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伤寒类症
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盖六气为病。皆能发热。故善治伤寒者。必能穷究六淫之气。凡温热暑湿疫疠之类伤寒者。无不一一辨晰明白。而施治各当。要知能治类症。即是能治伤寒。以类症实居伤寒之八九也。今将类症治法列于后。庶几温热暑湿之症。不致混入伤寒正病之治。其于伤寒。思过半矣。
邵评∶伤寒症。邪从肌表而入。先表后里。从六经辨症。用足经药辛温表散。温热暑疫。邪由口鼻吸受。宗三焦认症。从手经用药。忌用足经辛温药。如此。温暑与伤寒。方不相混。
[卷四\伤寒类症] 风温(参叶案)
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阳气熏灼。先伤上焦。其为病也。
身热汗出。头胀咳嗽。喉痛声浊。治宜辛凉轻剂解之。大忌辛温汗散。古人治风温。
有葳蕤汤、知母葛根汤。内有麻黄、羌活等药。皆不可用。
风温吸入。先伤太阴肺分。右寸脉独大。肺气不舒。身痛胸闷。头胀咳嗽。发热口渴。
或发痧疹。主治在太阴气分。栀豉、桑杏、蒌皮、牛蒡、连翘、薄荷、枯芩、桔梗、桑叶之类。
清之解之。痰嗽加贝母。声浊不扬加兜铃。火盛脉洪加石膏。咽痛加射干。饱闷加川郁金、枳壳。干咳喉燥。加花粉、蔗浆、梨汁。咽喉锁痛。加莱菔汁。
邵评∶温邪由肺而入于胃。热伤肺胃之津。病在上中二焦。故用大清肺胃热邪。
生津润燥为主。治上中二焦之良法。
如发热口糜气秽者。此温邪劫伤肺胃之津也。宜生地、石膏、知母、麦冬、花粉、钗斛、梨皮之类主之。
如肺胀喘急。胸痛气秽者。此温邪伤肺。欲酿内痈也。急用活水芦根、桃仁、苡仁、栝蒌皮、冬瓜子、空沙参、黑元参、连翘之类清之。
邵评∶热邪蕴于肺。郁结不宣。气痰滞血瘀。欲酿肺痈。故见胸疼喘急。痰气秽臭之症。用千金苇茎汤。宣肺痹而行血降气。加味以清化肺热为治。
此手太阴轻症也。若手少阴厥阴二经。当于温热症内合参之。
邵评∶以上邪初在肺。其势尚轻。若肺邪不解。传入心营及心包络经。则入里而病重矣。后温热症内所列各条。治法相通。当合参之。
[卷四\伤寒类症] 温热
(春温冬温热病同治参叶案)烦劳多欲之人。阴精久耗。适遇冬月非时之暖。感而即病者。冬温也。春时木火司令。天道温暖。新邪引动。温从内发者。春温也。夏令炎热。感之即病。壮热烦渴。
而不恶寒者。热病也。大抵温热之症。阴精内耗。强阳无制。新邪一触。则燎原之势。直从里发。故初起即见壮热烦渴。口干舌燥等症。而主治以存津液为要旨。
凡遇伤寒过经不解。或发汗不彻。反致昏剧者。皆温热误治之证也。前阳明少阳条内。已见大意。而兹专以手三阴立言。治宜互参。
邵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阴亏是温病之原。故治温热病。以保阴存津为首务。
若春温夏热二症。亦俱有之。冬月受邪。伏藏不发。至春时天暖。外感时邪。引动伏邪而发病者。名为伏气春温。若其人内无伏邪。春天感受温邪而即病者。此即发之春温也。夏令受热而即病者。此即发之热病也。内有伏邪。春令不发。至夏至后壮热而病者。此伏气所发之热病也。如此辨症。方可明晰。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热。温病发出之途自少阳。热病发出之病由阳明。温病主以黄芩汤。热病主以白虎汤。至于伤寒延久。邪已化热。与温热治法相通。所谓伤寒与温热。始异而终同也。
又评∶伏气所发之温热病。与感而即发之温热病。见症稍异。伏气之病。其邪从里而达于外。表上无邪。故初起即热。无一毫恶寒之象。即发之温病。邪由肺受。肺主皮毛。故初起微寒。继即纯热不已。
如此辨认。庶无错误。
手太阴气分凡温邪入肺。症见头疼。恶寒发热。口燥舌干。脉数。胸满气喘。治宜辛凉轻剂。栀豉、橘红、桑杏、连翘、薄荷、枳桔、黄芩之类。嗽加前胡、苏子、象贝、羚羊角之类。
邵评∶此受而即发之温热病。首先入肺。肺主皮毛而在表。故见表症。宜辛凉轻清。以宣泄上焦肺卫之邪。
手少阴营分温邪吸入。由卫及营者。其舌先白后绛也。或竟入营分。则舌必绛赤。或红中兼微白。夜烦不寐。神呆谵语。宜犀角尖、鲜生地、淡竹叶、麦冬、连翘、石菖蒲、川斛、丹皮之类。兼痰者。加川贝母、天竺黄之类。
邵评∶此承上条由卫而入营。亦受而即病之温症也。白苔邪在肺卫。绛苔邪入心营。自卫入营。故舌先白后绛。绛。深红色也。红中兼微白。气分之邪未尽也。若热扰心营。则神蒙不能自主。上条邪在肺卫。其病尚浅。此条由卫及营。邪气自外入内。其病较深。下条温邪传入心包络中。痰潮内闭。其病尤深。此皆受而即病之温热症。宗心营肺卫主治。故以宣营清热达邪一法。
手厥阴内闭如温邪传于膻中。即干心包络。痰潮内闭。则神昏谵语。舌苔纯红起刺。此重症也。
急宜清心开闭。用犀角、连翘、川贝、天竺黄、川郁金、石菖蒲、净银花、钩藤钩、西黄之类主之。
邵评∶膻中为心之宫城。邪入于此。干犯心包。热逼心中。挟痰浊互结。致神昏谵语。而邪陷内闭。内闭则外脱。正不胜邪之候也。宜清心化痰。开闭达邪之法。再加芳香宣窍之品。如紫雪、至宝丹之类尤妙。
以上三条。感而即发之温热。病邪由口鼻吸受。先入肺卫。由肺传入心营。甚至逆传入心包。自外入内。一层递深一层。三条当合参之。
温邪劫液如发热不退。烁干胃中津液。以致口糜气秽。当用甘露饮、玉女煎之类。
邵评∶热久阴伤。灼干胃液。不拘伏气温热。与受而即发之温热。俱有此候。口糜气秽。阴虚火旺也。二方滋阴液以清胃火为治。
热久烦渴少气。竹叶石膏汤效。兼脘中痞闷不饥。加半夏。
邵评∶中虚胃热而作虚烦。用养正清胃除烦降火为治。
足厥阴液涸若温邪误治。邪必深入厥阴。神昏音涩。舌绛裂纹。欲寐不寐。午间烦躁。形象畏冷。心中如焚。此正气久虚。阴液已涸。宜复脉汤加减。如生地、麦冬、炙草、白芍、阿胶、丹皮、梨汁之类。
邵评∶温热误治。邪入极深。陷于肝经。肝属木而有火。木火内燔。阴液枯涸。液涸风动。故见症如此。故用滋阴以清肝火为治。
邪气血分风温之邪。入于营分不解。以致舌赤音低。神呆潮热。脉数左甚。或发丹疹。此邪过营。已及血分也。夫心主血。邪干血分。渐成内闭。风药燥血。固宜大禁。
即苦寒直走肠胃。亦非温邪逆入膻中心主所宜。须犀角、元参、鲜生地、川郁金、菖蒲、丹皮、银花、西黄之类主之。
邵评∶邪初入肺则在卫。不解。则入气分。气分不解。则传心营。营不解。则入下焦血分矣。邪在血分。入里极深。中焦俱病。阴液受戕。每多液涸内闭之候。宜救阴达邪清营凉血治之。至于膻中。是包络所居。在于上焦。用药宜清轻而忌重浊。
此种药味。治邪入心包之剂。若入血分。当用地黄、阿胶、复脉汤。方是血分治法。
气血两伤若感温邪。治不中。热毒内燔。必至气血两伤。如脉左数右大。烦渴口糜。舌赤唇焦。是也。宜玉女煎。
邵评∶温邪误治。热入阳明。灼伤少阴阴液。此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病在中下二焦也。宜滋肾阴。以清胃火。
邪结上焦温邪从口鼻吸入。则上焦先受。气血与热邪混处胶固。必致清窍不利。凡寒热后。颐颔肿胀。咽喉疼痛。牙关紧闭。脉左小右搏指者。皆邪结上焦所致也。当照疫症施治。宜连翘、牛蒡、射干、马勃、滑石、银花、赤芍、薄荷、夏枯草、人中黄之类选用。
邵评∶温热疫毒。口鼻吸受。蕴结上焦。不得宣散。发为大头风毒、颐肿、咽痛等症。
此温邪兼风毒而成。治宜清热解毒之法。
胃中不和若热退后。不饥不纳者。此胃气不和也。宜香豉、山栀、半夏、枳实、陈皮等和之。
邵评∶热退而余邪不净。胃气不和。故不饥不纳。当清化余邪。以和胃气为治。
[卷四\伤寒类症] 瘟疫(合参)
按傩为古礼。疫之由来尚矣。奈何仲景伤寒。书非全璧。止言温病热病。并无片言及疫。是以后人无善治之法。惟近世喻嘉言、吴又可、张景岳辈。可谓论切治详。发前人所未发。但景岳宜于汗。又可宜于下。嘉言又宜于芳香逐秽。夫三子皆名家。何治法之悬绝若此。要知三子之治法皆当。顾其所治之疫。各有不同耳。景岳所论之疫。即六淫之邪。非时之气。其感同于伤寒。故每以伤寒并提。而以汗为主。欲尽汗法之妙。景岳书。精切无遗。又可所论之疫。是热淫之气。从口鼻吸入。伏于膜原。膜原为半表半里之界。其邪非汗所能达。故有不可强汗峻汗之戒。附胃最近。入里尤速。故有急下屡下之法。欲究疫邪传变之情。惟又可论最为详尽。然又可所论之疫。是四时之常疫。即俗名时气症也。若嘉言所论之疫。乃由于兵荒之后。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天地不正之气。更兼春夏温热暑湿之邪交结互蒸。人在气交中。无隙可避。由是沿门阖境。传染无休。而为两间之大疫。其秽恶之气。都从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非表非里。汗之不解。
下之仍留。故以芳香逐秽为主。而以解毒兼之。是三子之治。各合其宜。不得执此而议彼也。兹于是症。
亦参三法为治。而分为两途。盖汗与下。即同伤寒表里之治。而逐秽解毒一法。乃疫邪匿伏三焦。非表非里之治也。分列于左。治疫之大法得矣。
邵评∶景岳所论疫症。是三时感冒。非其时而有其气。名为三时寒疫。邪由肌毒而入。故同伤寒治而先用汗法。若又可所论疫症。是湿温痧暑热邪。从口鼻吸受。伏于膜原。膜原者。脾与胃以膜相联。
为脾胃半表半里之界。邪伏于此。入胃最速。邪既在胃。故以下法为治。此是温热湿浊之邪袭入六经。而传阳明胃腑是四时之常疫。即湿温岚瘴时气之症。与毒疠天行瘟疫之病自是两种。截然不同。景岳所言。是即受温热。邪已入胃。故景岳主汗。而又可主下也。此二者可从足经。同伤寒论治。分为一途。至嘉言所论。是真瘟疫大病。乃天地不正之气。恶毒瘴疠。合病气口气。交结互蒸。人受其气。由口鼻吸入。
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最多闭结。故用芳香逐秽。解毒开化之法。此毒厉疫邪。与前二症各殊。不同伤寒治法。分逐秽解毒。合行一途。为两大法门也。瘟疫大病。别有一种厉毒之气。极易传染。故每病一家长幼相似。甚则沿门阖境。传染不休也。三子论治不同。
各有其症。当随症审察。合宜而用。不可拘执一说也。
长幼传染。众人一般。此疫气流行。俗名时气是也。乃天地秽恶之气。都从口鼻吸入。然有兼六淫者。
有不兼六淫者。有入足经而为表里者。有入手经而忌汗下者。当分途而治。其辨在舌。
邵评∶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此四时之常气也。大疫发时。或挟寒。或挟暑。所谓兼六淫也。总之。纯是疠疫为病。当分邪从肌表而受。则入足经。可用下汗法。邪由口鼻而受。则入手经。宜宗三焦立法。从心营肺卫施治。忌用汗下。
凡舌苔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疫邪由表达里也。宜汗下法。
邵评∶邪在表则舌白。入里则舌黄。入腑热深则舌黑。邪在足经。分表里而用汗下之法。
舌苔由白而变鲜红者。疫邪由卫及营。不入足经而入手经也。忌汗下。宜逐秽解毒。清泄营分。(新法)邵评∶邪在肺卫则舌白。入心营则舌红。传入心包。则鲜红起刺。邪在手经。宗心卫。辨明上中下三焦而施治。忌用足经汗下之法。
[卷四\伤寒类症] 疫邪兼六气入足经从表里汗下
初起头疼发热恶寒。舌苔白而薄者。邪在表也。败毒散散之。微汗而解。如未解。鼻干口渴。耳聋胁痛。舌苔白中带黄。此阳明少阳见症。须解肌法。柴葛、连翘、防风、薄荷、牛蒡、黄芩、木通之类。如再不解。须看有无疹。或见心烦膈闷。足冷耳聋。身痛如束。或咳或呕。寸关沉伏。或躁动。便是发之候。须提透之。以尽为度。脉伏心烦。谓之欲。烦止人静。肌肤中无隐隐之点。始为尽。已出而口干。脉洪滑者。宜化解毒为主。当以疹门参看。
邵评∶邪入于里。则发疹。疹出于肺。发于胃。将发疹。尚未外透。欲出不出之际。故见症如此。若毒滞气。则脉沉伏。伏邪外出。则脉躁动。亦一定之脉理。已汗而热不解。气口脉弦滑。
饱闷恶心。必是胃中宿食为患。消导为主。如生楂肉、麦芽、枳实、连翘、青皮、莱菔子等凉疏之。若脉弦滑。潮热。谵语。脐腹胀痛。舌苔渐渐黄浓燥刺者。乃燥矢在肠胃中也。大柴、承气。看微甚下之。更衣舌润为愈。
邵评∶食停胃中。未化糟粕。尚在胃之上脘。宜消化其食滞。切忌早用攻下。食滞已化。而成燥屎。
故用攻下。与前半条停食未化者。治法不同。大宜着眼。如表已解。尚身热脉浮。小便不利者。是热结膀胱也。五苓去术。合六一利之。
邵评∶身热脉浮。其脉仍在太阳经。表解而小便不利。邪入太阳之府。而热结膀胱也。宜宣化膀胱热结而利水。如表已解。余热未净。其人如狂不甚。小腹坚痛。而小便自利者。乃血蓄膀胱也。桃仁承气加减。
邵评∶上条热与水结。此条血蓄膀胱。如狂。而小腹硬痛。血蓄下焦之征。辨热结与蓄血。在小便之利与不利。热结膀胱。小便不利。血蓄膀胱。小便自利。用桃仁承气破其蓄血。正治也。
若无表里症。但热而泻。或寒热而泻者。此湿邪在于气分也。小柴合五苓主之。渴者去桂留芩。
不渴去芩留桂。疫邪必兼湿者。以当湿热司令之时也。(以上诸条同伤寒施治)邵评∶但热而泻。湿热在里。寒热而泻。里湿而表有微邪也。用小柴胡以和解其表里之寒热。以五苓渗其里湿。渴为有热。故去桂留芩。不渴为无热。故去芩留桂。至疫病每发于四五六七月。正在夏天湿热当权之令。故多挟湿。
疫疠热毒郁极。则发黄。二便俱秘。若投茵陈五苓。小水必不能利。须茵陈蒿汤。加黄柏。则小便利而黄退矣。
邵评∶热郁发黄。二便俱秘。阳分实热发黄也。用茵陈五苓以利膀胱。无益也。当用茵陈蒿汤。以泻阳明之实热。二便通利。黄自退矣。
亦有发黄兼发者。无非热毒郁结所致。宜犀角、连翘、赤芍、栀子、茵陈、黄柏、牛蒡、薄荷、银花之类主之。
瘟疫发于春夏之间。必热症为多。如初起即大热大渴。目赤唇焦。烦躁不宁。六脉洪滑。舌苔燥黄焦刺。急用三黄石膏汤。去黄柏。加连翘汗之。取汗在于速。一服无汗。即再进之。得汗热退为愈。若延至四五日。毒遍三焦。表里俱病。用三黄石膏汤。加连翘、银花。
表里兼解之。其妙在麻黄石膏二味。不可去一。此方通解三焦表里。治疫最妙。
邵评∶疫必兼湿。故致发黄。热毒郁结。则黄而发矣。用清热渗湿。宣透毒为治。若外受瘟疫。
表里俱病。火热大盛之时。身虽大热。而无汗泄。此表气外郁。内热不得发泄。故目赤唇焦而烦渴。
表里热盛。则六脉洪滑。火盛灼津。则舌苔燥黄焦刺。此皆热郁不宣之象。此方清内火而宣散表热。表有汗出。则内之火热亦随汗而外泄矣。此表里热甚两清之法也。倘迁延不治。上中下三焦俱受毒邪。表里三焦均病。必用此大剂以两解之。
如见目赤唇焦。舌黄燥刺。大热烦渴。汗出津津。此阳明血热火盛。切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加石膏。
邵评∶见症里热极盛之候。与上条似同。上条无汗。是表郁内火。汗出津津。是邪入阳明而热盛。故用凉膈散。加石膏以解阳明。
大都疫疠初起。宜辛凉解散。次则和解解毒。必里症全具。脉实口燥。心下坚满。方可攻下。若胃中饮食未化。虽芩连、栝蒌。尚宜缓进。况硝黄乎。如用寒凉。食为寒凝结而不散。必变结胸。(以上诸条照温热施治)邵评∶初起邪在肺卫。故宜辛凉解散。若肺邪入阳明之府。则里症发现。脉实坚满。口燥。均是里实之症。故可攻下。倘饮食停滞。未化糟粕。早用寒凉。寒药与食互结。防成结胸。况攻下乎。必待其食化糟粕。结于肠中。方可用下耳。寒凉切忌早用。恐其凝结不化。
疫病当分天时寒暄燥湿。病者虚实劳逸。因事制宜。不可执泥。如久旱天时多燥。
热疫流行。宜清火解毒。忌用燥剂。天久霪雨。湿令大行。脾土受伤。民多寒疫。或兼泻痢。宜渗湿和脾。忌用润剂。
邵评∶天时寒湿。病多寒疫寒湿。天时暄燥。病多温疫湿热。须分别治之。盖天时旱燥。阳亢热盛。
故多热疫。热则宜清火而忌温燥。天久阴雨。寒湿流行。脾土受伤。故多寒疫寒湿。宜温燥而忌清润。二者治法大异。最当分辨。春当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感此非时之寒为寒疫。宜太无神术散。加羌活、紫苏、温散之。或藿香正气散加减亦可。从正伤寒治。此条寒疫。
邵评∶应暖热而反寒凉。是非时不正之气。人受其气而病者。为时行寒疫。治以温散为主。忌用寒凉润药。
秋应凉而反热。冬宜寒而反温。感此非时之暖为温疫。宜犀角、连翘、黄芩、薄荷、银花、牛蒡之类清解之。宜从温热症治。
邵评∶应寒凉而反温热。是非时之温气。人受之而为冬温秋燥之症。即为瘟疫。治宜辛凉清解。大忌温燥。
疫症先从颐颔肿起者。阳明热邪也。肿于耳之前后者。少阳风热也。并宜辛凉散之。二活、荆防、连翘、黄芩、薄荷、元参、牛蒡、桔梗、犀角水汗之。阳明加升麻。少阳加柴胡、钩藤。解散后。加清火解毒之品。净银花、人中黄之类。
邵评∶风火热毒之邪。故宜辛凉清散。风邪解而火毒未清。故宜清化火毒。此从表里法施治。
时毒从颐肿者。名鸬瘟。耳下项与咽中肿胀。声不出者。名虾蟆瘟。皆风热不正之气干于上焦所致。治宜散邪清热。不可一味寒凉。
邵评∶颐与耳下项咽中。俱是上焦部位。邪从口鼻吸受。先入肺胃。宗三焦立法。从手经施治。
必先清解宣散。以泄其邪。如一味寒凉。则郁遏邪热。恐其传里内陷。不可不慎。
疫症有兼咽喉肿痛者。必辛散为主。不可骤用寒凉。反闭其邪。宜荆防败毒散。加桔梗、射干、马勃、牛蒡之类。
邵评∶咽喉亦属上焦。邪入肺中。先宜辛散。早用寒凉。防其逼邪内陷。最当谨慎。冬应寒而反温。
感之多咽喉肿痛。寸关脉浮洪而数。舌燥唇干。宜甘桔汤。加牛蒡、薄荷、防风、射干、连翘、黄芩、银花、犀角水之类凉解之。以升阴消阳。
邵评∶冬时不正之气。人受之而即发者。为冬温。温邪入肺。则咽喉肿痛。温邪在上焦。则寸关脉洪数。阳邪伤阴。则唇舌干燥。法宜提透辛散。清解上焦邪热。
夏应热而反凉。感之。邪伏于少阴之经。每多咽痛。或兼泄泻。舌润不渴。寸口脉沉而小。宜甘桔汤。加半夏、天虫、陈皮、桂枝、射干、防风、姜皮之类温散之。以助阳消阴。
邵评∶不正之气。乃夏令阴邪。人感其邪。伏于少阴肾中。阴火上升。则咽痛。寒湿之邪内入。则泄泻。阴邪伤阳。则舌润不渴。邪郁其阳。则脉沉小。宜清肾中阴火而透邪。以辛温药散之。
大头天行初起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大肿。目不能开。或咽喉不利。俗名大头伤寒是也。
东垣谓阳明邪热太甚。挟少阳木火而生。阳明湿热甚为肿。少阳木火盛则痛。阳明之邪。首大肿。
少阳之邪。肿于耳之前后也。治法不宜药峻。峻则药过其病。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起。其死尤速。
当少与。时时呷之。方用酒制芩连、人中黄以解毒。荆防、薄荷以去风。连翘、天虫、桔梗、牛蒡以散结。头痛恶寒无汗。加二活以散寒。阳明引经。加升麻、犀角水。少阳引经。加柴胡、花粉、普济消毒饮妙。十余日表症仍在者。亦用荆防、薄荷微散之。
邵评∶风温时毒。中于头部清空之所。故名大头瘟。病因风火湿痰。邪热由表而入于少阳阳明二经。以阳明行身前而循首面。少阳行身侧。出于耳之前后。邪在最上。药宜轻清宣解上焦。若用重浊之味。则入中下。而过病所矣。但天行时毒。必以解毒为先。风温之邪。故必去风。邪结则肿痛。
故当散结。寒郁于表。则无汗头痛而恶寒。当疏表散寒。此方治大头天行极妙。若日数虽多。尚有表症。仍宜表散。
