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跌仆外伤
伤损之症,若色赤肿痛而血出不止者,肝心内热也,用柴胡栀子散。色白不痛而血出不止者,脾肺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漫肿不消者,元气虚弱也,用五味异功散。黯肿不散者,瘀血凝滞也,用加味逍遥散。肌肉作痛出血多而烦热者,血脱发躁也,用独参汤。因亡血而烦躁不安者,营卫俱伤也,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久痛不止者,欲作脓也,用托里散。以指按肿而复起者,脓已成也,宜刺泄之。脓出而反痛者,气血内虚也,用十全大补汤。若骨ht接而复脱者,肝肾虚弱也,用地黄丸。如兼余症,当参各门治之。
——小儿伤臂出血作痛,面色青赤,此因惊而肝火动也,先用柴胡清肝散,血止痛减,次用托里消毒散,患处渐溃;又用托里散而愈。后因其母多食膏粱之味,又恶寒发热,肿痛色赤,误服败毒之药,口噤流涎,手足并冷,余谓脾胃复伤而虚寒也,先用六君子汤加姜、桂数剂,而元气渐复;又用五味异功散,月余而疮口敛愈。
——小儿伤指出血过多,遂至昏愦,口噤手撒时搐,此气虚血脱也,用独参汤数剂而安;又用五味异功散及托里散而愈。
——小儿伤足溃腐,肉白不敛。此脾胃亏损而血气不能达于患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助其胃,次用十全大补汤益其营,月余而愈。
——小儿伤足,内溃成脓,食少恶心,此脾胃气虚而成痰也。用六君子汤,饮食顿进,脓亦外泄,但体倦晡热,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及间服八珍汤而垂愈。后因饮食失宜,发热,患处大溃出脓,口噤振颤,或流涎,余谓胃气虚肝火内动,外用独参汤四剂,仍如前,朝服补中益气汤,夕服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元气渐复,佐以托里散而疮敛。
——小儿伤指敷凉药肿至手背,脓出清稀,饮食少思,此血气虚弱故也,朝用异功散,夕用托里散,脓水渐稠,患处红活,又用八珍汤而愈。
——小儿伤,青肿不消,面色痿黄,仍欲行气破血,余谓此因脾气复伤,血滞而不行也。不信,乃服破血之剂,饮食不进,寒热如疟,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八珍汤及葱熨法而愈。
——小儿臂伤,溃而寒热,用八珍汤渐愈。后因饮食所伤,吐泻不止,摇头切牙,此脾气虚而肝邪内侮也,用六君、升麻、柴胡而安,又用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而愈。
——小儿闪足肿痛而肉色不变,此阳气虚弱,伤在骨也,频用葱熨法,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间用八珍汤,数日后佐以六味地黄丸,三月余而瘥。
——小儿臂骨出ht接入,肿痛发热,用葱熨法及异功散加柴胡、续断、骨碎补四剂,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小儿闪足骨痛,肉色如故,频用炒葱熨之,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间用四君、芎、归数剂,后用地黄丸,三月余而瘥。盖肾主骨,故用地黄丸以补肾也。
——小儿折臂出血过多,发躁作渴,面目色赤,脉洪大而数,按之无力,此血脱发躁也,服当归补血汤而安。遂令正体科续接,服接骨丹,翌日睡而惊动,此血尚虚也,盖血生于气,乃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当归而安。后手足微搐,眉唇微动,此血虚而肝火内动也,用四君、芎、归、钩藤钩、柴胡渐愈,却用托里散、八珍汤而痊愈。血脱发躁,若用四物之类,复伤脾气,多致不救,误设白虎汤,其危尤速。
——小儿跌伤臂骨出ht,翌日接入,肿痛发热不食,用葱熨法其痛即止;又用六君、黄、柴胡、桔梗、续断、骨碎补,而食进肿消;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数剂热退而愈。
——小儿十五岁,伤腿内溃,针出秽脓,虚症悉具,用大补之剂渐愈。后因劳动,手撒眼闭,汗出如雨,急炒热艾频熨脐腹及气海穴,更用人参四两、炮附子五钱,作一剂水煎,徐徐灌服,良久臂能少动,再剂眼开而能言,惟气不接续,乃用参、、归、术四味共八两、附子三钱水煎,连进二服,气少复,乃减附子,又三剂元气渐复,后用独参汤,多服而痊。
——女子闪右臂,寅卯时发热作痛,余决其胆经血虚而火盛,先以四物合小柴胡汤四剂而热退;更以四物汤加香附、陈皮、白术、茯苓各一剂;山栀五分,芩、连、甘草各三分,二十余剂,肿消而愈。
——小儿闪臂肿痛,发热恶寒,饮食少思,余谓脾胃气虚而壅肿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间服八珍汤,三月形气渐充而愈。
——小儿因跌伤胫,漫肿作痛,肉色如故,服破血流气之药,反增腹痛,以手按之则痛少止,余谓此因脾胃虚弱,误服破血流气之剂而然,非瘀血也。未几,患处肿消色黯,饮食不入,腹痛尤甚,手足厥冷,余用人参一两、附子一钱数剂,脾胃渐复,饮食渐进,患处肿痛,肉色变赤。盖始因元气不足,不能运及,故肿消而色黯,服药之后,元气渐充,故胫肿而色赤也。次用大补汤、托里散,三月余而愈。
——小儿闪臂肿痛,面目夭白,恪服流气饮之类,益加肿痛,余曰∶此形病俱虚之症也,前药所当深戒者。彼谓∶肿痛为气滞血凝,非流气饮不能疏导经络,非破血药不能消散壅逆。余言聱牙而前症益甚,发热烦躁,始请治余。余曰∶元气虚惫,七恶蜂生,虽卢扁亦不能起矣。遂殁。
——小儿伤臂肿痛,内服外敷,皆寒凉止痛之药,半载后溃而肿痛,余谓此非托里温中不能生也,不悟,确守前药,以致血气沥尽而亡。
——小儿跌腿青肿,所服皆行气破血之药,后骨ht内溃,青肿益深,朝寒暮热,余戒之曰∶此气血俱虚甚矣,须调补脾胃,不可不信。
——小儿闪腰作痛,服流气等药,外肿不赤。余曰∶此儿虽经闪腰,然亦禀赋肾气不足而使之者,延久益虚,恐后不治。彼以迂缓视之,后果不起。
消肿定痛散
治跌扑肿痛。
无名异(炒)木耳(炒)大黄(炒。各五分)上为末,蜜水调涂肿处。内有瘀血者砭去敷之患处,溃者用当归膏敷之尤效。
经验方
治跌扑瘀血不散,肿痛不止,或筋骨伤损疼痛。
黄柏(一两)半夏(五钱)上各另为末,用姜汁调涂患处,以纸贴之,如干再用姜汁润之,日易新药。
神效太乙膏
治一切疮疽溃烂。
玄参白芷当归肉桂赤芍药大黄生地黄(各一两)上咀,用麻油四十两,入铜锅内煎至药黑,滤去粗,徐入净黄丹一斤再煎,滴水中捻软得中,即成膏矣。
回阳玉龙膏
(又名抑阴散)治跌扑损伤,因敷凉药;或人元气虚寒,肿坚不散,溃腐不敛,及痈肿肉色不变;或肿而不溃,溃而不敛,筋挛骨痛,一切冷症。(方见敷寒凉之药)
乳香定痛散
治杖疮、金疮,一切疮疡溃烂疼痛。(方见作痛不止)
猪蹄汤
治一切痈疽杖疮溃烂,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
白芷黄芩当归羌活赤芍药露蜂房(孔多者佳)生甘草(各五钱)上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粗,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温洗,随用膏药贴之。
[卷十六] 跌仆内伤
伤损之症,若腹中作痛,按之痛甚者,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下后按之仍痛者,瘀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调之。按之不痛者,血气伤也,用四物加参、、白术。下后发热,胸胁作痛者,肝血伤也,用四君加川芎、当归。
下后恶寒者,阳气虚也,用四君加炮干姜。下后发热者,阴血伤也,用四物加参、术、牡丹皮。下后寒热间作者,气血俱伤也,用八珍汤加柴胡。欲呕作呕者,胃气伤也,用六君加当归、半夏。有因乘怒跳跃,而胸腹闷痛,喜手按摸者,肝火伤脾也,用四君加柴胡、山栀;畏手按摸者,肝血内滞也,用四物加桃仁、红花。胸胁作痛,饮食少思者,肝脾气伤也,用四君加柴胡、丹皮。若胸腹胀满,饮食不思者,脾肝气滞也,用六君加柴胡、枳壳。切牙发搐者,肝盛脾虚也,用异功散加川芎、山栀、钩藤钩、天麻。若用风药,则阴血益伤,肝火益盛;或饮糖酒,则肾水益虚,肝火愈炽。若用大黄等药,内伤阴络,反致下血,壮实者或成痼疾,虚弱者多致不起。凡伤损之症,有瘀血停滞于内者,虽裸体亦以手护腹胁。盖畏物触之而痛也,世俗概以内伤阴虚腹痛,不辨虚实,专用破血之剂以速其危,其得不死者,亦幸矣。
——小儿跌扑腹痛,作呕恶心,气口脉大,此饮食停滞也,用保和丸二服,吐出酸食,恶寒发热,倦怠不食,此脾胃伤也,先用六君子汤,次用补中益气汤,间服而愈。
——小儿坠楼,良久方苏,呻吟不绝,自以手护其腹,此内伤瘀血停滞也,用当归导滞散二钱,熟酒调下,而呻吟顿止,次用四物加柴胡、牡丹皮而安。
——小儿跌仆瘀血腹痛,用导滞散下之瘀血甚多,随作烦躁面赤,作渴欲饮,此血脱也,用独参汤而安,又用四君、当归、黄及五味异功散而愈。
——小儿因怒跳跃,胁胸作痛,或以为内伤瘀血,服大黄之药,纯下鲜血,其痛益甚,按之则痛止,此肝脾气血俱伤也,用四君加芎、归,四剂而痛止;又以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饮食进,元气渐复,病亦随愈。
——女子因怒捶胸,腹痛,经行如崩,作呕不食,面色青赤,两关脉大而虚,此肝经火动,脾经血伤也,用加味逍遥散,二剂血止;次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后因复怒,腹痛作泻面青,此肝木乘脾也,用六君、柴胡、升麻而痊。
——小儿因跌伤臂出血,腹痛恶食呕吐,发搐切牙,此因惊骇停食,肝火内动,而侮于脾也,先用保和丸二服,呕吐腹痛悉止;又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发搐切牙亦愈;却用托里散,患处溃而悉痊。
——小儿跌仆发搐吞酸,腹痛恶心,寸口脉大,余谓此饮食内伤也。不信,服当归导滞散,连泻五次,目直切牙,手足厥冷,此脾胃之气复伤,而木火内动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干姜一剂,稍缓又二剂,乃去干姜加柴胡,再服而痊愈。
——小儿跌仆,因服大黄之药,下血发热,腹痛呕吐,按其腹却不痛,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二剂,腹痛顿止,又二剂而血止,又二剂而热止,又二剂而元气复。
没药丸
治打扑伤损作痛等症。筋骨疼痛,或气逆血滞,肚腹胸胁胀闷。
没药乳香川芎川椒芍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各一两)自然铜(四钱,火醋淬七次)上为末,用黄蜡四两,熔化入前药,急搅匀,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酒一钟,煎化服。
撤消通气散
治打扑伤损及乳痈便毒初起,或气滞作痛尤效。
木香茴香(炒)青皮穿山甲(酥炙)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徐徐服。
加味芎汤
治打扑仆坠,筋骨疼痛,血瘀皮肤不破,入胃作呕,或为呕血。
芎当归百合(水浸半日)白芍药(炒)荆芥穗(各二钱)上作二三剂,酒水煎服。
当归导滞散
治跌扑瘀血在内,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作喘吐血。
