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此系仲景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少阳经病热之纲也。少阳者。胆经也。其脉起于目锐。灵枢经云。足少阳之正上挟咽。出颐颔中。又曰。是动。则病口苦。苦者。胆之味。苦味从火化。咽又为胆之使。故胆热则口苦。而并咽亦干也。眩者。目旋晕也。少阳属木。为风。风主动摇。故其经病热。则目眩也。愚按上三证。不足以尽少阳病。故云。此仅举其病热之大纲耳。)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此节。辩少阳中风证。成注云少阳之脉。
起于目锐。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风伤气。风则为热。少阳中风。气壅而热。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
邪在少阳。有吐下之禁。止因烦满。故误行吐下之法。成注又云。吐则伤气。气虚者。悸。下则亡血。血虚者。惊。愚以惊悸皆主于心。胸满而烦者。邪已离表。未全入里。为半在表半在里之证。乃上焦病也。上焦与心相近。误吐且下。
则气血衰耗。而神明无主。以故忪然而悸。惕然而惊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庞安时云。可小柴胡汤。吐下悸而烦者。郭白云云。当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此节辩少阳伤寒证。少阳属木。其脉当弦。脉细者成注云。邪渐传里也。少阳之脉。上抵头角。故曰头痛。寒郁则发热。此属少阳伤寒证无疑矣。邪在少阳。发汗又所当禁。且其经多气少血。误发其汗谵语者。条辩云。夺其血液而胃干。以故心慌而言乱也。此少阳之邪。已转属胃。胃和则愈者。言当用药以下胃中之热。而使之和平也。不下则胃不和。不但谵语。
更加烦扰忪悸。此言胃热亢极。而上犯于心肺。故藏神不自宁也。按此条论。仲景无和胃之药。成注云。与调胃承气汤。
此言少阳之邪已入胃。故可下也。愚以邪自少阳经传来。还须用大柴胡汤下之为妥。)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此条言太阳病转入少阳之证。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此但言邪所从来之路。医者止就少阳经议证可耳。足少阳之脉。循胁里。邪入少阳。故胁下硬满。胆热气上逆而犯胃。以故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明理论云。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寒。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邪居表里之间。或出或入。以故寒热且往且来也。尚未吐下者。治犹未误也。少阳之脉当弦。曰沉紧者。邪将传里。陈亮斯云。邪入胆府。故脉沉紧而不弦。此是少阳经与府齐病也。胆府清净。无地容邪。故其邪仍结于经。而胁下硬满。止宜与小柴胡以和解之。)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小柴胡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三卷移附于此)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各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明理论云。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
热淫于内。以苦发之。邪在半表半里。则半成热矣。热气内传变不可测。须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彻热发表之剂。人参味甘温。甘草味甘平。邪气传里。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也。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里气平正。则邪气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表邪未已。迤逦内传。既未作实。宜当两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发散。故生姜大枣为使。辅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两解之剂当矣。
后加减法(明理论又云。邪气自表。未敛为实乘虚而凑。则所传不一。故有增损以御之。)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烦者。热也。呕者。气逆也。胸中烦而不呕。则热聚而气不逆。邪气欲渐成实也。人参味甘为补剂。去之使不助热也。半夏味辛为散剂。去之以无逆气也。栝蒌实味苦寒。除热必以寒。
泄热必以苦。加栝蒌实以通胸中郁热。)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津液不足则渴。半夏味辛性燥。渗津液物也。去之则津液易复。人参味甘而润栝蒌根。味苦而坚。坚润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愚以胃实热甚而渴者。人参恐不宜用。加药法不可执也。)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宜通而塞为痛。邪气入里。里气不足。寒气壅之。则腹中痛。黄芩味苦寒性坚而寒中。去之则中气易和。芍药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则塞气得通而痛自已。愚以此必是里寒血滞。而腹中痛。以故去黄芩。加芍药。若邪热实结而腹中痛。恐黄芩不宜去。芍药不宜加也。又上云芍药性泄而利中。亦非正解。)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大枣味甘温去之则痞者。消。咸以软之。牡蛎味酸咸寒。
加之而硬者软。)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内经曰。肾欲坚。
急食苦以坚之。坚肾则水益。黄芩味苦寒。去之则蓄水浸行。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茯苓味甘淡。加之则津液通流。
愚以津液通流。则蓄水自行矣。)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取微汗愈(不渴则津液足。去人参。以人参为主内之物也。外有微热。则表证多。加桂以取汗。发散表邪也。愚以此邪必自太阳经传来者。)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肺气逆则咳。甘补中。则肺气愈逆。故去人参大枣之甘。五味子。酸温。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气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姜干姜一物也。生者。温而干者热。寒气内淫。则散以辛热。盖诸咳皆本于寒。故去生姜。加干姜。是相假以正温热之功。愚以如肺有邪热而作咳。恐五味子太敛。干姜又太热不宜加也。成氏又云。识诸此者。小小变通。触类而长。则知以上加减法。不可拘也。)琥按上柴胡汤方。专治少阳经往来寒热。头角痛。耳聋口苦。胁痛脉弦者。倘其病初伤本经。或初自太阳阳明二经传来。邪气方盛。人参一味断不可用。若其病过经不解。或本经中有留邪未尽。正气已虚。人参一味。方可加之也。
琥又按加减法。不但原方后所传云云。外有师传加减者。内台金镜云。如发热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呕恶者。加橘红。胸中痞结者。加枳实。咳逆而发热者。加丁香柿蒂。呕吐者。加竹茹。据上师传加减法云。咳逆发热。咳逆当是呃逆。呃逆候。未必尽由于胃寒。其加丁香。不无所误。
(附例)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系太阳风寒传入少阳之证。既曰伤寒。复曰中风者。成注引玉函云。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此即是或中风。或伤寒。于五六日时。太阳风寒之邪。
传于少阳。皆有此往来寒热之证。非是既伤于寒。复中于风也。胸胁者。少阳经所行之部分。邪传少阳之经。则胸胁苦满也。胸胁既满。则胃中之水谷亦不消。以故默默不欲饮食也。默默者。尚论篇云。即昏昏之意。邪热甚而神思不清也。
邪在胸膈。上逼于心。则烦。犯于胃。则呕心烦喜呕者。成注云。邪在表。方传里也。邪初入里。未有定处。则所传不一。故有或渴或痞等证。总以小柴胡汤加减主之。或胸中烦云云。注已见上加减法中。兹不复赘。)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病。乃承上条中风。所以往来寒热之故。而申言之也。少阳本少血之经故云。血弱。中风者。风伤气至五六日之时。则正气渐消。故云。气尽。血弱气尽。则营中之阴既虚。卫外之阳不固。以故腠理开疏。风邪之气。因入于里。与正气相搏击而结于胁下。正当少阳之部分也。正邪分争者。正气与邪气互相并争。是以往来寒热也。休作有时者。此发明往来之意。盖言寒休则热作。热休则寒作。往来有时而不能止也。
默默不欲饮食。注见上条。五脏惟肝与胆府相连。位近于下。此即脉经云肾肝居沉之义。故其痛亦必在胁之下。也痛虽在下。而病邪之气。必挟肝胆之火。上而犯胃。故使呕也。高字作上字解。脏腑相连。脏从腑治。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愚以汤中人参宜加用。以此条病。本血弱气尽故也。)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未服柴胡汤而渴。渴亦柴胡汤兼主之候。今者。服汤已而渴。则邪传阳明。热已入胃。以法治之者。盖言白虎承气。各随其宜而用之耳。)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此条系太阳阳明证居多。医人不可以其胁下满痛而呕。全以为少阳之证。而轻用柴胡汤也。得病六七日。而脉迟者。当是阳明受病手足温者。系在太阴。故医家认以为可下之证。殊不知脉虽迟而兼浮弱。手足虽温而恶风寒。纵六七日。其邪犹在太阳之经。未入于府。为不可下。医反二三下之为误也。误下之则损其胃气。故不能食。热邪传里。搏于少阳。故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者。胃气损。为热所蒸。故发黄色也。颈项强者。太阳阳明之证犹在也。小便难者。内亡津液。膀胱之气燥热。故小水涩也。若此者。医人不可以其胁下满痛。而与小柴胡汤。以柴胡汤中有半夏。乃解肌兼燥津液之剂。如误与之。则大便后。必燥。涩而下重也。本渴而饮水呕者。水停心下也。此非少阳证喜呕之比。故云。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而哕者亦然。哕者。食入气逆而呕也。凡此者。皆轻用柴胡汤之所当禁也。愚按此条论。本太阳中篇移附于此。曰脉浮弱曰恶风寒。曰项强。皆系太阳病。医人不识。以六七日。为可下而误下之。邪入少阳。又不专在少阳。故柴胡在所当禁。本渴饮水而呕者。补亡论常器之云。宜五苓散。愚以身黄未退者。加茵陈颈项强者。还宜以葛根汤加减增入用之。)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系三阳经齐病。当是少阳之邪居多。
太阳伤寒。已至四五日之时。不曰发热恶风。止曰身热者。此太阳之邪渐衰也。其兼阳明证。不曰鼻干不得卧。而止曰颈项强者。此阳明之邪亦将衰也。惟胁下满。为少阳经之专证。况兼手足温而又渴。此为邪将传里之机。成注云。手足温者。知邪在表里之间也。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尚论篇云。此用小柴胡汤。当从加减法。去半夏。加栝蒌根为是。)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此条乃。少阳病兼挟里虚之证。伤寒脉弦者。弦本少阳之脉。宜与小柴胡汤。兹但阴脉弦。而阳脉则涩。此阴阳以浮沉言。脉浮。取之则涩。而不流利。
沉取之又弦而不和缓。涩主气血虚少弦又主痛。法当腹中急痛。与建中汤者以温中补虚。缓其痛而兼散其邪也。先温补矣。而弦脉不除。痛犹未止者。为不瘥。此为少阳经有留邪也。后与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以和解之。盖腹中痛。
亦柴胡证中之一候也。愚以先补后解。乃仲景神妙之法。然亦必少阳经气虚无郁热者宜之。小建中汤方见前第四卷太阳篇中)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中风者。谓或伤寒。或中风不必拘也。柴胡证者。谓邪入少阳。
