丹砂 特生 石 马目毒公(即鬼臼) 雄黄(各一两) 巴豆(九十粒) 青野葛(三两,一本不用) 马齿苋(一两,生成起棱者)
上八味为末,别捣巴豆如膏,合捣五千杵,纳蜜,更捣一万杵,丸如小豆大,强者服二丸,弱者一丸。入腹云行四布通彻表里,从头下行,周遍五脏六腑,魂魄静定,情性得安。病在膈上吐,膈下利,或蛇虫诸毒下五色热水,或不吐下,便微渐除瘥。万虫妖精狐狸鬼魅,久痼癖块皆消散。在表汗出,在里直下,忌名其药,故此方无名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仙人玉壶丸方
属性:雄黄 藜芦 丹砂 石 巴豆 八角附子(各二两)
上六味,先捣巴豆三千杵,次纳 石又捣三千杵,次纳藜芦三千杵,次纳附子三千杵,辄治五百杵,纳少蜜恐药飞扬。治药用王相吉日良时,童子斋戒为良,天晴明无云雾,白昼药成封密器中,勿泄气,着清洁处。大人服丸如小豆。欲下病者,宿勿食,平旦服二丸。不知者,以粥暖饮发之,令下。下不止,饮冷水以止之。病在膈上吐,膈下利,或噫气即已。若欲渐渐除及将服消病者,服如麻子大二丸。卒中恶欲死不知人,以酒若汤和二丸,强开口灌喉中。鬼疰病百种不可名,浆水服二丸,日再。男女与鬼交通,歌哭无常,或腹大经绝,状如妊娠,浆水服二丸如胡豆大,日三夜一。又苦酒和,令如饴,每旦敷手间,使心主。心主在手腕后第一约横纹当中指,至暮,又敷足三阴三阳及鼻孔,七日愈。又浆水服麻子大一丸,日三服,三十日止,恶风逆心不得气息,服一丸。腹中如有虫欲钻胁出状,急痛,一止一作,是恶风,服二丸。忧恚气结在胸心,苦连噫及咳,胸中刺痛,服如麻子大三丸,日三。腹痛胀满不食,服二丸。心腹切痛及心中热,服一丸如麻子大,日三服,五日瘥。风疝、寒疝、心疝、弦疝,每发腹中急痛,服二丸。卒上气,气但出不入,并逆气冲喉,胃中暴积聚者,服二丸,日再。 饮痰饮,平旦服一丸。腹中三虫,宿勿食,明旦炙牛羊肉三脔食之,须臾进三丸如胡豆大,日中当下,过日中不下,更进二丸,烂虫必下。卒关格不得大小便欲死,服二丸。卒霍乱心腹痛,烦满吐下,手足逆冷,服二丸。伤寒敕涩,时气热病,温酒服一丸,浓覆取汗,不汗更服。寒热往来,服一丸。疟未发一丸,已发二丸便断。积寒热老痞,服二丸。症坚结痞一丸,日三取愈。下痢重者,一丸取断。食肉不消,腹坚胀,一丸立愈。若淋沥瘦瘠,百节酸痛,服一丸,日三。头卒风肿,以苦酒若膏和,敷之,絮裹之。痈疽痤疖瘰及欲作 ,以苦酒和,敷之。若恶疮不可名 疥疽,以膏若苦酒和,先以盐汤洗疮去痂,拭干敷之。齿痛绵裹塞孔中。鼠 以猪脂和,敷疮,取驳舌狗子舐之。中水毒,服二丸。若已有疮,苦酒和三丸敷之。耳聋脓血汁出及卒聋,以赤谷皮裹二丸纳之。风目赤或痒,视物漠漠,泪出烂 ,蜜解如饴,涂注目 。若为蛊毒所中,吐血,腹内如刺,服一丸如麻子,有加大如胡豆,亦以涂鼻孔中。又以膏和,通涂腹背上。亦可烧之,熏口及鼻。若为蛇蝮诸毒所中,及 犬狂马所咋,苦酒和敷,又水服二丸。妇人产后余疾,及月水不通,往来不时服二丸,日再。妇人胸中苦滞气,气息不利,小腹坚急,绕脐绞痛,浆水服如麻子一丸,稍加之,如小豆大。小儿百病惊痫,痞塞及有热,百日、半岁者,以一丸如黍米大置乳头饮之,一岁以上如麻子一丸,日三,饮送下。小儿大腹,及中热恶毒,食物不化,结成积聚,服一丸。小儿寒热头痛,身热,及吐 ,服一丸如麻子大。小儿羸瘦丁奚,不能食,食不能化,浆水服二丸,日三。又苦酒和,如梧子大敷腹上良。一切万病量之不过,一二丸莫不立效。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张仲景三物备急丸
属性:司空裴秀为散用治心腹卒暴百病方。
大黄 干姜 巴豆(各等分)
上皆须精新。多少随意。先捣大黄、干姜下筛为散,别研巴豆如脂,纳散中合捣千杵,即尔用之为散,亦好用蜜为丸,贮密器中,莫令泄气,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刺痛,口噤气急,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枚,老小量与。扶头起,令得下喉,须臾未醒,更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大理气丸
属性:治万病方。
牛膝 甘草 人参 茯苓 远志 恒山 苦参 丹参 沙参 龙胆 龙骨 牡蒙 半夏杏仁 紫菀 芍药 天雄 附子 葛根 橘皮 巴豆 野狼牙(各二两) 大黄 牡蛎 白术(各三两) 生姜(末五两) 白薇(六分) 元参(七分) 芦(大者一枚)
上二十九味,先捣筛二十七味,令熟,次捣巴豆、杏仁如膏,然后和,使相得,加白蜜更捣五千余杵,丸如梧子大,空腹酒服七丸,日三。疝瘕症结五十日服永瘥。吾常用理气,大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大麝香丸
属性:治鬼疰飞尸病方。
麝香(三分) 石(八分) 牛黄 附子 鬼臼 真珠 莽草 犀角 矾石 细辛 桂心仁(各五十枚) 芫青 地胆(《外台》作蚺蛇胆) 亭长 斑蝥(各七枚)
上二十三味为末,蜜和合,更捣三千杵,丸如小豆大,饮服一丸,日再,渐加至三丸,虫毒所螫,摩之以知为度。若欲入毒疫疠乡死丧病处,及恶鬼冢墓间,盛绛囊中,男左女右,肘后系之,又以少许敷鼻下人中,及卧不魇。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小麝香丸
属性:治同前。
麝香 莽草 犀角 栀子仁(各三分) 雄黄 当归(《外台》不用) 丹砂(各四分)干姜桂心 芍药 细辛(各五分) 附子 乌头(各五枚) 蜈蚣(一枚) 巴豆(五十枚)
上十五味为末,蜜和合,捣千杵,丸如小豆大,服三丸,日三,可加至五丸,一切尸疰痛悉皆主之。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紫葛丸
属性:治绪热不调方。
紫葛 石膏 人参 丹参 紫参 苦参 元参 细辛 齐盐 代赭 苁蓉 巴豆 乌头(各三分) 干姜 桂心 独活(各五分)
上十六味为末,蜜和,更捣万余杵,丸如小豆,服六丸,食前三丸,食后三丸,忌五辛猪鸡鱼蒜,余不在禁限。若觉体中大热各减一丸服之,令人肥悦,好颜色,强阳道,能食,服药后十日得利黄白汁大佳,妇人食前、食后只服二丸。两岁以下小儿服丸如米粒大,令人能饮酒,除百病,药之功能损益备述如下。腹中积聚,心腹满,心下坚,痰饮,宿食,食吐逆,上气,短气,咳嗽,咽喉鸣,黄胆,久疟,面肿,身浮肿,四肢烦重,坐起体重,热病湿下部痒,体疮痒,关格不通,大肠出,热淋,下利,颜色不定,羸瘦无力,弱房少精,精冷,身体斑驳,从高堕下绝伤,堕胎后伤损血,皮肉焦烂,月水不定或后或前,月水断心下闷满,肩膊沉重,小儿百病,之小儿癖气,乳不消,小儿身常壮热,腹内有病。所录诸病,皆紫葛丸治之。若积日服饵未愈,消息准方服之,取瘥止。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太乙神精丹
属性:治客忤霍乱腹痛胀满,尸疰恶气,癫狂鬼语,蛊毒妖魅,温疟,但是一切恶毒无所不治方。
丹砂 曾青 雌黄 雄黄 磁石(各四两) 金牙(二两半)