胃气虚者。于春夏初晴。感山谷蒸气。面肿发寒热者。先用平胃散。加羌活、荆防、桔梗、藿香之类以散之。次加芩连清热。盖山岚、瘴气、浊雾。皆湿热也。岭南人中之即死者。缘内多毒蛇所吐之气故耳。
邵评∶胃虚而邪入中焦。感瘴气湿热之邪。入于阳明。法宜运中祛瘴。以宣散中上二焦。
岁荒普患者。不宜峻剂。宜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为主。
有已汗而热不解。身渍渍汗出。右关脉大无力。舌苔白嫩。四肢倦怠者。此中气素弱。汗后虚热也。补中益气汤主之。汗止身凉而愈。升柴须蜜炙。(以上参治法汇)邵评∶忍饥而脾胃中虚。邪乘虚入。宜调中散邪。亦中焦病也。若汗出而余热不退。是虚热也。脉舌见症。俱是虚象。法宜扶正散邪。此正虚挟邪之治法。
疫邪传里。毒攻肠胃。脐腹大痛。下利鲜血。或黑臭水。小便不利。身热大渴。六脉洪数。舌苔黄燥如刺。或红刺如杨梅状。当急治之。宜鲜生地二两。生大黄五钱。净银花五钱。黄连一钱。黄芩、丹皮、赤芍各钱半。生甘草五分。清之下之。
邵评∶此火毒热邪。直入肠胃而伤血络之正法。
疫邪传里。目赤面红。六脉洪大。舌黄燥刺。此热毒传遍三焦。经络闭塞。荣卫不通。
以致汗不得出。不得透。大热烦渴不解。宜三黄石膏汤。去黄柏。加连翘、银花、牛蒡子。表里兼解之。俾汗并透而解。妙在麻黄、石膏。
邵评∶疫邪自表入里。先在阳明气分。若上中下三焦表里俱有热邪。气血经络不通。表间抑遏。
与汗均不外达。热伏于里而燔灼。必用此方解表清里。宣通上中下三焦热邪。汗出透而愈。
若遇天时亢旱。热疫流行。毒蕴三焦。目赤舌绛。疹丹赤。汗出津津。阳明血热便闭。宜凉膈散。去芒硝。加鲜生地、牛蒡子、人中黄清之。
邵评∶天旱热毒而成疫。三焦均受。邪热入营。而阳明热实也。宜清膈间邪热。此条邪在中上二焦。热侵营分。而阳明热实。上条表里同治。此宗心营肺卫。分三焦治法。
疫邪发于岁荒之后。凡流离饥民。无不一病即死者。由于劳役饥寒。脾胃早伤。虽感微邪。亦不禁也。故治此者。须调补脾胃为主。补中益气、六君子之类。微加表药治之。
邵评∶中虚受邪。正气不能胜邪。每多邪陷正脱。故必补正以托邪。正气充复。邪自外达耳。
凡遇疫症。诊得右关脉虚大或软弱者。即中气虚也。当补以汗之。补中益气加羌活、紫苏。如诊得寸软尺迟者。此营卫两虚之症也。当以归建中汤加防风汗之。
邵评∶此条营卫虚而受邪。
凡治虚症。宜外邪轻可治。若外见重症。而脉虚细无神者死。
邵评∶正气大虚。不能胜邪。则死。
凡治虚症。详于景岳瘟疫门汗、补、温、清、吐、下六法中。须阅之。(以上诸条系新法前三条实症后三条虚症)邵评∶景岳论治虚症。最为详细。宜参考之。
[卷四\伤寒类症] 疫邪吸秽浊入手经宜逐秽解毒
六气之外。另有一种疠气。乃天地秽恶之气。都从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
非比伤寒六经。可汗可下也。嘉言先生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中焦如沤。疏而逐之。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并以解毒兼之。营卫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滋。此喻氏心法也。叶天士先生谓疫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喉哑喉痛口糜舌燥者。先入于肺也。渐至神昏舌绛者。邪由肺系干于心包络也。故初病喉痛舌燥。最怕窍闭神昏。先生立法。清解中必佐芳香。宣窍逐秽。如犀角、银花、菖蒲、郁金之类。兼服至宝丹。以有灵之物内通心窍。搜剔幽微。又谓吸入疫邪。三焦均受。由卫及营。久则血分渐瘀。邪与三焦相溷。愈热愈结。理宜咸苦大制之法。然恐性速。直走下焦。仍用轻扬理上。加金汁、银花露之类。此又先生法中之妙法也。
邵评∶邪由口鼻吸受。其气先入肺卫。次者递传心营。甚至逆传心包。从上焦而及中下二焦。
当从心营肺卫。宗三焦立法。从手经施治。若自肺而入阳明胃中经腑者。可同伤寒用足经药施治。凡温热暑疫等症。皆当如是。所谓与伤寒治法始异而终同也。惟治疫之法。当厘清上中下三焦。用芳香逐秽解毒开泄之剂。是第一要旨。
又评∶凡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邪入心营肺卫。尚在上焦。至入于血分。则邪干下焦矣。故曰三焦相溷。若直走下焦。与包络中结邪不相干涉。故仍主轻扬清上。而佐以咸苦之味。两相兼顾。此疫邪入手经。与前列之症不同也。
疫邪入上焦如口糜、丹疹、喉哑、咽痛。舌苔红中间白。或白中兼红。此邪在肺与包络也。宜犀角、鲜生地、元参、连翘、石菖蒲、川郁金、牛蒡子、射干、银花、人中黄之类。
邵评∶此邪由肺卫而入心营。尚未传入包络。包络有邪。必神昏谵语。如下条之见象也。此是营卫交病。用泄卫透营两解之剂。
疫邪入膻中如见舌苔鲜红。神昏谵语。或发丹疹。或兼喉痛。疫邪逆传膻中也。
非比伤寒客邪。无庸发散。亦非停滞里症。无庸消导。治当清血络以防内闭。大宜解毒逐秽。宣窍开闭。如犀角、连翘、元参、生地、银花、人中黄、川郁金、石菖蒲、西黄、琥珀之类。兼用至宝丹。
邵评∶此与伤寒表里之邪大相悬绝。治法大异。此清血络而开闭宣窍逐秽之法。治温热暑疫邪入包络之要旨。不独疫症然也。
疫邪遍三焦疫疠秽邪。从口鼻吸入。分布三焦。久则血分渐瘀。其邪愈深。其热愈结。当以苦咸之制。仍是轻扬理上为治。加犀角水、银花露、白金汁、西瓜翠衣、栝蒌皮、黑元参之类。(以上参叶案)邵评∶邪从上受。先肺卫。次心营。此邪在上焦。至入于血。则邪干下焦矣。故曰邪遍三焦。邪愈深入。则热结而不能外泄。用咸苦以清下焦血热。仍佐轻扬清上之剂。则三焦同治矣。此咸苦清血之味。余俱轻清上热。为治疫遍三焦之良法。
[卷四\伤寒类症] 吴又可法(摘要)
凡瘟疫如见舌苔白如粉者。其邪已入膜原。汗之必不解。当用达原饮。以透膜原之邪。看兼何经。加入引经表药。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如舌苔薄而不浓。脉不甚数者。感之轻也。可从汗解。如感之重者。舌苔必浓。脉必数。纵服药。邪必内陷。但看舌苔渐渐黄燥。此邪渐入于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若脉洪长而数。汗大出。此邪适离膜原。初入阳明。白虎证也。舌上纯黄燥刺。又兼里症。此邪已入胃腑。承气汤选用。
邵评∶邪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而入膜原。故舌苔白如敷粉。膜原者。脾与胃以膜相联。乃脾胃之半表半里。附近于胃。疫邪先入膜原。最易陷入于胃。如从表达。亦从三阳经外出。故加三阳引经药。
疫症有两三日即离膜原者。有一旬半月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厌厌聂聂。至五六日。陡然势张者。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解者。有从自汗盗汗不解者。有无汗竟归于胃者。有胃气壅抑。必从下后而得战汗解者。有汗解未尽。越三四日复热者。有发黄因下而复热发者。有竟从发而愈者。有里症急。虽得。不愈者。
疫毒甚者。日有三变。初起一二日。舌苔白如粉。早服达原饮一服。午后舌变黄色。
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毒邪传里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躁稍减。傍晚复加烦躁大热。通舌变黑刺。鼻生烟煤。此毒邪最重。复合聚于胃。急用承气汤下之。至夜半热退。次早苔刺如失。此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盛变速。故用药不得不紧。设用缓药。必无救矣。每见瘟疫二三日即死者。皆此类也。
邵评∶下后稍缓。至夜复热。其势更甚。热而成实。灼伤肺胃津液。故舌黑刺而鼻烟煤。邪毒甚也。热实胃腑。故用承气急下之。使邪毒从下而解。若一日数变。用药亦一日行数日之法。盖病变极速。治法亦急。所谓急病急攻也。失治则液涸邪秘而死。
疫病失下。自利纯臭水。昼夜十数行。口燥、唇干、舌裂。腹满硬痛。此热结旁流也。急以承气下之。以去宿垢。其利自止。若胃热失下。郁而为黄。热更不减。搏血为瘀。故经气不为热瘀郁。不致发黄。热邪不干血分。不致蓄血。若同受其邪。则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走。黄随热泄。故治黄茵陈蒿汤。治蓄血桃仁承气汤。去桂枝、甘草。加丹皮、归尾、赤芍。
邵评∶胃中热郁不得泄越。则发黄。热甚血瘀。则蓄血。此邪热入于中下两焦所致。至辨发黄与蓄血。当察其小便。若小便不利。则热郁膀胱而发黄。若小便自利。则热瘀血分而蓄血。如此辨治。万无一失。治黄、渗湿清热而通下。治蓄血、消瘀清热而破血。
[卷四\瘟疫九传] 但表不里
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表里之间而已。但表不里者。其证头疼身痛发热。而复凛凛。内无胸满等证。谷食如常。此邪传外。由肌表而出。或斑消。或汗解为顺。轻剂可愈。有汗出不彻。
而热不退者。宜白虎汤。或斑出不透。而热不退者。宜举斑汤。有斑汗并行。而并不透。合用煎汤。
[卷四\瘟疫九传] 但里不表
但里不表者。惟胸膈痞闷。欲吐不吐。吐而不快。宜瓜蒂散吐之。若邪传里之中下二焦。则心腹胀满。不吐不呕。或燥结便闭。或热结旁流。或热结下利。或大肠胶闭。
并宜承气辈。有里而再里。或至于三。皆根据前法。
邵评∶吐下未净。复聚于中。故曰里而再里。至三里之症。少有也。
[卷四\瘟疫九传] 表而再表
表而再表者。所发未尽。膜原尚有隐伏之邪。故三四日后。根据前发热。脉洪而数。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至于三表者。亦稀有也。
邵评∶瘟疫之邪。由膜原达表。或或汗之表。表邪化而膜原尚有未尽之邪。复出于表。故曰表而再表。此与伤寒先表后里之治迥别。须使出表之邪。仍从汗而解。至三表之症。实罕见焉。
[卷四\瘟疫九传] 表里分传
表里分传。始则邪气伏于膜原。尚在半表半里。二证俱见。必先通其里。令里邪去。
自能达表。或斑或汗。随其性而升泄之。病退而热未除者。膜原尚有未尽之邪也。
宜三消饮调之。若分传至再至三。未之频见。照前同治。
邵评∶疫邪自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伏于膜原。为半表半里之界。邪在于此。或表里分传。
表里二症同见者。治宜先通其里。里通则表达。与伤寒先表后里之法大异。从表解者。或或汗两门。
随症治之。膜原之邪。未能尽传。表里症并见者。用三消饮内外并解之。若分传再三之症。亦属稀少。治法同前。
[卷四\瘟疫九传] 再表再里
有再表再里。或再表里分传者。医家不解。反责病患不善调养。以致反复。病家不解。反咎医师疏于救治。彼此归怨。胥失之矣。不知病势之当然。其气性如此。
邵评∶疫症是秽浊之邪。不正之气。伏膜原而布三焦。其邪之或结或开。或表或里。本无一定。故多表而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再见之症。此病情之传变不常。邪气之聚散无定。乃病势之当然。非关调治之失宜。然必病者元气不虚。方可随症施治。若虚弱之体。恐未能当此缠扰耳。疫症之外。若风寒温暑湿热诸病。则鲜如此见症也。
[卷四\瘟疫九传] 先表后里
先表后里者。始则但有表证。而无里症。宜达原饮。有三阳经症者。加三阳经药。继而脉大而数。
自汗而渴。邪离膜原。未能出表。宜白虎汤辛凉解散。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二三日后。或四五日后。依然发热尚宜达原饮。至后反加胸满腹胀、不思谷食、烦渴等证。加大黄下之。
邵评∶邪从口鼻吸受。先由肺入。肺主皮毛。则先见表症。有头疼身痛发热凛寒之象。用达原饮以宣其邪。三阳者。太阳阳明少阳也。故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也。
[卷四\瘟疫九传] 先里后表
先里后表者。始则发热。渐盖理证。下之便愈。后复发热。反加烦疼。身重脉浮者。宜白虎汤主之。不得汗者。津液枯竭也。加人参。覆杯即愈。
邵评∶瘟疫自口鼻而入。直行中道。伏于膜原。膜原为半表半里。其邪自内出外。故有先见里症。可先下之。下后里通。邪渐出外。在阳明之经。故见烦热脉浮身疼重之症。再用白虎汤以清之。不得汗者。正虚液竭。白虎加人参。以扶正达邪。若大汗大下后。表里之证悉去。继而一身尽痛。身如被杖。脉沉细者。此汗出太过。
阳气不周。骨寒而痛。非表证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后阳回自愈。
邵评∶汗下之后。表里之症虽去。而津亏气弱。不能营养筋骨脉络。故痛如被杖。用药宜养营和阳之剂。
又评∶瘟疫与伤寒大异。伤寒不可早下。瘟疫有先里后表之症。故可先下。下之里通而表达。盖瘟疫之邪自内达外。与伤寒先表后里之治不同法。此瘟疫伤寒分泾渭处也。
[卷四\瘟疫九传] 表证偏胜
表证偏胜者。膜原之伏邪发时。传表之邪多。传里之邪少。当治其表。里证兼之。
邵评∶膜原附近于胃。为表里之分界。邪伏膜原。出表者多。入里者少。则表证偏胜。乃七表三里之候。当先治表。而略兼治里。
[卷四\瘟疫九传] 里证偏胜
若里证多而表证少。但当治其里。而表证自愈。
邵评∶膜原之邪。入里者多。出表者少。则里症偏胜。乃七里三表之候。但治其里。里通。则邪外出而愈。
[卷四\瘟疫九传] 大头瘟
即大头天行。宜普济消毒饮。
邵评∶风热湿浊。扰乱清阳之境。故伤高巅之上。从上越者生。下行者死。初起寒热体重。头面肿痛。或红或紫。或青或黄。目不能开。咽喉不利。不速治。十死八九。甚者砭针刺之。如大便硬。
加酒蒸大黄三钱缓下之。若额上面部肿赤者属阳明。本方加石膏。耳之上下前后并额旁红肿者属少阳。
本方加柴胡、花粉。项下耳后赤肿者属太阳。本方加荆防、羌活。盖大头瘟肿赤之处。分三阳经部位。
故药亦分三阳经加法。但邪在上焦。药宜轻清。频进而缓服。急则过其病所矣。
[卷四\瘟疫九传] 捻颈瘟
头与咽中肿胀。喉痛。声不出。即虾蟆瘟。宜荆防败毒散。
邵评∶邪伤上焦。蕴于肺胃。喉痹失音等象。较大头瘟之肿在肌表者。更深一层矣。此症邪干肺胃。当用射干以发肺邪。石膏以泻肺热。犀角以解胃毒。大黄以疏胃壅。方为正治。此方先用羌活、独活、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燥烈而专达表。与秽邪之在上焦肺胃者。似不相值。须斟酌用为妥。
[卷四\瘟疫九传] 瓜瓤瘟
胸高而起。呕血如汁是也。生犀饮。
邵评∶此邪在中焦而血热受伤。疫毒深重。故以清营解毒为治。
[卷四\瘟疫九传] 杨梅瘟
遍身紫块。忽然发出。霉疮是也。刺块出血。宜清热解毒。人中黄丸。
邵评∶此症毒瘀血分。人中黄丸用苍术之燥烈。专走气分。防风之辛散。专走肝经者。似为未合。当加银花等解毒之品。并当宣通血分为妥。若清热解毒汤用羌葛、升麻。皆是躯壳之药。不能疏通三焦。瘟疫诸症。俱当从上中下三焦治。不当以表里为界也。人中黄丸之苍术。虽芳香逐秽。未免燥烈太甚。宜酌用之。
[卷四\瘟疫九传] 疙瘩瘟
发块如瘤。遍身流走。旦发夕死者是。用三棱针刺入委中三分。出血。服人中黄散。
邵评∶疙瘩一症。崇祯十六年京城大盛。患者有顷刻即死。其治法与此同。载见说铃。同时有羊毛瘟。起病必有红点在背。挑破。中有羊毛一缕。无得活者。死有数百万。当博求千金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等书。或有治法。
[卷四\瘟疫九传] 绞肠瘟
肠鸣。腹痛。干呕。水泄不通者。是也。探吐之。宜双解散。
邵评∶此症上下格拒。闭结不通。急急探吐。吐则气通。或有生机。然此湿毒多郁于下焦。与干霍乱相近。金匮备急丸亦可用。
[卷四\瘟疫九传] 软脚瘟
便清泄白。足肿难移者。是也。即湿温症。宜苍术白虎汤。
邵评∶湿热伏于下焦。脾不营运。用苍术白虎以清湿热。此与上条同是邪在下焦。上条是寒湿。带中焦症。此条温热。纯是下焦症矣。
[卷四\瘟疫九传] 瘟疫脉候(附录)
凡瘟疫脉洪大滑数。而数中兼缓者可治。紧数甚者难治。
邵评∶瘟疫是阳症。洪大滑数是阳脉。更兼缓。是有胃气。故可治。紧则无胃气。故难治。
身大热。而脉沉涩细小。足冷者危。
邵评∶大热是阳邪。沉涩细小为阴脉。阳病见阴脉。故危。足冷者。邪盛而阳衰也。
瘟病四五日。身热腹满而吐。脉细而弦强者。十二日死。
邵评∶瘟病四五日。邪已入里。腹满而吐。病在脾胃。身热脉细。阳症见阴脉。弦强是邪盛而无胃气。故死。
瘟病二三日。头痛腹满。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邵评∶病起二三日。表里症俱见。脉见直而疾。是邪盛而正衰。故死。
瘟病八九日。头身不痛。色不变而利不止。心下坚而脉大者。十七日死。
邵评∶病至八九日。邪去表而入里矣。利不止而心下坚。是虚邪结。其脉反大。久病脉大。则为病进。正虚邪盛。迁延必死。
又评∶此种瘟疫。是天行之疠气从口鼻而入。风热与湿浊熏蒸。其气流布三焦。
在上焦者。为大头瘟、捻颈瘟。在中焦者。为瓜瓤瘟。杨梅瘟、疙瘩瘟。在下焦者。为绞肠瘟、软脚瘟等症。治法当宗河间三焦立论。分心营肺卫。用手经辛凉之药。清热解毒。是为正治。不可用伤寒表里分界。而用足经辛温发散之剂也。所列诸方。学人以意参之可也。
[卷四\瘟疫九传] 暑证(中同合参)
按暑与。皆日气也。不必分属。动而得之为中。静而得之为中暑。其说出自洁古。后人因之。
未可据为确论也。盖动静不过劳逸之分。既均受暑治法不甚相远。至于阴暑。尤宜速辨。夫当盛暑之时。
炎火若炙。静处深堂大厦。正以避暑。不近烈日。炎暑何来。即膏粱深处。亦有中暑之症者。盖不能无冒暑应接。正在动中得之耳。此静中之动。即洁古所称静得之暑也。若乃纳凉于水阁山房。或感冒微风。或静夜着凉。此外受阴寒。遏其周身阳气。以致头痛恶寒。肤热无汗等症者。当以辛温之剂微微表散。至若浮瓜沉李。冷水寒冰。以伤胃中之阳。又当温中散寒。此乃暑月感寒之症。不得以阴暑名之。然以辛温治阴暑。其弊在命名。若薛氏以温热之品治中。则贻害不浅矣。窃假为辨正。以免后学之惑。
邵评∶暑与二者。皆炎天热日之气也。夏月火土当令。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湿与热蒸。
或成暑气。暑者。热之兼湿者也。故曰暑必挟湿。至于。单是炎天火热之气。不夹湿气在内。乃夏天令火之邪为。故奔走于赤日之中而中也。治只用白虎黄连。清其火热。与治暑之兼用浓朴、滑石。
辛香渗泄之法不同。如此分别。未知是否。若阴暑二字。尤属不通。夏天炎火之令。烁石流金。何阴之有。即使阳气素虚之人。每处夏月。阳气尽浮于肌表。其人中阳虚弱。或外受凉风。内伤生冷而病者。