大黄当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徐徐服。
黑丸子
(一名和血定痛丸)治跌扑仆坠,筋骨疼痛,瘀血不散,壅肿作痛,或风寒所伤,肢体疼痛。若流注、鹤膝风初起,服之自消。如溃而脓清发热者,与补气血之药自敛。(方见流注)
[卷十六] 舌断唇伤
凡舌断者,须乘热接上,急用鸡子轻击周遭,去硬壳,取膜套舌上,以洪宝丹敷膜上,自然接续。若良久舌已冷,不必用接,但以洪宝丹敷之,其舌自生,所断唇舌,鸡子膜含护,恐风寒伤之。外症若寒热作痛,用四物加柴胡。晡热作痛,加地骨皮。倦怠少食,用四君加芎、归、柴胡。恶寒少食,用托里散加参,。若烦渴发热,用当归补血汤,如不作痛,但用四君之类以健脾则肌肉自生,旬余可愈。不宜用辛热之剂,恐助火而益其痛也。
——小儿舌断半寸许,敷洪宝丹,服四物加柴胡,痛定血止,次服四君加柴胡、山栀,月余而舌自完。
——小儿十四岁,疫病愈后,啮舌出血,先君谓肾虚则啮舌,用地黄丸而愈。后唾血咳血,发热痰盛,仍用前丸而瘥。
——小儿唇伤出血不止,以药止之,唇面肿大,揭去其药,出血甚多,肿亦顿消,用托里之剂及当归膏,患处溃而愈。
——小儿唇伤,肿痛发热,服清热止痛之剂,连泻二次,眉目搐动,服祛风等药,手指俱冷,手足搐动,余谓脾土被肝木所侮,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半夏,手温而搐止,仍用前药,佐以托里散而愈。
——小儿跌伤,唇口发搐,切牙惊哭腹痛,此出血过多,肝火内动所致也,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而安。但痛至面,此患处欲作脓耳,用托里散四剂,头目肿痛,其脉滑数,此脓已成,气虚而不能溃出也,又用托里散二剂,脓出肿消。若初伤时,不遽用收敛疮口之药,则无此患也。
——小儿伤唇出血,发搐目直,用柴胡栀子散一剂,其搐稍定,但伤处痛,外敷洪宝丹,内服逍遥散而愈。
——小儿跌伤面肿,连唇颊出血,痛发热,以花蕊石散敷之,血止痛定,次用当归补血汤,而发热顿止;又用加味逍遥散、八珍汤而溃,托里散而敛。
洪宝丹
(一名济阴丹)治伤损痛并接断。
天花粉(二两)姜黄白芷赤石药(各一两)上为末,汤调搽患处。
——方∶用乱发烧灰,敷舌上接之。又治∶擦落耳鼻,乘热蘸之,接上即愈。亦须口含,以防其冷。
当归补血汤
治杖疮、金疮,血气损伤;或妄服峻剂,致血气俱虚,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之全无。经曰∶脉虚血虚,脉实血实。盖血虚发热是也,证似白虎汤,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若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多得于饥饱劳役者。(方见发热不止)
四物汤
治一切血虚发热;或因失血太多;或克伐太过;或溃后发热,烦躁不安,并宜服之。(方见腋痈)
柴胡栀子散
(方见胁痈)
花蕊石散
(方见后)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
(二方见发热不止)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卷十六] 脑骨伤损
脑骨伤损者,用轻手搏令端正,剪去其发。若皮不破,敷黑龙散或葱熨法。皮破则填乳石散,以绢帛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更用葱杵烂炒热,频罨患处为佳。
——小儿伤脑出血过多,发热烦躁,肉筋惕,殊类风症,欲作风治。余曰∶无风可祛,无汗可发,法当峻补其血。遂用圣愈汤二剂而安,又用养血之剂而愈。
——小儿伤脑肿痛出血。外敷花蕊石散,内服八珍汤而安。后揭疮痂出血碗许,手足发搐,寒热痰盛。此血虚兼惊,肝火内动而生风也,令服地黄丸及加味逍遥散而愈。
——小儿伤胫骨出血肿痛,恶寒少食,睡中发搐,先用异功散,饮食渐进;又用逍遥散,发搐顿止;再用归脾汤,母子并服而愈。
——小儿被伤,手足发搐,顿闷切牙,饮食不思,此肝经血虚,火动生风,脾土受侮而然耳,用地黄丸、异功散,诸症渐退;用八珍汤、托里散疮渐愈。
——小儿被伤,面青懒食,时作腹痛,以手按腹却不痛,余以为脾气内伤而然。不信,妄服攻血之药,果吐泻作呕,手足并冷。余先用六君加柴胡、升麻、生姜,又用托里散、异功散而愈。
——小儿脑侧近耳被伤,寒热作痛,溃后不敛,恪服止痛清热之剂。余曰∶寒热作痛,因肝经气血虚也,溃而不生肌肉,脾经气血虚。遂用地黄丸、异功散加归、,诸症渐愈,又用托里散而敛。
谦甫花蕊石散
治一切金刃箭镞打扑伤损,或死者急搽伤处。其血如入脏,二便不通,用童便和水煎,入酒少许,调服立效。若腹破肠出,急宜内入以桑白皮为线缝合,掺围疮上,如疮干以津润之。
硫磺(明净者四两)花蕊石(一斤)上为末拌匀,入瓦罐内,用纸筋和泥固济,候泥干,渐添火至通红,经宿取出细研,瓷器盛用。
加味逍遥散
治伤损血虚,内热发热或遍身瘙痒寒热;或肢体作痛,头目昏重;或怔忡颊赤,口燥咽干;或发热盗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疮,耳内作痛;或胸乳腹胀,小便不利。(方见发热不止)
圣愈汤
治杖疮、金疮、痈疽,脓血出多,热躁不安,或晡热作渴等症。(方见出血不止)
十全大补汤
治杖疮瘀秽已出,气血俱虚,肿痛不消,或腐而不溃,溃而不敛;或恶寒发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若怯弱之人,患处青肿,肌肉不坏者,服之自愈。若有瘀血,砭刺早者,服之自消;或溃而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或口干作渴,而欲饮汤;或砭后发热恶寒,头痛目晕,口干作渴,有似中风之症,皆属气血虚也。并宜服之。(即四君、四物加肉桂、黄。)
八珍汤
(一名八物汤)治伤损等症,失血过多,或误服克伐之剂,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或疮疡因气虚,肿痛不消,不能溃敛;或溃疡,恶寒发热,脓水清稀,久而不愈。(即四君、四物)
黑龙散
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先端正其骨,以纸摊贴,若骨折,更以薄木片,疏排夹贴,却将小绳紧缚三日,再用前法,勿去夹板,恐摇动患处,至骨紧牢,方不用板。若被刀箭虫伤成疮,并用姜汁和水调贴,如口破以玉珍散填涂。
枇杷叶(去毛入半两,一云山枇杷根)穿山甲(六两,炒黄或炼存性)上为末,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亦好。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卷十六] 腹破肠出
腹破肠出者,急复纳入,以麻缕缝合,外敷花蕊石散。如脂已出,急以手取去而缝之,如已出而复推入,则内溃害命矣。若肠出干燥者,煮大麦粥取汁洗湿推入,不时少以米粥研烂饮之。二十日外,始可薄粥,百日后乃瘥。切勿令惊,惊则杀人矣。(用桑皮线尤佳)一小儿持碗跌仆,腹破肠出,即纳入以麻线缝完,敷花蕊石散而愈。
——小儿持刀而戏,仆地刀入腹,肠屎并出,不救。(因肠破故不救也。)一小儿伤腹,发热作呕痛。外敷内服皆止痛清热之剂,日晡益甚,余谓脾经气血益虚,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四物、参、、归、术,诸症渐愈,乃用托里散,疮口自敛。
——小儿胁伤成疮,脓清不敛,寒热作渴,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培益脾气,夕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血渐愈,却用托里散、异功散,而肌肉自生。
——小儿伤腹出血,发热烦躁,先用当归补血汤而安,却用圣愈汤,患处顿愈;又用托里散、八珍汤而痊愈。
花蕊石散
(方见前)
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当归补血汤
(方见发热不止)
圣愈汤
(方见出血不止)
[卷十六] 阴囊被伤
阴囊皮破出血作痛者,敷当归膏。初伤出血,不可骤止之,血瘀于内则作脓;或伤口原小,血出不尽而内溃,甚至睾丸露出;或阴囊尽溃者,内服托里之剂,外敷当归膏,则囊自生矣。其外伤腐溃,及内伤瘀血作脓者皆同囊痈治之。
惟睾丸碎者不治。
——小儿伤阴茎,出血作痛,寒热发搐,切牙顿闷,唇口牵动,手足时冷,欲用破伤风药,余谓∶出血诸症,肝经主之;唇动诸症,肝木侮脾土也。遂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天麻,治之顿愈。
——小儿阴囊被伤,肿痛不愈,朝寒暮热,饮食少思,余谓脾胃复伤之症,当用参、术、归、等药治之。不信,别用清热之药,果作泻欲呕,手足并冷,余先用六君加柴胡、升麻而渐愈,又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痊愈。
——小儿持碗仆地误伤阴囊,睾丸露出,血出不止,寒热时搐,此肝经血虚而火动耳,随敷当归膏,服柴胡清肝散加熟地、黄,及六味丸而愈。
——小儿被竹篾伤破阴囊,出血甚多,腹痛发搐,切牙流涎七日矣,气口脉大于人迎二三倍,此因惊停食也,切忌风药,余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钩藤钩而安。凡伤损之症,小儿患之,多有夹惊夹食者,夹食则气口脉大于人迎,或作呕吐吞酸腹痛泻秽等症。夹惊则左关弦洪而软,或作顿闷切牙目直项急等症。日久不治,若成破伤风疾,则祸在反掌之间矣。
——小儿阴茎被伤断而皮相连,寒热作痛,血出不止,余谓急当剪去,调补肝肾二经,则热自安,痛自止矣。遂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子而愈。
——小子因跌,小腹皮破,服破血之剂,阴囊胀肿,作痛发热,按其腹却不痛,余谓当用补血之药,不信,遂致不起。
补中益气汤
治跌扑等症,伤损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役,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尤疮疡虚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生)
柴胡清肝散
(方见胁痈)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卷十六] 金木所伤
伤损之症,皆肝经主之。若青肿不痛,或肿不消者,气血虚弱也,用十全大补汤。血出肿痛,或作寒热者,血伤而肝火内动也,用四物、柴胡、山栀。血出不止,或发寒热者,气虚而肝火内动也,用四君、芎、归、柴胡。寒热而内痛益甚者,此欲溃脓也,用参内补散。若脓出而反痛者,气血虚也,用八珍汤。疮口赤而肉突者,血虚而肝火生风也,用柴胡栀子散。若脓出不止,疮口白而肉突者,气虚而寒邪外凝也,用补中益气汤。若脓溃而仍痛,或溃而不敛,皆脾胃虚弱也,用六君子汤。若不固元气,或敷服寒凉,则肉黯不溃,或溃而不敛,多成败症矣。可不戒哉!一小儿伤手肿不消,日出脓水少许,饮食不思,发热恶寒,面色痿黄,此脾胃气虚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月余渐愈。因饮食停滞,服克伐之剂,患处漫肿,更作呕恶寒,余谓脾胃复伤,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治之而愈。
——女子因怒作,复伤患处出血,经行不止,臂面青赤,右关脉弦数,此肝脾二经火动,不能统摄其血也,先用小柴胡汤二剂,又用加味逍遥散二剂,血止而安。
