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脉诀辨惑论
脉诀之来旧矣。今复有议其非者。何也。以其言浅而意深也。惟其言浅。故厌常喜新之徒。乃以诀为不足法。反出言以诋毁之。惟其意深。故冒昧鲜识之徒。随众附和。望洋而退避之。是以王氏之说终不明。而为脉诀之一大厄也。余幼自孩提。即闻先大人尝诵此诀。长而二十有四。惟儒业是亲。先大人见余羸弱而多疾也。因命余改儒而就医。意盖欲其自利而利人也。及执经之日。戒之曰。医诚不易。惟脉尤难。他如崔紫虚。滑伯仁。李濒湖。及诸家之撰。虽各有可观。终为及肩之墙耳。岂若叔和脉诀。中边皆甜。诚医门之乳海也。但以诸家注释。各有短长。有失作者之旨。致使后学永堕疑山。汝当学时。只宜参究本文。勿拘旧释。倘从自己胸中体帖出来。方与古人相晤对也。余因谨遵严命。即自手录脉诀本文一卷。删其注释。熟读而详玩之。即于虚字剩句。亦必细心理会。不敢轻放。于意所已明者。则中心藏之于意所未明者。然后检阅诸家注释。其诠之善者则选之。其不善者则姑置之。而复参究本文。其中有以数日而得其旨者。有以数月而得其旨者。有以数年而后得其旨者。噫。夫脉诀之理。渊微如此。毋怪平冒昧浅识之徒。不得其门而入也。而说者有曰。王氏但有脉经。而无脉诀。诀乃高阳生谬言也。而余曰非也。经固王氏之经。诀亦王氏之诀耳。夫经者。叔和集诸家之说。以成一书。有缵绪祖述之功。诀则出叔和素所征验者。而成一书。有得心应手之妙。要之皆王氏之书也。及乎脉诀出。而天下古今。脍炙人口。言言皆妙。字字入微。虽白叟黄童。咸知有此。几与日月争光矣。如果出于高阳生者。何不自署其书曰高阳氏之书。而甘逊其美于王氏也。夫所谓高阳生之谬言。实无考据。好事者为之耳。
即借有所谓高阳生者。亦不过取叔和之心法。而复歌咏之。以便世之流通云尔。只如素问灵枢。固轩岐之书也。然不尽轩岐之文。何以知之试观尚书诸篇。语多简炼。况轩岐又在唐虞之上。则其文之朴略可知。其所以得如是之纯粹华美者。乃汉儒取其文而润泽之。始可通乎流俗。岂亦将曰内经为汉儒之伪造。而非轩岐之书可乎。或又难曰。子既取法轩岐。则必以内经为准矣。其内经脉要精微论。有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经言如此。夫经之所谓尺者。即今之所为尺部也。经之所谓中附上者。即经之所为关部也。经之所谓上附上者。即今之所为寸部也。惟其寸居上。故以之候心与肺。惟其尺居下。
故以之候肾与腹。今子而遵脉诀之法。是心与小肠同候左寸。肺与大肠同候右寸。夫心肺在上。其于寸部候之宜矣。至于小肠大肠。居于至下。而欲候于至高之上。其与经旨不大相背谬乎。余曰。然。据子所言。脉必本诸内经。其诊法当以脉要精微论为准。是凡在上者。必候于寸。凡在下者。必候于尺矣。独不观脉要精微论中又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牝藏。小肠为之使。由此观之即一篇之中。尚不拘于上下之区字。况平人气象论有曰。寸口脉中手长者。足胫痛。又曰。寸口脉沉而弱者。疝瘕小腹痛。
其灵枢始终篇。以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候手足六阳。以脉口一盛二盛三盛。候手足六阴。然亦未尝拘于上下左右也。若必执一而论。则轩岐之书。岂自相背谬乎哉。然子之为是言者。乃惑于戴起宗之邪说。而吠影吠声之徒。相率而倡和之以为脉诀不足法。实叔和之罪人也。如果不足以为法。则从上诸大名医。每着书立说。多引其诀以为证。故王海藏着此事难知。其首即曰。医之可法者有十。而脉诀居其一焉。夫海藏岂无所见而云然哉。大抵学医而不熟玩王氏脉诀。纵博采诸书。终非正统。故先大人谆谆告戒。命之曰乳海。夫乳者。言其开食必先。海者。言其含蕴无尽也。余故不惜管窥。
逐节疏释。俾古圣先贤之学。昭着详明。而后之君子。勿蔽邪说。仍命其书曰乳海云。
[卷一] 脉赋
欲测疾兮死生。须详脉兮有灵。今之为医者。每断人之死。而亦未尝死。断人之生。而亦未尝生者何也。
特未于其脉细心详究之耳。如果细心详究。则死生之期。尚可断之以年月日时。脉又何尝无灵哉。
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此为寸关所主。
谓候心脉。当于左寸。候肝脉。当于左关。候肺脉。当于右寸。候脾脉。当于右关也。
肾即两尺分并。
五脏俱一。而肾独有二。为牝藏也。居于下焦。故分候两尺。虽有水火之别。然总之皆肾。虽分而实并也。
三部五脏易识。七诊九候难明。
此承上文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之中。而候心肝脾肺肾之五脏。此人所易晓也。至于七诊九候。欲求其明之者。则亦难矣。试以三部五脏。七诊九候言之。古之所谓三部五脏。七诊九候。非今之所谓三部五脏。七诊九候也。按内经三部九候篇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三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为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各有三候。
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
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帝又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岐伯又曰。形肉已脱。
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经言如此。是于九候之中。而复有七诊之法也。今之所谓三部。非古之头手足之三部。乃寸关尺之三部也。今之所谓七诊。非古之所谓独大独小。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之七诊也。乃一定其心。存其神。二忌外意。无思虑。三均呼吸。定其气。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五微重于肌肉之间。取其胃气。六沉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七察病患脉之息。数往来。是为七诊之法也。今之所谓九候。非古之所谓头候天地人。
手候天地人。足候天地人之九候也。乃寸取浮中沉。关取浮中沉。尺取浮中沉之九候也。要之古人诊脉。不专于手之寸关尺部。凡头面手足之动脉。悉皆诊之。然不得尊今而废古。亦不得非古而是今。合古今之法而用之。斯过半矣。
昼夜循环。营卫须有定数。
今之为医者。动言营卫。及问其营卫之所以行。则又茫然。如是而欲识病之表里阴阳。盖亦难矣。夫营者血也。阴也。卫者气也。阳也。此人所共晓者也。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一日一夜。各五十周于身。世人每昧于卫行脉外之旨。
谓卫气随营气而行于外。不知营自行营之道。卫自行卫之道。卫实不随营气而行也。试先以营气之行言之。内经营气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出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至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
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至于卫气之行。
则不然。卫出下焦。亦昼夜五十周于身。但于昼则行阳二十五。于夜则行阴二十五。自日出而阳隆之时。曰加房宿。盖卯时也漏水下一刻。从足手太阳行起。水下二刻。行足手少阳。水下三刻。行足手阳明。水下四刻。行于阴分。水下五刻。复行足手太阳。水下六刻。复行足手少阳。水下七刻。复行足手阳明。水下八刻。则又复入阴分。如此周而复始。
至漏水下五十刻。人气行于阳二十五周。日入而阴隆之时。曰加毕宿。盖酉时也。方行入阴分。初从足少阴行起。次手少阴。次手太阴。次足厥阴。次足太阴。又复行足少阴。又复行手少阴。又复行手太阴。又复行足厥阴。又复行足太阴。
如此周而复始。至漏水下百刻。行阴亦二十五周。并昼行阳二十五周。亦共五十周于身。此卫气之所以行也。至于卫气之合岁月日时。星宿度分。漏水刻数。细观卫气行篇。伯高之语。自可见矣。奈后世之人。注图立说。每以卫气随营气而行者。是昧于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之旨耳。不知经文所云。卫在脉外者。非随营气而行于外也。乃昼行阳二十五周。
夜行阴二十五周之谓也。或难曰。经文中有营气篇。是营中亦有气矣。而子独谓卫不入经隧之中。岂营中独无气欤。余曰非也。经云。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夫卫犹风也。营犹水也。营血行于经隧之中。固赖气以行之。亦水由地中行也。夫江淮河汉之水。固赖风以行。而风岂专随江淮河汉而行哉。且卫气之不随营气而行。马元台已详言之矣。但于卫气行篇。漏水下四刻八刻。以及二十四刻。入于阴分之句。误释以为入足少阴。俱引邪客篇云。常以足少阴之分间。
行于五脏六腑。不知经文所谓足少阴分者。特于其地分一过之耳。非实行足少阴经也。若谓实行足少阴经。则昼已随六腑而行于阳。夜又随五脏而行于阴。是一昼夜间。他藏俱一行。而肾得再行矣。要之昼之所入。时于其阴分过之。夜之所入。实于其阴经行之。而邪客篇谓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者。正以卫出下焦。下焦乃肾之地分耳。然卫气行篇所云。水下四刻。水下八刻。水下十二刻。水下十六刻。水下二十刻。水下二十四刻。皆曰人气在阴分。不必专指肾经言也。惟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始可直指肾经言耳。然是说也。内经诸篇已详言之。而后之学人。终不能了了于心目者。其故有三焉。一则秦越人着难经。谓营气之行。常与卫相随。大违经旨而立图说。二则卫气行篇中。漏水下百刻。
加于人气之五十周。又人气之五十周。加于日行之四十八舍。又日行之四十八舍。加于二十八宿。又二十八宿加于十二辰。以多加少。度数龃龉。非司天台难以悉其奇分。三则又以卫气之行不等。夜行于阴也。固在乎阴。而昼行于阳也。
则又过乎阴。有此数端。是以营卫之说。千百年来。终然隐晦。余因三思。惟欲畅明其旨。乃立三说。其一曰营气行图。
专以营气之行。从中焦起自寅时。注于手太阴肺。次第行于脏腑。循环无已。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其次曰冲气行图。
如环相似。自水下一刻。至五十刻。行阳二十五周。自五十一刻至百刻。行阴二十五周。既不妨于夜行。又不妨于昼过。
其三则曰卫气配周天图。以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以人气之五十周。配日行之舍。与十二辰二十八宿度数。如是者三庶乎千载以下。览其图。思其义。传后之学人。不致有望洋之叹耳。但营卫之行。复有说焉。先贤皆以自寅时起于手太阴肺。遂以卯时注于手阳明大肠。以十二辰次第配十二脏腑。如是周而复始。若然。是一昼夜间止得一周于身。又安所谓五十周于身也。况各脏腑经络有长短不同。只如手太阴肺经。自中府穴起。至少商穴。相去不远。足太阳膀胱经。自目内起以至至阴穴。相去甚遥。若刻定一时行一经。则脉之行也。岂因某经之长短。而故缓急之欤。愚曰。皆不然也。
所谓营卫者。乃无形之阴阳。非有形之。血气也若云有形之血气。只如有人刖一手。或刖一足。血气行至所刖之处。不能过乎他经。必断绝而死。然亦未尝见其死者。则知非有形之血气明矣。不观内经有卫气行篇。复有营气篇。二者皆用气字。故知其为无形之阴阳也。夫既为无形之阴阳。则不必复拘脉行之尺寸。与经络之短长。而又何妨以一时配一脏腑也。但以一时主一脏腑则可。以一时行一经络则不可。
按营出中焦。自寅时起于手太阴肺。次第注于十二经隧之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于身。漏水下百刻。
后图以圈内为里为脏。圈外为表为腑。于一周之中。三回入里。三回达表。所谓一日一夜。五十营是也。至于卫气亦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但不随营气而行。别有行法。亦具其图于后。
\r营行表里图\p01-e33a1.bmp\r\r卫气行合漏水刻数图\p01-e33a2.bmp\r\r营卫周天度数图\p01-e33a3.bmp\r男女长幼。大小各有殊形。
男女长幼。不必言。大小者。言人之肥瘦也。十九难云。脉有顺逆。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谓也。然。男子生于寅。
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脉。女得男脉也。其为病何如。然。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脉经曰。凡诊脉。当视其人长短大小。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至如小人妇人细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急。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
小儿四五岁者。脉自驶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沉。瘦人脉浮。千金翼之言如此。然亦不可执一而论也。予尝读难经。至男得女脉为不及。女得男脉为太过之句。窃有疑焉。何也。夫所谓男得女脉为不及者。谓男子尺脉反盛。此为水不胜火。其为不及也宜矣。至于女得男脉为太过。谓女子尺脉反弱也。尺脉弱而言太过。于理有未合。不知先贤所谓男得女脉为不及者。乃真阴不足也女得男脉为太过者。乃阳邪有余也。若以尺弱之故。但用补阴之剂。则失之矣。余尝治一妇人。关前数大。关后微弱。内热心烦。头齿肩膊尝疼。诸医皆用补阴之剂。如四物沙参鳖甲青蒿银柴之类。百剂罔效。后余因思女得男脉为太过之句。为撰一方。用薄荷防风山栀。以抑其阳。生地丹皮当归芍药甘草。以扶其阴。数剂辄效。始信古人之言不诬也。若男子尺寸俱盛。女子尺寸俱弱。又不可一例论也。愚按千金翼之言。未可尽信。如云人细而脉大。人苦而脉虚。性缓而脉急。人羸而脉大。以之为逆。则似之矣。至于人大而脉细。人乐而脉实。性急而脉缓。人壮而脉细。皆以为逆。则亦未必然矣。余尝诊一贵人。形貌魁伟。其脉如绝。有小恙。其脉反大。岂可以形大脉细。而即为逆欤。至于快乐之人。颐养得宜。脉实有力。不必尽皆为虚也。又如性急之人。其脉和缓。当是寿征。人壮脉细。因所禀既清。肌肉丰浓。自脉道微小。千金翼拘于对待之法。以文害义。是以未可尽信也。