此暑天受寒。因暑而自致之病。非阴暑为病也。暑为阳邪。从无阴暑之名。故特辨之。至暑同是热气。岂可以动得静得而分属耶。推其意。岂以为阳而暑为阴。故以动静之阴阳而分属之耶。阴暑之名一立。贻误后人。实非浅鲜。惟纳凉而外受风邪。夜间着凉。此是夏月之风寒。人感受之。
着于肌表。遏其表之阳气。以致恶寒头痛。身热无汗之表症发现。此是夏月感冒风寒。非暑症也。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故用辛温散邪之药。以疏通其表间之阳气。与治暑无涉也。多食生冷寒物。内伤脾胃中阳。以致吐泻霍乱肢冷汗泄等见症。因夏月阳气外浮。中阳虚弱。寒冷伤中。亦非暑病。是因暑而自致之病。故用温中散寒。以扶脾胃之阳。与治暑亦无涉也。古人大顺散等方。是治夏月着寒之症。非治阴暑之方。至于以温热治中。真是抱薪救火也。
暑伤气分凡吸入致病。上焦气分先受。舌白边红。呕恶烦渴。咳嗽喘急。二便不爽。脉右大者。此暑邪阻于上焦气分也。宜杏仁、石膏、半夏、浓朴、栀皮、豆豉、郁金、竹茹之类。如热邪内迫。肺气郁闭。而致胸中胀闷者。宜栀子豉汤。加枳实、川郁金、杏仁、半夏、白蔻、滑石、连翘、蒌皮、黄芩之类。
邵评∶暑热由口鼻吸受。先伤上焦气分。邪留肺胃。邪在肺则舌白边红者。热也。
胃热则呕恶心烦。肺火盛则咳。气不降则喘急。大小便不利也。
暑袭肺卫如身热头胀脘闷。咳呛不已者。此暑邪外袭。干肺卫也。宜清上焦。甜杏仁、滑石粉各三钱。香薷七分。白蔻五分。通草一钱五分。丝瓜叶三钱。如暑风外袭肺卫。气阻发热。畏风头胀咳呛。防作肺疟。宜香薷、杏仁、桔梗、连翘、六一散、丝瓜叶。
邵评∶邪郁上焦。肺不宣降。则头胀咳呛。身热脘闷。此邪在卫分也。卫分不解。则入气分。气分不解。则邪传中焦。而入营分。营分不解。则邪传下焦。而入血分矣。
三焦俱受。营卫均病。甚至逆传包络。邪入膻中。而邪闭正脱之症见矣。故邪初在卫。先用辛香以开泄上焦为主。如暑邪挟风。袭入于肺。肺主皮毛。故亦为之表。邪在于卫。表气不宣。暑风郁蒸发热。卫气被邪抑遏。则微恶寒。寒热似疟。而畏风咳呛。此是暑疟。与少阳足经之疟大异。当从手经施治。宣泄肺卫之暑邪。
肺伤痰喘暑风热气伤肺。身热痰嗽而喘。宜桑杏、连翘、石膏、淡竹叶、橘红、栝蒌皮、苡仁、芦根之类。喉痛。加射干、牛蒡。小水不利。加六一散。头胀。加鲜荷叶。
邵评∶此条暑风入肺。肺有痰浊。痰热伤肺。肺升不降而喘嗽。治宜宣泄上焦。清化痰热。
如暑湿伤气。午后痰喘更加者。肺先受病也。亦宜清理上焦。为无形气分之治。如芦根杏仁、蒌霜、苡仁、橘红、川贝、西瓜、翠衣、通草、茯苓皮之类。
邵评∶暑必挟湿。暑先入上焦。与痰热先伤肺气。故痰喘加于午。而化痰渗湿。用轻药以开泄上焦无形之肺气也。
暑湿伤胃凡身热。中焦痞满。不饥不纳。二便不爽。此暑热伤于中焦气分。热痰聚胃所致。宜苦辛泄降。半夏泻心。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邵评∶邪自上焦而至中焦。由卫分而入气分。上焦主肺。中焦主胃。病则痞满。不饥不纳。是暑热湿痰伏于中焦气分。胃气不得宣行也。宜苦辛开痞。宣泄中焦气分治之。
暑入营分凡身热。心烦面赤。舌绛神呆。夜寐不安。此暑邪入心也。辰砂、六一散、加川郁金、川连之类。或犀角尖、鲜生地、石菖蒲、川郁金、连翘、银花之类。
邵评∶邪由肺卫而入心营。邪入渐深矣。心主血而藏神。营热则伤神。神呆而寐不安也。当清热以开泄其邪。使邪从肺达为妥。否则热灼阴伤。邪入下焦血分。有阴涸邪陷之危。亦有逆传心包。邪热内闭。为内闭外脱之症耳。
暑入膻中如暑邪初伤气分。发热口渴。失治则邪传膻中。舌形绛缩。小便赤涩。鼻煤裂血。耳聋神昏。此邪由气分蔓延及血分。最怕内闭外脱。急用犀角尖、石菖蒲、川郁金、鲜生地、银花、连翘、元参、西黄之类。
邵评∶暑邪由口鼻吸入。先伤上焦肺卫。肺内膜与心包络膜相连。心在肺下。其道最近。故极易传入心包。且心为君火。心包为相火。暑为相火行令之邪。同气相求。其入心包尤易。即陈无择所谓暑喜归心是也。邪入营分。而至逆传心包。则元神伤耗。阴血涸竭。邪热深入宫城。每多内闭外脱。急用清心达邪芳香开闭一法。如用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等。然亦十不救一矣。
暑入阳明凡大热大渴。干呕唇燥。舌苔黄浓。六脉洪数。此暑邪入于阳明也。黄连香薷饮及益元散。大热大渴大汗者。白虎汤。
邵评∶暑邪在上焦肺卫。不传心营。而传入阳明之经。见症热渴干呕。脉洪数而舌苔黄浓。此邪在中焦阳明胃经症也。汗少者。用黄连香薷饮。热渴而大汗者。白虎汤。盖邪入阳明。
无所复传。以阳明为中土万物所归也。然邪入阳明。有在经在腑之分。在经宜清。在腑当下。皆以救液逐邪为务。盖阳明主津液所生病。病在阳明。津液涸竭。则邪陷气脱而死。或可迁延二候四候。非若邪入心包。直犯宫城。元神无所归束。外散而亡。每在一候二候。邪内闭而正外脱也。
暑入膜原暑秽从口鼻吸入。结于膜原。则必脘闷寒热。治宜清疏募原。如广藿梗、川郁金、槟榔、浓朴、草蔻、青皮、滑石、连翘、紫苏、黄芩之类。
邵评∶暑湿秽邪从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结于膜原。膜原附近于胃。为半表半里之界。
故见症寒热如疟。实非疟也。与少阳之半表半里大为不同。故仿达原饮意。用辛香温化之药。以达膜原暑秽之邪。
暑入厥阴凡四肢不热。中心如焚。舌灰黑。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似疟者。此暑邪陷于厥阴也。病势最危。治宜酸苦泄热。扶正祛邪。须人参、枳实、川连、干姜、黄芩、白芍、椒梅。
邵评∶此暑热乘虚而陷入于足厥阴肝经也。厥者。尽也。阴尽则阳生。木中有相火。故外不热而内如焚。火灼津伤。故渴而且消。虫为风木所化。热盛生风。木邪犯胃。则呕而吐蛔也。邪结不开。则心下板实。肝与胆为表里。故寒热如疟。邪陷至阴。症势危险。厥阴见症。多寒热错杂之邪。故药亦须寒热并用耳。
暑毒入肠如冒暑饮酒。引暑毒入于肠内。酒与暑并。大热大渴。小便不利。其色如血。五苓去桂。加川连、银花、滑石。
邵评∶暑为阳热之邪。酒性大热而有湿。冒暑饮酒。两热相并。入于小肠。火府不宣。故大热大渴。而小便赤如血也。此热结下焦。而小水不利。用利水清热之剂以治之。
伏暑内发凡潮热。汗出不解。烦渴呕恶。胸痞。舌苔白。带灰黑。小溺赤涩。或自利。此伏暑内发。
三焦并受。治宜清理上中为要。如滑石、杏仁、通草、橘红、半夏、浓朴、川连、郁金、黄芩之类。
邵评∶人受暑热。栖伏三焦肠胃之间。久久而发者。为伏暑。夏不即发。有至秋而发者。亦有至霜降后发者。其发愈迟。则邪伏愈深。而病愈重也。惟伏暑见症。三焦俱有。或吐泻霍乱。似疟非疟。或竟成疟利等症。盖暑必挟湿。为粘腻之邪。留伏于里。最为淹牵。治宜宣泄肺胃。清暑渗湿。理分三焦为主。
暑邪成疟头痛脘闷。舌白而干。四肢麻痹。脉左劲右濡。寒热不止。此暑邪入里。
蒙闭清窍而疟作也。治宜清理上焦。如连翘、滑石、杏仁、川郁金、淡竹叶、半夏、蒌皮、贝母之类。
邵评∶暑从口鼻吸受。先入于肺。挟内有之痰湿。而成疟疾。虽有头痛寒热见症。
左脉见劲。此非表邪发疟。乃是邪蕴于肺胃。痰热上蒸。蒙闭清气而作疟也。与少阳之风寒发疟者不同。治宜清理肺胃暑热。化痰渗湿之剂。
伤暑兼感寒小暑后。先触暑邪。复感寒邪。而病身热头痛。恶寒烦渴。无汗。或自汗。脉虚数。舌苔白者。此属伤暑后复感寒。邪在肺胃间也。宜紫苏、薄荷、香薷、青蒿、滑石、浓朴、通草之类。腹胀加枳实、腹皮。挟食加楂肉、青皮。舌黄干呕。加姜制川连。
邵评∶先受暑邪。后感秋寒。抑遏肌表。其症身热烦渴自汗。暑邪也。头痛恶寒无汗。表寒也。是肺胃先受暑热。表复外感寒邪。表里俱病。当内清暑邪。外散表寒为治。
劳役辛苦之人。日间冒暑。夜间乘凉。而病头痛寒热如疟者。六和汤加减和之。
邵评∶中气虚弱。内暑热而外寒凉。表里均病。故有寒热头痛等见症。体虚挟邪。以扶正清暑散寒为治。
冒暑兼停饮有因暑热而饮凉水太多。以致水停心下。遏伏暑邪。证见大热烦渴。胸膈痞闷。
或兼喘急。小水不利。或身重疼痛。右脉微弱。仲景用一物瓜蒂散吐之。如用五苓去术。加紫苏、浓朴、通草、散而利之。亦解。舌黄燥者。加入制川连。
邵评∶此水邪郁令火。而为中之症。由夏令火热。以水灌洗而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仲景用一物瓜蒂散。以去上焦之水。饮水太多。停于心下。遏伏暑邪。则热渴烦痞。火气上逆于肺。则喘急而小水不利也。冷水闭汗湿而滞阳气。故身重疼痛。暑伤元气。则右脉微弱。以饮冷水灌冷水。俱郁遏阳气。
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也。用瓜蒂以去上焦水饮。则肺气通行而水自散矣。后人用五苓散加减。亦通阳利水之治耳。舌黄燥。其邪已入中焦。阳明胃热。故加川连。
冒暑兼伤冷有因伤暑口渴。恣食生冷瓜果。以致寒包暑邪。宜六和汤。去人参、扁豆。加楂肉。
凡胸腹闷痛。舌苔中白边红。气口脉微弱。而身大热者。此即寒包暑之暴症也。若缓发。非疟即痢矣。
邵评∶暑为阳邪。热灼津亏。则多口渴。渴则饮冷。恣食瓜果生冷。伤脾胃中阳。郁遏阳气。
以致暑不能外出。此因暑而自致之病。非暑伤也。盖冷物滞于中宫。阳气不得伸越。故胸腹闷痛。舌苔中白边红者。寒抑热邪也。中虚邪滞。则脉微弱。身大热者。暑也。寒郁暑邪。用六和汤和中消邪。加楂肉以化冷物之积。
暑挟湿凡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暑乃熏蒸之气。热处湿中。湿热相蒸。阻于气分。当治在手太阴。若治不中。其邪无处发泄。则渐走营分。侵入血中。其症神昏谵语。舌色绛赤。
或咯痰带血。若上蒙清窍。则耳聋无闻。上焦不解。蔓延中下。则胸腹板闷。二便不利。即为湿温重症。
治当急清三焦。如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银花、竹茹、枳实、通草、金汁之类。嗣用犀角、连翘、银花、鲜地、元参、川贝、知母、淡竹叶、绿豆皮之类。清营分以养胃阴。
邵评∶天之热气下降。地之湿气上腾。则蒸而成暑。故暑必挟湿。郁蒸化热。先入上焦。肺卫。故治在手太阴肺经为先。治不合法。卫分之邪不解。则入于气分。气分暑邪不解。则渐入营分。营分不解。则入下焦血分。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也。若邪入营不解。亦有逆传包络。神昏耳聋。机窍被蒙。而内闭外脱者。治宜清营达邪。芳香开闭为主。总之暑湿温热。先由上焦而递传中下焦。首在肺卫上焦。病属气分及营分。若传中下焦。则入血分。而灼耗阴精。则为重症。故温暑宗三焦立法主治。
暑挟痧暑兼秽气。从口鼻吸入。亦头疼。恶寒。发热。或手足指冷。脉沉伏。饱闷呕恶。或腹痛泄泻。治宜清暑兼逐秽。如广藿梗、川郁金、紫苏、青蒿、浓朴、茯苓皮、滑石粉、连翘、草蔻、通草之类清之。有食加青皮、楂肉、枳实。
邵评∶夏令暑天。热气湿浊。蒸成秽恶瘴毒。谓之痧秽。人中其邪。先从口鼻吸入。
适更受暑。留伏膜原。故有头疼寒热见症。邪阻气机。阳不宣运。则有肢冷脉伏呕泻痛闷见象矣。治宜辛香逐秽。轻淡清暑。使其暑秽两分。则邪解散而愈。如食滞中宫。加消食化滞之品。
有触暑秽。腹痛。误饮姜糖汤而成霍乱。吐泻不得。六脉俱伏。绞肠痛欲死者。此内闭也。外用放痧、提痧、刮痧、等法。内急以川郁金、石菖蒲、西黄(另冲)川连、草蔻、藿香、木香、滑石、通草等投之。以开闭逐秽。
邵评∶姜与暑犯。糖与痧犯。误饮姜糖汤。则邪壅滞中宫。上下格拒。挥霍撩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中绞痛。脉伏不起。邪内闭而为绞肠痧症。急用针刺提刮之法。以开泄其血络机窍之气为外治。内服芳香辛散之剂。以开闭逐秽。而散邪通气也。如邪重不应。可服三物备急丸温开之法。
暑挟食凡头痛背寒。发热自汗。脉左虚右滑。畏食胸闷者。伤暑兼伤食也。宜藿香、浓朴、青皮、香薷、神曲、楂肉、枳实、麦芽、紫苏、滑石之类。疏之清之。
邵评∶此清暑热而消食滞之正法。
邪结下焦暑湿合邪。郁结下焦气分。以致小腹硬满。大便不下。舌苔白兼微黄。
此下焦气分结邪。勿以伤寒液涸便秘治之。宜猪苓、赤苓、滑石、通草、淡竹叶、晚蚕砂、皂荚子之类。以解下焦气分之结。二便自通矣。
邵评∶暑湿合邪。暑轻湿重。注于下焦。而结在气分。则少腹硬满。气不宣运。故大便不下。然小水亦未必流利。舌苔白而微兼黄色。湿多暑少之征也。湿阻气机。二便不利。与伤寒液涸便结者大异。治以渗湿开气之法。下焦郁结之邪开化。则二便通行而邪自化矣。
动暑行人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为中。即暑也。其证头痛发躁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亦动。乃天热外伤元气。宜益气清暑为治。按仲景云。太阳中热。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汤加人参主之。夫元气为热邪所伤。以致大热大渴。汗出不已。故以人参益气。石膏清暑。乃至精至当之法。何后人以东垣清暑益气汤代之。吾恐暑邪正盛。升葛之升。
术之闭。宁不助邪增病耶。惟生脉散加石膏。可以代之。然形气壮实者。只服六一散亦解。东垣此汤。
乃治暑月湿热伤气。脾胃受病之缓症也。若以之治中暑。则谬矣。
静暑静处高堂大厦之中。虽无暑气。然偶或冒暑应接。亦能中暑。如迎宾送客。观荷曝书之类。
偶触暑邪是也。更有斗室低楼。热气外逼。即静处室中。亦能吸受暑邪。俱当以正暑治之。
阴暑按方书以大顺散治阴暑。非暑也。乃暑月所受之阴寒也。然大顺散药经炒熟。重用甘草。虽有杏仁下气。皆主甘温守中。并无散寒破结之能。即内伤生冷。
外受阴寒。亦非所宜。至若无病之人。避暑山房水阁。过于贪凉。感冒微风。以致寒热无汗。或头疼恶寒发热。是周身阳气为寒所遏也。当从伤寒治。轻轻温散可也。
苏薄、藿朴之类。如恣食瓜果。内伤生冷。以致腹痛吐泻。脉沉迟。手足厥冷者。此即太阴中寒也。理中加藿香、浓朴主之。
阳暑此即动暑。见前。(以上合参治法汇叶案暑症全书)暑风暑月病患忽然手足搐挛者。暑风也。香薷饮加羌防。呕恶加藿香、陈皮、小便不利加二苓、泽泻、滑石。有痰加半夏。渴易栝蒌。泻不止加苍术。转筋加木瓜。
势重者手足挛搐。角弓反张。如中恶状。亦有先病热。服表药后。渐成风者。谵语狂呼浪走。气力百倍。亦暑气也。以寒凉攻劫之。兼解散化痰。
暑瘵盛暑之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甚。劳热躁扰。火动心脾。令人咳嗽气喘。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膈中烦扰不宁。即童稚老夫。间有此病。昧者以为劳瘵。不知火载血上。非真阴亏损而为虚劳者比也。宜清暑凉血。如荷叶汁、鲜生地、元参、知母、石膏、郁金、连翘、杏仁、象贝之类。
暑疡凡痈疽毒疮。发热有时。晡热旦止。若夏月间。有患头面外项赤肿。或腿足肿。长至数寸。不能步履。人皆疑为疮毒。但头痛内躁。昼夜发热不止。自与疮毒异。宜清暑解毒。如川连、石膏之类。暑毒一解。其肿自消。亦无脓血也。
暑疮盛暑之时。有遍身发泡。如碗如杯。如李如桃。晶莹脆薄。中含臭水。此湿热之水。泛于肌表也。黄连香薷解毒汤之类。若口疳臭秽。凉膈散效。外用鲜莲花辨贴疮上。一周时平复。(以上四条出暑症全书)
[卷四\瘟疫九传] 湿症(合参)
张司农谓。暑邪之害甚于寒。因作暑症全书济世。窃以为湿邪之害。更有甚于暑者。盖盛暑之时必兼湿。而湿盛之时不兼暑。暑邪止从外入。而湿邪兼乎内外。暑邪为病。骤而易见。湿邪为病。缓而难知。凡处泽国水乡者。于湿症尤宜加察焉。如外感之湿。着于肌表者。或从雨雾中而得。或从地气潮湿中而得。或上受。或下受。或遍体均受。皆当以解肌法微汗之。兼风者。微微表散。兼寒者。佐以温药。兼热者。佐以清药。此外受湿邪之治也。如内生之湿。留于脏腑者。乃从饮食中得之。凡膏粱酒醴。甜腻浓味。及嗜茶汤瓜果之类。皆致内湿。治法不外上开肺气。下通膀胱。中理脾阳为治。然阳体多成湿火。而阴体多患寒湿。又当察其体质阴阳为治。用药之法。当以苦辛寒治湿热。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之品。在所禁用。前太阴新法内。已陈湿邪之概。兹特参湿邪之兼症。而以表里三焦分治焉。若夫湿邪变幻之态。为病非一。当以杂症各门求之可也。
脾虚多中湿。一身尽痛为湿。有表有里。有湿热。有寒湿。有风湿。
湿痹痹者。痹着不去也。论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
亦曰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此宜五苓散主之。发黄加茵陈。
风湿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又曰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汤主之。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头中寒湿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用香瓜蒂一味为末。吹鼻中。黄水立下则愈。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以上述金匮)表湿关节疼痛。脉浮而濡。四肢痿弱。此湿邪在表也。小便利者。桂枝汤加川羌、白术等。微汗之。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加减。
中湿若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烦闷。昏不知人。脉沉而缓。或沉而细。此名中湿。宜升阳除湿汤。或白术酒。
破伤湿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入。其人昏迷沉重。状类中湿。名破伤湿。宜白术酒。
湿热脉濡细而数。发热身痛。小水短涩。或身目俱黄。属湿热。宜五苓散。加生栀、黄柏、茵陈、秦艽。
寒湿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着。或手足肿痛者。
为寒湿。宜分渗兼温中。胃苓汤加炮姜、木瓜。重者加附子。按论云。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者。此寒湿也。又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痛。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亦风湿兼寒也。
风湿脉浮身重。不能转侧。自汗。或额上多汗。此乃先伤于湿。又冒风所致。宜微汗之。渍渍然似欲汗者。风湿俱去矣。大羌活汤。
湿痰脉沉缓而滑。四肢流注。或项背强。恒见于肥白人。属湿痰。宜二陈、二术、桂枝、羌活等加减。