上六味,各捣,绢下筛,其丹砂、雌黄、雄黄三味,以 醋浸之,曾青好酒于铜器中渍,纸密封讫,日中曝百日,经夏急五日,亦得无日,以火暖之。然后各研,令如细粉,以醋拌,使干湿得所,纳土釜中,以六一泥固济,勿令泄气。干后安铁环施脚高一尺五寸置釜上,以渐放火,初放火取熟两秤,炭各长四寸置釜上,待三分二分尽,即益。如此三度尽用熟火,然后用益生炭其过三上熟火以外,皆须加火渐多,及至一伏时,其火已欲近釜,即便满,就釜下益炭,经两度即罢,火尽极冷,然后出之,其药精飞化凝着釜上五色者上,三色者次,一色者下。虽无五色,但色光明皎洁如雪最佳。若飞上不尽,更令与火如前,以雄鸡翼扫取,或多或少不定,研如枣膏,丸如黍粒。治偏风、大风、恶疾、癫痫、疠节鬼打等最良。服法,平旦空腹一丸为度。其疟病积久,百方不瘥。又加心腹胀满上气,身面脚等并肿垂死者,服一丸,吐即瘥,亦有不吐瘥者,若不吐复不瘥者更服一丸半。仍不瘥者后日增半丸,渐服无有不瘥。气亦定,当吐出青黄白物,其因疟两胁下有癖块者,亦当清除。若心腹不胀满者,可与一丸,日日加之,以知为度,不必专须吐,亦可一丸即瘥。勿并与服,亦可三日一服,皆须以意斟酌量得其宜。或腹内有水即下者勿怪。若患疟日近,精神健,亦可斟酌病患药性,并与两丸作一丸顿服之,皆至午后食,勿使冷,勿使热,豉浆粥任意食之。若病疟盗汗虚弱者,日服一丸,至三日吐即止。若患疟不汗,气复不流,脚冷者,服一丸。至三日若不汗,气复,脚即暖有润汗,不至三日吐即止。若患疟无颜色者,服药后三日即有颜色。亦有须吐瘥者,亦有服少许而瘥者,亦有杀药强人服三四丸,始觉药行者,凡人禀性不同,不可一概与之。但作黍米大服之为始渐加以知为度,药力验壮,勿并多服,特慎油面鱼肉蒜,当清净服之。若有患久不瘥在床,羸瘦并腹胀满及肿,或下痢者多死,但与药救之,十人中或瘥三四人也,瘕症积聚,服一刀圭,以浆水送下。诸卒死中恶客忤霍乱腹满体带五尸疰恶风疰忤大病相易死亡灭门,狂癫鬼话,已死气绝,心上微暖者,扶起其头,以物撬开口,不可开凿去两齿,以浆饮送药,药下即活,诸久病者,日服一刀圭,覆令汗,汗出即愈。不愈者,不过再服,亦有不汗而瘥,复有不汗不愈者,服如上法加半刀圭以瘥为度。常以绛囊带九刀圭散,男左女右,小儿系头上,辟瘴毒恶时气、射工。小儿患,可以苦酒和之,涂方寸纸上着儿心腹上,令药在上治之。亦有已死者,冬二日夏一日,与此药服,服得下药便活,若不得入腹不活。加金牙磁石者,服至五服,内必令人吐逆下利。过此即自定其药如小豆大为始,从此渐小,不得更大,大风恶癞可二十服。偏风 节,诸恶风癫病等亦可二十服。自余诸恶病者皆止一二服,量人轻重弱强不得多与。若欲解杀药但烂煮,食肥猪肉,服此药后,小应头痛身热一二日来,大不能得食味,后自渐得气味,五日后便能食。若贪食过多者宜节之。若服药下闷乱,可煮木防己汤服之,即定。凡言刀圭者以六粟为一刀圭,一说云三小豆为一刀圭。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作土釜法
属性:其法取两个瓦盆,以甘土涂其内令极干,其状大小,随药多少。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作六一泥法
属性:赤石脂 牡蛎 滑石 石 黄矾 卤土 蚯蚓屎(各二两)
上取 酢以足为度,若无卤土以盐代之。先作甘泥土,以泥各别裹前黄矾等五种作团之,勿令泄气,以火烧周。
三日最好,一日亦得。出火破团取药,各捣碎,绢筛,然后与蚯蚓屎、卤土等分以酢和之如稠粥,即得好酢。可用二分酢一分水和用,取前瓦盆以此泥涂之。曾青如蚯蚓屎如黄连佳,世少此者,好昆仑碌亦得瘥病,丹砂亦鲜,粟砂亦得。旧不用磁石凡雄黄皆以油煎,九日九夜备乃可入丹,不尔有毒,慎勿生用。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仓公散
属性:治卒鬼击鬼痱鬼刺心腹痛如刺,下血便死,不知人,及卧魇啮,脚踵不觉者,诸恶毒瓦斯病方(北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方故名)。
特生 石 皂荚 雄黄 藜芦(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取如大豆许,纳管中,吹入病患鼻,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更吹之,以得嚏为度,此药起死回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小金牙散
属性:治南方瘴疠疫气脚弱风邪鬼疰方。
金牙(五分) 雄黄 萆 黄芩 蜀椒 由跋 桂心 莽草 天雄 朱砂 麝香 乌头(各二分) 牛黄(一分) 蜈蚣(一枚六寸者) 细辛 葳蕤 犀角 干姜(各三分) 黄连(四分)
囊盛带,男左女右一寸匕,省病问孝,不避夜行,涂人中,晨昏雾露亦涂之。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大金牙散
属性:治一切蛊毒百疰不祥医所不治方。
金牙 鹳骨 石膏(各八分) 斑蝥(七分) 活草子 胡燕屎 白术 雷丸 龙牙(各六分) 铜镜鼻 栀子仁 干漆 龟甲 鳖甲 鬼督邮 桃白皮 大黄(各四分) 桂心 芍药徐长卿 羚羊角 射干 升麻 鸢尾 马目毒公 蜂房 细辛 干姜 芒硝 由跋 犀角甘草 野狼毒 蜣螂 龙胆 野狼牙 雄黄 真珠(各三分) 芫花 莽草 射罔 乌梅(各二分)蛇蜕皮(一二十枚)
上五十味治,下筛,服一刀圭,稍加至二刀圭,带之辟百邪,治九十九种疰(一有麝香无)
属性:(凡七类)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胆腑脉论第一
属性:(论一首)
论曰∶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难经》云胆者清净之腑。《甲乙》云中精之腑。)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二合(《难经》作三合)。能怒能喜,能刚能柔,目下窠大,其胆乃横。凡脑、胆、髓、骨、脉、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若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甲乙》作神)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善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趾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若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趾本节后一寸是。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见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刺阳陵泉。若善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故曰呕胆,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也。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肝前受病移于胆,肝咳不已则呕胆汁。
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甲乙》云梦斗讼自刳。)
肝应筋。爪浓色黄者胆浓;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软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败者胆结。
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发于玄水,其根在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方见治水篇中。)
胆有病则眉为之倾,病患眉系倾者七日死。
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面微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 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盛者,则人迎大一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胆虚实第二
属性:(脉二首 方九首 灸法二首)
胆实热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半夏汤
属性: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方。
半夏 宿姜(各三两) 黄芩(一两) 生地黄(五两) 远志 茯苓(各二两) 秫米(一升) 酸枣仁(五合)