复有节气不同。须知春夏秋冬。
详见下文。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脉弦长以相从。
谓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也。值此木旺之时。其脉当弦。十五难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
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又曰。如有变奈何。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
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气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张弓弦曰死。故又曰。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曰死。春以胃气为本。
当其巳午。心火而洪。
谓四月建巳。五月建午也。值此火旺之时。其脉当洪。即经所云钩者是也。十五难曰。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又曰。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然。气来实强。
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故又曰。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
脾属四季。迟缓为宗。
谓三月建辰。六月建未。九月建戌。十二月建丑。如是辰戌丑未之月。谓之季月。土旺四季。寄旺于春夏秋冬之初。
土旺用事。各旺十八日。共成七十二日。其脉当缓。以土之性迟缓故也。十五难曰。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之见也。
申酉是金为肺。微浮短涩宜迟。
谓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也。值此之时。太阴用事。其脉当微浮短涩。即经所云毛者是也。十五难曰。秋脉毛者。肺。
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又曰秋脉毛。
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死。故又曰。秋脉微毛曰平。毛多骨气少曰病。但毛无骨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
按刘守真曰。涩物湿则滑泽。干则涩滞。燥湿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涩滞皆属燥金之化。故秋脉涩。涩涩也。
月临亥子。是乃肾家之旺。得其沉细。各为平脉之容。谓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也。值此水旺之时。其脉宜沉而细。
即经所谓石者是也。十五难曰。冬脉实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极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曰石。又曰冬脉石。反者为病。何谓反。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锐濡滑。如雀之啄曰平。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故又曰。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
既平脉之不衰。反见鬼兮命危。
此言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不失其常。是为平脉。是元气之不衰也。忽见鬼克之邪脉来侵。其命当危而败矣。何谓鬼克之邪也。克我者是也。如春日浮短涩脉。夏见沉细脉。四季见弦长脉。秋见洪大脉。冬见迟缓脉。皆鬼克之邪也。
假令四季之中。虽见贼邪之脉来侵。然春犹带弦。夏犹带洪秋犹带毛。多犹带石。尚有可生之理。倘本季之脉。全然不见。但见鬼克之脉。则其命也危矣。
子扶母兮瘥速。
我所生者为子。子扶母者。如春得洪大脉。夏得迟缓脉。季夏得浮涩脉。秋得沉细脉。冬得弦长脉。又如心脉见缓大。肝脉见洪散。脾脉见浮涩。肺脉见沉滑。肾脉见弦长。亦是子来扶母。乃从前来者谓之实邪。其病易已。故曰瘥速。
母抑子兮退迟。
生我者为母。所谓母抑子者。如春得沉细脉。夏得弦长脉。季夏得洪大脉。秋得迟缓脉。冬得浮涩脉。又如心脉见弦。肝脉见沉。脾脉见洪。肺脉见缓。肾脉见浮涩。又如肾病传肝。肝病传心。心病传脾。脾病传肺。肺病传肾之类。
是皆母来抑子。乃从后来者。谓之虚邪。病虽不死。必稽延而难愈也。
此事难知云。脉地也。色天也。地生天则顺。天生地则逆。假令得弦脉而面赤色。地生天也。地生天则顺也。子扶母兮瘥速也。假令得弦脉。而面黑色。天生地也。天生地则逆也。母抑子兮退迟也。
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
我克者为妻。如春见缓脉。夏见浮涩。长夏得沉细。秋见弦长。又如肝脉见迟缓。心脉见浮涩。脾脉见沉滑。肺脉见弦长。肾脉见洪大。是皆谓之微邪。不足畏。然又有反以微邪为可畏者。则生死仍须各推可也。详见下文。
假令春得肺脉为鬼邪。得心脉乃是肝儿。肾为其母。脾则为妻。
此作赋者。恐人不知鬼邪。实邪。虚邪。微邪。故举春以为例。然已详见上文。不必复赘。
脉经云。脉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春得脾而莫疗。冬见心而不治。夏得肺以难瘥。秋得肝亦何疑。
此复发明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之理。凡我克者为妻。乃微邪也。假令春脉弦而缓。冬脉沉而洪。夏脉洪而涩。秋脉涩而弦。虽见妻脉来乘。是为微邪不足畏。如春脉但见迟缓。而不见其带弦。是为土旺生金。反来克木。冬脉但见其洪大。而不见其带沉。是为火旺生土。而反来克水。夏脉但见其涩。而不见其带洪是为金旺生水。而反来克火。
秋脉但见其弦长。而不见其带涩。是为木旺生火。而反来克金。如此之脉。不得谓之小逆反以微邪为可畏也。譬如人家。
其夫良善。其妻不能。难能相夫以成家。而夫纲犹整。是为美。不足畏也。倘若其夫懦弱。其妻强悍。事无大小。操窃其权。虽有夫君。视同奴隶。流渐日久。弑逆之祸。其不免矣。岂非反以微邪为可畏欤。故曰。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复有一说。谓春夏秋冬四季之时。倘得妻脉。其生死判断有不同者。试观四句赋中。惟夏得肺以难瘥一句。
为一定之辞。其余三句。俱属两可。况别有诀云。春中诊得四季脉不治。多应病自除。则知春夏秋冬。四季之中。倘得妻脉。其生死仍须各推。不可一例而论也。假令春得脾脉。春属木。脾属土。木非土不生。况木得湿土之滋。反能长养。
故云莫疗。而病自愈也。又令冬见心脉。冬为寒冰。心为君火。如严寒之时。得太阳一照。使流水不冰。纵有微邪。亦无大害。故不必治也。惟夏得肺脉。夏为赤帝司辰。万物赖以长化。倘见肺脉。肺为阴金。其气肃杀。故杀菽陨霜。春秋所警。是以夏得肺以难瘥也。至于秋得肝脉。肝为青阳。主东方之生气。秋得肝脉。是当摇落之时。而得生长之气。
如阳明司天之岁五之气。厥阴风木客气加临。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之谓也。又何疑其为害也哉。
此乃论四时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克之义。
此总结上文之脉。反四时者。由五行有相克之义存焉耳。
举一隅而为例。则三隅而可知。
如前偶举一春以为例。则夏秋冬季可以类推矣。
按平弦而若紧。
此节言脉有相似者。当详明分别之。不可混淆也。平字非弦脉之平。当与下文欲识之识字相对。南方诊脉谓之看脉。
北方诊脉谓之平脉。如脉经平脉早晏。平脉虚实之类。故曰按平弦而若紧。弦者。不散也。端直而长。状若筝弦。曰弦紧者。不缓也。脉来劲急。按之长。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弦属少阳。为疟为饮。为寒热。为气血。收敛紧属太阳。为寒为痛。在人迎为伤寒。在气口为伤食。不可以其同一长而直。而不分其孰为弦。孰为紧也。
欲识涩而似微。
涩不滑也。参伍不调。如雨沾沙。又如轻刀刮竹曰涩。涩为气多血少。为伤精。为痰阻气机。为中雾露。微者不显也。脉来极细而软。若有若无曰微。为气血俱虚。为败血不止。面色无光。然涩者。言脉道之謇涩。而不流利也。微者。
言脉道之微细。而不充满也。二者皆难定息数。诊之者须辨其孰为涩孰为微。
浮芤其状相反。
浮者。不沉也。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曰浮。有力为风。无力为虚。芤则初无定体。芤草名。其叶似葱。以脉轻手。
则浮而大。重则中空。故借以命名也。即先贤论芤脉。亦有不同。如本诀中指法。则曰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或又谓四畔有。中间无而脉经则又曰芤脉。其象两边似有。中间全无仲景伤寒论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
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男子忘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古人谓芤脉之不同如此。或云两头有。中间无或曰四畔有。中间无或曰两边有。中间无余尝按此三法。诊人之脉。皆断之为失血。并无差忒。因思芤脉轻手则浮。重则中空。
虽有上下左右四畔之不同。要之皆因血去故也。但据仲景之言观之。脉弦则为减。大则为芤。是轻手取之。则觉其弦大。
及乎重手则减而为芤。与剖竹相似。非两边有。中间无乎。至本诀中指法主病则曰。两头即有。中间全无。主淋沥气入小肠。与仲景之主病不合。大抵从仲景之指法。其病为虚为寒。从脉诀之指法。其病为阳为热。不得张凿而李枘也。不独芤脉为然。凡读古人书。不可胶柱鼓瑟。况脉之理。至精至微。脉不自立其名。因古人之指法而立名。假令其古人之指法如此。故其主病如此。某古人之指法如彼。故其主病如彼。戴起宗之流。造脉诀刊误。每用一古人之指法。如定脉之名。复用一古人之主病。强牵以合之至使后人病脉不相对。误人岂浅鲜哉。不知古人各有得心应手之妙。非若后世之人。泥于字句者比也。
沉伏殊途同归。
沉不浮也。轻手不见。重手乃得。曰沉为入里。脉之首伏不见也。脉经云。伏者。极重手按之。着骨乃得。为三阴之尽。
洪与实而形同仿佛。
洪者。脉来满指而大也。实者。浮中沉。皆有力也。二脉皆满指。然洪有浮沉之别。而实谓浮沉皆有力也。
濡与弱而性带依稀。
濡与弱。其状相似。但有浮沉之别。与阴阳之分耳。诸家皆以极浮细而软曰濡。极沉细而软曰弱。惟本诀指法主病中。则曰指下寻之。似有再再还来。按之根据前却去曰濡。指下寻如烂绵相似。轻手乃得。重手稍无。怏怏不前曰弱。据诀所云。
似乎以极沉而无力为濡。极浮而无力为弱。矣。两说龃龉。何去何从也。不知濡为阴水当沉。弱为阴金当浮。濡为阳不足不当于浮中见。弱为阴不足不当于沉中见。据理而论。当以诀之指法为是。而以他说为非矣。况濡弱二脉。但可以极沉而软。极浮而软言之不必更加细字。先辨此情。后明其理。更复通于药性。然后可以为医。
今人但知脉理之难。而不知药性之难也。但知药之功。而不知药之性耳。能尽其药之性然后可以为医也。夫所谓性者。非山楂消食。贝母清痰。枳壳宽胸。陈皮下气之谓也。乃寒热温凉。升降浮沉。阴阳清浊之谓也语云。用药如用兵。
兵家之道。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知彼者。知贼之虚实也。知己者。知我兵之水陆奇正也。如为医者。但知脉理。而不知药性。是犹用兵者。但知贼之虚实。而不知我兵之宜水宜陆。宜奇宜正纵有百万之师。其不为贼所陷者鲜矣。
既已明其三部。须知疾之所有。
此承上起下之词。言既明寸关尺之三部。须知三部之中。所现之脉不同。而所生之病亦各异也。
寸脉急而头痛。
寸。阳部也头。诸阳之会也。今诊得寸脉而急。急则近于紧。诸紧为寒。当是风寒客于其脑。而作痛也。
平人气象论云。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弦为心下之咎。
心之下。胃之上也。弦则为饮。脉经曰。寸脉弦。心下。谓心下有痰饮也故寸弦而曰心下咎也。
紧是肚痛之征。肚痛者。胃脘痛也。经云。紧在寸口。或膈上有寒。或膈下有水。寒在上焦。
风满而噎。或风寒外入。病苦头痛。(当是左寸紧。)或宿食内停。腹中不化。(当是右寸紧。)缓即皮顽之候。
寸。阳位也。缓则为湿。风从阳。湿从阴。风从上。湿从下。今缓脉见于阳位。
即经云寸缓。主皮不仁。风寒在肌肉也。宜防风汤。
微微冷入胸中。
寸。阳部也。胸中。阳位也。微者。阳气虚也。阳虚则寒。故寸微而知胸中有冷气也。
数数热居胃口。
数为热。经云。寸数即吐。以有热在胃脘熏胸中。宜药吐之。及针胃脘。服除热汤。则知热在胃口矣。
滑主壅多。
经云。寸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前胡汤。
涩而气少。
凡涩为气多血少。而此独云涩而气少者。何也。盖以胸为气海。若关脉涩。则当谓之血少。何也。以其营出中焦也。
至于寸口所以候胸中者。胸为气海。安得不谓之气少也哉。
胸连胁满。只为洪而莫非。引背疼。缘是沉而不谬。