在半表半里之间也。但见一证。谓或口苦。或咽干目眩。或耳聋无闻。或胁下硬满。或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便宜与柴胡汤治之。不必待其证候全具也。愚按此条系用柴胡汤之法。兼总上文以申明之。)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者。误下之也。若柴胡证不罢。以无变证。故其病犹在也。当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得汤必蒸蒸而振。振者。战也。战而后发热。故云。蒸蒸互辞以见义也。正气与邪气相争。正气胜。则邪气还表。故汗出而解。愚以柴胡非发汗之药。然邪气不因下而陷入于里。原因在里之正气胜。藉药力而祛邪欲出之表。故必自汗出而解也。上八条证俱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中风与男子同。惟热入血室之证。必从少阳主治。故于此条复附及之成注云。中风七八日。乃邪气传里之时。发作有时者。此言往来之状也。以其初无寒热。故云。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值经水正来。适遇邪热。壅其经而不行。故云。断也。此其病名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以下文。此申明经断所以寒热之义。与小柴胡汤。以解邪热。
则所结之血。必自行而愈矣。愚按血室者。即血海。人身中冲脉是也。经云。冲脉者。经脉之海。言受纳诸经之灌注。
营血于。此而蓄藏。故谓之海。亦谓之室也。或问云。经云。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当是血脉之所会聚。男子妇人皆有之。何以热入血室之证。仲景但指妇人。不指男子也。余答云。然。男女皆有此冲脉也。但妇人阴类。血亦属阴。经脉流通。惟妇人易盈。盈则必聚于冲脉之中。故有热入血室之证。乃邪热内入。与血相结。瘀而不行。此为血有余而邪实也。其治以小柴胡汤者。保命集云。妇人天癸既行。皆从厥阴。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下条治法云。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以胆经有三禁。故止宜用小柴胡汤也。又刺法。热入血室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期门者。肝之募。厥阴之经也。其不用小柴胡汤。即刺期门者。二经可相通而治故也。)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此条言妇人伤寒者。可见风寒之邪。皆有热入血室证也。发热者。寒郁而成热也。经水适来者。盖言经水适当其时而来。过多不止。则血室空虚。邪热乘虚而入也。昼日明了云云者。昼属阳。阳主气。暮属阴。阴主血。今则热邪入血室而为病。
以故昼日明了。而病轻。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而病剧也。谵语者。系胃家实。医人用下药者多。此非胃家实。故云。
无犯胃气。言不可下也。上二焦者。营卫之所出也。汗伤营血。吐伤卫气。此言三法。皆不可用也。必也。与小柴胡汤以和解邪热。斯不调其经。而经血调谵语等证。可不治而自愈。按此条论。仲景不言用小柴胡。补亡论郭白云。云如不愈者。服小柴胡汤。则知其汤与证甚相对。可无疑矣。)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
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但其脉似少阴。医人所当审也。伤寒五六日。成注云。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者。此在表之邪未解也。
心下满。口不能食。此在里之邪方结也。大便硬者。此本阳明府证。只因脉细。有似乎阴邪入结于里。故云大便硬而脉细者。此为阳邪微结。成注云。大便硬为阳结。此邪热虽传于里。然以外带表邪。则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必有表。指头汗出云云言。复有里。指心下满云云言。故言有表复有里也。又脉不细而沉者。亦为阳邪微结于里。何也。以头汗出。
故云阳微结。盖诸阳之经。皆上于头也。假令纯阴结。纯者。真也。诸阴之经皆至颈胸中而还。不得复有头汗出之外证。
其真阴之邪。悉当入于里矣。此为阳微结。邪当在半表半里。间也。又脉虽沉而且紧者。终不得为少阴寒证。所以然者。
云云。是重言以申明。头汗出为阳微之义。可与小柴胡汤者。乃和解半表半里之邪也。设不了了者。言服汤后而病。犹未愈也。得屎而解者。言少阳之表邪既除。大便仍硬。须用药以微利之。则愈按此条论。仲景于小柴胡汤之外。别无利大便之药。补亡论郭白云云。实者大柴胡虚者蜜煎导之。其说甚是。上三条证俱自太阳下编移附于此)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系阳明病传入少阳之证。阳明病发潮热。
若似乎胃家实矣。但胃实者。大便必硬。小便赤涩。今则大便溏。小便自可。是热虽潮。邪犹在经。非入府之证也。更加胸胁满不去者。已传入少阳也。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而汗出解也。
(此条阳明病实少阳之证居多。故从少阳例治。胁下硬满而呕者。此皆少阳证也。惟不大便。为阳明病。兼之舌上白苔。
成注云。为邪未入府。在表里之间。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上焦得通者。硬满去而呕止也。津液得下者。大便自行也。
胃气和。则阴阳升降而里邪平。身汗出。则内外通达而表邪散。故云。解也。)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
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此条病。虽云阳明中风。观其脉弦。胁下痛。时时哕。耳前后肿。少阳之证偏重。故从柴胡例治。其用麻黄汤者。虽除太阳之邪而非专证也。少阳脉弦。太阳脉浮。阳明脉大。三阳之脉齐见。而先曰弦者。少阳之邪居多也。短气者风热甚而气壅逆也。气逆壅甚。故虽以手按抑之。而气愈不能通也。腹满鼻干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潮热者。阳明风热甚也。惟小便难为太阳府证。胁下及心痛者。以本胁痛。而连及于心胸之分。此为少阳经主病。兼之时时哕者。哕即气逆而呕。呕亦少阳之兼证。耳前后肿者。少阳之脉上耳后。其支者。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
当其既肿之时。愚以纵有阳明风热。已传入少阳之经矣。条辩注耳前后肿。为三阳见证。殊不知太阳当脑后肿。阳明当面肿。此耳前后肿。当是少阳经证无疑。刺之小瘥者。谓以针刺其肿处。而肿少愈也。外不解者。谓短气胁痛等证未除也。邪传少阳。浮脉当去。今者病过十日而脉续浮。脉续浮者。谓弦脉本在而仍得浮脉也。脉虽续浮。以过十日。则邪不在表。当从少阳例治。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若脉但浮无余证者。谓脉不弦而但浮。且无短气胁痛等证。
此邪气欲出而还于表也。故与麻黄汤以汗之。否则少阳证不可汗。岂有更用麻黄汤之理。若不尿云云。是承上短气胁痛等证而言。不尿则比之小便难更甚。腹满加哕。则比之腹部满时时哕。亦更甚矣。真气已衰。邪气又盛。谓非不治之证而何。或云。不尿者。宜五苓散。腹满者。宜大柴胡汤。独不思经云。病深者其声哕。虽治之复何益哉。上三条证俱自阳明篇移附于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成注引经云。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愚以其呕。必兼口苦也。此条病自厥阴篇移附于此)(见后例)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少阳病有三禁。医若不知而妄行吐。下发汗更加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以故谵语成注云。此木邪干胃也。最前条云。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今柴胡证罢。此为坏病。正文与注见后第十二卷救逆法中)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条虽系合病。实则少阳之邪居多。故从少阳篇例。成注云。关脉以候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大上关上。则知太阳阳明之邪。将并归于少阳经矣。经热。则胆亦热。
故多眠睡。目合则汗者月合目。则欲寐。寐属阴。寐则卫气行于里。邪在半表半里。故目暂合。而汗即出也。按此条论。
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柴胡桂枝汤。庞安时云。脉不言弦者。隐于浮大也。)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此条病。乃少阳之邪欲传入阴经也。伤寒六七日。为邪退正复之时。其人身无热而安静者。此为欲愈也。今者。身无大热。是热未尽退也。反加躁。扰烦乱。以邪去阳经而入于阴。故躁烦也。成注云。表为阳。里为阴。少阳之邪。居半表半里之间。邪去少阳。则入三阴经矣。医者可不于六七日之间。而预为调治。以截其入阴之路乎。)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此承上条之病而言。乃少阳之邪自解。
不传入于阴经也。伤寒三日者。即素问相传日数。上条言六七日。此止言三日可见日数不可拘也。邪在少阳。原呕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呕。可征里气之和。而少阳之邪自解也。既里和而少阳邪解。则其不传三阴。断断可必。故云。三阴不受邪也。此条注本。武陵陈亮斯语)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此条以脉辩少阳病。欲已之法也。少阳伤寒。以脉弦大为病进。今者。脉不弦而且小。乃邪气已退。正气将复也。故云其病欲已。已。止也。)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病欲解注中。)(附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复入于胃之证。太阳病过经十余日。知其时已传入少阳矣。故以二三下之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无他变。前此之柴胡证仍在者。其时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
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呕止者。表里气和。为已解也。若呕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下者。正当胃府之中。急则满闷已极。郁烦为热结于里。此为未解也。后与大柴胡汤。以下其里热。则愈。上条证并下汤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许叔微云。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此系王叔和语。又大黄须酒洗。生用有力。)成氏明理论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此言所共知。至如方有峻缓轻重。又当临时消息焉。大满大实。坚有燥屎。非驶剂则不能泄。是以有大小承气汤之峻也。如不至大坚满。邪热甚。而须攻下者。又非承气汤之可投。必也。
轻缓之剂攻之。大柴胡汤用以逐邪热。为下剂之缓者也。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热应火而归心。苦先入心。折热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
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用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用汤者审而行之。
十全之功可得矣。
王海藏云。大柴胡汤。治表里内外俱热之证。治有表者。或脉浮。或头痛。或恶风。或恶寒四证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过经不解是也。治有里者。或谵语。或妄语。或掷手扬视。此皆里之急者也。若欲汗之。则里证已急。欲下之。则表证。尚在。通宜大柴胡汤主之。
琥按上海藏言里证已急。表证尚在。用大柴胡汤极是。但表证云。脉浮头痛恶风寒。大抵系太阳经表邪居多。吾恐大柴胡非对证之药。必也。脉浮弦。头角痛或往来寒热。此方是大柴胡汤之表证也。
娄全善云。伤寒至十余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证可下。则用大柴胡下之。以过经其人稍虚。当下者。用大柴胡汤。则稳当。恐承气太紧。病患不禁也。