上八味 咀,以千里长流水五斗煮秫米,令蟹目沸扬之千余遍,澄清,取九升煮药,取三升半分三服。(《集验方》治虚烦闷不得眠,无地黄、远志,有麦门冬、桂心各三两,甘草、人参各二两。)
胆虚寒
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趾不能摇 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 ,名曰胆虚寒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温胆汤
属性: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本有茯苓二两、红枣十二枚)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千里流水汤
属性:治虚烦不得眠方。
麦门冬、半夏(各三两) 茯苓(四两) 酸枣仁(二升) 甘草 桂心 黄芩 远志 萆
上十二味 咀,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扬万遍澄清,取一斗煮药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酸枣汤
属性:治虚劳烦搅,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方。
酸枣仁(三升) 人参 桂心 生姜(各二两) 石膏(四两) 茯苓 知母(各三两)甘草(一两半)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枣仁取七升,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治虚劳烦闷不得眠方∶
大枣(二七枚) 葱白(七茎)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栀子汤
属性:治大下后虚劳不得眠,剧者颠倒懊恼欲死方。(仲景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汤主之。)
大栀子(十四枚) 豉(七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纳豉更煮三沸,去滓。每服一升,安者勿更服。若上气呕逆,加橘皮二两,亦可加生姜二两。
治烦闷不得眠方∶ 枸杞白皮、生地黄(各五两) 麦门冬 甘草 前胡(各五两) 茯苓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七合,分四服。
治虚劳不得眠方∶
酸枣仁 榆叶(等分)
上二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
又方 干姜四两为末,汤和顿服,覆取汗愈。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篇名>灸法
属性:胆实热灸浊浴,随年壮,穴在挟胆俞旁相行去五寸。
胆虚灸三阴交各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一夫。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咽门论第三
属性:(论一首)
论曰∶夫咽门者,应五脏六腑往来神气阴阳通塞之道也。喉咙包囊舌者,并津液调五味之气本也,不可不研乎。咽门者,肝胆之候也,主通五脏六腑津液神气应十二时。若脏热则咽门闭而气塞,若腑寒则咽门破而声嘶,母姜酒主之。(方见六卷喉病门。)热则通之,寒则补之,若寒热调和,病不生矣。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髓虚实第四
属性:(论一首,方二首)
论曰∶髓虚者,脑痛不安,实者勇悍。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病从髓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篇名>羌活补髓丸
属性:治髓虚脑痛不安胆腑中寒方。
羌活 川芎 当归(各三两) 桂心(二两) 人参(四两) 枣肉(研如脂) 羊髓 酥(各一升) 牛髓 大麻仁(各二升熬研如脂)
上十味先捣五种干药为末,下枣膏,麻仁又捣,相濡为一家,下二髓并酥,纳铜钵中,重汤煎取为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稍加至四十丸。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篇名>柴胡发泄汤
属性:治体实勇悍惊热主肝热方。
柴胡 升麻 黄芩 细辛 枳实 栀子仁 芒硝(各三两) 淡竹叶 生地黄(各一升)泽泻(四两)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硝,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属性:(方十九首)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巴戟天酒
属性: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方。
巴戟天 牛膝(各三升) 枸杞根白皮 麦门冬 地黄 防风(各二斤)
上六味并生用,如无生者用干者,亦得 咀,以酒一石四斗浸七日,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续,勿至醉吐,慎生冷,猪、鱼、油、蒜。春七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先患冷者,加干姜、桂心各一斤。好忘加远志一斤,大虚劳加五味子,苁蓉各一斤。阴下湿加五加根皮一斤。有石斛加一斤佳。
每加药一斤,即加酒七升。此酒每年九月中旬即合,十月上旬即服。设服余药,以此酒下之
又方 巴戟天 生牛膝(各三斤)
上二味 咀,以酒五斗淹浸,服如前法。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五加酒
属性:治虚劳不足方。
五加皮 枸杞根白皮(各一斗)
上二味 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禁如药法,倍日将息。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天门冬大煎
属性:治男子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伤中六极。一气极则多寒痹腹痛,喘息惊恐头痛。二肺极则寒痹腰痛,心下坚有积聚,小便不利,手足不仁。三脉极则颜色苦青逆意,喜恍惚失气,状似悲泣之后。苦舌强咽喉干,寒热恶风不可动,不嗜食,苦眩喜怒妄言。四筋极则拘挛小腹坚胀,心痛膝寒冷,四肢骨节皆疼痛。五骨极则肢节厥逆,黄胆消渴,痈疽妄发,重病浮肿如水病状。六肉极则发疰如得击,不复言,甚者至死复生,众医所不能治。此皆六极七伤所致,非独房室之为也。
忧恚积,思喜怒悲欢,复随风湿结气,咳时呕吐食已变,大小便不利,时泄利重下,溺血上气吐下,乍寒乍热,卧不安席,小便赤黄,时时恶梦,梦与死人共饮食,入冢神室魂飞魄散。
筋极则伤肝,伤肝则腰背相引难可俯仰。气极则伤肺,伤肺则小便有血,目不明。髓极则阴痿不起,住而不交。骨极则伤肾,伤肾则短气不可久立,阴疼恶寒,甚者卵缩阴下生疮湿痒,手搔不欲住汁出,此皆为肾病,甚者多遭风毒,四肢顽痹,手足浮肿,名曰脚弱,一名香港脚,医所不治,此悉主之方。
天门冬 生地黄(切,各三斗半 捣压尽取汁) 白蜜(三升,炼) 酥(三升,炼) 枸杞根(切,三斗,洗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一斗三升澄清) 獐骨(一具,捣碎。以水一石煮取五斗澄清)