洪为阳。沉为阴。洪为火。沉为寒。胸为阴。背为阳。寸部而见洪脉。为肠火之邪。干于心胸。而作满闷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者是也。寸部而见沉脉。为阴寒之气干于肺。而作引痛。经云。诸气郁。皆属于肺者是也。更过关中。浮缓不餐。
关中所以候中焦者。中焦属脾土。土之性宜镇静。今脉见浮缓。缓虽土之本脉。而浮则为风为虚。如大风扬沙。失其镇静之德。而成虚浮之象。其不食也宜矣。
紧牢气满。喘急难痊。
紧则为寒。牢则为病根深固。今二脉见于关中。是脾胃为冷物所伤。脾病则留满痞塞。故气满喘急。而成不拔之证矣。
弱以数兮胃热。弦以滑兮胃寒。
数则为热。见于关中。则为热壅胃口。热壅胃口。则不食。不食则脉因之而弱矣。弦则为饮。滑主壅滞。今弦滑兼见于关中。是为胃中停积寒饮矣。
微即心下胀满。
诸胀满皆属于土。微为阴土。乃不及之土也。微脉见于关中。是为脾虚不足。而作胀满矣。当于微脉条中参看可也。
沉兮膈上吞酸。涩即宜为虚视。沉乃须作实看。
上文云。沉兮膈上吞酸。下文云。沉乃须作实看。岂非一脉而两证欤。不知上文之沉兮膈上吞酸者。乃胃中有宿滞未消。而作吞酸之证。诚恐后人以关脉见沉。误认脾虚。而用补剂。则难免实实之祸矣。故反复叮咛之曰。涩则宜为虚视。盖以营出中焦。关脉涩则为营血不足。谓之虚也宜矣。至于沉。则不得视之为虚。而当视之为实。宜用消导之剂。
去其积滞。则阳气自升。而脉自不沉矣。
下重缘濡。女萎散疗之在急。
濡主虚乏。为气血不足之候。关主脾胃。今见濡脉。则元气衰而中气下陷。故腰以下坠重。难以行矣。女萎散无传。
姑俟后考(人身如鸡子相似。脾气如黄。元气如清。凡清明前煮鸡子。则黄在中。以其清足故也。清明后煮鸡子。则黄偏而下。以其清不足故也。人身之中气亦然。若中气足则不偏虚。不足则下陷而偏矣。)水攻因伏。牵牛汤泻则令安。
营出中焦。中焦治则脉道行。而往来流动矣。今关脉伏。则土为水掩。而脉道不行。如五常正大论所云。藏政以布。长令不扬也。治之者。当以牵牛汤。尽泻其水。则脾土自现。而脉道自通矣。禹贡曰。云土梦作。此之谓也。
尔乃尺中脉滑。定知女经不调。男子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难消。
滑主壅多。女子经脉不通。男子小便不利。皆壅滞之患也。按经云。尺滑气血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溺血。
伏脉谷兮不化。
尺脉伏而云谷不化者。何也盖以饮食入胃。不能运化停留于中。壅遏营卫。卫出下焦。不得通达。故厥阴之木气不升。而尺脉为之伏矣。治之者当吐其邪。而升其气。使厥阴之气上升。而尺脉可复出矣。其说当于八里脉尺伏条下参看。
微即肚痛无。
微为阳虚。阴盛之脉。尺中见微。是为阴分而见阴脉也。诸阴为寒。故经云。尺微厥冷。小腹中拘急有寒气。
弱缘胃热上壅。
尺脉弱而云胃热上壅者。何也。盖以上实则下虚。热气并壅于胃口。故尺脉见弱也。
迟是寒于下焦。
诸迟为寒。尺所以候下焦者。尺脉见迟。是以知下焦。之有寒也。
胃冷呕逆涩候。
人身如釜甑相似。胃犹甑也。脾犹釜也。下焦命门。犹釜底之薪也。命门之火旺。则能熏蒸脾土。而胃中之饮食易消。况肾者胃之关。今尺脉见涩。是为精血不足。真火衰微。不能熏蒸脾土。腐熟水谷。故胃冷而为呕逆之候矣。即王太仆所谓食入久而反出者。胃无火也。
腹胀阴疝弦牢。
经云。尺脉弦小。腹痛及脚中拘急。宜服建中汤。针气海泻之。又云。尺脉牢。腹满阴中急。宜葶苈子茱萸丸。针丹田关元中极。按气海丹田关元中极数穴。皆任脉之穴也。任脉主男子内结七疝。女子瘕聚带下。然疝有多端。何独归于任也。不知任脉是疝病之本源。各经是疝病之支流。
今尺部而见弦牢之脉。为弦而有力。动而不移。是足厥阴之气郁而不舒。致成腹胀阴疝之证矣。罗谦甫云。阴证足厥阴之脉。环阴气抵少腹。
或痛因肾虚。寒水涸竭。泻邪补肝。蒺藜汤主之。
紧则痛居其腹。
诸紧为寒。今见在尺脉。则知其寒在下焦。即经云尺脉紧。脐下痛者是也。沉乃疾在其腰。
腰者。肾之府。两尺脉沉。沉为阴水。为火不能相济。故疾在。其腰也。详见八里脉沉脉尺部条下。
濡数浮芤。皆主小便赤涩。细详如此之候。何处能逃。
濡而数。乃阴中之火也。阴中有火。故主小便赤涩。当用凉补之药。以滋其阴浮。而芤乃阳中之火也。阳中有火。亦主小便赤涩。当用寒凉之剂。
以泻其火。然濡数浮芤。当知濡数为一脉。浮芤为一脉。不必分为四也。
若问女子何因。尺中不绝。胎脉方真。
女子以尺为主。不绝者。往来流利也。即内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谓尺中之脉。搏于指下。大有别于关前也。
太阴洪而女孕。太阳大而男娠。
谓右手寸关。沉而洪。左手寸尺。洪而大也。女。阴也。其道尚右。而太阴俱在右寸关是也。太阴为脏。当于沉中候。今诊得右手肺脾之脉沉而洪。
故知其为女孕也。男。阳也。其道尚左。然两太阳俱在左。太阳为腑。当于浮中候。今诊得左手小肠膀胱之脉洪而大。故知其为男娠也。
或遇俱洪而当双产。此法推之其验若神。月数断之。各根据其部。假令中冲若动。此乃将及九旬。
凡女人有孕。除心与小肠不养胎。心为君主小肠为之使也。其余脏腑。
各以其月输血养胎。一月肝。二月胆。三月手心主。四月三焦。五月脾。六月胃。七月肺。八月大肠。九月肾。十月膀胱。十月满足。故产而生矣。夫十日为旬。九旬者三月也。中冲者。手心主之井穴。故三月而中冲脉动也。
(中冲。手中指尖内侧。)患者欲知要死。须详脉之动止。
凡平人之脉。一呼二至。一吸二至。闰以太息。共成五至。循环无已。至五十动而不止。是为大衍之数。全五脏皆受气也。如动而中有一止。则知其一藏无气。当于各藏予之死期。
弹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而无聚。
弹字。当作平声读。不当作去声读。弹石者。如指弹于石上。劈劈而坚硬也。若误读作去声。则为弹丸之弹。失其劈劈之旨矣。解索者。谓如索之朽坏。解散无复次序也。若谓解结之解。则误矣。内经云。来如弹石。去如解索者。死。又曰。死肾脉来。发如夺索。劈劈如弹石曰肾死。(按弹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
动数而随散乱。无复次序也。)雀啄顿来而又住。屋漏将绝而复起。
凡雀之啄食。必连连啄之。时一回顾。恐人之将捕也。怪脉之来。连连数急。时复一止。如雀啄食之状。又曰雀啄者。脉来甚数而疾。绝止复顿来也。屋漏者。其来既绝。而止。时时复起。不相连属也。经云。死脾脉锐坚。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虾游苒苒。而进退难寻。
诀云。虾游状若虾蟆游。魂去行尸定主忧。虾游者。苒苒而起。及细寻之。
不知脉之所在。久而复起。迟迟辄没。言来迟去速也。
按经云。脉困病患。脉如虾之游。如鱼之翔者死。注云。虾游者。苒苒而起。
寻复退没。不知所在。久乃复起。起辄迟。而没去速者。是也。鱼翔者。似鱼不行。而但掉尾动头。身摇而久住者是也。
鱼跃澄澄。而迟疑掉尾。
鱼跃者。鱼翔脉也。迟疑掉尾者。头不动而尾摇。撇然一厥也。又诀云。尾掉摇摇头不动。鱼翔肾绝亦如期。虾游者。以上下之往来言。时复一隐也。鱼翔者。以内外之往来言。时复一厥也。
嗟乎。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纵有丸丹。天命而已。
复有困重沉沉。声音劣劣。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往来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忧殒灭。经文具载。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当更治。
沉沉。神昏也。劣劣。气少也。寸关之脉虽无。尺中之脉不绝。而且往来息均。及诊踝中足少阴太溪之动脉。(在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动脉。)则又流利不歇。譬诸枝叶虽凋。根本尚在。犹有发生之根。又何患乎殒灭也哉。难经第八难云。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平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本。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然脉赋所言者。枝叶虽尽。而根本尚存。犹有可生之理。难经所云。根本先拨。而茎叶虽存。必无可生之道。合而观之。相得而益彰矣。
按脉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足。树之有根。虽枝叶枯槁。不致殒萎。若根本坏则殆矣。
[卷一] 诊脉入式歌
左心小肠肝胆肾。
左者。左手也。此言左手寸关尺之三部也。左寸心与小肠。动脉所出。左关肝与胆。动脉所出。左尺肾与膀胱。动脉所出。歌内不言膀胱者。盖由字多包括不尽也。
右肺大肠脾胃命。
右者。右手也。此言右手寸关尺之三部也。右寸肺与大肠。动脉所出。右关脾与胃。动脉所出。右尺命门三焦。动脉所出。歌内不言三焦者。亦因包括不尽也。三十六难曰。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含。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此扁鹊之言也。戴起宗既知扁鹊之论。
何必反改肾字为命字也。当与后右手命门歌内参看。
按脉经第七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现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诀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入病愈。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
(鸠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
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为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
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帝门。在季胁下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
此言男子之脉。两尺常弱。女人反此背看者。谓惟两尺。当常盛也。至于心肝脾肺肾。亦如男子之分。列部位。初无异也。
按经云。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男子负阴而抱阳。女子负阳而抱阴。南方阳也。北方阴也。男子面南而生。则两寸在南而得其阳。故寸脉洪大。而尺脉微弱也。女子面北而生。则两寸在北。而得其阴。故寸脉微弱。尺脉洪大也。男得女脉为不足。女得男脉为太过。
脉诀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正谓此也。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居尺脉亦如之。用意调和审安静。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里认。命门还与肾脉同。用心仔细须寻趁。
其说已见上文。
若诊他脉覆手取。
凡诊他人之脉。医人必自覆其手。以食指候病患之寸。中指候病患之关。无名指候病患之尺。此其常也。故曰。覆手取。戴起宗误以为病患之手。而改为诊脉皆须仰手看。不通甚焉。
按薛立斋云脉诀之言。谓诊他。则覆手。自诊则仰手。取手便而已。刊误盖误认歌意。以医之覆手诊人。为覆病患之手也。自此以后。有似此者则去之而不辨。
要自看时仰手认。!若诊自己之脉。亦必以食指候寸。中指候关。无名指候尺。若亦覆手以诊。则指法颠倒矣。凡欲诊自己左手之脉。必以右手从左手背后。仰操向上曲指取之。若诊右手之脉。以左手从右手背后仰操向上曲指取之。则指法亦如诊他人之脉矣。
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里印。
其说已见脉赋。
大肠共肺为传送。
张世贤云。大肠者。肺之府。乃传道之官。传送不洁之物。而变化出焉。其传道也。必待气往下行。肺主气。故共为传送也。经曰。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按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心与小肠为受盛。
张世贤云。心者。火之属也。火主时令。则万物皆盛小肠者。心之府。乃受盛之官。承奉胃司而受盛糟粕。心属火。火能化物。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心与小肠为受盛经曰。少阴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太阳。
按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脾胃相通五谷消。
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盖胃主纳谷。脾主化谷。洁古曰。脾胃之气常通和。故曰脾胃相通五谷消也。
膀胱肾合为津庆。
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五脏虽各有其液。而所主者为肾。故曰膀胱肾合为津庆也。戴起宗谓非肾与膀胱所专主。则谬矣。
三焦无状空为名。寄在胸中膈相应。
所谓无状空有名者。此即内经所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者是也。又难经云。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此焦字当读作平声。
无有月旁。故曰无状。空有名也。至于下文肾脏歌内所云。两耳通为窍。
三附在斯之三。准经脉篇为手厥阴之府。配十二经络。乃有形有名。有经络者。其字读作去声。并有月旁。不可以无状有名之三焦。混作有状有名有经络之三也。
肝胆同为津液府。能通眼目为清净。