脾胃受湿。则沉困无力。怠惰好睡。须二术为君。上部湿。苍术最烈。下部湿。升麻提之。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渗泄。湿盛身痛。羌活胜湿汤、平胃散之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自汗者。防己黄汤。湿盛身痛。小便不利。体重发渴者。五苓散加川羌一倍。煎服妙。(以上诸条参治法汇)湿着肌表如发热身痛。脘闷不渴。舌苔白腻。或汗出不解。此湿邪着于肌躯之表也。宜解肌渗湿。如桂枝、秦艽、紫苏、二陈、浓朴、姜皮、茯苓皮之类。
湿留气分凡发热身痛。汗出则解。继而复热。脉来濡缓。舌苔白腻。此湿邪阻于气分。热自湿中来。徒用清热药不应。宜茯苓皮、大腹皮、滑石粉、黄芩、通草、半夏、猪苓之类。以逐气分之湿。热自除矣。
太阴湿伏凡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四肢乍冷。目黄脘痞。自利。语言欲蹇者。此湿邪伏于太阴。以致脾阳不运而然也。宜健脾兼分利。茅术、浓朴、茯苓皮、草蔻、菖蒲、广皮、木瓜、泽泻之类。如口内生白疳。而仍不渴者。此湿滞于中。气蒸于上也。治在气分。茅术、米仁、猪苓、泽泻、广皮、桔梗、寒水石之类。如痞结胸满。饮食不进。舌黄微渴。此湿热伤脾也。宜泻心法。半夏、茯苓、川连、浓朴、茅术、通草。
湿热内结如寒热腹满。小便不利。此湿热内结也。宜走湿清热。茅术、赤小豆、茵陈、茯苓皮、浓朴、黄柏、泽泻之类。
酒湿伤胃脘中食阻。痛而呕吐。或目色金黄。此酒湿伤胃所致。宜以苦辛寒为治。半夏、枳实、姜汁、黄连、豆豉、茵陈之类。
湿兼痧秽秽湿从口鼻吸入。则膜原先受。分布营卫。先呕逆。次寒热。头胀身痛。
小便不通。舌苔白腻。渴不多饮。当以芳香淡渗兼施。俾秽湿浊邪可以分消。宜广皮、藿梗、郁金、茅术、米仁、茯苓皮、猪苓、大腹皮、石菖蒲、通草。
湿热兼秽暑湿兼秽气。都从口鼻触入。必由膜原以走中道。踞募原。则寒热交作。走中道。则不食不饥。口渴舌黄。胸痞腹胀。治宜清热开郁。兼芳香逐秽。栀豉汤。
加藿香、川郁金、白蔻、枳实、制连、蒌皮、桔梗之类。若小水不利。加赤小豆、赤茯苓之类。腹胀甚。加浓朴、大腹皮。
湿热为痹外受湿热之邪。内进甜腻之物。则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苔灰腻。面目痿黄。此湿热入于经络为痹也。湿家忌汗。宜苦味辛通为治。防己、杏仁、滑石、半夏、米仁、连翘、山栀、野赤豆皮、路路通之类。更有暑湿风邪混杂。阻于气分。气不主宣。右肢若废。头胀胸痞。法当通阳驱邪。
杏仁(三钱)生米仁(三钱)桂枝(五分)浓朴(一钱)半夏(一钱五分)汉防己(一钱五分)白蒺藜(二钱)片姜黄(一钱)三焦湿郁发热后。神识渐昏。小腹硬满。大便不下。此暑湿气蒸。弥漫三焦。乃诸窍阻塞之兆。气分结邪。忌用滋腻。须桂苓甘露饮法。茯苓、猪苓、滑石、寒水石、晚蚕砂、皂荚子去皮。(以上参叶案)
[卷四\瘟疫九传] 湿温
夏月头疼妄言。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冷。四肢沉重。胸腹多汗而满。其人先伤于湿。因而中暑。其脉阳涩或弱。阴小而急。不可发汗。汗之名重。必死。汗多者。白虎汤加桂枝。汗少者。白虎汤加苍术。或概用苍术白虎汤。(述古)按湿温症。因长夏每多阴雨。得日气煦照。则潮湿上蒸。袭人肌表。着于经络。则发热头胀。身痛。足胫痛。舌苔腻白等症。重者。兼感时邪不正之气。即为湿温疫症。
邪入气分暑湿之邪。阻于肺。必咽痛、发热、身痛。舌苔黄浓粘腻。烦渴不解。当清上焦。如连翘、桔梗、滑石、射干、米仁、马勃、通草、淡竹叶、银花、芦根之类。如见身发疹。舌黄燥浓。当凉膈疏。如连翘、薄荷、生栀、石膏、牛蒡、杏仁、枳实、黄芩之类。
邪乘包络湿温之邪。乘于包络。则神识昏呆。发热身痛。四肢不暖。舌苔鲜红燥刺者。宜解手厥阴之邪。如犀角尖、连翘、石菖蒲、川郁金、元参、赤小豆、西黄之属主之。
邪入营分如湿温之邪。入于血络。舌苔中黄边赤。发为赤丹疹。神昏谵语。宜清疏血分以透。佐芳香逐秽以开闭。犀角、连翘、赤芍、银花、牛蒡、菖蒲、郁金、元参、薄荷、人中黄之类。
邪阻上焦病起发热头胀。渐至耳聋。喉痛欲闭。鼻中衄血。此邪混气之象。邪在上焦空虚之所。非苦寒直达胃中之药可以治。病不能即解。即有昏痉之变。宜轻清理上为治。如连翘、马勃、牛蒡、银花、射干、白金汁。如见呃忒。加枇杷叶、竹茹。(以上参叶案)
[卷四\瘟疫九传] 附暑湿秽合邪论
凡暑月霪雨之后。日气煦照。湿浊上腾。人在湿热蒸淫中感之。则暑湿交受。兼溷秽浊之气。人中之。即痧毒也。夫人之正气一虚。暑湿秽浊之邪。俱从口鼻吸入。流布三焦。上乘于心。为中痧。中入于胃。为霍乱。踞于膜原。为寒热。归于肠胃。为泄泻。
盖暑湿之邪。骤发而重者。为湿温。为伤寒。迟发而轻者。为寒热。为晚发。触邪随时即发者。为寒热。为泄泻。伏邪遇秋始发者。则为疟为痢矣。一邪之染。为病非一。临症者可不探本穷源为治哉。
[卷四\瘟疫九传] 霍乱(新法)
论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又云。呕吐而利。名霍乱。又云。头痛身疼。恶寒吐利。名曰霍乱。合观之。则霍乱之症始备。盖亦伤寒之类耳。其治法则云。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按此皆由阴阳不和。上下拒格不通所致。五苓所以分其清浊。理中所以壮其阳气。皆中焦治法也。(参类方注)凡霍乱腹痛吐泻。脉见结促代。或隐伏。或洪大。皆不可断为死。果脉来微细欲绝。
少气不语。舌卷囊缩者。不治。
内经云。阴阳易位曰霍。升降失常曰乱。按此症四时俱有。夏秋尤多。大抵中宫必有饮食停滞。外犯暑湿痧秽之邪。阻塞中焦。以致清不得升。浊不得降。阴阳错乱。
得而成斯症。或吐泻并作。或吐而不泻。或利而不吐。或先吐后泻。总属中焦之病。
邪上越则吐。下泄则泻。不必分属三焦。
感寒六脉沉迟。口不渴。小便清利。吐泻并作。或兼腹痛。此名湿霍乱。寒邪重也。
宜藿香正气散出入。若大吐大泻。六脉俱伏。手足厥冷。舌苔黑滑者。太阴中寒也。
作阴霍乱治。理中汤加附子。
吸暑面赤口渴。或干呕。或吐泻。舌苔微黄而燥。或白中兼红。胸闷腹痛。此口鼻吸入秽暑而成也。宜辰砂六一散。加枳实、浓朴、川连、郁金之类。
暑湿兼秽如触暑湿痧秽而成霍乱。腹中绞痛。呕恶吐泻。宜清暑湿。兼芳香逐秽。如广藿梗、川郁金、浓朴、枳实、菖蒲、槟榔、赤苓、滑石、腹皮、通草之类。
湿热嗜酒之人。湿热内着。中宫阻塞而成霍乱。吐泻不得。二便俱秘。呕恶不止。
宜泻心法。如半夏、橘红、川连、枳实、栀子、豆豉、滑石粉、茯苓皮、茵陈、泽泻之类。须戒其断米饮甜腻物。以待中宫清肃。否。虽药弗效也。
食挟暑秽如胃中已停饮食。更兼吸入暑秽。其势必剧。腹痛饱闷。吐泻不得。绞肠大痛。舌黄燥浓。烦渴便闭。急宜清疏中宫。如藿梗、浓朴、川连、枳实、楂肉、麦芽、郁金、青皮、草蔻、滑石之类主之。如未效。腹中板实。大痛难忍。二便不通。舌苔浓黄燥刺。脉弦滑有力。此邪结于肠胃中也。大承气汤下之。如年高气弱。须用枳实、槟榔、生大黄、生梨、鲜生地等。以养肠胃之阴。缓下之可也。便通之后。仍戒其勿进米饮甜腻之物。只用芦稷汤养之和之。恐余邪未清故也。
胃伤生冷如过食生冷。以致心腹胀满。痛泻不已。宜理中加青陈、浓朴、木香。必舌润。口不渴。右脉沉迟是也。
凡霍乱症。无非暑湿痧秽饮食凝结而成。忌一切甘腻之物。更忌热油气。犯之必复。患者须远庖厨坑厕等处。使不犯油气秽气。方可调治。
凡霍乱症。大忌饮食。即米饮下咽亦死。热汤亦忌。并忌一切甜腻滋补。及辛辣之物。惟清爽松利之物可食。如花红、枇杷、生梨、嫩藕之类。
霍乱因伤暑热痧秽者。当以荞麦炒熟作汤服。最妙。既能通利。以去暑秽。又能和中。环头芦稷汤。能去秽痧。止呕吐。尤能养胃和中。
[卷四\瘟疫九传] 三阴寒痧辨
凡三阴症。吐泻并作后即转筋。未泻时腹不痛。泻后腹微痛。惟颡中与鼻尖。有冷汗如珠。又指尖罗顶有直缝。罗顶低凹者。邪即下陷。不可救药。初起时。宜饮以姜汁。切忌茶汤甜物。
下咽即死。再进附子回阳汤。外治用挑痧法。缩脚法。灸脐用雷公散。俱有救死回生之妙。
凡治霍乱。宜戒谷食以清胃。惟宜荞麦、芦稷炒熟作汤。用以代茶。既有去邪逐秽之能。又有养胃和中之妙。但荞麦性凉通利。热实之症为宜。芦稷性温和中。中气虚者尤宜。
伤津呕逆凡霍乱大吐后。暑湿秽邪已去。胸中通泰。而干呕大渴。舌中心绛燥无苔者。此津液消耗也。急宜鲜生地、钗石斛、麦冬、花粉、北沙参、绿豆皮之类养之。
霍乱转筋不拘因寒因暑。总加木瓜于药内。邪去。转筋自止。若吐泻已停。而筋尚转。是耗其津液而然也。宜养液舒筋。如鲜生地、花粉、钩藤、米仁、木瓜之类。
阴霍乱凡霍乱。实热症。皆中焦胃病。寒症。即胃伤生冷。太阴感寒是也。治法俱见前。阴霍乱者。乃少阴症。初起吐利。脉沉伏。手足冷。其舌形胖嫩。淡红不渴者。是也。四逆汤、理阴煎之类。察其宜刚宜柔。投之。如见舌苔紫色而干。口渴干呕者。
当以金水六君煎和之。如见舌形胖嫩而色黑滑者。是太阴中寒。理中症也。不可认作少阴。凡治太阴。
药宜刚燥。治少阴。药宜温润。
有少阴伤寒。先从吐泻而起。但看舌形紫色无苔。或舌中微白。而四畔色绛。六脉沉细。似寐非寐者。即是少阴伤寒。治当益阴和中。不可作霍乱治。凡病起吐泻。
而舌上有苔。或黄或白者。方是霍乱。否则疹未透也。缘二症中有湿热之邪。故生苔。少阴乃虚症所发。故舌但紫绛或淡红而无苔。临症者辨之。
凡霍乱吐泻。发于夏秋之间。固宜察其暑湿秽食之邪为治。若治之不效。或兼呕吐烦闷。脉伏足冷之症者。又当察其是否疹痰饮。不可草率也。
干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痛欲死。俗名绞肠痧是也。急用淡盐汤。或葱矾水。用鹅羽探吐。得吐则生。不吐则死。吐后方用理气和中清疏之剂。随症治之。
如已成闭症。神昏不语。放痧、刮痧等法。俱不效者。急以盐填满脐孔灸之。不计壮数。
干霍乱。神昏不语。形脱者不治。如开声神清。但吐泻不得。绞肠痛欲死者。急用探吐法。并放痧、刮痧之法。毒瓦斯以下行为顺。景岳刮痧法妙。
如见痞满燥实。脐旁硬痛不可忍者。下症也。急以承气汤下之。此以提吐为逆。达下为顺也。
凡干霍乱。神昏不语。而形脉不脱者可治。脉伏而形神不失者。亦可治。或按穴放痧。或背心刮痧。再以川郁金、石菖蒲、广藿梗、滑石粉、通草等煎汤。冲入西黄二分。投之。
干霍乱。昏神不语。六脉沉伏。是否兼火当清者。是否兼寒当温者。但察其唇齿舌苔之燥润以别之。
干霍乱。大痛难忍。大汗大渴。舌黄燥刺。用黄连绞水服之。汗止者生。汗不止者死。
霍乱发燥地浆水冷服之。
绞肠痛荞麦汤冷服之。
呕吐不休。环头芦稷汤冷服之。
霍乱腹痛。行气逐秽药不效者。飞盐点汤冷服之。
探吐法以阴阳水对冲。先以刀烧红。置盐一撮于刀上。即以热盐冲水中。和匀。
令病患饮之。居密室中。以布袱拴紧其腹。将鹅羽探吐。得吐则生。不吐则死。如醒时切不可与粥饮。与之立死。不可与热汤。与之则心闭而死。
[卷四\瘟疫九传] 晚发(参叶案)
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其症与疟疾相似。但寒热模糊。脉象沉滞。舌苔粘腻。脘痞烦闷。午后更热。天明汗解。或无汗。清晨稍解。此暑湿之邪。留着于里。最难骤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在上焦。则舌苔白腻。头胀身痛。肢疼胸闷。咽干溺涩等症。当泄气分之热。宜连翘、杏仁、滑石、薄荷、橘红、通草、半夏、桔梗。热邪重。加黄芩、芦根。湿邪重。加白蔻、浓朴。在中焦。则舌苔微黄粘腻。
痞闷胸满。或目黄舌白。口渴溺赤。宜湿热兼治。用泻心法。半夏、陈皮、赤苓、枳实、川连、通草之类。若湿邪重。则脾阳受伤。目黄腹胀。小溲不利。或大便不实。又宜温中去湿。如茅术、浓朴、二苓、泽泻、木香、木瓜之类。湿甚。加干姜。湿热结于下焦气分。
必兼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宜茯苓、猪苓、滑石、寒水石、晚蚕砂、茵陈、泽泻之类。桂苓甘露饮亦可。若暑湿之邪。入于营分。则口渴。心烦。舌赤。宜清营分之邪。犀角、鲜地、菖蒲、元参、连翘、银花之类。若舌苔中黄边绛。齿燥唇焦。脉左数右大。此暑邪内燔。气血两伤也。玉女煎。
[卷四\瘟疫九传] 香港脚(述古)
初起发寒热。殊类伤寒。第脚膝痛。或肿。与伤寒异。属湿热。虽由坐卧湿地。与湿水而得。久之必湿化为热。初宜发散。后兼分利。与湿症同法。
主治大法用茅术、紫苏、二活、秦艽、米仁等。以去风湿。兼利关节。黄柏、黄芩、以清热。防己、木瓜、萆以达下。消肿利湿。槟榔、陈皮以行气。后佐以血分药调之。川断、芎归、丹参之类。
攻胃。呕逆。二陈、平胃加木瓜。小水不利。五苓散。
攻心。则恍惚谬妄。呕吐不食。眠卧不安。左寸乍大乍小。乍有乍无。不治。
邪客三阳。属表。见寒热拘急。宜汗。邪客三阴。属里。见二便阻涩。宜渗利。
鸡鸣散治香港脚肿痛。寒湿流注。筋脉浮肿。最验。
槟榔(为君重用)陈皮(盐水炒)吴茱萸(少许盐水炒)木瓜紫苏桔梗生姜鸡鸣时服。天明。大便见黑色粪。是湿毒已下也。
[卷四\瘟疫九传] 虚烦(述古)
虚烦者。因虚而烦躁发热也。但不恶寒。头身不痛。与伤寒异耳。虽有热。不可攻热。
热去则寒起。诚格言也。如劳役虚烦。身热头痛。气口脉虚大者。即劳倦内伤症也。
补中益气汤主之。盖以甘温之品。补其中气。升其阳气。其热自止。或少加黄柏。以滋肾阴。其效如神。如劳役虚烦。身热骨疼。腿膝软无力。或兼自汗舌润不渴者。当以归建中汤。加川断、杜仲主之。
若伤寒。烦躁发热。舌燥口渴。妄言日常之事。俗名劳倦。实非也。乃心包络之火。宜清之。温胆汤。加川连、钩藤、淡竹叶。兼痰者。加天竺黄、川贝母、如心气虚而躁烦。
不宁不寐者。左寸脉必虚小。当以茯神、远志、枣仁、丹参之类以补心气。甚者。加辰砂、金箔之类。以镇心神。虚甚。加人参。(新法)
[卷四\瘟疫九传] 痰症(新法)
肺风寒痰如见憎寒发热。鼻塞头痛。胸满气急。或咳或喘。右寸浮滑。或沉伏者。
此风痰在肺也。如舌白而润。口不渴者。痰由寒邪生也。宜二陈汤加桑杏、前胡、羌活、苏薄之类微散之。喘加焦麻黄、葶苈子以泻肺。如舌苔白燥。口渴者。肺家津液少也。宜泻白散。加前胡、杏仁、橘红、茯苓、象贝、川斛、薄荷、枯芩之类。
肺风热痰如微寒发热。胸闷气逆。咳嗽兼喘。舌苔黄燥。或白刺。口渴脉数者。此风热客肺生痰也。宜羚羊角、前胡、桑杏、蒌霜、贝母、枯芩、橘红、薄荷、旋复花、淡竹叶之类。以去风热。痰自平矣。如痰闭气逆。加竹沥、姜汁润之。
包络热痰如伤寒神昏谵语。目睛微定。或舌蹇语涩。舌苔尖赤。中白而燥者。此热痰乘于包络也。宜犀角尖、川郁金、石菖蒲、天竺黄、川贝母、钩藤钩、淡竹叶、栝蒌霜之类主之。如舌绛神呆。痰潮语蹇者。内闭也。加西黄。
痰挟痧疹凡时感伤寒。初起即胸中烦闷。气急痰喘。先用豁痰利气药。痰已行而喘减。但烦闷身热不除。反加耳聋足冷者。此必痰挟痧疹也。急宜透之提之。如羚羊角、连翘、牛蒡、防风、干葛、薄荷、枳壳、桔梗、蝉蜕之类。
痧疹挟痰凡时感初起。烦闷呕恶。手足指冷。寸口脉滞。先用解表透疹之药。疹痧虽透。而病势不减。满闷喘急仍在者。此必痧疹兼挟伏痰也。当豁痰以透疹。前胡、杏仁、象贝、栝蒌、橘红、海石、羚羊、牛蒡、薄荷、桔梗、竹沥、姜汁之类主之。痰行结解。
痧疹外达。而诸症自平。
络中湿痰如发热脘闷。胸胁肩背皆痛。此湿痰窃踞肺胃之络。痰气交阻。故痛。
宜六安煎去甘草。加桂枝、钩丁、蒺藜、栝蒌皮、片姜黄、白僵蚕、木香汁之类。通之行之。
痰入肝络伤寒有解表之后。肢体不能转动者。此痰入于肝络也。当以金星礞石、半夏、栝蒌、茯苓、陈皮、天虫、全蝎、姜汁炒蒺藜、川桂枝、旋复花之类。以搜入络之痰。肢自遂矣。如未应。即以养血药兼之。
解后伏痰伤寒解表之后。热势稍退。但觉目钝神呆。身重或痛。胸满不畅者。此胃中有伏痰也。右关脉必沉伏。或沉滑。宜二陈汤加枳实、栝蒌、姜汁、竹茹之类。豁之行之。
中宫湿痰如伤寒胸闷。寒热模糊。恶心不渴者。中宫有湿痰也。二陈汤加枳实、浓朴、紫苏、茅术之类和之。
积痰如发热胸闷。咳嗽气急。痰多浓浓者。中宫积痰也。宜燥润并用。如南星、半夏、栝蒌、海石、枳实、陈皮、茯苓之类。或导痰汤亦可。
解后余痰凡伤寒汗解后。疹已透后。尚觉余热未除。目睛微定者。痰也。眼下黑色者。亦痰也。其证必中脘痞闷。少纳不饥。宜二陈汤加枳实、麦芽和之。
[卷四\瘟疫九传] 痰饮(参叶案)
痰饮证治。详于金匮。今述其要语冠诸首。
脉沉弦为饮。面色鲜明为饮。治饮当以温药和之。饮家咳嗽。当治饮。不当治咳。外饮治脾。内饮治肾。(述仲景法)寒邪犯肺饮发凡外感寒邪。引动宿饮。上逆咳嗽。畏冷发热。当以温药和之。桂枝、淡干姜、半夏、茯苓、杏仁、炙草。
温邪犯肺饮发如温邪上犯气分。以致伏饮内发。上扰乘肺。肺气不降。喘不得卧。发热无休。或见咳红。亦属络热。宜桂枝合越脾法。以开太阳。使浊饮下趋。且桂枝得石膏辛凉。仍不碍于温邪之治。石膏、桂枝、半夏、茯苓、泽泻、杏仁、米仁、白芍、甘草。
痰饮挟燥火凡咳嗽。喉中燥痛或痒。仍不渴饮者。此痰饮挟燥火也。夫脾家有饮故不渴。而肺家有火。故喉间燥痒也。宜理气分之热。兼逐脾家之饮。勿以喉间燥痛。而妄用滋清。半夏、茯苓、(重用)橘红、杏仁、川郁金、栝蒌皮、白通草、冰糖炒石膏。
(此条新法)阳虚饮泛如年高脾肾阳虚。气不收纳。痰饮上泛。以致呕咳。或着枕就呛。乃痰饮伏于下焦肾络之中。至阴之界。阳气衰微。则形寒畏冷。下气上逆。则着枕就呛。
治法当以温药和之。宜桂苓术甘汤以和脾。都气饮加熟附、胡桃、以治肾。
络中伏饮如胸胁刺痛。时吐酸饮。脉沉弦而口不渴者。此伏饮在络也。宜桂枝、茯苓加姜汁、炒蒺藜、半夏、旋复花主之。
咳嗽呕出涎沫。面色鲜明。不得饮食者。非中虚也。作饮邪治。宜小半夏汤。加茯苓、桂枝、杏仁。
[卷四\瘟疫九传] 伤食
伤食亦头痛恶寒发热。但身不痛。右关脉短滑。或弦滑。与伤寒异。胸膈饱闷。恶食嗳气。此食滞中脘也。宜辛温消导。紫苏、浓朴、枳实、楂肉、神曲、麦芽之类。兼风寒者。
身体拘痛也。加羌防散之。舌黄口渴者。兼内火也。加连翘、黄芩、莱菔子凉疏之。若兼胀痛甚者。挟痧秽也。加广藿梗、川郁金逐之。按食与痰。乃伤寒兼有之症。临症者必须兼参可也。
凡停食胀痛。在大腹脐以上者。尚在小肠之间。宜消导。不可下。其痛满在脐及少腹。方是燥屎在于大肠。下之可也。
[卷四\瘟疫九传] 蓄血
蓄血伤寒者。非因伤寒热瘀蓄血。乃平时劳伤所蓄之血也。病不从太阳入。故无恶寒头痛之症。但发热口渴。语言无伦。小便利。大便黑。或胸胁间有痛处。或因血郁心脾。如见鬼状。药不宜凉。亦不可热。当用川郁金、参三七、生楂肉、红花、全归、桃仁、延胡、香附、丹参、泽兰之类。和之行之。如舌润不渴者。加肉桂温之。舌燥便秘。加酒制大黄行之。
[卷四\瘟疫九传] 痧秽
凡痧秽。从口鼻吸入。即从膜原流布三焦。便见头痛恶寒发热。骨节酸疼。与伤寒相似。但脉沉细。或手足指冷。腹满呕恶。与伤寒异。刺少商穴。其血紫滞者是也。须用川郁金、石菖蒲、广藿香、槟榔、浓朴、青皮、紫苏等以逐秽邪。则膜原清肃。三焦通利而愈矣。亦当兼察食痰暑湿为治。
邵评∶外经络。五内腑。膜原在内外交界之地。章虚谷薛氏湿热条辨。释膜原外通肌肉。不独口鼻所入之邪归之。肌肉湿热之邪。亦必归之。其为三焦之门户而近胃口。故膜原之邪。必由三焦而归脾胃也。