上六味并大斗铜器中,微火先煎门冬,地黄减半乃合,煎取大斗二斗,下后件散药,煎取一斗,纳铜器,重釜煎令隐掌,可丸如梧子大。平旦空腹酒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五十丸。
慎茯苓 桂心 白术 葳蕤 五加皮 菖蒲 远志 泽泻 薯蓣 柏子仁 人参 石斛牛膝 杜仲 覆盆子 细辛 独活 枳实 川芎 大豆黄卷 黄 肉苁蓉 续断 狗脊胡麻子 萆 白芷 橘皮 茯神 巴戟天 石南(各二两) 阿胶(十两) 甘草(六两)蜀椒薏苡仁(各一升) 大枣(一百枚,煮作膏) 鹿角胶(五两) 蔓荆子(三两)
上三十八味治,下筛,纳煎中有牛髓、鹿髓各加三升尤佳。小便涩去柏子仁,加秦艽二两,干地黄六两。阴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两。头风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风各二两。小便利阴气弱,去细辛防风,加山茱萸二两。腹中冷去防风加干姜二两。无他疾根据方修合。凡此煎,九月下旬采药,立冬日合服,至五月上旬止,若十二月腊日合者,经夏至至七月下旬止。若停留经夏不坏,当于舍北阴处入地深六尺填沙置药中,上加沙覆之则经夏不损也。女人先患热者得服,患冷者勿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填骨万金煎
属性:治内劳少气,寒疝里急,腹中喘逆,腰脊痛方。
生地(三十斤取汁) 肉苁蓉 甘草 阿胶(各一斤) 麦门冬 干地黄(各三斤) 干姜桑白皮 茯牛髓(三斤) 白蜜(十斤) 清酒(四斗) 麻子仁(三升) 大枣(一百五十枚) 当归(十四两)干漆(二十
上二十三味,先以清酒二斗六升,纳桑根白皮、麻子仁、枣、胶为刻识之。又加酒一斗四升大瓮盛饮,吞如弹丸一枚,日三。若夏月暑热煮煎转味,可以蜜与地黄汁和诸药成丸如梧子,服十五丸,不知稍加至三十丸。
又方 治男子风虚劳损兼时气方。
甘草(一斤) 石斛 防风 苁蓉 山茱萸 茯苓 人参 薯蓣(各四两) 桂心 牛膝五味子 菟丝子 巴戟天 川芎(各三两并为末) 生地骨皮 生地黄汁(各一升) 丹参(二两) 生麦门冬汁 牛髓 白蜜(各三升) 生姜汁(一升) 胡麻(二升,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去滓)
上二十二味先煮地黄、地骨皮、胡麻汁减半,纳牛髓、蜜、姜、门冬等汁,微火煎,余八升下诸药散和,令调,纳铜器中汤上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加至五十丸。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小鹿骨煎
属性:(一云獐骨) 治一切虚羸皆服之方。
鹿骨(一具,碎) 枸杞根(切,二升)
上二味各以水一斗,别器各煎汁五升,去滓澄清,乃合一器同煎,取五升,日二服尽,好将慎,皆用大斗。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地黄小煎
属性:治五劳七伤羸瘦干削方。
干地黄(末,一升) 胡麻油(半升) 蜜(二升) 猪脂(一斤)
上四味铜器中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二,稍加至十丸。久久常服,大有所益,瘦黑者肥充。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陆抗膏
属性:治虚冷枯瘦身无精光虚损诸不足方。
牛髓 羊脂(各二升) 酥(《经心录》用猪脂) 生姜汁 白蜜(各三升)
上五味先煎酥令熟,次纳姜汁,次纳蜜,次纳羊脂、牛髓,后微火煎三上三下,令姜汁水气尽即膏成,搅令凝止,温酒服,随人能否,不限多少,令人肥健发热也。(《经心录》云治百病劳虚风湿补益神效。男女通可服之良)。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枸杞煎
属性:补虚羸,久服轻身不老神验方。
九月十日取生湿枸杞子一升、清酒六升,煮五六沸取出熟研,滤取汁。令其子极净曝令干,捣末,和前汁微火煎,令可丸,酒服二方寸匕,日二,加至三匕,亦可丸,服三十丸。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夏姬杏仁煎方
属性:(《太上肘后王经方》名杏金丹)∶
杏仁三升纳汤中,去皮尖双仁,熟捣,盆中水研,取七八升汁,以铁釜置 火上,取羊脂四斤就釜内磨消,纳杏仁汁温之四五日,色如金状,饵如弹子,日三服,百日肥白,易容人不
又方 杏仁去皮尖熬黄捣,服如梧子,日三。治枯瘦令人润泽无所禁。咳逆上气喉中百病,心下烦不得咽物者,得茯苓、款冬、紫菀并力大良。其药生热熟冷,喉中如有息肉者亦服之。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桃仁煎方
属性:桃仁 蜜(各一斤) 酥(半斤) 胡麻(一升,末) 牛乳(五升) 地黄(十斤,取汁)
上六味合煎如饧,旋服之。
治五劳七伤方∶
白羊头蹄(一具,净,治以草火烧令黄赤,以净绵急塞鼻及脑孔) 胡椒 荜茇 干姜(各一两) 葱白(一升) 豉(三升)
上七味先以水煮头及蹄半熟,即纳药煮令极烂去药,冷暖任性食之∶日一具,七日凡七具。忌生冷,酢滑,五辛。陈臭等物
治虚劳补方∶
羊肚(一具,切) 白术(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斗煮取六升,每服二升,日三为度。
又方 豉(一升,蒸三遍) 薤白(一斤,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小取汗。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篇名>膏煎
属性:治虚羸瘦方。
不中水猪肪煎取一升,纳葱白一握,煎令黄,出纳盆中,平旦空腹服讫,暖覆卧至晡时,食白粥,粥不得稀,过三日服补方如下。
羊肝(一具) 羊脊膂肉(一条) 曲末(半斤) 枸杞根(十斤)
上四味以水三斗煮枸杞,取一斗去滓,细切肝等纳汁中,着葱豉盐如羹法合煎,看如稠糖即好,食之七日,禁如药法。
补虚方∶
猪肚(一具) 人参(五两) 蜀椒(一两) 干姜(三两半) 葱白(七两) 白粱米(半升,《翼》用粳米)
上六味, 咀,诸药令相得,和米纳肚中缝合,勿令泄气,取水四斗半,缓火煮烂,空腹食之大佳,兼下少饭。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吐血第六
属性:(论二首 方二十九首 针灸法十五首)
论曰∶禀丘云∶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闷便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伤胃者,因饮食大饱之后,胃中冷则不能消化,不腹绞痛出清液,得年少时茹二味中但自 然,心中不闷者辄自愈。假令烦躁心中闷乱,纷纷呕吐,颠倒不安,医工又以黄土汤,阿胶散,益加闷乱卒致不济,如此闷者,当急吐之。
急吐方
瓜蒂(三分) 杜蘅 人参(各一分)
上三味治,下筛,服一钱匕,或无水浆,但得下即可。羸人小减之,吐去青黄或吐血一二升无苦。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黄土汤
属性:治吐血方。
伏龙肝(鸡子大,二枚) 桂心 干姜 当归 芍药 白芷 甘草 阿胶 芎 (各一两) 生地黄(二两) 细辛(半两) 吴茱萸(二升)
上十二味 咀,以酒七升、水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纳胶,煮取三升,分三服。
亦治血衄。
又方 治卒吐血及衄血方。
伏龙肝(半升) 甘草 干姜(仲景作地黄) 白术 阿胶 黄芩(各三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胶,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生地黄汤