─小儿伤内成疮,色黯久而不愈,此肝脾气血虚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后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渐愈,再用地黄丸而痊愈。
——小儿伤臂成疮,久而不愈,寒热作渴,疮口青白不合,脓水时流,先用参、、归、术,寒热渐愈;又用托里散,患处色和;再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小儿伤足成疮,外敷寒凉药,内服败毒散,久不溃腐,余谓∶至阴之处,血气罕到,又服克伐之剂,所以难腐也,虽腐而不能敛也。遂用托里散加肉桂数剂,稍知痛而色渐赤,减桂又数剂而溃。因饮食过多,连泻二日,乃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泻止,仍用托里散而愈。
——女子十五岁,伤手成疮,日出清脓少许,日晡发热,此元气虚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月余元气渐复,乃用加味逍遥散及八珍汤、异功散而愈。
——女子十四岁,修指甲误伤痛,妄敷寒凉及服败毒之药,遂肿至手背,肉色不变,余先用内消托里散,手背渐消,次以托里散为主,八珍汤为佐,服两月余而愈。其时有同患,误伤成疮,不固元气,专攻其伤者,俱致不起。
没药降圣丹
治伤损筋骨疼痛,或不能屈伸,及外邪内伤,筋骨缓纵,皮内刺痛,肩背拘急,身体倦怠,四肢无力。
没药(另研)当归(酒洗炒)白芍药生地黄骨碎补(去皮)川乌(去皮脐)川芎(各一两半)自然铜(火醋淬十二次,研末,水飞净,一两)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与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捶碎,用水、酒各半钟,入苏木少许,煎至八分,去苏木,空心服。
万金膏
治伤损筋骨疼痛。
龙骨鳖甲(炙)苦参乌贼鱼骨黄柏黄芩黄连白芨猪牙皂角白敛浓朴草乌川芎木鳖子仁当归白芷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半两)槐枝柳枝(各四寸长,二十一条)清油(四斤)黄丹(一斤半,炒过净)上除乳、没、黄丹外、将诸药于油内慢火煎黑色去渣,每油一斤入丹半斤,不住手搅,令黑色,滴水中不粘手,乃下乳、没再搅,如硬入油些少,以不粘手为度。
接骨散
治骨折碎,或骨出ht,先整端正,却服此药。飞禽六畜所伤,亦能治之。
鹏砂(一钱五分)水粉当归(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二钱,煎苏木汤调服。后但饮苏木汤立效。
又方
皮破筋断,以胶香涂之,或以金佛草汁频涂,自然相续。
生葱(切断,一方生姜)荆芥土当归上煎汤温洗,或止用葱一味煎洗亦可。
洁古没药散
止血住痛。
定粉风化灰(各一钱)枯白矾(三钱另研)乳香(半钱,另研)没药(一字另研)上为末搽之。
塞上治扑损,瘀血在内烦闷,以热酒调服蒲黄二钱。
胜金丹
治肌肤伤损青肿,用茄子通黄极大者,切如指浓,新瓦上焙干为末,临卧,酒调服二钱,一夜消尽,无痕迹也。
肘后治骨节伤损,瘀血不出。生铁一斤,酒三升,煎服一升饮之。若肝经实热血瘀,则肝木自甚,或兼口眼牵掣,手足抽搐者,宜用生铁借其金气制之。若血虚肝燥生风,宜用四物、柴胡、钩藤钩,补而清之。若肝气本虚,金来克木,宜用泻白散以清肺,六味丸以补肝。若肾虚不能生肝,亦用地黄丸以滋肾水生肝木。不可概用。
本事内消散
治打扑伤损,及一切痈肿未破。
生地黄(研如泥)木香(各等分)上以地黄膏,随肿大小摊纸上,掺木香一层。又根据前摊地黄贴肿上三五度,即愈。
治金疮出血不止,以五倍子为末,干贴即止,神效。
又方
用锻石、韭菜、石榴、寄奴、五倍之类,乃涩滞收敛止血之剂。气血未耗,内无火者,用亦有效。若血虚内热,宜犀角地黄汤之类。凡金疮出血不止,素怯弱者,当补气。素有热者,当清血。有怒气者,当平肝。烦热作渴,昏愦不宁者,当补脾气。筋挛搐搦者,当养肝血,不应,用地黄丸以滋肾水,自愈。
治针入肉不出用腊蝼蛄捶烂涂上。或硫黄中末以纸覆之,觉痒时其针即出。用双杏仁捣烂,以车脂调敷,以纸贴之,二日一换三五次。或鸟翎三五枚,炙焦为末,醋调涂之。或用白梅入水研烂调象牙末敷之。或以象牙和敷之,其针皆即出。
治鱼刺入肉嚼吴茱萸封之,自烂出。
丹溪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游走三症用生寒水石为末调涂之,其痛立止。
补中益气汤
治跌扑等症,损伤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疮疡气血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生)
神应葱熨法
治跌扑伤损肿痛。用葱头细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如冷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二味参苏饮
治出血过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参(一两)苏木(二两)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桃仁承气汤
(加当归即归承汤)治伤损血滞作痛,或发热发狂等症。
桃仁(研)芒硝甘草(炙,各一钱)大黄(酒蒸二钱)上作二剂,水煎,更量虚实用之。
复元活血汤
治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肋,疼痛不已。
柴胡(五钱)当归(三钱)甘草(二钱)穿山甲大黄(酒浸,一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研烂)红花(一钱)栝蒌仁(二钱)上每服二三钱,水酒煎五分热服,以利为度。利后痛或不止,服乳香神应散。
消毒定痛散
治跌扑肿痛。
无名异(炒)木耳(炒)大黄(炒。各五分)上为末蜜水调涂,如内有瘀血,砭去敷之腐处,更用当归膏,敷之尤好。
药蛆方
治伤损成疮,溃烂成蛆,用皂矾过为末,干掺其内,蛆即死。
参内补散
人参黄当归白术(各一钱)白芷防风(四分)川芎(六分)肉桂甘草(炒。各五分)上水煎,作二三服。
八珍汤
(方见发热不止)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葱熨法
(方见流注)
四物汤
(方见胁痈)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二方见腹痈)
柴胡栀子散
小柴胡汤
(二方见胁痈)
逍遥散
(方见发热不止)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五味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卷十六] 漆疮
夫漆属木,木生火而能克土,惟脾虚之人多染之。若遍身浮肿或呕吐者,用小柴胡汤加白术、陈皮、茯苓。若遍身或面目作痒者,用前胡汤加连翘、山栀。若脓水淋漓,或痒或痛者,用柴胡山栀散。若呕吐不食,或泄泻腹满者,用四君、升麻。其外治之法,当用铁锈末调搽,或蟹黄涂之;或用麻油,或浸芒硝淋塌患处;或矾石末、紫苏末擦之;或人乳汁ht之,或无名异末水调敷;或用好花椒煎汤洗之;或生姜汁敷之;或干荷叶浓煎汤洗之,并效。
[卷十六] 风犬伤(附蛇虫痛伤)
《丹溪衍义》云∶犬属阳其性热。大抵热极生风,风热相搏,则为颠狂惊骇之状,此物理之自然者。今人治风犬咬伤,反以巴豆、斑蝥等燥热之剂泻毒,从小便出,如犬之形状,殊不知以热济热,血被伤而然,非犬之毒也,切宜慎之。
余见吴中凡被犬伤或出血发热者,辄服斑蝥、巴豆等药,或至发搐切牙,即以为毒甚,服之益坚,遂至殒丧。殊不知凡被伤受惊之症,皆肝经所主,肝属木,木生火,火生风,故发搐切牙之疾,被犬惊伤所致为多,不必风犬为然也。若为风邪所袭,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宜用定风散,童便调服;更以漱口水洗净伤处搽之。若出血不止,用灯草贴之。其有他症,从破伤风法治。丹溪之戒,不可不知。若真为犬所伤,则巴豆、斑蝥之药,亦当暂用。盖以毒攻毒,理势自然,毒既内中,非此不去,但病去即止,便与调补,可保无虞,不宜确服耳。大凡犬之状,必吐舌流涎,尾垂眼赤,诚为易辨,其被伤病甚之时,必作犬吠,亦自不同,不可一概施治也。
——小儿犬吠出血,抽搐痰盛,敷玉珍散、服抱龙丸而愈。
——小儿素怯弱,犬吠出血,恶寒发热,过服斑蝥之药,殊类破伤风,与玉珍散敷之,服十全大补汤,倍加钩藤钩而愈。
——小儿被犬伤,面青发搐切牙,此因惊所致,或谓风犬致伤,用斑蝥等药而殁。
——小儿犬伤,牙关紧急,兼热发搐,余以为急惊风,不信,乃服斑蝥等药而殁。
——方治风犬咬,用斑蝥七个,去头翅足,将糯米一撮同炒,米黄色为度,为末空心水调服。
又法∶用朱砂、雄黄各五钱为末,空心,香菜油调下。
玉珍散
(一名夺命丹)治伤损,伤风头痛,角弓反张。
天南星(炮)防风(去芦根各等分)上为末,凡破伤风病,用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下一钱服之。如牙关紧急,童便调服二钱。垂死心头温者,急服三钱,用童便一盏,煎服。
治蛇蝎蜈蚣等恶虫所伤用大蒜切片置痛,以艾壮于灸之,毒瓦斯顿解,痛即止。
又方
用白矾于灯上烧汁,滴于痛处,或用贝母末,酒调服之,神效。或用南星末,醋调上擦之。或黄蜡烧滴患处亦妙。
治蛇入人窍用艾灸,蛇尾即出。
又法∶以刀破蛇尾少许,入花椒自出,即用雄黄、朱砂为末,煎人参汤调灌之,内毒即解,用白芷末或贝母末,酒服尤效。
治蛇缠人身不解以热汤淋之,或就以身卧倒滚转,亦可解。
治蛇骨刺人毒瓦斯作痛,烧鼠屎为末敷之,或食热酒大蒜亦效。
治蜈蚣入咽中被咬未死杀鸡血灌之,更灌以香油探吐,血虫并出。
治误吞水蛭用田中干泥一块,小死鱼三四个,去头骨,和巴豆十粒去壳,研烂入泥为丸,绿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十丸,小儿三五丸,须臾泻出。却以四物汤加黄煎服,以生血气自愈。
治蠼尿射人生疮如粟粒四围赤中有白汁,令人恶寒壮热匝身,即磨犀角汁涂之,或燕窠中土猪脂苦酒敷之立效。盐汤浸洗亦可。
治蜘蛛咬一身生癞羊乳一味饮之。
治蚯蚓呵阴囊肿胀,及咬人甚者如大风状眉髯脱落,夜闻蚯蚓之声鸣于身,浓煎盐汤浸洗即安。
治蝼蛄咬用锻石,醋和涂之。
治毒蚁螫人用雄黄一钱,麝香五分,研细,生麻油调涂之。
治蛇虫刺人用猪牙中垢涂患处。
治蜴蜥啮人用青麻心,以手按解,取汁涂之。
治诸虫入耳用猪肉炙香置耳边,虫闻香即出,如虫死在耳中,用细芦筒或鹅翎管,令人吸出之。
[卷十六] 疮疡发痉
疮疡发痉,因气血亏损,外邪所搏,或内虚郁火所致。其症牙关紧急,四肢劲强,腰背反张,肢体抽搐,有汗不恶寒者,名曰柔痉,风伤卫故有汗也。无汗而恶寒者,名曰刚痉,寒伤荣故无汗也。皆因亡血过多,筋无所养,伤寒汗下过多,及溃疡产后者多患之,此乃败症也。若大补气血,多有复生,如作风治,速其危矣。治在婴儿尤难调理,宜审其禀赋,及乳母所致者而治之。
——小儿疮溃后患此,形气殊倦,用十全大补汤二剂稍缓,佐以补中益气汤数剂而痊。
——小儿患瘰变痉,面青或赤,此脾经血虚而有热也,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热汗渐止;又用十全大补汤,寒热渐止;又用托里散、附子饼而愈。后伤食,服克伐药仍发痉,手足如冰,余用人参理中丸、五味异功散而愈。
——小儿感冒发散变痉,汗出不止,手足并冷,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四剂而愈。