琥按娄氏之意。因论大柴胡证。偶及承气耳。俗医不察。竟有畏承气之太紧。辄不敢用。以大柴胡汤为稳当。而代之者。噫。是又失仲景之旨矣。
或问大柴胡汤。仲景用以治过经不解。下证具。而病患稍涉虚者宜之。故大柴胡汤。即小柴胡加减。何为乎不留人参也。余答云。小柴胡汤中用人参者。乃辅正气以除邪气也。大柴胡汤证。为邪实而正未虚。云。稍涉虚者。后人之私议也。故去人参而加大黄枳实。并甘草。亦恐其满中而不用。其留大枣者。和诸药之性也。其加芍药者。非酸以涌泄之意。取其和营而助阴也。况病热之人。止虞阴虚勿虑阳损。所以刘河间有当归承气汤方。即仲景于此汤中用芍药之意也。
陶节制黄龙汤。而以人参加入承气汤中。此与仲景之意。不大相悖谬欤。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此条伤寒乃柴胡证与陷胸证并举。太阳之邪已传少阳。故并入少阳篇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里者胃府以内也。结胸证邪结于胸。未全入里。此则热结于里。为可下矣。复往来寒热者。太阳之邪。犹留于少阳半表半里之分也。
止可与大柴胡汤以内下其实。外解其邪。曰但结胸者。言结不在里也。无大热者。言表里不甚热也热不甚。故知是水结胸胁。此太阳之邪。连及少阳经也。但头汗出。乃水气上蒸使然。故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并下其微热。此条证自原论中第四卷太阳下编移附于。此大陷胸汤方见前第五卷太阳篇中)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条亦太阳病传于少阳兼入胃府之证。伤寒发热者。
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其邪已进于表。当在半表之间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其邪又进。而入于肠胃之里矣。成注云。
吐利心腹软。软为里虚。今者心下痞硬。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外解其半表之邪。内攻其在里之实。上条证自太阳下篇移附于此。)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
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此条本系太阳伤寒。过经不解。邪留少阳。
兼入于胃之证。伤寒十三日。邪当解矣。而不解。胸胁满而呕者。少阳之邪正盛也。日晡所发潮热者。胃府之热方结也。
邪热方结。何为热已而即微利。盖此病本大柴胡两解之证。当其未热时。已经下之而不得利。今潮热后。反得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丸药性缓。以故利偏迟也。况丸药大都热毒之物。以热攻热。故其利不通畅而甚微。此非善治之法也。
夫潮热者。胃府热结而实也。然胸胁之邪未已。故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表邪。后即以小柴胡加芒硝汤。以下胃府之热结。或问医以丸药下之。虽非其治。然下之后。大柴胡证。仍在。何以不用大柴胡汤。余答云。医用丸药。此是许学士所云。巴豆小丸子药。强迫溏粪而下。夫巴豆辛烈。大伤胃气。若仍用大柴胡。则枳实大黄之峻。胃中之气。已不堪受其削矣。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汤。用人参甘草以扶胃气。且微利之后。溏者既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胜热攻坚。又其性速下而无碍胃气。乃一举而两得也。)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加芒硝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内台方议问曰。潮热者。实也。即实且热。何不用大柴胡。大小承气汤下之。却用芒硝。何也。答曰潮热虽实。
奈何先以丸药。伤动脏腑。再用大黄下之。则脾气伤而复成坏证。只得用芒硝以浸润之而取利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此条乃太阳病并于少阳。兼入胃府之证。伤寒八九日。若似乎可下矣。既下之后。而胸满云云者此下之不得其宜。
阳热乘虚入里。而客于胸中。故烦满也。惊者。心恶热而神不安也。小便不利者。膀胱约而水不行也。惟烦满。故热入于胃而谵语。惟小便不利。故湿渍于脾。脾困。则四肢不健运。而身重不可转侧。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者。外以解热邪。
内以除水湿。兼镇浮越之气而补其中州之虚也。上二条证并下方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半夏(二合洗)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人参龙骨铅丹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琥按上方用柴胡为君。专走少阳。以解胸膈之烦满。用人参半夏姜枣茯苓为臣。以健脾利小便而疗身重。用龙骨牡蛎铅丹为佐。以镇心除惊热。辅以大黄者。乃涤胃实而止谵语也。使以桂枝者。兼入太阳而外行肢体也。要是方也。表里齐走补泻兼施。通涩并用。恐非仲景之旧。或系叔和采辑时有差错者。若临是证而用是药。吾不敢也。何也。倘谓胸满谵语。是实证。则当用大黄者。不当用人参。倘谓惊烦小便不利身重是虚证。则当用人参大枣茯苓龙骨等药者。不当用大黄。况龙骨牡蛎铅丹。皆系重坠收涩阴毒之品。恐非小便不利身重所宜。尚论篇称此方有安内攘外。补天浴日之功。
余实愚蒙。不敢信以为是也。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少阳邪多。太阳邪少。故从少阳篇例。伤寒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成注云支者。散也。谓邪气之结。虽起于心下。
而散于胁旁。后条辩以支字。解作撑。若有物支撑在胸胁间。其义甚明。兼之微呕者。此系少阳之邪正盛也。外证未去。
此指上文发热恶寒支节烦疼而言。夫寒热而曰微。支节疼而曰烦。此可征太阳之表邪已轻。其势渐趋于里矣。故以柴胡合桂枝汤以两解之。)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桂枝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柴胡(四两)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琥按上方乃柴胡合桂枝汤两方相合之复方。其不曰桂枝柴胡汤者。以柴胡为君也。益可见少阳邪甚。太阳邪微矣。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条亦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矣。而复下之不无少误。惟误下。以故胸胁满微结。微结者。言其邪不甚。未入于府。正当表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者。此因汗下之后。而津液少也。惟津液少而非停饮。
以故渴而不呕。但头汗出者。此热郁于经不得外越。故但升于头而汗出也。心烦者。即胸烦往来。寒热胸烦者。此为少阳之邪未解也。故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专解其半表之邪。兼散其半里之结也。上二条证并下汤方俱自太阳下编移附于此。)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成注引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里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咸以软之。牡蛎之咸。以消胸胁之满。辛以润之。干姜之辛以固阳虚之汗津液不足而为渴。苦以坚之。栝蒌之苦。
以生津液。
琥按上成注云。干姜之辛。以固阳虚之汗。其说甚误。夫头汗出者。乃阳郁于表。非阳虚于上也。如系阳虚。不堪再汗。岂有方后云。复服使汗出之理。况干姜亦辛热之品。助以桂枝。能散太阳未尽之表邪。若云固汗。吾不信矣。
琥按上方。即小柴胡汤加减方也。据原方加减法云。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若渴者。去半夏。
兹者。心烦渴而不呕。故去人参半夏。加栝蒌根四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兹者。胸胁满微结。即痞硬也。
故去大枣。加牡蛎二两。若心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兹者。小便不利。心不悸而但烦。是为津液少而躁热。
非水蓄也。故留黄芩。不加茯苓。又云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兹不因咳而以干姜易生姜者。何也。盖干姜味辛而气热。其用有二。一以辛散胸胁之微结。一以热济黄芩栝蒌根之苦寒。使阴阳和而寒热已焉。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条系少阳病误下。而成痞结之证。成注云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柴胡证具云云。至汗出而解。注已见前小柴胡汤附例之下。心下满云云。乃复言下后之变以出其治。然心下满。须有阴阳之分。若下后邪气传里。陷于胸中。成注云胸中为阳受气之分。邪结虽高。而硬痛必下。此为结胸证也。与大陷胸汤以下其结。若下后邪气传里。留于心下。成注云心下为阴受气之分。痞塞虽下而气逆则高。此为痞证也。宜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柴胡不中与之者。此言结胸痞气。皆系柴胡证罢。故宜另与陷胸等汤也。愚按此条。可见少阳病误下之。亦有痞结之证。前第五卷太阳下编云。太阳病误下之。因作结胸太阴病误下之。因作痞气。兹者。少阳病误下。邪在半表半里。
居阴阳之间。故亦有痞结证也。夫人身腹阴。而背阳。少阳行身之侧。居阴阳之间。为半表里。然人身膈以下属阴。膈以上属阳。少阳居清道。而协乎膈之间。亦为半表里。此可征少阳病误下。邪气乘虚入里。而结胸痞气所由分矣。大陷胸汤已见前第五卷太阳下编)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甘草(炙)人参(以上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辛入肺而散气。半夏干姜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连黄芩之苦。以泄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愚以结胸挟实。痞气挟虚。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之甘缓以补之也。
内台方议曰。病在半表半里。本属柴胡汤。反以他药下之。虚其肠胃。邪无所归。故结于心下。重者成结胸。心下满而硬痛也。轻者为痞。满而不痛也。若此痞结不散。故以黄连为君。苦入心以泄之。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温为使。辛能散其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其中。而益其肠胃之不足。使气得平。上下升降。阴阳得和。
其邪之留结者。散而已矣。经曰。辛入肺而散气。苦入心而泄热。甘以缓之。三者是矣。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条虽系太少合病。实则少阳之证居多。
故从少阳篇例。成注云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宜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宜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
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愚意以此必是胃中有停饮而作呕。故宜加也。)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原论中第十卷方。用生姜止一两半)成注云。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
琥按上黄芩汤成氏既云。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及其注方中药味。止云。坚敛补固肠胃之气弱。而不及解表。何也。
盖太少合病。而至自利。则在表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热益阴。使里热清。而阴气得复。