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盖六气为病。皆能发热。故善治伤寒者。必能穷究六淫之气。凡温热暑湿疫疠之类伤寒者。无不一一辨晰明白。而施治各当。要知能治类症。即是能治伤寒。以类症实居伤寒之八九也。今将类症治法列于后。庶几温热暑湿之症。不致混入伤寒正病之治。其于伤寒。思过半矣。
邵评∶伤寒症。邪从肌表而入。先表后里。从六经辨症。用足经药辛温表散。温热暑疫。邪由口鼻吸受。宗三焦认症。从手经用药。忌用足经辛温药。如此。温暑与伤寒。方不相混。
[卷四\伤寒类症] 风温(参叶案)
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阳气熏灼。先伤上焦。其为病也。
身热汗出。头胀咳嗽。喉痛声浊。治宜辛凉轻剂解之。大忌辛温汗散。古人治风温。
有葳蕤汤、知母葛根汤。内有麻黄、羌活等药。皆不可用。
风温吸入。先伤太阴肺分。右寸脉独大。肺气不舒。身痛胸闷。头胀咳嗽。发热口渴。
或发痧疹。主治在太阴气分。栀豉、桑杏、蒌皮、牛蒡、连翘、薄荷、枯芩、桔梗、桑叶之类。
清之解之。痰嗽加贝母。声浊不扬加兜铃。火盛脉洪加石膏。咽痛加射干。饱闷加川郁金、枳壳。干咳喉燥。加花粉、蔗浆、梨汁。咽喉锁痛。加莱菔汁。
邵评∶温邪由肺而入于胃。热伤肺胃之津。病在上中二焦。故用大清肺胃热邪。
生津润燥为主。治上中二焦之良法。
如发热口糜气秽者。此温邪劫伤肺胃之津也。宜生地、石膏、知母、麦冬、花粉、钗斛、梨皮之类主之。
如肺胀喘急。胸痛气秽者。此温邪伤肺。欲酿内痈也。急用活水芦根、桃仁、苡仁、栝蒌皮、冬瓜子、空沙参、黑元参、连翘之类清之。
邵评∶热邪蕴于肺。郁结不宣。气痰滞血瘀。欲酿肺痈。故见胸疼喘急。痰气秽臭之症。用千金苇茎汤。宣肺痹而行血降气。加味以清化肺热为治。
此手太阴轻症也。若手少阴厥阴二经。当于温热症内合参之。
邵评∶以上邪初在肺。其势尚轻。若肺邪不解。传入心营及心包络经。则入里而病重矣。后温热症内所列各条。治法相通。当合参之。
[卷四\伤寒类症] 温热
(春温冬温热病同治参叶案)烦劳多欲之人。阴精久耗。适遇冬月非时之暖。感而即病者。冬温也。春时木火司令。天道温暖。新邪引动。温从内发者。春温也。夏令炎热。感之即病。壮热烦渴。
而不恶寒者。热病也。大抵温热之症。阴精内耗。强阳无制。新邪一触。则燎原之势。直从里发。故初起即见壮热烦渴。口干舌燥等症。而主治以存津液为要旨。
凡遇伤寒过经不解。或发汗不彻。反致昏剧者。皆温热误治之证也。前阳明少阳条内。已见大意。而兹专以手三阴立言。治宜互参。
邵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阴亏是温病之原。故治温热病。以保阴存津为首务。
若春温夏热二症。亦俱有之。冬月受邪。伏藏不发。至春时天暖。外感时邪。引动伏邪而发病者。名为伏气春温。若其人内无伏邪。春天感受温邪而即病者。此即发之春温也。夏令受热而即病者。此即发之热病也。内有伏邪。春令不发。至夏至后壮热而病者。此伏气所发之热病也。如此辨症。方可明晰。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热。温病发出之途自少阳。热病发出之病由阳明。温病主以黄芩汤。热病主以白虎汤。至于伤寒延久。邪已化热。与温热治法相通。所谓伤寒与温热。始异而终同也。
又评∶伏气所发之温热病。与感而即发之温热病。见症稍异。伏气之病。其邪从里而达于外。表上无邪。故初起即热。无一毫恶寒之象。即发之温病。邪由肺受。肺主皮毛。故初起微寒。继即纯热不已。
如此辨认。庶无错误。
手太阴气分凡温邪入肺。症见头疼。恶寒发热。口燥舌干。脉数。胸满气喘。治宜辛凉轻剂。栀豉、橘红、桑杏、连翘、薄荷、枳桔、黄芩之类。嗽加前胡、苏子、象贝、羚羊角之类。
邵评∶此受而即发之温热病。首先入肺。肺主皮毛而在表。故见表症。宜辛凉轻清。以宣泄上焦肺卫之邪。
手少阴营分温邪吸入。由卫及营者。其舌先白后绛也。或竟入营分。则舌必绛赤。或红中兼微白。夜烦不寐。神呆谵语。宜犀角尖、鲜生地、淡竹叶、麦冬、连翘、石菖蒲、川斛、丹皮之类。兼痰者。加川贝母、天竺黄之类。
邵评∶此承上条由卫而入营。亦受而即病之温症也。白苔邪在肺卫。绛苔邪入心营。自卫入营。故舌先白后绛。绛。深红色也。红中兼微白。气分之邪未尽也。若热扰心营。则神蒙不能自主。上条邪在肺卫。其病尚浅。此条由卫及营。邪气自外入内。其病较深。下条温邪传入心包络中。痰潮内闭。其病尤深。此皆受而即病之温热症。宗心营肺卫主治。故以宣营清热达邪一法。
手厥阴内闭如温邪传于膻中。即干心包络。痰潮内闭。则神昏谵语。舌苔纯红起刺。此重症也。
急宜清心开闭。用犀角、连翘、川贝、天竺黄、川郁金、石菖蒲、净银花、钩藤钩、西黄之类主之。
邵评∶膻中为心之宫城。邪入于此。干犯心包。热逼心中。挟痰浊互结。致神昏谵语。而邪陷内闭。内闭则外脱。正不胜邪之候也。宜清心化痰。开闭达邪之法。再加芳香宣窍之品。如紫雪、至宝丹之类尤妙。
以上三条。感而即发之温热。病邪由口鼻吸受。先入肺卫。由肺传入心营。甚至逆传入心包。自外入内。一层递深一层。三条当合参之。
温邪劫液如发热不退。烁干胃中津液。以致口糜气秽。当用甘露饮、玉女煎之类。
邵评∶热久阴伤。灼干胃液。不拘伏气温热。与受而即发之温热。俱有此候。口糜气秽。阴虚火旺也。二方滋阴液以清胃火为治。
热久烦渴少气。竹叶石膏汤效。兼脘中痞闷不饥。加半夏。
邵评∶中虚胃热而作虚烦。用养正清胃除烦降火为治。
足厥阴液涸若温邪误治。邪必深入厥阴。神昏音涩。舌绛裂纹。欲寐不寐。午间烦躁。形象畏冷。心中如焚。此正气久虚。阴液已涸。宜复脉汤加减。如生地、麦冬、炙草、白芍、阿胶、丹皮、梨汁之类。
邵评∶温热误治。邪入极深。陷于肝经。肝属木而有火。木火内燔。阴液枯涸。液涸风动。故见症如此。故用滋阴以清肝火为治。
邪气血分风温之邪。入于营分不解。以致舌赤音低。神呆潮热。脉数左甚。或发丹疹。此邪过营。已及血分也。夫心主血。邪干血分。渐成内闭。风药燥血。固宜大禁。
即苦寒直走肠胃。亦非温邪逆入膻中心主所宜。须犀角、元参、鲜生地、川郁金、菖蒲、丹皮、银花、西黄之类主之。
邵评∶邪初入肺则在卫。不解。则入气分。气分不解。则传心营。营不解。则入下焦血分矣。邪在血分。入里极深。中焦俱病。阴液受戕。每多液涸内闭之候。宜救阴达邪清营凉血治之。至于膻中。是包络所居。在于上焦。用药宜清轻而忌重浊。
此种药味。治邪入心包之剂。若入血分。当用地黄、阿胶、复脉汤。方是血分治法。
气血两伤若感温邪。治不中。热毒内燔。必至气血两伤。如脉左数右大。烦渴口糜。舌赤唇焦。是也。宜玉女煎。
邵评∶温邪误治。热入阳明。灼伤少阴阴液。此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病在中下二焦也。宜滋肾阴。以清胃火。
邪结上焦温邪从口鼻吸入。则上焦先受。气血与热邪混处胶固。必致清窍不利。凡寒热后。颐颔肿胀。咽喉疼痛。牙关紧闭。脉左小右搏指者。皆邪结上焦所致也。当照疫症施治。宜连翘、牛蒡、射干、马勃、滑石、银花、赤芍、薄荷、夏枯草、人中黄之类选用。
邵评∶温热疫毒。口鼻吸受。蕴结上焦。不得宣散。发为大头风毒、颐肿、咽痛等症。
此温邪兼风毒而成。治宜清热解毒之法。
胃中不和若热退后。不饥不纳者。此胃气不和也。宜香豉、山栀、半夏、枳实、陈皮等和之。
邵评∶热退而余邪不净。胃气不和。故不饥不纳。当清化余邪。以和胃气为治。
[卷四\伤寒类症] 瘟疫(合参)
按傩为古礼。疫之由来尚矣。奈何仲景伤寒。书非全璧。止言温病热病。并无片言及疫。是以后人无善治之法。惟近世喻嘉言、吴又可、张景岳辈。可谓论切治详。发前人所未发。但景岳宜于汗。又可宜于下。嘉言又宜于芳香逐秽。夫三子皆名家。何治法之悬绝若此。要知三子之治法皆当。顾其所治之疫。各有不同耳。景岳所论之疫。即六淫之邪。非时之气。其感同于伤寒。故每以伤寒并提。而以汗为主。欲尽汗法之妙。景岳书。精切无遗。又可所论之疫。是热淫之气。从口鼻吸入。伏于膜原。膜原为半表半里之界。其邪非汗所能达。故有不可强汗峻汗之戒。附胃最近。入里尤速。故有急下屡下之法。欲究疫邪传变之情。惟又可论最为详尽。然又可所论之疫。是四时之常疫。即俗名时气症也。若嘉言所论之疫。乃由于兵荒之后。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天地不正之气。更兼春夏温热暑湿之邪交结互蒸。人在气交中。无隙可避。由是沿门阖境。传染无休。而为两间之大疫。其秽恶之气。都从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非表非里。汗之不解。
下之仍留。故以芳香逐秽为主。而以解毒兼之。是三子之治。各合其宜。不得执此而议彼也。兹于是症。
亦参三法为治。而分为两途。盖汗与下。即同伤寒表里之治。而逐秽解毒一法。乃疫邪匿伏三焦。非表非里之治也。分列于左。治疫之大法得矣。
邵评∶景岳所论疫症。是三时感冒。非其时而有其气。名为三时寒疫。邪由肌毒而入。故同伤寒治而先用汗法。若又可所论疫症。是湿温痧暑热邪。从口鼻吸受。伏于膜原。膜原者。脾与胃以膜相联。
为脾胃半表半里之界。邪伏于此。入胃最速。邪既在胃。故以下法为治。此是温热湿浊之邪袭入六经。而传阳明胃腑是四时之常疫。即湿温岚瘴时气之症。与毒疠天行瘟疫之病自是两种。截然不同。景岳所言。是即受温热。邪已入胃。故景岳主汗。而又可主下也。此二者可从足经。同伤寒论治。分为一途。至嘉言所论。是真瘟疫大病。乃天地不正之气。恶毒瘴疠。合病气口气。交结互蒸。人受其气。由口鼻吸入。
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最多闭结。故用芳香逐秽。解毒开化之法。此毒厉疫邪。与前二症各殊。不同伤寒治法。分逐秽解毒。合行一途。为两大法门也。瘟疫大病。别有一种厉毒之气。极易传染。故每病一家长幼相似。甚则沿门阖境。传染不休也。三子论治不同。
各有其症。当随症审察。合宜而用。不可拘执一说也。
长幼传染。众人一般。此疫气流行。俗名时气是也。乃天地秽恶之气。都从口鼻吸入。然有兼六淫者。
有不兼六淫者。有入足经而为表里者。有入手经而忌汗下者。当分途而治。其辨在舌。
邵评∶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此四时之常气也。大疫发时。或挟寒。或挟暑。所谓兼六淫也。总之。纯是疠疫为病。当分邪从肌表而受。则入足经。可用下汗法。邪由口鼻而受。则入手经。宜宗三焦立法。从心营肺卫施治。忌用汗下。
凡舌苔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疫邪由表达里也。宜汗下法。
邵评∶邪在表则舌白。入里则舌黄。入腑热深则舌黑。邪在足经。分表里而用汗下之法。
舌苔由白而变鲜红者。疫邪由卫及营。不入足经而入手经也。忌汗下。宜逐秽解毒。清泄营分。(新法)邵评∶邪在肺卫则舌白。入心营则舌红。传入心包。则鲜红起刺。邪在手经。宗心卫。辨明上中下三焦而施治。忌用足经汗下之法。
[卷四\伤寒类症] 疫邪兼六气入足经从表里汗下
初起头疼发热恶寒。舌苔白而薄者。邪在表也。败毒散散之。微汗而解。如未解。鼻干口渴。耳聋胁痛。舌苔白中带黄。此阳明少阳见症。须解肌法。柴葛、连翘、防风、薄荷、牛蒡、黄芩、木通之类。如再不解。须看有无疹。或见心烦膈闷。足冷耳聋。身痛如束。或咳或呕。寸关沉伏。或躁动。便是发之候。须提透之。以尽为度。脉伏心烦。谓之欲。烦止人静。肌肤中无隐隐之点。始为尽。已出而口干。脉洪滑者。宜化解毒为主。当以疹门参看。
邵评∶邪入于里。则发疹。疹出于肺。发于胃。将发疹。尚未外透。欲出不出之际。故见症如此。若毒滞气。则脉沉伏。伏邪外出。则脉躁动。亦一定之脉理。已汗而热不解。气口脉弦滑。
饱闷恶心。必是胃中宿食为患。消导为主。如生楂肉、麦芽、枳实、连翘、青皮、莱菔子等凉疏之。若脉弦滑。潮热。谵语。脐腹胀痛。舌苔渐渐黄浓燥刺者。乃燥矢在肠胃中也。大柴、承气。看微甚下之。更衣舌润为愈。
邵评∶食停胃中。未化糟粕。尚在胃之上脘。宜消化其食滞。切忌早用攻下。食滞已化。而成燥屎。
故用攻下。与前半条停食未化者。治法不同。大宜着眼。如表已解。尚身热脉浮。小便不利者。是热结膀胱也。五苓去术。合六一利之。
邵评∶身热脉浮。其脉仍在太阳经。表解而小便不利。邪入太阳之府。而热结膀胱也。宜宣化膀胱热结而利水。如表已解。余热未净。其人如狂不甚。小腹坚痛。而小便自利者。乃血蓄膀胱也。桃仁承气加减。
邵评∶上条热与水结。此条血蓄膀胱。如狂。而小腹硬痛。血蓄下焦之征。辨热结与蓄血。在小便之利与不利。热结膀胱。小便不利。血蓄膀胱。小便自利。用桃仁承气破其蓄血。正治也。
若无表里症。但热而泻。或寒热而泻者。此湿邪在于气分也。小柴合五苓主之。渴者去桂留芩。
不渴去芩留桂。疫邪必兼湿者。以当湿热司令之时也。(以上诸条同伤寒施治)邵评∶但热而泻。湿热在里。寒热而泻。里湿而表有微邪也。用小柴胡以和解其表里之寒热。以五苓渗其里湿。渴为有热。故去桂留芩。不渴为无热。故去芩留桂。至疫病每发于四五六七月。正在夏天湿热当权之令。故多挟湿。
疫疠热毒郁极。则发黄。二便俱秘。若投茵陈五苓。小水必不能利。须茵陈蒿汤。加黄柏。则小便利而黄退矣。
邵评∶热郁发黄。二便俱秘。阳分实热发黄也。用茵陈五苓以利膀胱。无益也。当用茵陈蒿汤。以泻阳明之实热。二便通利。黄自退矣。
亦有发黄兼发者。无非热毒郁结所致。宜犀角、连翘、赤芍、栀子、茵陈、黄柏、牛蒡、薄荷、银花之类主之。
瘟疫发于春夏之间。必热症为多。如初起即大热大渴。目赤唇焦。烦躁不宁。六脉洪滑。舌苔燥黄焦刺。急用三黄石膏汤。去黄柏。加连翘汗之。取汗在于速。一服无汗。即再进之。得汗热退为愈。若延至四五日。毒遍三焦。表里俱病。用三黄石膏汤。加连翘、银花。
表里兼解之。其妙在麻黄石膏二味。不可去一。此方通解三焦表里。治疫最妙。
邵评∶疫必兼湿。故致发黄。热毒郁结。则黄而发矣。用清热渗湿。宣透毒为治。若外受瘟疫。
表里俱病。火热大盛之时。身虽大热。而无汗泄。此表气外郁。内热不得发泄。故目赤唇焦而烦渴。
表里热盛。则六脉洪滑。火盛灼津。则舌苔燥黄焦刺。此皆热郁不宣之象。此方清内火而宣散表热。表有汗出。则内之火热亦随汗而外泄矣。此表里热甚两清之法也。倘迁延不治。上中下三焦俱受毒邪。表里三焦均病。必用此大剂以两解之。
如见目赤唇焦。舌黄燥刺。大热烦渴。汗出津津。此阳明血热火盛。切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加石膏。
邵评∶见症里热极盛之候。与上条似同。上条无汗。是表郁内火。汗出津津。是邪入阳明而热盛。故用凉膈散。加石膏以解阳明。
大都疫疠初起。宜辛凉解散。次则和解解毒。必里症全具。脉实口燥。心下坚满。方可攻下。若胃中饮食未化。虽芩连、栝蒌。尚宜缓进。况硝黄乎。如用寒凉。食为寒凝结而不散。必变结胸。(以上诸条照温热施治)邵评∶初起邪在肺卫。故宜辛凉解散。若肺邪入阳明之府。则里症发现。脉实坚满。口燥。均是里实之症。故可攻下。倘饮食停滞。未化糟粕。早用寒凉。寒药与食互结。防成结胸。况攻下乎。必待其食化糟粕。结于肠中。方可用下耳。寒凉切忌早用。恐其凝结不化。
疫病当分天时寒暄燥湿。病者虚实劳逸。因事制宜。不可执泥。如久旱天时多燥。
热疫流行。宜清火解毒。忌用燥剂。天久霪雨。湿令大行。脾土受伤。民多寒疫。或兼泻痢。宜渗湿和脾。忌用润剂。
邵评∶天时寒湿。病多寒疫寒湿。天时暄燥。病多温疫湿热。须分别治之。盖天时旱燥。阳亢热盛。
故多热疫。热则宜清火而忌温燥。天久阴雨。寒湿流行。脾土受伤。故多寒疫寒湿。宜温燥而忌清润。二者治法大异。最当分辨。春当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感此非时之寒为寒疫。宜太无神术散。加羌活、紫苏、温散之。或藿香正气散加减亦可。从正伤寒治。此条寒疫。
邵评∶应暖热而反寒凉。是非时不正之气。人受其气而病者。为时行寒疫。治以温散为主。忌用寒凉润药。
秋应凉而反热。冬宜寒而反温。感此非时之暖为温疫。宜犀角、连翘、黄芩、薄荷、银花、牛蒡之类清解之。宜从温热症治。
邵评∶应寒凉而反温热。是非时之温气。人受之而为冬温秋燥之症。即为瘟疫。治宜辛凉清解。大忌温燥。
疫症先从颐颔肿起者。阳明热邪也。肿于耳之前后者。少阳风热也。并宜辛凉散之。二活、荆防、连翘、黄芩、薄荷、元参、牛蒡、桔梗、犀角水汗之。阳明加升麻。少阳加柴胡、钩藤。解散后。加清火解毒之品。净银花、人中黄之类。
邵评∶风火热毒之邪。故宜辛凉清散。风邪解而火毒未清。故宜清化火毒。此从表里法施治。
时毒从颐肿者。名鸬瘟。耳下项与咽中肿胀。声不出者。名虾蟆瘟。皆风热不正之气干于上焦所致。治宜散邪清热。不可一味寒凉。
邵评∶颐与耳下项咽中。俱是上焦部位。邪从口鼻吸受。先入肺胃。宗三焦立法。从手经施治。
必先清解宣散。以泄其邪。如一味寒凉。则郁遏邪热。恐其传里内陷。不可不慎。
疫症有兼咽喉肿痛者。必辛散为主。不可骤用寒凉。反闭其邪。宜荆防败毒散。加桔梗、射干、马勃、牛蒡之类。
邵评∶咽喉亦属上焦。邪入肺中。先宜辛散。早用寒凉。防其逼邪内陷。最当谨慎。冬应寒而反温。
感之多咽喉肿痛。寸关脉浮洪而数。舌燥唇干。宜甘桔汤。加牛蒡、薄荷、防风、射干、连翘、黄芩、银花、犀角水之类凉解之。以升阴消阳。
邵评∶冬时不正之气。人受之而即发者。为冬温。温邪入肺。则咽喉肿痛。温邪在上焦。则寸关脉洪数。阳邪伤阴。则唇舌干燥。法宜提透辛散。清解上焦邪热。
夏应热而反凉。感之。邪伏于少阴之经。每多咽痛。或兼泄泻。舌润不渴。寸口脉沉而小。宜甘桔汤。加半夏、天虫、陈皮、桂枝、射干、防风、姜皮之类温散之。以助阳消阴。
邵评∶不正之气。乃夏令阴邪。人感其邪。伏于少阴肾中。阴火上升。则咽痛。寒湿之邪内入。则泄泻。阴邪伤阳。则舌润不渴。邪郁其阳。则脉沉小。宜清肾中阴火而透邪。以辛温药散之。
大头天行初起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大肿。目不能开。或咽喉不利。俗名大头伤寒是也。
东垣谓阳明邪热太甚。挟少阳木火而生。阳明湿热甚为肿。少阳木火盛则痛。阳明之邪。首大肿。
少阳之邪。肿于耳之前后也。治法不宜药峻。峻则药过其病。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起。其死尤速。
当少与。时时呷之。方用酒制芩连、人中黄以解毒。荆防、薄荷以去风。连翘、天虫、桔梗、牛蒡以散结。头痛恶寒无汗。加二活以散寒。阳明引经。加升麻、犀角水。少阳引经。加柴胡、花粉、普济消毒饮妙。十余日表症仍在者。亦用荆防、薄荷微散之。
邵评∶风温时毒。中于头部清空之所。故名大头瘟。病因风火湿痰。邪热由表而入于少阳阳明二经。以阳明行身前而循首面。少阳行身侧。出于耳之前后。邪在最上。药宜轻清宣解上焦。若用重浊之味。则入中下。而过病所矣。但天行时毒。必以解毒为先。风温之邪。故必去风。邪结则肿痛。
故当散结。寒郁于表。则无汗头痛而恶寒。当疏表散寒。此方治大头天行极妙。若日数虽多。尚有表症。仍宜表散。
胃气虚者。于春夏初晴。感山谷蒸气。面肿发寒热者。先用平胃散。加羌活、荆防、桔梗、藿香之类以散之。次加芩连清热。盖山岚、瘴气、浊雾。皆湿热也。岭南人中之即死者。缘内多毒蛇所吐之气故耳。