——小儿金刃伤脚面,出血过多,口噤目直,此出血过多,肝火内动而变症,用四物、参、术、钩藤钩,四剂其势稍定;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柴胡变症悉愈;又用托里散、八珍汤,患处溃而痊。
——小儿伤手,出血烦躁,口噤昏愦,气息奄奄,先用东垣圣愈汤而安;又用托里散而溃,佐以八珍汤而敛。
——女子十五岁,伤手指出血,口噤如痉,脉浮数,肝脾为甚,先用加味归脾汤四剂稍缓,又数剂渐苏,却佐以加味逍遥散,月余而苏,却用归脾汤为主,八珍汤为佐而愈。此等症候,用祛风化痰之药而死者,不可枚举。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人参理中汤
五味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附子饼
(方见贴骨痈)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归脾汤
(方见胁痈)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
(二方见发热不止)
[卷十六] 破伤风
洁古云∶风症者善行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反掌之间耳。急宜分表里虚实而治之,邪在表者,宜羌活防风汤。半表半里者,头有汗而身无汗,宜羌活汤。传入者,甚则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涌盛,胸腹满闷,或便溺赤闭,时或汗出,其脉洪数而弦者,宜大芎黄汤。然其汗初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故表热稍解,腠理疏而汗出也,宜除热散结。若热已退,脏腑已和,而汗仍出者,表虚也,以白术防风汤实其表。牙关紧急者,须撅开口灌之,更不时灌以粥饭。然小儿患之,多因夹惊肝火内热生风所致。夫肝主五色属木生风,察其面色,入肝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经者,用柴胡清肝散。心经者,用栀子清肝散加黄连。肾经者,用地黄丸加柴胡。脾经者,用六君加山栀、柴胡为主,而佐以大补脾胃之药为善。
——小儿十四岁患瘰,因劳心功课,头痛发热,自以为伤风,用姜葱发汗,忽腰背反张,口噤不语,脉浮大,按之如无,此气血虚极而变痉,非破伤风也,灌十全大补汤一剂,良久方苏,又数剂而愈。后又伤复厥冷,汗出如注,良久不省,用前汤加附子五分,一剂而苏,乃去附子,服至三十余剂而愈。
——小儿患流注,面色痿黄,忽舌强口噤,脉洪大而虚,按之如无,此脾肺气虚而变症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四剂,稍缓,又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而痊。
——小儿臀痈,久不收敛,因惊发搐口噤,用托里散内参、术各用三钱、柴胡五分、钩藤钩一钱五分,四剂而安。后停食惊骇,目直发搐,口噤流涎,手指逆冷,用五味异功散,此肝木旺脾土受侮,饮食内作而然,用五味异功散加钩藤钩、木香、干姜而苏。
——小儿溃疡变痉如前,面色青赤,此心肝二经血虚而有热也,先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又用加味逍遥散加五味子渐愈;又用八珍汤而安。
——小儿溃疡,忽汗出不止,手足并冷,先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五味子数剂,诸症渐愈。又因饮食过多,口噤作呕,用异功散加升麻四剂而安。
——小儿十六岁,疮久不敛,因过劳口噤目直,脉洪数,左关脉弦而无力,余谓肝经气血虚而火内动也,用地黄丸料四剂而安;却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用地黄丸以补肾肝为主,佐以九味芦荟丸以治肝疳而疮愈。
——小儿十六岁,流注久不愈,因劳兼怒,忽仆地昏愦,殊类破伤风,面色皎白,无气以动。用补中益气汤,内用人参五钱,加肉桂一钱,不应,加干姜一钱,又不应,此阳气虚甚,药力不能胜之也,急加附子一钱,稍定,乃去附子服十余剂,而元气渐复,却佐以八珍汤、豆豉饼,半载而痊。毕姻后因入试场,劳伤元气,前症复发,亦类破伤风,脉浮大,按之如无,用参附汤四剂而苏,八珍汤地黄丸料各百余剂而痊。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初病邪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
羌活防风甘草(炙)川芎本当归芍药(各四两)地榆细辛(各二两)上每服五钱,水煎热服。
防风汤
治破伤风表症未传入里,急服此。
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各等分)上每服五钱,水煎调蜈蚣散大效。
蜈蚣散
蜈蚣(一对)鳔(三钱)上为末,用防风汤调下。
羌活汤
治破伤风半表半里者,急宜服此。
羌活菊花麻黄川芎石膏(煨)防风前胡黄芩细辛甘草枳壳白茯苓蔓荆子(各一两)薄荷白芷(各五分)上每服五钱,生姜水煎,日二三服。
地榆防风散
治破伤风在半表半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表里兼治。
地榆防风地丁草马齿苋(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温米汤调服。
大芎黄汤
治破伤风在内,急宜服此汤疏导之。
川芎羌活黄芩大黄(各一两)上每服五钱,水煎温服,以脏腑通和为度。
白术防风汤
治表药过多,有自汗者。
白术黄(各一两)防风(二两)上每服五七钱,水煎温服无时,脏腑和而自汗者,可服此药。若脏腑秘,小便赤,自汗者,宜速下之,用大芎黄汤。
白术汤
治破伤风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葛根(各二两)升麻黄芩芍药甘草(二钱五分)上每服五钱,水煎服无时。
玉真散
治破伤风。(方见风犬伤)
白丸子
治一切风疾壅盛,手足顽麻,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半夏(七两,生用)川乌(去皮脐生用,五钱)南星(二两)上为末,用生姜汁调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丸,空心姜汤下。余承乏留都,各局用此丸及阿胶俱自制,但要药味真正白丸子。如急备用不及,浸内乌头以火略炮,用之亦效。
卷十六
者,筋脉急也。者,筋脉缓也。急则引而缩,缓则而申,或缩或申,动而不正是也,俗又谓之发搐。凡癫痫风痉破伤风三症,皆能,则有疮口溃腐出血。然溃疡伤损者多患之。若血气虚肝火内动生风者,用八珍、黄、钩藤钩,佐以地黄丸料,如未应,专补胃气。肝经血燥生风者,用羚羊角散加钩藤钩、山栀。若肝火血燥,用加味逍遥散加钩藤钩,未应,须兼服六味丸以补肾水而生肝木。若因乳母有郁怒肝火,致儿为患者,须调治其母,仍参五脏相胜而治之。
——女子瘰,服镇惊之药,面色黄赤,呵欠切牙,余谓肝经气虚血弱,而火动生风,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后因怒复作,面赤目直,大叫项强,关脉洪数。先用抑肝散,次用地黄丸而愈。
——小儿十四岁患此,兼呵欠切牙,手欲寻衣,所服皆祛风之药,余谓肝经之血复伤矣,当用地黄丸以滋肾水而生肝木。不信,专于祛风化痰,虚症蜂起,昏愦如醉,此胃气太虚,五脏无所资而然也,以四君子汤内用人参一两,一日并进三剂,虽苏而无气以动,至十三剂,却佐以地黄丸料,每剂加黄五钱,又二十余剂乃愈。次年毕姻,不月而复发,亦用前药而瘥。
——小儿溃疡后,因服牛黄丸,反加四肢无力,项强目直,唇白流涎,手足厥冷,求治于余。余曰∶经云,脾之荣在唇口。又云∶脾主四肢。又云∶脾主涎。此因前药妄下,胃气复伤,肝木侮土,以致前症也,当先救胃气以养五脏。因众议不一,尚未用药。翌早果切牙呵欠,困卧惊悸,哽气短气,面色皎白,始信余言,遂先用五味异功散,次用补中益气汤而愈。
——女子瘰将愈,因勤于女红,忽作,此胃气未实,而劳伤筋脉耳,用补中益气汤及五味异功散,俱加钩藤钩而愈。后劳役怒气,经行颤振,用加味逍遥散及补中益气汤,俱加钩藤钩而愈。
——小儿仆伤,溃后患前症,面青或赤,服风痰之药,切牙目直,仍欲治风。余曰∶凡伤损之症,皆肝主之,故面色青而,切牙目直,皆属肝经血气亏损,风木翕合,火动而生风也,无风可祛,无痰可逐。遂用地黄丸及补中益气汤而愈。
——小儿跌伤出血,误服大黄等药,患前症,或时烦躁自汗,手欲撮空,此因肝经血虚,肝火炽盛耳。用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而愈。(方见前各症)
[卷十六] 颤振
颤振与相类。则手足牵引,或伸或屈,颤振则但颤动而不伸屈也。《内经》云∶因胃气不实,诸脉空虚。行阴用不复因其所在补肉分间。然小儿疮疡溃腐,或损伤,脓血出多,属脾胃气虚血弱,用补中益气汤、五味异功散加白术、当归、升麻主之。肝经虚热,用六味丸。脾血虚弱,用四君子加芎、归。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
——小儿腿痈,内溃出脓碗许,实时颤振,面白汗出。此阳气虚脱,非大补不可也,遂用人参一两煎服之,汗愈甚,手足并冷,再用人参二两、干姜二钱煎服,良久汗乃稍止,再剂诸症顿愈,却用补中益气汤加人参五钱,数剂而愈。
——小儿臂痈溃后,颤振少气,脉浮数,按之不鼓,此元气虚弱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异功散各二十余剂,未见效,因虚甚而功力未能及耳,又用前药各二十余剂,颤渐愈。后佐以托里散,而疮亦痊。
——小儿十六岁,臀痈溃而颤振、遂用大补中气之药而颤止。因劳发热,痈内溃而复颤,脉浮数,按之不鼓,两寸脉短小不及本位,或欲祛风。余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此由胃气虚甚故也,先用独参汤数剂愈,乃佐以补中益气汤各五十余剂而愈。若加附子一片,数剂亦可愈矣。
——女子十六岁,臂肿一块,肉色不变,按之则痛,服败毒流气之剂,更加发颤,时孟春面戴阳光,手不畏寒,脉浮数,按之不鼓而短,彼欲攻毒,余曰∶此荣卫虚弱,外寒所搏而为患也,又加败毒,胃气亏损,岂不加颤耳!遂用人参五钱,黄三钱,当归、熟地各三钱,升麻、柴胡各五分,二十余剂而颤稍缓。乃佐以补中益气汤,内用人参五钱,又二十余剂,兼葱熨法,而肿亦愈。
——女子患瘰,因怒两手颤振,面色或青或赤,此肝经血虚火盛而生风也,用四物加山栀、钩藤钩、龙胆草、甘草,而颤振渐愈,乃去胆草,与地黄丸间服而痊。后因劳心发热,两手复振,用补中益气汤、地黄丸而愈。
——小儿患臂痈,面色或黄或赤,先用补中益气汤、地黄丸寻愈。后因怒气颤振,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钩藤钩、炒山栀;又用加味逍遥散加钩藤钩而愈。又因饮食停滞,吐泻酸臭,更加发搐,用五味异功散加钩藤钩而愈。
——女子患流注,发热而颤,此肝脾气血不足,经水过期,虚火生风之症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钩藤钩渐愈,又用加味地黄丸而痊愈。
——女子不得继母之心,久而郁怒,遂患颤振,面赤发热,先用加味小柴胡汤,次用加味归脾汤及加味逍遥散,前后间服而寻愈。但面色时青,又用地黄丸、逍遥散而安。
——女子腹痈患此,手足或急或纵,先用四物加柴胡、山栀、丹皮、钩藤钩,以养血清肝火;又用地黄丸以滋肾生肝血而愈。