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胆为清净之府。肝开窍于目。故能通眼目为清浮也。
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
医者。五脏安和。则出入息匀。然后能诊他人之脉。不至差忒也。
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
言医者。以中指对病患之掌后高骨。转而向前。则为关脉矣。
以此推排名尺泽。三部还须仔细看。
上文既以中指定其关脉。则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不言而喻矣。
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直下取。
中部而名之曰关者。正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而为阴阳之关隘。此又非所论于寸关尺之三部而言之也。
按脉经云。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
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如征必恶寒。
而烦扰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腑。得阴属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根据此阴阳以察病也。
阳弦头痛定无疑。阴弦腹痛何方走。
弦为少阳。主半表半里。然从阳化则热。从阴化则寒。今弦脉见于阳部。
为少阳有火。而作头痛。此从阳化则热也。阴部见弦。则为少腹有寒痛。
此从阴化则寒也。弦为气血收敛之脉。而见于关前。则为风寒外来。见于关后。则为阴寒内生。
阳数即吐兼头痛。阴微即泻脐中吼。
要知吐兼头痛。足少阳阳明。皆有此证。倘诊得关前之脉。数而带弦。则为足少阳胆经之火。上攻于头。故吐而头痛也。若诊得关前之脉。数而带洪。则为足阳明胃经之火。上攻于头。故亦吐而头痛也。阴脉见微。则下焦之真火衰。衰则脾失其温养之源。故脾虚而作泻矣。然脐者。脾之关也。吼有声也。
阳实应知面赤风。
关前。阳部也。面。诸阳之会也。实脉。阳火也。今阳部而见实脉。则热极生风。故面赤而为风热也。或曰。数为热。实亦为热。同一热。何以证脉之不同也。答曰。数脉者。火之从下而冲上也。或有虚实之分。实脉者。火之从内而达外也。但实而无虚。
阴微盗汗劳兼有。
汗者。血所化也。凡人寤则阳用事。寐则阴用事。盗汗者。人当寐时。则阳不用事。阳不用事。而营气外泄。盗其不知而出也。上文既云阴微即泻。
而此复云阴微盗汗。何一脉而两病也。盖以其人兼有劳证。复得阴部脉微。则为阴虚盗汗之证矣。
阳实大滑应舌强。
大则为火。实则为火有余。滑则为痰。火有余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煽。
则痰随火上关前阳部也。心居膈上。亦阳位。舌为心之外应。阳部而见实大且滑之脉。则风火生痰。窒塞心窍。故舌因之而强也。
阴数脾热并口臭。
脾主中州。与胃为表里。虽赖下焦之相火熏蒸。得以腐熟水谷。行其津液。然亦不可过旺。关后为阴。阴数则相火反乘脾土。脾热则传于胃。胃为阳明。阳明开窍于口。故浊气上升。而口为之具矣。
阳微浮弱定心寒。
关前为阳。微浮弱为阳气衰。心主火。居于膈上。今阳部而见微浮弱脉。
则为阳气衰微。心火不足。故曰定心寒也。
阴滑食注脾家咎。
食注者。完谷不化也。滑主壅多阴。脉见滑。是脾胃失其运化之机。不能腐熟水谷。故作食注而下矣。
关前关后辨阴阳。察病根源应不朽。
夫九老。阳之数也。十老。阴之数也。欲辨关前关后阴阳之数。准难经所云。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
考平人气象论中岐伯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大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王冰释云。经脉一周于身。凡长十六丈二尺。呼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则五动也。计二百七十定息。气可环周。然尽五十营。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则气都行八百一十丈。如是则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也。
三迟二败冷危困。
凡人身之经脉。周身共计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共行六寸若至二百七十息。得一千三百五十动。脉行一十六丈二尺。始一周于身。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于身。共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而足大衍之数也。今脉见迟息。则犹是其脉之行也。减平人之二。是二百七十息中。脉行止得九丈七尺二寸。较平人一十六丈二尺之数。尚余六丈四尺八寸。不能一周于身。而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则一万三千五百息。而脉仅行四百八十丈。是不能满足五十营之数矣。故曰迟也。二败者。校之迟脉。则又损一至。又损一至。则是二百七十息中。脉止行得六丈四尺八寸。准之平人脉。尚余九丈七尺二寸。不能一周于身。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止得六百零五丈矣。仅平人之一半。故为败也。三迟为冷。损二至则迟而又迟矣。故曰冷。危困也。
六数七极热生多。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瘥。
六数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一至也。平人脉呼吸定息。共六寸。二百七十息。共一千三百五十动。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为一周于身。今诊得脉数。是于平人脉一息五动之中。加一至也。既加一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二百七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三丈二尺四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一百六十二丈矣。故曰。数也。七极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二至也。既加二至。则二百七十息中。
加五百四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六丈四尺八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三百二十四丈矣。故曰极也。
数则为数。六至七至。岂非热生多乎。八脱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三至也。既加三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八百一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九丈七尺二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四百八十六丈矣。故曰脱也。九死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四至也。既加四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一千零八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十二丈九尺六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
又过行六百四十八丈矣。故曰死也。十归墓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倍加之也。息则犹是。而动数倍加。动数既倍加。则丈尺亦倍加。岂非二百七十息中。已两周于身。而于一昼夜间。已一百周于身矣。故曰归墓也。
十一者。较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一动也。既加一倍有余。是于二百七十息中。即行三十五丈六尺四寸。于周身外。又多行三丈二尺四寸。若以一万三千五百息计之。则一昼夜一百营于身。又加一百六十二丈矣。十二者。设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二动也。既加一倍。又多二动。是于二百七十息中。已行三十八丈八尺八寸。是一昼夜得一百营于身。而又过行三百二十四丈矣。此至之极也。此脉至之极。故曰绝魂也。譬诸一骑。日行百里以为常。若加一二十里。或可强而行之。若加之八九十里。乃至一倍之外。则必倒毙而死矣。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此足上文从迟而益减为损之极也。若曰三迟二败。上文已详言矣。若损之又损。至两息一至。则平人两息。而病患脉始一至也。是一昼夜间。
脉止行得六千七百五十动。以五十营计之。止一周身而尚不足。则死也宜矣。譬之一骑。日行百里以为常。今筋力渐衰。日行六七十里。或可望其复壮。及日行一二十里。而尚不能。其惫也甚矣。安得望其复生哉。
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
此总结上文迟数损至之脉。谓迟则为冷。数则为热。其人之呼吸。脉之尺寸。经之度数。具载于秦越人之难经中也。
热即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叮咛记。
肝主风热。则火盛金衰。不能制木。则木自旺而生风。肺主气冷。则水盛火衰。不暇制金。则金自旺而生气也。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根据经分节气。
春弦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颠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夏洪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
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
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秋毛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秋毛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
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
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冬石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冬石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来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
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阿阿缓弱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按玉机真藏论。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帝曰。恶者如何得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啄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应变通元记。
张世贤曰。在意。专心不他杂也。他事不杂于胸中。精察脉理之微细。则灵机自然晓悟。元微之理贯通而不忘也。灵机。脉理也。脉理活动而不执滞。故曰灵机。
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还应是本宗。
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脉。皆轻手取之而即得者。浮以候表。故曰七表。
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八里同。
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脉。轻取之不得。重手方得。沉以候里。故曰八里。
血营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之于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周流不息。五十周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血为荣气为卫。凡人所以得全其性命。气与血也。气为阳。阳为卫。血为阴阴为荣。二气常流。所以无病也。经曰。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亦行三寸。呼吸定息。总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身漏水下百刻。营卫外行阳二十五度。内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