邵评∶胃虚而邪入中焦。感瘴气湿热之邪。入于阳明。法宜运中祛瘴。以宣散中上二焦。
岁荒普患者。不宜峻剂。宜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为主。
有已汗而热不解。身渍渍汗出。右关脉大无力。舌苔白嫩。四肢倦怠者。此中气素弱。汗后虚热也。补中益气汤主之。汗止身凉而愈。升柴须蜜炙。(以上参治法汇)邵评∶忍饥而脾胃中虚。邪乘虚入。宜调中散邪。亦中焦病也。若汗出而余热不退。是虚热也。脉舌见症。俱是虚象。法宜扶正散邪。此正虚挟邪之治法。
疫邪传里。毒攻肠胃。脐腹大痛。下利鲜血。或黑臭水。小便不利。身热大渴。六脉洪数。舌苔黄燥如刺。或红刺如杨梅状。当急治之。宜鲜生地二两。生大黄五钱。净银花五钱。黄连一钱。黄芩、丹皮、赤芍各钱半。生甘草五分。清之下之。
邵评∶此火毒热邪。直入肠胃而伤血络之正法。
疫邪传里。目赤面红。六脉洪大。舌黄燥刺。此热毒传遍三焦。经络闭塞。荣卫不通。
以致汗不得出。不得透。大热烦渴不解。宜三黄石膏汤。去黄柏。加连翘、银花、牛蒡子。表里兼解之。俾汗并透而解。妙在麻黄、石膏。
邵评∶疫邪自表入里。先在阳明气分。若上中下三焦表里俱有热邪。气血经络不通。表间抑遏。
与汗均不外达。热伏于里而燔灼。必用此方解表清里。宣通上中下三焦热邪。汗出透而愈。
若遇天时亢旱。热疫流行。毒蕴三焦。目赤舌绛。疹丹赤。汗出津津。阳明血热便闭。宜凉膈散。去芒硝。加鲜生地、牛蒡子、人中黄清之。
邵评∶天旱热毒而成疫。三焦均受。邪热入营。而阳明热实也。宜清膈间邪热。此条邪在中上二焦。热侵营分。而阳明热实。上条表里同治。此宗心营肺卫。分三焦治法。
疫邪发于岁荒之后。凡流离饥民。无不一病即死者。由于劳役饥寒。脾胃早伤。虽感微邪。亦不禁也。故治此者。须调补脾胃为主。补中益气、六君子之类。微加表药治之。
邵评∶中虚受邪。正气不能胜邪。每多邪陷正脱。故必补正以托邪。正气充复。邪自外达耳。
凡遇疫症。诊得右关脉虚大或软弱者。即中气虚也。当补以汗之。补中益气加羌活、紫苏。如诊得寸软尺迟者。此营卫两虚之症也。当以归建中汤加防风汗之。
邵评∶此条营卫虚而受邪。
凡治虚症。宜外邪轻可治。若外见重症。而脉虚细无神者死。
邵评∶正气大虚。不能胜邪。则死。
凡治虚症。详于景岳瘟疫门汗、补、温、清、吐、下六法中。须阅之。(以上诸条系新法前三条实症后三条虚症)邵评∶景岳论治虚症。最为详细。宜参考之。
[卷四\伤寒类症] 疫邪吸秽浊入手经宜逐秽解毒
六气之外。另有一种疠气。乃天地秽恶之气。都从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
非比伤寒六经。可汗可下也。嘉言先生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中焦如沤。疏而逐之。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并以解毒兼之。营卫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滋。此喻氏心法也。叶天士先生谓疫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喉哑喉痛口糜舌燥者。先入于肺也。渐至神昏舌绛者。邪由肺系干于心包络也。故初病喉痛舌燥。最怕窍闭神昏。先生立法。清解中必佐芳香。宣窍逐秽。如犀角、银花、菖蒲、郁金之类。兼服至宝丹。以有灵之物内通心窍。搜剔幽微。又谓吸入疫邪。三焦均受。由卫及营。久则血分渐瘀。邪与三焦相溷。愈热愈结。理宜咸苦大制之法。然恐性速。直走下焦。仍用轻扬理上。加金汁、银花露之类。此又先生法中之妙法也。
邵评∶邪由口鼻吸受。其气先入肺卫。次者递传心营。甚至逆传心包。从上焦而及中下二焦。
当从心营肺卫。宗三焦立法。从手经施治。若自肺而入阳明胃中经腑者。可同伤寒用足经药施治。凡温热暑疫等症。皆当如是。所谓与伤寒治法始异而终同也。惟治疫之法。当厘清上中下三焦。用芳香逐秽解毒开泄之剂。是第一要旨。
又评∶凡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邪入心营肺卫。尚在上焦。至入于血分。则邪干下焦矣。故曰三焦相溷。若直走下焦。与包络中结邪不相干涉。故仍主轻扬清上。而佐以咸苦之味。两相兼顾。此疫邪入手经。与前列之症不同也。
疫邪入上焦如口糜、丹疹、喉哑、咽痛。舌苔红中间白。或白中兼红。此邪在肺与包络也。宜犀角、鲜生地、元参、连翘、石菖蒲、川郁金、牛蒡子、射干、银花、人中黄之类。
邵评∶此邪由肺卫而入心营。尚未传入包络。包络有邪。必神昏谵语。如下条之见象也。此是营卫交病。用泄卫透营两解之剂。
疫邪入膻中如见舌苔鲜红。神昏谵语。或发丹疹。或兼喉痛。疫邪逆传膻中也。
非比伤寒客邪。无庸发散。亦非停滞里症。无庸消导。治当清血络以防内闭。大宜解毒逐秽。宣窍开闭。如犀角、连翘、元参、生地、银花、人中黄、川郁金、石菖蒲、西黄、琥珀之类。兼用至宝丹。
邵评∶此与伤寒表里之邪大相悬绝。治法大异。此清血络而开闭宣窍逐秽之法。治温热暑疫邪入包络之要旨。不独疫症然也。
疫邪遍三焦疫疠秽邪。从口鼻吸入。分布三焦。久则血分渐瘀。其邪愈深。其热愈结。当以苦咸之制。仍是轻扬理上为治。加犀角水、银花露、白金汁、西瓜翠衣、栝蒌皮、黑元参之类。(以上参叶案)邵评∶邪从上受。先肺卫。次心营。此邪在上焦。至入于血。则邪干下焦矣。故曰邪遍三焦。邪愈深入。则热结而不能外泄。用咸苦以清下焦血热。仍佐轻扬清上之剂。则三焦同治矣。此咸苦清血之味。余俱轻清上热。为治疫遍三焦之良法。
[卷四\伤寒类症] 吴又可法(摘要)
凡瘟疫如见舌苔白如粉者。其邪已入膜原。汗之必不解。当用达原饮。以透膜原之邪。看兼何经。加入引经表药。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如舌苔薄而不浓。脉不甚数者。感之轻也。可从汗解。如感之重者。舌苔必浓。脉必数。纵服药。邪必内陷。但看舌苔渐渐黄燥。此邪渐入于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若脉洪长而数。汗大出。此邪适离膜原。初入阳明。白虎证也。舌上纯黄燥刺。又兼里症。此邪已入胃腑。承气汤选用。
邵评∶邪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而入膜原。故舌苔白如敷粉。膜原者。脾与胃以膜相联。乃脾胃之半表半里。附近于胃。疫邪先入膜原。最易陷入于胃。如从表达。亦从三阳经外出。故加三阳引经药。
疫症有两三日即离膜原者。有一旬半月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厌厌聂聂。至五六日。陡然势张者。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解者。有从自汗盗汗不解者。有无汗竟归于胃者。有胃气壅抑。必从下后而得战汗解者。有汗解未尽。越三四日复热者。有发黄因下而复热发者。有竟从发而愈者。有里症急。虽得。不愈者。
疫毒甚者。日有三变。初起一二日。舌苔白如粉。早服达原饮一服。午后舌变黄色。
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毒邪传里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躁稍减。傍晚复加烦躁大热。通舌变黑刺。鼻生烟煤。此毒邪最重。复合聚于胃。急用承气汤下之。至夜半热退。次早苔刺如失。此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盛变速。故用药不得不紧。设用缓药。必无救矣。每见瘟疫二三日即死者。皆此类也。
邵评∶下后稍缓。至夜复热。其势更甚。热而成实。灼伤肺胃津液。故舌黑刺而鼻烟煤。邪毒甚也。热实胃腑。故用承气急下之。使邪毒从下而解。若一日数变。用药亦一日行数日之法。盖病变极速。治法亦急。所谓急病急攻也。失治则液涸邪秘而死。
疫病失下。自利纯臭水。昼夜十数行。口燥、唇干、舌裂。腹满硬痛。此热结旁流也。急以承气下之。以去宿垢。其利自止。若胃热失下。郁而为黄。热更不减。搏血为瘀。故经气不为热瘀郁。不致发黄。热邪不干血分。不致蓄血。若同受其邪。则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走。黄随热泄。故治黄茵陈蒿汤。治蓄血桃仁承气汤。去桂枝、甘草。加丹皮、归尾、赤芍。
邵评∶胃中热郁不得泄越。则发黄。热甚血瘀。则蓄血。此邪热入于中下两焦所致。至辨发黄与蓄血。当察其小便。若小便不利。则热郁膀胱而发黄。若小便自利。则热瘀血分而蓄血。如此辨治。万无一失。治黄、渗湿清热而通下。治蓄血、消瘀清热而破血。
[卷四\瘟疫九传] 但表不里
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表里之间而已。但表不里者。其证头疼身痛发热。而复凛凛。内无胸满等证。谷食如常。此邪传外。由肌表而出。或斑消。或汗解为顺。轻剂可愈。有汗出不彻。
而热不退者。宜白虎汤。或斑出不透。而热不退者。宜举斑汤。有斑汗并行。而并不透。合用煎汤。
[卷四\瘟疫九传] 但里不表
但里不表者。惟胸膈痞闷。欲吐不吐。吐而不快。宜瓜蒂散吐之。若邪传里之中下二焦。则心腹胀满。不吐不呕。或燥结便闭。或热结旁流。或热结下利。或大肠胶闭。
并宜承气辈。有里而再里。或至于三。皆根据前法。
邵评∶吐下未净。复聚于中。故曰里而再里。至三里之症。少有也。
[卷四\瘟疫九传] 表而再表
表而再表者。所发未尽。膜原尚有隐伏之邪。故三四日后。根据前发热。脉洪而数。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至于三表者。亦稀有也。
邵评∶瘟疫之邪。由膜原达表。或或汗之表。表邪化而膜原尚有未尽之邪。复出于表。故曰表而再表。此与伤寒先表后里之治迥别。须使出表之邪。仍从汗而解。至三表之症。实罕见焉。
[卷四\瘟疫九传] 表里分传
表里分传。始则邪气伏于膜原。尚在半表半里。二证俱见。必先通其里。令里邪去。
自能达表。或斑或汗。随其性而升泄之。病退而热未除者。膜原尚有未尽之邪也。
宜三消饮调之。若分传至再至三。未之频见。照前同治。
邵评∶疫邪自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伏于膜原。为半表半里之界。邪在于此。或表里分传。
表里二症同见者。治宜先通其里。里通则表达。与伤寒先表后里之法大异。从表解者。或或汗两门。
随症治之。膜原之邪。未能尽传。表里症并见者。用三消饮内外并解之。若分传再三之症。亦属稀少。治法同前。
[卷四\瘟疫九传] 再表再里
有再表再里。或再表里分传者。医家不解。反责病患不善调养。以致反复。病家不解。反咎医师疏于救治。彼此归怨。胥失之矣。不知病势之当然。其气性如此。
邵评∶疫症是秽浊之邪。不正之气。伏膜原而布三焦。其邪之或结或开。或表或里。本无一定。故多表而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再见之症。此病情之传变不常。邪气之聚散无定。乃病势之当然。非关调治之失宜。然必病者元气不虚。方可随症施治。若虚弱之体。恐未能当此缠扰耳。疫症之外。若风寒温暑湿热诸病。则鲜如此见症也。
[卷四\瘟疫九传] 先表后里
先表后里者。始则但有表证。而无里症。宜达原饮。有三阳经症者。加三阳经药。继而脉大而数。
自汗而渴。邪离膜原。未能出表。宜白虎汤辛凉解散。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二三日后。或四五日后。依然发热尚宜达原饮。至后反加胸满腹胀、不思谷食、烦渴等证。加大黄下之。
邵评∶邪从口鼻吸受。先由肺入。肺主皮毛。则先见表症。有头疼身痛发热凛寒之象。用达原饮以宣其邪。三阳者。太阳阳明少阳也。故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也。
[卷四\瘟疫九传] 先里后表
先里后表者。始则发热。渐盖理证。下之便愈。后复发热。反加烦疼。身重脉浮者。宜白虎汤主之。不得汗者。津液枯竭也。加人参。覆杯即愈。
邵评∶瘟疫自口鼻而入。直行中道。伏于膜原。膜原为半表半里。其邪自内出外。故有先见里症。可先下之。下后里通。邪渐出外。在阳明之经。故见烦热脉浮身疼重之症。再用白虎汤以清之。不得汗者。正虚液竭。白虎加人参。以扶正达邪。若大汗大下后。表里之证悉去。继而一身尽痛。身如被杖。脉沉细者。此汗出太过。
阳气不周。骨寒而痛。非表证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后阳回自愈。
邵评∶汗下之后。表里之症虽去。而津亏气弱。不能营养筋骨脉络。故痛如被杖。用药宜养营和阳之剂。
又评∶瘟疫与伤寒大异。伤寒不可早下。瘟疫有先里后表之症。故可先下。下之里通而表达。盖瘟疫之邪自内达外。与伤寒先表后里之治不同法。此瘟疫伤寒分泾渭处也。
[卷四\瘟疫九传] 表证偏胜
表证偏胜者。膜原之伏邪发时。传表之邪多。传里之邪少。当治其表。里证兼之。
邵评∶膜原附近于胃。为表里之分界。邪伏膜原。出表者多。入里者少。则表证偏胜。乃七表三里之候。当先治表。而略兼治里。
[卷四\瘟疫九传] 里证偏胜
若里证多而表证少。但当治其里。而表证自愈。
邵评∶膜原之邪。入里者多。出表者少。则里症偏胜。乃七里三表之候。但治其里。里通。则邪外出而愈。
[卷四\瘟疫九传] 大头瘟
即大头天行。宜普济消毒饮。
邵评∶风热湿浊。扰乱清阳之境。故伤高巅之上。从上越者生。下行者死。初起寒热体重。头面肿痛。或红或紫。或青或黄。目不能开。咽喉不利。不速治。十死八九。甚者砭针刺之。如大便硬。
加酒蒸大黄三钱缓下之。若额上面部肿赤者属阳明。本方加石膏。耳之上下前后并额旁红肿者属少阳。
本方加柴胡、花粉。项下耳后赤肿者属太阳。本方加荆防、羌活。盖大头瘟肿赤之处。分三阳经部位。
故药亦分三阳经加法。但邪在上焦。药宜轻清。频进而缓服。急则过其病所矣。
[卷四\瘟疫九传] 捻颈瘟
头与咽中肿胀。喉痛。声不出。即虾蟆瘟。宜荆防败毒散。
邵评∶邪伤上焦。蕴于肺胃。喉痹失音等象。较大头瘟之肿在肌表者。更深一层矣。此症邪干肺胃。当用射干以发肺邪。石膏以泻肺热。犀角以解胃毒。大黄以疏胃壅。方为正治。此方先用羌活、独活、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燥烈而专达表。与秽邪之在上焦肺胃者。似不相值。须斟酌用为妥。
[卷四\瘟疫九传] 瓜瓤瘟
胸高而起。呕血如汁是也。生犀饮。
邵评∶此邪在中焦而血热受伤。疫毒深重。故以清营解毒为治。
[卷四\瘟疫九传] 杨梅瘟
遍身紫块。忽然发出。霉疮是也。刺块出血。宜清热解毒。人中黄丸。
邵评∶此症毒瘀血分。人中黄丸用苍术之燥烈。专走气分。防风之辛散。专走肝经者。似为未合。当加银花等解毒之品。并当宣通血分为妥。若清热解毒汤用羌葛、升麻。皆是躯壳之药。不能疏通三焦。瘟疫诸症。俱当从上中下三焦治。不当以表里为界也。人中黄丸之苍术。虽芳香逐秽。未免燥烈太甚。宜酌用之。
[卷四\瘟疫九传] 疙瘩瘟
发块如瘤。遍身流走。旦发夕死者是。用三棱针刺入委中三分。出血。服人中黄散。
邵评∶疙瘩一症。崇祯十六年京城大盛。患者有顷刻即死。其治法与此同。载见说铃。同时有羊毛瘟。起病必有红点在背。挑破。中有羊毛一缕。无得活者。死有数百万。当博求千金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等书。或有治法。
[卷四\瘟疫九传] 绞肠瘟
肠鸣。腹痛。干呕。水泄不通者。是也。探吐之。宜双解散。
邵评∶此症上下格拒。闭结不通。急急探吐。吐则气通。或有生机。然此湿毒多郁于下焦。与干霍乱相近。金匮备急丸亦可用。
[卷四\瘟疫九传] 软脚瘟
便清泄白。足肿难移者。是也。即湿温症。宜苍术白虎汤。
邵评∶湿热伏于下焦。脾不营运。用苍术白虎以清湿热。此与上条同是邪在下焦。上条是寒湿。带中焦症。此条温热。纯是下焦症矣。
[卷四\瘟疫九传] 瘟疫脉候(附录)
凡瘟疫脉洪大滑数。而数中兼缓者可治。紧数甚者难治。
邵评∶瘟疫是阳症。洪大滑数是阳脉。更兼缓。是有胃气。故可治。紧则无胃气。故难治。
身大热。而脉沉涩细小。足冷者危。
邵评∶大热是阳邪。沉涩细小为阴脉。阳病见阴脉。故危。足冷者。邪盛而阳衰也。
瘟病四五日。身热腹满而吐。脉细而弦强者。十二日死。
邵评∶瘟病四五日。邪已入里。腹满而吐。病在脾胃。身热脉细。阳症见阴脉。弦强是邪盛而无胃气。故死。
瘟病二三日。头痛腹满。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邵评∶病起二三日。表里症俱见。脉见直而疾。是邪盛而正衰。故死。
瘟病八九日。头身不痛。色不变而利不止。心下坚而脉大者。十七日死。
邵评∶病至八九日。邪去表而入里矣。利不止而心下坚。是虚邪结。其脉反大。久病脉大。则为病进。正虚邪盛。迁延必死。
又评∶此种瘟疫。是天行之疠气从口鼻而入。风热与湿浊熏蒸。其气流布三焦。
在上焦者。为大头瘟、捻颈瘟。在中焦者。为瓜瓤瘟。杨梅瘟、疙瘩瘟。在下焦者。为绞肠瘟、软脚瘟等症。治法当宗河间三焦立论。分心营肺卫。用手经辛凉之药。清热解毒。是为正治。不可用伤寒表里分界。而用足经辛温发散之剂也。所列诸方。学人以意参之可也。
[卷四\瘟疫九传] 暑证(中同合参)
按暑与。皆日气也。不必分属。动而得之为中。静而得之为中暑。其说出自洁古。后人因之。
未可据为确论也。盖动静不过劳逸之分。既均受暑治法不甚相远。至于阴暑。尤宜速辨。夫当盛暑之时。
炎火若炙。静处深堂大厦。正以避暑。不近烈日。炎暑何来。即膏粱深处。亦有中暑之症者。盖不能无冒暑应接。正在动中得之耳。此静中之动。即洁古所称静得之暑也。若乃纳凉于水阁山房。或感冒微风。或静夜着凉。此外受阴寒。遏其周身阳气。以致头痛恶寒。肤热无汗等症者。当以辛温之剂微微表散。至若浮瓜沉李。冷水寒冰。以伤胃中之阳。又当温中散寒。此乃暑月感寒之症。不得以阴暑名之。然以辛温治阴暑。其弊在命名。若薛氏以温热之品治中。则贻害不浅矣。窃假为辨正。以免后学之惑。
邵评∶暑与二者。皆炎天热日之气也。夏月火土当令。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湿与热蒸。
或成暑气。暑者。热之兼湿者也。故曰暑必挟湿。至于。单是炎天火热之气。不夹湿气在内。乃夏天令火之邪为。故奔走于赤日之中而中也。治只用白虎黄连。清其火热。与治暑之兼用浓朴、滑石。
辛香渗泄之法不同。如此分别。未知是否。若阴暑二字。尤属不通。夏天炎火之令。烁石流金。何阴之有。即使阳气素虚之人。每处夏月。阳气尽浮于肌表。其人中阳虚弱。或外受凉风。内伤生冷而病者。
此暑天受寒。因暑而自致之病。非阴暑为病也。暑为阳邪。从无阴暑之名。故特辨之。至暑同是热气。岂可以动得静得而分属耶。推其意。岂以为阳而暑为阴。故以动静之阴阳而分属之耶。阴暑之名一立。贻误后人。实非浅鲜。惟纳凉而外受风邪。夜间着凉。此是夏月之风寒。人感受之。