(方见前各症。)
伤损之症,若色赤肿痛而血出不止者,肝心内热也,用柴胡栀子散。色白不痛而血出不止者,脾肺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漫肿不消者,元气虚弱也,用五味异功散。黯肿不散者,瘀血凝滞也,用加味逍遥散。肌肉作痛出血多而烦热者,血脱发躁也,用独参汤。因亡血而烦躁不安者,营卫俱伤也,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久痛不止者,欲作脓也,用托里散。以指按肿而复起者,脓已成也,宜刺泄之。脓出而反痛者,气血内虚也,用十全大补汤。若骨ht接而复脱者,肝肾虚弱也,用地黄丸。如兼余症,当参各门治之。
——小儿伤臂出血作痛,面色青赤,此因惊而肝火动也,先用柴胡清肝散,血止痛减,次用托里消毒散,患处渐溃;又用托里散而愈。后因其母多食膏粱之味,又恶寒发热,肿痛色赤,误服败毒之药,口噤流涎,手足并冷,余谓脾胃复伤而虚寒也,先用六君子汤加姜、桂数剂,而元气渐复;又用五味异功散,月余而疮口敛愈。
——小儿伤指出血过多,遂至昏愦,口噤手撒时搐,此气虚血脱也,用独参汤数剂而安;又用五味异功散及托里散而愈。
——小儿伤足溃腐,肉白不敛。此脾胃亏损而血气不能达于患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助其胃,次用十全大补汤益其营,月余而愈。
——小儿伤足,内溃成脓,食少恶心,此脾胃气虚而成痰也。用六君子汤,饮食顿进,脓亦外泄,但体倦晡热,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及间服八珍汤而垂愈。后因饮食失宜,发热,患处大溃出脓,口噤振颤,或流涎,余谓胃气虚肝火内动,外用独参汤四剂,仍如前,朝服补中益气汤,夕服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元气渐复,佐以托里散而疮敛。
——小儿伤指敷凉药肿至手背,脓出清稀,饮食少思,此血气虚弱故也,朝用异功散,夕用托里散,脓水渐稠,患处红活,又用八珍汤而愈。
——小儿伤,青肿不消,面色痿黄,仍欲行气破血,余谓此因脾气复伤,血滞而不行也。不信,乃服破血之剂,饮食不进,寒热如疟,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八珍汤及葱熨法而愈。
——小儿臂伤,溃而寒热,用八珍汤渐愈。后因饮食所伤,吐泻不止,摇头切牙,此脾气虚而肝邪内侮也,用六君、升麻、柴胡而安,又用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而愈。
——小儿闪足肿痛而肉色不变,此阳气虚弱,伤在骨也,频用葱熨法,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间用八珍汤,数日后佐以六味地黄丸,三月余而瘥。
——小儿臂骨出ht接入,肿痛发热,用葱熨法及异功散加柴胡、续断、骨碎补四剂,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小儿闪足骨痛,肉色如故,频用炒葱熨之,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间用四君、芎、归数剂,后用地黄丸,三月余而瘥。盖肾主骨,故用地黄丸以补肾也。
——小儿折臂出血过多,发躁作渴,面目色赤,脉洪大而数,按之无力,此血脱发躁也,服当归补血汤而安。遂令正体科续接,服接骨丹,翌日睡而惊动,此血尚虚也,盖血生于气,乃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当归而安。后手足微搐,眉唇微动,此血虚而肝火内动也,用四君、芎、归、钩藤钩、柴胡渐愈,却用托里散、八珍汤而痊愈。血脱发躁,若用四物之类,复伤脾气,多致不救,误设白虎汤,其危尤速。
——小儿跌伤臂骨出ht,翌日接入,肿痛发热不食,用葱熨法其痛即止;又用六君、黄、柴胡、桔梗、续断、骨碎补,而食进肿消;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数剂热退而愈。
——小儿十五岁,伤腿内溃,针出秽脓,虚症悉具,用大补之剂渐愈。后因劳动,手撒眼闭,汗出如雨,急炒热艾频熨脐腹及气海穴,更用人参四两、炮附子五钱,作一剂水煎,徐徐灌服,良久臂能少动,再剂眼开而能言,惟气不接续,乃用参、、归、术四味共八两、附子三钱水煎,连进二服,气少复,乃减附子,又三剂元气渐复,后用独参汤,多服而痊。
——女子闪右臂,寅卯时发热作痛,余决其胆经血虚而火盛,先以四物合小柴胡汤四剂而热退;更以四物汤加香附、陈皮、白术、茯苓各一剂;山栀五分,芩、连、甘草各三分,二十余剂,肿消而愈。
——小儿闪臂肿痛,发热恶寒,饮食少思,余谓脾胃气虚而壅肿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间服八珍汤,三月形气渐充而愈。
——小儿因跌伤胫,漫肿作痛,肉色如故,服破血流气之药,反增腹痛,以手按之则痛少止,余谓此因脾胃虚弱,误服破血流气之剂而然,非瘀血也。未几,患处肿消色黯,饮食不入,腹痛尤甚,手足厥冷,余用人参一两、附子一钱数剂,脾胃渐复,饮食渐进,患处肿痛,肉色变赤。盖始因元气不足,不能运及,故肿消而色黯,服药之后,元气渐充,故胫肿而色赤也。次用大补汤、托里散,三月余而愈。
——小儿闪臂肿痛,面目夭白,恪服流气饮之类,益加肿痛,余曰∶此形病俱虚之症也,前药所当深戒者。彼谓∶肿痛为气滞血凝,非流气饮不能疏导经络,非破血药不能消散壅逆。余言聱牙而前症益甚,发热烦躁,始请治余。余曰∶元气虚惫,七恶蜂生,虽卢扁亦不能起矣。遂殁。
——小儿伤臂肿痛,内服外敷,皆寒凉止痛之药,半载后溃而肿痛,余谓此非托里温中不能生也,不悟,确守前药,以致血气沥尽而亡。
——小儿跌腿青肿,所服皆行气破血之药,后骨ht内溃,青肿益深,朝寒暮热,余戒之曰∶此气血俱虚甚矣,须调补脾胃,不可不信。
——小儿闪腰作痛,服流气等药,外肿不赤。余曰∶此儿虽经闪腰,然亦禀赋肾气不足而使之者,延久益虚,恐后不治。彼以迂缓视之,后果不起。
消肿定痛散
治跌扑肿痛。
无名异(炒)木耳(炒)大黄(炒。各五分)上为末,蜜水调涂肿处。内有瘀血者砭去敷之患处,溃者用当归膏敷之尤效。
经验方
治跌扑瘀血不散,肿痛不止,或筋骨伤损疼痛。
黄柏(一两)半夏(五钱)上各另为末,用姜汁调涂患处,以纸贴之,如干再用姜汁润之,日易新药。
神效太乙膏
治一切疮疽溃烂。
玄参白芷当归肉桂赤芍药大黄生地黄(各一两)上咀,用麻油四十两,入铜锅内煎至药黑,滤去粗,徐入净黄丹一斤再煎,滴水中捻软得中,即成膏矣。
回阳玉龙膏
(又名抑阴散)治跌扑损伤,因敷凉药;或人元气虚寒,肿坚不散,溃腐不敛,及痈肿肉色不变;或肿而不溃,溃而不敛,筋挛骨痛,一切冷症。(方见敷寒凉之药)
乳香定痛散
治杖疮、金疮,一切疮疡溃烂疼痛。(方见作痛不止)
猪蹄汤
治一切痈疽杖疮溃烂,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
白芷黄芩当归羌活赤芍药露蜂房(孔多者佳)生甘草(各五钱)上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粗,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温洗,随用膏药贴之。
[卷十六] 跌仆内伤
伤损之症,若腹中作痛,按之痛甚者,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下后按之仍痛者,瘀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调之。按之不痛者,血气伤也,用四物加参、、白术。下后发热,胸胁作痛者,肝血伤也,用四君加川芎、当归。
下后恶寒者,阳气虚也,用四君加炮干姜。下后发热者,阴血伤也,用四物加参、术、牡丹皮。下后寒热间作者,气血俱伤也,用八珍汤加柴胡。欲呕作呕者,胃气伤也,用六君加当归、半夏。有因乘怒跳跃,而胸腹闷痛,喜手按摸者,肝火伤脾也,用四君加柴胡、山栀;畏手按摸者,肝血内滞也,用四物加桃仁、红花。胸胁作痛,饮食少思者,肝脾气伤也,用四君加柴胡、丹皮。若胸腹胀满,饮食不思者,脾肝气滞也,用六君加柴胡、枳壳。切牙发搐者,肝盛脾虚也,用异功散加川芎、山栀、钩藤钩、天麻。若用风药,则阴血益伤,肝火益盛;或饮糖酒,则肾水益虚,肝火愈炽。若用大黄等药,内伤阴络,反致下血,壮实者或成痼疾,虚弱者多致不起。凡伤损之症,有瘀血停滞于内者,虽裸体亦以手护腹胁。盖畏物触之而痛也,世俗概以内伤阴虚腹痛,不辨虚实,专用破血之剂以速其危,其得不死者,亦幸矣。
——小儿跌扑腹痛,作呕恶心,气口脉大,此饮食停滞也,用保和丸二服,吐出酸食,恶寒发热,倦怠不食,此脾胃伤也,先用六君子汤,次用补中益气汤,间服而愈。
——小儿坠楼,良久方苏,呻吟不绝,自以手护其腹,此内伤瘀血停滞也,用当归导滞散二钱,熟酒调下,而呻吟顿止,次用四物加柴胡、牡丹皮而安。
——小儿跌仆瘀血腹痛,用导滞散下之瘀血甚多,随作烦躁面赤,作渴欲饮,此血脱也,用独参汤而安,又用四君、当归、黄及五味异功散而愈。
——小儿因怒跳跃,胁胸作痛,或以为内伤瘀血,服大黄之药,纯下鲜血,其痛益甚,按之则痛止,此肝脾气血俱伤也,用四君加芎、归,四剂而痛止;又以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饮食进,元气渐复,病亦随愈。
——女子因怒捶胸,腹痛,经行如崩,作呕不食,面色青赤,两关脉大而虚,此肝经火动,脾经血伤也,用加味逍遥散,二剂血止;次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后因复怒,腹痛作泻面青,此肝木乘脾也,用六君、柴胡、升麻而痊。
——小儿因跌伤臂出血,腹痛恶食呕吐,发搐切牙,此因惊骇停食,肝火内动,而侮于脾也,先用保和丸二服,呕吐腹痛悉止;又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发搐切牙亦愈;却用托里散,患处溃而悉痊。
——小儿跌仆发搐吞酸,腹痛恶心,寸口脉大,余谓此饮食内伤也。不信,服当归导滞散,连泻五次,目直切牙,手足厥冷,此脾胃之气复伤,而木火内动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干姜一剂,稍缓又二剂,乃去干姜加柴胡,再服而痊愈。
——小儿跌仆,因服大黄之药,下血发热,腹痛呕吐,按其腹却不痛,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二剂,腹痛顿止,又二剂而血止,又二剂而热止,又二剂而元气复。
没药丸
治打扑伤损作痛等症。筋骨疼痛,或气逆血滞,肚腹胸胁胀闷。
没药乳香川芎川椒芍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各一两)自然铜(四钱,火醋淬七次)上为末,用黄蜡四两,熔化入前药,急搅匀,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酒一钟,煎化服。
撤消通气散
治打扑伤损及乳痈便毒初起,或气滞作痛尤效。
木香茴香(炒)青皮穿山甲(酥炙)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徐徐服。
加味芎汤
治打扑仆坠,筋骨疼痛,血瘀皮肤不破,入胃作呕,或为呕血。
芎当归百合(水浸半日)白芍药(炒)荆芥穗(各二钱)上作二三剂,酒水煎服。
当归导滞散
治跌扑瘀血在内,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作喘吐血。
大黄当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徐徐服。