斯在表之阳热自解。所以此条病若太阳桂枝。在所当禁。并少阳柴胡。亦不须用也。内台方议云。上方用黄芩。为君以解少阳之里热。此言与成注之意相合。又云用芍药为臣。以解太阳之表热。而行营气。吾恐芍药无桂枝。不能走表。若云解太阳之热。而行营气。牵强钮合。殊悖于理。上二条证并汤俱。自原论中第四卷太阳下编移附于此。
(琥)按上少阳病脉证并治法仲景原论中止十条。列之第五卷阳明篇后。其余方论杂入太阳篇者居多。愚因采附本篇复合下昔贤方论。共为一卷斯医人临证拣方。始为备而可据耳。
[卷之七] 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深师疗伤寒六七日。发汗不解。呕逆下利。小便不利。胸胁痞满。微热而烦。有黄芩汤方。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黄芩汤方
黄芩桂心(各三两)茯苓(四两)前胡(八两)半夏(半升洗)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为六服。日三服。夜三服。间食生姜粥。投取小便利为瘥。
琥按上主疗云。发汗不解。邪入胸胁痞满者。少阳病也。其曰呕逆。曰小便不利。曰微热而烦。当是小柴胡加减之证。但其曰下利。又当是太少合病。此方名黄芩汤。与仲景黄芩汤大不相同。然亦各尽其妙。方中用黄芩前胡者。治胸胁烦热而痞满也。用半夏茯苓者。止呕逆而利小便也。小便利。而利自止矣。其用桂心有二义焉。一以佐前胡而散在表不解之寒邪。一以导茯苓。而通膀胱不利之水湿。要之是方也。亦不可执。倘里热而阳盛。宜去桂也。愚以呕逆甚者。
加橘红。痞满甚者。加枳实。烦甚。加栝蒌实。下利腹痛。加白芍药。临证加减。全在以意会之而已。
姚氏集验疗伤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烦闷腹中有干粪谵语。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夏(汤洗各八两)生姜(四两)知母芍药大黄葳蕤(各二两)甘草(炙)一方加枳实(四两)黄芩(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汤。少变其制仲景方。有大枣。无甘草。要之甘草与大枣。同一甘温也。又按上主疗云。
默默烦闷。当即是仲景大柴胡汤证中云。郁郁微烦义同。但烦闷者。其热已极。甚于微烦。所以大柴胡汤中。复加知母葳蕤之苦寒甘润。以清解之也。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千金)疗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汤方
柴胡芍药栀子仁知母(各四两)香豉(一升绵裹)石膏(八两碎)黄芩大青升麻杏人(去双人皮尖各三两)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若热盛者。加大黄四两。
琥按上方。乃疗少阳阳明经中有郁热。兼清肺胃燥热之剂。其曰头痛。乃火热上攻而痛。非寒邪中于经也。曰百节疼痛。乃热蒸骨节而疼痛。亦非寒邪束于表也。据上方后云。若热盛者。加大黄。则知经中之热尽入于胃矣。此方与仲景大柴胡汤同义。但大柴胡治里实湿热。此汤治里实燥热为少异耳。
崔尚书疗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小前胡汤方
前胡(八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黄芩人参甘草(炙各三两)干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去柴胡而易前胡也。陶弘景云。前胡与柴胡同功。愚以治证虽同。然柴胡纯阳而能上升。此则阳中之阴。其功长于下气耳。据上主疗云云。皆系少阳经病。但其云。寒疝腹痛。病属厥阴。恐非上汤所能兼疗也。
又疗伤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大前胡汤方
前胡(半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八片当是八枚炙)芍药(四两)黄芩(三两)干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琥按上方。又即仲景大柴胡汤方。去柴胡而易前胡也。仲景原方中本无大黄。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汤。今崔氏名大前胡。恐亦当加大黄二两也。况上主疗云。心腹坚满。烦呕不安。此即大柴胡汤证云。心下急。痞硬。呕不止。郁郁微烦同也。表既不解。里证又急。其当加大黄无疑。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张文仲疗晚发伤寒三月至年末为晚发方
生地黄(一斤打碎)栀子(二十枚擘)升麻(三两)柴胡石膏(各五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频频服。若不解。更服。若头面赤。去石膏。用干葛四两。无地黄。用豉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琥按上主疗云。三月至年末为晚发。乃知四时皆有伤寒病也。然年末系冬。为正伤寒。不得云晚发。则晚发当自秋止矣。上方乃治少阳阳明二经燥热之剂。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活人)柴胡半夏汤方
治痰热头疼。利膈。除烦闷。手足烦热营卫不调。肢节拘倦。身体疼痛嗜卧少力饮食无味。兼治五饮。消痰癖。
柴胡(八两)半夏(二两半洗)白术甘草(炙)人参黄芩麦门冬(去心各三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钞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中。加白术麦门冬也。推制方之意。以白术能燥脾。而治痰之本。麦冬能清肺而防热所伤。愚以痰热虽甚。方中既有黄芩。则麦冬亦可以不用。况湿热之痰。非麦冬所能清也。据上主疗云。头疼体痛。膈间烦闷。当是风寒外来。热郁于少阳之经而生痰。恐未必骤至于虚耳。方中若人参白术宜审用之。或者病已久。嗜卧少力。能饮食而无味。是为实证成虚。如人参白术。不妨加用。然亦须以枳实陈皮等。相佐服之。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宣明)柴胡饮子
治伤寒发汗不解。寒热往来。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愈。汗后劳复等证。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黄当归芍药(各半两)上为末。每服钞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日三。病热甚者。加减之。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汤。去半夏枳实大枣。加人参当归也。以口干烦渴。故去半夏。复去大枣者。因烦渴一候。
必邪热甚而气上逆。恐大枣之甘。能壅气也。又以胃府但热而不实。故去枳实。或问热而不实。何以不去大黄。殊不知方中用大黄者。止以除里热。又恐有伤阴。分之血。所以方中用芍药。复加当归也。愚又以方中惟人参一味。不宜与大黄并用。有如中外邪热。或下后热未愈。则宜用大黄者。不宜加人参。恐人参甘温。反能助邪热也。又如汗后劳复。则宜加人参者。不宜用大黄。以大黄苦寒。徒以致里虚也。且方后原云。病热甚者。加减之。夫热甚必实。寒甚必虚。若热甚。还当加大黄。减人参也。后人不原制方之意。不知加减。一概并用。譬之陶氏黄龙汤。流祸至今而未已也。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难知)小柴胡汤方
疗伤寒少阳证。胸胁。痛往来寒热而呕。或咳而耳聋。脉尺寸俱弦。忌发汗。忌利小便。忌过大便。止宜和解。故名三禁汤。
即仲景小柴胡汤七味。分两减半。其原方加减法同。复有添加加减法。兹录于后。
如寒热往来。经水不调者。去半夏。加秦艽。芍药。当归知母。地骨皮。丹皮。川芎。白术。茯苓。妇人虚劳发热。
加蛤蚧。赤茯苓。如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各半。名调经汤。(愚以妇人伤寒。或中风。经水适来适断。寒热发作如疟者。
宜用此汤也。)无孕呕者。加半夏。无汗者。加柴胡。恶寒者。加桂。有汗者。加地骨皮。嗽者加紫菀。通经者。加京三棱广茂。劳者加鳖甲。(按上加药法。系治妇人杂证法也。)琥按上汤名三禁。而以利小便为一禁。其说盖自云。岐子保命集始。保命集云治少阳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
不可利小便。此为三禁。独不观仲景辩少阳中风。首云。不可吐下。辩少阳伤寒。又云。不可发汗成无己明理论亦云。
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既非发汗所宜。又非吐下所对。止宜和解。故云。三禁。若然。则是汗下之禁虽同。利小便与吐大异先圣后贤其说。孰是孰非。愚曾细思之。而以仲景之言为是。若利小便。不在所禁也。据少阳篇坏病云。若已吐下。
发汗温针。谵语者。柴胡证罢。此为坏病。未闻云利小便而至坏也。又据柴胡汤后加减法云。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去黄芩。加茯苓。又内台方加药法云。如发热。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益可见利小便。在所不禁矣。或云胆有上窍。
宜吐。木性曲直。风寒郁其经。则屈而不升。故宜用吐。以升发之。所以可吐篇云。大法。春宜吐。胆属少阳。而时应乎春是。吐在所不禁。禁利小便者。以胆无下窍。且逆其性而导之也。其说近是。其理则非。断不可从。戒之慎之。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宝鉴)小柴胡加地黄汤方
治妇人室女伤寒发热。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亦治产后恶露方来。忽然断绝欲死。
柴胡(一两二钱半)人参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生地黄(酒洗各七钱)云岐子方用牡丹皮二两无生地黄上六味。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子一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也。妇人热入血室。系血虚且瘀者。宜此方。必经水既来而适断也。若欲来而忽断者。为热入而血实证。还宜加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药。若热入而经水过多者。为血虚而不瘀。又宜加川芎。
白芍。发灰等药。此云岐子法也。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陶氏)柴胡双解饮
治少阳胆经受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来弦数。属半表半里。宜和解。此经胆无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止有小柴胡一汤随病加减。再无别汤。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人参陈皮芍药(近本上七味。无分两)水二钟。姜一片。枣二枚。槌法。入生艾汁三匙。煎之温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内。加陈皮芍药也。方后入生艾汁三匙者。以生艾气温味苦辛。肘后方用以治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故陶氏加之耳。若云。加入上汤中。如杀车槌之有力。此亦甚形其功。吾不信也。
附陶氏加减法本经证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本经呕者。入姜汁。竹茹。胁痛。加青皮。痰多。加瓜蒌仁贝母(愚以贝母力缓。不如改用枳实。)寒热往来似疟者。加桂枝。渴者加天花粉。知母。去半夏。齿燥无津液。加石膏。嗽者。加五味。金沸草。
(愚以五味宜用南产黄色者。)坏证。加鳖甲。本经证心下饱闷。未经下者。非结胸。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府证。虽满闷。尚为在表。只须小柴胡。加枳桔。未效。就以本方对小陷胸加枳桔。一服豁然。其妙如神。虚烦。类伤寒证。本方加竹叶。炒粳米。(愚以方中。无石膏粳米。不须加也。)本经与阳明合病。本方加葛根。芍药如拾芥。(言不须多用也。)妇人热入血室。加当归。红花。男子热入血室。加生地黄(愚按血室义。已见前小柴胡附例之后。即血海也。男子妇人皆有之。但男子之血。不能充于血室。血不充。则不盈。不盈。亦不去也。不去则血无所亏。无所亏。则热亦不能入。所以在男子。从无热入血室之证。今陶氏不读书。
不明理。止知男子之身。亦有血室。因取巧而造立病名。令人喷饭。)老弱人伤寒无表证。其热胜者。本方加大黄甚者。加芒硝。
(琥)总按上古今诸名家。治少阳病方论。实与仲景之旨互相参合者。医人不可以不知也。