着于肌表。遏其表之阳气。以致恶寒头痛。身热无汗之表症发现。此是夏月感冒风寒。非暑症也。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故用辛温散邪之药。以疏通其表间之阳气。与治暑无涉也。多食生冷寒物。内伤脾胃中阳。以致吐泻霍乱肢冷汗泄等见症。因夏月阳气外浮。中阳虚弱。寒冷伤中。亦非暑病。是因暑而自致之病。故用温中散寒。以扶脾胃之阳。与治暑亦无涉也。古人大顺散等方。是治夏月着寒之症。非治阴暑之方。至于以温热治中。真是抱薪救火也。
暑伤气分凡吸入致病。上焦气分先受。舌白边红。呕恶烦渴。咳嗽喘急。二便不爽。脉右大者。此暑邪阻于上焦气分也。宜杏仁、石膏、半夏、浓朴、栀皮、豆豉、郁金、竹茹之类。如热邪内迫。肺气郁闭。而致胸中胀闷者。宜栀子豉汤。加枳实、川郁金、杏仁、半夏、白蔻、滑石、连翘、蒌皮、黄芩之类。
邵评∶暑热由口鼻吸受。先伤上焦气分。邪留肺胃。邪在肺则舌白边红者。热也。
胃热则呕恶心烦。肺火盛则咳。气不降则喘急。大小便不利也。
暑袭肺卫如身热头胀脘闷。咳呛不已者。此暑邪外袭。干肺卫也。宜清上焦。甜杏仁、滑石粉各三钱。香薷七分。白蔻五分。通草一钱五分。丝瓜叶三钱。如暑风外袭肺卫。气阻发热。畏风头胀咳呛。防作肺疟。宜香薷、杏仁、桔梗、连翘、六一散、丝瓜叶。
邵评∶邪郁上焦。肺不宣降。则头胀咳呛。身热脘闷。此邪在卫分也。卫分不解。则入气分。气分不解。则邪传中焦。而入营分。营分不解。则邪传下焦。而入血分矣。
三焦俱受。营卫均病。甚至逆传包络。邪入膻中。而邪闭正脱之症见矣。故邪初在卫。先用辛香以开泄上焦为主。如暑邪挟风。袭入于肺。肺主皮毛。故亦为之表。邪在于卫。表气不宣。暑风郁蒸发热。卫气被邪抑遏。则微恶寒。寒热似疟。而畏风咳呛。此是暑疟。与少阳足经之疟大异。当从手经施治。宣泄肺卫之暑邪。
肺伤痰喘暑风热气伤肺。身热痰嗽而喘。宜桑杏、连翘、石膏、淡竹叶、橘红、栝蒌皮、苡仁、芦根之类。喉痛。加射干、牛蒡。小水不利。加六一散。头胀。加鲜荷叶。
邵评∶此条暑风入肺。肺有痰浊。痰热伤肺。肺升不降而喘嗽。治宜宣泄上焦。清化痰热。
如暑湿伤气。午后痰喘更加者。肺先受病也。亦宜清理上焦。为无形气分之治。如芦根杏仁、蒌霜、苡仁、橘红、川贝、西瓜、翠衣、通草、茯苓皮之类。
邵评∶暑必挟湿。暑先入上焦。与痰热先伤肺气。故痰喘加于午。而化痰渗湿。用轻药以开泄上焦无形之肺气也。
暑湿伤胃凡身热。中焦痞满。不饥不纳。二便不爽。此暑热伤于中焦气分。热痰聚胃所致。宜苦辛泄降。半夏泻心。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邵评∶邪自上焦而至中焦。由卫分而入气分。上焦主肺。中焦主胃。病则痞满。不饥不纳。是暑热湿痰伏于中焦气分。胃气不得宣行也。宜苦辛开痞。宣泄中焦气分治之。
暑入营分凡身热。心烦面赤。舌绛神呆。夜寐不安。此暑邪入心也。辰砂、六一散、加川郁金、川连之类。或犀角尖、鲜生地、石菖蒲、川郁金、连翘、银花之类。
邵评∶邪由肺卫而入心营。邪入渐深矣。心主血而藏神。营热则伤神。神呆而寐不安也。当清热以开泄其邪。使邪从肺达为妥。否则热灼阴伤。邪入下焦血分。有阴涸邪陷之危。亦有逆传心包。邪热内闭。为内闭外脱之症耳。
暑入膻中如暑邪初伤气分。发热口渴。失治则邪传膻中。舌形绛缩。小便赤涩。鼻煤裂血。耳聋神昏。此邪由气分蔓延及血分。最怕内闭外脱。急用犀角尖、石菖蒲、川郁金、鲜生地、银花、连翘、元参、西黄之类。
邵评∶暑邪由口鼻吸入。先伤上焦肺卫。肺内膜与心包络膜相连。心在肺下。其道最近。故极易传入心包。且心为君火。心包为相火。暑为相火行令之邪。同气相求。其入心包尤易。即陈无择所谓暑喜归心是也。邪入营分。而至逆传心包。则元神伤耗。阴血涸竭。邪热深入宫城。每多内闭外脱。急用清心达邪芳香开闭一法。如用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等。然亦十不救一矣。
暑入阳明凡大热大渴。干呕唇燥。舌苔黄浓。六脉洪数。此暑邪入于阳明也。黄连香薷饮及益元散。大热大渴大汗者。白虎汤。
邵评∶暑邪在上焦肺卫。不传心营。而传入阳明之经。见症热渴干呕。脉洪数而舌苔黄浓。此邪在中焦阳明胃经症也。汗少者。用黄连香薷饮。热渴而大汗者。白虎汤。盖邪入阳明。
无所复传。以阳明为中土万物所归也。然邪入阳明。有在经在腑之分。在经宜清。在腑当下。皆以救液逐邪为务。盖阳明主津液所生病。病在阳明。津液涸竭。则邪陷气脱而死。或可迁延二候四候。非若邪入心包。直犯宫城。元神无所归束。外散而亡。每在一候二候。邪内闭而正外脱也。
暑入膜原暑秽从口鼻吸入。结于膜原。则必脘闷寒热。治宜清疏募原。如广藿梗、川郁金、槟榔、浓朴、草蔻、青皮、滑石、连翘、紫苏、黄芩之类。
邵评∶暑湿秽邪从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结于膜原。膜原附近于胃。为半表半里之界。
故见症寒热如疟。实非疟也。与少阳之半表半里大为不同。故仿达原饮意。用辛香温化之药。以达膜原暑秽之邪。
暑入厥阴凡四肢不热。中心如焚。舌灰黑。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似疟者。此暑邪陷于厥阴也。病势最危。治宜酸苦泄热。扶正祛邪。须人参、枳实、川连、干姜、黄芩、白芍、椒梅。
邵评∶此暑热乘虚而陷入于足厥阴肝经也。厥者。尽也。阴尽则阳生。木中有相火。故外不热而内如焚。火灼津伤。故渴而且消。虫为风木所化。热盛生风。木邪犯胃。则呕而吐蛔也。邪结不开。则心下板实。肝与胆为表里。故寒热如疟。邪陷至阴。症势危险。厥阴见症。多寒热错杂之邪。故药亦须寒热并用耳。
暑毒入肠如冒暑饮酒。引暑毒入于肠内。酒与暑并。大热大渴。小便不利。其色如血。五苓去桂。加川连、银花、滑石。
邵评∶暑为阳热之邪。酒性大热而有湿。冒暑饮酒。两热相并。入于小肠。火府不宣。故大热大渴。而小便赤如血也。此热结下焦。而小水不利。用利水清热之剂以治之。
伏暑内发凡潮热。汗出不解。烦渴呕恶。胸痞。舌苔白。带灰黑。小溺赤涩。或自利。此伏暑内发。
三焦并受。治宜清理上中为要。如滑石、杏仁、通草、橘红、半夏、浓朴、川连、郁金、黄芩之类。
邵评∶人受暑热。栖伏三焦肠胃之间。久久而发者。为伏暑。夏不即发。有至秋而发者。亦有至霜降后发者。其发愈迟。则邪伏愈深。而病愈重也。惟伏暑见症。三焦俱有。或吐泻霍乱。似疟非疟。或竟成疟利等症。盖暑必挟湿。为粘腻之邪。留伏于里。最为淹牵。治宜宣泄肺胃。清暑渗湿。理分三焦为主。
暑邪成疟头痛脘闷。舌白而干。四肢麻痹。脉左劲右濡。寒热不止。此暑邪入里。
蒙闭清窍而疟作也。治宜清理上焦。如连翘、滑石、杏仁、川郁金、淡竹叶、半夏、蒌皮、贝母之类。
邵评∶暑从口鼻吸受。先入于肺。挟内有之痰湿。而成疟疾。虽有头痛寒热见症。
左脉见劲。此非表邪发疟。乃是邪蕴于肺胃。痰热上蒸。蒙闭清气而作疟也。与少阳之风寒发疟者不同。治宜清理肺胃暑热。化痰渗湿之剂。
伤暑兼感寒小暑后。先触暑邪。复感寒邪。而病身热头痛。恶寒烦渴。无汗。或自汗。脉虚数。舌苔白者。此属伤暑后复感寒。邪在肺胃间也。宜紫苏、薄荷、香薷、青蒿、滑石、浓朴、通草之类。腹胀加枳实、腹皮。挟食加楂肉、青皮。舌黄干呕。加姜制川连。
邵评∶先受暑邪。后感秋寒。抑遏肌表。其症身热烦渴自汗。暑邪也。头痛恶寒无汗。表寒也。是肺胃先受暑热。表复外感寒邪。表里俱病。当内清暑邪。外散表寒为治。
劳役辛苦之人。日间冒暑。夜间乘凉。而病头痛寒热如疟者。六和汤加减和之。
邵评∶中气虚弱。内暑热而外寒凉。表里均病。故有寒热头痛等见症。体虚挟邪。以扶正清暑散寒为治。
冒暑兼停饮有因暑热而饮凉水太多。以致水停心下。遏伏暑邪。证见大热烦渴。胸膈痞闷。
或兼喘急。小水不利。或身重疼痛。右脉微弱。仲景用一物瓜蒂散吐之。如用五苓去术。加紫苏、浓朴、通草、散而利之。亦解。舌黄燥者。加入制川连。
邵评∶此水邪郁令火。而为中之症。由夏令火热。以水灌洗而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仲景用一物瓜蒂散。以去上焦之水。饮水太多。停于心下。遏伏暑邪。则热渴烦痞。火气上逆于肺。则喘急而小水不利也。冷水闭汗湿而滞阳气。故身重疼痛。暑伤元气。则右脉微弱。以饮冷水灌冷水。俱郁遏阳气。
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也。用瓜蒂以去上焦水饮。则肺气通行而水自散矣。后人用五苓散加减。亦通阳利水之治耳。舌黄燥。其邪已入中焦。阳明胃热。故加川连。
冒暑兼伤冷有因伤暑口渴。恣食生冷瓜果。以致寒包暑邪。宜六和汤。去人参、扁豆。加楂肉。
凡胸腹闷痛。舌苔中白边红。气口脉微弱。而身大热者。此即寒包暑之暴症也。若缓发。非疟即痢矣。
邵评∶暑为阳邪。热灼津亏。则多口渴。渴则饮冷。恣食瓜果生冷。伤脾胃中阳。郁遏阳气。
以致暑不能外出。此因暑而自致之病。非暑伤也。盖冷物滞于中宫。阳气不得伸越。故胸腹闷痛。舌苔中白边红者。寒抑热邪也。中虚邪滞。则脉微弱。身大热者。暑也。寒郁暑邪。用六和汤和中消邪。加楂肉以化冷物之积。
暑挟湿凡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暑乃熏蒸之气。热处湿中。湿热相蒸。阻于气分。当治在手太阴。若治不中。其邪无处发泄。则渐走营分。侵入血中。其症神昏谵语。舌色绛赤。
或咯痰带血。若上蒙清窍。则耳聋无闻。上焦不解。蔓延中下。则胸腹板闷。二便不利。即为湿温重症。
治当急清三焦。如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银花、竹茹、枳实、通草、金汁之类。嗣用犀角、连翘、银花、鲜地、元参、川贝、知母、淡竹叶、绿豆皮之类。清营分以养胃阴。
邵评∶天之热气下降。地之湿气上腾。则蒸而成暑。故暑必挟湿。郁蒸化热。先入上焦。肺卫。故治在手太阴肺经为先。治不合法。卫分之邪不解。则入于气分。气分暑邪不解。则渐入营分。营分不解。则入下焦血分。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也。若邪入营不解。亦有逆传包络。神昏耳聋。机窍被蒙。而内闭外脱者。治宜清营达邪。芳香开闭为主。总之暑湿温热。先由上焦而递传中下焦。首在肺卫上焦。病属气分及营分。若传中下焦。则入血分。而灼耗阴精。则为重症。故温暑宗三焦立法主治。
暑挟痧暑兼秽气。从口鼻吸入。亦头疼。恶寒。发热。或手足指冷。脉沉伏。饱闷呕恶。或腹痛泄泻。治宜清暑兼逐秽。如广藿梗、川郁金、紫苏、青蒿、浓朴、茯苓皮、滑石粉、连翘、草蔻、通草之类清之。有食加青皮、楂肉、枳实。
邵评∶夏令暑天。热气湿浊。蒸成秽恶瘴毒。谓之痧秽。人中其邪。先从口鼻吸入。
适更受暑。留伏膜原。故有头疼寒热见症。邪阻气机。阳不宣运。则有肢冷脉伏呕泻痛闷见象矣。治宜辛香逐秽。轻淡清暑。使其暑秽两分。则邪解散而愈。如食滞中宫。加消食化滞之品。
有触暑秽。腹痛。误饮姜糖汤而成霍乱。吐泻不得。六脉俱伏。绞肠痛欲死者。此内闭也。外用放痧、提痧、刮痧、等法。内急以川郁金、石菖蒲、西黄(另冲)川连、草蔻、藿香、木香、滑石、通草等投之。以开闭逐秽。
邵评∶姜与暑犯。糖与痧犯。误饮姜糖汤。则邪壅滞中宫。上下格拒。挥霍撩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中绞痛。脉伏不起。邪内闭而为绞肠痧症。急用针刺提刮之法。以开泄其血络机窍之气为外治。内服芳香辛散之剂。以开闭逐秽。而散邪通气也。如邪重不应。可服三物备急丸温开之法。
暑挟食凡头痛背寒。发热自汗。脉左虚右滑。畏食胸闷者。伤暑兼伤食也。宜藿香、浓朴、青皮、香薷、神曲、楂肉、枳实、麦芽、紫苏、滑石之类。疏之清之。
邵评∶此清暑热而消食滞之正法。
邪结下焦暑湿合邪。郁结下焦气分。以致小腹硬满。大便不下。舌苔白兼微黄。
此下焦气分结邪。勿以伤寒液涸便秘治之。宜猪苓、赤苓、滑石、通草、淡竹叶、晚蚕砂、皂荚子之类。以解下焦气分之结。二便自通矣。
邵评∶暑湿合邪。暑轻湿重。注于下焦。而结在气分。则少腹硬满。气不宣运。故大便不下。然小水亦未必流利。舌苔白而微兼黄色。湿多暑少之征也。湿阻气机。二便不利。与伤寒液涸便结者大异。治以渗湿开气之法。下焦郁结之邪开化。则二便通行而邪自化矣。
动暑行人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为中。即暑也。其证头痛发躁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亦动。乃天热外伤元气。宜益气清暑为治。按仲景云。太阳中热。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汤加人参主之。夫元气为热邪所伤。以致大热大渴。汗出不已。故以人参益气。石膏清暑。乃至精至当之法。何后人以东垣清暑益气汤代之。吾恐暑邪正盛。升葛之升。
术之闭。宁不助邪增病耶。惟生脉散加石膏。可以代之。然形气壮实者。只服六一散亦解。东垣此汤。
乃治暑月湿热伤气。脾胃受病之缓症也。若以之治中暑。则谬矣。
静暑静处高堂大厦之中。虽无暑气。然偶或冒暑应接。亦能中暑。如迎宾送客。观荷曝书之类。
偶触暑邪是也。更有斗室低楼。热气外逼。即静处室中。亦能吸受暑邪。俱当以正暑治之。
阴暑按方书以大顺散治阴暑。非暑也。乃暑月所受之阴寒也。然大顺散药经炒熟。重用甘草。虽有杏仁下气。皆主甘温守中。并无散寒破结之能。即内伤生冷。
外受阴寒。亦非所宜。至若无病之人。避暑山房水阁。过于贪凉。感冒微风。以致寒热无汗。或头疼恶寒发热。是周身阳气为寒所遏也。当从伤寒治。轻轻温散可也。
苏薄、藿朴之类。如恣食瓜果。内伤生冷。以致腹痛吐泻。脉沉迟。手足厥冷者。此即太阴中寒也。理中加藿香、浓朴主之。
阳暑此即动暑。见前。(以上合参治法汇叶案暑症全书)暑风暑月病患忽然手足搐挛者。暑风也。香薷饮加羌防。呕恶加藿香、陈皮、小便不利加二苓、泽泻、滑石。有痰加半夏。渴易栝蒌。泻不止加苍术。转筋加木瓜。
势重者手足挛搐。角弓反张。如中恶状。亦有先病热。服表药后。渐成风者。谵语狂呼浪走。气力百倍。亦暑气也。以寒凉攻劫之。兼解散化痰。
暑瘵盛暑之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甚。劳热躁扰。火动心脾。令人咳嗽气喘。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膈中烦扰不宁。即童稚老夫。间有此病。昧者以为劳瘵。不知火载血上。非真阴亏损而为虚劳者比也。宜清暑凉血。如荷叶汁、鲜生地、元参、知母、石膏、郁金、连翘、杏仁、象贝之类。
暑疡凡痈疽毒疮。发热有时。晡热旦止。若夏月间。有患头面外项赤肿。或腿足肿。长至数寸。不能步履。人皆疑为疮毒。但头痛内躁。昼夜发热不止。自与疮毒异。宜清暑解毒。如川连、石膏之类。暑毒一解。其肿自消。亦无脓血也。
暑疮盛暑之时。有遍身发泡。如碗如杯。如李如桃。晶莹脆薄。中含臭水。此湿热之水。泛于肌表也。黄连香薷解毒汤之类。若口疳臭秽。凉膈散效。外用鲜莲花辨贴疮上。一周时平复。(以上四条出暑症全书)
[卷四\瘟疫九传] 湿症(合参)
张司农谓。暑邪之害甚于寒。因作暑症全书济世。窃以为湿邪之害。更有甚于暑者。盖盛暑之时必兼湿。而湿盛之时不兼暑。暑邪止从外入。而湿邪兼乎内外。暑邪为病。骤而易见。湿邪为病。缓而难知。凡处泽国水乡者。于湿症尤宜加察焉。如外感之湿。着于肌表者。或从雨雾中而得。或从地气潮湿中而得。或上受。或下受。或遍体均受。皆当以解肌法微汗之。兼风者。微微表散。兼寒者。佐以温药。兼热者。佐以清药。此外受湿邪之治也。如内生之湿。留于脏腑者。乃从饮食中得之。凡膏粱酒醴。甜腻浓味。及嗜茶汤瓜果之类。皆致内湿。治法不外上开肺气。下通膀胱。中理脾阳为治。然阳体多成湿火。而阴体多患寒湿。又当察其体质阴阳为治。用药之法。当以苦辛寒治湿热。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之品。在所禁用。前太阴新法内。已陈湿邪之概。兹特参湿邪之兼症。而以表里三焦分治焉。若夫湿邪变幻之态。为病非一。当以杂症各门求之可也。
脾虚多中湿。一身尽痛为湿。有表有里。有湿热。有寒湿。有风湿。
湿痹痹者。痹着不去也。论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
亦曰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此宜五苓散主之。发黄加茵陈。
风湿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又曰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汤主之。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头中寒湿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用香瓜蒂一味为末。吹鼻中。黄水立下则愈。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以上述金匮)表湿关节疼痛。脉浮而濡。四肢痿弱。此湿邪在表也。小便利者。桂枝汤加川羌、白术等。微汗之。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加减。
中湿若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烦闷。昏不知人。脉沉而缓。或沉而细。此名中湿。宜升阳除湿汤。或白术酒。
破伤湿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入。其人昏迷沉重。状类中湿。名破伤湿。宜白术酒。
湿热脉濡细而数。发热身痛。小水短涩。或身目俱黄。属湿热。宜五苓散。加生栀、黄柏、茵陈、秦艽。
寒湿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着。或手足肿痛者。
为寒湿。宜分渗兼温中。胃苓汤加炮姜、木瓜。重者加附子。按论云。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者。此寒湿也。又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痛。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亦风湿兼寒也。
风湿脉浮身重。不能转侧。自汗。或额上多汗。此乃先伤于湿。又冒风所致。宜微汗之。渍渍然似欲汗者。风湿俱去矣。大羌活汤。
湿痰脉沉缓而滑。四肢流注。或项背强。恒见于肥白人。属湿痰。宜二陈、二术、桂枝、羌活等加减。