脉诀之来旧矣。今复有议其非者。何也。以其言浅而意深也。惟其言浅。故厌常喜新之徒。乃以诀为不足法。反出言以诋毁之。惟其意深。故冒昧鲜识之徒。随众附和。望洋而退避之。是以王氏之说终不明。而为脉诀之一大厄也。余幼自孩提。即闻先大人尝诵此诀。长而二十有四。惟儒业是亲。先大人见余羸弱而多疾也。因命余改儒而就医。意盖欲其自利而利人也。及执经之日。戒之曰。医诚不易。惟脉尤难。他如崔紫虚。滑伯仁。李濒湖。及诸家之撰。虽各有可观。终为及肩之墙耳。岂若叔和脉诀。中边皆甜。诚医门之乳海也。但以诸家注释。各有短长。有失作者之旨。致使后学永堕疑山。汝当学时。只宜参究本文。勿拘旧释。倘从自己胸中体帖出来。方与古人相晤对也。余因谨遵严命。即自手录脉诀本文一卷。删其注释。熟读而详玩之。即于虚字剩句。亦必细心理会。不敢轻放。于意所已明者。则中心藏之于意所未明者。然后检阅诸家注释。其诠之善者则选之。其不善者则姑置之。而复参究本文。其中有以数日而得其旨者。有以数月而得其旨者。有以数年而后得其旨者。噫。夫脉诀之理。渊微如此。毋怪平冒昧浅识之徒。不得其门而入也。而说者有曰。王氏但有脉经。而无脉诀。诀乃高阳生谬言也。而余曰非也。经固王氏之经。诀亦王氏之诀耳。夫经者。叔和集诸家之说。以成一书。有缵绪祖述之功。诀则出叔和素所征验者。而成一书。有得心应手之妙。要之皆王氏之书也。及乎脉诀出。而天下古今。脍炙人口。言言皆妙。字字入微。虽白叟黄童。咸知有此。几与日月争光矣。如果出于高阳生者。何不自署其书曰高阳氏之书。而甘逊其美于王氏也。夫所谓高阳生之谬言。实无考据。好事者为之耳。
即借有所谓高阳生者。亦不过取叔和之心法。而复歌咏之。以便世之流通云尔。只如素问灵枢。固轩岐之书也。然不尽轩岐之文。何以知之试观尚书诸篇。语多简炼。况轩岐又在唐虞之上。则其文之朴略可知。其所以得如是之纯粹华美者。乃汉儒取其文而润泽之。始可通乎流俗。岂亦将曰内经为汉儒之伪造。而非轩岐之书可乎。或又难曰。子既取法轩岐。则必以内经为准矣。其内经脉要精微论。有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经言如此。夫经之所谓尺者。即今之所为尺部也。经之所谓中附上者。即经之所为关部也。经之所谓上附上者。即今之所为寸部也。惟其寸居上。故以之候心与肺。惟其尺居下。
故以之候肾与腹。今子而遵脉诀之法。是心与小肠同候左寸。肺与大肠同候右寸。夫心肺在上。其于寸部候之宜矣。至于小肠大肠。居于至下。而欲候于至高之上。其与经旨不大相背谬乎。余曰。然。据子所言。脉必本诸内经。其诊法当以脉要精微论为准。是凡在上者。必候于寸。凡在下者。必候于尺矣。独不观脉要精微论中又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牝藏。小肠为之使。由此观之即一篇之中。尚不拘于上下之区字。况平人气象论有曰。寸口脉中手长者。足胫痛。又曰。寸口脉沉而弱者。疝瘕小腹痛。
其灵枢始终篇。以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候手足六阳。以脉口一盛二盛三盛。候手足六阴。然亦未尝拘于上下左右也。若必执一而论。则轩岐之书。岂自相背谬乎哉。然子之为是言者。乃惑于戴起宗之邪说。而吠影吠声之徒。相率而倡和之以为脉诀不足法。实叔和之罪人也。如果不足以为法。则从上诸大名医。每着书立说。多引其诀以为证。故王海藏着此事难知。其首即曰。医之可法者有十。而脉诀居其一焉。夫海藏岂无所见而云然哉。大抵学医而不熟玩王氏脉诀。纵博采诸书。终非正统。故先大人谆谆告戒。命之曰乳海。夫乳者。言其开食必先。海者。言其含蕴无尽也。余故不惜管窥。
逐节疏释。俾古圣先贤之学。昭着详明。而后之君子。勿蔽邪说。仍命其书曰乳海云。
[卷一] 脉赋
欲测疾兮死生。须详脉兮有灵。今之为医者。每断人之死。而亦未尝死。断人之生。而亦未尝生者何也。
特未于其脉细心详究之耳。如果细心详究。则死生之期。尚可断之以年月日时。脉又何尝无灵哉。
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此为寸关所主。
谓候心脉。当于左寸。候肝脉。当于左关。候肺脉。当于右寸。候脾脉。当于右关也。
肾即两尺分并。
五脏俱一。而肾独有二。为牝藏也。居于下焦。故分候两尺。虽有水火之别。然总之皆肾。虽分而实并也。
三部五脏易识。七诊九候难明。
此承上文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之中。而候心肝脾肺肾之五脏。此人所易晓也。至于七诊九候。欲求其明之者。则亦难矣。试以三部五脏。七诊九候言之。古之所谓三部五脏。七诊九候。非今之所谓三部五脏。七诊九候也。按内经三部九候篇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三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为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各有三候。
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
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帝又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岐伯又曰。形肉已脱。
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经言如此。是于九候之中。而复有七诊之法也。今之所谓三部。非古之头手足之三部。乃寸关尺之三部也。今之所谓七诊。非古之所谓独大独小。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之七诊也。乃一定其心。存其神。二忌外意。无思虑。三均呼吸。定其气。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五微重于肌肉之间。取其胃气。六沉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七察病患脉之息。数往来。是为七诊之法也。今之所谓九候。非古之所谓头候天地人。
手候天地人。足候天地人之九候也。乃寸取浮中沉。关取浮中沉。尺取浮中沉之九候也。要之古人诊脉。不专于手之寸关尺部。凡头面手足之动脉。悉皆诊之。然不得尊今而废古。亦不得非古而是今。合古今之法而用之。斯过半矣。
昼夜循环。营卫须有定数。
今之为医者。动言营卫。及问其营卫之所以行。则又茫然。如是而欲识病之表里阴阳。盖亦难矣。夫营者血也。阴也。卫者气也。阳也。此人所共晓者也。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一日一夜。各五十周于身。世人每昧于卫行脉外之旨。
谓卫气随营气而行于外。不知营自行营之道。卫自行卫之道。卫实不随营气而行也。试先以营气之行言之。内经营气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出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至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
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至于卫气之行。
则不然。卫出下焦。亦昼夜五十周于身。但于昼则行阳二十五。于夜则行阴二十五。自日出而阳隆之时。曰加房宿。盖卯时也漏水下一刻。从足手太阳行起。水下二刻。行足手少阳。水下三刻。行足手阳明。水下四刻。行于阴分。水下五刻。复行足手太阳。水下六刻。复行足手少阳。水下七刻。复行足手阳明。水下八刻。则又复入阴分。如此周而复始。
至漏水下五十刻。人气行于阳二十五周。日入而阴隆之时。曰加毕宿。盖酉时也。方行入阴分。初从足少阴行起。次手少阴。次手太阴。次足厥阴。次足太阴。又复行足少阴。又复行手少阴。又复行手太阴。又复行足厥阴。又复行足太阴。
如此周而复始。至漏水下百刻。行阴亦二十五周。并昼行阳二十五周。亦共五十周于身。此卫气之所以行也。至于卫气之合岁月日时。星宿度分。漏水刻数。细观卫气行篇。伯高之语。自可见矣。奈后世之人。注图立说。每以卫气随营气而行者。是昧于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之旨耳。不知经文所云。卫在脉外者。非随营气而行于外也。乃昼行阳二十五周。
夜行阴二十五周之谓也。或难曰。经文中有营气篇。是营中亦有气矣。而子独谓卫不入经隧之中。岂营中独无气欤。余曰非也。经云。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夫卫犹风也。营犹水也。营血行于经隧之中。固赖气以行之。亦水由地中行也。夫江淮河汉之水。固赖风以行。而风岂专随江淮河汉而行哉。且卫气之不随营气而行。马元台已详言之矣。但于卫气行篇。漏水下四刻八刻。以及二十四刻。入于阴分之句。误释以为入足少阴。俱引邪客篇云。常以足少阴之分间。
行于五脏六腑。不知经文所谓足少阴分者。特于其地分一过之耳。非实行足少阴经也。若谓实行足少阴经。则昼已随六腑而行于阳。夜又随五脏而行于阴。是一昼夜间。他藏俱一行。而肾得再行矣。要之昼之所入。时于其阴分过之。夜之所入。实于其阴经行之。而邪客篇谓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者。正以卫出下焦。下焦乃肾之地分耳。然卫气行篇所云。水下四刻。水下八刻。水下十二刻。水下十六刻。水下二十刻。水下二十四刻。皆曰人气在阴分。不必专指肾经言也。惟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始可直指肾经言耳。然是说也。内经诸篇已详言之。而后之学人。终不能了了于心目者。其故有三焉。一则秦越人着难经。谓营气之行。常与卫相随。大违经旨而立图说。二则卫气行篇中。漏水下百刻。
加于人气之五十周。又人气之五十周。加于日行之四十八舍。又日行之四十八舍。加于二十八宿。又二十八宿加于十二辰。以多加少。度数龃龉。非司天台难以悉其奇分。三则又以卫气之行不等。夜行于阴也。固在乎阴。而昼行于阳也。
则又过乎阴。有此数端。是以营卫之说。千百年来。终然隐晦。余因三思。惟欲畅明其旨。乃立三说。其一曰营气行图。
专以营气之行。从中焦起自寅时。注于手太阴肺。次第行于脏腑。循环无已。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其次曰冲气行图。
如环相似。自水下一刻。至五十刻。行阳二十五周。自五十一刻至百刻。行阴二十五周。既不妨于夜行。又不妨于昼过。
其三则曰卫气配周天图。以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以人气之五十周。配日行之舍。与十二辰二十八宿度数。如是者三庶乎千载以下。览其图。思其义。传后之学人。不致有望洋之叹耳。但营卫之行。复有说焉。先贤皆以自寅时起于手太阴肺。遂以卯时注于手阳明大肠。以十二辰次第配十二脏腑。如是周而复始。若然。是一昼夜间止得一周于身。又安所谓五十周于身也。况各脏腑经络有长短不同。只如手太阴肺经。自中府穴起。至少商穴。相去不远。足太阳膀胱经。自目内起以至至阴穴。相去甚遥。若刻定一时行一经。则脉之行也。岂因某经之长短。而故缓急之欤。愚曰。皆不然也。
所谓营卫者。乃无形之阴阳。非有形之。血气也若云有形之血气。只如有人刖一手。或刖一足。血气行至所刖之处。不能过乎他经。必断绝而死。然亦未尝见其死者。则知非有形之血气明矣。不观内经有卫气行篇。复有营气篇。二者皆用气字。故知其为无形之阴阳也。夫既为无形之阴阳。则不必复拘脉行之尺寸。与经络之短长。而又何妨以一时配一脏腑也。但以一时主一脏腑则可。以一时行一经络则不可。
按营出中焦。自寅时起于手太阴肺。次第注于十二经隧之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于身。漏水下百刻。
后图以圈内为里为脏。圈外为表为腑。于一周之中。三回入里。三回达表。所谓一日一夜。五十营是也。至于卫气亦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但不随营气而行。别有行法。亦具其图于后。
\r营行表里图\p01-e33a1.bmp\r\r卫气行合漏水刻数图\p01-e33a2.bmp\r\r营卫周天度数图\p01-e33a3.bmp\r男女长幼。大小各有殊形。
男女长幼。不必言。大小者。言人之肥瘦也。十九难云。脉有顺逆。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谓也。然。男子生于寅。
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脉。女得男脉也。其为病何如。然。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脉经曰。凡诊脉。当视其人长短大小。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至如小人妇人细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急。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
小儿四五岁者。脉自驶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沉。瘦人脉浮。千金翼之言如此。然亦不可执一而论也。予尝读难经。至男得女脉为不及。女得男脉为太过之句。窃有疑焉。何也。夫所谓男得女脉为不及者。谓男子尺脉反盛。此为水不胜火。其为不及也宜矣。至于女得男脉为太过。谓女子尺脉反弱也。尺脉弱而言太过。于理有未合。不知先贤所谓男得女脉为不及者。乃真阴不足也女得男脉为太过者。乃阳邪有余也。若以尺弱之故。但用补阴之剂。则失之矣。余尝治一妇人。关前数大。关后微弱。内热心烦。头齿肩膊尝疼。诸医皆用补阴之剂。如四物沙参鳖甲青蒿银柴之类。百剂罔效。后余因思女得男脉为太过之句。为撰一方。用薄荷防风山栀。以抑其阳。生地丹皮当归芍药甘草。以扶其阴。数剂辄效。始信古人之言不诬也。若男子尺寸俱盛。女子尺寸俱弱。又不可一例论也。愚按千金翼之言。未可尽信。如云人细而脉大。人苦而脉虚。性缓而脉急。人羸而脉大。以之为逆。则似之矣。至于人大而脉细。人乐而脉实。性急而脉缓。人壮而脉细。皆以为逆。则亦未必然矣。余尝诊一贵人。形貌魁伟。其脉如绝。有小恙。其脉反大。岂可以形大脉细。而即为逆欤。至于快乐之人。颐养得宜。脉实有力。不必尽皆为虚也。又如性急之人。其脉和缓。当是寿征。人壮脉细。因所禀既清。肌肉丰浓。自脉道微小。千金翼拘于对待之法。以文害义。是以未可尽信也。