属性: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痛方。
生地黄(一斤) 大枣(五十枚) 阿胶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坚中汤
属性: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方。
糖(三斤) 芍药 半夏 生姜 甘草(各三两) 桂心(二两) 大枣(五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翼方》无甘草、桂心,有生地黄)
治噫止唾血方∶
石膏(四两) 浓朴(三两) 麻黄 生姜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二两) 小麦(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去沫澄取七升,纳药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治吐血胸中塞痛方∶
芍药 干姜 茯苓 桂心 当归 大黄 芒硝(各三两) 阿胶 甘草 人参(各二两)麻黄(一两) 干地黄(四两) 虻虫 水蛭(各八十枚) 大枣(二十枚) 桃仁(一百枚)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柏叶汤
属性: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方。
干姜 阿胶 柏叶(各二两) 艾(一把)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纳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顿服。(仲景不用阿胶,《短剧》、《肘后》俱不用柏叶)
治吐血酒客温疫中热毒干呕心烦方∶
蒲黄 犀角 栝蒌根 甘草(各二两) 葛根 桑寄生(各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泽兰汤
属性:治伤中里急,胸胁挛痛欲呕血,时寒时热,小便赤黄,此皆伤于房劳故也。
泽兰 糖(各一斤) 桂心 桑根白皮 人参(各二两) 远志(二两) 生姜(五两)麻仁(一升)
上八味 咀,以醇酒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去滓,纳糖,食前服一升,日三夜一,勿劳动。
治忽吐血一二口,或者心衄,或者内崩方∶
蛴螬(五枚) 牛膝(生) 王不留行 牡丹 麦门冬(各二两) 萆 芍药 干地黄(各四两) 续断 阿胶(各三两)
上十味 咀,以生地黄汁五升、赤马通汁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更合数剂,取瘥止。
又方 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
又方 烧乱发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集验》云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亦治小便出血者。)
治虚劳吐血方∶
生地黄肥者五升捣,以酒一升煮沸三上三下,去滓顿服。
又方 凡吐血服桂心末方寸匕,日夜可二十服。(《肘后》亦云疗下血。)
又方 生地黄五斤绞取汁,微火煎三沸,投白蜜一斤,又煎取三升,每服半升,日三。主胸痛,百病久服佳。
又方 柏叶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生地黄汁(半升) 川大黄末(一方寸匕)
上二味先温地黄汁一沸,次纳大黄搅和,空腹顿服,日三瘥。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犀角地黄汤
属性: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大便黑、面黄,消瘀血方。
犀角(一两) 生地黄(八两) 芍药(三两) 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根据方不须有所增加。
治五脏热结吐血、衄血方∶
伏龙肝(鸡子大一枚) 生竹茹(一升) 芍药 当归 黄芩 芎 甘草(各二两) 生地黄(一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先煮竹茹,减三升,下诸药取二升,分三服。(《翼方》有桂心。)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当归汤
属性:治衄血吐血方。
当归 干姜 芍药 阿胶(各二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并主之方∶
艾叶 竹茹(各一升) 阿胶(如手掌大) 干姜(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马通汁半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新马屎与少水和绞取汁服。
(一方不用竹茹,加干姜作七两。
治虚劳崩中吐血,下血,上气短,气欲绝,面黑如漆方∶
黄 芍药 芎 甘草(各四两) 生姜(一斤)
上五味 咀,以酒五升浸一宿,明旦更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下阴中毒如汤沃雪,凡夏月不得宿浸药。酒客劳热发痔下血谷道热者,去生姜用生地黄代之,凡进三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竹茹汤
属性:治吐血,衄血,大小便下血方。
竹茹(二升) 甘草 川芎 黄芩 当归(各六分) 芍药 白术 人参 桂心(各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九孔出血方∶
捣荆叶汁,酒服二合。(一本作荆芥。)
治吐血蛊毒痔血,女子腰腹痛,大便后出清血者方∶
取东向 荷根捣绞取汁二升,顿服立瘥。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赤小豆散
属性:诸下血先见血后见便为远血,宜服黄土汤(方见本门七味仲景方是)。先见便后见血,宜服赤小豆散方。
赤豆(三升,熬令折) 当归(三两)
上二味治,下筛,每服方寸匕,日三。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干地黄丸
属性:治虚劳,胸腹烦满疼痛瘀血往来,脏虚不受谷,气逆不得食,补中
干地黄(三两) 当归 干姜 麦门冬 甘草 黄芩(各二两) 浓朴 干漆 枳实 防风 虫(各五十枚)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稍加。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麦门冬汤
属性:治凡下血虚极方。
麦门冬 白术(各四两) 甘草(一两) 牡蛎 芍药 阿胶(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吐血第六
<篇名>针灸法
属性:胸中瘀血 满,胁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三里主之。呕血肩胁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肾痛,不容主之。心膈下呕血,上脘主之,唾血振寒咽干,太渊主之。呕血,大陵及 门主之。呕血上气,神门主之。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虚劳吐血,灸胃脘三百壮,亦主劳呕逆吐血少食多饱多唾(一作多睡)。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不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吐血呕逆,灸手心主五十壮(《千金翼》云大陵是)。凡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衄,灸上星五十壮,入发际一寸是。大便下血。