黑丸子
(一名和血定痛丸)治跌扑仆坠,筋骨疼痛,瘀血不散,壅肿作痛,或风寒所伤,肢体疼痛。若流注、鹤膝风初起,服之自消。如溃而脓清发热者,与补气血之药自敛。(方见流注)
[卷十六] 舌断唇伤
凡舌断者,须乘热接上,急用鸡子轻击周遭,去硬壳,取膜套舌上,以洪宝丹敷膜上,自然接续。若良久舌已冷,不必用接,但以洪宝丹敷之,其舌自生,所断唇舌,鸡子膜含护,恐风寒伤之。外症若寒热作痛,用四物加柴胡。晡热作痛,加地骨皮。倦怠少食,用四君加芎、归、柴胡。恶寒少食,用托里散加参,。若烦渴发热,用当归补血汤,如不作痛,但用四君之类以健脾则肌肉自生,旬余可愈。不宜用辛热之剂,恐助火而益其痛也。
——小儿舌断半寸许,敷洪宝丹,服四物加柴胡,痛定血止,次服四君加柴胡、山栀,月余而舌自完。
——小儿十四岁,疫病愈后,啮舌出血,先君谓肾虚则啮舌,用地黄丸而愈。后唾血咳血,发热痰盛,仍用前丸而瘥。
——小儿唇伤出血不止,以药止之,唇面肿大,揭去其药,出血甚多,肿亦顿消,用托里之剂及当归膏,患处溃而愈。
——小儿唇伤,肿痛发热,服清热止痛之剂,连泻二次,眉目搐动,服祛风等药,手指俱冷,手足搐动,余谓脾土被肝木所侮,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半夏,手温而搐止,仍用前药,佐以托里散而愈。
——小儿跌伤,唇口发搐,切牙惊哭腹痛,此出血过多,肝火内动所致也,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而安。但痛至面,此患处欲作脓耳,用托里散四剂,头目肿痛,其脉滑数,此脓已成,气虚而不能溃出也,又用托里散二剂,脓出肿消。若初伤时,不遽用收敛疮口之药,则无此患也。
——小儿伤唇出血,发搐目直,用柴胡栀子散一剂,其搐稍定,但伤处痛,外敷洪宝丹,内服逍遥散而愈。
——小儿跌伤面肿,连唇颊出血,痛发热,以花蕊石散敷之,血止痛定,次用当归补血汤,而发热顿止;又用加味逍遥散、八珍汤而溃,托里散而敛。
洪宝丹
(一名济阴丹)治伤损痛并接断。
天花粉(二两)姜黄白芷赤石药(各一两)上为末,汤调搽患处。
——方∶用乱发烧灰,敷舌上接之。又治∶擦落耳鼻,乘热蘸之,接上即愈。亦须口含,以防其冷。
当归补血汤
治杖疮、金疮,血气损伤;或妄服峻剂,致血气俱虚,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之全无。经曰∶脉虚血虚,脉实血实。盖血虚发热是也,证似白虎汤,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若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多得于饥饱劳役者。(方见发热不止)
四物汤
治一切血虚发热;或因失血太多;或克伐太过;或溃后发热,烦躁不安,并宜服之。(方见腋痈)
柴胡栀子散
(方见胁痈)
花蕊石散
(方见后)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
(二方见发热不止)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卷十六] 脑骨伤损
脑骨伤损者,用轻手搏令端正,剪去其发。若皮不破,敷黑龙散或葱熨法。皮破则填乳石散,以绢帛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更用葱杵烂炒热,频罨患处为佳。
——小儿伤脑出血过多,发热烦躁,肉筋惕,殊类风症,欲作风治。余曰∶无风可祛,无汗可发,法当峻补其血。遂用圣愈汤二剂而安,又用养血之剂而愈。
——小儿伤脑肿痛出血。外敷花蕊石散,内服八珍汤而安。后揭疮痂出血碗许,手足发搐,寒热痰盛。此血虚兼惊,肝火内动而生风也,令服地黄丸及加味逍遥散而愈。
——小儿伤胫骨出血肿痛,恶寒少食,睡中发搐,先用异功散,饮食渐进;又用逍遥散,发搐顿止;再用归脾汤,母子并服而愈。
——小儿被伤,手足发搐,顿闷切牙,饮食不思,此肝经血虚,火动生风,脾土受侮而然耳,用地黄丸、异功散,诸症渐退;用八珍汤、托里散疮渐愈。
——小儿被伤,面青懒食,时作腹痛,以手按腹却不痛,余以为脾气内伤而然。不信,妄服攻血之药,果吐泻作呕,手足并冷。余先用六君加柴胡、升麻、生姜,又用托里散、异功散而愈。
——小儿脑侧近耳被伤,寒热作痛,溃后不敛,恪服止痛清热之剂。余曰∶寒热作痛,因肝经气血虚也,溃而不生肌肉,脾经气血虚。遂用地黄丸、异功散加归、,诸症渐愈,又用托里散而敛。
谦甫花蕊石散
治一切金刃箭镞打扑伤损,或死者急搽伤处。其血如入脏,二便不通,用童便和水煎,入酒少许,调服立效。若腹破肠出,急宜内入以桑白皮为线缝合,掺围疮上,如疮干以津润之。
硫磺(明净者四两)花蕊石(一斤)上为末拌匀,入瓦罐内,用纸筋和泥固济,候泥干,渐添火至通红,经宿取出细研,瓷器盛用。
加味逍遥散
治伤损血虚,内热发热或遍身瘙痒寒热;或肢体作痛,头目昏重;或怔忡颊赤,口燥咽干;或发热盗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疮,耳内作痛;或胸乳腹胀,小便不利。(方见发热不止)
圣愈汤
治杖疮、金疮、痈疽,脓血出多,热躁不安,或晡热作渴等症。(方见出血不止)
十全大补汤
治杖疮瘀秽已出,气血俱虚,肿痛不消,或腐而不溃,溃而不敛;或恶寒发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若怯弱之人,患处青肿,肌肉不坏者,服之自愈。若有瘀血,砭刺早者,服之自消;或溃而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或口干作渴,而欲饮汤;或砭后发热恶寒,头痛目晕,口干作渴,有似中风之症,皆属气血虚也。并宜服之。(即四君、四物加肉桂、黄。)
八珍汤
(一名八物汤)治伤损等症,失血过多,或误服克伐之剂,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或疮疡因气虚,肿痛不消,不能溃敛;或溃疡,恶寒发热,脓水清稀,久而不愈。(即四君、四物)
黑龙散
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先端正其骨,以纸摊贴,若骨折,更以薄木片,疏排夹贴,却将小绳紧缚三日,再用前法,勿去夹板,恐摇动患处,至骨紧牢,方不用板。若被刀箭虫伤成疮,并用姜汁和水调贴,如口破以玉珍散填涂。
枇杷叶(去毛入半两,一云山枇杷根)穿山甲(六两,炒黄或炼存性)上为末,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亦好。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卷十六] 腹破肠出
腹破肠出者,急复纳入,以麻缕缝合,外敷花蕊石散。如脂已出,急以手取去而缝之,如已出而复推入,则内溃害命矣。若肠出干燥者,煮大麦粥取汁洗湿推入,不时少以米粥研烂饮之。二十日外,始可薄粥,百日后乃瘥。切勿令惊,惊则杀人矣。(用桑皮线尤佳)一小儿持碗跌仆,腹破肠出,即纳入以麻线缝完,敷花蕊石散而愈。
——小儿持刀而戏,仆地刀入腹,肠屎并出,不救。(因肠破故不救也。)一小儿伤腹,发热作呕痛。外敷内服皆止痛清热之剂,日晡益甚,余谓脾经气血益虚,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四物、参、、归、术,诸症渐愈,乃用托里散,疮口自敛。
——小儿胁伤成疮,脓清不敛,寒热作渴,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培益脾气,夕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血渐愈,却用托里散、异功散,而肌肉自生。
——小儿伤腹出血,发热烦躁,先用当归补血汤而安,却用圣愈汤,患处顿愈;又用托里散、八珍汤而痊愈。
花蕊石散
(方见前)
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当归补血汤
(方见发热不止)
圣愈汤
(方见出血不止)
[卷十六] 阴囊被伤
阴囊皮破出血作痛者,敷当归膏。初伤出血,不可骤止之,血瘀于内则作脓;或伤口原小,血出不尽而内溃,甚至睾丸露出;或阴囊尽溃者,内服托里之剂,外敷当归膏,则囊自生矣。其外伤腐溃,及内伤瘀血作脓者皆同囊痈治之。
惟睾丸碎者不治。
——小儿伤阴茎,出血作痛,寒热发搐,切牙顿闷,唇口牵动,手足时冷,欲用破伤风药,余谓∶出血诸症,肝经主之;唇动诸症,肝木侮脾土也。遂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天麻,治之顿愈。
——小儿阴囊被伤,肿痛不愈,朝寒暮热,饮食少思,余谓脾胃复伤之症,当用参、术、归、等药治之。不信,别用清热之药,果作泻欲呕,手足并冷,余先用六君加柴胡、升麻而渐愈,又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痊愈。
——小儿持碗仆地误伤阴囊,睾丸露出,血出不止,寒热时搐,此肝经血虚而火动耳,随敷当归膏,服柴胡清肝散加熟地、黄,及六味丸而愈。
——小儿被竹篾伤破阴囊,出血甚多,腹痛发搐,切牙流涎七日矣,气口脉大于人迎二三倍,此因惊停食也,切忌风药,余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钩藤钩而安。凡伤损之症,小儿患之,多有夹惊夹食者,夹食则气口脉大于人迎,或作呕吐吞酸腹痛泻秽等症。夹惊则左关弦洪而软,或作顿闷切牙目直项急等症。日久不治,若成破伤风疾,则祸在反掌之间矣。
——小儿阴茎被伤断而皮相连,寒热作痛,血出不止,余谓急当剪去,调补肝肾二经,则热自安,痛自止矣。遂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子而愈。
——小子因跌,小腹皮破,服破血之剂,阴囊胀肿,作痛发热,按其腹却不痛,余谓当用补血之药,不信,遂致不起。
补中益气汤
治跌扑等症,伤损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役,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尤疮疡虚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生)
柴胡清肝散
(方见胁痈)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卷十六] 金木所伤
伤损之症,皆肝经主之。若青肿不痛,或肿不消者,气血虚弱也,用十全大补汤。血出肿痛,或作寒热者,血伤而肝火内动也,用四物、柴胡、山栀。血出不止,或发寒热者,气虚而肝火内动也,用四君、芎、归、柴胡。寒热而内痛益甚者,此欲溃脓也,用参内补散。若脓出而反痛者,气血虚也,用八珍汤。疮口赤而肉突者,血虚而肝火生风也,用柴胡栀子散。若脓出不止,疮口白而肉突者,气虚而寒邪外凝也,用补中益气汤。若脓溃而仍痛,或溃而不敛,皆脾胃虚弱也,用六君子汤。若不固元气,或敷服寒凉,则肉黯不溃,或溃而不敛,多成败症矣。可不戒哉!一小儿伤手肿不消,日出脓水少许,饮食不思,发热恶寒,面色痿黄,此脾胃气虚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月余渐愈。因饮食停滞,服克伐之剂,患处漫肿,更作呕恶寒,余谓脾胃复伤,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治之而愈。
——女子因怒作,复伤患处出血,经行不止,臂面青赤,右关脉弦数,此肝脾二经火动,不能统摄其血也,先用小柴胡汤二剂,又用加味逍遥散二剂,血止而安。