复有节气不同。须知春夏秋冬。
详见下文。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脉弦长以相从。
谓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也。值此木旺之时。其脉当弦。十五难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
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又曰。如有变奈何。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
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气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张弓弦曰死。故又曰。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曰死。春以胃气为本。
当其巳午。心火而洪。
谓四月建巳。五月建午也。值此火旺之时。其脉当洪。即经所云钩者是也。十五难曰。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又曰。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然。气来实强。
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故又曰。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
脾属四季。迟缓为宗。
谓三月建辰。六月建未。九月建戌。十二月建丑。如是辰戌丑未之月。谓之季月。土旺四季。寄旺于春夏秋冬之初。
土旺用事。各旺十八日。共成七十二日。其脉当缓。以土之性迟缓故也。十五难曰。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之见也。
申酉是金为肺。微浮短涩宜迟。
谓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也。值此之时。太阴用事。其脉当微浮短涩。即经所云毛者是也。十五难曰。秋脉毛者。肺。
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又曰秋脉毛。
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死。故又曰。秋脉微毛曰平。毛多骨气少曰病。但毛无骨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
按刘守真曰。涩物湿则滑泽。干则涩滞。燥湿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涩滞皆属燥金之化。故秋脉涩。涩涩也。
月临亥子。是乃肾家之旺。得其沉细。各为平脉之容。谓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也。值此水旺之时。其脉宜沉而细。
即经所谓石者是也。十五难曰。冬脉实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极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曰石。又曰冬脉石。反者为病。何谓反。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锐濡滑。如雀之啄曰平。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故又曰。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
既平脉之不衰。反见鬼兮命危。
此言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不失其常。是为平脉。是元气之不衰也。忽见鬼克之邪脉来侵。其命当危而败矣。何谓鬼克之邪也。克我者是也。如春日浮短涩脉。夏见沉细脉。四季见弦长脉。秋见洪大脉。冬见迟缓脉。皆鬼克之邪也。
假令四季之中。虽见贼邪之脉来侵。然春犹带弦。夏犹带洪秋犹带毛。多犹带石。尚有可生之理。倘本季之脉。全然不见。但见鬼克之脉。则其命也危矣。
子扶母兮瘥速。
我所生者为子。子扶母者。如春得洪大脉。夏得迟缓脉。季夏得浮涩脉。秋得沉细脉。冬得弦长脉。又如心脉见缓大。肝脉见洪散。脾脉见浮涩。肺脉见沉滑。肾脉见弦长。亦是子来扶母。乃从前来者谓之实邪。其病易已。故曰瘥速。
母抑子兮退迟。
生我者为母。所谓母抑子者。如春得沉细脉。夏得弦长脉。季夏得洪大脉。秋得迟缓脉。冬得浮涩脉。又如心脉见弦。肝脉见沉。脾脉见洪。肺脉见缓。肾脉见浮涩。又如肾病传肝。肝病传心。心病传脾。脾病传肺。肺病传肾之类。
是皆母来抑子。乃从后来者。谓之虚邪。病虽不死。必稽延而难愈也。
此事难知云。脉地也。色天也。地生天则顺。天生地则逆。假令得弦脉而面赤色。地生天也。地生天则顺也。子扶母兮瘥速也。假令得弦脉。而面黑色。天生地也。天生地则逆也。母抑子兮退迟也。
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
我克者为妻。如春见缓脉。夏见浮涩。长夏得沉细。秋见弦长。又如肝脉见迟缓。心脉见浮涩。脾脉见沉滑。肺脉见弦长。肾脉见洪大。是皆谓之微邪。不足畏。然又有反以微邪为可畏者。则生死仍须各推可也。详见下文。
假令春得肺脉为鬼邪。得心脉乃是肝儿。肾为其母。脾则为妻。
此作赋者。恐人不知鬼邪。实邪。虚邪。微邪。故举春以为例。然已详见上文。不必复赘。
脉经云。脉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春得脾而莫疗。冬见心而不治。夏得肺以难瘥。秋得肝亦何疑。
此复发明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之理。凡我克者为妻。乃微邪也。假令春脉弦而缓。冬脉沉而洪。夏脉洪而涩。秋脉涩而弦。虽见妻脉来乘。是为微邪不足畏。如春脉但见迟缓。而不见其带弦。是为土旺生金。反来克木。冬脉但见其洪大。而不见其带沉。是为火旺生土。而反来克水。夏脉但见其涩。而不见其带洪是为金旺生水。而反来克火。
秋脉但见其弦长。而不见其带涩。是为木旺生火。而反来克金。如此之脉。不得谓之小逆反以微邪为可畏也。譬如人家。
其夫良善。其妻不能。难能相夫以成家。而夫纲犹整。是为美。不足畏也。倘若其夫懦弱。其妻强悍。事无大小。操窃其权。虽有夫君。视同奴隶。流渐日久。弑逆之祸。其不免矣。岂非反以微邪为可畏欤。故曰。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复有一说。谓春夏秋冬四季之时。倘得妻脉。其生死判断有不同者。试观四句赋中。惟夏得肺以难瘥一句。
为一定之辞。其余三句。俱属两可。况别有诀云。春中诊得四季脉不治。多应病自除。则知春夏秋冬。四季之中。倘得妻脉。其生死仍须各推。不可一例而论也。假令春得脾脉。春属木。脾属土。木非土不生。况木得湿土之滋。反能长养。
故云莫疗。而病自愈也。又令冬见心脉。冬为寒冰。心为君火。如严寒之时。得太阳一照。使流水不冰。纵有微邪。亦无大害。故不必治也。惟夏得肺脉。夏为赤帝司辰。万物赖以长化。倘见肺脉。肺为阴金。其气肃杀。故杀菽陨霜。春秋所警。是以夏得肺以难瘥也。至于秋得肝脉。肝为青阳。主东方之生气。秋得肝脉。是当摇落之时。而得生长之气。
如阳明司天之岁五之气。厥阴风木客气加临。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之谓也。又何疑其为害也哉。
此乃论四时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克之义。
此总结上文之脉。反四时者。由五行有相克之义存焉耳。
举一隅而为例。则三隅而可知。
如前偶举一春以为例。则夏秋冬季可以类推矣。
按平弦而若紧。
此节言脉有相似者。当详明分别之。不可混淆也。平字非弦脉之平。当与下文欲识之识字相对。南方诊脉谓之看脉。
北方诊脉谓之平脉。如脉经平脉早晏。平脉虚实之类。故曰按平弦而若紧。弦者。不散也。端直而长。状若筝弦。曰弦紧者。不缓也。脉来劲急。按之长。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弦属少阳。为疟为饮。为寒热。为气血。收敛紧属太阳。为寒为痛。在人迎为伤寒。在气口为伤食。不可以其同一长而直。而不分其孰为弦。孰为紧也。
欲识涩而似微。
涩不滑也。参伍不调。如雨沾沙。又如轻刀刮竹曰涩。涩为气多血少。为伤精。为痰阻气机。为中雾露。微者不显也。脉来极细而软。若有若无曰微。为气血俱虚。为败血不止。面色无光。然涩者。言脉道之謇涩。而不流利也。微者。
言脉道之微细。而不充满也。二者皆难定息数。诊之者须辨其孰为涩孰为微。
浮芤其状相反。
浮者。不沉也。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曰浮。有力为风。无力为虚。芤则初无定体。芤草名。其叶似葱。以脉轻手。
则浮而大。重则中空。故借以命名也。即先贤论芤脉。亦有不同。如本诀中指法。则曰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或又谓四畔有。中间无而脉经则又曰芤脉。其象两边似有。中间全无仲景伤寒论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
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男子忘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古人谓芤脉之不同如此。或云两头有。中间无或曰四畔有。中间无或曰两边有。中间无余尝按此三法。诊人之脉。皆断之为失血。并无差忒。因思芤脉轻手则浮。重则中空。
虽有上下左右四畔之不同。要之皆因血去故也。但据仲景之言观之。脉弦则为减。大则为芤。是轻手取之。则觉其弦大。
及乎重手则减而为芤。与剖竹相似。非两边有。中间无乎。至本诀中指法主病则曰。两头即有。中间全无。主淋沥气入小肠。与仲景之主病不合。大抵从仲景之指法。其病为虚为寒。从脉诀之指法。其病为阳为热。不得张凿而李枘也。不独芤脉为然。凡读古人书。不可胶柱鼓瑟。况脉之理。至精至微。脉不自立其名。因古人之指法而立名。假令其古人之指法如此。故其主病如此。某古人之指法如彼。故其主病如彼。戴起宗之流。造脉诀刊误。每用一古人之指法。如定脉之名。复用一古人之主病。强牵以合之至使后人病脉不相对。误人岂浅鲜哉。不知古人各有得心应手之妙。非若后世之人。泥于字句者比也。
沉伏殊途同归。
沉不浮也。轻手不见。重手乃得。曰沉为入里。脉之首伏不见也。脉经云。伏者。极重手按之。着骨乃得。为三阴之尽。
洪与实而形同仿佛。
洪者。脉来满指而大也。实者。浮中沉。皆有力也。二脉皆满指。然洪有浮沉之别。而实谓浮沉皆有力也。
濡与弱而性带依稀。
濡与弱。其状相似。但有浮沉之别。与阴阳之分耳。诸家皆以极浮细而软曰濡。极沉细而软曰弱。惟本诀指法主病中。则曰指下寻之。似有再再还来。按之根据前却去曰濡。指下寻如烂绵相似。轻手乃得。重手稍无。怏怏不前曰弱。据诀所云。
似乎以极沉而无力为濡。极浮而无力为弱。矣。两说龃龉。何去何从也。不知濡为阴水当沉。弱为阴金当浮。濡为阳不足不当于浮中见。弱为阴不足不当于沉中见。据理而论。当以诀之指法为是。而以他说为非矣。况濡弱二脉。但可以极沉而软。极浮而软言之不必更加细字。先辨此情。后明其理。更复通于药性。然后可以为医。
今人但知脉理之难。而不知药性之难也。但知药之功。而不知药之性耳。能尽其药之性然后可以为医也。夫所谓性者。非山楂消食。贝母清痰。枳壳宽胸。陈皮下气之谓也。乃寒热温凉。升降浮沉。阴阳清浊之谓也语云。用药如用兵。
兵家之道。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知彼者。知贼之虚实也。知己者。知我兵之水陆奇正也。如为医者。但知脉理。而不知药性。是犹用兵者。但知贼之虚实。而不知我兵之宜水宜陆。宜奇宜正纵有百万之师。其不为贼所陷者鲜矣。
既已明其三部。须知疾之所有。
此承上起下之词。言既明寸关尺之三部。须知三部之中。所现之脉不同。而所生之病亦各异也。
寸脉急而头痛。
寸。阳部也头。诸阳之会也。今诊得寸脉而急。急则近于紧。诸紧为寒。当是风寒客于其脑。而作痛也。
平人气象论云。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弦为心下之咎。
心之下。胃之上也。弦则为饮。脉经曰。寸脉弦。心下。谓心下有痰饮也故寸弦而曰心下咎也。
紧是肚痛之征。肚痛者。胃脘痛也。经云。紧在寸口。或膈上有寒。或膈下有水。寒在上焦。
风满而噎。或风寒外入。病苦头痛。(当是左寸紧。)或宿食内停。腹中不化。(当是右寸紧。)缓即皮顽之候。
寸。阳位也。缓则为湿。风从阳。湿从阴。风从上。湿从下。今缓脉见于阳位。
即经云寸缓。主皮不仁。风寒在肌肉也。宜防风汤。
微微冷入胸中。
寸。阳部也。胸中。阳位也。微者。阳气虚也。阳虚则寒。故寸微而知胸中有冷气也。
数数热居胃口。
数为热。经云。寸数即吐。以有热在胃脘熏胸中。宜药吐之。及针胃脘。服除热汤。则知热在胃口矣。
滑主壅多。
经云。寸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前胡汤。
涩而气少。
凡涩为气多血少。而此独云涩而气少者。何也。盖以胸为气海。若关脉涩。则当谓之血少。何也。以其营出中焦也。
至于寸口所以候胸中者。胸为气海。安得不谓之气少也哉。
胸连胁满。只为洪而莫非。引背疼。缘是沉而不谬。