(此系仲景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少阳经病热之纲也。少阳者。胆经也。其脉起于目锐。灵枢经云。足少阳之正上挟咽。出颐颔中。又曰。是动。则病口苦。苦者。胆之味。苦味从火化。咽又为胆之使。故胆热则口苦。而并咽亦干也。眩者。目旋晕也。少阳属木。为风。风主动摇。故其经病热。则目眩也。愚按上三证。不足以尽少阳病。故云。此仅举其病热之大纲耳。)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此节。辩少阳中风证。成注云少阳之脉。
起于目锐。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风伤气。风则为热。少阳中风。气壅而热。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
邪在少阳。有吐下之禁。止因烦满。故误行吐下之法。成注又云。吐则伤气。气虚者。悸。下则亡血。血虚者。惊。愚以惊悸皆主于心。胸满而烦者。邪已离表。未全入里。为半在表半在里之证。乃上焦病也。上焦与心相近。误吐且下。
则气血衰耗。而神明无主。以故忪然而悸。惕然而惊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庞安时云。可小柴胡汤。吐下悸而烦者。郭白云云。当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此节辩少阳伤寒证。少阳属木。其脉当弦。脉细者成注云。邪渐传里也。少阳之脉。上抵头角。故曰头痛。寒郁则发热。此属少阳伤寒证无疑矣。邪在少阳。发汗又所当禁。且其经多气少血。误发其汗谵语者。条辩云。夺其血液而胃干。以故心慌而言乱也。此少阳之邪。已转属胃。胃和则愈者。言当用药以下胃中之热。而使之和平也。不下则胃不和。不但谵语。
更加烦扰忪悸。此言胃热亢极。而上犯于心肺。故藏神不自宁也。按此条论。仲景无和胃之药。成注云。与调胃承气汤。
此言少阳之邪已入胃。故可下也。愚以邪自少阳经传来。还须用大柴胡汤下之为妥。)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此条言太阳病转入少阳之证。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此但言邪所从来之路。医者止就少阳经议证可耳。足少阳之脉。循胁里。邪入少阳。故胁下硬满。胆热气上逆而犯胃。以故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明理论云。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寒。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邪居表里之间。或出或入。以故寒热且往且来也。尚未吐下者。治犹未误也。少阳之脉当弦。曰沉紧者。邪将传里。陈亮斯云。邪入胆府。故脉沉紧而不弦。此是少阳经与府齐病也。胆府清净。无地容邪。故其邪仍结于经。而胁下硬满。止宜与小柴胡以和解之。)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小柴胡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三卷移附于此)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各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明理论云。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
热淫于内。以苦发之。邪在半表半里。则半成热矣。热气内传变不可测。须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彻热发表之剂。人参味甘温。甘草味甘平。邪气传里。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也。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里气平正。则邪气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表邪未已。迤逦内传。既未作实。宜当两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发散。故生姜大枣为使。辅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两解之剂当矣。
后加减法(明理论又云。邪气自表。未敛为实乘虚而凑。则所传不一。故有增损以御之。)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烦者。热也。呕者。气逆也。胸中烦而不呕。则热聚而气不逆。邪气欲渐成实也。人参味甘为补剂。去之使不助热也。半夏味辛为散剂。去之以无逆气也。栝蒌实味苦寒。除热必以寒。
泄热必以苦。加栝蒌实以通胸中郁热。)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津液不足则渴。半夏味辛性燥。渗津液物也。去之则津液易复。人参味甘而润栝蒌根。味苦而坚。坚润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愚以胃实热甚而渴者。人参恐不宜用。加药法不可执也。)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宜通而塞为痛。邪气入里。里气不足。寒气壅之。则腹中痛。黄芩味苦寒性坚而寒中。去之则中气易和。芍药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则塞气得通而痛自已。愚以此必是里寒血滞。而腹中痛。以故去黄芩。加芍药。若邪热实结而腹中痛。恐黄芩不宜去。芍药不宜加也。又上云芍药性泄而利中。亦非正解。)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大枣味甘温去之则痞者。消。咸以软之。牡蛎味酸咸寒。
加之而硬者软。)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内经曰。肾欲坚。
急食苦以坚之。坚肾则水益。黄芩味苦寒。去之则蓄水浸行。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茯苓味甘淡。加之则津液通流。
愚以津液通流。则蓄水自行矣。)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取微汗愈(不渴则津液足。去人参。以人参为主内之物也。外有微热。则表证多。加桂以取汗。发散表邪也。愚以此邪必自太阳经传来者。)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肺气逆则咳。甘补中。则肺气愈逆。故去人参大枣之甘。五味子。酸温。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气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姜干姜一物也。生者。温而干者热。寒气内淫。则散以辛热。盖诸咳皆本于寒。故去生姜。加干姜。是相假以正温热之功。愚以如肺有邪热而作咳。恐五味子太敛。干姜又太热不宜加也。成氏又云。识诸此者。小小变通。触类而长。则知以上加减法。不可拘也。)琥按上柴胡汤方。专治少阳经往来寒热。头角痛。耳聋口苦。胁痛脉弦者。倘其病初伤本经。或初自太阳阳明二经传来。邪气方盛。人参一味断不可用。若其病过经不解。或本经中有留邪未尽。正气已虚。人参一味。方可加之也。
琥又按加减法。不但原方后所传云云。外有师传加减者。内台金镜云。如发热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呕恶者。加橘红。胸中痞结者。加枳实。咳逆而发热者。加丁香柿蒂。呕吐者。加竹茹。据上师传加减法云。咳逆发热。咳逆当是呃逆。呃逆候。未必尽由于胃寒。其加丁香。不无所误。
(附例)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系太阳风寒传入少阳之证。既曰伤寒。复曰中风者。成注引玉函云。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此即是或中风。或伤寒。于五六日时。太阳风寒之邪。
传于少阳。皆有此往来寒热之证。非是既伤于寒。复中于风也。胸胁者。少阳经所行之部分。邪传少阳之经。则胸胁苦满也。胸胁既满。则胃中之水谷亦不消。以故默默不欲饮食也。默默者。尚论篇云。即昏昏之意。邪热甚而神思不清也。
邪在胸膈。上逼于心。则烦。犯于胃。则呕心烦喜呕者。成注云。邪在表。方传里也。邪初入里。未有定处。则所传不一。故有或渴或痞等证。总以小柴胡汤加减主之。或胸中烦云云。注已见上加减法中。兹不复赘。)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病。乃承上条中风。所以往来寒热之故。而申言之也。少阳本少血之经故云。血弱。中风者。风伤气至五六日之时。则正气渐消。故云。气尽。血弱气尽。则营中之阴既虚。卫外之阳不固。以故腠理开疏。风邪之气。因入于里。与正气相搏击而结于胁下。正当少阳之部分也。正邪分争者。正气与邪气互相并争。是以往来寒热也。休作有时者。此发明往来之意。盖言寒休则热作。热休则寒作。往来有时而不能止也。
默默不欲饮食。注见上条。五脏惟肝与胆府相连。位近于下。此即脉经云肾肝居沉之义。故其痛亦必在胁之下。也痛虽在下。而病邪之气。必挟肝胆之火。上而犯胃。故使呕也。高字作上字解。脏腑相连。脏从腑治。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愚以汤中人参宜加用。以此条病。本血弱气尽故也。)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未服柴胡汤而渴。渴亦柴胡汤兼主之候。今者。服汤已而渴。则邪传阳明。热已入胃。以法治之者。盖言白虎承气。各随其宜而用之耳。)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此条系太阳阳明证居多。医人不可以其胁下满痛而呕。全以为少阳之证。而轻用柴胡汤也。得病六七日。而脉迟者。当是阳明受病手足温者。系在太阴。故医家认以为可下之证。殊不知脉虽迟而兼浮弱。手足虽温而恶风寒。纵六七日。其邪犹在太阳之经。未入于府。为不可下。医反二三下之为误也。误下之则损其胃气。故不能食。热邪传里。搏于少阳。故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者。胃气损。为热所蒸。故发黄色也。颈项强者。太阳阳明之证犹在也。小便难者。内亡津液。膀胱之气燥热。故小水涩也。若此者。医人不可以其胁下满痛。而与小柴胡汤。以柴胡汤中有半夏。乃解肌兼燥津液之剂。如误与之。则大便后。必燥。涩而下重也。本渴而饮水呕者。水停心下也。此非少阳证喜呕之比。故云。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而哕者亦然。哕者。食入气逆而呕也。凡此者。皆轻用柴胡汤之所当禁也。愚按此条论。本太阳中篇移附于此。曰脉浮弱曰恶风寒。曰项强。皆系太阳病。医人不识。以六七日。为可下而误下之。邪入少阳。又不专在少阳。故柴胡在所当禁。本渴饮水而呕者。补亡论常器之云。宜五苓散。愚以身黄未退者。加茵陈颈项强者。还宜以葛根汤加减增入用之。)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系三阳经齐病。当是少阳之邪居多。
太阳伤寒。已至四五日之时。不曰发热恶风。止曰身热者。此太阳之邪渐衰也。其兼阳明证。不曰鼻干不得卧。而止曰颈项强者。此阳明之邪亦将衰也。惟胁下满。为少阳经之专证。况兼手足温而又渴。此为邪将传里之机。成注云。手足温者。知邪在表里之间也。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尚论篇云。此用小柴胡汤。当从加减法。去半夏。加栝蒌根为是。)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此条乃。少阳病兼挟里虚之证。伤寒脉弦者。弦本少阳之脉。宜与小柴胡汤。兹但阴脉弦。而阳脉则涩。此阴阳以浮沉言。脉浮。取之则涩。而不流利。
沉取之又弦而不和缓。涩主气血虚少弦又主痛。法当腹中急痛。与建中汤者以温中补虚。缓其痛而兼散其邪也。先温补矣。而弦脉不除。痛犹未止者。为不瘥。此为少阳经有留邪也。后与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以和解之。盖腹中痛。
亦柴胡证中之一候也。愚以先补后解。乃仲景神妙之法。然亦必少阳经气虚无郁热者宜之。小建中汤方见前第四卷太阳篇中)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中风者。谓或伤寒。或中风不必拘也。柴胡证者。谓邪入少阳。