─小儿伤内成疮,色黯久而不愈,此肝脾气血虚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后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渐愈,再用地黄丸而痊愈。
——小儿伤臂成疮,久而不愈,寒热作渴,疮口青白不合,脓水时流,先用参、、归、术,寒热渐愈;又用托里散,患处色和;再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小儿伤足成疮,外敷寒凉药,内服败毒散,久不溃腐,余谓∶至阴之处,血气罕到,又服克伐之剂,所以难腐也,虽腐而不能敛也。遂用托里散加肉桂数剂,稍知痛而色渐赤,减桂又数剂而溃。因饮食过多,连泻二日,乃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泻止,仍用托里散而愈。
——女子十五岁,伤手成疮,日出清脓少许,日晡发热,此元气虚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月余元气渐复,乃用加味逍遥散及八珍汤、异功散而愈。
——女子十四岁,修指甲误伤痛,妄敷寒凉及服败毒之药,遂肿至手背,肉色不变,余先用内消托里散,手背渐消,次以托里散为主,八珍汤为佐,服两月余而愈。其时有同患,误伤成疮,不固元气,专攻其伤者,俱致不起。
没药降圣丹
治伤损筋骨疼痛,或不能屈伸,及外邪内伤,筋骨缓纵,皮内刺痛,肩背拘急,身体倦怠,四肢无力。
没药(另研)当归(酒洗炒)白芍药生地黄骨碎补(去皮)川乌(去皮脐)川芎(各一两半)自然铜(火醋淬十二次,研末,水飞净,一两)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与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捶碎,用水、酒各半钟,入苏木少许,煎至八分,去苏木,空心服。
万金膏
治伤损筋骨疼痛。
龙骨鳖甲(炙)苦参乌贼鱼骨黄柏黄芩黄连白芨猪牙皂角白敛浓朴草乌川芎木鳖子仁当归白芷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半两)槐枝柳枝(各四寸长,二十一条)清油(四斤)黄丹(一斤半,炒过净)上除乳、没、黄丹外、将诸药于油内慢火煎黑色去渣,每油一斤入丹半斤,不住手搅,令黑色,滴水中不粘手,乃下乳、没再搅,如硬入油些少,以不粘手为度。
接骨散
治骨折碎,或骨出ht,先整端正,却服此药。飞禽六畜所伤,亦能治之。
鹏砂(一钱五分)水粉当归(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二钱,煎苏木汤调服。后但饮苏木汤立效。
又方
皮破筋断,以胶香涂之,或以金佛草汁频涂,自然相续。
生葱(切断,一方生姜)荆芥土当归上煎汤温洗,或止用葱一味煎洗亦可。
洁古没药散
止血住痛。
定粉风化灰(各一钱)枯白矾(三钱另研)乳香(半钱,另研)没药(一字另研)上为末搽之。
塞上治扑损,瘀血在内烦闷,以热酒调服蒲黄二钱。
胜金丹
治肌肤伤损青肿,用茄子通黄极大者,切如指浓,新瓦上焙干为末,临卧,酒调服二钱,一夜消尽,无痕迹也。
肘后治骨节伤损,瘀血不出。生铁一斤,酒三升,煎服一升饮之。若肝经实热血瘀,则肝木自甚,或兼口眼牵掣,手足抽搐者,宜用生铁借其金气制之。若血虚肝燥生风,宜用四物、柴胡、钩藤钩,补而清之。若肝气本虚,金来克木,宜用泻白散以清肺,六味丸以补肝。若肾虚不能生肝,亦用地黄丸以滋肾水生肝木。不可概用。
本事内消散
治打扑伤损,及一切痈肿未破。
生地黄(研如泥)木香(各等分)上以地黄膏,随肿大小摊纸上,掺木香一层。又根据前摊地黄贴肿上三五度,即愈。
治金疮出血不止,以五倍子为末,干贴即止,神效。
又方
用锻石、韭菜、石榴、寄奴、五倍之类,乃涩滞收敛止血之剂。气血未耗,内无火者,用亦有效。若血虚内热,宜犀角地黄汤之类。凡金疮出血不止,素怯弱者,当补气。素有热者,当清血。有怒气者,当平肝。烦热作渴,昏愦不宁者,当补脾气。筋挛搐搦者,当养肝血,不应,用地黄丸以滋肾水,自愈。
治针入肉不出用腊蝼蛄捶烂涂上。或硫黄中末以纸覆之,觉痒时其针即出。用双杏仁捣烂,以车脂调敷,以纸贴之,二日一换三五次。或鸟翎三五枚,炙焦为末,醋调涂之。或用白梅入水研烂调象牙末敷之。或以象牙和敷之,其针皆即出。
治鱼刺入肉嚼吴茱萸封之,自烂出。
丹溪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游走三症用生寒水石为末调涂之,其痛立止。
补中益气汤
治跌扑等症,损伤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疮疡气血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生)
神应葱熨法
治跌扑伤损肿痛。用葱头细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如冷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二味参苏饮
治出血过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参(一两)苏木(二两)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桃仁承气汤
(加当归即归承汤)治伤损血滞作痛,或发热发狂等症。
桃仁(研)芒硝甘草(炙,各一钱)大黄(酒蒸二钱)上作二剂,水煎,更量虚实用之。
复元活血汤
治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肋,疼痛不已。
柴胡(五钱)当归(三钱)甘草(二钱)穿山甲大黄(酒浸,一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研烂)红花(一钱)栝蒌仁(二钱)上每服二三钱,水酒煎五分热服,以利为度。利后痛或不止,服乳香神应散。
消毒定痛散
治跌扑肿痛。
无名异(炒)木耳(炒)大黄(炒。各五分)上为末蜜水调涂,如内有瘀血,砭去敷之腐处,更用当归膏,敷之尤好。
药蛆方
治伤损成疮,溃烂成蛆,用皂矾过为末,干掺其内,蛆即死。
参内补散
人参黄当归白术(各一钱)白芷防风(四分)川芎(六分)肉桂甘草(炒。各五分)上水煎,作二三服。
八珍汤
(方见发热不止)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葱熨法
(方见流注)
四物汤
(方见胁痈)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二方见腹痈)
柴胡栀子散
小柴胡汤
(二方见胁痈)
逍遥散
(方见发热不止)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五味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卷十六] 漆疮
夫漆属木,木生火而能克土,惟脾虚之人多染之。若遍身浮肿或呕吐者,用小柴胡汤加白术、陈皮、茯苓。若遍身或面目作痒者,用前胡汤加连翘、山栀。若脓水淋漓,或痒或痛者,用柴胡山栀散。若呕吐不食,或泄泻腹满者,用四君、升麻。其外治之法,当用铁锈末调搽,或蟹黄涂之;或用麻油,或浸芒硝淋塌患处;或矾石末、紫苏末擦之;或人乳汁ht之,或无名异末水调敷;或用好花椒煎汤洗之;或生姜汁敷之;或干荷叶浓煎汤洗之,并效。
[卷十六] 风犬伤(附蛇虫痛伤)
《丹溪衍义》云∶犬属阳其性热。大抵热极生风,风热相搏,则为颠狂惊骇之状,此物理之自然者。今人治风犬咬伤,反以巴豆、斑蝥等燥热之剂泻毒,从小便出,如犬之形状,殊不知以热济热,血被伤而然,非犬之毒也,切宜慎之。
余见吴中凡被犬伤或出血发热者,辄服斑蝥、巴豆等药,或至发搐切牙,即以为毒甚,服之益坚,遂至殒丧。殊不知凡被伤受惊之症,皆肝经所主,肝属木,木生火,火生风,故发搐切牙之疾,被犬惊伤所致为多,不必风犬为然也。若为风邪所袭,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宜用定风散,童便调服;更以漱口水洗净伤处搽之。若出血不止,用灯草贴之。其有他症,从破伤风法治。丹溪之戒,不可不知。若真为犬所伤,则巴豆、斑蝥之药,亦当暂用。盖以毒攻毒,理势自然,毒既内中,非此不去,但病去即止,便与调补,可保无虞,不宜确服耳。大凡犬之状,必吐舌流涎,尾垂眼赤,诚为易辨,其被伤病甚之时,必作犬吠,亦自不同,不可一概施治也。
——小儿犬吠出血,抽搐痰盛,敷玉珍散、服抱龙丸而愈。
——小儿素怯弱,犬吠出血,恶寒发热,过服斑蝥之药,殊类破伤风,与玉珍散敷之,服十全大补汤,倍加钩藤钩而愈。
——小儿被犬伤,面青发搐切牙,此因惊所致,或谓风犬致伤,用斑蝥等药而殁。
——小儿犬伤,牙关紧急,兼热发搐,余以为急惊风,不信,乃服斑蝥等药而殁。
——方治风犬咬,用斑蝥七个,去头翅足,将糯米一撮同炒,米黄色为度,为末空心水调服。
又法∶用朱砂、雄黄各五钱为末,空心,香菜油调下。
玉珍散
(一名夺命丹)治伤损,伤风头痛,角弓反张。
天南星(炮)防风(去芦根各等分)上为末,凡破伤风病,用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下一钱服之。如牙关紧急,童便调服二钱。垂死心头温者,急服三钱,用童便一盏,煎服。
治蛇蝎蜈蚣等恶虫所伤用大蒜切片置痛,以艾壮于灸之,毒瓦斯顿解,痛即止。
又方
用白矾于灯上烧汁,滴于痛处,或用贝母末,酒调服之,神效。或用南星末,醋调上擦之。或黄蜡烧滴患处亦妙。
治蛇入人窍用艾灸,蛇尾即出。
又法∶以刀破蛇尾少许,入花椒自出,即用雄黄、朱砂为末,煎人参汤调灌之,内毒即解,用白芷末或贝母末,酒服尤效。
治蛇缠人身不解以热汤淋之,或就以身卧倒滚转,亦可解。
治蛇骨刺人毒瓦斯作痛,烧鼠屎为末敷之,或食热酒大蒜亦效。
治蜈蚣入咽中被咬未死杀鸡血灌之,更灌以香油探吐,血虫并出。
治误吞水蛭用田中干泥一块,小死鱼三四个,去头骨,和巴豆十粒去壳,研烂入泥为丸,绿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十丸,小儿三五丸,须臾泻出。却以四物汤加黄煎服,以生血气自愈。
治蠼尿射人生疮如粟粒四围赤中有白汁,令人恶寒壮热匝身,即磨犀角汁涂之,或燕窠中土猪脂苦酒敷之立效。盐汤浸洗亦可。
治蜘蛛咬一身生癞羊乳一味饮之。
治蚯蚓呵阴囊肿胀,及咬人甚者如大风状眉髯脱落,夜闻蚯蚓之声鸣于身,浓煎盐汤浸洗即安。
治蝼蛄咬用锻石,醋和涂之。
治毒蚁螫人用雄黄一钱,麝香五分,研细,生麻油调涂之。
治蛇虫刺人用猪牙中垢涂患处。
治蜴蜥啮人用青麻心,以手按解,取汁涂之。
治诸虫入耳用猪肉炙香置耳边,虫闻香即出,如虫死在耳中,用细芦筒或鹅翎管,令人吸出之。
[卷十六] 疮疡发痉
疮疡发痉,因气血亏损,外邪所搏,或内虚郁火所致。其症牙关紧急,四肢劲强,腰背反张,肢体抽搐,有汗不恶寒者,名曰柔痉,风伤卫故有汗也。无汗而恶寒者,名曰刚痉,寒伤荣故无汗也。皆因亡血过多,筋无所养,伤寒汗下过多,及溃疡产后者多患之,此乃败症也。若大补气血,多有复生,如作风治,速其危矣。治在婴儿尤难调理,宜审其禀赋,及乳母所致者而治之。
——小儿疮溃后患此,形气殊倦,用十全大补汤二剂稍缓,佐以补中益气汤数剂而痊。
——小儿患瘰变痉,面青或赤,此脾经血虚而有热也,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热汗渐止;又用十全大补汤,寒热渐止;又用托里散、附子饼而愈。后伤食,服克伐药仍发痉,手足如冰,余用人参理中丸、五味异功散而愈。
——小儿感冒发散变痉,汗出不止,手足并冷,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四剂而愈。