洪为阳。沉为阴。洪为火。沉为寒。胸为阴。背为阳。寸部而见洪脉。为肠火之邪。干于心胸。而作满闷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者是也。寸部而见沉脉。为阴寒之气干于肺。而作引痛。经云。诸气郁。皆属于肺者是也。更过关中。浮缓不餐。
关中所以候中焦者。中焦属脾土。土之性宜镇静。今脉见浮缓。缓虽土之本脉。而浮则为风为虚。如大风扬沙。失其镇静之德。而成虚浮之象。其不食也宜矣。
紧牢气满。喘急难痊。
紧则为寒。牢则为病根深固。今二脉见于关中。是脾胃为冷物所伤。脾病则留满痞塞。故气满喘急。而成不拔之证矣。
弱以数兮胃热。弦以滑兮胃寒。
数则为热。见于关中。则为热壅胃口。热壅胃口。则不食。不食则脉因之而弱矣。弦则为饮。滑主壅滞。今弦滑兼见于关中。是为胃中停积寒饮矣。
微即心下胀满。
诸胀满皆属于土。微为阴土。乃不及之土也。微脉见于关中。是为脾虚不足。而作胀满矣。当于微脉条中参看可也。
沉兮膈上吞酸。涩即宜为虚视。沉乃须作实看。
上文云。沉兮膈上吞酸。下文云。沉乃须作实看。岂非一脉而两证欤。不知上文之沉兮膈上吞酸者。乃胃中有宿滞未消。而作吞酸之证。诚恐后人以关脉见沉。误认脾虚。而用补剂。则难免实实之祸矣。故反复叮咛之曰。涩则宜为虚视。盖以营出中焦。关脉涩则为营血不足。谓之虚也宜矣。至于沉。则不得视之为虚。而当视之为实。宜用消导之剂。
去其积滞。则阳气自升。而脉自不沉矣。
下重缘濡。女萎散疗之在急。
濡主虚乏。为气血不足之候。关主脾胃。今见濡脉。则元气衰而中气下陷。故腰以下坠重。难以行矣。女萎散无传。
姑俟后考(人身如鸡子相似。脾气如黄。元气如清。凡清明前煮鸡子。则黄在中。以其清足故也。清明后煮鸡子。则黄偏而下。以其清不足故也。人身之中气亦然。若中气足则不偏虚。不足则下陷而偏矣。)水攻因伏。牵牛汤泻则令安。
营出中焦。中焦治则脉道行。而往来流动矣。今关脉伏。则土为水掩。而脉道不行。如五常正大论所云。藏政以布。长令不扬也。治之者。当以牵牛汤。尽泻其水。则脾土自现。而脉道自通矣。禹贡曰。云土梦作。此之谓也。
尔乃尺中脉滑。定知女经不调。男子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难消。
滑主壅多。女子经脉不通。男子小便不利。皆壅滞之患也。按经云。尺滑气血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溺血。
伏脉谷兮不化。
尺脉伏而云谷不化者。何也盖以饮食入胃。不能运化停留于中。壅遏营卫。卫出下焦。不得通达。故厥阴之木气不升。而尺脉为之伏矣。治之者当吐其邪。而升其气。使厥阴之气上升。而尺脉可复出矣。其说当于八里脉尺伏条下参看。
微即肚痛无。
微为阳虚。阴盛之脉。尺中见微。是为阴分而见阴脉也。诸阴为寒。故经云。尺微厥冷。小腹中拘急有寒气。
弱缘胃热上壅。
尺脉弱而云胃热上壅者。何也。盖以上实则下虚。热气并壅于胃口。故尺脉见弱也。
迟是寒于下焦。
诸迟为寒。尺所以候下焦者。尺脉见迟。是以知下焦。之有寒也。
胃冷呕逆涩候。
人身如釜甑相似。胃犹甑也。脾犹釜也。下焦命门。犹釜底之薪也。命门之火旺。则能熏蒸脾土。而胃中之饮食易消。况肾者胃之关。今尺脉见涩。是为精血不足。真火衰微。不能熏蒸脾土。腐熟水谷。故胃冷而为呕逆之候矣。即王太仆所谓食入久而反出者。胃无火也。
腹胀阴疝弦牢。
经云。尺脉弦小。腹痛及脚中拘急。宜服建中汤。针气海泻之。又云。尺脉牢。腹满阴中急。宜葶苈子茱萸丸。针丹田关元中极。按气海丹田关元中极数穴。皆任脉之穴也。任脉主男子内结七疝。女子瘕聚带下。然疝有多端。何独归于任也。不知任脉是疝病之本源。各经是疝病之支流。
今尺部而见弦牢之脉。为弦而有力。动而不移。是足厥阴之气郁而不舒。致成腹胀阴疝之证矣。罗谦甫云。阴证足厥阴之脉。环阴气抵少腹。
或痛因肾虚。寒水涸竭。泻邪补肝。蒺藜汤主之。
紧则痛居其腹。
诸紧为寒。今见在尺脉。则知其寒在下焦。即经云尺脉紧。脐下痛者是也。沉乃疾在其腰。
腰者。肾之府。两尺脉沉。沉为阴水。为火不能相济。故疾在。其腰也。详见八里脉沉脉尺部条下。
濡数浮芤。皆主小便赤涩。细详如此之候。何处能逃。
濡而数。乃阴中之火也。阴中有火。故主小便赤涩。当用凉补之药。以滋其阴浮。而芤乃阳中之火也。阳中有火。亦主小便赤涩。当用寒凉之剂。
以泻其火。然濡数浮芤。当知濡数为一脉。浮芤为一脉。不必分为四也。
若问女子何因。尺中不绝。胎脉方真。
女子以尺为主。不绝者。往来流利也。即内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谓尺中之脉。搏于指下。大有别于关前也。
太阴洪而女孕。太阳大而男娠。
谓右手寸关。沉而洪。左手寸尺。洪而大也。女。阴也。其道尚右。而太阴俱在右寸关是也。太阴为脏。当于沉中候。今诊得右手肺脾之脉沉而洪。
故知其为女孕也。男。阳也。其道尚左。然两太阳俱在左。太阳为腑。当于浮中候。今诊得左手小肠膀胱之脉洪而大。故知其为男娠也。
或遇俱洪而当双产。此法推之其验若神。月数断之。各根据其部。假令中冲若动。此乃将及九旬。
凡女人有孕。除心与小肠不养胎。心为君主小肠为之使也。其余脏腑。
各以其月输血养胎。一月肝。二月胆。三月手心主。四月三焦。五月脾。六月胃。七月肺。八月大肠。九月肾。十月膀胱。十月满足。故产而生矣。夫十日为旬。九旬者三月也。中冲者。手心主之井穴。故三月而中冲脉动也。
(中冲。手中指尖内侧。)患者欲知要死。须详脉之动止。
凡平人之脉。一呼二至。一吸二至。闰以太息。共成五至。循环无已。至五十动而不止。是为大衍之数。全五脏皆受气也。如动而中有一止。则知其一藏无气。当于各藏予之死期。
弹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而无聚。
弹字。当作平声读。不当作去声读。弹石者。如指弹于石上。劈劈而坚硬也。若误读作去声。则为弹丸之弹。失其劈劈之旨矣。解索者。谓如索之朽坏。解散无复次序也。若谓解结之解。则误矣。内经云。来如弹石。去如解索者。死。又曰。死肾脉来。发如夺索。劈劈如弹石曰肾死。(按弹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
动数而随散乱。无复次序也。)雀啄顿来而又住。屋漏将绝而复起。
凡雀之啄食。必连连啄之。时一回顾。恐人之将捕也。怪脉之来。连连数急。时复一止。如雀啄食之状。又曰雀啄者。脉来甚数而疾。绝止复顿来也。屋漏者。其来既绝。而止。时时复起。不相连属也。经云。死脾脉锐坚。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虾游苒苒。而进退难寻。
诀云。虾游状若虾蟆游。魂去行尸定主忧。虾游者。苒苒而起。及细寻之。
不知脉之所在。久而复起。迟迟辄没。言来迟去速也。
按经云。脉困病患。脉如虾之游。如鱼之翔者死。注云。虾游者。苒苒而起。
寻复退没。不知所在。久乃复起。起辄迟。而没去速者。是也。鱼翔者。似鱼不行。而但掉尾动头。身摇而久住者是也。
鱼跃澄澄。而迟疑掉尾。
鱼跃者。鱼翔脉也。迟疑掉尾者。头不动而尾摇。撇然一厥也。又诀云。尾掉摇摇头不动。鱼翔肾绝亦如期。虾游者。以上下之往来言。时复一隐也。鱼翔者。以内外之往来言。时复一厥也。
嗟乎。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纵有丸丹。天命而已。
复有困重沉沉。声音劣劣。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往来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忧殒灭。经文具载。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当更治。
沉沉。神昏也。劣劣。气少也。寸关之脉虽无。尺中之脉不绝。而且往来息均。及诊踝中足少阴太溪之动脉。(在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动脉。)则又流利不歇。譬诸枝叶虽凋。根本尚在。犹有发生之根。又何患乎殒灭也哉。难经第八难云。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平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本。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然脉赋所言者。枝叶虽尽。而根本尚存。犹有可生之理。难经所云。根本先拨。而茎叶虽存。必无可生之道。合而观之。相得而益彰矣。
按脉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足。树之有根。虽枝叶枯槁。不致殒萎。若根本坏则殆矣。
[卷一] 诊脉入式歌
左心小肠肝胆肾。
左者。左手也。此言左手寸关尺之三部也。左寸心与小肠。动脉所出。左关肝与胆。动脉所出。左尺肾与膀胱。动脉所出。歌内不言膀胱者。盖由字多包括不尽也。
右肺大肠脾胃命。
右者。右手也。此言右手寸关尺之三部也。右寸肺与大肠。动脉所出。右关脾与胃。动脉所出。右尺命门三焦。动脉所出。歌内不言三焦者。亦因包括不尽也。三十六难曰。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含。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此扁鹊之言也。戴起宗既知扁鹊之论。
何必反改肾字为命字也。当与后右手命门歌内参看。
按脉经第七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现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诀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入病愈。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
(鸠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
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为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
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帝门。在季胁下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
此言男子之脉。两尺常弱。女人反此背看者。谓惟两尺。当常盛也。至于心肝脾肺肾。亦如男子之分。列部位。初无异也。
按经云。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男子负阴而抱阳。女子负阳而抱阴。南方阳也。北方阴也。男子面南而生。则两寸在南而得其阳。故寸脉洪大。而尺脉微弱也。女子面北而生。则两寸在北。而得其阴。故寸脉微弱。尺脉洪大也。男得女脉为不足。女得男脉为太过。
脉诀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正谓此也。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居尺脉亦如之。用意调和审安静。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里认。命门还与肾脉同。用心仔细须寻趁。
其说已见上文。
若诊他脉覆手取。
凡诊他人之脉。医人必自覆其手。以食指候病患之寸。中指候病患之关。无名指候病患之尺。此其常也。故曰。覆手取。戴起宗误以为病患之手。而改为诊脉皆须仰手看。不通甚焉。
按薛立斋云脉诀之言。谓诊他。则覆手。自诊则仰手。取手便而已。刊误盖误认歌意。以医之覆手诊人。为覆病患之手也。自此以后。有似此者则去之而不辨。
要自看时仰手认。!若诊自己之脉。亦必以食指候寸。中指候关。无名指候尺。若亦覆手以诊。则指法颠倒矣。凡欲诊自己左手之脉。必以右手从左手背后。仰操向上曲指取之。若诊右手之脉。以左手从右手背后仰操向上曲指取之。则指法亦如诊他人之脉矣。
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里印。
其说已见脉赋。
大肠共肺为传送。
张世贤云。大肠者。肺之府。乃传道之官。传送不洁之物。而变化出焉。其传道也。必待气往下行。肺主气。故共为传送也。经曰。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按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心与小肠为受盛。
张世贤云。心者。火之属也。火主时令。则万物皆盛小肠者。心之府。乃受盛之官。承奉胃司而受盛糟粕。心属火。火能化物。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心与小肠为受盛经曰。少阴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太阳。
按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脾胃相通五谷消。
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盖胃主纳谷。脾主化谷。洁古曰。脾胃之气常通和。故曰脾胃相通五谷消也。
膀胱肾合为津庆。
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五脏虽各有其液。而所主者为肾。故曰膀胱肾合为津庆也。戴起宗谓非肾与膀胱所专主。则谬矣。
三焦无状空为名。寄在胸中膈相应。
所谓无状空有名者。此即内经所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者是也。又难经云。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此焦字当读作平声。
无有月旁。故曰无状。空有名也。至于下文肾脏歌内所云。两耳通为窍。
三附在斯之三。准经脉篇为手厥阴之府。配十二经络。乃有形有名。有经络者。其字读作去声。并有月旁。不可以无状有名之三焦。混作有状有名有经络之三也。
肝胆同为津液府。能通眼目为清净。
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胆为清净之府。肝开窍于目。故能通眼目为清浮也。