脾胃受湿。则沉困无力。怠惰好睡。须二术为君。上部湿。苍术最烈。下部湿。升麻提之。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渗泄。湿盛身痛。羌活胜湿汤、平胃散之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自汗者。防己黄汤。湿盛身痛。小便不利。体重发渴者。五苓散加川羌一倍。煎服妙。(以上诸条参治法汇)湿着肌表如发热身痛。脘闷不渴。舌苔白腻。或汗出不解。此湿邪着于肌躯之表也。宜解肌渗湿。如桂枝、秦艽、紫苏、二陈、浓朴、姜皮、茯苓皮之类。
湿留气分凡发热身痛。汗出则解。继而复热。脉来濡缓。舌苔白腻。此湿邪阻于气分。热自湿中来。徒用清热药不应。宜茯苓皮、大腹皮、滑石粉、黄芩、通草、半夏、猪苓之类。以逐气分之湿。热自除矣。
太阴湿伏凡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四肢乍冷。目黄脘痞。自利。语言欲蹇者。此湿邪伏于太阴。以致脾阳不运而然也。宜健脾兼分利。茅术、浓朴、茯苓皮、草蔻、菖蒲、广皮、木瓜、泽泻之类。如口内生白疳。而仍不渴者。此湿滞于中。气蒸于上也。治在气分。茅术、米仁、猪苓、泽泻、广皮、桔梗、寒水石之类。如痞结胸满。饮食不进。舌黄微渴。此湿热伤脾也。宜泻心法。半夏、茯苓、川连、浓朴、茅术、通草。
湿热内结如寒热腹满。小便不利。此湿热内结也。宜走湿清热。茅术、赤小豆、茵陈、茯苓皮、浓朴、黄柏、泽泻之类。
酒湿伤胃脘中食阻。痛而呕吐。或目色金黄。此酒湿伤胃所致。宜以苦辛寒为治。半夏、枳实、姜汁、黄连、豆豉、茵陈之类。
湿兼痧秽秽湿从口鼻吸入。则膜原先受。分布营卫。先呕逆。次寒热。头胀身痛。
小便不通。舌苔白腻。渴不多饮。当以芳香淡渗兼施。俾秽湿浊邪可以分消。宜广皮、藿梗、郁金、茅术、米仁、茯苓皮、猪苓、大腹皮、石菖蒲、通草。
湿热兼秽暑湿兼秽气。都从口鼻触入。必由膜原以走中道。踞募原。则寒热交作。走中道。则不食不饥。口渴舌黄。胸痞腹胀。治宜清热开郁。兼芳香逐秽。栀豉汤。
加藿香、川郁金、白蔻、枳实、制连、蒌皮、桔梗之类。若小水不利。加赤小豆、赤茯苓之类。腹胀甚。加浓朴、大腹皮。
湿热为痹外受湿热之邪。内进甜腻之物。则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苔灰腻。面目痿黄。此湿热入于经络为痹也。湿家忌汗。宜苦味辛通为治。防己、杏仁、滑石、半夏、米仁、连翘、山栀、野赤豆皮、路路通之类。更有暑湿风邪混杂。阻于气分。气不主宣。右肢若废。头胀胸痞。法当通阳驱邪。
杏仁(三钱)生米仁(三钱)桂枝(五分)浓朴(一钱)半夏(一钱五分)汉防己(一钱五分)白蒺藜(二钱)片姜黄(一钱)三焦湿郁发热后。神识渐昏。小腹硬满。大便不下。此暑湿气蒸。弥漫三焦。乃诸窍阻塞之兆。气分结邪。忌用滋腻。须桂苓甘露饮法。茯苓、猪苓、滑石、寒水石、晚蚕砂、皂荚子去皮。(以上参叶案)
[卷四\瘟疫九传] 湿温
夏月头疼妄言。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冷。四肢沉重。胸腹多汗而满。其人先伤于湿。因而中暑。其脉阳涩或弱。阴小而急。不可发汗。汗之名重。必死。汗多者。白虎汤加桂枝。汗少者。白虎汤加苍术。或概用苍术白虎汤。(述古)按湿温症。因长夏每多阴雨。得日气煦照。则潮湿上蒸。袭人肌表。着于经络。则发热头胀。身痛。足胫痛。舌苔腻白等症。重者。兼感时邪不正之气。即为湿温疫症。
邪入气分暑湿之邪。阻于肺。必咽痛、发热、身痛。舌苔黄浓粘腻。烦渴不解。当清上焦。如连翘、桔梗、滑石、射干、米仁、马勃、通草、淡竹叶、银花、芦根之类。如见身发疹。舌黄燥浓。当凉膈疏。如连翘、薄荷、生栀、石膏、牛蒡、杏仁、枳实、黄芩之类。
邪乘包络湿温之邪。乘于包络。则神识昏呆。发热身痛。四肢不暖。舌苔鲜红燥刺者。宜解手厥阴之邪。如犀角尖、连翘、石菖蒲、川郁金、元参、赤小豆、西黄之属主之。
邪入营分如湿温之邪。入于血络。舌苔中黄边赤。发为赤丹疹。神昏谵语。宜清疏血分以透。佐芳香逐秽以开闭。犀角、连翘、赤芍、银花、牛蒡、菖蒲、郁金、元参、薄荷、人中黄之类。
邪阻上焦病起发热头胀。渐至耳聋。喉痛欲闭。鼻中衄血。此邪混气之象。邪在上焦空虚之所。非苦寒直达胃中之药可以治。病不能即解。即有昏痉之变。宜轻清理上为治。如连翘、马勃、牛蒡、银花、射干、白金汁。如见呃忒。加枇杷叶、竹茹。(以上参叶案)
[卷四\瘟疫九传] 附暑湿秽合邪论
凡暑月霪雨之后。日气煦照。湿浊上腾。人在湿热蒸淫中感之。则暑湿交受。兼溷秽浊之气。人中之。即痧毒也。夫人之正气一虚。暑湿秽浊之邪。俱从口鼻吸入。流布三焦。上乘于心。为中痧。中入于胃。为霍乱。踞于膜原。为寒热。归于肠胃。为泄泻。
盖暑湿之邪。骤发而重者。为湿温。为伤寒。迟发而轻者。为寒热。为晚发。触邪随时即发者。为寒热。为泄泻。伏邪遇秋始发者。则为疟为痢矣。一邪之染。为病非一。临症者可不探本穷源为治哉。
[卷四\瘟疫九传] 霍乱(新法)
论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又云。呕吐而利。名霍乱。又云。头痛身疼。恶寒吐利。名曰霍乱。合观之。则霍乱之症始备。盖亦伤寒之类耳。其治法则云。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按此皆由阴阳不和。上下拒格不通所致。五苓所以分其清浊。理中所以壮其阳气。皆中焦治法也。(参类方注)凡霍乱腹痛吐泻。脉见结促代。或隐伏。或洪大。皆不可断为死。果脉来微细欲绝。
少气不语。舌卷囊缩者。不治。
内经云。阴阳易位曰霍。升降失常曰乱。按此症四时俱有。夏秋尤多。大抵中宫必有饮食停滞。外犯暑湿痧秽之邪。阻塞中焦。以致清不得升。浊不得降。阴阳错乱。
得而成斯症。或吐泻并作。或吐而不泻。或利而不吐。或先吐后泻。总属中焦之病。
邪上越则吐。下泄则泻。不必分属三焦。
感寒六脉沉迟。口不渴。小便清利。吐泻并作。或兼腹痛。此名湿霍乱。寒邪重也。
宜藿香正气散出入。若大吐大泻。六脉俱伏。手足厥冷。舌苔黑滑者。太阴中寒也。
作阴霍乱治。理中汤加附子。
吸暑面赤口渴。或干呕。或吐泻。舌苔微黄而燥。或白中兼红。胸闷腹痛。此口鼻吸入秽暑而成也。宜辰砂六一散。加枳实、浓朴、川连、郁金之类。
暑湿兼秽如触暑湿痧秽而成霍乱。腹中绞痛。呕恶吐泻。宜清暑湿。兼芳香逐秽。如广藿梗、川郁金、浓朴、枳实、菖蒲、槟榔、赤苓、滑石、腹皮、通草之类。
湿热嗜酒之人。湿热内着。中宫阻塞而成霍乱。吐泻不得。二便俱秘。呕恶不止。
宜泻心法。如半夏、橘红、川连、枳实、栀子、豆豉、滑石粉、茯苓皮、茵陈、泽泻之类。须戒其断米饮甜腻物。以待中宫清肃。否。虽药弗效也。
食挟暑秽如胃中已停饮食。更兼吸入暑秽。其势必剧。腹痛饱闷。吐泻不得。绞肠大痛。舌黄燥浓。烦渴便闭。急宜清疏中宫。如藿梗、浓朴、川连、枳实、楂肉、麦芽、郁金、青皮、草蔻、滑石之类主之。如未效。腹中板实。大痛难忍。二便不通。舌苔浓黄燥刺。脉弦滑有力。此邪结于肠胃中也。大承气汤下之。如年高气弱。须用枳实、槟榔、生大黄、生梨、鲜生地等。以养肠胃之阴。缓下之可也。便通之后。仍戒其勿进米饮甜腻之物。只用芦稷汤养之和之。恐余邪未清故也。
胃伤生冷如过食生冷。以致心腹胀满。痛泻不已。宜理中加青陈、浓朴、木香。必舌润。口不渴。右脉沉迟是也。
凡霍乱症。无非暑湿痧秽饮食凝结而成。忌一切甘腻之物。更忌热油气。犯之必复。患者须远庖厨坑厕等处。使不犯油气秽气。方可调治。
凡霍乱症。大忌饮食。即米饮下咽亦死。热汤亦忌。并忌一切甜腻滋补。及辛辣之物。惟清爽松利之物可食。如花红、枇杷、生梨、嫩藕之类。
霍乱因伤暑热痧秽者。当以荞麦炒熟作汤服。最妙。既能通利。以去暑秽。又能和中。环头芦稷汤。能去秽痧。止呕吐。尤能养胃和中。
[卷四\瘟疫九传] 三阴寒痧辨
凡三阴症。吐泻并作后即转筋。未泻时腹不痛。泻后腹微痛。惟颡中与鼻尖。有冷汗如珠。又指尖罗顶有直缝。罗顶低凹者。邪即下陷。不可救药。初起时。宜饮以姜汁。切忌茶汤甜物。
下咽即死。再进附子回阳汤。外治用挑痧法。缩脚法。灸脐用雷公散。俱有救死回生之妙。
凡治霍乱。宜戒谷食以清胃。惟宜荞麦、芦稷炒熟作汤。用以代茶。既有去邪逐秽之能。又有养胃和中之妙。但荞麦性凉通利。热实之症为宜。芦稷性温和中。中气虚者尤宜。
伤津呕逆凡霍乱大吐后。暑湿秽邪已去。胸中通泰。而干呕大渴。舌中心绛燥无苔者。此津液消耗也。急宜鲜生地、钗石斛、麦冬、花粉、北沙参、绿豆皮之类养之。
霍乱转筋不拘因寒因暑。总加木瓜于药内。邪去。转筋自止。若吐泻已停。而筋尚转。是耗其津液而然也。宜养液舒筋。如鲜生地、花粉、钩藤、米仁、木瓜之类。
阴霍乱凡霍乱。实热症。皆中焦胃病。寒症。即胃伤生冷。太阴感寒是也。治法俱见前。阴霍乱者。乃少阴症。初起吐利。脉沉伏。手足冷。其舌形胖嫩。淡红不渴者。是也。四逆汤、理阴煎之类。察其宜刚宜柔。投之。如见舌苔紫色而干。口渴干呕者。
当以金水六君煎和之。如见舌形胖嫩而色黑滑者。是太阴中寒。理中症也。不可认作少阴。凡治太阴。
药宜刚燥。治少阴。药宜温润。
有少阴伤寒。先从吐泻而起。但看舌形紫色无苔。或舌中微白。而四畔色绛。六脉沉细。似寐非寐者。即是少阴伤寒。治当益阴和中。不可作霍乱治。凡病起吐泻。
而舌上有苔。或黄或白者。方是霍乱。否则疹未透也。缘二症中有湿热之邪。故生苔。少阴乃虚症所发。故舌但紫绛或淡红而无苔。临症者辨之。
凡霍乱吐泻。发于夏秋之间。固宜察其暑湿秽食之邪为治。若治之不效。或兼呕吐烦闷。脉伏足冷之症者。又当察其是否疹痰饮。不可草率也。
干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痛欲死。俗名绞肠痧是也。急用淡盐汤。或葱矾水。用鹅羽探吐。得吐则生。不吐则死。吐后方用理气和中清疏之剂。随症治之。
如已成闭症。神昏不语。放痧、刮痧等法。俱不效者。急以盐填满脐孔灸之。不计壮数。
干霍乱。神昏不语。形脱者不治。如开声神清。但吐泻不得。绞肠痛欲死者。急用探吐法。并放痧、刮痧之法。毒瓦斯以下行为顺。景岳刮痧法妙。
如见痞满燥实。脐旁硬痛不可忍者。下症也。急以承气汤下之。此以提吐为逆。达下为顺也。
凡干霍乱。神昏不语。而形脉不脱者可治。脉伏而形神不失者。亦可治。或按穴放痧。或背心刮痧。再以川郁金、石菖蒲、广藿梗、滑石粉、通草等煎汤。冲入西黄二分。投之。
干霍乱。昏神不语。六脉沉伏。是否兼火当清者。是否兼寒当温者。但察其唇齿舌苔之燥润以别之。
干霍乱。大痛难忍。大汗大渴。舌黄燥刺。用黄连绞水服之。汗止者生。汗不止者死。
霍乱发燥地浆水冷服之。
绞肠痛荞麦汤冷服之。
呕吐不休。环头芦稷汤冷服之。
霍乱腹痛。行气逐秽药不效者。飞盐点汤冷服之。
探吐法以阴阳水对冲。先以刀烧红。置盐一撮于刀上。即以热盐冲水中。和匀。
令病患饮之。居密室中。以布袱拴紧其腹。将鹅羽探吐。得吐则生。不吐则死。如醒时切不可与粥饮。与之立死。不可与热汤。与之则心闭而死。
[卷四\瘟疫九传] 晚发(参叶案)
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其症与疟疾相似。但寒热模糊。脉象沉滞。舌苔粘腻。脘痞烦闷。午后更热。天明汗解。或无汗。清晨稍解。此暑湿之邪。留着于里。最难骤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在上焦。则舌苔白腻。头胀身痛。肢疼胸闷。咽干溺涩等症。当泄气分之热。宜连翘、杏仁、滑石、薄荷、橘红、通草、半夏、桔梗。热邪重。加黄芩、芦根。湿邪重。加白蔻、浓朴。在中焦。则舌苔微黄粘腻。
痞闷胸满。或目黄舌白。口渴溺赤。宜湿热兼治。用泻心法。半夏、陈皮、赤苓、枳实、川连、通草之类。若湿邪重。则脾阳受伤。目黄腹胀。小溲不利。或大便不实。又宜温中去湿。如茅术、浓朴、二苓、泽泻、木香、木瓜之类。湿甚。加干姜。湿热结于下焦气分。
必兼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宜茯苓、猪苓、滑石、寒水石、晚蚕砂、茵陈、泽泻之类。桂苓甘露饮亦可。若暑湿之邪。入于营分。则口渴。心烦。舌赤。宜清营分之邪。犀角、鲜地、菖蒲、元参、连翘、银花之类。若舌苔中黄边绛。齿燥唇焦。脉左数右大。此暑邪内燔。气血两伤也。玉女煎。
[卷四\瘟疫九传] 香港脚(述古)
初起发寒热。殊类伤寒。第脚膝痛。或肿。与伤寒异。属湿热。虽由坐卧湿地。与湿水而得。久之必湿化为热。初宜发散。后兼分利。与湿症同法。
主治大法用茅术、紫苏、二活、秦艽、米仁等。以去风湿。兼利关节。黄柏、黄芩、以清热。防己、木瓜、萆以达下。消肿利湿。槟榔、陈皮以行气。后佐以血分药调之。川断、芎归、丹参之类。
攻胃。呕逆。二陈、平胃加木瓜。小水不利。五苓散。
攻心。则恍惚谬妄。呕吐不食。眠卧不安。左寸乍大乍小。乍有乍无。不治。
邪客三阳。属表。见寒热拘急。宜汗。邪客三阴。属里。见二便阻涩。宜渗利。
鸡鸣散治香港脚肿痛。寒湿流注。筋脉浮肿。最验。
槟榔(为君重用)陈皮(盐水炒)吴茱萸(少许盐水炒)木瓜紫苏桔梗生姜鸡鸣时服。天明。大便见黑色粪。是湿毒已下也。
[卷四\瘟疫九传] 虚烦(述古)
虚烦者。因虚而烦躁发热也。但不恶寒。头身不痛。与伤寒异耳。虽有热。不可攻热。
热去则寒起。诚格言也。如劳役虚烦。身热头痛。气口脉虚大者。即劳倦内伤症也。
补中益气汤主之。盖以甘温之品。补其中气。升其阳气。其热自止。或少加黄柏。以滋肾阴。其效如神。如劳役虚烦。身热骨疼。腿膝软无力。或兼自汗舌润不渴者。当以归建中汤。加川断、杜仲主之。
若伤寒。烦躁发热。舌燥口渴。妄言日常之事。俗名劳倦。实非也。乃心包络之火。宜清之。温胆汤。加川连、钩藤、淡竹叶。兼痰者。加天竺黄、川贝母、如心气虚而躁烦。
不宁不寐者。左寸脉必虚小。当以茯神、远志、枣仁、丹参之类以补心气。甚者。加辰砂、金箔之类。以镇心神。虚甚。加人参。(新法)
[卷四\瘟疫九传] 痰症(新法)
肺风寒痰如见憎寒发热。鼻塞头痛。胸满气急。或咳或喘。右寸浮滑。或沉伏者。
此风痰在肺也。如舌白而润。口不渴者。痰由寒邪生也。宜二陈汤加桑杏、前胡、羌活、苏薄之类微散之。喘加焦麻黄、葶苈子以泻肺。如舌苔白燥。口渴者。肺家津液少也。宜泻白散。加前胡、杏仁、橘红、茯苓、象贝、川斛、薄荷、枯芩之类。
肺风热痰如微寒发热。胸闷气逆。咳嗽兼喘。舌苔黄燥。或白刺。口渴脉数者。此风热客肺生痰也。宜羚羊角、前胡、桑杏、蒌霜、贝母、枯芩、橘红、薄荷、旋复花、淡竹叶之类。以去风热。痰自平矣。如痰闭气逆。加竹沥、姜汁润之。
包络热痰如伤寒神昏谵语。目睛微定。或舌蹇语涩。舌苔尖赤。中白而燥者。此热痰乘于包络也。宜犀角尖、川郁金、石菖蒲、天竺黄、川贝母、钩藤钩、淡竹叶、栝蒌霜之类主之。如舌绛神呆。痰潮语蹇者。内闭也。加西黄。
痰挟痧疹凡时感伤寒。初起即胸中烦闷。气急痰喘。先用豁痰利气药。痰已行而喘减。但烦闷身热不除。反加耳聋足冷者。此必痰挟痧疹也。急宜透之提之。如羚羊角、连翘、牛蒡、防风、干葛、薄荷、枳壳、桔梗、蝉蜕之类。
痧疹挟痰凡时感初起。烦闷呕恶。手足指冷。寸口脉滞。先用解表透疹之药。疹痧虽透。而病势不减。满闷喘急仍在者。此必痧疹兼挟伏痰也。当豁痰以透疹。前胡、杏仁、象贝、栝蒌、橘红、海石、羚羊、牛蒡、薄荷、桔梗、竹沥、姜汁之类主之。痰行结解。
痧疹外达。而诸症自平。
络中湿痰如发热脘闷。胸胁肩背皆痛。此湿痰窃踞肺胃之络。痰气交阻。故痛。
宜六安煎去甘草。加桂枝、钩丁、蒺藜、栝蒌皮、片姜黄、白僵蚕、木香汁之类。通之行之。
痰入肝络伤寒有解表之后。肢体不能转动者。此痰入于肝络也。当以金星礞石、半夏、栝蒌、茯苓、陈皮、天虫、全蝎、姜汁炒蒺藜、川桂枝、旋复花之类。以搜入络之痰。肢自遂矣。如未应。即以养血药兼之。
解后伏痰伤寒解表之后。热势稍退。但觉目钝神呆。身重或痛。胸满不畅者。此胃中有伏痰也。右关脉必沉伏。或沉滑。宜二陈汤加枳实、栝蒌、姜汁、竹茹之类。豁之行之。
中宫湿痰如伤寒胸闷。寒热模糊。恶心不渴者。中宫有湿痰也。二陈汤加枳实、浓朴、紫苏、茅术之类和之。
积痰如发热胸闷。咳嗽气急。痰多浓浓者。中宫积痰也。宜燥润并用。如南星、半夏、栝蒌、海石、枳实、陈皮、茯苓之类。或导痰汤亦可。
解后余痰凡伤寒汗解后。疹已透后。尚觉余热未除。目睛微定者。痰也。眼下黑色者。亦痰也。其证必中脘痞闷。少纳不饥。宜二陈汤加枳实、麦芽和之。
[卷四\瘟疫九传] 痰饮(参叶案)
痰饮证治。详于金匮。今述其要语冠诸首。
脉沉弦为饮。面色鲜明为饮。治饮当以温药和之。饮家咳嗽。当治饮。不当治咳。外饮治脾。内饮治肾。(述仲景法)寒邪犯肺饮发凡外感寒邪。引动宿饮。上逆咳嗽。畏冷发热。当以温药和之。桂枝、淡干姜、半夏、茯苓、杏仁、炙草。
温邪犯肺饮发如温邪上犯气分。以致伏饮内发。上扰乘肺。肺气不降。喘不得卧。发热无休。或见咳红。亦属络热。宜桂枝合越脾法。以开太阳。使浊饮下趋。且桂枝得石膏辛凉。仍不碍于温邪之治。石膏、桂枝、半夏、茯苓、泽泻、杏仁、米仁、白芍、甘草。
痰饮挟燥火凡咳嗽。喉中燥痛或痒。仍不渴饮者。此痰饮挟燥火也。夫脾家有饮故不渴。而肺家有火。故喉间燥痒也。宜理气分之热。兼逐脾家之饮。勿以喉间燥痛。而妄用滋清。半夏、茯苓、(重用)橘红、杏仁、川郁金、栝蒌皮、白通草、冰糖炒石膏。
(此条新法)阳虚饮泛如年高脾肾阳虚。气不收纳。痰饮上泛。以致呕咳。或着枕就呛。乃痰饮伏于下焦肾络之中。至阴之界。阳气衰微。则形寒畏冷。下气上逆。则着枕就呛。
治法当以温药和之。宜桂苓术甘汤以和脾。都气饮加熟附、胡桃、以治肾。
络中伏饮如胸胁刺痛。时吐酸饮。脉沉弦而口不渴者。此伏饮在络也。宜桂枝、茯苓加姜汁、炒蒺藜、半夏、旋复花主之。
咳嗽呕出涎沫。面色鲜明。不得饮食者。非中虚也。作饮邪治。宜小半夏汤。加茯苓、桂枝、杏仁。
[卷四\瘟疫九传] 伤食
伤食亦头痛恶寒发热。但身不痛。右关脉短滑。或弦滑。与伤寒异。胸膈饱闷。恶食嗳气。此食滞中脘也。宜辛温消导。紫苏、浓朴、枳实、楂肉、神曲、麦芽之类。兼风寒者。
身体拘痛也。加羌防散之。舌黄口渴者。兼内火也。加连翘、黄芩、莱菔子凉疏之。若兼胀痛甚者。挟痧秽也。加广藿梗、川郁金逐之。按食与痰。乃伤寒兼有之症。临症者必须兼参可也。
凡停食胀痛。在大腹脐以上者。尚在小肠之间。宜消导。不可下。其痛满在脐及少腹。方是燥屎在于大肠。下之可也。
[卷四\瘟疫九传] 蓄血
蓄血伤寒者。非因伤寒热瘀蓄血。乃平时劳伤所蓄之血也。病不从太阳入。故无恶寒头痛之症。但发热口渴。语言无伦。小便利。大便黑。或胸胁间有痛处。或因血郁心脾。如见鬼状。药不宜凉。亦不可热。当用川郁金、参三七、生楂肉、红花、全归、桃仁、延胡、香附、丹参、泽兰之类。和之行之。如舌润不渴者。加肉桂温之。舌燥便秘。加酒制大黄行之。
[卷四\瘟疫九传] 痧秽
凡痧秽。从口鼻吸入。即从膜原流布三焦。便见头痛恶寒发热。骨节酸疼。与伤寒相似。但脉沉细。或手足指冷。腹满呕恶。与伤寒异。刺少商穴。其血紫滞者是也。须用川郁金、石菖蒲、广藿香、槟榔、浓朴、青皮、紫苏等以逐秽邪。则膜原清肃。三焦通利而愈矣。亦当兼察食痰暑湿为治。
邵评∶外经络。五内腑。膜原在内外交界之地。章虚谷薛氏湿热条辨。释膜原外通肌肉。不独口鼻所入之邪归之。肌肉湿热之邪。亦必归之。其为三焦之门户而近胃口。故膜原之邪。必由三焦而归脾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