在半表半里之间也。但见一证。谓或口苦。或咽干目眩。或耳聋无闻。或胁下硬满。或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便宜与柴胡汤治之。不必待其证候全具也。愚按此条系用柴胡汤之法。兼总上文以申明之。)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者。误下之也。若柴胡证不罢。以无变证。故其病犹在也。当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得汤必蒸蒸而振。振者。战也。战而后发热。故云。蒸蒸互辞以见义也。正气与邪气相争。正气胜。则邪气还表。故汗出而解。愚以柴胡非发汗之药。然邪气不因下而陷入于里。原因在里之正气胜。藉药力而祛邪欲出之表。故必自汗出而解也。上八条证俱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中风与男子同。惟热入血室之证。必从少阳主治。故于此条复附及之成注云。中风七八日。乃邪气传里之时。发作有时者。此言往来之状也。以其初无寒热。故云。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值经水正来。适遇邪热。壅其经而不行。故云。断也。此其病名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以下文。此申明经断所以寒热之义。与小柴胡汤。以解邪热。
则所结之血。必自行而愈矣。愚按血室者。即血海。人身中冲脉是也。经云。冲脉者。经脉之海。言受纳诸经之灌注。
营血于。此而蓄藏。故谓之海。亦谓之室也。或问云。经云。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当是血脉之所会聚。男子妇人皆有之。何以热入血室之证。仲景但指妇人。不指男子也。余答云。然。男女皆有此冲脉也。但妇人阴类。血亦属阴。经脉流通。惟妇人易盈。盈则必聚于冲脉之中。故有热入血室之证。乃邪热内入。与血相结。瘀而不行。此为血有余而邪实也。其治以小柴胡汤者。保命集云。妇人天癸既行。皆从厥阴。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下条治法云。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以胆经有三禁。故止宜用小柴胡汤也。又刺法。热入血室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期门者。肝之募。厥阴之经也。其不用小柴胡汤。即刺期门者。二经可相通而治故也。)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此条言妇人伤寒者。可见风寒之邪。皆有热入血室证也。发热者。寒郁而成热也。经水适来者。盖言经水适当其时而来。过多不止。则血室空虚。邪热乘虚而入也。昼日明了云云者。昼属阳。阳主气。暮属阴。阴主血。今则热邪入血室而为病。
以故昼日明了。而病轻。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而病剧也。谵语者。系胃家实。医人用下药者多。此非胃家实。故云。
无犯胃气。言不可下也。上二焦者。营卫之所出也。汗伤营血。吐伤卫气。此言三法。皆不可用也。必也。与小柴胡汤以和解邪热。斯不调其经。而经血调谵语等证。可不治而自愈。按此条论。仲景不言用小柴胡。补亡论郭白云。云如不愈者。服小柴胡汤。则知其汤与证甚相对。可无疑矣。)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
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但其脉似少阴。医人所当审也。伤寒五六日。成注云。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者。此在表之邪未解也。
心下满。口不能食。此在里之邪方结也。大便硬者。此本阳明府证。只因脉细。有似乎阴邪入结于里。故云大便硬而脉细者。此为阳邪微结。成注云。大便硬为阳结。此邪热虽传于里。然以外带表邪。则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必有表。指头汗出云云言。复有里。指心下满云云言。故言有表复有里也。又脉不细而沉者。亦为阳邪微结于里。何也。以头汗出。
故云阳微结。盖诸阳之经。皆上于头也。假令纯阴结。纯者。真也。诸阴之经皆至颈胸中而还。不得复有头汗出之外证。
其真阴之邪。悉当入于里矣。此为阳微结。邪当在半表半里。间也。又脉虽沉而且紧者。终不得为少阴寒证。所以然者。
云云。是重言以申明。头汗出为阳微之义。可与小柴胡汤者。乃和解半表半里之邪也。设不了了者。言服汤后而病。犹未愈也。得屎而解者。言少阳之表邪既除。大便仍硬。须用药以微利之。则愈按此条论。仲景于小柴胡汤之外。别无利大便之药。补亡论郭白云云。实者大柴胡虚者蜜煎导之。其说甚是。上三条证俱自太阳下编移附于此)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系阳明病传入少阳之证。阳明病发潮热。
若似乎胃家实矣。但胃实者。大便必硬。小便赤涩。今则大便溏。小便自可。是热虽潮。邪犹在经。非入府之证也。更加胸胁满不去者。已传入少阳也。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而汗出解也。
(此条阳明病实少阳之证居多。故从少阳例治。胁下硬满而呕者。此皆少阳证也。惟不大便。为阳明病。兼之舌上白苔。
成注云。为邪未入府。在表里之间。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上焦得通者。硬满去而呕止也。津液得下者。大便自行也。
胃气和。则阴阳升降而里邪平。身汗出。则内外通达而表邪散。故云。解也。)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
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此条病。虽云阳明中风。观其脉弦。胁下痛。时时哕。耳前后肿。少阳之证偏重。故从柴胡例治。其用麻黄汤者。虽除太阳之邪而非专证也。少阳脉弦。太阳脉浮。阳明脉大。三阳之脉齐见。而先曰弦者。少阳之邪居多也。短气者风热甚而气壅逆也。气逆壅甚。故虽以手按抑之。而气愈不能通也。腹满鼻干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潮热者。阳明风热甚也。惟小便难为太阳府证。胁下及心痛者。以本胁痛。而连及于心胸之分。此为少阳经主病。兼之时时哕者。哕即气逆而呕。呕亦少阳之兼证。耳前后肿者。少阳之脉上耳后。其支者。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
当其既肿之时。愚以纵有阳明风热。已传入少阳之经矣。条辩注耳前后肿。为三阳见证。殊不知太阳当脑后肿。阳明当面肿。此耳前后肿。当是少阳经证无疑。刺之小瘥者。谓以针刺其肿处。而肿少愈也。外不解者。谓短气胁痛等证未除也。邪传少阳。浮脉当去。今者病过十日而脉续浮。脉续浮者。谓弦脉本在而仍得浮脉也。脉虽续浮。以过十日。则邪不在表。当从少阳例治。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若脉但浮无余证者。谓脉不弦而但浮。且无短气胁痛等证。
此邪气欲出而还于表也。故与麻黄汤以汗之。否则少阳证不可汗。岂有更用麻黄汤之理。若不尿云云。是承上短气胁痛等证而言。不尿则比之小便难更甚。腹满加哕。则比之腹部满时时哕。亦更甚矣。真气已衰。邪气又盛。谓非不治之证而何。或云。不尿者。宜五苓散。腹满者。宜大柴胡汤。独不思经云。病深者其声哕。虽治之复何益哉。上三条证俱自阳明篇移附于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成注引经云。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愚以其呕。必兼口苦也。此条病自厥阴篇移附于此)(见后例)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少阳病有三禁。医若不知而妄行吐。下发汗更加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以故谵语成注云。此木邪干胃也。最前条云。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今柴胡证罢。此为坏病。正文与注见后第十二卷救逆法中)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条虽系合病。实则少阳之邪居多。故从少阳篇例。成注云。关脉以候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大上关上。则知太阳阳明之邪。将并归于少阳经矣。经热。则胆亦热。
故多眠睡。目合则汗者月合目。则欲寐。寐属阴。寐则卫气行于里。邪在半表半里。故目暂合。而汗即出也。按此条论。
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柴胡桂枝汤。庞安时云。脉不言弦者。隐于浮大也。)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此条病。乃少阳之邪欲传入阴经也。伤寒六七日。为邪退正复之时。其人身无热而安静者。此为欲愈也。今者。身无大热。是热未尽退也。反加躁。扰烦乱。以邪去阳经而入于阴。故躁烦也。成注云。表为阳。里为阴。少阳之邪。居半表半里之间。邪去少阳。则入三阴经矣。医者可不于六七日之间。而预为调治。以截其入阴之路乎。)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此承上条之病而言。乃少阳之邪自解。
不传入于阴经也。伤寒三日者。即素问相传日数。上条言六七日。此止言三日可见日数不可拘也。邪在少阳。原呕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呕。可征里气之和。而少阳之邪自解也。既里和而少阳邪解。则其不传三阴。断断可必。故云。三阴不受邪也。此条注本。武陵陈亮斯语)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此条以脉辩少阳病。欲已之法也。少阳伤寒。以脉弦大为病进。今者。脉不弦而且小。乃邪气已退。正气将复也。故云其病欲已。已。止也。)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病欲解注中。)(附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复入于胃之证。太阳病过经十余日。知其时已传入少阳矣。故以二三下之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无他变。前此之柴胡证仍在者。其时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
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呕止者。表里气和。为已解也。若呕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下者。正当胃府之中。急则满闷已极。郁烦为热结于里。此为未解也。后与大柴胡汤。以下其里热。则愈。上条证并下汤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许叔微云。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此系王叔和语。又大黄须酒洗。生用有力。)成氏明理论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此言所共知。至如方有峻缓轻重。又当临时消息焉。大满大实。坚有燥屎。非驶剂则不能泄。是以有大小承气汤之峻也。如不至大坚满。邪热甚。而须攻下者。又非承气汤之可投。必也。
轻缓之剂攻之。大柴胡汤用以逐邪热。为下剂之缓者也。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热应火而归心。苦先入心。折热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
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用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用汤者审而行之。
十全之功可得矣。
王海藏云。大柴胡汤。治表里内外俱热之证。治有表者。或脉浮。或头痛。或恶风。或恶寒四证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过经不解是也。治有里者。或谵语。或妄语。或掷手扬视。此皆里之急者也。若欲汗之。则里证已急。欲下之。则表证。尚在。通宜大柴胡汤主之。
琥按上海藏言里证已急。表证尚在。用大柴胡汤极是。但表证云。脉浮头痛恶风寒。大抵系太阳经表邪居多。吾恐大柴胡非对证之药。必也。脉浮弦。头角痛或往来寒热。此方是大柴胡汤之表证也。
娄全善云。伤寒至十余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证可下。则用大柴胡下之。以过经其人稍虚。当下者。用大柴胡汤。则稳当。恐承气太紧。病患不禁也。
琥按娄氏之意。因论大柴胡证。偶及承气耳。俗医不察。竟有畏承气之太紧。辄不敢用。以大柴胡汤为稳当。而代之者。噫。是又失仲景之旨矣。