灸第二十椎,随年壮。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
<篇名>万病丸散第七
属性:(论二首 方十三首)
论曰∶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备不虞,仓促之际应手皆得,故有万病方焉。余以此方散在群典,乃令学人难用,讨寻遂鸠撮要妙以为斯品,庶使造次可得好事,君子安不忘危,无事之暇,可预和合,以备 瘵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芫花散
属性:治一切风冷痰饮症癖 疟,万医所不治者皆治之。一各登仙酒。一各三建散。(《翼方》)名大排风散)
芫花 桔梗 紫菀 大戟 王不留行 乌头 附子 天雄 白术 五加皮 荛花 野狼毒莽草(俗名鱼药,又名鼠药) 栾荆,栝蒌根 踯躅 麻黄 白芷 荆芥 茵芋(各十分) 车前子 石斛 人参 石南 石长生(各七分) 蛇床子 萆 牛膝 狗脊 菟丝子 苁蓉秦艽(各五分) 藜芦 薯蓣 薏苡仁 巴戟天 细辛 当归 川芎 干地黄 食茱萸 杜仲浓朴 黄 山茱萸 干姜 芍药 桂心 黄芩 吴茱萸 防己 远志 蜀椒 独活 五味子牡丹 橘皮 通草 柴胡 柏子仁 本 菖蒲 茯苓 续断(各二分)
上六十四味(《翼方》无白术、食茱萸,有麻花、半夏、赤车使者、高良姜,紫葳)并不治不择不炙不熬,但振去尘土,捣以粗罗下之,即与服。)凡是猪,鸡、五辛、生冷、酢滑任意食之,无所忌。惟诸豆皆杀药不得食。
药散(三两) 细曲(末二升) 糯米(三升) 真酒(五升)
先以三大斗水煮米作粥,须极熟。冬月扬去火气。春月稍凉,夏月扬绝火气令极冷。秋稍温。次下曲末,搦使和柔相得,重下药末,搦使突突然好熟,乃下真酒重搦使散,盛不津器中,以净杖搅散,经宿即饮,直以布盖,不须密封。凡服药平旦空心服之,以知为度。微觉发动流入四肢,头面习习然为定。勿更加之,如法服之。常常内消,非理加增,必大吐利,服散者,细下筛服一方寸匕,和水酒浆饮,无知稍增,以知为度,服丸者,细下筛,蜜丸如梧子,每服七丸,但此药或丸或散皆可,惟不得作汤。若欲得补不令吐泻,但取内消,大益胜于五石,兼治诸病功效一等,然作酒服佳于丸散,美而易服,流行迅疾,若有患人抱病多时,积 宿食大块,久气症瘕积聚,一切痼结者,即须一两度增,令吐下泄去恶物尽后,少服内消便为补益。凡服药填勿早食,早食触药必当大吐、吐亦无损,须臾还定。但令人咽喉痛,三两日后始瘥,服者宜知之。平旦服药至午时待药势定,宜先食冷饭菹饮冷浆水,及午后药势一定,任意热食无忌。若药势未定,不得强起行,行即晕闷旋倒,眼花暗然迷绝,此是逐风所致,不须疑怪。风尽之后,纵令多服更佳,不然闷时但坐但卧须臾醒,然不异于常。若其定后,任意所之若必便旋,当策杖如厕,少觉烦乱即须坐定,坐定即醒,醒乃可行。病在膈上,久冷痰 积聚,症结疝瘕,宿食坚块,咳逆上气等一切痼结重病,终日吐唾,逆气上冲胸喉、此皆胃口积冷所致,三焦肠间宿冷以成诸疾。如此例盒饭吐却此等恶物,轻者一度下,转药令吐却。若重者三五度下之令尽,其吐状法,初吐冷气沫,次吐酢水,须臾吐黄汁大浓,甚苦似牛涎。病若更多者,当吐出紫痰,似紫草汁,非常齿 ,有此者例入死道,不久定死。若有疰者吐血,陈久黑血,新者鲜血,吐罢永瘥不发。下此吐药,当吐时大闷,须臾自定,即不虚 得冷冻饮料食已,耳不虚聋,手足不痹,若胃口有前件等病势久成者,正当吐时,有一块物塞胸喉,吐复不出,咽复不入,当有异种大闷,更加一二合药酒,重投药下,少时即当吐出块物如拳大,真似 鸡子黄着地,以刀斫碎,重者十块,轻者三五枚。凡人有上件等病,若服药时不吐却者,当时虽得渐损,一二年后还发,为此故须下吐药。欲服取吐者,当以春三月服之,春宜吐故也。凡膈上冷,小腹满,肠鸣,膀胱有气冷,利多者,须加利药于此酒内服之便去恶物。利法,出泔淀如清水、如黄汁、如青泥,轻者一两度下利药,得利以尽病源,重者五度下利药,令使频,得大利以尽病根。利法,旦起服药,比至晡时可得两三行,即断后服。凡长病患,瘦弱虚损,老人贵人,此等人但令少服,积日渐渐加增,令多内消瘥。除久病不加吐利也。药若伤多,吐利困极不止者,水服生大豆末方寸匕,即定,及蓝叶、乌豆叶嚼以咽之,登时即定。此据大困时用之,小困时不须也。凡在世人有虚损阳衰,消瘦骨立者服之非常补益。旬月之间肌肤充悦,颜色光泽,髓溢精满,少壮一等,凡众万病皆除之。治一切风病疠节风,二十两和酒五斗,贼风、热风、大风,上同。偏风、痹腿风、瘫缓风,十二两和酒三斗。此七种并带热,须加冷药押使常数便利。贼风掣 ,八两和酒二斗。湿风周痹,上同腰脚挛痛,十二两和酒三斗,筋节挛急,八两和酒二斗,重病后汗不流,初觉三服,一服一盏,年久服一升。食热食如锥刀刺者,八两和酒二斗。口 面戾一眼不合者,初得,四两和酒一斗,年久,十二两和酒三斗。头面风似虫行,又似毛发在面上者,八两和酒二斗。起即头旋良久始定者,四两和酒一斗。心闷呕逆,项强者,风在心脏,欲风欲雨,便即先发者,八两和酒二斗。因疮得风口强脊脉急者,五服即定,一服一盏。治一切冷病积冷 瘦者,四两和酒一斗,强者六两和酒一斗半。痰饮疝瘕,上同。宿食呕吐,四两和酒一斗。症瘕肠鸣噫,八两和酒二斗。久疰及久劳上同, 痔块坚,冷嗽上气,二十两和酒五斗。奔豚冷气,六两和酒一斗半。噎及冷痢上同。卒中恶注,忤心腹胀气急欲死者,三服定,一服一盏。大吐出鲜血瘴气上同。蛊毒,五服定,一服一盏。温疟、 疟并上同,五服永瘥。治妇人诸风、诸病等,并根据前件带下十二两和酒三斗。崩中,六两和酒一斗半。月闭不通及冷病不产并上同。断绪不产,八两和酒二斗。月水前后不调,乍多乍少,亦令人绝产,四两和酒一斗。产后风冷,不产,六两和酒二斗;若重者,八两和酒二斗;甚者十六两和酒三斗;大重者,子宫下垂,十六两和酒四斗。
论曰∶远览前古莫睹此方,有高人李孝隆者,自云隋初受之于定州山僧惠通道人,此后用之大有效验,秘而不传。但得其药,其方不可得而闻。始吾得之于静智道人,将三纪于兹矣。时俗名医未之许也。然比行之极有神验。其用药殊不伦次,将服节度大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方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关感,智不能知,亦犹龙吟云起,虎啸风生,此其不知所以然而然,虽圣人莫之辨也。故述之篇末以贻后世好学君子详之,非止救物兼深,亦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耆婆万病丸
属性:治七种痞块,五种癫病。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时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 痹,并风入头眼暗漠漠,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眠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脏滞气,积聚不消,壅闭不通,心腹胀满,及连胸背鼓气坚结流入四肢,或复叉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五种下痢疳虫寸白诸虫,上下冷热,久积痰饮,令人多睡,消瘦无力,荫入骨髓便成滞,患身体气肿,饮食呕逆,腰脚酸痛,四肢沉重,行立不能久,妇人因产冷入子脏,脏中不净,或闭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滞出流不尽,时时疼痛为患,或因此断产,并小儿赤白下痢,及胡臭、耳聋、鼻塞等病。此药以三丸为一剂,服药不过三剂,万病悉除,说无穷尽,故称万病丸。