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
医者。五脏安和。则出入息匀。然后能诊他人之脉。不至差忒也。
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
言医者。以中指对病患之掌后高骨。转而向前。则为关脉矣。
以此推排名尺泽。三部还须仔细看。
上文既以中指定其关脉。则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不言而喻矣。
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直下取。
中部而名之曰关者。正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而为阴阳之关隘。此又非所论于寸关尺之三部而言之也。
按脉经云。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
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如征必恶寒。
而烦扰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腑。得阴属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根据此阴阳以察病也。
阳弦头痛定无疑。阴弦腹痛何方走。
弦为少阳。主半表半里。然从阳化则热。从阴化则寒。今弦脉见于阳部。
为少阳有火。而作头痛。此从阳化则热也。阴部见弦。则为少腹有寒痛。
此从阴化则寒也。弦为气血收敛之脉。而见于关前。则为风寒外来。见于关后。则为阴寒内生。
阳数即吐兼头痛。阴微即泻脐中吼。
要知吐兼头痛。足少阳阳明。皆有此证。倘诊得关前之脉。数而带弦。则为足少阳胆经之火。上攻于头。故吐而头痛也。若诊得关前之脉。数而带洪。则为足阳明胃经之火。上攻于头。故亦吐而头痛也。阴脉见微。则下焦之真火衰。衰则脾失其温养之源。故脾虚而作泻矣。然脐者。脾之关也。吼有声也。
阳实应知面赤风。
关前。阳部也。面。诸阳之会也。实脉。阳火也。今阳部而见实脉。则热极生风。故面赤而为风热也。或曰。数为热。实亦为热。同一热。何以证脉之不同也。答曰。数脉者。火之从下而冲上也。或有虚实之分。实脉者。火之从内而达外也。但实而无虚。
阴微盗汗劳兼有。
汗者。血所化也。凡人寤则阳用事。寐则阴用事。盗汗者。人当寐时。则阳不用事。阳不用事。而营气外泄。盗其不知而出也。上文既云阴微即泻。
而此复云阴微盗汗。何一脉而两病也。盖以其人兼有劳证。复得阴部脉微。则为阴虚盗汗之证矣。
阳实大滑应舌强。
大则为火。实则为火有余。滑则为痰。火有余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煽。
则痰随火上关前阳部也。心居膈上。亦阳位。舌为心之外应。阳部而见实大且滑之脉。则风火生痰。窒塞心窍。故舌因之而强也。
阴数脾热并口臭。
脾主中州。与胃为表里。虽赖下焦之相火熏蒸。得以腐熟水谷。行其津液。然亦不可过旺。关后为阴。阴数则相火反乘脾土。脾热则传于胃。胃为阳明。阳明开窍于口。故浊气上升。而口为之具矣。
阳微浮弱定心寒。
关前为阳。微浮弱为阳气衰。心主火。居于膈上。今阳部而见微浮弱脉。
则为阳气衰微。心火不足。故曰定心寒也。
阴滑食注脾家咎。
食注者。完谷不化也。滑主壅多阴。脉见滑。是脾胃失其运化之机。不能腐熟水谷。故作食注而下矣。
关前关后辨阴阳。察病根源应不朽。
夫九老。阳之数也。十老。阴之数也。欲辨关前关后阴阳之数。准难经所云。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
考平人气象论中岐伯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大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王冰释云。经脉一周于身。凡长十六丈二尺。呼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则五动也。计二百七十定息。气可环周。然尽五十营。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则气都行八百一十丈。如是则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也。
三迟二败冷危困。
凡人身之经脉。周身共计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共行六寸若至二百七十息。得一千三百五十动。脉行一十六丈二尺。始一周于身。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于身。共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而足大衍之数也。今脉见迟息。则犹是其脉之行也。减平人之二。是二百七十息中。脉行止得九丈七尺二寸。较平人一十六丈二尺之数。尚余六丈四尺八寸。不能一周于身。而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则一万三千五百息。而脉仅行四百八十丈。是不能满足五十营之数矣。故曰迟也。二败者。校之迟脉。则又损一至。又损一至。则是二百七十息中。脉止行得六丈四尺八寸。准之平人脉。尚余九丈七尺二寸。不能一周于身。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止得六百零五丈矣。仅平人之一半。故为败也。三迟为冷。损二至则迟而又迟矣。故曰冷。危困也。
六数七极热生多。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瘥。
六数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一至也。平人脉呼吸定息。共六寸。二百七十息。共一千三百五十动。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为一周于身。今诊得脉数。是于平人脉一息五动之中。加一至也。既加一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二百七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三丈二尺四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一百六十二丈矣。故曰。数也。七极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二至也。既加二至。则二百七十息中。
加五百四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六丈四尺八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三百二十四丈矣。故曰极也。
数则为数。六至七至。岂非热生多乎。八脱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三至也。既加三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八百一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九丈七尺二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四百八十六丈矣。故曰脱也。九死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四至也。既加四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一千零八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十二丈九尺六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
又过行六百四十八丈矣。故曰死也。十归墓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倍加之也。息则犹是。而动数倍加。动数既倍加。则丈尺亦倍加。岂非二百七十息中。已两周于身。而于一昼夜间。已一百周于身矣。故曰归墓也。
十一者。较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一动也。既加一倍有余。是于二百七十息中。即行三十五丈六尺四寸。于周身外。又多行三丈二尺四寸。若以一万三千五百息计之。则一昼夜一百营于身。又加一百六十二丈矣。十二者。设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二动也。既加一倍。又多二动。是于二百七十息中。已行三十八丈八尺八寸。是一昼夜得一百营于身。而又过行三百二十四丈矣。此至之极也。此脉至之极。故曰绝魂也。譬诸一骑。日行百里以为常。若加一二十里。或可强而行之。若加之八九十里。乃至一倍之外。则必倒毙而死矣。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此足上文从迟而益减为损之极也。若曰三迟二败。上文已详言矣。若损之又损。至两息一至。则平人两息。而病患脉始一至也。是一昼夜间。
脉止行得六千七百五十动。以五十营计之。止一周身而尚不足。则死也宜矣。譬之一骑。日行百里以为常。今筋力渐衰。日行六七十里。或可望其复壮。及日行一二十里。而尚不能。其惫也甚矣。安得望其复生哉。
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
此总结上文迟数损至之脉。谓迟则为冷。数则为热。其人之呼吸。脉之尺寸。经之度数。具载于秦越人之难经中也。
热即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叮咛记。
肝主风热。则火盛金衰。不能制木。则木自旺而生风。肺主气冷。则水盛火衰。不暇制金。则金自旺而生气也。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根据经分节气。
春弦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颠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夏洪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
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
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秋毛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秋毛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
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
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冬石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冬石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来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
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阿阿缓弱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按玉机真藏论。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帝曰。恶者如何得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啄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应变通元记。
张世贤曰。在意。专心不他杂也。他事不杂于胸中。精察脉理之微细。则灵机自然晓悟。元微之理贯通而不忘也。灵机。脉理也。脉理活动而不执滞。故曰灵机。
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还应是本宗。
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脉。皆轻手取之而即得者。浮以候表。故曰七表。
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八里同。
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脉。轻取之不得。重手方得。沉以候里。故曰八里。
血营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之于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周流不息。五十周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血为荣气为卫。凡人所以得全其性命。气与血也。气为阳。阳为卫。血为阴阴为荣。二气常流。所以无病也。经曰。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亦行三寸。呼吸定息。总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身漏水下百刻。营卫外行阳二十五度。内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