——小儿金刃伤脚面,出血过多,口噤目直,此出血过多,肝火内动而变症,用四物、参、术、钩藤钩,四剂其势稍定;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柴胡变症悉愈;又用托里散、八珍汤,患处溃而痊。
——小儿伤手,出血烦躁,口噤昏愦,气息奄奄,先用东垣圣愈汤而安;又用托里散而溃,佐以八珍汤而敛。
——女子十五岁,伤手指出血,口噤如痉,脉浮数,肝脾为甚,先用加味归脾汤四剂稍缓,又数剂渐苏,却佐以加味逍遥散,月余而苏,却用归脾汤为主,八珍汤为佐而愈。此等症候,用祛风化痰之药而死者,不可枚举。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人参理中汤
五味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附子饼
(方见贴骨痈)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归脾汤
(方见胁痈)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
(二方见发热不止)
[卷十六] 破伤风
洁古云∶风症者善行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反掌之间耳。急宜分表里虚实而治之,邪在表者,宜羌活防风汤。半表半里者,头有汗而身无汗,宜羌活汤。传入者,甚则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涌盛,胸腹满闷,或便溺赤闭,时或汗出,其脉洪数而弦者,宜大芎黄汤。然其汗初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故表热稍解,腠理疏而汗出也,宜除热散结。若热已退,脏腑已和,而汗仍出者,表虚也,以白术防风汤实其表。牙关紧急者,须撅开口灌之,更不时灌以粥饭。然小儿患之,多因夹惊肝火内热生风所致。夫肝主五色属木生风,察其面色,入肝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经者,用柴胡清肝散。心经者,用栀子清肝散加黄连。肾经者,用地黄丸加柴胡。脾经者,用六君加山栀、柴胡为主,而佐以大补脾胃之药为善。
——小儿十四岁患瘰,因劳心功课,头痛发热,自以为伤风,用姜葱发汗,忽腰背反张,口噤不语,脉浮大,按之如无,此气血虚极而变痉,非破伤风也,灌十全大补汤一剂,良久方苏,又数剂而愈。后又伤复厥冷,汗出如注,良久不省,用前汤加附子五分,一剂而苏,乃去附子,服至三十余剂而愈。
——小儿患流注,面色痿黄,忽舌强口噤,脉洪大而虚,按之如无,此脾肺气虚而变症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四剂,稍缓,又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而痊。
——小儿臀痈,久不收敛,因惊发搐口噤,用托里散内参、术各用三钱、柴胡五分、钩藤钩一钱五分,四剂而安。后停食惊骇,目直发搐,口噤流涎,手指逆冷,用五味异功散,此肝木旺脾土受侮,饮食内作而然,用五味异功散加钩藤钩、木香、干姜而苏。
——小儿溃疡变痉如前,面色青赤,此心肝二经血虚而有热也,先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又用加味逍遥散加五味子渐愈;又用八珍汤而安。
——小儿溃疡,忽汗出不止,手足并冷,先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五味子数剂,诸症渐愈。又因饮食过多,口噤作呕,用异功散加升麻四剂而安。
——小儿十六岁,疮久不敛,因过劳口噤目直,脉洪数,左关脉弦而无力,余谓肝经气血虚而火内动也,用地黄丸料四剂而安;却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用地黄丸以补肾肝为主,佐以九味芦荟丸以治肝疳而疮愈。
——小儿十六岁,流注久不愈,因劳兼怒,忽仆地昏愦,殊类破伤风,面色皎白,无气以动。用补中益气汤,内用人参五钱,加肉桂一钱,不应,加干姜一钱,又不应,此阳气虚甚,药力不能胜之也,急加附子一钱,稍定,乃去附子服十余剂,而元气渐复,却佐以八珍汤、豆豉饼,半载而痊。毕姻后因入试场,劳伤元气,前症复发,亦类破伤风,脉浮大,按之如无,用参附汤四剂而苏,八珍汤地黄丸料各百余剂而痊。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初病邪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
羌活防风甘草(炙)川芎本当归芍药(各四两)地榆细辛(各二两)上每服五钱,水煎热服。
防风汤
治破伤风表症未传入里,急服此。
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各等分)上每服五钱,水煎调蜈蚣散大效。
蜈蚣散
蜈蚣(一对)鳔(三钱)上为末,用防风汤调下。
羌活汤
治破伤风半表半里者,急宜服此。
羌活菊花麻黄川芎石膏(煨)防风前胡黄芩细辛甘草枳壳白茯苓蔓荆子(各一两)薄荷白芷(各五分)上每服五钱,生姜水煎,日二三服。
地榆防风散
治破伤风在半表半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表里兼治。
地榆防风地丁草马齿苋(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温米汤调服。
大芎黄汤
治破伤风在内,急宜服此汤疏导之。
川芎羌活黄芩大黄(各一两)上每服五钱,水煎温服,以脏腑通和为度。
白术防风汤
治表药过多,有自汗者。
白术黄(各一两)防风(二两)上每服五七钱,水煎温服无时,脏腑和而自汗者,可服此药。若脏腑秘,小便赤,自汗者,宜速下之,用大芎黄汤。
白术汤
治破伤风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葛根(各二两)升麻黄芩芍药甘草(二钱五分)上每服五钱,水煎服无时。
玉真散
治破伤风。(方见风犬伤)
白丸子
治一切风疾壅盛,手足顽麻,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半夏(七两,生用)川乌(去皮脐生用,五钱)南星(二两)上为末,用生姜汁调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丸,空心姜汤下。余承乏留都,各局用此丸及阿胶俱自制,但要药味真正白丸子。如急备用不及,浸内乌头以火略炮,用之亦效。
卷十六
者,筋脉急也。者,筋脉缓也。急则引而缩,缓则而申,或缩或申,动而不正是也,俗又谓之发搐。凡癫痫风痉破伤风三症,皆能,则有疮口溃腐出血。然溃疡伤损者多患之。若血气虚肝火内动生风者,用八珍、黄、钩藤钩,佐以地黄丸料,如未应,专补胃气。肝经血燥生风者,用羚羊角散加钩藤钩、山栀。若肝火血燥,用加味逍遥散加钩藤钩,未应,须兼服六味丸以补肾水而生肝木。若因乳母有郁怒肝火,致儿为患者,须调治其母,仍参五脏相胜而治之。
——女子瘰,服镇惊之药,面色黄赤,呵欠切牙,余谓肝经气虚血弱,而火动生风,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后因怒复作,面赤目直,大叫项强,关脉洪数。先用抑肝散,次用地黄丸而愈。
——小儿十四岁患此,兼呵欠切牙,手欲寻衣,所服皆祛风之药,余谓肝经之血复伤矣,当用地黄丸以滋肾水而生肝木。不信,专于祛风化痰,虚症蜂起,昏愦如醉,此胃气太虚,五脏无所资而然也,以四君子汤内用人参一两,一日并进三剂,虽苏而无气以动,至十三剂,却佐以地黄丸料,每剂加黄五钱,又二十余剂乃愈。次年毕姻,不月而复发,亦用前药而瘥。
——小儿溃疡后,因服牛黄丸,反加四肢无力,项强目直,唇白流涎,手足厥冷,求治于余。余曰∶经云,脾之荣在唇口。又云∶脾主四肢。又云∶脾主涎。此因前药妄下,胃气复伤,肝木侮土,以致前症也,当先救胃气以养五脏。因众议不一,尚未用药。翌早果切牙呵欠,困卧惊悸,哽气短气,面色皎白,始信余言,遂先用五味异功散,次用补中益气汤而愈。
——女子瘰将愈,因勤于女红,忽作,此胃气未实,而劳伤筋脉耳,用补中益气汤及五味异功散,俱加钩藤钩而愈。后劳役怒气,经行颤振,用加味逍遥散及补中益气汤,俱加钩藤钩而愈。
——小儿仆伤,溃后患前症,面青或赤,服风痰之药,切牙目直,仍欲治风。余曰∶凡伤损之症,皆肝主之,故面色青而,切牙目直,皆属肝经血气亏损,风木翕合,火动而生风也,无风可祛,无痰可逐。遂用地黄丸及补中益气汤而愈。
——小儿跌伤出血,误服大黄等药,患前症,或时烦躁自汗,手欲撮空,此因肝经血虚,肝火炽盛耳。用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而愈。(方见前各症)
[卷十六] 颤振
颤振与相类。则手足牵引,或伸或屈,颤振则但颤动而不伸屈也。《内经》云∶因胃气不实,诸脉空虚。行阴用不复因其所在补肉分间。然小儿疮疡溃腐,或损伤,脓血出多,属脾胃气虚血弱,用补中益气汤、五味异功散加白术、当归、升麻主之。肝经虚热,用六味丸。脾血虚弱,用四君子加芎、归。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
——小儿腿痈,内溃出脓碗许,实时颤振,面白汗出。此阳气虚脱,非大补不可也,遂用人参一两煎服之,汗愈甚,手足并冷,再用人参二两、干姜二钱煎服,良久汗乃稍止,再剂诸症顿愈,却用补中益气汤加人参五钱,数剂而愈。
——小儿臂痈溃后,颤振少气,脉浮数,按之不鼓,此元气虚弱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异功散各二十余剂,未见效,因虚甚而功力未能及耳,又用前药各二十余剂,颤渐愈。后佐以托里散,而疮亦痊。
——小儿十六岁,臀痈溃而颤振、遂用大补中气之药而颤止。因劳发热,痈内溃而复颤,脉浮数,按之不鼓,两寸脉短小不及本位,或欲祛风。余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此由胃气虚甚故也,先用独参汤数剂愈,乃佐以补中益气汤各五十余剂而愈。若加附子一片,数剂亦可愈矣。
——女子十六岁,臂肿一块,肉色不变,按之则痛,服败毒流气之剂,更加发颤,时孟春面戴阳光,手不畏寒,脉浮数,按之不鼓而短,彼欲攻毒,余曰∶此荣卫虚弱,外寒所搏而为患也,又加败毒,胃气亏损,岂不加颤耳!遂用人参五钱,黄三钱,当归、熟地各三钱,升麻、柴胡各五分,二十余剂而颤稍缓。乃佐以补中益气汤,内用人参五钱,又二十余剂,兼葱熨法,而肿亦愈。
——女子患瘰,因怒两手颤振,面色或青或赤,此肝经血虚火盛而生风也,用四物加山栀、钩藤钩、龙胆草、甘草,而颤振渐愈,乃去胆草,与地黄丸间服而痊。后因劳心发热,两手复振,用补中益气汤、地黄丸而愈。
——小儿患臂痈,面色或黄或赤,先用补中益气汤、地黄丸寻愈。后因怒气颤振,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钩藤钩、炒山栀;又用加味逍遥散加钩藤钩而愈。又因饮食停滞,吐泻酸臭,更加发搐,用五味异功散加钩藤钩而愈。
——女子患流注,发热而颤,此肝脾气血不足,经水过期,虚火生风之症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钩藤钩渐愈,又用加味地黄丸而痊愈。
——女子不得继母之心,久而郁怒,遂患颤振,面赤发热,先用加味小柴胡汤,次用加味归脾汤及加味逍遥散,前后间服而寻愈。但面色时青,又用地黄丸、逍遥散而安。
——女子腹痈患此,手足或急或纵,先用四物加柴胡、山栀、丹皮、钩藤钩,以养血清肝火;又用地黄丸以滋肾生肝血而愈。
(方见前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