牛黄 麝香 犀角 桑白皮 茯苓 干姜 桂心 当归 川芎 芍药 甘遂 黄芩 蜀椒细辛 桔梗 巴豆 前胡 紫菀 蒲黄 葶苈 防风 人参 朱砂 雄黄 黄连 大戟禹
上三十一味(崔氏无黄芩、桑白皮、桔梗、防风为二十七味),并令精细,牛黄、麝香、犀角、朱砂、雄黄、禹余粮、巴豆别研,余者合捣,重绢下筛,以白蜜和,更捣三千杵,密封之,破除日,平旦空腹酒服三丸,如梧子大,取微下三升恶水为良。若卒暴病,不拘平旦早晚皆可服,但以吐利为度。若不吐利,更加一丸,或至三丸、五丸,须吐利为度,不得限以丸数。病强药少即不吐利,更非他故。若其发迟以热饮汁投之。若吐利不止即以酢饭两三口止之。服药忌陈臭生冷酢滑粘食,大蒜、猪鸡鱼狗马驴肉、白酒、行房,七日外始得。一日服,二日补之,得食新米,韭菜汁作羹粥 饮食之三四顿大良,亦不得全饱。产妇勿服。吐利以后,常须闭口少语,于无风处温床暖室将息。若旅行卒暴,无饮,以小便送之为佳,若一岁以下小儿有疾者,令乳母服两小豆,亦以吐利为度。近病及卒病皆用,多积久病即少服,常取微溏利为度。卒病欲死,服三丸如小豆,取吐利即瘥。卒得中恶噤,服二丸如小豆,暖水一合灌口令下,微利即瘥。
诸有痰饮者,服三丸如小豆。
五疰鬼刺客忤,服二丸如小豆,不瘥,间日更服三丸。
男女邪病,歌哭无时,腹大如妊娠,服二丸如小豆,日三夜一,间食服之。
大痢,服一丸如小豆,日三。
猫鬼病,服三丸如小豆,未瘥更服。
蛊毒吐血,腹痛如刺,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疟病未发前,服一丸如小豆,不瘥,后日更服。
冷癖,服三丸如小豆,日三,皆间食服之常令微溏利。
宿食不消,服二丸如小豆,取利。
症瘕积聚,服二丸如小豆,即瘥。
水病,服三丸如小豆,日三,皆间食服之,以利瘥止。
拘急心腹胀满心痛,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上气喘逆,胸满不得卧,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疳湿,以一丸如杏仁大,和酢二合灌下部,亦服二丸如小豆。
鼻衄,服二丸如小豆,日三,皆间食服之,瘥止,人弱隔日服之。
头痛恶寒,服二丸如小豆,日三,覆取汗。
伤寒时行,服二丸如小豆,日三,间食服之。
小便不通,服二丸如小豆,不瘥,明日更服。
大便不通,服二丸如小豆,又纳一丸下部中即通。
耳聋 耳,以绵裹一丸如小枣核大,塞之瘥。
痈肿、疔肿、破肿,纳一丸如麻子大,日一敷,其根自出,瘥。凡疔肿血出,以猪脂和敷。有孔,纳孔中,瘥止。
胸背腰胁肿,以酢和敷肿上,日一易,又服二丸如小豆。
癞疮,先以酢泔洗后,取药和猪脂敷之。 疮有孔,以一丸如小豆,纳孔中,兼和猪脂敷之。
痔疮,取药涂绵箸上,纳孔中,日别易,瘥止。
瘰 ,以酢和敷上瘥。
恶刺,以一丸纳疮孔中,即瘥。
诸冷疮积年不瘥者,以酢和涂疮上,作饼贴之瘥。
疮癣,先以布揩汁出后,取酢和敷上,日别一易,立瘥。
蝎螫,以少许敷螫处。
蜂螫,以少许敷螫处。
蝮蛇螯,取少许纳螯处,若毒入腹,心闷欲绝者,服三丸如小豆。
妇人诸疾,胞衣不下,服二丸如小豆,取吐利即出。
小儿客忤,服二丸如米粒,和乳汁敷乳头令嗍之。
小儿惊痫,服二丸如米粒,涂乳头,令嗍之随儿大小量与。
小儿乳不消,心腹胀满,服二丸如米粒,涂乳头,令嗍之,不瘥更服。
治一切蛊毒妖邪鬼疰,有进有退,积聚坚结,心痛如咬不得坐卧,及时行恶气温病,风热瘴气相染灭门,或时热如 疟,咽肿塞不下饮食,或烦满气短,面目时赤,或目中赤黄,或干呕,或吐逆,或下赤白痢,或热气如云,或欲狂走自杀,或如见鬼,或手足清冷,或热饮冷水而不知足,或使手掇空,或面目痈肿生疮,或耳聋目暗,头项背脊强不得屈伸,或手足卒痒,或百鬼恶疰狐魅走入皮肤,痛无常处方∶
麝香 丹砂 特生 石 马目毒公(即鬼臼) 雄黄(各一两) 巴豆(九十粒) 青野葛(三两,一本不用) 马齿苋(一两,生成起棱者)
上八味为末,别捣巴豆如膏,合捣五千杵,纳蜜,更捣一万杵,丸如小豆大,强者服二丸,弱者一丸。入腹云行四布通彻表里,从头下行,周遍五脏六腑,魂魄静定,情性得安。病在膈上吐,膈下利,或蛇虫诸毒下五色热水,或不吐下,便微渐除瘥。万虫妖精狐狸鬼魅,久痼癖块皆消散。在表汗出,在里直下,忌名其药,故此方无名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仙人玉壶丸方
属性:雄黄 藜芦 丹砂 石 巴豆 八角附子(各二两)
上六味,先捣巴豆三千杵,次纳 石又捣三千杵,次纳藜芦三千杵,次纳附子三千杵,辄治五百杵,纳少蜜恐药飞扬。治药用王相吉日良时,童子斋戒为良,天晴明无云雾,白昼药成封密器中,勿泄气,着清洁处。大人服丸如小豆。欲下病者,宿勿食,平旦服二丸。不知者,以粥暖饮发之,令下。下不止,饮冷水以止之。病在膈上吐,膈下利,或噫气即已。若欲渐渐除及将服消病者,服如麻子大二丸。卒中恶欲死不知人,以酒若汤和二丸,强开口灌喉中。鬼疰病百种不可名,浆水服二丸,日再。男女与鬼交通,歌哭无常,或腹大经绝,状如妊娠,浆水服二丸如胡豆大,日三夜一。又苦酒和,令如饴,每旦敷手间,使心主。心主在手腕后第一约横纹当中指,至暮,又敷足三阴三阳及鼻孔,七日愈。又浆水服麻子大一丸,日三服,三十日止,恶风逆心不得气息,服一丸。腹中如有虫欲钻胁出状,急痛,一止一作,是恶风,服二丸。忧恚气结在胸心,苦连噫及咳,胸中刺痛,服如麻子大三丸,日三。腹痛胀满不食,服二丸。心腹切痛及心中热,服一丸如麻子大,日三服,五日瘥。风疝、寒疝、心疝、弦疝,每发腹中急痛,服二丸。卒上气,气但出不入,并逆气冲喉,胃中暴积聚者,服二丸,日再。 饮痰饮,平旦服一丸。腹中三虫,宿勿食,明旦炙牛羊肉三脔食之,须臾进三丸如胡豆大,日中当下,过日中不下,更进二丸,烂虫必下。卒关格不得大小便欲死,服二丸。卒霍乱心腹痛,烦满吐下,手足逆冷,服二丸。伤寒敕涩,时气热病,温酒服一丸,浓覆取汗,不汗更服。寒热往来,服一丸。疟未发一丸,已发二丸便断。积寒热老痞,服二丸。症坚结痞一丸,日三取愈。下痢重者,一丸取断。食肉不消,腹坚胀,一丸立愈。若淋沥瘦瘠,百节酸痛,服一丸,日三。头卒风肿,以苦酒若膏和,敷之,絮裹之。痈疽痤疖瘰及欲作 ,以苦酒和,敷之。若恶疮不可名 疥疽,以膏若苦酒和,先以盐汤洗疮去痂,拭干敷之。齿痛绵裹塞孔中。鼠 以猪脂和,敷疮,取驳舌狗子舐之。中水毒,服二丸。若已有疮,苦酒和三丸敷之。耳聋脓血汁出及卒聋,以赤谷皮裹二丸纳之。风目赤或痒,视物漠漠,泪出烂 ,蜜解如饴,涂注目 。若为蛊毒所中,吐血,腹内如刺,服一丸如麻子,有加大如胡豆,亦以涂鼻孔中。又以膏和,通涂腹背上。亦可烧之,熏口及鼻。若为蛇蝮诸毒所中,及 犬狂马所咋,苦酒和敷,又水服二丸。妇人产后余疾,及月水不通,往来不时服二丸,日再。妇人胸中苦滞气,气息不利,小腹坚急,绕脐绞痛,浆水服如麻子一丸,稍加之,如小豆大。小儿百病惊痫,痞塞及有热,百日、半岁者,以一丸如黍米大置乳头饮之,一岁以上如麻子一丸,日三,饮送下。小儿大腹,及中热恶毒,食物不化,结成积聚,服一丸。小儿寒热头痛,身热,及吐 ,服一丸如麻子大。小儿羸瘦丁奚,不能食,食不能化,浆水服二丸,日三。又苦酒和,如梧子大敷腹上良。一切万病量之不过,一二丸莫不立效。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张仲景三物备急丸
属性:司空裴秀为散用治心腹卒暴百病方。
大黄 干姜 巴豆(各等分)
上皆须精新。多少随意。先捣大黄、干姜下筛为散,别研巴豆如脂,纳散中合捣千杵,即尔用之为散,亦好用蜜为丸,贮密器中,莫令泄气,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刺痛,口噤气急,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枚,老小量与。扶头起,令得下喉,须臾未醒,更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大理气丸
属性:治万病方。
牛膝 甘草 人参 茯苓 远志 恒山 苦参 丹参 沙参 龙胆 龙骨 牡蒙 半夏杏仁 紫菀 芍药 天雄 附子 葛根 橘皮 巴豆 野狼牙(各二两) 大黄 牡蛎 白术(各三两) 生姜(末五两) 白薇(六分) 元参(七分) 芦(大者一枚)