或问大柴胡汤。仲景用以治过经不解。下证具。而病患稍涉虚者宜之。故大柴胡汤。即小柴胡加减。何为乎不留人参也。余答云。小柴胡汤中用人参者。乃辅正气以除邪气也。大柴胡汤证。为邪实而正未虚。云。稍涉虚者。后人之私议也。故去人参而加大黄枳实。并甘草。亦恐其满中而不用。其留大枣者。和诸药之性也。其加芍药者。非酸以涌泄之意。取其和营而助阴也。况病热之人。止虞阴虚勿虑阳损。所以刘河间有当归承气汤方。即仲景于此汤中用芍药之意也。
陶节制黄龙汤。而以人参加入承气汤中。此与仲景之意。不大相悖谬欤。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此条伤寒乃柴胡证与陷胸证并举。太阳之邪已传少阳。故并入少阳篇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里者胃府以内也。结胸证邪结于胸。未全入里。此则热结于里。为可下矣。复往来寒热者。太阳之邪。犹留于少阳半表半里之分也。
止可与大柴胡汤以内下其实。外解其邪。曰但结胸者。言结不在里也。无大热者。言表里不甚热也热不甚。故知是水结胸胁。此太阳之邪。连及少阳经也。但头汗出。乃水气上蒸使然。故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并下其微热。此条证自原论中第四卷太阳下编移附于。此大陷胸汤方见前第五卷太阳篇中)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条亦太阳病传于少阳兼入胃府之证。伤寒发热者。
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其邪已进于表。当在半表之间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其邪又进。而入于肠胃之里矣。成注云。
吐利心腹软。软为里虚。今者心下痞硬。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外解其半表之邪。内攻其在里之实。上条证自太阳下篇移附于此。)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
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此条本系太阳伤寒。过经不解。邪留少阳。
兼入于胃之证。伤寒十三日。邪当解矣。而不解。胸胁满而呕者。少阳之邪正盛也。日晡所发潮热者。胃府之热方结也。
邪热方结。何为热已而即微利。盖此病本大柴胡两解之证。当其未热时。已经下之而不得利。今潮热后。反得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丸药性缓。以故利偏迟也。况丸药大都热毒之物。以热攻热。故其利不通畅而甚微。此非善治之法也。
夫潮热者。胃府热结而实也。然胸胁之邪未已。故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表邪。后即以小柴胡加芒硝汤。以下胃府之热结。或问医以丸药下之。虽非其治。然下之后。大柴胡证。仍在。何以不用大柴胡汤。余答云。医用丸药。此是许学士所云。巴豆小丸子药。强迫溏粪而下。夫巴豆辛烈。大伤胃气。若仍用大柴胡。则枳实大黄之峻。胃中之气。已不堪受其削矣。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汤。用人参甘草以扶胃气。且微利之后。溏者既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胜热攻坚。又其性速下而无碍胃气。乃一举而两得也。)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加芒硝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内台方议问曰。潮热者。实也。即实且热。何不用大柴胡。大小承气汤下之。却用芒硝。何也。答曰潮热虽实。
奈何先以丸药。伤动脏腑。再用大黄下之。则脾气伤而复成坏证。只得用芒硝以浸润之而取利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此条乃太阳病并于少阳。兼入胃府之证。伤寒八九日。若似乎可下矣。既下之后。而胸满云云者此下之不得其宜。
阳热乘虚入里。而客于胸中。故烦满也。惊者。心恶热而神不安也。小便不利者。膀胱约而水不行也。惟烦满。故热入于胃而谵语。惟小便不利。故湿渍于脾。脾困。则四肢不健运。而身重不可转侧。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者。外以解热邪。
内以除水湿。兼镇浮越之气而补其中州之虚也。上二条证并下方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半夏(二合洗)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人参龙骨铅丹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琥按上方用柴胡为君。专走少阳。以解胸膈之烦满。用人参半夏姜枣茯苓为臣。以健脾利小便而疗身重。用龙骨牡蛎铅丹为佐。以镇心除惊热。辅以大黄者。乃涤胃实而止谵语也。使以桂枝者。兼入太阳而外行肢体也。要是方也。表里齐走补泻兼施。通涩并用。恐非仲景之旧。或系叔和采辑时有差错者。若临是证而用是药。吾不敢也。何也。倘谓胸满谵语。是实证。则当用大黄者。不当用人参。倘谓惊烦小便不利身重是虚证。则当用人参大枣茯苓龙骨等药者。不当用大黄。况龙骨牡蛎铅丹。皆系重坠收涩阴毒之品。恐非小便不利身重所宜。尚论篇称此方有安内攘外。补天浴日之功。
余实愚蒙。不敢信以为是也。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少阳邪多。太阳邪少。故从少阳篇例。伤寒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成注云支者。散也。谓邪气之结。虽起于心下。
而散于胁旁。后条辩以支字。解作撑。若有物支撑在胸胁间。其义甚明。兼之微呕者。此系少阳之邪正盛也。外证未去。
此指上文发热恶寒支节烦疼而言。夫寒热而曰微。支节疼而曰烦。此可征太阳之表邪已轻。其势渐趋于里矣。故以柴胡合桂枝汤以两解之。)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桂枝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柴胡(四两)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琥按上方乃柴胡合桂枝汤两方相合之复方。其不曰桂枝柴胡汤者。以柴胡为君也。益可见少阳邪甚。太阳邪微矣。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条亦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矣。而复下之不无少误。惟误下。以故胸胁满微结。微结者。言其邪不甚。未入于府。正当表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者。此因汗下之后。而津液少也。惟津液少而非停饮。
以故渴而不呕。但头汗出者。此热郁于经不得外越。故但升于头而汗出也。心烦者。即胸烦往来。寒热胸烦者。此为少阳之邪未解也。故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专解其半表之邪。兼散其半里之结也。上二条证并下汤方俱自太阳下编移附于此。)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成注引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里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咸以软之。牡蛎之咸。以消胸胁之满。辛以润之。干姜之辛以固阳虚之汗津液不足而为渴。苦以坚之。栝蒌之苦。
以生津液。
琥按上成注云。干姜之辛。以固阳虚之汗。其说甚误。夫头汗出者。乃阳郁于表。非阳虚于上也。如系阳虚。不堪再汗。岂有方后云。复服使汗出之理。况干姜亦辛热之品。助以桂枝。能散太阳未尽之表邪。若云固汗。吾不信矣。
琥按上方。即小柴胡汤加减方也。据原方加减法云。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若渴者。去半夏。
兹者。心烦渴而不呕。故去人参半夏。加栝蒌根四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兹者。胸胁满微结。即痞硬也。
故去大枣。加牡蛎二两。若心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兹者。小便不利。心不悸而但烦。是为津液少而躁热。
非水蓄也。故留黄芩。不加茯苓。又云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兹不因咳而以干姜易生姜者。何也。盖干姜味辛而气热。其用有二。一以辛散胸胁之微结。一以热济黄芩栝蒌根之苦寒。使阴阳和而寒热已焉。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条系少阳病误下。而成痞结之证。成注云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柴胡证具云云。至汗出而解。注已见前小柴胡汤附例之下。心下满云云。乃复言下后之变以出其治。然心下满。须有阴阳之分。若下后邪气传里。陷于胸中。成注云胸中为阳受气之分。邪结虽高。而硬痛必下。此为结胸证也。与大陷胸汤以下其结。若下后邪气传里。留于心下。成注云心下为阴受气之分。痞塞虽下而气逆则高。此为痞证也。宜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柴胡不中与之者。此言结胸痞气。皆系柴胡证罢。故宜另与陷胸等汤也。愚按此条。可见少阳病误下之。亦有痞结之证。前第五卷太阳下编云。太阳病误下之。因作结胸太阴病误下之。因作痞气。兹者。少阳病误下。邪在半表半里。
居阴阳之间。故亦有痞结证也。夫人身腹阴。而背阳。少阳行身之侧。居阴阳之间。为半表里。然人身膈以下属阴。膈以上属阳。少阳居清道。而协乎膈之间。亦为半表里。此可征少阳病误下。邪气乘虚入里。而结胸痞气所由分矣。大陷胸汤已见前第五卷太阳下编)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甘草(炙)人参(以上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辛入肺而散气。半夏干姜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连黄芩之苦。以泄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愚以结胸挟实。痞气挟虚。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之甘缓以补之也。
内台方议曰。病在半表半里。本属柴胡汤。反以他药下之。虚其肠胃。邪无所归。故结于心下。重者成结胸。心下满而硬痛也。轻者为痞。满而不痛也。若此痞结不散。故以黄连为君。苦入心以泄之。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温为使。辛能散其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其中。而益其肠胃之不足。使气得平。上下升降。阴阳得和。
其邪之留结者。散而已矣。经曰。辛入肺而散气。苦入心而泄热。甘以缓之。三者是矣。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条虽系太少合病。实则少阳之证居多。
故从少阳篇例。成注云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宜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宜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
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愚意以此必是胃中有停饮而作呕。故宜加也。)
[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原论中第十卷方。用生姜止一两半)成注云。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
琥按上黄芩汤成氏既云。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及其注方中药味。止云。坚敛补固肠胃之气弱。而不及解表。何也。
盖太少合病。而至自利。则在表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热益阴。使里热清。而阴气得复。