上二十九味,先捣筛二十七味,令熟,次捣巴豆、杏仁如膏,然后和,使相得,加白蜜更捣五千余杵,丸如梧子大,空腹酒服七丸,日三。疝瘕症结五十日服永瘥。吾常用理气,大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大麝香丸
属性:治鬼疰飞尸病方。
麝香(三分) 石(八分) 牛黄 附子 鬼臼 真珠 莽草 犀角 矾石 细辛 桂心仁(各五十枚) 芫青 地胆(《外台》作蚺蛇胆) 亭长 斑蝥(各七枚)
上二十三味为末,蜜和合,更捣三千杵,丸如小豆大,饮服一丸,日再,渐加至三丸,虫毒所螫,摩之以知为度。若欲入毒疫疠乡死丧病处,及恶鬼冢墓间,盛绛囊中,男左女右,肘后系之,又以少许敷鼻下人中,及卧不魇。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小麝香丸
属性:治同前。
麝香 莽草 犀角 栀子仁(各三分) 雄黄 当归(《外台》不用) 丹砂(各四分)干姜桂心 芍药 细辛(各五分) 附子 乌头(各五枚) 蜈蚣(一枚) 巴豆(五十枚)
上十五味为末,蜜和合,捣千杵,丸如小豆大,服三丸,日三,可加至五丸,一切尸疰痛悉皆主之。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紫葛丸
属性:治绪热不调方。
紫葛 石膏 人参 丹参 紫参 苦参 元参 细辛 齐盐 代赭 苁蓉 巴豆 乌头(各三分) 干姜 桂心 独活(各五分)
上十六味为末,蜜和,更捣万余杵,丸如小豆,服六丸,食前三丸,食后三丸,忌五辛猪鸡鱼蒜,余不在禁限。若觉体中大热各减一丸服之,令人肥悦,好颜色,强阳道,能食,服药后十日得利黄白汁大佳,妇人食前、食后只服二丸。两岁以下小儿服丸如米粒大,令人能饮酒,除百病,药之功能损益备述如下。腹中积聚,心腹满,心下坚,痰饮,宿食,食吐逆,上气,短气,咳嗽,咽喉鸣,黄胆,久疟,面肿,身浮肿,四肢烦重,坐起体重,热病湿下部痒,体疮痒,关格不通,大肠出,热淋,下利,颜色不定,羸瘦无力,弱房少精,精冷,身体斑驳,从高堕下绝伤,堕胎后伤损血,皮肉焦烂,月水不定或后或前,月水断心下闷满,肩膊沉重,小儿百病,之小儿癖气,乳不消,小儿身常壮热,腹内有病。所录诸病,皆紫葛丸治之。若积日服饵未愈,消息准方服之,取瘥止。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太乙神精丹
属性:治客忤霍乱腹痛胀满,尸疰恶气,癫狂鬼语,蛊毒妖魅,温疟,但是一切恶毒无所不治方。
丹砂 曾青 雌黄 雄黄 磁石(各四两) 金牙(二两半)
上六味,各捣,绢下筛,其丹砂、雌黄、雄黄三味,以 醋浸之,曾青好酒于铜器中渍,纸密封讫,日中曝百日,经夏急五日,亦得无日,以火暖之。然后各研,令如细粉,以醋拌,使干湿得所,纳土釜中,以六一泥固济,勿令泄气。干后安铁环施脚高一尺五寸置釜上,以渐放火,初放火取熟两秤,炭各长四寸置釜上,待三分二分尽,即益。如此三度尽用熟火,然后用益生炭其过三上熟火以外,皆须加火渐多,及至一伏时,其火已欲近釜,即便满,就釜下益炭,经两度即罢,火尽极冷,然后出之,其药精飞化凝着釜上五色者上,三色者次,一色者下。虽无五色,但色光明皎洁如雪最佳。若飞上不尽,更令与火如前,以雄鸡翼扫取,或多或少不定,研如枣膏,丸如黍粒。治偏风、大风、恶疾、癫痫、疠节鬼打等最良。服法,平旦空腹一丸为度。其疟病积久,百方不瘥。又加心腹胀满上气,身面脚等并肿垂死者,服一丸,吐即瘥,亦有不吐瘥者,若不吐复不瘥者更服一丸半。仍不瘥者后日增半丸,渐服无有不瘥。气亦定,当吐出青黄白物,其因疟两胁下有癖块者,亦当清除。若心腹不胀满者,可与一丸,日日加之,以知为度,不必专须吐,亦可一丸即瘥。勿并与服,亦可三日一服,皆须以意斟酌量得其宜。或腹内有水即下者勿怪。若患疟日近,精神健,亦可斟酌病患药性,并与两丸作一丸顿服之,皆至午后食,勿使冷,勿使热,豉浆粥任意食之。若病疟盗汗虚弱者,日服一丸,至三日吐即止。若患疟不汗,气复不流,脚冷者,服一丸。至三日若不汗,气复,脚即暖有润汗,不至三日吐即止。若患疟无颜色者,服药后三日即有颜色。亦有须吐瘥者,亦有服少许而瘥者,亦有杀药强人服三四丸,始觉药行者,凡人禀性不同,不可一概与之。但作黍米大服之为始渐加以知为度,药力验壮,勿并多服,特慎油面鱼肉蒜,当清净服之。若有患久不瘥在床,羸瘦并腹胀满及肿,或下痢者多死,但与药救之,十人中或瘥三四人也,瘕症积聚,服一刀圭,以浆水送下。诸卒死中恶客忤霍乱腹满体带五尸疰恶风疰忤大病相易死亡灭门,狂癫鬼话,已死气绝,心上微暖者,扶起其头,以物撬开口,不可开凿去两齿,以浆饮送药,药下即活,诸久病者,日服一刀圭,覆令汗,汗出即愈。不愈者,不过再服,亦有不汗而瘥,复有不汗不愈者,服如上法加半刀圭以瘥为度。常以绛囊带九刀圭散,男左女右,小儿系头上,辟瘴毒恶时气、射工。小儿患,可以苦酒和之,涂方寸纸上着儿心腹上,令药在上治之。亦有已死者,冬二日夏一日,与此药服,服得下药便活,若不得入腹不活。加金牙磁石者,服至五服,内必令人吐逆下利。过此即自定其药如小豆大为始,从此渐小,不得更大,大风恶癞可二十服。偏风 节,诸恶风癫病等亦可二十服。自余诸恶病者皆止一二服,量人轻重弱强不得多与。若欲解杀药但烂煮,食肥猪肉,服此药后,小应头痛身热一二日来,大不能得食味,后自渐得气味,五日后便能食。若贪食过多者宜节之。若服药下闷乱,可煮木防己汤服之,即定。凡言刀圭者以六粟为一刀圭,一说云三小豆为一刀圭。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作土釜法
属性:其法取两个瓦盆,以甘土涂其内令极干,其状大小,随药多少。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作六一泥法
属性:赤石脂 牡蛎 滑石 石 黄矾 卤土 蚯蚓屎(各二两)
上取 酢以足为度,若无卤土以盐代之。先作甘泥土,以泥各别裹前黄矾等五种作团之,勿令泄气,以火烧周。
三日最好,一日亦得。出火破团取药,各捣碎,绢筛,然后与蚯蚓屎、卤土等分以酢和之如稠粥,即得好酢。可用二分酢一分水和用,取前瓦盆以此泥涂之。曾青如蚯蚓屎如黄连佳,世少此者,好昆仑碌亦得瘥病,丹砂亦鲜,粟砂亦得。旧不用磁石凡雄黄皆以油煎,九日九夜备乃可入丹,不尔有毒,慎勿生用。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仓公散
属性:治卒鬼击鬼痱鬼刺心腹痛如刺,下血便死,不知人,及卧魇啮,脚踵不觉者,诸恶毒瓦斯病方(北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方故名)。
特生 石 皂荚 雄黄 藜芦(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取如大豆许,纳管中,吹入病患鼻,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更吹之,以得嚏为度,此药起死回生。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小金牙散
属性:治南方瘴疠疫气脚弱风邪鬼疰方。
金牙(五分) 雄黄 萆 黄芩 蜀椒 由跋 桂心 莽草 天雄 朱砂 麝香 乌头(各二分) 牛黄(一分) 蜈蚣(一枚六寸者) 细辛 葳蕤 犀角 干姜(各三分) 黄连(四分)
囊盛带,男左女右一寸匕,省病问孝,不避夜行,涂人中,晨昏雾露亦涂之。
<目录>卷十二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篇名>大金牙散
属性:治一切蛊毒百疰不祥医所不治方。
金牙 鹳骨 石膏(各八分) 斑蝥(七分) 活草子 胡燕屎 白术 雷丸 龙牙(各六分) 铜镜鼻 栀子仁 干漆 龟甲 鳖甲 鬼督邮 桃白皮 大黄(各四分) 桂心 芍药徐长卿 羚羊角 射干 升麻 鸢尾 马目毒公 蜂房 细辛 干姜 芒硝 由跋 犀角甘草 野狼毒 蜣螂 龙胆 野狼牙 雄黄 真珠(各三分) 芫花 莽草 射罔 乌梅(各二分)蛇蜕皮(一二十枚)
上五十味治,下筛,服一刀圭,稍加至二刀圭,带之辟百邪,治九十九种疰(一有麝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