斯在表之阳热自解。所以此条病若太阳桂枝。在所当禁。并少阳柴胡。亦不须用也。内台方议云。上方用黄芩。为君以解少阳之里热。此言与成注之意相合。又云用芍药为臣。以解太阳之表热。而行营气。吾恐芍药无桂枝。不能走表。若云解太阳之热。而行营气。牵强钮合。殊悖于理。上二条证并汤俱。自原论中第四卷太阳下编移附于此。
(琥)按上少阳病脉证并治法仲景原论中止十条。列之第五卷阳明篇后。其余方论杂入太阳篇者居多。愚因采附本篇复合下昔贤方论。共为一卷斯医人临证拣方。始为备而可据耳。
[卷之七] 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深师疗伤寒六七日。发汗不解。呕逆下利。小便不利。胸胁痞满。微热而烦。有黄芩汤方。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黄芩汤方
黄芩桂心(各三两)茯苓(四两)前胡(八两)半夏(半升洗)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为六服。日三服。夜三服。间食生姜粥。投取小便利为瘥。
琥按上主疗云。发汗不解。邪入胸胁痞满者。少阳病也。其曰呕逆。曰小便不利。曰微热而烦。当是小柴胡加减之证。但其曰下利。又当是太少合病。此方名黄芩汤。与仲景黄芩汤大不相同。然亦各尽其妙。方中用黄芩前胡者。治胸胁烦热而痞满也。用半夏茯苓者。止呕逆而利小便也。小便利。而利自止矣。其用桂心有二义焉。一以佐前胡而散在表不解之寒邪。一以导茯苓。而通膀胱不利之水湿。要之是方也。亦不可执。倘里热而阳盛。宜去桂也。愚以呕逆甚者。
加橘红。痞满甚者。加枳实。烦甚。加栝蒌实。下利腹痛。加白芍药。临证加减。全在以意会之而已。
姚氏集验疗伤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烦闷腹中有干粪谵语。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夏(汤洗各八两)生姜(四两)知母芍药大黄葳蕤(各二两)甘草(炙)一方加枳实(四两)黄芩(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汤。少变其制仲景方。有大枣。无甘草。要之甘草与大枣。同一甘温也。又按上主疗云。
默默烦闷。当即是仲景大柴胡汤证中云。郁郁微烦义同。但烦闷者。其热已极。甚于微烦。所以大柴胡汤中。复加知母葳蕤之苦寒甘润。以清解之也。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千金)疗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汤方
柴胡芍药栀子仁知母(各四两)香豉(一升绵裹)石膏(八两碎)黄芩大青升麻杏人(去双人皮尖各三两)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若热盛者。加大黄四两。
琥按上方。乃疗少阳阳明经中有郁热。兼清肺胃燥热之剂。其曰头痛。乃火热上攻而痛。非寒邪中于经也。曰百节疼痛。乃热蒸骨节而疼痛。亦非寒邪束于表也。据上方后云。若热盛者。加大黄。则知经中之热尽入于胃矣。此方与仲景大柴胡汤同义。但大柴胡治里实湿热。此汤治里实燥热为少异耳。
崔尚书疗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小前胡汤方
前胡(八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黄芩人参甘草(炙各三两)干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去柴胡而易前胡也。陶弘景云。前胡与柴胡同功。愚以治证虽同。然柴胡纯阳而能上升。此则阳中之阴。其功长于下气耳。据上主疗云云。皆系少阳经病。但其云。寒疝腹痛。病属厥阴。恐非上汤所能兼疗也。
又疗伤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大前胡汤方
前胡(半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八片当是八枚炙)芍药(四两)黄芩(三两)干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琥按上方。又即仲景大柴胡汤方。去柴胡而易前胡也。仲景原方中本无大黄。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汤。今崔氏名大前胡。恐亦当加大黄二两也。况上主疗云。心腹坚满。烦呕不安。此即大柴胡汤证云。心下急。痞硬。呕不止。郁郁微烦同也。表既不解。里证又急。其当加大黄无疑。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张文仲疗晚发伤寒三月至年末为晚发方
生地黄(一斤打碎)栀子(二十枚擘)升麻(三两)柴胡石膏(各五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频频服。若不解。更服。若头面赤。去石膏。用干葛四两。无地黄。用豉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琥按上主疗云。三月至年末为晚发。乃知四时皆有伤寒病也。然年末系冬。为正伤寒。不得云晚发。则晚发当自秋止矣。上方乃治少阳阳明二经燥热之剂。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活人)柴胡半夏汤方
治痰热头疼。利膈。除烦闷。手足烦热营卫不调。肢节拘倦。身体疼痛嗜卧少力饮食无味。兼治五饮。消痰癖。
柴胡(八两)半夏(二两半洗)白术甘草(炙)人参黄芩麦门冬(去心各三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钞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中。加白术麦门冬也。推制方之意。以白术能燥脾。而治痰之本。麦冬能清肺而防热所伤。愚以痰热虽甚。方中既有黄芩。则麦冬亦可以不用。况湿热之痰。非麦冬所能清也。据上主疗云。头疼体痛。膈间烦闷。当是风寒外来。热郁于少阳之经而生痰。恐未必骤至于虚耳。方中若人参白术宜审用之。或者病已久。嗜卧少力。能饮食而无味。是为实证成虚。如人参白术。不妨加用。然亦须以枳实陈皮等。相佐服之。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宣明)柴胡饮子
治伤寒发汗不解。寒热往来。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愈。汗后劳复等证。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黄当归芍药(各半两)上为末。每服钞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日三。病热甚者。加减之。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汤。去半夏枳实大枣。加人参当归也。以口干烦渴。故去半夏。复去大枣者。因烦渴一候。
必邪热甚而气上逆。恐大枣之甘。能壅气也。又以胃府但热而不实。故去枳实。或问热而不实。何以不去大黄。殊不知方中用大黄者。止以除里热。又恐有伤阴。分之血。所以方中用芍药。复加当归也。愚又以方中惟人参一味。不宜与大黄并用。有如中外邪热。或下后热未愈。则宜用大黄者。不宜加人参。恐人参甘温。反能助邪热也。又如汗后劳复。则宜加人参者。不宜用大黄。以大黄苦寒。徒以致里虚也。且方后原云。病热甚者。加减之。夫热甚必实。寒甚必虚。若热甚。还当加大黄。减人参也。后人不原制方之意。不知加减。一概并用。譬之陶氏黄龙汤。流祸至今而未已也。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难知)小柴胡汤方
疗伤寒少阳证。胸胁。痛往来寒热而呕。或咳而耳聋。脉尺寸俱弦。忌发汗。忌利小便。忌过大便。止宜和解。故名三禁汤。
即仲景小柴胡汤七味。分两减半。其原方加减法同。复有添加加减法。兹录于后。
如寒热往来。经水不调者。去半夏。加秦艽。芍药。当归知母。地骨皮。丹皮。川芎。白术。茯苓。妇人虚劳发热。
加蛤蚧。赤茯苓。如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各半。名调经汤。(愚以妇人伤寒。或中风。经水适来适断。寒热发作如疟者。
宜用此汤也。)无孕呕者。加半夏。无汗者。加柴胡。恶寒者。加桂。有汗者。加地骨皮。嗽者加紫菀。通经者。加京三棱广茂。劳者加鳖甲。(按上加药法。系治妇人杂证法也。)琥按上汤名三禁。而以利小便为一禁。其说盖自云。岐子保命集始。保命集云治少阳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
不可利小便。此为三禁。独不观仲景辩少阳中风。首云。不可吐下。辩少阳伤寒。又云。不可发汗成无己明理论亦云。
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既非发汗所宜。又非吐下所对。止宜和解。故云。三禁。若然。则是汗下之禁虽同。利小便与吐大异先圣后贤其说。孰是孰非。愚曾细思之。而以仲景之言为是。若利小便。不在所禁也。据少阳篇坏病云。若已吐下。
发汗温针。谵语者。柴胡证罢。此为坏病。未闻云利小便而至坏也。又据柴胡汤后加减法云。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去黄芩。加茯苓。又内台方加药法云。如发热。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益可见利小便。在所不禁矣。或云胆有上窍。
宜吐。木性曲直。风寒郁其经。则屈而不升。故宜用吐。以升发之。所以可吐篇云。大法。春宜吐。胆属少阳。而时应乎春是。吐在所不禁。禁利小便者。以胆无下窍。且逆其性而导之也。其说近是。其理则非。断不可从。戒之慎之。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宝鉴)小柴胡加地黄汤方
治妇人室女伤寒发热。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亦治产后恶露方来。忽然断绝欲死。
柴胡(一两二钱半)人参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生地黄(酒洗各七钱)云岐子方用牡丹皮二两无生地黄上六味。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子一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也。妇人热入血室。系血虚且瘀者。宜此方。必经水既来而适断也。若欲来而忽断者。为热入而血实证。还宜加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药。若热入而经水过多者。为血虚而不瘀。又宜加川芎。
白芍。发灰等药。此云岐子法也。
[卷之七\附昔贤治少阳病方论变法] (陶氏)柴胡双解饮
治少阳胆经受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来弦数。属半表半里。宜和解。此经胆无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止有小柴胡一汤随病加减。再无别汤。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人参陈皮芍药(近本上七味。无分两)水二钟。姜一片。枣二枚。槌法。入生艾汁三匙。煎之温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汤内。加陈皮芍药也。方后入生艾汁三匙者。以生艾气温味苦辛。肘后方用以治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故陶氏加之耳。若云。加入上汤中。如杀车槌之有力。此亦甚形其功。吾不信也。
附陶氏加减法本经证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本经呕者。入姜汁。竹茹。胁痛。加青皮。痰多。加瓜蒌仁贝母(愚以贝母力缓。不如改用枳实。)寒热往来似疟者。加桂枝。渴者加天花粉。知母。去半夏。齿燥无津液。加石膏。嗽者。加五味。金沸草。
(愚以五味宜用南产黄色者。)坏证。加鳖甲。本经证心下饱闷。未经下者。非结胸。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府证。虽满闷。尚为在表。只须小柴胡。加枳桔。未效。就以本方对小陷胸加枳桔。一服豁然。其妙如神。虚烦。类伤寒证。本方加竹叶。炒粳米。(愚以方中。无石膏粳米。不须加也。)本经与阳明合病。本方加葛根。芍药如拾芥。(言不须多用也。)妇人热入血室。加当归。红花。男子热入血室。加生地黄(愚按血室义。已见前小柴胡附例之后。即血海也。男子妇人皆有之。但男子之血。不能充于血室。血不充。则不盈。不盈。亦不去也。不去则血无所亏。无所亏。则热亦不能入。所以在男子。从无热入血室之证。今陶氏不读书。
不明理。止知男子之身。亦有血室。因取巧而造立病名。令人喷饭。)老弱人伤寒无表证。其热胜者。本方加大黄甚者。加芒硝。
(琥)总按上古今诸名家。治少阳病方论。实与仲景之旨互相参合者。医人不可以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